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电三极管也称光敏三极管

光电三极管也称光敏三极管
光电三极管也称光敏三极管

光电三极管也称光敏三极管,它的电流受外部光照控制。是一种半导体光电器件。比光电二极管灵敏得多,光照集中电结附近区域。

利用雪崩倍增效应可获得具有内增益的半导体光电二极管(APD),而采用一般晶体管放大原理,可得到另一种具有电流内增益的光伏探测器,即光电三极管。它的普通双极晶体管十分相似,都是由两个十分靠近的p-n结-------发射结和集电结构成,并均具有电流发大作用。为了充分吸收光子,光电三极管则需要一个较大的受光面,所以,它的响应频率远低于光电二极管。[1]

2.1机构与工作原理

光电三极管是一种相当于在基极和集电极之间接有光电二极管的普通三极管,因此,结构与一般晶体管类似,但也有其特殊地方。如图2.1.1所示。图中e.b.c分别表示光电三极管的发射极.基极和集电极。正常工作时保证基极--集电极结(b—c结)为反偏正状态,并作为受光结(即基区为光照区)。光电三极管通常有npn和pnp型两种结构。常用的材料有硅和锗。例如用硅材料制作的npn结构有3DU型,pnp型有3GU型。采用硅的npn型光电三极管其暗电流比锗光电三极管小,且受温度变化影响小,所以得到了广泛应用。[2]

光电三极管的工作有两个过程,一是光电转换;二是光电流放大。光电转换过程是在集---基结内进行,它与一般光电二极管相同。[3]当集电极加上相对于发射极为正向电压而基极开路时(见图2.1.1(b)),则b--c结处于反向偏压状态。无光照时,由于热激发而产生的少数载流子,电子从基极进入集电极,空穴则从集电极移向基极,在外电路中有电流(即暗电流)流过。当光照射基区时,在该区产生电子---空穴对,光生电子在内电场作用下漂移到集电极,形成光电流,这一过程类似于光电二极管。于此同时,空穴则留在基区,使基极的电位升高,发射极便有大量电子经基极流向集电极,总的集电极电流为

IC=IP +βI P=(1+β)IP

2.1.1

图2.1.1光电三极管结构及工作原理

(a)结构示意图(b)光电变换原理(c)电流放大作用

式中β为共发射极电流放大倍数。因此,光电三极管等效于一个光电二极管与一般晶体管基极---集电极结的并联。它是把基极---集电极光电二极管的电流(光电流IP)放大β倍的光伏探测器,可用图2.1.1(c)来表示。与一般晶体管不同的是集电极电流IC由基极---集电极结上产生的光电流IP=Ib控制。也就是说,集电结起双重作用,一是把光信号变成电信号起光电二极管的作用;二是将光电流放大,起一般晶体三极管的集电极的作用。[4]

2.2光电三极管的等效电路

根据光电三极管的工作原理,我们可以比较容易的画出他的等效电路。由于它的集电结势垒电容Ccb远小于发射结势垒电容Cbe,我们可以得到如图2.2.1光电三极管的交流等效电路,图中ip为集电结光电二极管的电流源,Cbe为发射结电容;rbe为发射结正向微分交流电阻;iLw为放大后的电流源;iL=βip;β为光电三极管的放大倍数;Rce为集电极发射极电阻;Cce为集电极发射极间电容;RL为负载电阻。由图5--40等效电路,

图2.2.1 光电三极管交流等效电流

(a)符号(b)等效电路

可以得到负载电阻两端的输出电压V0为

2.2.1

式中,,为入射光信号的角频率,选择合适的负载,使得,则,输出电压为

2.2.2

由上式可看出,当输入光信号时,由于发射结电容相对较大,造成对信号的分流,将使有效输出信号减小。此外,电容的旁路也会减少流过的输出电流。利用光电三极管的等效电路在计算机和分析它的时间响应和输出外特性是非常方便的。[5]

2.3光电三极管的特性参数

2.3.1伏安特性

图2.3.1表示光电三极管的关系曲线。由图可见,光电三极管在偏压为零时,集电流为零。当有光照时,光电三极管输出电流比同样光照下光电二极管的输出电流大倍。图中曲线还表明,在光功率等间距增大的情况下,输出电流并不等间距增大,这是由于电流放大倍数随信号光电流的增大而增大所引起的。

