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年级化学各单元知识网络图

九年级化学各单元知识网络图
九年级化学各单元知识网络图

第一单元、走进化学世界化学:是研究物质的组成、结构、性质以及变化规律的科学。

物理变化:没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变化

化学变化: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物质的变物理性质:物质不需要通过化学变化就能表现出来的性质(包括:颜色、化与性质性质状态、气味、硬度、熔点、沸点、密度、水溶性)

化学性质:物质在化学变化中表现出来的性质(包括:可燃性、还原性、氧化性、稳定性、活泼性)

化学变化:蜡烛燃烧;

区别:化学性质:蜡烛能(可、易、是…的)燃烧。

对蜡烛燃烧的探究(P12—13)学习化学的一个重要途径——化学实验对人体呼出气体和吸入空气的探究(P14—16)

①使用药品要做到“三不”:不能用手接触药品,不要把鼻孔凑到容器口去闻药品的气味,不得尝任何药品的味道。

②取用药品应严格按照实验规定的用量取、药品取用的规则1用,若没有说明用量,一般应按最小量,即液体1~2ml;固体只需盖满试管底部。

③用剩的药品不能放回原瓶,也不要随意丢掉、更不要拿出实验室。

粉末状:(药匙或纸槽)(一斜二放三直立)2、固体药品的取用块状:(镊子或药匙)(一横二放三慢竖)

大量:倾倒法(倾倒时瓶盖要倒放,标签向手心)

少量:用胶头滴管(注意胶头滴管的使用方法)3、液体药品的取用定量:量筒+胶头滴管(注意量筒的使用方法:读数时量筒必须放平,视线与量筒内液体化学实验基本操作的凹液面最低处保持水平)

俯视:读数偏大,实际数偏小

仰视:读数偏小,实际数偏大

酒精灯的使用主要事项

能直接加热:试管、燃烧匙、蒸发皿

加热仪器垫石棉网:烧杯、烧瓶

不能加热:量筒、集气瓶、滴管等4、给物质的加热液体:管外干燥;先预热;试管内液体不超过1/3;试管口向上倾斜45度,试管口不对人;

固体:试管口略向下倾斜

5、仪器的洗涤(干净标准:玻璃仪器内壁附着的水既不聚成水滴,也不成股流下)

6.仪器连接:右插进左,先湿润,再慢慢转动插进。

第二单元、我们周围的空气 1 、物性:无色无味的气体,密度比空气略小,难溶于水氮气(N)2 2 、化性:不能燃烧,不支持燃烧,不能呼吸(78%) 3 、用途:

1、氧气含量的实验测定(用红磷在空气中燃烧)

实验现象:①红磷燃烧,产生大量白烟;②水进入瓶中大约占瓶体积的1/5

点燃化学方程式:4P + 5O ===== 2PO 522

结论:氧气约占空气体积的1/5

①红磷量不足

水进入瓶中少于1/5的原因②装置漏气

③瓶未冷却就打开夹子

2、物性:无色无味的气体,密度比空气大,不易溶于水,在一定条件下可液化为淡蓝色液态氧,也可固化为淡蓝色的固态氧。氧气(O)2

①可燃性:(C、S、P、Fe、Mg在氧气、空气中燃烧的21%)(3、化性现象和化学方程式)

②支持呼吸

4、用途:空气、氯酸钾(二氧化锰)

药品:过氧化氢溶液(二氧化锰)成分高锰酸钾MnO 22HO ====== 2HO + O↑2222MnO 22KClO ====== 2KCl + 3O↑化学方程式23△

△↑2KMnO ==== KMnO + MnO + O

24422、制取5 发生装置及选择原因:

收集装置及选择原因:

步骤:连→检→装→固→加→收→移→熄

空检验:用带火星的木条放进瓶中,若复燃,则是O

2气验满:用带火星的木条放在瓶中,若复燃,则满

注意事项:

1、物性:无色、无味的气体

)2、化性:稳定(称为“惰性气体”)0.94%稀有气体( 3 、用途:

0.03%)CO(2)其它气体和杂质(0.03%

CO

气体污染物:SO、NO、22 1、污染物染污空气的固体污染物:有害烟尘

及防治、防治措施 2

):A + B === AB 化合反应:(“多变一”

):AB === A + B“一变多”分解反应:(化学反应类型

氧化反应:物质跟氧气发生的反应(不是基本反应类型)

第三单元、自然界的水、组成:氢、氧两种元素组成。1通电电解水实验:2HO ===== 2H↑+ O↑222体积比:2 ︰ 1

构成构成水水分子2、构成:H、O原子

构成物质的构成:原子分子构成

原子物质

原子离子

概念: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注:不能保持物理性质)

质量和体积都很小)分子(1

性质不断的运动

之间有间隔

(2)原子:化学变化中的最小粒子。

元素:宏观概念,只讲种类,不讲个数(一种元素对应一种原子)(3)元素与分子、原子的区别

分子、原子:微观概念,既讲种类,又讲个数

水方法与效果:静置沉淀、吸附沉淀、过滤、蒸馏

要点:“一贴、二低、三靠”(HO)2

过滤操作仪器:

3、净化玻璃棒的作用:引流

概念:含有较多可溶性钙、镁化合物的水叫硬水;不含或含有较少可溶性钙、镁化合物的水叫软水。

硬水与软区别:用肥皂水

硬水的危害:

硬水转化为软水:①煮沸②蒸馏

节约用水

污染源:工业污染、农业污染、生活污染、爱护4 工业污水处理后才能排放防止水体污染(能举出防治措施农业上合理使用农药和化肥 3 2~具体

生活污水处理后才能排放个例子)

混合物:如空气、自来水、所有溶液、合金等

5、物质X:H、O、N、Cl 22222单质的分类

X:S、P、Fe、C 、Mg

纯净物氧化物:HO、MnO、PO、HO 、FeO等42253222酸:HCl、HSO 42化合物碱:NaOH、Ca(OH) 2

盐:NaCl、NaCO、CaCO、NaHCO 3332.

第四单元、物质构成的奥秘离子

构成组成元素物质原子

分子

电子层)质子(+ 原子核1 +1该层上的电子数

中子(不带电)构成+)(质子数原子核核外电子(—)

结构示意图:(注:知道各部分表示什么意思)1、原子核电荷数= 最外层电子数(原子不显电性)四数相等:原子序数= 质子数=

其他原子的质量跟它相比较所得到的相对原子质量:以一种碳原子质量的1/12为标准,

= 质子数+ 中子数)比。(相对原子质量

概念:具有相同核电荷数(即质子数)的一类原子的总称。(决定元素种类的是质子数)Fe 、Si、Al、地壳中前四位的元素:O

“一大二小”书写:、元素2 表示——元素符号①表示该元素意义②表示该元素的一个原子

16个族)个纵行,元素周期表:(7个横行,7个周期;18

—+概念:带电荷的原子(如Na)、Cl

3、离子形成:原子通过得失电子而形成。

决定元素化学性质的是最外层电子数(同是原子,最外层电子数相同,化学性质相似)

,易失电子,化学性质活泼金属元素:最外层电子数<4

元素分类,易得电子,化学性质活泼非金属元素:最外层电子数> 4

(He:2),不易得失,化学性质稳定稀有气体元素:最外层电子数=8 定义:用元素符号表示物质组成的式子。

Cl、H、X:O、N 22222单质Mg

Al、、:S、PC、Fe、X 书写化合物(根据化合价书写)4、化学式意义:(四个)

①计算相对原子质量

②计算各元素原子的个数比

计算③计算物质中各元素的质量比

④计算物质中某元素的质量分数

⑤计算某元素的质量(或计算某物质的质量)

