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年级上册数学 旋转几何综合易错题(Word版 含答案)

九年级上册数学 旋转几何综合易错题(Word版 含答案)
九年级上册数学 旋转几何综合易错题(Word版 含答案)

九年级上册数学旋转几何综合易错题(Word版含答案)

一、初三数学旋转易错题压轴题(难)

1.如图,四边形ABCD为正方形,△AEF为等腰直角三角形,∠AEF=90°,连接FC,G 为FC的中点,连接GD,ED.

(1)如图①,E在AB上,直接写出ED,GD的数量关系.

(2)将图①中的△AEF绕点A逆时针旋转,其它条件不变,如图②,(1)中的结论是否成立?说明理由.

(3)若AB=5,AE=1,将图①中的△AEF绕点A逆时针旋转一周,当E,F,C三点共线时,直接写出ED的长.

【答案】(1)DE=2DG;(2)成立,理由见解析;(3)DE的长为42或32.【解析】

【分析】

(1)根据题意结论:DE=2DG,如图1中,连接EG,延长EG交BC的延长线于M,连接DM,证明△CMG≌△FEG(AAS),推出EF=CM,GM=GE,再证明△DCM≌△DAE (SAS)即可解决问题;

(2)如图2中,结论成立.连接EG,延长EG到M,使得GM=GE,连接CM,DM,延长EF交CD于R,其证明方法类似;

(3)由题意分两种情形:①如图3-1中,当E,F,C共线时.②如图3-3中,当E,F,C 共线时,分别求解即可.

【详解】

解:(1)结论:DE=2DG.

理由:如图1中,连接EG,延长EG交BC的延长线于M,连接DM.

∵四边形ABCD是正方形,

∴AD=CD,∠B=∠ADC=∠DAE=∠DCB=∠DCM=90°,

∵∠AEF=∠B=90°,

∴EF∥CM,

∴∠CMG=∠FEG,

∵∠CGM=∠EGF,GC=GF,

∴△CMG≌△FEG(AAS),

∴EF=CM,GM=GE,

∵AE=EF,

∴AE=CM,

∴△DCM≌△DAE(SAS),

∴DE=DM,∠ADE=∠CDM,

∴∠EDM=∠ADC=90°,

∴DG⊥EM,DG=GE=GM,

∴△EGD是等腰直角三角形,

∴DE=2DG.

(2)如图2中,结论成立.

理由:连接EG,延长EG到M,使得GM=GE,连接CM,DM,延长EF交CD于R.

∵EG=GM,FG=GC,∠EGF=∠CGM,

∴△CGM≌△FGE(SAS),

∴CM=EF,∠CMG=∠GEF,

∴CM∥ER,

∴∠DCM=∠ERC,

∵∠AER+∠ADR=180°,

∴∠EAD+∠ERD=180°,

∵∠ERD+∠ERC=180°,

∴∠DCM=∠EAD,

∵AE=EF,

∴AE=CM,

∴△DAE≌△DCM(SAS),

∴DE=DM,∠ADE=∠CDM,

∴∠EDM=∠ADC=90°,

∵EG=GM,

∴DG=EG=GM,

∴△EDG是等腰直角三角形,

∴DE =2DG .

(3)①如图3﹣1中,当E ,F ,C 共线时,

在Rt △ADC 中,AC =

22AD CD +=

2255+=52,

在Rt △AEC 中,EC =22A AE C -=22(52)1-=7, ∴CF =CE ﹣EF =6,

∴CG =

1

2

CF =3, ∵∠DGC =90°,

∴DG =22CD CG -=2253-=4, ∴DE =2DG =42.

②如图3﹣3中,当E ,F ,C 共线时,同法可得DE =32.

综上所述,DE 的长为2或2. 【点睛】

本题属于四边形综合题,考查正方形的性质,全等三角形的判定和性质,解直角三角形等知识,解题的关键是学会添加常用辅助线,构造全等三角形解决问题.

2.在Rt △ACB 和Rt △AEF 中,∠ACB =∠AEF =90°,若点P 是BF 的中点,连接PC ,PE .

(1) 如图1,若点E,F分别落在边AB,AC上,求证:PC=PE;

(2) 如图2,把图1中的△AEF绕着点A顺时针旋转,当点E落在边CA的延长线上时,探索PC与PE的数量关系,并说明理由.

(3) 如图3,把图2中的△AEF绕着点A顺时针旋转,点F落在边AB上.其他条件不变,问题(2)中的结论是否发生变化?如果不变,请加以证明;如果变化,请说明理由.

【答案】(1)见解析;(2)PC=PE,理由见解析;(3)成立,理由见解析

【解析】

【分析】

(1)利用直角三角形斜边的中线等于斜边的一半,即可;

(2)先判断△CBP≌△HPF,再利用直角三角形斜边的中线等于斜边的一半;

(3)先判断△DAF≌△EAF,再判断△DAP≌△EAP,然后用比例式即可;

【详解】

解:(1)证明:如图:

∵∠ACB=∠AEF=90°,

∴△FCB和△BEF都为直角三角形.

∵点P是BF的中点,

∴CP=1

2BF,EP=

1

2

BF,

∴PC=PE.

(2)PC=PE理由如下:

如图2,延长CP,EF交于点H,

∵∠ACB=∠AEF=90°,

∴EH//CB,

∴∠CBP=∠PFH,∠H=∠BCP,

∵点P是BF的中点,

∴PF=PB,

∴△CBP≌△HFP(AAS),

∴PC=PH,

∵∠AEF=90°,

∴在Rt△CEH中,EP=1

2

CH,

∴PC=PE.

(3)(2)中的结论,仍然成立,即PC=PE,理由如下:

如图3,过点F作FD⊥AC于点D,过点P作PM⊥AC于点M,连接PD,

∵∠DAF=∠EAF,∠FDA=∠FEA=90°,

在△DAF和△EAF中,

DAF,

,

,

EAF

FDA FEA

AF AF

∠=∠

?

?

∠=∠

?

?=

?

∴△DAF≌△EAF(AAS),

∴AD=AE,

在△DAP≌△EAP中,

,

,

,

AD AE

DAP EAP

AP AP

=

?

?

∠=∠

?

?=

?

∴△DAP≌△EAP (SAS),

∴PD=PF,

∵FD⊥AC,BC⊥AC,PM⊥AC,

∴FD//BC//PM,

∴DM FP

MC PB

=,

∵点P是BF的中点,

∴DM=MC,

又∵PM⊥AC,

∴PC=PD,

又∵PD=PE,

∴PC=PE.

【点睛】

此题是几何变换综合题,主要考查了直角三角形斜边的中线等于斜边一半,全等三角形的

性质和判定,相似三角形的性质和判定,作出辅助线是解本题的关键也是难点.

3.如图,在矩形ABCD中,6

AB cm

=,8

AD cm

=,连接BD,将ABD

△绕B点作顺时针方向旋转得到A B D

'''

△(B′与B重合),且点D'刚好落在BC的延长上,A D''与CD相交于点E.

(1)求矩形ABCD与A B D

'''

△重叠部分(如图1中阴影部分A B CE

'')的面积;(2)将A B D

'''

△以每秒2cm的速度沿直线BC向右平移,如图2,当B′移动到C点时停止移动.设矩形ABCD与A B D

'''

△重叠部分的面积为y,移动的时间为x,请你直接写出y关于x的函数关系式,并指出自变量x的取值范围;

(3)在(2)的平移过程中,是否存在这样的时间x,使得AA B''

△成为等腰三角形?若存在,请你直接写出对应的x的值,若不存在,请你说明理由.

【答案】(1)2

45

2

cm;(2)

2

2

3316

24(0)

225

88020016

(4)

3335

x x x

y

x x x

?

--+≤<

??

=?

?-+≤≤

??

;(3)存在,使得AA B''

△成为等腰三角形的x的值有:0秒、

3

2

669

-

【解析】

【分析】

(1)先用勾股定理求出BD的长,再根据旋转的性质得出10

B D BD cm

''==,

2

CD B D BC cm

'=''-=,利用B D A

∠'''的正切值求出CE的值,利用三角形的面积差即可求阴影部分的面积;

(2)分类讨论,当

16

5

x

≤<时和当

16

4

5

x

≤≤时,分别列出函数表达式;

(3)分类讨论,当AB A B

'=''时;当AA A B

'=''时;当AB AA

'='时,根据勾股定理列方程即可.