图2.3.1 光电三极管关系曲线

2.3.2频率响应

光电三极管的频率响应与结的结构及外电路有关。通常需考虑:少数载流子对发射结和收集结势垒电容(和)的充放电时间;少数载流子渡越基区所需时间;少数载流子扫过收集势垒区的渡越时间;通过收集结到达收集区的电流流经收集区及外负载电阻产生的结压将,使收集结电荷量改变的时间常数。于是光电三极管总响应时间应为上述各个时间之和。因此,光电三极管的响应时间比光电二极管的要长的多。由于光电三极管广泛应用于各种光电控制系统,其输入光信号多为脉冲信号,即工作在大信号或开关状态,因而光电三极管的响应时间或响应频率将是光电三极管的重要参数。[6]

为改善光电三极管的响应频率,从光电三极管的等效电路可知道应尽可能减少和时间常数。一方面在工艺上设法减小结电容 . 等;另一方面要合理选择负载电阻,减小电路时间常数。图2.3.2给出了在不同负载电阻下,光电三极管输出电压的相对值与入射光调制频率的关系。由图可知,愈大,高频响应将愈差。减小可以改善频率特性。但降低会导致输出电压下降。因此,在实际使用时,合理选择和利用高增益运算放大器作后级电压放大,可得到高的输出电压并改善频率响应。此外,为改善频率响应,减小体积,提高增益,电路上常采用高增益.低输入阻抗的运算放大器与之配合。图2.3.3(a)(b)分别表示达林顿光电晶体管的集成电路示意图。实际使用光电三极管时常采用带基极引线的光电三极管,并提供一定的基极电流。对无基极引线的光电三极管,则给予一定照度的背景光,使其工作于线性放大区,以得到较大的集电极电流,这将有利于提高光电三极管的频率响应。图2.3.4给出了光电三极管响应时间与集电极电流的关系,由图可知,增加集电极电流可减小光电三极管的响应时间,即提高光电三极管的工作频率。[7]

图2.3.2光电三极管的频率响应曲线图2.3.3 光电三极管达林顿集成电路示意图

(a)光电二极管--晶体管;(b)达林顿光电晶体管

图2.3.4光电三极管响应度时间与集电极电流的关系曲线

与光电二极管相比较,光电三极管频率响应较低,不宜使用于高速,宽带的光电探测系统中,但由于其响应率高,具有电流内增益,故在一般光电探测系统中仍得到广泛应用。

光敏三极管的结构及工作原理和磁敏三极管

光敏三极管的结构及工作原理 说明:光敏三极管与二极管不同的是有两个背对相接的PN结。与普通三极管相似的是,它也有电流增益。图21-7示出了NPN型光敏兰极管的结构。需要指出的是,因光敏三极管无须电参量控制,所以一般没有基极引出线,只有集电极C和发射极e两个引脚,而且外形和光敏二极管极为相似,很难区别开,需认真看清管壳外缘标注的型号,以免混淆。 有时为了提高电压放大倍数,生产商将光敏三极管与另一普通二极管制作在一个管芯内,连结成复合管形式,称为达林顿型光敏三极管。它的电压放大倍数很高(β=βlβ2),且允许输出较大电流,即电流放大倍数也很高(α=α1α2)。但达林顿型光敏三极管的暗电流较大,非线性严重,温

