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生态翻译学视角下旅游英语翻译

合集下载

生态翻译学视域下景区公示语翻译策略——以海龙屯景区英译为例

生态翻译学视域下景区公示语翻译策略——以海龙屯景区英译为例

文化学研究生态翻译学视域下景区公示语翻译策略——以海龙屯景区英译为例马山虎!张玉莉"(1遵义师范学院外国语学院,贵州遵义536006;2新疆大学中国语言文学学院,新疆乌鲁木齐830000)摘要:随着国家发布《西部陆海新通道总体规划》,我国西部大开发将进入一个新阶段$对于我国景区而言,更需要借着这个机遇,更好地吸引外国游客,如何规范景区的英语翻译是摆在我们面前亟待解决的问题。

本文从生态翻译学的语言维、文化维和交际维,结合海龙屯景区翻译的一些译文作为例子,对景区公示语的翻译研究提出相应的策略,为类似的研究提供一些有益的参考$关键词:生态翻译学公示语翻译策略2019年8月15日,国家发改委发布了《西部陆海新通道总体规划》近期和远期规划,使我国西部大开发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也是西南地区融入“一带一路”的重大举措。

随着国家长征国家公园的建设和推进,红色旅游变得异常火爆,越来越多的外国游客选择红色旅游&英语作为国际性通用语言,各个景区必有英汉双语的翻译。

当然,对于这旅游景区的公示语而言,译,一达错误,甚至引起一必的笑&体的,了体译为Zhunyi Olympic Stadium,遵义作为贵州第二大经济体红色地,为Zhunyi,着有地的底蕴。

,译学开发展&译,个产——海龙囤景区的译为,语言、际和个对景区公语译进,建,引*一、生态翻译学的含义翻译是和达进,引入翻译学之中,和翻译学有,的翻译的新*1988年皮特+克(P.Newmark)第一次提出翻译生态这个词汇以来,已经有三余年了*2001年10月,任清华大胡庚申香港的一次讲座了翻译点*胡庚申运用性,从生对翻译进行了整体的*胡庚申具体阐述了“翻译应选择论”,语言、际和进转换,在译者适应和选择的过程中对本进的选择和处,达翻译的“信达雅”的目的*二、海龙屯景区简介海屯作为平播战役的战,作为全亚洲保存最完整的中世纪军事城堡,是仅次于长城的军事遗址,2015年7月,成功入选名录;海屯军事城堡是我国中羁縻之制和元明土司制的产物,它见证了中国少数民族政策由羁縻之制到土司制度再到“改土归流”的演变过程,对国内外西南地区土司制度有着极其重的价值*作为个,每有数万外国游客来此参观*因此,如何把海龙囤军事城堡蕴含的深厚的文和传统内涵向国际播显得愈加重要*对于景区的英译问题,景区的翻译,对景区公示语的翻译*三、生态翻译视角下旅游景区公示语的翻译策略汉语属于汉藏语系,英语于印欧语,这译者能为源语言和目语言直接搭建一座“双赢”的桥梁,能够比较好地把源语言的风俗习惯、风土人情、民族特色内达目的语,使目的语也语言的和的含*翻译为这一目,语言、和际用的翻译策略,达完达的目的*语言的是翻译过程语言的应性选择转换,这转换语体、、、(陈刚,2004)*语言的翻译策略,翻译的理,语言我语言的含,这是得译的一,也是翻译中的“”的,是达目的语语言的*海屯景区的有这么一段:海龙屯土司城堡由忠诚的杨氏家族建造,最初的目的是用来协助中国抵御北方蒙古的侵略。

生态翻译学视角下的旅游文本翻译三维转换探析

生态翻译学视角下的旅游文本翻译三维转换探析

学的叙事方式,从生 态 视 角 对 翻 译 生 态 整 体 和 翻 译
播,从而树立中国良好的旅游大国形象.然而,当前
理论本体(翻译本 质、过 程、标 准、原 则、方 法 和 翻 译
旅游翻译市场、翻译质量良莠不齐,严重影响了我国
旅游事业的发展.本文将借助胡庚申教授所提出的
生态翻译学理论,从语言、文化和交际三个维度对英

06

12
作者简介:王 军(
1981
G),男,陕西蓝田人,讲师,硕士研究生,主要从事外国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大学英语教学与研究.
第 4 期 王 军:生态翻译学视角下的旅游文本翻译三维转换探析
基于“适 应/选 择”理 论,胡 庚 申 教 授 将 翻 译 定 义 为
“以译者为主导,以 文 本 为 依 托,以 跨 文 化 信 息 转 换
第18卷 第4期
2019年12月
杨 凌 职 业 技 术 学 院 学 报
J
ou
r
na
lo
fYang
l
i
ngVo
c
a
t
i
ona
l& Te
chn
i
c
a
lCo
l
l
ege
Vo
l.
18No.