1

-+1 )书写:(如:Na、Cl

口诀:、化合价5 书写化学式

推化合物中某一元素的化合价应用

推离子符号 2

—--22)O 、O2、O、O2、2O2、2O、几个数字的意义(6

第五单元、化学方程式1、概念:参加化学反应的各物质的质量总和,等于反应后生成的各物质的质量的总和。

2 、适用范围:一切的化学反应

种类不变(元素种类也不变)质3、化学反应符合的原因:“原子三不变”数目不变量

质量不变守恒① A + B → C + D定(1)求质量6g 9g ?5g 律点燃②S + O

===== SO 22?6g 8g

4、应用)推某物质中一定含的元素(2

元素+ HO,求蜡烛中一定含有如:蜡烛+ O→CO 222

)推某一物质的化学式:(3

点燃O

+ 2H 如:①X + 3O ===== 2CO 222点燃O

===== 4CO + 2X + 6H ②2CHSH + 9O 22225

1、定义:用化学式来表示化学反应的式子。

(利用化合价)写化学式:化2、正确书写配平(最小公倍数法和观察法)学标条件与箭头方程①反应物、生成物、反应

条件点燃式===== CO为例)3、意义②质量关系

(以C +O 22

③粒子关系

①解设、计算 4 ②化学方程式

③列相关量格式④列比例式

⑤解答

第六单元、碳与碳的氧化物物性:金刚石

用途:

物性:、三种单质1 石墨

用途:碳 C 60的2、金刚石与石墨物性差异大的原因:碳原子的

排列方式不同单质①常温下稳定(制成墨水)点燃 C + O ====== CO O充足:222 3、化性作燃料可燃性点燃====== 2CO

不足:2C + O O 2 2②高温下

冶金FeO等)还原性(还原CuO、32高温C + 2CuO ===== 2Cu + CO↑2高温===== 4Fe + 3CO↑3C + 2FeO 232

药品:大理石或石灰石与稀盐酸

↑+ 2HCl === CaCl + HO + CO 反应原理:CaCO 2223发生装置(及选择原因)、制取1 收集装置(及选择原因)

(燃着木条放在瓶口,若熄灭,则满)验满:

(石灰水)检验:

物性:无色无味的气体,密度比空气大,能溶于水

、性质2 :不能燃烧、不支持燃烧、不能呼吸①“三不”

化性CO ②与水反应:CO + HO === H CO32222O === CaCO↓+ ③与石灰水反应:CO + Ca(OH) 2322①光合作用原料

②灭火(利用不支持燃烧,密度比空气大)3、用途:人工降雨剂、舞台烟雾剂③CO固体(干冰)碳2④化工产品原料

的4、影响及防治措施氧化物性:无色无味的气体,密度比空气略小,

难溶于水物点燃、性质1 2CO + O ===== 2CO ①可燃性:22化性②毒性:

FeO等)③还原性:(还原CuO、32△CO + CuO ==== Cu

+ CO CO 2△O ==== 2Fe + 3CO 3CO + Fe 232

燃料2、用途冶金

COCO物化学性质差异大的原因:分子的构成不同与2

第七单元、燃料及其利用可燃物

燃烧的条件同时满足,缺一不可/ O 空气2温度达到着火点

燃烧和灭火

清除可燃物

隔绝空气/ O 只需破坏燃烧的其中一个条件灭火的原理2

温度降低到着火点以下

煤(主要含C元素)

1、化石燃料石油(主要含C、H元素)

天然气[主要成分:甲烷(CH)] 4点燃O

+ 2HCH + 2O ===== CO 2422、作用:提供能量 2

燃料①造成酸雨

②燃烧不充分产生CO(1)化石燃料燃烧对空气的污染

③产生固体污染物、燃烧对环境的影响3 (2)汽车尾气对空气的污染

4、防治措施

“绿色燃料”)CHOH)((1)乙醇(俗名:酒精,52点燃O HOH + 3O ===== 2CO + 3H C 新的燃料25222)H:(最清洁的能源)(2 2优点:①没污染;②放热多;③制取来源丰富。

缺点:①贮存困难;②成本高;③使用不当易发生爆炸。

物性:无色无味的气体,密度比空气小,难溶于水

性质点燃O

==== 2H 可燃性:2H + O 的燃开发新222化性料和能源、FeO等)还原性:(还原CuO

32△O

H + CuO ==== Cu + H 22△O 3H + Fe ==== 2Fe + 3HO

2223

制取(药品、化学方程式、发生装置、收集装置)

SO↑=== ZnSO + HZn + H 2424

新的能源:太阳能、核能、风能、地热能、潮汐能

第八单元、金属与金属材料Hg 状态:常温下是固体(除外)

色泽:有金属光泽

导电性:良好

导热性:良好物性延展性:良好

密度:较大

人教版高中化学知识点详细总结(很全面)

高中化学重要知识点详细总结一、俗名 无机部分: 纯碱、苏打、天然碱、口碱:Na2CO3小苏打:NaHCO3大苏打:Na2S2O3石膏(生石膏):CaSO4.2H2O 熟石膏:2CaSO4·.H2O 莹石:CaF2重晶石:BaSO4(无毒)碳铵:NH4HCO3 石灰石、大理石:CaCO3生石灰:CaO 食盐:NaCl 熟石灰、消石灰:Ca(OH)2芒硝:Na2SO4·7H2O (缓泻剂) 烧碱、火碱、苛性钠:NaOH 绿矾:FaSO4·7H2O 干冰:CO2明矾:KAl (SO4)2·12H2O 漂白粉:Ca (ClO)2、CaCl2(混和物)泻盐:MgSO4·7H2O 胆矾、蓝矾:CuSO4·5H2O 双氧水:H2O2皓矾:ZnSO4·7H2O 硅石、石英:SiO2刚玉:Al2O3 水玻璃、泡花碱、矿物胶:Na2SiO3铁红、铁矿:Fe2O3磁铁矿:Fe3O4黄铁矿、硫铁矿:FeS2铜绿、孔雀石:Cu2 (OH)2CO3菱铁矿:FeCO3赤铜矿:Cu2O 波尔多液:Ca (OH)2和CuSO4石硫合剂:Ca (OH)2和S 玻璃的主要成分:Na2SiO3、CaSiO3、SiO2过磷酸钙(主要成分):Ca (H2PO4)2和CaSO4重过磷酸钙(主要成分):Ca (H2PO4)2天然气、沼气、坑气(主要成分):CH4水煤气:CO和H2硫酸亚铁铵(淡蓝绿色):Fe (NH4)2 (SO4)2溶于水后呈淡绿色 光化学烟雾:NO2在光照下产生的一种有毒气体王水:浓HNO3与浓HCl按体积比1:3混合而成。 铝热剂:Al + Fe2O3或其它氧化物。尿素:CO(NH2) 2 有机部分: 氯仿:CHCl3电石:CaC2电石气:C2H2 (乙炔) TNT:三硝基甲苯酒精、乙醇:C2H5OH 氟氯烃:是良好的制冷剂,有毒,但破坏O3层。醋酸:冰醋酸、食醋CH3COOH 裂解气成分(石油裂化):烯烃、烷烃、炔烃、H2S、CO2、CO等。甘油、丙三醇:C3H8O3 焦炉气成分(煤干馏):H2、CH4、乙烯、CO等。石炭酸:苯酚蚁醛:甲醛HCHO 福尔马林:35%—40%的甲醛水溶液蚁酸:甲酸HCOOH 葡萄糖:C6H12O6果糖:C6H12O6蔗糖:C12H22O11麦芽糖:C12H22O11淀粉:(C6H10O5)n 硬脂酸:C17H35COOH 油酸:C17H33COOH 软脂酸:C15H31COOH 草酸:乙二酸HOOC—COOH 使蓝墨水褪色,强酸性,受热分解成CO2和水,使KMnO4酸性溶液褪色。二、颜色 铁:铁粉是黑色的;一整块的固体铁是银白色的。Fe2+——浅绿色Fe3O4——黑色晶体 Fe(OH)2——白色沉淀Fe3+——黄色Fe (OH)3——红褐色沉淀Fe (SCN)3——血红色溶液FeO——黑色的粉末Fe (NH4)2(SO4)2——淡蓝绿色Fe2O3——红棕色粉末FeS——黑色固体 铜:单质是紫红色Cu2+——蓝色CuO——黑色Cu2O——红色CuSO4(无水)—白色CuSO4·5H2O——蓝色Cu2(OH)2CO3—绿色Cu(OH)2——蓝色[Cu(NH3)4]SO4——深蓝色溶液 BaSO4、BaCO3、Ag2CO3、CaCO3、AgCl 、Mg (OH)2、三溴苯酚均是白色沉淀 Al(OH)3白色絮状沉淀H4SiO4(原硅酸)白色胶状沉淀 Cl2、氯水——黄绿色F2——淡黄绿色气体Br2——深红棕色液体I2——紫黑色固体 HF、HCl、HBr、HI均为无色气体,在空气中均形成白雾 CCl4——无色的液体,密度大于水,与水不互溶KMnO4--——紫色MnO4-——紫色 Na2O2—淡黄色固体Ag3PO4—黄色沉淀S—黄色固体AgBr—浅黄色沉淀 AgI—黄色沉淀O3—淡蓝色气体SO2—无色,有剌激性气味、有毒的气体 SO3—无色固体(沸点44.8 0C)品红溶液——红色氢氟酸:HF——腐蚀玻璃 N2O4、NO——无色气体NO2——红棕色气体NH3——无色、有剌激性气味气体 三、现象: 1、铝片与盐酸反应是放热的,Ba(OH)2与NH4Cl反应是吸热的; 2、Na与H2O(放有酚酞)反应,熔化、浮于水面、转动、有气体放出;(熔、浮、游、嘶、红) 3、焰色反应:Na 黄色、K紫色(透过蓝色的钴玻璃)、Cu 绿色、Ca砖红、Na+(黄色)、K+(紫色)。 4、Cu丝在Cl2中燃烧产生棕色的烟; 5、H2在Cl2中燃烧是苍白色的火焰; 6、Na在Cl2中燃烧产生大量的白烟; 7、P在Cl2中燃烧产生大量的白色烟雾; 8、SO2通入品红溶液先褪色,加热后恢复原色; 9、NH3与HCl相遇产生大量的白烟;10、铝箔在氧气中激烈燃烧产生刺眼的白光; 11、镁条在空气中燃烧产生刺眼白光,在CO2中燃烧

