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货币需求的决定因素有哪些

10货币需求的决定因素有哪些

10.货币需求的决定因素有哪些?

答:货币需求取决于人们持有货币的动机和财务约束,因此凡是影响和决定人们持有货币的动机和财务约束条件的因素,也就是决定和影响货币需求的因素。决定和影响货币需求的因素主要有以下方面:

(1) 收入状况。收入状况是决定货币需求的主要因素之一。这一因素又可分解为收入水平和收入时间间隔两个方面。

在一般情况下,货币需求与收入水平成正比,这是因为人们以货币形式持有的财富是其总财富的一部分,而收入的数量往往决定着总财富的规模及其增长速度。同时,收入的数量对支出数量也有决定性影响,收入多则支出多,而支出多则需要持有的货币量也多。

如果人们取得收入时间间隔越长,则人们的货币需求量就会增大;反之则反是。因为在一般情况下,收入通常是定期地取得,而支出则是经常陆续地进行,在两次收入的间隔中,人们要持有随时用于支出的货币。两次收入的间隔越长,人们需要持有的货币越多。

(2) 信用的发达程度。如果在一个社会信用发达,信用制度健全,人们在需要货币的时候能容易地获得现金或贷款,那么人们所需要持有的货币就会少些,人们可以将暂时不用的货币先投资于其他金融资产,待需要使用货币时,再将其他金融资产出售以换回现金。另外,在信用制度发达的经济中,有相当一部分交易可通过债权债务的相互抵消来结算,这也减少了货币的需求量。而在信用制度不发达,融资不方便的经济中,人们要取得现金或贷款不太容易,于是人们宁愿在手头多持有些货币。一般说来,货币需求量与信用的发达程度成负相关关系。

(3) 市场利率,在正常情况下,货币需求与市场利率呈负相关关系。市场利率上升,货币需求减少;反之则反是,当市场利率提高时,一方面会增加人们持有货币的成本,另一方面又会使有价证券价格下降,吸引投资者购买有价证券,以便在未来有价证券价格回升时,获取资本利得,所以人们将减少货币需求量。而当市场利率下降时,一方面会减少人们持有货币的机会成本;另一方面会使有价证券的价格上升,人们为避免将来证券价格下降而遭致资本损失,就会抛售有价证券,转而持有货币,从而使货币需求量增大。

(4) 消费倾向,货币需求与消费倾向一般呈同方向变动关系。即消费倾向越大,所需要用作购买手段的货币持有量就越大,反之则反是。

(5) 货币流通速度,社会商品可供量和物价水平。这三个因素对货币需求的影响可用货币流通规律的表达式来说明:

P Q

M

V

=

式中,M代表货币需求量,P代表物价水平,Q代表社会商品可供量,V代表货币流通

速度,从

P Q

M

V

=可以看到:货币需求与物价水平和社会商品可供量成正比,而与货币流

通速度成反比。

(6) 心理预期。货币需求在很大程度上还受到人们的心理预期的影响。影响人们货币需求的心理预期主要有三种:一是对市场利率变动的预期;二是对物价水平的预期;三是对投资收益率的预期。当人们预期市场利率要上升时,会增加货币需求,反之则反是;当人们预期物价水平要上升时,则会减少货币持有,反之则反是;当人们预期投资收益率上升时,也会减少货币持有量,反之则反是。

(7) 人们的资产选择。人们进行资产选择的原因有三:一是保值,二是生利,三是心理偏好。当人们偏好货币或持有货币的收益率高时,就会增加对货币的需求,否则,就会减少货币需求。

10货币需求的决定因素有哪些

10.货币需求的决定因素有哪些? 答: 货币需求取决于人们持有货币的动机和财务约束,因此凡是影响和决定人们持有货币的动机和财务约束条件的因素,也就是决定和影响货币需求的因素。决定和影响货币需求的因素主要有以下方面: (1)收入状况。收入状况是决定货币需求的主要因素之一。这一因素又可分解为收入水平和收入时间间隔两个方面。 在一般情况下,货币需求与收入水平成正比,这是因为人们以货币形式持有的财富是其总财富的一部分,而收入的数量往往决定着总财富的规模及其增长速度。同时,收入的数量对支出数量也有决定性影响,收入多则支出多,而支出多则需要持有的货币量也多。 如果人们取得收入时间间隔越长,则人们的货币需求量就会增大;反之则反是。因为在一般情况下,收入通常是定期地取得,而支出则是经常陆续地进行,在两次收入的间隔中,人们要持有随时用于支出的货币。两次收入的间隔越长,人们需要持有的货币越多。 (2)信用的发达程度。如果在一个社会信用发达,信用制度健全,人们在需要货币的时候能容易地获得现金或贷款,那么人们所需要持有的货币就会少些,人们可以将暂时不用的货币先投资于其他金融资产,待需要使用货币时,再将其他金融资产出售以换回现金。另外,在信用制度发达的经济中,有相当一部分交易可通过债权债务的相互抵消来结算,这也减少了货币的需求量。而在信用制度不发达,融资不方便的经济中,人们要取得现金或贷款不太容易,于是人们宁愿在手头多持有些货币。一般说来,货币需求量与信用的发达程度成负相关关系。 (3)市场利率,在正常情况下,货币需求与市场利率呈负相关关系。市场利率上升,货币需求减少;反之则反是,当市场利率提高时,一方面会增加人们持有货币的成本,另一方面又会使有价证券价格下降,吸引投资者购买有价证券,以便在未来有价证券价格回升时,获取资本利得,所以人们将减少货币需求量。而当市场利率下降时,一方面会减少人们持有货币的机会成本;另一方

影响货币供给量的因素有哪些

影响货币供给量的因素有哪些 注会七班闫博 货币供给的公式为M/H=(Rc+1)/(Rd+Rc+Re) 其中M为货币供给,H为基础货币量,Rd为法定存款准备金,Rc 为超额存款准备金,Re 为现金对存款的比率,所以货币供给可以看成是基础货币供给,法定准备金率,贴现率,市场利率和现金对存款比率的函数。所有这些影响货币供给的因素,都可以归结到准备金变动对货币供给的变动上,所以可以认为准备金是银行创造货币的基础。所以一般央行通过控制准备金的供给来调节整个货币的供给。 扩大货币供应量的途径分析 解决总需求不足仅靠积极的财政政策是不够的,有必要让货币政策扮演更加重要的角色,即扩大货币供应量。而扩大货币供应量的途径不外乎两条:一是增加基础货币,二是提高货币乘数;同时加大金融体制改革的步伐。 1999年以来,中央政府实施了积极的财政政策,对保持宏观经济稳定增长起到了重要作用,但总需求相对不足的状况仍未得到有效解决,这表明在财政政策积极的同时,有必要让货币政策扮演更加重要的角色,充分发挥货币政策对经济增长的作用。就货币政策而言,一个重要指标就是货币供应量,因此,最近一段时间,有关专家学者呼吁2000年要扩大货币供应量,使货币供应量增长保持较高水

