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省广州市道德与法治(政治)学会感恩孝敬父母专题复习练习卷_65-含答案

广东省广州市道德与法治(政治)学会感恩孝敬父母专题复习练习卷_65-含答案
广东省广州市道德与法治(政治)学会感恩孝敬父母专题复习练习卷_65-含答案

学会感恩孝敬父母

1、周末,小雅写了一会儿作业,想到客厅看电视休息一下,妈妈制止了:“不许看。”小雅关上电视拿起漫画书,妈妈又说:“不许看漫画,写作业去。”接下来,小雅要怎么办?最恰当的是

A.放下漫画书,打开电脑玩游戏

B.扭头回房,关上房门,不理妈妈

C.责问妈妈:“你怎么老是干涉我自由?”

D.对妈妈说:“我有点累了,需要放松一下。”

【答案】D

2、家长肖某怀疑正在读初三的丹丹谈恋爱,偷偷看了她的微信记录,女儿一时想不通而离家出走。请你运用所学知识劝导家长肖某和丹丹。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①家长的行为是不对的,侵犯了女儿的隐私权,会引起女儿的反感

②家长的出发点是关心女儿,丹丹要学会换位思考,理解家长的一片苦心,不能采取极端方式对抗

③父女要加强沟通,消除误会

④作为子女,要规范自己的行为,不要让父母操心

A.①②

B.①②③

C.②③④

D.①②③④

【答案】D

3、进入青春期后,我们与父母的冲突,往往基于父母对我们的高期待、严要求。要化解这种“爱的冲突”,我们应该()

A.认真倾听,服从父母的一切安排

B.换位思考,体谅父母的良苦用心

C.保持沉默,不发表任何意见

D.积极交流,让父母事事迁就自己

【答案】B

4、看下图,最近有网友表示:以前总觉得孝敬爸妈的机会还很多,可一算,爸妈能再活二十年,每年平均回去一两次,跟他们在一起最多就三十来次。如此一算,话题很沉重!这给我们的启示是()

A.专注国事,无暇父母

B.遵纪守法,勤奋工作

C.孝敬父母,常常回家

D.逢年过节,多多寄钱

【答案】C

5、2017年的母亲节,某大学师生举办了一场“千里家书”——感恩母亲的活动。一位学生在寄给妈妈的家书上写道:“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我身在异乡,祝妈妈节日快乐!”这位学生()

A.懂得感恩和孝敬父母

B.能够克服逆反的心理

C.懂得宽容和赞赏父母

D.能够聆听父母的教诲

【答案】A

6、下边漫画给我们我们的启示,你认为正确的是()

A.子女孝敬父母就是对父母的要求一切顺从

B.孝敬父母就是与父母进行沟通交流

C.子女要懂得感恩和回报父母

D.父母对子女的爱是伟大无私的,不需要回报和孝敬

【答案】C

7、退休的谢老师带着母亲历时一年环游中国,帮助母亲实现了“出去走走”的心愿。她践行的中华传统美德是

A.自强不息

B.孝亲敬长

C.艰苦奋斗

D.尊重他人

【答案】B

8、读漫画《和谐生活》,下列对漫画寓意理解有误的是()

A. 孝敬父母就要尊敬、热爱、回报父母

B. 孝敬父母最重要的是物质上的帮助

C. 孝敬父母要落实在行动上,从小事做起

D. 孝敬父母是中国传统美德,将代代相传

【答案】B

9、小玥经常帮助妈妈打扫房间卫生;小萍经常帮助妈妈做饭洗碗;小霞有时给父母捶捶背;小刚每当看到父母下班回来十分疲劳时,便主动帮助妈妈做饭,收拾家务,然后再去写作业。这些发生在生活中的小事说明( )

A. 只有做小事才是孝敬父母

B. 中学生孝敬父母只要求帮助父母做家务

C. 孝敬父母更多表现在未成年人身上

D. 未成年人也能孝敬父母

10、下图漫画《母亲节》说明了()

①孝敬父母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

②孝敬父母应该落实到具体行动上

③漫画中的儿子是孝敬父母的表现

④孝敬父母要体贴父母的辛劳,分担父母的忧愁

A. ①②③

B. ①③④

C. ①②④

D. ②③④

【答案】C

11、《北京市“十三五”时期老龄事业发展规划》中称:为弘扬尊老、养老、助老传统美德,鼓励用人单位给予员工在其老年长辈生日、老年节及需要康复服务、临终关怀服务支持时探亲休假。

下列关于这一材料理解不正确的是

A. 孝敬父母是做人的根本,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

B. 子女对父母有赡养扶助的义务

C. 孝敬父母是成年子女的事,与未成年人无关

D. 孝敬父母,重要的是敬重和爱戴父母

【答案】C

12、小东经常帮妈妈打扫房间,小刚经常帮妈妈做饭,小双总是把家里好吃的东西先让给父母吃。这些发生在生活中的小事说明()

A. 孝敬父母要从小事做起

B. 孝敬父母要做惊天动地的大事

C. 只要努力学习就是孝敬父母

D. 明白孝敬父母的道理就是孝敬父母

【答案】A

13、(多选)新修订的《老年人权益保障法》明确规定,与老年人分开居住的家庭成员,应该经常看望或者问候老年人。下列对“常回家看看”入法的看法,你认为恰当的是()

A. 充分证明了孝敬父母是子女应尽的义务

B. 是对我们孝敬父母优良传统的一种推动

C. 孝敬父母属于道德范畴,不宜如法

D. 有利于引导社会的主流价值倾向

14、中央电视台《开学第一课》曾以“父母教会我”为主题,意在引导父母当好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做孩子的好榜样。邀请了“童话大王”郑渊洁、青年歌手容祖儿、“摇滚爸爸”秦勇与儿子大珍珠以及来自震后灾区藏族武艺班的孩子们作为主讲嘉宾展示家风的力量。

(1)家风代代传:父母是第一任老师,你从父母身上学到了哪些优良的品质?

(2)百善孝为先:现实生活中,我们为什么要孝敬父母?

(3)家和万事兴:为了缓和家庭成员间的矛盾,你能做些什么?

【答案】(1)如勤劳、节约、艰苦奋斗、自强不息、勇于战胜挫折等。

(2)孝敬父母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孝敬父母是我们应尽的道德义务和法律义务;父母为我们付出了很多,应当得到爱的回报等。

(3)帮助家庭成员舒缓情绪;明确自己是不偏不倚的中立者;引导家庭成员看到对方的优点;帮助家庭成员走出“面子”困境等。

用心工作,快乐生活!(工作好,才有好的生活!)

