营造地表形态的力量 课件
合集下载
营造地表形态的力量ppt课件

A.风蚀地貌
B.流水堆积地貌
C.风化地貌
D.风力堆积地貌
45
4. 黄 土 高 原 的 千 沟 万 壑 的 地 表 形 态 是
作用形成的( C )
A.风力沉积
B.流水沉积
C.流水侵蚀
D.风力侵蚀
5.黄土高原是
形成的( C )
A.内力作用
B.流水沉积
C.风力沉积
D.流水侵蚀
6.下列地形区中,以外力作用为主形成的是
积
如黄土高原
34
荒漠地区风力较大,风携带沙子对地表的岩石打磨,
形成了风蚀柱、风蚀蘑菇。
35
风蚀城堡
36
在沙漠地区,在风向比较固定的风力作用下,沙粒往往 堆积形成状似新月的沙丘,叫新月形沙丘。
37
3. 冰川作用 侵蚀:冰斗、角峰、U形谷 堆积:冰碛地貌 4. 海浪 侵蚀:海蚀陡崖、海蚀柱等 堆积:沙滩等
同时进 行,朝 相反方 向改变
外
力 来自地球外 作 部,主要是 用 太阳辐射能
风化, 侵蚀, 搬运, 堆积
固结成
总的趋势 是使地表 起伏状况 趋于平坦
地表, 以内力 作用为 主
岩
24
机械风化示意
25
表三:风化,侵蚀、搬运、堆积地貌
侵蚀地貌
搬运作用
堆积地貌
流 水
①冲刷坡面,例如黄 土高原千沟万壑的地
38
在高纬或高山地区,冰川在运动过程中不断地侵蚀 底部岩石和侧面岩壁,往往形成冰斗和角峰。
39
角峰、刃锋(冰川侵蚀)
40
在岩石海岸,波浪不断地击打、侵蚀岩壁, 使其回退,常形成陡崖。
41
在沙质海岸,波浪在向海运动的过程中,由于速度逐渐减慢,会将 大量的沙子堆积在海岸地带,形成沙滩。
【高中地理】营造地表形态的力量ppt26

喜马拉雅山脉
东非大裂谷
流水侵蚀
流水堆积地貌
风蚀地貌
风力堆积
海蚀
冰积物
流动沙丘
风蚀蘑菇
风蚀沟谷
河流作用形成的冲积平原
冲积平原
珠江三角洲
流水溶蚀作用形成 的岩溶地貌
黄土高原
雅鲁藏布 大峡谷
黄果树瀑布
维多利亚瀑布
尼亚加纳瀑布 (北美洲)
黄河壶口瀑布
• 喜马拉拉山脉的抬升是有来自地球内部的 能量的作用结果,这种作用称为内力作用。 • 启东成陆是长江携带泥沙沉积的结果,该 作用的能量来自地球外部的太阳能,这种 作用称为外力作用。
堆 流水堆积 积 风力堆积 作 用 冰川堆积
海浪堆积
形成冲积扇、河漫滩平原、三角洲
形成 新月形沙丘 形成冰碛丘陵等冰碛地形
形成沙滩
4、内、外力之间的相互关系 (1)内力作用和外力作用是同时进行的 (2)在一定的时间和地点往往是某一作用 占优势。 (3)内力作用对地表的发展起主导作用
岩石圈的物质循环
外力作用的表现形式:
外力作用
对地貌的影响
使地表岩石受破坏,碎小物残留原地为其他外力作用创造条件
风化作用
流水侵蚀
使谷地、河床加宽加深,使坡面趋于破碎等
侵 风力侵蚀 形成风蚀洼地、风蚀柱、风蚀蘑菇 、风蚀城堡等 蚀 形成冰斗、角峰、U形谷 作 冰川侵蚀 用 海浪侵蚀 形成海蚀陡崖、海蚀柱等 搬运作用 为堆积地貌的发育输送了大量物质
造 成 的? 该
内力作用
1.内力作用的能量来源: 地球内部放射性物质衰变产生的热量。 2.按内力作用的表现形式将其分为:
极其缓慢的内力作用、迅速激烈的内力作用
3.内力作用的表现形式主要有: 地壳运动、岩浆活动、变质作用
《营造地表形态的力量》PPT精品课件

在搬运过程中,如果外力减弱或遇到障碍物, 被搬运的物质堆积下来,形成堆积地貌。
高效上好每节课·快乐上好每天学
新知2 外力作用
活动
1.这些地貌主要在什么外力作用下形成的?