平,从而为经济增长提供保障。那么,扩大货币供应量的途径在哪里?应采取哪些措施呢? 一、货币供应量的决定因素及分析 在现代货币银行制度下,货币供应量取决于基础货币和货币乘数之积,因此,只有对基础货币和货币乘数进行详细的研究,才能准确把握货币供应量的趋势。 1.基础货币的决定因素及实证分析 货币银行理论表明,基础货币由流通中的现金与商业银行的准备金之和构成,它是创造货币供应量的基础。由于我国的特殊国情,央行的基础货币还包括非金融部门的存款,因此本文对基础货币的定义是:基础货币=发行货币+对金融机构负债+非金融机构存款(以下所用数据除非特别说明,均来自于中国人民银行统计季报)。 根据历史数据,我国的基础货币总体上呈上升趋势。1990年之前基础货币增长比较缓慢,基本上是平稳的爬升阶段;1993年之后,基础货币增长较快,特别是在1993-1994年间,基础货币的增幅明显较高,1995-1996年虽有所波动,但仍保持较高水平;1997年,基础货币增速放缓(当然这与统计口径发生变化有

第九章--金融学--货币供给习题与解答

第九章--金融学--货币供给习题与 解答 第九章货币供给习题 一、名词解释(5题,每题4分) 1、原始存款 2、超额准备金 3、基础货币 4、货币乘数 5、M1 二、单项选择题(10题,每题1分) 1 ?货币供应量一般是指() A.流通中的现金量 B.流通中的存款量 C.流通中的现金量与存款量之和 D.流通中的现金量与存款量之差 2?货币供给的根本来源是() A.银行贷款 B.财政支出 C.企业收入 D.个人收入

3?主张“货币供给是外生变量”的论点,其含义是() A.货币供给决定于整个金融体系的运作 B.货币供给决定于货币当局的政策 C.货币供给决定于客观经济过程 D.货币供给决定于财政政策的实施 4?如果物价上涨,名义货币供给成比例地随之增加,则实际货币供给() A.也成此比例地增加 B.成比例地减小 C.保持不变 D.无方向性的振荡 5 ?如果实际货币需求增加而名义货币供给不 变,则货币和物价的变化是() A.货币升值,物价下降 B.货币升值,物价上涨 C.货币贬值,物价下降 D.货币贬值,物价上涨 6.中央银行提高存款准备率,将导致商业银 行信用创造能力的() A.上升B .下降C.不变D.不确定 7.基础货币是由()提供的 A.投资基金B .商业银行C.中央银行D .财政部 8.派生存款是由()创造的

A.商业银行 B.中央银行 C.证券公司 D.投资公司9?下列资产负债项目中,属于中央银行负债的有() A.流通中的通货 B.央行的外汇储备 C.对商业银行的贷款D .财政借款 10.下列金融变量中,直接受制于商业银行行为的是() A.超额存款比率 B.现金漏损率 C.定期存款比率 D.财政性存款比率 三、判断题(10题,每题1分) 1、当非银行公众向中央银行出售债券,并将所获支票在中央银行兑现时,则基础货币增加。 2、当央行为维持汇率稳定而买卖外汇时,常导致基础货币的变动。 3、一般地说,央行降低再贴现利率,则货币供应量一定扩张。 4、若中央银行在市场购买价值100万元的外汇,同时增加对商业银行100万元再贴现贷款,货币乘数为3,在其它条件不变时,货币供应量增加600万元。 5、基础货币中具有乘数效应的部分主要是现金。 6、货币乘数取决于四个因素的变动,即现金漏损

第十章 货币需求习题与解答

第十章货币需求习题参考答案 一、名词解释(8题,每题4分) 1、货币需求 所谓货币需求,就是指家庭、企业和政府愿以货币形式持有其所拥有的财产的一种需要。 2、流动性偏好 所谓流动性偏好,是指人们在心理上偏好流动性,愿意持有流动性最强的货币而不愿意持有其他缺乏流动性资产的欲望。这种欲望构成了对货币的需求。 3、恒久性收入 这是弗里德曼计量财富的指标,称为永久性收入,理论上讲就是所有未来预期收入的折现值,简单地说就是长期收入的平均预期值。 4、名义货币需求 名义货币需求是指社会各经济部门在一定时点所实际持有的货币单位的数量,通常以Md表示。 5、实际货币需求 实际货币需求,是指名义货币数量在扣除了物价变动因素之后那部分货币余额,它等于名义货币需求除以物价水平,即Md/P。 6、交易方程式 即 MV=PT,它认为,流通中的货币数量对物价具有决定性作用,而全社会一定时期一定物价水平下的总交易量与所需要的名义货币量之间也存在着一个比例关系1/V。 7、剑桥方程式 即M = KPY,这一理论认为货币需求是一种资产选择行为,它与人们的财富或名义收入之间保持一定的比率,并假设整个经济中的货币供求会自动趋于均衡。 8、投机动机 是凯恩斯提出的人们持有货币的三种动机之一,是指人们根据对市场利率变化的预测,需要持有货币以便满足从中投机获利的动机,由此产生的货币需求称为货币的投机需求。 二、单项选择题(16题,每题1分) 1、在决定货币需求的各个因素中,收入水平的高低和收入获取时间长短对货币需求的影响分别是 A 。 A、正相关,正相关 B、负相关,负相关 C、正相关,负相关 D、负相关,正相关 2、在正常情况下,市场利率与货币需求成 B 。 A、正相关 B、负相关 C、正负相关都可能 D、不相关 3、货币本身的收益与货币需求成 A 。 A、正相关 B、负相关 C、正负相关都可能 D、不相关 4、制度因素是货币需求函数的 C 。 A、规模变量 B、机会成本变量 C、其他变量 D、都不是 5、下列 B 是货币需求函数的规模变量。 A、货币本身的收益 B、收入 C、债券的预期收益率 D、实物资产的预期收益率 6、实物资产的预期收益率是货币需求函数的 B 。 A、规模变量 B、机会成本变量 C、其他变量 D、都不是 7、提出现金交易说的经济学家是 C 。