此文档可编辑,欢迎使用!

~~~专业文档,VIP专享。更多精彩文档,尽在Baidu文库~~~

道德与法治教学设计

《我的家乡变化多》基于标准的教学设计 教材来源: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人民教育出版社2017年版 内容来源:小学统编教材《道德与法治》二年级(上册)第四单元 主题:我周围生活新变化 课时:一课时 授课对象:二年级学生 设计者:刘莉/新郑市第二实验小学 目标确定的依据 课程标准相关要求 基于课程内容 (1)健康、安全地生活 生活中自己能做的事情自己做;爱护家庭和公共环境卫生;熟悉学校环境,能利用学校中的卫生保健设施。 (2)愉快、积极地生活 亲近自然,喜欢在大自然中活动,感受自然的美;在成人的帮助下能定出自己可行的目标,并努力去实现;学习与生活中遇到问题时愿意想办法解决;敢于尝试有一定难度的任务或活动。 (3)负责任、有爱心地生活 关心他人,友爱同伴,乐于分享与合作;认真完成自己承担的任务;爱护动植物,节约资源,为保护环境做力所能及的事;知道家乡的风景名胜和资源,关心家乡的发展变化,为保护周围的环境做力所能及的事,有初步的生态意识。 (4)动脑筋、有创意地生活 喜欢提问和探寻问题的答案;对周围环境充满,喜欢接触新鲜事物;学习用观察、比较、小实验等方法进行简单的生活和探究活动;能与同伴交流、分享、反思探究的过程或结果;能对问题提出自己的想法

或看法;学习利用图书、电视、网络等多种方式收集需要的资料;在成人的帮助下,能总结、提升获得的经验或信息。 2.学情分析 基于课程内容 (1)健康、安全地生活 学生基本能够爱护学校家庭公共设施,养成文明的生活习惯,但是部分学生自控能力不强需要再进行引导。 (2)愉快、积极地生活 在成人的帮助下能够积极主动的去收集家乡变化的资料,但是收集整理信息的能力稍弱,需要家长、老师的帮助。 (3)负责任、有爱心地生活 学生对实践作业充满兴趣,愿意去收集资料,和同伴交流,初步了解家乡的变化,然而学生年龄小,对家乡变化的对比体验不深刻,老师引导进一步激发学生为家乡的发展变化感到高兴与自豪的情感体验。 (4)动脑筋、有创意地生活 二年级学生收集整理信息的能力较弱,资料收集不全面,需要老师、家长的帮助,在课堂上小组讨论环节要注意培养学生合作交流的能力。 3.教材分析 《我的家乡变化多》是统编教材《道德与法治》二年级上册第四单元《我们生活的地方》中第四课,是本课第一个话题《我家门前新事多》和第三个话题《我的家乡更美好》的整合。通过调查、交流,对家乡的变化有所了解,感受家乡的发展。本节课的重点是交流搜集的关于家乡变化的资料,感受家乡发展,为家乡的进步感到骄傲;难点是在了解家乡变化的过程中提高收集资料、整理信息的能力。 教学目标 1.交流搜集的关于家乡变化的资料,感受家乡发展,为家乡的进步感到骄傲。

孝顺父母学会感恩主题活动方案

孝顺父母学会感恩主题活动方案 活动目标: 1.能够认识到孝敬父母、学会感恩是一个人最基本的素养。 2.能够在日常行为中做到孝敬父母。 3.感恩的心态努力学习,积极生活。 活动重点:能够在日常行为中做到孝敬父母。 活动难点:认识到我们要孝敬父母,学会感恩的重要性。 活动手段:讨论,朗诵,演讲,游戏等手段。 课型:班会课 主办:xxx班 时间:XX-10-11 下午第四节课 过程: 一、导入------父母之爱的伟大 1.由梅源同学的萨克斯独奏《回家》,导入正题——“听着这首回家,不知同学们想到了什么?” 2.胡含韵:我想到了家.家,一个温馨的字眼,什么是家呢?家,是母亲村头守望的身影,家是父亲无意中端过的热茶,家是母亲鼓励的眼神,家是父亲烧旺的冬日炉火。。。。。。

3.张文琪:,没有阳光,就没有温暖;没有水源,就没有生命的成长;没有雨露,就没有五谷的丰登;没有父母,就没有我们;没有父母的养育之恩,我们何以成人,更没有我们的家,世界就会是一片孤独和黑暗。 4.李旋:今天,阳光明媚,空气清新,我们衣食无忧,我想做个调查,“假如今天是你生命中的最后一天,你会做哪些事情?”。(采访几个同学) 这时候我想起以前看到过的一篇报导:一位母亲陪同儿子参加高考,儿子在教室里考试,母亲在外面守侯。因为天气太热,气温过高,不久这位母亲便中暑倒在了地上,被路人送到了医院。在医院,母亲一直没有苏醒过来,令众多医生束手无策,最后还一个护士想到一个好点子,在母亲的耳边轻轻地说“高考结束了”。话还没说完,母亲便坐立起来,大声地说“我得赶紧问问我儿子考得怎么样?!”在这个生死关头,母亲心里牵挂的仍是正在考试的儿子。这是一种多么伟大的母爱啊,她永远把儿子放在了第一位,因为关心儿子,而忽略了自己的一切,甚至是生命。我相信各位同学的家长在遇到这种情况的时候,也同样会为我们付出的,因为我们是她的孩子。他们爱我们,她们关心我们胜过自己的生命。 5.周可然,李梦雪讲母爱的故事。 6.朗诵:张文琪,吴凡伟大的父爱〉(背景音乐烛光里的妈妈). 二.孝敬父母的必要性

小学道德与法治课堂有效体验活动的策略初探

龙源期刊网 https://www.360docs.net/doc/bb14831237.html, 小学道德与法治课堂有效体验活动的策略初探 作者:李海霞 来源:《天津教育·下》2019年第07期 【摘; 要】由于小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没有发展完全,进而其对道德与法治理论无法进行深入的理解,导致小学道德与法治课堂质量较低。而体验活动是让学生亲身体验教学活动,这样的教学活动能够让学生更好地理解道德与法治的理论知识,让学生亲身体验进而形成良好的道德行为习惯。 【关键词】道德与法治;课堂;体验活动 处于小学阶段的学生理解能力和判断能力都比较低,善良与邪恶的观点也非常薄弱,如果不及时加以引导会对其产生非常严重的影响。在体验活动中,教师要帮助学生分辨对错,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三观,进而提高小学道德与法治课堂质量。 一、创建角色扮演体验活动 角色扮演是最吸引小学生的,比如我们经常可以看到小学生三五成群地过家家。小学生喜欢模仿,因而在小学道德与法治课堂教学中,教师就可以充分利用这一点,根据教学内容让学生进行角色扮演,让学生通过体验活动收获知识。 例如:在进行小学道德与法治《安全记心上》课堂教学时,首先,我会告诉学生接下来将进行一场角色扮演的体验活动,激发学生的参与兴趣,然后讲解角色扮演时体验活动的内容:星期六的晚上,小红的爸爸妈妈开车带着他去参加一位老爷爷的生日聚会,在聚会上,爸爸和他的朋友喝了好几杯酒。聚会结束后,爸爸的朋友问爸爸怎么回家,爸爸回答说:就喝了几杯酒,没什么事,我自己开车回家。小红对爸爸说:爸爸,酒后开车太危险了,不仅家人不安全,有可能还会撞到其他人,找一个代驾来替我们开车吧!爸爸对小红说:没关系,爸爸开了这么久的车不会有事的。小红拗不过爸爸,最后还是由爸爸来开车。然而,爸爸在路上还是险些发生危险,最后沒能逃过警察的眼睛,警察对小红爸爸进行了深刻的批评并且罚款。讲解完活动内容后,教师让学生分角色扮演,在扮演的过程中教师及时告诉学生谁是正确的,谁是错误的。学生亲身体验后,才会印象深刻。 二、模拟现实场景体验活动 模拟现实场景是一个不错的体验活动,将理论知识结合现实生活让学生亲身感受,这样才有意义。教师要在体验活动中联系与教材相关的知识创设情境,让学生通过模拟现实场景回忆

