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管癌术前新辅助治疗ppt
食管癌新辅助化疗

食管癌患者对辅助化疗、新辅助化疗敏感性和耐药基因位点的背景资料食管癌是常见的消化道肿瘤,食管癌是世界第八大常见癌症,也是世界癌症死亡率的第六大原因1。
全世界每年约有48万人发生食管癌,占总癌新发生病例的4.6%;死亡45.6%,占总癌死亡病例的6.4%2。
根据2009年至2011年这三年的癌症发病趋势,预估2015年我国食管癌新发病例达47.4万例,食管癌死亡人数达37.5万例3。
食管癌是一种侵袭性很强的肿瘤,预后较差,大多数病人在确诊后一年内死亡,5年存活率仅为10%。
手术切除是传统的治疗方法。
近年来,多种新的治疗模式引入临床。
通过术前放疗、术前放化疗及术前放化疗联合分子靶向药物治疗为部分中晚期患者创造了手术的机会,这无疑会提高食管癌患者的局部控制率和长期生存率,但新辅助化疗尤其是放化疗在食管癌治疗中的应用仍存在争议,预测单个EC患者治疗反应的能力将大大有助于治疗计划1。
寻找可靠的化疗敏感性预测指标、早期筛选出对化疗应答不敏感的患者、减少不必要的术前化疗,是重要临床课题之一。
食管癌的发生发展是一个涉及多因素、多阶段、多基因变异积累及相互作用的复杂过程,涉及诸多肿瘤基因、肿瘤抑制基因以及信号传导通路的异常。
随着食管癌发生、发展过程中分子生物学机机制研究的不断深入,与食管癌化疗敏感性及预后相关的分子靶点正在逐步为临床的诊疗提供参考依据。
以下是食管癌多种化疗方式疗效与基因位点相关性的研究:基因与新辅助化疗Kim 等4研究了152 例食管癌患者,发现内镜活检ERCC1 阴性的患者接受术前新辅助放化疗后的总生存期长于仅接受手术的患者,而在ERCC1 阳性组中无差别。
Ge 等5的一项研究结果显示,在44 例接受新辅助放化疗的局部进展期食管癌患者中,ERCC1 表达阴性的患者较阳性患者获得更高的病理缓解率( 68. 8% vs.53. 6%,P = 0. 361) ; 而获得病理缓解者的术后3 年生存率达96. 2%,远高于未能获得病理缓解者的41. 5% ( P<0. 05) 。
胸中下段局部晚期食管鳞癌术前多西他赛联合奈达铂新辅助治疗的初

多 西 他赛 7 5 m g / m , d l , 奈 达铂 8 0 mg / m , d 2 , 每3 周重 复 , 应用两周期 , 化 疗 结 束 后 3周 进 行 手 术 评 估 并 行 手 术 治 疗 。 结 果 新
辅 助化 疗 的不 良反 应 多 为 1 — 2级 反 应 , 其 中 3— 4度 血液 学 毒 性 累计 : 白细 胞 计 数 减 少 1 5 . 6 %( 1 0 / 6 4 ) , 血小板计数 减少 3 . 1 % ( 2 / 6 4 ) 。化 疗 有 效率 为 5 8 . 3 %( 3 5 / 6 4 ) , 手 术 切 除率 为 9 6 . 7 %( 6 0 / 6 4 ) , 完全性切除率为 9 1 . 7 %( 5 6 / 6 0 ) , 无围术期死亡 , 术 后 并
va n t c he mo t he r a p y.Al l p a t i e n t s we r e t a k e n d o c e t a x e l 7 5mg /m o n da y 1,n e d a p l a t i n 8 0m g /m o n d a y 2.The t r e a t me n t s c h e d ul e wa s r e e y — c l e d e v e y r 3 we e k s . Af t e r 2 c y c l e s,t he p a t i e n t s wi t h po s s i b i l i t y o f s ur g i c a l r e s e c t i o n r e c e i ve d s ur g e y . Re r s u l t s Th e o v e r a l l l e u k o pe ni a a n d t h r o mbo c y t o pe ni a de c l i ne d i n g r a de 3 a n d 4 wi t h 1 5. 6% a n d 3. 1 % a n d t he o v e r a l l r e s p o ns e r a t e wa s 46. 1% . S i x t y p a t i e n t s un d e r - we n t r e s e c t i o n i n 6 4 c a s e s a n d 5 6 pa t i e n t s u n de r we nt c o mp l e t e r e s e c t i o n . No Pe r i o p e r a t i v e mo r t a l i t y a n d p o s t o pe r a t i v e c o mp l i c a t i o n s wa s l o w. Th e f o l l o w —u p r a t e wa s 1 0 0% b y Fe br ua r y 2 01 4. Th e 1一 a nd 2 一y e a r o v e r a l l s u r v i v a l r a t e wa s 8 6. 7% a nd 71. 7% ,r e s p e c t i v e l y, wh i l e l o c o r e g i o na l r e l a p s e— f r e e s ur v i v a l we r e 7 3. 3% a n d 65. O% ,r e s p e c t i v e l y. M e a n whi l e,t h e 1一 a nd 2 一y e a r d i s t a n t me t a s t a s i s—
胃癌讲课PPT(2024版)

诊断要点
检查手段 定性诊断:1.胃镜检查 2.病理检查 3.HER-2检测 4.