影响货币供给量得因素有哪些

影响货币供给量得因素有哪些 注会七班闫博 货币供给得公式为M/H=(Rc+1)/(Rd+Rc+Re) 其中M为货币供给,H为基础货币量,Rd为法定存款准备金,Rc 为超额存款准备金,Re 为现金对存款得比率,所以货币供给可以瞧成就是基础货币供给,法定准备金率,贴现率,市场利率与现金对存款比率得函数。所有这些影响货币供给得因素,都可以归结到准备金变动对货币供给得变动上,所以可以认为准备金就是银行创造货币得基础。所以一般央行通过控制准备金得供给来调节整个货币得供给。 扩大货币供应量得途径分析 解决总需求不足仅靠积极得财政政策就是不够得,有必要让货币政策扮演更加重要得角色,即扩大货币供应量。而扩大货币供应量得途径不外乎两条:一就是增加基础货币,二就是提高货币乘数;同时加大金融体制改革得步伐。 1999年以来,中央政府实施了积极得财政政策,对保持宏观经济稳定增长起到了重要作用,但总需求相对不足得状况仍未得到有效解决,这表明在财政政策积极得同时,有必要让货币政策扮演更加重要得角色,充分发挥货币政策对经济增长得作用。就货币政策而言,一个重要指标就就是货币供应量,因此,最近一段时间,有关专家学者呼吁2000年要扩大货币供应量,使货币供应量增长保持较高水平,从而为经济增长提供保障。那么,扩大货币供应量得途径在哪里?应采取哪

些措施呢? 一、货币供应量得决定因素及分析 在现代货币银行制度下,货币供应量取决于基础货币与货币乘数之积,因此,只有对基础货币与货币乘数进行详细得研究,才能准确把握货币供应量得趋势。 1. 基础货币得决定因素及实证分析 货币银行理论表明,基础货币由流通中得现金与商业银行得准备金之与构成,它就是创造货币供应量得基础。由于我国得特殊国情,央行得基础货币还包括非金融部门得存款,因此本文对基础货币得定义就是:基础货币=发行货币+对金融机构负债+非金融机构存款(以下所用数据除非特别说明,均来自于中国人民银行统计季报)。 根据历史数据,我国得基础货币总体上呈上升趋势。1990年之前基础货币增长比较缓慢,基本上就是平稳得爬升阶段;1993年之后,基础货币增长较快,特别就是在1993-1994年间,基础货币得增幅明显较高,1995-1996年虽有所波动,但仍保持较高水平;1997年,基础货币增速放缓(当然这与统计口径发生变化有一定关系,但增速下降趋势则就是明显得),1998-1999年,在法定准

第八章 货币需求

第八章货币需求 一、填空题 1、所谓“货币需求”,必须同时包括两个基本要素:一是,二是。 2、衡量各资产优缺点的标准主要是、和。货币是最低的资产。 3、马克思的货币必要量公式反映了决定货币流通这一基本原理。 4、名义货币需求与实际货币需求的区别在于是否剔除的影响。 5、货币需求函数中的自变量大致可分为以下三类:、、 。 6、根据传统货币数量理论,货币数量的变动必然引起作同方向等比例的变动。 7、现金交易说的代表人物是美国经济学家,他提出的交易方程式为。 8、现金余额说由剑桥学派的创始人首先提出。著名的剑桥方程式为。 9、在剑桥方程式中,k表示的是的比例。 10、凯恩斯将人们持有货币的动机分为三种,即、、 。 11、根据凯恩斯货币需求理论,当收入水平上升时,动机和 动机的货币需求会增加。 12、鲍莫尔的存货模型时对凯恩斯货币理论的发展,他认为动机的货币需求同样是利率的减函数。 13、美国经济学家托宾进一步发展了的资产选择理论,对凯恩斯 动机的货币需求进行分析。 14、托宾的资产选择中,资产的选择范围有两种:和。 15、托宾认为人们资产选择的原则不是预期收益的极大化,而是的极大化。 16、在弗里德曼德货币需求理论中,总财富分为和。 17、在弗里德曼德货币需求理论中,被作为货币需求的决定因素的收入是一种收入。 18、从理论上说,鲍莫尔模型是对凯恩斯的动机货币需求理论的重大发展;从政策意义上说,该模型对凯恩斯以作为中介目标的货币政策主张提供了进一步的理

论支持。 二、单项选择题 1、在决定货币需求的各个因素中,收入水平的高低和收入获取时间长短对货币需求的影响分别是()。 A、正相关,正相关 B、负相关,负相关 C、正相关,负相关 D、负相关,正相关 2、在正常情况下,市场利率与货币需求成()。 A、正相关 B、负相关 C、正负相关都可能 D、不相关 3、下列()是货币需求函数的规模变量。 A、货币本身的收益 B、收入 C、债券的预期收益率 D、实物资产的预期收益率 4、实物资产的预期收益率是货币需求函数的()。 A、规模变量 B、机会成本变量 C、其他变量 D、都不是 5、提出现金交易说的经济学家是()。 A、凯恩斯 B、马歇尔 C、费雪 D、庇古 6、根据凯恩斯流动性偏好理论,当预期利率上升时,人们就会()。 A、抛售债券而持有货币 B、抛出货币而持有债券 C、只持有货币 D、只持有债券 7、按照凯恩斯的货币理论,当市场利率相对稳定时,人们的货币需求决定因素是()。 A、预防动机 B、交易动机与投机动机之和 C、交易动机 D、交易动机与预防动机之和 8、鲍莫尔的存货模型是对凯恩斯的()的货币需求理论的重大发展。 A、交易动机 B、预防动机 C、投机动机 D、谨慎动机 9、托宾的资产选择理论是对凯恩斯的()的货币需求理论的重大发展。 A、交易动机 B、预防动机 C、投机动机 D、公共权力动机 10、以下()属于弗里德曼的货币数量说。 A、利率是货币需求的重要决定因素。 B、人们资产选择的原则是效用极大化。 C、“恒久性收入”概念是一个不包括人力资本在内的纯物质化的概念。 D、货币数量说首先是一种货币需求理论,其次才是产出、货币收入或物价水平的理论。 三、多项选择题 1、弗里德曼认为货币需求是稳定的,是因为从实证的研究中他得出()。 A、利率的变动是稳定的 B、利率经常波动,但货币需求的利率弹性很低 C、货币需求的收入弹性很高,但恒久收入本身稳定 D、货币需求不受利率和收入的影响 E、货币需求受人力财富和非人力财富的影响