【8A版】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故事

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故事 马家岗中学 王远平 二〇一八年七月 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故事 我从事初中思想品德教学工作已经十年了,这些年的教育教学工作使我深深体会到:中学道德与法治课学生不爱学,教师教学累,授课效果却不太理想。通过不断的教学体会,我认为面对现在的学生,教师需要投入和付出的不仅仅是时间、精力和脑力,还有感情也就是教师的爱。爱学生是和尊重学生、信任学生连在一起的。学生需要老师的抚慰,盼望老师的理解,同时更害怕受到来自老师的伤害。所以和学生相处,必须用真心去接纳学生,用真情去投入,并且对象是全体学生。 我相信扎实的基本功、高尚的敬业精神加上教师自身的人格魅力,那么这样的教师一定会被学生所承认,一定会受学生爱戴。这一定是每一位教师孜孜不倦所追求的。前途是光明的,但过程中需要进行不断反思,并且在反思中逐步成长并走向成熟。 确立起教师主导作用和学生主体作用的观念。我们一定要清醒地认识到,教师的教,是为了学生的学,离开了学,教就没有了存在价值。因此,提高课堂教学的的主观能动性,注重他们的能力素质的培养,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培养学生自学,理解、说明问题的能力,而教师要成为学生学习的"引路人",主要起激励,组织、点拨的作用。一句话,课堂教学的各个环节,都必须围绕学生转,让他们参与教学过程。就拿我去年教学节开设的一节公开课来说,课题是“认识自我”,由于是公开课,所以要试讲几次,那我就拿试讲课和公开课对比来讲一下初中政治教学。试讲课我首先以一则神话故事—逞强的青蛙导入教学,通过学生的阅读,然后回答,青蛙为什么会死?学生回答因为没有自知之明。从而进入新课的讲解,在讲解过程中,也注意设置了情境,用公交车上的一幕幕通过学生的分析来揭示,人不仅具有外在美,更重要的是内在美;紧接着我又设置了两张表格来让学生自己认识自己的优点和缺点,学会全面地认识自己。最后教师加以小结。当时设计这节课时觉得已经发挥了学生的主动性,但实际上课堂气氛不活跃,没能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所以,孩子们在课堂

探讨小学《道德与法治》课体验式教学的实施策略-2019年文档

探讨小学《道德与法治》课体验式教学的实施策略 小学课程中的《道德与法治》是学校给学生安排进行道德教育的严重课程,它以道德、情感和行为的正确引导为主要方向。 出名教育家布鲁纳说过:知识的获得是一个主动的过程,学习者不应是信息的被动接受者,而应该是获取过程的主动参与者。思想品德课的教学,是否真正走向素质教育,其严重标志是引导学生主体参与教育过程的程度。 1.松弛教学,体验生活 我们要做到的就是带领孩子们认识到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让学生能够正确的认识世界。小学思想品德课程的教学标准就是能让孩子们一步一步的了解这个世界,作为思想品德课程的老师,我们应该积极的和学生做朋友,将没趣的课堂变得生动。 只有这样才能够让学生们敞开心扉。我们应该给学生们带来更加贴近生活的体验式教学,根据调查显示,体验式教学是品德形成的催化剂,能够为小学生的心理的康健发展提供保障。而在我们国家,体验式教学才刚刚起步,这就给老师足够的发挥空间,减小了前人的教学方法的限制,让自己的课堂独秀一枝。在课堂中创造多种教学情境,让孩子们身临其境的去感受、去体会。让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到课堂学习中来,让知识从书上活起来,变成生动逼真的字符熏陶进孩子们的思想。在松弛教学中,音乐就是一个很好的武器。举个例子来说,在讲到父母对我们的意义的时候,可以在课堂上播放一些轻缓的音乐,让学生们尝试闭着眼睛去感受,放松自己。这样可以帮助学生们得到心灵上的释放。比如这个时候放的音乐可以是《世上只有妈妈好》,在学生听完以后我会让学生解放的发言,说说自己的感受,我还会给学生布置作业,让学生回家以后主动的跟父母交流上课内容,这样学生会有更大的收获。 2.发挥好角色扮演的价值 角色扮演现在可谓是红遍现在的大江南北,各个年龄有各个年龄所喜欢扮演的角色。这都是源自每个人内心的童心,就像我们小时候都喜欢过家家一样,喜欢模仿,喜欢学习别人等。我们就可以充分利用孩子们的这个心理,把角色扮演带到课堂中来,例如,在我的课堂上,我会把学生们分成几个小组,

《道德与法治》(七年级下册)第四单元知识点

《道德与法治》(七年级下册)第四单元知识点 第九课法律在我们身边 第1节生活需要法律 1、法律与生活的关系? (1)法律就在我们身边。 (2)法律已经深深地嵌入我们的生活之中,渗透到社会的方方面面。 (3)法律与我们每个人如影随形,相伴一生。 2、什么是法律? 法律是统治阶级意志的体现,是用来统治国家、管理社会的工具,也是调整社会关系、判断是非曲直、处理矛盾和纠纷的标尺。 3、什么是法治? 法治就是依法对国家和社会事务进行治理,强调依法治国、法律至上,要求任何组织和个人都要服从法律,遵守法律,依法办事。 4、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提出了什么? 提出了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总目标,即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 5、法治的作用? (1)法治是人们共同的生活方式,也是国家治理现代化的重要标志。 (2)法治助推中国梦的实现,是实现政治清明、社会公平、民心稳定、国家长治久安的必由之路。 第2节法律保障生活 1、法律与道德的共同作用? 都是人们生活中的行为规范,它们共同约束人们的行为,调整社会关系,维护社会秩序。 2、法律的三大特征? (1)法律是由国家制定或认可的。 (2)法律是由国家强制力保证实施的。 (3)法律对全体社会成员具有普遍约束力。 3、法律对全体社会成员具有普遍约束力表现在哪里? (1)在法治社会里,公民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任何人没有超越法律的特权。

