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动脉缩窄外科治疗
主动脉缩窄矫治术的体外管理

采 用 深 低
关 键词 : 主动脉缩窄 ; 外循 环; 体 深低温
中图分类 号 : 581 R 9.
文 献标 识码 : A
文 章编 号 : 00 2420 )3 08 —0 10 —29(070 - 07 1 温低 流量 ( HI ) D 3例 、 低 温 2例 。1:4冷 含 血 F 浅 心肌保 护液 , 中血 细胞 比容 ( T) 12 。 术 HC 2 —7
总之对于自发性出血性脑血管病人神经科医生除了治疗脑出血外还应尽快寻找脑出血原因本组资料显示自发性蛛网膜下腔出血以动脉瘤破裂最常见自发性脑内血肿以动静脉畸形多见脑室出血以mayamoya常见其他引起脑出血的原因还有硬脑膜动静脉瘘等发现病因后应针对病因进一步处理以防止再次出血给患者带来危害
维普资讯
进 口人 工 心 肺 机 ( t c I、 r mo、 a n 0 0 S o k[ Te u I S r s8 0
瘫 、 断平 面以下 感 觉分 离 性 丧 失 或括 约 肌 功 能 障 阻 碍 等脊髓 损伤 并发 症 。
3 2 心 脑 保 护 .
降 主动脉 阻断 , 引起 上半 身血压 迅 即升高 , 加之
期先 心手术 的 4 , 体 外 循 环 管 理 的特 点 介 绍 如 将
下。
1 临床 资 料
I I 一 般 资 料 .
脉插 管 意外 ) 。2例 有短 暂 的反 应 性 高血 压 , 3例有
轻 度 的肝 肾功能异 常 , 全组 无 肾 功 能不 全 或 截瘫 等 严 重 的体 外循 环并 发症 。
C0A , VSD, PDA COA , D VS C0A , D VS C0A
外科主治医师-胸心外科-专业知识与专业实践能力-先天性心脏病

外科主治医师-胸心外科-专业知识与专业实践能力-先天性心脏病[单选题]1.有关主动脉窦瘤的手术治疗,下列不宜采取的是?A.手术需在体外循环下完成B.急性破裂者,控制心衰,紧急手(江南博哥)术C.合并主动脉瓣关闭不全者应行主动脉瓣替换术D.合并室间隔缺损者应该一并缝合修补E.主动脉窦瘤没有破裂也应手术治疗正确答案:E[单选题]2.下列情况中,适合进行单纯未闭动脉导管结扎术的是A.合并Eisenmenger综合征B.合并主动脉狭窄C.合并细菌性心内膜炎D.合并室间隔缺损E.以上都不是正确答案:E[单选题]3.下列哪项不是单纯室间隔缺损修补术的手术人路?A.肺动脉入路B.右心房入路C.主动脉入路D.右心室入路E.左心室入路正确答案:C参考解析:动脉外,左、右心房,左、右心室都可作为修补室间隔缺损的入路,根据室间隔缺损部位、大小不同而选择。
[单选题]4.有关室间隔缺损的手术治疗,下列不恰当的是A.室间隔缺损的大小和位置是决定手术选择的重要依据B.有的病例可选择介入治疗C.巨大室间隔缺损应尽早手术D.室间隔缺损合并呼吸系统疾病不是手术绝对禁忌证E.一期解剖修复是所有室间隔缺损的唯一手术选择正确答案:E[单选题]5.关于房间隔缺损修补术,不正确的是A.修补上腔型缺损时应识别是否合并右肺静脉畸形引流B.缝合下缘时应注意识别下腔静脉瓣C.筛状缺损应先剪成单孔再修补D.闭合缺损前应注意膨肺排气E.停止体外循环后输液过快,可发生右心衰和急性肺水肿正确答案:E参考解析:房间隔缺损由于长期左向右分流,左心发育较差。
停止体外循环后输血输液不应过快,避免左心室容量负荷过重。
E选项可发生右心衰和急性肺水肿,为错。
