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电压技术》章节要点

《高电压技术》章节要点
《高电压技术》章节要点

1-1 气体放电的主要形式

1.气体放电、闪络、击穿的概念;

2.气体的绝缘特性和强度;

3.气体放电的形式及其特点。

1-2 气体中带电质点的产生和消失

1.激励、激励能、电离、电离能、分级电

离的概念;

2.带电质点的产生和消失方式;

3.电离的主要方式、电离的原因及其条

件;

4.自由行程和平均自由行程的概念;

5.异号带电质点复合成中性原子(分子)

时,光电子的产生过程;

6.表面电离比空间电离更容易的原因;

7.带电质点消失的各种方式及其特点;

8.电子的亲和能和电负性对气体分子附

着效应的影响;

9.SF

6

气体为什么具有高电气强度。

1-3 汤逊理论和流注理论

1.汤逊放电理论和流注理论各自的使用

范围;

2.汤逊放电描述的电子崩发展过程;

3.电子碰撞游离系数α;

4.汤逊理论的自持放电条件及其物理解

释;

5.巴申定律及其在实际中的应用;

6.流注理论与汤逊理论在考虑放电发展

因素上的不同;

7.流注及其放电的发展过程;

8.流注及自持放电的形成条件。

1-4 不均匀电场中的放电过程

1.稍不均匀电场和极不均匀电场的划分

及其典型的电场形式;

2.稍不均匀电场和极不均匀电场的放电

特征;

3.电晕放电的概念和导线起晕场强的计

算;

4.极不均匀电场中的放电发展过程;

5.极性定义和极性效应、影响因素。

1-5 冲击电压下气隙的击穿特性

1.雷电冲击的有关概念:全波和截波、波

前时间和半峰值时间等;

2.雷电、操作波标准波形;

3.放电时间和放电时延的概念及组成;

4.50%冲击放电电压;

5.伏秒特性的定义、求取伏秒特性的方法

和伏秒特性的配合,间隙的伏秒特性和电场分布有何关系;

6.操作冲击电压波作用下的击穿特性。1-6 影响气体放电电压的因素

1.电场形式对放电电压的影响

2.电压波形对放电电压的影响

3.温度、气压和气体相对密度对击穿电压

的影响;

4.湿度对击穿电压的影响;

5.海拔高度对击穿电压的影响。

1-7 提高气体介质电气强度的方法

1.提高气体间隙绝缘强度的两种主要途

径;

2.改善电场分布的主要措施;

3.加强气体间隙中的去游离的措施。1—8 沿面放电

1.沿面放电的概念;

2.沿面放电的界面电场分布的3种典型

情况,影响沿面放电电压因素;

3.沿面放电电压小于纯空气间隙击穿电

压的原因;

4.极不均匀电场种2种沿面放电形式;

5.提高沿面放电电压的措施。

2—1 介质的极化、电导和损耗

1.极化的概念;

2.极化的基本形式及其特点;

3.极化的等值电路;

4.电介质电导的概念;

5.固体电介质的体积绝缘电阻和表面绝

缘电阻;

6.电介质的等效电路;

7.电介质在直流电压作用下的吸收现象、

吸收曲线、吸收电流,了解绝缘泄漏电

流和绝缘电阻的含义及反映缺陷类型;

8.介质损耗的形式,介质损耗与绝缘的关

系;

9.介质的并联、串联等效电路,介质损耗

角正切tanδ和介质损耗;

10.tanδ作为综合反映介质损耗特性优劣

指标的理由

11.影响tanδ的各种因素。

2—2 液体介质的击穿

1.变压器油的击穿机理-小桥理论;

2.影响液体电介质击穿电压的因素;

3.提高液体电介质击穿电压的措施。

2-3 固体介质的击穿

1.固体电介质中的3种击穿形式;

2.影响固体电介质击穿电压的因素;

3.固体介质的电击穿、热击穿和电化学击

穿的机理,分析提高固体介质击穿电压

的主要措施

3-1 绝缘参数的测量

1.兆欧表的工作原理;

2.吸收比的测量;

3.绝缘状态的综合判断;

4.介质损耗角正切测量方法的适用范围;

5.QS1型电桥的接线方式及其各自的适用

范围,测量中干扰的产生和消除方法。

6.局部放电的等效模型、参量及测量原

理;

7.局部放电的测量回路。

8.电气设备的绝缘缺陷分类,电气设备的

绝缘试验方法分类;

9.大型高电压试验设备有哪些

3-2 工频高电压试验

1.工频高压试验的作用;

2.工频高压试验接线,各元件的作用;

3.工频高压的产生方式;

4.工频试验变压器特点;

5.工频试验变压器的调压方式;

6.工频高压的测量方法;

7.工频试验中为什么会出现过电压?如

何限制?

3-3 直流高电压试验

1.直流高电压试验的种类;

2.直流高电压试验适用场合;

3.直流高电压试验的产生方式,串级直流

各元件电位分布,硅堆反向电压;

4.直流高电压的测量方法有哪些。

3-4 冲击高电压试验

1.冲击高压发生器基本回路的工作原理

及各元器件作用;

2.多级冲击高压发生器的工作原理与分

析;

3.冲击电压的测量。

4-1 单导线波过程

1.波过程的基本概念(什么是波过程?波

过程采用什么方法分析?哪些情况下

需要采用波过程进行分析);

2.波动方程及其解;

3.描述行波在均匀无损单导线上传播基

本规律的4个方程;

4.波动方程解的物理意义,波速;

5.波阻抗的有关概念以及与电阻的异同。4-2 波的折射和反射

1.产生行波折射和反射的原因;

2.产生行波折射和反射计算公式;

3.几种特殊情况下的折、反射波(线路末

端开路、短路和接匹配电阻等);

4.彼德逊法则及其物理解释、适用条件;

5.采用彼德逊法则计算各种复杂系统波

过程。

4-3 行波通过串联电感和并联电容

1.行波通过串联电感和并联电容的求解

方法;

2.行波通过串联电感和并联电容时对波

前陡度的影响及计算。

4-4 行波的多次折、反射

1.采用网格法计算行波的多次折、反射,

注意4个折、反射系数对应的物理过

程;

2.了解行波的多次折、反射过程,并进行

相关计算。

4-5 无损耗平行多导线系统的波过程

1.n根平行多导线系统的电压电流方程及

解;

2.两根平行多导线系统的电压电流方程;

3.对平行多导线系统种的一些有关耦合

的典型问题求解。

4-6 冲击电晕对线路波过程的影响

1.引起行波衰减和变形的因素;

2.冲击电晕对导线上波过程的影响;

3.冲击电晕对冲击波头时间的影响。

4-7 变压器绕组中心的波过程1.单相变压器绕组波过程的分析(电压分

布,最高电位,l 含义,中性点方式);

2.三相变压器绕组的波过程的分析;(不

同接法的电位分布,最大电压点)

3.变压器绕组的保护;

4.冲击电压在变压器高、低压绕组之间的

传递、危害及防护;

5.旋转电机绕组中波过程的特点。

5-1 雷电放电过程及雷电参数

1.雷击时的等值电路;

2.雷电压、雷电流的定义,3个波形参数

(幅值、波前和半峰时间);

3.雷电流的计算波形、幅值概率;

4.雷暴日、雷暴小时、地面落雷密度和输

电线路落雷次数。

5-2 防雷保护装置

1.避雷针、避雷线的保护原理;

2.单根避雷针的保护范围的定义和计算。

3.避雷器的类型及基本要求;

4.各种避雷器的结构和工作原理;

5.各种避雷器的优缺点和应用场合;