化学必修一知识网络图

混合物的分离与提纯 必修一 第一章《从实验学化学》知识网络归纳 一、混合物的分离与提纯 ①依据:状态不同 过滤 ②从液体中分离出不溶的固体物质 ③举例:出去食盐中的泥沙 ①依据:挥发性不同 蒸发 ②从溶液中分离出溶质 ③举例:从NaCl 溶液中分离出NaCl ①依据:溶解度随温度变化 结晶 ②把两种可溶性固体从溶液中分开 ③举例:NaCl 和KNO 3的分离 物理方法 ①依据:沸点不同 蒸馏 ②把两种互溶的液体分开 ③举例:石油分离为汽油、煤油、柴油等。 ①依据:二者互补相容 分液 ②把两种互不相容的液体分开 ③举例:分离四氯化碳和水 ①依据:溶质在不同溶剂中溶解度的不同 萃取 ②把溶质从溶剂中提取到另一种另一种溶剂中 ③举例:用四氯化碳提取碘水中的碘 原则:不增、不减、易分、复原 化学方法 沉淀法:如除去:SO 42-、Ca 2+、Mg 2+、等 方法 气化法:如除去CO 32+等 一、高考中常考的离子检验 ① 从外观观察其颜色、状态 步骤 ②配成溶液,观察溶液颜色、有无沉淀或气体生成 ③用化学试剂检验 ①稀盐酸、BaCl 2溶液 SO 42- ②生成白色沉淀 化学 ③BaCl 2+Na 2SO 4=BaSO 4↓+2NaCl 方法 ①稀HNO 3、AgNO 3溶液 Cl - ②生成不溶于稀HNO 3的白色沉淀 ③ AgNO 3+ NaCl=AgCl↓+NaNO 3

二、物质的量及物质的量浓度 × M × 1000ρ × 溶质摩尔质量

第二章《化学物质及其分类》知识网络归纳 一、物质的分类。金属:Na、Mg、Al 单质 非金属:S、O、N 酸性氧化物:SO3、SO2、P2O5等 氧化物碱性氧化物:Na2O、CaO、Fe2O3 氧化物:Al2O3等 纯盐氧化物:CO、NO等 净含氧酸:HNO3、H2SO4等 物按酸根分 无氧酸:HCl 强酸:HNO3、H2SO4、HCl 酸按强弱分 弱酸:H2CO3、HClO、CH3COOH 化一元酸:HCl、HNO3 合按电离出的H+数分二元酸:H2SO4、H2SO3 物多元酸:H3PO4 强碱:NaOH、Ba(OH)2 物按强弱分 质弱碱:NH3·H2O、Fe(OH)3 碱 一元碱:NaOH、 按电离出的HO-数分二元碱:Ba(OH)2 多元碱:Fe(OH)3 正盐:Na2CO3 盐酸式盐:NaHCO3 碱式盐:Cu2(OH)2CO3 溶液:NaCl溶液、稀H2SO4等 混悬浊液:泥水混合物等 合乳浊液:油水混合物 物胶体:Fe(OH)3胶体、淀粉溶液、烟、雾、有色玻璃等

人教九年级化学1-9单元知识点总结

第一单元走进化学世界 考点一:物质的变化 物理变化:,分子本身。化学变化:,分子的与原子的。 区分化学变化和物理变化的依据是:。 1.常见的典型化学变化 (1)可燃物的燃烧;(2)金属的锈蚀和冶炼;(3)食品的腐蚀与变质; (4)光合作用和动植物的呼吸等。 2.化学变化时的能量变化 化学变化常常伴随能量变化即吸热或放热 考点二:物质的性质 物理性质:。 例如:颜色、状态、溶沸点、硬度、吸附性、导电性等。 化学性质:。 例如:可燃性、稳定性、还原性、酸碱性、毒性等。 考点三:实验操作 1.药品的取用 药品的取用原则:“三不”原则,最少量原则,环保原则 (1)固体药品的取用 通常保存在中。取用块状药品使用,操作方法为。目的是。取用小颗粒药品或粉末状药品使用或,操作方法为。目的是。 (2)液体药品的取用 通常盛放在里。取用时,,,拿起试剂瓶时,。缓慢倾倒,倒完液体后,应盖上瓶塞,把瓶子放回原处。量筒量取液体时,应注意。 胶头滴管吸取液体时,应。使用后应(滴瓶上的胶头滴管)。 2.物质的加热 酒精灯的使用要求:禁止;禁止;用加热,先;熄灭时,应,不能用嘴吹灭;盛酒精量不能超过酒精灯容积的2/3,也不得少于1/4。 注意事项:加热玻璃仪器时,要把容器壁外的水擦干,试管夹夹在;给盛有液体的试管加热时,液体的量不可超过试管容积的;加热时,用外焰加热,先预热试管;试管口应,不应朝着有人的方向;给试

管里的固体药品加热时,试管口要,防止。很热的容器不要立即用冷水冲洗,以免受热不匀而破裂。 3.仪器的洗涤 玻璃仪器洗涤干净的标准: 考点四:两个实验探究 1. 对蜡烛及其燃烧的探究 蜡烛火焰分,温度最高。证明方法:;蜡烛燃烧后有生成,证明方法:;蜡烛燃烧后有生成,证明方法:。 2.对空气和人体呼出气体成分的探究 验证CO 2的方法:,且CO 2 含量越 高,。 验证O 2的方法:,且O 2 含量越高,第二单元我们周围的空气 考点一:空气的成分 1.空气中各气体的体积分数 各物质在空气中所占的比为:N 2,O 2 ,稀有气体,CO 2 , 其他气体和杂质。 N 2 常温下为无色无味气体,于水,化学性质,可用作。 稀有气体包括,直接由构成,化学性质,可做。 2. 空气中氧气体积含量的测定实验(如图课本27页) (1)实验现象:①;②。 (2)化学方程式:。 (3)实验结论:。 (4)注意事项:如实验结果为进入集气瓶中液体体积远不足1/5,则可能原因:①、;②、; ③、。如实验结果为进入集气瓶的液体体积大于1/5,则可能的原因:①、。②、。 3.实验中不用C或S燃烧的原因:;不用Fe燃烧的原因:; 不用Mg燃烧的原因:;不用蜡烛燃烧的原

