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监测技术方案

全国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监测技术方案
全国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监测技术方案

全国抗菌药物临床应用

监测技术方案

Document number:PBGCG-0857-BTDO-0089-PTT1998

附件2

全国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监测技术方案

一、监测形式

全国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监测数据报送采取网络直报形式。数据上报系统网址为。

二、监测内容

(一)主要数据信息。

分为按月报告、按季度报告和按年度报告三部分数据。

1.月报告数据—病历和处方。主要包括:

(1)住院患者非手术组抗菌药物使用情况(包括:病案首页、主要诊断、使用抗菌药物的用药医嘱及与之相关的实验室检查数据)。

(2)住院患者手术组抗菌药物使用情况(包括:病案首页、主要诊断、手术名称及时间、使用抗菌药物的用药医嘱及与之相关的实验室检查数据)。

(3)门诊患者处方抗菌药物使用调查情况。

2.季度报告数据—住院患者抗菌药物消耗情况。

3.年度报告数据—医院抗菌药物使用管理情况。主要包括:

(1)医院及其抗菌药物使用管理的基本情况。

(2)医院医疗及药品收入、抗菌药物使用金额情况。

(二)主要统计指标。

1.住院患者抗菌药物使用情况。

2.非手术组住院患者抗菌药物使用情况。

3.手术组住院患者抗菌药物使用情况。

4.手术组清洁手术住院患者抗菌药物使用情况。

5.门诊处方调查统计情况。

6.住院患者抗菌药物使用强度。

7.住院病人使用抗菌药物合理性评价情况。

8.抗菌药物费用情况。

9.医院及抗菌药物使用管理的基本情况。

10.其它相关指标。

(三)抽样数量、方法与步骤。

1.病历抽样。

每月11日至20日所有出院病人病历,分成非手术和手术两组,分别抽取15份病历,共30份,全年共360份。

2.门诊处方抽样。

每月16日从当天的门诊普通成人处方中抽取100张处方。如遇16日为法定公休日或节假日时,将抽样时间提前至公休或节假日前的一个工作日。

(1)抽样间隔数的确定:以当日门诊普通成人处方总数除以所需抽取的样本数,得数取整,即为抽样间隔数。如处方总数为982张,用982(张)除以所需抽取的样本数100(张),得数,得数取整为9,则“9”为该组的“抽样间隔数”,即每隔9张处方抽取一张作为样本,以此类推,直至抽足所需样本数为止。

(2)首个样本处方的确定:采用随机检索的方式确定首个抽样处方在当日处方排列中的位置,即首个样本的顺序号。随机检索方式有多种,本方案以抽取人民币“6”,则处方排列顺序第6张处方,即为首个样本处方。

3.住院病人抗菌药物使用消耗量及品种数。

每季度按药品通用名统计出院病人抗菌药物消耗量、品种及品种数(可从医院信息管理系统中提取)。

4.医院抗菌药物管理基本信息及药品使用金额情况。

每年度从医院统计部门或医院信息管理系统中提取年度抗菌药物使用管理的基本情况,及药品收入、抗菌药物使用金额情况。

(四)数据报送时间及要求。

1.上报时间。

每月上报的相关数据资料应在下个月月底前完成上报工作,即3月份的数据信息,在4月30日前完成上报,以此类推。

2.数据要求。

(1)每年度1、2、3、4、5、7、8、9、10、11月份的病历调查表只填写病人基本情况、出院诊断和用药情况,不做用药合理性评价;6、12月份的病历调查表在完成上述项目外,还要按要求做用药合理性评价。

(2)住院病人抗菌药物使用消耗情况为季度报表,按药品通用名统计,只统计口服和注射剂,外用药和抗结核药暂不列入统计。

(3)病历抽取后不得随意剔除。

(4)在填表前请仔细阅读相关的填表指南和说明,并按照指南与说明认真填写表中各项内容。填写后认真检查核对。

三、具体数据报送要求见网站填报说明

全国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监测网技术方案

全国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监测网 技术方案
一、监测目的 全国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监测网(以下简称“监测网”)通过对 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情况开展监测,进一步规范抗菌药物临床应用 行为,提高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水平,促进临床合理使用抗菌药物, 并及时准确地为各级卫生健康行政部门提供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情 况和决策依据。 二、监测方式 采取回顾性随机抽样调查方式对监测数据进行统计分析。入 网医院登录“”,通过网络直接上报监测数据。统计分析数据采用 集中管理,资源共享,按权限查询提取相关数据资料和统计结果。 三、监测内容 (一)主要数据信息。

上报数据主要分为月报数据、季报数据和年报数据三部分。 1.月报数据—住院病例和门诊处方 (1)住院患者非手术组抗菌药物使用情况(包括:①病历首 页的相关内容、②主要诊断、③主要实验室检查指标、④使用抗 菌药物的用药医嘱等) (2)住院患者手术组抗菌药物使用情况(包括:①病历首页 的相关内容、②主要诊断、③实验室检查指标、④使用抗菌药物 的用药医嘱、⑤手术名称、类型及时间等) (3)门诊患者处方抗菌药物使用情况调查(包括:①主要诊 断、②处方药品品种、③处方金额、④使用抗菌药物情况、⑤使 用抗菌药物金额) 2.季报数据—住院患者抗菌药物使用消耗情况 3.年报数据—医院抗菌药物使用管理情况 (1)医院及其抗菌药物使用管理的基本情况 (2)医院医疗及药品收入、抗菌药物使用经费情况

(二)主要统计指标。 按不同层级,分为全国、省市区和医疗机构三个层次。 1.住院患者抗菌药物使用情况 包括:抗菌药物使用率;平均用药天数;抗菌药物品种数等。 2.非手术组抗菌药物使用情况 3.手术组抗菌药物使用情况 4.手术组清洁手术抗菌药物使用情况 5.门诊处方调查统计情况 6.住院患者抗菌药物使用强度 主要是住院患者抗菌药物消耗量(累计 DDD 数)和使用强 度等。 7.住院病人使用抗菌药物合理性评价情况 8.抗菌药物使用经费情况 9.医院及其抗菌药物使用管理的基本情况

