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行天桥设计说明
《公路工程估算指标》(JTGT 3821—2018)交叉工程

5
9982.5
13540
4.696
5.906
19.522
28.463
0.067
0.101
96.6
411.89
117.85
121.73
109.86
533.17
0.857
0.898
0.046
0.162
0.026
-
0.245
0.417
2.463
3.189
0.529
0.909
0.013
0.046
-
-
122.97
15.5 8
364.08 1895.11 48.62 872.86 200.115 90.216 7.213 10217.51
4.96 7.869
148.98
3294.17 171.58 200.9
0.13 12643.12 15186.6 7274.68 1016.3
286
续前页
顺
序
项目
号
41 土工格栅 42 油漆 43 油毛毡 44 黏土 45 种植土 46 植物营养土 47 熟石灰 48 中(粗)砂 49 路面用机制砂 50 砂砾 51 天然砂砾 52 石渣 53 矿粉 54 石屑 55 路面用石屑 56 片石 57 大卵石 58 碎石(2cm) 59 碎石(4cm) 60 碎石(8cm) 61 碎石 62 路面用碎石(1.5cm)
平原微丘区
10.5 2
109.4 379.34 25.69 377.33 136.162 61.114 4.882 6547.67 1.093 3.67 0.013 139.46 355.57 1175.89 56.3 345.99 2353.14 0.09 1128.32 1273.67 670.48 1827.55
杭州市地方规程-城市道路人行过街设施规划与设计规范

浙江省工程建筑标准城市道路人行过街设施规划与设计规范Planning and Design Criteria of Pedestrian Facilities on Urban Streets附条文说明(报批稿)杭州市综合交通研究中心同济大学交通运输工程学院二OO八年十一月前言人行过街设施是城市道路交通系统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其规划设计和建设,不仅关系到行人过街的安全和方便,也关系到车辆的通行效率、城市建设投资与城市景观等因素。
但在我国过去的城市交通规划设计和建设管理中,普遍存在以车为本的倾向,导致行人和车辆之间干扰严重、行人过街的安全性得不到保障、交通事故频发、通行效率低下等问题。
为了正确处理行人与车辆之间的相互干扰,对人行过街设施规划设计进行指导和有效约束,根据浙江省建设厅的要求,规范编制组在杭州市区进行了深入的调查研究,在《杭州市人行过街设施建设标准研究报告》的基础上,认真总结实践经验,参考国内外有关先进规范、规程,并在广泛征求意见的基础上,制订了本规范。
本规范的主要技术内容,1.总则;2.术语、符号;3.人行过街设施的类型和通行能力;4.人行过街设施的选型原则;5.人行过街设施的设置条件;6. 人行过街设施的规划设计。
由条文、条文说明及附录三部分组成。
本规范由浙江省建设厅技术归口单位负责管理,授权由主编单位杭州市综合交通研究中心和同济大学交通运输工程学院负责具体解释。
本规范的主编单位:杭州市综合交通研究中心(地址:杭州市中河中路275-1号,邮编310006,电话0571-********);同济大学交通运输工程学院(上海市曹安公路4800号,邮编201804)。
本规范主要起草人:陈茜、李克平、徐洪峰、孙剑、郑瑾、钱红波。
本规范主要技术顾问:杨佩昆、陈声洪、朱金坤、邵剑明、王晋生。
