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讨改良乳腺癌根治术对乳腺癌患者手术相关情况、并发症及生存率的影响
乳腺癌改良根治术56例临床分析

年升高 。 目前 , 乳腺 癌的病 因 尚未 完全 明确 , 防也 预
尚无 确切方 法 。显 然 , 强对乳腺 癌的临 床认识 、 加 改
进 治疗手段并 及时 总结 临 床 经验 和 体会 , 会 有 助 将
于提 高 乳 腺 癌 的 治 疗 效 果 。本 院 2 0 0 0年 1月 至 20 年 1 02 2月行 保 留胸 大 、 小肌 的改 良根 治 术 治 疗 乳腺 癌 5 例 , 6 效果满 意 , 报告 如下 。
央 、 窝淋 巴结 阳性 者也要 行 内乳 放疗 ; 腋 Ⅲ期乳腺 癌 术 后常 规行 内乳及 锁骨上 、 区放疗 。 下
1 5 术 后 检 查 .
2 游离 皮瓣 : 开皮 肤 后 , 离皮 瓣 , ) 切 游 最好 采 用 电刀 , 不仅使 术野 干 净 , 利于 无瘤 操 作 , 瓣 厚 也 皮 度 以不 保 留或保 留少许 薄 层脂 肪 组织 为宜 , 离 的 游 范 围同 Hase ltd根治术 。 3 切 除乳 腺 : ) 自下 内开 始 向上 外将 乳 腺 连 同 其深 面的胸 大肌筋膜一 并分 离 , 至胸大肌 外缘下 。 直 4 清扫 胸大 肌 间淋 巴结 ( otr 巴结 ) 将 ) R te 淋 : 翻起 的乳 腺 向外 拉 紧 , 将胸 大 、 肌 向 内牵 拉 , 胸 小 沿 大肌外缘 与乳腺 组织分 界纵 向切开 , 显露胸 大 、 肌 小
收稿 日期 : 0 7 1 2 2 0 —1 —1
均行 免疫 组化 检查 , 激素受 体 ( R) 雌 E 阳性者 均
口服 三 苯 氧 胺 。
1 4 术 后 放 疗 .
1 切 口: ) 依肿瘤所 在部 位及乳 房大小 、 形态设 计, 可采 用横月 牙形 、 梭 状 切 口 , 口应 距 肿 瘤边 纵 切
乳腺癌病人手术后还能活多久

乳腺癌是威胁女性健康的大病,很多女性都会担心患乳腺癌,对于乳腺癌患者来说,在关注治疗效果的同时,生存期问题也是比较关注的,手术是治疗乳腺癌的常用方法,能控制病情发展,但是术后往往面临复发转移的问题,给患者带来的影响很大,甚至会影响到患者生存期,那乳腺癌病人手术后还能活多久呢?虽然手术能够直接切除肿块,但是手术是局部治疗,只能切除肉眼可见的肿块,对于血液和淋巴液里的癌细胞无能无力,所以术后往往伴随着复发转移的几率。
另外手术在切除肿块的同时会切除部分正常组织,会给患者机体造成一定的损伤,免疫力和抵抗力也会随之降低。
所以乳腺癌患者在术后要结合自身情况,做好护理工作和巩固治疗,对于提高治疗效果,延长患者生命有积极的作用。
乳腺癌病人术后生存期有多长并没有明确的答案,跟多方面因素有关,如患者病情的严重程度,手术切除的效果,术后的护理和巩固治疗,还有患者身体的恢复程度等。
乳腺癌患者在术后要及时做好巩固治疗,常用的方法有放化疗和中医等。
放化疗在一定程度上能够清除术后残余的癌细胞,延长患者生命,但是放化疗缺乏选择性和识别性,在杀死癌细胞的同时也会对正常细胞造成损伤,长期下来会产生一系列的副作用,而患者术后机体受损严重多半不能耐受放化疗的副作用,甚至有的患者被迫放弃治疗,大大缩短患者寿命。
相比之家中医比较温和,副作用小,能够有效清除患者术后残存的癌细胞,抑制癌细胞的生长和繁殖,同时还能修复患者受损的机体,加快伤口的愈合速度,提高患者的免疫力和抵抗力,调动患者的自主抗癌能力,以降低术后复发的几率,提高患者的生存率。
说到中医治疗,郑州有一位深受乳腺癌患者信赖的老中医袁希福。
由于出身中医世家,耳读目染让袁希福对中医治疗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因而12岁时就在祖父指导下开始熟读医书,并先后至北京中医药大学及中国中医研究院深造,师从多位名家,为从事中医中药治疗恶性肿瘤打下坚实的理论基础。