漂大以及抗干扰能力差,需在电路中增加抑制回路方能正常工作。 网名: sels 光敏三极管基础知识 光敏三极管和普通三极管相似,也有电流放大作用,只是它的集电极电流不只是受基极电路和电流控制,同时也受光辐射的控制。通常基极不引出,但一些光敏三极管的基极有引出,用于温度补偿和附加控制等 作用。 当具有光敏特性的PN 结受到光辐射时,形成光电流,由此产生的光生电流由基极进入发射极,从而在集电极回路中得到一个放大了相当于β倍的信号电流。不同材料制成的光敏三极管具有不同的光谱特性,与光敏二极管相比,具有很大的光电流放大作用,即很高的灵敏度。 通过对半导体二极管和三极管的学习,我了解了晶体管的基本结构和工作原理,晶体三极管,是半导体基本元器件之一,具有电流放大作用,是电子电路的核心元件。三极管是在一块半导体基片上制作两个相距很近的PN结,两个PN结把正块半导体分成三部分,中间部分是基区,两侧部分是发射区和集电区,排列方式有PNP和NPN两种,如图从三个区引出相应的电极,分别为基极b发射极e和集电极c。 发射区和基区之间的PN结叫发射结,集电区和基区之间的PN结叫集电极。基区很薄,而发射区较厚,杂质浓度大,PNP型三极管发射区"发射"的是空穴,其移动方向与电流方向一致,故发射极箭头向里;NPN型三极管发射区"发射"的是自由电子,其移动方向与电流方向相反,故发射极箭头向外。发射极箭头向外。发射极箭头指向也是PN结在正向电压下的导通方向。硅晶体三极管和锗晶体三极管都有PNP型和NPN型两种类型。虽然重点学习了晶体管的放大作用,但是我对晶体管的开关作用更感兴趣。半导体就像 一个开关,可以通过导通与截止来控制电路。 半导体通过添加一部分微量元素会使其特性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光敏晶体管就是一种重要的衍生物。视觉是人体最重要的感觉,因此,我觉得通过光来控制电路真是太精妙了,而光敏的二极管三极管恰好就完成这个任务。因为光敏三极管由于还具有放大作用,因此应用比二极管更加广泛。光敏三极管用于测量光亮度,经常与发光二极管配合使用作为信号接收装置。下面用事例说明介绍一下各种功能。 一测量光亮度 在教室图书馆,很多时候日光灯白天也亮着,在宿舍里面,日光灯经常是昼夜不息,同学们对这种浪费已经麻木不仁了。有的同学早晨去教室,虽然教室很明亮但还要开灯,虽然一盏日光灯不会浪费多少资源,但积少成多,浪费就是很大了。因此,我们可以在教室安装一个控制电路,当亮度达到一定程度的时候,使得教室里面和宿舍里面日光灯将无法启动。我们可以利用光敏三极管附加电磁继电器来完成这个电路。采光点的选取是一个关键,因为并不是每一个教室的明亮程度都是相同的,我们可以采用多点取样来达到这个要求。例如在20个教室中都安放光敏三极管,我们可以设置,如果他们全部或者大部分亮度都很高,那么,日光灯就无法正常启动,达到节约能源的目的。 还有一种情况,就是如果有一天天空布满了乌云,亮度不够,那么日光灯可以开启了。但是不久云开雾散,天气放晴,日光灯不会自动关闭。同样造成很大浪费。可以在采光点所在的教室外面再安装一个采光点,当室内外强度的差值缩小到一定范围是,我们可以认为日光灯的作用可以忽略了,日光灯就会自动 关闭。 另外一种情况,如果教室外面正下雨,教室里面日光灯亮着,此时窗外一个闪电,使得外面很亮,日光灯就关闭了,这会造成麻烦。因此要避免这种问题。方法就是在电路中安装计数器,使得亮度差维持一

光敏三极管的主要技术特性及参数

光敏三极管的主要技术特性及参数 1、光谱特性 光敏三极管由于使用的材料不同,分为错光敏三极管和硅光敏三极管,使用较多的是硅光敏三极管。光敏三极管的光谱特性与光敏二极管是相同的。 2、伏安特性 光敏三极管的伏安特性是指在给定的光照度下光敏三极管上的电压与光电流的关系。光敏三极管的伏安特性曲线如图下图所示。 3、光电特性 与光照度之间的关光敏三极管的光电特性反映了当外加电压恒定时,光电流I L 系。下图给出了光敏三极管的光电特性曲线光敏三极管的光电特性曲线的线性度不如光敏二极管好,且在弱光时光电流增加较慢。 4、温度特性 温度对光敏三极管的暗电流及光电流都有影响。由于光电流比暗电流大得多,在一定温度范围内温度对光电流的影响比对暗电流的影响要小。下两图中分别给出了光敏三极管的温度特性曲线及光敏三极管相对灵敏度和温度的关系曲线。

