孩子的内心世界其实很丰富

孩子的内心世界其实很丰富
孩子的内心世界其实很丰富

孩子的内心世界其实很丰富

本文Tag标签:亲子交流

紧张的学习,升学的压力,曲折的经历、父母过高的期盼以及不恰当的批评等,都会给学生带来一定的心理困惑和苦恼。孩子心理疾病的存在已是一个不争的事实。做孩子的心理咨询师,是父母对孩子最好的爱。父母对孩子真正的爱是什么?是对孩子心灵的温暖和呵护。父母应该学会从心理咨询师的角度,关注孩子的心理变化,培养孩子良好的心理素质,引导孩子走出心理误区,为孩子的成长做好心理指导,成为孩子健康成长的最好伙伴。

四岁的贝贝每天都要问一些奇怪的问题。例如,她会问爸爸:“妈妈这么胖,你为什么还要跟她结婚?”爸爸妈妈面面相觑,都不晓得这小丫头的鬼脑子里在想什么。又如,出门之前,贝贝会提醒妈妈;“妈妈你为什么不搽口红,不染头发?你为什么总穿牛仔裤而不穿裙子?噢,我知道了,你一定是不想被人看到你的大胖腿。”妈妈羞得脸通红,背地里对贝贝爸爸说:“是不足只有美女帅哥才配做贝贝的爸妈?我还没老,女儿居然嫌我丑!”

孩子们渐渐长大,随之而来他们的内心世界也会变得越来越丰富,当长到一定年龄的时候,在孩子的心灵深处,便有了属于他们自己的秘密,如果孩子不愿意向家长透露自己的想法,奉劝家长千万不要操之过急,而应该耐心等待。如果父母流露出愤恨不满的表情或者是“不问出来不罢休”的架势,只会把事情弄糟,使得孩子关闭自己的心扉。 现在的孩子往往产生封闭或半封闭的心理,或疑惑,或迷惘,或冷漠,有的孩子不与同学交流,不与教师交流,甚至不与家长交流,却与社会上的人交朋友,而且无话不谈,这很可能是因为孩子在成长发育过程中,为了摆脱父母对自己的干扰才这样做的。因此,当孩子发生上述情况时,父母应当首先检查一下自身的管教方法是否得当,然后及时调整自己的做法。

现代的许多父母常常不知道该怎样与孩子沟通,与孩子之间的距离也会随着孩子年龄的增长而日益加深。其实只要稍稍改变一下与孩子沟通的态度,要进入孩子的内心世界也并非难事。

在孩子的成长道路上,父母既是孩子的老师,又是孩子的朋友。你有没有这样的感觉,我们在与孩子沟通时,总是对孩子说“你该如何如何”,“你该怎样怎样-。例如:晚上九点多,小明还没有要上床睡觉的意思,爸妈却催促着孩子快快上床。小明口头上答应了,转身却在咕哝着:“你们自己不睡,却要我去睡.我义睡不着!”这时,父母往往采取高压政策:“睡不着也要去睡!”孩子只好乖乖地上床。又如,孩子不听话时,我们家长要么严厉地批评一通,要么就用板子教训一顿,从来都是大人说了算,孩子没有辩驳的机会。以至于孩子天真地说:“做大人真好,大人什么都可以做,什么都是对的,希望我快快长大,早点长成大人。”其实孩子有这种想法很正常,而这份不公平也是真的。在孩子眼中,大人也是有缺点的,只是他们不敢说出来。我们不得不承认,大人的问题、大人的矛盾,远比孩子来得多。

那么,父母应该如何走进孩子的内心世界呢?

1,关爱孩子,用心去交流

爱是孩子接受教育的前提,父母对孩子怀有爱心,孩子才会自觉,愉快地接受父母的教诲,交流的渠道就会畅通,心理疏导工作就容易取得成效。

2,学会好好去倾听

父母在倾听之前,一定要先忘掉自己,如果不忘掉自己,就很困难。而且,在倾听孩子的内心声音之前,要先听自己内在的声音,这是倾听的两个方向。

3,以心换心,开启孩子心灵的大门

上学的孩子正是个性形成和发展时期,会产生不同的个性心理,作为父母,需要足够的细心,耐心,用真诚和爱去解开孩子的心理症结。

4,尽量多给孩子一些锻炼的机会

可以适当地安排孩子做一些家务事,多给孩户一些学习,磨炼的机会。不再替孩子做决定,学着解读孩子的心思,并且将领会的意思说出来,理解孩子的痛苦和快乐,把父母心學真实的想法说出来,让孩子知道自己是被了解和理解的,这份相知更能拉近彼此的距离。孩子正发表自己的意见时,父母尽量不插嘴,不打断,让孩子尽情地表达自己的想法。这样,时间一长,孩子慢慢地读懂了父母的心思,彼此真心了解,摩擦也会越来越少。

心理学家认为,孩子的内心世界丰富而复杂,他们同大人一样有自己的生活轨迹,有自己的行为模式,有自己的

思维方式。他们不谙世事,但他们的内心世界又往往比成年人丰富,脆弱,即使微小如伞的事,都可能引发他们心理上的波动。作为父母,在呵护孩子身体的同时,更应该了解孩子的内心。

呵护心灵是爱的开始,也是爱的延伸。走进孩子的心灵世界,触摸那颗稚嫩敏感的心,帮他们走出闲惑,排除烦恼,做好孩子的心理咨询师,把他们培养成为阳光快乐,积极向上的人。