监控技术方案

#####部队营区监控系统设计方案 二〇一#年#月

目录 一、项目名称........................................ - 1 - 二、项目概述........................................ - 1 - 三、项目功能........................................ - 2 - 3.1图像摄取功能............................ - 2 - 3.2录像功能................................ - 2 - 3.3显示功能................................ - 2 - 3.4图像检索功能............................ - 2 - 3.5远程传输功能............................ - 2 - 3.6移动帧测报警录象........................ - 2 - 四、设计目标........................................ - 2 - 4.1架构合理................................ - 3 - 4.2稳定性和安全性.......................... - 3 - 4.3低成本低维护量.......................... - 3 - 五、项目设计思想及设计依据.......................... - 3 - 5.1设计思想与原则.......................... - 3 - 5.2系统计依据.............................. - 4 -

2018年“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知识和规范化管理培训”试题答案

2018 年“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知识和规范化管理培训”试题科室:姓名: 成绩:、单项选择(每题3分60分) 1、18 岁以下儿童不能使用的抗生素是()。 A 、头抱呋辛酯胶囊 B 、甲硝唑C、环酯红霉素 D 、左氧氟沙星 2、一般只需一天一次给药的抗生素是() A 、青霉素 B 、头抱唑林C、头抱呋辛 D 、头抱曲松 3、下列哪种药物常作为术前预防用药() A头抱替安 B 头抱噻肟C 头抱哌酮D头抱唑林 4、有关第三代头孢的特点,叙述错误的是() A、对肾脏基本无毒性 B、对各种B -内酰胺酶高度稳定 C、对G-菌的作用比 一、二代强D、对G+菌的作用也比一、二代强E、对铜绿假单抱菌的作用很强 5、耐药金葡菌感染应选用() A. 青霉素G B. 羧苄青霉素 C. 羟氨苄青霉素 D. 苯唑青霉素 6、对肺炎支原体的作用为最强的大环内酯类药物是() A克拉霉素 B 红霉素C 阿奇霉素 D 罗红霉素 7、感染患者行细菌学检查的最佳时机应是() A 应用抗菌药物之后 B 长期应用抗菌药物治疗效果不佳时 C 应用抗菌药物之前 D 以上都不对 8、以下哪条不是联合用药的明确指征() A病因未明的严重感染B单一抗菌药物不能控制的严重感染C预防感染 D 免疫缺陷伴严重感染 9、胆汁中药物浓度最高的抗菌药物是() A 头抱替安 B 头抱呋辛 C 头抱哌酮 D 头抱唑林 10、以下抗菌药物为浓度依赖型药物的是() A青霉素B 头抱西丁C左氧氟沙星D 头抱他啶 11、正确的抗菌治疗方案需考虑:() A患者感染病情B感染的病原菌种类C抗菌药作用特点 D 以上3项 12、接受限制使用级别抗菌药物治疗的住院患者抗菌药物使用前微生物检验样本送检率不低() A 50% B 40% C 80% D60% 13、接受特殊使用级别抗菌药物治疗的住院患者抗菌药物使用前微生物送检率不低于() A 50% B 40% C 80% D 60% 14、下列为我院特殊使用级别的抗菌药物品种是() A氨苄西林B头抱唑啉C亚胺培南D阿奇霉素 15、治疗甲氧西林耐药葡萄球菌感染时首选()

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精品课件)

《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 测试题 1. 治疗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ESBLs)菌感染首选第三代头孢菌素(T,F) 2. 应用头孢菌素前应进行皮内试验(T,F) 3. 肾功能不全时禁用氨基糖苷类抗菌药(T,F) 4. 所有β内酰胺类抗生素均不宜用于甲氧西林耐药葡萄球菌感染,即使体外药敏结果显示敏感(T,F) 5. 两性霉素B静滴容易发生发热、高钾血症、肾功能不全等不良事件(T,F) 6. 头孢唑啉可用于治疗MSSA、溶血性链球菌、肠球菌属所致感染(T,F) 7. 氟喹诺酮类药物不宜用于未成年人(T,F)

8. 肾功能不全患者禁用万古霉素(T,F) 9. 应用碳青霉烯类药物无需合并抗厌氧菌药物(T,F) 10. 治疗不典型病原体感染可选用大环内酯类、氟喹诺酮类或碳青霉烯类(T, F) 11. 两性霉素B静滴时较少发生肝肾功能损害等不良事件(T,F) 12. 氟喹诺酮类药物适用于各年龄段感染性腹泻患者的治疗(T, F) 13. 某些头孢菌素如头孢哌酮较大剂量使用时可有出血倾向(T,F) 14. SMZ-TMP适用于治疗卡氏肺孢菌肺炎(T, F) 答案 1. F, 2. F, 3. F 4. T,

5 F 6 F 7. T 8. F 9. T 10. F 11. F 12. F 13. T 14. T 抗菌药物合理使用与管理测试题——题型来源于:宁夏远程网__国家级继续教育学分 1、链球菌引起的化脓性扁桃体炎,因为耐药尽量不选择哪种抗菌药物()? A:大环内酯类药;B:头孢菌素类;C:青霉素;D:喹诺酮类药 2、以下不属于大环内酯类药物的是():

A:红霉素;B:庆大霉素;C:阿奇霉素;D:克拉霉素3、抗菌药物不合理使用最突出的原因是()A:患者药物知识的欠缺;B:药品不合理的销售方式;C:医院现行的体制;D:医务人员知识的欠缺 4、据调查我国住院患者中大概有多大比例的患者在接受抗菌药物治疗() A:40%;B:60%;C:80%;D:95% 5、所谓合理用药是指() A:选择正确的药物和给药途径;B:要以最小的社会消耗取得最大的社会效果;C:安全;D:以上都是 6、为了加强抗菌药物的合理使用,必须要加强哪方面的管理() A:选择正确的药物和给药途径;B:要以最小的社会消耗取得最大的社会效果;C:安全;D:以上都是 7、我国抗菌药物不合理使用的情况最常见的是() A:有适应症却没有用;B:该用高剂量的时候的剂量不足;C:没有适应症却用了,或使用抗菌药物剂量过大、疗程过长;D:选用对病原体不敏感的药物