由于本规范尚是我国第一本《人行过街设施规划与设计规范》,疏漏在所难免。
在使用中发现本规范有不妥之处,恳请将意见函寄、电告杭州市综合交通研究中心。
桥梁、涵洞设计说明(范本)

第四篇桥梁、涵洞1初步设计审查意见、施设外业验收意见执行情况1.1初步设计审查意见执行情况(1)总体评价全线一般桥梁上部构造主要采用装配式预应力混凝土结构连续T梁,跨径有20m、30m、40m三种,在变宽度和互通式立交中桥梁采用了整体式现浇箱梁,采用的桥型结构符合常规,均为国内公路桥梁常用桥型。
施工图执行情况:施工图阶段维持初步设计方案,常规桥梁采用跨径20m、30m、40m先简支后结构连续T梁,在部分变宽度和互通式立交中桥梁采用了整体式现浇箱梁。
(2)桥上纵坡取值偏大,不少桥梁梁桥上纵坡超过3.9%,甚至有 4.6%的纵坡,桥上纵坡的设置应充分考虑到山区高速公里在冬季雨雾、凝冻恶劣天气条件下安全运营要求,建议结合路线设计优化桥上纵坡。
施工图执行情况:施工图设计阶段已优化部分桥梁纵断面指标,所有桥梁纵坡均小于4%,满足规范要求。
3)桥涵水文计算的设计说明内容欠缺、有误,目前该地区在建项目水文计算主要是依据《公路涵洞设计细则》和《省公路小桥涵设计暴雨洪水流量研究计算公式的使用说明》中的公式进行计算比较和采用。
施工图执行情况:施工图阶段桥涵水文计算已采用上述两本参考资料中的公式进行计算。
4)下阶段设计须加强地勘工作,特别重视加强岩溶区地勘工作,根据资料合理确定桩基深度,并提出有针对性的施工处理措施。
施工图执行情况:在施工图设计阶段,重点加强了桥位工程地质的勘察工作,根据地勘资料及地形、地质、水文情况,结合路线平纵面优化调整,现场调整落实桥梁墩台位置,合理确定桥长、桥型,优化布孔。
特别重视加强了岩溶区地勘工作,根据资料合理确定桩基深度,并提出有针对性的施工处理措施。
1.2 外业验收意见执行情况(1)外业验收阶段桥型布置图中高墩,仍采用了初步设计推荐的多种整幅双柱式矩形(实心等截面、空心变截面)桥墩,整幅预应力盖梁的设计,建议尽快提供相关设计的结构验算资料,校核结构安全性。
执行情况:高墩计算资料已提交咨询公司审查。
北京城区行人和非机动车交通系统设计导则

1.4 设计必须贯彻“资源节约、环境友好、以人为本”的设计理念,合理、公正的分配城市道 路空间,保障行人和非机动车使用者的交通权益。(编制目的)
《北京城区行人和非机动车交通系统设计导则》
1 研究背景
n 北京市机动化水平不断提高,城市道路设计多以满足机动车行驶需求为核心, 造成行人与非机动车交通设施服务水平不高;
n 行人与非机动车交通在整个城市交通系统中受到的关注程度有所下降,行人 与非机动车出行条件日益恶化;
n《北京城市总体规划(2004~2020年)》明确规定:“步行交通和自行车交通 在未来城市交通体系中仍是主要交通方式之一,提倡步行和自行车交通方式, 实行步行者优先,为包括交通弱势群体在内的步行者和自行车使用者创造安全、 便捷和舒适的交通环境”;
导则条文内容组成
1总则 2术语 3 基本规定 4 行人交通系统
4.1 行人交通特性 4.2 人行设施通行能力与服务水平 4.3 人行道设计 4.4 行人过街设施 4.5 公交车站 4.6 行人引导设施 4.7 行人交通系统的照明 4.8 人行道无障碍环境设施
导则条文内容组成
5 非机动车交通系统 5.1 车辆设计尺寸 5.2 非机动车交通特性 5.3 非机动车道通行能力与服务水平 5.4 非机动车道设计 5.5 非机动车过街设施 5.6 非机动车停车设施 5.7 非机动车标识标线系统 5.8 非机动车交通系统的照明
4.2 人行设施设计通行能力与服务水平
4.2.3 排队区服务水平
排队区域的服务水平可以参考表4-3,
S227省道两侧景观设计说明

