指标解释及填表说明.

指标解释及填表说明.
指标解释及填表说明.

指标解释及填表说明

(一)经济与人口

人均地区生产总值:指一个地区在一定时期(一般为一年)内,按全部常住人口平均计算的地区生产总值。该指标是反映一个地区经济发展水平和人民生活水平的重要指标。取自统计部门国民经济核算综合统计年报。

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指被调查的城镇居民家庭可支配收入与被调查城镇居民人口总数的比率。取自统计部门城市住户调查资料。

农村居民家庭人均纯收入:指农村被调查农民家庭的年纯收入与农村被调查人口总数的比率。取自统计部门农村居民住户调查资料。

国家财政性教育经费:指一定时间(一般为一年)内的国家财政性教育经费投入,具体包括:各级财政对教育的拨款、城乡教育费附加、企业办中小学支出以及校办产业减免税等项。该指标是衡量国家财政性教育经费投入水平的重要指标。取自教育部门财务统计报表。

卫生经费:包括4个部分,即卫生事业费、中医事业费、药品监督管理事业费、行政事业单位医疗经费。卫生经费小于政府预算卫生支出。取自财政部门财务统计报表。

妇幼保健经费:包括妇幼保健机构经费、业务费、妇幼医疗减免费等。妇幼保健经费小于卫生事业费。取自财政部门财务统计报表。

防治防疫经费:包括卫生部门所属疾病控制中心、卫生防疫站、专科防治所(站、组)、医疗防疫队、食品检验所等机构经费,防疫用药品器材和生物制品购置费,寄

生虫病、急性传染病、慢性病、地方病防治费、预防注射和急救费、卫生宣传教育经费、卫生部门的卫生监督业务费等。防治防疫经费小于卫生事业费,取自财政部门财务统计报表。

计划生育事业费:包括9个部分,即计划生育手术减免经费、避孕药具经费、基层计划生育专职干部经费、独生子女保健费、宣传经费、服务站经费、流动人口计划生育管理费、干部培训费、其他计划生育事业费。计划生育事业费小于政府预算卫生支出,取自财政部门统计报表。

人口总数:指一定时点、一定地区范围内有生命的个人总和。年度统计的年末人口数指12月31日24时的人口数。年度统计的全国人口总数内未包括香港、澳门特别行政区和台湾省以及海外华侨人数。取自统计部门人口统计年报。

0-4岁人口:指一定时点、一定地区范围内0-4岁人口总数。根据统计部门人口普查或年度变动抽样调查资料推算。

0-17岁人口:指一定时点、一定地区范围内0-17岁人口总数。根据统计部门人口普查或年度变动抽样调查资料推算。

育龄妇女人口:指处于生育年龄期间的妇女。我国以15-49岁为妇女的生育期。根据统计部门人口普查或年度变动抽样调查资料推算。计算方法为:

人口自然增长率:指在一定时期内(通常为一年)人口自然增加数(出生人口减死亡人口)与该时期内平均人口(或年中人口)之比。取自统计部门人口统计资料。计算公式为:

(二)卫生保健

婴儿死亡率:指某地区一年内未满周岁死亡的婴儿数与当年活产数之比。取自卫生部门妇幼卫生年报。计算公式为:

5岁以下儿童死亡率:指某地区一年内未满5岁儿童死亡人数与当年活产数之比。取自卫生部门妇幼卫生年报。计算公式为:

(省级)孕产妇死亡率:指年内孕产妇死亡人数与活产数之比。孕产妇死亡一般指从妊娠开始至产后42天内死亡者,包括外科原因、计划生育手术、宫外孕、葡萄胎死亡者,但不包括意外原因死亡者。取自卫生部门妇幼卫生年报。

(市级)孕产妇死亡人数:指当地一年内死亡的孕产妇人数。孕产妇死亡一般指从妊娠开始至产后42天内死亡者,包括外科原因、计划生育手术、宫外孕、葡萄胎死亡者,但不包括意外原因死亡者。取自卫生部门妇幼卫生年报。

新生儿破伤风发病率高于千分之一的县(市)数:指某地区一年内以县(市)级为单位新生儿破伤风发病率高于1‰的县(市)数。取自卫生部门妇幼卫生年报。

5岁以下儿童中、重度营养不良患病率:指某地区年内5岁以下儿童中,患中度和重度营养不良的儿童数与全部5岁以下儿童数之比。取自卫生部门妇幼卫生年报。

卡介苗疫苗、脊灰疫苗、百白破三联制剂、麻疹疫苗接种率:指按照儿童免疫程度进行合格接种的人数占全部应接种人数的百分比。应接种人数包括禁忌症人数和外地寄居3个月及以上的适龄人数,不包括外出3个月及以上的适龄人数。取自卫生部门妇幼卫生年报。计算公式为:

分子:按“合格接种判断”标准,判定当年实际完成合格接种的儿童数。

分母:按免疫程序规定当年应在12月龄内完成该项疫苗接种的儿童数。

乙肝疫苗接种率:指在一定地区和一定时间内乙肝疫苗按规定的免疫程序,在12月龄内完成的实际接种人数与应接种人数的百分比。应接种人数包括禁忌症人数和外地寄居3个月及以上的适龄人数,不包括外出3个月及以上的适龄人数。取自卫生部门妇幼卫生年报。

住院分娩率:指某地区年内在乡镇卫生院及乡镇以上医疗保健机构分娩的人数与活产数之比。取自卫生部门妇幼卫生年报。

农村孕产妇住院分娩率:指某地区年内在乡卫生院(所)及以上医疗保健机构分娩的人数与活产数之比。取自卫生部门妇幼卫生年报。

农村高危孕产妇住院分娩率:指某地区年内在乡及以上各级医疗妇幼保健机构住院分娩的高危产妇人数占该地区年内各种病理因素及急慢性危险因素造成高危产妇的人数的比率。取自卫生部门孕产妇保健年报表。

非住院分娩中消毒接生率:指某地区一定时期内,非住院分娩中消毒接生人数占该时期非住院分娩产妇的比重。消毒接生(四消毒)指产包、接生者的手、产妇的外阴部及婴儿脐带均消毒,且有医生、助产士、培训过的初级卫生人员或培训过

的接生员接生。取自卫生部门统计年报。

孕妇产前医学检查率:指某地区年内产前接受过一次及以上产前检查的产妇人数与活产数之比。取自卫生部门妇幼卫生年报。

孕产妇系统管理率:指某地区年内妊娠至产后28天内接受过早孕检查、产前检查次数城市≥8次、农村≥5次、消毒接生和产后访视全程保健服务的产妇人数与当地活产数的比率。取自卫生部门妇幼卫生年报。

7岁以下儿童保健管理率:指某地区年内7岁以下儿童中当年实际接受1次及以上儿童保健服务的人数与当地7岁以下儿童数之比。取自卫生部门妇幼卫生年报。

当年报告艾滋病病毒感染例数:指某地区通过疫情报告系统报告的当年新发现的艾滋病病毒感染例数。取自卫生部门统计年报。

性病年报告病例数:指某地区当年报告的八种性病(艾滋病、梅毒、淋病、软下疳、性病性淋巴肉芽肿、尖锐湿疣、非淋菌性尿道炎、生殖器疱疹)新发病例。如一人同时患两种性病应按两例报告。取自卫生部门统计年报。

婚前医学检查率:指某地区年内进行婚前医学检查人数与应检查人数之比。取自卫生部门妇幼卫生年报。

已婚育龄妇女综合避孕率:指某一地区、某一时点(通常为年末),已婚育龄妇女中采取各种避孕措施的人数占已婚育龄妇女总人数的比例。取自计生委计划生育统计报表。

(省级)出生缺陷发生率:出生缺陷发生率指某地当年围产儿中发现有先天性缺陷的人数与当年围产儿数之比,一般以千分率表示。出生缺陷儿种类很多,我国出生缺陷监测的出生缺陷儿主要有23种,它们是无脑畸形、脊柱裂、脑膨出、先天

性脑积水、腭裂、唇裂、唇裂合并腭裂、小耳(包括无耳)、外耳其他畸形(小耳、无耳除外)、食道闭锁或狭窄、直肠肛门闭锁或狭窄(包括无肛)、尿道下裂、膀胱外翻、马蹄内翻足、多指(趾)、肢体短缩、先天性隔疝、脐膨出、腹裂、联体双胎、唐氏综合症、先天性心脏病等。围产儿指妊娠满28周至出生后7天内的所有分娩儿。包括活产、死胎、死产。取自卫生部门监测资料。计算公式为:

出生缺陷发生率= 某地当年围产儿中发现有出生缺陷的例数

×1000‰某地当年围产儿数

低出生体重发生率:低出生体重儿发生率指某地区在一定时间(通常指一年)内出生的活产婴儿中,出生一小时内测其体重小于2500克的活产婴儿数占当地活产婴儿总数的比例。该指标反映孕期营养和胎儿发育状况,也反映孕期保健工作质量,是分析婴幼儿死亡原因和营养不良状况的重要指标。低出生体重是现阶段我国新生儿死亡的第二位死因。全国调查资料表明低出生体重儿死亡率是正常出生体重儿的50倍。最近资料表明低出生体重儿成年后发生冠心病、高血压、糖尿病等概率明显高于正常出生体重儿。降低低出生体重儿,对于减少新生儿、婴儿死亡率,减少儿童营养不良患病率及成年疾病患病率都有重要意义。取自卫生部门年报资料。

活产婴儿指妊娠满28周分娩出母体时有呼吸、心跳、脐带搏动或随意肌收缩四种生命现象之一者为活产婴儿。计算公式为:

低出生体重发生率=出生婴儿中体重小于2500克的人数

×100%该地区当年活产婴儿数

0-4个月婴儿母乳喂养率:指某地区4个月内婴儿在一段时间(调查前24小时)内吃母乳的儿童数占该地区4个月内婴儿总数的比重。按照吃母乳时是否喝水或吃其它食物,又可以分为纯母乳喂养、以母乳为主喂养和部分母亲喂养三种:

①纯母乳喂养:指婴儿仅从母亲或乳母接受母乳喂养(包括挤出母乳喂养)。除了

可以服用维生素、矿物质(钙、铁、锌等)或药物用少量液体或糖浆外,不能饮用任何其它液体或固体食物。

②母乳为主喂养:指婴儿以母乳为主要营养来源,但也可以饮水、糖水、茶水、果汁、ORS 以及含有维生素、矿物质或药物的液体或糖浆,但不能以非人乳(牛羊奶或奶制品)或食物性液体(粥、米糊、奶糕、代乳粉等)喂养。

③完全母乳喂养:纯母乳喂养+母乳为主喂养

④部分母乳喂养:指婴儿除吃母乳外,还吃其他食物(如牛羊奶、奶制品、米糊、代乳粉等) 。通常所讲的母乳喂养包括纯母乳喂养、以母乳为主喂养和部分母乳喂养。

⑤母乳喂养:完全母乳喂养+部分母乳喂养。

4个月内婴儿母乳喂养率,国际上采用横断面调查过去24小时内未满4个月婴儿的母乳喂养情况,计算母乳喂养率,而不是调查婴儿4个月内所有天数的母乳喂养情况。计算公式为:

4个月内母乳喂养率=调查4个月内婴儿中过去24小时内母乳喂养婴儿数

×100% 调查4个月内儿童数

妇科常见病普查普治率:指某地区一年内由县、区级以上妇幼保健机构实际进行妇科病普查人数与按计划应进行妇科病普查的小于65岁已婚妇女人数之比。妇女自己到妇科门诊进行妇科病诊治的病人不计算在内,未婚妇女也不列入妇科病普查对象。本指标表示对妇女健康保健的服务状况。取自卫生部门妇幼卫生年报。

计算公式为:

妇科常见病普查普治率=

实际进行妇科病普查人数

×100%年内按计划应进行妇科病普查的人数

妇女生殖保健知识普及率:指知晓妇女生殖保健有关知识的育龄妇女占调查育龄妇女的比重。取自卫生部门有关调查资料。计算公式为:

妇女生殖保健知识普及率=调查中知晓妇女生殖保健知识的育龄妇女人数

×100%调查育龄妇女总数

节育手术并发症发生率:指某一地区、某一时期(通常为一年),实施节育手术总例数中经鉴定确定为手术并发症的比例。取自计生委计划生育技术服务统计年报。计算公式为:

节育手术并发症发生率

=同期节育手术中出现的手术并发症例数

×1000‰某时期节育手术总例数

育龄妇女计划生育知识普及率:指知晓计划生育有关知识的育龄妇女占调查育龄妇女的比重。取自计生委有关调查资料。计算公式为:

育龄妇女计划生育知识普及率=调查中知晓计划生育有关知识的育龄妇女人数

×100%调查育龄妇女总数

居民合格碘盐食用率:指对某地碘盐加工单位销售点和居民用户的抽查盐的碘含量,合格碘盐样品占全部抽查样品的百分比。它是反映加碘食盐某个批质量合格情况和碘盐普及情况的重要指标,也是消除碘缺乏病措施落实与否的重要指标。取自经贸委碘盐监测资料。计算公式为:

合格碘盐的百分率=

某地含碘盐样本数

×100% 该地抽查全部样本数

中小学生《国家体育锻炼标准》及格率:指某地区一定时间(通常是一年),中、小学校在校学生中达到《国家体育锻炼标准》及格的人数占全部中、小学校在校学生的百分比。取自教育部门统计资料。计算公式为:

中小学生《国家体育锻炼标准》及格率

=达到国家体育锻炼标准的中小学在校学生人数

×100% 中、小学校在校学生总数

(省级)平均预期寿命:又称平均寿命,指在某一死亡水平下,已活到×岁年龄的人口平均还有可能继续生存的岁数。它能摆脱人口年龄结构的影响,综合反映

全体人口的死亡水平,对于人口分析和人口预测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

平均预期寿命也可以分性别进行计算。现在各国都分别计算男性、女性和总人口三种平均寿命。一般说来,女性平均寿命高于男性。

根据国家统计局2000年第五次人口普查数据和统计年报数据推算求得。但使用该指标时应注意,平均寿命和平均死亡年龄是不同的两个指标,前者是根据现有年龄别死亡率进行的推算,不受年龄结构影响,后者是实际死亡人口寿命的加权平均数。

计算方法:

平均预期寿命是通过编制生命表来计算的。计算方法是将×年龄以上累计生存人数Tx除以该年龄尚存人数Lx,即平均预期寿命Ex=Tx/Lx。在各年龄的平均预期寿命中,0岁组(出生时) 的平均预期寿命可以表示一批人出生后平均一生可能存活的寿命数,具有特殊意义,通常所说的平均预期寿命即指0岁时的平均预期寿命,记作Eo=To/Lo,其中Lo为假定的同批人数,T o需从最高年龄Tw、…、T2、T1累计而来,因此Eo是生命表的最终结果。

应该说明的是,各年龄的平均预期寿命中存在一个矛盾现象,即0岁组的平均寿命往往低于1 岁组,这是由于0岁组婴儿死亡率特别高所造成的。

(三)教育

在园幼儿数:指在单独设立的、小学附设的学前班、幼儿班及托儿所附设的幼儿班的幼儿数。托幼混合班仅统计三至周六岁的幼儿数。不包括季节性的农忙时临时组织的幼儿园。取自教育部门统计年报。

学前三年入园率:指4~6岁儿童进入各类学前教育机构学习的人数所占比重。学前教育机构主要指幼儿园、学前班。取自教育部门统计年报、统计局人口普查或

年度抽样调查。计算公式为:

学前三年入园率=学前教育机构年注册人数

×100% 4~6岁人口数

小学学龄儿童净入学率:指小学学龄人口中正在接受小学教育人数所占比重。取自教育部门统计年报。计算公式为:

小学五年巩固率:指小学五年级在校学生中,能够从一年级连续学习五年的学生数占入学时本年级学生数比重。取自教育部门统计年报。计算公式为:

小学学生辍学率:指上学年初到本学年初除正常的毕业(结业)和升级、留级、辍学以外,其他所有中途不再上学而离开学校的学生占上学年初在校学生数的比重。取自教育部门统计年报。计算公式为:

小学学生辍学率= 学年内休学+退学+死亡+其他原因减少-其他原因增加

×100% 上学年小学在校学生数

注意:如果分子出现负值时,则不计算“其他原因减少-其他原因增加”,只计算分子的前三项。

初中阶段毛入学率:指初级中学(普通初中和职业初中)在校学生总数与初中学龄人口数的比重。取自教育部门统计年报。计算公式为:

初中阶段毛入学率=初中阶段在校生数

×100% 初中学龄人口数

初中三年巩固率:指初中三年级在校学生中,能够从一年级连续学习三年的学生占入学时本年级学生数比重。取自教育部门统计年报。计算公式为:

初中学生辍学率:指上学年初到本学年初除正常的毕业(结业)和升级、留级、辍学以外,其他所有中途不再上学而离开学校的学生占上学年初在校学生数的比重。取自教育部门统计年报。计算公式为:

初中辍学率=学年内休学+退学+死亡+其他原因减少-其他原因增加

×100% 上学年初中在校学生数

注意:如果分子出现负值时,则不计算“其他原因减少-其他原因增加”,只计算分子的前三项。

初中毕业生升学率:初中毕业生中能进入高中阶段教育(包括普通高中、技工学校、中等职业学校招应届初中毕业生)就学的人数所占比重。取自教育部门统计年报。计算公式为:

初中毕业生升学率=本学年内高中阶段招收初中应届生的实际招生数

×100%

初中毕业生总数

高中阶段实际招生数指普通高中实际招生数、中等职业学校专招初中毕业生、技工学校的实际招生数。该指标说明本地行政区高中阶段的招生规模能满足本地区初中毕业生的程度。高中阶段实际招生数也可以从另一种办法取得:普通高中实际招生数、中等职业学校专招本地区的学生数(包括到本市以外读中等职业学校读书的学生数)、升到技工学校读书的学生数。该指标说明本地行政区初中毕业生能接受高中阶段教育教育的程度。两种计算方法的对比的结果在一定程度上说明,本地行

政区当年高中阶段的招生规模是否能满足本地区初中毕业生升学的需求。

普通中小学残疾儿童在校学生数:指在各类普通中小学就读的盲聋哑和智残以及特殊需要儿童学生数。取自教育部门统计年报。

残疾儿童入学率:指在中小学学龄残疾儿童人口总数的中正在接受各类中小学教育的盲聋哑和智残以及特殊需要儿童学生数所占比重。取自残联部门有关资料。计算公式为:

残疾儿童入学率

=正在接受各类中小学教育的中小学学龄残疾儿童数

×100% 中小学学龄残疾儿童总数

高中阶段毛入学率:指高中阶段(包括普通高中、职业高中、中等专业学校、技工学校、成人中等专业学校、成人高中)在校学生总数与高中学龄人口数的比重。取自教育部门统计年报。计算公式为:

(省级)高等教育毛入学率:指高等教育阶段(包括国家承认学历的各类高等教育:普通高校本专科、成人高校本专科、高等学历文凭考试、电视大学注册视听生、自学考试本专科、军事院校本专科和研究生教育)在校学生总数与常规的高等教育学龄(18-22岁)人口数的比重。计算公式为:

高等教育毛入学率=高等教育在校学生总数

×100% 18-22岁年龄组人口数

高等教育在校学生总数=研究生+普通本专科生+成人本专科+网络本专科生*0.3+学历文凭考试+电大注册视听生*0.3+自考毕业人数*2.5+在职人员攻读博士硕士学位+研究生课程进修班*0.3,其中“研究生、普通本专科生、成人本专科、网络

本专科生、学历文凭考试和电大注册视听生”的数据是按生源进行统计的,其他为按地域统计数据。

(省级)成人高等学校在校学生数:指在各类高等学校接受专科教育的成人学生数。取自教育部门统计年报。

成人中等学校在校学生数:指在各类中等学校接受高中、初中教育的成人学生数。取自教育部门统计年报。

成人初等学校在校学生数:指在各类初等学校接受小学教育的成人学生数。取自教育部门统计年报。

成人识字率:15岁及以上人口中具有识字能力的人数比重。取自统计部门人口统计年报。计算公式为:

青壮年识字率:指15岁至50岁人口中具有识字能力的人数比重。取自统计部门人口统计年报。计算公式为:

女职工接受职业技能培训比例:指接受过职业技能培训的女职工占女职工总数的比例。取自工会部门统计资料。

家长学校达标率:指某地区达到国家要求标准的家长学校占家长学校总数的百分比。取自妇联儿童部或家教学会抽样调查资料。

儿童家长家庭教育知晓率:指某地区一定时点,组织调查获得的儿童家长“家庭教育知识”知晓程度的百分率。该指标是反映儿童家长掌握家庭教育知识状况的重要指标。取自妇联儿童部或家教学会抽样调查资料。计算公式为:

儿童家长家庭教育知晓率=调查中掌握家庭教育知识的家长数

×100% 全部被调查家长数

(四)就业与社会保障

就业人员:指在一定年龄以上,有劳动能力,从事一定社会劳动并取得劳动报酬或经营收入的人员,包括在岗职工、再就业的离退休人员、私营业主、个体户主、私营和个体就业人员、乡镇企业就业人员、农村就业人员、其他就业人员(包括民办教师、宗教职业者、现役军人等)。取自统计部门劳动统计资料。

城镇单位就业人员:指在各级国家机关、政党机关、社会团体及企业、事业单位中工作,取得工资或其他形式的劳动报酬的全部人员。包括在岗职工、再就业的离退休人员、民办教师以及在各单位中工作的外方人员和港澳台方人员、兼职人员、借用的外单位人员和第二职业者。不包括离开本单位仍保留劳动关系的职工。取自统计部门劳动统计资料。

城镇登记失业人员:指有非农业户口,在劳动年龄(16周岁至退休年龄)内,有劳动能力,无业而要求就业,并在当地就业服务机构进行求职登记的人员。不包括:(1)正在就读的学生和等待就学的人员;(2)已经达到国家规定的退休年龄或虽未达到国家规定的退休年龄但已经办理了退休(含离休)、退职手续的人员;(3)其他不符合失业定义的人员。取自劳动和社会保障部门统计年报。

参加基本养老保险人数:指报告期末参加基本养老保险并在社保经办机构已建立缴费记录档案的职工和离退休人数。包括中断缴费但未终止养老保险关系的职工人数,不包括只登记未建立缴费记录档案的人数。取自劳动和社会保障部门统计年报。

参加基本医疗保险人数:指报告期末参加基本医疗保险的职工和退休人数。取自劳动和社会保障部门统计年报。

参加失业保险人数:指报告期末按照国家法律、法规和有关政策规定参加失业保险的人数。包括不能正常缴费、已中断缴费但未终止保险关系的职工人数。取自劳动和社会保障部门统计年报。

参加工伤保险人数:指报告期末参加工伤保险的职工人数。取自劳动和社会保障部门统计年报。

参加生育保险人数:指报告期末参加生育保险的职工人数。取自劳动和社会保障部门统计年报。

生育保险覆盖率:指实际参加城镇职工生育保险的人数占应参加生育保险人数的比例。取自劳动和社会保障部门统计年报。

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参保人数:指报告期末依据有关规定参加农村养老保险的总人数。取自劳动和社会保障部门统计年报。

居民最低生活保障人数:指报告期末在建立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的地区,得到当地政府给予最低生活保障的人口数。城镇低保人数指在城镇建立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的地区,得到当地政府给予最低生活保障的非农业人口数,包括“三无”对象和新增对象;农村低保人数指在建立农村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的地区,得到当地政府给予最低生活保障的农业人口数。取自民政部门统计资料。

(五)妇女参政议政

(省级)省级人大代表数:指依照一定程序,选举的省级人大代表人数。取自人

大统计资料。

(省级)省级政协委员数:指依照一定程序,选举的省级政协代表人数。取自政协统计资料。

(市级)地级以上市人大代表数:指依照一定程序,选举的地级以上市人大代表人数。取自人大统计资料。

(市级)地级以上市政协委员数:指依照一定程序,选举的地级以上市政协代表人数。取自政协统计资料。

(省级)省级党委/政府领导班子中女干部配备数:指省级党委/政府领导班子中配备的女干部人数。取自组织部门统计资料。

(省级)地级以上市党委/政府领导班子中女干部配备率:指全省所有地级以上市党委/政府领导班子中配备1名及以上女干部的领导班子个数占领导班子总数的比重。取自组织部门统计资料。

(市级)地级以上市党委/政府领导班子中女干部配备数:指地级以上市党委/政府领导班子中配备的女干部人数。取自组织部门统计资料。

县级党委/政府领导班子中女干部配备率:指全市所有县(市、区)级党委/政府领导班子中配备1名及以上女干部的领导班子个数占领导班子总数的比重。取自组织部门统计资料。

乡镇级党政领导班子中女干部配备率:指当地所有乡镇级党委和政府领导班子中配备1名及以上女干部的领导班子个数占领导班子总数的比重。取自组织部门统计资料。

(省级)省级人大/政协领导班子中女干部配备数:指省级人大/政协领导班子

中配备的女干部人数。取自组织部门统计资料。

(省级)地级以上市人大/政协领导班子中女干部配备率:指全省所有地级以上市人大/政协领导班子中配备1名及以上女干部的领导班子个数占领导班子总数的比重。取自组织部门统计资料。

(市级)地级以上市人大/政协领导班子中女干部配备数:指地级以上市人大/政协领导班子中配备的女干部人数。取自组织部门统计资料。

(省级)省级党政工作部门领导班子中女干部配备率:指省级党政工作部门领导班子中配备1名及以上女干部的领导班子个数占领导班子总数的比重。取自组织部门统计资料。

地级以上市党政工作部门领导班子中女干部配备率:指地级以上市党政工作部门领导班子中配备1名及以上女干部的领导班子个数占领导班子总数的比重。取自组织部门统计资料。

(省级)县级以上党委政府领导班子后备干部中女性比例:指所有县级以上党委政府领导班子后备干部中女后备干部所占的比重。取自组织部门统计资料。

(市级)地市级和县级党委政府领导班子后备干部中女性比例:指地市级和县级党委政府领导班子后备干部中女后备干部所占的比重。取自组织部门统计资料。

干部总数:指农村乡(镇)和城市街道以上各级党委、人大、政府、政协、法院、检察院、民主党派、人民团体机关工作人员;国有企业、事业单位中经组织、人事部门办理任用、聘用手续,在管理岗位或专业岗位上工作的管理人员和各类专业技术人员。取自组织部门统计资料。

村民委员会成员中女性比重:指女性村民委员会成员占全部村民委员会成员的

比重。村民委员会成员包括主任、副主任和委员(专职人员和兼职人员)。取自民政部门统计资料。计算公式为:

居民委员会成员中女性比重:指女性居民委员会成员占全部居民委员会成员的比重。居民委员会成员包括主任、副主任和委员(专职人员和兼职人员)。取自民政部门统计资料。

职工代表中女性比重:指职工代表大会的女代表人数占全部职工代表人数的比重。职工代表的职责是代表职工群众参加企业民主管理,对选举人负责。按照《全民所有制工业企业职工代表大会条例》规定,职工代表应由企业职工直接选举产生,该指标是反映在企业内部女职工参与企业民主管理情况的一项重要指标。取自工会部门统计资料。

中高级专业技术人员中女性比重:指女性中高级专业技术人员占中高级专业技术人员总数的比例。数据来源取自组织部门统计资料。

高级职务:指高级工程师(含一级飞行员、高级船长)、农业推广研究员、高级农艺师、正副研究员、正副主任医师、正副教授、高级讲师、中学高级讲师、高级经济师、高级会计师、正副译审、正副研究馆员、正副编审、高级记者、主任记者、高级编辑、主任编辑,一、二级律师、公证员、播音指导、主任播音员、高级工艺美术师、国家级教练,一、二级艺术人员、高级政工师。

中级职务:指工程师(含二级飞行员、船长、大副)、农艺师、助理研究员、主治医师、讲师、中学一级教师、小学高级教师、经济师、会计师、统计师、翻译、馆员、编辑、记者、一级校对、三级律师、公证员、一级播音员、工艺美术师、一级教练、三级艺术人员、政工师。

(六)法律保护

破获强奸案件数:指某地区一定时间(通常为一年)内,公安机关破获的强奸案件数。取自公安部门统计年报。

破获拐卖妇女/儿童案件数:指某地区一定时间(通常为一年)内,公安机关破获拐卖妇女/儿童案件数。而拐卖妇女/儿童案件则指以盈利为目的,用欺骗、暴力、胁迫等手段拐卖妇女/儿童的案件。取自公安部门统计年报。

破获组织、强迫、引诱、容留妇女卖淫案件数:指某地区一定时间(通常为一年)内,公安机关破获组织、强迫、引诱、容留妇女卖淫案件的起数。组织、强迫、引诱、容留妇女卖淫案件指以各种手段,组织、强迫、引诱、容留妇女卖淫的案件。取自公安部门统计年报。

中小学生普法教育率:指某地区一定时点,组织调查获得的中小学生法律知识知晓程度的百分率。取自教育部门抽样调查资料。计算公式为:

中小学生普法教育率=调查中掌握法律知识的中小学生人数

×100% 接受调查的中小学生人数

(七)社会、生活环境

农村卫生厕所普及率:指使用各种类型卫生厕所的农户数占农村总户数的百分比。农村卫生厕所的标准是:厕所有墙、有顶、厕坑及贮粪池不渗漏,厕内清洁,无蝇蛆,基本无臭,贮粪池密闭有盖,粪便及时清除并进行无害化处理。取自爱委会农村改厕统计年报。

农村卫生户厕普及率:指一户有一卫生厕所的农户数占农村总户数的百分比。

取自爱委会农村改厕统计年报。

农村累计粪便无害化处理率:指农村使用无害化处理设施(卫生户厕,卫生公厕,高温堆肥)的农户数占农村总户数的百分比。粪便无害化处理:指粪便经三格、双瓮、沼气、粪尿分集完整水冲及其他类型卫生厕所的密闭发酵和高温堆肥等有效方法,使粪便内的寄生虫卵和致病菌杀灭,达到基本无害,防止污染水源和土壤。取自爱委会农村改厕统计年报。

