区域土地利用综合效率评价及其收敛性检验_以浙江省为例_范建双
基于优化G-P指数法的知识产权保护强度指数——以浙江省11个市为例

浙江工贸职业技术学院学报JOURNAL OF ZHEJIANG INDUSTRY&TRADE VOCATIONAL COLLEGE第20卷第4期2020年12月V ol.20No.4Dec.2020收稿日期:2020-09-06基金项目:浙江省科技厅2018年软科学项目“知识产权保护推进产业转型升级实证分析及其对策研究”(2019C35047)作者简介:朱微微(1990—),女,助教,主要研究方向:应用数学和高职教育;徐国盛(1965—),男,副教授,主要研究方向:高职教育;王积建(1966—),男,教授,主要研究方向:应用数学、应用统计和数学建模。
Doi:10.3969/j.issn.1672-0105.2020.04.013基于优化G-P 指数法的知识产权保护强度指数*——以浙江省11个市为例朱微微,徐国盛,王积建(浙江工贸职业技术学院,浙江温州325003)摘要:为了测评浙江省11个市知识产权保护强度,使用修正的G-P 指数法,获得了各市2007—2018年知识产权保护强度指数。
经过单因素方差分析结果表明,各市知识产权保护强度指数在统计意义上无显著差异(p=0.4505),导致在精细化研究中失去价值。
为了扩大区分度,建立了优化的G-P 指数法,不但加大异质化指标的总权重,而且采用离差最大化法确定各个异质化指标的权重,最终获得了各市历年知识产权保护强度优化指数,单因素方差分析结果表明,各市优化指数具有显著差异(p=0.0000)。
关键词:知识产权;G-P 指数法;方差分析;浙江省中图分类号:C3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0105(2020)04-0062-06Index of Intellectual Property Protection Intensity Based on Optimized G-P IndexMethod --Taking Eleven Cities in Zhejiang Province as an ExampleZHU Wei-wei,XU Guo-sheng,WANG Ji-jian(Zhejiang Industry &Trade V ocational College,Zhejiang Wenzhou,325003,China)Abstract:To evaluate the intellectual property protection intensity of eleven cities in Zhejiang Province,a revised G-P index method is used to obtain the index of the intellectual property protection intensity of respective cities from 2007to 2008.Through sin-gle factor variance analysis,the result indicates that the index of the intellectual property protection intensity of all cities has no signifi-cant difference in the statistical sense (p=0.4505),leading to the loss of value in detailed research.In order to expand the differentia-tion,the optimized G-P index method is established,which not only increases the total weight of the heterogeneity quota,but also uses the maximum deviation method to determine the weight of each heterogeneity quota.Finally,the optimization index of intellectual property protection intensity of each city over the years is obtained.The result of one-way variance analysis is that the optimized index of each city has significant difference (p=0.0000).Key Words:intellectual property;G-P index method;variance analysis;Zhejiang Province加强知识产权保护,有利于推动科技创新,有利于繁荣文艺创作,有利于增强经济实力,有利于促进对外贸易、引进外商和外资投资。
江浙沪地区城市建设用地环境效率评价——基于三阶段DEA与Bootstrap—DEA方法

b e c o me t h e ma i n r e s t r i c t i o n s o f r e g i o n a l u r b a n i z a t i o n l e v e 1 . T h e c r u c i a l p o i n t o f s o l v i n g t h e s e p r o b l e ms i s t o ̄ mp r o v e t h e e n v i r o n me n t a l e f ic f i e n c y o f u r b a n c o n s t r u c t i o n l a n d . Th e r e f o r e , i t i s o f g r e a t s i g n i ic f a n c e t o e v a l u a t e t h e e n v i r o n me n t a l e f f i c i e n c y o f u r b a n c o n s t r u c t i o n l a n d. T h i s P a D e r c h o s e t h e t h r e e . s t a g e DE A a n d Bo o t s t r a p - DEA me t h o d s t o a n a l y z e t h e e n v i r o n me n t a l e f i f c i e n c y o f u r b a n c o n s t r u c t i o n l a n d o f t h e 2 5 c i t i e s
利 用与收益分配 方面研 究i 唐芹 ( 1 9 8 8 一 ) , 女, 桂林 电子科技大学商学院 , 硕士研究生 研究方 向为城市土地利用与收益 分 配. 通讯作者 ;
土地质量地球化学评估与农用地分等成果整合方法——以浙江省嘉善县为例