De
c.,2019
生态翻译学视角下的旅游文本翻译三维转换探析
王 军
(西安航空学院 外国语学院,陕西 西安 710077)
o
l
ogy,t
r
ans
l
a
t
o
r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sne
edt
oc
a
r

《2024年生态翻译学视角下汉英同传翻译研究》范文

《2024年生态翻译学视角下汉英同传翻译研究》范文

《生态翻译学视角下汉英同传翻译研究》篇一一、引言随着全球化的不断深入,翻译作为语言文化交流的桥梁,日益显示出其重要性。

生态翻译学以其独特的视角和方法论,为翻译研究提供了新的思考路径。

在生态翻译学的理论框架下,汉英同传翻译不仅是一种语言转换活动,更是一种生态环境的适应和选择过程。

本文旨在从生态翻译学视角出发,对汉英同传翻译进行深入研究,探讨其特点、难点及应对策略。

二、生态翻译学概述生态翻译学是一种新兴的翻译理论,它将翻译活动置于一个生态系统中,以生态整体观和系统观为指导,强调翻译过程中的环境适应性、多元性和共存性。

在生态翻译学视角下,翻译活动是多种因素相互作用的复杂过程,包括语言、文化、社会等各个层面。

三、汉英同传翻译的特点与难点1. 特点:汉英同传翻译是即时性、互动性、准确性和流畅性的高度统一。

它要求译者在短时间内准确理解源语信息,迅速进行语言转换,并确保目标语表达流畅自然。

2. 难点:由于中英文的语言差异和文化差异,汉英同传翻译面临诸多挑战。

如语言层面的词汇空缺、语义差异等;文化层面的价值观念、思维方式等。

此外,译者的专业知识和应变能力也是影响翻译质量的关键因素。

四、生态翻译学视角下的汉英同传翻译策略1. 适应选择原则:在生态翻译学视角下,译者在汉英同传翻译过程中应遵循适应选择原则。

即根据具体语境和目标受众,灵活调整翻译策略,以实现最佳的语言和文化适应。

2. 语言转换策略:针对语言层面的难点,译者应采用多种语言转换策略,如增译、减译、改译等,以克服词汇空缺和语义差异等问题。

同时,注重语言的流畅性和自然性,确保目标语听众能够准确理解源语信息。

3. 文化适应策略:针对文化层面的差异,译者应深入了解中西方文化背景、价值观念和思维方式等方面的差异,以实现文化的有效传递和交流。

在翻译过程中,可采用归化、异化等策略,以适应目标语文化的表达习惯。

4. 译者专业素养提升:提高译者的专业知识和应变能力是提高汉英同传翻译质量的关键。

生态翻译学视角下探究旅游英语的三维转换--以《临海概览》中汉语特色结构英译为例

生态翻译学视角下探究旅游英语的三维转换--以《临海概览》中汉语特色结构英译为例

216周筱雨,鲍 芳:生态翻译学视角下探究旅游英语的“三维”转换生态翻译学视角下探究旅游英语的“三维”转换——以《临海概览》中汉语特色结构英译为例周筱雨,鲍 芳(宁波大学科学技术学院 浙江 宁波 315212)作者简介:周筱雨,女,1996年出生,宁波大学科学技术学院翻译专业大三学生;鲍芳,女,1978年出生,宁波大学科学技术学院讲师,硕士学位,从事英语教学工作,研究方向TESOL、翻译等。

【摘 要】随着旅游业的发展,旅游文本的翻译承担着跨文化交流的重要作用。

现在国内旅游文本的翻译主要以增译、删减、增注和类比改写等为主要策略,但仍存在不足。

本文旨在以生态翻译学中的“三维”转换理论为指导,以临海市旅游宣传手册《临海概览》为例,探讨此旅游宣传文本中汉语特色结构的英译是否满足了“三维”转换的要求,是否体现了旅游宣传文本的用词特色,从而为我国旅游宣传资料的英译提供一些可参考的策略与方法。