(2)每个公民都平等地受到法律的保护,平等地享有权利和履行义务。 (3)任何人不论职务高低、功劳大小,只要触犯国家法律,都必须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 4、法律的作用是什么? (1)法律规范着全体社会成员的行为,保护着我们的生活,为我们的成长和发展创造安全、健康、有序的社会环境。 (2)法律规定我们应该享有的权利,应该履行的义务。也为我们评判、预测自己和他人的行为提供了准绳,指引、教育人向善。 (3)在生活中,我们既受到法律的约束,又受到法律的保护。 第十课法律伴我们成长 第1节法律为我们护航 1、为什么要对未成年人进行特殊保护? (1)未成年人身心发育尚不成熟,自我保护能力较弱,辨别是非能力和自我控制能力不强,容易受到不良因素的影响和不法侵害。 (2)未成年人的生存和发展事关人类的未来,保护他们已经成为人类的共识,也是人类文明和社会进步的应有之义。 2、保护未成年人的法律有哪些? 宪法、婚姻法、义务教育法、未成年人保护法、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 3、保护未成年人的四道防线? 家庭保护、学校保护、社会保护、司法保护(“四位一体”)。 4、保护未成年人都是谁的责任? 是国家机关、武装力量、政党、社会团体、企业事业组织、城乡基层群众性自治组织、未成年人的监护人和其他成年公民的共同责任。 5、未成年人如何对待自己的权利和义务? 宪法和法律赋予我们受到特殊保护的权利,我们要珍惜自己的权利,依法行使自己的权利,同时要尊重和维护他人权利,自觉履行公民应尽的义务。 第2节法律与我们同行 1、如何做到依法办事(要求)? (1)遵守各种法律法规。遇到问题需要解决,应当通过法治方式,表达自身合法的诉

学会感恩,孝敬父母

学会感恩孝敬父母 真主说:我曾命令子女应孝敬父母,因母亲辛苦地怀他生他。古兰(45;15)十月怀胎,步履蹒跚,担惊受怕。不能旅行,不能游乐,不能乱吃东西,乱吃药,甚至要放弃必要的工作。一切都要小心翼翼,一切都要受到限制……除了这些,还有很多母亲因生育落下了各种各样的疾病,成为终生的痛苦,从心理上讲,怀孕会带给天下每一个想为人母的女人一种无法形容的惊喜。但从生理上讲,怀孕则是女人生理上的一种突变。她感受到的除了恶心、呕吐外,还有四肢浮肿的不适,有时还会面临难以承受的流产、早产或胎死母腹的痛苦。这正如《古兰经》所描述的:“他的母亲痛苦地怀孕、痛苦地分娩,而怀他和哺乳他长达三十个月。”所以《古兰经》连用了两个“艰难”。十月怀胎,一朝分娩,而分娩更是让孕妇痛苦不堪,生死不知的一个难关。有的孕妇还没有体会到做母亲的快乐,甚至还没有听到自己亲生骨肉的啼哭声,就因分娩而不幸去世,撒手人寰了。即便是孕妇平安顺利地分娩了,但其身体却异常虚弱,生活上稍有不慎,就会造成她终生的病症。哺乳期间,母亲更是千辛万苦,冬天害怕孩子冻着,夏天害怕孩子热着;吃少了怕饿着,吃饱了怕撑着。而且如果孩子生病,母亲就彻夜不能眠。三十个月。多么漫长,多么辛苦……虽然孩子的一举一动父母、祖父母都得关怀备至,但对于孩子的这种感情,只有母亲能体会得到,没有任何人可以替代!的确,我们每一个人都是在安拉意欲下,由父母所生而来到这个缤纷灿烂的世界上,并在他们的

哺育、呵护、关心、教育下,长大成人的。为了我们,他们付出的是血汗,而我们得到的是营养;为了我们,他们耗尽的是生命,而我们得到的是青春。试想一下,如果一个人连自己恩重如山的父母都不尊敬的话,那么,他还能尊敬谁呢?正因为如此,真主把乐园臵于母亲脚下。而且,当有人连问穆圣三次谁最值得我们尊敬时,穆圣三次回答都是:你的母亲。直到第四次时,穆圣才说是你的父亲。父母为了我们起早贪黑、不分昼夜的操劳着、忙碌着,无论怎样,他们都不叫苦叫累。圣人曾说过一段“圣训”,则充分地表达了穆圣热爱母亲的强烈心声。穆圣说:“天堂在母亲的脚下,其门是孝敬。想入此门,必听母亲之言。”当然,这段“圣训”中的“天堂在母亲的脚下”的意思,不是说母亲的脚底下就是天堂,而是一种非常形象化的比喻。意在表达,作为子女应该对父母亲孝顺和尊敬,因为这正是一个人进入天堂的先决条件之一。只有孝顺和尊敬自己的父母亲,才能获得安拉的喜悦与回赐。父母的恩情似天高,比地厚,如海深,孝敬父母,万善之根。穆圣曾告诉一些愿为主道出征的人:在家侍奉双亲胜于为主道出征。而且还说,在乐园门前碰一鼻子灰的人,就是那些当父母或当中的一员年迈时未能尽孝的人。所以,我们要时刻想着自己的父母,为他们做好都瓦意。天下每一个为父母的人,都是在疼爱自己的子女中度过了一生。看看他们头上日益增多的白发,瞧瞧他们脸上日渐变深的皱纹,当我们真的面对即将为我们耗尽生命的父母时,难道我们不应该很好地尽尽子女的孝心吗?我想大家的回答一定是肯定

五年级道德与法治心得

五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培训心得体会 (2019 --2020 学年度第一学期)寿宁第二实验小学叶莲我参加了市进修校组织的《道德与法治》的教材培训,通过培训,我对今后的《道德与法治》教育教学有了全新的感悟。下面我主要从三个方面谈谈自己的感悟: 一、《道德与法治》的教材改变从最早的《品德与生活》、《品德与社会》到今天的《道德与法治》,可以看出教材的编写将政治内容淡化,强调道德,社会的核心理念就是让道德回归生活。以儿童的生活为基础,让儿童在经历幼儿园到小学过程中,认同自己,尊重他人(重点强调在家庭和个人领域)。 二、《道德与法治》的教材特点两位老师都分析了新课程标准下的新教材特点,让我们对课程标准及教材把握更准确。新教材的突出特点:1、体现了学生喜欢,图文并茂,抽象问题直观形象表达的卡通版面。2、更加贴近学生生活。3、将活动型教学中学生的活动过程作为设计的主要依据。教材的特色:一是坚持以儿童生活为基础,关注儿童的经验,激发学习兴趣,贴近儿童的学习特点和发展需求,改进教材的呈现方式,低年级教材适当采用儿童绘本的形式,引引导儿童主动地、生动活泼地学习。二是重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合理布局,整体安排,在开发教育资源、丰富德育内涵、改进道德与法治融入方式等方面做了有益探索。所采用的“内隐”与“外显”相结合的融入方式,真实自然。三是研究并遵循儿童道德自主发展的规律和特点,通过设计,给儿童留下自主思考的学习空间,较好地处理了道德认知必要合理的传授与道德能力自主建构之间的关系,促进儿童在自主学习中提高道德水平、增强法治意识。四是针对儿童探究精神不足的现实,在全面体现课程核心理念和目标的同时,突出了“乐于探究”的要求,创造性地设计了一些较有特色的活动,引导儿童学思结合、知行统一,努力培养儿童的探究精神和实践能力。 三、《道德与法治》的教学建议培训中孙静老师就统编《道德与法治》五年级上册教学提出了详细的建议。在教学上专家给出了学生观、教师观、教材观三观并存的建议,学生观重点突出尊重学生人格,尊重学生差异,允许多样。教师观中强调了教师的三个角色扮演即指导者、支持者和合作者。教学目标的制定可因地制宜,课堂不再局限于教室,它还扩展到家庭、社区及其他生活空

