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城市商业银行开拓小额信贷市场的可行性

浅谈城市商业银行开拓小额信贷市场的可行性
浅谈城市商业银行开拓小额信贷市场的可行性

[收稿日期]2010-01-18

浅谈城市商业银行开拓小额信贷市场的可行性

廖雯雯,任鹏宇

(中央财经大学

中国经济与管理研究院,北京

100081)

[摘要]城市商业银行是我国金融体制改革的产物,它是在城市信用合作社的基础上组建的城市性股份制商业银行。

由于先天不足,城市商业银行从诞生之日起就伴随着资产质量差、业务功能不全、历史包袱重、内控制度薄弱,产品和服务的同质化现象愈加严重等问题。为了在这个市场夹缝中求得生存,就必须摆脱传统商业银行理念的束缚,通过技术创新和产品创新重新定位市场,充分利用自身高效灵活的机制优势和地缘优势、人缘优势以及经营成本优势,以中小企业、居民为目标客户群,积极培育优质的客户群体,服务地方经济,提供个性化的零售服务,以谋求良好的经营绩效,获取可持续发展的能力。

[关键词]城市商业银行;小额信贷;可行性[中图分类号]F830.33

[文献标识码]B

第2010年第3期(总第346期)

商业经济

SHANGYE JINGJI

No.3,2010Total No.346

[文章编号]1009-6043

(2010)03-0061-0220世纪60年代,孟加拉的默罕默德。尤努斯教授开始了小额信贷的尝试,创办了广为世界各国学习借鉴的“乡村银行”。90年代初,中国社会科学院借鉴尤努斯模式,创办“扶贫合作社”,自此以后,小额信贷逐渐在中国兴起。近20年以来,小额信贷的理论和实践都经历了各个阶段,对于小额信贷的商业化可持续发展成为关注热点。

与此同时,城市商业银行的发展也正面临同业竞争激烈,生存环境狭小,被“边缘化”的问题。如何利用好自身特色,发展特色金融服务,创造新的利润增长点,实现更利于城市商业银行发展的战略转移,成为其重要考虑。

城市商业银行开拓小额信贷市场,可以成为解决以上两个难题的有效途径,以下就城市商业银行开拓小额信贷市场的可行性做一个简要的分析。

一、小额信贷的概念及其发展现状

对于小额信贷,国内的理解并未统一,国际上与之相对应的词语有两个,一个为Microfinance ,是微型金融服务的概念,主要是指针对中低收入群体提供的金融服务;另一个为M icrocredit ,是指为中低收入群体提供的信贷服务。因此,一般来说,小额信贷,是指为低收入阶层(包括贫困户)提供贷款和存款服务,贷款一般只能用于生产目的而非消费,通常具有额度小、期限短、分期还款,无担保或具有灵活多样的担保形式、市场利率水平、贷款成员的自我组织等特征。

自1993年,中国社会科学院将孟加拉国尤努斯的“乡村银行”引入中国,创办“扶贫社”以来,小额信贷在中国已经发展了近20年,初步形成了三种运行模式:其一

是由政府主导的扶贫基金开展的小额信贷;其二是由国际捐赠等方式形成的民间小额信贷组织;其三是由农信社等正规金融机构提供的小额信贷。2004年至2009年,中央政府连续6年的“一号文件”都强调要在有效防范金融风险的前提下,支持小额信贷的发展,为国内小额信贷业的发展奠定了政策基础,创造了宽松的环境。小额信贷在中国取得了一定的发展和进步,但也出现了很多问题,其中为贫困人口提供金融服务与机构自身可持续发展就是小额信贷两个既相互联系又相互矛盾的目标,也成为主要的难题。世界银行扶贫协商小组CGAP 认为,合适的机构提供高质量小额信贷需要遵循四个基本原则:第一,提供长期的金融服务,或称持久性;第二,服务于大量的客户,或称规模;第三,服务于穷人,或称服务的深度;第四,实现财务自负盈亏。然而,据世界银行扶贫协商小组CGAP 的统计,

目前世界上存在上万家小额信贷机构,而这上万家机构中,仅有1%是不依赖捐赠而独立运行的,且这l %当中,仅有63个小额信贷机构有持续盈利纪录。可见,小额信贷的持续性和盈利性问题比较突出。

当前状况下,如何使具有公益性质的小额信贷得以可持续发展成为理论和实践的热点。为了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近些年,小额信贷机构的运作正变得越来越商业化。在国外,不仅非政府组织(NGO)和非银行金融中介正致力于转变为持证银行或获允吸收公众储蓄,而且大的银行和其他金融机构也注意到小额信贷能够给他们带来业务上的多元化。同样,在我国,很多金融机构,如信用社也在努力重新成为提供一系列区域金融服务的领先者,而被誉为国内第五大银行邮政储蓄银行也已经

61--

开始瞄准了小额信贷市场。小额信贷公司也终于获准开办,跻身金融行业。一些学者将商业化作为进一步为低收入阶层和微小企业提供高质量金融服务的必经之路,只有商业化可持续发展的小额信贷机构才能服务更多的低收入阶层。从城市商业银行的视角出发,可以得到很好的启示。

二、城市商业银行开拓小额信贷市场的可行性

1.开拓小额信贷符合城市商业银行自身的战略市场定位

城市商业银行是我国金融体制改革的产物,它是在城市信用合作社的基础上组建的城市性股份制商业银行。由于先天不足,城市商业银行从诞生之日起就伴随着一系列问题,如资产质量差、业务功能不全、历史包袱重、内控制度薄弱,产品和服务的同质化现象愈加严重等。相对于拥有雄厚资金实力和信贷技术的国有大型商业银行,我国城市商业银行必将面临更加激烈的竞争环境,市场空间异常狭窄。

为了在这个市场夹缝中求得生存,就必须摆脱传统商业银行理念的束缚,通过技术创新和产品创新重新定位市场,充分利用自身高效灵活的机制优势和地缘优势、人缘优势以及经营成本优势,以中小企业、居民为目标客户群,积极培育优质的客户群体,服务地方经济,提供个性化的零售服务,以谋求良好的经营绩效,获取可持续发展的能力。城市商业银行开拓小额信贷业务即非常符合以上要求。

2.小额信贷市场的巨大需求孕育了无限的商机

据世界银行估计,占全球人口70%左右的穷人的信贷需求有70%以上没有得到满足。中国有20%左右的低收入人群,其中一半左右为贫困人口,目前能够从信用社和小额信贷机构获得信贷服务的低收入农户不超过1500万,而且这些已经从信用社和小额信贷机构获得贷款机会的用户的信贷需求,因各种原因也不能得到完全的满足。如果以5500万低收入农户、其中1500万已经能够从现有机构获得信贷服务、剩下的户每户需要1000元计算,全国的小额信贷产品的需求量就达到400亿,约50亿美元。国外学者M uth(2000)估计,中国贫困农户对信贷资金的需求大概有56亿美元左右。如果把城镇微小企业也考虑进去,小额信贷的需求规模将极为可观,市场空间巨大。