设计说明书一、概况(一)项目背景S227省道(相城区段)作为贯穿相城南北的城市快速路,南至姑苏区、北至常熟,具有独特的交通、经济及战略意义。
去年施工完成的S227省道京沪高铁快速路工程(南起227省道白荡湖特大桥、北至京沪高铁)将S227(相城区城区段)打造成了一条南联京沪高速、苏州工业园区,北接京沪高铁、高铁新城,东达苏嘉杭高速,沟通相城城区东西向各主干道的城市快速路,对提升相城的综合竞争力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二)、基地分析:(1)地理位置:南起S227省道白荡湖特大桥、北至高铁新城南天成路,西侧绿地控制宽度约50米,东侧约100米,改造长度约7.2公里,提升改造范围约99.73公顷。
同时包括沿线的公共活动空间及绿化广场。
(2)基地现状基地现状植被、湿地、草坡等保护相对较好,生态环境依旧保留着较多自然因素。
白荡湖水面开敞,具有良好的滨水绿地开发条件。
规划应注重对现有基地可利用元素的开发和保护,建设具有场地特质的景观。
基地范围内地形由北向南地势相对平坦,有大片鱼塘。
(3)交通联系S227非机动车与机动车道无隔离带,存在安全隐患。
人行天桥数量较少,道路东西两侧到达不便。
(4)现状用地性质现状用地主要以渔业用地、绿地为主。
由于紧邻位阳澄湖,用地又近水,因此部分居民选择在此养殖渔业为生,围湖、围河养殖情况较为普遍。
(5)植被由于未经完全开发,规划区植被覆盖大多呈自然状态。
河流鱼塘与植被的天然肌理交错,体现了丰富的自然生态景观。
由于基地内鱼塘较多,天然植物群落分布较少,鱼塘周边的水岸生长了丰富的水生植物和湿生植物,如水葱、芦苇、狗尾草、旱柳、构树、意杨等。
(6)现状市政管线目前有高压电力线横穿白荡湖区域,对规划绿地的视线、安全都将产生一定影响。
根据上位规划高压线将搬迁或地埋。
(7)基地在本次规划中的位置、条件及用地关系基地东侧有大面积的天然的滨水绿地,这里得天独厚的水系是滨水绿地的基本条件,便捷的交通联系是保证居民及游客可达性的重要因素,现状的用地性质保障了开发动迁的较低成本和土壤的易植性,丰富的岸线变化为此绿地营造不同功能的景观创造了有利条件。
人行景观桥工程钢结构吊装方案

第一节编制说明1. 编制依据根据设计图纸、现行有关设计及施工规标准并结合本工程现场施工条件来编制本工程吊装施工案。
主要包括有:A. 工程设计文件:*****人行景观桥工程施工图设计;B. 技术规:现行有关设计、施工规和标准,与本工程分项相关的技术检验、评定标准;C. 本工程现场施工条件。
2. 施工及验收规《钢结构设计规》(GB50017-2003)《公路桥涵设计通用规》(JTGD60-2004)《公路桥涵钢结构及木结构设计规》(JTJ025-86)《城市桥梁设计规》(CJJ11-2011)《城市桥梁抗震设计规》(CJJ166-2011)《桥梁用结构钢》(GB/T714-2008)《城市人行天桥与人行地道技术规》(CJJ69-95)《公路桥梁抗风设计规》(JTG/T60-01-2004)《公路桥涵施工技术规》(JTG/TF50-2011)《低合金高强度结构钢》(GB/T1591-1994)《低合金钢焊条》(GB/T5118-1995)《碳素钢埋弧焊用焊剂》(GB5293-85)《气焊、手工电弧焊及气体保护焊焊缝坡口的基本形式与尺寸》(GB985-88)《埋弧焊焊缝坡口的基本形式与尺寸》(GB986-88)《钢熔化焊对接接头射线照相和质量分级》(GB3323-87)《钢焊缝手工超声波探伤法及质量分级法》(GB11345-89)《涂装前钢材表面腐蚀等级和除锈等级》(GB8923-88)《钢结构工程施工及验收规》(GB50205-2001)第二节工程概况1. 工程概述拟建人行景观桥位于**县城中心区,横跨**江,西起沿江路与启明路交叉口附近,东至天岳广场临渊路。