部编版(人教版)小学三年级道德与法治下册教案(第一、第二单元)

部编版小学三年级道德与法治下册教学设计 第一单元我和我的同伴 第1课《我是独特的》教学设计 教学导航 【教材分析】 《我是独特的》是道德与法治三年级下册的第一课。本单元有四个学习内容,分别是《我是独特的》、《不一样的你我他》、《我很诚实》和《同学相伴》。这四课都与“我和我的同伴”这个主题相关,从“我”出发,学会正确认识自己并悦纳他人,学习与同伴真诚交往,友好相处。本课作为单元首个学习内容,侧重于关注学生对自我的认识,设计了两个板块引领学生展开学习。第一板块是“我有自己的特点”,通过观察、活动和调查让学生发现自己的外显特点;在情境对话中进行自我期望,制定自己的个性成长目标;借助“阅读角”引导学生关注自己的内心世界,认识自己的特质。第二板块是“我能变得更好”,以模拟主人公“小健”的故事为线索,在“不倒翁先生”的帮助下,让学生学会接纳自己的缺点,正确地认识自我,从不足中找到成长方向,内在以获得的认可和优点作为动力,形成努力成为更好的自己的积极心向。 【学情分析】 三年级是学生成长的关键期,开始从被动学习转向主动学习,从依赖外部动机逐渐向趋于内部动机的发展,自己的想法日趋形成但是非辨别能力有限,缺乏交往经验。参与本课学习的三年级学生是部编教材《道德与法治》的首届使用者,在学习本课之前,学生已经有了相关的学习经历,一年上册“我是小学生啦”主题单元中关于自我学生身份认同、建立新的同学社交群体,一年级下册“我在班级中”主题单元中关于集体生活方式的学习,二年级上册“我们的班级”主题单元中关于集体规则意识的培养,二年级下册“让我试试看”主题单元中关于走出自我同周边世界和谐相处的学习,三年级上册“认识我自己”主题单元关于自我优缺点的客观认识。这样的学习基础,为三年级学生学习本课内容提供了学习经验和心理准备。 【教学目标】

七年级下册道德与法治知识点第四单元

七年级下册道德与法治知识点 第四单元走进法治天地 第九课法律在我们身边 第1课时生活需要法律 1.怎样理解生活与法律息息相关 (1)法律就在我们身边,就在我们的生活中。我们在生活中形成的各种社会关系,以及由此产生的矛盾和纠纷,不仅需要依靠道德、亲情、友情来协调,而且需要法律来调整。每一部法律都是应生活的需要而制定和颁布,又对生活加以规范和调整。 (2)法律已经深深地嵌入我们的生活之中,渗透到社会的方方面面。作为社会关系的调节器,法律不仅服务于人们的当前生活,而且指导着人们未来的生活。 (3)法律与我们每个人如影随形,相伴一生。我们一生都享有法律规定的各项权利,同时必须履行法律规定的各项义务。法律规定的权利和义务为我们每个人提供了自由生存和发展的空间。 2.法律是如何产生的 原始社会没有法律,人类用习惯来约束自己的行为,这些习惯靠人们自觉自愿遵守。随着人类社会的发展,国家产生之后,统治阶级开始有意识地创制法律。

3.法律的含义。 法律是统治阶级意志的体现,是用来统治国家、管理社会的工具,也是调整社会关系、判断是非曲直、处理矛盾和纠纷的标尺。 4.法治的重要性是什么 (1)法治就是依法对国家和社会事务进行治理,强调依法治国、法律至上,要求任何组织和个人都要服从法律,遵守法律,依法办事。法治是人们共同的生活方式,也是国家治理现代化的重要标志。 (2)法治助推中国梦的实现,是实现政治清明、社会公平、民心稳定、国家长治久安的必由之路。 5.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总目标是什么 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提出了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总目标,即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 第2课时法律保障生活 1.道德、法律等行为规范的作用是什么 它们共同约束人们的行为,调整社会关系,维护社会秩序。

孝敬父母 学会感恩主题班会教案

《孝敬父母学会感恩》主题班会设计 初一八班马丽 活动目标: 1.使学生认识到,孝敬父母、学会感恩是一个人最基本的素养 2.使学生懂得,现在每个人享受的快乐生活是通过别人付出得到的,培养学生对父母、他人、社会的感恩意识 3.能够在日常行为中做到感恩父母 4.能够用感恩的心态努力学习,积极生活 活动准备: 1.学生积极准备活动 2.收集有关感恩的资料,阅读有关感恩的故事 3.找好讲故事的学生 活动地点:本班教室 活动过程: 一、班主任寄语: 同学们,有一种行为叫做感恩,拥有感恩之心的人是美丽的,做着感恩之事的人是高尚的也许有人会说,感恩离我们很遥远,其实不然,感恩不像我们想象的那么遥不可及,它常常发生在我们身边,时时伴随着我们成长 通俗地说,感恩就是对别人的关怀和帮助抱有感激之心,感谢之意,回报之举在这个世界上,有许许多多的人或事值得我们去感恩但是,

最值得我们每个人去感恩的人,应该是我们的父母好,今天我们的主题班会《孝敬父母学会感恩》正式开始(展示标题) 二、感受母爱,品位父爱 1.感受母亲的爱(图片:小时候母亲为你挡风遮雨……) 师:无论你身在何处,有一个人,她永远占据在你心中最柔软的地方; 有一种爱,它让你肆意索取,享用,却不要你任何回报…… 这个人,叫“母亲”,这种爱,叫“母爱” 下面我们请陈娜同学为大家讲述一个震撼心灵的母爱故事,这个故事描述的是发生在汶川地震中以为伟大母亲的故事 2.学生讲故事(展示图片及文字) 当救护人员发现她的时候,她已经以这样的姿势定格了:双膝跪地,双手坚定地撑着她的上身向前匍匐着,模样就像行跪拜礼,她的身体被压得变形了,让人不忍目睹,但是在废墟中,拱起了一座母爱的桥不知道她从哪里得到的力量,在大厦即将倾倒的瞬间,在水泥板和砖块狂暴地砸向她的那一刻,她没有趴下,而是用这种独特的姿势支撑着,直到永恒她背负着的是千万斤的废墟啊,但她没有倒下因为母爱的力量在支撑着她! 也许她还活着?救援人员冲她喊叫,用撬棍敲击着水泥框架她没有听见,也没有任何的反应队长从砖石的缝隙中伸进手,触摸到的却是冰凉的躯体于是人们暂时放下了她,走向下一个废墟,去救一息尚存的人

