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管癌术前新辅助治疗原则及循证医学依据
2024版CSCO食管癌诊疗指南解读PPT课件

食管癌的治疗以手术切除为主,辅以放疗、化疗等综 合治疗。对于早期食管癌患者,内镜下切除也是一种 有效的治疗方式。治疗过程中应充分考虑患者的身体 状况和耐受能力,制定个体化的治疗方案。
02 诊疗指南更新背景
国内外诊疗现状对比
1 2
国内诊疗现状
我国食管癌发病率和死亡率较高,诊疗水平存在 地区差异,整体诊疗效果有待提升。
手术方式选择及操作要点
手术方式选择
根据肿瘤部位、分期及病人身体状况,可选择开胸或 胸腹腔镜联合食管癌根治术。对于颈段食管癌,可选 择颈、胸、腹三切口食管癌根治术;对于胸上、中段 食管癌,可选择经右胸、上腹两切口或经左胸单切口 食管癌根治术;对于胸下段食管癌及部分贲门癌,可 选择经左胸或经腹切口食管癌根治术。
05 手术技巧与并发症处理
手术适应证与禁忌证分析
早期食管癌,肿瘤局限于食管黏膜或黏膜下层,无淋巴结转移;中期食管癌,肿瘤侵犯肌层或外膜 ,有或无局部淋巴结转移,但可完全切除者;部分晚期食管癌,肿瘤有明显外侵,但有彻底切除可 能,病人身体状况良好,可耐受手术者。
手术适应证
手术禁忌证
食管癌已属晚期,有恶病质、严重贫血、脱水及营养代谢严重紊乱者;食管癌严重外侵,手术无法 切除病灶,或病人有严重心肺功能不全,不能耐受手术者。
2024版CSCO食管癌诊 疗指南解读
汇报人:xxx
2024-04-26
目录
Contents
• 食管癌概述 • 诊疗指南更新背景 • 诊断方法与标准 • 治疗方案与策略 • 手术技巧与并发症处理 • 放化疗方案优化与实践 • 总结与展望
01 食管癌概述
食管癌定义与流行病学
食管癌是一种起源于食管上皮的恶性肿瘤,是常见的消化道肿瘤之一。
食管癌术前新辅助治疗PPT

患者一般状况评估
合并症评估
了解患者年龄、性别、身体状况、营 养状况等,评估患者对手术和化疗的 耐受能力。
了解患者有无高血压、糖尿病等合并 症,评估其对手术和化疗的影响。
肿瘤评估
通过胃镜、钡餐造影、CT等检查,了 解肿瘤的位置、大小、浸润深度及淋 巴结转移情况,为制定治疗方案提供 依据。
治疗过程中的监测与护理
放化疗联合的副作用包括恶心、呕吐、 骨髓抑制、食管狭窄等,但大多数副作
用在停药后会逐渐消失。
04
术前新辅助治疗的临床研究
临床研究方法
选取食管癌患者
从医院数据库中筛选出符合条件的食管癌 患者,确保样本具有代表性。
制定治疗方案
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制定个性化的新辅 助治疗方案。
实施治疗
按照方案对所选患者进行新辅助治疗,并 记录治疗过程和反应。
监测化疗反应
密切观察患者化疗后的反应,如 恶心、呕吐、骨髓抑制等,及时 处理不良反应,保证化疗的顺利
进行。
监测营养状况
食管癌患者多存在进食困难,化 疗可能加重消化道反应,因此需 密切监测患者的营养状况,保证
足够的营养摄入。
心理护理
术前新辅助治疗期间,患者可能 存在焦虑、恐惧等心理问题,医 护人员应及时给予心理疏导和支 持,帮助患者树立信心、配合治
02
食管癌的发生与多种因素有关, 包括遗传、环境、生活习惯等。
食管癌的病因和发病机制
长期吸烟和饮酒
吸烟和饮酒是食管癌的重 要危险因素,长期吸烟和 饮酒可导致食管黏膜损伤
和癌变。
饮食习惯
长期摄入过热、粗糙、刺 激性食物,以及缺乏维生 素和微量元素,也可能增
加食管癌的风险。
遗传因素
食管癌新辅助治疗的选择及其效果评价

食管癌新辅助治疗的选择及其效果评价食管癌是严重危及人类健康的一种癌症类型,早期治疗可以达到较好的治疗效果和预后,而晚期治疗难度较大,因此针对食管癌新辅助治疗的选择和效果评价显得尤为重要。
随着医学技术的不断发展,新辅助治疗在治疗食管癌方面发挥了越来越大的作用,成为临床应用的重要手段之一。
一、食管癌新辅助治疗的临床意义食管癌的治疗主要包括手术治疗、放化疗和新辅助治疗。
新辅助治疗是放化疗和手术治疗之间的桥梁,通过在手术前应用放化疗,能够减小肿瘤体积,控制远处转移,提高手术成功率和减少手术后复发率,从而改善患者的生存质量。