3.城市商业银行开拓小额信贷业务相对其他机构的优势

根据何广文、杜晓山等2009年编著的《中国小额信贷行业评估报告》,目前,中国小额信贷供给体系有五个层次:第一是民间自发产生和存在的自由借贷、地下钱庄、合会等;第二是项目小额信贷;第三是小额信贷公司;第四是微小型银行性金融机构,如村镇银行、农村资金互助社;第五是传统意义上的商业银行小额信贷。城市商业银行属于第五种。以上五个层次构成小额信贷供给的多元化体系,互为补充,同时,也存在一定的同业竞争。与其他几类供给机构相比,城市商业银行在法律地位、资金实力、网点覆盖面、商业化发展等方面具有优势。与大银行相比,城市商业银行虽然在收集和处理公开信息上居于劣势,但由于其地域性和社区性特征,他们可以通过长期与中小企业、微型企业、个体工商户等保持密切的近距离接触来获得各种信息不对称的、非公开的、很难量化、检验和进行组织的职级传递的“软信息”,并根据这些信息来评估贷款风险和收益的平衡关系,对其施以有效的管理。因而,中小银行在向信息不透明的中低收入群体发放关系型贷款上拥有优势。

经济多元化要求金融服务多元化,不同规模的企业要求有相对应的金融机构存在。城市商业银行应该与国有大银行在业务上形成互补,共同促进多元化经济的发展。“大银行——

—大额贷款、小银行——

—小额信贷”只有这样,才能实现社会经济资源的最优配置,达到最佳的共生结构。

三、小结

城市商业银行开拓小额贷款市场,对于小额信贷在中国的可持续发展,对于城市商业银行自身的战略发展,增加其在传统信贷业务中的利润,都是非常关键的。这既可以实现自身的盈利,有效地发挥自身优势,在竞争中寻找到适合自身发展,同时,也可以推动小额信贷市场的可持续发展,从而有利于帮困助贫,是一件于己于人于国都大有裨益的事情。

实例方面,浙江泰隆商业银行、哈尔滨银行、包商银行等城市商业银行,走在了开拓小额信贷业务的前列,业绩平稳优良。例如,哈尔滨银行小额贷款的实践也说明了小额信贷在盈利性方面具有明显的优势。哈尔滨银行的三家提供农贷的经办行在开办农贷业务之前均处于亏损的边缘,而开办小额农贷之后,三个经办行均实现了盈利,年平均盈利均在5000万元以上。目前,哈行小额贷款业务已成为该行新的利润增长点,其小额贷款资产是该行的优质资产,小额贷款业务的盈利能力已经显现。截至2008年末,小额信贷余额已经占到哈行贷款总额的40%以上,小额信贷利息收入已经占到全部贷款利息收入的50%以上。

现实中,率先开拓小额信贷业务的城市商业银行也尝到了“吃螃蟹”的创业艰辛和收获甘甜,从理论和实践上,我们都可以看到城市银行在开拓小额贷款市场有明显的必要性和优势,具有现实可行性。

[参考文献]

[1]杜晓山,刘文璞,任常青,孙同全.小额信贷:中小商业银

行拓展市场空间的方向——

—以哈尔滨银行战略转型为小额信贷银行为例[J].三农经济,2009(5):74-80

[2]徐信忠,张格.中小企业融资:现状、争议与共识[J].商业

研究,2007(3):143-149

[责任编辑:董润萍]

商业经济第2010年第3期SHANGYE JINGJI No.3,2010 62

--

小额贷款公司融资模式浅析

小额贷款公司融资模式浅析 【摘要】:近年来,小额贷款公司在解决中小企业融资难的问题上起到了重要的作用。然而,随着小额贷款业务的不断深入,许多小额贷款公司都出现了不同程度的资金短缺问题。拓展小额贷款公司的融资途径,创新融资模式也成为小额贷款公司能够存续发展下去的关键。文章从资金的类别不同,分别对债务性和权益性资金的融通模式进行分析评论,探究小额贷款公司融资模式的创新与改进。 关键字:小额贷款;融资模式;权益性资本;债务性资本 一、债务融资模式 (一)向商业银行借款 小额贷款公司可以向公司所在地当地的商业银行或是交通银行和国家开发银行申请不超过其自身资本净额百分之五十的借款。然而,大部分的小额贷款公司向商业银行的借款数额所占比例较低,都远远没有达到50%的界限。这是由于商业银行出于规避风险的目的,对小额贷款公司的借款申请做出了严格地限制。一是,商业银行要求小额贷款公司要对所借款项进行资产抵押或者质押;二是,商业银行在选择小额贷款公司进行信贷业务时,定制了较高的限制,只与那些曾与商业银行保持良好关系的公司提供贷款服务;三是,宏观经济大形势驱使商业银行缩紧了信贷额度和比例,小额贷款公司获得贷款的可能性也大大降低。向商业银行借款这一融资模式是目前我国采用的最主要的融资渠道。商业银行的相关管理部门应该针对小额贷款公司的特殊信贷义务设立多层次的融资方案。对于那些信用水平较高的小额贷款公司可以适当放宽融资比例。同时,商业银行不能一味盲目地向小额贷款公司转嫁不良的风险,对于应该承担的风险,商业银行应该适当加以承担,减少对小额贷款公司的过度干预。 (二)私募债券 小额贷款公司通过非公开发行或转让约定在固定期限内还本付息的公司债券,被称为私募债券。私募债券在我国兴起的时间较短,应用范围也仅仅集中在江浙一带、四川、山东等地。私募债券在我国尚不具规模。私募债券在很多方面都不完善,对于主体、规模、定价都没有统一明确的规定。然而,私募债券是通过发行债券的方式在社会上吸纳资金的一种方式,更具灵活性。通过私募债券来融通资金必将在未来成为小额贷款公司最重要的融资模式我国的相关机构应该大力支持私募债券这种融资模式,在政策上,应该制定一些列促进和保障私募债券实施的相关政策;在实践中,允许地方性的交易市场进行小额贷款公司债券的发行和融通。为私募债券这种融资模式的发展提供有力的操作平台。 (三)同业资金拆借 同业资金拆借方式是指小额贷款公司可以与其同处一个地区或系统的其他小额贷款公司进行资金间的调配,促进资金短期内的额融通。这种方式虽然在一定程度上丰富了小额贷款融资途径,然而如果该地区的宏观经济政策发生变化,那么处于同一地区的小额贷款公司将同时面临不可避免的系统风险,将会造成整个一个大的经济区域的小额贷款都出现资金问题。为了避免同一地区的小额贷款公司同时面临严重的融资风险,国家应该逐渐放宽对小额贷款公司同业资金拆借的区域限制,使资金在全国范围内流畅地融通。 (四)委托信托机构代为融资 信托公司在整个委托融资中起到一个“中间人”的作用。信托公司以自有资金获得小额贷款公司的信贷资产,在期限结束后收回投资并获得回报的一种融资模式。信托融资是一种在小额贷款公司与信托公司之间转移信用资本的过程。这种融资方式的资金成本一般较高,但相对应的风险也比较高。为了防控信托融资带来的风险,银监会已经禁止小额贷款公司通过信托机构进行融资,然而,如能有效地控制并降低委托信托机构融资模式的风险,采用这种模式将一方面使得信托机构获得丰盈的收益,同时也解决了小额贷款公司资金短缺