【关键词】生态翻译学;“三维”转换;旅游英语;汉语特色结构中图分类号:H315.9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1007-0125(2019)01-0216-03一、引言自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的旅游业日新月异,外来游客不断增加,旅游文本的翻译工作也渐渐体现出其重要性。

旅游文本具有各式各样的体裁,其所涉及到的用词方法、特色结构更是值得推敲。

王亚琼也在《浅谈旅游资料英译的基本方法和应注意的几个问题》(王亚琼,2006:100-102)中指出,“旅游是一门边缘科学,涉及多种学科”。

为了更好地促进国家旅游业的发展,许多学者也在努力地为旅游翻译工作做研究。

然而,旅游文本的翻译虽然有了很大的发展,但还是存在着许多不足。

比如译者的跨文化意识薄弱,导致在翻译时出现“内外不分”的错误,“即忽视了外国对象与我们之间历史、地理和政治方面的背景差异,导致译文在思维方式、兴趣爱好和心理诉求上无法满足外国游客”(刘季春,2016:237)。

因此,译者想要成功翻译中文旅游文本,就要以一定的理论为指导,如生态翻译学中的“三维”转换理论,推敲旅游文本的词汇特点,把握汉语特色结构风格,并尽量完整地将这些特色重现在译文中,这样就可以提升外来游客对中文旅游宣传资料的理解,同时也能够为我国旅游文本的英译提供可参考策略。

浅析生态翻译学视角下陕西红色文化旅游资料英译

浅析生态翻译学视角下陕西红色文化旅游资料英译

浅析生态翻译学视角下陕西红色文化旅游资料英译生态翻译学是一种将生态学原理与翻译研究相结合的学科,旨在探讨如何在翻译过程中保护和传播环境相关的知识和价值观。

在这篇文章中,我们将运用生态翻译学的视角来分析一份关于陕西红色文化旅游资料的英文翻译,以探讨其优缺点并提出改进建议。

我们来看一下原文:陕西红色旅游资源包括华山革命纪念地、延安革命纪念地、西北苏区首府吴起、“五老峰”遗址等,每年吸引大量国内外游客。

陕西省旅游局注重开发生态红色旅游,倡导游客走进红色旅游景区,亲近自然,感受红色文化的魅力。

陕西红色旅游既有红色文化的传承和弘扬,也有观光旅游的特色和吸引力。

以下是英文翻译:Shaanxi's red tourism resources include the revolutionary memorial sites of Huashan, Yan'an, Wuqi, and the "Wulao Peak" ruins, which attract a large number of domestic and foreign tourists every year. The Shaanxi Provincial Tourism Bureau focuses on the development of eco-red tourism, advocating for visitors to enter red tourism scenic areas, get close to nature, and experience the charm of red culture. Shaanxi's red tourism not only inherits and promotes red culture, but also has the characteristics and attractiveness of sightseeing tourism.从翻译结果来看,这个英文翻译表达了原文的主要意思,但在生态翻译学的视角下,它仍然存在一些问题。

浅析生态翻译学视角下陕西红色文化旅游资料英译

浅析生态翻译学视角下陕西红色文化旅游资料英译

浅析生态翻译学视角下陕西红色文化旅游资料英译陕西作为中国革命的重要发源地之一,具有丰富的红色文化资源,吸引着越来越多的国内外游客前来参观,探寻历史。

而为了让更多的外国游客了解陕西红色文化,对陕西红色文化旅游资料进行英译工作就显得尤为重要。

本文从生态翻译学视角出发,对陕西红色文化旅游资料的英译进行分析和探讨。

生态翻译学是指将翻译视为一种语言和文化的生态系统,强调翻译过程中翻译者、接受者和原文本之间的相互作用和影响。

在翻译陕西红色文化旅游资料时,生态翻译学视角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把握英译的目的、对象和环境,提高英译质量和效果。

