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 动物行为学-PPT

动物行为学习题

动物行为学习题 选择题 1、下列属于后天获得的行为是: A.候鸟迁徙B.鸟类筑巢C蜘蛛结网D.复杂的“鸟语” 2、生活在离海边50公里的某种小鸟,每天飞到海边取食时间都比前一天迟到50分钟。这种现象叫: A.日节律B.潮汐节律C。月节律D。无规律 3、在自然选择过程中,最终对动物行为起支配作用的遗传物质是: A.染色体B.DNA C.基因D.RNA 4、蜜蜂是一种典型的社会性昆虫,它们的社会生活高度发展主要表现在个体形态和职能分工上的高度专门化,在蜜蜂群体中表现出明显的利他行为。 A.蜂王B.蜂后C。工蜂D。雄峰 5、城市中喜鹊的巢与巢间距很近,远小于市郊野外种群的巢间距离,其原因是(多选): A.合适的巢址分布密集B.食物充足C。利于繁殖D。喜鹊喜欢群居 6、下列行为中哪种行为属于后天学习来的行为?(多选) A.小鸭子出生后跟随首先看到的移动物体 B.小狗看到装食物的空盘子时也会分泌唾液 C.幼猴将马铃薯放在水中后洗净后再吃 D.山雀喜好取食个体较大的毛虫 7、无毒的拟斑蝶外观酷似色彩鲜艳、身体有毒的王斑蝶,这—现象属:(多选) 拟态中贝茨拟态是指可食性物种模拟有毒、有刺或味道不佳的不可食物种的拟态现象;缪勒拟态是指一种生物模仿其他生物以便于接近进攻对象的拟态如蚁蛛。 A.贝茨拟态B.缪勒拟态C.警戒色D.保护色 8、根据动物行为的定义,你认为下列哪项不是动物行为: A.黑猩猩为另一只黑猩猩梳理毛发B.雄螽斯在交配时,给雌螽斯提供食物C.地松鼠在洞穴附近直立,观察周围环境D.郊狼盘算如何阻止同伴来争夺猎物 9、动物的警戒色是用来: A.吸引配偶B.提醒捕食者自己是不可食的 C.保证动物体色与周围环境颜色一致D.吸引传粉昆虫 10、Lehrman设计了一个关于斑鸠的实验,实验分三个组:(1)全为雌鸟,单独饲养;(2)雌鸟与雄鸟配对饲养,不提供筑窝材料;(3)雌鸟与雄鸟配对饲养,提供筑窝材料。然后给各实验组每只雌斑鸠一窝卵,检查它们的孵窝情况。结果发现:第(1)组的雌斑鸠没有一只孵卵;第(2)组的雌斑鸠,从第6,7和8天,孵卵的雌性斑鸠比例越来越高,但不是所有的雌斑鸠都孵卵;第(3)组中,第8天,所有的雌斑鸠都开始孵卵。基于这个实验我们可以认为: A.雄性配偶能够引起雌鸟的全部孵卵行为 B.筑窝材料能引起雌鸟的全部孵卵行为 C.雄性配偶和筑窝材料是雌斑鸠孵卵的前提条件 D.实验设计不合理,不能得出任何结论 11、在繁殖季节,个体小的雄鸟对同类的鸣唱反应强烈,它们会靠近播放类似鸣唱录音的设备,并将回应播放的录音而发出鸣叫。通过这一技术可以确定该物种的种群密度。这项技术的理论依据是: A.个体小的鸟傻,它们会接近任何陌生的声音 B.个体小的鸟聪明,它们会接近任何陌生的声音

动物行为学 自作答案

《动物行为学》复习思考题 1什么是动物行为和动物行为学?动物行为学研究目的和意义是什么? 为了满足个体生存和种群繁衍的要求,适应体内外环境的变化,动物的个体和 群体所做出的有规律、成系统的适应性活动就是动物行为。 动物行为学是研究动物对环境和其他生物的互动等动物行为问题的学科,研究的对象包括动物的沟通行为、情绪表达、社交行为、学习行为、繁殖行为等。 人类与其他动物的根本区别是人类不断探索我们所处的世界,这不仅仅是出于好奇心,也是为了人类自身生存的需要。作为一种社会动物,人类也希望通过了解动物的行为来理解自己的行为。 更好地了解动物行为将有助于人类更好地协调人与自然的关系,促进人类保护濒危稀有动物物种。濒危动物迁地保护时,需要研究、掌握动物的行为;研究动物行为有利于澄清关于动物疼痛和动物福利等方面的问题。 2.简述动物行为学的研究历史和现状。 亚里士多德《动物记》----行为的基本观察、记录。 法布尔《昆虫记》----昆虫行为的系统观察和记录。 达尔文《物种起源》和《人类及动物的表情》等----行为的进化。 1947. 行为学期刊《Behaviour》(行为) 1953. 《Animal Behaviour》(动物行为) 1954. 《Insect Society》(昆虫社会) 1956. 《Behavioural Science》(行为科学) 1963. 《Experimental Journal of Animal Behaviour》(动物行为实验杂志) 1964. 《Journal of Experimental Journal of Animal Behaviour》(行为实验分析) 1966. 《Physiology and Behaviour》(生理学和行为) 1970. 《Brain, Behaviour and Evolution》(脑,行为与进化) 1971. 《Behaviour Genetics》(行为遗传) 1978. 英国出版第一本行为生态学论文集《Behavioural Ecology—an Evolutionary Approach》1982. 第一本行为生态学理论专著《An Introduction to Behavior Ecology》 1983. 在Mainz召开了第一次国际性动物行为学讨论会 1999. 《An Introduction to Behaviour Ecology》第四版(Krebs & Davies) 1973. 《Learning and Behaviour of Animal》(动物的学习与行为) 1975. 《Applied Ethology》(应用行为学) 1975. 《Animal Behavioural Process》(动物行为进程) 1977. 《Bird Behaviour》(鸟类行为) 1977. 《Behaviour, Ecology and Sociobiology》(行为、生态和社会生物学) 1978. 《Behaviour and Brain Science》(行为和脑科学) 1980. 《Ethology and Sociobiology》(行为学与社会生物学) 1998. 《行为生态学》尚玉昌,北京大学出版社 2004. 《动物行为原理与物种保护方法》蒋志刚,科学出版社 在过去的二十多年中,对动物的行为已经出现了一个新的研究方法,即行为生态学和社会生物学研究法。行为生态学和社会生物学在很多方面都是相似的,它们都进行大量的野外工作,以野外工作为主,但也在实验室进行试验。它们都十分注意推理过程,包括所研究动物生态学方面和自然选择对动物行为作用方式方面。