整 合。 不 同整合 方 法的 结果 具各 自特 点 , 在相 应 的领 域 中应用 。 可
关键 词 : 土地 质量 地 球化 学评估 ; 用地 分等 : 合 农 整
L n ai o h mia Ases n n eReut o e rc l r l a d a dQu l yGe c e c l ssme t dt s l f h iut a L n t a h s t Ag u
(. 1浙江省地质调查 院, 江 杭 州 3 1 0 ;. 江省嘉善县 国土资源局 , 浙 1 2 32浙 浙江 嘉善 3 4 0 1 1 0; 3 浙 江嘉善县农 业经济局 , . 浙江 嘉善 3 4 0 ) 1 1 0
摘要 : 了全 面衡 量 农用地 的质 量 , 为 以浙 北平 原 嘉善 县 为例 , 用 农用 地 分等和 土地 质量 地 球化 学评 估成 果 , 过 GI 利 通 S 空 间分 析工 具 , 用 了叠 加法 、 采 因素 法 、 因子叠 加法 三种 方 法对 土地质 量 地球 化学 评估 结 果与 农用 地分 等结 果进 行 单
r s l a eu e rb scfr a d p oe t n a e sd ma c td a d l n ln i ga p iai n f co t o tg ai n rs l s f l e ut c nb s d f a i amln r t ci r a e r ae n d p a nn p l t ; a trme h d i e r t u t i u eu s o o a c o n o e ss
f Z e ag ntue f el iaS re,a gh u 12 3C ia2J sa ueuoL n eore,i h n34 0 , h a 1 hj n stto G o g l uvyhn zo 10 , h ; .i hnB r f a dR sucsJ sa 1 10C i ; . i I i oc 3 n a a a n
区域高质量发展水平测度与评价——以长江经济带11省(市)为例

区域高质量发展水平测度与评价——以长江经济带11省(市)为例袁倩倩徐徐摘要:构建高质量发展指标评价体系,以长江经济带11省(市)2008-2018年的数据,综合运用群组AHP法、因子分析权数法■,从经济、科技、环保、教育和自然稟賦等五个维度对高质量发展水平进行测度,再运用GIS可视化技术,演示11省(市)评价值时空演化特征。
最后,通过对长江经济带11省(市)五大维度在综合评价中的贡献率进行濱入分析,剖析发展短板及面临的各种难点和挑战。
关键词:长江经济带;高质量发展;群组AHP;因子分析权数法;贡献率一、引言和文献综述2017年以来,中国经济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
推动高质量发展是当前和今后明确发展思路、制定经济政策、实施宏观调控的根本要求。
长江经济带是“一带一路”的海陆交汇地带,是沟通境内外、连接东中西的中国经济大动脉。
推动长江经济带协同高质量发展,将是现在和未来很长时间政府工作的重点。
2017年提出高质量发展后,一些学者开始尝试构建高质量发展指标评价体系,挖掘高质量发展的影响因素。
另有一些学者在现有方法的基础上进行改进,以求得到更能准确评价高质量发展现状的定量方法。
本文结合我国处于高质量发展阶段的实际情况,分析已有相关研究,突破仅从经济、科技等方面定量研究高质量发展的束缚.剖析长江经济带高质量发展时空演化特征。
二、高质量发展评价体系构建针对高质量发展,学者间有不同的解读,但增长的稳定性、教育的普及性、科技的先进性、发展的均衡性和环境的持续性是其核心内涵。
高质量发展不仅追求发展过程,还要追求发展结果;不仅把握发展的当前动力,还要把握发展的前景与潜力。
本文以长江经济带为例,从经济、科技、环保、教育和自然禀赋五个维度共33个指标,构建新时代中国区域高质量发展指标评价体系。
(一)方法理论基础样本和数据收集:本文选取长江经济带11省(市)作为研究样本,从中国统计年鉴和11省(市)2008-2018年的年鉴,收集相关指标原始数据。
旅游资源评价体系、方法与实证研究——以浙江省为例