[单选题]6.室间隔缺损的常见部位是A.膜周部B.室上嵴下C.室上嵴内D.肌部E.以上都是正确答案:A参考解析:膜周型:是最常见的室间隔缺损类型,因为膜周部是室间隔最后封闭分隔的部位,所以容易出现缺口[单选题]7.男性,10岁,自幼发现心脏杂音,易感冒,诊断为先天性心脏病,肺动脉口狭窄,心脏听诊可发现A.胸骨左缘第2肋间机器样杂音B.心尖区吹风样收缩期杂音C.胸骨左缘第2肋间收缩期杂音,肺动脉瓣第二音减弱D.胸骨左缘第3~4肋间收缩期杂音E.胸骨左缘第2肋间收缩期杂音,肺动脉瓣第二音亢进正确答案:C[单选题]8.男性,9岁,自幼即发现有心脏杂音,平时不喜活动,体格发育较同龄儿瘦小,喜蹲踞。
心血管外科主动脉瓣膜疾病治疗技术操作规范

心血管外科主动脉瓣膜疾病治疗技术操作规范第一节主动脉瓣狭窄【适应证】1.有症状,重度主动脉瓣狭窄,或跨瓣压差>50mmHg.2.冠心病需冠状动脉搭桥术,同时合并重度主动脉瓣狭窄。
3.升主动脉或其他心脏瓣膜病变需手术治疗,同时合并重度主动脉瓣狭窄。
4.冠心病、升主动脉或心脏瓣膜病变需手术治疗,同时合并中度主动脉瓣狭窄(平均压差30~50mmHg,或流速3~4m∕s).5.无症状,重度主动脉瓣狭窄,同时有左心室收缩功能受损表现。
6.无症状,重度主动脉瓣狭窄,但活动后有异常表现,如低血压。
【术前准备】1.详细向患者介绍机械瓣和生物瓣的优、缺特点,可能并发症,预期生存率等瓣膜手术有关事项。
2.注意休息,避免剧烈或竞争性运动。
平卧或蹲位站起时不宜过快。
3.合并感染或拔牙时积极便用抗菌药物,防止发生心内膜炎。
4.没有心衰症状,心脏收缩功能正常的患者,不需药物治疗。
5.有心衰时,治疗采取降低心脏前负荷和减少中心循环血的原则。
口寸以使用地高辛、利尿药和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药。
同时应汴意前负荷降低过多时,心输出量和体循环压力也会降低。
6.合并房颤时,控制心室率,可以使用地高辛,乙胺碘肤酮。
7.对于主动脉瓣狭窄引起的心衰患者般不主张使用p受体阻滞药和其他负性肌力药物。
8.如果患者以胸痛为主,为了缓解症状,可以谨慎使用硝酸酯类制剂和B受体阻滞药。
9.对于晕厥的患若,除非晕厥是由心动过缓或心动过速引起,药物的选择和治疗效果较差。
10.术中建议备经食管超声(TEE)注意主动脉瓣环的大小。
I1.所有患者应测量四肢血压以除外可能合并的主动脉畸形,如主动脉弓中断和主动脉缩窄。
【操作方法及程序】主动脉瓣置换木胸骨正中切口。
升主动脉、右心房插管。
右上肺静脉前方插入左心引流管。
1.主动脉瓣的显露主动脉切口有横行和斜行两种。
横切口在主动脉根部距右冠状动脉开口上约1.5Cm处。
主动脉斜切口从侧壁高处斜向下后的无冠窦。
斜切口常用于作生物瓣置换术,切口缝合时不受瓣架脚影响。
8例主动脉缩窄介入治疗的护理

p a t i e n t s n u si r n g d a t a we r e r e t r o s p e c t i v e l y a n a l y z e d,e mp h a s i s o n c o n t r o l f o b l o o d p r e s s u r e,t h e o b s e r v a t i o n a n d n u si r n g o f c o mp l i e a t i o n s . Re s u l t s Pa t i e n t s w i t h i n t e r v e n t i o n a l t r e a t me n t o f e o a r c t a t i o n o f t h e a o r t a w e r e s u c c e s s f u l ,p o s t o p e r