【详解】

解:(1)6

AB cm

=,8

AD cm

=,

10

BD cm

∴=,

根据旋转的性质可知10

B D BD cm

''==,2

CD B D BC cm

'=''-=,

tan

A B CE

B D A

A D CD

''

'''

∠==

'''

682CE ∴=, 3

2

CE cm ∴=,

()286345

22222

A B CE A B D CED S S S cm ''''''?∴==

-?÷=-; (2)①当1605x ≤<

时,22CD x '=+,3

2

CE x =, 233

+22

CD E S x x '∴=

△, 221333

68242222

y x x x ∴=??-=--+;

②当

1645x ≤≤时,102BC x =-,()4

1023

CE x =- ()2

21488020010223333

y x x x ∴=?-=-+.

(3)①如图1,当AB A B '=''时,0x =秒;

②如图2,当AA A B '=''时,1825A N BM BB B M x '=='+'=+

,24

5

A M N

B '==, 2236AN A N +'=,

22

2418623655x ?

???∴-++= ? ??

???,

解得:x =

秒,(x =舍去); ③如图2,当AB AA '='时,1825A N BM BB B M x '=='+'=+

,24

5

A M N

B '==, 2222AB BB AN A N +'=+'

22

2

24183646255x x ?

???∴+=-++ ? ??

???

解得:3

2

x =

秒.

综上所述:使得AA B ''△成为等腰三角形的x 的值有:0秒、

32秒、95

【点睛】

本题主要考查了图形的平移变换和旋转变换,能够数形结合,运用分类讨论的思想方法全面的分析问题,思考问题是解决问题的关键.

4.小明研究了这样一道几何题:如图1,在△ABC中,把AB点A顺时针旋转α (0°<α<180°)得到AB′,把AC绕点A逆时针旋转β得到AC′,连接B′C′.当α+β=180°时,请问

△AB′C′边B′C′上的中线AD与BC的数量关系是什么?以下是他的研究过程:

特例验证:

(1)①如图2,当△ABC为等边三角形时,AD与BC的数量关系为AD=BC;

②如图3,当∠BAC=90°,BC=8时,则AD长为.

猜想论证:

(2)在图1中,当△ABC为任意三角形时,猜想AD与BC的数量关系,并给予证明.

拓展应用

(3)如图4,在四边形ABCD,∠C=90°,∠A+∠B=120°,BC=12,CD=6,DA=63,在四边形内部是否存在点P,使△PDC与△PAB之间满足小明探究的问题中的边角关系?若存在,请画出点P的位置(保留作图痕迹,不需要说明)并直接写出△PDC的边DC上的中线PQ的长度;若不存在,说明理由.

【答案】(1)①1

2

;②4

(2) AD=1

2

BC,理由见解析

(3)存在,13

【解析】

【分析】

(1)①由已知条件可得AD⊥B′C′,由α+β=180°可得∠BAC+∠B′AC′=180°,已知∠BAC=60°,可

求得∠B′AC′=120°继而∠B′=∠C′=30°,可得AD=1

2

AB′=

1

2

BC

②当∠BAC=90°时,可得∠B′AC′=∠BAC=90°,△B′AC′是直角三角形,可证得

△BAC≌△B′AC′,推出对应边相等,已知BC=8求出AD的长.

(2)先做辅助线,延长AD到M,使得AD=DM,连接B′M、C′M,如图1所示:

因为B′D=DC′,AD=DM,对角线相互平分,可得四边形AC′MB′是平行四边形,得出对应边相等,由∠BAB′+∠CAC′=180°推得∠BAC=∠AB′M,可证明△BAC≌△AB′M,所以BC=AM,

AD=1

2 BC;

(3)先做辅助线,作线段BC的垂直平分线交BE于P,即为点P的位置;延长AD交BC的延长线于M,线段BC的垂直平分线交BC于F,连接PA、PD、PC,作△PDC的中线PQ,连接DF交PC于O

假设P点存在,再证明理由.

根据已知角可得出△DCM是直角三角形,∠MDC=30°,可得出CM3DM3

在;

∵CD=6,∠DCM=90°,∠MDC=30°,∠M=90°﹣∠MDC=60°,可求得EM=1

2

BM3

DE=EM﹣DM3﹣33

由已知DA3AE=DE

且BE⊥AD,可得PF是线段BC的垂直平分线,证得PA=PD

因为PB=PC,PF∥CD,可求得CF=1

2

BC3,利用线段长度可求得∠CDF=60°

利用全等三角形判定定理可证得△FCP≌△CFD(AAS),进而证得四边形CDPF是矩形,

得∠CDP=90°,∠ADP =60°,可得△ADP是等边三角形,求出DQ、DP,在Rt△PDQ中可求得PQ长度.

【详解】

(1)①∵△ABC是等边三角形

∴AB=BC=AC=AB′=AC′,∠BAC=60°

∵DB′=DC′

∴AD⊥B′C′

∵∠BAB′+∠CAC′=180°

∴∠BAC+∠B′AC′=180°

∴∠B′AC′=180°﹣∠BAC=180°﹣60°=120°∴∠B′=∠C′=30°

∴AD=1

2

AB′=

1

2

BC

故答案:1 2

②∵∠BAB′+∠CAC′=180°∴∠BAC+∠B′AC′=180°∵∠BAC=90°

∴∠B′AC′=∠BAC=90°

在△BAC和△B′AC′中,

'

'"90

"

AB AB

BAC B AC

AC AC

=

?

?

∠=∠=??

?=

?

∴△BAC≌△B′AC′(SAS)∴BC=B′C′

∵B′D=DC′

∴AD=1

2

B′C′=

1

2

BC=4

故答案:4

(2)AD与BC的数量关系:AD=1

2

BC;理由如下:

延长AD到M,使得AD=DM,连接B′M、C′M,如图1所示:∵B′D=DC′,AD=DM,

∴四边形AC′MB′是平行四边形,

∴∠B′AC′+∠AB′M=180°,AC′=B′M=AC,

∵∠BAB′+∠CAC′=180°,

∴∠BAC+∠B′AC′=180°,

∴∠BAC=∠AB′M,

在△BAC和△AB′M中,

'

'

'

AC B M

BAC AB M

AB AB

=

?

?

∠=∠

?

?=

?

∴△BAC≌△AB′M(SAS),∴BC=AM,

∴AD=1

2 BC;

(3)存在;作BE⊥AD于E,作线段BC的垂直平分线交BE于P,即为点P的位置;理由如下:

延长AD交BC的延长线于M,线段BC的垂直平分线交BC于F,连接PA、PD、PC,作

△PDC的中线PQ,连接DF交PC于O,如图4所示:

∵∠A+∠B=120°,

∴∠ADC=150°,

∴∠MDC=30°,

在Rt△DCM中,∵CD=6,∠DCM=90°,∠MDC=30°,

∴CM3DM3,∠M=90°﹣∠MDC=60°,

在Rt△BEM中,∵∠BEM=90°,BM=BC+CM333,∠MBE=90°﹣∠M=30°,

∴EM=1

2

BM3

∴DE=EM﹣DM333∵DA3

∴AE=DE,

∵BE⊥AD,

∴PA=PD,

∵PF是线段BC的垂直平分线,∴PB=PC,PF∥CD,

在Rt△CDF中,∵CD=6,CF=1

2

BC3

∴tan∠CDF=CF

CD

63

3,

∴∠CDF=60°,

∴∠MDF=∠MDC+∠CDF=30°+60°=90°,∴∠ADF=90°=∠AEB,

∴∠CBE=∠CFD,

∵∠CBE=∠PCF,

∴∠CFD=∠PCF=30°,

∵∠CFD+∠CDF=90°,∠PCF+∠CPF=90°,∴∠CPF=∠CDF=60°,

在△FCP 和△CFD 中,CPF CDF PCF CFD CF CF ∠=∠??

∠=∠??=?

∴△FCP ≌△CFD (AAS ), ∴CD =PF , ∵CD ∥PF ,

∴四边形CDPF 是矩形, ∴∠CDP =90°,

∴∠ADP =∠ADC ﹣∠CDP =60°, ∴△ADP 是等边三角形, ∴∠APD =60°,

∵∠BPF =∠CPF =90°﹣30°=60°, ∴∠BPC =120°, ∴∠APD +∠BPC =180°,

∴△PDC 与△PAB 之间满足小明探究的问题中的边角关系; 在Rt △PDQ 中,∵∠PDQ =90°,PD =DA =63,DN =1

2

CD =3, ∴PQ =22DQ DP +=223(63)+=313.

【点睛】

本题考查了三角形的边旋转的问题,旋转前后边长不变,根据已知角度变化,求得线段之间关系.在证明某点知否存在时,先假设这点存在,能求出相关线段或坐标,即证实存在性.

5.如图1,在正方形ABCD 中,点E 、F 分别在边BC ,CD 上,且BE=DF ,点P 是AF 的中点,点Q 是直线AC 与EF 的交点,连接PQ ,PD . (1)求证:AC 垂直平分EF ;

(2)试判断△PDQ 的形状,并加以证明;

(3)如图2,若将△CEF 绕着点C 旋转180°,其余条件不变,则(2)中的结论还成立吗?若成立,请加以证明;若不成立,请说明理由.