6.避雷器的主要参数,避雷器保护与残

压、距离和陡度的关系;

7.接地的种类;

8.防雷接地与其它接地的主要差别;

9.冲击接地电阻的火花和电感效应;

10.接地体形式及接地电阻估算。

5-3 输电线路的防雷保护

1.衡量输电线路防雷性能优劣的主要指

标;

2.耐雷水平的定义;

3.雷击跳闸率的定义;

4.感应过电压的形成机理及特点;

5.感应过电压的计算;

6.输电线路遭受直击雷的3种情况;

7.“反击”、“绕击”的概念;

8.“反击”、“绕击”时线路耐雷水平的计

算;

9.保护角的定义及与绕击率的关系;

10.引起输电线路雷击跳闸的条件,建弧

率、击杆率和绕击率的概念和计算;

11.输电线路雷击跳闸率的计算;

12.输电线路防雷保护措施。

5-5 发电厂的变电所的防雷保护

1.独立避雷针与相邻装置之间应有的空

间距离和殿下距离的校验;

2.避雷器的保护作用分析;

3.避雷器和被保护设备上电压图解计算,

保护距离计算;

4.进线段保护的作用及概念;(限制幅值

和陡度的分析)

5-6 变压器及电机的防雷保护

1.三绕组和自耦变压器的防雷保护;

2.直配电机和非直配电机的概念;

3.直配电机的防雷保护特点。

6. 内部过电压

1.内部过电压及其分类,内部过电压的大

小及其表示方法;

2.切空线过电压的产生原因,影响过电压

大小的因素,抑制过电压的主要措施;

3.合空线过电压的产生原因,影响过电压

大小的因素,抑制过电压的主要措施;

4.切空变过电压的产生原因,影响过电压

大小的因素,抑制过电压的主要措施;

5.间歇电弧接地过电压的概念,产生原

因,发展机理、最大幅值、限制措施、消弧线圈原理;

6.铁磁谐振机理及产生条件,稳定点分

析;7、绝缘配合

1.绝缘配合的概念;

2.主要的绝缘配合方法及其使用范围。

九年级化学沪教版各章节知识点(必备)

第1单元走进化学世界 1、化学是研究物质的组成、结构、性质以及变化规律的基础科学。 2、我国劳动人民商代会制造青铜器,春秋战国时会炼铁、炼钢。 3、绿色化学-----环境友好化学(化合反应符合绿色化学反应) ①四特点P6(原料、条件、零排放、产品)②核心:利用化学原理从源头消除污染 4、蜡烛燃烧实验(描述现象时不可出现产物名称) (1)火焰:焰心、内焰(最明亮)、外焰(温度最高) (2)比较各火焰层温度:用一火柴梗平放入火焰中。现象:两端先碳化;结论:外焰温度最高(3)检验产物H2O:用干冷烧杯罩火焰上方,烧杯内有水雾 CO2:取下烧杯,倒入澄清石灰水,振荡,变浑浊 (4)熄灭后:有白烟(为石蜡蒸气),点燃白烟,蜡烛复燃。说明石蜡蒸气燃烧。 5、吸入空气与呼出气体的比较 结论:与吸入空气相比,呼出气体中O2的量减少,CO2和H2O的量增多 (吸入空气与呼出气体成分是相同的) 6、学习化学的重要途径——科学探究 一般步骤:提出问题→猜想与假设→设计实验→实验验证→记录与结论→反思与评价 化学学习的特点:关注物质的性质、变化、变化过程及其现象; 7、化学实验(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 一、常用仪器及使用方法 (一)用于加热的仪器--试管、烧杯、烧瓶、蒸发皿、锥形瓶 可以直接加热的仪器是--试管、蒸发皿、燃烧匙 只能间接加热的仪器是--烧杯、烧瓶、锥形瓶(垫石棉网—受热均匀) 可用于固体加热的仪器是--试管、蒸发皿 可用于液体加热的仪器是--试管、烧杯、蒸发皿、烧瓶、锥形瓶 不可加热的仪器——量筒、漏斗、集气瓶 (二)测容器--量筒 量取液体体积时,量筒必须放平稳。视线与刻度线及量筒内液体凹液面的最低点保持水平。 量筒不能用来加热,不能用作反应容器。量程为10毫升的量筒,一般只能读到0.1毫升。 (三)称量器--托盘天平(用于粗略的称量,一般能精确到0.1克。) 注意点:(1)先调整零点 (2)称量物和砝码的位置为“左物右码”。 (3)称量物不能直接放在托盘上。 一般药品称量时,在两边托盘中各放一张大小、质量相同的纸,在纸上称量。潮湿的或 具有腐蚀性的药品(如氢氧化钠),放在加盖的玻璃器皿(如小烧杯、表面皿)中称量。 (4)砝码用镊子夹取。添加砝码时,先加质量大的砝码,后加质量小的砝码(先大后小) (5)称量结束后,应使游码归零。砝码放回砝码盒。 (四)加热器皿--酒精灯 (1)酒精灯的使用要注意“三不”:①不可向燃着的酒精灯内添加酒精;②用火柴从侧面点燃酒精

中考物理各章节详细复习要点

各章节详细复习要点 第一章声现象 1.声音的发生和传播 发生体在振动——实验;声音靠介质传播——介质:一切固液气;真空不能传声。 声速——空气中声速(约340m/s);一般的,固体中速度>液体中速度>气体中速度;声音速度随温度上升而上升 回声——回声所需时间和距离;应用 计算——和行程问题结合 2.音调、响度和音色 客观量——频率(注意人听力范围和发声范围)、振幅 主观量——音调、响度(高低大小的含义);影响响度的因素:振幅、距离、分散程度 音色——作用;音色由发声体本身决定 3.噪声的危害和控制 噪声——物理和生活中的噪声(物理-不规则振动,生活-影响工作、学习、休息的声音);噪声等级:分贝(0dB-刚引起听觉);减小噪声方法(声源处、传播过程中、人耳处);四大污染(空气污染、水污染、固体废物污染、噪声污染) 第二章热现象 1.温度计 温度计——常见温度计的测温物质、原理、量程(体温计:35~42℃;寒暑表:-20~50℃) 使用方法——体温计构造及使用(缩口部分;甩体温计的作用、原理;不甩的后果-只影响测低温)、温度计的使用(注意量程的选择);校正温度计;读数(一般地,读数时不能离开物体) 温标——摄氏温标、热力学温标及换算;绝对零度;常见温度 2.物态变化 熔化和凝固——实验装置(水浴加热);常见晶体、非晶体;熔点、凝固点;图象 汽化——蒸发;影响蒸发快慢的因素;沸腾实验装置;蒸发和沸腾的联系、区别(都是汽化;剧烈程度、发生条件等);酒精灯的使用(可参照化学相关内容) 液化——两种途径(降温一定可使气体液化;压缩可能使气体液化)升华和凝华——实例