二、食管癌新辅助治疗的方法1. 化疗化疗主要是通过化学药物来杀死癌细胞。
化疗可以单用,也可以跟放疗、手术同步或者交替使用。
在新辅助治疗中,化疗方案的制定需要综合考虑患者的具体情况,如年龄、身体状况和病情程度等。
目前常用的化疗药物有顺铂、氟尿嘧啶、紫杉醇、多西他赛等,这些药物都有较好的疗效,但也会带来一定的毒副作用,例如肝肾功能损害、恶心、呕吐等。
2. 放疗放疗是利用高能量射线来杀死癌细胞,主要通过时空分离和适量分割达到杀灭肿瘤细胞、保护正常组织和延长患者的生存期的目的。
在新辅助治疗中,放疗主要应用于患者肿瘤体积较大、已经发生局部淋巴结转移或者未能手术切除的患者。
放疗的副作用较小,而且又能够有效地控制肿瘤体积,最大程度地保护患者的身体健康。
3. 靶向治疗靶向治疗是以肿瘤分化特异抗原或功能分子为作用目标的新型治疗方式。
随着生物技术的不断发展,靶向治疗药物的种类和数量不断增加,例如厄洛替尼、贝伐单抗、帕博利珠单抗等。
靶向治疗仍处于临床研究阶段,治疗效果和安全性有待进一步验证。
三、食管癌新辅助治疗的效果评价新辅助治疗的效果评价对于指导下一步治疗决策和判断患者的预后具有重要的意义。
评价指标主要包括病理学完全缓解、病理学部分缓解、下桥梁复发、局部复发等多个方面。
其中,病理学完全缓解是指在手术前完成放化疗后,术后病灶消失、侵袭性成分完全消除的状态。
食管癌诊治指南(完整资料)

食管癌诊治指南(完整资料)【最新整理,下载后即可编辑】食管癌诊治指南1范围本指南规定了食管癌的诊断依据、诊断、鉴别诊断、治疗原则和治疗方案。
本指南适用于地市级、县级具备相应资质的医疗机构(二级)及其医务人员对食管癌的诊断和治疗。
2术语和定义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指南2.1食管癌esophageal cancer2.1.1食管鳞状细胞癌squamous cell carcinoma of the esophagus食管鳞状细胞分化的恶性上皮性肿瘤。
2.1.2食管腺癌adenocarcinoma of the esophagus2.2早期食管癌early stage XXX指局限于食管粘膜和粘膜下层的肿瘤,不伴淋巴结转移,包括原位癌、粘膜内癌和粘膜下癌。
2.3Barrett食管Barrett esophagus指食管下段的复层鳞状上皮被XXX所代替。
2.4食管的癌前疾病和癌前病变癌前疾病包括慢性食管炎、Barrett食管炎、食管白斑症、食管憩室、食管失缓和症、返流性食管炎和食管良性局促。
癌前病变指鳞状上皮不典型增生,包括轻度、中度和重度不典型增生。
3标准化诊治流程3.1食管癌诊断与治疗的一般流程【最新整理,下载后即可编辑】图1食管癌规范化诊疗流程4诊断根据4.1高危因素食管癌高发区,年龄在40岁以上,有肿瘤家族史或者有食管癌的癌前疾病或癌前病变者是食管癌的高危人群。
4.2症状吞咽食物时有哽噎感、异物感、胸骨后疼痛,或明显的吞咽困难等,考虑有食管癌的可能,应进一步检查。
吞咽食物时有哽噎感、异物感、胸骨后疼痛一般是早期食管癌的症状,而出现明显的吞咽困难一般提示食管病变为进展期。
临床诊断为食管癌的病人出现胸痛、咳嗽、发热等,应考虑有食管穿孔的可能。
4.3体征4.3.1大多数食管癌病人无明明相关阳性体征。
4.3.2临床诊断为食管癌的病人近期出现头痛、恶心或其他神经系统症状和体征,骨痛,肝肿大,皮下结节,颈部淋巴结肿大等提示远处转移的可能。
食管癌术前新辅助治疗

部分人群存在遗传易感性,容易发生食管 癌。
如缺乏维生素和微量元素,以及胃食管反 流病等慢性疾病,也可能与食管癌的发生 有关。
食管癌的临床表现和诊断
01
02
03
早期症状
食管癌早期症状不明显, 可能出现吞咽不适、胸骨 后疼痛、烧心等。
中晚期症状
随着病情发展,可能出现 进行性吞咽困难、消瘦、 乏力等症状。
食管癌术前新辅助治疗
contents
目录
• 食管癌概述 • 术前新辅助治疗的意义和作用 • 术前新辅助治疗的种类和方案 • 术前新辅助治疗的疗效和安全性 • 术前新辅助治疗的适应症和禁忌症 • 术前新辅助治疗的前景和展望
01 食管癌概述
食管癌的定义
01