金融学第九、十章货币供求习题参考答案

一、填空 1.马克思的货币必要量公式反映了商品生产决定货币流通这一基本原理。 2.凯恩斯认为,投机性货币需求与利率负相关。 3.现实中的货币需求不仅仅是指对现金的需求,而且包括了对存款货币的需求。 4.凯恩斯对货币需求理论的突出贡献是关于货币需求动机的分析。 5.国际收支平衡表主要由_经常项目、资本和金融项目、储备资产和错误与遗漏构成。 6.判断一国国际收支实质是平衡还是失衡要区分自主性交易交易和平衡性交易交易。 7、凯恩斯的投机性货币需求认为,人们要么持有货币,要么持有债券,不会同时持有货币和债券。托宾克服了这个缺陷,认为除了预期回报率之外,风险对货币需求也很重要。 二、单项选择 1.弗里德曼认为货币需求函数具有()的特点。 A.不稳定 B.不确定 C.相对稳定 D.相对不稳定 2、按照凯恩斯的观点,利率低于“正常”水平时,人们预期债券价格(),货币需求量()。 A、上升,增加 B、上升,减少 C、下跌,增加 D、下跌,减少 3、其他条件不变,下列哪种情况会导致银行准备金减少()。 A、法定准备金率上升 B、超额准备金率上升 C、通货存款比率上升 D、基础货币扩张 4、如果法定准备金率等于,流通中现金为6000亿元,支票存款为7000亿元,超额准备金为10亿元,那么货币乘数等于()。 A、 B、 C、

D、 5、假定法定准备金率为,通货存款比率为,超额准备金率为,如果中央银行减少50亿元的基础货币,那么货币供给减少()。 A、亿元 B、亿元 C、亿元 D、亿元 6、如果法定准备金率为,流通中现金为10000亿元,支票存款为5000亿元,准备金总额为800亿元,那么超额准备金率等于()。 A、 B、 C、 D、 7、如果中央银行计划减少基础货币,应当()。 A、提高超额准备金率 B、购买政府债券 C、提高通货存款比率 D、减少向商业银行发放的贴现贷款 8.按照国际收支平衡表的编制原理,凡引起外汇流入的项目应记入()。 A.借方 B.贷方 C.借贷双方 D.附录 9.能够体现一个国家自我创汇的能力的国际收支差额是()。 A.贸易差额 B.经常项目差额 C.国际收支总差额 D.资本与金融项目差额 10.目前各国的国际储备构成中主体是()。 A.黄金

第十章货币需求

第一部分单项选择题 1、在决定货币需求的各个因素中,收入水平的高低和收入获取时间长短对货币需求的影响分别是。 A、正相关,正相关 B、负相关,负相关 C、正相关,负相关 D、负相关,正相关 2、在正常情况下,市场利率与货币需求成。 A、正相关 B、负相关 C、正负相关都可能 D、不相关 3、货币本身的收益是货币需求函数的。 A、规模变量 B、机会成本变量 C、制度因素 D、其他变量 4、制度因素是货币需求函数的。 A、规模变量 B、机会成本变量 C、其他变量 D、都不是 5、下列是货币需求函数的规模变量。 A、货币本身的收益 B、收入 C、债券的预期收益率 D、实物资产的预期收益率 6、实物资产的预期收益率是货币需求函数的。 A、规模变量 B、机会成本变量 C、其他变量 D、都不是 7、提出现金交易说的经济学家是。 A、凯恩斯 B、马歇尔 C、费雪 D、庇古 8、M=KPY是属于的理论。 A、现金交易说 B、现金余额说 C、可贷资金说 D、流动性偏好说 9、根据凯恩斯流动性偏好理论,当预期利率上升时,人们就会。

A、抛售债券而持有货币 B、抛出货币而持有债券 C、只持有货币 D、只持有债券 10、按照凯恩斯的货币理论,当市场利率相对稳定时,人们的货币需求决定因素是。 A、预防动机 B、交易动机与投机动机之和 C、交易动机 D、交易动机与预防动机之和 11、鲍莫尔的存货模型是对凯恩斯的的货币需求理论的重大发展。 A、交易动机 B、预防动机 C、投机动机 D、谨慎动机 12、托宾的资产选择理论是对凯恩斯的的货币需求理论的重大发展。 A、交易动机 B、预防动机 C、投机动机 D、公共权力动机 13、以下属于弗里德曼的货币数量说。 A、利率是货币需求的重要决定因素。 B、人们资产选择的原则是效用极大化。 C、“恒久性收入”概念是一个不包括人力资本在内的纯物质化的概念。 D、货币数量说首先是一种货币需求理论,其次才是产出、货币收入或物价水平的理论。 14、投机动机的货币需求是对闲臵的货币余额的需求,即对资产形式的需求,这是提出的观点。 A、凯恩斯 B、托宾 C、鲍莫尔 D、弗里德曼 15、在一般情况下,消费倾向越大,货币需求就。 A、越少 B、越多 C、一样 D、都有可能 16、在一般情况下,信用的发达程度与货币需求成的关系。 A、正相关 B、负相关 C、正负相关都可能 D、不相关 17、在弗里德曼德货币需求理论中,被作为货币需求的决定因素的收入是一

第八章 货币供求及其均衡(答案)

第八章货币供求及其均衡 第一部分基础知识题 答案 一、填空题 1、货币供给 2、流动性 3、派生存款 4、原始存款 5、派生存款信用扩张 6、部分准备金制度非现金结算制度 7、垄断发行原则货币发行要有可靠的信用作为保证要具有一定弹性 8、物价水平 9、货币乘数 10、货币需求 11、费雪 12、货币均衡 13、基础货币 二、单项选择题 三、多项选择题