生态学与动物行为学答案

生态学与动物行为学 单项选择题(每小题1分): 1. 当代环境问题和资源问题,使生态学研究的主体发展为 A.自然环境B.人工干扰环境C.人类D.植物 2. 现代生态学研究的主流是 A.个体生态学B.种群生态学C.群落生态学D.生态系统生态学 3. 全球生态学研究的对象是 A.全球陆地B.全球海洋C.整个生物圈D.整个宇宙 4. 导致臭氧层破坏的主要元素是 A.碳B.硫C.氯D.氟 5. 确定生态系统内消费者营养级的依据是 A.个体大小B.食性C.食量大小D.主要食性 6. 在陆地生态系统中,最容易成为初级生产限制因子的是 A.二氧化碳B.温度C.水D.营养物质 7. 下列哪一种元素没有任何气体形式或蒸汽形式的化合物,属于典型的沉积型循环物质。 A.硫B.磷C.碳D.氮 8. 待分解资源的质量对分解过程具有重要的影响,下列哪一种物质分解的速度最快。 A.动物遗体B.死亡的微生物C.枯枝D.落叶 9. 对植物枯枝分解起作用的生物主要是 A.细菌B.真菌C.放线菌D.土壤动物 10. 测定水体生态系统初级生产力的黑白瓶法主要是根据哪一种物质含量的变化而设计。 A.二氧化碳B.氧气C.氮气D.二氧化硫 11. 在理想条件下,净初级生产量的最大估计值是总入射太阳光能的 A.6.8% B.5.2% C.3.6% D.2.4% 12. 组织生长效率是指生产量与同化量之比值,下列哪种动物的组织生长效率最低? A.鼠B.蝗虫C.蚯蚓D.鱼 13. 同化效率是指同化量与摄食量之比值,下列哪种动物的同化效率最低? A.鱼B.蝗虫C.蚯蚓D.鼠 14. 下列哪一类动物不属于消费者 A.啮齿动物B.鱼类C.蝗虫D.蚯蚓 15. 下列元素中,既属于沉积型循环,又属于气体型循环的是哪一种?

生态学和动物行为学试题

生态学和动物行为学 1.温度对卵的孵化影响很大,请问在下面哪种情况下卵的孵化期最短?()A.在适温范围的下限温度B.在适温范围的上限温度 C.一直保持在最适温度D.在适温范围内温度有些波动 2.有一种植物,其松弛期(或喜暗期)是喜光的,如果这一时期将植物处于无光的环境,则抑制了它的发育,这种植物对光而言是() A.长日照植物B.短日照植物C.广光性植物D.狭光性植物 3.在某一地方,陆生蜗牛在夏季常常钻入枯叶层内、石块下或土壤内,并呈麻痹状态,造成蜗牛这一现象最可能的因素是() A.日照强度B.水分C.日照长度D.气候 4.一种生物对环境因子都有一定的忍受范围,一种生物在整个个体发育过程中,对一种环境因子的忍受范围是() A.完全相同B.完全不一样C.不一样D.具可塑性 5.下列符合耐受性定律的是(多项)() A.青蛙成体生活于水边或潮湿地区B.植物种子萌发对温度要求严格 C.氧气是幼鸟出壳的必要条件D.南极企鹅只生活于南极 6.下列植物中属于阴生植物的是(多项)() A.蒲公英、大蓟、槐B.连钱草、红豆杉、铁杉 C.人参、三七、半夏D.柏、松、栎 7.云杉不能在华北平原上生长的原因是() A.降水量太大B.温度过高 C.土壤中缺乏云杉生长所需要的元素D.温度过低 8.下列动物所表现的行为与光周期相关的是(多项)() A.家燕的迁飞B.麻雀食性的季节变化 C.雪兔在冬季换上白毛D.玉米螟老熟幼虫的滞育 9.下列动物之间食物竞争最激烈的是() A.噬菌体和细菌B.蛙和鱼C.大象和鹿D.马和羊 10.在一个多变的生态系统中,生存机会最多的种群是()A.个体最大的种群B.个体最小的种群 C.个体差异最少的种群D.个体差异最大的种群 11.性成熟较早的动物,其后代出生率() A.较低B.较高C.动态平衡D.变化较大 12.种群的指数增长是有条件的,条件之一是() A.在该环境中只有一个种群B.该种群对环境的适应比其它种群优越的多C.环境资源是无限的D.环境资源是有限的 13.下图表示存活曲线。这些曲线表 示3个不同物种在任一特定时刻的残存的(幸存的)个体百分数。研究这些存活曲线,下列哪一个组合是对的?() A.1⑵、2⑶B.1⑴、2⑶C.2⑶、3⑴D.1⑴、2⑵E.2⑵、3⑶ 1 2 3 年龄(相对时间单位) 种 群 的 生 存 % 100% 10% 1% 0.1% ⑴大象⑵青蛙⑶兔