【答案】(1)证明见解析;(2)△PDQ是等腰直角三角形;理由见解析(3)成立;理由见解析.

【解析】

试题分析:(1)由正方形的性质得出AB=BC=CD=AD,∠B=∠ADF=90°,

∠BCA=∠DCA=45°,由BE=DF,得出CE=CF,△CEF是等腰直角三角形,即可得出结论;(2)由直角三角形斜边上的中线的性质得出PD=AF,PQ=AF,得出PD=PQ,再证明

∠DPQ=90°,即可得出结论;

(3)由直角三角形斜边上的中线的性质得出PD=AF,PQ=AF,得出PD=PQ,再证明点A、F、Q、P四点共圆,由圆周角定理得出∠DPQ=2∠DAQ=90°,即可得出结论.

试题解析:(1)证明:∵四边形ABCD是正方形,

∴AB=BC=CD=AD,∠B=∠ADF=90°,∠BCA=∠DCA=45°,

∵BE=DF,

∴CE=CF,

∴AC垂直平分EF;

(2)解:△PDQ是等腰直角三角形;理由如下:

∵点P是AF的中点,∠ADF=90°,

∴PD=AF=PA,

∴∠DAP=∠ADP,

∵AC垂直平分EF,

∴∠AQF=90°,

∴PQ=AF=PA,

∴∠PAQ=∠AQP,PD=PQ,

∵∠DPF=∠PAD+∠ADP,∠QPF=∠PAQ+∠AQP,

∴∠DPQ=2∠PAD+2∠PAQ=2(∠PAD+∠PAQ)=2×45°=90°,

∴△PDQ是等腰直角三角形;

(3)成立;理由如下:

∵点P是AF的中点,∠ADF=90°,

∴PD=AF=PA,

∵BE=DF,BC=CD,∠FCQ=∠ACD=45°,∠ECQ=∠ACB=45°,

∴CE=CF,∠FCQ=∠ECQ,

∴CQ⊥EF,∠AQF=90°,

∴PQ=AF=AP=PF,

∴PD=PQ=AP=PF,

∴点A、F、Q、P四点共圆,

∴∠DPQ=2∠DAQ=90°,

∴△PDQ是等腰直角三角形.

考点:四边形综合题.

6.如图1,点O是正方形ABCD两对角线的交点,分别延长OD到点G,OC到点E,使OG=2OD,OE=2OC,然后以OG、OE为邻边作正方形OEFG,连接AG,DE.

(1)求证:DE⊥AG;

(2)正方形ABCD固定,将正方形OEFG绕点O逆时针旋转α角(0°<α<360°)得到正方形OE′F′G′,如图2.

①在旋转过程中,当∠OAG′是直角时,求α的度数;

②若正方形ABCD的边长为1,在旋转过程中,求AF′长的最大值和此时α的度数,直接写出结果不必说明理由.

【答案】(1)见解析;(2)①30°或150°,②AF'的长最大值为

2 2

2 +

315

α=.

【解析】

【分析】

(1)延长ED交AG于点H,易证△AOG≌△DOE,得到∠AGO=∠DEO,然后运用等量代换证明∠AHE=90°即可;

(2)①在旋转过程中,∠OAG′成为直角有两种情况:α由0°增大到90°过程中,当∠OAG′=90°时,α=30°,α由90°增大到180°过程中,当∠OAG′=90°时,

α=150°;

②当旋转到A、O、F′在一条直线上时,AF′的长最大,AF′=AO+OF′=

2

2

+2,此时

α=315°.【详解】

(1)如图1,延长ED 交AG 于点H,

∵点O 是正方形ABCD 两对角线的交点, ∴OA=OD ,OA ⊥OD , ∵OG=OE ,

在△AOG 和△DOE 中,

90OA OD AOG DOE OG OE =??

∠=∠=???=?

, ∴△AOG ≌△DOE , ∴∠AGO=∠DEO , ∵∠AGO+∠GAO=90°, ∴∠GAO+∠DEO=90°, ∴∠AHE=90°, 即DE ⊥AG ;

(2)①在旋转过程中,∠OAG′成为直角有两种情况: (Ⅰ)α由0°增大到90°过程中,当∠OAG′=90°时, ∵OA=OD=

12OG=1

2

OG′, ∴在Rt △OAG′中,sin ∠AG′O=OA OG '=1

2

, ∴∠AG′O=30°, ∵OA ⊥OD,OA ⊥AG′, ∴OD ∥AG′,

∴∠DOG′=∠AG′O=30°°, 即α=30°;

(Ⅱ)α由90°增大到180°过程中,当∠OAG′=90°时,

同理可求∠BOG′=30°,

∴α=180°?30°=150°.

综上所述,当∠OAG′=90°时,α=30°或150°.

②如图3,当旋转到A. O、F′在一条直线上时,AF′的长最大,

∵正方形ABCD的边长为1,

∴OA=OD=OC=OB=

2

2

∵OG=2OD,

∴2,∴OF′=2,

∴AF′=AO+OF′=

2

2

+2,

∵∠COE′=45°,

∴此时α=315°.

【点睛】

本题考查的是正方形的性质、旋转变换的性质以及锐角三角函数的定义,掌握正方形的四条边相等、四个角相等,旋转变换的性质是解题的关键,注意特殊角的三角函数值的应用.

7.如图,已知△ABC和△ADE都是等腰直角三角形,∠ACB=∠ADE=90°,点F为BE的中点,连接CF,DF.

(1)如图1,当点D在AB上,点E在AC上时

①证明:△BFC是等腰三角形;

②请判断线段CF,DF的关系?并说明理由;

(2)如图2,将图1中的△ADE绕点A旋转到图2位置时,请判断(1)中②的结论是否仍然成立?并证明你的判断.

【答案】(1)①证明见解析;②结论:CF=DF且CF⊥DF.理由见解析;(2)(1)中的结论仍然成立.理由见解析.

【解析】

【详解】

分析:(1)、根据“直角三角形斜边上的中线等于斜边的一半”可知CF=BF=EF,根据

∠CFD=2∠ABC,∠ACB=90°,∠ABC=45°得出∠CFD=90°,从而得出答案;(2)、延长DF至G使FG=DF,连接BG,CG,DC,首先证明△BFG和△EFD全等,然后再证明△BCG和

△ACD全等,从而得出GC=DC,∠BCG=∠ACD,∠DCG=∠ACB=90°,最后根据直角三角形斜中线的性质得出答案.

详解:(1)①证明:∵∠BCE=90°.EF=FB,∴CF=BF=EF,∴△BFC是等腰三角形.

②解:结论:CF=DF且CF⊥DF.理由如下:

∵∠ADE=90°,∴∠BDE=90°,又∵∠BCE=90°,点F是BE的中点,∴CF=DF=1

2

BE=BF,

∴∠1=∠3,∠2=∠4,∴∠5=∠1+∠3=2∠1,∠6=∠2+∠4=2∠2,

∴∠CFD=∠5+∠6=2(∠1+∠2)=2∠ABC,

又∵△ABC是等腰直角三角形,且∠ACB=90°,∴∠ABC=45°,∴∠CFD=90°,

∴CF=DF且CF⊥DF.

(2)(1)中的结论仍然成立.理由如下:

如图,延长DF至G使FG=DF,连接BG,CG,DC,∵F是BE的中点,∴BF=EF,又∵∠BFG=∠EFD,GF=DF,∴△BFG≌△EFD(SAS),∴∠FBG=∠FED,BG=ED,∴BG∥DE,∵△ADE和△ACB都是等腰直角三角形,

∴DE=DA,∠DAE=∠DEA=45°,AC=BC,∠CAB=∠CBA=45°,

又∵∠CBG=∠EBG﹣∠EBA﹣∠ABC=∠DEF﹣(180°﹣∠AEB﹣∠EAB)﹣45°

=∠DEF﹣180°+∠AEB+∠EAB﹣45°=(∠DEF+∠AEB)+∠EAB﹣225°

=360°﹣∠DEA+∠EAB﹣225°=360°﹣45°+∠EAB﹣225°=90°+∠EAB,

而∠DAC=∠DAE+∠EAB+∠CAB=45°+∠EAB+45°=90°+∠EAB,

∴∠CBG=∠DAC,又∵BG=ED,DE=DA,∴BG=AD,又∵BC=AC,

∴△BCG≌△ACD(SAS),∴GC=DC,∠BCG=∠ACD,

∴∠DCG=∠DCB+∠BCG=∠DCB+∠ACD=∠ACB=90°,

∴△DCG是等腰直角三角形,又∵F是DG的中点,∴CF⊥DF且CF=DF.

