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四年级语文上册第四单元17爬山虎的脚课课练

2020四年级语文上册第四单元17爬山虎的脚课课练
2020四年级语文上册第四单元17爬山虎的脚课课练

爬山虎的脚

班级姓名得分

【课前预习】

一、读拼音写词语。

Shu fu jun yun hen ji kong xi

( ) ( ) ( ) ( )

二、课文介绍了爬山虎的

【课后练习】

一、为带点字选择正确的读音打√

空(kong kong )隙重(chong zhong )叠铺(pu pu)开

空(kong kong )中重(chong zhong )量床铺(pu pu)

二、写出下面汉字的字形结构、部首和音序。

柄:属结构,部首是,音序是。

匀:属结构,部首是,音序是。

茎:属结构,部首是,音序是。

三、选词填空:叫唤呼唤使唤

(1)“别总是()别人做事,行吗?”他冲着我说道。

(2)我在心里几百次地()着她的名字,希望她能突然出现在我面前。(3)傍晚,我听到了妈妈的():“孩子,快回来吧!”

四、阅读理解。

以前我只知道这种植物叫爬山虎,可不知道它怎么爬。今年我注意了,原来爬山虎是有脚的。爬山虎的脚长在茎上。茎上长叶柄的地方,反而伸出枝状的六七根

细丝,每根细丝像蜗牛的触角。细丝跟新叶子一样,也是嫩红的。这就是爬山虎

的脚。

爬山虎的脚触着墙的时候,六七根细丝的头上就变成小圆片,巴住墙。细丝原先是直的,现在弯曲了,把爬山虎的嫩茎拉一把,使它紧贴在墙上。爬山虎就是这

样一脚一脚地往上爬。如果你仔细看那些细小的脚,你会想起图画上蛟龙的爪子。(1)写出下列句中带点词语的反义词。

①细丝原先是直的,现在弯曲了。()

②如果你仔细看那些细小的脚,你会想起图画上蛟龙的爪子。()()

(2)填空。

爬山虎的脚长在,样子像,共有根,颜色是。

(3)回答问题。

爬山虎是怎样一脚一脚地往上爬的?

(4)模仿第一自然段,写一种你熟悉的植物的花或果实。

四年级上册语文第17课

四年级上册语文第17课《长城》教学设计 茅阳第一小学四(3)班刘丽萍 教学目标: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通过朗读表达出长城的雄伟气势。 2、了解长城高大坚固、气势雄伟的特点,感受作者对古代劳动人民的赞叹之情。 课前准备 教师:搜集有关长城的知识资料,准备长城起始地图、长城的图片、课件。 学生:搜集关于长城的历史知识、故事传说或图片资料;自学生字、生词,读通课文。 教学课时:第2课时 (气氛渲染:播放“长城——谭晶”) 一、检查预习 1、用你喜欢的方式,展示自己所了解的长城是怎样的? 2、每年到长城游览的游客不计其数,大家请看图,老师也搜集了一些与长城有关的资料。(出示中外游客爬长城等图片资料) 3、出示国外领导人游览长城后,对长城的赞美之词: (1)、设计者太伟大了,长城不愧为世界奇迹!——以色列前总理拉宾 (2)、只有一个伟大的民族,才能造得出这样一座伟大的长城!——美国前总统尼克松

(3)、这是世界上最伟大的工程,在其它地方我从未见到过类似的杰作!——俄罗斯总统叶利钦 (4)、长城是世界上最伟大的奇迹之一,确实令人鼓舞。人们在上面爬坡都感到吃力,可以想象当年建造长城时需要什么样的智慧和力量。——美国前总统里根 4、听了这些赞美之词后,你是一种怎样的心情? 二、长城的直觉梳理 1、请大家就带着这样的心情、这样的感受,一起来学习第17课长城,请听课文范读。 2、课文给你留下了什么印象? 三、细读课文,理解感悟 1、长城之旅第一站——“远看长城” (1)、请看图片(长城远景图) (2)、指名读第一自然段,你想读出长城的什么? (3)、理解长龙的比喻。 (4)、出示长城的起始地图:简介长城的历史长城经过的九个省、市、自治区,感受长城的长。 (5)、齐读第一自然段,把长城的长、长城的蜿蜒盘旋的气势读出来。 2、长城之旅第二站——“近看长城” (1)、导语:古老的长城,守卫着中原大地,保护了民族的安危,在一万三千多里的长城中,最为壮观的是北京八达岭长城,这里山势陡峭,城墙坚固。我们随着作者走近长城,细细地观察一下吧。

