突变体的获得方法

合集下载

诱变育种原理

诱变育种原理

诱变育种原理诱变育种原理是通过人工手段,利用化学物质、辐射和基因工程等方法来引发生物体遗传物质的突变,从而获得具有新型性状或者改良性状的变异体,为农作物和畜禽的选育提供一种有效的途径。

这种育种方法主要是基于遗传学的原理,即通过在生物体的遗传物质中引入突变,从而改变其表型,进而达到选育出理想品种的目的。

诱变育种的原理可以分为物理诱变和化学诱变两种方式。

物理诱变主要是利用辐射,如X射线、γ射线、中子射线等,对生物体进行辐射照射。

辐射能量会直接或间接地对生物体的遗传物质DNA造成损伤,导致基因突变的发生。

物理诱变具有诱变效果显著、范围广泛、易于实施等特点,但因其对生物体有一定的伤害,也会导致不可逆的遗传变异,因此在诱变育种过程中需要慎重选择辐射剂量和方式。

化学诱变是指利用化学物质对生物体进行处理,从而引起其遗传物质发生变异。

常用的化学诱变剂有乙烯甲烷、亚硝基尿、亚硝酸钠等。

这些诱变剂可以与DNA结合,改变DNA的碱基序列,导致基因突变。

相比于物理诱变,化学诱变剂对生物体的伤害较小,处理时需要较少的设备和操作,但其诱变效果相对较弱且不够精准。

诱变育种原理的基本思路是,在通过物理或化学诱变引发突变后,通过筛选和选择,选取具有理想性状的变异体进行繁殖。

进一步通过遗传分析和育种实践,筛选出稳定性状的突变体,并结合传统育种方法进行后续选育工作,最终培育出具有优异性状的新品种。

总而言之,诱变育种原理是一种通过人工诱变引发遗传物质突变的育种方法,通过诱变引发突变,再经过筛选和选择,最终获得具有理想性状的新品种。

这种方法在农作物和畜禽的选育中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为实现粮食安全和农业可持续发展做出了积极的贡献。

实验一、果蝇饲养管理及形态观察

实验一、果蝇饲养管理及形态观察

蔗糖
8.9 克
干燥酵母粉 1.5 克
琼脂
0.8克

100毫升
添加 0.8 ml丙酸作为 防腐剂
3.果蝇的生活周期观察
果蝇的一生经过卵——幼虫——蛹——成虫四个 阶段。生活周期的长短受温度影响很大,一般以 20~25℃为适宜。生活周期与饲养温度的关系见 表2。
4.果蝇的饲养及突变体的诱导 (1)转移和麻醉
① 转移
②饲养
每瓶培养基转移3-4只果蝇,至于25℃室 温培养2周,培养出果蝇的各个生长阶段, 待观察。
突变体的诱导(拓展)
1、通过控制培养的温度诱导突变体 将培养瓶分别至于20℃、25℃、29℃的环境中
培养15天,观察突变率。 2、通过紫外照射的方法获得突变体
收集处于同一发育时期的幼虫、蛹置于潮湿滤 纸片上,紫外线照射15分钟、30分钟,照射完成后 继续培养15天,观察突变率。
实验一 果蝇的性状观察和饲养管理
一、目的和要求
1、了解果蝇的生活史; 2、掌握果蝇饲养管理的方法; 3、了解果蝇的杂交技术。
二、实验原理
果蝇广泛存在于全球温带及热带气候区, 在人类的栖息地如果园、菜市场等地皆可见其 踪迹。
目前已发现1000多种,果蝇以酵母菌为主 要食料,能发酵的水果或植物,都可用作果蝇 的饲料。
普通果蝇,又被称为醋蝇和果渣蝇,是一种小型的,红 眼蝇,身体呈黄色,带有黑色斑点。
特点:
生活史短,每12天左右即可完成一个世代; 饲养容易,以玉米粉等做饲料就可以生长繁殖; 繁殖能力强,每只受精的雌蝇可以产卵500个左右; 突变型多,突变性状多,多数是形态变异,容易观察; 染色体少、个体小,只有四对染色体,数量少而且形状有明显差
六、实验结果

