借物抒情写作指导

借物抒情写作指导

篇一:借物抒情作文指导

八年级上册作文指导(一)

借物抒情

教学目标:

领悟并运用借物抒情的写作手法。

课前准备:

学生写一篇自己喜爱的动物或植物等,了解它的习性、形貌、内在品质等。

课时安排:

两课时:第一课时,感悟并理解借物抒情的写作手法;

第二课时,运用借物抒情的写作手法写一篇作文。

导入新课:

有这样一个童话:有一个圆被去掉了一个三角楔,于是它就去寻找自己丢掉的那个缺口,一路上,它欣赏到了美丽无比的花草树木,跟正在晒太阳的毛毛虫做游戏。有一天,它找到了自己丢

失的那个缺口,它成了一个完成的圆了,随后飞快地向前滚动,世界完全变了样,再也没有以前那样美丽了。于是,它果断地丢掉了那个三角楔,又变成了一个残缺的圆,带着残缺和喜悦的一路前行、一路欣赏。

我们每一个人都是一个有缺憾的圆,在生命的行程中,我们都要怀着喜悦的心情,一路走来,一路欣赏,感受生活,感悟生命。

(一)感受借物抒情

1.学生背诵《陋室铭》,教师点拨,让学生认识借物抒情。

2.学生背诵《爱莲说》,教师点拨,再次感受借物抒情。

这两篇文章,作者都采用了“托物言志”(借物抒情)的写法,文章虽然展现的“物”,而我们读者却读到了“志”“情”。这样的委婉抒情的写法,可以留给读者更多的思考、回味、欣赏的空间,使文章具有更高的审美价值。

3.仿写:大自然时时刻刻给我们以启

示:看到幼苗冲破岩层,我们感到生(二)理解借物抒情

1.齐读冰心的赠言。

1 命的顽强;看到江河奔腾不息,我们感到时间的飞逝。,

我们写作一方面是记录自己的生活经历、人生感悟,激励自己走上越来越阳光的生活之路,另一方面,也给他人以启示,及勉励。所以,由外在的物引发自己内心的情,需要你是一个热爱生活、热爱生命的人,也需要你有一个善于观察的眼睛和一颗善于感动的心灵。

2.回顾名家的“借物抒情”。

(1)小思的《蝉》

(2)席慕蓉的《贝壳》

小结:初一阶段,我们主要学习了叙事散文的写法,我们要从一件事中懂得一个生活的道理,或者从几件有内在联系的事情中获得某种启示。现在我们学习的借物抒情散文,那视线从自己身上转移到周遭的世界,发现生活之美,感受生命之美。

3.你认为运用借物抒情的写作手法来写文章,应该写出哪几方面的内容?

(三)写前引路

任选一篇回答。

1.阅读《勒着青藤成长》

①勒着青藤的瓜果有怎样的特征?

②由“勒着青藤成长的瓜果”作者得到了怎样的启示?

2.阅读《窗外的牵牛花》

①“窗外的牵牛花”有怎样的特点?

②以“感谢你,窗外的牵牛花”为开头续写一段话,揭示作者的感悟。

3.教师下水作文。《田野中有一棵树》

①这棵树有怎样的特点?

②你能揣测中我写这篇文章的目的或者心情吗?

(四)作业布置

将日记《我最喜欢的一种动(植)物》精心修改,运用借物抒情的手法,写成一篇600字以上的作文,题目自拟。

课堂小结:

面对生活的浩荡大泽,直接抒情就

好比从桥上飞驰而过,借物抒情就好比乘一叶扁舟,听耳畔琴声悠扬,看湖面云影飘摇,一路前行,一路欣喜。后者可以给我们更多的触动和感悟,让我们的生活之路多一些绿荫和花香。 2 篇二:第二单元写作指导《借物抒情》导学案

《借物抒情》导学案

一课时

设计人赵仁慈审核人赵仁慈

善于观察的眼睛和一颗善于感动的心灵。

2.回顾名家的“借物抒情”。

(1)小思的《蝉》

(2)席慕蓉的《贝壳》

小结:初一阶段,我们主要学习了叙事散文的写法,我们要从一件事中懂得一个生活的道理,或者从几件有内在联系的事情中获得某种启示。现在我们学习的借物抒情散文,那视线从自己身上转移到周遭的世界,感受生命之美。

3.你认为运用借物抒情的写作手法

来写文章,应该写出哪几方面的内容?

(二)教师小结:

借物抒情,也称托物言志,就是通过对某种具体事物的描写来表达某种感情、志趣或思想观点。通常可以运用象征和联想达到借物抒情的目的。写好这类文章,要注意如下几点:

1、立意要明确

写好这类文章,关键要把握好“物”与“情”之间的对应点,即二者要有密切联系,彼此契合。这类文章的写作,往往是作者从物的自然属性中发现了某种与人的社会属性——感情、品德、行为等相通或类似的东西,从而由物及意的联想,来抒发作者的某种感情,表达作者的思想、志趣或人生哲理等。如纪伯伦的《浪之歌》,作者紧紧围绕海浪对海岸的爱情来写,实际上是为了抒发自己对祖国的情感。

2、描写要具体

借物是虚,抒情是实;前者是手段,后者是目的。抽象的“情”只有借具体的

浅近的“物”来表现,才能变得生动形象,易于领悟理解。因此,要善于以所寄之的形态、性质、情境等方面的特征,对“物”加以描绘和渲染,从而使“情”表现自然恰当。

描写“物”时可用生动形象的语言将物的特征清晰使人能受到感染;要把描写的重点放在与表现中心思想有联系的特征上;要善于选用词语,要善于运用比喻、拟人的修辞手法等。

3、议论要恰当

在记叙、描写中插入作者的看法,或是在记叙、描写的基础上进行总结性议论。所谓恰当,一是议论不能没话找话,生拉硬扯,要做到确有见地;二是要以叙述、描写为基础,前后内容和谐统一;三是内容的深浅轻重要恰如其分,避免随意拔高;四是议论要从实际出发,当长则

篇三:借物抒情作文教学设计

十河中心中学八年级语文导学设计教师:程立宏

课题:《作文指导:借物抒情》

学习目标

1、领悟并运用借物抒情的写作手法。

课时安排两课时:第一课时,感悟并理解借物抒情的写作手法;第二课时,运用借物抒情的写作手法写一篇作文。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导入新课:

有这样一个童话:有一个圆被去掉了一个三角楔,于是它就去寻找自己丢掉的那个缺口,一路上,它欣赏到了美丽无比的花草树木,跟正在晒太阳的毛毛虫做游戏。有一天,它找到了自己丢失的那个缺口,它成了一个完成的圆了,随后飞快地向前滚动,世界完全变了样,再也没有以前那样美丽了。于是,它果断地丢掉了那个三角楔,又变成了一个残缺的圆