医院抗菌药物管理、监测、评价制度

**医院抗菌药物管理、监测、评价制度 一、严格执行《处方管理办法》、《医疗机构药事管理规定》、《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国家处方集》等相关规定及技术规范,加强对我院抗菌药物遴选、采购、处方调剂、临床应用和药物评价的管理。 二、按照省级卫生行政部门制定的抗菌药物分级管理目录,制定我院抗菌药物供应目录,并向核发其《医疗机构执业许可证》的卫生行政部门备案。抗菌药物供应目录包括采购抗菌药物的品种、品规。未经备案的抗菌药物品种、品规,不得采购。 三、严格控制我院抗菌药物供应目录的品种数量。同一通用名称抗菌药物品种,注射剂型和口服剂型各不得超过2种。具有相似或者相同药理学特征的抗菌药物不得重复列入供应目录。 四、确因临床工作需要,抗菌药物品种和品规数量超过规定的,应当向核发其《医疗机构执业许可证》的卫生行政部门详细说明原因和理由; 五、定期调整抗菌药物供应目录品种结构,并于每次调整后15个工作日内向核发其《医疗机构执业许可证》的卫生行政部门备案。调整周期原则上为2年,最短不得少于1年。 六、按照国家药品监督管理部门批准并公布的药品通用名称购进抗菌药物,优先选用《国家基本药物目录》、《国家处方集》

和《国家基本医疗保险、工伤保险和生育保险药品目录》收录的抗菌药物品种。 七、抗菌药物应当由医院药品采购部门统一采购供应,其他科室或者部门不得从事抗菌药物的采购、调剂活动。临床上不得使用非药学部门采购供应的抗菌药物。 八、因特殊治疗需要,需使用本医院抗菌药物供应目录以外抗菌药物的,启动临时采购程序。临时采购应当由临床科室提出申请,说明申请购入抗菌药物名称、剂型、规格、数量、使用对象和使用理由,经本医院抗菌药物管理工作组审核同意后,由药品采购部门临时一次性购入使用。严格控制临时采购抗菌药物品种和数量,同一通用名抗菌药物品种启动临时采购程序原则上每年不得超过5例次。如果超过5例次,应当讨论是否列入本医院抗菌药物供应目录。调整后的抗菌药物供应目录总品种数不得增加。每半年(6月15日前和12月15日前)将抗菌药物临时采购情况向核发其《医疗机构执业许可证》的卫生行政部门备案。 九、建立抗菌药物遴选和定期评估制度。我院遴选和新引进抗菌药物品种,应当由临床科室提交申请报告,经药学部门提出意见后,由抗菌药物管理工作组审议。抗菌药物管理工作组三分之二以上成员审议同意,并经药事管理与药物治疗学委员会三分之二以上委员审核同意后方可列入采购供应目录。抗菌药物品种或者品规存在安全隐患、疗效不确定、耐药率高、性价比差或者

(完整版)监控系统施工方案

监控系统施工方案 系统总体要求 视频监控系统是综合安防系统中最基础、也是最重要的组成部分,视频监控的意义在于对整个项目的重要部位、周边的事态进行不间断远程观察记录,替代人工巡逻,提高对突发事件的反应速度,通过智能图像分析还可以自动联动报警,以主动提醒管理人员进行处置;视频监控使事件回溯变得容易,对入侵、盗窃等异常情况能够随时进行监视取证;视频监控也是应急指挥的必备基础,通过实时、直观、真实的现场画面,指挥人员可以全面掌握事态发展,更有效的发出指令;同时视频监控也是威慑力较强的设施,可以有效吓阻违法事件的发生。 根据国家公安部门有关规定,运用技术手段结合人防手段,通过科学的管理,建立一套视频监控系统,对项目整体实现全方位、立体的控制和综合管理,及时发现、应对并制止异常情况的发生,同时记录事件,有效提高安保管理水平和效率。 系统设计说明 根据安全防范管理的需要,对主要公共活动场所、停车场、通道等重要部位和场所进行动态监视。系统预留将图像信息传送到公安、轨道交通等部门的接口。 1、系统组成包括前端设备、传输线路、中心控制、显示和存储 等部分。 2、组网方式:视频安防监控系统采用全数字IPC 及管理平台,前端采用IPC(网络型摄像机),具有管理灵活、存储方便、系统互 通性好等优势。 3、前端设计:前端设备包括1080p 网络枪机、1080p 网络球机、1080p 网络半球、模拟电梯半球等,若室外或地下层部分监控点位至

弱电间距离超过90米,则相应前端摄像机需采用光纤收发器连至接入交换机。电梯半球通过编码器转换成数字信号并经楼层字符叠加器进入交换机,电梯轿厢监控要求UPS 供电,增加电梯随行电缆;其余摄像机采用POE 供电方式,每台摄像机由交换机通过CAT6 供电。 4、中间传输:视频监控系统接入设备网。每个摄像机的视频信号可先通过六类非屏蔽网线传输到接入交换机,再通过光纤引至消控机房。 5、控制部分:系统控制中心设在安防消防控制机房内。控制中心内主要有中心管理服务器、存储服务器、视频智能分析服务器、磁盘阵列、安防管理客户端及显示装置。 一般要求 施工现场必须设一名现场工程师以指导施工进行,并协同建设单位做好隐蔽工程的检测与验收。 电缆敷设 必须按图纸进行敷设,施工质量应符合相关要求。 施工所需的仪器设备、工具及施工材料应提前准备就绪,施工现场有障碍物时应提前清除。 根据设计图纸要求,选配电缆,尽量避免电缆的接续。必须接续对应采取焊接方式或采用专用接插件。 电源电缆与信号电缆应分开敷设。 敷设电缆时尽量避开恶劣环境。如高温热源和化学腐蚀区域等。远离高压线或大电流电缆,不易避开时应各自穿配金属管,以防干扰。有强电磁场干扰环境应将电缆穿人金属管,并尽可能埋入地下。电缆穿管前应将管内积水、杂物清除干净,穿线时宜涂抹黄油或滑石粉,进入管口的电缆应保持平直,管内电缆不能有接头和扭结,穿好后应做

“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知识和 规范化管理的培训”考核试题 及答案

“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知识和规范化管理的培 训”考核 姓名:工号:分数: 一、单项选择题(每题1分,共20题20分) 1、中华人民共和国执业医师法于何时起开始实施(B )。 A.2001年5月1日 B.1999年5月1日 C.1997年7月1日 2、对考核不合格的医师,县级以上卫生行政部门可以责令其暂停执业活动(C ),并接受培训和继续医学教育。 A.一年 B.半年 C.三个月至六个月 3、医师发现传染病疫情时,应当按照有关规定及时向所在机构或者( C)报告。 A.政府办公室 B.上级医师 C.卫生行政部门 4、注射器灭菌不严格引起的乙型肝炎流行属于哪种感染( C )。A.内源性感染 B.交叉感染 C.环境感染 D.以上均不是 5.药学专业技术人员调剂处方时必须做到( D )。 A.三查七对 B.三查十对 C.四查七对 D.四查十对 6、经注册的执业医师在( C )取得相应的处方权。 A.卫生行政主管部门 B.药品监督管理局 C.执业地点 D.医院 7、门诊患者抗菌药物处方比例不超过( B)。 A.20% B.30% C.40% D.50% 8、对主要目标细菌耐药率超过( C )的抗菌药物,应当参照药敏试验结果选用。 A.30% B.40% C.50% D.75% 9、抗菌药物的选择及其合理使用是控制和治疗院内感染的关键和重要措施,以下哪项不正确( D )。