道德与法治培训心得体会

道德与法治培训心得体会 The latest revision on November 22, 2020

道德与法治培训心得体会 广东省河源市紫金县苏区镇小学刘丽芬 从2018年9月6日至21日,2018年10月15日至28日,我有幸参加了“2018年中小学紧缺与薄弱学科乡村教师《法治教育骨干教师培训》培训”。本次培训分两期进行,第一期在韶关学院进行为期16天的集中学习,第二期在广州、中山等地跟岗学习。在集中学习期间,我聆听了很多专家教授的精彩讲座,他们从多方面来阐述,教学语言幽默,问题剖析深入,使我对统编教材《道德与法治》的编写指导思想、教育主题、整体理念、教学方式等有了更深的了解,教育观念进一步得到更新,受益匪浅。 在跟岗期间,我们深入到“番禺区沙湾中心小学”“石碁中心小学”“市桥中心小学”“市桥实验小学”,听了学校领导对德育方面工作的经验介绍,观摩了”道德与法治”优质课。通过学习观摩,我对学校德育工作的开展有了进一步的了解,对“道德与法治”课的授课有了更深的理解。以下是本人这次《道德与法治》培训跟岗学习的几点体会: 一、指导思想明确 小学道德与法治的编写是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充分吸收十年德育课程改革成果,满足少年儿童思想道德成长需要,促进小学生基本文明素养,以反映人类文化成果为核心。编写目的在于同世界性学校德育变革相接轨,以顺应时代的变化,推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进教材,进课堂进头脑,新教材内容的设计重点在知识、技能与能力的关系上,采取的内容编写策略是知识、技能引领,活动穿插,在学习知识、技能中来培养学生学习政治的兴趣。 二、教育主题鲜明。 小学低年段《道德与法治》的教育主题是适应新生活、养成好习惯、奠基

道德与法治教学总结

1 道德与法治教学工作总结 滦阳中学—党艳东本学期,我有幸接触了新教材七上《道德与法治》,在教学过程中,新教材给我带来了全新的体验和诸多感受,使我对新教材有了一定的认识和思考。下面对本学期教学工作做以下总结,具体如下: 第一、根据教材中每一课的六个板块,即“运用你的经验”、“探究与分享”、“阅读感悟”、“相关连接”、“拓展空间”、“方法与技能”,灵活机动的采用多种教学方法,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感知、体验、领会、探究学习内容,探索学习方法。并让课堂的评价方式呈现多元化,如学生自评、他评、小组评、家长评、教师评等,尝试探索一种新的学习评价方式。 第二、在教学中我运用了学生阅读、思考、交

流,从中获得感悟,得到结论的教学方式;同时将讲台对学生开放,鼓励学生利用课余时间查找资料、社会调查,制作课件,课堂上台演示讲解,教师由课堂的主宰者变为教学的参与者、组织者、指导者;也尝试用音乐和视频让学生自导自演一些与教材内容相关的小品等教学方式,使学生产生共鸣,引起学生的思考,活跃气氛,积极主动学习。 第三、《道德与法治》这本新教材,最大的特点是让学生在课堂上自主学习、合作探究、鼓励学生大胆提出问题、探索问题,通过学习探究,自己去感悟生活中的一个道理。事实证明课堂上,老师越是“放手”,学生的思维就越活跃,越能提出有思考价值的问题,课堂上学习的效率就越高,所感悟的道理就越深刻。 第四、新教材是以中学生的现实生活为课程内容的主要源泉,以密切联系学生生活的主题活动或游戏

或生活情景为载体,引导学生在学习中发展,在发展中学习。基于此,在本学期的教学中,我注重让学生课前收集信息,课上展示、交流信息,课后实践,通过学生之间的合作讨论,并结合课堂的小故事、小品、情景研讨,课后的社会调查、写感想、等形式多样的活动,使学生更多地是通过实际参与活动,动手动脑,而非仅仅依靠听讲来学习。从而彻底改变了学生的学习方式。 总之,新教材的课堂教学,有老师说犹如“放风筝”,要求教师既要放飞学生,让学生在知识的天空中自由飞翔,又要在学生将要失控时把学生“拢”回来,这是一种能力,也是一种艺术。一个学期以来,我努力做好本职工作,力求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但在教学工作中也难免存在不足,我会在今后的教学工作中加以改进,不断总结经验教训,扬长避短,继续努力,

道德与法治七下第四单元知识梳理 道德与法治

第四单元走进法治天地 第一框生活需要法律 1:为什么我们的生活与法律息息相关? ①法律就在我们身边。我们在社会中产生的矛盾和纠纷,需要法律来调整。 ②法律作为社会关系的调节器,不仅服务于人们的当前生活,而且指导着人们未来的生活。 ③法律与我们每个人如影随形,相伴一生。 2:什么是法律? 法律是统治阶级意志的体现,是用来统治国家、管理社会的工具,也是调整社会关系、判断是非曲直、处理矛盾和纠纷的标尺。 3:什么是法治? 法治就是依法对国家和社会事务进行治理,强调依法治国、法律之上,要求任何组织和个人都要服从法律,遵守法律,依法办事。 4:法治的重要性? ①法治是人们共同的生活方式,也是国家治理现代化的重要标志。 ②法治助推中国梦的实现,是实现政治清明、社会公平、民心稳定、国家长治久安的必由之路。 5: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总目标是什么? 建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 第二框法律保障生活 1:法律的特征有哪些? ①法律是由国家制定或认可的。 ②法律是由国家强制力保证实施的。(区别于道德等行为规范的最主要特征) ③法律对全体社会成员具有普遍约束力。 2:国家强制力是指什么? 国家强制力主要包括军队、警察、法庭、监狱等。它的运用必须以合法为前提。3:你是怎样理解“法律对全体社会成员具有普遍约束力”? ②在法治社会里,公民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任何人都没有超越法律的特权。 ②每个公民都平等地受到法律的保护,平等地享有权利和履行义务。 ③任何人,只要触犯国家法律,都必须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 4:法律的作用有哪些? ①法律规范着全体社会成员的行为,保护着我们的生活。 ②法律规定我们享有的权利,应该履行的义务。 ③法律通过解决纠纷和制裁违法犯罪,维护我们的合法权益,是我们的保护神。

