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龙江省松嫩平原水旱灾害与防治措施的研究

黑龙江省松嫩平原水旱灾害与防治措施的研究
黑龙江省松嫩平原水旱灾害与防治措施的研究

黑龙江省松嫩平原水旱灾害与防治措施的研究

通过对1991-2014年松嫩平原洪涝灾害、干旱灾害统计数据和区域内4个气象站降雨量数据的研究,得出:松嫩平原洪涝旱灾害发生的频率为66.7%。根据黑龙江省第一次水利普查成果,对区域内灾害防治工程现状进行了研究,得出:松嫩平原洪涝旱灾害防治标准是低的。

标签:松嫩平原;洪涝灾害;干旱灾害;防治措施

1 研究区概况

1.1 自然地理概况:

研究区为黑龙江省松嫩平原,北为小兴安岭的山脊,南为嫩江、松花江和拉林河主河道,西为内蒙古自治区的边界,东为岔林河、蚂蚁河的分水岭。面积16.56×104km2,其中:平原区面积12.06×104km2,占总面积的72.8%;山区及丘陵区面积4.50×104km2,占总面积的27.2%。区内地势为北、东高,西南、南低。山区山高林密,是著名的林区;中间为丘陵地带,是高平原区;西南部为低平原区。

1.2 社会经济概况:

研究区内有哈尔滨(不含依兰县)、齐齐哈尔、大庆、绥化、黑河(仅含嫩江县、北安市和五大连池市)和伊春市(仅含铁力市)等6个市,36个县;2013年底:总人口2490×104人,GDP10290×108元,农作物播种面积594×104hm2、粮食产量395×108kg。2013年齐齐哈尔市的三次产业比例为31.7:37.9:30.4,绥化、黑河的一产超过GDP的35%;在松嫩平原的市县中农业占GDP的比重还是很高的。

1.3 河湖概况:

河流:研究区外流入的流域面积10000km2以上的主要河流:嫩江及右岸部分支流(雅鲁河、绰尔河等),松花江干流及支流拉林河;二龙套河为研究区外流入的无尾河。研究区内流的流域面积10000km2以上主要河流:讷谟尔河、呼兰河、蚂蚁河等。乌裕尔河、双阳河为研究区内的无尾河。人工开挖排水河:安肇(安达市至肇源县的松花江)新河和肇兰(肇东市至兰西县的呼兰河)新河。湖泊:常年积水10km2以上的湖泊有39个,主要为连环湖湖泊群、南部引嫩工程湖泊群和大庆防洪工程湖泊群。

2 水旱灾害

2.1 水旱灾害等级划分标准

黑龙江历史与现代名人及其故事

黑龙江名人名字及其名人故事 一、历史名人: 创造渤海的海东盛王-大祚荣 金太祖完颜阿骨打 金代名将金兀术 黑龙江将军萨布素 守边名将寿山 关于“东北抗联” 抗日女英雄赵一曼 可歌可泣的八女投江 抗联12勇士“宁肯站着死,不愿跪着生” 抗日名将杨靖宇将军 百折不挠抗战到底的英雄赵尚志 民族英雄李兆麟 剿匪英雄杨子荣 中国抗日战争第一个战役的指挥者马占山 黑龙江左翼文学的引领者金剑啸 女作家萧红 二、现代名人: 李冰冰哈尔滨市五常市人。曾做黑龙江省哈尔滨市五常市实验小学的音乐老师2007年《功夫之王》饰演:“鹤发魔女”练霓裳合作演员:成龙、李连杰、刘亦菲、迈克尔·安格拉诺《云水谣》获第26届金鸡奖(第

16届金鸡百花电影节)“最好影片儿”奖,2005年凭《独个等待》、《全国无贼》获第12届北京大学生电影节“最受欢迎女演员”奖2009年《风声》饰演:李宁玉。 任泉出生东北鹤乡齐齐哈尔,就读学校:齐齐哈尔市铁锋区第六小学齐齐哈尔市铁路四中黑龙江艺术生业技术学院喜欢读书的泉哥因为陪伴同窗而被校长看上,顺利考入上海戏剧学院93级本科班,泉哥在结业后长达三个月没有演出时机2000凭借在《少年包青天》的出色表演遭到不雅众喜爱2002年被海内几大权威媒体评为“海内四巨细生” 因在剧中多次出演造型俊朗的古装角色,而被称为“古装王子”。 赵文卓哈尔滨人北京体育运动大学技击系结业8岁其父即送他从师学习技击,曾是哈尔滨市技击队的成员从12岁起即获得巨细奖项无数曾获神州全国锦标赛少年第一名、神州全国大学生比赛全能第一名、全国技击第一名(1991年) 1992年香港导演元奎来到北京体育运动大学,急需1个“能打”的人来出演《新方世玉》中一角。相中了他一举成名后拍摄了《霍元甲》《英雄郑成功》《黄飞鸿》系列《风云》《苏乞儿》 刘和刚出生荒齐齐哈尔市拜泉县。1992年考入黑龙江艺术学校哈尔滨分校,1997年考入八路军艺术学院,2001年考入空政歌舞团工作,2002年获青年歌手电筒视大奖赛民族唱法专业组银奖。代表作《父亲》 冯晓泉哈尔滨人,歌手,民族新音乐演奏家。现任中央民族乐团国家一级演员,"新民间乐器演奏的音乐"的发起人及开创者。[神州首届民族乐器演奏的音乐独奏比赛]金奖. 足迹曾踏遍法国、意大利、南非,印度,韩国、美国、南斯拉夫、荷兰、比利时、西班牙、澳门、希腊,台湾、卢森堡、日本、朝鲜、巴基斯坦、瑞典、香港、德国、丹麦、葡萄牙,澳大利亚,奥地利、新加坡等四十多个国家及地域. 李双江生于哈尔滨,研究生导师。一级专业技术文职干部,少将级别,享受少将级别待遇。现任神州人民八路军艺术学院音乐系主任,神州音乐家协会理事,神州音协发展委员会副主任和表演艺术委员会委员,神州民族声乐协会副会长,中央音乐学院声乐系客座教授,新加坡南洋群岛艺术学院客座教授,全军高级职称评审委员会委员。第十届全国政治协商会议委员,全国政治协商会议教科文卫委员会委员。在北京进行过独唱音乐会,为影片儿《光亮四射的红星》等配唱插曲。 安又琪哈尔滨人。1998起从黑龙江转居北京起头了6年艰辛的北漂糊口,从PUB走向了中央大赛,最后间或的时机参加了2004年超级女声,以高人气夺冠,并以一曲《你好周杰伦》起头走红大街小巷。敏捷发片的她其时万万没有想到,自己实在只是公司天娱传媒为了制造超女品牌的牺牲品。2004年出来闯至今,共发行2张专辑,原定于2009年的专辑却被公司以续约要挟而被搁置。 张咪伊春人身高:175CM 1968年12月26日出生在黑龙江伊春1个小镇,父母是普普通通的山里人。张咪的童年因为父母蒙冤入狱,她和弟弟端赖哥哥每月扛木实挣点钱来勉强维持糊口。1990 获中央媒体第四届“全国青年歌手大奖赛”第一名2000与闻名服装设计师刘洋合作出任模特张咪成为神州由歌手转变成专业模特的第一人。 殷秀梅黑龙江省鹤岗市人。神州广播艺术团国家一级演员。歌曲《我爱你,塞北的雪》是她演唱的名作,由她首唱的《党啊,亲爱的妈妈》、《长江之歌》、《妈妈教我一支歌》、《神州大舞台》等歌曲已走进千家万户,成为人民喜爱的优秀歌曲。