A.病毒性感染者不用 B.尽量避免皮肤粘膜局部使用抗菌药物 C.联合使用必须有严格指征 D.发热原因不明者应使用抗菌药物 10、肝功能减退的感染患者,应避免使用( C )。 A.去甲万古霉素 B.头孢他啶 C.利福平 D.头孢曲松 11、引起医院内感染的致病菌主要是(B )。 A.革兰阳性菌 B.革兰阴性菌 C.真菌 D.支原体 12、乳妇在应用何种抗菌药时可继续哺乳(B )。 A.四环素类 B.青霉素类与头孢 C. THB D.磺胺类 13、不属于院内获得性肺炎常用的经验性治疗方案的是( D )。A.半合成青霉素+氨基糖苷类 B.克林霉素+氨基糖苷类 C.头孢菌素+氨基糖苷类 D.头孢菌素+磺胺类 14、以下有关ICU的肺部感染的说法错误的是( B )。 A.最常见的肺部感染为院内感染性肺炎 B.最常见的肺部感染为呼吸机相关性肺炎 C.突出的病原学特点为以革兰阴性杆菌感染为主 D.肺部真菌感染较少见 15、预防用抗菌药物药缺乏指征(无效果,并易导致耐药菌感染)的是(D )。 A.免疫抑制剂应用者 B.昏迷、休克、心力衰竭患者 C.普通感冒、麻疹、病毒性肝炎、灰髓炎、水痘等病毒性疾病有发热的患者 D.以上都是 16、以下备选项中,除了( C)外均易产生肾脏毒性。 A.氨基糖苷类 B.头孢唑林 C.利福平 D.两性霉素B

三级医院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管理办法

天津市宝坻区人民医院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管理办法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为进一步加强我院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管理,规范抗菌药物临床应用行为,提高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水平,促进临床合理应用抗菌药物,控制细菌耐药,保障医疗质量和医疗安全,根据《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管理办法》(卫生部令第84号)、《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等相关卫生法律法规,结合我院工作实际,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本办法所称抗菌药物是指治疗细菌、支原体、衣原体、立克次体、螺旋体、真菌等病原微生物所致感染性疾病病原的药物,不包括治疗结核病、寄生虫病和各种病毒所致感染性疾病的药物以及具有抗菌作用的中药制剂。 第三条抗菌药物临床应用应遵循安全、有效、经济的原则。 第四条抗菌药物临床应用实行分级管理。根据安全性、疗效、细菌耐药性、价格等因素,将抗菌药物分为三级:非限制使用级、限制使用级与特殊使用级。具体划分标准如下: (一)非限制使用级抗菌药物是指经长期临床应用证明安全、有效,对细菌耐药性影响较小,价格相对较低的抗菌药物; (二)限制使用级抗菌药物是指经长期临床应用证明安全、有效,对细菌耐药性影响较大,或者价格相对较高的抗菌药物; (三)特殊使用级抗菌药物是指具有以下情形之一的抗菌药物: 1.具有明显或者严重不良反应,不宜随意使用的抗菌药物; 2.需要严格控制使用,避免细菌过快产生耐药的抗菌药物; 3.疗效、安全性方面的临床资料较少的抗菌药物; 4.价格昂贵的抗菌药物。 第二章组织机构和职责 第五条药事管理与药物治疗学委员会下设抗菌药物管理工作组,工作组成员如下:

组长: 副组长: 成员: 抗菌药物管理工作组下设办公室,办公室设在医务处,办公室主任由**担任。 第六条抗菌药物管理工作组每季度召开一次工作会议,其主要职责是: (一)贯彻执行抗菌药物管理相关的法律、法规、规章,制定我院抗菌药物管理制度并组织实施,并对各科室的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情况进行督导、检查,提出整改意见和措施; (二)审议我院抗菌药物供应目录,对遴选、清退、更换抗菌药物进行全程监管,制定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相关技术性文件,并组织实施; (三)定期发布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监测及细菌耐药监测预警信息,提出干预和改进措施; (四)对医务人员进行抗菌药物管理相关法律、法规、规章制度和技术规范培训,组织对患者合理使用抗菌药物的宣传教育。 (五)分析抗菌药物的不良反应,防止发生药源性事故,确保抗菌药物使用安全。 (六)负责完善抗菌药物管理工作制度和监督管理机制,并对违规使用抗菌药物的科室和个人进行处罚。 (七)负责对科室抗菌药物责任状落实情况进行评估,对医院全年抗菌药物整体检查和使用情况进行评价,提出下一步整改措施及工作目标。 第七条医务处为抗菌药物管理的牵头部门,医院感染管理科、药剂科、检验科微生物室、网络信息中心等部门共同参与抗菌药物应用管理。 第三章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管理

视频监控系统改造项目技术方案.

一、项目概述 (一)项目背景 随着视频图像监控系统建设使用实践的不断深入,安全技术防范已成为治安防范的重要手段和社会治安防控体系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在预防、发现、控制等方面,发挥着人防、物防所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安全技术防范体系建设,在构建防、控、管一体化公共安全防控体系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在构建“和谐社会”中具有重要意义。 平安是改革和发展的保障,是和谐的前提。 根据以上情况,结合白河县公安局五期天眼高清视频监控平台项目改造的实际需求,决定建设高清安防视频监控系统,进一步加强行政中心防控,高效,快速处置突发事件,提升现代化管理水平。 (二)需求分析 白河县公安局五期天眼高清视频监控平台项目,在原有监控平台基础上采用光纤收发器组网,保证视频信号传输流畅、实时;并且可以与陕西公安视频监控及联网传输平台互联、互通、互信,实现无缝对接;所采用设备均响应招标文件所提出的性能要求;可通过网关接入社会资源,并且预留接口且满足接入GPS/GIS系统兼容等可扩展条件;前端采集设备接入县公安局监控中心的网络带宽不低于1000MHz,网络带宽应满足前端设备接入监控中心互联的带宽要求,并留有余量。 (三)建设依据 ?视频监控系统各个环节符合《陕西省安全技术防范条例》的要求。必须达到《安全防范工程技术规范》(GB50348-200490)、《城市监控报警联网系统技术标准》 (GA/T699.1~ GA/T 669.10)、《视频监控联网共享系统管理平台规范》 (DB61/T524-2011)、《视频监控联网共享系统技术规范》(DB61/T525-2011)、《陕 西省城市监控报警联网系统工程建设要求》(陕公通字[2008]49号)的要求