道德与法治网络教学案例

道德与法治网络教学案例 教学案例是真实而又典型且含有问题的事件。简单地说,一个教学案例就是一个包含有疑难问题的实际情境的描述,是一个教学实践过程中的故事,描述的是教学过程中“意料之外,情理之中的事”。以下是分享的道德与法治网络教学案例,希望能帮助到大家! 道德与法治网络教学案例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知道媒介素养和“信息节食”,了解网络规则能力目标学会“信息节食”;掌握正确地传递网络正能量的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形成正确的网络生活意识和习惯;养成遵守网络规则的意识;养成利用网络合理表达诉求的习惯 【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网络的正面作用,学会利用网络优势正确上网。 教学难点:掌握正确的网络生活方式。 2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展示下列图片) 同学们先欣赏图片,再谈谈感受。教师过渡:通过上一课时的学习,我们知道网络有利也有弊,这几幅图片,告诉我们要学会正确运用网络。今天我们就学习《合理利用网络》。 二、新课讲授目标导学一:理性参与网络生活活动一:小军的一天(展示下列材料) 自从有了网络,小军忙了起来:天气预报觉得很有趣,他收藏了起来,小学的知识很好,收藏起来;谁整理的古代诗词很好,收藏起来;这么美的图片,收藏起来;这么多名人故事,收藏起来,初中的物理、化学、数学知识,收藏起来……在小军的生活中,“收藏”成为主要方式。21教育网 1.思考:初中生小军这一天忙不忙? 2.是什么原因造成的? 教师总结:小军的一天是忙碌的。小军之所以这么忙是因为没有养成良好的媒介素养。不能辨别信息,大量有价值和无价值的网络信息让小军应接不暇。网络影响了他的生活。 教师总结:(1)要提高媒介素养。(2)要学会“信息节食”。活动二:“谣言”来了(展示下列图片) 1.思考:面对网络谣言,我们应该怎么做?

部编版教材道德与法治第四单元知识点

第四单元法律保护我们健康成长 1.在我国,未满(18)周岁的公民为未成年人,(18)周岁以上的公民为成年人。根据2010年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数据,未成年人超过我国人口数量的(1/5)。 2.很多法律规定都涉及具体(年龄)的节点,不同(年龄)阶段在法律上具有不同的意义。有些法律规定(达到)一定的年龄才享有相应的权利,承担相应的义务或责任。 3.为未成年人的健康成长提供法律保障,已成为我国法治建设的重要议题。我国制定了专门的法律,以更有效地保护未成年人,促进未成年人身心健康发展。 4.专门为未成年人制定的法律——(《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中华人民共和国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 5.义务教育关乎中国教育事业的发展。全面提高义务教育质量,不仅有助于促进教育公平,而且对全民族素质的提高和民族的复兴具有重要意义。 6.(《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是我国为了保障适龄儿童、少年接受义务教育的权利,保证义务教育的实施,提高全民族素质而制定的法律,于(1986)年通过,经2006年和2015年两次修正。强调教育公平、(教育均衡)的理念,关注(弱势)群体的受教育问题是这部法律的重要特点。 7.近年来,我国侵害未成年人权益的事件时有发生,这些事情在拷问道德的同时,也暴露出了未成年人(权利保护)方面存在着一系列问题。这些问题已经引起了社会普遍关注。 8.(《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是我国第一部专门保护未成年人各项合法权利的法律。这部法律于(1991)年通过,经过两次修正,明确了对未成年人的家庭保护、(学校)保护、社会保护和(司法)保护。该法为促进为成年人健康成长提供了更好的法律保障,体现了国家对未成年人的关心和爱护。 9.保护未成年人是(国家机关)、武装力量、政党、(社会团体)、企业事业组织、城乡基层群体性自治组织、未成年人的(监护人)和其他成年公民的共同责任。只有(家庭)、(学校)、社会、国家各司其职,才能全方位保护未成年人。 10.从世界范围观察,青少年犯罪已经呈现出(低龄化)、手段智能化、团伙性和(暴力性)犯罪增多的特点。有效预防未成年人犯罪,关键在于集合全社会力量,创造有利于未成年人健康成长的良好环境。作为未成年人,要从小养成(遵纪守法)的好习惯,知法、(守法),铭记“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 11.(《中华人民共和国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是为了保障未成年人身心健康,培养未

孝敬父母学会感恩

《孝敬父母学会感恩》主题班会设计 八年级(10)班 活动目标: 1.使学生认识到,孝敬父母、学会感恩是一个人最基本的素养 2.使学生懂得,现在每个人享受的快乐生活是通过别人付出得到的,培养学生对父母、他人、社会的感恩意识 3.能够在日常行为中做到感恩父母 4.能够用感恩的心态努力学习,积极生活 活动准备: 1.学生积极准备活动 2.收集有关感恩的资料,阅读有关感恩的故事 3.找好讲故事的学生 活动地点:本班教室 活动过程: 一、班主任寄语: 同学们,有一种行为叫做感恩,拥有感恩之心的人是美丽的,做着感恩之事的人是高尚的。也许有人会说,感恩离我们很遥远,其实不然,感恩不像我们想象的那么遥不可及,它常常发生在我们身边,时时伴随着我们成长 通俗地说,感恩就是对别人的关怀和帮助抱有感激之心,感谢之意,回报之举,在这个世界上,有许许多多的人或事值得我们去感恩。但是,最值得我们每个人去感恩的人,应该是我们的父母。今天我们的主题班会《孝敬父母学会感恩》正式开始(展示标题) 二、感受母爱,品味父爱 1.感受母亲的爱(图片:小时候母亲为你挡风遮雨……) 师:无论你身在何处,有一个人,她永远占据在你心中最柔软的地方;有一种爱,它让你肆意索取,享用,却不要你任何回报……这个人,叫“母亲”,这种爱,叫“母爱” 下面我们请杨柳同学为大家讲述一个震撼心灵的母爱故事,这个故事描述的是发生在汶川地震中以为伟大母亲的故事。 2.学生讲故事(展示图片及文字) 当救护人员发现她的时候,她已经以这样的姿势定格了:双膝跪地,双手坚定地撑着她的上身向前匍匐着,模样就像行跪拜礼,她的身体被压得变形了,让人不忍目睹,但是在废墟中,拱起了一座母爱的桥。