生态学的10个规律

高中生物竞赛辅导 《生态学与动物行为学》 日照实验高中崔宝刚 一、生态学的十个规律 1.生态学是科学:生态学是关于动、植物投资的一门科学。生物的行为都是一种投资行为,与经济学密切相关。 生态农业、生态旅游、生态党和生态平衡等 A.大面积森林砍伐、滥施开垦干草原、破坏沼泽、围湖造田、环境污染---生态不平衡; B.生态平衡像“收支平衡”一样,是指生态系统的物质和能量的输入和输出相平衡,从而形成相对稳定的状态;这种平衡是好还是坏? C.生态平衡不存在(发展观),常用生态系统稳定性描述。 生态学的研究成果并不直接产生或指挥伦理和政治的运动。 2.生态学只有按照进化论才能被理解 (1)离开了进化论,生物学就没有了意义。 (2)形态学、生理学和行为学等的巨大多样性都是亿万年进化的结果。 例:为什么鸸鹋(澳洲鸵鸟)、几维鸟(新西兰唯一保存下来的无翼鸟; 新西兰人把从我们中国引种去的猕猴桃,称为几维果)和美洲鸵鸟等都是无翼的?——进化的结果。 (3)从更广的水平而言,进化的趋势是使有机体的适合度(fitness)最优 (4)由于环境是对于有机体的基本约束,所以生态学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忽视进化和遗传?---错 3.“对物种有利”现象并不存在 自然选择将有利于那些传给大多数后裔的基因 假如兵蚁或工蜂在防御性攻击后自取灭亡(工蜂遇敌时,不得已而使用螫针,螫针会连同一部分内脏拉出,这是一种自杀性的行为,但它保卫了蜂巢内同胞的安全)或雌章鱼在生产后就即可死去只是对物种其它个体有好处,但是对携带基因的个体是不利的,那么进化将有利于别的基因取代它,这种死亡的意义并不在于利它。 由于同样的理由,认为种群大小通过出生率降低而受到限制是“为了对物种有好处”的论点同样是不可靠的。基因是自私的,只对自己有利。自然界中并不存在某种个体含有利它基因现象。 无论是利他行为还是种群调解,用进化作用于个体的观点都是很容易被理解的。 4.基因和环境都很重要 先天定型行为与学习行为 动物的行为也像消化道内的酶一样,同样是被基因控制的。目前有许多基因控制行为特征的实例。 学习行为也是重要的,很多鸟类出生时就和同种鸟类分开,成体后并不会本种鸟叫。 正确评价这两方面因素的基本性质及其相互作用的事实,对于正确理解生态学是很重要的。 5、理解复杂性需要模型 首先要确定小的特定问题:如“雄性乌鸫为什么形成领域?” 然后要“提出特定假设”:有领域的乌鸫能得到更多的交配机会。 再次要检验特定的假说

动物行为学实验室建设要点

动物行为学实验室建立要点 动物行为学实验室建立要点:动物行为学分析系统,是指通过对动物行为的视频、光电和生物电等信号的采集,并结合计算机图像处理、提取动物行为的轨迹并计算实验动物对象的各种行为学参考指标,用来进行评价药物效果和影响的软件及硬件系统。 一、动物行为学实验室建设原则 实验室建设原则参考普通环境标准,该环境设施符合动物居住的基本要求,不能完全控制传染因子,适用于饲养教学等用途的普通实验动物。 1.给水排水系统:上水水压0.3-0.5MPa,冷热水分别独立提供;实验室下水口距地面高度低于10cm。 2. 实验室内光照度:室内光照度恒定,阻断室外光线(隔光窗帘或无窗户),室内光源由室内灯提供,分为实验光源和工作光源,实验光源根据不同实验设备专门布置射灯位置及角度,实验时保持实验光源提供的光照度恒定不变(可以用光照计测量);工作光源漫反

射光源,照度为150-300LX. 3.动物房光线:动物房内要有较亮的工作光线和较暗的生活光线调节;要装有昼夜明暗交替照明系统,每12h轮转照明,工作照度150-300LX,动物照度15-20LX,调节实验动物节律跟人类一致。 4.通风:实验动物一般对气味非常敏感,所以实验室、动物房要有独立的通风系统,换气次数8-10次/h,气流速度0.1-0.2m/s(最好是从笼子里出来直接排到室外,而不是排到室内)。 5.隔音:实验室建设初期可在四周墙壁中加装隔音层或者后期加装波峰海绵,室内噪音低于60dB(也可购置专门的隔音箱)。 6.温度:室内温度恒定19~26℃为宜(日温差小于4℃),推荐20~25℃(日温差小于3℃),冷热双制空调系统是必需的。 7.相对湿度控制在40%~70%较好。 8.动物房距离实验室的距离因在同一隔离区域内,实验动物繁育、生产、实验设施应与生活区保持大于50m的距离,尽量避免实验动物的搬运过程接触外界。 9.实验过程中禁止实验人员或其他人员在实验室内或实验室门外频繁进出,避免在同一间实验室内同时进行两项或两项以上的实验,去除实验人员对实验动物的影响。 10.动物行为学实验设备一般体积较大、数量较多,实验室空间根据实验设备的要求定制和设计实验场地。 11.实验室的电脑操作室要求独立一个房间,避免影响实验。 12.每套电脑因单独控制一套设备为宜。 13.实验室最好配置恒定白噪音发生器(避免外界和动物间的声音干扰) 14. 实验室的电气指标要求三厢,可拼配接20A电流。实验室因配置UPS设备,保证实验室供电稳定性保证实验正常进行 15. 走廊宽度不应少于1.5m,门宽度不少于1.0m,房高不能低于2.8m。

智慧树知道网课《动物行为学》课后章节测试满分答案

第一章测试 1 【单选题】(1分) 由蝌蚪到青蛙行为变化的研究属于动物行为的()研究。 A. 发育 B. 原因 C. 功能 D. 进化 2 【判断题】(1分) 无论在什么条件下,动物行为的表达都是为了自身的生存。 A. 对 B. 错 3 【判断题】(1分) 高等动物一旦濒危,就难以恢复,一个重要的原因是学习行为所占比例较大。 A.