在临床抗癌实践过程中,袁希福发现,几乎每个恶性肿瘤患者都存在元气亏虚、痰凝血瘀、癌毒结聚三大病因病机,简而言之即“虚”、“瘀”、“毒”。
乳腺癌改良根治术136例治疗分析

7 ・ 2
21 0 1年 1 0月第 3 8卷 第 l 9期
C ieeJ un l fP at a dcn c 2 1 hns o r a o r ci l c Me iieO t 0 1。Vo . 8, . 9 1 3 No 1
.
乳 腺 癌 改 良根 治 术 16例 治 疗 分 析 3
患 者 术 后 的 生 活质 量 。
【 关键词 】 乳腺 癌 ; ; 良根 治术 胸肌 改
乳腺 癌是威胁妇女健康 的常见恶性肿瘤 之~ , 手术切 除是 治疗乳腺癌的首选方法 。传统 的乳 腺癌根治 术 由于创 伤大 、 生 负压吸引 , 间断缝合皮肤 , 壁及腋窝不加 压包扎 , 流管视引 胸 引
部分皮缘坏死 7例 , 口感染 1 , 切 例 上肢淋 巴性 水肿( 轻度 ) 例 , 窝淋 巴液漏 2例 , 1 腋 胸肌轻度 萎缩 2例 。3年生存
率 为 8 % , 生存 率 为 7 % 。结 论 I、 6 5年 5 Ⅱ期 乳 腺 癌 行 改 良根 治 术 , 术后 配合 化 疗 、 疗及 内分 泌 等 综 合 治 疗 , 目的 , 既 又保 留胸 大 、 小肌 及 其 功 能 , 以 获 得 良好 的 胸 廓 外 形 , 高 了 可 提
1 资 料 与 方 法
8 g I 静脉滴注 , 1天 ,l 2 0m /l l 第 2 ~ 8d为 1 个周期 , 药 6个 周 用 期 。②放射 治疗 : 患者切 口愈 合后 , 择二期 、 选 腋窝淋 巴结 阳性
数 占总数 12以上或有 4个 以上淋 巴结 阳性 , 中、 』组 及 / 腋 腋 二 胸骨旁淋 巴结 阳性患者 , 酌情选用 锁骨 、 内乳 区及 胸壁处 照射 。 ③ 内分 泌治疗 : 根据术 后激 素受 体检 测结 果来 选择 , 本组 雌 激 素受体 检测 阳性 者约 占 5 % , 6 阳性者均 采用 内分 泌治疗 , 口服
乳腺癌改良根治术后两种负压引流方法的效果比较

乳腺癌改良根治术后两种负压引流方法的效果比较摘要】本文通过探讨乳腺癌改良根治术后两种不同引流方法对皮下积液、置管时间、创面愈合时间、术后并发症等的影响。
得出结论对乳腺癌术后患者采用一次性负压引流球进行双负压引流,能有效的促进创面愈合,减少术后并发症,有利于患者的功能恢复。
【关键词】乳腺癌改良根治术引流方法并发症乳腺癌是女性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乳腺癌改良根治术是目前国内传统乳腺癌的最常用方法。
术后充分的引流、有效的功能锻炼是预防乳腺癌根治术后并发症的关键,我科室原来应用双管连接低压吸引瓶引流,自2008年1月-2011年12月行乳腺癌改良根治术110例病人,对其中55例应用双管接一次性负压吸引球引流,取得更满意效果。
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 2008年1月-2011年12月进行乳腺癌改良根治术110例病人,均为女性。
将110例病人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
实验组55例,对照组55例,两组年龄、一般情况、疾病分期、肿物直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对照组采用双管接低压吸引瓶引流, 实验组采用双管接一次性负压吸引球引流。
1.2方法两组术中均放置2根带侧孔硅胶扁平管,第一根置于腋窝顶腋中线,第2根置于锁骨下,沿胸廓内缘胸骨旁向下行走,于切口下端引出。
手术切口及引流管的皮肤戳孔处均严密缝合以不漏气,用弹性绷带加压包扎创面。
对照组胸壁和腋窝引流管通过Y形接头连接负压吸引器将皮下积液、积血吸除后反折包裹至病房;至病房后将引流管连接上海医疗器械工业公司医用吸引器厂生产的DY-1A 型低压吸引器,吸引瓶容量为1000ml,调节负压为8kPa~12kPa,密切观察引流瓶内引流液色、质、量,及时调整吸引压力以保持引流通畅;实验组在手术室手术结束时即将胸壁和腋窝两根引流管分别连接扬州市新星硅胶厂生产的一次性硅胶负压引流球(容量为100ml),反折引流管将引流球排泄口口盖打开排尽空气后盖紧,妥善放置于身体旁,护送至病房。