,带着残缺和喜悦的一路前行、一路欣赏。

我们每一个人都是一个有缺憾的圆,在生命的行程中,我们都要怀着喜悦的心情,一路走来,一路欣赏,感受生活,感悟生命。

(一)感受借物抒情

1.学生背诵《陋室铭》,教师点拨,让学生认识借物抒情。

2.学生背诵《爱莲说》,教师点拨,再次感受借物抒情。

这两篇文章,作者都采用了“托物言志”(借物抒情)的写法,文章虽然展现的“物”,而我们读者却读到了“志”“情”。这样的委婉抒情的写法,可以留给读者更多的思考、回味、欣赏的空间,使文章具有更高的审美价值。

3.仿写:大自然时时刻刻给我们以启示:看到幼苗冲破岩层,我们感到生命的顽强;看到江河奔腾不息,我们感到时间的飞逝。

(二)理解借物抒情

1.齐读冰心的赠言。

我们写作一方面是记录自己的生活

经历、人生感悟,激励自己走上越来越阳光的生活之路,另一方面,也给他人以启示,及勉励。所以,由外在的物引发自己内心的情,需要你是一个热爱生活、热爱生命的人,也需要你有一个善于观察的眼睛和一颗善于感动的心灵。

2.回顾名家的“借物抒情”。

(1)小思的《蝉》

(2)席慕蓉的《贝壳》

小结:初一阶段,我们主要学习了叙事散文的写法,我们要从一件事中懂得一个生活的道理,或者从几件有内在联系的事情中获得某种启示。现在我们学习的借物抒情散文,那视线从自己身上转移到周遭的世界,发现生活之美,感受生命之美。

3.你认为运用借物抒情的写作手法来写文章,应该写出哪几方面的内容?

(三)写前引路

任选一篇回答。

1.阅读《勒着青藤成长》

①勒着青藤的瓜果有怎样的特征?

②由“勒着青藤成长的瓜果”作者得到了怎样的启示?

2.阅读《窗外的牵牛花》

①“窗外的牵牛花”有怎样的特点?

②以“感谢你,窗外的牵牛花”为开头续写一段话,揭示作者的感悟。

3.教师下水作文。《田野中有一棵树》

①这棵树有怎样的特点?

②你能揣测中我写这篇文章的目的或者心情吗?

1

把练习当考试把考试当中考

第二课时作文练习

将日记《我最喜欢的一种动(植)物》精心修改,运用借物抒情的手法,写成一篇600字以上的作文,题目自拟。课堂小结:

面对生活的浩荡大泽,直接抒情就好比从桥上飞驰而过,借物抒情就好比乘一叶扁舟,听耳畔琴声悠扬,看湖面云影飘摇,一路前行,一路欣喜。后者可以给我们更多的触动和感悟,让我们

的生活之路多一些绿荫和花香。

水滴石穿绳锯木断

怎样写好抒情作文指导与技巧(建议收藏)

一、什么是抒情?它的作用是什么? 抒情,即表达情思,抒发情感。抒情是和记叙、描写、议论、说明并列的一种语言表达方式,具有主观性、个性化和诗意化等特征。如:“这片月季花真漂亮啊!”“浩瀚兮,,大海!” 记叙文主要表达方式是叙述和描写,为了更鲜明地表现主题,增强文章的感染力,在记叙中恰当结合一些抒情,从而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 二、抒情的方式 1、直接抒情 直抒胸臆,就是直接表白和倾吐自己的思想感情,,以感染读者,,引起共鸣。直抒胸臆的特点是::不要任何“附着物”,而是让思想感情直截了当地宣泄,,不讲究含蓄委婉,,使思想感情毫无遮掩地袒露,“我口写我心”。这种直陈肺腑的抒情方式,往往显得坦率真挚,,朴质诚恳,,很能打动人心。。比如,我们看到波澜壮阔的大海时会感叹:“啊,大海!”。魏巍在《我的老师》中直接抒发对老师的敬仰之情:“在一个孩子的眼睛里,他的老师是多么慈爱,多么公平,多么伟大的人啊。 2、间接抒情 间接抒情是指作者的感情渗透在叙述、描写、议论中,感情同写人、叙事、写景、状物融合在一起,这种感情的抒发是渗透在文章的字里行间的。 例如《春》:“桃树、杏树、梨树,你不让我,我不让你,都开满了花赶趟儿。红的像火,粉的像霞,白的像雪。花里带着甜味儿;闭了眼,树上仿佛已经满是桃儿、杏儿、梨儿。……”这一段文字里,作者写通过描写美丽热闹的春景,表达了对春天的赞美和喜爱。 3、借助叙述抒情 写作中,当把叙述作为抒情的工具时,它与一般的叙述就不同了。这种叙述,要以作者心理上的感受与变动为灵魂,要在客观的叙述上加上主观的感情色彩。这样的叙述,才会具有浓重的抒情性。一般的叙述总是较为完整、详尽;而作为抒情工具时,叙述只要有一个粗略的印象则可。 4、借助描写抒情 借助描写,尤其是借助景物描写来抒情,这在记叙文中是较为常见的。其形式多为寓情于景、借景抒情。写作中,由于作者主观感情的支配,笔下的万事万物,往往会笼上作者的主观感情色彩,使得文中“一切景语皆情语”了。例如《小街》中借助描写来抒情的一段文字: 小街像一条绸带由东向西飘去。那参差不齐的土屋与舒展的红砖碧瓦相间齐错排列东西两旁;围绕房屋的短墙上披苫成丘的积草显得肥肥胖胖;错落有致的小树为这条乡村小街镶

借景抒情作文指导

借景抒情作文指导 借景抒情作文指导 在我们平凡的日常里,许多人都写过作文吧,作文是人们把记忆中所存储的有关知识、经验和思想用书面形式表达出来的记叙方式。那么你知道一篇好的作文该怎么写吗?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借景抒情作文指导,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借景抒情作文指导1 教学目标 1.了解借景抒情、移情入景的作用,明白“一切景语皆情语”。 2.能灵活运用借景抒情这种写作方法。 主要流程 主要目的 一、赏景导题,未成曲调先有情 1.(师板书“景”)同学们,看到这个字眼,你想到了什么?学生充分发挥想象,感受祖国语言文字的内涵。 2.现在,让我们一起来欣赏一片美丽的风景。(CAI播放“灰蒙蒙的天空、连绵的雨、巍峨的群山、满眼黄沙中的一点绿……”等赏心悦目的风景图)同学们,你们看到了什么?(学生畅谈自己的观察所得)都说“一花一叶皆世界,一草一木总关情”,今天,就让我们一起走进“借景抒情”指导课。 二、品月悟情,月亮代表我的心 1.感一轮月,悟不同情 (1)现在,就让我们把目光定格在刚才的最后一道风景线上(一轮皎洁的月亮),请同学们看着大屏幕,这是什么?(学生:月亮)(2)其实,月亮也有人的情感呢!请读读这个句子。(CAI:月亮俏皮地挂在墨蓝色的天空中,笑盈盈的。我依偎在妈妈怀里,听妈妈哼着一曲曲悠悠的小令。) 你感觉到了什么?(生根据语境谈感受:我很幸福,月亮也幸福地笑了。)(指导读,读出荡漾在我心田的那份快乐,读出充盈在我