胃脱落细胞法 分期诊断:1.超声内镜 2.CT及MR检查 3.X线钡餐检查
4.PET/CT检查 5.血清生物学指标(CEA、CA125、CA19-9、 CA72-4) 6.胃癌微转移的诊断(RT-PCR、流式细胞术)
注释新增:对于标准治疗失败的晚期或复发胃癌患者,为了寻找潜在的治疗靶点,可进行 Claudin 18.2、FGFR2、CMET、NTRK 基因等标记物检测
2023CSCO指南更新要点----转移胃癌靶向治疗 二线靶向治疗更新:
雷莫西尤单抗联合紫杉醇二线治疗 I 级推荐前移至化疗前成为首选推荐
2023CSCO指南更新要点----转移胃癌靶向治疗
诊断要点
TNM分期
单击此处编辑您要的内容,建议您在展示时采用微软雅黑字体,本模版所有图形线条及 其相应素材均可自由编辑、改色、替换。
治疗策略
治疗策略
治疗原则 胃癌的治疗强调多学科合作的综合治疗,确定治疗方案的基础础 则为患者的年龄、身体状况,胃癌病理诊断、临床分期及分子病 理分型等 采取MDT模式,有计划、合理地应用手术、化疗放疗和生物靶向 等治疗手段,达到根治或最大限度地控制肿瘤延长患者生存期、 改善患者生活质量的目的
诊断要点
病理学
Lauren分型 肠型、弥漫型和混合型
单击此处编辑您要的内容,建议您在展示时采用微软雅黑字体,本模版所有图形线条及
肠型胃癌常发生于其肠相应化素材生均的可自基由础编辑上、改,色有、替腺换管。 形成的分化型癌,基本病理过 程为:慢性胃炎→胃上皮萎缩→肠上皮化生→异型增生→癌变
弥漫型胃癌起源于胃固有黏膜,组织学基础类型印戒细胞癌,即未分化型 癌
20 食管癌

16/38
早期X线表现
1.粘膜皱襞紊乱、 粗糙、中断 2.局限性管壁僵 硬、蠕动中断
17/38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早期X线表现
3.小的充盈缺损
4.小的龛影
18/38
中、晚期X线表现
明显的不规则狭
窄和充盈缺损,
管壁僵硬。
19/38
辅助检查
进展期食道癌
20/38
辅助检查
Double-contrast (left) and mucosal relief (right) views of a polypoid adenocarcinoma (arrows) of the lower esophagus.