当下商业银行市场营销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龙源期刊网 https://www.360docs.net/doc/b98674649.html, 当下商业银行市场营销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作者:黄若愚 来源:《商情》2016年第40期 【摘要】当下商业银行市场营销存在的问题及对策——以招商银行信用卡营销战略为例摘要:相比起世界各国,中国的商业银行在营销服务方面有所欠缺,这与我国商业银行营销市场的理念落后、细分不足和缺乏创新等现况息息相关。本文以招商银行信用卡为例,基于当下中国商业银行营销服务的弊端,对其具体的营销战略进行分析,并对我国商业银行市场营销给予相关建议。 【关键词】商业银行市场营销 一、我国商业银行市场营销现况 (一)营销理念落后,体系不够完善 目前中国的商业银行普遍缺乏营销服务的理念,其中一方面原因在于我国商业银行尚未认识到市场营销对于商业银行的重要性;另一方面是银行内员工对银行业务品种认识比较单一,普遍认为市场营销不足以上升到战略高度。这种滞后性不仅仅导致了商业银行营销行为的落后,更纵容了商业银行营销组织机构的缺乏或不完善。而对于外国商业银行来说,他们在市场细分基础上针对不同群体设置了相应的营销部门或营销战略,通过产品差异化、价格战略等手段将自己的金融产品推销给客户群体。而我国当下的垂直管理模式造就了银行服务的被动性,进一步导致宣传效果差、服务效率低下等一系列问题。 (二)市场细分不足,营销策略单一 通过对外国营销手段的借鉴与学习,现下已经有部分商业银行采取了对应的营销手段对自身产品进行推广,但由于对市场及市场需求认识不足,为了获取市场先机而进行的盲目的、大幅度的营销只会造成银行资源的浪费而无法发挥市场组合营销策略的优势。当下金融产品市场依然需要进一步细分,对于商业银行来说找准目标市场再制定策略才是出路。对目标客户运用营销策略及手段,构建系统化的营销模式,然后再针对目标市场一一实施,才能达到满足客户需求及银行利益最大的双赢局面。 (三)创新理念匮乏,降低客户忠诚 各大商业银行提供的基础业务都相差无几,在规模上又无法与四大银行抗争,很容易在竞争中丧失客户群体。这一方面是由于商业银行缺乏产品和服务的创新理念,面对一样的目标市场无法形成鲜明的特色与独树一帜的风格,缺乏代表性与产品辨识度。并且在市场调研不足的情况下也无法根据需求特点进行产品组合以及“因地制宜”的营销策略,最终可能在市场竞争中落败。

浅谈商业银行在中小企业融资方面的金融创新(一)

浅谈商业银行在中小企业融资方面的金融创新(一) 具体而言,资产规模大于兆元新台币的台湾本地银行为12家,5000亿新台币至兆元新台币的本地银行5家,1000亿新台币至5000亿新台币银行17家,小于1000亿新台币的银行3家。相比而言,大陆国有商业银行资产总额40.1兆元,四大银行资产均已超8兆人民币;大陆股份制商业银行,城市商业银行的资产规模大于台湾最大银行者也不在少数。 与营运规模相联系的一个特征是:台湾银行业市场集中较低。以前五大银行的市场占有率来衡量,台湾2009年的市场占有率为34.6%(以资产总额计),39.7%(以净资产计),21.4%(以分行数量计),32.9%(以存放款余额计)。更有占银行总数量1/4左右的台湾本地小型银行,每家市占率不到1%。从国际横向比较来看,我国台湾地区前五大银行的市场占有率是较低的。 (2)本地银行的市场占有率非常高。在2009年,以资产总量占银行业总量的比重来看,台湾本地银行的占比达到了74.96%;其净资产占整个银行业比重为82.91%;本地银行当年的存款余额为214463亿元新台币,占总量的75.51%;贷款余额为168038亿元新台币,占比高达91.68%。以这四个指标来衡量,外国银行在台分行的市场占有率都不超过6%。台湾银行业的市场竞争主体是台湾本地银行。造成如此状况的原因:一是因为对外国银行的进入有严格的审查,对外银在台能够从事的业务也有一系列规定;二是外银在台更多地选择了存贷款之外的其他业务。 (3)银行整体规模增长平稳。以总资产、净资产、存款余额、贷款余额四个指标来衡量,台湾本地银行和外国银行在台分行2001年至2009年的复合增长率在5%左右。两者总资产从23兆元新台币增长至32兆元新台币,净资产从1.6兆增长至1.9兆元新台币,存款余额从15兆增加到22兆元新台币,贷款余额从13兆增加到17兆元新台币。 (4)资产质量较好,基本渡过“双卡风暴”。对银行资产质量的指标之一是逾期贷款比例。逾期贷款的定义是:到期未偿还,已达相当时日的贷款。而逾期贷款比例是以逾期贷款金额除以贷款总金额。 2005年以来台湾由于信用卡和现金卡的发放数量过多,造成了呆账转销率的上升,甚至部分银行的亏损,这种情况在2008年后得到较大改善,不良资产对银行业的影响减小。 2.其他指标。 (1)信用风险。以不动产为担保抵押品的比重持续上升。由于经济增长前景仍然不明确,与不动产相关贷款的信用风险可能上升。 2008年台湾银行业贷款总量约7.5兆元新台币,其中最大部分为对制造业的贷款,占总量的47%;而这其中又以对电子电机机械相关产业贷款为最多,约为1.65兆元,占贷款总量约20%。台湾在2008年的出口下降约40%,中小企业偿债及再融资的能力都有所下降。银行的信用风险也因此可能上升。 (2)流动性风险。相比外国银行在台分行,台湾本地银行的存款保持了平稳增长,资金供给充裕。对于要求的7%的法定流动比率,台湾本地银行与外国银行都大大超过这个标准。 从资金来源和运用的分析中同样可以看到,本地银行以较稳定的客户存款为主要资金来源(占资金来源总量的80%);在资金运用方面,除了贷款占总量的53.9%(外银为23.3%),台湾本地银行更多的将资金置于中央银行及同业存款(占总量的23%,外银为14.8%),表明本地银行资金运用相当谨慎。 (3)资本充足率。2008年底台湾本地银行的自有资本占风险性资产比率为11%,这比世界其他地区稍低。 二、对我国台湾本地银行的盈利性分析 1.盈利性较差的台湾本地银行。2009年台湾本地银行的税前盈余为755亿元新台币,ROE(净资产收益率)在2001-2009的九年间基本上低于10%,在2002年甚至低至-6.9%。国际上公认银行业ROE的正常水平在15%~20%,台湾银行业明显低于这个水平。 2.本地银行盈利性较差的原因。