【最新】人教版四年级上册语文练习题答案

人教版四年级语文上册练习册答案 第一单元 第1课 一、宽阔横贯沸腾奇观笼罩观潮恢复高昂 meng(瞎蒙)bao(薄片)笼罩) 二、蒙meng(蒙眬)薄b(单薄)笼/ong;笼子) meng(蒙族)b(薄荷) 三、1.宽阔2.辽阔3.奔腾4.沸腾 四、1.奇观2.人声鼎沸3.若隐若现4.风平浪静 五、1.好像闷雷滚动潮来了风平浪静水天相接一条白线 沸腾起来拉长变粗一堵两丈多高的水墙千万匹白色战马 乓并进浩浩荡荡山崩地裂2.午后一点左右过了一会儿 U崩地裂千万匹白色战马齐头并进4.人声鼎沸沸腾 六、查找有关钱塘江大潮的诗句,学生查阅后把找到的资料抄下来. 第2课 一、峡谷美誉人迹罕至花卉山脉咫尺堪称涓涓细 不容置疑 }江水卉目细彰夹小 二、{嚣凳{渠雾之{篓{器耄茕{蓑若{盖 } 腾欠峡谷 {娄李{霎籍

三、涓涓细流帘帘飞瀑滔滔江水千姿百态直人云霄云 遮雾涌不容置疑人迹罕至神秘莫测 四、,,“”“” 五、1.神秘莫测:使人摸不透,高深莫测. 神来之笔:指绝妙的 文思或词句. 2.大峡谷的水大峡谷的山 第3课 ——、shu xTng jTn ying gdn 二、规律缝隙静寂榕树应接不暇照耀 三、灿烂茂盛粗壮翠绿簇株兴奋缓缓注意 四、1.不可计数应接不暇2.金灿灿绿油油黑黝黝黄澄澄 五、1.hua 2.我注意地看着,眼睛应接不暇,看清楚了这只,又 错过了那只,看见了那只,另一只又飞起来了. 3.(1)形态和颜色动作(2)没有鸟我们没有看到罢了(3)①② 第4课 一、凶猛镇静乘凉高寿霞光恍恍惚惚 一烧水充盈报霎{篓杳 一、缠绕脸盆挠罗 三、1.泪汪汪乐呵呵胖乎乎2.茄子紫苹果绿樱