一、英译的目的英译陕西红色文化旅游资料的目的是什么?是为了让外国游客更好地了解陕西红色文化,增进中外文化交流,构建文化和旅游“硬核”竞争力。

因此在英译过程中,需要注重用易于外国游客理解的语言表达陕西红色文化的内涵和特色,建立中、英两种语言之间的语义和文化连贯性,使外国游客能够更好的领略陕西红色文化。

二、英译的对象英译陕西红色文化旅游资料还需要考虑的是英译的对象。

陕西红色文化旅游资料的英译对象不仅是外国游客,还包括他们所属的不同的国家以及文化背景、教育程度等的不同群体。

因此,在英译过程中,需要选择适合目标群体的语言风格和表达方式,比如,对于专业性较强的文化遗址介绍,要采用专业术语和语言风格;对于普及性较强的介绍,要采用通俗易懂的语言和表达方式。

三、英译的环境英译陕西红色文化旅游资料需要考虑的还有英译的环境。

陕西红色文化旅游资料大多在陕西当地发放,但是,外国游客并不会所有陕西甚至中国的相关背景知识。

因此,在英译过程中,需要同时兼顾当地游客和外国游客的需求,并结合文化背景知识的普及推广,进行英译更为合理和贴切,从而使外国游客更好地了解陕西红色文化。

总之,英译陕西红色文化旅游资料需要综合考虑翻译的目的、对象和环境,不断提高翻译质量和效果,让更多的外国游客了解陕西红色文化,促进中外文化交流和旅游发展。

生态翻译视角下旅游文本中的古诗词英译研究

生态翻译视角下旅游文本中的古诗词英译研究

生态翻译视角下旅游文本中的古诗词英译研究摘要:随着文旅融合,国际化交流的日益增加,旅游宣传资料中的古诗词英文翻译在弘扬中国传统文化,向世界讲好中国故事的使命中承担着日益重要的角色。

因此,研究适合旅游文本中的古诗词的英译策略显得尤为重要。

生态翻译理论中的三维转换翻译方法强调翻译活动是在语言维、文化维和交际维进行多维度适应与适应性选择的过程。

译者应综合考虑整体语境,进行适应性转换,实现语言维、文化维和交际维之间的互联互动,达到“语美”、“意美”、“音美”、“形美”的生态平衡,使译语读者得到与源语读者一样多的共鸣、震撼和美感。

因此,本文从生态翻译的视角出发,选取杭州风景名胜景点介绍,从语言维、文化维、交际维的角度出发,探讨适合旅游文本中古诗词的英文翻译策略。

关键词:旅游文本;古诗词英译;生态翻译理论;三位转换翻译;翻译策略随着国际化交流的日益增加以及文化和旅游的融合,旅游宣传资料在弘扬中国传统文化,向世界讲好中国故事的使命中承担着日益重要的角色。

而在这其中,旅游宣传资料中的古诗词英文翻译显的尤为重要。

如果从1871年英国传教士James League的《诗经》英译本问世算起,中国古诗词的英译已经走过将近一个半世纪的历程(蔡丽慧,2012)。

英国学者Herbert Giles将唐诗翻译成英译版本,成效卓越。

而在20世纪末,美国著名诗人庞德更是从反浪漫主义的期待视野出发,从中国古诗词中挖掘出了丰富的材料,从而掀起了意象派诗歌运动,为西方现当代文学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蔡丽慧,2012)由此可以得出,中国古诗词的翻译研究蕴含着无限潜能。

同时,还能够反过来推动其他国家语言文化的发展。

而在西方国家,学者的焦点主要集中于古诗词的整体翻译,对在特定文本,如旅游文本中的中国古诗词的翻译研究少之又少。

在中国,改革开放以后,随着东西文化交流和主体意识增强,中国学者的古诗词英译意识开始觉醒(许渊冲,2003)。

中国古诗词英译的理论从无到有,从形式单调到百家齐放。

生态翻译学视域下旅游景点公示语英译问题研究

生态翻译学视域下旅游景点公示语英译问题研究

生态翻译学视域下旅游景点公示语英译问题研究现如今,旅游是人们娱乐、放松、观光及休闲方式之一,其中旅游景点及宣传文字一直受到广大游客的欢迎,其外文宣传文字的翻译也显得尤为重要。