烟草突变体筛选与鉴定方法篇:6.烟草 T-DNA 激活标签突变体侧翼序列筛选与鉴定

烟草突变体筛选与鉴定方法篇:6.烟草 T-DNA 激活标签突变体侧翼序列筛选与鉴定

烟草突变体筛选与鉴定方法篇:6.烟草 T-DNA 激活标签突变体侧翼序列筛选与鉴定崔萌萌【期刊名称】《中国烟草科学》【年(卷),期】2012(000)006【总页数】3页(P109-111)【作者】崔萌萌【作者单位】中国农业科学院烟草研究所,青岛 266101【正文语种】中文通过激活标签技术(activation tagging)得到突变群体是构建突变体库的一种重要方法,应用此种方法研究基因功能,不管是用正向或反向遗传学方法,都必须先获得插入位点的侧翼序列(flanking sequence)。

随着拟南芥、水稻及烟草等作物的侧翼序列数据库的不断完善及烟草全基因组测序的完成,越来越体现出激活标签技术对于推动烟草功能基因组学研究具有巨大的潜力。

1 T-DNA激活标签插入群体构建T-DNA激活标签技术是从早期的T-DNA标签技术发展改良而来的,早期的T-DNA标签技术是将人工构建的T-DNA通过Ti或Ri质粒携带,用农杆菌介导的方法[1]随机插入到植物基因组中,通常得到的是功能缺失型突变体,并不适于功能冗余基因、多发育阶段作用基因、环境变化相关基因的研究。

T-DNA激活标签是在 T-DNA的边界加入强启动子或多个串联增强子,从而增强插入区附近(上游或下游)基因的表达,产生显性功能获得型(dominant gain of function)突变体,且这种突变是可稳定遗传的。

通过对激活标签载体T-DNA区加入筛选标记(如抗除草剂Basta的Bar基因和抗卡那霉素的nptH基因)[2]可以筛选阳性植株。

当激活标签插入到基因内部时也会产生传统插入失活突变体。

2012年采用叶盘转化法通过农杆菌侵染将激活标签载体pSKI015转入烟草品种红花大金元中,获得了具有Basta抗性的转基因突变体T0代近4万份。

2 激活标签突变体的初步筛选由于通过激活标签技术产生的功能获得型突变体表型为显性,所以在当代即可进行初步的表型筛选,通过观察得到一些外观性状明显的突变表型;香气、烟碱等性状突变需要专业人员进行分析或测定;一些肉眼不可见的形态突变要借助显微观察等方法。