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知识和规范化管理培训 试题

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知识和规范化管理培训试题 姓名:科室:分数: 一、单选 1、药物治疗时出现过敏反应时应当: () A: 减量并对症处理 B: 停药并对症处理 'C: 继续用药同时对症处理'D: 停药待 过敏反应消失后,继续使用原药物 ' E: 逐渐减量至最小剂量,待过敏反应消失后,再逐渐增加剂量。 2、患者,男,58岁。因“咳嗽、咳痰8天”就诊。初步诊断:急性支气管炎。给予罗 红霉素口服,请告诉患者每天最佳服药次数() A: 每日1次 'B: 每日2次 C 每日3次 D: 每日4次 3、MRSA菌株是指金黄色葡萄球菌对下列哪一种抗菌药耐药:() A: 万古霉素B: 甲氧西林或苯唑西林C: 利福平D: 氯霉素 4、外科手术预防用药一般不超过() A: 手术后3天 B: 术后24小时C: 术后1周D: 用至患者出院 5.在骨组织中浓度高的药物为:() A: 克林霉素 B: 亚胺培南地塞米松C: 庆大霉素'D: 青霉素 6、对大多数厌氧菌有良好抗菌作用的药物是( ) A: 头孢唑啉 B.庆大霉素C: 青霉素G D: 甲硝唑 E: 链霉素 7、门诊患者抗菌药物处方比例不超过()。 A.20% B.30% C.40% D.50% 8、抗菌药分三类管理是为了 ( )

A: 规范抗菌药按一、二、三线使用 B: 按感染病情轻重分别用药 C: 抗菌药合理临床使用的管理 D: 患者需要 9、预防用药用于何种情况可能有效 ( ) A: 用于预防任何细菌感染 B: 长期用药预防 C: 晚期肿瘤患者 D:风湿热复发 10、有些抗生素应用之后,即使抗生素浓度降低到低于MIC,也能抑制细菌的繁殖。这种现象称为抗生素的() A: 协同作用 B: 后效应 C: 增强作用 D: 拮抗作用 11、引起医院内感染的致病菌主要是()。 A.革兰阳性菌B.革兰阴性菌C.真菌 D.支原体 12、厌氧菌感染不可选用() A:亚胺培南 B: 氨基糖苷类 C: 甲硝唑 D: 克林霉素 13、大肠埃希菌所致尿路感染治疗不宜选用()A: 阿奇霉素B: SMZ/TMP C: 氨苄西林/舒巴坦D: 环丙沙星 14、老年人和儿童在应用抗菌药时,最安全的品种是()A: 氟喹诺酮类B: 氨基糖苷类C: β—内酰胺类D: 氯霉素类 15、预防用抗菌药物药缺乏指征(无效果,并易导致耐药菌感染)的是() A.免疫抑制剂应用者 B.昏迷、休克、心力衰竭患者C.普通感冒、麻疹、病毒性肝炎、灰髓炎、水痘等病毒性疾病有发热的患者 D.以上都是 16、以下备选项中,除了()外均易产生肾脏毒性。 A.氨基糖苷类B.头孢唑林C.利福平 D.两性霉

2019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最新整理】

《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测试题 1. 治疗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ESBLs)菌感染首选第三代头孢菌素(T,F) 2. 应用头孢菌素前应进行皮内试验(T,F) 3. 肾功能不全时禁用氨基糖苷类抗菌药(T,F) 4. 所有β内酰胺类抗生素均不宜用于甲氧西林耐药葡萄球菌感染,即使体外药敏结果显示敏感(T,F) 5. 两性霉素B静滴容易发生发热、高钾血症、肾功能不全等不良事件(T,F) 6. 头孢唑啉可用于治疗MSSA、溶血性链球菌、肠球菌属所致感染(T,F) 7. 氟喹诺酮类药物不宜用于未成年人(T,F) 8. 肾功能不全患者禁用万古霉素(T,F) 9. 应用碳青霉烯类药物无需合并抗厌氧菌药物(T,F) 10. 治疗不典型病原体感染可选用大环内酯类、氟喹诺酮类或碳青霉烯类(T, F) 11. 两性霉素B静滴时较少发生肝肾功能损害等不良事件(T,F) 12. 氟喹诺酮类药物适用于各年龄段感染性腹泻患者的治疗(T, F) 13. 某些头孢菌素如头孢哌酮较大剂量使用时可有出血倾向(T,F) 14. SMZ-TMP适用于治疗卡氏肺孢菌肺炎(T, F) 答案

1. F, 2. F, 3. F 4. T, 5 F 6 F 7. T 8. F 9. T 10. F 11. F 12. F 13. T 14. T 抗菌药物合理使用与管理测试题——题型来源于:宁夏远程网__国家级继续教育学分 1、链球菌引起的化脓性扁桃体炎,因为耐药尽量不选择哪种抗菌药物()? A:大环内酯类药;B:头孢菌素类;C:青霉素;D:喹诺酮类药 2、以下不属于大环内酯类药物的是(): A:红霉素;B:庆大霉素;C:阿奇霉素;D:克拉霉素 3、抗菌药物不合理使用最突出的原因是()

卫生部令第84号《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管理办法》

《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管理办法》(卫生部令第84号) 《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管理办法》已于2012年2月13日经卫生部部务会审议通过,现予以发布,自2012年8月1日起施行。 部长陈竺 二○一二年四月二十四日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为加强医疗机构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管理,规范抗菌药物临床应用行为,提高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水平,促进临床合理应用抗菌药物,控制细菌耐药,保障医疗质量和医疗安全,根据相关卫生法律法规,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本办法所称抗菌药物是指治疗细菌、支原体、衣原体、立克次体、螺旋体、真菌等病原微生物所致感染性疾病病原的药物,不包括治疗结核病、寄生虫病和各种病毒所致感染性疾病的药物以及具有抗菌作用的中药制剂。 第三条卫生部负责全国医疗机构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的监督管理。 县级以上地方卫生行政部门负责本行政区域内医疗机构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的监督管理。