和妈妈之间浓浓的爱意。) (3)再来看看这轮圆月。(CAI:冷月高挂枝梢,泻下冰一样的清辉,将一条孤影拖得长长的。)同学们猜猜看,此时此刻,月亮又在倾诉着什么?并说说理由。(学生从“冷月”、“孤影”等词中捕捉人物凄楚、孤独的内心情感。) 师:(CAI出示句子:他怅望天空,想起远方风烛残年的老母亲,他不禁老泪纵横。)不见悲伤,但这冷冷的月光却让人不寒而栗。 2.打开心门,诉人之情月亮为会你乐,为你悲,还为会你表达什么情感? 生:当我看着父母吵架时,月亮会为陪我一起哭。 生:我生气时,月亮也发怒……(学生感受:人的喜怒哀乐都可以借月亮表达。) 师(总结):月亮还是天上的月亮,但它却代表了我的心。其实,不仅仅是月亮,大千世界的所有景物都有承载着我们的情感,你高兴了,它们会为你手舞足蹈,你伤心了,它们会为你哭泣…… 三、思悟相生,移情入景促升华指导学生学会借不同景、为情添彩,激活思维、提升语言,感受故事、静思动笔后,我提醒同学们:这景物描写就好比菜肴里的盐,缺少了,这菜就索然无味了,可要是放多了,那也是要反胃的,所以,究竟是浓墨重彩,还是轻描淡化,全看表达的需要了。希望同学们今后恰当运用这种写作技巧。 借“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调动学生学习的潜能,激活学生的思维和生活积累。由点入手,借月传情达意之妙处引导学生感悟“一切景语皆情语”的含义。在引导学生巧迁移,习得情景交融之要点和悟得语言传神之法后的温馨提示,让学生明白借景抒情这种写作技艺的要恰当、灵活运用。 思悟相生,情因景生意更浓。 借景抒情作文指导2 写景,不仅仅是为了写出景物的形状和颜色,而且要通过描写景物抒发某种感情,或者是因景生情,或者是移情入景,情和景总是交融在一起的。带着某种感情写景,或者通过某种景物来抒发感情,才

借物抒情写作指导

借物抒情写作指导 篇一:借物抒情作文指导 八年级上册作文指导(一) 借物抒情 教学目标: 领悟并运用借物抒情的写作手法。 课前准备: 学生写一篇自己喜爱的动物或植物等,了解它的习性、形貌、内在品质等。 课时安排: 两课时:第一课时,感悟并理解借物抒情的写作手法; 第二课时,运用借物抒情的写作手法写一篇作文。 导入新课: 有这样一个童话:有一个圆被去掉了一个三角楔,于是它就去寻找自己丢掉的那个缺口,一路上,它欣赏到了美丽无比的花草树木,跟正在晒太阳的毛毛虫做游戏。有一天,它找到了自己丢

失的那个缺口,它成了一个完成的圆了,随后飞快地向前滚动,世界完全变了样,再也没有以前那样美丽了。于是,它果断地丢掉了那个三角楔,又变成了一个残缺的圆,带着残缺和喜悦的一路前行、一路欣赏。 我们每一个人都是一个有缺憾的圆,在生命的行程中,我们都要怀着喜悦的心情,一路走来,一路欣赏,感受生活,感悟生命。 (一)感受借物抒情 1.学生背诵《陋室铭》,教师点拨,让学生认识借物抒情。 2.学生背诵《爱莲说》,教师点拨,再次感受借物抒情。 这两篇文章,作者都采用了“托物言志”(借物抒情)的写法,文章虽然展现的“物”,而我们读者却读到了“志”“情”。这样的委婉抒情的写法,可以留给读者更多的思考、回味、欣赏的空间,使文章具有更高的审美价值。 3.仿写:大自然时时刻刻给我们以启

示:看到幼苗冲破岩层,我们感到生(二)理解借物抒情 1.齐读冰心的赠言。 1 命的顽强;看到江河奔腾不息,我们感到时间的飞逝。, 我们写作一方面是记录自己的生活经历、人生感悟,激励自己走上越来越阳光的生活之路,另一方面,也给他人以启示,及勉励。所以,由外在的物引发自己内心的情,需要你是一个热爱生活、热爱生命的人,也需要你有一个善于观察的眼睛和一颗善于感动的心灵。 2.回顾名家的“借物抒情”。 (1)小思的《蝉》 (2)席慕蓉的《贝壳》 小结:初一阶段,我们主要学习了叙事散文的写法,我们要从一件事中懂得一个生活的道理,或者从几件有内在联系的事情中获得某种启示。现在我们学习的借物抒情散文,那视线从自己身上转移到周遭的世界,发现生活之美,感受生命之美。

借物抒情散文写作策略

龙源期刊网 https://www.360docs.net/doc/bb19115821.html, 借物抒情散文写作策略 作者:郭家海 来源:《新作文·金牌读写高中生适读》2013年第06期 密码破解 密码解构 “借物抒情”散文深受中国古代诗歌写作的影响,其中的“物”是个重要的“意象”,也即抒情的凭借。“借物抒情”也只是一种大的写作类型,其内部还有多种样式。通常而言,借物抒情散文有两个方向,一是叙事性,一是感悟性。“叙事性”主要通过一两件事来描述有关人与“物”的关系,从而抒发人对“物”的感情;“感悟性”则主要通过作者对“物”的观察、感悟,抒发对“物”的感情。无论哪种,所借之物都要有文化意蕴,否则,抒情的深广度就不足。 操作要领 我们以感悟性借物抒情散文写作为例,将构思过程分为三个环节:描写“物”之情态——联想“物”之内涵——回到眼前之“物”。 (1)描写“物”之情态。开篇呈现一个画面,在画面中展示所写之“物”的美。 (2)联想“物”之内涵。通过联想,揭示所写之“物”的文化内涵。 (3)回到眼前之“物”。首尾呼应,最后回到开篇所写之“物”,将作者情感蕴含其中。 本方案成功运用的关键在三处: (1)“物”有所“值”。既然是“借物抒情”,那么所借之“物”自然成为关键。具体“关键”在什么地方?就在一个“值”上。这里的“值”有两种含义,一是有历史文化的内涵,二是有能寄予感情的价值。前者主要指这个“物”要有文化品位、文化品质、民族特性,后者主要指这个“物”要是作者确实能动“情”的“物”。 (2)联想丰富。感悟式抒情散文的高手是徐志摩,徐志摩感悟式抒情散文最大的特色就是联想。我们要写好这样的散文,联想自然也就成了关键。如何成功运用联想?第一,要有关于这个“物”丰富的素材,这要平时就作大量的积累,不是考场上大脑凭空想出来的;第二,要有一个合理的逻辑规划,不是大量的素材堆砌到文章里就完事的,表达的时候需要一个顺序逻辑。