农村享有安全饮用水人口覆盖率:指农村已改水受益人口占农村人口总数的百分比。取自爱委会农村改水统计年报。计算公式为:

农村享有安全饮用水人口覆盖率=农村已改水受益人口数

×100%

农村人口总数

农村自来水末梢水四项指标总合格率:指农村末梢水四项指标(细菌总数、总大肠菌群、浑浊度、余氯)全部符合《生活饮用水水质卫生规范》中规定的限值要求的合格水样份数,占抽样检验的总水样份数的百分率。取自爱委会农村改水统计年报。

农村自来水末梢水四项指标总合格率=

四项合格水样份数

×100%

总水样份数

农村自来水普及率:指农村引用自来水人口数占农村人口总数的百分比。取自爱委会农村改水统计年报。计算公式为:

城市污水处理率:指污水处理量与污水排放总量的比率。污水处理量指污水处理厂和处理装置实际处理的污水量。包括物理处理量、生物处理量和化学处理量。污水排放总量指生活污水、工业废水的排放总量,包括排水管道和排水沟(渠)排

填报说明及指标解释

填报说明及指标解释 1.统计表统计期限内容为时期指标。时期指标的统计年度为2019年1月1日至2019年9月30日。 2.统计表内所有价值量指标均以人民币为计量单位;凡以外币形式计算的价值量指标,均以2019年9月30日的汇率折合成人民币填写;所有价值量指标数字保留至小数点后两位,其他所有数字一律取整。 3.统计表内填写项,有对应财务记录的,据实填列。 从业人员情况(A) 1.广告从业人员:指单位内从事广告经营业务活动的人员。主营广告企业的全部人员为广告从业人员,兼营广告企业内专业从事广告经营活动的人员为广告从业人员。 2.管理人员:指广告从业人员中从事行政、财务等管理工作的非业务人员。 3.创意设计人员:指广告从业人员中从事广告策划方案研究制定,以及从事广告文案、画面、声像等创意设计的人员。 4.业务人员:指除创意设计人员以外的,从事市场调查、销售推广、客户服务、后期制作、媒介执行等工作的人员。 5.其他人员:指上述第2-4条之外的其他广告从业人员。 经营情况(B) 企业单位填报 1.营业收入:指企业在报告期内从事销售商品、提供劳务及转让资产使用权等日常活动中所形成的总收入。根据会计“利润表”中对应指标计算填列。未执行2006年《企业会计准则》的企业,则以主营业务收入加其他营业收入代替填列。 2.广告业务收入:指企业经营广告业务所取得的收入总额。 3.营业成本:指企业在报告期内从事业务活动而发生的成本。根据会计“利润表”中对应指标计算填列。未执行2006年《企业会计准则》的企业,以主营业务成本加其他业务成本代替填列。 4.广告业务成本:指企业营业成本中,用于广告业务的部分。

基层报表填报说明及指标解释——基表三

基层报表填报说明及指标解释——基表三 一、统计时间 统计时间:年月日至月日 二、主要指标解释 教财基表《企业办学民办学统计报表基层表》 教财基表填报范围:国有或国有控股企业(中央、地方)办普通高等学校(含独立学院)和成人高等学校、普通中等专业学校和成人中等专业学校、职业高中、技工学校、普通中学(高级中学、完全中学、初级中学)和成人中学、十二年一贯制学校、九年一贯制学校、普通小学、成人小学、幼儿园;公民个人、社会团体、其他社会组织办普通高等学校和成人高等学校、普通中等专业学校和成人中等专业学校、职业高中、技工学校、普通中学(高级中学、完全中学、初级中学)和成人中学、十二年一贯制学校、九年一贯制学校、普通小学和成人小学、特殊教育学校、幼儿园。 ——企业办学民办学校中,凡涉及多类学校合在一起的,如完全中学、十二年一贯制学校和九年制学校,办学条件和教育经费收支可采取手工拆分和软件拆分两种方式填报;但凡涉及到幼儿园(学前班)的拆分只能采取手工拆分方式。 、手工拆分:填报单位按实际情况拆分,分别填入相应学校类别的报表中,其机构数按就高不就低只填报一个。 、软件拆分:由统计软件按学生数的一定比例自动拆分。 教财基表 .在职教职工。编制在学校或学校正式聘用(半年或一学期及以上,不含临时兼课教师),并从事教学、管理和后勤保障工作的固定人员。企业办各类学校的教职工数的划分还需以工资关系为准。 ()年初数:填报统计年度月日在职教职工。 ()年末数:填报统计年度月日在职教职工。 .年末离退休人员:填报学校离退休人员年末数,包括已纳入社会保障部门统一管理并发放离退休费用的退休人员。 .学生数。填报经上级主管部门批准的各级各类具有学籍的在校学生数,其中:义务教育阶段学校按实际在校学生数填列;中等职业学校填报具有学籍的全日制在校学生数。 ()年初数:填报统计年度月日的在册学生数。 ()年末数:填报统计年度月日的在册学生数。 说明: ——高等教育学校填报由教育主管部门下达招生计划、并具有正式学籍的学生数,包括博士生、硕士生、普通本科生、普通专科生、高职生、函授夜大学生、来华留学生、中专生等。 高等教育学校学生数=博士生×+硕士生×+普通本专科生(高职生)+函授夜大生÷+来华留学生×+中专生÷。 ——技工学校在校生数填报经政府有关部门批准的,具有正式学籍,国家承认学历的学生。不包括短期技能培训的学生数。 .年末校舍面积: 按统计年度月日实际数填报。校舍面积指产权归学校所有的各种教学及教学辅助用房、行政办公用房、生活服务用房及其他用房的建筑面积。不包括已交付使用但未完成固定资产移交的各种用房的建筑面积及尚未竣工的在建工程、借用(租用)的房舍或临时搭用的棚舍、房改中已售给教职工个人并完成固定资产移交的房屋面积。 “其中:危房”填报统计年度月日校舍建筑总面积中由授权机关按照建设部颁发的《危险房屋鉴定标准》(中华人民共和国行业标准〔〕)进行鉴定,并出具危险房屋安全鉴定报告的校舍面积,包括、、三个级别。 .年末固定资产总值:填报统计年度末学校固定资产总价值,即会计报表固定资产科目的期末数。 ()房屋和建筑物:填报统计年度末学校固定资产中按固定资产分类的房屋和建筑物原值。 ()专用设备:填报统计年度末学校固定资产中按固定资产分类的专用设备原值。

主要统计指标解释(核算)

主要统计指标解释 总产出指一定时期内一个国家(或地区)常住单位生产的所有货物和服务的价值,既包括新增价值,也包括转移价值。它反映常住单位生产活动的总规模。总产出按生产者价格计算。 地区生产总值指按市场价格计算的一个国家(或地区)所有常住单位在一定时期内生产活动的最终成果。国内(地区)生产总值有三种计算方法,即生产法、收入法和支出法。三种方法分别从不同的方面反映国内生产总值及其构成。 三次产业三次产业的划分是世界上较为常用的产业结构分类,但各国的划分不尽一致。我国的三产产业划分是: 第一产业是指农、林、牧、渔业(不含农、林、牧、渔服务业)。 第二产业是指采矿业(不含开采辅助活动),制造业(不含金属制品、机械和设备修理业),电力、煤气及水的生产和供应业,建筑业。 第三产业是指除第一、二产业以外的其他行业。 劳动者报酬指劳动者从事生产活动所获得的全部报酬。包括劳动者获得的各种形式的工资、奖金和津贴,既有货币形式的,也有实物形式的,还包括劳动者所享受的公费医疗和医药卫生费、上下班交通补贴、单位支出的社会保险费、住房公积金等。 生产税净额指生产税减生产补贴后的余额。生产税指政府对生产单位从事生产、销售和经营活动以及因从事生产活动使用某些生产要素(如固定资产、土地、劳动力)所征收的各种税、附加费和规费。生产补贴与生产税相反,指政府对生产单位的单方面转移支付,因此视为负生产税,包括政策性亏损补贴、价格补贴等。 固定资产折旧指一定时期内为弥补固定资产损耗按照规定的固定资产折旧率提取的固定资产折旧,或按国民经济核算统一规定的折旧率虚拟计算的固定资产折旧。它反映了固定资产在当期生产中的转移价值。各类企业和企业化管理的事业单位的固定资产折旧是指实际计提的折旧费;不计提折旧的政府机关、非企业化管理的事业单位和居民住房的固定资产折旧是按照统一规定的折旧率和固定资产原值计算的虚拟折旧。原则上,固定资产折旧应按固定资产的重置价值计算,但是目前我国尚不具备对全社会固定资产进行重估价的基础,所以暂时还不能采用上述办法。 营业盈余指常住单位创造的增加值扣除劳动者报酬、生产税净额和固定资产折旧后的余额。它相当于企业的营业利润加上生产税补贴,但要扣除从利润中开支的工资和福利等。 支出法国内(地区)生产总值是从最终使用的角度反映一个国家(或地区)一定时期内生产活动最终成果的一种方法,包括最终消费支出、资本形成总额及货物和服务净出口三部分。计算公式为:支出法国内(地区)生产总值=最终消费支出+资本形成总额+货物和服务净出口

单体建筑物详细信息表填报说明及指标解释[1]

单体建筑物详细信息表填报说明与指标解释1.建筑物编号:两位编码,以学校为单位按建筑物依次排序填报。如01、02、03……以此类推,不得重复,并注意在各表中的一致性。 2.建筑物用途代码:按单体建筑物具体用途选择填报,多栋相同用途的建筑物应单独填报,多种用途的建筑物按照主要用途填写。该指标按以下编码选择填报:“11-教学楼(含平房,下同)、12-综合楼、13-实验楼、14-图书馆(室)、15-体育活动室、16-礼堂、21-学生宿舍、22-食堂、23-厕所、24-锅炉房(开水房)、25-浴室、26-教工宿舍、31-办公楼、32-卫生保健室,41-其他用房,51-其他配套设施”。 3.建筑物名称:指单体建筑物的习惯称谓,名称中应包含该单体建筑物的主要使用功能含义,如教室、办公室等,对2层及以上的单体建筑物一般应命名XX楼,如教学楼、实验楼、办公楼;具有同一使用功能建筑物有2个以上单体建筑时,应在名称中填加序列数字或其他区别称谓,如教室一,教室二或第一教学楼、第二教学楼或东教学楼、西教学楼;具有2类及以上使用功能的综合用房,在名称中应包含两种主要使用功能含义,如教学实验楼、教学办公楼、办公宿舍楼等。