本文将以生态翻译学的视角,以《生态翻译学视域下旅游景点公示语英译问题研究》为题,对旅游景点公示语的英译问题进行研究。

首先,谈旅游景点的定义,以及它的定义对旅游景点公示译的重要性。

旅游景点指的是人们去游览、欣赏的一种场所,包括故宫、野生动物园、游乐场等等。

旅游景点公示是景点出具的一种信息,对于游客来说,需要通过识别旅游景点公示语,了解景点的基本简介、必须遵守的规定、须知内容等等,因此,旅游景点公示语的准确翻译对于游客的识别及有效管理显得尤为重要。

其次,谈生态翻译学的理念及其对旅游景点公示译的影响。

生态翻译学是一种理念性的翻译学,以知识及社会环境为视域,强调翻译过程中译者应该有意识地融入翻译环境去思考与研究。

基于此,翻译者也应该重视旅游景点公示语中文环境的秩序及文字的表达,并借助该语言的修饰去体现翻译的真实性及自然性,以实现对景点原信息的尽可能准确的传达。

此外,谈旅游景点公示语英译的主题内容。

在英译旅游景点公示语的过程中,译者首先需要确定景点公示语的语义及表意,其次,设计准确的表达。

基于此,译者应该重视景点公示中文环境不变,思考该文字就地修饰,尽可能地准确而易于懂得表达,展示景点原文特色,以实现文字的生态性传播。

最后,以调查研究的方式,调查50个旅游景点公示语在英译中的表达。

本研究从景点文字的内涵、表达性、妥善程度上,全面考量景点公示语英译的表达,从而展现出旅游景点公示语在英译中妥善表达的问题。

综上,本文以生态翻译学视域下旅游景点公示语英译问题进行研究。

首先,谈旅游景点的定义,以及它的定义对旅游景点公示译的重要性;接着,谈生态翻译学的理念及其对旅游景点公示译的影响;最后,以调查研究的方式,调查50个旅游景点公示语在英译中的表达,从而展现出旅游景点公示语在英译中妥善表达的问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 旅 游英 语翻 译 中存在 的不 足 2 . 1 翻 译 中语 法 、 句法错误 明显
中国源 远流长 的历 史文 化与西 方文 化 在很 大程 度 上 存在 着 巨 大 的差异 ,可 以说 中国文 化是东 方 文化 的 代表 。在 世 界观 、人 生 观 以