5、暗电流I D 在无光照的情况下,集电极与发射极间的电压为规定值时,流过集电极的反向漏电流称为光敏三极管的暗电流。 6、光电流I L 在规定光照下,当施加规定的工作电压时,流过光敏三极管的电流称为光电流,光电流越大,说明光敏三极管的灵敏度越高。 7、集电极一发射极击穿电压V CE 在无光照下,集电极电流IC为规定值时,集电极与发射极之间的电压降称为集电极一发射极击穿电压。 8、最高工作电压V RM 在无光照下,集电极电流Ie 为规定的允许值时,集电极与发射极之间的电压降称为最高工作电压。 9、最大功率P M 最大功率指光敏三极管在规定条件下能承受的最大功率。 10、峰值波长λp 当光敏三极管的光谱响应为最大时对应的波长叫做峰值波长。 11、光电灵敏度 在给定波长的入射光输入单位为光功率时,光敏三极管管芯单位面积输出光电流的强度称为光电灵敏度。 12、响应时间 响应时间指光敏三极管对入射光信号的反应速度,一般为1 X 10-3--- 1 X 10-7S 。 13、开关时间 1.脉冲上升时间t τ:光敏三极管在规定工作条件下调节输入的脉冲光,使光敏三极管输出相应的脉冲电流至规定值,以输出脉冲前沿幅度的10% - 90% 所需的时间。 2.脉冲下降时间t :以输出脉冲后沿幅度的90% - 10% 所需的时间。 t 3.脉冲延迟时间t :从输入光脉冲开始到输出电脉冲前沿的10% 所需的时间。 d 4.脉冲储存时间t :当输入光脉冲结束后,输出电脉冲下降到脉冲幅度的90% 所 s 需的时间。

光敏三极管应用电路

光敏二极管和光敏三极管简介及应用 光敏二极管和光敏三极管是光电转换半导体器件,与光敏电阻器相比具有灵敏度高、高频性能好,可靠性好、体积小、使用方便等优。 一、光敏二极管 1.结构特点与符号 光敏二极管和普通二极管相比虽然都属于单向导电的非线性半导体器件,但在结构上有其特殊的地方。光敏二极管使用时要反向接入电路中,即正极接电源负极,负极接电源正极。 2. 光电转换原理 根据PN结反向特性可知,在一定反向电压范围内,反向电流很小且处于饱和状态。此时,如果无光照射PN结,则因本征激发产生的电子-空穴对数量有限,反向饱和电流保持不变,在光敏二极管中称为暗电流。当有光照射PN结时,结内将产生附加的大量电子空穴对(称之为光生载流子),使流过PN结的电流随着光照强度的增加而剧增,此时的反向电流称为光电流。不同波长的光(兰光、红光、红外光)在光敏二极管的不同区域被吸收形成光电流。被表面P型扩散层所吸收的主要是波长较短的兰光,在这一区域,因光照产生的光生载流子(电子),一旦漂移到耗尽层界面, 就会在结电场作用下,被拉向N区,形成部分光电流;彼长较长的红光,将透过P型层在耗尽层激发出电子一空穴对,这些新生的电子和空穴载流子也会在结电场作用下,分别到达N区和P区,形成光电流。波长更长的红外光,将透过P型层和耗尽层,直接被N区吸收。在N区内因光照产生的光生载流子(空穴)一旦漂移到耗尽区界面,就会在结电场作用下被拉向P区,形成光电流。因此,光照射时,流过PN结的光电流应是三部分光电流之和。 二、光敏三极管 光敏三极管和普通三极管的结构相类似。不同之处是光敏三极管必须有一个对光敏感的PN 结作为感光面,一般用集电结作为受光结,因此,光敏二极管实质上是一种相当于在基极和集电极之间接有光敏二极管的普通二极管。其结构及符号如图Z0130所示。 三、光敏二极管的两种工作状态 光敏二极管又称光电二极管,它是一种光电转换器件,其基本原理是光照到P-N结上时,吸收光能并转变为电能。它具有两种工作状态: (1)当光敏二极管加上反向电压时,管子中的反向电流随着光照强度的改变而改变,光照强度越大,反向电流越大,大多数都工作在这种状态。 (2)光敏二极管上不加电压,利用P-N结在受光照时产生正向电压的原理,把它用作微型光电池。这种工作状态,一般作光电检测器。 光敏二极管分有P-N结型、PIN结型、雪崩型和肖特基结型,其中用得最多的是P-N结型,

光电三极管(光电晶体管)