错 B. 对 4 【单选题】(1分) 当一个学生经历多次失败后认为失败是因为自身能力不足的时候,这个学生处于()状态。 A. 攻击 B. 自责 C. 习得性无助 D. 习惯化 5 【多选题】(1分) 研究动物行为有助于()。 A. 动物保护 B. 理解人类自身行为 C. 动物驯养繁殖

D. 野生动物疾病控制 E. 人与动物冲突控制 第二章测试 1 【判断题】(1分) 克劳格原理要求研究人员在研究一个科学问题时要选择一种合适的动物,动物行为学研究也不例外。 A. 对 B. 错 2 【判断题】(1分) 动物的年龄、性别、社会等级等都可能影响到对动物的观察。 A. 对 B. 错

3 【多选题】(1分) 以下技术和设备可以应用到研究动物行为中的有()。 A. 望远镜 B. 物联网技术 C. 户外相机 D. 夜视仪 4 【判断题】(1分) 黑头鸥把蛋壳残片扔到鸟巢外面是因为蛋壳残片吸引天敌,这属于因果研究。 A. 对 B. 错 5 【多选题】(1分) 在设计动物行为实验时,可以利用()。

A. 动物本身差异 B. 移除实验 C. 人工控制 D. 使用模型 第三章测试 1 【判断题】(1分) 刚性行为和弹性行为的区别就是动物随着占有资源量的变化表达的频次和持续的时间是否有显著的变化。 A. 对 B. 错 2 【多选题】(1分) 动物往往存在同性集群,常见的原因有()。 A. 活动预算不同

《动物行为学》考试中心

《动物行为学》复习提纲 一名词解释(4分*5=20分) 1 动物行为学:动物行为学是研究动物与环境和其他生物的互动等动物行为问题的学科,研究的对象包括动物的沟通行为、情绪表达、社交行为、学习行为、繁殖行为等。 2 动物的学习行为:学习行为是动物在遗传因素的基础上,在环境因素的作用下,通过生活经验和学习获得的行为,属后天性行为。 3 初级防御:防御行为是指任何一种能够减少来自其他动物伤害的行为,可区分为初级和次级防御,但这两个防御的概念只适用于种间而不适用于种内。初级防御不管捕食动物是否出现均起作用,它可减少与捕食者相遇的可能性,有四种类型,即穴居、隐蔽、警戒色、拟态;次级防御只有当捕食者出现之后才起作用,它可增加和捕食者相遇后的逃脱机会。 4 领域:领域是动物竞争资源的方式之一,是动物(个体、家庭或群体)排他性地占有并积极保卫的一个区域,这个区域不允许其他动物侵入,其内则含有占有者所需要的各种资源,如食物、巢地、配偶等。 5 迁移:迁移是动物群从一个区域或栖息地到另一个区域或栖息地的移动行为,尤其是指鸟类(迁徙)和鱼类(洄游)在一年的特定季节离开一个区域,后来又回到这个区域的周期性的移动。 6 优质基因假说:主要含义:①雄性个体在其存活技能方面存在着多方面的遗传差异②雄性个体的行为和装饰提供着自身基因实用价值的精确信息③雌性个体利用这些信息选择配偶,其配偶基因将有助于它产生特别有活力的后代。 7 亲代哺育:也叫亲代抚育或投资,就是指双亲为增加后代存活机会所做的一切事情,如,亲代对子代的保护、照顾和喂养。所谓亲代投资是指亲代靠牺牲再次生育的机会所做的可使更多现存子女发育到成熟期的任何事情。 8 拟态:一种动物如果在形态和体色上模仿另一种有毒和不可食的动物而得到好处,这种防御叫拟态。 9 性选择:即在两性的潜在生殖力存在差异的情况下,其中一性对另一性的追求,其所选择的特征是用于竞争配偶和吸引异性。 10动物通讯:即个体通过释放一种或几种刺激性信号,引起接受个体产生行为反应的过程。信号是用于交流信息的任何符号、状态和标志等,其本身并无意义,但它能被快速识别,更重要的是它代表着一系列复杂的生物属性,如性别、年龄、大小、敌对性或友好性等等。 二简答题(8分*5 =40分) 1观察动物的行为有哪些原则? (1)熟悉研究对象、坚持长期跟踪观察(2)在不被动物觉察的情况下进行观察(3)动物个体的鉴定和识别。 2 领域有哪些标记? 领域的视觉、声音、气味、电标记。 3 鸟类迁移有什么意义和作用? ①使鸟类始终生活在最适宜的气候里,拥有丰富多样的食物来源,有利于维持它们强烈的代谢②因为养育后代需要大量的食物,这样可以为养育后代创造最合适的条件③在北方能最大量地孵卵,季节昼长,有丰富的昆虫,亲鸟能有机会充分收集食物④在北方敌害较少,而且这一年一度的脆弱幼鸟的出现不会促使敌害种群形成⑤使活动空间大为扩展,有利于繁殖和争夺占区的行为⑥有利于自动平衡,能使鸟关避免气候悬殊⑦提供了鸟类种群向新的分布区扩散以及不同个体间接触和交配的机会,因而在进化方面也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4 亲代投资的意义和目的是什么? 亲代投资是指双亲为增加后代存活机会所做的一切事情,可以增加后代的成活机会,保证亲代最大限度地把基因传递给后代。 5 简述鳗鲡的洄游行为。 鳗鲡属的幼鱼在淡水中成长,至性成熟后迁移到大海中繁殖,之后又带着幼鱼迁移到淡水中生活,