(超详)高中化学知识点归纳汇总

高考化学知识归纳总结(打印版) 第一部分化学基本概念和基本理论 一.物质的组成、性质和分类: (一)掌握基本概念 1.分子 分子是能够独立存在并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一种微粒。 (1)分子同原子、离子一样是构成物质的基本微粒. (2)按组成分子的原子个数可分为: 单原子分子如:He、Ne、Ar、Kr… 双原子分子如:O2、H2、HCl、NO… 多原子分子如:H2O、P4、C6H12O6… 2.原子 原子是化学变化中的最小微粒。确切地说,在化学反应中原子核不变,只有核外电子发生变化。 (1)原子是组成某些物质(如金刚石、晶体硅、二氧化硅等原子晶体)和分子的基本微粒。 (2)原子是由原子核(中子、质子)和核外电子构成的。 3.离子 离子是指带电荷的原子或原子团。 (1)离子可分为: 阳离子:Li+、Na+、H+、NH4+… 阴离子:Cl–、O2–、OH–、SO42–… (2)存在离子的物质: ①离子化合物中:NaCl、CaCl2、Na2SO4… ②电解质溶液中:盐酸、NaOH溶液… ③金属晶体中:钠、铁、钾、铜… 4.元素 元素是具有相同核电荷数(即质子数)的同—类原子的总称。 (1)元素与物质、分子、原子的区别与联系:物质是由元素组成的(宏观看);物质是由分子、原子或离子构成的(微观看)。 (2)某些元素可以形成不同的单质(性质、结构不同)—同素异形体。 (3)各种元素在地壳中的质量分数各不相同,占前五位的依次是:O、Si、Al、Fe、Ca。 5.同位素 是指同一元素不同核素之间互称同位素,即具有相同质子数,不同中子数的同一类原子互称同位素。如H有三种同位素:11H、21H、31H(氕、氘、氚)。 6.核素 核素是具有特定质量数、原子序数和核能态,而且其寿命足以被观察的一类原子。 (1)同种元素、可以有若干种不同的核素—同位素。 (2)同一种元素的各种核素尽管中子数不同,但它们的质子数和电子数相同。核外电子排布相同,因而它们的化学性质几乎是相同的。 7.原子团 原子团是指多个原子结合成的集体,在许多反应中,原子团作为一个集体参加反应。原子团有几下几种类型:根(如SO42-、OHˉ、CH3COOˉ等)、官能团(有机物分子中能反映物质特殊性质的原子团,如—OH、—NO2、—COOH等)、游离基(又称自由基、具有不成价电子的原子团,如甲基游离基·CH3)。 8.基 化合物中具有特殊性质的一部分原子或原子团,或化合物分子中去掉某些原子或原子团后剩下的原子团。 (1)有机物的官能团是决定物质主要性质的基,如醇的羟基(—OH)和羧酸的羧基(—COOH)。 (2)甲烷(CH4)分子去掉一个氢原子后剩余部分(·CH3)含有未成对的价电子,称甲基或甲基游离基,也包括单原子的游离基(·Cl)。

九年级化学各单元知识网络图

第一单元、走进化学世界 化学:是研究物质的组成、结构、性质以及变化规律的科学。 物理变化:没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 化学变化: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 物理性质:物质不需要通过化学变化就能表现出来的性质(包括:颜色、状态、气味、硬度、熔点、沸点、密度、水溶性) 化学性质:物质在化学变化中表现出来的性质(包括:可燃性、还原性、 氧化性、稳定性、活泼性) 化学变化:蜡烛燃烧; 区别: 化学性质:蜡烛能(可、易、是…的)燃烧。 对蜡烛燃烧的探究(P12—13) 对人体呼出气体和吸入空气的探究(P14—16) ①使用药品要做到“三不”:不能用手接触 药品,不要把鼻孔凑到容器口去闻药品的 气味,不得尝任何药品的味道。 ②取用药品应严格按照实验规定的用量取用,若没有说明用量,一般应按最小量, 即液体1~2ml ;固体只需盖满试管底部。 ③用剩的药品不能放回原瓶,也不要随意丢 掉、更不要拿出实验室。 粉末状:(药匙或纸槽)(一斜二放三直立) 块状:(镊子或药匙)(一横二放三慢竖) 大量:倾倒法(倾倒时瓶盖要倒放,标签向手心) 少量:用胶头滴管(注意胶头滴管的使用方法) 定量:量筒+胶头滴管(注意量筒的使用方法: 读数时量筒必须放平,视线与量筒内液体的凹液面最低处保持水平) 俯视:读数偏大,实际数偏小 仰视:读数偏小,实际数偏大 酒精灯的使用主要事项 能直接加热:试管、燃烧匙、蒸发皿 加热仪器 垫石棉网:烧杯、烧瓶 不能加热:量筒、集气瓶、滴管等 液体:管外干燥;先预热;试管内液体不超过1/3; 试管口向上倾斜45度,试管口不对人; 固体:试管口略向下倾斜 5、仪器的洗涤(干净标准:玻璃仪器内壁附着的水既不聚成水滴,也 不成股流下) 6.仪器连接:右插进左,先湿润,再慢慢转动插进。 变化 物质的变化与性质 性质 学习化学的一个重要途径——化学实验 1、药品取用的规则 2、固体药品的取用 3、液体药品的取用 4、给物质的加热 化学实验基本操作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第一至十二单元知识点大全(化学笔记)

化学笔记

绪言化学使世界变得更加绚丽多彩 一、什么叫化学 化学是在分子、原子层次上研究物质性质、组成、结构与变化规律的科学。二、化学的作用 能保证人类的生存并能不断提高人类的生活质量 三、化学发展的历史 1、古代:火 2、近代:原子论和分子学说(英-道尔顿、意-阿伏加德罗) 元素周期律和元素周期表(俄-门捷列夫) 3、现代:纳米技术 4、当代:绿色化学。 附:一些常见元素的名称和符号 第一单元走进化学世界 课题1 物质的变化和性质 一、物质的变化 1、定义 物理变化:没有生成新物质的变化。例如:水蒸发、木材制成桌椅。 化学变化:生成了新物质的变化。(化学变化又叫化学反应。)例如:纸张燃烧、铁生锈。 2、物理变化与化学变化的区别与联系 区别:是否有新物质生成 联系:化学变化过程中一定同时发生物理变化,物理变化过程中不一定同时发生化学变化。 3、化学变化中伴随发生的一些现象和能量变化 颜色改变、放出气体、生成沉淀; 能量变化:吸热、放热、发光等 二、物质的性质 1、定义 化学性质:在化学变化中表现出来的性质。例如:木材能燃烧、铁易生锈。 物理性质:不需要发生化学变化就表现出来的性质。如颜色、状态、气味、密度、硬度、熔点、沸点等。 2.“物质变化”和“物质性质”叙述的区别: 一般描述物质性质的语言中有“可、易、能、会”等字,而描述物质变化的语言中没有。如“酒精燃烧”是化学变化,而“酒精能燃烧”则是化学性质。 3、 课题2 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 科学探究的一般步骤 提出问题猜想与假设设计实验进行实验 收集证据得出结论反思与交流表达与应用性质用途 决定 反映

九年级化学上册知识点梳理网络图学习资料

走进化学实验室知识点梳理

我们周围的空气知识点梳理

实验结束时,先移导管再熄灭酒精灯:防止水倒吸引起试管破裂用排空气法收集气体时,导管伸到集气瓶底部 用途 供呼吸如潜水、医疗急救 支持燃烧如燃料燃烧、炼钢、气焊自然界的水知识点梳理 水 物理性质无色、无味的液体,4℃时=1ɡ/cm3,101kPa时,凝固点是0℃,沸点是100℃电 解 氢气(负极)无色、无味、难溶于水,密度最小气体,燃烧时产生淡蓝色的火焰 氧气(正极)无色、无味、不易溶于水,能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支持燃烧净 化 方法静置沉淀、过滤、吸附、蒸馏 硬水含有较多可溶性钙、镁化合物的水 软水不含或含较少可溶性钙、镁化合物的水 分布、储量 分布:地面水,地下水,大气水,生物水,其中地球表面71%被水覆盖,但供人类利用 的淡水小于1% ,我国水资源的状况分布不均,人均量少 爱 护 水 资 源 水污染原因 工业“三废”(废渣、废液、废气) 生活污水的任意排放 农药、化肥的不合理施用 水污染危害 人饮用中毒、致病、甚至死亡 工农业生产使用被污染的水,会降低产品的质量 消除水污染 工业三废要经处理达标排放、提倡零排放 生活污水要集中处理达标排放、提倡零排放 合理施用农药、化肥,提倡使用农家肥 物质组成物质(纯净物)由元素组成 构成 原子:金属、稀有气体、碳、硅等。 分子:如氯化氢由氯化氢分子构成。H2、O2、N2、Cl2。 离子:NaCl等离子化合物,如氯化钠由钠离子(Na+)氯离子(Cl-)构成分 类 混合物由两种或多种物质混合而成的物质 纯净物 单质(同种元素):金属、非金属、稀有气体 化合物(不同种元素):CuO HCl NaOH NaCl 分子与原子 定 义 分子是保持物质化学性质最小的微粒 原子是化学变化中的最小微粒 相似点体积小、质量小,不断运动,有间隙 联系分子是由原子构成的,分子、原子都是构成物质的微粒区别化学变化中,分子可以再分,原子不能再分 物质构成的奥秘知识点梳理