黑龙江省2019年高考历史试题与答案

黑龙江省2019年高考历史试题与答案 (试卷满分100分,考试时间50分钟) 一、选择题:本题共12小题,每小题4分,共48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 合题目要求的。 1.战国后期,秦国建造了一批大型水利工程,如郑国渠、都江堰等,一些至今仍在发挥作用。这些工程能够在秦国完成,主要是因为 A.公田制度逐渐完善 B.铁制生产工具普及 C.交通运输网络通畅 D.国家组织能力强大 2.西汉初期,道家学说兼采阴阳、儒、墨、名、法各家学说的精髓;后来董仲舒的儒家学说也吸收阴阳五行、法、道等各种思想。促成当时学术思想上呈现这种特征的主要因素是 A.王国势力强大 B.百家争鸣局面的延续 C.现实统治需要 D.兼收并蓄的文化政策 3.程颢诗云:“闲来无事不从容,睡觉东窗日已红。万物静观皆自得,四时佳兴与人同。道通天地有形外,思入风云变态中。富贵不淫贫贱乐,男儿到此是豪雄。”其体现的主旨是 A.人类与自然和谐共处 B.人与万事万物皆同理 C.张扬自我的人生态度 D.无为而治的思想理念 4.研究表明,明代大商人的资本一般为白银数十万两,多者上百万两。到清代中期,大商人的资本一般在一百万两以上,甚至多达千万两。这表明清代中期 A.商人的地位发生根本性改变 B.重农抑商政策明显松弛 C.商业活动的规模进一步扩大 D.白银开始成为流通货币 5.1898年,一份英文报纸报道:光绪皇帝已经遇害,“太后现在正维持着光绪名义上统治的滑稽剧,一到适当的时候,便公开宣布他的死讯”。这则报道可以用来说明当时 A.君主立宪受到社会的广泛支持 B.清政府加强排外活动力度 C.列强寻找干涉中国内政的借口 D.部分西方人赞同变法活动 6.1919年11月,全国各界联合会在上海成立,发表宣言:“数月以来,国内之群众运动,风起云涌,虽受种种压迫,而前仆后继,不少顾却;大义当前,绝不退让……全国各地,知合群自救为万不可缓之图。”这说明,当时参加联合会的各界团体 A.对社会改造道路认识趋于一致 B.爱国觉悟得到提高 C.反思资产阶级个人主义的弊端 D.接受了马克思主义