不知道她从哪里得到的力量,在大厦即将倾倒的瞬间,在水泥板和砖块狂暴地砸向她的那一刻,她没有趴下,而是用这种独特的姿势支撑着,直到永恒她背负着的是千万斤的废墟啊,但她没有倒下,因为母爱的力量在支撑着她! 也许她还活着?救援人员冲她喊叫,用撬棍敲击着水泥框架,她没有听见,也没有任何的反应,队长从砖石的缝隙中伸进手,触摸到的却是冰凉的躯体于是人们暂时放下了她,走向下一个废墟,去救一息尚存的人。或许是得到神灵的启示,救援人员忽然想到了什么,他迅速地往回跑,竭尽全力地把手伸进那女人身子弯成的苍穹中,他探到了一个软乎乎、暖融融的小生命!那是一个孩子!救护队员们把断壁残砖搬开,从她屈曲的身体下面,抱出一个三四个月大的婴儿,在母亲的呵护下,她还酣然熟睡着,因为有母亲的庇护,山崩地裂,并不意味着什么。队长久久地把婴儿护在怀里,泪眼莹莹,满脸慈蔼。橄榄绿和红色的襁褓互相辉映,成为人间最美丽的风景。 孩子毫发未损,她一直安详地睡着,红扑扑的小脸让所有的人为之动容。随行的医生准备给她做体检时,襁褓中却滑出一部手机,上面是一条已经写好的短信:亲爱的宝贝,如

浅谈道德与法治课堂实践体验活动

浅谈道德与法治课堂实践体验活动 发表时间:2020-03-31T08:40:46.799Z 来源:《中小学教育》2020年第402期作者:孙雅彬[导读] 促进良好道德品质和法治意识的形成。因此,我们要对课堂实践体验活动进行有效的实施策略。 山东省莱州市三山岛街道过西小学261417 摘要:体验活动是指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学中以学生体验作为教学目标,从而引导学生感知、思考、领悟体验活动中蕴含的道理和知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使学生在体验过程中积极动脑分析、探究、实践,不仅增强了学生的学习能力,还提高了学生综合能力和道德品质。由此充分可知开展体验活动的重要性。 关键词:小学道德与法治课堂实践体验活动策略 小学道德与法治学科的一个显著特点是实践性。教师要结合学生的生活实际,将道德法治教育与实践活动紧密结合起来,引导学生从实际出发、从小事入手,让学生做到知行合一,多形式、多层面、多角度地参与到学习过程中,促进良好道德品质和法治意识的形成。因此,我们要对课堂实践体验活动进行有效的实施策略。 策略一:以目标为导向,设计体验活动 实践体验活动的实施要求教师精准把握教学目标。教学目标是教学活动的出发点和归宿点,教师在设计活动时,必须要思考和明确设计活动的目的和意图是什么,落脚点以及活动的价值在哪里,活动是否能有效达成教学目标,总之,活动的设计和实施应该以有效实现教学目标为导向。 比如,四年级上册的《班徽设计大赛》一课,这节课的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就是——“通过设计班徽活动,促进班级精神和班级共同奋斗目标的形成。”在制作班徽之前,我们首先得让学生“认识班徽”,我们可以出示三个班徽引导学生观察班徽的特点,思考班徽与班级特点的关联,知道班徽所代表的意义,激发学生设计班徽的兴趣,这就是为了达成知识目标——“认识徽章、了解班徽的重要意义”而设计的环节。在此基础上,我们就可以让学生来“设计班徽”,利用多媒体出示设计班徽的步骤。这是对于方法的指导,让学生知道制作步骤。明确了步骤之后,我们的小组就可以行动起来,此时,活动过程的指导也要为教学目标的达成而服务。因此,在这里对小组活动提出明确的要求:1.每位组员都参与,发表自己的建议;2.组长合理分配任务,人人有事做;3.汇报时,每位成员轮流发言;4.讨论时声音要合适,音乐停止活动结束。在制作班徽的过程中,我们可引导学生对班级的发展进行深度的思考和充分的讨论。这个环节指向于能力目标——“善于和小组同学合作,为班徽的设计献计献策。”最后,我们就要“展示班徽”,也就是对活动效果进行评价,这里的评价语言也要指向于教学目标。在评价的过程中,学生再次明确了本班班徽的意义,更促进了班级精神和班级共同奋斗目标的形成,我们也就高效率地达成了本节课的教学目标。 策略二:创设生活情境,活动形式多样 《道德与法治》课程的一个特点就是生活性,因此,我们在教学中,要有效地创设生活情境。这种实践性活动形式,贵在恰当合理,教师要从教材和学生实际生活出发,努力营造一种自然、美好的活动氛围,激发学生的主动性和参与性,让学生在活动中愉悦地感受、体会、思考和认识,让学生的道德情感得到升华。 例如,教学《班级生活有规则》一课时,我们可以选择学生在校园里的生活为观察点,先是出示课前教室里窗明几净、桌椅摆放整齐的图片,再出示学生离开教室去操场玩耍,桌子上的书本、铅笔堆放得乱糟糟的图片,让学生对比思考:同一个教室、同一个位置,为什么会出现两种截然不同的情况?这些场景都是学生真实生活的再现,学生的思维一下子被集中到课堂上。通过观察、辨析,学生明白了离开教室前应该怎样做才是正确的。我们可以再组织学生开展实践活动,模拟下课离开教室之前的场景,整理桌椅书包后井然有序地离开教室。同时我们对学生的活动进行拍摄,再现在投影仪上,增强学生的规则意识,使学生知道和谐的班级生活处处有规则,明白遵守规则的重要性,提升其班级责任感。 策略三:加强组织调控,保障活动效果 有的时候,老师设计的一些活动方案很好,但是在体验活动过程中,学生一动起来,课堂秩序就会乱。“没有规矩,不成方圆。”所以,在课堂教学中,我们一定要给学生做好规则的渗透,要求学生用心去参与每一次活动。 例如,一年级的《我的好伙伴》这一课,在“网小鱼”的游戏活动中,我用了大约十分钟的时间对学生进行游戏规则的渗透:首先,观看游戏视频,让学生初步了解这个游戏的玩法;然后,学习游戏儿歌,再次观看视频里的自我介绍,并让几个学生做了示范;在此基础上,再次出示“网小鱼”的游戏方法和规则,进行规则的强化;最后,学生开始游戏活动。活动过程中,我适时地对学生出现的问题,也就是课堂的生成进行了处理,充分保障了活动的秩序和效果。活动结束后,我对本次的游戏活动做了评价。在我的引领下,整个游戏活动井然有序,也达到了预期的效果。我们的道德与法治老师,就应该这样对课堂体验活动做好组织和调控,才能有效地保障好活动的效果。 道德与法治课是一门有思想、有温度、有故事、有趣味、有色彩的课程,课堂实践体验性活动丰富多彩,我们要根据学生的学习特点,正确解读教材,挖掘教材内涵,拓展课程资源,精心设计活动。我们只有下功夫把握好道德与法治课程的灵魂和实质,才能真正让这门课照亮学生的心灵世界,促进学生成长为社会主义的建设者和接班人!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