2000-2010联赛生态学、动物行为学试题

2000-2010联赛生态学、动物行为学试题 一、单项选择题: 2000年 42、某牧草留种区,为了预防鸟啄食草籽,用网把留种区罩起来。后来发现草的叶子几乎被虫吃光了。发生这种现象的根本原因是: A.害虫过度繁殖B,干旱缺水引起害虫 C.食物链被破坏 D.上升后又下降答() 57、在下列几种生态系统中,自动调节能力最大的是: A. 水稻田 B.草地 C. 北方针叶林 D.热带雨林答() 58、生态学是研究: A. 各类生物的形态和结构的科学 B. 生物和环境之间相互关系的科学 C. 生物牺居的科学 D. 不同生物之间相互关系的科学答()2001年 15.菌根是________在植物体上形成的,二者是一种________关系。()A.细菌;寄生B.真菌;互惠共生C.真菌;附生D.根瘤菌;互惠共生61.根据森林层次和各层枝叶茂盛度来预测鸟类多样性是有可能的,对于鸟类生活,植被的比物种组成更为重要。() A.面积大小B.分层结构C.是否落叶D.阔叶与针叶 62.生物群落的动态至少应包括三个方面的内容:群落的内部动态、_______和地球上的生物群落的进化。() A.群落的演替B.生物群落的年变化C.干扰D.季节性变化 63.下面是某生态系统食物网的示意图,请分析后回答(本题2分)。 D E ↗↗ ↑ A → B → C (1)要使最高营养级的生物的产量最高,把能量集中引向最高营养级的食物链是_____。() A.A→B→C→EB.A→B→EC.A→DD.A→B→C (2)生物E和C之间的关系是_______。() A.竞争B.捕食C.竞争和捕食D.互利共生 64.身体无毒的拟斑蝶,外观酷似色彩鲜艳、身体有毒的王斑蝶,这一现象属于_____。()A.保护色B.拟态C.警戒色D.协同进化 68.下面哪种因素对种群大小有影响?() A.捕食B.资源C.竞争D.污染E.以上所有因素均影响种群大小70.判断下列有关食物链说法哪项是正确的?() A.食物链是生态系统中能量流动的渠道 B.捕食食物链是陆地生态系统中主要的食物链 C.沿着食物链的方向,动物个体越来越大 D.在食物链中,根据动物的食性,每种动物只能归属于某一个特定的营养级中72.判断云杉不能在华北平原上生长的原因。() A.降水量太大B.温度过高 C.土壤中缺乏云杉生长所需要的元素 D.温度过低 73.关于动物对高低温的耐受极限,下面哪项特征不属于高温致死的原因?() A.酶活性被破坏B.脱水使蛋白质沉淀 C.氧供不足,排泄功能失调D.神经系统麻痹 2002年 96.在下列群落演替系列中,哪一种演替属于异养演替。() A.从湖泊到森林; B.从裸岩开始的演替; B. 从一个动物尸体开始的演替;D.从荒废农田开始的演替。 97.假定有两种植物共同生长在一个盆中,当两种植物被分开种植物时,一种死掉了,另一种生长得要好得多,请问它们之间是什么关系? () A.寄生B.共生 C. 自养D.异养 98.食蚜蝇长得极像是蜜峰,这种现象属于:() A.警戒色B.混淆色 C. 拟态D.隐蔽 99.有些蝶类翅上生有很多小眼斑,其功能是() A.装饰B.吓退小鸟 C. 吸引小鸟啄食 D. 吸引异性

动物行为学试题及部分答案

动物行为学 院(系)、姓名、学号 . 考试(答卷)日期年月日 一.选择题(每题仅一个最佳选择, 将所选字母填入括号中, 每 小题2分,共30分) 1.下面行为不属于动物反捕食对策的是( c ) A. 拟态 B. 猴子报警鸣叫 C. 猫掩埋粪便 D. 鼠兔割草堆成垛 2. 决定动物婚配制度的主要因素是什么? ( d ) A. 栖息地面及大小 B. 种群密度 C. 后代的生活型 D. 食物在栖息地的分布状况 E. 中群众个体形态差异大小 3. 鼠在求偶行为中,主要通过什么吸引异性? ( b ) A. 姿势 B. 声音 C. 信息素 D. 以上诸因素共同作用 4. 乌鸦见到稻草人时,开始十分害怕, 时间长后反应没有了, 这种行为方式是: ( d ) A. 条件反射 B. 试错学习 C. 习惯化 D. 适应 5. 冬季释放预先经受额外光照的乌鸦, 这些乌鸦将 ( b ) A. 停留在原地 B. 向南飞行 C. 向北飞行 D. 不之所措 6. 有关动物的领域, 下面那种说法是错误的? ( b ) A.个体大的动物, 领域面积也大. B.同样大小的动物, 食草动物领域面积大于食肉动物的. C. 生活区内资源分布越均匀, 越易产生领域行为。 D. 领域面积往往随动物生活史而变化. 7. 当狮群中产生一只新狮王时, 新狮王常常将前一任狮王的雄性幼仔杀死, 这是因为 ( a ) A. 新狮王要繁殖更多的后代 B. 这些雄性幼狮妨碍它活动 C. 这些雄性幼狮妨碍它采食 D. 这些雄性幼狮妨碍它繁殖 8.孵化后由人喂大的小鸭尾随饲养者走动, 游泳; 孵化后由人喂大的雀类小鸟在 繁殖季节以人的拳头作为求偶对象, 这是因为 ( c ) A. 它们好奇 B. 它们喜欢跟着人 C. 在发育敏感期产生的印记 D. 它们乞食 9. 关于“蜻蜓点水”现象的正确解释为 ( c ) A.蜻蜓在飞翔中饮水 B. 蜻蜓通过身体触水做标记. C. 雌性蜻蜓的产卵行为 D. 雄性蜻蜓的求偶行为

2012寒假清北学堂生态学&动物行为学模块试题

2012寒假生态学&动物行为学模块试题 一注意事项: 1.使用2B铅笔在机读卡上作答。 2.试题为单选和多选混排,每小题只标明分值,分值不代表是否为多选,是否为多选可从题干中判断。答案完全正确才可得分。 3.答题时间120分钟。 二选择题 1. A, B, C 三种昆虫,在25℃下完成发育分别需要20、18、10天。在15℃下完成发育分别需要50、40、30天,有关其生物学零度,正确的排列顺序是:C A A>B>C B. B>A>C C. C>A> B D. A>C>B 2. 有关生物种群,判断下面说法正确的是:BCD A. 种群是同一物种所有个体的集合 B. 种群内的个体共有一个基因库 C. 种群占有一定的分布区 D. 种群是进化的基本单位 3. 脊椎动物在自然界长期存在的基本单位是:C A. 个体 B. 成对(♂♀) C. 种群 D. 群落 4. 下列不属于自然种群基本特征的是:C A. 空间特征 B. 数量特征 C. 形态特征 D. 遗传特征 5. 有关一个地域负载能力的说法哪个(些)是正确的:ABCD