初中化学性质知识点总结_初中化学知识点总结图

初中化学性质知识点总结_初中化学知识点总结图 初中化学知识点总结之碱的化学性质 碱的化学性质知识,需要同学们掌握下面的内容。 碱的化学性质 碱有一些相似的化学性质: (1)碱能使酸碱指示剂显示不同的颜色。 (2)碱能与某些非金属氧化物反应,生成水 以上对碱的化学性质知识的学习,相信同学们对此知识点已经能很好的掌握了,希望同学们取得优异成绩。 化学会考知识点总结:实验室制取气体的思路 同学们对实验室制取气体的思路知识还熟悉吧,下面我们一起来学习哦。 实验室制取气体的思路 (1)发生装置:由反应物状态及反应条件决定: 反应物是固体,需加热,制气体时则用高锰酸钾制O2的发生装置。 反应物是固体与液体,不需要加热,制气体时则用制H2的发生装置。 (2)收集方法:气体的密度及溶解性决定: 难溶于水用排水法收集CO只能用排水法 密度比空气大用向上排空气法CO2只能用向上排空气法 密度比空气小用向下排空气法 通过上面对实验室制取气体的思路知识的学习,同学们都能很好的掌握了吧,希望同学们都能考试成功。 化学会考知识点总结:影响燃烧现象的因素 下面是对化学中影响燃烧现象的因素知识的讲解内容,希望同学们很好的掌握。 影响燃烧现象的因素 影响燃烧现象的因素:可燃物的性质、氧气的浓度、与氧气的接触面积 使燃料充分燃烧的两个条件: (1)要有足够多的空气 (2)燃料与空气有足够大的接触面积。 爆炸:可燃物在有限的空间内急速燃烧,气体体积迅速膨胀而引起爆炸。 一切可燃性气体、可燃性液体的蒸气、可燃性粉尘与空气(或氧气)的混合物遇火种均有可能发生爆炸。 通过上面对影响燃烧现象的因素内容知识的讲解,同学们都能很好的掌握了吧,希望同学们会从中学习的更好哦。 化学会考知识点总结:三大化石燃料 关于三大化石燃料的知识内容,希望同学们认真学习下面的知识。 三大化石燃料 三大化石燃料:煤、石油、天然气(混合物、均为不可再生能源) (1)煤:“工业的粮食”(主要含碳元素); 煤燃烧排放的污染物:SO2、NO2(引起酸雨)、CO、烟尘等 (2)石油:“工业的血液”(主要含碳、氢元素);

最完整高中化学有机知识点总结(20210101204422)(精华版)

高中化学有机知识点总结 1.需水浴加热的反应有: (1)、银镜反应(2)、乙酸乙酯的水解(3)苯的硝化( 4 )糖的水解 凡是在不高于100℃的条件下反应,均可用水浴加热,其优点:温度变化平稳,不会大起大 落,有利于反应的进行。 2.需用温度计的实验有: (1)、实验室制乙烯 170℃)(2)、蒸馏( 3 )、乙酸乙酯的水解(70-80℃)(4)(制硝基苯(50- 〔说明〕:(1)凡需要准确控制温度者均需用温度计。(2)注意温度计水银球的位置。3.能与Na反应的有机物有:醇、酚、羧酸等——凡含羟基的化合物。 4.能发生银镜反应的物质有: 醛、甲酸、甲酸盐、甲酸酯、葡萄糖、麦芽糖——凡含醛基的物质。 5.能使高锰酸钾酸性溶液褪色的物质有: (1)含有碳碳双键、碳碳叁键的烃和烃的衍生物、苯的同系物 (2)含有羟基的化合物如醇和酚类物质 (3)含有醛基的化合物 (4)具有还原性的无机物(如SO2 、FeSO4 、KI 、HCl、H2O2、HI 、H2S、H2 SO3 等)不能使酸性高锰酸钾褪色的物质有:烷烃、环烷烃、苯、乙酸等 6.能使溴水褪色的物质有: 含有碳碳双键和碳碳三键的烃和烃的衍生物(加成) 含醛基物质(氧化) 【1】遇溴水褪色苯酚等酚类物质(取代) 碱性物质(如NaOH、Na2 CO3)(氧化还原――歧化反应) 较强的无机还原剂(如SO2、KI 、FeSO4、H2S、H2SO3 等) 【2】只萃取不褪色:液态烷烃、环烷烃、苯、甲苯、二甲苯、乙苯、卤代烃、酯类(有 机溶剂) 7.密度比水大的液体有机物有:溴乙烷、溴苯、硝基苯、四氯化碳等。 8、密度比水小的液体有机物有:烃、大多数酯、一氯烷烃。 9.能发生水解反应的物质有:卤代烃、酯(油脂)、二糖、多糖、蛋白质(肽)、盐。 10.不溶于水的有机物有:烃、卤代烃、酯、淀粉、纤维素。 11.常温下为气体的有机物有: 分子中含有碳原子数小于或等于 4 的烃(新戊烷例外)、一氯甲烷、甲醛。 12.浓硫酸(H2SO4)、加热条件下发生的反应有: 苯及苯的同系物的硝化、磺化、醇的脱水反应、酯化反应、水解反应。 13.能被氧化的物质有: 含有碳碳双键或碳碳叁键的不饱和化合物(KMnO)4、苯的同系物、酚 大多数有机物都可以燃烧,燃烧都是被氧气氧化。 醇(还原)(氧化)醛(氧化)羧酸。 14.显酸性的有机物有:含有酚羟基和羧基的化合物。

九年级化学单元知识点梳理-第六单元[人教版]

第六单元复习教案 课题1 一、碳的几种单质 1、金刚石:无色透明的固体,是自然界中最硬的物质,可用于制钻石、刻划玻璃、钻探机的钻头等。 2、石墨:深灰色固体,是最软的矿物之一,有优良的导电性,润滑性。可 用于制铅笔 芯、 干电池的电极、电车的滑块等 金刚石和石墨的物理性质有很大差异的原因是:碳原子的排列不同。 CO和CO2的化学性质有很大差异的原因是:分子的构成不同。 3、C60也叫足球烯,还有其它管状的碳的单质,它们有很大的用途。 3、无定形碳:由石墨的微小晶体和少量杂质构成(故属于混合物)。木炭、活性炭、炭黑、焦炭等. 活性炭、木炭具有强烈的吸附性(表现在脱色、除异味、吸附毒气等方面),焦炭用于冶铁,炭黑加到橡胶里能够增加轮胎的耐磨性。 二、.单质碳的化学性质:(类似氢气的化学性质) 碳的几种单质物理性质各异,而化学性质却相同! 1、常温下稳定性强(古代字画能长久保存的原因) 2、可燃性: 完全燃烧(氧气充足),生成CO2: C+O2点燃CO2 不完全燃烧(氧气不充足),生成CO:2C+O点燃2CO 3、还原性:C+2CuO 高温 2Cu+CO2↑(置换反应)应用:冶金 工业 现象:黑色粉末逐渐变成光亮红色,石灰水变浑浊。 2Fe2O3+3C 高温 4Fe+3CO2↑ 课题2 1、实验室制取气体的思路:(原理、装置、检验) (1)发生装置:由反应物状态及反应条件决定: 反应物是固体,需加热,制气体时则用高锰酸钾或氯酸钾与二氧化锰混合物制取O2的发生装置(装置1)。 反应物是固体与液体,不需要加热,制气体时则用过氧化氢制取O2的发生装置(装置2),些装置也可以用来实验室制取氢气。 (2)收集方法:由气体的密度(也可以是气体的相对分子质量)及溶解性决定: 不溶于水、难溶于水、不易溶于水的气体(当然也不会与水反应)用 排水法收集CO只能用 排水法 密度比空气大(当然也不与空气的成分发生反应)用向上排空气法CO2只能用向上排空气法(能溶于水且能与水发生反应) 密度比空气小(当然也不与空气的成分发生反应)用向下排空气法2、二氧化碳的实验室制法 1)反应原理:用石灰石(或大理石)和稀盐酸反应: CaCO3+2HCl==CaCl2+H2O+CO2↑ 2) 选用上述所说的装置2 3)气体收集方法:向上排空气法(密度比空气大,相对分子质量44,比空气平均相对分子质量29大)一般不用排水法收集(因为二氧化碳能溶于水)