爱孩子,就应该从温暖孩子的心灵开始,走进孩子的心灵世界,关主孩子的心理变化,解决孩子的成长烦恼,提高孩子的心理素质。

倾听孩子心声,做孩子成长路上的引路人

倾听孩子心声,做孩子成长路上的引路人 我是一名母亲,又是一名幼教人。常有人说:“你是干幼教的,教育的孩子一定成才。”我在微笑之余,心中却总有一种莫名的小压力。没事的时候就会想,我要怎么去教育孩子,怎么去培养他,能够确认的就是:我要倾听孩子心声,做好孩子成长路上的引路人。 和孩子一起运动,把他引上“健康之路” 儿子比较胆小,总怕摔了自己,遇到一些危险性动作,不用我们大人说,自己便“知难而退”了。这一点曾经让我觉得庆幸,孩子会“保护自己”,可渐渐地,我感觉到儿子在动作发展上有些缓慢。于是,我开始有意识地带孩子一起运动,把他引上“健康之路”。 1.循序渐进,练习基本动作。孩子小的时候,我们娘俩去附近小公园“走平衡”。小公园周边的马路牙子,变成“小桥”或者“高速公路”,我俩一前一后,一步一步“走平衡”。刚开始,我牵着儿子的小手往前走;慢慢地,儿子牵着我往前走;再后来,他只抓住我的一根手指头向前走;最后,儿子独自在上面“开汽车”,走得轻松又自如…… 2.引导兴趣.加强体育锻炼。我的做法是尊重鼓励、激发兴趣。去年,儿子班有四五个小朋友都学了轮滑,我带着他去看伙伴们的学习,可是他说啥也不学。我和孩子他爸尊重了儿子的意见,鼓励孩子坚持每天打球、跑步。今年,在选择幼儿园兴趣小组活动的时候.我征求儿子的意见:“兴趣小组有美术、电子琴、舞蹈、轮滑。你自己想一想,喜欢学什么?”儿子经过一段时间考虑,最后说:“我学轮滑吧!”我说:“你怕不怕辛苦?”儿子说:“妈妈,你不是说,要不怕辛苦、坚持不懈吗?”儿子终于爱上了轮滑,坚持不懈地锻炼,在家里也常主动要求再练一会儿。 3.正确示范,确保均衡营养。现在的孩子大多挑食、偏食,我的孩子也不例外,但这是可以通过正确引导而改掉或减轻的。刚上小班的时候,孩子不喜欢吃青菜,每次吃饭的时候,我便说:“菠菜真好吃,吃了可以变成大力士。”有一次吃胡萝卜,我见儿子不愿吃,便说:“胡萝卜真好吃,怪不得小兔喜欢吃呢,我也喜欢,吃了还会让眼睛更亮!”我这么一说,儿子便吃了,吃完了还问我:“妈妈,你看我的眼睛亮不亮?”在我的示范和鼓励下,儿子渐渐地不挑食了,窝头、野菜什么都吃,这保证了儿子的营养均衡。 给孩子一定的自我空间.把他引上“热爱学习之路” 生活即教育,对孩子来说,日常生活和环境空间的影响尤其重要。作为幼教工作者的我,非常重视在家庭的环境布置中为孩子营造有益的空间,让孩子自然地处在一个学习的环境中。 1.音乐熏陶。我是个喜欢音乐的人,儿子也是,很小的时候我便给儿子准备了一个录音机,放在他经常玩耍的地方。两岁的时候,他就会自己放音乐了,而且会随着音乐又蹦又跳、又唱又舞。我们一家人很认真地看他表演,我也时不时陪他一起表演。每当我弹琴的时侯,儿子就会专注地在旁边听,我问他是否想学琴的时候。儿子却总是摇头说:“我觉得太难了。”虽然我从小就有成为钢琴家的梦想,但我不能将自己的梦想强加在孩子身上。日常生活中的音乐熏陶,让儿子喜欢上了音乐,这已足够。 2.自食其力。让孩子“自食其力”,将来孩子在社会上才能成长得更好。虽然婆婆对他比较溺爱,但在这一点上,我们已达成了共识,从儿子两岁多就开始

孩子的内心世界其实很丰富

孩子的内心世界其实很丰富 孩子心理疾病的存在已是一个不争的事实。做孩子的心理咨询师,是父母对孩子最好的爱。父母对孩子真正的爱是什么?是对孩子心灵的温暖和呵护。父母应该学会从心理咨询师的角度,关注孩子的心理变化,培养孩子良好的心理素质,引导孩子走出心理误区,为孩子的成长做好心理指导,成为孩子健康成长的最好伙伴。 四岁的贝贝每天都要问一些奇怪的问题。例如,她会问爸爸:“妈妈这么胖,你为什么还要跟她结婚?”爸爸妈妈面面相觑,都不晓得这小丫头的鬼脑子里在想什么。又如,出门之前,贝贝会提醒妈妈;“妈妈你为什么不搽口红,不染头发?你为什么总穿牛仔裤而不穿裙子?噢,我知道了,你一定是不想被人看到你的大胖腿。”妈妈羞得脸通红,背地里对贝贝爸爸说:“是不足只有美女帅哥才配做贝贝的爸妈?我还没老,女儿居然嫌我丑!” 孩子们渐渐长大,随之而来他们的内心世界也会变得越来越丰富,当长到一定年龄的时候,在孩子的心灵深处,便有了属于他们自己的秘密,如果孩子不愿意向家长透露自己的想法,奉劝家长千万不要操之过急,而应该耐心等待。如果父母流露出愤恨不满的表情或者是“不问出来不罢休”的架势,只会把事情弄糟,使得孩子关闭自己的心扉。 现在的孩子往往产生封闭或半封闭的心理,或疑惑,或迷惘,或冷漠,有的孩子不与同学交流,不与教师交流,甚至不与家长交流,却与社会上的人交朋友,而且无话不谈,这很可能是因为孩子在成长发育过程中,为了摆脱父母对自己的干扰才这样做的。因此,当孩子发生上述情况时,父母应当首先检查一下自身的管教方法是否得当,然后及时调整自己的做法。 现代的许多父母常常不知道该怎样与孩子沟通,与孩子之间的距离也会随着孩子年龄的增长而日益加深。其实只要稍稍改变一下与孩子沟通的态度,要进入孩子的内心世界也并非难事。 在孩子的成长道路上,父母既是孩子的老师,又是孩子的朋友。你有没有这样的感觉,我们在与孩子沟通时,总是对孩子说“你该如何如何”,“你该怎样怎样-。例如:晚上九点多,小明还没有要上床睡觉的意思,爸妈却催促着孩子快快上床。小明口头上答应了,转身却在咕哝着:“你们自己不睡,却要我去睡.我义睡不着!”这时,父母往往采取高压政策:“睡不着也要去睡!”孩子只好乖乖地上床。又如,孩子不听话时,我们家长要么严厉地批评一通,要么就用板子教训一顿,从来都是大人说了算,孩子没有辩驳的机会。以至于孩子天真地说:“做大人真好,大人什么都可以做,什么都是对的,希望我快快长大,早点长成大人。”其实孩子有这种想法很正常,而这份不公平也是真的。在孩子眼中,大人也是有缺点的,只是他们不敢说出来。我们不得不承认,大人的问题、大人的矛盾,远比孩子来得多。 那么,父母应该如何走进孩子的内心世界呢? 1,关爱孩子,用心去交流 爱是孩子接受教育的前提,父母对孩子怀有爱心,孩子才会自觉,愉快地接受父母的教诲,交流的渠道就会畅通,心理疏导工作就容易取得成效。 2,学会好好去倾听 父母在倾听之前,一定要先忘掉自己,如果不忘掉自己,就很困难。而且,在倾听孩子的内心声音之前,要先听自己内在的声音,这是倾听的两个方向。 3,以心换心,开启孩子心灵的大门 上学的孩子正是个性形成和发展时期,会产生不同的个性心理,作为父母,需要足够的细心,耐心,用真诚和爱去解开孩子的心理症结。 4,尽量多给孩子一些锻炼的机会 可以适当地安排孩子做一些家务事,多给孩户一些学习,磨炼的机会。不再替孩子做决定,学着解读孩子的心思,并且将领会的意思说出来,理解孩子的痛苦和快乐,把父母心學真实的想法说出来,让孩子知道自己是被了解和理解的,这份相知更能拉近彼此的距离。孩子正发表自己的意见时,父母尽量不插嘴,不打断,让孩子尽情地表达自己的想法。这样,