四、是非判断题 五、名词解释 1.是指一定时期内一国银行体系向经济中投入、创造、扩张(或收缩)货币的行为。 2.货币供给这个变量并不是由经济因素,如收入、储蓄、投资、消费等因素所决定的,而是由货币当局的货币政策决定的,货币当局能够有效的通过对货币供给的调节影响经济进程。 3.货币供给的变动不是有货币当局决定的,起决定作用的是经济体系中的实际变量以及围观主体的经济行为等因素。 4.商业银行最初吸收到的、能引起准备金相应增加的存款。 5.银行用转账方式发放贷款、贴现和投资时创造的存款。 6.又称强力货币,是指流通于银行体系之外的现金通货和商业银行的存款准备金之和。 7.是指中央银行创造(或减少)一单位基础货币能使货币供应量扩张(或收缩)的倍数。 8.是指流通中的现金与商业银行活期存款的比率。 9.是指社会各部门在既定的收入或财富范围内能够而且愿意以货币形式持有的资产数量。 10.是指从某一时期看,货币供给量与货币需求量在动态上保持一致的现象,表现为市场繁荣,物价稳定,社会再生产过程中的物质替换和价值补偿都能顺利、正常的进行。 六、简答题 1.答:(1)解 r=10000/50000*100%=20% 存款货币通胀倍数=1/r=1/20%=5 存款总量=50000*5=250000 (2)超额准备金=10000-50000*10%=5000 (3)没有变化,存款扩张倍数=1/(r+e)=1/(10%+10%)=5

金融学15货币供给(参考答案)

第十五章货币供给 一、选择题 1、C 2、B 3、A 4、A 5、D 6、C 7、B 8、A 9、C 10、A 11、B 12、B 13、D 14、B 15、D 16、B 17、B 18、A19、B 20、A 21、B 22、C 23、A24、A25、C 26、A27、D 28、B 29、D 30、C 31、A32、D 33、D 34、A35、C 36、A37、A 二、判断题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19、√20、√ 三、名词解释 1、货币供给:指货币供给主体向社会公众供给货币的经济行为。 2、货币供给量:指一定时点上一国经济中的货币存量的总额,由货币性资产组成。 3、现金漏损率:指现金漏损与存款总额之比。 4、货币乘数:是用以说明货币供给量与基础货币之间的倍数关系的一种系数,代表着每一 元基础货币的变动所能引起的货币供给量的变动。 5、基础货币:指流通中的通货和商业银行准备金的总和,也称货币基数或高能货币 6、存款货币:指在商业银行帐户上可使用支票随时提取现金或支付的活期存款。 7、货币供给的内生性:指货币供给是经济体系中的内生变量,决定货币供给变动的因素是 经济体系中实际变量及微观主体的经济行为,中央银行难以直接控制。 8、货币供给的外生性:指货币供给是经济系统运行的外生变量,并不是由经济因素,如收 入、储蓄、投资、消费等因素所决定的,货币供给的变动由中央银行的货币政策决定。 9、存款乘数:反映原始存款和派生存款之间的倍数关系或准备金和活期存款之间的倍数关 系。 10、原始存款:指以现金的形式存入银行的直接存款,或能增加商业银行准备金存款的存款 (如中央银行的支票存款)。

习题第7章:货币需求

第八章货币需求 第一部分填空题 1、所谓“货币需求”,必须同时包括两个基本要素:一是,二是。 2、衡量各资产优缺点的标准主要是、和。 货币是最低的资产。 3、收入状况对货币需求的决定作用具体表现在以下两方面:一是;二是。 4、市场利率对货币需求的影响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二是。 5、货币需求函数中的自变量大致可分为以下三类:、、 。 6、根据传统货币数量理论,货币数量的变动必然引起作同方向等比例的变动。 7、现金交易说的代表人物是美国经济学家,他提出的交易方程式为。 8、现金余额说由剑桥学派的创始人首先提出。着名的剑桥方程式为。 9、在剑桥方程式中,k表示的是的比例。 10、凯恩斯将人们持有货币的动机分为三种,即、、 。 11、根据凯恩斯货币需求理论,当收入水平上升时,动机和 动机的货币需求会增加。 16、在弗里德曼德货币需求理论中,总财富分为和。 17、在弗里德曼德货币需求理论中,被作为货币需求的决定因素的收入是一种收入。

第二部分单项选择题 1、在决定货币需求的各个因素中,收入水平的高低和收入获取时间长短对货币需求的影响分别是。 A、正相关,正相关 B、负相关,负相关 C、正相关,负相关 D、负相关,正相关 2、在正常情况下,市场利率与货币需求成。 A、正相关 B、负相关 C、正负相关都可能 D、不相关 3、货币本身的收益是货币需求函数的。 A、规模变量 B、机会成本变量 C、制度因素 D、其他变量 4、制度因素是货币需求函数的。 A、规模变量 B、机会成本变量 C、其他变量 D、都不是 5、下列是货币需求函数的规模变量。 A、货币本身的收益 B、收入 C、债券的预期收益率 D、实物资产的预期收益率 6、实物资产的预期收益率是货币需求函数的。 A、规模变量 B、机会成本变量 C、其他变量 D、都不是 7、提出现金交易说的经济学家是。 A、凯恩斯 B、马歇尔 C、费雪 D、庇古 8、M=KPY是属于的理论。 A、现金交易说 B、现金余额说 C、可贷资金说 D、流动性偏好说 9、根据凯恩斯流动性偏好理论,当预期利率上升时,人们就会。 A、抛售债券而持有货币 B、抛出货币而持有债券 C、只持有货币 D、只持有债券

金融学 第十五章 货币需求 习题及答案

第十五章货币需求 第十五章货币需求 一、判断题 1-5:××√×√ 6-10:√×××√ 11-15:√√×√√ 二、单选题 1-5:B C B A A 6-10: D C A A A 11-15:D A B C B 三、多选题 1-5:AB BC ACD BCD AC 一、判断题 1、货币需求就是人们持有货币的愿望,而不考虑人们是否有足够的能力来持有货币。 2、根据凯恩斯流动性偏好理论,当预期利率上升时,人们就会抛出货币而持有债券。 3、凯恩斯认为,由交易动机和预防动机决定的货币需求取决于收入水平。 4、凯恩斯认为,人们投机动机的货币需求取决于收入水平。 5、信用制度越完善、越发达,货币需求量越少。 6、当一定时期的利率水平降低到不能再低时,人们就会产生利率上升的预期,从而货币需求弹性会变得无限大,即出现“流动性陷阱”。 7、在现金交易说中,k为以货币形式持有的收入与财富占总收入与总财富的比例。 8、交易方程式中的P值主要取决于V值的变化。 9、弗里德曼认为,人力财富在总财富中所占比例较高时,人们的货币需求会下降。 10、凯恩斯认为货币需求是不稳定的。 11、费雪认为货币仅仅是一种交易的媒介。 12、一般而言,收入水平越高,人们持有的货币量越多。 13、利率水平越高,人们持有的货币量越多。 14、收入间隔期越长,货币需要量越多。 15、弗里德曼认为,影响货币需求最主要的因素是永恒收入,货币需求对利率不敏感。 二、单选题 1、在正常情况下,货币需求与市场利率成()。 A.正相关 B.负相关 C.正负相关都可能 D.不相关 2、提出现金交易数量说的经济学家是()。 A.凯恩斯 B.马歇尔 C.费雪 D.庇古 3、M=KPY是属于()的理论。 A.现金交易数量说 B.现金余额数量说 C.可贷资金说 D.流动性偏好说