美国著名大学通识教育与专业教育整合的现状研究_谷建春

2008年第5期总第169期 黑龙江高教研究 H e ilong jiang R esearches on H igher Education N o .52008ser i a.l N o .169 收稿日期:2008-02-28 基金项目:全国教育科学 十五 规划重点课题(青年专项课题) 通识教育与专业教育整合的课程体系研究 (批准号:E I A030442)的阶段性成 果。 作者简介:谷建春,长沙学院高等教育研究所副教授,高等教育学硕士;潘文利,湖南对外经济贸易职业学院科技处讲师,高等教育学硕士。 美国著名大学通识教育与专业教育整合的现状研究 谷建春1 ,潘文利 2 (1.长沙学院,湖南长沙 410003;2.湖南对外经济贸易职业学院,湖南长沙 410114) 摘要:现代科技发展日新月异,呈现高度分化与高度综合的特征,它要求人们不仅要懂技术、具备科学素养,还要懂得如何处理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的关系,拥有人文精神,使科学技术与人类文明同向发展,以实现人类社会的可持续发展。文章探究了美国著名大学通识教育与专业教育整合的目标、课程和评估改革的趋势,希望为我国的高等教育改革提供借鉴与参考。 关键词:通识教育;专业教育;整合;现状研究 中图分类号:G 64-059.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2614(2008)05-0078-03 通识教育(G enera l Educa ti on)是高等教育阶段的一种素质教育或普通教育,即对全体学生进行基础性的语言、文化、历史、科学知识的传授、个性品质的训练、公民意识的陶冶,以及对不直接对应于职业的一些实际能力的培养。美国早期的通识教育主要是从欧洲移植而来,1828年的 耶鲁报告 (T he Y a le R eport)以 对学生的官能进行经常的生动的训练,以规范和完善学生的心智、发展他们的潜能 为通识教育之目的,标志着美国通识教育的启航 1 ,1945年的 哈佛报告 (G enera l Educati on i n A F ree Soc i e t y )以培养 全人 为通识教育目标,1978年的 哈佛核心课程报告 (R eport on the Co re Cu rr icu l u m )以培养20世纪有教养的人为目的,大学强调普通核心课程,推崇:宽度(通识教育)+深度(专业教育),2002年的 更大的期望:全国迈向大学的新愿景 (G rea ter Expectati ons :A N e w V isi on f o r L ea rning as a N a ti on G oes to Co lleg e)呼吁大学应确保学生在受教育期间获得有持久价值的知识和技能,促进各种需求的学生无论在工作中或是在多元化的民主政治中,还是在相互联系的大千世界都能迎接随时出现的各种挑战 2 。美国大学院校协会主席An drea L es kes 曾说: 一些大学正用补充和相互支持的方式开展通识教育和专业教育,特别是正在打破存在于两种传统教育之间的障碍。 3 通识教育的新视野需要三个维度的转变:第一,从 重视教学和课程内容 转变到 不仅重视教师教学和课程内容,而且还要重视学生的学习和具体学习目标的达成 ;第二,从 通识教育与专业教育是分离的,各自独立的,连续性的(即通识教育在先,为专业教育奠定基础) 转变为 通识教育与专业教育应相融合,是相互依赖的 ;第三,从 课程与同等课程是各自分开的且通识教育应该只专注于课程 转变为 将课程与同等课程 (co -curricu l u m )相整合 4 。由此可见,倡导新世纪培养 新人 的美国大学教育 已开始向通识教育与专业教育相整合的方向发展。 一、通识教育与专业教育的整合目标趋向多元, 突出主体性 在20世纪80年代初就致力于通识教育改革的美国大学院校协会的引领下,美国各大学的通识教育委员会非常重视通识教育的不断改革和创新,特别是在21世纪,以不同的方式纷纷提出了本校通识教育的新目标,以求逐步达到通识教育与专业教育的融合。 亚利桑那公立大学(A rizona s U n i versity ,包括亚利桑那州立大学、北亚利桑那大学、亚利桑那大学)共同致力于保证所有毕业生掌握成就事业和公民生活的技能和习惯。他们认同 学习者中心 (L ea rner-Centered Educa ti on)理念,强调让学生直接参与到自身的教育中来,让学生发展可转移性技能、为终身学习做准备,理解获得生活技能的重要性,如团队合作的价值、运用信息技术、用批判的但又善于接受新思想的眼光应对信息的能力、学习方式的多样化等等。亚利桑那公立大学的通识教育目标旨在帮助学生学会批判性和创造性地思考,培养学生熟练掌握语言、数学等学习技能,引导他们深入自然科学、社会科学、人文艺术科学领域学习,使他们养成应对多样化的文化、技术的意识和全球环境保护的意识;同时还引入跨学科通识课程,帮助他们选择合适的主修专业,认清职业取向。总之,将通识教育的学习技能、知识领域及结合学习者中心的现代技术教育延伸到主修专业的学习中,是这几所大学将通识教育与专业教育整合的目标 5 。 南缅因大学(U n i versity of Southern M a i ne)提出通识教育、专业教育应形成一个有目的的、连贯性的整体,知识经验将以累积的、有序的方式贯穿于学生整个学业生涯。2005年通识教育目标为:(1)通过教学展示和论证已知的人类文化和自然世界;(2)对复杂事物进行分析、联系、推理的思维能力;(3)用多种方式进行有效传播、交流及表达;(4)人作为

黑龙江省高三一模文综历史

黑龙江省高三一模文综历史 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 一、单选题 (共12题;共24分) 1. (2分) (2018高一下·金沙期末) 造成中国古代封建社会“富者田连阡陌,贫者无立锥之地”现象的根本原因是() A . 土地兼并现象严重 B . 封建土地私有制的确立 C . 商品经济的发展 D . 重农抑商政策的实施 2. (2分)(2017·江西模拟) 吕思勉指出:“汉代注释与阐述儒家经典的经学作为一门正统学问,成为知识分子关注的焦点。如郑玄遍注群经,号称最博学的人。而其经说,支离破碎,于理决不可通,以及自相矛盾之处,都不知凡已。此等风气既盛,治经者遂变为无脑筋之徒,虽有耳目之思,都用诸琐屑无关大体之处。”出现上述现象的主要原因是() A . 儒学脱离社会现实 B . 儒家正统思想逐渐走向僵化 C . 儒家教化逐渐普及 D . 儒学成为功名利禄的敲门砖 3. (2分) (2018高三下·黄陵开学考) 有学者认为,随着唐宋时期城市“坊市制”的崩溃,在“农村——农村市场——半农村城市——中小城市产生”的反复过程中,包括工商城市在内的城市经济网日益稠密,使农村经济走向依存于市场的方向。这说明,唐宋时期城市经济的变迁() A . 促使城市功能完全经济化 B . 使商品生产规模空前扩大 C . 带动了社会经济的商品化 D . 使农村经济实现了商品化 4. (2分) (2020高一下·潞城月考) 据清代屈大均在《广东新语》记载:“在广东佛山罗定凡一炉场,环而居者三百家,司炉者二百余人,掘铁矿者三百余,汲者、烧炭者二百有余,驮者牛二百头,载者舟五十艘。计一铁场之费,不止万金,日得铁20余板那么利嬴,得8、9板那么缩。”材料蕴含的历史信息有() ①生产规模大②生产分工明确③生产以出售产品赢利为目的④采纳雇工经营 ⑤采纳机器生产的近代企业 A . ①②③④⑤ B . ①②③④ C . ①②④⑤