旅游资源评价体系、方法与实证研究——以浙江省为例引言:浙江省作为中国东南沿海发达省份之一,以其丰富的自然风光、悠久的历史文化和独特的民俗风情而闻名于世。
因此,如何科学评价浙江省的旅游资源,为地方政府和旅游产业提供决策参考,成为一个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
本文旨在探讨旅游资源评价体系与方法,并以浙江省为例进行实证研究,从而深入理解浙江省旅游资源的状况、特点和潜力。
一、旅游资源评价体系的构建1.1 自然资源评价维度自然资源是旅游业发展的重要基础,构建旅游资源评价体系时,需要考虑自然景观的多样性、景区的独特性、资源的可持续性等方面的指标。
比如:自然景观质量、气候条件、生物多样性等指标可以用来评价自然资源的丰富性和吸引力。
1.2 人文资源评价维度人文资源是旅游业的重要组成部分,考虑到历史文化遗址、传统民俗、艺术表演等方面的指标可以用来评价人文资源的独特性、品质和影响力。
1.3 旅游基础设施评价维度旅游基础设施的建设和完善对于旅游资源的开发和利用至关重要,比如:交通便利程度、酒店和餐饮服务质量、旅游设施的现代化程度等指标可以用来评价旅游基础设施。
二、旅游资源评价方法的选择2.1 主观评价方法主观评价方法通过专家、学者或者游客的经验和感受进行评价。
例如,通过问卷调查、访谈或专家打分等方式,获得关于旅游资源质量、体验感受、满意度等方面的数据。
2.2 客观评价方法客观评价方法通过客观数据,如统计数据、经济数据、旅游资源管理数据等来评价旅游资源。
数据指标主要包括游客数量、旅游收入、投资规模、旅游设施配套程度等。
2.3 综合评价方法综合评价方法综合运用主观和客观评价方法,结合各种指标和权重进行评价,通过建立数学或统计模型来得出结果。
例如,使用层次分析法(AHP)或模糊综合评价方法来分析各项指标的重要性和权重。
三、浙江省旅游资源实证研究3.1 特色资源分析浙江省以其丰富的自然资源和独特的人文景观而闻名。
例如,杭州西湖、千岛湖、普陀山等自然景区和栎社村、木雕村、绍兴古城等人文景区都具有独特的魅力和吸引力。
城市不同功能区土地集约利用评价与障碍调控研究——以济南市中心城区为例

土地经济研究2021(2):164186Journal of Land Economics引用格式:关梅,平宗莉,廉妍妍,等.城市不同功能区土地集约利用评价与障碍调控研究一以济南市中心城区为例[J].土地经济研究,2021(2):164-186.[GUAN Mei,PING Zongli, LIAN Yanyan,et al.Evaluation of intensive land use and barrier regulation in different functional zones of cities:A case study of central urban area in Jinan City[J].J ournal of Land Eco-nomics?2021(2):164-186.]城市不同功能区土地集约利用评价与障碍调控研究----以济南市中心城区为例关梅1,平宗莉1,廉妍妍2,李月霞",曲衍波3,刘敏3(1.山东省国土空间规划院,山东济南250014;2.济南市历城区自然资源局,山东济南250014;3.山东财经大学公共管理学院,山东济南250014)摘要城市土地集约利用是一个协调推进的过程,深刻认识城市不同功能区土地集约化形态及其障碍因子,对促进城市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以济南市中心城区为研究区域,基于“区域一地块”综合视角,划分出城市居住、商业、工业、教育和行政五类功能区,并建立建设用地集约化形态识别表征指标体系,利用多因素加权法和协调度、障碍度等模型进行城市不同功能区土地集约化形态识别与障碍诊断分析,进而提出城市不同功能区土地集约利用调控模式。
研究发现:1)地块尺度上,济南市中心城区的土地集约度整体较好,低度集约土地面积整体占比为30%,存在一定的挖掘潜力;2)功能区尺度上,商业功能区的集约度最高,工业、教育、行政功能区依次递减,居住功能区的集约度最低;收稿日期:2021-10-15基金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42077434,41771560),山东省高等学校“青年创新团队发展计划”项目(2019RWG016),山东省国土空间规划院科研项目。
耕地破碎度评价方法与实证研究——以浙江省宁波市为例