桥位西岸为老城区,主要道路有民建路、沿江路、启明路,以及大型居民区、建设中的沿江风光带,西侧在建有宏远城开发商项目;东岸为县城新城区,已建成大型文化广场——天岳广场、大型居民区。
人行景观桥主桥为136+69m的中承式钢结构拱桥,夸中桥宽为6m,两端桥宽为8m。
人行天桥施工方案

目录1、编制依据 ........................... 错误!未定义书签。
2、工程概况................................ 错误!未定义书签。
3、钢结构工程深化设计...................... 错误!未定义书签。
、详图深化.............................. 错误!未定义书签。
、深化设计方案.......................... 错误!未定义书签。
4、钢结构加工制作.......................... 错误!未定义书签。
、准备工作.............................. 错误!未定义书签。
、加工工艺.............................. 错误!未定义书签。
5、质量保证体系............................ 错误!未定义书签。
质保证体系.............................. 错误!未定义书签。
制作过程的自检.......................... 错误!未定义书签。
6、钢箱梁预拼装............................ 错误!未定义书签。
试拼装方案............................. 错误!未定义书签。
预拼装方案............................. 错误!未定义书签。
7、构件的运输.............................. 错误!未定义书签。
、运输条件.............................. 错误!未定义书签。
、运输路线.............................. 错误!未定义书签。
、构件装运.............................. 错误!未定义书签。
、运输中的成品保护...................... 错误!未定义书签。
城市桥梁设计规范(CJJ11-2011)局部修订条文(征求意见稿)

城市桥梁设计规范(CJJ11-2011)局部修订条文(征求意见稿)3.0.12【原条款】根据桥梁结构在施工和使用中的环境条件和影响,可将桥梁设计区为以下三种状况:1.持久状况:在桥梁使用过程中一定出现,且持续期很长的设计状况。
2.短暂状况:在桥梁施工和使用过程中出现概率较大而持续期较短的状况。
3.偶然状况:在桥梁使用过程中出现概率很小,且持续期极短的状况。
【修订】根据桥梁结构在施工和使用中的环境条件和影响,可将桥梁设计区为以下四种状况:1.持久状况:在桥梁使用过程中一定出现,且持续期很长的设计状况。
2.短暂状况:在桥梁施工和使用过程中出现概率较大而持续期较短的状况。
3.偶然状况:在桥梁使用过程中出现概率很小,且持续期极短的状况。
4.地震状况:在桥梁使用过程中经历地震作用的状况。
3.0.13【原条款】桥梁结构或其构件:对3.0.12条所述三种设计状况均应进行承载能力极限状态设计;对持久状况还应进行正常使用极限状态设计;对短暂状况及偶然状况中的地震设计状况,可根据需要进行正常使用极限状态设计;对偶然状况中的船舶或汽车撞击等设计状况,可不按进行正常使用极限状态设计。
…【修订】桥梁结构或其构件:对3.0.12条所述四种设计状况,应分别进行下述极限状态设计:1.持久状况应进行承载能力极限状态和正常使用极限值状态设计。