高考作文写作步骤17:借景抒情托物言志

高考作文写作步骤17:借景抒情托物言志 高考写作步骤17:借景抒情托物言志 知识要点: 1、景物描写是作者思想感情的具体体现,具有说明事情发生的环境、烘托人物心情等作用。 2、借助具体的物象,含蓄地表达文章的主旨。 3、满怀真情,做到融情于物,借物抒情,使人能受到感染。 考试说明: 1、写景三注意 景物描写在记叙文写作中往往是必不可少的。可是许多同学在写作中不懂得景物描写的特点,有的描写模糊不清,有的分不清主次,有的缺乏情感,出现了许多不应有的败笔。那么,在记叙文的写作中应该怎样去描写自然景色呢?具体来说,景物描写应注意一下三个问题: (1)写景要有顺序。人们观赏景物都有一定的规律:或定点环顾,或边走边看。描写时也应该“顺其自然”。例如老舍先生的《济南的冬天》一文,描写济南城周围的环境时写道:“小山把济南整个儿围个圈儿,只有北边缺点口儿。这一圈小山在冬天特别可爱,好像把济南放在一个小摇篮里。”景物描写与作者的定点鸟瞰相吻合,自然清晰,形象准确。又如凡妮的《野景偶拾》一文,按照沿途所见,依次描写绕村的溪流,山梁的小路、盆地的高粱、山坡的谷穗、旷野的幽静、落日的霞光、宛如绸带的河流和公路、华美如贝雕的田野和山林。移步换形,有如移舟前进,时过景迁,景观随之改换,给人一种身临其境之感。 (2)写景要有选择。写景时应要有所取有所弃,抓住最能代表彼时彼地特征的景物加以描写,其它的景色则略写或不写。老舍先生的《在烈日和暴雨下》,为了突出天气变化的过程,就着力描写了杨柳的动态:“一点风也没有时——枝条一动懒得动;有一点凉风时——枝条微微动了两下;风大起来时——柳条横着飞。”通过杨柳的动态。

作文表达情感的方式作文抒情的六种方法

作文表达情感的方式作文抒情的六种方法 秘笈一:寓情于景 记叙文是写人记事的,但人和事并非孤立存在,人要在一定的环境里生活,事要在一定的环境下发生、发展,这个环境就是景物。情感的抒发蕴蓄在景物里,即情景交融。 情景交融的文章,景实而情虚,只有虚实结合才有那种虚实之间的妙处。景有限而情无限,有限与无限相统一,情与景就会相得益彰。情景交融的最大好处是赋予抽象的情感以形体,在对景物的描摹、渲染中,委婉、含蓄地抒发了作者的情感,让读者在美妙的环境里体验美好的情感。情景交融是间接抒情的一类,它既饱含情感,又描写景物,相互烘托,合为一体。需要注意的是:许多考生的作文里经常没有景物描写,或是景物描写与情节脱离,为写景而写景,景物描写显得单薄、造作,看上去与全文无太大关系。 景物描写如同电影里的背景音乐,在合适的时候悄然出现,与情节的发展紧密联系,在不同的情境下有不同的变化,这样才能达到较好的效果。作文里情景交融的片段应该有萦绕不绝的丝竹之美,使人在不经意间感到情已在心间荡漾,情更动人,景更优美。 秘笈二:直抒胸臆 直接抒情是指作者在描述感情时,不借助任何事物和景物,而直接对作品中的人物、事件做公开的表白和坦露。心里有什么话,有什么想法,有怎样的感情,都和盘托出,全抒之而后快,以其浓烈、酣畅的特点来感染读者,引起共鸣。直抒胸臆可以是呼唤、称赞、劝勉,也可以诉说委屈、倾诉理想、表达希望。 这种抒情方式因其直陈肺腑、坦率真挚、质朴诚恳,给读者以强大的情感冲击力。往往在前文有很细致的铺垫,那些情节、事件经过层层蓄势,到了该抒情的时候便热烈奔放、一泻千里。考生写作文时,在经过前期的铺垫后,到了应该直陈表白的时候,不要戛然而止,或犹抱琵琶半遮面,或几个省略号了事,一定要像竹筒倒豆子一样把内心的情感表达出来。

借物抒情教案

借物抒情教案 教案标题:借物抒情教案 教案目标: 1. 学生能够理解借物抒情的概念,并能够通过借物抒情的方式表达自己的情感。 2. 学生能够运用所学的语言和写作技巧,撰写一篇借物抒情的作文。 3. 学生能够培养情感表达和创造力,提高写作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教案步骤: 引入: 1. 向学生介绍借物抒情的概念,并给出一些例子,如通过描写一朵花来表达自 己的喜悦、通过描写一只小鸟来表达自己的自由等。 2. 引导学生思考,借物抒情的方式能够让我们更好地表达自己的情感,同时也 能够使读者更加深入地理解我们的情感。 讲解: 3. 教师讲解借物抒情的写作技巧,如通过形象的描写来让读者感受到情感的强烈,通过比喻和拟人等修辞手法来增加作文的艺术性和表现力。 4. 教师示范一篇借物抒情的作文,注重语言的运用和情感的表达,同时解释自 己在作文中使用的修辞手法和写作技巧。 实践: 5. 学生进行小组活动,每个小组选择一个物体,例如一朵花、一杯咖啡等,通 过讨论和交流,共同撰写一篇借物抒情的作文。 6. 学生展示自己的作品,并互相评价和提出改进建议。 巩固:

7. 学生个人撰写一篇借物抒情的作文,可以选择自己喜欢的物体或是教师提供 的话题,要求学生运用所学的语言和写作技巧,表达自己的情感。 8. 学生相互交换作文,进行互评和修改,并提出改进意见。 总结: 9. 教师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强调借物抒情的重要性和写作技巧的运用。 10. 鼓励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多运用借物抒情的方式表达自己的情感,并持续提高自己的写作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延伸活动: - 鼓励学生阅读一些优秀的借物抒情作品,分析其中的语言表达和修辞手法。 - 组织学生进行借物抒情的写作比赛,鼓励他们展示自己的创造力和表达能力。- 学生可以选择自己喜欢的物体,拍摄一组照片,并撰写一篇借物抒情的作文,将照片和作文结合展示。

中考作文写作提升课堂:“借物抒情”“托物言志”运用(附:方法点拨及佳作点评)