点睛:主要考查了旋转的性质,等腰三角形和全等三角形的判定,及勾股定理的运用.要掌握等腰三角形和全等三角形的性质及其判定定理并会灵活应用是解题的关键.

8.已知△ABC是边长为4的等边三角形,边AB在射线OM上,且OA=6,点D是射线OM上的动点,当点D不与点A重合时,将△ACD绕点C逆时针方向旋转60°得到△BCE,连接DE.

(1)如图1,求证:△CDE是等边三角形.

(2)设OD=t,

①当6<t<10时,△BDE的周长是否存在最小值?若存在,求出△BDE周长的最小值;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

②求t为何值时,△DEB是直角三角形(直接写出结果即可).

【答案】(1)见解析;(2)①见解析;②t=2或14.

【解析】

【分析】

(1)由旋转的性质得到∠DCE=60°,DC=EC,即可得到结论;

(2)①当6<t<10时,由旋转的性质得到BE=AD,于是得到

C△DBE=BE+DB+DE=AB+DE=4+DE,根据等边三角形的性质得到DE=CD,由垂线段最短得到当CD⊥AB时,△BDE的周长最小,于是得到结论;

②存在,当点D与点B重合时,D,B,E不能构成三角形;当0≤t<6时,由旋转的性质得到∠ABE=60°,∠BDE<60°,求得∠BED=90°,根据等边三角形的性质得到∠DEB=60°,求得∠CEB=30°,求得OD=OA-DA=6-4=2=t;当6<t<10时,此时不存在;当t>10时,由旋转的性质得到∠DBE=60°,求得∠BDE>60°,于是得到t=14.

【详解】

(1)∵将△ACD绕点C逆时针方向旋转60°得到△BCE,

∴∠DCE=60°,DC=EC,

∴△CDE是等边三角形;

(2)①存在,当6<t<10时,

由旋转的性质得,BE=AD,

∴C△DBE=BE+DB+DE=AB+DE=4+DE,

由(1)知,△CDE是等边三角形,

∴DE=CD,

∴C△DBE=CD+4,

由垂线段最短可知,当CD⊥AB时,△BDE的周长最小,

此时,CD=,

∴△BDE的最小周长=CD+4=;

②存在,∵当点D与点B重合时,D,B,E不能构成三角形,∴当点D与点B重合时,不符合题意;

当0≤t<6时,由旋转可知,∠ABE=60°,∠BDE<60°,

∴∠BED=90°,

由(1)可知,△CDE是等边三角形,

∴∠DEB=60°,

∴∠CEB=30°,

∵∠CEB=∠CDA,

∴∠CDA=30°,

∵∠CAB=60°,

∴∠ACD=∠ADC=30°,

∴DA=CA=4,

∴OD=OA﹣DA=6﹣4=2,

∴t=2;

当6<t<10时,由∠DBE=120°>90°,

∴此时不存在;

当t>10时,由旋转的性质可知,∠DBE=60°,

又由(1)知∠CDE=60°,

∴∠BDE=∠CDE+∠BDC=60°+∠BDC,

而∠BDC>0°,

∴∠BDE>60°,

∴只能∠BDE=90°,

从而∠BCD=30°,

∴BD=BC=4,

∴OD=14,

∴t=14,

综上所述:当t=2或14时,以D、E、B为顶点的三角形是直角三角形.

【点睛】

本题考查了旋转的性质,等边三角形的判定和性质,三角形周长的计算,直角三角形的判定,熟练掌握旋转的性质是解题的关键.

9.如图,矩形OABC的顶点A在x轴正半轴上,顶点C在y轴正半轴上,点B的坐标为

(4,m)(5≤m≤7),反比例函数y=16

x

(x>0)的图象交边AB于点D.

(1)用m的代数式表示BD的长;

(2)设点P在该函数图象上,且它的横坐标为m,连结PB,PD

①记矩形OABC面积与△PBD面积之差为S,求当m为何值时,S取到最大值;

②将点D绕点P逆时针旋转90°得到点E,当点E恰好落在x轴上时,求m的值.

【答案】(1)BD=m﹣4(2)①m=7时,S取到最大值②m=5

【解析】

【分析】

(1)先确定出点D横坐标为4,代入反比例函数解析式中求出点D横坐标,即可得出结论;

(2)①先求出矩形OABC的面积和三角形PBD的面积得出S=﹣1

2

(m﹣8)2+24,即可得

出结论;②利用一线三直角判断出DG=PF,进而求出点P的坐标,即可得出结论.【详解】

解:(1)∵四边形OABC是矩形,

∴AB⊥x轴上,

∵点B(4,m),

∴点D的横坐标为4,

∵点D在反比例函数y=16

x

上,

∴D(4,4),

∴BD=m﹣4;

(2)①如图1,∵矩形OABC的顶点B的坐标为(4,m),∴S矩形OABC=4m,

由(1)知,D(4,4),

最新人教版数学八年级上册易错题及答案

八年级上册易错题集 第十一章三角形 1. 一个三角形的三个内角中() A. 至少有一个等于90° B. 至少有一个大于90° C. 不可能有两个大于89° D. 不可能都小于60° 2. 如图,△ABC中,高CD、BE、AF相交于点O,则△BOC?的三条高分别为. 3、三角形的一个外角大于相邻的一个内角,则它的形状;三角形的一个外角小于于相邻的一个内角,则它的形状;三角形的一个外角等于相邻的一个内角,则它的形状。 4、三角形内角中锐角至少有个,钝角最多有个,直角最多有个,外角中锐角最多有个,钝角至少有个,直角最多有个。一个多边形中的内角最多可以有个锐角。 5.已知一个三角形的三边长3、a+2、8,则a的取值范围是。 6.如图②,△ABC中,∠C=70°,若沿虚线截去∠C,则∠1+∠2= 。 7.如图③,一张△ABC纸片,点D、E分别在边AB、AC上,将△ABC沿着DE折叠压平,A与A′重合,若∠A=70°,则∠1+∠2= 。 8.△ABC中,∠A=80°,则∠B、∠C的内角平分线相交所形成的钝角为;∠B、∠C的外角平分线相交所形成的锐角为;∠B的内角平分线与∠C

的外角平分线相交所形成的锐角为;高BD与高CE相交所形成的钝角为;若AB、AC边上的垂直平分线交于点O,则∠BOC为。 9.一个多边形除去一个内角外,其余各角之和为2750°,则这个多边形的 11.如图,在△ABC中,画出AC边上的高和BC边上的中线。 第十二章全等三角形 1.有以下条件:①一锐角与一边对应相等;②两边对应相等;③两锐角对 应相等;④斜边和一锐角对应相等;⑤两条直角边对应相等;⑥斜边和一条直角边对应相等。其中能判断两直角三角形全等的是 2.已知△ABC与△A′B′C′中,AB=A′B′,BC=B′C′,下面五个条件: ①AC=A′C′;②∠B=∠B′;③∠A=∠A′;④中线AD=A′D′;⑤高AH=A′H′,能使△ABC≌△A′B′C′的条件有。 3.判断正误: ①两条边及第三边上的高对应相等的两个三角形全等() ②两条边及其中一边上的高对应相等的两个三角形全等() ③两条边及第三边上的中线对应相等的两个三角形全等() ④两条边及其中一边上的中线对应相等的两个三角形全等()

初一数学上概念易错题专项练习

概念题练习 一、判断题 ( )带有正号的数是正数,带有负号的数是负数. ( )有理数是正数和小数的统称. ( )有最小的正整数,但没有最小的正有理数. ( )非负数一定是正数. ( )311 是负分数 ( )两数之差一定小于被减数. ( )若两数的差为正数,则两数都为正数. ( )零减去一个数仍得这个数. ( )一个数减去一个负数,差一定大于被减数. ( )下图中,射线EO 和射线ED 是同一条射线. ( )下图中,射线EO 和射线OE 是同一条射线. ( )下图中,射线EO 和射线OD 是同一条射线. ( )下图中,线段DE 和线段ED 是同一条线段. ( )下图中,直线DO 和直线ED 是同一条直线. ( )两条线段最多有一个公共点. ( )反向延长射线AB . ( )延长直线AB 到C . ( )射线是直线长度的一半. ( )三点能确定三条直线. ( )延长线段AB 就得到直线AB . ( )若三条直线两两相交,则交点有3个. 二、选择题 1.-( ). (A)是负数,不是分数 (B)不是分数,是有理数 (C)是负数,也是分数 (D)是分数,不是有理数 2.下面说法中正确的是( ). (A)正整数和负整数统称整数 (B)分数不包括小数 (C)正分数,负分数,负整数统称有理数 (D)正整数和正分数统称正有理数 3.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有( ) ①-3和+3互为相反数;②符号不同的两个数互为相反数;③互为相反数的两个数必定一个是正数,一个是负数;④ 的相反数是-;⑤一个数和它的相反数不可能相等. (A)0个 (B)1个 (C)2个 (D)3个或更多 4.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无最大正数,有最大负数 (B)无最小负数,有最小正数 (C)无最小有理数,也无最大有理数 (D)有最小自然数,也有最小整数