2.短暂状况应作承载能力极限状态设计,可根据需要进行正常使用极限状态设计。
3.偶然状况应作承载能力极限状态设计。
4.地震状况应做承载能力极限状态设计。
…【原条文说明】…偶然状况是指桥梁可能遇到的偶发事件如地震、撞击等的状况,适用于结构出现的异常情况。
对此状况除地震设计状况外,其他设计状况只需作承载能力极限状态设计。
【修订】…偶然状况是指桥梁可能遇到的偶发事件如地震、撞击等的状况,适用于结构出现的异常情况。
地震状况可视为一种特殊的偶然状况,但与撞击等偶然状况相比,地震作用能够进行统计,并有统计资料,可确定标准值。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施工图设计说明一、工程概述本天桥位于环城路改造路段,在桩号K0+333处跨越环城路。
周边为新兴商业、银行、学校、居民生活区,北面是公园,南面接1号居住小区,新建人行天桥以解决周边人行交通问题。
根据实际调查,桥位处管线纵多,特别是道路东侧。
管线分布如下:西侧:(1)D600污水管(2)D1650雨水管(3)0.38KV路灯线(4)预留电力线东侧:(1)0.38KV路灯线(2)D250燃气管(3)D400雨水管(4)10KV高压线+配电箱(5)D400供水管(6)11KV高压线(7)电信,移动光缆新建人行天桥主跨采用38m跨预制钢箱梁。
主桥宽为5.0m,梁高为1.8m;楼梯采用钢结构,宽度为4.0m。
主桥西侧桥墩采用φ60cm钢管混凝土固结墩,东侧桥墩采用φ60cm钢管混凝土简支墩,楼梯采用φ60cm混凝土墩。
天桥主梁设绿化花槽,楼梯不设置绿化槽。
二、设计依据及技术规范●《公路工程技术标准》(JTG B01—2003);●《公路桥涵设计通用规范》(JTG D60—2004);●《公路钢筋混凝土及预应力混凝土桥涵设计规范》(JTG D62—2004);●《公路桥涵地基与基础设计规范》(JTG D63-2007);●《公路桥涵施工技术规范》(JTG/T F50-2011);●《城市人行天桥与人行地道技术规范》(CJJ 69-95)●《桥梁用结构钢》(GB/T 714-2000)●《钢结构设计规范》(GB 50017-2003)三、技术标准1、设计荷载:人群荷载按相关规范计算取值;2、桥下净空:车行道范围不小于5m,人行道范围不小于2.5m;3、地震荷载:抗震设防烈度为7度,地震峰值加速度值为0.10g。
5、花槽荷载(含植物及土):主桥不大于5kN/m(单侧)。
6、桥宽:主桥总宽5.0m,其中人行道净宽3m;楼梯总宽4.0m,其中人行部分净宽2.8m,自行车推车带宽度为0.4m,自行车推车带设于楼梯两侧。
7、花槽宽度:主桥两侧均设花槽,主桥宽度为0.8m。
8、楼梯步级:为避免管线过多拆迁,本次楼梯坡率设置为2:1。
步级尺寸为30×15cm,每15步级设置一平台。
9、桥面铺装:主桥桥面铺装采用30cm×30cm×1cm彩色防滑地砖,梯道桥面铺装采用10cm×10cm×1cm,彩色防滑地砖砖表面必须足够耐磨且抗滑,具体颜色由设计与业主商定。
10、天桥上部结构竖向自振频率≧3Hz。
11、结构设计基准期:100年。
12、坐标系统:1980年西安坐标系统。
13、高程系统:1956年黄海高程系统。
三、材料(一)钢材本桥主桥构件均采用Q345qc级钢,梯道构件采用Q235qc级钢,其余次要部件采用Q235钢。
所有钢板要求必须平直,不得使用表面锈蚀及受过冲击的钢板,并应有正规厂家的出厂证明、试验报告单和抽样复检单。
钢板和钢管的技术指标必须复合GB/T1591-94和GB700-88规定要求,并满足可焊性要求。
(二)焊接材料焊接材料应结合焊接工艺,通过工艺评定实验进行选择,保证焊缝性能不低于母材,工艺简单,焊接变形小,所选焊剂、焊条、焊丝均应符合相应国家标准的要求。