四年级上册全套语文练习题

四年级上册语文课堂检测题 第一课第四课 一、给加点字选择正确读音一、看拼音写词语 cháo shīlǒng zhào báo wùxīn jiùhuīfùáng guì模糊(m ómú)笑盈盈(yíng yín)一模一样(mómú)一转眼(zhuǎn zhuàn) 指出下列句子的修辞手法二、()( ) ( ) ( ) ( ) ()、)y mēng piàn fèīténg yíguàn ruòǐn ruòxiàn (小柳树在微风中轻轻地扭动着腰肢,跳起了欢快的舞蹈。 1 )一株榕树像一把绿绒大伞。2、()()()() ( 3、那声音把大地都震得颤动起来。()二、补充词语 )(( ) )首()望(()相接第五课风()浪:)人(人()一、给形近字组词))地())( ( 卷地山( 提(第二课)洒()底(题(酒( )低) ( ) ) ) (二、选择合适的诗句填空填序号一、给加点字选择正确读音ch ǐjj屋脊(ǐí)咫尺(zh ǐ)秘鲁(b ìm⑵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o)⑴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àù美誉(ì)y y凌空展开(líng lín)人迹罕至(hǎn hán)堪称(kān shan)皑皑(ái kǎi ) 1、通过今天的“话说小伙伴”活动,我才了解到,我不但有那么多的优点,也有那么多缺点。过去我却从来不知道这么深刻。真是()。njun 涓涓细流(juāà) 看到爸爸那高兴爸爸前一段时间做生意亏了,很难过。可最近,却扭亏为盈了。2 二、补充词语、()细流的样子,我忽然想起了一句古诗:)()() ) ) )( 云遮( ( 姿( 态()之笔() 三下列诗句运用了哪些修辞手法)()( ))郁郁() )( (人迹()()飞瀑( 不容1 、危楼高百尺,手可摘星辰。)第三课()(、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2 一、看拼音写词语 gu ǎm n ng rám n gún àn làzh āáùjing īl (、粉身碎骨浑不怕,只留清白在人间。3 ìng xf ǜè)c ( ( )(( ) ) )(( ) ) (、可怜九月初三夜,露似珍珠月似弓。4 ) 给多音字组词二、)、能不忆江南?(5 )ngèf )Shǔ(((ngī) n ( ōg Y )(、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6 )应干缝数 (éf )ù(Shng ) n( āg )(ngìY )1 第六课6、刘老师的穿着总是那么()大方。 隐蔽隐藏一、给多音字组词隐瞒 7、犯了错误我们要勇于承认,绝不()kòng ()pū())Zhòng ( 8、别的昆虫大多在临时的()藏身。铺重空 9、青草丛中())着一条倾斜的隧道。Chóng ()Kōng ()pù( 三、我会填写关联词语二、看拼音写词语 1、它的出名()由于它的唱歌,()由于它的住宅。jin jiàchùǎo hén jìyèbǐng zhúj ūn yún chóng dié2、蟋蟀钻在土底下干活,()感到疲劳,它()()())在未完工的家门口休息了一)()()((

四年级语文上册课课练完整版

四年级语文上册课课练 Document serial number【NL89WT-NY98YT-NC8CB-NNUUT-NUT108】

1观潮 一、注意带点字的读音,把()里不正确的音节划去。 闷(mēnm6n)雷涨(zhǎngznàng)潮飞奔(bēnbèn)而来 恢复(hùfù) 踮(diǎndiàn)着脚风号(háohào)浪吼 二、判断正误,对的在()里打“√”,错的打“X”。 1.“鼎”字第一个笔画是“/’。() 2.“鼎”字用部首查字法,查“目”部。() 3。“鼎沸”的意思是“喧闹、杂乱”。() l“鼎立’和“鼎力”读音和意思相同。() 三、在()里填上合适的字,再按要求作答。 山()地()()天()地七()八() 若()若()风()浪()东()西() 以上填的字构成近义词有:。 四、读下面的句子,找出比喻句,在()里打“√”表示。 1.从远处传来隆隆的响声,好像闷雷滚动。() 2.浪潮的声音如同山崩地裂。() 3.浪潮的声音很响,好像大地都被震得颤动起来。() 4.江潮还没有来,海塘大堤上早已人山人海。() 5.浪潮越来越近,犹如千万匹白色战马齐头并进,浩浩荡荡地飞奔而来。() 五、找出()中与带点词语意思相近的词,并画上“”。 1.农历八月十八是一年—.度.(一次一回一日)的观潮日。 2.宽阔 ..(宽敞宽广辽阔)的钱塘江横卧在眼前。 3.江面上依旧 ..(依然仍然果然)风号浪吼。’ 4.那声音如同 ..(犹如相同宛如)山崩地裂。 5.顿时 ..(一时霎时一刹那间)人声鼎沸。 6。过了好久 ..(许久很久不久),钱塘之江才恢复了平静。 阅读短文,回答问题。 复活节岛面积不大,只有120平方公里,整个岛呈三角形,四周礁石蜜布。在一些巨石砌起来的石墙残迹后面,矗立着几百尊巨大的半身石像。这些石像的脸大约有7米长,脖子2米长,身高约20米,最轻的大约有30吨,最重的估计有八九十吨,整齐地排烈在千米多高的长方石座上,远远望去,就像一根根冲天而立的石柱。这些石像都是用块火山岩雕成的。它们有着长长的脸、高高的鼻子、深深的眼眶、长长的耳朵和噘着的嘴。有的头上还戴着一顶用红色岩石做成的帽子,几米高的园柱形石帽子,还可以脱卸下来。石像身上雕刻着许多人像、禽鸟的花纹。它们的脸对着波涛汹涌的大海,长长的双手放在肚子上,昂首遥望,好像在期待着什么。除了岛的南端外,岛上其他地方还有几百尊这样的石像,人们把这