人教版数学八年级上册易错题难题整理含答案+易错题及答案

人教版数学八年级上册 易错题难题整理含答案+易错题及答案 人教版数学八年级上册易错题难题整理含答案 一、选择题(把正确答案的代号填在下面对应的表格中,每小题3分,共30分) 3、下列说法中,①一组数据的中位数只有一个②一组数据的中位数可能是这组数据中的数,也可能不是这组数据中的数 ③一组数据的众数可能有多个 ④一组数据的众数是这组数据中出现次数最多的数据的次数⑤一组数据的众数一定是这组数据中的数 正确说法的个数有( ) A 、1个 B 、2个 C 、3个 D 、4个 5、下列说法正确的有( ) (1)数轴上的点不是表示有理数,就是表示无理数;(2)实数a 的倒数是 a 1 ;(3)带根号的数都是无理数;(4)两个绝对值不相等的无理数,其和、差、积、商仍是无理数。 A、1个 B、2个 C、3个 D、4个 内容补充 一个数的平方=它本身这个数0,1 一个数的平方根=它本身这个数是0,1 一个数的算术平方根=它本身这个数是0, 一个数的立方等于它本身,这个数是-1,0,1 一个数的立方根=它本身这个数是-1,0,1 6、一个自然数的算术平方根为m ,则与这个自然数相邻的下一个自然数是( ) A、1+m B、 12+m C、12+m D、1+m 分析:此题注意审题 二、填空题 11、某市对全市3万名初中学生的视力进行了一次抽样调查,得到如图所示的统计图。在这次调查中,所选取样本的容量是 ;如果视力在4.9到5.1之间(含4.9与5.1)为正常,那么全市大约有 名初中生视力 是正常 的。

12、设10的整数部分为a ,小数部分为b ,则代数式b (10+a )的值等于 。 根号9<根号10<根号16,所以3<根号10<4,所以,a=3 b=【根号10-3】 所以,b (10+a )=【根号10-3】【根号10+3】 所以利用因式分解的结果为1 13、比较大小:-15、如图所示,AD =4,CD =3,∠ADC =90°,AB =13,BC =12,该图形的面积等于 . 则x= ; 16、已知x 满足(x-1)3=-27 8 ,17、若不等式组???b x a x 的解集为x ﹥a ,则a 与b 的关系是 。 注意等号 18、一个水池有甲、乙两个进水管。单独开甲管,6小时注满全池,两管同时开,3小时注满全池。如果设单独开乙管x 小时注满全池,由此得到方程 。 二、填空题 11、240,7500; 12、1 13、﹤,﹥ 14、4+7或4-7 15、24 16、-32,y ≥21 17、a ≥b 18、61+x 1=3 1 三、解答题 20、(每小题4分,共16分)计算: (1)因式分解 题略【注意区别计算,结果要逐步考察】

人教版七年级上册数学几何图形练习题及答案

4.1.1 立体图形与平面图形 一、单选题 1、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用一个平面去截一个圆锥,可以是椭圆 B、棱柱的所有侧棱长都相等 C、用一个平面去截一个圆柱体,截面可以是梯形 D、用一个平面去截一个长方体截面不能是正方形 2、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球的截面一定是圆 B、组成长方体的各个面中不可能有正方形 C、从三个不同的方向看正方体,得到的都是正方形 D、圆锥的截面可能是圆 3、下列图形中,是棱锥展开图的是() A、 B、 C、 D、 4、下面图形不能围成一个长方体的是() A、 B、

C、 D、 5、下列图形是四棱柱的侧面展开图的是() A、 B、 C、 D、 6、下列图形中,是正方体的表面展开图的是() A、 B、 C、 D、 7、将选项中的四个正方体分别展开后,所得的平面展开图与如图不同的是()A、 B、

C、 D、 8、如图是一个正方体的表面展开图,这个正方体可能是() A、 B、 C、 D、 9、一个几何体的展开图如图所示,这个几何体是() A、棱柱 B、棱锥 C、圆锥 D、圆柱 10、在下面的图形中,不可能是正方体的表面展开图的是()A、 B、

C、 D、 11、下列图形中,是正方体表面展开图的是() A、 B、 C、 D、 12、下列四个图形中是如图展形图的立体图的是() A、 B、 C、 D、 二、填空题 13、一个棱锥有7个面,这是________棱锥. 14、如果一个棱柱共有15条棱,那么它的底面一定是________边形. 15、长方体是一个立体图形,它有________个面,________条棱,________个顶点. 16、六棱柱有________个顶点,________个面,________条棱. 17、如图是由________、长方体、圆柱三种几何体组成的物体.

最新初一年级数学易错题带答案

初一年级数学易错题带答案 1.已知数轴上的A 点到原点的距离为2,那么数轴上到A 点距离是3的点表示的数为 2.一个数的立方等于它本身,这个数是 . 3.用代数式表示:每间上衣a 元,涨价10%后再降价10%以后的售价 ( 变低,变高,不变 ) 4.一艘轮船从A 港到B 港的速度为a,从B 港到A 港的速度为b,则此轮船全程的平均速度为 . 5. 青山镇水泥厂以每年产量增长10%的速度发展,如果第一年的产量为a,则第三年的产量为 . 6.已知a b =43,x y =1 2 ,则代数式374by ax ay by +-的值为 7.若|x|= -x,且x=1 x ,则x= 8.若||x|-1|+|y+2|=0,则x y = . 9.已知a+b+c=0,abc ≠0,则x=||a a +||b b +||c c +|| abc abc ,根据a,b,c 不同取值,x 的值为 . 10.如果a+b<0,且b>0,那么a,b,-a,-b 的大小关系为 . 11.已知m 、x 、y 满足:(1)0)5(2=+-m x , (2)1 2+-y ab 与3 4ab 是同类项.求代数式: )93()632(2222y xy x m y xy x +--+-的值 . 12.化简-{-[-(+2.4)]}= ;-{+[-(-2.4)]}= 13.如果|a-3|-3+a=0,则a 的取值范围是 14.已知-2

苏教版初一数学上册期末易错题

1.如果飞机上升2000米记为+2000米,那么—1000米表示 . 2.单项式-3 22 ab 的系数是 ; 次数 ;多项式132222--y x y x 的次数是 ,各项系数的和 . 两个三次多项式的和的次数一定是 两个二次多项式的和的次数一定是 3.已知关于x 、y 的多项式254322-++-+y x ky x kx ,当k= 时,这个多项式不含二次项;当 k= 时,这个多项式不含y . 4.“m 的倒数与3的平方差”,用代数式表示为 ;当m= -1时,该代数式的值 为 . 5.若15+m xy 与32y x n -是同类项,则m+n=___________. 6.一个多项式加上223x x -+-得到12-x ,这个多项式是 . 7. 三个连续的奇数,中间的一个是 2n+1,则三个数的和为 8.若代数式2231x x -+的值是3,则代数式2467x x -++的值是 当x=1时,代数式53++bx ax 的值为9-,那 当x=-1代数式53++bx ax 的值为 9.写出一个含有字母a 的代数式,使字母a 不论取什么值,这个代数式的值总是正数.你所写的代数式 是 .写出一个含有字母a 的代数式,使字母a 不论取什么值,这个代数式的值总是负 数.你所写的代数式是 . 10 下列代数式的值中,一定是正数的是 ( ) A .()x +12 B .||x +1 C .()-x 2+1 D .-x 2+1 11. 若x 表示一个两位数, y 也表示一个两位数,小明想用 x 、 y 来组成一个四位数,且把 x 放在 y 的左 边则代数式是 .如果苹果每千克a 元,橘子每千克b 元,那么35a b +表 示 . 12 .如果06213=+-a x 是一元一次方程,那么=a ,方程的解为=x 13.若15423-+-n m b a b a 与的和仍是一个单项式,则m +=n 14.若a 、b 互为相反数,c 、d 互为倒数,则=-++5)(2cd b a __________ 15. 3个连续奇数的和为63,则这3个连续奇数为 若最小奇数是2n -1,则三个连续奇数 的和是 16.若8=a ,5=b 且a +b >0,那么a -b = 17.22.8°= ° ′ ; 12°24′=_____ _______° 18.2点30分时,时针与分针所成的角为 度,2点20分时,时针与分针所成的角为 度,1点40分时,时针与分针所成的角为 度,10点50分时,时针与分针所成的角为 度