中考作文写作提升课堂:“借物抒情”“托物言志”运用(附:方法点拨及佳作点评) 【话题分析】 “借物抒情”“托物言志”“借物喻理”是中国古典文学中常见的艺术手法。 “借物抒情”“托物言志”的共通点,显而易见,需要通过一定的客观载体来表达主观思想感情,都具备间接性。二者的差异性也非常明显:借物抒情是在作品中通过描写一定范围的环境来抒发人物的情感倾向,如刘禹锡的《陋室铭》;托物言志的本质是自比,对某单一物象进行有关个人抱负和志趣的表达,如周敦颐的《爱莲说》。 这两种写法在中考作文考题中也频频出现。 典型的“借物抒情”类作文考题,如2019年辽宁沈阳中考作文题目:一片薄薄的、浅黄色的槐树叶,承载了挥之不去的乡愁;一只小小的、被踏扁了的风筝,触发了鲁迅对人生的理性思考……请以“物微情浓”为题写一篇作文。 典型的“托物言志”类作文考题,如2019年湖北宜昌中考作文题目:……或如春花,绚丽多姿;或如翠竹,劲节凌云;或如飞鸟,自由翱翔。 请以“我向往,______一样的人生”为题写一篇作文。 我们不难发现,对“物”的规定范围越大,考生的思维发散空间和情感表达空间就越大。相对,对“物”的限制范围越小,对“物”的内涵阐述越细,对考生的思维发散和情感表达的要求就越高,精准审题和精准表达的能力要求也越高,精准立意也就变得越难。又如2019 年重庆市中考B卷作文题,是一道以《萤火虫》为题目的材料作文,材料如下:你不是太阳,你不是月亮/你点亮了自己的灯/你冲破了黑暗的束缚/你微小,却并不渺小/因为宇宙间一切的光芒,都是你的亲人;2019年江西省中考作文题:钥匙是开锁或上锁的工具,是解决问题的方法,是……请以《钥匙》为题,写一篇作文。 这两道真题,都对“物”进行了非常详细的阐述,如果不能展开有效的联想和想象,那么考生就不能进行精准的立意。 “借物”“托物”类作文中还有最高阶的一种,涉及到对“物”本身的解读和议论,其实也是一种“借物喻理”。这种技法与“借物抒情”“托物言志”最大的区别在于,“抒情”“言志”要表达的是主观情感或思想,而“借物喻理”是要阐明一些事物的道理,就像2020年吉林省中考作文

【写作方法】写作方法:学会借物抒情_1500字

【写作方法】写作方法:学会借物抒情_1500字 写作是一门艺术,可以通过不同的方法和技巧来表达自己的思想和情感。当我们面对 难以表达的情感时,我们可以学会借物抒情,即通过描述物品来表达我们的情感。这种方 法不仅能够帮助我们更好地表达内心世界,还能够增强作品的感染力。 借物抒情是一种非常常见的修辞手法。它用物品的形象化形态来表达情感,由于色彩、形状和其他元素的丰富多样性,其表情能力也非常丰富。在写作中,我们可以借助于各种 物品来表达自己的情感,例如借一只花来抒发对爱情的热爱,借一杯雨水来表达心情的沉郁,借一株竹子表达对于宁静安逸生活的追求等等。 借物抒情的优点是多样的。首先,它可以帮助作者更好地概括自己的感受。有时,情 感难以言表,我们往往无法找到合适的词语来表达。而通过借助物品来抒发自己的情感, 我们可以使得作品更加具有形象感。其次,通过借物抒情可以使作品更加感人,更加打 动人心。人们总是会通过自己的经验来感同身受,因此,当读者能够在作者的文字中发现 自己的影子、感受到自己的感受时,就会产生共鸣,让作品更容易被人接受。 但是,要想写好借物抒情的文章,还有几个需要注意的方面。首先是要选择合适的物品。不同的物品有着不同的感情含义和表现方式,选择恰当的物品是让读者更好地理解和 接受我们的感情表达的关键。其次,要掌握好描述的技巧,通过具体、细致地写出物品的 特征和特点来表达我们的情感,而不要过分陷入物品的描述,而失去了表达情感的意义。 在写作的过程中,借物抒情是一种非常有效而简单的技巧,往往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 表达情感,同时也让我们的作品更容易被人接受。通过不断地实践和学习,我们可以掌握 这种技巧,让它帮助我们更好地进行创作。

(人教版)小学语文写作基础指导 借景抒情 托物言志教案

写作根底指导:借景抒情托物言志 知识要点: 1、景物描写是作者思想感情的详细表达,具有说明事情发生的环境、衬托人物心情等作用。 2、借助详细的物象,含蓄地表达文章的主旨。 3、满怀真情,做到融情于物,借物抒情,使人能受到感染。 考试说明: 1、写景三注意 景物描写在记叙文写作中往往是必不可少的。可是许多同学在写作中不懂得景物描写的特点,有的描写模糊不清,有的分不清主次,有的缺乏情感,出现了许多不应有的败笔。那么,在记叙文的写作中应该怎样去描写自然风光呢?详细来说,景物描写应注意一下三个问题: 〔1〕写景要有顺序。人们欣赏景物都有一定的规律:或定点环顾,或边走边看。描写时也应该“顺其自然〞。例如老舍先生的?济南的冬天?一文,描写济南城周围的环境时写道:“小山把济南整个儿围个圈儿,只有北边缺点口儿。这一圈小山在冬天特别得意,好似把济南放在一个小摇篮里。〞景物描写与作者的定点鸟瞰相吻合,自然明晰,形象准确。又如凡妮的?野景偶拾?一文,按照沿途所见,依次描写绕村的溪流,山梁的小路、盆地的高粱、山坡的谷穗、原野的幽静、落日的霞光、宛如绸带的河流和公路、华美如贝雕的田野和山林。移步换形,有如移舟前进,时过景迁,景观随之改换,给人一种身临其境之感。 〔2〕写景要有选择。写景时应要有所取有所弃,抓住最能代表彼时彼地特征的景物加以描写,其它的风光那么略写或不写。老舍先生的?在烈日和暴雨下?,为了突出天气变化的过程,就着力描写了杨柳的动态:“一点风也没有时——枝条一动懒得动;有一点凉风时——枝条微微动了两下;风大起来时——柳条横着飞。〞通过杨柳的动态。显示了风的从无到有、由小到大,而对暴风雨降临时其它景象的变化,作者作了简单处理。这样,抓住特征,既形象地表现了天气变化的过程,又防止了描写的呆板重复,使得文字准确而精练。 〔3〕写景要有情致。人们欣赏景物总是要带有某种感情的。因此,描写时也应该将这种感情一起表达出来,做到寓情于景,情景相映。鲁迅先生的?故土?一文,反映旧中国农村衰败萧条,日趋破产的悲惨景象时,笔下的风光是“苍黄的天空下,远近横着几个萧索的荒村,没有一些活气。〞而脑海中闪现出少年闰土的美妙形象时,那么为“深蓝的天空中挂着一轮金黄的圆月。〞景物描写之中浸透着作者爱憎清楚的思想感情。以景促情,情景交融,有力地深化了文章的主题。 2、抒情三要求