第四条本办法适用于各级各类医疗机构抗菌药物临 床应用管理工作。 第五条抗菌药物临床应用应当遵循安全、有效、经济的原则。 第六条抗菌药物临床应用实行分级管理。根据安全性、疗效、细菌耐药性、价格等因素,将抗菌药物分为三级:非限制使用级、限制使用级与特殊使用级。具体划分标准如下: (一)非限制使用级抗菌药物是指经长期临床应用证明安全、有效,对细菌耐药性影响较小,价格相对较低的抗菌药物; (二)限制使用级抗菌药物是指经长期临床应用证明安全、有效,对细菌耐药性影响较大,或者价格相对较高的抗菌药物; (三)特殊使用级抗菌药物是指具有以下情形之一的抗菌药物: 1.具有明显或者严重不良反应,不宜随意使用的抗菌药物; 2.需要严格控制使用,避免细菌过快产生耐药的抗菌药物; 3.疗效、安全性方面的临床资料较少的抗菌药物; 4.价格昂贵的抗菌药物。

项目视频监控系统施工方案

保障房项目 视 频 监 控 系 统 施 工 方 案 2016-6-15

一、项目概述 为满足业主安全和科学系统化管理的需要,以及对施工现场随时发生的情况进行全面、及时的了解和掌握,对意外情况能迅速做出正确判断,给出合理、有效、快速的指挥和处理。本设计从现场实际情况出发,在施工区域以及办公区设置若干监控点,进行数字化系统监控,提高现场安全防范水平。 二、设计依据 JGJ/T16-92《民用建筑电气设计规范》; GB502540259-96《电器装置安装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 GB50169-92《电气装置安装工程接地装置施工及验收规范》; GA/T75-94《安全防范工程程序与要求》; GB500198-94《建筑物防雷设计规范》; 国家现行的有关行业标准、规范、规程和规定。 三、工程的施工技术、施工方法、工艺流程 3.1施工程序 线缆敷设→设备安装→设备调试→投入试运行→验收交付使用 3.2主要施工方法

3.2.1系统安装 按照施工图纸的要求,明确安防系统中各种设备与摄像机的安装位置,明确各位置的设备型号和安装尺寸,根据业主具体需求确定安装要求。 根据安防系统设备的技术参数,由业主方做好各设备安装所需的预埋和预留位置。 根据安防系统设备的技术参数和施工设计图纸的要求。配置供电线路和接地装置。 摄像机的镜头应从光源方向对准监视目标,镜头应避免受强光直射。 从摄像机引出的电缆留有1m的余量,以便不影响摄像机的转动。摄像机安装在监视目标附近不易受到外界损伤的地方,而且不影响附近人员的正常活动。安装高度室内不低于2.5m,室外不低于3.5m。摄像机应尽量避免逆光安装。 解码器安装在离摄像机不远的现场,安装不要明显;若安装在吊顶内,吊顶要有足够的承载能力,并在附近有检修孔。 机架底座与地面固定,安装竖直平稳,垂直偏差不超过3‰;控制台正面与墙的净距不小于 1.2m,侧面与墙或其他设备的净距不小于0.8m。 监控室内电缆理直后从地槽或墙槽引入机架、控制台底部,再引到各设备处。所有电缆成捆绑扎,在电缆两端留适当余量。并标示明显的标记。

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知识培训考试习题

夏津县人民医院2016年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知识培训考试试题 姓名:科室:分数: 一、单项选择题(30分) 1、以下抗菌药物按化学结构不属于抗生素的是()。 A、青霉素类 B、头孢菌素类 C、氨基糖苷类 D、.喹诺酮类 2、对多数革兰阴性杆菌包括铜绿假单胞菌具抗菌活性的青霉素类药物是(): A.青霉素B.苯唑西林C.氨苄西林D、哌拉西林 3、肠球菌感染的首选应用的青霉素类药物是() A.青霉素B.苯唑西林C.氨苄西林D、哌拉西林 4、青霉素类药物最常见的不良反应是()。 A.过敏反应B.中枢神经系统反应C.消化系统反应D.肝脏损坏 5、以下为三代头孢菌素的是() A.头孢呋辛B.头孢唑啉C.头孢吡肟D.头孢曲松 6、对主要目标细菌耐药率超过()的抗菌药物,应当暂停该类药物的使用。 A.30%B.40%C.50%D.75% 7、抗菌药物的选择及其合理使用是控制和治疗院内感染的关键和重要措施,以下哪项不正确()。A.病毒性感染者不用B.尽量避免皮肤粘膜局部使用抗菌药物 C.联合使用必须有严格指征D.发热原因不明者应使用抗菌药物 8、哺乳期妇女在应用何种抗菌药时可继续哺乳()。 A.四环素类B.青霉素类C.红霉素酯化物D.磺胺类 9、头孢菌素中抗铜绿假单胞菌作用最强的是()。 A.头孢唑啉B.头孢呋辛C.头孢曲松D.头孢他啶 10、耐甲氧西林的葡萄球菌(MRSA)的治疗应选用()。

A.青霉素B.头孢拉啶C.头孢哌酮D.万古霉 11、下列哪种情况是预防用药的适应症()。 A.昏迷B.中毒C.上呼吸道感染D.人工关节置换术 12、预防术后切口感染常选用的抗菌药物是()。 A.头孢氨苄B.头孢唑啉C.阿奇霉素D.头孢他啶 13、磺胺类药物在尿中乙酰化率高,且溶解性较低,较易出现结晶尿、血尿等。大剂量应用时宜大量饮水,并与等量()同服。 A.氯化钠B.碳酸钠C.碳酸氢钠D.氯化钾 14、β溶血性链球菌感染引起的急性细菌性咽炎及扁桃体炎首选的抗菌药物为:() A.青霉素B.头孢氨苄C.罗红霉素D.头孢克洛 15、以下手术切口属I类(清洁)切口的是(), A、新鲜开放性创伤手术:手术进入急性炎症但未化脓区域;胃肠道内容物有明显溢出污染;无菌技术有明显缺陷(如紧急开胸心脏按压)者。 B、有失活组织的陈旧创伤手术;已有临床感染或脏器穿孔的手术。 C、手术未进入炎症区,未进入呼吸道、消化道及泌尿生殖道,以及闭合性创伤手术符合上述条件者。 D、手术进入呼吸道、消化道及泌尿生殖道但无明显污染,例如无感染且顺利完成的胆道、胃肠道、阴道、口咽部手术。 二、多项选择题(20分) 1、抗菌药物超常处方包括:() A、越级使用抗菌药物 B、无适应症应用抗菌药物 C、超剂量使用抗菌药物 D、重复使用抗菌药物 E、无指征联合应用 2、氨基糖苷类抗菌药物的不良反应包括:() A.耳毒性B.肾毒性C.消化系统反应 D.神经肌肉阻滞作用E.过敏反应 3、抗菌药物的不合理应用表现在以下哪几方面:()