2. 放射疗法和化学药物治疗
适用于术前、术后辅助治疗及晚期病人缓解症状或延缓病 情进展。
25/38
治疗原则
手术径路
常用左胸切口,中段切除有时候用右胸切口
26/38
治疗原则
胸腹联合切口
27/38
颈胸腹三切口
治疗原则
28/38
治疗原则
29/38
治疗原则
胃 代 食 管
结 肠 代 食 管
30/38
9/38
病理
髓质型: 管壁明显增厚并向腔内外扩 展,使癌瘤上下端边缘呈坡 状隆起。多数累及食管周径 的全部或绝大部分。切面为 灰白色,为致密的实体肿块
10/38
病理
蕈伞型: 卵园形扁平肿块,向腔内呈 蘑菇样突起。边缘与其周围 的粘膜境界清楚,瘤体表面 多有浅表溃疡,其底部凹凸 不平
11/38
病理
23/38
食管拉网
特点:
a.简便(可用于普查) b.早期癌阳性率>90% c.分段拉网
中国食管癌筛查与早诊早治指南PPT课件

明确诊断。
分期评估
对确诊患者进行全面的 临床分期评估,包括肿 瘤大小、浸润深度、淋
巴结转移等。
多学科会诊
组织多学科专家进行会 诊,制定个性化的治疗
方案。
治疗选择
根据患者病情和身体状 况,选择合适的治疗方 法,如手术、放疗、化
疗等。
阴性结果患者随访策略及注意事项
密切观察
对于暂时无法明确诊断的患者,建议进行密切观 察,定期随访。
心理支持
提供心理支持和情绪疏导,帮助患者减轻焦虑和 恐惧情绪。并发症预防与处理措施 Nhomakorabea预防措施
加强患者教育,提高患者对食管癌的认识和重视程度;严格 掌握手术、放疗、化疗等治疗的适应证和禁忌证;加强围手 术期管理,减少手术并发症的发生。
处理措施
炎症标志物
如C反应蛋白(CRP)、白细胞介素-6(IL-6)等,在食管癌患者中也可升高, 可能与食管癌的发生发展有关。
其他创新技术或方法介绍
人工智能辅助诊断
利用人工智能技术对内镜图像 进行自动分析和识别,提高早 期食管癌的检出率和诊断准确 性。
光学相干断层扫描(OCT )
一种高分辨率的成像技术,可 显示食管黏膜的微观结构,有 助于早期食管癌的诊断和鉴别 诊断。
06
筛查和早期诊断方法
内镜检查技术在食管癌筛查中应用
普通白光内镜
通过直接观察食管黏膜的形态、色泽、血管纹理等变化, 发现可疑病灶并进行活检。
色素内镜
利用染色剂对食管黏膜进行染色,增强病变与正常黏膜的 对比度,提高病灶检出率。
电子染色内镜
通过特殊光成像技术,如窄带成像技术(NBI)、智能电 子分光比色技术(FICE)等,显示黏膜表面微血管和微腺 管结构,有助于早期食管癌的诊断。
第九版食管疾病演示文稿演示

– 每年新发食管癌病例180万例,因食管癌死亡约 46万
– 我国是世界上食管癌高发地区之一,每年新发 病例约70万例,占全球新发病例的39% ,而死 亡病例更高达27万例,占全球的58%,无论是新 发病例还是死亡病例均居世界之首
• 腺癌G分期
–95%的肿瘤组织由分化好的腺体 组成
– G2中分化癌,50% ~95%的肿瘤组织显示腺体形 成
– G3低分化癌,肿瘤组织由片状和巢状细胞组成 ,其中形成腺体结构的细胞成分<50%
• 鳞癌G分期
– Gx分化程度不能确定
– G1高分化癌,有明显的角化珠结构及较少量的非角化基底样细胞 成分,肿瘤细胞呈片状分布,有丝分裂少
②蕈伞型:瘤体呈卵圆形扁平肿块状,向腔内呈蘑菇样突 起。隆起的边缘与其周围的黏膜境界清楚, 瘤体表面 多有浅表溃疡,其底部凹凸不平
第27章 食管疾病
病理分型
• 按病理形态,临床上食管癌可分为四型:
– ③溃疡型:瘤体的黏膜面呈深陷而边缘清楚的溃疡,溃疡 的大小 和外形不一,深入肌层,阻塞程度较轻
– ④缩窄型:瘤体形成明显的环行狭窄,累及食管全部周 径,较早 出现阻塞症状
• 未分化癌(undifferentiated carcinoma):很少见,可 能起源于鳞状上皮,癌细胞较小,类似肺的燕麦细胞癌, 恶性程度高。
• 其它罕见的癌肉瘤、肉瘤、恶性淋巴瘤、恶性黑色素瘤等。
第27章 食管疾病
病理(pathology)
• 早期病变多限于黏膜(原位癌),表现为黏 膜充血、糜烂、斑块或乳头状,少见肿块
• 山东、江苏、福建、安徽、湖北、陕西、新疆等地尚有相对集中的 高发区
《食管疾病》ppt课件

最常见嵌于食管入口, 其次为食管中段第二 狭窄处。
临床表现
吞咽困难 吞咽疼痛,胸痛 呼吸道症状:异物压迫气管引起 食管穿孔后的表现:
纵隔气肿 纵隔感染 主动脉损伤(呕血,可致命!)