3.物态变化中的热量传递 吸热——固→液→气(即使温度不变也有热量的传递);放热——气→液→固 4.其他 现象解释——例:纸锅烧水、“白气”和玻璃上的水珠(液化)、霜、露、晾衣服(蒸发和升华)、樟脑等;电冰箱原理;物态变化中的热量计算;注意名词的写法(汽、气;溶、融、熔;化、华;凝)以及字母(t和T;℃和K) 第三章光的反射 1.光源——火把、蜡烛、电灯、恒星(月亮和行星不是光源)2.光的直线传播 光的直线传播——条件(均一);可在真空中传播;现象(激光准直、影子、小孔成像及大树下的光斑、日食、月食);真空中的光速(3×10m/s),光年是长度单位 3.光的反射 反射定律——三线共面;分居两侧;角相等;光路可逆(注意叙述顺序要符合因果关系) 镜面反射和漫反射——每一条光线都符合反射定律(现象解释:抛光的金属表面、平静的水面、冰面、玻璃面可看作镜面;其他看作粗糙面;应根据现象回答) 4.平面镜 平面镜成像——规律(等距、等大、正立、虚像);能看见(看不见)像的范围;潜望镜 5.作图——按有关定律做图 第四章光的折射 1.光的折射 折射——定义(方向一般发生变化);折射规律(三线共面、两侧、角不等;光路可逆;注意叙述顺序要符合因果关系);现象解释(水中的鱼变浅、水中筷子弯曲、海市蜃楼等) 2.光的传播综合问题 注意区分折射和反射光线;注意区分不同的影子和像 3.透镜 透镜中的名词——主光轴、光心、焦距、焦点(测量焦距的方法) 凸透镜、凹透镜对光线的作用——“会聚光线”和“使光线会聚”的区别:“会聚光线”是能聚于一点的光线,“使光线会聚”是光线经过凸透镜后比原来接近主光轴)

电机学期末复习总结要点

《电机学》期末复习材料 第三篇 交流电机理论的共同问题 1、同步电机的结构: 定子——三相对称绕组,通入三相对称电 流,产生一个旋转磁场。 转子——直流励磁,是一个恒稳磁极。 极对数p 与转速n 之间的关系是固定的,为 60 1 pn f = 2、异步电机的结构: 定子——三相对称绕组,通入三相对称电流,产生一个旋转磁场。 转子——三相对称短路绕组,产生一个旋磁磁通。 【三相对称:空间上差120度电角度;时序上差120度电角度。】 3、电角度与机械角度: 电角度:磁场所经历的角度称为电角度。 机械角度:转子在空间所经历的几何角度称为机械角度。 电角度?=p 机械角度 4、感应电势: ①感应电势的频率:60 1 pn f = ②感应电势的最大值:m m m f lv B E φπ==(τφl B P m =) ③每根导体感应电势的有效值: m m m d f f E E φφπ 22.22 2 == = 5、极距: ①概念:一个磁极在空间所跨过的距离,用 τ来表示。(了解整距、短距、长距) ②公式:p z p D 22= = πτ 6、线圈电势与节距因数: ① 节 距 因 数 : 1 90sin 90)1(cos 11≤?? ? ?????=????????-=ττy y k y 物理意义:表示了短距线圈电势的减少程度。 ②分布因数:12 sin 2sin ≤= a q a q k q 物理意义:表示了分布绕组电势的减少程度。 ③绕组因数:q y w k k k = ④合成电势:w m k fN E φ44.4=

⑤槽距角:z p a 360 = 电角度 ⑥每极每相的槽数:pm z q 2= 【练习1】一台三相同步发电机, Hz f 50=,min /1000r n =,定子铁芯长 cm l 5.40=,定子铁芯内径cm D 270=, 定子槽数72=z ,101=y 槽,每相串联匝数144=N ,磁通密度的空间分布波的表示式为xGs B sin 7660=。试求:(1)绕组因数w k ;(2)每相感应电势的有效值。 7、消弱谐波电势的方法: ①采用不均匀气隙,以改善气隙中磁场分布情况。 ②采用短距绕组。 ③采用分布绕组。 8、双层绕组与单层绕组: ①双层绕组:指沿槽深方向有上、下两层线圈边的绕组。 ②单层绕组:指沿槽深方向只有一层线圈边的绕组。 9、画某相叠绕组展开图的一般步骤: ①计算出槽距角、槽距 ②画出电势星图(注意单层绕组、双层绕组) ③画出某相叠绕组展开图(注意支路数) 【练习2】有一双层三相短距绕组,24=z , 42=p ,τ6 5 1=y 。(1)分别画出支路数1=a 和2=a 的A 相叠绕组展开图; (2)算出绕组因数。 10、单相绕组的磁势(脉动磁势): )cos(2 1 )cos(21cos cos t x F t x F t x F ωωωφφφ++-= 单相磁势的特

现代普通测量学第版考试重点

第一章绪论 地面空间信息学定义:对地球整体及其表面和外层空间的各种自然和人造实体,利用接触式非接触式测量仪器、传感器及其组合系统,对其进行信息的采集、量测、存储、管理、更新、分析、显示、开发和利用的一门科学和技术。 现代测绘学的任务:对与地理空间分布有关的信息进行采集、量测、管理等,使之成为地形原图,或地理数据库以进行更新、分析、开发和利用。 第二章测量学的基础知识 大地水准面定义:处在海洋面平衡、静止状态的水准面(封闭曲面) 高差定义:一点到另一点高程的增量h PQ=H Q—H P 测量基本工作:水平距离测量、水平角测量、高差测量 测量工作组织程序和原则:从整体到局部、先控制后碎部、步步检核 普通测量学内容:1、测定:地形图的测绘;2、测设:施工测量(施工放样);3、监测 测设定义:将图上设计的建(构)筑物的位置确定在地面上,作为施工的依据。 第三章水准测量 水准点定义:用水准测量法测定高程的点 水准仪轴线应满足的关系:1、竖轴平行于圆水准器轴;2、十字丝横丝应水平;3、视准轴平行于水准管轴 第四章角度测量 经纬仪的轴系关系: 水准管轴竖轴横轴视准轴 水准管轴⊥竖轴横轴⊥视准轴横轴⊥竖轴竖丝铅垂 经纬仪的使用: 对中:目的是使仪器的中心与测站点在同一铅垂线上整平:目的是使仪器的竖轴竖直,水平度盘水平 水平角测量 测回法:仪器安置于测站点O,盘左位置瞄准A点、度盘拨零(或略大于0°)、进行记录、顺时针旋转照准部瞄准B点、读数记录、计算上半测回角值β上;盘右瞄准B点、读数记录、逆时针旋转照准部瞄准A点, 读数记录、计算下半测回角值β下;检核合格(|β上-β下|≤40")后,取平均值β=(β上+β下)/2作为一测回最后结果。 经纬仪轴线应满足的关系: 水准管轴⊥竖轴横轴⊥视准轴横轴⊥竖轴竖丝铅垂 方向观测法 水平角测量误差: 仪器误差:视准轴误差可采用盘左、盘右观测结果取平均值的方法消除 横轴误差可采用盘左、盘右观测结果取平均值的方法消除 度盘偏心差可采用盘左、盘右观测结果取平均值的方法消除 竖盘指标差可采用盘左、盘右观测结果取平均值的方法消除 度盘刻划误差可采用测回间变换度盘位置的方法减小其影响 观测误差:对中误差在角度接近180o,边长较短时影响大,应精密对中 标杆倾斜误差照准标杆底部或用垂球线代替标杆 照准误差仔细照准 读数误差多次读数取平均减小影响 外界条件影响:温度、大气折光等可撑伞并选择有利观测时段减小其影响 第五章距离测量与直线定向 水平距离定义:地面上两点沿铅垂方向投影在水平面上的长度 直线定线定义:在直线上定截点的工作 全站仪定义:是集电子经纬仪、光电测距仪和微处理器为一体