食管癌是一种发生在食管上皮组 织的恶性肿瘤,是常见的消依靠胃 镜检查、钡餐造影、CT等 影像学检查以及病理组织 学检查。
02 术前新辅助治疗的意义和 作用
降低肿瘤分期,提高手术切除率
肿瘤分期降低
通过术前新辅助治疗,部分食管 癌患者的肿瘤体积可缩小,浸润 深度减浅,从而使原本无法手术 的患者获得手术机会。
手术切除率提高
经过新辅助治疗,肿瘤的边界更 加清晰,手术切除更加彻底,从 而提高手术切除率。
紫杉醇是一种干扰细胞分裂的药物, 与顺铂联合使用可增强疗效。
放疗方案
常规放疗
通过高能X射线或电子束照 射肿瘤部位,破坏肿瘤细 胞的DNA,抑制其增殖。
调强放疗
通过调整射线的强度和方 向,使放疗剂量更加集中 于肿瘤部位,减少对周围 正常组织的损伤。
放疗联合化疗
放疗和化疗联合使用,可 以相互协同,提高治疗效 果。
免疫治疗及其他方案
免疫治疗
通过激活患者自身的免疫系统来攻击肿瘤细胞,如使用PD-1抑制剂等免疫治疗 药物。
食管癌NCCN解读-V1

食管癌NCCN解读-V1
以下是关于食管癌的NCCN解读:
1. 食管癌的定义:食管管壁因恶性肿瘤细胞增殖所引起的病变。
2. 食管癌的分期:根据癌症扩散到身体其他部位的程度来分期。
3. 食管癌的治疗原则:手术是治疗食管癌的主要方式,而化疗和放疗常常与手术联合使用。
4. 食管癌手术时需要注意的事项:
- 选择适当的手术方式和手术范围;
- 考虑患者的性别、年龄和身体状况等因素;
- 切除标本需要进行病理学检查;
- 术后的康复、营养和情绪支持同样重要。
5. 食管癌辅助治疗:
- 化疗:根据患者的实际情况和治疗方案进行化疗;
- 放疗:可与化疗联合使用;
- 靶向治疗:适用于EGFR(表皮生长因子受体)表达阳性的患者;
- 免疫治疗:可用于转移性食管癌的治疗。
6. 食管癌后续进展和治疗:
- 可能会出现肿瘤复发或转移的情况;
- 术后观察需要密切进行;
- 复发或转移的治疗需要因人而异。
以上就是有关食管癌的NCCN解读,希望能够为患者和家属提供有价值的信息。
食管癌诊疗规范(完整版)

食管癌诊疗规范(完整版)一、概述我国食管癌发病虽有明显的地区差异,但食管癌的病死率均较高。
据报道,预计2012年全世界食管癌新发患者数455 800例,死亡人数达400 200例。
在中国,近年来食管癌的发病率有所下降,但死亡率一直位居第四位。
2017年陈万青等报道,2013年我国食管癌新发病例27.7万,死亡人数为20.6万,我国食管癌粗发病率为20.35/10万,城市粗发病率为15.03/10万,农村为30.73/10万;我国食管癌粗死亡率为15.17/10万,城市粗发病率为14.41/10万,农村为21.05/10万;发病率及死亡率分别列全部恶性肿瘤的第六和第四位。
因此,食管癌一直是威胁我国居民健康的主要恶性肿瘤。
我国食管癌高发地区山西阳城县、江苏扬中县和山西磁县的食管癌粗发病率高达109.5/10万、109.3/10万和103.5/10万(2003年),我国食管癌流行的特点是发病率男性高于女性,农村高于城市,高发区主要集中在太行山脉附近区域(河南、河北、山西、山东泰安、山东济宁、山东菏泽、安徽、江苏苏北区域)。
其他高发区域与中原移民有关,包括四川南充、四川盐亭、广东汕头、福建福州等地区。
因此,对高危人群和高发地区人群的筛查,早期发现和早期治疗阻断早期食管癌发展成为中晚期食管癌是提高食管癌生存效果和保证患者生活质量的根本出路。
也是减轻我国政府和民众医疗负担的长期有效措施。
另外,对于中晚期食管癌的规范诊断和治疗也是改善中晚期食管癌效果的有效措施,可使众多的食管癌患者受益,因此,食管癌筛查、早诊早治和规范化诊治是全国各级各类具备基本资质医疗机构及其医务人员的重要任务。
组织学类型上,我国食管癌以鳞状细胞癌为主,占90%以上,而美国和欧洲以腺癌为主,占70%左右。
吸烟和重度饮酒是引起食管鳞癌的重要因素。
流行病学研究显示:吸烟和重度饮酒是引起食管癌的重要因素。
国外研究显示:对于食管鳞癌,吸烟者的发生率增加3~8倍,而饮酒者增加7~50倍。
食道癌治疗推荐方案

一、引言食道癌是一种常见的恶性肿瘤,近年来发病率呈上升趋势。
食道癌的治疗方案应根据患者的具体病情、年龄、身体状况等因素综合考虑。
本文将针对食道癌的治疗推荐方案进行详细阐述。