诊断
异物吞服史对诊断十分重要 喉镜检查 X线食管钡剂检查:可显影;怀疑食管穿孔时
中、晚期(进展期):上下延伸、内外扩展, 侵及全周,可突入管腔内,可侵入周围脏器。
病理特点(三)
髓质型:食管呈管状肥厚,癌肿浸润食管壁全层。 恶性度高,切面呈灰白色致密实体肿块。
蕈伞型:向腔内生长呈蘑菇状,边缘清楚,瘤体 表面浅溃疡。
溃疡型:深凹陷入食管壁,深入肌层,梗阻轻。 缩窄型:沿管壁环形生长,累计全部周径,狭窄
巨大瘤并巨大憩室。 累及食管-胃结合部。 肿瘤与黏膜致密粘无法分离。
手术方法
纵形切开肿瘤表面的食管肌层。 逐步分离肿瘤,注意保护食管黏膜防止破损。 缝合食管肌层切口。 黏膜有损伤的病例,修补后肌瓣或胸膜加固包盖。 VATS的临床应用。
慎用 食管镜检查:可明确诊断,及时取出异物。
治疗
根据异物的形状、大小、深度
1.异物取出方法: 经硬食管镜:耳鼻喉科常用。 经纤维食管镜:较小异物适用。 开胸取异物:巨大并嵌顿较紧异物,以上办法 难以取出者。
2.一般治疗: 全身支持疗法、抗生素应用。
Treatment
问题:吃鱼被刺噎着怎么办?还喝醋?
H: 细胞类型 H1:鳞癌 H2:腺癌
G:分化程度 Gx:细胞分化程度不能确定,按G1 G1:高分化癌 G2:中分化癌 G3:低分化癌 G4:未分化癌,按G3
*X指未记载肿瘤部位
临床表现
食管手术的麻醉ppt课件

根据患者的年龄、体重、健康状 况和手术类型选择适当的麻醉药
物。
在麻醉过程中,应密切监测患者 的生命体征,包括呼吸、心率、 血压、血氧饱和度等,及时调整
麻醉深度和药物剂量。
术后应加强镇痛治疗,减少术后 并发症和促进患者康复。
04
食管手术麻醉中的监测与 管理
生命体征监测
监测指标
包括心率、血压、呼吸频率、血 氧饱和度等,用于评估患者的生
精准医疗
结合基因组学、代谢组学等多学科技术,实现个体化麻醉方案制定, 提高麻醉效果和安全性。
机器人辅助麻醉
利用机器人技术实现精准注射、监测和调控,提高麻醉效果和安全性。
个体化麻醉方案的研究与实践
针对不同年龄、性别、体重和 疾病状况的患者,制定个体化 的麻醉方案,提高麻醉效果和 安全性。
针对不同手术类型和手术部位, 制定个体化的麻醉方案,提高 麻醉效果和安全性。
心血管并发症
监测患者的心率、血压等指标,及时发现和处理心血管并发症。
其他并发症
注意观察和处理其他可能的并发症,如出血、吻合口瘘、反流性 食管炎等。
06
食管手术麻醉的未来发展 方向
新技术的应用与展望
人工智能与机器学习
利用人工智能技术分析大量数据,预测麻醉药物用量和麻醉深度, 提高麻醉效果和安全性。
包括计算每日所需液体量,监测尿量和中 心静脉压等指标,根据情况调整输液速度 和种类。
温度控制
液体管理与温度控制注意事项
保持患者正常体温,预防低温和高温对生 理功能的影响。
需要密切监测患者的液体平衡和体温变化 ,根据情况调整管理措施,同时注意预防 相关并发症的发生。
05
食管手术后麻醉恢复与管 理
术后疼痛管理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李宝生 2015-06-26
OUTLINE
新辅助放疗 新辅助化疗 新辅助放化疗 需要关注的问题
OUTLINE
新辅助放疗 新辅助化疗 新辅助放化疗 需要关注的问题
Pre-Op RT Prolongs OS in Operable EC: A Randomized, Multicenter Study of Pre-Op RT & CT
新辅助化疗
• 法国FNCLCC和FFCD: 224例可切除胃食管腺癌,结果: 新辅助化疗可 明显提高OS(5年: 38%vs24%)和DFS(5年: 34% v 19%)
图A 新辅助化疗与单纯手术OS对比
图B 新辅助化疗与单纯手术DFS对比
Ychou M, Boige V, Pignon J P, et al. Perioperative chemotherapy compared with surgery alone for resectable gastroesophageal adenocarcinoma: an FNCLCC and FFCD multicenter phase III trial[J]. Journal of Clinical Oncology, 2011, 29(13): 1715-1721.