中年女性乳腺癌保乳手术与改良根治术的临床对比研究

p u l m o n a r y i f b r o s i s b y u s i n g f u z z y l o g i c . C l i n i c s ( S n a P a u l o ) , 2 0 1 1 , 6 6:
1 O1 5 . 1 01 9 .
3 F u j i m o t o K, T a n i g u c h i H, J o h k o h T . e t 1. a A c u t e e x a c e r h a t i o n f o i d i o p a t h .
i c p u l mo n a y r ib f os r i s :h i g h- r e s o l u t i o n C T s c o r e s p r e d i c t mo r t a l i t y .Eu r Ra d i l, a 2 01 2, 2 2: 8 3- 9 2 .
d o i : 1 0 . 3 9 6 9 / j . i s s n . 1 0 0 2— 7 3 8 6 . 2 0 1 3 . 0 4 . 0 1 0
・
论 著 ・
中年 女 性 乳 腺癌 保 乳 手术 与改 良根 治术 的 临床 对 比研 究
杨 广 王峰 吕延鹏 翁立满
【 摘要】 目的 通过对中年女性早期乳腺癌保乳手术的效果观察, 探讨中年女性早期乳腺癌保乳手
医垫 Q 三
月 第3 5 卷 第4 期
H e b e i M e d i c a l J o u n r 1. a 2 0 1 3 . V o 1 3 5 F e b N o . 4
度, 磨玻璃影 一般 进展为纤 维化 和蜂窝肺 , 以磨 玻璃 密度为 主 的患者对治疗反应好 , 生存 率高 , 而蜂 窝肺代 表不可 逆和终 末
早期乳腺癌保乳手术与改良根治术远期临床探讨

早期乳腺癌保乳手术与改良根治术远期临床探讨目的:分析早期乳腺癌保乳手术与改良根治术远期临床效果。
方法:选择2015年12月至2017年12月本院收治的40例早期乳腺癌患者为研究对象,并将其分为两组,每组20例。
分别实施保乳术以及改良根治术治疗,分析效果。
结果:与根治组相比,保乳组的外观达到美容效果人数明显较多,皮下积液以及皮瓣坏死人数明显较少,P<0.05。
对两组乳房外形评价证实,和根治组相比,保乳组的优良率更高,P<0.05。
两组转移率以及局部复发率情况无明显差异,P>0.05。
结论:对于早期乳腺癌病患,使用保乳术开展治疗,能够在最大程度上提升患者的生存质量,同时取得良好的近远期效果。
标签:早期乳腺癌;保乳手术;保乳术;改良根治术乳腺癌为临床常见病、多发病。
最近几年,该疾病的发生率明显上升,现已经成为了威胁女性身心健康的头号杀手。
与以往相比,我国医学技术取得了突破性进展,民众对于乳腺癌疾病的早期预防和治疗意识也明显提升。
临床在检测治疗方面的技术也不断更新.在此背景下,早期乳腺癌检出率呈现出了逐年上升趋势[1]。
对于早期乳腺癌患者,开展具有针对性的治疗技术,对促进患者疾病转归以及提升美观性来讲,均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为了全面分析对于早期乳腺癌,患者开展保乳术或改良根治术的临床效果,结合实际情况,本文作者选择2015年12月至2017年12月本院收治的40例早期乳腺癌患者为研究对象,并将其分为两组,分别实施上述两种手术,现将具体结果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选择2015年12月至2017年12月本院收治的40例早期乳腺癌患者为研究对象,患者符合我国卫计委最新制定的关于乳腺癌临床诊断标准[2]。