a t i v e B P d e c r e a s e d o b v i o u s l y ,n o s e i r o u s c o mp l i c a t i o n s ,1 c a s e t h e p u n c t u r e p o i n t b l e e d i n g , f o l l o w e d u p f o r 6 t o 3 2 mo n t h s ,n o r e s t e n o s i s . Co n c l u s i o n s T h e c o mp r e h e n s i v e a n d c a r e f u l n u r s i n g i S g u a r a n t e e
主动脉外科诊疗思路及流程

第十五页,共77页。
术中支架:1.BC型夹层、年轻、马凡等病人尽量选择外 科术中支架,效果确切,也为二期胸腹主动脉置换提供缝 合(fénghé)缘。2.尤其是合并需要同期处理的瓣膜病和冠 心病。
第八页,共77页。
心肌酶升高,血流动力学稳定:可以正常急诊手术 心肌酶升高,血流动力学有变化,但相对稳定的,
6-24小时内的,可以正常急诊手术 心肌酶升高,血流动力学有变化,但相对稳定的, 超过24小时,根据病情。 心肌酶升高,休克(xiūkè)/循环不稳定大于6h:如
手术,要备ECMO
治疗 提高主动脉外科围术期各脏器功能的保护策略
第十九页,共77页。
A型夹层:28孕周之前 急诊手术,胎儿监护或流产 A型夹层:28孕周之后 急诊剖宫产然后行主动脉手术 B型夹层 首选药物治疗和TEVAR 对于灌注不良(bù liáng)或主动脉破裂应行外科
手术治疗
第二十页,共77页。
麻花状,胸部垫起,上肢向前靠,臀部向后靠(暴露左侧腹股 沟)。 整个过程严格无菌操作。 准备缝线(HS、钨铼合金针、4-0多、5-0,6-0;换瓣线)、 瓣膜及带瓣管道、人工血管、支架(zhījià)血管。 准备带橡胶管的阻断钳钳夹,减少人工血管涂层损伤,减少出 血。 二次、微创手术备摆动据、体外除颤贴膜。 准备普通吸引器,吸除带炎症的心包积血、清除夹层血栓用。 二氧化碳管接无菌过滤器,术野充填二氧化碳,尤其对于二次 手术心尖粘连心腔无法排气者。
第十二页,共77页。
主动脉根部瘤:有症状,主动脉瓣大量反流,左心室变 大,心功能下降。手术方式:Bentall±部分弓/头臂动 脉替换。
小鼠主动脉弓缩窄tac造模方式

小鼠主动脉弓缩窄tac造模方式小鼠主动脉弓缩窄(TAC)造模方式主动脉弓是人体重要的血管结构之一,它连接左、右锁骨下动脉,并分支出脑动脉、颈动脉和上肢动脉等。
然而,在某些疾病情况下,主动脉弓可能会发生缩窄,导致血液循环受阻,严重时甚至危及生命。
因此,科学家们需要一种方法来研究主动脉弓缩窄的发生机制以及可能的治疗方法。
其中,小鼠主动脉弓缩窄模型(TAC)成为研究的重要工具之一。
小鼠主动脉弓缩窄模型是通过外科手术制造的,旨在模拟人类主动脉弓缩窄的病理过程。
该模型可以帮助科学家们更好地理解主动脉弓缩窄的发生机制,并寻找新的治疗策略。
一般来说,小鼠主动脉弓缩窄模型的制作分为以下几个步骤:1. 麻醉小鼠:使用适当的麻醉药物将小鼠麻醉,以确保手术过程中小鼠不会感到疼痛或不适。
2. 手术准备:在消毒的条件下,将小鼠固定在手术台上。
为了更好地操作,通常会选择左前肢动脉作为手术入路。
3. 制作主动脉弓缩窄模型:通过缝合或结扎的方式,在小鼠主动脉弓的一侧制造缩窄。
这种操作可以使得血液在缩窄处产生阻力,从而模拟主动脉弓缩窄的病理情况。
4. 术后护理:手术结束后,需要对小鼠进行适当的术后护理,以确保其恢复健康。