CO2气体保护焊的气体纯度应大于99.5%。
手工焊条建议采用低氢型焊条。
Q345qc钢板采用E5015、E5016型,Q235钢板采用E4315、E4316型。
自动焊或半自动焊建议选用H08A、H03E焊丝配高锰型焊剂,或采用H08Mn、H08MnA焊丝配中锰或高锰型焊剂。
四、桥梁设计要点1、主桥结构概况(1)平面设计布置型式:天桥采用单跨跨越环城路,梯道为单侧上下。
主梁计算主跨径为38米,桥宽为5.0m,其桥面横向布置为0.8m(花槽)+0.2m(栏杆地袱)+3m (人行带)+0.2m(栏杆地袱)+0.8m(花槽)。
梯道桥面宽度为4.0m,其桥面横向布置为0.2m(栏杆)+0.4m(推车坡道)+2.8m(人行带)+0.4m (推车坡道)+0.2m(栏杆)。
踏步尺寸为30x15cm,每15阶踏步间设置2米宽一般平台。
(2)立面设计主桥立面布置为桥面按半径1000米圆曲线设置的竖曲线布置,纵坡双向1.0%,桥下净空按5.0米控制。
主梁计算跨径为38m,主梁采用等高度布置。
主桥上部结构采用钢箱梁结构,主墩采用钢管混凝土立柱,直径为φ60cm。
为避免跨度过大而结构自振频率过低,墩梁西侧采用刚性连接,东侧采用支座连接。
梯道墩柱采用φ60cm钢筋砼柱,桩位为φ80cm钻孔灌注桩。
(3)横断面设计主桥上部结构采用钢箱梁结构,单箱双室型断面,主梁断面划分为:80cm(花槽)+20cm(栏杆地袱)+300cm(人行带)+20cm(栏杆地袱)+80cm(花槽) =500cm,主梁高度为180cm。
两端悬臂长均为0.8m,最外侧0.8m范围内为花槽。
楼梯采用钢结构,其桥面横向布置为20cm(栏杆地袱)+40cm(推坡)+280cm(人行带)+40cm(推坡) +20cm(栏杆地袱)=400cm,梁高50cm。
(4)基础设计本工程基础全部采用钻孔灌注桩,主桥各墩底采用2根φ100cm灌注桩。
桥墩与桩均通过承台连接,承台采用钢筋砼结构。
梯道下部采用桩柱结构,采用φ60cm柱和φ80cm灌注桩。
2、钢箱梁设计要点(1)主桥主梁采用全焊接钢箱梁结构,在工厂加工钢板焊接形成预制箱梁节段,运输至桥位处进行现场吊装,安装定位后完成箱梁接口焊缝的焊接。
主梁钢板均采用Q345c钢,主受力部位按一级焊缝焊接。
(2)施工考虑为吊装,节段长度根据现场情况和施工单位吊装能力确定。
梁段临时支承中心线必须位于横隔板处。
(3)横隔板单元包括横隔板引板、隔板及开孔加劲板。
横隔板应注意下料尺寸准确。
横隔板设过孔使底板纵肋连续通过。
横隔板中设人孔,由于受梁高及受力特性限制,尺寸较小。
(4)钢箱梁设计为气密性结构,箱梁设置有封端钢板。
3、主桥计算要点(1)设计荷载人群:按规范取值;温度:计算基准温度为15~20℃,体系升温25℃,体系降温20℃。
(2)总体计算总体计算按空间杆系结构仿真模型进行计算。
(3)局部计算除平面总体计算结构第一体系受力计算外,局部计算进行第二体系(横隔板支承体系)和第三体系(盖板承受人群活载)的内力及变形。
五、景观及附属构筑物设计(1)本天桥绿化主要为桥上绿化。
桥上绿化采用主桥两侧及楼梯两侧设置花槽的方式,选择特色花卉品种,形成一种立体绿化,使天桥立面增添绿色空间。
(2)天桥的照明可采用利用已有道路路灯的方法,并适当调整已有路灯与天桥的距离,使其在不影响主路照明功能的前提下更好的服务本天桥。
(3)桥面铺装宜选用轻型材料为主。
(4)主桥钢箱梁表面防锈涂装面油灰白色油漆,桥墩及楼梯底、花槽外侧刷灰白色外墙漆,或与业主协商确定。
(5)桥面排水:桥面排水采用自由排水;主桥两侧花槽排水在花槽最低处开φ80mm孔接φ80mmUPVC排水管,沿主桥墩接入市政排水管网。
(6)桥面防水:主桥钢箱梁采用油漆防水。
(7)花槽给水:花槽绿化浇灌采用自动喷淋系统。