4.开工日期:指该单体建筑物开始建设的年月,应从建筑物基槽开挖当日算起。 5.竣工日期:指该单体建筑物按设计图纸和文件的内容全部建成,经验收合格并办理竣工验收手续的时间。 6.结构类型:指该单体建筑物的结构类型。该指标按以下编码选择填报: “1-土木结构、2-砖木结构、3-砖混结构、4-框架结构、5-钢结构、6-其他”。 土木结构:土木结构是指墙、柱等竖向承重构件采用土建造(如夯土墙、土坯墙等),楼盖和屋盖采用木结构的房屋,称为土木结构。 砖木结构:砖木结构是指墙、柱等竖向承重构件采用砖、木、石或砌块砌体建造,楼盖和屋盖等水平承重构件采用木结构的房屋,称为砖木结构。 砖混结构:砖混结构是指墙、柱等竖向承重构件采用砖、木、石或砌块砌体建造,楼盖和屋盖等水平承重构件采用钢筋混凝土或球网等钢结构屋盖建造的房屋称为砌体结构房屋,也称为砖混结构。 框架结构:框架结构是指由钢筋混凝土梁和柱组成的能承受垂直和水平荷载的结构称为框架结构。包括框架-剪力墙结构,即在框架结构的基础上增加了剪力墙,提高结构稳定性,也称框剪结构。

2014全国植保专业统计报表指标解释(填表说明)

全国植保专业统计报表填表说明及指标解释(2014) 一、主要农作物病虫草鼠发生、防治面积及挽回损失[农市(农植)1表] 1.全国范围统计的病虫草鼠对象。 (1)农作物病虫害在全国范围统计的农作物病虫害(除检疫对象)共306种(类),这些病虫在本省(自治区、直辖市)有发生的都要统计。其他病虫统计对象由各省自定。 水稻病虫28种:〈1〉水稻稻瘟病(其中:穗颈瘟),〈2〉水稻纹枯病,〈3〉水稻白叶枯病,〈4〉水稻稻曲病,〈5〉水稻恶苗病,〈6〉水稻病毒病,〈7〉水稻线虫病,〈8〉水稻赤枯病,〈9〉水稻粒黑粉病,〈10〉水稻胡麻叶斑病,〈11〉二化螟,〈12〉三化螟,〈13〉稻纵卷叶螟,〈14〉稻飞虱(其中:褐飞虱、白背飞虱、灰飞虱),〈15〉大螟,〈16〉稻苞虫,〈17〉稻螨,〈18〉稻叶蝉,〈19〉稻赤斑黑沫蝉,〈20〉稻蓟马,〈21〉稻象甲,〈22〉稻负泥虫,〈23〉稻瘿蚊,〈24〉稻秆潜蝇,〈25〉稻螟蛉,〈26〉稻水蝇,〈27〉稻摇蚊,〈28〉稻蝗; 麦类病虫16种:〈1〉小麦锈病(其中:小麦条锈病、小麦叶锈病),〈2〉小麦赤霉病,〈3〉小麦白粉病,〈4〉小麦纹枯病,〈5〉小麦黑穗病,〈6〉小麦病毒病(其中:小麦丛矮病、小麦黄矮病),〈7〉小麦根腐病,〈8〉小麦全蚀病,〈9〉小麦霜霉病,〈10〉小麦黑胚病,〈11〉小麦线虫病,〈12〉小麦蚜虫,〈13〉麦蜘蛛,〈14〉小麦吸浆虫,〈15〉麦叶蜂,〈16〉麦杆蝇; 玉米病虫23种:〈1〉玉米大斑病,〈2〉玉米小斑病,〈3〉玉米丝黑穗病,〈4〉玉米锈病,〈5〉玉米纹枯病,〈6〉玉米褐斑病,〈7〉玉米灰斑病,〈8〉玉米弯孢菌叶斑病,〈9〉玉米尾孢菌叶斑病,〈10〉玉米青枯病,〈11〉玉米疯顶病,〈12〉玉米瘤黒粉病,〈13〉玉米根腐病,〈14〉玉米干腐病,〈15〉玉米茎腐病,〈16〉玉米顶腐病,〈17〉玉米病毒病(其中:玉米矮花叶病,玉米粗缩病),〈18〉玉米螟,〈19〉玉米蚜虫,〈20〉玉米叶螨(红蜘蛛),〈21〉玉米铁甲虫,〈22〉玉米蓟马,〈23〉玉米蛀茎夜蛾; 大豆病虫12种:〈1〉大豆锈病,〈2〉大豆霜霉病,〈3〉大豆病毒病,〈4〉大豆白粉病〈5〉大豆菌核病,〈6〉根结线虫病,〈7〉大豆胞囊线虫病,〈8〉大豆蚜虫,〈9〉大豆食心虫,〈10〉豆芫菁,〈11〉豆荚螟,〈12〉豆天蛾 马铃薯病虫13种:〈1〉马铃薯早疫病,〈2〉马铃薯晚疫病,〈3〉马铃薯环腐病,〈4〉马铃薯病毒病,〈5〉马铃薯黑胫病,〈6〉马铃薯青枯病,〈7〉马铃薯干腐病,〈8〉马铃薯疮痂病,〈9〉根结线虫病,〈10〉二十八星瓢虫,〈11〉蚜虫,〈12〉豆芫菁,〈13〉马铃薯块茎蛾; 其他粮食作物病虫8种:〈1〉高粱蚜,〈2〉粟灰螟,〈3〉甘薯天蛾,〈4〉甘薯黑斑病;〈5〉甘薯根腐病,〈6〉甘薯茎线虫病,〈7〉谷子黑穗病,〈8〉谷子白发病; 棉花病虫18种:〈1〉棉花苗病(其中棉立枯病、棉瘁倒病),〈2〉棉花铃病,〈3〉棉花枯黄病,〈4〉棉花炭疽病、〈5〉棉花角斑病,〈6〉棉花轮纹斑病,〈7〉棉蚜,〈8〉棉铃虫,〈9〉棉红铃虫,〈10〉棉红蜘蛛,〈11〉棉盲椿象,〈12〉棉小造桥虫,〈13〉棉大造桥虫,〈14〉棉花象甲,〈15〉棉花象鼻虫,〈16〉棉蓟马,〈17〉玉米螟,〈18〉烟粉虱; 油菜病虫7种:〈1〉油菜菌核病,〈2〉油菜病毒病,〈3〉油菜霜霉病,〈4〉油菜白锈病,〈5〉油菜蚜虫,〈6〉油菜甲虫,〈7〉油菜茎象甲; 花生病虫7种:〈1〉花生病毒病,〈2〉花生根结线虫病,〈3〉花生叶斑病,〈4〉花生炭疽病,〈5〉花生青枯病,〈6〉花生锈病,〈7〉花生蚜虫; 其他油料病虫7种:〈1〉向日葵菌核病,〈2〉向日葵锈病,〈3〉向日葵黄萎病,〈4〉向日葵列当,〈5〉胡麻枯萎病,〈6〉向日葵螟,〈7〉胡麻漏油虫; 苹果病虫18种:〈1〉苹果树腐烂病,〈2〉苹果炭疽病,〈3〉苹果轮纹病,〈4〉苹果白粉病,〈5〉苹果褐斑病,〈6〉苹果斑点落叶病,〈7〉苹果干腐病,〈8〉苹果锈病,〈9〉苹果叶螨,〈10〉山楂叶螨,〈11〉二斑叶螨,〈12〉桃小食心虫,〈13〉苹果小吉丁虫,〈14〉苹小卷

常用统计指标解释――国内贸易统计指标.

常用统计指标解释 -(17 --国内贸易统计指标 1. 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 指批发和零售业、餐饮业、新闻出版业、邮政业和其他服务业等,售予城乡居民用于生活消费的商品和社会集团用于公共消费的商品之总量。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包括:一、批发和零售业企业(单位 : 1. 售予城乡居民的各种生活消费品; 2. 售予入境旅游的外国人、华侨、港澳台同胞的各类商品; 3. 售予行政事业单位、社会团体、军队和武警等机构的商品,以及以零售方式售予各类企业的商品。具体包括:用于非生产和社会交往的办公用品,如通讯设备、计算器具和设备、电讯网络设备、文印设备、音像视听器材和设备、纸张、本册、文具及装订文印材料、家具、日用电器、针纺织品、清洁卫生用品、文体用品、奖品、纪念品、礼品等; 供内部人员乘坐的交通工具和燃料;用于办公设施修缮的各类配件、材料、工具等;用于取暖和防暑降温的设备、燃料、材料及食品等;专用于教学的用品和设备;非营利医疗机构的中、西药品、中药材和医疗设备器材;非专用的劳动保护用品;不对外营业的内部食堂用的餐具、炊具、设备、清洁卫生工具和食品、燃料等;军队、武警用于其人员生活的衣着品和个人用品;其他各类非生产性设备和用品。 二、餐饮业出售的主食、菜肴、烟酒饮料和其他商品。 三、新闻出版业、邮政业售予城乡居民、企事业单位、军队和武警等机构的书报杂志、音像制品、邮品等。 四、其他服务业出售的食品、烟酒饮料、服装鞋帽、日常生活用品、医药保健用品、艺术品、工艺美术品、玩具、殡葬用品以及其他消费品。 2. 批发零售贸易业商品购、销、存总额