货币需求练习+答案

第九章货币需求 (二)填空 1.马克思的货币必要量公式反映了___商品流通__________决定货币流通这一基本原理。 2.剑桥方程式是从____________角度分析货币需求的。 3.货币数量论最重要的特点是认为_____________对货币需求没有影响。 4.凯恩斯认为,投机性货币需求与_____________负相关。 5.凯恩斯的后继者认为,交易性货币需求也具有_利率_____弹性。 6.弗里德曼认为,人们的财富总额可以用___________作为代表性指标。 7.凯恩斯对货币需求理论的突出贡献是关于货币需求__________的分析。 8.名义货币需求与实际货币需求的区别在于是否剔除__________的影响。 9.现实中的货币需求不仅仅是指对现金的需求,而且包括了对_________的需求。 (六)计算 我国2000年的M2为137543.6亿元,名义GDP为89404亿元,根据费雪的交易方程式计算货币流通速度。 (七)简答 1.在交易性货币需求与利率的关系上,凯恩斯的理论与平方根定律的分析有何不同? 2.简述费雪方程式与剑桥方程式的区别。 3.弗里德曼的货币需求理论与凯恩斯的流动偏好理论有何不同? 4.为什么既要从微观角度,又要从宏观角度分析货币需求?两者应如何结合? (八)论述 试分析马克思与西方各种货币需求理论对我国货币需求研究的借鉴意义。 答案 (二)填空 1.商品流通 2.微观 3.利率 4.利率水平 5.利率 6.恒久收入 7.动机 8.物价 9.存款货币 (六)计算 1.根据费雪的交易方程式,MV=PT,可由名义GDP来表示PT。 V=GDP/M=89404÷137543.6=0.65

货币需求与货币供给习题与答案

第十章货币需求与货币供给 第一部分学习目的与要求 通过学习本章内容,掌握具有代表性的货币需求与货币供给理论,分析货币供求理论发展脉络所揭示的经济与金融发展动态以及宏观调控政策的变化。 □货币需求与货币需求量 □影响货币需求的因素 □基础货币与货币乘数 □货币供给与货币供应量 □货币理论的发展 第二部分要点提示 1.货币需求理论的发展经历了现金交易说、现金余额说、流动性偏好理论、弗里德曼的货币需求函数。鲍莫尔、惠伦和托宾发展了凯恩斯的货币需求理论。 2.货币层次的划分以金融资产的流动性为判断标准。金融创新影响到货币层次的内容与层次之间的界限,也影响到中央银行对货币供应量的控制。 3.乔顿模型揭示了影响基础货币和货币乘数的因素。货币供应新论强调非银行金融机构在货币创造过程中的作用,指出中央银行应调整货币控制的方式。 4.货币定义的标准经历了净财富、交换媒介、价值储藏以及流动性的演变。对于货币的中性与非中性的讨论揭示了货币与经济运行之间的关系。 5.货币供应的外生性与内生性的争论,一方面反映出货币发行的主体与货币创造的方式在不断变化,另一方面也说明了中央银行调控货币的方式应有所改变。 第三部分练习题 一、概念解释题 1、货币需求 2、现金交易说 3、剑桥方程式 4、流动性偏好理论 5、鲍莫尔模型 6、惠伦模型 7、资产选择理论 8、恒久收入 9、人力财富 10、非人力财富 11、基础货币 12、货币乘数 13、货币层次 14、流动性陷阱 15、信用创造说 16、通货比率 17、乔顿模型 18、货币供应新论 二、填空题 1、基础货币又称(),它包括()和()两部分。 2、基础货币变化主要取决于中央银行的()、()、()和其他项目净值四个因素。 3、一般而言,货币乘数随着()、通货比率和()的变动而变动。

巴罗《宏观经济学:现代观点》课后习题详解 第10章 货币需求和物价水平【圣才出品】

第四部分货币和价格 第10章货币需求和物价水平 一、概念题 1.易货贸易(barter) 答:易货贸易又称物物交换,是指不借助于交换媒介,产品与服务直接与其他产品与服务进行交换的活动。以物易物的物物交换是人类最原始的交换方式,在原始社会,人们使用以物易物的方式,交换自己所需要的物资,比如一头羊换一把石斧。但是有时候受到用于交换的物资种类的限制。因此,物物交换需要欲望的双重同一性,即交易双方都愿意用自己的某些物资来交换对方所拥有的物资。但这种情况很少,从而物物交换限制了交易的规模和数量。 2.支票存款(checkable deposit) 答:支票存款是依约定凭存款人签发支票,或利用自动化设备委托支付随时提取不计利息的存款。由于存款人可以根据银行活期存款或支票存款开出支票,支票又可以在市场上转让流通,具有流通手段和支付手段职能,使银行存款起到了货币作用,故在西方国家一般将银行活期存款和支票存款称为存款货币。但支票本身并不是货币,只是出票人向银行发出并要求银行付款的票据。活期存款才是真正的货币,只要存款人在银行活期账户上仍有余额,可随时提取,开出支票即可当现金使用,是成本最低的交易媒介和支付手段。