• 提高手术切除率 • 降低局部复发率 • 不增加手术死亡率 • 不增加术后吻合口瘘的发生率 • 是否能提高远期生存率?需要高质量的
多中心随机对照试验进一步验证
选择适合的病例(重度反应) 优化术前放射野 改进照射方法 确定合理放疗剂量 严格QA/QC控制
OUTLINE
新辅助放疗 新辅助化疗 新辅助放化疗 需要关注的问题
术前放疗剂量与放疗反应程度
剂量 (Gy)
放疗效应 (%)
轻度
中度
重度
5年生存率 (%)
10~29 59.6(31/52) 28.8(15/52) 11.5(6/52) 21 (20/95)
30~39 28.6(18/32) 42.8(27/63) 28.6(18/63) 25 (20/80)
40~49 22.1(53/240) 37.5(90/240) 40.8(97/240) 29.7 (82 35.9(14/39) 56.4(22/39) 28.6 (14/49)
放疗效应程度与5年生存
5年生存
反应程度 例数
%
P
重度 12/24 -51/97 50-52.6 <0.001
中度 10/32-22/90 31-24.4
轻度 4/12-8/53
33-15.1
术前放疗总结
结论: 术前放射治疗起到 降期的作用
生存率
生存率
1年 3年 5年
术前放疗组
72.0 47.6 42.8
单一手术组
64.2 40.0 33.1
P
0.042
结论
• 提高了手术切除率 • 缩小肿瘤、降低术后病
理淋巴结转移率 • 降低局部及区域复发率 • 治疗反应与生存正相关 • R+S组生存优于S组
牛津大学荟萃分析(5个研究)
Int J RadiatOncol Biol Phys, 1998, 41 (3) : 579 - 583.
结果
• 术前放疗组: 2ys、 5ys分别为 34%和 18%
手术组:
30%和 15%
分别改善了 4%和 3%
• 术前放射治疗是有益的, 术前放疗组的死亡危险率下降
11% , 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
• 111例术前放疗35Gy/4周 • 术前放疗组1~3年生存率
明显高于单纯手术组
• World J. Surg. 16, 1104--1110, 1992
食管癌术前放疗前瞻性临床研究
DT40 G y/ 20 次/ 4 周 ,间隔2~4周进行手术
汪楣等. 中华放射肿瘤学杂志, 2001, 10 (3) : 168 - 172
新辅助化疗
• RTOG 8911入组443例患者, 分为新辅助化疗和单纯手术,其中鳞癌约 占47%,结果: 3年生存率均为39%。
图1 新辅助化疗并没有提高OS
图2 R0切除患者生存时间明显延长
新辅助化疗
• Boonstra等入组169例食管鳞癌,新辅助化疗方案为EP,结果: 新辅助 化疗提高了生存率(2年、5年生存率分别为42%、30%和26%、17%) 和DFS(HR=0.72,P=0.02)。
• 提出增加研究组病例数至 2000 例 ,可能会有统计学意义。
Preoperative RT and S vs S alone(6 RMT)
BMC Medicine 2004
Preoperative radiotherapy does not improve survival compared with surgery alone.
图A 新辅助化疗与单纯手术OS对比
图B 新辅助化疗与单纯手术DFS对比
Boonstra J J, Kok T C, Wijnhoven B P L, et al. Chemotherapy followed by surgery versus surgery alone in patients with resectable oesophageal squamous cell carcinoma: long-term results of a randomized controlled trial[J]. BMC cancer, 2011, 11(1): 181.
材料与方法: 新辅助化疗 vs 手术(9项,n = 1981) 新辅助放化疗 vs 手术(12项,n = 1854) 新辅助放化疗 vs 新辅助化疗(2项,n = 194)
评价指标: 2年生存率
术前化疗显著改善了患者生存
Lancet Oncol.2011 Jul;12(7):681-92. Epub 2011 Jun 16.
手术切除率和降期
手术切除率 术后LN(-)
LN(+)
术后分期Ⅰ Ⅱa Ⅱb Ⅲ Ⅳ
术前放疗组(%) 单一手术组(%)
p
90.3 77.8 22.2
11.8 46.2 11.3 30.3
0.5
85.7 59.2 40.8
0.4 26.9 4.9 66.8 0.9
0.0857 <0.000
<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