(8)栏杆采用圆钢管,栏杆扶手离桥面高大于1.1m。
(9)人行道地面改造:天桥施工前,均需铲除桥位范围内的环城路3米侧绿化带苗木,在天桥施工完成后,完善桥位范围人行道铺装,采用块砖、盲道砖引导行人。
五、施工要点(一)钢结构制造加工1、钢箱梁的制造应严格遵照《钢结构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5-2001)规定要求,并参照其它国内相关技术规程、规范实施。
2、按《公路桥涵施工技术规范》(JTJ 041-2000)规范规定,结构施工大样图由施工方绘制,并对设计图进行各项检查,当发现设计图中的错误或所提供的图纸资料尚不能满足施工大样图的要求时,应与设计方联系,由设计方负责解决。
3、设计图中所有杆件长度的精确尺寸应在1:1大样图上量取以修正设计图中计算杆件长度,修正后的长度必须满足剖口焊接的要求。
本册图纸中仅给出基准温度(15℃)下各构件的名义长度,其制造长度的确定还需考虑:工厂制造时焊缝的收缩、施工过程中梁段变形以及加工余量等。
4、由于主梁为全焊结构,结构焊缝较多,所发生的焊接变形和残余应力较大,制造过程中,在保证焊接质量的前提下,尽量采用焊接变形小和焊缝收缩小的焊接工艺,焊缝在焊接前应作焊接工艺评定试验,编制完善的焊接工艺评审试验报告,并建议所有手工焊采用CO2气体保护焊。
5、所有坡口焊接的坡口形式及尺寸均依照规范的要求处理,对坡口焊接的贴角焊缝,当未给出贴角尺寸时,一般以不小于1.5(t)1/2考虑取值,t为两焊件中较厚焊件的厚度。
6、为保证焊缝质量凡能采用自动焊接或半自动焊接的应尽量采用,人工焊接必须聘用合格焊工带证上岗施工所有焊缝必须作超声波探伤检测,并抽取不小于总量5%的焊缝作X线检测,对不合格焊缝要求铲除重焊。
7、其它图纸中焊缝表示方法:<12为自动焊;<111为手工焊。
未表示焊角宽度的焊缝均应熔透。
腹板翼缘必须可靠保证熔透质量。
施工相关的未尽事宜应严格按照《公路桥涵施工技术规范》(JTJ 041-2000)的相关规定办理。
(二)钢箱梁制造1、钢箱梁制造分为顶板单元、底板单元、腹板单元横隔板单元及附属结构单元。
由板件单元在胎架上组装成箱梁,箱梁在胎架上应匹配制造,并进行试拼装,匹配试拼装不少于三个梁段。
2、工地焊接钢箱梁坡口形状及纵肋焊接的精度要求见表一及表二。
表一:面板的焊口(V形坡口)(三)钢箱梁的梁段间连接钢箱梁梁段工地连接采用焊接,梁段吊装后支承在临时支架上,并调整就位与相联梁段进行临时匹配和板元定位,精确调整焊缝间隙,调整板件错边,根据焊接工艺规程先焊接底板及其纵肋嵌补段,其后焊接腹板焊缝,进行该部分焊缝无损探伤后后安装顶板嵌补段,最后完成顶板纵肋嵌补段焊接,并进行焊缝探伤,合格后对焊缝进行必要的打磨处理。
(四)钢箱梁的施工其它注意事项1、为保证梁段工地焊接顺利,梁段制造中端口匹配制造,在制造、存放和运输过程中应注意防止板变形,保证端口形状和尺寸;梁段在存放、运输中应注意保证梁段的平衡稳定,梁体与支承间应设置平面尺寸不小于900×900毫米,厚度不小于150毫米的木块。
2、梁段制造中应参阅相关桥面预埋件、支座安装等图纸。
所有要求在工厂制造的部件均要统筹考虑,编入施工组织文件,制定详细的工艺流程。
3、制定工地环缝焊接工艺时应能保证容许的焊缝间隙可在一定范围内调整,以通过调整焊缝间隙消化部分制造、安装误差。
4、由于钢箱梁内空间较小,焊接时可以在顶、底板开设人孔进入箱类施工,但最后必须等强度补焊开孔。
(五)下部结构施工1.施工单位进行施工放样之前,必须对各桥梁墩台控制里程桩号、桩位坐标、设计标高等数据进行复核计算,如发现计算结果与设计图纸中提供数据不符,应及时通知设计单位复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