年龄25.9~55.7岁,平均年龄为(46.7±4.7)岁。
TNM分期为Ⅰ~Ⅱ期。
髓样癌15例,导管内癌16例,浸润性导管癌9例。
现按照治疗方式,将所有患者随机平均分成保乳组与改良组,每组20例,两组患者的年龄,病情等基线资料差异不存在统计学意义,具有可比性(P>0.05)。
乳腺癌新辅助治疗病理完全缓解的影响因素及预后

乳腺癌新辅助治疗病理完全缓解的影响因素及预后乳腺癌是女性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新辅助治疗已成为治疗乳腺癌的重要手段。
研究表明,新辅助治疗后能够使病人的手术治疗更加精准,避免了无效手术和多余手术的发生,提高了手术切除率和手术切缘阴性率,同时也有利于评估疗效、预测预后、治疗转化和生存率。
乳腺癌新辅助治疗病理完全缓解的影响因素包括:患者的年龄、肿瘤分期、乳腺癌基因类型、HER2等分子表达状态、治疗方案、治疗疗程等。
(一)患者的年龄年龄是影响乳腺癌新辅助治疗病理完全缓解的重要因素。
随着年龄的增长,乳腺癌的发病率逐渐增高,但年龄也是影响治疗效果的因素之一。
研究表明,50岁以下的年轻女性患者较易获得病理完全缓解,而60岁以上的老年女性则很难达到病理完全缓解。
因此,患者的年龄对于新辅助治疗的选择和治疗效果的评估有着重要意义。
(二)肿瘤分期(三)乳腺癌基因类型乳腺癌是一种异质性疾病,不同基因类型的乳腺癌对治疗的敏感性和反应性不同,因此,乳腺癌基因类型是影响新辅助治疗病理完全缓解的关键因素之一。
目前,乳腺癌基因类型的划分主要是根据雌激素受体(ER)、孕激素受体(PR)和HER2的表达情况。
研究表明,ER/PR阳性、HER2阴性的乳腺癌患者病理完全缓解率较高,而三阴性(ER/PR/HER2均阴性)乳腺癌患者病理完全缓解率较低。
因此,在选择治疗方案和评估治疗效果时,应根据乳腺癌基因类型进行定制化治疗,并给予相应的策略和监测。
(四)HER2等分子表达状态HER2是一种重要的细胞表面受体分子,在乳腺癌的发生和进展中起着重要作用。
HER2阳性的乳腺癌患者治疗效果较差,因此应用针对HER2的靶向治疗对其疗效进行增强。
研究表明,接受新辅助治疗后,HER2阳性乳腺癌患者的病理完全缓解率有所提高,但依然较低。
因此,应用HER2靶向药物进行治疗可以提高HER2阳性乳腺癌患者的治疗效果和病理完全缓解率。
(五)治疗方案和治疗疗程乳腺癌新辅助治疗的方案和疗程对于乳腺癌的治疗效果和病理完全缓解率影响很大。
乳腺癌术后并发症的原因、预防及护理

乳腺癌术后并发症的原因、预防及护理作者:刘梅指导老师:李艳[摘要]乳腺癌是一种临床上常见的恶性肿瘤。
近年来,该病的发病率正以每年 3% ~ 4% 的幅度上升,对女性的生活质量及生命健康造成严重的威胁。
[1]乳腺癌根治术或改良根治术作为一种首要治疗方法,在临床上广泛应用,而乳腺癌术后最常见的并发症有皮瓣坏死,皮下积液、积气,上肢淋巴水肿以及切口感染等。
并发症的产生势必增加患者的痛苦,延长住院时间。
因此,积极有效的预防措施及护理极为重要,[2]这可以最大限度地促进患者身心康复,重返社会,提高生活质量。
[3]本文就乳腺癌术后并发症发生的原因及预防护理措施作的一篇综述。
[关键词] 乳腺癌术后并发症原因预防护理措施[前言]乳腺癌患者实施的改良根治术仍是治疗乳腺癌的主要方式[4],但手术对患者是一种应激与创伤。
此状态下患者的抵抗力降低,术后易出现出血、皮下积液、皮瓣坏死、上肢肿胀等并发症,影响治疗效果[5]。
术后的护理也因此显得更加重要。
有效良好的护理即可避免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也能有效提高患者康复速度。
而术后并发症的预防及护理成为降低患者并发症发生几率,促进治疗效果必不可少的一环。
[正文]1.乳腺癌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的原因1.1患侧肢体水肿:患侧上肢肿胀可在术后数天或数年后发生。
由于各种原因使淋巴和静脉回流不畅,导致上肢肿胀、手指麻木。