(完整版)八年级上册数学易错题和典型题

如图,△ AOB 中,/ AOB=90°, AO=3, BO=6, △ AOB 绕顶点O 逆时针旋转到△ A OB 处,此时线段 A ' B '与 BO 的交点E 为BO 的中点,则线段 B ' E 的长度为 在等腰△ ABC 中,/ A=30°, AB=8,贝U AB 边上的高 CD 的长是 在三角形 ABC 中, 0时,m 的取值范围是 1、 ( 9) 2 的算术平方根是

4、已知y 1 x 2 2 x 1 4 ,则(3 2) x y x 1

文案

_ __ a、x、 5、设等式a( x a) a( y a) x a a y在实数范围内成立,其中y 是 2 -- 2 两两不相等的实数,3X Xy—— ____________ 则 2 - 2的值是

七年级上册数学易错题集

错 题 集1 一、填空: 1、{-[1-(a+b)]}-{-[-(a-b)]}去掉括号得 2、单项式x 、-2x 2、3x 3、-4x 4、5x 5……则第100项是 第n 项是 。 3、比-321大而比23 1小的所有整数的和为 。 4、一个三角形的第一边长为(2a-b )厘米,第二边的长比第一边长(a+b )厘米,第三边的长比第一边的2倍少b 厘米,那么这个三角形的周长是 5、若(x+3)2+|y+1|+z 2=0,则x 2+y 2+z 2的值为 6、已知3x-6y-5=0,则2x-4y+6= 7、已知关于x 的方程(k-2)x |k|-1+5=3k 是一元一次方程,则x= 8、关于x 的一元一次方程2x+a=x+1的解是-4,则方程-ay+1=3的解为 9、如果5x |m|y 2-(m-2)xy-3x 是关于x 、y 的四次三次式,则m= 10、科学计数法 人= 11、若a 2=b 2,则 ;若a+b=0,则 ;若|a|=|b|则 ; 若a 2=a 1则 ;若a 3=a 1,则 12、已知|a|=3,|b|=2,且ab<0,则a-b= 13、观察下列数-2,-1,2,1,-2,-1……从左边第一个数算起,第99个数是 14、在一块长a m ,宽b m 的长方形草坪中间有一条1m 宽的人行道,那么草坪中的绿地面积是 15、一个两位数,它的十位数字为x ,个位数字比十位数字大3,则这个两位数为 16、代数式-(-3 2)2a 2b 2c 的系数是 ,次数是 17、一件上衣a 元,降低了15%后的售价是 元。 18、如果正午(中午12:00)记作0小时,午后3点钟记作+3小时,那么上午8点钟表示为 19、倒数是它本身的数是 ;相反数是它本身的数是 ;绝对值是它本身的数是 20、平方得9的数是 ,平方得0的数是 ,立方得8的数是 ,立方得-27的数是 . 21、x 2 =9,|y|=2,则x+y= 。 22、亿用科学计数法表示为有 用科学计数法表示为 23、一个数a 的绝对值是指数轴上表示a 的点与 距离,记作 ①一个正数的绝对值是 ,即如果a>0,则|a|= ②一个负数的绝对值是 ,即如果a<0,则|a|= ③0的绝对值是 ,即如果a=0,则|a|= 反之,若一个数的绝对值是它本身,则这个数是 ,若一个数的绝对值是它的相反数,则

七年级上册数学易错题整理

七年级上册数学易错题 1、一个数的平方是81,那么这个数是() 2、用四舍五入法得到的近似数是2.003万,关于这个数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它精确到万分位B.它精确到0.001 C.它精确到万位D.它精确到十位 3、说法正确的是() A.带根号的数是无理数B.无理数就是开方开不尽而产生的数C.无理数是无限小数D.无限小数是无理数 4、81的算术平方根是() A.±81 B.±9 C.9 D.3 5、多项式﹣2a2 b+3x2 ﹣π5 的项数和次数分别为() A.3,2 B.3,5 C.3,3 D.2,3 6、已知9x4 和3nxn是同类项,则n的值是() A.2 B.4 C.2或4 D.无法确定 7、已知﹣1<y<3,化简|y+1|+|y﹣3|=() A.4 B.﹣4 C.2y﹣2 D.﹣2 8、已知A、B、C三点在同一条直线上,M、N分别为线段AB、BC的中点,且AB=60,BC=40,则MN的长为(). 9、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负整数和负分数统称负有理数B.正整数,0,负整数统称为整数C.正有理数与负有理数组成全体有理数D.3.14是小数,也是分数 10、新华书店销售甲、乙两种书籍,分别卖得1560元和1350元,其中甲种书籍盈利25%,而乙种书籍亏本10%,则这一天新华书店共盈亏情况为() A.盈利162元B.亏本162元C.盈利150元D.亏本150元

11、下列四种说法:①0是整数;②0是自然数;③0是偶数;④0是非负数.其中正确的有()A.4个B.3个C.2个D.1个 1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零是最小的整数B.有理数中存在最大的数C.整数包括正整数和负整数D.0是最小的非负数 13、在数轴上,与表示数﹣1的点的距离是2的点表示的数是() A.1 B.3 C.±2 D.1或﹣3 14、数轴上表示整数的点称为整点.某数轴的单位长度是1厘米,若在这个数轴上随意画出一条长为2004厘米的线段AB,则线段AB盖住的整点的个数是()A.2002或2003 B.2003或2004 C.2004或2005 D.2005或2006 15、点A表示数轴上的一个点,将点A向右移动7个单位,再向左移动4个单位,终点恰好是原点,则点A表示的数是_________ . 16、若=﹣1,则a为() A.a>0 B.a<0 C.0<a<1 D.﹣1<a<0 17、已知a是有理数,且|a|=﹣a,则有理数a在数轴上的对应点在() A.原点的左边B.原点的右边C.原点或原点的左边D.原点或原点的右边18、若ab>0,则的值为()A.3 B.﹣1 C.±1或±3 D.3或﹣1 19、已知|a|=3,|b|=5,且ab<0,那么a+b的值等于() A.8 B.﹣2 C.8或﹣8 D.2或﹣2 20、已知a,b,c的位置如图,化简:|a﹣b|+|b+c|+|c﹣a|= _________ . 21、某商店出售三种不同品牌的大米,米袋上分别标有质量如下表:现从中任意拿出两袋不同品牌

初一数学上册几何图形初步

N M F E D C B A 知识点一(几何图形初步) 【知识梳理】 一、填空题。 1.下列四个平面图形中,不能折叠成无盖的长方体盒子的是( ) (A ) (B ) (C ) (D ) 2.有一个正方体木块,它的六个面上分别标有数字1~6,图1是这个正方体从不同方向所观察到的数字情况,则数字1和5对面的数字是( ) A.4,3 B.3,2 C.3,4 D.5,1 3. 如图2,直线AB 与CD 相交于点O ,12=∠∠,若140AOE =∠,则AOC ∠的度数为( ) A.40 B.60 C.80 D.100 4.已知点A B C ,,在同一直线上,若20cm AB =,30cm AC =,则BC 的长是( ) A.10cm B.50cm C.25cm D.10cm 或50cm 5.如图,把一张长方形的纸片沿着EF 折叠,点C 、D 分别落在M 、N 的位置, 且∠MFB= 1 2 ∠MFE.则∠MFB=( ) A.30° B.36° C.45° D.72° 6.一个无盖的正方体盒子的平面展开图可以是下列图形中的( ) A.只有图① B.图①、图② C.图②、图③ D.图①、图③

7.如图,∠AOB=180°,OD 、OE 分别是∠AOC 和∠BOC 的平分线,则与线段OD 垂直的射线是( ) A.OA B.OC C.OE D.OB 二、画图与说理 8.如图,已知点C 、点D 分别在AOB ∠的边上,请根据下列语句画出图形: (1)作AOB ∠的余角AOE ∠; (2)作射线DC 与OE 相交于点F ; (3)取OD 的中点M ,连接CM . 9.如图,直线AB 与CD 相交于点O ,OP 是∠BOC 的平分线,OE ⊥AB , OF ⊥CD. (1)图中除直角外,还有相等的角吗?请写出两对: ① ;② . (2)如果∠AOD =40°. ①那么根据 ,可得∠BOC = 度. ②因为OP 是∠BOC 的平分线,所以∠C OP=2 1 ∠ = 度. ③求∠BOF 的度数. O P F E D C B A (第9题图) O D C B A O B E C D A