3.3.4 光电三极管(光电晶体管) 一. 工作原理 光电三极管的工作原理分为两个过程: 一是光电转换;二是光电流放大。 集电极输出的电流为: 为提高光电三极管的增益,减小体积,常将光电二极管或光电三极管及三极管制作到一个硅片上构成集成光电器件。 二. 光电三极管特性 1.伏安特性 光电三极管在偏置电压为零时,无论光照度有多强,集电极电流都为零。偏置电压要保证光电三极管的发射结处于正向偏置,而集电结处于反向偏置。随着偏置电压的增高伏安特性曲线趋于平坦。 光电三极管的伏安特性曲线向上偏斜,间距增大。这是因为光电三极管除具有光电灵敏度外,还具有电流增益β,并且,β值随光电流的增大而增大。 2.时间响应(频率特性) 光电三极管的时间响应由以下四部分组成: ① 光生载流子对发射结电容C be 和集电结电容C bc 的充放电时间; ② 光生载流子渡越基区所需要的时间; ③ 光生载流子被收集到集电极的时间; ④ 输出电路的等效负载电阻R L 与等效电容C ce 所构成的RC 时间。 总时间为上述四项和。比光电二极管的时间响应长。 通常,硅光电二极管的时间常数一般在0.1μs 以内,PIN 和雪崩光电二极管为ns 数量级,硅光电三极管长达5~10μs。 3.温度特性 硅光电二极管和硅光电三极管的暗电流I d 和光电流I L 均随温度而变化,由于硅光电三极管具有电流放大功能,所以硅光电三极管的暗电流I d 和亮电流I L 受温度的影响要比硅光电二极管大得多。 4.光谱响应 光电二极管与硅光电三极管具有相同的光谱响应。图所示为典型的硅光电三极管3DU3的光谱响应特性曲线,它的响应范围为0.4~1.0μm ,峰值波长为0.85μm 。 对于光电二极管,减薄PN 结的厚度可以使短波段波长的光谱响应得到提高,因为PN 结的厚度减薄后,短波段的光谱容易被减薄的PN 结吸收(扩散长度减小)。因此,可以制造出具有不同光谱响应的光伏器件,例如蓝敏器件和色敏器件等。蓝敏器件是在牺牲长波段光谱响应为代价获得的(减薄PN 结厚度,减少了长波段光子的吸收)。 光电三极管 无基极引线的光电三极管。它是依靠光的“注入”,把集电结光电二极管的光电流加以放大,从而在集电极回路中得到一个被放大的光生电流。注入的光强不同,得到的光生电流也不同。无基极引线光电三极管实际使用时有电流控制和电压控制两种电路。 有基极引线的光电三极管。具有基极引线的光电三极管,可以在基极上提供一定偏流,以减少器件的发射极电阻,改善弱光条件下的频率特性,P C I I β=

光敏三极管

光电三极管原理 时间:2009-01-18 18:57:53 来源:资料室作者:集成电路 光敏三极管(光电三极管)(Photo Transister) 以接受光的信号而将其变换为电气信号为目的而制成之晶体管称为光敏三极管。最普遍的外形如图1 所示。罐形封闭(Can seal)之 光敏三极管多半将半导体晶方装定在TO-18或TO-5封装引脚座后,利用附有玻璃之凸透镜及单纯之玻璃窗口之金属罩封闭成密不透气状态。 罐封闭型(玻璃窗口) 罐封闭型(玻璃透镜) 树脂封入型(平导线透型) 树脂封入型(单端窗) 图1 作用原理 光敏三极管一般在基极开放状态使用(外部导线有两条线的情形比较多),而将电压施加至射极、集极之两个端子,以便将逆偏压施至集极 接合部。在此状态下,光线入射于基极之表面时,受到反偏压之基极、集电极间即有光电流(Iλ)流过,发射极接地之晶体管的情形也一样,电流以晶体管之电流放大率(hfe)被放大而成为流至外部端子之光电流(Ic),为便于了解起见,请参照图2所示。

图2 光敏三极管的等效电路 达林顿晶体管工作情况;电流再经过次段之晶体管的电流放大率被放大,其结果流至外部导线之光电流即为初段之基极、集极间所流过之光电流与初段及后段之晶体管的电流放大率三者之积。 种类 由外观上如图1所示,可以区分为罐封闭型与树脂封入型,而各型又可分别分为附有透镜之型式及单纯附有窗口之型式。就半导体晶方 言之,材料有硅(Si)与锗(Ge),大部份为硅。在晶方构造方面,可分为普通晶体管型与达林顿晶体管型。再从用途加以分类时,可以分为以交换动作为目的之光敏三极管与需要直线性之光敏三极管,但光敏三极管的主流为交换组件,需要直线性时,通常使用光二极管。 在实际选用光敏三极管时,应注意按参数要求选择管型。如要求灵敏度高,可选用达林顿型光敏三极管;如要求响应时间快,对温度敏感性小,就不选用光敏三极管而选用光敏二极管。探测暗光一定要选择暗电流小的管子,同时可考虑有基极引出线的光敏三极管,通过偏置取得合适的工作点,提高光电流的放大系数。例如,探测10-3勒克斯的弱光,光敏三极管的暗电流必须小于0.1nA。 光电三极管特性曲线:

光电二极管三极管的性能及运用

光电二极管及光电三极管的工作原理及用途 可得工贸的光电二极管和光电三极管具有低功耗、响应速度快、抗干扰性能强等特点,可得公司是一家专业从事研发, 生产,销售LED和红外光电器件的高新技术企业:其中光敏二极管、850nm/940nm红外发射管,LED数码管,数码模块,以及发光二极管等产品以良好的品质受到市场的认可。 在红外遥制系统中,光电二极管(也称光敏二极管)及光电三极管(也称光敏三极管)均为红外线接收管,它把接收到的红外线变成电信号,经过放大及信号处理后用于各种控制。除广泛用于红外线遥控外,还可用于光纤通信、光纤传感器、工业测量、自动控制、火灾报警器、防盗报警器、光电读出装置(纸带读出器、条形码读出器等)及光电耦合器等方面。 不同用途的光电二极管有不同的外形及封装,但用于红外遥控的光电二极管一般都是树脂封装的。为减少可见光的干扰常采用黑色树脂,可以滤掉700nm波长以下的光线。常见的几种光电二极管外形。对方形或长方形的管子,往往做出标记角,指示受光面的方向。一般如引脚长短不一样,长者为正极。 光电三极管可以等效为一个光电二极管与一只晶体三极管的组合,所以它具有电流放大作用。其等效电路、外形及电路符号,光电三极管一般仅引出集电极及发射极两个引脚,外形与一般发光二极管一样,常用透明树脂封装。光电二极管及光电三极管的管芯主要用硅材料制作。 光电二极管的两种工作状态 当光电二极管加上反压时,管子的反向电流将随光照强度的变化而变化如同一个光敏电阻,光照强度越大电阻越小,反向电流越大。大多数情况都工作于这种状态。光电二极管上不加电压,利用P?N结受光照射时产生正向电压的原理,可看作微型光电池。这种工作状态一般用作光电检测器。光电二极管的工作电压VR ,允许的最高反向电压一般不超过10V,最高的可达50V。 暗电流ID及光电流IL ,无光照时,加一定反压时的反向漏电流称为暗电流ID,一般ID小于100nA ???。加一定反压并受到光照时流过管子的电流称为光电流 IL,一般光电流IL为几十微安 ???,并且与照度成线性关系。 光谱特性。硅光电二极管的光谱范围为400~1100nm,其峰值波长为880~900nm,如图7所示。这与GaAs红外发光二极管的波长相匹配,可获得较高的传输效率。但它除能接收红外光以外,对可见光也敏感,所以要加滤光措施或防止阳光或灯光的干扰。 光电三极管的特性与一般晶体管相同,差别仅在于参变量不同:三极管的参变量是基极电流,而光电三极管的参变量是入射光强。光电三极管的主要参数有:反向击穿电压VR(最小的为5V,最大的可达75V以上);暗电流ID小于0?3μA (300nA);光电流IL在0?4~2.5mA之间,最大功耗Pm为50~100mW。 PH302及PT331C的主要特性。

光敏二极管和光敏三极管

光敏二极管和光敏三极管 光敏二极管 和光敏三极管是 光电转换半导体 器件,与光敏电 阻器相比具有灵 敏度高、高频性 能好,可靠性好、体积小、使用方便等优。 一、光敏二极管 1.结构特点与符号 光敏二极管和普通二极管相比虽然都属于单向导电的非线性半导体器件,但在结构上有其特殊的地方。 光敏二极管在电路中的符号如图Z0129 所示。光敏二极管使用时要反向接入电路中,即正极接电源负极,负极接电源正极。 2.光电转换原理 根据PN结反向特性可知,在一定反向电压范围内,反向电流很小且处于饱和状态。此时,如果无光照射PN结,则因本征激发产生的电子-空穴对数量有限,反向饱和电流保持不变,在光敏二极管中称为暗电流。当有光照射PN结时,结内将产生附加的大量电子空穴对(称之为光生载流子),使流过PN结的电流随着光照强度的增加而剧增,此时的反向电流称为光电流。不同波长的光(兰光、红光、红外光)在光敏二极管的不同区域被吸收形成光电流。被表面P型扩散层所吸收的主要是波长较短的兰光,在这一区域,因光照产生的光生载流子(电子),一旦漂移到耗尽层界面,就会在结电场作用下,被拉向N区,形成部分光电流;彼长较长的红光,将透过P型层在耗尽层激发出电子一空穴对,这些新生的电子和空穴载流子也会在结电场作用下,分别到达N区和P区,形成光电流。波长更长的红外光,将透过P型层和耗尽层,直接被N区吸收。在N区内因光照产生的光生载流子(空穴)一旦漂移到耗尽区界面,就会在结电场作用下被拉向P区,形成光电流。因此,光照射时,流过PN结的光电流应是三部分光电流之和。