这包括给予足够的水和食物,并观察小鼠的行为和健康状况。
通过以上步骤,科学家们成功地制作了小鼠主动脉弓缩窄模型。
利用这个模型,研究者们可以进一步探索主动脉弓缩窄的病理生理机制,寻找新的治疗策略,并评估药物或治疗方法的疗效。
小鼠主动脉弓缩窄模型的制作虽然相对简单,但在操作过程中仍需谨慎,以确保实验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此外,还需要注意模型制作过程中的伦理问题,确保动物实验符合伦理规范,并最大程度地减少对动物的伤害。
小鼠主动脉弓缩窄模型是研究主动脉弓缩窄的重要工具之一。
通过制作这个模型,科学家们可以更好地理解该疾病的发生机制,并为寻找新的治疗方法提供参考。
相信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小鼠主动脉弓缩窄模型将在未来的研究中发挥更重要的作用。
主动脉瓣外科sts评分

主动脉瓣外科sts评分1.引言1.1 概述概述部分的内容可以描述主动脉瓣外科手术和STS评分的背景和重要性。
以下是一个概述的示例:主动脉瓣外科手术是一种常见的心脏手术,用于治疗主动脉瓣狭窄或主动脉瓣关闭不全等疾病。
该手术通过修复或替换受损的主动脉瓣,以恢复心脏正常的功能和血液流动。
随着医疗技术的进步和手术操作的改进,主动脉瓣外科手术的成功率和患者的预后已经显著改善。
然而,主动脉瓣外科手术并不是没有风险的。
手术过程中涉及到的复杂解剖结构和心脏功能的影响,可能会导致一系列并发症,如心脏衰竭、心律失常和肺部感染等。
因此,在进行主动脉瓣外科手术时,评估患者的手术风险非常重要。
STS评分(The Society of Thoracic Surgeons score)是一种常用的评估主动脉瓣外科手术风险的工具。
它基于患者的临床数据,如年龄、性别、合并症等指标,对手术风险进行量化评估。
该评分系统可以帮助医生在手术前对患者的风险进行预测,并在手术决策和术后管理中提供指导。
在本文中,我们将探讨主动脉瓣外科手术的相关知识,并介绍STS评分的应用。
我们将分析STS评分在临床实践中的价值,以及它对患者的预后和治疗决策的影响。
通过综合研究和医学实践经验,我们希望能够为主动脉瓣外科手术的评估和治疗提供更全面、准确的指导。
1.2文章结构1.2 文章结构本篇文章将分为三个主要部分来讨论主动脉瓣外科和STS评分。
以下是各个部分的简要介绍:第一部分为引言部分,将对主动脉瓣外科和STS评分的背景和重要性进行概述。
我们将介绍主动脉瓣外科手术的定义、患者适应证和手术方法等内容。
同时,我们还将介绍STS评分的定义、背景和其在评估手术风险和术后结果上的重要性。
第二部分是正文部分,将详细介绍主动脉瓣外科和STS评分。
我们将阐述主动脉瓣外科手术的常见手术指征、手术过程和手术后的并发症等内容。
对于STS评分,我们将详细解释其构成要素、计算方法和评估标准,并探讨其在临床实践中的应用价值和局限性。
先天性主动脉缩窄的介入治疗应用研究

长期 以来治疗 先天性 主动 脉缩窄 以 外科手术为 主。随着各种 介入技 术 的完 善和器械 的更新 , 先天性心脏病 的介入治 疗得到较 快的发 展。现 己广 泛开展 介入 方法包括经 皮血管 成形术 与血管 内支架
与缩 窄段远心端一致 为佳 , 尽量避 免扩 并
110 6 06齐齐哈尔医学院 附属第一医院心
内科 1 10 齐 哈 尔 医 学 院 60 6齐
关键词
21 01 . 4
先 天性 主 动 脉 缩 窄
介 入 治 疗
di1 . 9 9 j i n 0 7—6 4 . 0 0 o:0 3 6/. s .10 s 1x 2 1 .