A. 一个地域的负载能力是由其有效资源决定的 B. 当一个种群数量超过了其生存地域的负载能力时,种群会下降 C. 负载能力会根据环境条件的改变而变化 D. 一个地域的负载能力可以是零 6. 判断下列有关食物链说法哪项是正确的:A A. 食物链是生态系统中能量流动的渠道 B. 捕食食物链是陆地生态系统中主要的食物链 C. 沿着食物链的方向,动物个体越来越大 D. 在食物链中,根据动物的食性,每种动物只能归属于某一个特定的营养级中 7. 判断云杉不能在华北平原上生长的原因:B A. 降水量太大 B. 温度过高 C. 土壤中缺乏云杉生长所需要的元素 D. 温度过低 8. 甲为湿地生态系统,其物种多样性指数为0.8,乙为甲地相邻的陆地生态系统,多样性指数也为0.8,那么在甲乙两生态系统的过渡地带的生物多样性指数:C A. 等于0.8 B. 小于0.8 C. 大于0.8 D. 无法确定

生态学和动物行为学练习题

生态学与动物行为学练习题 1.种群的内禀增长能力是在( ) A 自然界中发现的 B 实验室中得到的 C 不可测得 2.群落内部不具备的特点是( ) A 光照强度减弱 B 空气湿度增加 C 土壤湿度增加 D 气温增加 3.限制生物在海洋中分布,但并不限制生物在陆地分布的非生物因素是:() A矿质养料B光C温度D氧 4.春夏季飞到某一地区筑巢安家、生儿育女,深秋时,它们又陆续飞往南方较暖地区越冬,至次年春季又飞临这一地区繁殖,对该地区而言,这类鸟称为。如、等。A夏候鸟B家燕C大雁D野鸭E杜鹃F冬候鸟 5.对于生物群落的演替,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演替具方向性,即群落结构由简单到复杂B物种组成由多到少 C种间关系由不平衡到平衡D稳定性由不稳定到稳定 7.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A生活在高纬度地区的哺乳动物每胎产仔数一般多于低纬度地区的; B 一年生草本植物把相对较多的能量用于生殖生长,而木本植物则相反; C 贫瘠的土地常产生大而少的种子,以增强苗的定居和抗逆能力; D r对策者的种群增长曲线中没有灭绝点; 8.生物群落的数量特征有哪些? () A多度和密度;B频度;C盖度;D优势度; E重要值;F优势种;G物种多样性 9.在树林中,哪一层植物叶片的叶绿素含量较高( ) A树冠层B上层C中层D下层 10.白蚁(等翅目)和在白蚁肠道内靠取食木质纤维为生的微小生物共同存在的现象是() A 竞争 B 捕食 C 互惠共生 D 共栖 11.指出下列的植物生态类群中,哪一类群具有下面的一些特点:具有细而柔韧的茎,机械组织不发达,茎内有很大的细胞间隙,叶肉质,表皮薄。() A 中生植物 B 水生植物 C 旱生植物 D 喜温植物 12.同玉米田相比较,高山云杉林:() A 更稳定,其生存不需要额外的能量补给 B 更稳定,但需要输入大量的额外能量 C 稳定性较差,其生存要依靠大量补给额外能量 D 稳定性较差,但由于具有极强的自我调节能力,所以不需要额外能量的补给 13.生物群落中食物元素的循环与下列哪一项无关?()

ZH小动物行为学实验,动物行为学研究,动物行为学论文,行为学实验方法

小动物行为学实验方法 小动物行为学实验方法文献综述与评价 1 前言 人生活在世界中,有各种各样的行为。这些行为构成了我们生活的社会环境。动物也有很多行为,繁殖行为、觅食行为、趋避行为、战斗行为、利他行为等等。动物行为学就是研究动物行为的一门学科。通过学习前人对动物行为学的研究得出的规律,能够以观察、实验的方式了解动物的状态、需求等。作为一门经验性学科,实验方法尤为重要。本文作为o迷宫(zero maze)视频分析系统的文献综述,在阅读了12篇动物行为学分析论文之后选择性提取了包括0迷宫在内的几种常规实验方法,详细做了描述。动物行为学实验方法文献综述与评价 2 正文 动物行为学实验主要有学习记忆类、药物成瘾类、抗焦虑抑郁类、抗疲劳类、神经精神类、痛觉测试类共六大类。其中抗焦虑抑郁类又可作为大部分动物行为学实验的前置实验,作为每一组动物的焦虑度的一个评判。当然洞板实验测得的探索性也可以作为一组动物的生理心理指标的。 2.1 学习记忆类 学习记忆类实验要求实验动物与实验员之间已经建立熟识的条件,保证实验员与动物的接触不会对实验动物产生试验中的干扰因素。动物行为学实验方法文献综述 2.1.1 Morris 水迷宫 Morris水迷宫在20世纪80年代初就提出,至今仍然作为有效地测量实验动物学习记忆能力的实验。整个实验过程分为隐藏平台获得实验(hidden platform acquisition training)和空间搜索实验(probetrial testing)两部分 隐藏平台获得实验:用于测量动物在水迷宫中的学习和记忆能力。实验时间:4天。实验前动物自由游泳2分钟。实验训练每天进行4次,每次60秒,随机从东、南、西、北四个入水点选择一个,将实验动物面壁放入水中,记录实验动物寻找并爬上潜伏平台所需时间即逃避潜伏期(escape latency)。如果实验动物在60秒内未找到平台,由实验者将其引导至平台,逃避潜伏期记为60秒;然后使实验动物在平台上停留20s。每次训练之间和训练完成后,迅速将实验动物洗净擦干,放在热源附近,防止动物体温过低。每只实验动物共计训练16次。计算每天各组4次逃避潜伏期的平均值。 空间搜索实验空间搜索实验:用于测量实验动物对平台空间位置的记忆保持能力。第5天撤除平台,任选一个入水点将实验动物放入水中,动物在水中游泳60s,测量以下参数:动物在原平台所在象限和其他各象限的游泳时间;在20%边缘区、40%边缘区和中心区游泳路径的长短,以分析动物搜索策略的异同;平均游泳速度;穿越原平台位置的次数。文章提及的morris水迷宫实验仪器是由安徽正华生物仪器设备有限公司提供的。 2.1.2 穿梭箱 此模型是由两个外形基本相同的箱子组成,两个箱子之间有门连通,供实验动物通过