(部编)初中语文人教2011课标版七年级下册借物抒情

一花一叶总关情 ——借物抒情作文导写 教学目标: 领悟并运用借物抒情的写作手法。 课前准备: 日记:学生写一篇自己最喜爱的植物,了解它的习性、形貌、内在品质等。 课时安排:两课时 第一课时:感悟并理解借物抒情的写作手法; 第二课时:运用借物抒情的写作手法写一篇作文。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唐代诗人韩偓是著名诗人李商隐的姨侄。韩偓十岁时即席赋诗,李商隐写诗赞道:“桐花万里丹山路,雏凤清于老凤声。”这是多么美的画面呀:山上的梧桐开满了花,山路都被映红了,繁密的枝叶间传来雏凤阵阵嘹亮的啼鸣,这声音比老凤的鸣声更圆转清丽。诗人其实是在借想象之景抒发对这位少年才俊的赞美之情,意思是说韩偓堪比人中之凤,前途无量,成就必将超越父亲韩瞻。诗人运用借物喻人、借物抒情的手法,使诗句意态优美,情感含蓄动人。二.理解借物抒情 1.什么叫借物抒情? 所谓借物抒情,是指对某种景象或某种客观事物有所感触时,把自身所要抒发的感情、表达的思想寄寓在此景此物中,通过描写此景此物予以抒发,这种抒情方式叫借景或借物抒情。 通过借物抒情,可以化抽象为具体,使得感情的抒发更加生动,还可以多角度、多层次地写出复杂细腻的感情。 2.我们学过哪些借物抒情的课文? 示例:冰心《荷叶·母亲》 鲁迅《雪》 巴金《日》《月》 纪伯伦《浪之歌》《雨之歌》 …… (选一两篇文章简要回顾:借什么物,抒什么情?) 3.结合经典文章,说说借物抒情文章的基本特征。 (1)抓住“物”的特征,揭示其内在品质; (2)找到“物”和所要抒发的感情的某种契合点,二者能够借助想象和联想建立关系; (3)运用多种写作手法、表达方式等对情感进行抒发。 三.写作训练 1.我们经常说:“一花一世界”,当你看到什么自然之物时,你会触发怎样的联想或想象? 示例:由落叶,想到“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想到对默默无闻、无私奉献的园丁、清洁工的赞美……

部编版语文五年级上册第一单元借物抒情作文指导

小学语文备考-借物抒情作文指导 部编版小学语文五年级上册第一单元的学习内容是“初步了解课文借助具体事物 抒发感情的方法”,写作训练专题是“写一种事物,表达自己的感情”。 本单元的四篇课文分别是郭沫若的《白鹭》、许地山的《落花生》、琦君的《桂花雨》和冯骥才的《珍珠鸟》。 根据单元学习内容和训练专题,我们可以把四篇课文做以下梳理: 《白鹭》通过对大自然中的白鹭外形、站立和低飞的描写,表达作者对白鹭的喜爱和赞美; 《落花生》通过叙述母亲在后院种花生、一家生吃花生、议花生,赞美了花生朴实无华的美好品质; 《桂花雨》通过对故乡桂花的描写,以及对收桂花、送桂花、做桂花饼、摇桂花的回忆叙述,表达了作者对故乡的热爱与思念; 《珍珠鸟》一文则通过描写珍珠鸟在养育的过程中对人逐渐建立起来的信赖情感,表达了人与自然的和谐美好感情。 从课文编排上不难看出,四篇课文选用不同的题材,提供给学生形式多样的阅读文本和多种情感体验以及情感表达的多种方法。 具体来说,借物抒情的《白鹭》;叙事+描写,通过人物对话议论表达对事物情感态度的《落花生》;描写+叙事,以回忆方式表达对事物的怀念之情的《桂花雨》;叙事中呈现情感变化的《珍珠鸟》。 另外,我们也不难看出,四篇文章中的情感在感受理解上,也呈现由易到难的梯度,在教学安排上我们要有所考虑。 如何利用四篇课文进行本单元的借物抒情的作文教学呢?我认为在带领学生学 习课文的同时,做好两个方面的教学即可。 一,选准事物的情感触发点,让情感的抒发有立足点 什么是借物抒情的情感触发点呢? 举个例子: ①月亮像个大圆盘。 ②月亮圆圆的,白白的,亮亮的,像个大圆盘。 对比一下,这两个比喻句,哪个句子表达对月亮的喜爱更强烈呢? 显然是第②句。因为第①句中的月亮也可能是半圆,弦月,怎么会是大圆盘呢?而第②句因为对月亮进行了具体的描绘,突出了月亮“圆圆的,白白的,亮亮的”的“独特”的形象,而这一“独特”形象和所抒发感情的载体“大圆盘”有了更多的相似之处,语句中表达的喜爱的情感就有了由此及彼的传递通道,而这种传递恰恰又是读者的情感体验通道。 此外,圆圆的,白白的,亮亮的,叠韵又强化了这种情感的表现,自然是第② 句的喜爱之情更为强烈了。 第①句因为没有对月亮的特点进行具体的描绘突出,只是认知中通常的形象, 所以感情也就不够强烈了。 借特抒情的触发点是什么呢? 就是所借事物和抒发的感情最密切的地方。 同一事物,不同的触发点,直接影响到情感的表达。 比如: ②月亮圆圆的,白白的,亮亮的,像个大圆盘。 ③月亮像个银钩,高高地悬在天上,冷冷地盯着大地。

借物抒情作文及讲评

借物抒情作文及讲评 “借物抒情”作文指导及写作练习导学案 一、知识链接: 借物抒情法,是指描写客观事物来表达自己思想感情的写作方法。这种方法的要点是描写事物要紧扣与此事物有关的人事的变迁、荣辱、生死等,一草一木,一砖一石,处处都浸染着人物的喜怒哀乐。虽只是对事物的描绘,但读者读来却字字都包孕着真切动人的情感。 二、写作点拨: 1.借物抒情类文章一般的行文结构:物——事(人)——情 2.理清写“物”与抒“情”的关系:写好这类文章,借物是虚,抒情、言志、寄意是实;前者是手段,后者是目的。由于抽象、空乏的情、志、意,只有借具体的浅近的事物来表现,才能变得生动、形象,易于领悟和理解,使读者乐于阅读。因此,要善于以所寄之“意”的形态、性质、情境等方面的特征,对“物”加以描绘和渲染,从而使“意”的表现自然、恰当,“水到渠成”。 3.怎样把握写“物”与抒“情”的关系: (1)抓住特征,做好铺垫:从主旨出发,极尽“物”的特征,穷尽“物”的内涵,才能保证为“情”的抒发做足铺垫和渲染。 示例1:惟有母亲摘下的樱桃,让我饱尝一个夏天。那红果圆圆的,颜色是那么鲜艳,似红珍珠一般,果肉实足,薄薄的一层皮上有些细细软软的茸毛,不接近是看不出来的。一把樱桃轻轻握地手里,那令人心动的手感像是在握着婴儿的小手一样。 (2)在寻常“物”中挖掘新奇:对大多数学生而言,生活、学习所触及的对象往往都是常见的,但是,生活恰恰就是如此,越是平常的东西,越易被人忽略,从而丧失了表达情感的最好依托。有人说“一花一世界”,其实,只要我们细致观察事物,生活中的每一件物