九年级化学各单元知识点汇总

九年级各单元化学知识点汇总(人教版) 第1单元《走进化学世界》知识点 1、化学是研究物质的组成、结构、性质以及变化规律的基础科学。 2、我国劳动人民商代会制造青铜器,春秋战国时会炼铁、炼钢。 3、绿色化学-----环境友好化学(化合反应符合绿色化学反应) ①四特点P6(原料、条件、零排放、产品)②核心:利用化学原理从源头消除污染 4、蜡烛燃烧实验(描述现象时不可出现产物名称) (1)火焰:焰心、内焰(最明亮)、外焰(温度最高) (2)比较各火焰层温度:用一火柴梗平放入火焰中。现象:两端先碳化;结论:外焰温度最高 (3)检验产物H2O:用干冷烧杯罩火焰上方,烧杯内有水雾 CO2:取下烧杯,倒入澄清石灰水,振荡,变浑浊 (4)熄灭后:有白烟(为石蜡蒸气),点燃白烟,蜡烛复燃 5、吸入空气与呼出气体的比较 结论:与吸入空气相比,呼出气体中O2的量减少,CO2和H2O的量增多 (吸入空气与呼出气体成分是相同的) 6、学习化学的重要途径——科学探究 一般步骤:提出问题→猜想与假设→设计实验→实验验证→记录与结论→反思与评价 化学学习的特点:关注物质的性质、变化、变化过程及其现象; 7、化学实验(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 一、常用仪器及使用方法 (一)用于加热的仪器--试管、烧杯、烧瓶、蒸发皿、锥形瓶 可以直接加热的仪器是--试管、蒸发皿、燃烧匙 只能间接加热的仪器是--烧杯、烧瓶、锥形瓶(垫石棉网—受热均匀) 可用于固体加热的仪器是--试管、蒸发皿 可用于液体加热的仪器是--试管、烧杯、蒸发皿、烧瓶、锥形瓶 不可加热的仪器——量筒、漏斗、集气瓶 (二)测容器--量筒 量取液体体积时,量筒必须放平稳。视线与刻度线及量筒内液体凹液面的最低点保持水平。 量筒不能用来加热,不能用作反应容器。量程为10毫升的量筒,一般只能读到0.1毫升。 (三)称量器--托盘天平(用于粗略的称量,一般能精确到0.1克。) 注意点:(1)先调整零点(2)称量物和砝码的位置为“左物右码”。 (3)称量物不能直接放在托盘上。 一般药品称量时,在两边托盘中各放一张大小、质量相同的纸,在纸上称量。潮湿的或具有腐蚀性的药品(如氢氧化钠),放在加盖的玻璃器皿(如小烧杯、表面皿)中称量。 (4)砝码用镊子夹取。添加砝码时,先加质量大的砝码,后加质量小的砝码(先大后小) (5)称量结束后,应使游码归零。砝码放回砝码盒。 (四)加热器皿--酒精灯 (1)酒精灯的使用要注意“三不”:①不可向燃着的酒精灯内添加酒精;②用火柴从侧面点燃酒精灯,不可用燃着的酒精灯直接点燃另一盏酒精灯;③熄灭酒精灯应用灯帽盖熄,不可吹熄。 (2)酒精灯内的酒精量不可超过酒精灯容积的2/3也不应少于1/4。 (3)酒精灯的火焰分为三层,外焰、内焰、焰心。用酒精灯的外焰加热物体。 (4)如果酒精灯在燃烧时不慎翻倒,酒精在实验台上燃烧时,应及时用沙子盖灭或用湿抹布扑灭火焰,不能用水冲。 (五)夹持器--铁夹、试管夹 铁夹夹持试管的位置应在试管口近1/3处。试管夹的长柄,不要把拇指按在短柄上。 试管夹夹持试管时,应将试管夹从试管底部往上套;夹持部位在距试管口近1/3处;用手拿住 (六)分离物质及加液的仪器--漏斗、长颈漏斗 过滤时,应使漏斗下端管口与承接烧杯内壁紧靠,以免滤液飞溅。 长颈漏斗的下端管口要插入液面以下,以防止生成的气体从长颈漏斗口逸出。 二、化学实验基本操作 (一)药品的取用 1、药品的存放: 一般固体药品放在广口瓶中,液体药品放在细口瓶中(少量的液体药品可放在滴瓶中), 金属钠存放在煤油中,白磷存放在水中 2、药品取用的总原则 ①取用量:按实验所需取用药品。如没有说明用量,应取最少量,固体以盖满试管底部为宜, 液体以1~2mL为宜。 多取的试剂不可放回原瓶,也不可乱丢,更不能带出实验室,应放在另一洁净的指定的容器内。 ②“三不”:任何药品不能用手拿、舌尝、或直接用鼻闻试剂(如需嗅闻气体的气味,应用手在瓶口轻轻扇动,仅使极少量的气体进入鼻孔) 3、固体药品的取用 ①粉末状及小粒状药品:用药匙或V形纸槽②块状及条状药品:用镊子夹取 4、液体药品的取用 ①液体试剂的倾注法:取下瓶盖,倒放在桌上,(以免药品被污染)。标签应向着手心,(以免残留液流下而腐蚀标签)。拿起试剂瓶,将瓶口紧靠试管口边缘,缓缓地注入试剂,倾注完毕,盖上瓶盖,标签向外,放回原处。 ②液体试剂的滴加法: 滴管的使用:a、先赶出滴管中的空气,后吸取试剂

初中化学知识网络图

第一单元走进化学世界 化学研究的对舉是喻质的组成(物质都是由元素组咸的〉绪构 (分手、原子、离子及其内祁结构》 质(物理性质、化学性质〉 化学学习的特点是关注 物质的性质、变化、变北 时过程层其现象。 变化规緯 {『矍L洽分絡置撫复分解 k腿别 走 进ft 学世界研究化学曲 重要逢径是 料学挥元, 而其重要手 段杲化学实 验 (摄師题 设计实验方累,确定僵歩骤 进行实验 分析与讨逖 结论 L间题及建议 观務 描述和记 录「交硫 L体验 点燃別: 点燃时: 熄灵后: 人们呼出气建氢憨体的 探究 r认识常用的加限器(名舐实物、示盍魁用遼及其注盍事项〕药品的 眼a规则(三不原则、节约原则、剩余药品处理庫则) 化学买验 基本操作 「块状固体(镶子)固体,粉末状固体(药匙) I定量(托盘天平:精确到61Q 「多量9倾倒(标签*容器口) 耳典少童-用胶头滴管(垂宜i謹空,不能横放或倒萱) L定童T童筒(平穂、平视)(注意规格的遥择〉(0-5L) 「使用方法(火柴点燃,外焰加热〉 「注意事项(使用前、使用时、使用向: 「■K器(试管、芙发皿、烧杯、烧瓶)液低 ⑴乳短赫移动、管口)酬(管口) I注意事项《都要预热、外壁擦干等等) 「方法(水洗、刷论酸就或洗涤剂) I洗犠仪器帯aas?(的玻璃似器不能用拎■水洗、不能用力刷桃 等),玻璃仪融洗滾干净的标准;不聚水滿、不成股流下 酒精烁 物质的加魁 i锅炉爆炸、轮胎爆炸是物理变化,可燃性物质导致的爆炸是化学变化,如氢气爆炸,烟花爆炸等。 2、催化剂能加快和减慢反应速率,其质量和化学性质反应前后不变,物理性质,如形状、状态可能改变 3、由一种元素组成的物质可能为单质,也可能为混合物。如氧气02和臭氧03两种单质混合得到混 合物,也只由氧(0)元素组成。金刚石C和石墨C的混合物,只由碳(C)元素组成等。只有说由一种兀素组成的纯净物,才能说一定是单质。冰水混合物是纯净物,冰是水的固态,还是水。 4、原子是化学变化中的最小粒子。但不能说原子一定就比分子小。原子是化学变化中的最小粒子, 在化学变化中不可再分。但是某些物理变化中是可再分(核裂变)的