最新倾听孩子的心声幼儿教师心得体会

倾听孩子的心声幼儿教师心得体会 进一步净化社会文化环境,归根到底是为了给未成年人营造一个健康成长的环境。那么,对这样一个健康成长的环境,未成年人有什么要求,有什么企盼,有什么意见,关乎这一项工作能不能做到对症下药、能不能真正取得实效。下面是倾听孩子的心声幼儿教师心得体会,欢迎参考阅读! 现在的孩子自主意识特别强,而且他们有时做出的行为也不是成人能用简单的“对”或“错”所能评价和衡量得了的,这也是现代儿童心理发展趋向于成熟的表现。我班的栋栋小朋友性格开朗、活泼,常喜欢问些为什么,控制和约束自我行为的能力较弱,与成人和小孩都较易亲近和交往,但由于他从小由其母亲独自护养,有时表现较胆怯、腼腆、自信心不够强,做错了事常不敢承认。为此我常感到头疼。 上周二教学活动后课间休息时,孩子们有的忙着去厕所小便,有的喝开水,有的在玩耍,活动室里一片热闹的景象。忽然听到有人叫:“老师,栋栋把小鸡鸡翘得老高,小便都解到墙壁上,还把我的鞋子也弄湿了,可臭了!”我一听,正想把他叫到跟前问个究竟,就听到屠蔚兴灾乐祸地说;“栋栋,我已经告诉老师了,你就等着挨批评吧。”栋栋一脸沮丧,低着头。在小朋友的推搡之下来到我的跟前,我狠狠地瞪了他一眼,他的头低的更低了,旁边的`小朋友都围着看热闹:“你为什么把小便解到外面呢?”他用沉默表示抗议。下一节活动马上就要开始了,我只能无奈地说:“你这孩子太不懂事了,每天净给老师惹事。”没等他开口我就叫他回座位去,继续第二个教学活动了。 第二个活动是美术活动,作品完成后请小朋友把作品放到自己的展览架上。大家都兴高采烈地把作品陈列出来,惟独只有栋栋的架子上是空白。正在这时,有小朋友来告诉:“栋栋把图画纸折成了飞机再玩。”我忙跑进去冲他喊:“你乱折图画纸干什么呀?还不赶紧去放好!”他就边拆飞机边往外走很不情愿地把画纸放到展览架上。 下午起床后,我一边给女孩子梳辫子一边让小朋友整理自己的衣服,只看见栋栋又趁忙乱的机会活动开了,见他没怎么撒野也就没理他。忽然琳玲对我说:“栋栋用手在弄点心。”我一看,原本在点心盆里码的整整齐齐的桃酥被他翻的乱七八糟。他听到有人告状,马上跑回座位去了。我正忙着给女孩子梳头,也就没再深究。 下午评小红花时,因为栋栋今天做的太多的坏事,大家都没把小红花评给他,我看他还满不在乎地玩着手指,眼睛却没敢看我。在离园时,我注意到他一副落落寡欢的样子,忍不住把他叫到跟前,询问他不开心的原因。起先,他还是一副顽固的样子,后来我试探性地说:“今天你是不是受了什么委屈,能和我说吗?或者是老师错怪你什么了?等了一会儿,他委屈地说:“今天厕所墙壁上有块脏东西,我想用小便把它冲下来。”我回过神来,想到上午那件事,都怪自己没弄清楚就草草了事。我抱歉的对他说啊:“你想把脏东西冲下来是对的,可如果其他小朋友也都学你的样用小便冲,那厕所间会变成什么样子呢?”他低下了头。

如何走进孩子的内心世界

如何走进孩子的内心世界 爸爸妈妈都希望了解孩子一天在幼儿园的情况。所以接园的时候会问:“今天吃什么啦?”“今天老师教什么啦?”“今天乖不乖?”然而很多时候,孩子的回答是:“不知道。”或者很不耐烦地敷衍两句。幼儿园的孩子还好一点,等孩子小学、初中了以后,很多孩子基本上不跟父母讲自己的情况了。袋鼠妈妈遇到的很多大孩子的家长每次都是从别人的口中才能够了解到自己孩子的情况。有的家长心急的时候还会对孩子说:“到底有什么事,你说嘛。?”家长越急,孩子就越说不出来。 作为父母想了解孩子的情况,走进孩子的内心世界是再自然不过的事情了。然而那些问题真能帮助我们走进孩子的内心世界吗?除了问问题还有别的方法吗? 星期一早晨,喜乐一起床就说:“妈妈我不想去幼儿园。”袋鼠妈妈说:“哦,你不想去幼儿园。说说看,我很想听。”喜乐就说XXX和XXX会打她,又说XXX不跟她玩。袋鼠妈妈听着,然后抱着她说:“XXX和XXX打你了,XXX 不和你玩。你有什么感受呢?”喜乐说:“我不高兴。”袋鼠妈妈说:“我明白了。其实你不是不喜欢幼儿园,而是害怕XXX打你。你也希望和XXX一起玩,对吗?”喜乐点点头,说“是的。”奇妙的事情发生了,她从妈妈的怀抱里跳了起来,然后该做什么做什么,准备好以后我送她去了幼儿园。 上周有一天傍晚,袋鼠妈妈接了喜乐出来,她一见到妈妈就说:“我今天闯祸了。袋鼠妈妈蹲下来问她发生了什么,喜乐说中午把饭菜全部撒地上了,下午吃午点,牛奶也撒裙子上了。我抱着她问:“你感觉怎么样?”喜乐说:“我觉得很难受,裙子弄脏了,有股味道。”我们两个人就蹲在路边谈论这件事。袋鼠妈妈告诉喜乐她回家可以换上干净的衣服。然后我就抱着她,什么都没说。喜

班主任如何走进学生的内心世界

班主任如何走进学生的内心世界 龙里县莲花小学校李正萍 众所周知,评价班主任的真理是:班主任在,学生能做好,是一个基本合格的班主任;班主任不在,学生能做好,是一个优秀的班主任;班主任在,学生仍不能做好,则是一个失败的班主任。回想着这句话,我扪心自问,我算什么呢?我感到汗颜。怎样做一个优秀的班主任呢?每个人谁都会说,要关心学生,了解学生,做学生的知心朋友等等。但有时学生未必能一下子接受你这个朋友啊!每个人心里都有一个世界,小学生也不例外,他们每个人都拥有一个属于他们自己的内心世界。作为一个班主任,都想热情、主动地接近他们,走近他们的内心世界,关注他们的心理健康,引导他们健康成长。这样有利于班主任工作的开展。那怎样敲开学生尘封的心门,走进学生纯净的内心世界呢? 一、转换角色,转变观念 我在乡村学校工作了近二十八年,当了近二十六年的班主任,自认为当班主任我已经积累了很多经验,不会是一件很难的事。可不曾想,今年到县城上挂学习我又赶上了当班主任,这个班主任怎么就那么难当呢?学生一点也不买老师的帐,班主任在,学生也控制不了自己,总是违反纪律。我把以前的招数都用上了,怎么以前的方法都不管用了呢?我不断的反思,分析工作失败的原因。我感悟到工作环境变了,可我的思想观念还没转变,用老一套“师道尊严”的方法来应对城区学校的孩子,就好像刻舟求剑似的,肯定达不到想要的效果,我显然要碰壁。我得从头开始,定位学生,定位自己的角色,以前学生少,学生基本在老师的视线范围内,老师总是盯着学生,学生看着威严的老师,哪里还敢自由散漫呢!而如今学生多了,老师不可能时刻关注到每一个学生,学生乘着这个间隙就开小差了,一个看着一个,课堂纪律可想而知。一旦课堂纪律混乱,老师就会分散精力上课,即使课准备得充分,也不能进入情景,感染学生。学生觉得老师上课没劲,学习的积极性就不高,老师带着脾气上课,学生就会厌学,师生关系就会僵硬,不和谐。长此以往,这个班就真成了名副其实的差班了。所以,作为班主任,我不能像以前一样,总是扮演学生“教导者”的角色,居高临下地面对学生,要以一个欣赏者的角色进行教育管理,与孩子们共同构建相互欣赏,相互尊重,相互信任的学习环境。用犀利的眼神去盯着学生,哪怕是那么凶,一点用也没用,得转变观念,转变角色。 二、调整心态,学会做一个快乐的班主任。 也许,谁都会想,学生在你的课堂上闹哄哄的,你能快乐吗?这时就要学会控制住自己的情绪,不能在学生面前随便发火,要冷静克制自己,学会换位思考,今天学生的过错,昨天我们也犯过。多一份理解,多一份宽容,老师的心就平静下来了,这样才能想出解决问题的好办法。同时也要分析存在的问题,分清责任,发火不能解决问题,只能说明老师缺乏内涵,同时也伤害自己的身体。比如学生上课不听,只有少数人,那算是学生的问题。如果多数学生不听,那就一定是老师的问题,我们要划分清楚责任,不能一味的责怪学生。当课堂很乱时,我们不能继续上课,不能照本宣科,只图完成教学任务,我们就得停下课,把学生的心拉回课堂,怎么办呢?可以寻找学生喜欢的东西,音乐是最具凝聚力的,这时,我们可以播放学生喜欢的歌曲,让学生沉浸在音乐中,缓解课堂气氛,待学生的心静下来了,再调整老师的课堂教学,把学生引入情景,只有学生配合了老师,与老师一道共同探究、解决教学中的问题,教学的目的才能达到。在平时