生态学复习笔记

第一章绪论 生命:恩格斯在《自然辩证法》中指出:“生命是蛋白体的存在方式,这个存在方式的基本因素在于它和周围外部自然界的不断新陈代谢”。 生命的起源:46亿年前:地球约形成。35亿年以前:在还原性大气形成的各种有机物随着时间的推移越聚越多,有的会形成较为复杂的化合物,最后形成蛋白质和能够自我复制的核酸分子,这就是生命的开始;最初的生命是靠化学反应得到发生和发展,故称为化学进化阶段。约在30亿年之前:就已形成光合自养生物。约在4亿年前:绿色植物登陆成功。 生态学(ecology):1866年E.Haeckel认为生态学是研究生物及环境间相互关系的科学。 生态学研究的对象:从分子到生物圈。分别从组织水平、分类学类群、生境类别和性质划分以及边缘学科。 生态学的形成与发展:生态学的形成和发展经历了一个漫长的历史过程,而且是多元起源的,大致可分出4个时期:生态学的萌芽时期、生态学的建立时期、生态学的巩固时期和现代生态学时期。 生态学的萌芽时期(公元16世纪以前):从远古时代起,人们实际就已在从事生态学工作。早在公元前1200年,我国《尔雅》一书中就有草、木两章,记载了176种木本植物和50多种草本植物的形态与生态环境。没发展成为独立的科学。 生态学的建立时期(公元17世纪至19世纪末):随着人类社会经济的发展,生态学作为一门科学开始成长。 生态学的巩固时期(20世纪初至20世纪50年代):形成了几个著名的生态学派,主要有北欧学派,以注重群落分析为特点;法瑞学派常被称为植物区系学派1935年后,北欧学派与本学派合流,被称为西欧学派或大陆学派;英美学派以研究植物群落的演替和创建顶极学说而著名,有人称之为动态学派;苏联学派作以植物群落和植被为主,统称为“地植物学”。20世纪50- 60年代,是传统生态学向现代生态学过渡时期。 现代生态学时期(20世纪60年代至现在):20世纪60年代以来,由于工.业的高度发展和人口的大量增长,带来了许多全球性的问题(例如,人口问题、环境问题、资源问题和能源问题等),涉及到人类的生死存亡,这些问题的控制和解决,都要以生态学原理为基础,从而使生态学成为举世瞩目的科学。研究层次上向宏观与微观两极发展:经典生态学以动植物种〔个体)、种群、群落为主要研究对象,学科上主要发展了生理生态学、动物行为学、种群生态学与群落生态学。现代生态学的研究对象已在宏观方向上扩展到生态系统、景观与全球研究。生态学的研究层次已囊括了分子、基因、个体直到整个生物圈与全球。研究手段的更新。研究范围的扩展:经典生态学以研究自然现象为主,很少涉及人类社会。现代生态学则结合人类活动对生态过程的影响,从纯自然现象研究扩展到自然一经济一社会复合系统的研究。 第二章生物与环境 物种是由内在因素(生殖、遗传、生理、生态、行为)联系起来的个体的集合,是自然界中的一个基本进化单位和功能单位。 环境(environment )是指某一特定生物体或生物群体以外的空间,以及直接或间接影响该生物体或牛物群体生存的一切事物的总和。 环境的类型:一般可按环境的主体、环境性质、环境的范围等进行分类。按环境的性质可将环境分成自然环境、半自然环境(被人类破坏后的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3类。按环境的范围大小可将环境分为宇宙环境(或称星际环境space environment)、地球环境(global environment)、区域环境(regional environment)、微环境(micro- environment)和内环境(inner environment)。 环境因子分类:环境因子具有综合性和可凋剂性,它包括生物有机体以外所有的环境要素。

动物行为学分析软件介绍

Lab-maze动物行为学分析软件 Lab-maze动物行为学分析软件,是一套通过视频摄像机和计算机,采用图像处理技术,自动跟踪和记录动物活动的通用型运动轨迹记录分析软件,通过对动物行为的视频、光电和生物电等信号的采集,并结合计算机图像处理、点阵分析和生物电信号分析技术,提取动物行为的轨迹并据此计算各种行为学指标的软硬件系统。 Lab-maze动物行为学分析软件可以应用在神经神物学、药理学、毒理学、学习记忆药理、生理学、神经科学基础研究、抗衰老药理和新药神经系统的药理毒理研究。 Lab-maze动物行为学分析软件是一个综合性的分析系统,包括多个子系统,每个子系统对应一个动物 行为学分析模型,而每个分析模型应用于一个或一类特定的实验或研究。 Lab-maze动物行为学分析软件子系统模式包括:Morris水迷宫(Morris water maze)、八避迷宫(Radial Maze)、巴恩斯迷宫(Barnes maze )、Y 迷宫(Y-Mazes)、T 迷宫(Y-Mazes)、开场实验(open field test)、旷场实验、自发活动、0迷宫(Zero-Mazes)、高架十字迷宫(Elevated Plus Maze)、CPP条件性位置偏爱实验(Conditioned Place Preferenee Experiment)、悬尾实验(Tail suspension)、强迫游泳实验(Forced Swinming)、洞板实验、新物体识别、穿梭箱系统(Shuttle Box System)、避暗实验、跳台实验、场景恐惧实验(FCS)、震惊反射系统(Startle Response System)等。 二、软件特点: 1可以对动物的主动行为、学习记忆、条件反射、反应性、被动行为中的各种行为学数据进行采集; 2、采用视频摄像跟踪技术,实现了实验过程的自动化,避免人工计数引入的误差和对实验动物的干扰; 3、可在星光条件下进行视频分析,对动物的干扰更小,自动生成轨迹图、轨迹坐标点和指标结果的实时显示; 4、采用背景及分割阈值等多种算法,并可进行实时分析及事后分析,有效保证识别的抗干扰性和准确性; 5、用户可设置彼此独立的实验数据文件,实验数据资料便于管理; 6、软件系统功能强大,指标参数丰富,可选择性显示及分析.; 7、软件扩展性强,最高支持16通道的实验分析; 8、自定义实验名称、分组、动物编号及实验层次; 9、兼容国内外知名行为学厂家的硬件箱体; 10、面向科研和计算机辅助教学( CAI),能够记录原始的视频图像 11、动物运行轨迹及实验结果可导入到Excel,便于用户在SPSS、SAS等生物分析统计软件中作进一步分析处理。