[6]造成患侧上肢水肿的原因主要有:①腋窝清扫范围不当,破坏了局部的侧枝循环。
以往对腋静脉周围的淋巴脂肪解剖,常同时将腋窝鞘一并删除,亦影响术后的淋巴回流,因而手术时如未见有明显肿大淋巴结时,可不必将腋血管鞘拨除。
实际上腋窝如有肿大淋巴结侵犯腋窝鞘时,常已非手术所能完全达到根治目的;②腋区有积液或感染,造成局部充血,纤维化疤痕形成妨碍了侧枝循环的建立;③术后锁骨上、下区及腋区的放射治疗引起局部水肿,结缔组织增生,局部纤维化继而引起水肿。
[7]○4血栓性静脉炎导致静脉粘连、阻塞致使回流不畅;○5局部放疗可加重淋巴管闭塞和坏;○6包扎过紧也会影响上肢静脉回流,导致同侧上肢水肿。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探讨改良乳腺癌根治术对乳腺癌患者手术相关情况、并发症及生存率的影响发表时间:2018-04-10T14:53:24.227Z 来源:《中国误诊学杂志》2018年第1期作者:程立文[导读] 对乳腺癌患者实施改良乳腺癌根治术治疗可以获得理想的近期效果,患者的2年生存率高。
大庆市第四医院 163712摘要:目的研究分析改良乳腺癌根治术对乳腺癌患者手术相关情况、并发症率及生存率的影响。
方法此次研究的对象是选取2014年6月~2017年6月在我院收治的30例乳腺癌患者,将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并均给予改良乳腺癌根治术治疗。
对患者手术基本情况、2年生存率、并发症及生活质量进行检测。
结果入组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治疗,平均手术时间(90.23±28.75)min,术中出血量(103.54±32.15)mL,住院时间(8.35±2.63)d。
经随访,患者2年生存人数为29例,生存率为96.67%。
患者术后出现一定的并发症,出现皮缘坏死1例,患侧上臂运动障碍1例,皮下积液1例,抬举障碍1例,总并发症发生率为13.33%。
术后经生活质量评估,患者的生活质量评分与术前比较显著提高(P<0.05)。
结论对乳腺癌患者实施改良乳腺癌根治术治疗可以获得理想的近期效果,患者的2年生存率高,并发症发生率低,且能够有效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
关键词:改良乳腺癌根治术;并发症;生存率Objective to study and analyze the effect of modified radical mastectomy on operation related conditions,complication rate and survival rate of breast cancer patients. Methods the object of this study is to select 30 cases of breast cancer admitted to our hospital from June 2014 to June 2017. The clinical data were retrospectively analyzed,and all the patients were treated with modified radical mastectomy. The basic conditions of the operation,the 2 year survival rate,the complications and the quality of life were tested. Results the operative time was successfully completed in all the patients. The mean operative time was(90.23 + 28.75)min,the intraoperative blood loss was(103.54 + 32.15)mL,and the length of stay was(8.35 + 2.63)d. After follow-up,the 2 - year survival rate of the patients was 29,and the survival rate was 96.67%. Some patients with postoperative complications,1 cases of skin necrosis,ipsilateral upper limb dyskinesia in 1 cases,1 cases of subcutaneous effusion,1 cases of lifting disorders,the total complication rate was 13.33%. After the evaluation of quality of life,the quality of life of the patients was significantly higher than that before operation (P<0.05). Conclusion the implementation of modified radical mastectomy for breast cancer patients can achieve an ideal short-term effect. The 2 year survival rate is high,the incidence of complications is low,and it can effectively improve the quality of life of patients. [Key words] modified radical mastectomy for breast cancer;complications;survival rate 乳腺癌是女性最常見的恶性肿瘤,目前临床对乳腺癌患者进行治疗的过程中,以手术治疗为主要治疗方案。
术后需结合不同患者的具体病情,综合运用化疗、放疗、内分泌、靶向等多种手段进行治疗[1]。
但是,传统的乳腺癌根治手术治疗对患者造成的创伤较大,且美容效果差,容易对患者造成一定的身体创伤和心理影响。
随着社会的进步,人们的要求逐步提高。
积极寻找更为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案,以提高患者的生存率等至关重要。
改良乳腺癌根治术对传统的根治手术方式进行了改进,可以最大限度减少对患者机体造成的损伤,近年来成为备受关注的重要手术方案[2]。
本研究探讨改良乳腺癌根治术对乳腺癌患者近期疗效、并发症率及生存率的影响。
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选取2014年6月~2017年6月在我院收治的30例乳腺癌患者作为研究对象。
年龄33~65岁,平均(46.32±7.57)岁。
已绝经10例,未绝经20例。
入选患者均经均行X线钼靶检查、高频彩超检查,并经手术和病理检查证实原发性乳腺癌。
存在主要脏器严重疾病以及年老体弱无法耐受手术的患者均被排除在本研究之外。
1.2 手术方法入组患者均给予改良乳腺癌根治术治疗,具体方法:取仰卧位,实施常规全身麻醉。
结合不同患者的乳房形态、乳房大小以及病灶位置,于距离病灶边缘 3~4 cm 位置作切口,切口为纵梭形或者横月牙形。
对皮瓣进行游离,对从内下象限到外上象限的乳腺和胸大肌筋膜予以同步分离,至胸大肌的外缘下方停止。
对胸大小肌予以保留,实施全乳切除,之后解剖至腋侧。
实施后行胸大小肌间淋巴结、腋窝淋巴结清扫切除,并对胸前神经予以保留[3]。
术后对创面予以彻底清洗,利用蒸馏水对创面予以5 min的冲洗及浸泡,之后吸完蒸馏水,置引流管。
缝合皮肤间隙,于切口与腋下加压包扎,置引流管实施持续负压引流。
术后3 d 后拔除引流管。
患者在术后均接受常规化疗和(或)内分泌治疗,视情况行放疗等。