走进孩子的心灵世界

走进孩子的心灵世界 关注孩子的心理,与孩子进行有效沟通,才能很好地促成孩子情智的发展。今天在钢城二小开的家长会,我感受特别深刻,特别是听了张荣华老师生动幽默又发人深省的讲座,更是让我感慨万分。 有教育家曾说:“多蹲下来听孩子说话,你看到的将是一个纯真无邪的世界。”也就是说,父母只有放下成人的架子,与孩子形成情感共鸣,才能真正了解孩子的心理和需求,也才能真正了解孩子的内心世界。 有很多父母经常会有这样的抱怨:“我的孩子什么事情都不愿和我们讲。”而孩子却诉苦说:“爸爸妈妈不理解我的需要,他们想对我说的时候就说个没完,可是我想说的时候,他们却心不在焉。”在家庭教育的过程中,这种情况是非常普遍的。其实,在孩子的内心世界里,有许多事情、感受和小秘密,他们很希望爸爸妈妈能真正走进他们的内心,了解他们的小世界里的所有欢乐和烦忧。当父母对他们的小世界漠不关心的时候,孩子就会很失望,甚至出现一些问题行为。孩子是家长的一面镜子,他会折射出家庭教育成功的一面,也能折射出家庭教育失败的一面。 认真倾听孩子讲话。 父母在与孩子沟通的时候,应表现出热情、有兴趣的神情;父母应当高高兴兴地与孩子交谈,认真倾听孩子的话语,正确理解孩子的想法和感受;当孩子讲话的时候,父母不要打断他、不要指责他,并能从孩子的立场去理解他说话的内容,使孩子觉得他是被理解、被重视和被接纳的……只有这样,孩子才会对父母敞开心扉。 经常和孩子交流思想。 父母与孩子间多进行思想上的交流,不仅可以让父母了解孩子的真实想法与内心世界,也可以让孩子体会到父母的苦衷,逐步学会为父母排忧解难,学会主动承担家庭责任。 俗话说:“眼睛是心灵的窗户”,“言为心声”。在日常生活中,孩子的话态、动作或多或少都可以反映出孩子的内心此界,家长应注意在乎常的一言一行中观察自己的孩子,了解他的喜怒哀乐。同时,孩子的作业本、笔记本上的小小涂鸦也是他们心灵独白的一部分,从中也可以了解到不少信息,父母们也可从这些地方人手了解自己的孩子。但最值得强调的一点是,观察孩子最重要的是父母应该把孩子当成自己的朋友来看待。 营造聆听的氛围,做孩子的忠实听众。 在家庭生活中,父母应该营造聆听的氛围,和蔼地倾听孩子的讲话。在孩子遇到困难或者挫折的时候,父母亲切地留在孩子身边,温和地抚摩或搂住他,倾听他的诉说,讲几句关心的话。久而久之,孩子就会对父母敞开心廓,主动把心事告诉父母的。 让孩子学会乐观面对,淡看生活挫折。 学习和生活对于孩子来说是一个非常漫长的过程,生活中没有常胜将军,谁都会遇到困难与挫折,如何去面对,父母们既是学生也是老师。既要强大自己的内心,还要在孩子面前做好表率,引导孩子学会保持乐观的心态,进而能独立思考去解决问题,而不是哭哭啼啼。 今天的家长会更像是一个课堂,专家深入浅出的讲解,让我们家长受益匪浅。以上就是我个人浅薄的体会,并且十分感谢钢城二小能提供这样的平台,让我们家长有机会学会如何做一个合格的高明的家长,也希望学校能经常举行这样的专题讲座,谢谢学校,谢谢老师们,您们辛苦了!

进入孩子的内心世界

龙源期刊网 https://www.360docs.net/doc/b917097705.html, 进入孩子的内心世界 作者:导琪 来源:《心理与健康》2004年第01期 据一次权威调查表明,10~18岁孩子的家长竟有四分之三曾未经允许翻阅过儿女的日记与信件。为防备来自父母的“袭击”,许多孩子不得不在日记里也学着写起假话来。 其实,家长也有家长的难处,今天,家庭生活节奏越来越快,两代人之间谈谈家常说说心里话的机会越来越少。父母子女间交往日益减少,必然导致父母得不到孩子足够的信息。可父母的担心并不因沟通的减少而减少,特别是在孩子进入青春期或者进入毕业阶段时更是如此。父母非常想了解子女每一阶段的真实想法与内心的渴望,因此,当孩子神秘兮兮地写些什么时,更使他们满怀担心与焦虑。要知道,一个没有隐私权的孩子是很难形成自己独立人格的,况且,父母的“窥视”一旦被孩子发现,往往会产生信任危机。了解子女的思想状况与活动情况,还是要在平时营造好父母子女间沟通的渠道。为此,父母应注意如下几点: (一)经常与孩子交流思想。父母子女间加强思想上的交流不仅可以让父母了解孩子的真实想法与真正动机,也可使孩子体谅父母的艰辛,逐步学会为父母分忧解难,学会承担一部分家庭责任。翻译家傅雷先生在教育子女中最深的感受是:“尽管我们隔得这么远,彼此的心却始终在一起,我从来不觉得有什么精神上的隔阂。”真诚地把自己交给子女,子女也会真诚地把自己交给父母。 (二)学会观察子女。俗话说:眼睛是心灵的窗户;言为心声……孩子的语态动作或多或少可以反映出孩子的思想;同时,子女的课本、作业本、听课笔记本上的涂涂画画也是他们心灵的独白,父母可以从中了解到不少信息;更重要的是,父母应该有意识地观察孩子经常交往的朋友。有一位家长偶尔在女儿的文具盒中发现多了几只新型圆珠笔,寻根追底及时制止了女儿及几位同学逛超市私买文具的行为。 (三)扩大信息来源。经常去学校,向老师了解孩子在学校的表现也十分重要。一天二十四小时中,孩子在学校几乎有六七个小时,这些时间里他们的表现怎样,与同学相处怎样,能不能接受老师的教育等等,这些信息通常可以比较全面地反映孩子的思想状况。 为了更加全面深入地纠正孩子的缺点错误,孩子的玩伴、同学都可以是了解的对象,必要时还可和孩子朋友的家长建立经常联系,这样就可以了解孩子的思想行为,当然也可以比较好地保护孩子的隐私权,让他的人格更健康地发展。