品,又何尝不能折射人类丰富而多变的情感呢?如《爱莲说》一文,作者借“莲”表达不慕名利、洁身自好的生活态度,不与世俗同流合污的高尚情操。 (3)开放联想,物意相系,在寻常“物”中萃取精神。在“物”与“情”之间连起一根“红线”:借物抒怀的文章往往以“物”或与“物”相关的对象为线索,围绕这个“物”所要抒发的感情,则成为一篇文章的主旨,显性的“物”和隐性的“情”的完美结合。依据自然事物的特点,向社会生活、生命精神、人生感悟等方面拓展延伸。只有开放性联想,才能使得“物”与“情”天衣无缝地连为一体,自然而然地凸现了主旨。用这种写法时,需注意找出所写事物与人的相似点,可以是形似,也可以是神似,需要对相似点反复摹写,让二者能一步步融合,自然升华。 示例2:当我不认识昙花以前,只知道昙花是用来形容生命短暂和事物易于幻灭的。如今,我认识了它——从含苞吐蕾到盛开。却不感动它生命的匆匆。所有生命不问它存在时间的长短,而在它给世人留下了什么。昙花在短短的开放季节,向我们展现了它生命的纯美和无比的璀璨。 (3)情景相生,借物抒情:处理“物”与“情”时,最忌二者脱节、油离,应该时刻注意依托线索,把“物”与“情”融合起来。 示例3:那夜,悲伤代替了欣喜,你要走了,去一个陌生的地方打工,为了你心爱的女儿和这个温暖的家。家里已没有烟花,你走了半个城市才买到,为的就是再和我看场烟花雨。……夜空出奇地美,烟花与星星缠绵,我在你的怀里,听你唠叨,平时最不爱听的话也成了最美的语言。……你走后,家中 有属于你的味道;你走后,每夜我都望着远方的天空,希望能看到烟花,然后大喊一声:妈妈,这是你放的烟花,好美! 三、小试牛刀: 人,总要仰望点什么,哪怕是一轮红日,一弯新月,一片云朵,一座山峰,一颗古树……只要激起你心底的波澜,哪怕是一丝涟漪。仰望朝阳喷薄而出,你会在圣光充溢,喷涌流动,熠熠发光的世界里,

(完整版)托物言志作文的写法指导

托物言志类作文写作指导 一、“托物言志"手法释义: 托物言志是指通过咏物来抒情,常常借助于某些具体植物、动物、物品等的一些特性,委婉曲折地将作者的感情表达出来。此种写法,就是我们常说的的“托物言志”,如于谦的《石灰吟》,诗人借物咏怀,通过开采石头烧成石灰的过程及结果,抒发了自己不畏艰难困苦的坚贞情操和清正磊落的高洁思想.又如《白杨礼赞〉,为了言“志”—歌颂团结一致、坚韧不拔的北方抗日军民,选择了“物”——大西北最常见的白杨树,这才“托物言志,极出色地表达了作品的主题. 二、运用“托物言志”的手法注意点: 1、由此及彼,联想言志. 2托物言志,首先要选好所托之物,把握住其“外形特征",然后再联系自己的生活实际,找准“物"与“志”的相似点,由此及彼展开联想,“志”才能凸显.如“松、竹、梅”岁寒三友,常用于表示高洁的志向,“泥土”常用于抒发谦逊的情怀;“蜡烛”常用于颂扬无私奉献的精神。 2、由表及里,想象深思。作文时,要抓住被描写事物的形象特征,进行深入的思考和想象,由表及里,从而能生发出哲理或人生启示.如对枫叶作了细致的描绘(红字)

,作者展开想象,托物言志,赞美了枫叶的坚强、刚毅,也表现了其蕴含的精神。 3、抓住特征,象征咏怀。 象征是写文章常用的一种表现手法,它能从具体事物的本质特征中,抽象出某种特殊的意义、或某种品质和精神,以达到“咏怀”的目的。写作时要运用多种描写方法(穿插自己的情感发展),使事物的外在形态与内在精神统一,实现从实到虚的转化.简单地说就是因物抒情或因物明理。 例文展示: 那棵树 十几年的经历让我不禁觉得,本该精彩的人生却淡而无味。每一天都在重复着同样枯燥的事情,让我厌烦。 经历过几次不顺心的事,我开始想逃离这尘世. 我对母亲说:“我不想再这样下去了。再多的努力看来也只是徒劳,那么多人在我之上。我不如返璞归真,学习古人,过隐居的生活。”母亲没有说话。过了几天,母亲带我来到一座山前。那是一座我不知名的山,虽算不上高,却可用险来形容。我望着母亲,猜测着她的意图。 “你看到那棵树了么?”母亲指了指山崖。我抬头望去.陡峭的山崖间,赫然有一棵树,似已被山崖的细缝挤得弯了腰,却不乏生机。 “嗯,看到了.那是······” “走,我带你上去。"母亲拉着我,寻了一个较缓的山坡,一步步向上走。 看着母亲额头上的汗水,我虽不解她的用意,却告诉自己一定要走上去.山顶。这确是一个人迹罕至的地方。 母亲拉着我,来到了那棵树前。“你看。”我愕然。那棵树竟是从石头中生长起来的!

初中语文_八下第二单元写作指导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

义务教育人教版语文八年级下册 第二单元一事一物总关情 ——借物抒情类作文指导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认识借物抒情手法 2.培养学生细致观察事物的能力 3.深入感知和理解世界,更丰富、更细腻的表达思想感情 课前准备 搜集古代借景抒情的诗歌 课时安排 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设置情境,深情导入: 优美的歌声总是能拨动人们的心弦,请同学们听阎维文的《母亲》,歌曲中的这个人就是生我们养我们爱我们的伟大的母亲,这首歌用新书包、花纸伞等事物将对母亲的思念之情表达的淋漓尽致,这些物件承载在母亲深深的爱,所以世间万物,一事一物总关情。 二、出示目标 三、自主探究——独具慧眼识真情 1.播放视频,让学生提取信息,借物抒情就是通过描绘事物表达思想感情。 2.回顾本单元课文 本单元的课文多用借物抒情的手法,不放回顾一下,再找两个例子。

3,、知识链接——一草一木总关情 中国古代文人喜欢借自然界中事物来表现自己的思想感情和对精神境界的追求,“岁寒三友”历来被中国古代文人所敬慕,请同学们说一说你所熟知的或者搜集到的诗歌。 4.小结:借物抒情的好处在哪里? 小练笔. 仿写:大自然时时刻刻给我们以启示:看到幼苗冲破岩层,我们感到生命的顽强;看到江河奔腾不息,我们感到时间的飞逝。,。 教师指导:认清被仿之句形式上的特点,形式上的特点主要是:句式特点(主动句、被动句、常式句、变式句等等);短语结构特点(主谓、偏正还是动宾或其他);语气特点(反问、设问、疑问等);修辞方法(比喻、拟人、排比等) 四、合作探究——独具慧心悟真情 1.讨论:怎样把握写“物”与抒“情”的关系 教师明确:特征联想表达方式契合点 2.观看小视频,注意如何寻找物与情感的契合点 3.小练笔:我是一颗小小的石头 思路点拨:这是一颗怎样的石头?看到它你会想到什么?请你描述一下,字数100字左右。 五、展示交流——妙笔生花写真情 在你周围选取一片风景,回想一下:当你心情愉快的时候,这片风景给你的感受是怎样的?当你情绪低落的时候,又给你怎样的感受?发挥想象,分别加以描写。各150字左右。 思路点拨 注意对景物的选择不要单纯写景注意运用借物抒情景物的色调与情感要契合 一般来说,明朗的景物,适合抒发欢快、喜悦、闲适自然的情感;色调暗淡的景物,适合抒发忧郁、失意、痛苦等情感。 六.布置作业 城市里,乡野间,总能看到一些枝繁叶茂的大树。粗壮的枝干,撑起巨大而繁密的枝叶,如一把巨伞,隐蔽着树下的生灵,仰望大树,有时会生出一种莫名的感动,或许还有敬畏和沧