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南

第一部分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的基本原则 抗菌药物的应用涉及临床各科,正确合理应用抗菌药物是提高疗效、降低不良反应发生率以及减少或减缓细菌耐药性发生的关键。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是否正确、合理,基于以下两方面:(1)有无指征应用抗菌药物;(2)选用的品种及给药方案是否正确、合理。 抗菌药物治疗性应用的基本原则 一、诊断为细菌性感染者,方有指征应用抗菌药物 根据患者的症状、体征及血、尿常规等实验室检查结果,初步诊断为细菌性感染者以及经病原检查确诊为细菌性感染者方有指征应用抗菌药物;由真菌、结核分枝杆菌、非结核分枝杆菌、支原体、衣原体、螺旋体、立克次体及部分原虫等病原微生物所致的感染亦有指征应用抗菌药物。缺乏细菌及上述病原微生物感染的证据,诊断不能成立者,以及病毒性感染者,均无指征应用抗菌药物。 二、尽早查明感染病原,根据病原种类及细菌药物敏感试验结果选用抗菌药物; 抗菌药物品种的选用原则上应根据病原菌种类及病原菌对抗菌药物敏感或 耐药,即细菌药物敏感试验 (以下简称药敏)的结果而定。因此有条件的医疗机构,住院病人必须在开始抗菌治疗前,先留取相应标本,立即送细菌培养,以尽早明确病原菌和药敏结果;门诊病人可以根据病情需要开展药敏工作。 危重患者在未获知病原菌及药敏结果前,可根据患者的发病情况、发病场所、原发病灶、基础疾病等推断最可能的病原菌,并结合当地细菌耐药状况先给予抗菌药物经验治疗,获知细菌培养及药敏结果后,对疗效不佳的患者调整给药方案。 三、按照药物的抗菌作用特点及其体内过程特点选择用药; 各种抗菌药物的药效学(抗菌谱和抗菌活性)和人体药代动力学(吸收、分布、代谢和排出过程)特点不同,因此各有不同的临床适应证。临床医师应根据各种

安防监控系统建设施工技术方案

安防监控系统建设施工技术方案 一、方案概述 随着现代化企业制度在我国的普及和深化发展,企业的信息化建设不断深入,各企业特别是大中型企业都加快了信息网络平台的建设;企业正逐步转向利用网络和计算机集中处理管理、生产、销售、物流、售后服务等重要环节的大量数据。 为了更好的保护财产及酒店的安全, 根据企业用户实际的监控需要,在酒店的大厅,楼道,过道,机房,停车场等重点部位安装摄像机。监控系统将视频图像监控, 实时监视, 多种画面分割, 多画面分割显示, 云台镜头控制, 打印等功能有机结合的新一代监控系统,同时监控主机自动将报警画面纪录, 做到及时处理, 提高了保卫人员的工作效率并能及时处理警情,能有效的保护酒店的财产和工作人员的安全, 最大程度的防范各种入侵,提高处理各种突发事件的反映速度, 给顾客提供一个良好的环境, 确保整个酒店的安全。 酒店工作人员利用桌面微机,随时了解各主要区域的安全状况,处理突发事件,酒店闭路监控系统实施可实现其功能为: 1 实时对大门,楼道进行高清晰视频监控 2 可录制各点的视频录像以备安防查用 3 有效保证前台人员的安全规范操作 4 调节镜头的焦距可以清晰的观测到客人出入的具体细节为进一步满足社会经济发展与人们文明生活的高标准要求,创造一个安全、舒适、温馨、高效的住宿环境,根据酒店实际情况,酒店监控分为室内监控和室外监控两部分,室内为酒店内部的监控,夜晚有灯光光线较好,使用普通摄相机即可,室外部分夜晚无路灯,采用红外摄相机以提高监控效果。 二、设计原则本项目方案设计遵循技术先进、功能齐全、性能稳定、节约成本的原则。并综合考虑施工、维护及操作因素,并将为今后的发展、扩建、改造等因素留有扩充的余地。本系统设计内容是系统的、完整的、全面的;设计方案具有科学性、合理性、可操作性。其具有以下原则: 1、先进性与适用性系统的技术性能和质量指标应达到国际领先水平;同时,系统的安装调试、软件编程和操作使用又应简便易行,容易掌握,适合中国国情和本项目的特点。该系统集国际上众多先进技术于一身,体现了当前计算机控制技术与计算机网络技术的最新发展水平,适应时代发展的要求。同时系统是面向各种管理层次使用的系统,其功能的配置以能给用户提供舒适、安全、方便、快捷为准则,其操作应简便易学。 2、经济性与实用性充分考虑用户实际需要和信息技术发展趋势,根据用户现场环境,设计选用功能和适合现场情况、符合用户要求的系统配置方案,通过严密、有机的组合,实现最佳的性能价格比,以便节约工程投资,同时保证系统

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监测与评价制度

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监测与评价制度 为了保证临床抗菌药物的合理应用,根据《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管理办法》、《卫生部关于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管理有关问题的通知》(38号文件)和《卫生部抗菌药物专项整治方案》等法律、法规文件制定本制度。 一、医院按规定开展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监测与评价工作,分析本机构及临床各专业科室抗菌药物使用情况,评价抗菌药物使用的适宜性,对抗菌药物使用趋势进行分析,对抗菌药物不合理使用情况应当及时采取有效干预措施。 二、医院抗菌药物管理工作按规定对以下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情况开展监测,并根据不同情况作出处理: 1.使用量异常增长的抗菌药物。 2.半年内使用量始终居于前列的抗菌药物。 3.经常超适宜症、超剂量使用的抗菌药物。 4.企业违规销售的抗菌药物。 5.频繁发生严重不良反应的抗菌药物。 三、医院应开展细菌耐药监测工作,定期发布细菌耐药信息,建立细菌耐药预警机制,采取相应措施,对接受抗菌药物治疗患者、微生物检验样本送检率不得低于30%,接受限制类和特殊类抗菌药物治疗,微生物检验样本送检率分别不低于50%和80%。 1.对主要目标细菌耐药率超过30%的抗菌药物,应当及时将预警信息通报本机构医务人员。 2.对主要目标细菌耐药率超过40%的抗菌药物,应当慎重经验用药。 3.对主要目标细菌耐药率超过50%的抗菌药物,应参照药敏试验结果选用。