中国文化概论各章复习重点

《中国文化概论》各章复习重点: 绪论 1、什么是文化?文化的实质性含义是什么? 2、简述广义文化结构四层次说的主要内容。 第一章中国文化生成的历史地理环境 1、历史地理环境对中国文化的作用与影响主要表现在哪些方面? 2、造成中国长期闭关锁国局面的真正原因是什么? 3、中国文化生成和发展的历史地理环境包括自然地理环境和人文地理环境两个方面。人文地理环境又分为经济地理环境和社会文化地理环境。 4、自然地理环境包括地形、地貌及气候等因素,人文地理环境包括疆域、政区、民族和人口等因素。 5、英国历史学家汤因比认为,在近6000年的人类历史上,出现过26种文明形态,中华文化是全世界唯一延续至今而从未中断过(3000年)的文化体系。 第二章中国文化植根的经济基础 1、中国传统自然经济的发展经历了哪三个主要阶段和形态? 2、中国传统的农耕自然经济有哪些特点?它对中国文化的发展有何影响? 3、中国资本主义经济形态难以形成的主要原因有哪些? 4、你怎样认识古代统治者的“重农轻商”政策或观念对中国经济的影响? 5、中国古代社会经济的主体是农耕自然经济。 6、中国古代也有为数不多的海洋贸易,但在海外经济往来中,主要是一种“赐贡”的贸易形式。 7、中国文化的早熟使中国人容易产生“瞻后”式思维方式和守旧的民族心态。 第三章中国文化依赖的社会政治结构 1、什么是宗法制度?周朝确立的宗法制度包括哪三个方面的内容? 2、试分析论述在宗法制度影响下中国传统社会政治结构的主要特征。 3、简述中国与欧洲政体的差异性。 4、试分析论述传统社会政治结构对中国文化的积极影响和消极影响? 5、中国文化产生的独特条件是什么?请从历史地理环境、经济模式、社会政治结构三方面进行分析论述。 6、中国一脉相承的专制制度和以血缘关系为基础的宗法制度相结合,形成一种“家国同构”的社会政治结构。这种社会政治结构有两大特点:一是宗法制度完备,二是专制主义严密。这两个特点直接影响了中国传统文化的发展方向。 7、中国上古时代,王位继承方式实行禅让制,即优者继承制。禅让制是以传贤为宗旨的民主选举首领制度。后被禹的儿子夏启破坏,代之以“家天下”的世袭制,建立夏朝。 8、根据现存文献和考古资料,中国古代的宗法制度产生于商朝后期。西周建立后,确立了一套体系完备、等级严格的宗法制度。西周宗法制度的创立者是周公。 第四章中国传统文化的发展历程 1、周代文化维新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2、为什么说春秋战国时期是中国文化的“轴心时代”? 3、诸子百家兴起的主要原因是什么?最有代表性的是那四家? 4、简述孔子或原始儒家思想的主要内容。

《流体力学》各章节复习要点..

第一章 一、名词解释 1.理想流体:没有粘性的流体 2.惯性:是物体所具有的反抗改变原有运动状态的物理性质。 3.牛顿内摩擦力定律:流体内摩擦力T 的大小与液体性质有关,并与流速梯度和接触面A 成正比而与接触面上的压力无关。 4.膨胀性:在压力不变条件下,流体温度升高时,其体积增大的性质。 5.收缩性:在温度不变条件下,流体在压强作用下,体积缩小的性质。 6.牛顿流体:遵循牛顿粘性定律得流体。 二、填空题 1.流体的动力粘性系数,将随流体的(温度)改变而变化,但随流体的(压力)变化则不大。 2.动力粘度μ的国际单位是(s p a ?或帕·秒)物理单位是(达因·秒/厘米2或2 /cm s dyn ?)。 3.运动粘度的国际单位是(米2/秒、s m /2 ),物理单位是(沱 )。 4.流体就是各个(质点)之间具有很大的(流动性)的连续介质。 5.理想流体是一种设想的没有(粘性)的流体,在流动时各层之间没有相互作用的(切应力), 即没有(摩擦力) 三、单选题 1. 不考虑流体粘性的流体称( )流体。 A A 理想 B 牛顿 C 非牛顿 D 实际 2.温度升高时,空气的粘性( ) B A .变小 B .变大 C .不变 D .不能确定 3.运动粘度的单位是( ) B A .s/m 2 B .m 2/s C .N ?m 2/s D .N ?s/m 2 4.与牛顿内摩擦定律直接有关的因素是( ) C A .切应力与速度 B .切应力与剪切变形 C .切应力与剪切变形速度 D .切应力与压强 5.200℃体积为2.5m 3的水,当温度升至800℃时,其体积变化率为( ) C 200℃时:1ρ=998.23kg/m 3; 800℃时: 2ρ=971.83kg/m 3 A .2.16% B .1.28% C .2.64% D .3.08% 6.温度升高时,水的粘性( )。 A A .变小 B .变大 C .不变 D .不能确定 2.[动力]粘度μ与运动粘度υ的关系为( )。 B A .υμρ= B .μυρ= C .ρυμ = D .μυ=P

测量学复习要点

第一章绪论 1、测量学:测量学是一门研究地球的形状和大小,以及测定地面点的位置和高程,将地球 表面的地形及其他信息测绘成图的学科。 2、测量学的任务有:测绘、测设、地形图应用 3、水准面:静止海水面所形成的封闭曲面(水准面上处处与重力方向垂直,通过任何高度 的一个点都有一个水准面,因而水准面有(无数)个。 4、大地水准面:平均海平面向陆地延伸所形成的闭合水准面称为大地水准面 5、高程:地面点至大地水准面的垂直距离称为绝对高程或海拔,简称高程。 6、(大地水准面)和(铅垂线)是测量依据的基准面和基准线。 7、一般而言,普通测量工作的目的就是(测定地球表面的地形并绘制成图) 8、测量的基本问题就是(测定地面点的平面位置和高程) 9、测量的基本工作是(距离测量、角度测量、高程测量) 10、测量工作应遵循的基本原则: 在测量的布局上,是“由整体到局部”; 在测量次序上,是“先控制后碎部”; 在测量精度上,是“从高级到低级”。 11、简答:为什么要进行多余观测? 偶然误差产生的原因十分复杂,又找不到完全消除其影响的办法,观测结果中就不可避免存在着偶然误差的影响。因此,在实际测量工作中,为了检核观测值中有无错误,提高成果的质量,必须进行多余观测,即观测值的个数多于确定未知量所必须的个数。 第二章水准测量 1、水准测量的基本原理是(水准测量):水准测量是利用水准仪提供的水平视线测出地面 上两点间的高差,根据已知点的高程推算出未知点的高程。 2、简答:水准测量核心、目的、关键分别是什么?