写作文借物抒情教案

写作文借物抒情教案 我有一只非常可爱的小狗。它有一身雪一般洁白的皮毛;一条又细又短的尾巴在不停 地晃动;两只圆溜溜的大眼睛流露出柔和的目光;像晶莹透剔的珍珠在闪闪发光;一对漂 亮的耳朵宛如两座大山耸立在它的头上。 小狗在我们家一直都是一位不挑食的“孩子。”有一天,我回到家里,看见小狗饥肠 辘辘地趴在地上,无精打采地耷拉着耳朵。可是离开饭还有一段时间。我来到餐桌前,发 现还有几块发硬的面包。我拿起来,正准备扔进垃圾箱。小狗忽然看见了,立刻用它那矫 健的身子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冲了进来,使尽浑身的力气,像鲤鱼跃龙门似的跳起来,叼 走了我手中的硬面包,轻轻地落地,马上调头冲出门口,在四周无人的地,立刻狼吞虎咽 起来。 小狗不仅可爱,它还是一位尽心尽责的巡警。 一天半夜,我们都进入了甜美的梦乡,小狗也闭上了那双疲倦的双眼,美美地睡上一觉,突然,窗外响起了石头滚落的声音。小狗竖起耳朵,睁开那双炯炯有神的眼睛,站起 身来,对窗外大声叫:“汪汪汪……”它那洪亮的叫声像一只强而有力的手,把我们从梦 乡里拉回来,妈妈焦急地起床,拉开窗帘,原来是一只可爱的流浪猫在觅食,看见灯光立 刻被吓得落荒而逃。我们真是可笑又可气。它难道不是一位忠心耿耿的士兵吗? 我跟小狗的关系可不一般呀!每天放学回家,它都会兴高采烈地出来迎接我。小狗一 会儿跟着我走,一会儿在我脚边绕来绕去,一会儿在前面给我引路。每当我不开心的时候,它总用它的牙齿轻轻地咬住我的脚脚。虽然感觉不到疼痛,但似乎能让我不再心事重重, 而兴致勃勃地与他嬉戏。因为它总是可以让我把不开心的事抛到九霄云外,一下豁然开朗,所以小狗是我最好的朋友。 小狗的到来使我们家变得生机勃勃,充满欢声笑语。晶莹剔透,纯白无暇,这就是 雪的特征。说到雪,很自然的就会想到水。要知道,水是雪的本体。地球上的水是不断循 环的,海洋或地面上的水受热蒸发掉变成水汽,从而变成了水汽。当这些水汽在空中遇到 了冷空气,就会形成降水重新落到地球表面。降水又分为两种:一种是固体形态,雪和冰雹;另一种是液体形态,肯定就是雨了。 雪带给人们许多利益,也带来了害处。那么,你知道雪的益处和害处吗? 有一句农谚:腊雪是宝,春雪不好。腊雪为腊月收藏的雪花所融化的雪水,它之所以 是“宝”,是因为腊雪在医学界上起到了很大的作用。腊雪具有清热解毒,降火止渴。治 瘟疫、中暑热狂和伤酒热渴的功能。在三四月份的仲春季节,突然因寒潮而下了一场大雪,因此而造成冻寒。这就是为什么“腊雪是宝,春雪不好”的原因了。 冬季,寒风凛冽,大雪纷飞,向远处眺望,一片苍茫。雪对人体健康也有很大的用处,但是,人们在欣赏琼枝玉树时,往往忽视了身边雪的作用。比如:经常用雪水洗澡,

精选借物抒情的作文10篇

精选借物抒情的作文10篇 借物抒情的作文篇1 如何写好借物抒情的作文 一、教学目标 1、学会选取某种事物,描绘它们的形态特征,并从中发现一定的象征意义,借此抒发自己的思想感情 2“借物抒情,托物寓意”就是通过对某种事物(动物、植物、花草)的“形”进行形象具体的描绘,来表明自己的心志,展示自己的人生态度和对自然、人生的感悟、思考的一种表现手法。这类文章写景状物不是目的,它是为抒情言志作铺垫的。 二、拓展联想 (一)根据下列“物”或“意”,说说可寓之“意”或可托之“物” 1、物:?1?铺路石 ?2?树根 ?3?春雨 2、意:?1?无私奉献?2?坚忍不拔 ?3?奋发向上 (二)利用事物间的相通.相近.相似.或相反的关联,丰富突出事物的形象性. 1、“梅” 特点:百花开罢它独放,不畏风雪不争春. 王安石有诗:咏梅墙角数枝梅, 凌寒独自开. 遥知不是雪, 为有暗香来. 所言何志? 人应有不畏风雪不争春的内在人格美. 2、“萝卜” 归纳:萝卜平凡的外表的下面,是? 怎样美丽的内心,外表的美固然重要,但我们若拥有光华灿烂的内心世界,那我们就是美丽的. 三、如何写好借物抒情? 托物部分往往采用描写的表达方? 言志部分常常运用议论和抒情的表达方式。 (一)、立意要明确

“托物寓意”在某种意义上说就是作品的思想,作者的感情。所谓“情意为主,景(物)为实”,思想感情是主要的,我们要由小见大,借自然之“物”来表达自己的思想、情感。 千锤万凿出深山,烈火焚烧若等闲。粉身碎骨浑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这是一首托物言志诗。作者以石灰作比喻,表达自己为国尽忠,不怕牺牲的意愿和坚守高洁情操的决心。石灰由于它的坚强不屈、洁身自好在人间留下了清白,而于谦呢,他也像石灰一样任凭怎样的千锤万击,任凭烈火如何焚烧,哪怕是粉骨碎身,他都毫不畏惧,坚决同恶势力斗争到底。 (二)、描绘要具体 文章的立意明确了,怎样才能很好地表达情意,使人感到亲切自然、生动感人呢?这就首先要抓住所托之物的“形”,进行具体的描绘。这个“形”既指它的整体特征,也指它的局部特征。 (三)、联想要恰当 既然是“托物寓意”,就必然要采用象征手法展开联想。而类比往往是引起联想、运用象征手法的基础。如《白杨礼赞》的白杨树和北方农民的质朴,坚强不屈类比点是:______________ ;白杨树和哨兵的类比点是: __________________;傲然挺立,坚强不屈白杨树和我国民族解放战争中不可缺少的精神的类比点是:_________________ 团结一心,力求上进(四)、过渡要自然 这类文章,要求作者插上想象的翅膀,上下几千年,纵横数万里,信笔写来,舒卷自如 物品回忆写往事,抓住特点述真情; 倒叙写人先回忆,具体事例写完整; 过渡句子巧妙用,首尾呼应抒发情; 一人一事一特点,一段生活一片情。 四、习作 《幸福的味道》 附,回忆人物的写法

相关主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