明代都司卫所与地方史研究综述

内容提要:明代相当一部分卫所具有“实土”性质,这是学界把卫所的研究与地方史地结合起来考察的前提,通过对地方卫所沿革、组织形式、职能和它对于地区社会经济文化发展影响的研究来认识地方社会,在明代卫所的研究中一直都占有重要的地位。明代沿边、沿海都司卫所相比内地而言具有更加鲜明的地理特征,它们的沿革演变直接反映出明代的边防建设、民族政策,甚至国家综合实力的升降。在内地,都司卫所虽然与州县相错,然而它们分别属于相对独立的两个管理系统,各个卫所都有自己的土地和人口,对于研究明代制度、社会经济乃至清前期地方管理体制改革以及州县赋役制度等都有重要的意义,卫所的因素在明清地方史的研究中也应给予充分的重视。 关键词:都司卫所地方史研究综述 学界很早就注意到明代卫所治土辖民的特征,并依据其田土分布特点将之区分为“实土卫所”和“非实土卫所”[1]。在此基础上,顾诚先生提出明代疆土是由两大行政和军事系统管理的观点[2]。而周振鹤先生、郭红等人则先后提出、发展和完善了“军管型政区”的概念[3]。以上看法的提出无不基于明代都司卫所在边疆地区尤其是东北、西北以及西南地区不仅承担着边防职能,而且在这种组织方式下管理地方,具有某些行政区划的特征。也正是因为明代都司卫所的这种地理特征,使得它在明代乃至清代地方史的研究中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即试图从地方史的角度对相关卫所及其变迁的研究作一次初步的爬梳。兹以辽东、西北、西南、沿海、内地为序分别叙述之。 一、东北卫所与地方史研究 辽东地区最先受到学界的关注。对于都司卫所沿革的研究,上个世纪三十年代初次形成一个热潮,体现在学界对辽东问题的关注上,这与当时的政治形势与学术态势有关。“九·一八事变”以后,东北地区的形势成为全国上下关注的焦点,而明清嬗替,满洲兴起的历史在此前的十九世纪末期二十世纪初期已经融入当时的民族主义背景,这些历史和现实的因素激起了学界对东北史地研究的热情。还有,以孟森等人为代表的学者对东北史地和满洲开国史的研究也为这一时期继续研究东北史地积淀了深厚的学术资源。这样,人们对明代卫所研究的视域最早聚焦在东北地区也就成为顺理成章的事情了。早期研究辽东地区卫所的主要都集中在卫所以及都司的沿革考释上。张维华的《明辽东“卫”、“都卫”、“都司”建制年代考略》(《禹贡》1934年4月,1卷4期)和《明代辽东卫所建制考略》(《禹贡》1934年6月,1卷7期)、李晋华《明代辽东卫所归附及卫所都司建制沿革》(《禹贡》1934年9月,2卷2期)、日本学者鸟居龙藏《努尔干都司考》(《燕京学报》1947年12月第3期)是较早的专篇论文。 建国以来研究辽东地区的都司卫所的研究不但深化,一方面继续考据卫所的基本沿革情况,另一方面更加侧重于卫所制度的综合研究。同时,注意民族关系,注意把明、女真、朝鲜三边的关系联合起来考察,把制度史与社会史研究结合起来进行综合研究。继续从沿革地理的角度研究辽东地区的卫所,如杨旸《明代亦儿古里卫的设置和管辖》(《社会科学战线》1978年 1期),杨旸、吕昆《明政府对乌苏里江流域及东海滨地区的卫所设置和管辖》(《社会科学辑刊》1979年第1期),陈福林、杨旸《明朝对葛林卫的管辖》(《吉林大学学报》1979年第3期),徐建竹《明代建州卫新考》(《中国史研究》1982年第4期)和《论建州左卫的建立与变迁》(《社会科学辑刊》1983年第1期),杨旸、傅朗云《明代松花江流域卫所设置考略》(《求是学刊》(《黑龙江大学学报》1983年1期),李鸿彬《简论三万卫》(《社会科学战线》1990年第1期)等。徐桂荣、刘正堃《明代辽东都司诸卫辖所考》(《辽宁大学学报》1992年第1期)一文考证出辽东军卫未必辖制5个所,推翻了明代一卫辖五所的一般说法。张世尊《明初辽东二十五卫建置考释》(《鞍山师范学院学报》1994年第1期、第2期)对辽东二十五卫的建置作了详细地考证。研究辽东地区军屯、军户等与卫所制度相关的论著逐渐

黑龙江地名的由来历史

黑龙江省▲ 简称黑。在我国东北地区北部。古为肃慎地,汉为挹娄及夫余地。黑龙江,因江水色黑,蜿蜒如游龙,故名。清康熙初在黑龙江沿岸筑城,即取名黑龙江城(今瑷珲旧城)。后设黑龙江将军,亦因驻在黑龙江城而得名,管辖松花江口以上的黑龙江流域。清光绪时建省。哈尔滨市▲ 位于东经126.6°,北纬45.7°,在黑龙江省西部。1905年置滨江厅。哈尔滨,系金代“阿勒锦”村之转音。据《钦定金史语解》“阿勒锦”系女真语“荣誉”之意。一说为满语“晒网场”之意。1913年改滨江县。1932年设哈尔滨市。 阿城市▲ 位于东经126.9°,北纬45。6°,在黑龙江省西部,哈尔滨南部。1909年设县。阿城,是满语阿勒楚喀城的简称,意为黄金。县名因城东阿勒楚喀河(阿什河)而得名。1987年设市。 尚志市▲ 位于东经127.9°,北纬45.2°,在黑龙江省南部。1946年抗战胜利后,为了纪念抗日民族英雄,抗联三军军长,第二路军副总指挥赵尚志烈士,改珠河县为尚志县。1988年设市。 双城市▲ 位于东经126.3°,北纬45.3°,在黑龙江省西缘。清光绪八年(1882年)设双城厅,宣统元年(1909年)升为双城府,1913年设县。因县境东南有两座金代古城而得名。1988年设市。 五常市▲ 位于东经127.2°,北纬44.9°,在黑龙江省南部,1913年设县。得名于清同治年间的五常堡,固有仁,义、礼、智、信五个城门,故名五常。1993年设市。 呼兰县▲ 位于东经124.8°,北纬48.4°,在黑龙江省中南部。1913年设县,因境内呼兰河而得名。呼兰,系满语,意为烟筒。 依兰县▲ 位于东经129.5°,北纬46.3°,在黑龙江省中部。1913年设县。依兰,源自依兰哈喇,系满语,意为三姓。因赫哲族的葛依克勒、胡什哈里、卢业勒三姓居此,故名。 巴彦县▲ 位于东经127.4°,北纬46.0°,在黑龙江省中南部。1919年设县,旧名巴彦苏苏,有巴彦河。巴彦,系满语,意为富,苏苏,意为高梁。 通河县▲ 位于东经128.7°,北纬45.9°,在黑龙江省中部。清光绪年间置大通县,因大通河为名。1914年因与甘肃省大通县重名,故改今名。 宾县▲ 位于东经127.5°,北纬45.7°,在黑龙江省中南部。1913年置县。以故宾州为名。 方正县▲ 位于东经128.8°,北纬45.8°,在黑龙江省中部。清末设县。有湖名方正泡,其形方正故名。 木兰县▲ 位于东经128.0°,北纬45。9°,在黑龙江省中部。清光绪三十一年(1905年)设县。以木兰达河为名。木兰,系满语,意为围场。 延寿县▲