人教版高一化学必修一知识点超全总结--新版

高一化学必修-知识全点 第一章从科学实验中学习化学 一、常见物质的分离、提纯和鉴别混合物的物理分离方法: 可以用来分离和提纯几种可溶性固体的混合物。结晶的原理是根据混合物中各成分在某种溶剂里的溶解度的不同,通过蒸发减少溶剂或降低温度使溶解度变小,从而使晶体析出。加热蒸发皿使溶液蒸发时、要用玻璃棒不断搅动溶液,防止由于局部温度过高,造成液滴飞溅。当蒸发皿中出现较多的固体时,即停止加热,例如用结晶的方法分离NaCl 和KNO3混合物。 ii、蒸馏蒸馏是提纯或分离沸点不同的液体混合物的方法。用蒸馏原理进行多种混合液体的分离,叫分馏。 操作时要注意: ①在蒸馏烧瓶中放少量碎瓷片,防止液体暴沸。 ②温度计水银球的位置应与支管底口下缘位于同一水平线上。 ③蒸馏烧瓶中所盛放液体不能超过其容积的2/3,也不能少于l/3。 ④冷凝管中冷却水从下口进,从上口出。 ⑤加热温度不能超过混合物中沸点最高物质的沸点,例如用分馏的方法进行石油的分馏。

常见物质除杂方法 ②几种重要阳离子的检验 (l)H+能使紫色石蕊试液或橙色的甲基橙试液变为红色。

(2)K+用焰色反应来检验时,它的火焰呈浅紫色(通过钴玻片)。 (3)Ba2+能使用稀硫酸或可溶性硫酸盐溶液产生白色BaSO4沉淀,且沉淀不溶于稀硝酸。 (4)Al3+能与适量的NaOH溶液反应生成白色Al(OH)3絮状沉淀,该沉淀能溶于盐酸或过量的NaOH溶液。(5)Ag+能与稀盐酸或可溶性盐酸盐反应,生成白色AgCl沉淀,不溶于稀HNO3,但溶于氨水,生成[Ag(NH3)2](6)NH4+铵盐(或浓溶液)与NaOH浓溶液反应,并加热,放出使湿润的红色石蓝试纸变蓝的有刺激性气味NH3气体。 (7)Fe2+能与少量NaOH溶液反应,先生成白色Fe(OH)2沉淀,迅速变成灰绿色,最后变成红褐色Fe(OH)3沉淀。或向亚铁盐的溶液里加入KSCN溶液,不显红色,加入少量新制的氯水后,立即显红色。 (8)Fe3+能与KSCN溶液反应,变成血红色Fe(SCN)3溶液,能与NaOH溶液反应,生成红褐色Fe(OH)3沉淀。(9)Cu2+蓝色水溶液(浓的CuCl2溶液显绿色),能与NaOH溶液反应,生成蓝色的Cu(OH)2沉淀,加热后可转变为黑色的CuO沉淀。含Cu2+溶液能与Fe、Zn片等反应,在金属片上有红色的铜生成。 ③几种重要的阴离子的检验 (1)OH-能使无色酚酞、紫色石蕊、橙色的甲基橙等指示剂分别变为红色、蓝色、黄色。 (2)Cl-能与硝酸银反应,生成白色的AgCl沉淀,沉淀不溶于稀硝酸,能溶于氨水,生成[Ag(NH3)2]+。 (3)Br-能与硝酸银反应,生成淡黄色AgBr沉淀,不溶于稀硝酸。 (4)I-能与硝酸银反应,生成黄色AgI沉淀,不溶于稀硝酸;也能与氯水反应,生成I2,使淀粉溶液变蓝。(5)SO42-能与含Ba2+溶液反应,生成白色BaSO4沉淀,不溶于硝酸。 (6)SO32-浓溶液能与强酸反应,产生无色有刺激性气味的SO2气体,该气体能使品红溶液褪色。能与BaCl2溶液反应,生成白色BaSO3沉淀,该沉淀溶于盐酸,生成无色有刺激性气味的SO2气体。 (7)S2-能与Pb(NO3)2溶液反应,生成黑色的PbS沉淀。 (8)CO32-能与BaCl2溶液反应,生成白色的BaCO3沉淀,该沉淀溶于硝酸(或盐酸),生成无色无味、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CO2气体。 二、常见事故的处理 三、化学计量 ①物质的量 定义:表示一定数目微粒的集合体符号n 单位摩尔符号 mol 阿伏加德罗常数:0.012kgC-12中所含有的碳原子数。用NA表示。约为6.02x1023 N 公式:n= NA ②摩尔质量:单位物质的量的物质所具有的质量用M表示单位:g/mol 数值上等于该物质的分子量 m 公式:n= M ③物质的体积决定:①微粒的数目②微粒的大小③微粒间的距离 V 公式:n= Vm 标准状况下,1mol任何气体的体积都约为22.4L

九年级化学单元知识点梳理-第一单元[人教版]

第一单元:《走进化学世界》知识点 绪言: 1、化学是研究物质的组成、结构、性质以及变化规律的科学。 2、道尔顿和阿伏加德罗得出的结论:物质是由原子和分子构成的。分子的破裂和原子的重新组合是化学变化的基础。在化学变化中分子会破裂,而原子不会破裂,但可重新组合成新的分子。 构成物质的基本成分是:元素 3、1869年俄国化学家门捷列夫发现了元素周期律和元素周期表。 4、我国的三大化学工艺:制火药、造纸、烧瓷器对世界贡献很大。 我国在商代就能制造精美的青铜器,在春秋战国时就会冶铁和炼钢。21世纪,有很多化学材料值得关注:纳米铜、隔水透气的鸟笼、隔热耐高温的有机高分子材料… 课题1: 1、胆矾:硫酸铜晶体(CuSO 4·5H 2 O)是蓝色的,其溶液也是蓝色的,(但硫酸铜是白色 的)。向其溶液中滴入氢氧化钠(NaOH)溶液会有蓝色沉淀产生。(P6实验1—3) 2、石灰石(或大理石)的主要成份都是碳酸钙(CaCO 3 )。加入稀盐酸(HCl)会有能使澄 清石灰水[Ca(OH) 2 溶液]变浑浊的气体产生。(P6实验1—4) 3、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的根本区别是:有无其它(或新的)物质生成。(判断依据)同 、物理性质一般包括:顔色、状态、气味、硬度、熔点、沸点、密度、溶解性、挥 发性等。 5、化学性质有:活泼性、稳定性、可燃性、易生锈等。 课题2: (一)对蜡烛及其燃烧的探究: 1、点燃蜡烛前:观察蜡烛的物理性质:色、态、味、硬度、石蜡的密度比水小。 2:燃着时:①火焰分为:外焰、内焰、焰心三部分,其中外焰温 度最高。②用冷而干燥的烧杯罩在火焰上方,烧杯内壁附上一层 水雾;证明有水生成。③用沾有澄清石灰水的烧杯罩在火焰上方, 石灰水会变浑浊;证明有二氧化碳生成. 3:熄灭后:点燃生成的白烟,蜡烛重新燃烧起来。白烟是石蜡蒸汽凝结成的石蜡小颗粒。(烟是固体小颗粒,雾是液体小液滴) (二)对人体吸入的空气和呼出的气体的探究: 1、用澄清石灰水区别吸入的空气和呼出的气体。 现象:呼出的气体能使石灰水变浑浊,而空气一般不会; 结论:吸入的空气比呼出的气体中的二氧化碳含量少。 2、用燃着的木条伸入吸入的空气和呼出的气体。 现象:其中呼出的气体使木条熄灭了而在空气中燃烧不变; 结论:吸入的空气比呼出的气体中的氧气含量多。 3、对着玻璃片呼气。 现象:玻璃片出现一层水雾。 结论:吸入的空气比呼出气体中的水蒸汽含量少。 能力:知道如何收集某地的一瓶气体!(主要是集气瓶、玻璃片、水) 课题3: (一)实验室药品取用规则: 1、不能用手接触药品;不能直接闻药品气味;不得尝药品的味道。(三不原则)[实验室 里的任何药品都不得品尝,厨房里的食品才可以品尝,所以实验室里的药品不能用品尝的方法区分,而厨房中的却可以] 2、规定了量的药品,按规定取;未规定量的药品,则一般按最少量取,液体:一般取