小额信贷市场调研报告

小额信贷市场调研报告 本人额信贷市场调研报告 本人额信贷整个市场调查报告 在中国,在适时建设本人康社会的进程中,城市贫困问题应引起 关注。90年代以前,中国的贫困现象典型发生在东亚农村地区。但随 着结构调整改革的深入和经济结构调整开放政策的加快,中国的城市 贫困问题日益突出,已成为社会稳定和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因和严重 问题。而且需要引起高度关注的是,中国低收入者城镇贫困人口的增 长幅度是比较大的的。对于城镇居民中的贫困人口数量的估计,基本 上可以通过城镇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所覆盖的人数统计出来。医疗 保障城镇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主要是从1997年开始建立的,当时进 入此围的人数不超过200万人;到1999年底增至281万人;201*年底 增至402万人;201*年底增至1170万人。201*年,由于政府采取了并 不大力度较大的“应保尽保”政策,使得低保人数迅速减小,在这样 的背景下,城市中的贫困弱势群体显而易见,因此,民建中央的份 《推广城市本人额信贷金融服务制度和管理改革》提案指出,目前城 市贫困问题已很突出,开展城市本人额信贷,有力是解决创业融资的 种有效手段。 本人额信贷是专向低收入阶层提供本人额度的持续的低收入信贷 产品服务活动。这概念是随着亚洲非洲和拉丁美洲的发展中国家 以贫困群体和低收入阶层为服务对象的几种微型金融方法逐步取得成 效并不断扩展而提出的。本人额信贷的产生和发展,有其深厚的经济 基础和物质基础重要的社会内涵。低收入阶层是社会经济发展中的客 观存在。这类群体维持生存环境发展生产工业生产需要最基本的 资金支持,但又没法没有获得商业贷款的抵押担保条件和能力。同时,又不可能完全依靠政府和达致社会的无偿救助满足。最初,本人额金 融创新信贷是专为解决乡村贫困问题开发的种金融产品。随着乡村本 人额的的不断发展和完善以及城市贫困问题信贷不断恶化,已尝试经

浅谈商业银行个人金融业务的发展

内容摘要 个人金融业务是相对于公司或批发业务而言,一般是指以合理安排客户财务为手段,面向私人小型企业和为居民个人消费提供的小额、零星银行产品和服务,涉及储蓄、银行卡、消费信贷、个人小额抵押贷款、个人理财服务、委托代理、电子银行等诸多领域的金融业务。在经济多元化程度不断加深和金融创新日新月异的今天,个人业务开始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当前,由于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城乡居民收入的提高,科技技术的飞速发展,个人计算机、网络工具和通讯设施的广泛应用,大大提高了个人获得信息和处理数据的数量和速度,使得个人金融需求不断增长,同时个人金融业务对于商业银行改善经营结构和提高经营效益、培育新的利润增长点以适应金融市场化、国际化发展的要求起着关键作用。为适应这一趋势,商业银行必须树立现代经营理念,强化营销,利用自身优势,努力扩大个人优质客户群体,积极创新个人金融业务,推动专业化服务,加强人才培养,并建立健全管理考核机制,以适应个人金融业务发展需要,推动个人金融业务加快发展。 写作提纲 一、现状——个人金融业务有待大力开发 (一)“微利时代”的传统银行业必须寻求创新点。(二)我国开办个人金融业务的主客观条件已经具备。 二、我国商业银行个人金融业务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一)个人金融业务发展的市场环境还不够成熟。 (二)市场定位和客户关系管理跟不上竞争需要,技术手段落后。 (三)金融产品引进创新存在着不足方面。1、金融产品引进性创新脱离实际。 2、缺乏科学的市场细分和合理确定目标客户。 (四)商业银行缺乏高素质的个人金融业务管理人员。 三、促进商业银行个人金融业务发展的对策与建议(一)树立个人金融业务的现代经营理念。1、确立以客户为中心的经营理念。2、树立质量和效益观念。 3、建立以市场为导向的考核机制的激励化。 4、加快培养高素质的理财员。 5、个人金融业务的科技化。(二)强力推进个人金融业务的创新。1、制度创新。2、产品创新。3、加强组织管理创新,健全金融创新机制,培育金融创新文化。4、积极进行技术创新,充分发挥现代信息网络技术在金融产品创新中的支撑作用。 5、风险管理创新。 (三)实施品牌营销战略和强化营销手段。1、建立和完善以客户为中心的营销体系。 2、细分市场,竞争优质客户,建立客户关系管理体系。 3、不断调整和创新产品结构,实施品牌管理。 4、整合营销渠道,增强营销能力。

浅谈我国商业银行的市场营销

浅谈我国商业银行的市场营销 摘要:实施市场营销是促进商业银行健康发展的客观要求。文章从商业银行市场营销新概念的提出及我国市场营销的历史背景入手,分析了我国商业银行市场营销的现状和存在的误区,并提出了加强商业银行营销观念教育、推行全面市场营销管理策略、实施服务营销和关系营销、树立金融产品创新理念和整合营销观念、推广现代分销手段等建议与对策。 关键词:商业银行;市场营销 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深入发展,市场营销已受到国内商业银行的普遍重视。但由于营销活动在我国金融界尚属一个新领域,无论从理论上还是实践上都处于探索阶段,这就要求我们认真总结经验,并借鉴工商企业和国外商业银行的做法,以期尽快形成一套适合我国国情的商业银行市场营销体系,促进商业银行的健康发展。 一、银行业市场营销的提出 长期以来,银行业作为经营货币的特殊企业,具有很强的垄断性,在市场交易中处于主导地位,缺乏实施营销策略的内在动力。20世纪60年代后期,随着金融自由化的蔓延,企业的直接融资逐渐盛行,使银行的金融中介地位大为动摇,商业银行之间的竞争也日益激烈,

欧美的商业银行开始尝试用市场营销原理指导经营管理,在实践中取得了良好的经营绩效。但是,当时市场营销在银行业务中的应用还是浅层次的,主要以广告促销为主。到了20世纪70年代,西方银行业以金融工具创新为契机,对延续一个多世纪的银行常规管理方式提出质疑,从而,市场营销在银行业的应用成为广泛话题。到20世纪80年代,以美国为首的西方银行业已把工商业市场营销的精髓应用于银行管理,市场营销便成为能有效协调内部各部门和反馈外部市场信息的分析、规范、控制系统。 商业银行市场营销在我国出现是在上世纪90年代。我国银行业正经历一场从未有过的根本性变革:国有银行向商业银行转换,非国有商业银行、非银行金融机构逐步发展壮大,外资银行开始逐步进入。我国金融市场竞争日趋激烈,银行服务由“卖方市场”向“买方市场”转变。为了适应这种变革,市场营销作为银行经营管理的一种全新理论和方法,在我国银行业受到了推崇和积极的运用。 二、我国商业银行市场营销的现状及存在的误区 (一)当前的现状 我国商业银行业经过近年来的演变与发展,初步形成与市场相适应的业务拓展,同时也反映出与营销管理不相适应的问题。表现在:国有商业银行还未真正引进营销管理,没有真正建起市场营销理念;我国商业银行在应用市场营销上还只是浅层次的,没有形成完整的商业