倾听孩子的心声,走进孩子的心灵

倾听孩子的心声,走进孩子的心灵 马山县古零镇羊山小学蓝海燕 我原来是一名初级中学教师,因工作需要调到小学任教,今年又在小学附设的幼儿班任教。从中学教师到幼儿教师,不同年龄段的孩子,不同的教学方法,我又回到了新的起跑线上,对我来说是一种挑战。 在刚从事幼教工作时,我很不习惯一下子管那么多孩子,他们每天都是叽叽喳喳地吵闹,怎么管教都不听。我每天都是生气的过日子,感觉每天过得很累。直到有一天,我上课很累,突然感觉到头晕目眩,就在我要摔倒时,孩子们一下子喊了起来:“老师,您怎么了?”“老师,您辛苦了,您休息一会儿吧。”“老师,您就坐着上课吧。”“老师,对不起,我们不再吵闹了。”听到孩子们的一句句肺腑之言,我激动得流下了感动的眼泪…… 也就是从那一刻开始,我才知道孩子们是多么的懂事,多么的聪明!一个五、六岁的孩子就有了这么大的爱心,面对这样的孩子,我还有什么埋怨,还有什么不满足呢?我之前对他们的粗鲁教育方法是错误的,心理感到很内疚,很对不起他们。 从此我改变了原来的教育方法。我把自己当作小孩子,给自己一片童心,每天跟他们学习,做游戏,玩耍……蹲下来倾听孩子们的心声。后来他们也把我当作他们的朋友一样,每次玩什么游戏都拉着我去玩:跳皮筋、拍皮球、跳绳……,如果我累了,他们就会去拿凳子来给我坐,帮我捶捶背。同时跟我聊他们家里的事情,有的说跟爸爸去哪里钓鱼;有的说跟妈妈去公园玩有趣的事情;有的说爸爸妈妈又吵架了;还有的说爸爸妈妈离婚了。他们说高兴的事情时我跟他们一起分享快乐,他们说伤心的事情时我就引导他们要有积极向上的精神。我跟他们说,我既是你们的朋友,也是你们的

“妈妈”,所以有时他们就叫我“妈妈”。我很自豪,我不介意。孩子们每天都很快乐,我也很快乐。 从这些经历中我一直相信:只有蹲下来倾听孩子的心声,才能让孩子更健康成长。只要我们真正俯下身来,放下架子,给予孩子们足够、充分、宽松的爱,他们一定也会敞开心扉,接纳我们这些大朋友,老朋友。只有关注孩子,尊重孩子,才能在爱的长河里与孩子们共同成长,让他们拥有一片晴郎、明净的天空,拥有一条积极、健康的人生路。因为孩子的世界是简单、纯洁的,我们要学会倾听孩子们的心声,要了解他们心中所想,要光顾孩子们的内心世界,与他们的思想一起漫游,而不是一味的牵引。 有一篇文章里是这样说的:“倾听花开的声音,我们能读懂花儿的心思;倾听溪水的歌声,我们能读懂山林的呼吸;倾听孩子的心声,我们能走进孩子的心灵。”幼教工作不只是教师、家长,还要全民、整个社会都要同心协力,倾听孩子的心声,走进孩子的心灵,让祖国的花儿开得更美!

倾听孩子共同成长

倾听孩子,共同成长 时光荏苒,岁月穿梭。一眨眼,孩子都七岁了,从一个咿呀学语的婴儿长成了一个乖巧懂事、活泼可爱的小姑娘。看着她脸上灿烂的笑容,我们乐在了心里。回想起我们小时候的岁月,依然是到现在都历历在目,感慨万千,唏嘘不已。但是仔细想想,我们这一代的岁月历程是那么青春灿烂,丰富多彩。随之而来的,是采取何种教育方式才能使孩子更加健康茁壮地成长,这成为了父母们最重要的一堂人生课程。 父母是孩子人生的第一位老师。家长要善于倾听孩子的心声,了解孩子的心理,让倾听成为习惯,家庭教育才能收到更好的效果。 倾听是一种责任。加强和孩子的沟通,倾听孩子的心声是家长的重要责任。所以,当孩子想要和家长沟通时,家长不管是正在看喜爱的电视节目还是与别人聊天都应该停下手中的事情,和孩子一起坐下来,全神贯注听孩子说话,用眼睛注视着孩子,微笑着静静听孩子倾诉,这是家长对孩子最有效的帮助。千万不要有“我是大人,你要照我说的做”这一类的想法。如果抱着这类想法,那就很难准确地了解孩子的想法和心情。孩子的心灵,是一个丰富多彩的世界,这个世界与大人有很大不同。我们要想全面了解孩子,就必须从心灵的对话开始,放下家长的架子,深观他的内心,这样才能更好地理解孩子,有利于情感的沟通,彼此的心才会更融洽,更贴近。 倾听是一种态度。孩子与家长沟通时十分在意家长倾听的态度,只有家长表现出浓厚的倾听兴趣,孩子才会有兴致说出心里的话。所

以,当孩子开口说话时,家长可以通过眼睛、语言、表情来表达倾听的兴趣。在孩子说自己事情的时候,家长应该有兴致地看着孩子,很自然地传递你的兴趣,也可以用简单的语言诸如“太好了!”“我跟你想的一样!”等话语来表示你的兴趣。当家长觉得不便用言语表达时,还可以用微笑的表情,吃惊的样子保持孩子倾诉的兴趣。如果你总是沉着脸,一言不发,一副漫不经心的样子,就会令孩子十分失望,自然很难准确把握孩子的情感和处事态度。 倾听是一种追求。倾听是广义的,并非是家长一味的凭耳朵听孩子说什么,还需要用敏感的眼睛和心灵,通过观察和分析孩子的一举一动,读懂孩子的内心世界,了解他们的真实意图,从而做出正确的判断。在现实生活中,我们经常会听到责怪孩子的声音,然而事情真的如此糟糕吗?其实不然,有时候在我们看来,一张丢弃的广告纸,一堆肮脏的沙土,对孩子来说,如获至宝。我们是否也应该把责备的声音等一会儿,留出时间,主动地观察孩子在做什么,你的做法就会与从前大不相同。作为家长我们也要不断反省,改变自己,别让责备淹没了孩子的自信,多支持、鼓励孩子,平等地和孩子做朋友。 总之,只有认真地倾听,良好的沟通,才能让我们做出准确的判断和正确的反应,才能真正有助于解决孩子家庭教育的问题。