黑龙江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列表

黑龙江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列表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跳转到: 导航, 搜索 本列表是中国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的子列表,列举在黑龙江省境内的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名称 编号 类型 所在 时代 图片 渤海国上京龙 泉府遗址 1-158 古遗址 宁安市 渤海 金上京会宁府 遗址 2-54 古遗址 阿城市 金 亚沟石刻 3-166 石刻及其他 阿城市 金 昂昂溪遗址 3-196 古遗址 齐齐哈 尔市 新石器时代 蒲与路故城遗 址 3-219 古遗址 克东县 金 白金宝遗址 4-23 古遗址 肇源县 青铜时代 哈尔滨颐园街一号欧式建筑 4-225 近现代重要史迹及代表性建筑 哈尔滨 市 1922年 圣索非亚教堂 4-227 近现代重要史迹及代表性建筑 哈尔滨市 1923—1932年 哈尔滨文庙 4-228 近现代重要史迹及代表性建筑 哈尔滨市 1926—1929年 金界壕遗址 5-21 古遗址 甘南县、 龙江县、 齐齐哈尔市[1] 金 三江平原汉魏 时期遗址 5-34 古遗址 佳木斯市 汉、魏 奥里米城址 5-35 古遗址 绥滨县 金

名称 编号 类型 所在 时代 图片 八里城遗址 5-36 古遗址 肇东市 金 瑷珲新城遗址 5-480 近现代重要史迹 及代表性建筑 黑河市 清 大庆第一口油井 5-481 近现代重要史迹 及代表性建筑 大庆市 1959年 五排山城址 6-62 古遗址 东宁县 战国至汉 小四方山城址 6-63 古遗址 穆棱市 战国至金 雁窝岛城址 6-64 古遗址 宝清县 隋 塔子城址 6-65 古遗址 泰来县 辽 瓦里霍吞城址 6-66 古遗址 桦川县 辽至清 桃温万户府故 城 6-67 古遗址 汤原县 元 莽吉塔站故城 6-68 古遗址 抚远县 明 刀背山墓地 6-245 古墓葬 鸡西市 新石器时代 牡丹江边墙 6-503 古建筑 牡丹江 市 唐至金 卜奎清真寺 6-504 古建筑 齐齐哈尔市 清 哈尔滨莫斯科商场旧址 6-922 近现代重要史迹及代表性建筑 哈尔滨市 清 中东铁路建筑群 6-923 近现代重要史迹 及代表性建筑 海林市 清 侵华日军第七三一部队旧址 6-924 近现代重要史迹及代表性建筑 哈尔滨 市 1936~1945 年 侵华日军东北要塞 6-925 近现代重要史迹及代表性建筑 东宁县 1934~1945 年

黑龙江省地方志编纂行文通则

黑龙江省地方志编纂行文通则 为了保证我省第二届三级志书编纂质量,根据国家有关规定,特制定此通则。黑龙江省三级志书均以此遵照执行。 一、书名体裁结构层次标题小序 (一)书名:第二届省志名称为《黑龙江省志》(1986~2000年)。内设综合(总述、大事记、人物志)、各分志、附录,均按卷排列。各卷一般由一个或几个相互关联的部分组成,书名为《黑龙江省志·××志》。出版印刷时,凡一卷志书由多部分志组成的,封面和书脊上同时标出该卷的名称和书中部分志名称。 续修市(地)、县(市)、区志也不在书名上出现"续修"字样,而依省志式样,分别在《××市志》、《××地区志》、《××县志》之后标明(1986~2000年)。部门志、行业志冠以行政区域名,城郊区志冠以市名,如《黑龙江省铁路志》、《哈尔滨市道里区志》。 书眉:志稿印刷成书时,省志及市(地)、县(市)、区志单而码书眉排篇名,双页码书眉排书名。 (二)体裁:志书体裁采用述、记、志、传、图、表、录诸体,对前志的纠误补遗可设专章,也可在附录中记载。 (三)结构层次:省志由若干分志组成,各分志按篇、章:节、目排列;市(地)、县(市)、区志,一般也按篇、章、节目排列,目亦可用条目体排列。 (四)标题:篇章节目均以事名题。名称采用名词或名词性词组不加修饰语,不宜过长。标题前冠以次第序号。序号用汉字表示,如第四章、第七节;可以用一、二、三、四标示,如目下还列子目,则视等级不同,用(一)(二)(三)(四),1.2.3.标示. (五)小序:省志分志和市(地)、县(市)、区志的篇、章下可设无题小序;节下一般不设。设与不设,应看内容与行文需要,灵活掌握。 二、图表照片 志书的图、表、照片,选择要精,使用要准。书前的图、照片为插页,其余的图、表、照片要随正文走,与文字内容互相照应,不要集中于篇、章、节后面或其它地方。示意图和照片不编号,但须配有简洁、准确的说明。清绘的图样和照片,应单独存放,而在文稿上贴复制件或注明位置。 (一)图,包括地图和专题图,如行政区划图、专题图与示意图等,凡绘有国界的地图,应当严格按照国家地图测绘部门最新出版的地图绘制。物产、资源图等应使用国家测绘部门的底图绘制。凡地图均须经省测绘局审定。 (二)表,志书中表的表题、表号、单位要齐全,画法要规范。表号的编法以篇为单位,依次排列。如第一篇第三个表,写为"表1-3",依此类推。表中的栏目要清,标示要全(如"效率"中的“%”,"时间"中的"年"等),数字要准。 (三)照片,分为文前彩照(也可不是彩照)和文中插照。文前彩照选择的标准是:1.和本地、本专业发展密切相关;2.能从不同角度、不同侧面反映本地、本专业的情况;3.能反映本地、本专业各个时期的发展变化。文中照片数量不限,以增强直感,充实正文,达到图文并茂为准。 三、时间表述 (一)从中华民国起一律采用公元纪年,用阿拉伯数字书以全称。如"1997年",不写成"97年"。日伪政权年号一般不标出,如需标出时,要加"伪"字3如1944年(伪康德11年)。 (二)中华民国以前年份用历史正称,即书写朝代年号,在括号内夹注公元纪年,如清光绪二十八年(1902年)。 四、名称称谓 志书中名称、称谓的使用,要注意书写规范、准确、前后一致。 (一)、名称的书写 1.全称和简称。各种名称在第一次出现时一律用全称。如全称过长,可在第一次出现时注明已经流行,同时又不产生歧义的简称,以便后文使用。如"黑龙江省人民政府",注明后可简称"省政府"。但"黑龙江"不能写