3.商品货币(commodity money) 答:商品货币指把有某种内在价值的商品作为货币,或说是从商品世界中分离出来独占一般等价物地位,专门充当一般等价物的特殊商品作为货币。最普遍的商品货币的例子是黄金。 4.货币需求(demand for money) 答:货币需求描述了货币的平均持有额,是家庭对货币管理采用最优战略的结果。货币需求取决于物价水平 P 、利率i 和实际国内生产总值Y 。 () ,d M P L Y i =?上述方程为货币需求函数。 5.现金管理的规模经济(economies of scale in cash management) 答:现金管理的规模经济是货币需求的一个特征,是指实际收入增加一定比例时,合意的实际货币平均持有量的增加比例小于实际收入增加率。最优现金管理模型分析货币需求的影响因素时得到:/2 cT M P =,其中/M P 为实际货币平均持有额、c 为实际年支出、T 为提款间隔期。当T 不变时,实际货币持有额与年实际支出同比例变化;然而由于提款间隔期随着支出额的增大而缩小,合意的实际货币平均持有量的增加比例小于实际收入增加率。

第十章:通货膨胀

第十章 一、名词解释 1、社会总需求: 2、社会总供给: 3、货币均衡: 4、流动性过剩: 5、供应型调节: 6、需求型调节: 7、通货膨胀: 8、需求拉上型通货膨胀: 9、结构型通货膨胀: 10 、通货紧缩: 二、单项选择题。 1、对总需求和货币供给之间关系的正确理解是()。 A、总需求决定货币供给 B 、总需求等于货币供给 C、货币供给是总需求的载体D 、货币供给决定总需求 2、如果名义货币供给量不变,当物价水平提高时,实际货币供给量将会 ()。 A、不变B 、增加C 、减少D 、先增加后减少 3、直接关系到社会总需求的扩张水平的是()。 A、货币供给规模 B、货币需求规模 C、商品服务规模 D、出口规模 4、企业和个人的货币需求从总体上受制约于()。 A、总需求B 、货币总供给C 、货币总需求 D 、总供给 5、1980 年我国提出的“两平一稳”政策中的“一稳”是()。 A、稳定物价 B、稳定财政 C、稳定信贷 D、稳定国际收支 6、货币失衡的需求型调节针对的是()。 A、货币供应量B 、先是货币需求量,后是货币供应量 C、货币需求量D 、先是货币供应量,后是货币需求量 7、滞胀现象可以用下列哪种通货膨胀理论来解释()。 A、需求拉上说 B 、成本推动说C、结构说 D 、混合说 8、把利息和租金作为主要收入来源的人在通货膨胀时期会()。 A、增加收益 B、损失严重 B 、不受影响D、短期损失大 9、成本推动理论从()方面找寻通货膨胀的根源。 A、总需求B 、总供给 C 、货币需求D 、货币供给 10、需求拉上理论解释通货膨胀时的一个重要假设是()。 A、总需求稳定 B、货币需求稳定 C、总供给稳定 D 、货币供给稳定 11、认为由物价上涨造成的收入再分配是通货膨胀的()。 A、强制储蓄效应 B 、收入分配效应

货币需求与货币供给习题与答案学习资料

货币需求与货币供给习题与答案

第十章货币需求与货币供给第一部分学习目的与要求 通过学习本章内容,掌握具有代表性的货币需求与货币供给理论,分析货币供求理论发展脉络所揭示的经济与金融发展动态以及宏观调控政策的变化。 □货币需求与货币需求量 □影响货币需求的因素 □基础货币与货币乘数 □货币供给与货币供应量 □货币理论的发展 第二部分要点提示 1.货币需求理论的发展经历了现金交易说、现金余额说、流动性偏好理论、弗里德曼的货币需求函数。鲍莫尔、惠伦和托宾发展了凯恩斯的货币需求理论。 2.货币层次的划分以金融资产的流动性为判断标准。金融创新影响到货币层次的内容与层次之间的界限,也影响到中央银行对货币供应量的控制。 3.乔顿模型揭示了影响基础货币和货币乘数的因素。货币供应新论强调非银行金融机构在货币创造过程中的作用,指出中央银行应调整货币控制的方式。 4.货币定义的标准经历了净财富、交换媒介、价值储藏以及流动性的演变。对于货币的中性与非中性的讨论揭示了货币与经济运行之间的关系。

5.货币供应的外生性与内生性的争论,一方面反映出货币发行的主体与货币创造的方式在不断变化,另一方面也说明了中央银行调控货币的方式应有所改变。 第三部分练习题 一、概念解释题 1、货币需求 2、现金交易说 3、剑桥方程式 4、流动性偏好理论 5、鲍莫尔模型 6、惠伦模型 7、资产选择理论 8、恒久收入 9、人力财富 10、非人力财富 11、基础货币 12、货币乘 数 13、货币层次 14、流动性陷阱 15、信用创造说 16、通货比 率 17、乔顿模型 18、货币供应新论 二、填空题 1、基础货币又称(),它包括()和()两部分。 2、基础货币变化主要取决于中央银行的()、()、()和其他项目净值四个因素。 3、一般而言,货币乘数随着()、通货比率和()的变动而变动。 4、弗里德曼和施瓦兹的统计分析表明,从长期看,()是货币存量变动的主要因素。 5、卡甘在研究了美国1875----1960年的货币存量后,认为货币存量周期性变化的主要因素是()的变动。

第十五章 货币需求与货币供给

第十五章货币需求与货币供给 一、单项选择(共20题) 1、凯恩斯货币需求函数与收入和利率的关系是( ) A.正相关,正相关 B.负相关,负相关 C.正相关,负相关 D.负相关,正相关 2、在凯恩斯的货币需求理论中,为了满足投机动机而持有货币的货币需求取决于( )的高低 A.利率水平 B.生活水平 C.物价水平 D.国民收入水平 3、按照凯恩斯的货币理论,当市场利率无限高时,人们的货币需求决定因素是( ) A.谨慎动机 B.投机动机 C.交易动机与投机动机之和 D.交易动机与谨慎动机之和 4、在特定的时间和空间范围内,社会各个部门对货币持有量的需求总和为( ) A.货币需求量 B.货币供给量 C.货币均衡 D.货币发行量 5、以下理论及模型中,不属于对凯恩斯“流动性偏好”理论的发展的是( ) A.惠伦模型 B.托宾模型 C.货币理论 D.鲍莫尔模型 6、主张“货币供给是外生变量”的论点,其含义是( ) A.货币供给决定于整个金融体系的运作 B.货币供给决定于货币当局的政策 C.货币供给决定于客观经济过程 D.货币供给决定于财政政策的实施 7、现阶段中国货币供应量中M2减M1是( ) A.狭义货币供应量 B.广义货币供应量 C.准货币 D.流通中现金 8、弗里德曼的货币需求函数强调的是( ) A.人力资本的影响 B.恒久收入的影响 C.利率的主导作用 D.汇率的主导作用 9、在存款总额一定的情况下,法定准备率越高,商业银行可用于放款的份额( ) A.不变 B.越少 C.越多 D.为零 10、费雪认为,货币数量的变动,对货币流通速度没有什么影响,对商品交易量影响不大,主要是影响( ) A.物价水平 B.实际收入 C.利率 D.汇率 11、下列资产负债项目中,属于中央银行负债的有( ) A.流通中的通货 B.央行的外汇储备 C.对商业银行的贷款 D.财政借款 12、如确定货币供给是内生变量,下列对货币供给没有影响的是( ) A.投资 B.收入 C.微观主体 D.中央银行 13、下列经济因素中,使商业银行持有较高超额准备金的是( ) A.市场利率上升 B.经济处于上升周期