耕地破碎度评价方法与实证研究——以浙江省宁波市为例陈帷胜;冯秀丽;马仁锋;洪巧娜【摘要】研究目的:借鉴景观格局研究思路,构建耕地破碎度评价模型,利用1992年、2003年和2014年3期TM影像,对宁波市各县(市、区)耕地破碎状况进行综合评价,以期为区域耕地管理政策的制定和完善提供基础数据以及耕地破碎度的研究提供理论上的参考.研究方法:景观指数法,熵权法,自然分级法.研究结果:全市各评价单元耕地破碎度不断增加,1992-2003年耕地破碎度增加的幅度大于2003-2014年.全市耕地破碎度空间分布情况变化明显,1992-2003年两个Ⅰ级区转化为Ⅱ级区,一个Ⅱ级区转化为Ⅲ级区,2003-2014年,Ⅲ级区增加两个,全是由Ⅱ级区转化而来,Ⅰ级区只剩下一个.研究结论:全市耕地破碎度不断增加,地形复杂、经济发达的地区耕地破碎度偏大.【期刊名称】《中国土地科学》【年(卷),期】2016(030)005【总页数】8页(P80-87)【关键词】土地评价;TM;耕地;破碎度;熵权法;宁波【作者】陈帷胜;冯秀丽;马仁锋;洪巧娜【作者单位】宁波大学城市科学系,浙江宁波315211;宁波大学城市科学系,浙江宁波315211;宁波大学城市科学系,浙江宁波315211;宁波土地勘测规划院,浙江宁波315211【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F301.21随着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土地供需矛盾日益尖锐。
不断增长的人口数量、日渐减少的耕地、不断退化的土壤肥力、利用效益低下且破碎的耕地等农业生产中所面临的问题都对国家的粮食生产安全战略构成威胁。
其中,耕地破碎现象在这些问题中显得尤为突出,耕地破碎化是土地的地块大小、距离、分布不协调的综合反映[1],一方面造成生产资料浪费,降低农业生产率;另一方面,不利于新技术、新设备的应用,阻碍农业规模化、现代化发展。
因此,在耕地资源有限的情况下,加强对耕地破碎化的研究,对提高现有耕地资源产出效益、加强耕地资源集约规模利用、解决耕地破碎化问题具有重要的理论与现实意义。
生态调节服务产品价值实现的适宜性评价及模式分区——以浙江省丽水市为例

第35卷第4期2021年4月Vol.35No.4Apr.,2021中国土地科学China Land Sciencedoi:10.11994/zgtdkx.20210402.160043生态调节服务产品价值实现的适宜性评价及模式分区----以浙江省丽水市为例吴绍华打侯宪瑞2,彭敏学3,程敏打薛继斌2,鲍海君1(1.浙江省“八八战略”研究院,浙江杭州310018;2.浙江财经大学公共管理学院,浙江杭州310018;3.广州市城市规划勘测设计研究院,广东广州510000)摘要:研究目的:针对生态调节服务产品价值实现的难点问题,提出生态产品价值实现的适宜性评价技术,为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模式在国土空间落地提供决策支持。
研究方法:利用过程模型方法评价生态调节服务产品的空间分布格局,采用适宜性评价技术分析生态产品开发的适宜性。
研究结果:(1)提出了“生态系统服务分类一价值实现途径一适宜性分区”生态产品价值实现的分析框架;(2)从生态系统服务、土地利用和限制因子3个方面建立了生态产品价值实现的适宜性评价指标体系;(3)定量评价了丽水市固碳、释氧、水源涵养、水土保持、污染去除、负氧离子释放、降温调节、增湿调节8种调节服务产品的空间分布格局,生态系统服务表现出空间集聚特征;(4)丽水市生态农业、生态工业、生态康养和生态补偿4种价值实现模式分区面积分别占58%、8%、13%和21%。
研究结论:生态调节产品价值实现的适宜性评价和模式分区,将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落实到国土空间上,可为“两山”转化和高质量发展提供决策参考。
关键词:土地生态;生态产品;生态系统服务;空间规划;土地利用中图分类号:F301.2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001-8158(2021)04-0081-09生态产品是普惠民生福祉和维系人类生存发展的必需品[1-2]o2010年中国在《全国主体功能区规划》文件中系统性阐释生态产品理念,中共十九大报告提出“要提供更多优质生态产品以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优美生态环境需要”,生态产品供给及价值实现机制已成为自然资源领域理论研究和实践探索的热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