1.3 观察指标对患者的手术相关情况、并发症及生存率、生活质量等指标进行检测,并进行比较[4]。
利用SF-36 健康问卷实施生活质量评分,得分越高表示患者的生活质量越高[3]。
1.4 统计学处理将各项研究数据信息均导入SPSS 17.0软件进行处理,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s)表示,采用t检验。
对P值进行检测,α=0.05。
2 结果2.1 患者手术相关情况入组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治疗,平均手术时间(90.23±28.75)min,术中出血量(103.54±32.15)mL,住院时间(8.35±2.63)d。
2.2患者2年生存率统计比较经随访,患者2年生存29例,生存率为96.67%。
2.3 患者并发症发生情况统计与分析患者术后出现一定的并发症,出现皮缘坏死1例,患侧上臂运动障碍1例,皮下积液1例,抬举障碍1例,总并发症发生率为13.33%。
2.4患者手术前后生活质量评估与分析术后经生活质量评估,患者的生活质量评分与术前比较显著提高(P<0.05)。
3讨论乳腺癌具有发率高、死亡率高的特点,已成为最常见的威胁女性健康的疾病[5]。
临床治疗中,手术治疗是常见的治疗手段,以乳腺癌根治术为主的综合治疗在临床的应用十分广泛。
但是,对乳腺癌患者实施传统改良根治术治疗需要对患者实施乳房切除治疗,以往标准乳腺癌根治术,要把乳房、胸大肌、胸小肌切除、腋窝淋巴结清扫,对患者的身心健康、日常生活和社交等带来许多不利影响。
身体上,往往引起上肢功能障碍,水肿、疼痛、抬不起手臂,乳房比较丰满的患者,术后走路身体容易出现不平衡,造成脊柱变形。
心理上,大部分患者缺乏自信,影响到患者的生活质量[6]。
近年来,乳腺癌外科在理念和技术上都发生了巨大变化,追求个体化、微创和美学元素的手术是现代乳腺外科发展的趋势。
在这一背景下,具有安全、微创、增强美观性等特点的乳腺癌改良根治术开始逐渐获得医生与患者的广泛认可,成为一种重要的乳腺癌手术治疗方式[7]。
以往郑启越等[8]学者的临床研究中,选择对乳腺癌患者实施改良式乳腺癌根治术治疗,对患者的胸前神经和肋间臂神经予以妥善的保留。
术后效果显著,与常规根治术进行比较,复发率、转移率较低、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且术后无上臂功能损伤以及胸大肌损伤。
本研究中,对观察组患者实施改良根治术治疗,术中对胸大小肌予以保留,并在实施后行胸大小肌间淋巴结、腋窝淋巴结清扫切除后对胸前神经予以保留。
入组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治疗,平均手术时间(90.23±28.75)min,术中出血量(103.54±32.15)mL,住院时间(8.35±2.63)d。
经随访,患者2年生存29例,生存率为96.67%。
表明对乳腺癌患者实施改良乳腺癌根治术治疗可以获得理想的近期疗效,患者的2年生存率高。
乳腺癌根治术术后可能会出现一定的并发症[9]。
通过本研究还发现,患者术后出现一定的并发症,出现皮缘坏死1例,患侧上臂运动障碍1例,皮下积液1例,抬举障碍1例,总并发症发生率为13.33%。
术后经生活质量评估,患者的生活质量评分与术前比较显著提高(P<0.05)。
提示对乳腺癌患者实施改良乳腺癌根治术治疗在降低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方面和提高生活质量方面具有良好的效果。
分析出现上述结果的原因,可能是传统乳腺癌根治术,对患者造成的创伤较大,且术后患者的乳房外观会发生较大变化,容易对患者造成一定的身心不良影响[10]。
另外,也影响到患者的术后恢复,术后存在较高的皮下水肿、上肢水肿、肿瘤破溃以及皮下积液等并发症[11-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