核心:测定高差目的:推算高程关键:视线水平 3、DS3型水准仪由(望远镜、水准器、基座)三部分构成。 4、简答:水准仪使用的步骤:安置→粗平→瞄准→消除视差→精平→读数(4位数) 5、水准路线:(1)闭合水准路线(2)附合水准路线(3)支水准路线 6、简答:为什么要把水准仪安置在与两尺距离大致相等处进行观测? 大地水准面是一个曲面,只有当水准仪的视线与之水平时,才能测出两点间的真正高差。在实际测量中,一般采取前后视线距离大致相等来抵消地球曲率和大气折光误差。 7、水准仪应满足: (1)圆水准器轴平行于仪器的竖轴; (2)十字丝横丝垂直于竖轴; (3)水准轴平行于视准轴。 8、课后第9题。将水准仪安置在A、B两点等距离处,测得高差h = ―0.350m,设仪器搬到前视点B附近时,后视读数a = 0.952m,前视读数b = 1.340m,试问水准管是否平行于视准轴?如果不平行,当水准管气泡居中时,视准轴是向上倾斜还是向下倾斜?如何校正? 答:①因为a-h=0.952-(-0.350)=1.302m≠b 所以水准管轴不平行视准轴。 ②b-1.302=1.340-1.302=0.038m 当水准管气泡居中时,视准轴是向上倾斜。 ③转动微倾螺旋,使中丝对准正确的前视读数,此时视准轴已处于水平位置,但水准气泡却偏离了中心,为了使水准轴也处于水平位置,即使水准轴与视准轴平行,可用校正针拨动水准管一端的上、下两个校正螺丝,使气泡居中即可。并反复进行,直至符合要求为止。 第三章角度测量 1、水平角:由一点到两个目标的方向线垂直投影在水平面上锁构成的角度,称为水平角。 2、竖直角:在同一竖面内,瞄准目标的倾斜视线与水平视线间的夹角称为竖直角 3、DJ6 经纬仪:照准部、水平度盘、基座。

电机学主要知识点复习提纲(word文档物超所值)

电机学主要知识点复习提纲 一、直流电机 A.主要概念 1. 换向器、电刷、电枢接触压降2 U b 2.极数和极对数 3.主磁极、励磁绕组 4.电枢、电枢铁心、电枢绕组 5.额定值 6.元件 7.单叠、单波绕组 8.第1节距、第2节距、合成节距、换向器节距 9.并联支路对数a 10.绕组展开图 11.励磁与励磁方式 12.空载磁场、主磁通、漏磁通、磁化曲线、每级磁通 13.电枢磁场 14.(交轴、直轴)电枢反应及其性质、几何中性线、物理中性线、移刷 15.反电势常数C E、转矩常数C T 16.电磁功率P em 电枢铜耗p Cua

励磁铜耗 p Cuf 电机铁耗 p Fe 机械损耗 p mec 附加损耗 p ad 输出机械功率 P 2 可变损耗、不变损耗、空载损耗17.直流电动机(DM )的工作特性18.串励电动机的“飞速”或“飞车” 19.电动机的机械特性、自然机械特性、人工机械特性、硬特性、软特性20.稳定性 21.DM 的启动方法:直接启动、电枢回路串电阻启动、降压启动;启动电流 22.DM 的调速方法:电枢串电阻、调励磁、调端电压23.DM 的制动方法:能耗制动、反接制动、回馈制动 B.主要公式:发电机:P N =U N I N (输出电功率) 电动机:P N =U N I N ηN (输出机械功率)反电势: 60E a E E C n pN C a Φ==

电磁转矩: em a 2T a T T C I pN C a Φπ== 直流电动机(DM )电势平衡方程:a a E a a U E I R C Φn I R =+=+DM 的输入电功率P 1 : 12 ()()a f a f a a a f a a a f em Cua Cuf P UI U I I UI UI E I R I UI EI I R UI P p p ==+=+=++=++=++12em Cua Cuf em Fe mec ad P P p p P P p p p =++=+++DM 的转矩方程:20d d em T T T J t Ω --=DM 的效率:2111 2100%100%(1)100%P P p p P P P p η-∑∑= ?=?=-?+∑他励DM 的转速调整率: 0N N 100%n n n n -?=?DM 的机械特性:em 2 T j a j a a ) (T ΦC C R R ΦC U ΦC R R I U n E E E +-=+-=. 并联DM 的理想空载转速n 0: 二、变压器A.主要概念 1.单相、三相;变压器组、心式变压器;电力变压器、互感器;干式、油浸式变压器 2.铁心柱、轭部 3.额定容量、一次侧、二次侧 4.高压绕组、低压绕组

工程测量学重点

第一章 1、工程测量定义: 工程测量学是研究各种工程在规划设计、施工建设和运营管理阶段所进行的各种测量工作的学科。 2、工程测量学科地位: 学科交叉、学科综合、学科细分。 测绘学的二级学科:大地测量学:几何大地测量、物理大地测量、空间大地测量、海洋大地测量、工程测量学(矿山测量);摄影测量学与遥感;地图制图学;地理信息系统;不动产测绘(房地产测绘、地籍测绘)。(非重点) 3、按服务对象分工程测量主要内容包括哪些? 建筑工程测量、水利工程测量、线路工程测量、桥隧工程测量、地下工程的测量海洋工程测量、军事工程测量、三维工业测量,以及矿山测量、城市测量等。(非重点) 4、陆行乘车,水行乘船。。。,这段描述的含义。 这里所记录的就是当时的工程勘测情景,准绳和规矩就是当时所用的测量工具,准是可揆(kui)平的水准器,绳是丈量距离的工具,规是画圆的器具,矩则是一种可定平,可测长度、高度、深度和画圆、画矩形的通用测量仪器。 5、“广义工程测量学”的概念: “一切不属于地球测量,不属于国家地图集范畴的地形测量和不属于官方的测量,都属于工程测量”。 第二章 1、工程测量各阶段的任务是什么。 规划设计阶段的测量工作:测绘地形图和纵、横断面图 施工建设阶段的测量工作:按设计要求将设计的建构筑物位置、形状、大小及高程在实地标定出来,以便进行施工;工程质量监理 运营管理阶段的测量工作:竣工测量以及变形监测与维修养护。 2、测量监理的工作任务是什么 ?在正式施工开始时,对控制网进行全面复测、检查 ?验收承包人的施工定线 ?验收承包人测定的原始地面高程 ?对桥梁施工还需进行桥梁下、上部结构的施工放样的检测 ?对每层路基的厚度、平整度、宽度、纵横坡度进行抽查,检查施工单位的内业资料是否真实 ?审批承包人提交的施工图 第三章 1、按范围和用途,测量控制网分哪几类,作用 分为全球控制网、国家控制网、工程控制网 全球控制网用于确定、研究地球的形状、大小及其运动变化,确定和研究地球的板块运动等。

数字电路各章重点复习

同学们,数电这门课程考察的主要是一些二进制、十进制和十六进制之间转 换,还有就是一些简单的逻辑公式的推理,常用公式的简单计算等等,不是 很难但考察多样,这部分课程不会很难,而且考察的题量也比较小,主要就 是一些逻辑运算和基本门电路的考察。 第一章 逻辑代数基础知识要点 一、二进制、十进制、十六进制数之间的转换;二进制数的原码、反码和补码 (此部分大家查阅一下课本,编者在此不列出具体公式了。) 二、逻辑代数的三种基本运算以及 5 种复合运算的图形符号、表达式和真值表:与、或、非 逻辑代数的基本公式 消去律: A + AB = A + B 多余项定律: AB + AC + BC = AB + AC 反演定律: AB = A + B 基本规则:反演规则和对偶规则 四、逻辑函数的三种表示方法及其互相转换 逻辑函数的三种表示方法为:真值表、函数式、逻辑图 会从这三种中任一种推出其它二种 逻辑函数的最小项表示法:最小项的性质; 五、逻辑函数的化简:要求按步骤解答 1、 利用公式法对逻辑函数进行化简 2、 利用卡诺图对逻辑函数化简 3、 具有约束条件的逻辑函数化简 AB + AB = A A+ B = A ? B AB + AB = AB + A B 吸收律: A + AB = A 逻辑代数常用公式: 三、逻辑代数的基本公式和常用公式、基本规则