基因缺失突变体pcr方法

基因缺失突变体pcr方法

基因缺失突变体PCR方法:从实验到应用引言: 1. 基因缺失突变体PCR方法在生物学研究和医学领域中起着重要作用。

2. 本文将介绍基因缺失突变体PCR方法的原理、步骤和应用,以及对该方法在疾病研究和基因治疗方面的潜在价值进行讨论。

一、基因缺失突变体PCR方法的原理 1. PCR(聚合酶链式反应)是一种体外扩增DNA片段的技术,可通过反复循环进行DNA复制,并在其中引入特定的突变。

2.基因缺失突变体PCR方法利用特殊的引物和PCR条件,有选择地扩增目标基因的缺失突变体。

3. 主要依靠两个核心原理:引物设计和PCR条件。

二、基因缺失突变体PCR方法的步骤 1. 引物设计: a. 序列比对:通过比对目标基因序列与基因组数据库进行相似性分析,确定目标突变位点。

b. 引物设计:根据目标突变位点,设计具有特异性的引物,以确保扩增目标基因的缺失突变体。

2. PCR反应: a. PCR体系:选择适当的PCR缓冲液、DNA模板和引物,确保PCR反应的特异性和有效性。

b. PCR程序:确定合适的PCR程序,包括变性、退火和延伸等多个步骤,以实现目标基因的缺失突变体扩增。

3. PCR产品分析: a. 凝胶电泳:将PCR产物进行琼脂糖凝胶电泳分析,观察目标基因的缺失突变体是否成功扩增。

b. DNA测序:通过测序验证PCR产物,准确确定目标基因的缺失突变。

三、基因缺失突变体PCR方法的应用 1. 疾病研究: a. 基因功能研究:通过生成基因缺失突变体,探索基因的功能及对疾病的影响。

b. 突变频率分析:研究基因突变在特定疾病人群中的频率,探索其与疾病的相关性。

2. 基因治疗: a. 基因修复:利用基因缺失突变体PCR方法生成基因缺失型载体,进行基因修复治疗。

b. 基因替代:通过基因缺失突变体PCR方法,构建突变基因的全长形式,实现基因替代治疗。

个人观点和理解:基因缺失突变体PCR方法为生物学研究和医学领域提供了一种有效的工具。

杂交方法获得的拟南芥蔗糖转运蛋白基因SUC3SUC5双突变体及其PCR

杂交方法获得的拟南芥蔗糖转运蛋白基因SUC3SUC5双突变体及其PCR
文章以拟南芥tdna插入纯合突变体atsuc3和atsuc5为亲本采用传统杂交技术与pcr鉴定相结合的方法获得了atsuc3atsuc5纯合双突变体
杂交方法获得的拟南芥蔗糖转运蛋白基因SUC3SUC5双突变体及其PCR
杂交方法获得的拟南芥蔗糖转运蛋白基因SUC3/SUC5双突变体及其PCR鉴定
文章以拟南芥T-DNA插入纯合突变体atsuc3和atsuc5为亲本,采用传统杂交技术与PCR鉴定相结合的方法获得了atsuc3/atsuc5纯合双突变体.
作 者:吴晓丹 张立军 白雪梅 李敏 阮燕晔 WU Xiao-Dan ZHANG Li-Jun BAI Xue-Mei LI Min RUAN Yan-Ye 作者单位:沈阳农业大学生物科学技术学院,沈阳,110161 刊 名:植物生理学通讯 ISTIC PKU英文刊名:PLANT PHYSIOLO:S5 关键词:拟南芥 atsuc3/atsuc5双突变体 杂交 PCR

基因的定点突变

基因的定点突变

1988年,ein首次将其用于植物转基因研究,克服了当时农杆菌介导 的转基因方法的受体种类和基因型的限制,开创了植物转基因方法的 新领域。McCabeetal利用基因枪法转化大豆幼胚和成熟胚的下胚轴获 得了转基因再生植株。 1990年,From示etal利用基因枪法成功转化T玉米胚性愈伤组织。同 年Fine:andMcmullen(1990)用陆地棉柯字310的胚性悬浮系进行的基因 枪转化。获得了10个再生植株,较农杆菌介导的遗传转化,所用的再 生时间较短(5个月)。其后,MeCabeandM inell报道T基因型独立的基 因枪转化方法。 1994年,Hieital通过使用农杆菌侵染诱导剂乙酞丁香酮(AS)以及构建 巧rG和巧rB高效表达的超双元载体,高效成功地转化了水稻。利用该 转基因系统,Ishidaetal(1996)、Tingayetal(1997)和Chengetal(1997)相继 获得了玉米、大麦和小麦的转基因植株。
• 设计一对包含突变位点的引物(正、反向),和模版质粒退火后用 PfuTurbo聚合酶“循环延伸”,(所谓的循环延伸是指聚合酶按照模 版延伸引物,一圈后回到引物5’端终止,再经过反复加热褪火延伸 的循环,这个反应区别于滚环扩增,不会形成多个串联拷贝。)正 反向引物的延伸产物退火后配对成为带缺刻的开环质粒。DpnI酶切 延伸产物,由于原来的模版质粒来源于常规大肠杆菌,是经dam甲 基化修饰的,对DpnI敏感而被切碎(DpnI识别序列为甲基化的GATC ,GATC在几乎各种质粒中都会出现,而且不止一次),而体外合 成的带突变序列的质粒由于没有甲基化而不被切开,因此在随后的 转化中得以成功转化,即可得到突变质粒的克隆。这个试剂盒非常 巧妙的利用甲基化的模版质粒对DpnI敏感而合成的突变质粒对DpnI 酶切不敏感,利用酶切除去模版质粒,得到突变质粒,使得操作简 单有效。