流水侵蚀、风力侵蚀、冰川侵蚀
2.想一想,在我国哪些地区可以找到这些地貌?
这些地貌分别位于我国的黄土高原、西北沙漠、西 北昆仑山和祁连山等地。
第四章 地表形态的塑造
第一节 营造地表形态的力量
高效上好每节课·快乐上好每天学
课 程 标 准
“结合实例,分析造 成地表形态变化的内、 外力因素”
高效上好每节课·快乐上好每天学
学习目标 1 了解内力的表现形式以及与地表形态的关系。 学习目标 2 了解外力作用的表现形式及与地表形态的关系。 学习目标 3 了解三大类岩石,及地壳物质循环过程。
新知3 岩石圈的物质循环
外力作用将岩石碎 屑物由高处搬运到 低处沉积
岩石风化碎屑
喷出型
岩浆岩
高温高压变质
侵入型
沉积岩
[名师课 堂教学 ]《营 造地表 形态的 力量》P P TPPT 课件(完整版P P T)
变质岩
接触岩浆后 重融、再生
三高 类效岩上石好循每环节演课示· 快 乐 上 好 每 岩天 浆学
[名师课 堂教学 ]《营 造地表 形态的 力量》P P TPPT 课件(完整版P P T)
达成学习目标 3 高效上好每节课·快乐上好每天学
[名师课 堂教学 ]《营 造地表 形态的 力量》P P TPPT 课件(完整版P P T)
新知2 外力作用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分类
内力 作用
能量 来源
地球内部的 热能
表现 形式
地壳运动 岩浆活动 变质作用
高效上好每节课·快乐上好每天学
新知2 外力作用
活动
1.这些地貌主要在什么外力作用下形成的?
流水侵蚀、风力侵蚀、冰川侵蚀
2.想一想,在我国哪些地区可以找到这些地貌?
这些地貌分别位于我国的黄土高原、西北沙漠、西 北昆仑山和祁连山等地。
第四章 地表形态的塑造
第一节 营造地表形态的力量
高效上好每节课·快乐上好每天学
课 程 标 准
“结合实例,分析造 成地表形态变化的内、 外力因素”
高效上好每节课·快乐上好每天学
学习目标 1 了解内力的表现形式以及与地表形态的关系。 学习目标 2 了解外力作用的表现形式及与地表形态的关系。 学习目标 3 了解三大类岩石,及地壳物质循环过程。
新知3 岩石圈的物质循环
外力作用将岩石碎 屑物由高处搬运到 低处沉积
岩石风化碎屑
喷出型
岩浆岩
高温高压变质
侵入型
沉积岩
[名师课 堂教学 ]《营 造地表 形态的 力量》P P TPPT 课件(完整版P P T)
变质岩
接触岩浆后 重融、再生
三高 类效岩上石好循每环节演课示· 快 乐 上 好 每 岩天 浆学
[名师课 堂教学 ]《营 造地表 形态的 力量》P P TPPT 课件(完整版P P T)
达成学习目标 3 高效上好每节课·快乐上好每天学
[名师课 堂教学 ]《营 造地表 形态的 力量》P P TPPT 课件(完整版P P T)
新知2 外力作用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分类
内力 作用
能量 来源
地球内部的 热能
表现 形式
地壳运动 岩浆活动 变质作用
【高中地理】营造地表形态的力量ppt29

• 分类:按能量来源 可分为内力作用和外力作用
一. 内力作用
读课本P69~70回答下列问题: 1.内力作用的能量来自何处?它主要有哪些 表现形式?塑造地表形态的主要方式是 什么? 2. 根据地壳运动的方向和性质,可以分为 哪两种类型?它们对地形各产生怎样的 影响?二者的关系是怎样的?