例1.1 利用公式法化简 F ( ABCD) = ABC + AB + AD + C + BD 解: F ( ABCD) = ABC + AB + AD + C + BD = AB + AB + AD + C + BD = B + AD + C + BD = B + D + AD + C = B+ D+C 例 1.2 利用卡诺图化简逻辑函数 约束条件为 ( A BC + C = A B + C ) ( AB + AB = B) ( B + BD = B + D) ( D + AD = D) Y ( ABCD ) = ∑ m(3、 6、、 ) 5、 7 10 1、 4 8) ∑ m(0、 2、、 一、三极管开、关状态 Y = A + BD 第二章 门电路知识要点 1、饱和、截止条件:截止: V be < V T , 饱和: i B > I BS = 2、反相器饱和、截止判断 二、基本门电路及其逻辑符号 与门、或非门、非门、与非门、OC 门、三态门、异或; 传输门、OC/OD 门及三态门的应用 三、门电路的外特性 1、输入端电阻特性:对 TTL 门电路而言,输入端通过电阻接地或低电平时,由于输入电流流过 该电阻,会在电阻上产生压降,当电阻大于开门电阻时,相当于逻辑高电平。 I CS β 解:函数 Y 的卡诺图如下:

《电机学》习题解答(吕宗枢) 01章

《电机学》各章练习题与自测题参考答案 第1章 思考题与习题参考答案 1.1 变压器是怎样实现变压的?为什么能够改变电压,而不能改变频率? 答:变压器是根据电磁感应原理实现变压的。变压器的原、副绕组交链同一个主磁通,根据电磁感应定律dt d N e φ=可知,原、副绕组的感应电动势(即电压)与匝数成正比,所以当原、副绕组匝数21N N ≠时,副边电压就不等于原边电压,从而实现了变压。因为原、副绕组电动势的频率与主磁通的频率相同,而主磁通的频率又与原边电压的频率相同,因此副边电压的频率就与原边电压的频率相同,所以,变压器能够改变电压,不能改变频率。 1.2变压器一次绕组若接在直流电源上,二次侧会有稳定的直流电压吗,为什么? 答:若一次绕组接直流电源,则铁心中将产生恒定的直流磁通,绕组中不会产生感应电动势,所以二次侧不会有稳定的直流电压。 1.3变压器铁心的作用是什么?为什么要用0.35mm 厚、表面涂有绝缘漆的硅钢片叠成? 答:变压器铁心的主要作用是形成主磁路,同时也是绕组的机械骨架。采用导磁性能好硅钢片材料是为了提高磁路的导磁性能和减小铁心中的磁滞损耗,而用薄的(0.35mm 厚)表面绝缘的硅钢片叠成是为了减小铁心中的涡流损耗(涡流损耗与硅钢片厚度成正比)。 1.4 变压器有哪些主要部件,其功能是什么? 答:变压器的主要部件是器身,即铁心和绕组。铁心构成变压器的主磁路,也是绕组的机械骨架;绕组构成变压器的电路,用来输入和输出电能。除了器身外,变压器还有一些附属器件,如绝缘套管、变压器油、油箱及各种保护装置等。 1.5 变压器二次额定电压是怎样定义的? 答:变压器一次绕组加额定电压,二次绕组空载时的端电压定义为变压器二次额定电压。 1.6 双绕组变压器一、二次侧的额定容量为什么按相等进行设计? 答:变压器传递电能时,内部损耗很小,其效率很高(达95%以上),二次绕组容量几乎接近一次绕组容量,所以双绕组变压器的一次、二次额定容量按相等设计。 1.7 变压器油的作用是什么? 答:变压器油既是绝缘介质,又是冷却介质,起绝缘和冷却作用。

测量学名词解释和简答题(个人整理-最全)

第一章 1.测量学──测量学是研究地球的形状和大小以及确定地面(包含空中、地下和海底)点位的一门科学。它的内容包括测定和测设两个部分。 2.测定──是指使用测量仪器和工具,通过测量和计算,得到一系列测量数据,或把地球表面的地形缩绘成地形图,供经济建设、规划设计、科学研究和国防建设使用。 地形——图纸(数据) 3.测设──就是把图纸上规划设计好的建筑物、构筑物的位置在地面上标定出来,作为施工的依据。图纸(数据)——地形 4.铅垂线──重力的方向线称为铅垂线。铅垂线是测量工作的基准线。 5.水准面──静止的水面称为水准面,水准面是受地球重力影响而形成的,是一个处处与重力方向垂直的连续曲面,并且是一个重力场的等位面。 6.大地水准面──水准面中与平均海水面吻合并向大陆、岛屿内部延伸而形成的封闭曲面称为大地水准面。大地水准面是测量工作的基准面。 7.大地体──大地水准面所包围的地球形体称为大地体。 8.绝对高程──地面点到大地水准面的铅垂距离称为该点的绝对高程,或称海拔。 9.高差──两点高程之差称为高差。(相等) 10.相对高程──地面点到某一假定水准面的铅垂距离称为该点的相对高程。 11.在10km为半径的圆面积之内进行距离测量时,可以把水准面当做水平面看待,而不考虑地球曲率对距离的影响。就高程测量而言,即使距离很短,也应顾及地球曲率对高程的影响。 12.测量上的平面直角坐标系和数学中的平面直角坐标系有何区别? 答:测量上采用的平面直角坐标系与数学中的平面直角坐标系从形式上看是不同的。这是由于测量上所用的方向是从北方向(纵轴方向)起按顺时针方向以角度计值的,同时它的象限划分也是按顺时针方向编号的,因此它与数学上的平面直角坐标系(角值从横轴正方向起按逆时针方向计值,象限按逆时针方向编号)没有本质区别,所以数学上的三角函数计算公式可不加任何改变地直接应用于测量的计算中。 13.测量工作的两个原则及其作用。 答:“从整体到局部”“先控制后碎部”的方法是组织测量工作应遵循的原则,它可以减少误差累积,保证测图精度,而且可以分幅测绘,加快测图进度。 “前一步测量工作未做检核不进行下一步测量工作”,它可以防止错漏发生,保证测量成果的正确性。 14.确定地面点位的三项基本测量工作是什么? 答:测高程,测角和量距。 第二章 1.视准轴──十字丝交点与物镜光心的连线,称为视准轴或视线。 2.视差──当眼睛在目镜端上下微微移动时,若发现十字丝与目标影像有相对运动。这种现象称为视差 (1)形成原因:目标成像的平面和十字丝平面不重合。由于视差的存在会影响读数的正确性,必须加以消除。 (2)消除方法:重新仔细的进行物镜对光,直到眼睛上下移动,读数不变为止。 3.水准点──用水准测量方法测定高程的控制点称为水准点。 4.水准测量的检核: (1)计算检核:B点对A点的高差等于各转点之间高差的代数和,也等于后视读数之和减去前视读数之和(除次数) (2)测站检核:变动仪器高法和双面尺法