生态学及动物行为学测试题

生物竞赛测试题(生态学和动物行为学部分) 一、单项选择题 1.蒲公英、杨树、柳树等植物光补偿点比较高,它们属于()。 A.阴性植物B.中性植物C.阳性植物D.酸性植物 2.在太阳光谱中,能被叶绿素吸收,对叶绿素的形成有促进作用的光是()。 A.蓝、绿光B.紫外光C.红、橙光D.红外光 3.生活在高纬度地区的恒温动物,一般其身体较低纬度地区的同类个体大,以此来减少单位体重散热量,这一适应称为()。 A.贝格曼法则B.阿伦法则C.李比希定律D,谢尔福德定律 4.北半球山地北坡植被的特点多是()。 A.喜光、耐湿B.喜热、耐旱C.喜湿、耐阴D.喜冷、耐干 5.下列表示种群相对密度的是()。 A.一亩地有20棵杨树B.10只/ hm2黄鼠 C.100个/hm2鼠洞D.50ml水中有100个草履虫 6.Deevey将种群存活曲线分为三个类型,其中表示接近生理寿命前只有少数个体死亡的曲线为()。A.凸型曲线B.凹型曲线C.对角线型曲线D.S型曲线 7.种群在逻辑斯谛增长过程中,密度增长最快时的个体数量为()。 A.小于K / 2 B.等于K C.等于K/2 D.大于K/2 8.生态型是()。 A.生物趋同进化的结果 B.亲缘关系较远的植物长期生活在同一生境进化出相似适应特征 C.生物趋异进化的结果D.生物适应生态环境的外部形态 9.以下生态位重叠的论述中不正确的是() A.通常情况下生态位之间只发生部分重叠 B.两个物种生态位重叠越多,竞争就越激烈 C.如果两个生态位完全重叠将导致这两个竞争者同归于尽 D.如果两个物种生态位完全重叠有可能使二者生态位分离 10.森林砍伐形成的裸地,在没有干扰的情况下的演替过程是()。 A.原生演替B.次生演替C.水生演替D.旱生演替 11.符合群落发育盛期的特征是()。 A.建群种生长渐弱,更新能力下降B.群落内环境已变得不利原物种生存 C.群落结构已定型D.种类数量不稳定 12.生态系统的主要功能是()。 A.维持能量流动、物质循环和信息传递B.保持生态平衡 C.为人类提供生产和生活资料D.通过光合作用制造有机物质并释放氧 13.下列生态系统中,遭到破坏后最难恢复的是()。 A.热带雨林B.北方针叶林C.温带草原D.极地冻原 14.一般来讲,暖和的地区生物种类比寒冷地区的生物种类()。 A.少B.一样C.多D.不确定 15.光合作用效率与光强成正比,但是光强达到一定值后,光合作用效率不再增加,这个值称为()。A.光照点B.光辐射点C.光饱和点D.光补偿点 16.属于生理无效辐射的光质是()。 A.红光B.紫光C.绿光D.蓝紫光 17.地中海果蝇的生物学零度是13.5d0C,发育所需要的有效积温是250d0C,则其在260C条件下生长发育所

十年全国生物联赛分类汇编(动物行为学、生态学)

十年全国生物联赛分类汇编(动物行为学、生态学) 2014年 41. 草食作用是一种特殊的捕食类型,下列中表述不正确的是(单选l分) A. 被捕食者只有部分机体受到损害,剩余部分具有再生能力 B. 被捕食者没有能力逃脱捕食 c. 被捕食者可以通过改变自身的代谢通路实现防卫 D. 被捕食者可以通过行为调节避免捕食 42. 生物多样性中物种的Q多样性一般包含的因素为(单选l分) A. 物种相对多度和丰度 B. 物种相对丰度和均匀度 C. 物种均匀度和异质性 D. 物种相对数量和丰度 43.全球气候变暖可以对动物的生理和生态产生很大的影响,已知的可能产生明显的直接效应是(单选l分) . A.影响鸟类的生殖节律B.影响哺乳动物的共生菌的组成 C.促进动物分布区向北扩展D.影响昆虫的生殖和发生 44.信息的传递是生命成分之间联系的纽带,也是生态系统的基本功能之一,以下关于信息流动的表述中正确的有哪些?(多选l分) A.生态系统的自动调节机制部分归功于信息传递 B.生物间的信息传递往往是单向的 C.动物以尿来作为存在或领域的一种标记的实质是向外传递化学信息 D.动植物的异常表现和行为是信息传递的一种方式 45.我国从l997年开始大面积种植转基因抗虫棉来防治棉铃虫,其可能引发的生态风险包括哪些?(多选2分) A.外源基因逃逸到杂草中,产生抗虫杂草 B.棉铃虫产生抗性,影响转基因抗虫棉的种植效果 C.其它昆虫受到抗虫棉的毒杀 D.F2代棉种产生的植株不具有抗虫性状。 46.集群行为的有利之处包括哪些?(多选2分) , A.易于获取食物或其他资源B.利于繁殖 C.利于防御自然界中的危险和天敌D.易于控制流行病 47.标记重捕法常被用来估计种群数量,先捕获一部分个体进行标记,然后放回,经一定时间后进行重捕,根据重捕中标记个体的比例,可以估计种群的数量,这就是Lincoln指数法。使用该方法无需遵守下列哪条假设?(单选l分) A.种群在调查区域内是均匀分布的 B.调查期间没有新的出生和死亡,也没有迁入和迁出,或者即使有,但可以计数 C.标记方法不能影响动物的被捕机会 D.标记需要维持足够的时间,至少在重捕期间不能脱落 49.年龄金字塔是一种分析种群年龄结构的有用方法,下列说法中哪个是正确的? (单选l 分) A.年龄金字塔由一系列横柱构成,横柱位置表示不同的年龄组,横柱的高度表示该年龄组个体所占的百分比 B.增长型种群金字塔呈钟形,上下宽度大体一致 C.稳定型种群中幼年个体与中老年个体数量大致相等,出生率与死亡率也大致平衡D.下降型种群金字塔基部较为宽阔,而顶部较为狭窄,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