二、光敏三极管 光敏三极管和普通三极管的结构相类似。不同之处是光敏三极管必须有一个对光敏感的PN结作为感光面,一般用集电结作为受光结,因此,光敏二极管实质上是一种相当于在基极和集电极之间接有光敏二极管的普通二极管。其结构及符号如图Z0130所示。 当人射光子在基区及集电区被吸收而产生电子一空穴对时,便形成光生电压。由此产生的光生电流由基极进入发射极,从而在集电极回路中得到一个放大了β倍的信号电流。因此,光敏三极管是一种相当干将基极、集电极光敏二极管的电流加以放大的普通晶体管放大。

光电三极管工作原理

光电三极管工作原理 光电三极管是在光电二极管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光电器件,它本身具有放大功能。常见的光电三极管外形如图l所示,文字符号表示为VT或V。 光电三极管是在光电二极管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光电器件,它本身具有放大功能。常见的光电三极管外形如图l所示,文字符号表示为VT或V。 目前的光电三极管是采用硅材料制作而成的。这是由于硅元件较锗元件有小得多的暗电流和较小的温度系数。硅光电三极管是用N型硅单晶做成N—P—N结构的。管芯基区面积做得较大,发射区面积却做得较小,入射光线主要被基区吸收。与光电二极管一样,入射光在基区中激发出电子与空穴。在基区漂移场的作用下,电子被拉向集电区,而空穴被积聚在靠近发射区的一边。由于空穴的积累而引起发射区势垒的降低,其结果相当于在发射区两端加上一个正向电压,从而引起了倍率为β+1(相当于三极管共发射极电路中的电流增益)的电子注入,这就是硅光电三极管的工作原理。 常见的硅光电三极管有金属壳封装的,也有环氧平头式的,还有微型的。怎样识别其管脚呢? 对于金属壳封装的,金属下面有一个凸块,与凸块最近的那只脚为发射极e。如果该管仅有两只脚,那么剩下的那条脚则是光电三极管的集电极c;假若该管有三只脚,那么与e脚最近的则是基极b,离e脚远者则是集电极c。对环氧平头式、微型光电三极管的管脚识别方法是这样的:由于这两种管子的两只脚不一样,所以识别最容易——长脚为发射极e,短脚为集电极C 。 倘若有一只已经使用过的光电三极管,管壳上的字样无法辩认,甚至无法知道它是光电三极管还是光电二极管。这又该怎样辨别呢? 取一块万用表,拨至R×lk档。设待测管为一只光电三极管(例如3Du23)。首先把该管放在暗处,负表笔接集电极c,正表笔接发射极e,表针微微摆动;再把该管放在光线很强的地方,这时会发现接收到的光线愈强,表针指示的阻值越小.一直降到几千欧。这时可再将万用表拨到R×100Ω档,若阻值降到几百欧,则此管为光电三极管,否则就是光电二极管。倘若测试结果与上述不符,则有可能是表笔接错,可将表笔互换一下再测。 这里顺便提一下:光电二极管的正向电阻值,即使在无光照时也会与普通二极管一样是数干欧,而光电三极管在无光照时,不论万用表表笔是以何种方式接管脚,其阻值都是很大的。此外,不得使用万用表的R×lΩ、R×10Ω档测量光电三极管。 常见光电三极管有3DU0~7型、3DU11~51型以及硅光电三极管组合件。在图1中,有的硅光电三极管只有两只脚,这是由于在制作时,基极b没有引出的缘故。硅光电三极管组合件是将10只或15只光电三极管,采用集成电路工艺,利用双列直插式外壳封装而成。在外壳上,每只光电三极管都有一个玻璃窗口。 光电三极管与光电二极管在自动控制电路中是可以互换的,但电路的工作点需要调整。 由于光电三极管较光电二极管有放大作用,其响应时间更短,因而用途更多。这里举一例供读者制作参考。 电路见图2。这是用于煤气熄灭报警的一种装置。vT1为光电三极管,它与VT2、VT3等组成光控开关电路,控制着由Icl(555)等组成的间隙振荡器的电源。煤气炉火正旺时,VT1导通、VT2、VT3截止,Icl(5 55)不振荡,喇叭无声。当炉火被溢出的水浇灭或被风吹熄时,VT1失去炉火光照,VT2、VT3导通,Icl 的电源被接通,间隙振荡器工作,喇叭B便发出警告声,提醒主人赶快关闭气源,从而避免煤气中毒事故的发生。