定点突变的原理及应用

定点突变的原理及应用

定点突变的原理及应用1. 简介定点突变(Site-directed mutagenesis)是一种通过有意诱导改变DNA的特定位置的技术。

通过改变DNA序列,可以产生新的突变型,并用于研究基因功能、蛋白质结构与功能关系、以及药物设计等领域。

本文将介绍定点突变的原理及应用。

2. 原理定点突变技术主要有两种方法:化学法和分子生物学法。

以下是两种方法的原理说明:2.1 化学法化学法主要通过碱基修饰剂来改变DNA序列。

常用的方法是使用化学修饰剂N-methyl-N-nitro-N-nitrosoguanidine (MNNG) 或nitrous acid (HNO2)处理DNA,使其发生碱基突变。

这些碱基修饰剂会引起DNA中的碱基发生氧化、甲基化、烷基化等修饰,导致DNA序列的变化。

2.2 分子生物学法分子生物学法是目前应用较广泛的定点突变方法。

主要有以下几个步骤: 1)设计引物:根据目标突变位点的上下游序列,设计引物。

2)PCR扩增:使用设计的引物进行PCR扩增,得到含有突变位点的DNA片段。

3)点突变:使用特定的酶和突变体模板进行点突变反应,使目标位点发生突变。

4)验证突变:通过测序或其他技术手段验证突变是否成功。

3. 应用定点突变技术在许多领域都有广泛的应用,包括但不限于以下几个方面:3.1 研究基因功能定点突变可以用于研究基因功能和调控机制。

通过引入特定的突变体,可以观察到基因功能的变化,进而研究基因在生物体内的作用机制。

3.2 蛋白质结构与功能关系研究蛋白质的结构与功能之间具有密切的关系。

定点突变可以通过改变蛋白质的氨基酸序列,研究蛋白质结构与功能之间的关系。

通过观察突变体的结构和功能变化,可以揭示蛋白质的结构与功能之间的关联。

3.3 药物设计与筛选定点突变技术在药物设计与筛选中也有重要应用。

通过针对特定的基因位点进行突变,可以筛选出与目标药物相互作用的突变体,从而为药物设计和筛选提供理论依据。

诱变育种的方法

诱变育种的方法

诱变育种的方法诱变育种是一种通过诱变剂来诱发植物或动物遗传物质发生突变,从而产生新的性状或变异体的育种方法。

诱变育种可以为农业、园艺和畜牧业的发展提供新的遗传资源,为作物品种改良和新品种选育提供更多的选择。

下面将介绍几种常见的诱变育种方法。

一、化学诱变化学诱变是利用化学物质诱导植物或动物的遗传物质发生突变的方法。

常用的化学诱变剂包括亚硝基脲、乙烯亚胺、氮芥等。

这些化学物质可以通过直接处理植物种子或动物胚胎来诱导突变。

化学诱变的优点是操作简单、成本低廉,但副作用较大,有可能引起不可逆的基因突变或致死。

二、辐射诱变辐射诱变是利用辐射(如X射线、γ射线、中子射线等)照射植物或动物的遗传物质,诱发突变的方法。

辐射诱变可以引起遗传物质的DNA链断裂、碱基对突变等,从而产生新的性状或变异体。

辐射诱变的优点是突变频率较高,可以诱发大量的突变体,但也存在一定的风险,如辐射剂量过大可能导致致死或致畸。

三、基因工程诱变基因工程诱变是利用基因编辑技术(如CRISPR/Cas9等)对植物或动物的遗传物质进行定点编辑,诱发突变的方法。

通过基因工程诱变可以精确地修改目标基因,实现有针对性的遗传改良。

基因工程诱变的优点是操作灵活、可控性强,但需要较高的技术水平和设备支持。

四、诱变体库筛选诱变体库筛选是利用大量的诱变体进行筛选,寻找具有目标性状的突变体的方法。

诱变体库是一种包含大量突变体的资源库,可以通过对这些突变体进行高通量筛选,快速寻找到具有目标性状的突变体。

诱变体库筛选的优点是可以大规模筛选突变体,提高筛选效率,但也需要大量的突变体资源和筛选条件的优化。

诱变育种方法的选择取决于具体的育种目标和条件。

不同的诱变方法有着各自的优缺点,适用于不同的育种需求。

在进行诱变育种时,需要根据具体情况综合考虑,选择最合适的方法。

同时,诱变育种也需要结合其他育种方法,如杂交育种、选择育种等,进行综合利用,以实现更好的育种效果。

诱变育种是一种重要的育种方法,可以为农业、园艺和畜牧业的发展提供新的遗传资源和选择。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