(人教版)高中化学重要知识点详细总结(全)

高中化学重要知识点详细总结 一、俗名 无机部分: 纯碱、苏打、天然碱、口碱:Na2CO3小苏打:NaHCO3大苏打:Na2S2O3石膏(生石膏):CaSO4.2H2O 熟石膏:2CaSO4·.H2O 莹石:CaF2重晶石:BaSO4(无毒)碳铵:NH4HCO3 石灰石、大理石:CaCO3生石灰:CaO 食盐:NaCl 熟石灰、消石灰:Ca(OH)2芒硝:Na2SO4·7H2O (缓泻剂) 烧碱、火碱、苛性钠:NaOH 绿矾:FaSO4·7H2O 干冰:CO2明矾:KAl (SO4)2·12H2O 漂白粉:Ca (ClO)2、CaCl2(混和物)泻盐:MgSO4·7H2O 胆矾、蓝矾:CuSO4·5H2O 双氧水:H2O2皓矾:ZnSO4·7H2O 硅石、石英:SiO2刚玉:Al2O3 水玻璃、泡花碱、矿物胶:Na2SiO3铁红、铁矿:Fe2O3磁铁矿:Fe3O4黄铁矿、硫铁矿:FeS2铜绿、孔雀石:Cu2 (OH)2CO3菱铁矿:FeCO3赤铜矿:Cu2O 波尔多液:Ca (OH)2和CuSO4石硫合剂:Ca (OH)2和S 玻璃的主要成分:Na2SiO3、CaSiO3、SiO2过磷酸钙(主要成分):Ca (H2PO4)2和CaSO4重过磷酸钙(主要成分):Ca (H2PO4)2天然气、沼气、坑气(主要成分):CH4水煤气:CO和H2硫酸亚铁铵(淡蓝绿色):Fe (NH4)2 (SO4)2溶于水后呈淡绿色 光化学烟雾:NO2在光照下产生的一种有毒气体王水:浓HNO3与浓HCl按体积比1:3混合而成。 铝热剂:Al + Fe2O3或其它氧化物。尿素:CO(NH2) 2 有机部分: 氯仿:CHCl3电石:CaC2电石气:C2H2 (乙炔) TNT:三硝基甲苯酒精、乙醇:C2H5OH 氟氯烃:是良好的制冷剂,有毒,但破坏O3层。醋酸:冰醋酸、食醋 CH3COOH 裂解气成分(石油裂化):烯烃、烷烃、炔烃、H2S、CO2、CO 等。甘油、丙三醇:C3H8O3

九年级化学第十二单元知识点

第十二单元化学与生活 课题1 人类重要的营养物质 六大营养素:蛋白质、糖类、油脂、维生素、无机盐和水(其中无机盐和水可被人体直接吸收) 一、蛋白质 1、功能:是构成细胞的基本物质,是机体生长及修补受损组织的主要原料。 成人每天需60-70g 2、存在:动物肌肉、皮肤、毛发、蹄、角的主要成分 植物的种子(如花生、大豆) 3、构成:由多种氨基酸(如丙氨酸、甘氨酸等)构成 4、人体蛋白质代谢 摄入胃肠道 尿素+CO 2 +H 2 O,放出热量 蛋白质人体 水解人体所需各种蛋白质 5、几种蛋白质 (维持生长发育,组织更新) (1)血红蛋白:由血红素(含Fe2+)和蛋白质构成 作用:运输O 2和CO 2 的载体 血红蛋白+ O 2 氧合血红蛋白 CO中毒机理:血红蛋白与CO结合能力比与O 2 结合能力强200倍,导致缺氧而死。 吸烟危害:CO、尼古丁、焦油等 (2)酶:生物催化剂 特点:高效性、选择性、专一性 淀粉酶麦芽糖酶 例:淀粉麦芽糖葡萄糖(人体可直接吸收的糖) 6、蛋白质的变性(不可逆):破坏蛋白质的结构,使其变质 引起变质的因素物理:高温、紫外线等 化学:强酸、强碱、甲醛、重金属盐(Ba2+、Hg2+、Cu2+、Ag+等)等应用:用甲醛水溶液(福尔马林)制作动物标本,使标本长期保存。 二、糖类是生命活动的主要供能物质(60%—70%) 1、组成:由C、H、O三种元素组成。又叫做碳水化合物 2、常见的糖 (1)淀粉(C 6H 10 O 5 )n :存在于植物种子或块茎中。如稻、麦、马铃薯等。酶 (C 6H 10 O 5 )n C 6 H 12 O 6 血糖淀粉(肌肉和肝脏中)水

高中化学知识点全面总结

必修1全册基本内容梳理 第一章从实验学化学 一、化学实验安全 (1)做有毒气体的实验时,应在通风厨中进行,并注意对尾气进行适当处理(吸收或点燃等)。进行易燃易爆气体的实验时应注意验纯,尾气应燃烧掉或作适当处理。 (2)烫伤宜找医生处理。 (3)浓酸撒在实验台上,先用Na2CO3(或NaHCO3)中和,后用水冲擦干净。浓酸沾在皮肤上,宜先用干抹布拭去,再用水冲净。浓酸溅在眼中应先用稀NaHCO3溶液淋洗,然后请医生处理。 (4)浓碱撒在实验台上,先用稀醋酸中和,然后用水冲擦干净。浓碱沾在皮肤上,宜先用大量水冲洗,再涂上硼酸溶液。浓碱溅在眼中,用水洗净后再用硼酸溶液淋洗。 (5)钠、磷等失火宜用沙土扑盖。 (6)酒精及其他易燃有机物小面积失火,应迅速用湿抹布扑盖。 二.混合物的分离和提纯 分离和提纯的方法分离的物质应注意的事项应用举例 过滤用于固液混合的分离一贴、二低、三靠如粗盐的提纯 蒸馏提纯或分离沸点不同的液体混合物防止液体暴沸,温度计水银球的位置,如石油的蒸馏中冷凝管中水的流向如石油的蒸馏 萃取利用溶质在互不相溶的溶剂里的溶解度不同,用一种溶剂把溶质从它与另一种溶剂所组成的溶液中提取出来的方法选择的萃取剂应符合下列要求:和原溶液中的溶剂互不相溶;对溶质的溶解度要远大于原溶剂用四氯化碳萃取溴水里的溴、碘 分液分离互不相溶的液体打开上端活塞或使活塞上的凹槽与漏斗上的水孔,使漏斗内外空气相通。打开活塞,使下层液体慢慢流出,及时关闭活塞,上层液体由上端倒出如用四氯化碳萃取溴水里的溴、碘后再分液 蒸发和结晶用来分离和提纯几种可溶性固体的混合物加热蒸发皿使溶液蒸发时,要用玻璃棒不断搅动溶液;当蒸发皿中出现较多的固体时,即停止加热分离NaCl和KNO3混合物 三、离子检验 离子所加试剂现象离子方程式 Cl- AgNO3、稀HNO3产生白色沉淀Cl-+Ag+=AgCl↓ SO42-稀HCl、BaCl2白色沉淀SO42-+Ba2+=BaSO4↓ 四.除杂 注意事项:为了使杂质除尽,加入的试剂不能是“适量”,而应是“过量”;但过量的试剂必须在后续操作中便于除去。 五、物质的量的单位――摩尔 1.物质的量(n)是表示含有一定数目粒子的集体的物理量。 2.摩尔(mol): 把含有6.02 ×1023个粒子的任何粒子集体计量为1摩尔。 3.阿伏加德罗常数:把6.02 X1023mol-1叫作阿伏加德罗常数。 4.物质的量=物质所含微粒数目/阿伏加德罗常数n =N/NA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