学会用心倾听孩子的心声

做学生心声的倾听者 寒来暑往,转眼间,我已经在教师岗位上工作了十八年。回顾这些年的工作,想说的真是太多太多。人人都说教学辛苦,确实,作为教师挺苦挺累的,除了传授知识,还要掌握科学的心理功课,掌握全面提高学生综合素质修养的各种方法和途径,这些规律不是靠纸上谈兵、照本宣科就能做好的,需要我们从经历的一点一滴平凡小事中积累。 我认为做一名好老师,最重要的一点,就是要用心倾听学生的心声。海鸥倾听涛声,才会盘旋;鲲鹏倾听九天,才会展翅。不要总是让孩子听,有时,我们可以转变一下角度,倾听一下孩子心灵的呼声,走进孩子的心灵深处。倾听孩子的心声,可以满足孩子的欲望和需求,可以消除孩子的不满、愤怒、焦虑等情感,可以分辨孩子内向、孤独、自我保护能力强弱等个性,可以化解孩子与他人存在对立、紧张等情绪。就像魏书生所说“走入孩子的内心世界中去,就会发现那是一个广阔而又迷人的新天地,许多百思不得其解的教育难题都会在那里找到答案。”那么,教师应当怎样去做呢? 第一,在课堂上,老师要做孩子思想的倾听者。 孩子的思想往往是幼稚的、零碎的、简单的,但这些都是他们发展的基础,因此,老师在课堂上要有意识去倾听孩子的某种观念和思想。叶澜说:在平时的课堂教学中,教师问、学生答已经成为天经地义的常规,然而学生对提出的各种问题作出的不同回答,也并非与教师预先估计的完全一致。要学会倾听孩子们的每一个问题,每一句话语,善于捕捉每一个孩子身上的思维火花。是的,只有倾听,才能了解学生的个性和真实想法;只有倾听,才能捕捉到来自学生的信息,从而作出正确的判断;只有倾听,才能让学生产生信任感,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实现心灵与心灵的沟通。 第二,在课堂外,老师要做孩子成长声音的倾听者。 孩子的成长过程其实是身心裂变的过程,他们在成长的过程中往往充满着疑虑和困惑,随着孩子们年龄的增长,他们也学会了将自己的心事放到自己的日记中,这时老师就应该成为学生成长的向导,要用宽容的心去包容孩子,要以真诚的倾听赢来孩子的信任,要走进孩子们的内心世界,并要把握好最佳时机与孩子们进行心与心的交流,对孩子们的喜怒哀乐都要去做全面了解,为孩子们的成长提供帮助,这时的老师不是三尺讲台上的发号施令者,而应该成为孩子们的知心朋友,这样就会彰显出倾听孩子心声的神奇魅力。 倾听是一项技巧,是一种修养,甚至是一门艺术。学会倾听应该成为广大教育工作者的一种责任,一种追求,一种职业自觉。一个教师如果只知道说教,而缺乏倾听的意识,那么他所进行的教育必定是残缺的。因此,我呼吁我们的教师,多花一份耐心、真心当一回观众,倾听孩子的心声,让我们零距离的知道,了解当前孩子需要的是什么,用心与心的碰撞来进行情与情的交流。多关爱孩子,多引导孩子,多鼓励孩子,让我们用对待生命最好的方式——让孩子充分体验,这是一个属于我们自己的快乐课堂!

如何走进孩子的内心世界

如何走进孩子的内心世界? 在我们身边,有很多父母经常会有这样的抱怨:“我的孩子什么事情都不愿和我们讲。”而孩子却诉苦说:“爸爸妈妈不理解我的需要,他们想对我说的时候就说个没完,可是我想说的时候,他们却心不在焉。” 在家庭教育的过程中,这种情况是非常普遍的。启思维教育曾接过这样一个案例,一对母子关系很僵,妈妈觉得自己管不了这个孩子,同时想让孩子习得一些好习惯,于是把孩子送进一家寄宿家庭,希望借助外力管教孩子。 这个孩子每个星期只回家两天,即使只有两天,妈妈也想跟孩子说说话。但是孩子排斥着、拒绝着,并对妈妈发脾气。妈妈很痛苦,她没想到,花了那么多心血,花了那么多钱“爱”孩子,可孩子连正脸都不看一眼。

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因着过去不恰当的教养方式,现在孩子对抗妈妈,连说话的机会都不给,妈妈很想走进孩子的内心却找不到方法。 其实,在孩子的内心世界里,有许多事情、感受和小秘密,他们很希望爸爸妈妈能真正走进他们的内心,了解他们的小世界里的所有欢乐和烦忧。当父母对他们的小世界漠不关心的时候,孩子其实会很失望的。

所以如何真正地走进孩子的心灵,做到与孩子心与心地交流?启思维家庭教育建议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1、多用正面的语气和孩子说话 孩子都特别喜欢表现自己,父母应该多给孩子正面的鼓励,不要对孩子的表现冷嘲热讽、视而不见,这样孩子会更容易对你敞开心扉,也会变得乐于表现自己。

要尽量避免用负面的语气对孩子说话,因为父母的语气对孩子来说是一种心理暗示,如果父母总用负面的语气对孩子说话,孩子的思想也会比较接近负面。 父母要时刻记得,爱和鼓励永远是打开孩子心扉大门的钥匙。 2、避免趁机批评,要耐心倾听 父母都比较喜欢趁机教育孩子,比如孩子犯了错,父母就会借机告诉孩子这么做是错的,并且让孩子做保证以后不会再犯类似的错误,这好像没什么毛病。但是有些家长喜欢趁机批评、絮絮叨叨频繁教育,其实这对孩子来说相当于无效沟通,起不到太大的效果。 面对孩子犯错,父母要耐心倾听他内心的想法,另外要做到有意识地控制自己的批评指责、重复唠叨,尽量听孩子把话说完,之后你再告诉孩子你内心的想法,这样的说话方式能帮助你走进孩子内心。 3、多用换位思考的方式和孩子说话 父母可能都会有所感觉,当你在向对方倾诉一件事情的时候,如果对方用“如果我是你,我也会这样做/这样想/……”这样的说话方式,你会感觉自己很安慰,其实这是因为对方懂得站在你的立场上为你考虑问题,才会让你有这种感觉。

用爱滋润孩子的心田用心倾听孩子的心声

用爱滋润孩子的心田 用心倾听孩子的心声 每个孩子都有一块属于自己的心灵世界;每个孩子都有一份属于自己的情感。作为幼儿教师的我,渴望走进这五彩斑斓的童心世界,渴望倾听幼儿心声,渴望在自己和幼儿之间架起一座心心相印的金桥。那么,什么是支撑这座心灵金桥的基石呢?那就是理解、尊重、耐心、和平等,而这些,都是爱的代名词,它凝聚了一个幼儿教师最无私的奉献…… 幼儿教师这一职业似乎称不上伟大,但要当好一名幼儿教师却并非一件易事。孩子是祖国的未来,家庭的希望。幼儿教师的工作需要全身心地投入:需要对孩子丹心一片;需要和幼儿心心相印;更需要融入孩子之中,真正成为孩子的良师益友。那么,幼儿教师怎样才能担起这副影响孩子终生发展的重担呢?怎样才能为幼儿创设一个良好的发展环境呢?怎样以真实细腻的情感让幼儿在轻松愉快中受到良好熏陶,培养优良品质呢?怎样努力给每个孩子提供最好的发展机会呢?怎样在有限的时光里,给孩子留下一点、两点有益的启示,留下一些终生受用的东西呢?怎样才能使他们在十年、二十年以后,还能由衷地从心底亲切地叫我们一声老师…… 孩子都有一颗敏感的心,能够辨别老师对他们的情感和态度。教师只有把爱奉献给孩子,才能真正走进幼儿的心灵世界,才能使孩子积极地接受教育,从中获得愉快和满足,教师也只有耐心倾听幼儿心