广州中考化学各章节知识点汇总

初三化学知识点汇总(1):走进化学世界 1、化学是研究物质的组成、结构、性质以及变化规律的基础科学。 2、我国劳动人民商代会制造青铜器,春秋战国时会炼铁、炼钢。 3、绿色化学-----环境友好化学(化合反应符合绿色化学反应) ①四特点P6(原料、条件、零排放、产品)②核心:利用化学原理从源头消除污染 4、蜡烛燃烧实验(描述现象时不可出现产物名称) (1)火焰:焰心、内焰(最明亮)、外焰(温度最高) (2)比较各火焰层温度:用一火柴梗平放入火焰中。现象:两端先碳化;结论:外焰温度最高(3)检验产物H2O:用干冷烧杯罩火焰上方,烧杯内有水雾 CO2:取下烧杯,倒入澄清石灰水,振荡,变浑浊 (4)熄灭后:有白烟(为石蜡蒸气),点燃白烟,蜡烛复燃。说明石蜡蒸气燃烧。 5、吸入空气与呼出气体的比较 结论:与吸入空气相比,呼出气体中O2的量减少,CO2和H2O的量增多 (吸入空气与呼出气体成分是相同的) 6、学习化学的重要途径——科学探究 一般步骤:提出问题→猜想与假设→设计实验→实验验证→记录与结论→反思与评价 化学学习的特点:关注物质的性质、变化、变化过程及其现象; 7、化学实验(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 一、常用仪器及使用方法 (一)用于加热的仪器--试管、烧杯、烧瓶、蒸发皿、锥形瓶 可以直接加热的仪器是--试管、蒸发皿、燃烧匙 只能间接加热的仪器是--烧杯、烧瓶、锥形瓶(垫石棉网—受热均匀) 可用于固体加热的仪器是--试管、蒸发皿 可用于液体加热的仪器是--试管、烧杯、蒸发皿、烧瓶、锥形瓶 不可加热的仪器——量筒、漏斗、集气瓶 (二)测容器--量筒 量取液体体积时,量筒必须放平稳。视线与刻度线及量筒内液体凹液面的最低点保持水平。量筒不能用来加热,不能用作反应容器。量程为10毫升的量筒,一般只能读到0.1毫升。(三)称量器--托盘天平(用于粗略的称量,一般能精确到0.1克。) 注意点:(1)先调整零点 (2)称量物和砝码的位置为“左物右码”。

《电机学》复习要点

一、主要内容 磁场、磁感应强度,磁场强度、磁导率,全电流定律,磁性材料的B-H 曲线,铁心损耗与磁场储能,电感,电磁感应定律,电磁力与电磁转矩。 二、基本要求 牢固掌握以上概念对本课程学习是必须的。 三、注意点 1、欧姆定律:作用于磁路上的磁动势等于磁阻乘以磁通m F Φ=Λ,1m m S R l μΛ== 2、22 22m S fN S N l X L N l μμωωπω==Λ== 3、随着铁心磁路饱和的增加,铁心磁导率μFe 减小,相应的磁导、电抗也要减小。

一、主要内容 额定值,感应电动势、电压变比,励磁电流,电路方程、等效电路、相量图,绕组归算,标幺值,空载实验、短路实验及参数计算,电压变化率与效率。 三相变压器的联接组判别。三相变压器绕组的联接法和磁路系统对相电势波形的影响。 二、基本要求 熟练掌握变压器的基本电磁关系,变压器的各种平衡关系。 三种分析手段:基本方程式、等效电路和相量图。正方向确定,基本方程式、相量图和等效电路间的一致性。 理解变压器绕组的归算原理与计算。熟练掌握标幺值的计算及数量关系。 熟悉变压器参数的测量方法,运行特性分析方法与计算。 掌握三相变压器的联接组表示与确定。 三、注意点 1、变压器的额定值对三相变压器来说电压、电流均为线值,功率是三相视在功率,计算时一定要注意。三相变压器参数计算时,必须换成单相数值,最后结果再换成三相值。 2、励磁阻抗的物理意义,与频率和铁心饱和度的关系。 3、变压器的电势平衡、磁势平衡和功率平衡(功率流程图)。 4、变压器参数计算(空载试验一般在低压侧做,短路实验一般在高压侧做。在哪侧做实验,测出来的就是哪侧的数值,注意折算!) 5、变压器的电压调整率和效率的计算(负载因数1I β*=)。 6、单相变压器中励磁电流、主磁通和感应电势的波形关系,三相变压器的铁心结构和电势波形。 7、联接组别的判别。 8、变压器负载与二次侧接线方式要一致,若不一致,必须将负载?-Y 变换。

初中物理各章节重点知识点归纳总结大全

初中物理各章节知识点大全 1第一章机械运动 1.测量长度的常用工具:刻度尺。测量结果要估读到分度值的下一位。 2.刻度尺的使用方法: (1)使用前先观察刻度尺的零刻度线、量程和分度值; (2)测量时刻度尺的刻度线要紧贴被测物体; (3)读数时视线要与尺面垂直。 3.测量值和真实值之间的差异叫做误差,我们不能消灭误差,但应尽量减小误差。 4.减小误差方法:多次测量求平均值、选用精密测量工具、改进测量方法。5.误差与错误的区别:误差不是错误,错误不该发生,能够避免,而误差永远存在,不能避免。 6.物理学里把物体位置的变化叫做机械运动。 7.在研究物体的运动时,选作标准的物体叫做参照物。同一个物体是运动还是静止取决于所选的参照物,这就是运动和静止的相对性。 8.速度的计算公式: 1m/s=3.6km/h 2第二章声现象 9.声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 10.声的传播需要介质,真空不能传声。 11.声速与介质的种类和介质的温度有关。15℃空气中的声速为340m/s。

12.声音的三个特性是:音调、响度、音色。(音调与物体的振动频率有关;响度与物体的振幅有关;音色与发声体的材料和结构有关。) 13.控制噪声的途径:防止噪声的产生、阻断噪声的传播、防止噪声进入人耳。14.为了保证休息和睡眠,声音不能超过50dB;为了保证工作和学习,声音不能超过70 dB;为了保护听力,声音不能超过90 dB。 15.声的利用: (1)传递信息:例如声呐、听诊器、B超、回声定位。 (2)传递能量:例如超声波清洗钟表、超声波碎石。 3第三章物态变化 16.液体温度计是根据液体热胀冷缩的规律制成的。 17.使用温度计前应先观察它的量程和分度值。 18.温度计的使用方法: (1)温度计的玻璃泡要全部浸入被测液体中,不要碰到容器底或容器壁。(2)要等温度计的示数稳定后再读数; (3)读数时温度计的玻璃泡要继续留在液体中,视线要与液柱的上表面相平。19.物态变化: (1)熔化:固→液,吸热(冰雪融化) (2)凝固:液→固,放热(水结冰) (3)汽化:液→气,吸热(湿衣服变干) (4)液化:气→液,放热(液化气) (5)升华:固→气,吸热(樟脑丸变小) (6)凝华:气→固,放热(霜的形成) 20.晶体、非晶体的熔化图像:

高中化学必修一各章知识点网络图

混合物的分离与提纯 必修一 第一章《从实验学化学》知识网络归纳 一、混合物的分离与提纯 ①依据:状态不同 过滤 ②从液体中分离出不溶的固体物质 ③举例:出去食盐中的泥沙 ①依据:挥发性不同 蒸发 ②从溶液中分离出溶质 ③举例:从NaCl 溶液中分离出NaCl ①依据:溶解度随温度变化 结晶 ②把两种可溶性固体从溶液中分开 ③举例:NaCl 和KNO 3的分离 物理方法 ①依据:沸点不同 蒸馏 ②把两种互溶的液体分开 ③举例:石油分离为汽油、煤油、柴油等。 ①依据:二者互补相容 分液 ②把两种互不相容的液体分开 ③举例:分离四氯化碳和水 ①依据:溶质在不同溶剂中溶解度的不同 萃取 ②把溶质从溶剂中提取到另一种另一种溶剂中 ③举例:用四氯化碳提取碘水中的碘 原则:不增、不减、易分、复原 化学方法 沉淀法:如除去:SO 42-、Ca 2+、Mg 2+、等 方法 气化法:如除去CO 32+等 一、高考中常考的离子检验 ① 从外观观察其颜色、状态 步骤 ②配成溶液,观察溶液颜色、有无沉淀或气体生成 ③用化学试剂检验 ①稀盐酸、BaCl 2溶液 SO 42- ②生成白色沉淀 化学 ③BaCl 2+Na 2SO 4=BaSO 4↓+2NaCl 方法 ①稀HNO 3、AgNO 3溶液 Cl - ②生成不溶于稀HNO 3的白色沉淀 ③ AgNO 3+ NaCl=AgCl↓+NaNO 3