二、治疗原则1.个体化治疗:根据患者的病情、年龄、身体状况等因素,制定个体化治疗方案。
2.综合治疗:结合手术、放疗、化疗、靶向治疗等多种治疗方法,提高治疗效果。
3.早期诊断、早期治疗:早期发现、早期治疗是提高食道癌治愈率的关键。
4.注重生活质量:在治疗过程中,注重患者的生存质量,减轻痛苦。
三、治疗方案1.手术治疗(1)适应症:早期食道癌、局部进展期食道癌、中晚期食道癌合并局限性淋巴结转移。
(2)手术方式:主要包括食道癌根治术、部分食道切除术、姑息性切除术等。
(3)手术风险及注意事项:手术风险包括出血、感染、吻合口瘘等。
术前应进行充分的检查和评估,术后加强监护,预防并发症。
2.放疗(1)适应症:中晚期食道癌、无法手术切除的食道癌、术后复发或转移的食道癌。
(2)放疗方式:包括外照射放疗、近距离放疗等。
(3)放疗风险及注意事项:放疗可能引起放射性肺炎、放射性食管炎、放射性皮肤损伤等并发症。
放疗期间应加强营养支持,预防感染。
3.化疗(1)适应症:中晚期食道癌、术后复发或转移的食道癌、无法手术切除的食道癌。
(2)化疗方式:主要包括静脉化疗、腹腔化疗、胸腔化疗等。
(3)化疗风险及注意事项:化疗可能引起骨髓抑制、恶心呕吐、脱发、肝肾功能损害等不良反应。
化疗期间应加强营养支持,预防感染,定期检查血常规、肝肾功能等。
4.靶向治疗(1)适应症:中晚期食道癌、术后复发或转移的食道癌。
(2)靶向药物:主要包括EGFR抑制剂、HER2抑制剂、VEGF抑制剂等。
(3)靶向治疗风险及注意事项:靶向治疗可能引起皮疹、手足综合征、腹泻等不良反应。
靶向治疗期间应定期复查,监测疗效和不良反应。
5.免疫治疗(1)适应症:中晚期食道癌、术后复发或转移的食道癌。
(2)免疫治疗药物:主要包括PD-1抑制剂、CTLA-4抑制剂等。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国癌症杂志》2011年第21卷第7期 CHINA ONCOLOGY 2011 Vol.21 No.7518通信作者:傅剑华 E-mail:fujh@食管癌术前新辅助治疗原则及循证医学依据傅剑华 杨弘中山大学肿瘤防治中心胸外科,华南肿瘤学国家重点实验室,广东 广州 510060 [摘要] 在中国,手术虽是治疗食管癌的主要手段,但单纯手术治疗局部晚期食管癌的疗效不尽人意。
近30年综合治疗的研究结果提示,术前新辅助治疗有望改善局部晚期食管癌患者的预后。
本文就术前化疗和术前放化疗的国内外研究进展以及世界各国的应用经验作一综述,并就2011年中国抗癌协会食管癌专业委员会制定的《中国食管癌规范化诊治指南》作推荐指引。
[关键词] 食管癌; 新辅助化疗; 新辅助放化疗 DOI:10.3969/j.issn.1007-3969.2011.07.004 中图分类号:R735.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7-3639(2011)07-0518-04Neoadjuvant therapy for esophageal carcinoma FU Jian-hua, YANG Hong (Department of Thoracic Surgery, Sun Yat-Sen University Cancer Center, State Key Laboratory of Oncology in South China, Guangzhou Guangdong 510060, China)Correspondence to:FU Jian-hua E-mail:fujh@ [Abstract ] Surgery is the major approach for the treatment of patients with resectable esophageal cancer in China. However, patients treated with surgery with locally advanced esophageal carcinoma have rather poor survival rates. During the past 3 decades, various studies