声,尊重孩子,才能在爱的长河里和孩子共同成长,也才能真正达到教育的目的。在从教的这近二十年来,我感触颇深,更从中体会到不同角色之间的转换带给我的快乐和感想,同时也总结了几点经验: 一、对幼儿无微不至的关怀 一位教育家曾说:“童年时代得不到温暖和欢乐的孩子,长大以后就会成为冷酷无情之人”。让欢乐的雨露灌溉孩子们的心田,这是幼儿教师最基本的责任。记得有一名叫王国栋的小朋友,他初入园时每天总是人没到哭声先到,天天妈妈哄爸爸劝也难以留下,还经常在班里乱跑乱跳,有时还会哭喊着爬上窗台向外叫着妈妈。中午午睡更是闹得厉害,一时间还成为了幼儿园中家喻户晓的“小明星”。针对这种情况,我一方面与他的父母进行交谈,了解孩子的情况,另一方面利用各种机会和方法与孩子沟通交流。入园时我会将他揽入怀中;进餐时我会亲自喂他吃饭并小声询问他吃饱了吗?好吃吗?散步时,轻轻地拉着他的小手;午睡时替他盖好被子,轻轻地拍他进入梦乡……慢慢地王国栋变了:来园时哭闹的次数少了,能与小朋友一起活动了,我及时表扬了他,并婉转地对他提出要求:如果来园时不哭就更好了。在接下来的几天中,孩子的表现令人欣慰。有一天他来园时竟然小声地说:“老师,早晨好。”很微弱很短的三个字却令我兴奋不已,从此他一天天好起来,愿意来园了并能愉快地和同伴做游戏了。 二、尊重幼儿的人格,对每个幼儿一视同仁,做他们的良师益友 教师应该尊重幼儿的人格,公正公平地对待每个幼儿,不以势压人,这样才能使每个幼儿愿意与教师交朋友,才能使幼儿有一种健康

谈如何走进孩子的内心世界

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那么幼儿教师毫无疑问是这个重要工程中的重要一员,在铸造灵魂的这一伟大工程中,幼儿教师担当了打下坚实基础的这一至关重要的任务。从我的孩提时代到我真正成为一名幼儿教师,我对幼儿教师的认识在不断的改变、更新,也在不断的深入、丰富。心中的幼儿教师形象也在不断的完善,日趋成熟起来。 作为教师首先要平等、真诚的去爱孩子。教师个人的态度对孩子的影响之大,是不可言喻的。一件小小的事情,可能都会使孩子不停的想:为什么老师喜欢她不喜欢我?老师让他参加为什么不要我?为什么老师给他不给我?……每个孩子都渴望老师的关心和关注,并不是外表聪明可爱的孩子就要老师多一点爱,外表平平的孩子就不需要爱,他们的内心都需要老师爱的浇灌。 一、细微之处见真情 我们班有个叫王鹏飞的小朋友,在园时上课注意力总是不能很好的集中,游戏时不是乱跑,就是抱着别的小朋友的头打闹,每次对他进行批评教育,他都能很“诚恳”地承认错误,并表示今后一定改正,但就是改不掉毛病。经过对孩子的了解,发现王鹏飞的爸爸妈妈工作都很忙,无暇照顾他,只好把他放在爷爷家。而老人对孩子又过分的溺爱,只要吃好玩好就行。我根据孩子的情况采取了很多措施,也进行了不少的说服教育,到效果不大。后来我通过观察抓住机会改掉了王鹏飞上课注意力不集中的毛病:有一次家长开放活动,当王鹏飞注意力不集中的时候,我首先告诉他刚才又做错了,他马上也意识到了自己的错误,表现的很难过。这时我就用和蔼的语气问:"飞飞,刚才为什么又走神了呢?"他一副欲言又止的样子。我就猜测说:"是不是想让爸爸看看自己的表现呢?"他点点头。于是我就抓住机会说:那你可要好好做,不管爸爸什么时候来了,都会看到你最好的表现。"王鹏飞点了点头。从这次以后,王鹏飞果然改变了许多,有时他上课稍有走神,一发现苗头,我马上通过眼神或动作及时给予暗示,这时候王鹏飞就像和我有了某种默契,他会冲着我耸耸肩膀或伸出舌头做一个调皮的鬼脸,当然,他也马上就集中精力了。 面对孩子,我们也许会说,我教给了孩子许多的知识,我教给了孩子许多道理,而我们是否真正的关注过孩子的内心,他们需要什么?我们应当抓住孩子内心的细微之处,用我们心去爱每一个孩子。 我们现在所面对的孩子,正处于敏感期:好奇、好模仿、个性强。他们需要爱,因为爱能使儿童以一种敏感和热情的方式去观察他所处环境中的那些特征。这个阶段的幼儿正处于自我实现阶段,需要我们为他们敞开大门,他们需要自我创造,从不存在到存在;从潜在能力到实际行动的过程中,他们是简单的。他们不会装腔作势。因而我们应为他们创设一个不受约束、适宜他们的环境,这样,他们就会自然得到发展,并提示自己的内心秘密。在平时的工作中,我们会为孩子的一些言行而发怒,可能有时还会觉得发得理直气壮,这也许就是缺少对儿童的细微的观察,缺乏对他们需求的了解所至吧,有这样一句话值得我们深思:教育者必须摒弃暴虐,去除内心的傲慢与怒火。 二、特别的爱给特别的你 张迅哲是我班的调皮大王,他有一双不大却很有神的眼睛,一身黝黑的健康肤色。别人不敢做的事,他都敢做:洗手能把全身弄湿,用手掐小朋友……他的种种行为,对我来说真的无从下手。我一天要把大部、分精力放在他身上,但他的表现还是有些令我失望。 早上进班级时,他会以百米冲刺的速度闯进教室,既不问老师好,也不去吃饭;玩积木时,他会把所有的积木都仍在地上;小朋友正聚精会神的听讲,他却手拿玩具,啊啊大叫;做操时他不是抠泥巴,就是趁你不注意一溜烟就跑了…… 他的这些举动真的让我很头疼,但我又不愿放弃他。于是我开始认真的观察他,针对他的行为我采取了一些措施。每天早晨我总会在教室门口迎接他,主动和他说一句:“张迅哲你好”。我会手把手的领着他洗手、拿饭。针对他进餐不好这一问题,我根据他争强好胜的性格,引导他和别人比赛;做操时多给他带高帽子;如果发现他有一点点的进步,就给他发小粘贴作为奖励。

学会倾听孩子的心声

学会倾听学生的心声 在学校里,一天的学习生活中,学生们接触最多的老师就是班主任,班主任是班级工作的舵手,是学生成才的导师,是学生灵魂的塑造者。班主任工作的核心就是德育工作。作为一名班主任,既要顾及主要的教学任务,也要处理好班务工作。虽然工作十分繁忙,但也不能忽略对身边学生的关心。 陶行知说得好:“运用朋友的关系,彼此自由交换学识,要比摆架子好得多,你要了解学生的问题,体谅学生的困难,处处都显示出你愿意帮助学生求学而没有一丝一毫的不耐烦。”因此教师要走向学生,了解学生,善于倾听学生的心声,与学生进行思想和情感上的交流,才能从中获取信息,了解学生学习情况,帮助学生解疑答惑;学生则能从老师的倾听中感觉到自尊、树立了信心、增加亲切感。倾听是双向的,一个愿听,一个愿说,来不得半点勉强,教师也可把自己的生活经历及喜怒哀乐讲给学生听,以引起师生在情感上的共鸣。倾听的后续工作是跟进,是给倾诉的学生满意的答复。 一、学会倾听,让你能更好地了解学生的内心世界 不要以为我们整天对着学生就会很了解他们,其实这仅仅是表面,要想更深入地了解他们,还得多倾听他们的内心话。 陈**同学平时少言寡语,学习成绩还算比较好。一次,陈君的爸爸来到学校找我,说是想了解陈君在校的情况。在办公室,我如实告诉了他:“我是这学期才担任本班的班主任,除了学习