小额贷款公司的市场选择和产品营销

小额贷款公司的市场选择 第一节小额贷款公司的目标客户选择 一、目标客户群体选择 小额贷款公司的目标客户群体主要具备以下特征:客户具备有生产经营能力以及 贷款偿还能力,且得不到所需的金融服务,没有充分享受到金融服务的群体。贷款客户定 位主要包括贷款客户定位和合作单位定位两部分内容。 (一)贷款客户定位 客户定位是小额贷款公司对服务对象的选择,也是小额贷款公司根据自身的优劣 来选择客户,满足客户需求,使客户成为自己忠实合作伙伴的过程。以中、低收入者为群 体一直是小额贷款公司所提倡和坚持的经营和服务取向,包括农牧民,个体工商户以及小 微企业都是小额贷款公司可以选择的服务对象。 1.小额贷款公司个人贷款客户申请贷款的参考条件: (1)具备完全民事行为能力的自然人,年龄在18-65(含)周岁; (2)具备合法有效的身份证明(居民身份证、户口薄或其他有效身份证件)及婚姻状 况证明等; (3)遵纪守法,没有违法行为,具有良好的信用记录和还款意愿,在中国人民银行个 人征信系统中没有严重的违约记录; (4)具有稳定的收入来源和按时足额偿还贷款本息的能力; (5)具有还款意愿; (6)贷款具有真实的使用用途等。 2.小额贷款公司企业客户申请贷款的参考条件: (1)符合国家的产业、行业政策,不属于高污染、高耗材、高耗能的微小企业; (2)企业具有工商行政管理部门核准登记,且在工商、税务、技术监督局及人民银 行年检合格; (3)经营期3年以上,并有透明的审计和会计账目; (4)法人代表有良好的经营信誉和执业经历; (5)在社会责任方面已做出表现; (6)企业在行业内有一定的竞争力; (7)企业决定申请贷款担保的股东会或合伙人意见统一; (8)特殊行业生产经营已获得行业许可。 (二)合作单位定位 小额贷款公司除了直接面向贷款客户主体外,还可以借助其他平台扩展自己的业 务链条来提供金融服务。 二、客户选择的主要方式 (一)区域性选择 (二)收入结构选择 (三)行业差别化选择 (四)个性化服务目标客户选择 三、客户选择的工作要点 (一)以微小或小型企业、中低收入者为主要贷款对象; (二)资金需要以“小额、快速、分散”为主要特征; (三)缺乏传统银行机构要求的抵押担保品,但从贷款申请人一些非财务的“软信息”

小额信贷对地方性商业银行的影响

财税统计 2004.8:15-62. [2]冯莉.我国商业银行创新管理[J].中国农业银行武汉培训大学学报. 2004.4:25-26. [3]张际萍.人力资源的会计思考与实证分析[D].成都:西南交通大学工商管理系.2003. [4]陈云娟,包洪信.国有商业银行人力资源管理改进策略[J].上海金融. 2003.5:63. [5]邬锦文.人力资源管理信息化[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6. 龙玉国,男,(1970-),广东工程职业技术学院教务处副处长,金融副教授,金融学博士,主要研究方向是金融风险控制与研究。 摘要:我国地方性商业银行虽然近年发展迅速,但时刻面临着激烈的竞争和多方的压力。地方性商业银行要生存、发展和壮大,必须有符合自身实际的市场定位战略。对我国地方性商业银行来说,其市场定位应是突出灵活机制、体现专业优势、明确服务对象、紧随市场需求、拓展中间业务。在防范风险前提下,引导各类金融机构加强小额信贷服务。 关键词:小额信贷地方性商业银行明确服务对象 小额信贷的英文是Micro Credit,一般是指专向中低收入阶层提供小额度的持续的信贷服务活动。小额信贷的宗旨是通过金融服务为贫困农户或微观企业获得自我就业和自我发展的机会,促进其走向自我生存和发展。 小额信贷起源于孟加拉乡村银行在中国的引进和延伸,并非是本土生长起来的。1993年,中国社会科学院农村发展研究所首先将与国际规范接轨的孟加拉“乡村银行”模式的小额信贷引入了中国,成立了“扶贫经济合作社”,首先在河北省的易县,河南省的虞城县和南召县和陕西省的丹凤县建立了以孟加拉乡村银行的小额信贷为贷款模式的小额信贷扶贫社。1995年开始,联合国开发计划署(UNDP)和中国国际经济技术交流中心在全国17个省的48个县(市)推行以扶贫等为目标的小额信贷项目。开发计划署后来在天津和河南的部分城市开展了针对下岗职工的城市小额信贷项目。 经过十几年的探索,取得了一定成效。从2000年开始,农信社根据央行信贷扶持“三农”的要求,以农信社存款和央行再贷款为资金来源,在地方政府的配合下开展了农户小额信用贷款和联保贷款。据统计,截至2006年12月末,农村合作金融机构农户贷款余额9197亿元,比年初增加1260亿元,比上年同期多增82亿元。农户贷款中无需抵押担保的农户小额信用贷款余额1710亿元,比年初增加116亿元;农户联保贷款余额1001亿元,比年初增加140亿元,是小额信贷的主体。 银监会调整放宽农村地区银行业金融机构准入后,我国农村金融面临难得的发展良机。 地方性商业银行是指业务范围受地域限制的银行类金融机构。在我国地方性商业银行主要是指城市商业银行和农村信用合作社、城市信用合作社。 我国地方性商业银行虽然近年发展迅速,但时刻面临着激烈的竞争和多方的压力。地方性商业银行要生存、发展和壮大,必须有符合自身实际的市场定位战略。对我国地方性商业银行来说,其市场定位应是突出灵活机制、体现专业优势、明确服务对象、紧随市场需求、拓展中间业务。要在同国内大银行和外资银行的竞争中,推出适应当地经济发展的金融产品,成为金融创新银行。地方性商业银行和工农中建4大银行到10多家全国性业务银行相比,他们在中国的历史从百余年到十多年的都有,从国有的到合资的也都有,但是他们强大吗?不可竞争吗?不是,他们也有很多压力和问题,而这些压力和问题的存在恰好也给了地方性商行一次更快发展的机会。全国性银行在从业中最显著的问题是大集中,当然就信贷和管理来说大集中是一个规避风险的好办法,但是就市场而言大集中就是一个致命的缺陷,主要的原因产生于总行掌握着很多决策权和指导权,而他们真正的了解地域性市场吗?他们知道在一个地区内百姓的需求吗?不尽然,所以从调研到决策到执行都是一个漫长的过程,而地方性商行恰恰占据了地域性的优势可以迅速的调研、决策和执行。在其次就是目前外资银行的进入,进入的主要市场就是全国性银行的主要市场或高盈利市场,那么他们既要对应外资银行调整自身策略也要稳固现有市场份额,几乎没有时间和经历再去考虑一个省或一个市的事情了。 我们深刻的认识到中国目前不缺大银行,不缺中型银行,也不缺小银行。同时,也不缺为大型客户服务的银行,也不缺为中型客户服务的银行,就是缺少真正为小企业、小客户服务的银行。这是中国的特点和国情决定的。 所以,在防范风险前提下,引导各类金融机构加强小额信贷服务。实际上,发放小额信贷的银行是可以发的,比如印尼的人民银行、孟加拉、菲律宾的一些银行都有一些好的例子。在我国发放小额信贷主要是地方性商业银行应该在小额信贷方面有所作为。 与其他商业银行相比,有学者认为,地方商业银行的竞争优势主要体现在以下方面:其一,贴近企业的信息优势。地方商业银行在信息方面的优势,主要体现在能够获得那些通常很难量化、检验和进行组织的职级传递的“软信息”,这些软信息是在银行与企业、所有者和地方社团多维度密切联系中累积起来的。地方商业银行可以根据这些信息来评估贷款风险和收益的平衡关系,并对之施以有效的管理。其二,与小企业的密切联系。由其信息优势所决定,地方商业银行与地方小企业是天然的密切伙伴。其三,以客户为中心的业务模式。由于贴近客户、贴近市场,地方商业银行可以在充分了解客户需求的前提下,为客户提供量体裁衣式的多样化金融服务。其四,治理结构的优势。地方银行由于受到较少的限制,与大银行相比,它们可以比较充分地实现产权的多样化和民营化,完善银行的公司治理结构。 发挥财政杠杆作用,引导金融资金注入贫困地区或者弱势群体。结合我国新出台的《农民专业合作法》完善农村的保险市场、期货市场,引导更多的金融资金进来。按照审慎适度监管的原则,鼓励金融组织和产品创新,提供多样化的金融服务产品。 专家们指出,最近银监会在2006年底对农村进行的体制改革中,其中一个重要的思想就是放开、搞活农村金融市场,既要鼓励形式多样的金融组织,还要结合农民、农业、农村以及保证城镇低收入这方面下岗职工这样一些情况来创新出更多的产品,提供多样化的金融服务。 城市商业银行发展的关键在于“做强”。现在几乎所有的城市商业银行都把进一步发展的希望寄托在突破“城市壁垒”、实现跨区域经营上。尽管由于存在地域上的限制,城市商业银行的许多业务开展受到局限,但这不是制约其发展的主要障碍。因为城市商业银行以其现有的实力,实现跨区域扩张并非易事。为此,城市商业银行当前应把注意力、着眼点放在“做强”上,其中的关键:一是要下大力气消化、处置不量资产;二是要提高管理人员和从业人员的素质;三是要明确自身的定位,“做”出特色,没有特色的城市商业银行将失去生存基础;四是要注重业务创新、管理创新和服务创新,不断提高综合实力和竞争力。 应该充分认识到,第一,弱势群体虽然没有足够的抵押品,但他们也拥有与富人同样的遵守信用和创造财富的能力;第二,弱势群体应该得到支持,但也必须结合实际,建立合理有效的治理制度和可持续发展的经营机制,才能最终获得成功。地方性商业银行应认真借鉴尤努斯教授的成功经验,坚持以客户需求为先导的发展理念,不断推出各种灵活高效个人小额融资服务,积极帮助更多的老百姓实现投资创业的梦想。与此同时,小额信贷对地方性商业银行的影响不只是开发出一种金融发展的新思路,更是一个改造和在发展的最佳时机,能够冷静清醒的看透市场,寻找到市场突破口,从最基础的业务出发,占据小额信贷垄断行业,日后才有更为良性的发展。 小额信贷对地方性商业银行的影响 李丹娜凌峰(哈尔滨银行) (上接第79页) 80