黑龙江地域文化

地域文化课程 期末作业 姓名杨文杰学号1223001457039 学校松林电大成绩

黑龙江地域文化 黑龙江这片神奇的土地上,有连绵起伏的大、小兴安岭;有沃野千里的松嫩平原;有气势磅礴的黑龙江、乌苏里江、松花江、嫩江水域;有风景秀丽的镜泊湖、五大连池;还有绿草如茵的天然牧场,这些无不勾勒出一幅幅绚丽的画卷。黑龙江省是中国位置最北、纬度最高的省份。土地面积45.46万平方千米,居全国第六位。 党的十八大报告中指出:“文化是民族的血脉,是人民的精神家园。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必须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兴起社会主义文化建设高潮,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发挥文化引领风尚、教育人民、服务社会、推动发展的作用。”因此,在振兴黑龙江的发展建设过程中,应该分析黑土文化,发扬其积极方面、规避消极方面,使黑龙江在本次文化建设高潮中不落伍,且得到新的突破和跨越,服务于社会、推动经济的快速发展。 黑龙江自然生态环境和社会生态环境交互影响的地域文化历史造就了黑龙江人独特的文化性格,即"粗犷豪放的气质,质朴率真的品性,热情大方的特质,包容海涵的气度,幽默机敏的智慧"。但同时,黑龙江人也存在着知足常乐、小富即安、拒斥理性等经验式、人情式的文化特质和文化模式,是与现代经济社会的发展不相适应的。这就要求我们站在以人自身的现代化为核心的总体性文化转型的高度来认识问题,努力建构新世纪黑龙江人新的形象工程,为龙江大地和黑土文化增添新的内涵。 黑土地域文化,我们特指黑龙江地域文化,因为黑龙江省以丰腴的黑土地而著称。黑土地域是东北地域文化----关东文化的组成部分,是具有独特文化精神与鲜明文化风格的地域亚文化。 黑龙江位于中国东北边陲,与俄罗斯接壤,历史上古肃慎人后裔粟末靺鞨建立的渤海国曾非常繁荣,有“海东盛国”、“小中华”之称。黑龙江地广人稀、土地肥沃、资源丰富,大小兴安岭森林丰茂、东部煤炭储备巨大、大庆油田是20世纪60年代至80年代中国最大的油区、农业上有“北大仓”的称号……恶劣的气候条件和丰富的物产使得黑土地域文化具有了强烈的粗犷豪放、不拘小节的气质将黑土地域文化中的彪悍和开拓精神展现得淋漓尽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后,开始全面建设东北,东北地区工业化加速发展,仅“一五”期间,156个重点建设的大项目有56个在东北,其中22个在黑龙江,另外,国家基本建设投资黑龙江占了十分之一。上世纪5黑土地域文化发展历史及特征黑龙江位于中国东北边陲,与俄罗斯0年代末,10万官兵和5万山东支边青年挺近三江平原,加入到开发北大荒的队伍中来,后来的知青下乡、知识分子下放又使黑龙江产生了一次人口迁移的高潮。这些来到黑龙江的人不但为黑龙江的建设贡献了力量,同时也给黑土地域文化增添了新的内涵。通过共和国的建设者们的不懈奋斗,“四大精神”(北大荒精神、大庆精神、铁人精神、突破高寒禁区精神)以“闯关东精神”、“大庆精神”、“铁人精神”、“北大荒精神”等为代表的“爱国奋斗、艰苦创业,求实务实、开拓进取,顾全大局、无私奉献”的黑龙江精神,集中体现了黑土文化的精神内涵。1、英勇不屈的抗争精神。一是为拯救中华民族愤然而起抗击日本侵略者的高度自觉性;二是众志成城、一致抗敌的空前广泛性;三是为了民族尊严而绝不苟且偷生的民族气节。2、顽强拼搏的创业精神。一是一往无前,百折不挠。二是自强不息,艰苦奋斗。3、大公无私的奉献精神。一是胸怀全局,为国分忧。二是淡泊名利,忘我工作。三是不计得失,勇于牺牲。4、

黑龙江省高考历史二轮专题:32 现代中国的科学技术与文化教育事业

黑龙江省高考历史二轮专题:32 现代中国的科学技术与文化教育事业 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 一、单选题 (共30题;共60分) 1. (2分)下图是《人民日报》对我国成功发射第一颗氢弹的新闻报道。对这一事件表述正确的是 A . 发生于“文化大革命”时期 B . 标志着中国开始跨入原子能时代 C . 属于空间技术发展的第一个里程碑 D . 反映了“科教兴国”战略实施的成功 2. (2分)春秋战国时期学术思想出现了“百家争鸣”的繁荣,但此后却是2000多年如“万马齐喑”般的沉寂。新中国成立后学术思想又经历了1956年的昙花一现,改革开放以后的欣欣向荣。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 . 思想文化现象与国家的政治政策息息相关 B . 领导者的素质高低决定社会文化繁荣的程度 C . 社会对人才的需求也是“百家争鸣”现象出现的因素之一 D . 不同时代的“百家争鸣”所争论的主要内容是不同的 3. (2分)下图是2012年3月在全国上映的电影《钱学森》的海报。影片再现了钱学森冲破重重困难最终回国报效祖国,成为“两弹一星”之父的传奇经历。下列有关钱学森曾做出过重大贡献的科技成就表述正确的是 A . 20世纪50年代初我国仿制的近程导弹试验成功 B . 1964年我国自行设计的中近程导弹试验成功 C . 文革时期我国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 D . 新时期我国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发射成功 4. (2分)下列有关教育、科技和经济三者之间的叙述,完全正确的一项是①教育发展是科技进步、经济发展的基础②科技和教育决定着经济发展的成败③科技的进步带动了教育水平的提高