表一:内力作用与外力作用比较表
塔克拉玛干沙漠 世界上最大的瀑布 英国巨人的阶梯 桂林山水 长白山天池 瑶琳仙境 尼亚加拉瀑布 云中的天堂-南迦巴瓦峰
黄龙钙华池
地表形态的基本类型:
平原
高原
山地丘陵Biblioteka 盆地第四章地表形态的塑造
第一节 营造地表形态的力量
也叫地形、地貌:地球陆地表面的形态或外貌。
地质作用
• 定义:地球上由于自然界的原因,引起 地表形态、组成物质和内部结构发生变 化的作用,称为地质作用。
流水堆积
山地的山前地带 图二
风力侵蚀
西北沙漠地区
三、岩石圈的物质循环
1、概念
由一种或多种矿物组成集合体。 2、分类 按照成因分为——岩浆岩、沉积岩和变质岩。
沉积岩的形成过程
两个突出特征: 1.有层理构造 2.可能含有化石
新
老
具有层理结构
化石
砂 岩
常见的沉积岩
页 岩
砾 岩
变质岩的形成过程 接触带
运动方向
对岩层 产生 的影响 地貌 水平位 褶皱山 移,弯 脉,裂 曲变形 谷或海 洋
实例
关系
相伴发 生 , 以水平 运动为 主,垂 地表高 台湾海峡 直运动 隆起, 低起伏, 凹陷 为辅。 华山 海陆变
喜马拉 雅山、 东非大 裂谷、 大西洋
迁
1、公元79年~15世纪,那不勒斯湾海岸处 地壳运动总会在地表或地下岩层 于哪种方向的运动状态中?判断依据是什么? 下沉
一. 内力作用
读课本P69~70回答下列问题: 1.内力作用的能量来自何处?它主要有哪些 表现形式?塑造地表形态的主要方式是 什么? 2. 根据地壳运动的方向和性质,可以分为 哪两种类型?它们对地形各产生怎样的 影响?二者的关系是怎样的?
表一:内力作用与外力作用比较表
塔克拉玛干沙漠 世界上最大的瀑布 英国巨人的阶梯 桂林山水 长白山天池 瑶琳仙境 尼亚加拉瀑布 云中的天堂-南迦巴瓦峰
黄龙钙华池
地表形态的基本类型:
平原
高原
山地丘陵Biblioteka 盆地第四章地表形态的塑造
第一节 营造地表形态的力量
也叫地形、地貌:地球陆地表面的形态或外貌。
地质作用
• 定义:地球上由于自然界的原因,引起 地表形态、组成物质和内部结构发生变 化的作用,称为地质作用。
流水堆积
山地的山前地带 图二
风力侵蚀
西北沙漠地区
三、岩石圈的物质循环
1、概念
由一种或多种矿物组成集合体。 2、分类 按照成因分为——岩浆岩、沉积岩和变质岩。
沉积岩的形成过程
两个突出特征: 1.有层理构造 2.可能含有化石
新
老
具有层理结构
化石
砂 岩
常见的沉积岩
页 岩
砾 岩
变质岩的形成过程 接触带
运动方向
对岩层 产生 的影响 地貌 水平位 褶皱山 移,弯 脉,裂 曲变形 谷或海 洋
实例
关系
相伴发 生 , 以水平 运动为 主,垂 地表高 台湾海峡 直运动 隆起, 低起伏, 凹陷 为辅。 华山 海陆变
喜马拉 雅山、 东非大 裂谷、 大西洋
迁
1、公元79年~15世纪,那不勒斯湾海岸处 地壳运动总会在地表或地下岩层 于哪种方向的运动状态中?判断依据是什么? 下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