并发症 : ①死亡 : 死因 1例为菌血症 , 2例为左心 室 发育不 全综 合 征。② 扩 张
替代手段。但进一步降低再缩窄与动脉瘤 的发生率是单纯球囊扩张所不能解决的。 主动脉缩窄支架置入术的治疗 主动脉缩窄 是指 主动脉 弓峡部 区域
心血管疾病 包括 主动 脉缩 窄 ,0年代 以 8
来, 随着心导管介人性治疗在先 天性心脏
3 6 5. 2 Mu l s CE, hn h n MP Vik W r e 1 ln i O, s i e 3 d, t . a 1 l aa in o al o -e Pn d a e i t v s mp n tto fB lo n— x a b l n r a — a e / rg sb a h t r ai n i l n r r ua 隋n y e t ee i t Pu mo a y a - z o n tfe n y t mi v i s ic l t n, 9 8, e s a d s se c e n .C ru a i 1 8 i o 7 1 8 —1 9. 7: 8 9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文档来源为:从网络收集整理.word版本可编辑.欢迎下载支持.
1
主动脉缩窄
主动脉缩窄(COA)发生率占先天性心脏病的6.25%[1,2],其缩窄段的长短、程度不
一,多数合并动脉导管未闭,而且常可合并其他心内畸形,其中以室间隔缺损、房间隔缺损、
房室间隔缺损常见[3]。目前对于最佳的手术方案尚没有统一的认识,本文就COA的外
科治疗方式综述如下。
1 手术切口入路的选择
1.1 单纯COA
一般将主动脉缩窄单纯合并动脉导管未闭的患儿定义为单纯COA。对于这样的患儿,
选择左后外侧切口进行矫治手术,经过第3 或者第4 肋间进胸,手术中将体温控制在34~
35℃,处理缩窄区域,阻断降主动脉的时间在30 min之内是安全的。
1.2 复杂COA
对于合并心内畸形的患儿,以往采用侧面和正中联合开胸的方法,先侧开胸矫治COA,
关胸后再转为正中开胸,体外循环下修复心内畸形;这样不仅延长了手术时间、加重患儿的
创伤程度,而且在体外循环肝素化后,易引起胸腔切口出血,并发左侧血胸。目前已有尝试
采用正中开胸入路,体外循环下Ⅰ期矫治COA及合并的心内畸形,不但可以使患儿得到有
效降温,而且对于伴有主动脉弓发育不良的患儿,正中切口还可获得更好视野[4-6]。
2 手术方式的选择
外科手术治疗主动脉缩窄始于1945年,由于主动脉缩窄的病理形态变化较多,手术方
式也是多种多样,经典的方法包括缩窄段切除并端端吻合,左锁骨下动脉垂片成形术。补片
扩大成形术;近来新出现的技术包括主动脉端侧吻合,改良锁骨下动脉垂片成形术。对于成
年患者,缩窄严重者可以植入人工血管置换缩窄段主动脉[7]。目前对于首选的外科手术
方式仍然存在争议。
2.1 缩窄段切除端端吻合术多应用于缩窄段较短,切除缩窄段后主动脉两端的口径相
似者,一定要充分游离主动脉,扩大切除缩窄段后进行对端吻合。本方法可以彻底切除缩窄
组织、完全利用自身组织,其术后的再狭窄发生率低,有利于生长,对于婴幼儿病例是主要
的手术方式[8,9]。手术中充分切除缩窄段和动脉导管的“不健康”组织以及确保吻合口没
有张力是防止术后再狭窄的关键。
2.2 主动脉补片加宽成形术临床应用最多,主要适用于缩窄段较长的大龄儿童[10],
其手术操作相对简单,一般认为,补片加宽至少占原血管的1/2以上,主动脉切口尽可能超
越缩窄段1 cm 以上。缺点是有吻合口形成动脉瘤的潜在危险[8]。补片材料主要选择聚
四氟乙烯人工血管片和自体心包片,自体肺动脉壁也是很好的选择,在COA合并室间隔缺
损、肺动脉高压的患儿,肺动脉壁扩张、增厚,修剪合适大小的肺动脉壁作为补片加宽缩窄
的主动脉效果很好,不但组织相容性好,吻合口出血少,而且增厚的肺动脉壁与主动脉壁质
地相似,很少发生吻合口处动脉瘤形成。
文档来源为:从网络收集整理.word版本可编辑.欢迎下载支持.