最新浅谈商业银行营销的差异化战略

浅谈商业银行营销的差异化战略 [论文关键词]商业差异化细分 论文摘要]面对国内买方市场与外资银行涌入的双重压力,银行业竞争愈演愈烈,银行要想在激烈的竞争中求得发展,必须以“市场细分目标市场选择市场定位”为基础,以树立银行优质品牌形象为重点,以企业为依托,推行差异化营销。随着市场的不断发展完善,从计划经济体制中发展而来的银行业逐步转变为“买方市场”,面对国内买方市场与外资银行涌入的双重压力,银行业竞争愈演愈烈,市场营销成为商业银行获得竞争优势,参与国际竞争,建立银行核心竞争力的必然选择,商业银行步入营销时代。 一、商业银行营销 一般来说,商业银行被看作是经营货币的特殊企业,就其本质而言,商业银行是提供服务的企业,货币或金融产品只是其提供服务的一种载体。但是,处于国家金融政策严厉管制下的商业银行区别与一般的服务企业,有其特殊性,具体表现为提供的服务受基准利率限制,同质化现象突出,创新有限,易模仿。商业银行受其业务特殊性的限制,一直难以走出“盈利能力差”的困境。 愈演愈烈的市场竞争使商业银行生存更加恶化,突破“同质化”壁垒,创造自身核心价值,已成为商业银行在激烈的竞争中求得生存,获得发展的唯一出路。而突破“同质化”壁垒,就要求商业银行必须推行差异化营销,根据不同细分市场的不同需求,不断推出新的服务,满足客户个性化、多样化的需求,这样才能在市场竞争中保持市场领先地位。 二、商业银行营销的差异化战略

(一)差异化营销含义 商业银行的差异化营销,是指银行在提供金融服务时,通过科学的市场细分,评估自身的实力和所处的具体市场环境,针对不同的细分市场内不同客户的金融需求,提供不同的优质服务,采取不同的营销组合策略,最大限度地满足顾客的需求。差异化营销有利于解决开放环境下顾客日益个性化、多样化的需求和有限的银行内部资源能力之间的矛盾,符合市场发展趋势。营销大师菲利普·科特勒也曾对金融服务业的范式转变发表过自己的预测:“银行应被看作是具有柔性生产能力的车间,而不是提供标准服务的装配线。银行的中心是一个完整的客户数据库和产品利润数据库。银行将能识别用于任何客户的所有服务、有关这些服务的利润(或亏损)以及能为客户创造潜在利润的服务。” (二)差异化营销基础 商业银行推行差异化营销,需要按照“市场细分目标市场选择市场定位”的原则,从银行内部资源能力、外部竞争、客户需求等多方面考虑,科学确定商业银行的目标市场,明确市场定位,从而实现商业银行差异化营销。 1.市场细分 针对商业银行“水少船多,网大无鱼”的问题,市场可以区分为更细小的市场、客户群体或区分为具有不同特征的目标市场。而银行服务市场细分变量的选择,应根据行业、企业、市场、消费者等方面的具体情况而定,必须具有可衡量性、可占领性和效益性。具体来说,银行个人客户在年龄、性别、职业、收入、文化程度、业务特点、经营状况、风险大小等方面存在着差异,他们对银行金融产品和服务的需求也各不相同,故可依据上述变量将个人客户市场分割为具有不同特征客户的集合。

商业银行金融创新论文

浅析商业银行金融创新 摘要:本文首先从内因和外因两个方面阐述了商业银行金融创新的动力因素以及目前我国金融创新所具备的条件,然后分析了我国商业银行金融创新中面临 从产品、服务、监管机制等方面提出深化我国商业银行金融创新的思路和策略。 关键词:商业银行;金融创新;对策 始于2007年的金融危机,由雷曼兄弟、美林等一连串投资银行引爆之后,其严重性目前已然上升到了一个新的高度——商业银行步其后尘。迄今为止,美国已有不少家银行倒闭。如今,全球各商业银行如临大敌,抵御金融海啸。在此背景下,金融创新已经成为时代不可逆转的洪流,决定着商业银行在金融危机中的兴衰成败。正是基于这样的原因,更应该对商业银行金融创新的成因、金融创新中存在的问题以及金融创新的途径进行分析。 一、商业银行金融创新的动因 大卫·里维林(David Lliewellyn)对金融创新的定义包括:工具的创新、市场的创新以及服务的创新。而中国的经济学家厉以宁则是从中国目前的情况来看金融创新。他认为,金融领域中存在许多潜在的利润,但是现行的体制使金融机构无法得到这些潜在利润,因此必须对金融体制和金融手段这两个方面进行改革,这就叫做金融创新。金融创新是商业银行内部因素和赖以生存的外部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 1、内部因素 从内部因素看,银行在既定风险水平下追求利润最大化,或是既定利润水平下维持风险最小化是银行进行金融创新的内部动力。 2、外部因素 从外部因素看,经济环境的变化、消费者偏好的改变、金融管制是促使商业银行进行金融创新的外部动力。