第九章 金融学 货币供给习题与解答

第九章货币供给习题 一、名词解释(5题,每题4分) 1、原始存款 2、超额准备金 3、基础货币 4、货币乘数 5、M1 二、单项选择题(10题,每题1分) 1.货币供应量一般是指() A.流通中的现金量B.流通中的存款量 C.流通中的现金量与存款量之和D.流通中的现金量与存款量之差 2.货币供给的根本来源是() A.银行贷款B.财政支出C.企业收入D.个人收入 3.主张“货币供给是外生变量”的论点,其含义是() A.货币供给决定于整个金融体系的运作 B.货币供给决定于货币当局的政策 C.货币供给决定于客观经济过程 D.货币供给决定于财政政策的实施 4.如果物价上涨,名义货币供给成比例地随之增加,则实际货币供给() A.也成此比例地增加B.成比例地减小C.保持不变D.无方向性的振荡 5.如果实际货币需求增加而名义货币供给不变,则货币和物价的变化是()A.货币升值,物价下降B.货币升值,物价上涨 C.货币贬值,物价下降D.货币贬值,物价上涨 6.中央银行提高存款准备率,将导致商业银行信用创造能力的() A.上升 B.下降C.不变D.不确定 7.基础货币是由( )提供的 A.投资基金 B.商业银行C.中央银行 D.财政部 8.派生存款是由()创造的 A.商业银行B.中央银行C.证券公司D.投资公司 9.下列资产负债项目中,属于中央银行负债的有() A.流通中的通货B.央行的外汇储备C.对商业银行的贷款 D.财政借款 10.下列金融变量中,直接受制于商业银行行为的是() A.超额存款比率B.现金漏损率C.定期存款比率D.财政性存款比率 三、判断题(10题,每题1分) 1、当非银行公众向中央银行出售债券,并将所获支票在中央银行兑现时,则基础货币增加。 2、当央行为维持汇率稳定而买卖外汇时,常导致基础货币的变动。 3、一般地说,央行降低再贴现利率,则货币供应量一定扩张。 4、若中央银行在市场购买价值100万元的外汇,同时增加对商业银行100万元再贴现贷款,货币乘数为3,在其它条件不变时,货币供应量增加600万元。 5、基础货币中具有乘数效应的部分主要是现金。 6、货币乘数取决于四个因素的变动,即现金漏损率、超额准备金率、活期存款法定准备金率、定期存款法定准备金率以及定期存款与活期存款之比。

第10章《货币需求、货币供给》习题及答案

第10-1 章货币需求习题练习 (一)单项选择题 1.根据货币数量论,将货币供应量削减三分之一,会导致( c )。 A. 货币流通速度提高三分之一 B. 交易总量削减三分之一 C.物价水平下跌三分之一 D. 物价水平提高三分之一 2.费雪在交易方程式中假定( d )。 A.M 和V 短期内稳定 B.T 和P 短期内稳定 C.P 和V 短期内稳定 D.T 和V 短期内稳定 3.费雪交易方程式中关于货币数量和物价水平关系的结论是( b )。 A. 货币数量是果、物价水平是因 B. 货币数量是因、物价水平是果 C.货币数量和物价水平互为因果 D.货币数量和物价水平没有因果关系 4.剑桥方程式中的M研究的是( c )。 A. 执行价值尺度职能的货币 B. 执行流通手段职能的货币 C.执行价值储藏职能的货币 D. 执行支付手段职能的货币 5.凯恩斯认为,人们之所以需要货币是因为货币( b )。 A. 是最好的价值储藏手段 B. 具有最强的流动性 C.可以满足人们的投资需求 D.是最好的金融资产 6.凯恩斯货币需求理论中,受利率影响的货币需求是( c )。 A. 交易性货币需求 B. 预防性货币需求 C.投机性货币需求 C. 谨慎性的货币需求 7.流动性陷阱是指( a )。 A. 人们普遍预期利率将上升时,愿意持有货币而不愿持有债券 B. 人们普遍预期利率将上升时,愿意持有债券而不愿持有货币 C.人们普遍预期利率将下降时,愿意持有货币而不愿持有债券 D.人们普遍预期利率将下降时,愿意持有债券而不愿持有货币 8.按照凯恩斯的观点,利率低于“正常”水平时,人们预期债券价格(),货币需求量( c )。 A. 上升,增加 B. 上升,减少 C.下跌,增加 D. 下跌,减少 9.在鲍莫尔对交易性货币需求的发展中,认为人们之所以需要持有交易性货币是因为 ( b )。 A. 机会成本的存在 B. 交易成本的存在 C.时间因素的影响 D. 非流动性成本的存在 10.弗里德曼货币需求函数中的收入是指( d )。 A. 当期收入 B. 过去的收入 C.未来的收入 D. 恒久收入 11.鲍莫尔的存货模型是对凯恩斯( a )的货币需求理论的发展。 A. 交易动机 B. 预防动机 C.投机动机 D. 谨慎动机 12.惠伦的最适度预防性货币需求模型是对凯恩斯( b )的货币需求理论的发展。 A. 交易动机 B. 预防动机 C.投机动机 D. 谨慎动机 13.托宾的资产选择理论是对凯恩斯( c )的货币需求理论的发展。 A. 交易动机 B. 预防动机 C.投机动机 D. 谨慎动机 14.弗里德曼认为当人力财富在总财富中所占比例较高时,人们的货币需求会相应 ( a )。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