focused on multimodality therapy for esophageal cancer. It was strongly indicated that neoadjuvant treatment could play an important role in improving the survival outcome of patients with esophageal cancer. The aim of this article was to introduce the development of studies on neoadjuvant chemotherapy and neoadjuvant chemoradiotherapy, practical experiences from different countries and the recommendation from Clinical Practice Guidelines for the Diagnosis and Treatment of Esophageal Cancer formulated by the Chinese Society of Esophageal Cancer, Chinese Anti-cancer Association in 2011. [Key words ] Esophageal cancer; Neoadjuvant chemotherapy; Neoadjuvant chemoradiotherapy傅剑华,临床肿瘤学博士,EMBA,教授、主任医师、博士生导师;现任中山大学肿瘤防治中心副主任、副院长;中华医学会心胸血管外科分会食管疾病组成员;中国抗癌协会食管癌专业委员会常委,CSCO执行常委兼副秘书长;中国医师协会胸外科分会常委;广东省抗癌协会食管癌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广东医学会肿瘤学分会副主任委员,广东省医学会胸心外科分会常委;担任《癌症》、《中华胃肠外科杂志》、《中华胸心血管外科杂志》、《中国胸心血管外科临床杂志》、《临床肿瘤学杂志》等杂志编委。
在我国,手术虽是治疗食管癌的主要手段,但局部晚期食管癌患者的预后不尽人意,ⅡA ~Ⅲ期的食管鳞癌单纯手术切除治疗的患者5年生存率仅为20.6%~34.0%[1-2],多数患者在手术后3年内出现转移或局部复发。
中晚期食管《中国癌症杂志》2011年第21卷第7期519癌单纯手术的不良预后促使医生们探索在治疗方案中加入放疗、化疗或放化疗,但从目前的研究结果显示,术后化疗或术后放疗均未能改善食管癌患者的预后[3-4],术前放疗也无足够的证据证明其有效[5];而术前新辅助治疗,包括术前放化疗和术前化疗,尤其是前者,有望改善食管癌患者的预后。
因此,由中国抗癌协会食管癌专业委员会2011编辑出版的《中国食管癌规范化诊治指南》,已把术前新辅助治疗提到重要的地位,本文拟对食管癌术前新辅助治疗原则及循证医学依据作一介绍。
1 新辅助放化疗和新辅助化疗的机制 新辅助治疗有以下优点[6]:⑴肿瘤血运完整,有利于保持靶病灶局部化疗药物强度和氧浓度;⑵术前患者耐受性较好;⑶可降低肿瘤病期,提高R0切除率;⑷早期消灭亚临床远处转移灶;⑸减少术中肿瘤种植转移;⑹术前放化疗还具有互相增敏的协同作用;⑺可作为肿瘤对化疗药物体内敏感性的评价。
对于新辅助治疗过程中出现远处转移的食管癌患者,有的学者归咎于新辅助治疗延误手术切除的时机,导致病情进展。
也有学者持不同观点[7],认为新辅助治疗的2~3个月内即出现远处转移的患者,即使首先采取手术的局部治疗手段,可能预后也不佳,新辅助治疗过程中可发现这部分患者,使其避免手术的创伤。
2 新辅助化疗 20世纪80年代开始应用以顺铂、5-FU为基础的术前联合化疗方案,之后顺铂和5-FU联合化疗方案成为治疗食管癌的标准方案,有效率约40%~58%[8-12]。
术前化疗一般为2~3个疗程,术前化疗与手术之间的间歇期为2~4周。
美国的INT 113试验随机纳入了Ⅰ~Ⅲ期食管癌患者452例,其中腺癌占46%,鳞癌占54%,试验组患者术前接受3个疗程的顺铂+5-FU方案化疗,术后再接受2个疗程的顺铂+5-FU方案化疗,对照组患者接受单纯手术[13]。