2
2.3 锁骨下动脉垂片成形术一般应用于狭窄段较长的婴幼儿患者[11]。该方法不需
广泛游离,且吻合口张力低,易止血,具有潜在的生长能力;但由于没有完全切除缩窄组织,
术后再狭窄的可能性仍较大,且对左上肢的供血会有一定影响[12]。
2.4 主动脉弓中断的患儿经常会将降主动脉端侧吻合于升主动脉上,人们观察到端侧
吻合术后的再狭窄率很低;认为这是由于吻合口不涉及发育不良的远端主动脉弓和导管周围
的组织[7]。对于COA的患儿,尤其是那些合并主动脉弓发育不良的患儿,可以在左锁
骨下动脉以远结扎切断降主动脉,人为造出一个A型的主动脉弓中断,然后将降主动脉端
侧吻合于近端的主动脉弓或者远端的升主动脉。有报道表明[13],该手术方式是矫治主
动脉弓缩窄的有效方式,尤其适用于合并主动脉弓发育不良的患儿,经过正中切口进行手术。
目前,对于最佳的手术方式一直存在争论。事实上,手术治疗的效果并不完全取决于手
术方式本身,根据具体的病理学形态选择合适的手术方法才能使手术达到最佳的效果[12]。
3 手术后并发症
3.1 术后再缩窄
术后缩窄部位正常血流的恢复会促进局部血管的发育,减少再缩窄的发生。但有研究表
明[12],COA术后再缩窄的发生率为5%~30%。术后再缩窄的诊断通常是经超声检查
测定局部压差超过20 mmHg[14],也有学者认为该标准的敏感程度是有限的[1]。出
现再缩窄的常见原因包括[1,15]:手术中缩窄段切除不够,吻合口张力过大,缩窄部位
的内膜嵴没有切除或者残余导管组织,主动脉弓发育不全以及术后吻合口部位没有生长发
育,或者异常中胚层组织增生等。最近有研究提出[13],矫治术后的主动脉弓的形状与
再缩窄的发生率有关,如果主动脉弓呈现三角形的形状则术后再缩窄和高血压的发生率明显
的增高。一般情况下,手术时年龄越小术后再缩窄的发生率就越高,而当年龄超过4岁,
主动脉已经发育到正常口径的50%,术后的再狭窄发生率下降。
3.2 术后晚期高血压
COA术后容易出现长期的上肢高血压,如果静息状态下右上肢血压超过150/90 mm Hg
则认为存在术后晚期的高血压[8]。其可能的原因包括[1,16]:内分泌因素,上肢小
血管的顺应性和反应性异常,缩窄修补部位近段的主动脉顺应性差,术后残余缩窄或者再缩
窄。另外,持续的上肢高血压还可能是由于左心室肥厚造成的。Phalla等[14]认为术后
高血压主要是由于大动脉壁中层和内膜增厚变硬的结果。在对不同手术方式的效果比较中,
Ronald等[8]发现单纯的补片加宽术后高血压发生率较高,可能与局部残留导管组织和大
动脉壁顺应性下降有关。有研究表明,手术时年龄越小,术后血压正常的时间越长[1]。
3.3 动脉瘤形成
COA矫治术后的动脉瘤形成可以分为真性动脉瘤和假性动脉瘤[1]。真性动脉瘤主要
见于缩窄部位补片加宽的患儿,各报道中其发生率差异较大,一般在6.4%左右[8,17]。
动脉瘤出现在人工补片的对侧,这是由于坚硬的补片将动脉搏动的压力传导到对侧的有弹性
的动脉壁上,对侧有限的动脉壁过度的扩张导致动脉瘤的形成。有研究表明[8],使用Dacron
文档来源为:从网络收集整理.word版本可编辑.欢迎下载支持.