二、商业银行金融创新中存在的问题 目前,我国在金融创新中还存在着一些不足之处,比如盲目追求市场竞争、产品品种不够丰富等。还有一些因素制约着金融创新的发展,比如人才、市场、技术等。 1、商业银行金融创新中存在的不足 (1)盲目追求市场份额。商业银行进行金融创新是为了银行增加收入、减少成本、降低风险。市场经济条件下进行金融创新的真正动机就是对市场份额和资源的争夺占有以及谋得利润。我国一些商业银行金融创新动机有所偏差,盲目抢占市场份额或者只为了提高知名度,忽视了赢利能力。在进行新产品宣传时候,往往为了使产品能够尽快打入市场,一些商业银行向客户进行产品介绍时片面夸大其优点,对于产品的一些缺陷避而不谈,使客户很难对创新产品的前景和风险做出准确的判断。一旦出现了风险,不仅损害了客户的利益,也影响了银行的信誉。最近美国的次贷危机就很能证明此道理。 (2)产品品种单一。我国商业银行市场定位雷同,产品品种单一,突出表现在对于同一层次消费群体的争夺,比如说大企业、高消费群体,而对于可以争取的急需提供金融服务的低层次的小群体予以忽略。一旦某家银行推出了一项新的金融产品,别家银行都争相模仿,缺乏自己的产品创新,模糊自己的市场目标,造成了资源的不合理利用,造成了一哄而上、一哄而下的混乱局面,扰乱了市场秩序。 (3)服务意识淡薄。几十年以来,我国的商业银行形成了一种以自我为中心的服务文化。 (4)监管不到位。美国次贷危机发生后,经济学家认为,此次美国金融危机很大部分是因为政府监管失灵。失当的监管结构,致使金融专家行业化(丧失公允)、经济学家公司化(丧失独立性)、政府监管亡羊补牢(丧失预警性),这是形成系统性全球性金融危机的“控制链”。 2、商业银行金融创新中的制约因素 (1)人才因素。不管是增强创新的供给能力还是对外来的创新成果进行模仿

小额贷款市场拓展

小额市场拓展 自公司2013年开展小额贷款至今,在宜昌市场已经树立了自己的品牌,建立了良好的口碑。但是,由于受到金融环境的影响,宜昌金融市场紧缩与市场竞争的矛盾逐渐加剧,我公司主要客户群体主要是小贷中大额为主,使得公司信贷业务发展进入一个小低潮。 在这种情况下,向总要求我们信贷员增强危机感和紧迫感,牢固树立严控风险与协调发展的意识,在全面巩固我公司小额信贷在宜昌市场的位置的同时。也要对小贷中小额业务发展制定考虑新的发展途径。 以下是我对小额市场拓展的粗浅看法,主要从小额信贷的定义,发展小额的战略意义,小额市场的前景,以及小额贷款市场的开拓分别阐述: 小额信贷的定义:小额贷款是针对特殊的金融市场层面提供对应的金融服务---贷款服务;需要针对这个层面标准客户的特殊性使用特殊的风险分析技术模式。 发展小额信贷的战略意义:小企业是市场经济中最具活力和创新意识的经济主体,是推动技术创新的重要载体。20世纪全球的60%的重大创新成果都源于小企业。小企业所创造的专利数量是传统大中型企业的6倍。小企业是区域经济发展和农村城镇化的重要催化剂,使促进经济结构调整和发展方式转变的重要推动力量。没有众多小企业的蓬勃发展,市场机制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就难以充分发

挥。小企业提供大量的工作机会,提供职业培训。服务于老百姓的衣食住行,提供便宜的服务和商品,带来竞争,非常机动、灵活,应对市场变化迅速。日益成为市场不可或缺、不容忽视的“大多数”。转变增长方式,实现社会和谐发展的保障。 小额市场前景如何:庞大的市场需求:一个城市一般会有几万以上的民营企业,十几万个体工商户。据有关部门统计,中国约 2.63亿户有小额度贷款需求。宏观环境正当其时:2013年中央经济会议、中央1号文件都将解决小企业、三农融资难列为专题,政策支持力度逐步加大,为我们提供了良好的金融发展及政策环境。随着中国经济转型的加快和城镇化的发展,会催生一批新的科技型、创业型小企业。此领域尚未形成充分竞争,尚有很大的创新空间。社会诚信文化和环境逐步改善,小企业已经度过了艰难的探索期,逐渐步入成熟发展阶段。小企业生命周期逐步加长,许多小企业成为在国内、国际有竞争力和影响力的骨干企业。 小额信贷市场的开拓 1、了解市场 全面的进行市场调研,这是成功开拓市场的基础,通过调研收集信息,以便更好地掌握拟进入市场的业务机遇与风险。拟进入一个市场,至少应了解该区域的以下信息:(1)摸清该区域内的目标客户数量。 (2)该区域内的目标客户特征(行业、规模、经营时间、机遇、威胁等)。多为家族式经营与管理,较少真正实行现代企业经营机制

商业银行小额贷款业务发展研究

商业银行小额贷款业务发展研究 【摘要】:本文将立足于近年学界对发展迅速的面向农村的小额信贷和正在改进的面向城镇低收入群体、个体工商户、小型企业的传统信贷的研究,研究商业银行小额贷款业务的发展问题。目前面向农村的小额信贷主要有三种模式:非政府组织模式、政府主导的小额信贷、正规金融机构模式[1]。小额信贷商业化是非正式小额信贷机构可持续发展的必经之路,作为正规的金融机构商业银行在经营小额信贷方面有着许多优势,但目前在该市场的份额还非常小。主要问题在于利率管制、交易成本高、贷款偿还率低等方面;面向城镇的小额工商业贷款以往都不为商业银行经营的重点。大量而明显的贷款要求因担保或抵押缺失以及银行内部道德风险引起的设租行为而得不到满足。小额贷款的潜在客户群体占我国人口的绝大部分,任何一家商业银行要持续发展,就必须抱着长远的眼光来看待小额款,积极开展小额贷款业务。商业银行小额贷款业务要发展要解决包括上述在内的二个问题:内部管理制约和外部监管制约。 【关键词】:小额贷款交易成本还贷风险 引言 贷款业务是商业银行传统的业务之一,也是盈利的主要来源之一。由于资本的相对短缺和体制等问题,过去很多年,商业银行主要的贷款客户定位在大中型企业特别是国有大型企业或地方集体企业。经济的持续发展、金融政策的放松、金融业的激烈的竞争使情况发生改变,我国商业银行在负债、资产、中间业务等方面都引进或进行了不少创新。贷款业务的利率、客户、方式等都发生了许多改进。近年新兴的个人消费贷款和住房公积金贷款等为银行创造了不少收入。笔者认为小额贷款有可能成为商业银行得盈利增长点。本文将立足于近年学界对发展迅速的面向农村的小额信贷和正在改进的面向城镇低收入群体、个体工商户、小型企业的传统信贷的研究,研究商业银行小额贷款业务的发展问题。 一、小额贷款及其特征 这里首先提出一个相似的词小额信贷,这是近年来在众多讨论农村金融的文献中出现比较高的。本文选用小额贷款一词主要出于以下考虑:首先,在绝大部的文献出现的小额信贷一词都含用扶贫的含义,关于小额信贷的问题下文将进行详细陈述,而本文将要讨论的小额贷款是一种追求利润的商业银行行为。 小额贷款被中国农业银行湖北省分行信贷管理处定义为以城镇居民、农户、个体工商户、小私营企业为主要对象、以质押、抵押贷款为主要方式、以流动资金为主要用途、单笔金额在20万元以下(中等以下城市)的贷款[2]。在他们后文又提到“因地、因需求、因条件有区别地确定小额贷款的限额,分别欠发达地区、中等发达地区、较发达地区和商品交易活跃、繁荣的地区,确定小额贷款的单笔最高限额为人民币5万元、10万元、20万元和50 万元。” 在这里本文暂可以引用这种定义,考虑到金用途不同,本文将为人们了解的个人消费贷款、住房公积金贷款等排除在讨论范围外而将助学贷款算在其中(前两者都是消费性的,而从某种意义上说助学贷款应算生产性用途)。 小额贷款主要特征表现在如下几个方面:1、对象,以农户、城镇低收入者、个体工商户、小型企业为主。他们是社会的弱势群体,主要是城乡低收入阶层,这些人很难从正常的