结果显示,两组的R0切除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术前化疗组病理完全缓解率(pathologic complete response,pCR)为2.5%,两组患者的5年生存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14]。
相比之下,英国的M R C研究结果显示[12],术前放化疗可以使食管癌患者获益。
该研究随机纳入Ⅰ~Ⅲ期食管癌患者802例,其中腺癌占70%,鳞癌占30%,试验组患者术前接受2个疗程的顺铂+5-FU方案化疗,对照组患者接受单纯手术。
试验结果表明,试验组的R0切除率高于对照组(60% vs54%,P <0.0001),术前化疗可以提高2年生存率(43% vs 34%,P<0.05),试验组患者的中位生存期也高于对照组(16.8 个月vs 13.3 个月;P=0.004)。
进一步分层分析发现,对于腺癌与鳞癌患者,术前化疗都可以延长生存期。
日本的JCOG9907研究对比术前化疗与术后化疗的疗效,随机纳入330例Ⅱ~Ⅲ期食管鳞癌患者,均采用顺铂+5-FU方案化疗2个疗程,结果显示,术前化疗组患者的5年生存率明显高于术后化疗组患者(60% vs38%;P =0.013)[15];由于之前日本的JCOG9204研究显示[16],术后化疗可以提高区域淋巴结转移食管癌患者的预后,结合2个试验的研究结果,日本推荐术前采用顺铂+5-FU方案化疗2个疗程,再联合手术作为Ⅱ~Ⅲ期食管鳞癌患者的标准治疗方案。
2007年,Gebski等[17]收集了8项术前化疗并手术与单纯手术的随机对照临床试验(n=1 724),并发表了Meta分析的结果:术前化疗可使食管癌患者的死亡相对危险度降低10%(HR=0.90;95%CI:0.81~1.00;P=0.05),并可使食管癌患者的2年生存率提高7%,即为减少1例患者的死亡而需要接受化疗的患者数为15例。
进一步分层分析显示,术前化疗仅能使食管腺癌患者的预后获益(HR=0.78;95%CI:0.64~0.95;P=0.014),而鳞癌患者的预后获益差异无统计学意义(HR=0.88;95%CI:0.75~1.03;P =0.12)。
上世纪90年代后期,紫杉醇、多西他赛、伊立替康及奈达铂等新一代化疗药物也应用于食管癌的新辅助化疗。
Polee等[18]在Ⅱ期临床试验中,应用紫杉醇+DDP(紫杉醇 180 mg/m2静脉注射,第1天与DDP 60 mg/m2静脉注射,第1天,每14 d为1个周期)的新辅助化疗方案治疗50例食管癌患者(47例鳞癌,3例腺癌),ⅡA期1例,ⅡB期16例,Ⅲ期21例,12例分期不详,患者接受3个疗程化疗,有效的患者再接受3个疗程化疗,之后接受手术,结果显示,化疗有效率为59%,中位生存时间为20个月,1年生存率为68%,3年生存率为30%。
3 新辅助放化疗 近年来,食管癌的术前放化疗越来越受关520傅剑华,等. 食管癌术前新辅助治疗原则及循证医学依据注。
以治疗后的pCR率来评价,术前放化疗的疗效优于术前化疗。
目前的研究表明,术前化疗的pCR率为2.5%~5.0%[12-13,19],而术前放化疗的pCR率则可以达到20%~35%[20]。
pCR 率是评价食管癌综合治疗预后的独立因子。
pCR患者的术后5年生存率可以提高到40%~ 60%[21-22]。
Berger等[21]的分析发现,术前放化疗后pCR患者的术后5年无复发生存率也高于非pCR患者(62% vs 31%,P=0.02)。
Gebski等[17]报道的Meta分析收集了从1983年—2006年的比较新辅助放化疗和单纯手术的10项随机研究(n=1 209),这10项研究中的6项仅包含食管鳞癌患者,1项研究仅为食管腺癌患者,另外的3项研究入组的患者为腺癌或鳞癌,10项研究中的2项可以获得患者的个人资料。
放化疗组的中位年龄(以样本大小为权重)为61岁(32~69岁),单纯手术组的中位年龄为62岁(28~83岁);患者临床分期T0-3N0-1,中位随访期为55个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