指各种登记注册类型的批发、零售业企业 (单位以本企业 (单位为总体的, 从国内、国外市场购进的商品总量,销售和出口的商品总量、库存商品总量等情况。该指标可以反映商品流转过程中商品的购进、销售、库存之间的比例关系和存在的问题。 3. 商品购进总额 指从本企业 (单位以外的单位和个人购进 (包括从境外直接进口作为转卖或加工后转卖的商品总额。它反映批发零售贸易业从国内、国外市场上购进商品的总量。商品购进总额包括:(1从工农业生产者购进的商品; (2从出版社、报社的出版发行部门购进的图书、杂志和报纸; (3从各种登记注册类型的批发零售贸易企业(单位购进的商品; (4从其他单位购进的商品,如从机关、团体、企业等单位购进的剩余物资,从餐饮业、服务业购进的商品,从海关、市场管理部门购进的缉私和没收的商品,从居民手中收购的废旧商品等; (5从国 (境外直接进口的商品。不包括企业(单位为自身经营用和未通过买卖行为而收入的商品以及销售退回、商品升溢等。 4. 商品销售总额 指对本企业 (单位以外的单位和个人出售 (包括对境外直接出口的商品总额。它反映批发零售贸易业在国内市场上销售商品以及出口商品的总量。商品销售总额包括:(1售给城乡居民和社会集团消费用的商品; (2售给工业、农业、建筑业、运输邮电业、批发零售贸易业、餐饮业、服务业等作为生产、经营使用的商品; (3售给批发零售贸易业作为转卖或加工后转卖的商品; (4对国 (境外直接出口的商品。不包括出售本企业 (单位自用的废旧包装用品;未通过买卖行为付出的商品;经本单位介绍,由买卖双方直接结算, 本单位只收取手续费的业务;购货退出的商品以及商品损耗和损失等。 5. 批发零售贸易业库存 指报告期末各种登记注册类型的批发零售贸易企业 (单位已取得所有权的商品。它反映批发零售贸易企业 (单位的商品库存情况和对市场商品供应的保证程

贫困户信息采表填表说明和指标解释

贫困户信息采集表填表说明和指标解释 一、填表说明 1.本表包括基本信息、家庭成员信息、致贫原因、收入情况、生产生活条件,以及帮扶责任人信息等六个部分。 填表人、联系电话、户主签字、填表日期等内容为纸质版采集表归档使用,不录入系统。 2.指标类型及填写说明 (1)字符型:填写数字或汉字,如家庭住址、联系电话、证件号码等。 (2)数值型:需填写数字,如务工时间、工资性收入等。 (3)选择项:需要勾选,如识别标准、贫困户属性等。 (4)是否项:需填写“是”或“否”,如饮水是否安全、是否通生产用电等。 3.有些指标,如是否独生子女户、是否双女户为部分省(区)选填指标,不需要的可以不采集,省里可以在纸质版采集时将该项内容剔除。 4.除选填项(联系电话、开户银行和银行账号)外,其他指标项不得为空。如没有外出务工的贫困人口,“务工时间”填“0”。 二、指标解释 基本信息 1.联系电话(字符型) 一般为户主电话号码,也可以填写能够联系该户主的家庭成员、亲戚、邻居、村负责人电话。若为固定电话,需填写区号。 2.开户银行和银行账号(字符型) 是指贫困户用于存取各类到户补贴资金所使用的具体开户银行和银行账号。

3.A17识别标准(字符型) 指贫困户所属范围,包括国家标准、省定标准和市定标准。国家农村扶贫标准是指依据国家统计局公布的扶贫标准。省、市级农村扶贫标准是指某些省根据自身财力和农村低保标准,自行确定的省、市级农村扶贫标准。本指标由省级统一填报口径,由登记员填报。执行国家农村扶贫标准的省,登记员填写国家农村扶贫标准;执行省级农村扶贫标准的省,登记员填写省级农村扶贫标准。 4.A18贫困户属性(字符型) 包括一般贫困户、低保贫困户、五保贫困户。 “一般贫困户”是指狭义的贫困户,指家庭有劳动能力,且家庭人均纯收入低于国家贫困识别标准的农户。 “低保贫困户”是指享受了国家低保待遇,家庭人均纯收入仍低于国家贫困识别标准的农户。低保贫困户享受国家低保和扶贫双重待遇。 “五保贫困户”是指享受了国家五保待遇,家庭人均纯收入仍低于国家贫困识别标准的农户,五保贫困户享受国家五保和扶贫双重待遇。五保贫困户一般为分散供养的五保户。 5.A19是否军烈属(是否项) 因公牺牲军人遗属的简称,在役军人因公牺牲,其家属称军烈属。 6.A20是否独生子女户、A20是否双女户(是否项) 是指具有《独生子女证》或《二女证》的农户或经县级计生部门甄别并出具证明的农户。 家庭成员信息 1.A1姓名(字符型) 填写家庭成员的姓名,以本人身份证登记的名字为准,如无身份证,则以户口薄上登记的名字为准。

指标解释和填报说明

指标解释和填报说明 Document serial number【UU89WT-UU98YT-UU8CB-UUUT-UUT108】

附件9 指标解释和填报说明 报告年度:指评价表中指标统计年度,时间范围从填写评价表的上一年1月1日到12月31日。所有指标的填报时间范围,如无特殊指明,均为报告年度。(T-1)年指报告年度的前一年。(T-2)年指报告年度的前二年。 一、制造业指标解释 1、企业营业收入总额:指技术中心所在企业总部和其下属分公司、子公司、控股企业(按实际控投权)等应该列入会计合并报表范围的所有企业的营业收入(销售收入),经按合并报表原则处理后的合并营业收入。包括工业性企业产品销售收入、房地产与旅游酒店服务等第三产业的营业收入。 2、企业利润总额:指企业生产经营过程中各种收入扣除各种消耗后的盈余。反映企业在报告期内实现的盈亏总额(亏损以“-”号表示)。包括企业的营业利润补贴收入,各种投资净收益和营业外收支净额。 3、企业产品销售收入总额:指企业销售产成品、试制半成品的收入和提供工业性劳务收入总额。 4、企业产品销售利润总额:指企业销售收入扣除成本、费用、税金后的余额。 5、企业科技活动经费支出额:指企业实际支出的全部科技活动费用,包括列入技术开发的经费支出以及技创技改等资金实际用于科技活动的支出。不包括生产性支出和归还贷款支出。科技活动经费支出总额分为内部支出和外部支出。

科技活动经费内部支出:指企业用于内部开展科技活动实际支出的费用,包括外协加工费。不包括委托研制或合作研制而支付外单位的经费。科技经费内部支出按用途分为科技活动人员劳务费、原材料费、购买自制设备支出、其他支出。 科技活动经费外部支出:指企业委托其他单位或与其他单位合作开展科技活动而支付给其他单位的经费,不包括外协加工费。 6、企业研究与试验发展经费支出额:指在企业科技活动经费内部支出中用于基础研究、应用研究和试验发展三类项目以及这三类项目的管理和服务费用的支出。 7、资产负债率:指负债总额除以资产总额的百分比,也就是负债总额与资产总额的比例关系。参考公式:资产负载率=(总额/总额)*100% 8、年缴纳的税金:主要指企业缴纳的各项税收之和。主要包括所得税、流转税、资源税、行为税等。 9、银行信用等级:衡量企业的偿债能力、获利能力、经营管理、履约情况、发展能力与潜力。信用等级分为AAA级、AA级、A级、BBB级、BB级、B级、CCC级、CC级、C级和D级,共十个信用等级。 10、企业全部科技项目数:指企业立项并开展研发(制)工作、以前年份立项(当年)仍继续进行研发(制)的科技项目,包括当年完成、年内仍在进行、年内研发工作已告失败的项目,不包括委托外单位进行研发的项目。从开发项目的性质看,包括新产品开发项目数、新技术开发项目数、新工艺开发项目数、新服务开发项目数与基础研究项目数之和。 11、研发周期三年及以上的项目数:指研究开发周期在三年以上(含三年)的技术开发项目数。

《学生基本信息表》指标解释及填报说明

《学生基本信息表》指标解释及填报说明 篇一:学生信息采集表、指标解释及填报说明1 学生基本信息表 学校名称: 填表人:填表日期:审核人:审核日期: 指标解释及填报说明(带星号的为必填项): ★1.姓名:在公安户籍管理部门正式登记注册、人事档案中正式记载的中文姓名(包括外国人正式的汉字姓名)。★2.性别:1-男,2-女。★3.出生日期:在公安户籍部门正式登记注册、人事档案中记载的时间日,年填4位数字、月填2位数字、日期填2位数字。如:“20110101”。★4.出生地:学生出生所在的行政区划。请先查找出生地行政区划,并在代码后加6个0,如:“430105000000”。★5.籍贯:祖居或本人出生的地方,现多用于父辈以上的居住地。★6.民族:学生的民族,以户口本为准。★7.国籍/地区:学生所属的国籍/地区。 ★8.身份证类型:可证明学生身份的证件类型:1-居民身份证,6-香港特区护照/身份证明,7-澳门特区护照/身份证明,8-台湾居民来往大陆通行证,9-境外永久居住证,A-护照,Z-其他。身份证件类型为Z-其他时,身份证件号可不填,但学校需提供学生在本校就读证明(需学生和家长签字,学校盖章,提交上级教育主管部门备案)。 ★9.身份证件号:身份证件类型对应的证件号码。身份证件类型

为Z-其他以外的证件类型时,身份证件号必填。★10.港澳台侨外:在大陆上学,持非大陆身份证明的学生的来源类型,分为:‘00-否,01-香港同胞,02-香港同胞亲属,03-澳门同胞,04-澳门同胞亲属,05-台湾同胞,06-台湾同胞亲属,11-华侨,12-侨眷,13-归侨,14-归侨子女,21-归国留学人员,31-非华裔中国人,41-外籍华裔人,51-外国人,99-其他。★11.政治面貌:分为:“01-中共党员,02-中共预备党员,03-共青团员,13-群众”。★12.健康状况:学生的身体情况,分为:“10-健康或良好、20-一般或较弱、30-有慢性病、40-有生理缺陷、50-残疾”。★13.照片:导入学生的照片。 14.姓名拼音:姓名全称的汉语拼音。 15.曾用名:曾正式使用过的姓名。 16.身份证件有效期:身份证件上显示的有效期限。★17.户口所在地:公安户籍部门确认的学生户口所在行政区划。请先查找户口所在地行政区划,并在代码后加6个0,如:“430105000000”。★18.户口性质:公安户籍部门确认的学生户口的类别,分为“1-农业户口,2-非农业户口”。 19.特长:填写学生特长信息。 20.学籍辅号:填写各省本地的学生编号,用于地方系统与中央系统对接。★ 21.班内学号:学生班级内编码。★22.年级:学生就读年级。如:“小学2013级,中学2013级”。 ★ 23.班级:学生就读班级。4位入学年份+1位学段编号+2位班级编号,其中学段编号为1-小学,2-初中。如:2013101。★24.入学年月:入小学一年级或初中一年级的时间,年填4位数字、月填