些不足 ,针 对这 些不足 从 生 态翻 译 学视 角 出发 对 实现更 好 的旅 游 英语翻 译提 出相 应的 对策 。 关 键词 :生 态翻译 学 ;旅 游英 语 ;翻译 ;对 策 中 图分 类 号 :H 3 1 5 .9 文献 标志 码 :A 文章编 号 :1 6 7 1 —1 6 0 2( 2 0 1 6 )2 4 — 0 2 1 9— 0 1
2 .5 忽视 了 中西 方 文 化 差 异
式 。旅游 业能 够让 国际游客 享受 到 别样 的 自然或 人 文 景 观 ,旅 游 英 语 的翻译 能够 进一 步促 进 国际 文化 的交 流 ,将 本 国的历 史 文 化 、人 文精 神通 过视 觉 、听觉 更好 地传 递 给外 国游 客 。 目前 ,我 国越 来 越 多 的景 区已经 采用 双语 标识 了。 当然 ,要 提升 景 区 旅游 的质 量 ,还 有赖 于优 质 的旅游 英语 翻译 。可 以说 ,旅 游 英 语 翻译 对 于旅 游 业 的 可持 续发 展 和对文 化交 流与 传播 发 挥着 重 要作 用 ,它 也 是体 现 和 衡 量一 个地 区文 化软 实力 高低 的重 要标 志 。
我 国学 者指 出 ,生态 翻译 学是 一 门从 生态 学 的 角度 来 研 究 翻译 理 论 的学科 ,其 理论 来源 是基 于 生物 进 化论 。翻译 ,可 以说 是一 种 语 言 的转换 ,语 言是 文化 的重 要标 志 ,文 化是 人 类 物质 文 明 和精 神 文 明 的总和 。也 可 以说 ,翻译 就是 一个 不 断适 应 生 态环 境 和 选择 相 应 的动 态转 换 的过程 。具 体地 说 ,翻译 就是 以原 文 为对 照 以 适应 生 态 环境 译文 的选 择 ,是个 主要 以语 言 、文 字 翻译 原 文所 呈 现 出来 的
词拼 写的错 误 ,突 出地 表 现 为 字母 大 小 写 不分 、单 词 中字母 漏写 、 相 似 的字母 混用 、一个 单词 被拆 开或 是 两个 单词 被 缩 成一 个 ,这 种
思 考和 最优 化选 择 的结果 。整 合度 和适 应 选 择度 越 高 的 翻译 ,其 翻 译 的理 论水 平和 应用 价值 就会 越 高 。生 态 翻译 学 从 整体 角 度 对 翻译
以来 ,译者 习惯 性 的汉语表 达被 应用 到 英语 译 文 的翻 译 中 ,尤 其 是 词语 的排列 顺序 上采 用 中国式 的句 式 排序 ,使 得译 文 比较 难 懂 、语 气也 比较僵 硬 ,无法 体现 出英语 表达 的圆润 和 流 畅 译学 和旅 游翻译 的基 本概 况 1 .1 生 态翻译 学
C E N T E R ” 把 两单 词变成 一 个 ,让 游客 无 法 辨 清是 何 含 义 ;在 某 景 点 一办公 室 门上 写 着 “ 办 公 室 、维 权 部 ” ,被 翻译 成 “ O ic f e ,w e i p o w e r d e p a  ̄ m e n t ” 。这些现 象 往 往会 引起 外 国友 人 的 困 惑 ,也 反 映 出译 者 的粗 心大 意。
的方法 、策 略进行 了相 应 的概 括 和 总结 。 因此 ,在 很 大程 度 上 ,从 生 态翻 译学 视角 出发 ,旅游 英语 翻译 具有 重要 的指 导作 用 。
1 .2 旅 游翻 译
马虎做 事或 是基 本 功 不 扎 实 的 翻 译 往 往 导 致 外 国 游 客 对 此 感 到 困 惑 ,曲解 原 意 。在 许 多旅 游 景 点 单 词 拼写 错 误 的 例 子很 多。 例如 :
2 0 1 6年 1 2月
西部 皮 革
文 化 与 探 索
浅 析 生 态 翻 译 学 视 角 下 旅 游 英 语 翻 译
于 秀杰
( 伊 春 职业 学 院 ,黑龙 江 伊春 1 5 3 0 0 0 )
摘 要 :随着 经济 的不 断发展 ,旅 游 业作 为一种 新兴 产业在 各 大地 区有 着 重要 的影 响 力 ,正 处 于蓬 勃发 展 的 阶段 ,旅 游 翻译 也逐 渐成 为衡 量一 个地 区文化 软 实 力的重要 标 志。本 文主 要 围绕 生 态翻译 学基 本 理论 知 识 ,从 宏观 角度 分 析旅 游英 语翻 译 现存 的
世 界 。在翻 译的 过程 中 ,译 者 需要 进行 多 维 度 的思 考 ,进 行 最优 化 地 选择 ,结 合诸 多 因素进行 选 择 。成 功 的 翻 译则 是译 者 进 行 多角 度
缺乏跨 国际交 际 的意 识 ,在 翻译 过 程 忽 略 了旅 游 英 语标 识 的作用 , 在翻译 中过 多地 考虑 汉语语 法 ,忽 略 了东西 方 文化 的差异 ,并 不 利 于外 国人理 解 。如 一 些 英 语 标 语 “ 禁 止打手机 ” ,被 翻 译 为 “ N o d a s h o  ̄ i ” ;“ 禁止 拍 照 ” 被 翻译 成 “ N o p a i z h a o ” ,这 样 中 国式 的 英 语 翻译 往往 会使 得外 国游 客感到 一头雾 水 。 2 .4 单词拼 写 漏洞 百 出 许 多旅 游景 区在公 共标 识牌 上写 的英 语 翻译 有着 各 种各 样 的单
写 “ C h a i n ”往 往写 成 “ C h a i a n ” ;写 “ 游客 中心 ” 写成 “ V I S I R O R
随着 人类 文 明 的不 断进 步 ,国际交 流 不 断加 深 ,在 旅 游业 不 断 蓬 勃发 展的 同 时 ,旅 游 翻 译 也 逐 渐 成 为 一 种 跨 国 际 的 文 化 交 流 方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