浅议商业银行对公业务存在问题及应对策略

浅议商业银行对公业务存在问题及应对策略 摘要 近年来,我国宏观经济环境愈加复杂多变。金融监管政策日趋谨慎、利率市场化政策出台、金融脱媒速度加快、直接融资比例不断提高、第三方支付侵占金融市场、客户对金融产品和服务的需求日益多样化等,多方因素对商业银行的影响互相叠加,宏观经济告别两位数增长,高投资带动高增长的模式面临转型,市场有效信贷需求增速放缓,银行体系风险不断集聚,金融生态环境已经发生根本性变化。对公业务作为商业银行的核心业务及最主要的利润来源,已经成为商业银行间争夺的焦点。本文结合笔者自身感受,从经营模式、营销方式、人才资源管理和内部构架等方面论述了商业银行对公业务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和应对策略,把握环境变化,助推银行对公业务转型之路。 关键词:商业银行对公业务发展问题应对策略 前言 银行对公业务包括企业电子银行、单位存款业务、信贷业务、机构业务、国际业务、委托性住房金融、资金清算、中间业务、资产推介、基金托管等等,通俗点说就是“对单位的业务”。[1]近年来,我国宏观经济环境愈加复杂多变,金融监管政策日趋审慎,金融脱媒速度加快,直接融资比例不断提高。资产规模扩张

速度放缓、净息差面临进一步收窄、资产质量压力巨大、减值损失准备增加、利率市场化程度加深、监管力度增强、同业跨业竞争加剧等多方负面因素叠加,商业银行面临着最为严峻的形势。市场竞争日益残酷,市场准入逐步放宽,竞争主体不断增加,直接冲击现有金融格局;混业经营不断深化,市场被非银行金融机构进一步瓜分;互联网企业跨界经营,对银行传统的渠道、客户和业务带来新的竞争压力。对公业务是商业银行的核心业务,也是主要的利润来源,长期以来都是商业银行间争夺的焦点。[2] 一、我国商业银行对公业务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一)经营模式陈旧 商业银行传统的经营模式是“以产品为中心”,这种经营模式是在长期国内金融市场资源稀缺的情况下形成的。在传统的“卖方市场”下,商业银行的产品只要及时进入市场就有利润回报。但是目前,企业融资渠道越来越多,“卖方市场”正在变为“买方市场”,商业银行失去了市场的主导权,“以产品为中心”的经营模式已不能适应金融市场出现的新形势。客户的个性化多样化的需求、客户参与程度的提高等,都对商业银行陈旧的经营模式提出了挑战,需要由“以产品为中心”的经营模式转变到“以客户为中心”的经营模式上来。国内商业银行对公业务的营销模式及手段同质化现象严重,关系营销导致营销成本攀升,预期未来商业银行对公业务必将面临较大规模的转型,以适应日趋严峻

浅析商业银行信贷风险管理

浅析商业银行信贷风险管理摘要:由美国“次贷危机”引发的金融危机已席卷全球,国内外宏观经济形势发生巨大变化。信贷业务是我国商业银行的主要收益,信贷风险也是商业银行面临的主要风险。在当前形势下,商业银行必须强化信贷风险管理,保证信贷资产业务的健康发展。本文分析了我国商业银行信贷风险的成因,并提出在金融危机下治理信贷风险的相关对策。 关键词:金融危机信贷风险 信贷风险,主要是指银行贷放出去的款项,借款人到期不能偿还而形成逾期、呆滞或呆账,使银行蒙受损失的可能性。信贷风险管理是当前国有商业银行风险管理的核心。如何准确把握和有效防化信贷风险,确保金融安全,是一项庞大而复杂的系统工程和长期任务。近年来,国有商业银行在强化信贷风险管理,防范和化解信贷风险上做了大量艰苦卓绝的理论研究与实践探索,取得了显著的工作成效和丰富的实践经验,信贷资产质量明显提高。然而,由于市场经济的快速发展与金融产权制度改革、经营管理的授权操作与内控自律制度建设的严重不协调,国有商业银行存在着较为严重的信贷风险控制理念和行为偏差,以致信贷资产不良率还处于高位运行。在金融不断对外开放的今天,如何加强信贷风险的管理便成了银行能否提高竞争力的关键。 作者结合多年工作经验,从分析我国商业银行信贷风险

成因着手,提出了治理信贷风险的相关措施。 1我国商业银行信贷资产面临的主要风险现况 分析商业银行信贷风险是加强信贷管理的前提和基础。商业银行信贷业务风险包括内部风险和外部风险,其中内部风险起主导作用,并决定外部风险。 1.1内部风险 1.1.1素质风险。是指因信贷人员个人素质原因导致的信贷风险,信贷人员个人素质包括业务素质和品德素质两个方面。业务素质偏低的信贷员一般很难对一笔贷款做出正确的判断,从而使贷款的风险增大;品德素质较差的信贷人员则容易导致以权谋私、以贷谋私的道德风险。 1.1.2程序风险。信贷审批程序复杂往往使得贷款风险变得不易控制,有时甚至加大风险。 1.1.3管理风险。贷后管理是信贷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贷后管理能否落实到位是贷款能否正常收回的关键。从现行管理机制看,贷后管理仍不同程度存在流于形式、走过场或不到位的现象,给贷款的安全回收带来了一定的隐患。 1.1.4政策风险。每一种信贷业务的开办和发展都以相应的信贷政策作为前提,但在现实中,信贷业务有时很难与信贷政策变化相适应。 1.2外部风险 1.2.1经营风险。对于借款人来说,一旦银行贷款到手,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