4.对主要目标细菌耐药率超过75%的抗菌药物,应当暂停临床应用,根据追踪细菌耐药结果,再决定是否恢复临床应用。四,对外科系统围手术期抗菌药物的使用进行常规监控和有效管理(重点是工类切口),并有月报告制度。 五、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监测与分析评价,实行周通报、月点评、季分析制度。 六、评价内容应包括如下几方面 1.门急诊:抗菌药物使用率、抗菌药物使用的合理性。2.住院部:抗菌药物使用率、使用强度、病原学送检率、特殊类抗菌药物使用情况、抗菌药物使用的合理性。 3.外科手术及介入:I 类切口:预防使用抗菌药物使用率,术前用药时间窗符合率,预防用药疗程的符合率、预防用药品种选择的合理率。 (学习的目的是增长知识,提高能力,相信一分耕耘一分收获,努力就一定可以获得应有的回报)

视频监控系统技术方案

视频监控系统 技术方案 目录

第1章工程概述 (4) 一、工程概述 (4) 二、系统概述 (4) 第二章视频监控子系统 (6) 一、系统概述 (6) 二、设计依据和原则 (6) 1、视频监控系统设计依据 (6) 2、视频监控系统设计原则 (7) 三、系统设计思想 (7) 四、视频监控系统组成及原理 (7) 1、视频监控系统组成 (7) 1.1前端部分 (7) 1.2传输部分 (8) 1.3后端部分 (9) 2视频监控系统规划 (10) 2.1系统拓扑图 (10) 2.3 集中管理控制 (11) 五、设备供应商简介 (13) 第三章系统设备选型 (15) 1、IP网络红外枪机(金三立ST-NT5042H) (15) 1.1主要特性 (15) 1.2技术参数 (17) 2、IP网络恒速球机(金三立ST-NT8279HR) (18) 2.1主要特性 (18) 3.2技术参数 (20) 3、视频管理(金三立ST-NTMS-CD08) (22) 3.1主要特性 (22) 3.2技术参数 (23) 4、存储服务器(金三立ST-NTMS-SD02) (24) 4.1、主要特性 (25) 4.2技术参数 (25) 5、视频接入交换机(中兴RS-2950-28TC) (26)

第1章工程概述 一、工程概述 XXXXXXXX市视频监控系统本次系统建设属于改扩建项目,依照XXXXXXXX实际需求及XXXXXXXX总体规划相关要求,本次建设项目是视频监控系统。 本次设计主要考虑到与前期系统的融合,在有条件的情况下进行适当的升级。总体规划主要是视频监控系统的硬件搭建及系统的运行,后期由总集成平台管理软件来完成纳入市政服务中心现用电子监察视频监控系统进行统一管理,实现与省、市、县三级联网电子监察系统无缝对接。 二、系统概述 XXXXXXXX视频监控系统的系统结构清晰合理,既相互关联又相对独立,形成一个全方位智能安防管理系统。 为确保系统建设的严密性、完整性,本次设计对前端信号采集、传输部分、控制部分均采用了技术非常成熟的可靠产品。本着从设计的角度杜绝系统规划的可能隐患,结合建设方的宏观功能需求、行业相关规范及考虑综合性价比等因素,对该项目进行了细化规划设计。 我们的设计宗旨是让员工在环境一流、风格鲜明、品格高尚的办

2016年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知识培训考试试题

夏津县人民医院 2016年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知识培训考试试题 姓名:科 室:分数: 一、单项选择题(30分) 1、以下抗菌药物按化学结构不属于抗生素的是()。 A、青霉素类 B、头孢菌素类 C、氨基糖苷类 D、.喹诺酮类 2、对多数革兰阴性杆菌包括铜绿假单胞菌具抗菌活性的青霉素类药物是(): A.青霉素B.苯唑西林C.氨苄西林D、哌拉西林 3、肠球菌感染的首选应用的青霉素类药物是() A.青霉素B.苯唑西林C.氨苄西林D、哌拉西林 4、青霉素类药物最常见的不良反应是()。 A.过敏反应 B.中枢神经系统反应C.消化系统反应D.肝脏损坏 5、以下为三代头孢菌素的是() A.头孢呋辛 B.头孢唑啉 C.头孢吡肟D.头孢曲松 6、对主要目标细菌耐药率超过()的抗菌药物,应当暂停该类药物的使用。 A.30% B.40% C.50% D.75% 7、抗菌药物的选择及其合理使用是控制和治疗院内感染的关键和重要措施,以下哪项不正确()。 A.病毒性感染者不用B.尽量避免皮肤粘膜局部使用抗菌药物

C.联合使用必须有严格指征D.发热原因不明者应使用抗菌药物 8、哺乳期妇女在应用何种抗菌药时可继续哺乳()。 A.四环素类B.青霉素类 C.红霉素酯化物D.磺胺类 9、头孢菌素中抗铜绿假单胞菌作用最强的是()。 A.头孢唑啉B.头孢呋辛 C.头孢曲松 D.头孢他啶 10、耐甲氧西林的葡萄球菌(MRSA)的治疗应选用()。 A.青霉素B.头孢拉啶C.头孢哌 酮 D.万古霉 11、下列哪种情况是预防用药的适应症()。 A.昏迷B.中毒 C.上呼吸道感染 D.人工关节置换术 12、预防术后切口感染常选用的抗菌药物是()。 A.头孢氨苄 B.头孢唑啉 C.阿奇霉素D.头孢他啶 13、磺胺类药物在尿中乙酰化率高,且溶解性较低,较易出现结晶尿、血尿等。大剂量应用时宜大量饮水,并与等量()同服。 A.氯化钠B.碳酸钠C.碳酸氢钠D.氯化钾 14、β溶血性链球菌感染引起的急性细菌性咽炎及扁桃体炎首选的抗菌药物为:() A.青霉素B.头孢氨苄C.罗红霉素D.头孢克洛 15、以下手术切口属I类(清洁)切口的是(), A、新鲜开放性创伤手术:手术进入急性炎症但未化脓区域;胃肠道内容物有明显溢出污染;无菌技术有明显缺陷(如紧急开胸心脏按压)者。 B、有失活组织的陈旧创伤手术;已有临床感染或脏器穿孔的手术。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