(完整版)齐齐哈尔历史人文

齐齐哈尔历史人文 齐齐哈尔是中国黑龙江省省辖的地级市,是经国务院批准具有独立立法权的城市。位于黑龙江省西部与内蒙古自治区和吉林省交界地区,哈大齐工业走廊的最西端。人口561.1万(市区143.9万)。面积43000平方千米。齐齐哈尔又称鹤城,因为国内著名湿地之一扎龙自然保护区在此,并且拥有几十种鹤而闻名。 齐齐哈尔市是黑龙江省第二大城市,还是黑龙江省西部地区的政治、经济、科技、文化教育、商贸和交通的中心,辐射黑龙江西部地区以及吉林的西部及内蒙北部地区,全市辖七个区、一个市、八个县。齐齐哈尔是被国务院批准的全国十三个较大城市之一。(1970年将嫩江县划给黑河市,1993年将杜尔伯特蒙古族自治县,林甸县划给大庆,现在总面积约为43000平方公里。) 驰名中外的国家级风景名胜区——扎龙自然保护区,位于齐齐哈尔市区东南32公里处,因此,这里又被誉为“鹤的故乡”。 “齐齐哈尔”,为达斡尔语,是“边疆”或“天然牧场”之意。清朝的黑龙江将军府和建国初期黑龙江省省会曾设在这里。全市辖七区九县,集聚着汉、蒙古、朝鲜、满、回、达斡尔、鄂温克、鄂伦春、柯尔克孜、锡伯等35个民族。 齐齐哈尔市是一座历史悠久的文化古城,有八百多年的历史。2008年8月,齐齐哈尔市碾子山区丰荣古城南100多米的山顶上,发现并认证一处金长城烽燧遗址,这一发现,将齐齐哈尔建城的时间,从清代的300年提前到了金代的800年。 1674年清政府移吉林水师驻齐齐哈尔。1683年定齐齐哈尔为水师营制。1684年于齐齐哈尔设火器营。1691年齐齐哈尔建城。1698、1699年黑龙江的副都统和将军先后由墨尔根移驻齐齐哈尔。1895年在齐齐哈尔设黑水厅。1907年齐齐哈尔为黑龙江省省会。1936

高等教育类核心期刊

高等教育类核心期刊 复旦教育论坛Fudan Education Forum 主办:复旦大学周期:双月出版地:上海市语种: 中文; 开本:大16开ISSN 1672-0059 CN 31-1891/G4 邮发代号4-731 曾用刊名:国外医学.医学教育分册创刊年:1980 中国期刊网来源刊2008版核心期刊 高等工程教育研究Research in Higher Education of Engineering 主办:华中科技大学;中国工程院教育委员会;中国高等工程教育研究会;全国重点理工大学教学改革协作组周期:双月出版地:湖北省武汉市语种:中文; 开本:大16开ISSN 1001-4233 CN 42-1026/G4 邮发代号38-106 创刊年:1983 中国期刊网来源刊2008版核心期刊 高等教育研究Journal of Higher Education 主办:华中理工大学;全国高等教育学研究会周期:月刊出版地:湖北省武汉市语种:中文; 开本:大16开ISSN 1000-4203 CN 42-1024/G4 邮发代号38-73 创刊年:1980 中国期刊网来源刊2008版核心期刊 高教探索Higher Education Exploration 主办:广东省高等教育学会周期:双月出版地:广东省广州市语种:中文; 开本:大16开ISSN 1673-9760 CN 44-1109/G4 邮发代号46-297 创刊年:1985 中国期刊网来源刊2008版核心期刊 黑龙江高教研究Heilongjiang Researches on Higher Education 主办:黑龙江师范大学;黑龙江省高教学会周期:月刊出版地:黑龙江省哈尔滨市语种:中文; 开本:大16开ISSN 1003-2614 CN 23-1074/G 邮发代号14-301 创刊年:1982 中国期刊网来源刊2008版核心期刊 江苏高教Jiangsu Higher Education 主办:江苏教育报刊社周期:双月出版地:江苏省南 京市语种:中文; 开本:大16开ISSN 1003-8418 CN 32-1048/G4 邮发代号28-264 创刊年:1985 中国期刊网来源刊2008版核心期刊 教育发展研究Exploring Education Development 主办:上海市教育科学研究所周期:半月出版地:上海市语种:中文; 开本:大16开ISSN 1008-3855 CN 31-1772/G4 邮发代号4-591 曾用刊名:上海高教研究创刊年:1980 中国期刊网来源刊2008版核心期刊 现代教育管理Modern Education Management 主办:辽宁教育研究院周期:月刊出版地:辽宁省沈阳市语种:中文; 开本:大16开ISSN 1674-5485 CN 21-1570/G4 曾用刊名:辽宁教育研究;辽宁高等教育研究创刊年:1981 中国期刊网来源刊2008版核心期刊 现代大学教育Modern University Education 主办:湖南省高等教育学会;中南大学周期:双月出版地:湖南省长沙市语种:中文; 开本:大16开ISSN 1671-1610 CN 43-1358/G4 邮发代号42-173 曾用刊名:有色金属高教研究创刊年:1985 中国期刊网来源刊2008版核心期刊 现代教育科学Modern Education Science 主办:吉林省教育科学院周期:月刊出版地:吉林省长春市语种:中文; 开本:大16开ISSN 1005-5843 CN 22-1339/G4 邮发代号12-261 曾用刊名:吉林教育科学(高教研究版);吉林教育科学;高教研究创刊年:1984 中国期刊网来源刊2008版核心期刊

黑龙江省高三第四次联考历史

黑龙江省高三第四次联考历史 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 一、单选题 (共24题;共48分) 1. (2分) (2017高二下·重庆期中) 下图是中国古代相关王朝法律改革的信息,它反映了() A . 重视刑法忽略了伦理教化 B . 法律体系完备 C . 传统法律体系的历史传承 D . 立法程序规范 2. (2分) 2012年中国邮政发行一套《丝绸之路》邮票,其中一枚主题是千年帝京(下图)。该枚邮票最佳首发地应在() A . 北京 B . 西安 C . 罗马 D . 伊斯坦布尔 3. (2分)儒学延续数千年,晚清之后逐步衰败。康有为崇尚儒学,推崇孔子;陈独秀崇尚科学与民主,批判孔子。学者们认为,在古代帝王时代,强调民本是应该肯定的。以下有关儒家思想的叙述中,与民本密切相关的一项是 A . 孟子的“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 B . 董仲舒以为“为之(民)立王以善之,此天意也。” C . 朱熹的“亲亲、仁民、爱物,三者是为仁之事” D . 黄宗羲的“公其是非于学校” 4. (2分) (2018高一下·郑州期末) 苏南虽近洋场,本属首当其冲之地,但直到光绪年间,时人记述还提