人教版七年级上册数学易错题集及解析

人教版七年级上册数学易错题集及解析有理数 类型一:正数和负数 1.在下列各组中,哪个选项表示互为相反意义的量() A.足球比赛胜5场与负5场B.向东走3千米,再向南走3千米C.增产10吨粮食与减产﹣10吨粮食D.下降的反义词是上升 考点:正数和负数。 分析:在一对具有相反意义的量中,先规定其中一个为正,则另一个就用负表示.“正”和“负”相对. 解答:解:表示互为相反意义的量:足球比赛胜5场与负5场. 故选A 点评:解题关键是理解“正”和“负”的相对性,确定一对具有相反意义的量.此题的难点在“增产10吨粮食与减产﹣10吨粮食”在这一点上要理解“﹣”就是减产的意思. 变式1: 2.下列具有相反意义的量是() A.前进与后退B.胜3局与负2局 C.气温升高3℃与气温为﹣3℃D.盈利3万元与支出2万元 考点:正数和负数。 分析:在一对具有相反意义的量中,先规定其中一个为正,则另一个就用负表示. 解答:解:A、前进与后退,具有相反意义,但没有量.故错误; B、正确; C、升高与降低是具有相反意义的量,气温为﹣3℃只表示某一时刻的温度,故错误; D、盈利与亏损是具有相反意义的量.与支出2万元不具有相反意义,故错误. 故选B. 点评:解题关键是理解“正”和“负”的相对性,确定一对具有相反意义的量. 类型二:有理数 1.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负整数和负分数统称负有理数B.正整数,0,负整数统称为整数 C.正有理数与负有理数组成全体有理数D.3.14是小数,也是分数 考点:有理数。 分析:按照有理数的分类判断: 有理数. 解答:解:负整数和负分数统称负有理数,A正确. 整数分为正整数、负整数和0,B正确. 正有理数与0,负有理数组成全体有理数,C错误. 3.14是小数,也是分数,小数是分数的一种表达形式,D正确. 故选C. 点评:认真掌握正数、负数、整数、分数、正有理数、负有理数、非负数的定义与特点. 注意整数和正数的区别,注意0是整数,但不是正数. 变式: 2.下列四种说法:①0是整数;②0是自然数;③0是偶数;④0是非负数.其中正确的有()A.4个B.3个C.2个D.1个 考点:有理数。 分析:根据0的特殊规定和性质对各选项作出判断后选取答案,注意:2002年国际数学协会规定,零为偶数;我国2004年也规定零为偶数. 解答:解:①0是整数,故本选项正确;

最新人教版初中七年级上册数学《数学错题集》练习题

秋季学期错题集 1下表中有两种移动电话计费方式: 请思考并完成下列问题: (1)设一个月内移动电话主叫tmin(t是正整数),根据上表,列表说明:当t在不同时间范围内取值时,按方式一和方式二如何计费? (2)观察你的列表,你能从中发现如何根据主叫时间选择省钱的计费方式吗?通过计算验证你的看法。 2 已知|a|=3,|b|=2,且a<b,则a+b=______. 3 已知:|x-2|与|y-5|互为相反数,求x和y的值。

4 根据下面给出的数轴,解答下面的问题: ⑴请你根据图中A、B两点的位置,分别写出它们所表示的有理数A:B:; ⑵观察数轴,与点A的距离为4的点表示的数是:; ⑶若将数轴折叠,使得A点与-2表示的点重合,则B点与数表示的点重合; ⑷若数轴上M、N两点之间的距离为2010(M在N的左侧),且M、N两点经过(3)中折叠后互相重合,则M、N两点表示的数分别是:M: N: . 5求|x-3|+|x+4|的最小值,并说明此时有理数x的取值范围。

6 知识链接:对于关于x的方程ax=b,(a、b为常数) ⑴当a≠0时,此方程是一元一次方程,方程有唯一解x=b/a; ⑵当a=0,b≠0时,没有任何实数x能满足方程使等式成立,此时,我们说方程无解; ⑶当a=0,b=0时,所有实数x都能使方程成立,也就是说方程的解为全体实数,所以我们说方程有无数个解。 问题解决: ⑴解关于x的方程:(m-1)x=2 ⑵解关于x的方程:mx-4=2x+n 7 (2011?宜昌)随着经济的发展,尹进所在的公司每年都在元月一次性的提高员工当年的月工资.尹进2008年的月工资为2000元,在2010年时他的月工资增加到2420元,他2011年的月工资按2008到2010年的月工资的平均增长率继续增长. (1)尹进2011年的月工资为多少? (2)尹进看了甲、乙两种工具书的单价,认为用自己2011年6月份的月工资刚好购买若干本甲种工具书和一些乙种工具书,当他拿着选定的这些工具书去付书款时,发现自己计算书款时把这两种工具书的单价弄对换了,故实际付款比2011年6月份的月工资少了242元,于是他用这242元又购买了甲、乙两种工具书各一本,并把购买的

八年级上册数学易错题和典型题

如图,△AOB中,∠AOB=90°,AO=3,BO=6,△AOB绕顶点O逆时针 旋转到△A′OB′处,此时线段A′B′与BO的交点E为BO的中点,则线段B′E 的长度为 在等腰△ABC中,∠A=30°,AB=8,则AB边上的高CD的长是 在三角形ABC中,

. 1、2(9)-的算术平方根是 。 4、已知22114,)x y x x y +-+-+=3则(2= 。 5、设等式()()a x a a y a x a a y -+-=---在实数范围内成立,其中a 、x 、y 是 两两不相等的实数,则22 223x xy y x xy y +--+的值是 。8、已知实数211,,a-b 20,24c a b c b c c c ab +++-+=满足则的算术平方根是 。 9、已知x 、y 是有理数,且x 、y 满足22322332x y y ++=-,则x+y= 。 12、设62,53,A B =+=+则A 、B 中数值较小的是 。 14、使式子2 52 x x --有意义的x 的取值范围是 。 15、若101,6,a a a a a +=-且则的值为 。 5 的整数部分是 ,小数部分是 。 已知的整数部分a ,小数部分是b ,求a -b 的值. 4514,0.063a b ===则( ) A 、10ab B 、310ab C 、100ab D 、3100 ab 6、如果30,a a -那么等于( ) A 、a B 、a - C 、a - D 、a a --

七年级上册数学几何图形初步知识点整理

几何图形初步 一、本节学习指导 本节知识点比较简单,都是基础,当看书应该就能理解。 二、知识要点 1、几何图形 从实物中抽象出来的各种图形,包括立体图形和平面图形。 立体图形:有些几何图形的各个部分不都在同一平面内,它们是立体图形。比如:正方体、长方体、圆柱等 平面图形:有些几何图形的各个部分都在同一平面内,它们是平面图形。比如:三角形、长方形、圆等 2、点、线、面、体 (1)几何图形的组成 点:线和线相交的地方是点,它是几何图形中最基本的图形。 线:面和面相交的地方是线,分为直线和曲线。 面:包围着体的是面,分为平面和曲面。 体:几何体也简称体。 (2)点动成线,线动成面,面动成体。 3、生活中的立体图形 4、棱柱及其有关概念: 棱:在棱柱中,任何相邻两个面的交线,都叫做棱。 侧棱:相邻两个侧面的交线叫做侧棱。 n棱柱有两个底面,n个侧面,共(n+2)个面;3n条棱,n条侧棱;2n个顶点。 棱柱的所有侧棱长都相等,棱柱的上下两个底面是相同的多边形,直棱柱的侧面是长方形。棱柱的侧面有可能是长方形,也有可能是平行四边形。 5、正方体的平面展开图:11种

6、截一个正方体:用一个平面去截一个正方体,截出的面可能是三角形,四边形,五边形,六边形。 7、三视图,如: 、 物体的三视图指主视图、俯视图、左视图。 主视图:从正面看到的图,叫做主视图。 左视图:从左面看到的图,叫做左视图。 俯视图:从上面看到的图,叫做俯视图。 三、经验之谈 本节知识比较重要的是我们要对常见的立体图形有个概念性的认识,很多图形在小学就学习过,我们要巩固其相关求法。其次画立体图形的三视图的时候要小心,多在脑子里形成空间想象。

七年级数学上册易错题专项练习汇总

七年级数学上册易错题专项练习汇总 1.已知a﹣b=3,c+d=2,则(b+c)﹣(a﹣d)的值为__________. 2.已知A、B、C三点在同一直线上,若AB=20,AC=30,则BC的长为__________.3.在数轴上,A表示的数为-2,AB长为5,则B表示的数为___________. 4.有一个三位数,百位数字为a,个位数是十位数字的2倍少3,十位数比百位数字的3 倍少4,则这个三位数应表示为:____________(用含a的代数式表示) 5.学校组织一次篮球比赛,比赛要求每两个队只比赛一场,一共有8支球队参赛,则共需要安排_________场比赛。 6.若方程(a﹣3)x|a|﹣2﹣7=0是一个一元一次方程,则a等于__________. 7.对于有理数x,我们规定[x]表示不大于x的最大整数,例如[1.2]=1,[3]=3,[﹣2.5]=﹣3.则 ①[8.9]=__________;②若[x+3]=﹣15,且x是整数,则x=__________. 8.若∠AOB=50°,∠BOC=20°,则∠AOC=_______________. 9.观察下面一列数:﹣,,﹣,,﹣,,…探求其规律.得到第2012个数是__________.第n个数应该表示为____________________. 10.若a的绝对值等于5,b=﹣2,且ab>0,则a+b=__________. n=________________. 11.若(m﹣2)2+|n+3|=0,则m﹣n=__________.m 12.a、b在数轴上得位置如图所示,化简: |a+b|﹣2|b﹣a|=__________. 13.已知∠1与∠2互余,∠2与∠3互补,∠1=67°,则∠3=__________. 14.在有理数范围内定义运算“△”,其规则为a△b=ab+1,则方程(3△4)△x=2的解应为 x=__________. 15.用完全一样的火柴棍按如图所示的方法拼成“金鱼”形状的图形,则按照这样的方法拼成第4个图形需要火柴棍__________根,拼成第n个图形(n为正整数)需要火柴棍__________根(用含n的代数式表示).

