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术室,针刺伤的预防及处理共53页文档

合集下载

职业暴露—针刺伤

职业暴露—针刺伤

整理课件
31
2.洗:流动水下冲洗
整理课件
32
❖ 3、受伤部位的伤口冲洗后,应当用消毒液,
如:75%乙醇或者0.5%碘伏进行消毒,必要时包 扎伤口;
被暴露的粘膜,应当反复用生理盐水冲洗干净。
请不要用2%碘酊消毒伤口
整理课件
33
4、相关项目检测
❖ 对象
暴露源 暴露者
❖ 时机
抽血:现场处理完毕后立即 送检:暴露后立即,最好在2小时内
❖ 有研究表明在一次性锐器误伤的调查中 40%的受检者有过注射针头误伤史
❖ 另一份国内护士的调查显示:75%担心 工作中被刺伤;96%被刺伤过
整理课件
8
锐器刺伤的危害
❖ 现已证实20种病原体可经针刺伤接种传播
乙型肝炎病毒(HBV ) 丙型肝炎病毒(HCV ) 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 )
❖ 心理影响
整理课件
34
5.相关项目检测
暴露源状况
检测项目
暴露源
暴露者
HBV
乙肝两对半
清楚 HCV HIV
抗-HCV 抗-HIV
梅毒
梅毒抗体
暂时未明
乙肝两对半 抗-HCV
抗-HIV
梅毒抗体
输血前5项
无法再查明
输血前5项
整理课件
35
向主管部门汇报并填写锐器登伤 记表
整理课件
36
6、预 防 用 药
24h内,越早越好
增强自我防护意识。
整理课件
24
我们必须采取……
二、规范安全的操作规程
1)禁止回套针帽,必须回套时,则用单手操 作。
2)拔下的针头,禁手持针,随意走动或随意 放置。
整理课件

针刺伤的预防及处理

针刺伤的预防及处理
穿刺针、手术刀、剪刀等造成的意外伤害,造成 皮肤深部的足以使受伤者出血的皮肤损伤。是护 理工作中最常见的一种职业性伤害。
精选课件
4
锐器刺伤的现状
❖ WHO估计,全球每年12亿次注射量, 其中10%为免疫接种,90%为治疗性注 射
❖ 有研究表明在一次性锐器误伤的调查中 40%的受检者有过注射针头误伤史
精选课件
24
戴手套≠洗手

精选课件
25
思考题Questions
如果不慎被针刺伤,
If you inadvertently Needle stick injuries,
你将会如何处理?
how will you deal with?
精选课件
26
1.立即挤出伤口部位的血
精选课件
27
严禁局部挤压
精选课件
发生时间:
发生地点:
暴露时从事何种操作:
暴露物:血液、体液(种类
)、其它
接触暴露
暴露部位:皮肤(有破损、无破损) 、粘膜 暴露程度:轻、 中、 重
暴露方式:
损伤部位:
针刺或锐器割伤
损伤程度: 轻、 中、 重
损伤因素:针刺伤、 刀割伤、 其它
处理经过
姓名:
性别: 年龄: 住院号:
❖ 医务人员患血源性传染病80-90%是由针刺伤 所致,被刺伤的务人员中护士占80%
❖ 有调查显示:5.7%造成全身感染;46%造成局 部感染; 75%有心理负担
精选课件
7
锐器刺伤的危害
今天中国60%的人都是B型肝炎病菌携带者, 而美国和日本只有1%。大约1.5亿都有慢性 肝炎,最终造成肝衰竭或肝癌”。
❖ 抽血或注射后从注射器上移

针刺伤的预防

针刺伤的预防

针刺伤的预防引言概述:针刺伤是在医疗、护理、实验室等环境中常见的职业伤害,对医务人员和其他相关工作人员的健康构成威胁。

为了预防针刺伤的发生,保障工作人员的安全,有必要采取一系列的预防措施。

本文将从五个大点来详细阐述针刺伤的预防措施。

正文内容:1. 建立规范的操作程序1.1 制定操作规程,明确操作流程和注意事项1.2 强调正确使用和处置针头、注射器等医疗器械1.3 强调正确的穿戴和脱下防护手套的方法1.4 强调操作时的注意力集中和细心,避免疏忽导致针刺伤1.5 建立规范的事故报告和处理机制,及时记录和处理针刺伤事件2. 提供安全的工作环境2.1 保持工作区域的整洁和干净,减少针头和其他尖锐物品的存在2.2 配备合适的储存和处置容器,用于安全地存放和处理使用过的针头和注射器2.3 提供充足的光线和良好的通风条件,减少操作时的误差和事故发生的可能性2.4 定期检查和维护工作区域的设备和器械,确保其正常运行和安全使用3. 提供适当的个人防护装备3.1 提供符合标准的防护手套和防护服,确保其质量和有效性3.2 强调正确佩戴和使用个人防护装备的方法3.3 定期检查和更换个人防护装备,确保其功能完好3.4 提供适当的面罩和护目镜,用于防止针头和其他尖锐物品对面部的伤害4. 进行针刺伤事故的培训和教育4.1 对医务人员进行针刺伤预防的培训,包括操作规程、个人防护装备的正确使用和处置等4.2 定期组织针刺伤事故的摹拟演练,提高应急处理的能力4.3 强调事故发生后的应急处理措施,包括伤口处理、检测和报告等4.4 加强对针刺伤预防的宣传和教育,提高工作人员的安全意识和自我保护意识5. 进行针刺伤的监测和评估5.1 建立针刺伤监测系统,及时记录和报告针刺伤事件5.2 对针刺伤事件进行分析和评估,找出事故的原因和改进的方向5.3 根据监测和评估的结果,制定相应的改进措施,提高针刺伤的预防效果总结:针刺伤的预防是保障医务人员和其他相关工作人员安全的重要措施。

护士针刺伤的原因分析及防范措施

护士针刺伤的原因分析及防范措施

护士针刺伤的原因分析及防范措施
护士针刺伤的原因分析:
1. 工作环境:护士在接触病人时可能会面临繁忙和拥挤的环境,容易导致操作失误或不慎碰到针头。

2. 操作不当:护士在使用针头时,如果不正确地处理或处置针头,容易导致自己被针头刺伤。

3. 病人行为:某些病人可能会有不良的行为习惯,例如抓挠自己的皮肤或试图夺取护士手中的针头,导致护士被刺伤。

4. 高风险操作:某些高风险操作,如血液透析或手术,可能会增加护士发生针刺伤的风险。

护士针刺伤的防范措施:
1. 提供培训:为所有的护士提供必要的培训,了解使用和处置针头的正确方法。

2. 提供安全设备:为护士提供必要的防护设备,如手套、防护眼镜等,以减少被针刺的风险。

3. 提供工作环境支持:确保工作环境整洁有序,减少拥挤和混乱的情况,以帮助护士在操作时更注意安全细节。

4. 识别高风险操作:针对高风险的操作,制定严格的操作规程,并提供额外的安全措施,如特殊的手术室设备或专门的培训。

5. 鼓励报告:建立一个鼓励护士报告针刺伤事件的制度,以便能够及时采取措施处理伤员和评估风险。

6. 宣传宣教:定期对所有护士进行宣传教育,提醒他们注意使用针头的安全性和正确的处置方法。

预防护士针刺伤的关键是正确的培训和提供必要的安全设备,同时要督促护士严格遵守规章制度,并定期进行宣传教育和风险评估。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