光电三极管也称光敏三极管

光电三极管也称光敏三极管,它的电流受外部光照控制。是一种半导体光电器件。比光电二极管灵敏得多,光照集中电结附近区域。 利用雪崩倍增效应可获得具有内增益的半导体光电二极管(APD),而采用一般晶体管放大原理,可得到另一种具有电流内增益的光伏探测器,即光电三极管。它的普通双极晶体管十分相似,都是由两个十分靠近的p-n结-------发射结和集电结构成,并均具有电流发大作用。为了充分吸收光子,光电三极管则需要一个较大的受光面,所以,它的响应频率远低于光电二极管。[1] 2.1机构与工作原理 光电三极管是一种相当于在基极和集电极之间接有光电二极管的普通三极管,因此,结构与一般晶体管类似,但也有其特殊地方。如图2.1.1所示。图中e.b.c分别表示光电三极管的发射极.基极和集电极。正常工作时保证基极--集电极结(b—c结)为反偏正状态,并作为受光结(即基区为光照区)。光电三极管通常有npn和pnp型两种结构。常用的材料有硅和锗。例如用硅材料制作的npn结构有3DU型,pnp型有3GU型。采用硅的npn型光电三极管其暗电流比锗光电三极管小,且受温度变化影响小,所以得到了广泛应用。[2] 光电三极管的工作有两个过程,一是光电转换;二是光电流放大。光电转换过程是在集---基结内进行,它与一般光电二极管相同。[3]当集电极加上相对于发射极为正向电压而基极开路时(见图2.1.1(b)),则b--c结处于反向偏压状态。无光照时,由于热激发而产生的少数载流子,电子从基极进入集电极,空穴则从集电极移向基极,在外电路中有电流(即暗电流)流过。当光照射基区时,在该区产生电子---空穴对,光生电子在内电场作用下漂移到集电极,形成光电流,这一过程类似于光电二极管。于此同时,空穴则留在基区,使基极的电位升高,发射极便有大量电子经基极流向集电极,总的集电极电流为 IC=IP +βI P=(1+β)IP 2.1.1 图2.1.1光电三极管结构及工作原理 (a)结构示意图(b)光电变换原理(c)电流放大作用 式中β为共发射极电流放大倍数。因此,光电三极管等效于一个光电二极管与一般晶体管基极---集电极结的并联。它是把基极---集电极光电二极管的电流(光电流IP)放大β倍的光伏探测器,可用图2.1.1(c)来表示。与一般晶体管不同的是集电极电流IC由基极---集电极结上产生的光电流IP=Ib控制。也就是说,集电结起双重作用,一是把光信号变成电信号起光电二极管的作用;二是将光电流放大,起一般晶体三极管的集电极的作用。[4] 2.2光电三极管的等效电路 根据光电三极管的工作原理,我们可以比较容易的画出他的等效电路。由于它的集电结势垒电容Ccb远小于发射结势垒电容Cbe,我们可以得到如图2.2.1光电三极管的交流等效电路,图中ip为集电结光电二极管的电流源,Cbe为发射结电容;rbe为发射结正向微分交流电阻;iLw为放大后的电流源;iL=βip;β为光电三极管的放大倍数;Rce为集电极发射极电阻;Cce为集电极发射极间电容;RL为负载电阻。由图5--40等效电路, 图2.2.1 光电三极管交流等效电流 (a)符号(b)等效电路 可以得到负载电阻两端的输出电压V0为

相关主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