到纺织与耕种相济以谋食营生的事实,甚至“村镇收租之家,积布累累。问之,则皆佃者之穷而无告以布当钱米也”,这表明() A . 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仍占据主体 B . 西方列强入侵导致农村经济衰败 C . 地主阶级强化对农民的剥削压榨 D . 洋布倾销使传统手工业出现滞销 5. (2分) (2017高一下·扶余期末) “除文化上的成就外,宋朝时期值得注意的是,发生了一场名副其实的商业革命,对整个欧亚大陆有重大意义。”以下可以印证《全球通史》中这一观点的史实是() A . “庶人食力,工商食官” B . “坊巷桥门及隐僻去处,俱是铺席买卖” C . “分地则速,无所匿其力也” D . “京师五方所聚,其乡各有会馆” 6. (2分) (2019高一下·会宁期中) 明清时期,江南某些地区“商人通过市肆-经纪以造袜原料发给妇女去织造,按规定条件,付与工资;然后由其收鬻,以之包售四方”。这些景象说明() A . 当时这些地区手工业和商业活动兴盛、市场也具有了可观的规模 B . 江南地区出现了许多呈现出明显具有专业化倾向的手工业城镇 C . 民族资本主义兴起并迅速发展 D . 商人地位大大提高,重农抑商政策破产 7. (2分) (2015高一上·阳高期中) 有学者认为,古代游牧民族大举南下,与气候寒冷有密切关系。读图,在图中Ⅱ期,少数民族两次入主中原。对这两次过程相同点的认识,正确的是() A . 北京成为全国政治中心 B . 结束分裂局面,实现国家统一 C . 实行行省制度,加强对地方统治 D . 接受汉族文化,推动自身进步 8. (2分) (2019高二下·上饶期中) “形成了中央垂直管理地方的形式,是官僚政治取代贵族政治的重要标志。”材料所体现的政治制度是指()

黑龙江地域文化

黑龙江地域文化 黑龙江地域文化博大精深,是中华民族文化最有活力的一部分,是中华文明的发源地之一。黑龙江由于特殊的地理位置在发展历程上与其他地区存在着极大的差异,从而使黑龙江地域文化具有了独特的气质。在其漫长的发展演变过程中,曾多次出现过繁荣昌盛的时期,对中华文明的形成做出过重要贡献。 一黑龙江的概括与自然地理 中国四个极点东极抚远、西极喀什、南极三亚、北极漠河,东北两个极点都在黑龙江境内。黑龙江省是中国最东北的省份,面积为45万多平方公里,约占全国总面积的4.7%。省会哈尔滨。共划12个地级市、1个地区、18个县级市、46个县、1个自治县、64个市辖区。黑龙江省的地势大致是西北部、北部和东南部高,东北部、西南部低;主要由山地、台地、平原和水面构成。西北部为东北一西南走向的大兴安岭山地,北部为西北一东南走向的小兴安岭山地,东南部为东北一西南走向的张广才岭、老爷岭、完达山脉,土地约占全省总面积的24.7%;海拔高度在300米以上的丘陵地带约占全省的35.8%;东北部的三江平原、西部的松嫩平原,是中国最大的东北平原的一部分,平原占全省总面积的37.0%,海拔高度为50—200 米。 二黑龙江的悠久历史发展历程 黑龙江地域有自己极为独特的历史沿革。从旧石器时代晚期,黑龙江地区就有人类活动。从商周到清代,其中鲜卑、契丹、女真、蒙古和满族,都曾入主中原,先后建立过北魏、辽、金、元、清等王朝,对推动多民族融合与发展,促进我国社会的进步和文化、科技的交流做出过重要的贡献,形成了黑龙江特有的历史积淀。多民族的文化优势黑龙江省是一个多民族的边疆大省,满、赫哲、鄂伦春、达斡尔、锡伯、鄂温克、柯尔克孜、蒙古、朝鲜、回、汉等众多民族聚居在这里,漫长的社会历史和各自不同的民族差异,形成了黑龙江省古老、独特的渤海文化、金源文化和满族文化。在近代历史中,东北人民一次又一次的抵抗沙俄日本等外来侵略者,显示出具有鲜明中国传统文化特征的民族强凝聚力和向心力。今天,这些特有的文化优势为黑龙江文化发展提供了丰富的可供开发的民族文化蕴藏。

2020年黑龙江省高考历史模拟试题及答案

黑龙江省2020年高考历史模拟试题及答案 (考试时间:60分钟试卷满分:100分) 第Ⅰ卷(选择题共48分) 一、选择题:本题共12小题,每小题4分,共48分。在每小题给出第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左传·襄公二十年》记载,卫献公赐卫大夫免余60邑,免余不肯接受名分外的私邑,推辞说:“惟卿备百邑,臣六十矣。下有上禄,乱也,臣弗敢闻。”这说明 A.中央集权春秋时期初步形成 B.“礼崩乐坏”成为普遍现象 C.等级制度仍有一定的约束力 D.战国时期仍以贵族政治为主 2.溢号是皇帝死后按照其生平事迹给予的褒贬称号,“溢者,行之迹也,号者,功之表也。”溢号早已有之,秦始皇时一度废止,西汉时又恢复,其后历代相沿。这说明溢号 A.真实反映了君王政治统治 B.是削弱君主专制的主要手段 C.旨在对君主行为加以约束 D.口的是威慑天下并巩固统一 3.在宋朝,李清照、岳飞、陆游、辛弃疾等创作了大量以忧国、爱民、誓死抗金为主题的词作。 从元代以后,曾经难以登大雅之堂的元杂曲、话本、白话小说为代表的市井文化却得到流传, 并表现出诸多非议理学的倾向。上述材料从侧面反映了 A.文学家对社会动乱的感伤情怀 B.理学对宋元社会的影响至深 C.宋元时期兼容开放的学术氛围 D.民族关系成为文学表达的主题 4.下表是关于中国印刷术的相关记述。据此能够得出的历史结论是 记述出处 “剑南、两川及淮南道,皆以版印历日鬻于市。每岁司天台未奏颁下新历,其印历已满天下”〔唐〕冯宿《全唐文·禁版印时宪书奏》 “玄奘以回锋纸印普贤像,施于四众,每岁五驮无余”〔后唐〕冯贽《云仙散录》 “镂板刻书,意在流传,然经书史籍,初无版行。而历日字书,通俗浅陋之书,需之者众,故先有雕板”〔民国〕王修《版本述》 A.印刷术推动中外思想文化交流 B.政府支持印刷术的技术革新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