数学七年级上难题、易错题

1.悟空顺风探妖,千里只用四分钟,归时四分行六百,风速多少请算清? 千里只用四分钟,也就是说速度是每分钟250。顺风。 归时四分行六百,也就是说速度是每分钟150。逆风 假设悟空的速度是恒定的,风速=X。 顺风时悟空速度+X=250 逆风时悟空速度-X=150 也就是说,250-X=150+X 求得X=50 2.某会议室主席台上方有一个长12.8m的长条形会议横标框,铺红色衬底。开会前将会议名称,贴于其上。但有时字数不一样,为了方便制作与美观,规定:边空:字宽:字距=9:6:2,现有18字,求字距,字宽与边空? 因为比例为9:6:2,七个空,所以(17X2+6X18+9X2)=12.8.X=0.08,边宽0.72,字0.48,空0.16 2.为了加强公民的节水意识,合理利用水资源,某市采用价格调控手段达到节水的目的,该市自来水收费价格见价目表. (不超过6m3部分为2元每m3,超出6m3不超出10m3部分为4元每m3,超过10立方部分为8元每m3) 若某户居民1月份用水8立方米,则应收水费2×6+4×〔8-6〕=20元.

(1).若该户居民2月份用水12.5立方米,则应收水费多少元? (2).若该户居民3,4月份共用水15立方米〔4月份用水量超过3月份〕,共交水费44元,则该户居民3,4月份各用水多少立方米? 解:设3月份用水X吨,则4月份用水(15-X)吨 情形一: 3月份少于6吨,4月份大于6吨少于10吨: 则可列出方程: 2X+6*2+4*[(15-X)-6]=44 解得: X=2 15-X=13 不符合4月份大于6吨少于10吨的前提 情形二: 3月份大于6吨,4月份大于6吨少于10吨: 则可列出方程: 6*2+4*(X-6)+6*2+4*[(15-X)-6]=44 无解 情形三: 3月份少于6吨,4月份大于10吨: 则可列出方程: 2X+6*2+4*4+8*[(15-X)-10]=44 解得: X=4 15-X=11 综上所述,3月份用水4吨,4月份用水11吨 答:3月份用水4吨,4月份用水11吨 4.某市某县城房地产开发公司对某幢住宅楼的标价是:基价为2580元/平方米,楼层差价如下表(“+”表示上浮,“-”表示下浮) 楼层一二三四五六 差价百分比 0% + 8% + 18% + 16% + 10% - 10% 老张买了面积为80平方米的二楼,他若用同样多的钱去买六楼,请你帮他算一算,他可以买多少平米的房子? 解:二楼单价=2580×(1+8%)=2786.4元

八年级上册数学易错题和典型题

如图,△AOB 中,∠AOB=90°,AO=3,BO=6,△AOB 绕顶点O 逆时针 旋转到△A ′OB ′处,此时线段A ′B ′与BO 的交点E 为BO 的中点,则线段B ′E 的长度为 在等腰△ABC 中,∠A=30°,AB=8,则AB 边上的高CD 的长是 在三角形ABC 中,

5、设等式()()a x a a y a x a a y -+-=---在实数范围内成立,其中a 、x 、y 是 两两不相等的实数,则22 22 3x xy y x xy y +--+的值是 。 8、已知实数211,,a-b 20,24c a b c b c c c ab +++-+=满足 则的算术平方根是 。 9、已知x 、y 是有理数,且x 、y 满足2 2322332x y y ++=-,则x+y= 。 12、设62,53,A B = +=+则A 、B 中数值较小的是 。 14、使式子2 52 x x --有意义的x 的取值范围是 。 15、若101,6,a a a a a + =-p p 且则的值为 。 5 的整数部分是 ,小数部分是 。 已知的整数部分a ,小数部分是b ,求a -b 的值. 4514,0.063a b ===则( ) A 、 10ab B 、310ab C 、100ab D 、3100 ab 6、如果30,a a -p 那么等于( ) A 、a B 、a - C 、a - D 、a a -- 8、已知30,0,2150,y x y x xy y x xy y +-=+-f f 2x+xy 且 9,,32220022002,x y z x y z x y z x y x y +--+-+---设适合关系式试求x,y,z 的值。 11、已知x 、y 是实数,且2 2 2 (1)533x y x y x y -+--+与互为相反数,求的值。

七年级数学上册几何知识总结讲解学习

七年级上册几何知识总结 一、知识清单 1、【立体图形与平面图形】 (1)、把 的各种图形统称为几何图形。几何图形包括立体图形和平面图形。 各部分不都在同一平面内的图形是 图形;如 各部分都在同一平面内的图形是 图形。如 ▲会画出同一个物体从不同方向(正面、上面、侧面)看得的平面图形(视图)[1]. ▲知道并会画出常见几何体的表面展开图. (2)、点、线、面、体组成几何图形,点是构成图形的 基本元素。点、线、面、体之间有如图所示的联系: ▲ 知道由常见平面图形经过旋转所得的几何体的形状。 2、【直线、射线、线段】、 (1)直线公理:经过两点有一条直线, 一条直线。简述)为: . ·两条不同的直线有一个 时,就称两条直线相交, 这个公共点叫它们的 。 ·射线和线段都是直线的一部分。 (2)、直线、射线、线段的记法【如下表示】 (3)、线段的中点——把一条线段分成相等的两条线段的点,叫做线段的中点。 类似的,把线段分成相等的三条线段的点,叫线段的三等分点。把线段分成相等的n 条线段的点,叫线段的n 等分点。 (4)、线段公理:两点的所有连线中,线段最短。 简述为: 之间, 最短。 ·两点之间的距离的定义:连接两点之间的 ,叫做这两点的距离。 ▲会结合图形比较线段的大小;会画线段的“和”“差”图[2]。 ▲会根据几何作图语句画出符合条件的图形[3],会用几何语句描述一个图形。 点 线 面点 体点 动 交 交 交 动 动

3、【角】的定义 (从构成上看)Ⅰ: 有 的两条 组成的图形叫做角。 (从形成上看)Ⅱ: 由一条射线 而形成的图形叫做角。 (1)、角的表示方法[4] (1)用三个大写英文字母表示任意一个角; (2)用一个大写英文字母表示一个独立的角(在一顶点处只有一个角); (3)加弧线、标数字表示一个角 (在一个顶点处有两个以上角时,建议使用此法); (4)加弧线、标小写希腊字母表示一个角。 (2)、角的度量 ●1个周角=2个平角=4个直角=360° ●1°=60′=3600″ ●用一副三角尺能画的角都是15°的整数倍。 (3)、角的平分线 ——从一个角的 出发,把这个角分成 的两个角的 ,叫做这个角的平分线。 的n 条线段的点,叫线段的n 等分点。 (4)、角的比较与运算 ●会结合图形比较角的大小[5] 。●进行角度的四则运算[6]。 (5)、互余、互补 (1)如果两个角的和为90o,那么这两个角互为余角。·锐角α的余角是 (2)如果两个角的和为180o,那么这两个角互为补角。· 角α的补角是 。 (3)互余、互补的性质同角(或等角)的余角(或补角)相等。 (6)、用角度表示方向:一般以正北、正南为基准,用向东或向西旋转的角度表示方向,如图所示,OA 方向可表示为北偏西60o 。 二、冲刺练习 〖直线、射线、线段〗 1. 判断下列说法是否正确 (1)直线AB 与直线BA 不是同一条直线( ) (2)用刻度尺量出直线AB 的长度 ( ) (3)直线没有端点,且可以用直线上任意两个字母来表示( ) 图形语言 60o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