填表说明和指标解释

2011年年度“中小企业信用担保业务信息报送系统”填报说明 一、填表对象要求 取得融资性担保机构经营许可证 以中小企业为主要服务对象的企业 一、名词解释 1.期初:年报报表中的期初是指年初,比如2011年年报中的期初是指2011年1月1日。 2.期末:年报报表中的期末是指年末,比如2011年年报中的期末是指2011年12月31日。 3.代偿回收额:填写本期实际回收的担保代偿金额。 4.担保代偿额:指担保机构发生代偿的金额,报表中担保代偿额的“本期增加值”指本年新增的担保代偿额,不扣除追偿额。 5.担保损失额:担保损失额指有诉讼判决书或仲裁书和强制执行书,或者其他足以证明损失已形成的证据,证明担保代偿已无法收回的部分。 6.委贷:委贷是由政府部门、企事业单位及个人等委托人提供资金,由金融机构(即受托人)根据委托人确定的贷款对象、用途、金额、期限、利率等发放的贷款。受托金融机构只负责代为发放、监督使用并协助收回,从中只收取手续费,不承担任何形式的贷款风险。

7.存入保证金:指担保机构按照担保合同约定向受保企业收取的一定数量的保证金,构成担保机构的一项流动负债。 8.贷款担保:担保机构与银行业金融机构(含小额贷款公司或信托公司)约定,当被担保人不履行对银行业金融机构的贷款债务时,由担保机构依法承担合同约定的担保责任。主要包括企业融资类贷款担保及个人消费类贷款担保等。 9.票据承兑担保:指债务人以外的第三人对票据承兑所发生的债务予以保证的行为,包括银行承兑汇票担保、商业汇票担保及其他票据担保等。 10.信用证担保是指客户向银行申请开立信用证时,融资性担保机构就客户依约偿债能力向银行提供的担保 11.信托计划担保:为保证购买信托计划的投资人利益,为信托计划的发行人,对投资人投资本金的安全以及约定的收益而担保的一种担保。 12.短期融资券担保:为短期融资券的发行人提供担保,以保证债券到期本金、利息的及时偿还。 13.融资租赁担保:融资租赁担保是指承租人采用租赁方式取得设备时,委托担保人为出租人提供保证。当承租人未按租赁合同规定的期限给付租金时,由担保人代为给付。 14.非融资性担保:包括诉讼保全担保及履约担保,如投标担保、预付款担保、工程履约担保、尾付款如约偿付担保等。 15.履约担保:受保企业履行了其所应履行的合同义务之后,保证人将保证购销合同中有关货款支付、货物供应等结算条款或违约金支付条款得到执行的业务。

常用经济术语和统计指标解释

常用经济术语和统计指标解释 1.国生产总值(GDP) 指一个国家(地区)领土围,本国居民和外国居民在一定时期所生产和提供最终使用的产品和劳务的价值。从生产角度说,它是国民经济各部门的增加值之和;从分配角度说,是这些部门的劳动者报酬、生产税净额、营业盈余和固定资产折旧等项目之和;从使用角度说,它是最终用于消费、固定资产投资、增加流动资产以及净出口的产品和劳务。 2.总产出 指一个国家(地区)在一定时期生产的货物和服务的价值的总和,反映国民经济各部门生产经营活动的总成果,即社会总产品。包括物质生产部门和非物质生产部门的总产出。 3.中间投入 指一国家(地区)在一定时期在生产经营过程中,消费和使用的所有原材料、燃料动力和各种服务的价值。 3.增加值 总产出减去中间投入后的余额,反映一定时期各部门、各单位生产经营活动的最终成果,也就是本部门、本单位对国生产总值提供的份额。 4.国民生产总值(GNP) 等于国生产总值加上来自国外的劳动者报酬净额和财

产收入净额(来自国外的劳动者报酬和红利、利息、地租等财产收入扣除支付给国外的劳动者报酬和财产收入的余额)之和。 5.世界上通行的三次产业划分是 根据社会生产活动历史发展的顺序对产业结构的划分,产品直接取自自然界的部门称为第一产业,对初级产品进行再加工的部门称为第二产业,为生产和消费提供各种服务的部门称为第三产业。它是世界上通行的产业结构分类,但各国的划分不尽一致。 6.中国的三次产业划分是: 第一产业:农业(包括林业、牧业、渔业等)。 第二产业:工业(包括采掘业、制造业、自来水、电力、蒸气、热水、煤气)和建筑业。 第三产业:除第一、第二产业以外的其他各业。由于第三产业包括的行业多,围广,根据我国的实际情况,第三产业可分为两大部门:一是流通部门,二是服务部门。具体又可分为四个层次。第一层次:流通部门,包括交通运输业、邮电通讯业、商业饮食业、物资供销和仓储业;第二层次:为生产和生活服务的部门,包括金融、保险业,地质普查业,房地产、公用事业,居民服务业、旅游业、咨询信息服务业和各类技术服务业等;第三层次:为提高科学文化水平和居民素质服务的部门,包括教育、文化、广播电视事业,科学

党员信息采集表(表样)及指标说明

党员信息采集表注意事项:1、需要填写日期的必须具体到日。

党员信息采集表指标说明 表一:基础信息 注意事项:籍贯必须填写到所在的县市。 表二:党籍信息 指标解释: 1、“上级党组织批准日期”是指上级党委或党工委批准时间,学生党员为上级党总支批准时间。 2、“加入中共组织类型”是指新吸收为中共预备党员、共青团发展、其他组织推荐、特殊情况发展、重新吸收为中共预备党员、直接批准为中共正式党员、直接批准重新入党者为中共正式党员、恢复党籍、追认为中共正式党员。 3、“预备党员转正情况”是指按期转正和延长预备期转正。 表四:扩充项信息 指标解释: 1、“参加工作日期”是指第一次参加工作的时间。 2、“其他党团”是指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团员、中国国民党革命委员会会员、中国民主同盟盟员、中国民主建国会会员、中国民主促进会会员、中国农工民主党党员、中国致公党党员、九三学社社员、台湾民主自治同盟盟员、无党派民主人士。 表五:学位学历信息 指标解释:“教育类别”是指全日制教育或在职教育。 表七:单位、职务及工作岗位日期 指标解释:

1、“单位”和“任职机构”均为现在转入的单位。 2、“职务”一般干部填“科员”,其它按照任命文件填写。 3、“职务级别”包括科员、副科、正科、副处、处级等。 4、“批准任职日期”为任命文件下发日期。 表八:工作岗位信息 指标解释: 1、“工作岗位”是指公务员、参照公务员法管理的机关工作人员、参照公务员法管理的事业单位管理人员、参照公务员法管理的事业单位专业技术人员、其他事业单位管理人员、其他事业单位专业技术人员、公有经济控制企业管理人员、公有经济控制企业专业技术人员、非公有制经济控制企业管理人员、非公有制经济控制企业专业技术人员、民办非企业管理人员、民办非企业专业技术人员、公有经济控制单位固定工(含营业员、服务员)、公有经济控制单位合同制工人(含营业员、服务员)、公有经济控制单位临时工、非公有经济控制单位固定工(含营业员、服务员)、非公有经济控制单位合同制工人(含营业员、服务员)、非公有经济控制单位临时工、从事农业生产人员、从事渔业生产人员、从事牧业生产人员、其他农牧渔民、军人、武警、学生、个体工商户从业人员、离退休人员、其他人员。 2、“新社会阶层类型”是指民营科技企业技术人员、创业人员,受聘于外资企业管理人员、个体劳动者、私营业主、中介组织从业人员、自由职业人员。 3、开始时间:写此岗位开始的时间。 4、一线情况:有级别的实职领导不填。有级别的非领导岗位的工作人员及普通工作人员均填机关一线。

读懂中国经济发展必须掌握的100个常用统计指标解释

读懂中国经济发展必须掌握的 100个常用统计指标解释 1.什么是GDP?如何全面看待GDP? GDP是英文Gross Domestic Product的缩写,就是国内生产总值。省及省以下称地区生产总值或生产总值,是按市场价格计算的一个国家(或地区)所有常住单位在一定时期内生产活动的最终成果。它反映了一个国家(或地区)经济的总规模,在诸多经济指标中居于中心地位,是反映经济运行状况最重要的指标,是用来衡量一个国家或地区经济总体情况的晴雨表。 GDP核算的对象为一个国家(或地区)的所有常住单位,即在一个国家(或地区)的经济领土范围内具有一定场所、从事一定规模的经济活动并超过一定时期(一般为一年)的经济单位。如美国公司在中国投资开办的工厂所创造的增加值要计入中国的GDP,而中国公司在美国投资开办的工厂所创造的增加值,要计入美国的GDP。 GDP核算的范围为一个国家(或地区)所有常住单位的生产活动。GDP核算的生产范围包括三部分:第一,生产者提供或准备提供给其他单位的货物或服务的生产,如机械设备制造企业生产的机械设备,娱 1

乐服务企业提供的娱乐服务;第二,生产者用于自身最终消费或固定资本形成的所有货物的自给性生产,如农民自产自用的粮食;第三,自有住房提供的住房服务和付酬家庭雇员提供的家庭服务的自给性生产,如城乡居民自有住房服务。 GDP是世界组织和各国官方普遍认可、广泛采用的重要经济指标,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美国经济学家萨缪尔森曾感叹GDP是20世纪最伟大的发明之一。之所以如此,当然是因为GDP自身的科学性和优越性所决定的:GDP涵盖了国民经济活动的各行各业,计算简便,可操作性较强。它采用“增加值”的概念,剔除了传统总量指标——社会总产值的重复计算,从社会再生产的各个环节上分别统计的新增投入及附加价值,理论上说不重复、不遗漏,比较准确、全面地反映了一定时期内一定区域范围内的经济活动总量,是政府实施宏观管理的重要依据,也是各国家和地区之间进行经济实力比较的重要指标。 当然,GDP的缺点也十分突出。 第一,GDP忽视了社会生产所消耗的环境与自然资源的成本,相反,GDP计算中还记入不少与福利无关的费用(如环境污染恶化导致的居民“抵御性支出”)。