成绩以外,我还不太了解他。不知道陈**在家里是否听话,是否爱学习。”这时候,陈**的爸爸支支吾吾,用几句模糊不清的话搪塞我。我觉得他表面上像是很关心孩子,但是又不想谈及孩子的家庭状况,或许有什么难言之隐吧。他向我提出要求,想见见孩子,我指明了教室的位置,他一会儿又告诉我,孩子不愿意下来。这时候,我有意识地请示校长,并向校长简单地说明了情况。校长对陈**的爸爸说了几句话,劝他离开学校了。之后,我才了解到,原来陈**的父母早已离异,这对他的爸爸无疑是个打击。经常酗酒,时常趁着酒兴打自己的儿子。于是,我时不时地关注陈**在课堂的表现,更关注他的情绪变化。偶尔找他谈话,让他感受到老师对他的关心。渐渐的,他表现得非常积极,上课时也很有精神了。经过一个月的观察,我把原来不太负责的劳动委员更换为陈**同学,他非常开心,认真负责地担任了这项工作,得到了同学们的一致好评,协助老师管理班级,认真安排每次的卫生打扫。 二、学会倾听,让你更易成为学生的朋友 六年级学生由于生理和心理变化,此时的他们会产生一些对异性同学的好奇心。由于社会的负面影响,以及家庭教育的忽视,此时的他们会有很多疑问和困惑。如果没有加以正确引导,不但会影响他们的学业,还会给班风的形成带来一些不利条件。 因此,我时刻关注着孩子们的变化。课余时间,我会找到一些学生聊聊,问问他们是否能理解我对课文的讲解。在听取他们

教师学会倾听孩子的心声

教师要学会倾听孩子的心生 在新课程实施中,学生是学习主体,教师是教育促进者。要想为学生创设一个和谐、宽松的自主学习空间,充分发挥学生的潜能,教师就应尊重学生,学会倾听孩子的心声,使学生敢于发表自己的观点,勇于表现自己的情感。 一、转变教学观念,学会真诚倾听 常听有些教师这样说:“这个学生原来很调皮,现在被我制服了,变得服服贴贴”,却不知,正是这种“服贴”,也许就磨灭了这个学生许多的个性和理想,也有教师对学生“三天一大火,一天三小火”,上课时滔滔不绝,使学生每天“秩序井然”,又抱怨学生在课堂中不积极回答问题,却不想想在这种带着“火气”的课堂中,学生还敢发言吗? 在新课程改革的舞台上,教师要想扮演好新的角色,就必须改变这种以“教”为主的教学模式,从心底尊重学生的个性,学会真诚倾听孩子的心声。学生是一个个鲜活的个体,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感情体验和丰富想象。教师要平等的面对学生,让学生从你真诚的眼神中树立起自信,敢于将自己智慧的火花绽放在宽松的课堂中。 二、不断学习,掌握倾听的技巧 在一些教师的公开课上常有这样的现象,老师问,学生答,学生的思路一直跟着老师走,老师在听学生的回答时,只是在判断这个回答是否符合自己心中的标准答案。在这样的课堂中,学生的思维没有被充分调动起来,由老师“灌输”的知识就像一朵朵插在花瓶中的花朵,不久就枯萎了。

《学会生存——教育世界的今天和明天》一书对未来教师角色作了这样的描述:现在教师的职责已经越来越少地传递知识,而越来越多地激励思考。在课堂中,要想让学生积极思考、勇于探索,教师就要善于倾听,掌握倾听的技巧,在倾听中捕捉学生思维的闪光点,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并善于发现学生探讨过程中富有价值和意义的,充满童趣的世界,及时给予肯定和鼓励,使学生体验到学习的快乐。对学生独特的见解,要灵活应对,认真思考,深入了解,不能以成人的思想标准来衡量孩子的思想,不能将孩子童真的天性扼杀在萌芽阶段。 三、深入学生课余生活,让倾听成为心灵沟通的好帮手 教师要在倾听的基础上和学生真心交谈,达到心灵沟通。雅斯贝尔斯说:“人与人的交往是双方的对话和敞开,这种我与你的关系是人类历史文化的核心。可以说,任何中断这种我和你的对话关系行为,均会使人类萎缩”。要想了解学生真实的想法,教师就应走进学生的课余生活,倾听学生毫无装饰的童真,与学生敞开心扉相互交流,使学生少一份胆怯,多一份信任;少一份压抑,多一份自由。教师不应只是引导学生学习知识面的良师,更应是能倾听学生情感的益友。 倾听,让教师领悟到学生的潜能,体察到学生存在的问题;倾听,让学生感觉到时接纳和包容,体验到理解和信任;倾听,让师生关系变得民主、和谐;倾听,为学生拓展了一片展示自我的自由天空。 教师倾听的重要性

走进孩子的心灵读后感

《走进孩子的心灵》读后感 ————郭胜男 “真的教育是心心相映的活动,唯独从心里发出来的,才能达到心的深处。”这句话给了我深深的启迪。人们常说,给孩子讲一大堆道理,还不如实实在在做一件有意义的事。对此我表示深深的认同,与其强制的给孩子们灌输一些大道理,不如让孩子们自己意识到问题产生的影响和对他们的人生意义。 一堂小学生的作文课堂展示课开始了:内容是描写热爱的四季,当说到冬天时,孩子们纷纷表达对冬天的喜爱。只有安锐怯怯地举起手:“老师,我可以不爱吗? 我可以不爱秋天,不爱冬天吗?”看到这,我心中的疑惑更深了,他为什么这么说呢,也许有他的原因吧。 此时,课堂差不多已经要顺利结束了,老师可以圆满结束课堂,可以婉转地绕过孩子的问题结束活动。但是这位老师给了孩子发言的机会,而这个机会让安锐在今后的日子里:一直感谢老师曾经允许他的不爱,让他今后的岁月里,能够从容地去爱。当我看明白:不爱秋天,那是因为“妈妈是清洁工,到了秋天,落叶扫也扫不尽,要是被人踩碎,被车碾碎,就更难扫了,妈妈总累得气管炎都犯了”;不爱冬天,那是因为“冬天一下雪,我和妈妈半夜就得起来扫雪。要是车碾过,人踏过,雪就成了冰石头,我们只能一小块一小块地砸,妈妈的两只手都生了冻疮,整天流血。”我的内心被深深震撼了,一个多么天真无邪的孩子,一个对妈妈充满了爱的孩子,一个知道心疼妈妈的孩子,差一点就成了大家眼中的不爱妈妈,不爱秋天、冬天的“怪”孩子。 幸亏是老师的“允许”,让安锐说出了心中的话:“我爱妈妈的眼睛,她的右眼生了白内障,什么都看不见了,左眼老是流泪,晚上她就流着眼泪,给我织毛衣,给爸爸煎药。我爱妈妈的手,她的手是紫黑色的,可妈妈说,这双手养活了我们全家。”接着老师的哽咽、老师的点头,然后郑重举起右手的那种赞同,感动了所有人,老师的引领让同学们、听课的老师们走进了安锐的内心世界,读懂了他的画,原来他没有故意捣乱,他的画就是他的内心的真实写照。 班级里有一个问题学生,他厌学,和同学吵架时,用脚踩同学的头,曾经几次想跳楼……开学接手这个班级,他第一时间进入了我的眼帘,他身着一身黑,黑色的衬衫上面绣着一条龙,俨然一副小混混的打算。有时他上课要去踩旁边同学的脚,回家作业交不上来,做题错题连篇……于是常常课后找他聊聊天,问问他最近有什么开心的事情,什么不开心的事情,开始时他有戒心,他会说:“没有什么啊,你问这些做什么?”后来看到其余的同学可以和老师像朋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