二、物质的量及物质的量浓度 × M ×1000ρ ×溶质摩尔质量

第二章《化学物质及其分类》知识网络归纳 一、物质的分类。金属:Na、Mg、Al 单质 非金属:S、O、N 酸性氧化物:SO3、SO2、P2O5等 氧化物碱性氧化物:Na2O、CaO、Fe2O3 氧化物:Al2O3等 纯盐氧化物:CO、NO等 净含氧酸:HNO3、H2SO4等 物按酸根分 无氧酸:HCl 强酸:HNO3、H2SO4、HCl 酸按强弱分 弱酸:H2CO3、HClO、CH3COOH 化一元酸:HCl、HNO3 合按电离出的H+数分二元酸:H2SO4、H2SO3 物多元酸:H3PO4 强碱:NaOH、Ba(OH)2 物按强弱分 质弱碱:NH3·H2O、Fe(OH)3 碱 一元碱:NaOH、 按电离出的HO-数分二元碱:Ba(OH)2 多元碱:Fe(OH)3 正盐:Na2CO3 盐酸式盐:NaHCO3 碱式盐:Cu2(OH)2CO3 溶液:NaCl溶液、稀H2SO4等 混悬浊液:泥水混合物等 合乳浊液:油水混合物 物胶体:Fe(OH)3胶体、淀粉溶液、烟、雾、有色玻璃等

统计学各章复习要点

统计学原理复习要点 程新杰 第一章概述 第一节统计的含义和特点 一.统计的三个基本含义:统计工作.统计资料.统计学 二.统计学的三个发展阶段:古典统计学.近代统计学.现代统计学 三..社会经济统计学的研究对象:大量社会经济现象的数量方面. 四.统计工作的几个阶段:统计设计.统计调查.统计整理.统计分析.统计数据的提拱和管理. 五..统计研究的基本方法: . (1)大量观查法.(2)统计分组法..(3)综合指标法..(5)统计模型法. (5)统计推断法 六.统计方法的特点:(1) .从定性认识到定性认识(2) .从个体认识到总体认识.(3)从已知量的认识到未知量的推断 七.统计的职能:信息职能、咨询职能、监督职能。 第二节:统计的基本概念 一.统计总体和总体单位 1.统计总体:就是我们所要研究对象的全体.它是由许多个性质相同的总体单位所组成.如:(它可以是全部的职工.所有的学生.所有的设备.所有生产的产品.全市的企业.所有的交通事故等等) 2.总体单位:构成总体的个体.(把所有的总体单位的组合在一些就行成了一个总体.) ★应明确.总体和总体单位不是固定的.它是随着我们所研究的目的.范围不同.是可以转化的.(原来的总体单位可以变成总体.原来的总位单位可以变给总体) 3.总体的特点:同质性.大量性.差异性. 二.标志.变量和指标: 1.标志:是说明总体单位的属性和特征的名称: (1)品质标志.品质标志说明总体单位的属性特征,无法量化(其标志表现只能用文说明,如职工的性别、文化程度,企业的经济成份,产品品牌等)。 (2)数量标志:说明总体单位的数量特征,能够量化,(如职工的工龄、工资水平,企业的职工数、总产值、总产量、劳动生产率等。) 2.标志表现:即标志特征在各单位的具体表现。如果说标志是统计所要调查的项目,那么标志表现是调查所得结果,标志的实际体现。 ☆标志表现有品质标志表现和数量标志表现之分。品质标志表现只能用文字表述,因此不能转化为统计指标,但对其对应的单位进行总计时就形成统计指标。数量标志表现是一具体数值,也称标志值(或变量值。) ☆就一个品质标志或数量标志而言,其具体表现可能多种多样,不能将标志与标志表现混为一谈。如对三个工人的月工资计算平均数,只能说是对三个标志表现或三个标志值(变量值)计算平均数,不能说对三个数量标志计算平均数,因为数量标志只有一个,即工人“月工资”。 3.标志值:数量标志的表现就叫标志值.(如人的身高这个数量标志.每个人的身高是不同的.有 1.7米.1.62米.在这里身高是标志.,而1.7米.1.65米就叫标志值) ★总体单位的关系: 总体单位是统计标志的直接承担者,是载体;统计标志依附于总体单位并说明总体单位的属性和特征。依附于某个总体单位的标志可以有多个。 4.变量和变量值: (1)变量:可变的数量标志和指标都叫变量. (2)变量值:数量标志的表现.及指标的具体数值都叫变量值..如某学生考的各科平均分65分.在这里平均分是数量标志,.而65分则是变量值.或标志值..又比如.把全市工业企业作为一个总体,全市平均每个工业企业的总产值350万元,在这里平均每个工业企业总产值是变量.而350万元则是变量值或指标值) (3)变量的分类:有连续变量和离散变量.能用小数计量的变量是连续变量,(如企业的产值,人的体重.土地面积等);只能用整数表现的是离散变量,如职工人数.电视机的产量.) 5.统计指标:指标是说明总体的综合数量特征的. 1.正确理解统计指标时应注意:①统计指标反映现象总体的数量特征;②一个完整的统计指标应该由总体范围、时间、地点、指标数值和数值单位等内容构成。 2. 统计指标和统计标志主要区别是: ①指标是说明总体特征的,标志是说明总体单位特征的; ②指标具有可量性,无论是数量指标还是质量指标,都能用数值表示,而标志不一定。数量标志具有可量性,品质标志不具有可量性。 3.标志和指标的主要联系表现在: ①指标值往往由数量标志值汇总而来; ②在一定条件下,数量标志和指标存在着变换关系。 4.按指标的性质分:数量指标和质量指标. (1).数量指标.是最基本的指标,是计算质量指标的基础.指标数值的大小是随着总体的范围大小而变化.是表明总体的广度.是外延指标.均有计量单位. ★数量指标可分:为标志值总量(变量值总量)和总体单位总量(总体单位数或频率总体)标志值总量是由各单位的标志标汇总而来的.总体单位总量就是一个总体内部个体的总数. ★数量指标按时间状态可分:时期指标(流量)和时点指标(存量). (2) 质量指标:是反映现象总体相对水平或工作质量的统计指标,又分为:相对指标和平均指标,分别用相对数和平均数表示,它们通常是由两个总量指标对比派生出来的,反映现象之间内在联系和对比关指标. 三.统计数据的理化尺度种类.1定量数据(数量数据):包括(1).测量值数据.用量具测出的数据. (又叫连续数据).可以有小数.如身高.体重.温度等(2).计数值数据.用清点的方法得出的数据.只能用整数表示.(如学生人数.产品台数.) 2.定性数据(品质数据)包括 (1).排序数据.只能用文字说明,不能用数字说明.但能排出现象的顺序.有优劣.好坏之分(如产品的等级。) (2).分类数据.只是对现象的一种分类.不能排出现象的顺序.没有优劣.好坏之分.( 如民族.职业等) 第二章.统计调查和统计整理 第一节,统计调查 一.统计调查的基本要求:准确性和及时性,是衡量统计工作质量的重要标志 二.统计调查的分类. 1.按调查的组织形式:统计报表和专门调查. (1) 统计报表由有关部门按照统一的要是要求.自上而下的布置.自下而上的逐级上报的一种调查方式 (2).专门调查:是为某一要求而专门组织的调查.包括:普查.重点调查.典型调查.抽样调查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