3
补片进行加宽补片形成动脉瘤的几率较高,而PTFE补片则较少形成动脉瘤。假性动脉瘤
则见于术后早期吻合部位真菌感染时。
COA的外科理想手术,应该是能完全解除主动脉的梗阻无近远期并发症,尤其是能防止
远期COA的复发和吻合口动脉瘤的发生。只有了解各种并发症发生的机制,在手术中选择
合适的手术方式,尽量切除缩窄组织和导管组织,不断完善缝合技术就可以获得理想的手术
效果。
4 手术年龄的选择
过去认为无症状的患儿手术年龄可在4~6岁,因此时主动脉已发育到其最大口径的
50%,手术后不易发生再缩窄;但有资料表明[18,19],远期高血压的发生率与手术年
龄正相关,小于3岁患儿术后持续高血压发生率较低;最近也有研究表明[20]婴儿期具
有术前最低的心血管疾病发生率、术后最低的晚期高血压发生率和再缩窄发生率。对于单纯
COA的患儿,如无症状或症状轻微,选择3~5岁手术,效果好、风险小,因为此时动脉管
径已有一定发育,且侧支循环形成,有利于手术中的确切吻合及对肾脏、脊髓的保护,小婴
儿由于侧支循环尚未建立,下半身供血不足,有可能产生严重酸中毒,甚至休克。而对于
COA合并心内畸形者,由于缩窄使得左心室的后负荷增加,进而导致左心室收缩力明显增
强,加大了左向右分流量,可使患儿较早出现肺动脉高压、心力衰竭,对于这样的患儿,一
旦确诊应早期手术。
动脉缩窄的外科治疗
(2005-10-14)
主动脉缩窄的临床表现取决于缩窄的位置、严重程度和合并畸形, 一般患者无心电图、X
线特异性表现, 只有缩窄程度重的高龄患者可能出现由主动脉近端扩大、主动脉缩窄和狭窄
后扩张组成的“3”字征; 主动脉造影可以明确病变部位、范围、程度和侧枝循环的情况, 同时
可以了解有无肾动脉异常。未经治疗的主动脉缩窄的自然病程取决于出现症状时年龄和合并
的畸形。缩窄的存在即是手术指征, 手术时机的选择是影响手术效果的重要因素, 现倾向于
幼龄时行选择性矫治,以防止各种并发症发生。
患者取右侧卧位, 经左后外侧第4 肋间进胸, 游离主动脉缩窄部上至左锁骨下动脉及主
动脉弓降部, 下至主动脉缩窄处以下3~4cm水平, 缝扎肋间动脉, 结扎切断未闭导管或导
管韧带。
文档来源为:从网络收集整理.word版本可编辑.欢迎下载支持.
4
术中解剖游离主动脉缩窄远近端至正常直径, 尽量保留肋间动脉, 阻断区域尽可能缩小
并维持较高的上肢压力, 如阻断后缩窄段远端降主动脉塌陷, 或搏动不明显, 或阻断结束后
缩窄段远端的压力降至50mmHg以下, 表明侧枝循环发育不良, 须在建立临时血管桥或左
心转流下完成手术。建立临时血管桥(即Gott分流) , 以沟通阻断降主动脉上、下端的血液
循环, 术毕拆除此血管桥, 该方法简便, 能有效防止主动脉阻断时间长而引起的脊髓缺血,
尤其在手术技术不熟练时, 可确保手术安全。对于侧枝循环发育不良、缩窄段长的患者, 应
选择在左心转流下手术, 此方法操作简便, 即能有效地保护脊髓及腹腔器官, 又可根据上肢
血压情况随时调节流量, 以避免上半身血压过高而发生脑血管意外。
术后处理主要是有效地控制高血压, 以避免发生腹痛甚至肠坏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