道路运输企业等级评定填表说明及指标解释

道路运输企业等级评定填表说明及指标解释 一、《道路旅客(货物)运输企业等级评定申请表》 该表由申报企业填写,由受理申报道路运输协会进行初审,并将初评意见填写在相应的栏目,申请材料审查合格后,对于不属本级评定的,连同原始材料一起报送上一级道路运输协会。 (一)基本情况 1. 企业名称:是指经工商行政管理部门核准,进行企业法人登记的名称,填写时必须是企业全称。 2. 主管单位:是指企业的上级主管部门单位,企业无主管部门的,应填“无”。 3. 成立时间:是指企业经工商行政管理部门核准,登记注册的时间。 4. 经济性质:是指企业类型,按照企业营业执照上的经济性质填写。 5. 开户银行及帐号:是指企业基本账户的所在银行与帐号。 6. 营业执照号:是指企业营业执照登记编号。 7. 经营许可证号:是指道路运输管理部门核发的道路运输企业经营许可证的编号。

8. 注册资本:是指工商行政管理部门登记注册的资金。 9. 详细地址及邮编:是指企业总部所在地的地址及邮编。 10. 联系电话、传真:是指企业主要行政部门(经理办公室等)的电话、传真。 (二)资产情况 11. 资产总额:是指企业过去的交易、事项形成并由企业拥有或者控制的资源,该资源预期会给企业带来经济利益。包括流动资产、长期投资、固定资产、无形资产和其他资产。 12. 企业资本金:是指投资者按照企业章程或者合同、协议的约定,实际投入企业的资本总额。按照投资主体分为国家资本金、法人资本金、个人资本金和外商资本金。 (1)国家资本金:指有权代表国家投资的政府部门或者机构以国有资产投入企业形成的资本金。 (2)法人资本金:指其法人单位以其依法可以支配的资产投入企业形成的资本金。 (3)个人资本金:指社会个人或企业内部职工以个人合法财产投入企业形成的资本金。 (4)外商资本金:指外国投资者以及我国香港、澳门和台湾地区投资者投入企业形成的资本金。 13. 客(货)运资产原值:指企业客(货)运总资产。

四、几种常见的统计指标与参数

上机实习内容2 几种常见的统计指标与参数 一、描述地理数据集中趋势的指标 1、 平均数(Mean ) (1) 算术平均数(Arithmetic mean ) ① 简单算术平均数(Simple arithmetic mean ) 设有n 个地理数据n x x x x ,,,,321 ,其算数平均数x 可按下式计算: ∑==++++=n i i n x n n x x x x x 1 3211 练习1 求上海市1873-1940年100年内的年平均降水量的简单算术平均数。 /*调用Excel 中的average()函数求样本的简单算数平均数*/ 注意: 样本的简单算术平均数易受极端值的影响,如有以下样本资料: 表1-1 13个样本的属性值 样本序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属性值 5 7 5 4 6 7 8 5 4 7 8 6 20 全部资料的简单算术平均数约为7.08,实际上大部分数据(有10个)不超过7,如果去掉第13个属性值20,则剩下的12个数的平均数为6。 ② 加权算术平均数(Weighted arithmetic average ) 设有n 个地理数据n x x x x ,,,,321 ,其权重系数分别为n f f f f ,,,,321 ,其加权算术平均数x 可按下式计算: ∑∑=== ++++++++=n i i n i i i n n n f f x f f f f f x f x f x f x x 1 1321332211 练习2 根据黄土高原西部地区某山区县的人工造林地调查的分组数据求其加权算术平均数。 表1-2 某县人工造林地面积的统计分组数据 (单位:ha ) 分组序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组中值 0.5 1.5 2.5 3.5 4.5 5.5 6.5 7.5 8.5 9.5 10.5 频数 25 96 136 214 253 286 260 203 154 85 24 /*运用Excel 中的相对引用功能和求和sum()函数*/ 494.524 962524 *5.1096*5.125*5.0≈++++++= x

相关采集表填表说明和指标解释贫困户信息采集表填表说明和指标解释【模板】

附件9 相关采集表填表说明和指标解释 贫困户信息采集表填表说明和指标解释 一、填表说明 1.本表包括基本信息、家庭成员信息、致贫原因、收入情况、生产生活条件,以及帮扶责任人信息等六个部分。 填表人、联系电话、户主签字、填表日期等内容为纸质版采集表归档使用,不录入系统。 2.指标类型及填写说明 (1)字符型:填写数字或汉字,如家庭住址、联系电话、证件号码等。 (2)数值型:需填写数字,如务工时间、工资性收入等。 (3)选择项:需要勾选,如识别标准、贫困户属性等。 (4)是否项:需填写“是”或“否”,如饮水是否安全、是否通生产用电等。 3.有些指标,如是否独生子女户、是否双女户为部分省(区)选填指标,不需要的可以不采集,省里可以在纸质版采集时将该项内容剔除。 4.除选填项(联系电话、开户银行和银行账号)外,其他指标项不得为空。如没有外出务工的贫困人口,“务工时间”填“0”。 二、指标解释 (一)基本信息 1.联系电话(字符型) 一般为户主电话号码,也可以填写能够联系该户主的家庭成员、亲戚、邻居、村负责人电话。若为固定电话,需填写区号。 2.开户银行和银行账号(字符型) 是指贫困户用于存取各类到户补贴资金所使用的具体开户银行和银行账号。 3.A23识别标准(选择项)

指贫困户所属范围,包括国家标准、省定标准和市定标准。国家农村扶贫标准是指依据国家统计局公布的扶贫标准。省、市级农村扶贫标准是指某些省根据自身财力和农村低保标准,自行确定的省、市级农村扶贫标准。本指标由省级统一填报口径,由登记员填报。执行国家农村扶贫标准的省,登记员填写国家农村扶贫标准;执行省级农村扶贫标准的省,登记员填写省级农村扶贫标准。 4.A24贫困户属性(选择项) 包括一般贫困户、低保贫困户、特困供养贫困户。 “一般贫困户”是指狭义的贫困户,指家庭有劳动能力,且家庭人均纯收入低于国家贫困识别标准的农户。 “低保贫困户”是指享受了国家低保待遇,家庭人均纯收入仍低于国家贫困识别标准的农户。低保贫困户享受国家低保和扶贫双重待遇。 “特困供养户”是指享受了国家特困供养待遇,家庭人均纯收入仍低于国家贫困识别标准的农户,特困供养贫困户享受国家特困供养和扶贫双重待遇。特困供养贫困户一般为分散供养的特困供养户。 5.A25是否军烈属(是否项) 包括军属和军烈属。军属指指现役军人的直系血亲、配偶和依靠现役军人生活的16岁以下的弟妹,或军人自幼依靠其抚养长大,现在又必须依靠军人生活的其他亲属。军烈属指因公牺牲军人遗属的简称,在役军人因公牺牲,其家属称军烈属。 (二)家庭成员信息 1.A1姓名(字符型) 填写家庭成员的姓名,以本人身份证登记的名字为准,如无身份证,则以户口薄上登记的名字为准。 家庭成员是指居住在同一住宅内,常住或者与户主共享开支或收入的成员。包括由本家庭供养的在外学生、未分家农村外出从业人员或随迁家属、轮流居住的老人、因探亲访友等

指标解释和填报说明

附件8: 指标解释和填报说明 报告年度:指评价表中指标统计年度,时间范围从填写评价表的上一年1月1日到12月31日。所有指标的填报时间范围,如无特殊指明,均为报告年度。(T-1)年指报告年度的前一年。(T-2)年指报告年度的前二年。 一、制造业指标解释 1、企业营业收入总额:指技术中心所在企业总部和其下属分公司、子公司、控股企业(按实际控投权)等应该列入会计合并报表范围的所有企业的营业收入(销售收入),经按合并报表原则处理后的合并营业收入。包括工业性企业产品销售收入、房地产与旅游酒店服务等第三产业的营业收入。 2、企业利润总额:指企业生产经营过程中各种收入扣除各种消耗后的盈余。反映企业在报告期内实现的盈亏总额(亏损以“-”号表示)。包括企业的营业利润补贴收入,各种投资净收益和营业外收支净额。 3、企业产品销售收入总额:指企业销售产成品、试制半成品的收入和提供工业性劳务收入总额。 4、企业产品销售利润总额:指企业销售收入扣除成本、费用、税金后的余额。 5、企业科技活动经费支出额:指企业实际支出的全部科技活动费用,包括列入技术开发的经费支出以及技创技改等资金实际用于科技活动的支出。不包括生产性支出和归还贷款支出。科技活动经费支出总额分为内部支出和外部支

出。 科技活动经费内部支出:指企业用于内部开展科技活动实际支出的费用,包括外协加工费。不包括委托研制或合作研制而支付外单位的经费。科技经费内部支出按用途分为科技活动人员劳务费、原材料费、购买自制设备支出、其他支出。 科技活动经费外部支出:指企业委托其他单位或与其他单位合作开展科技活动而支付给其他单位的经费,不包括外协加工费。 6、企业研究与试验发展经费支出额:指在企业科技活动经费内部支出中用于基础研究、应用研究和试验发展三类项目以及这三类项目的管理和服务费用的支出。 7、资产负债率:指负债总额除以资产总额的百分比,也就是负债总额与资产总额的比例关系。参考公式:资产负载率=(负债总额/资产总额)*100% 8、年缴纳的税金:主要指企业缴纳的各项税收之和。主要包括所得税、流转税、资源税、行为税等。 9、银行信用等级:衡量企业的偿债能力、获利能力、经营管理、履约情况、发展能力与潜力。信用等级分为AAA 级、AA级、A级、BBB级、BB级、B级、CCC级、CC级、C 级和D级,共十个信用等级。 10、企业全部科技项目数:指企业立项并开展研发(制)工作、以前年份立项(当年)仍继续进行研发(制)的科技项目,包括当年完成、年内仍在进行、年内研发工作已告失败的项目,不包括委托外单位进行研发的项目。从开发项目的性质看,包括新产品开发项目数、新技术开发项目数、新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