四年级语文上册练习题课课练完整版

四年级语文上册练习题 课课练 集团标准化办公室:[VV986T-J682P28-JP266L8-68PNN]

1 观潮 一、注意带点字的读音,把( )里不正确的音节划去。 闷(mēn m6n)雷涨(zhǎng znàng)潮飞奔(bēn bèn)而来 恢复(hù fù ) 踮(diǎn diàn)着脚风号(háo hào)浪吼 二、判断正误,对的在( )里打“√”,错的打“X”。 1.“鼎”字第一个笔画是“/’。 ( ) 2.“鼎”字用部首查字法,查“目”部。 ( ) 3。“鼎沸”的意思是“喧闹、杂乱”。 ( ) l“鼎立’和“鼎力”读音和意思相同。 ( ) 三、在( )里填上合适的字,再按要求作答。 山( )地( ) ( )天( )地七 ( )八( ) 若( )若( ) 风( )浪( ) 东 ( )西( ) 以上填的字构成近义词的 有:。 四、读下面的句子,找出比喻句,在( )里打“√”表示。 1.从远处传来隆隆的响声,好像闷雷滚动。 ( ) 2.浪潮的声音如同山崩地裂。 () 3.浪潮的声音很响,好像大地都被震得颤动起来。 ( ) 4.江潮还没有来,海塘大堤上早已人山人海。 ( ) 5.浪潮越来越近,犹如千万匹白色战马齐头并进,浩浩荡荡地飞奔而来。( )

五、找出( )中与带点词语意思相近的词,并画上“ ”。 1.农历八月十八是一年—.度. (一次 一回 一日)的观潮日。 2.宽阔.. ( 宽敞 宽广 辽阔 ) 的钱塘江横卧在眼前。 3.江面上依旧.. ( 依然 仍然 果然 ) 风号浪吼。 ’ 4.那声音如同.. ( 犹如 相同 宛如 ) 山崩地裂。 5.顿时.. ( 一时 霎时 一刹那间 ) 人声鼎沸。 6。过了好久.. ( 许久 很久 不久 ) ,钱塘之江才恢复了平静。 第二课时 快乐晋阶 在《中,你最喜欢哪个壮观的景象 写出相关的句子,并说说你喜欢的原因。 你最喜欢欢的壮观景象是: 你喜欢的原因是: 生活拓展 阅读短文,回答问题。 复活节岛面积不大,只有120平方公里,整个岛呈三角形,四周礁石蜜布。在一些巨石砌起来的石墙残迹后面,矗立着几百尊巨大的半身石像。这些石像的脸大约有7米长,脖子2米长,身高约20米,最轻的大约有30吨,最重的估计有八九十吨,整齐地排烈在千米多高的长方石座上,远远望去,就像一根根冲天而立的石柱。这些石像都是用块火山岩雕成的。它们有着长长的脸、高高的鼻子、深深的眼眶、长长的耳朵和噘着的嘴。有的头上还戴着一顶用红色岩石做成的帽子,几米高的园柱形石帽子,还可以脱卸下来。石像身上雕刻着许多人像、禽鸟的花纹。它们的脸对着波涛 汹涌的大海,长长的双手放在肚子上,昂首遥望,好像在期待着什么。除了岛的南端外,岛上其他地方还有几百尊这样的石像,人们把这些石像叫作毛阿伊斯石像。令人惊奇的不只是石像奇特的模样和巨大的身躯,更令人费解的是它们的“身世”。

人教版四年级语文上册第17课同步练习

人教版四年级语文上册第17课同步练习----------《长城》 1看拼音写词语。 chónɡshānjùnlǐnɡwānyán jiāyùɡuān ()()() bǎo lěi dǒu qiào ()() 2比一比,组词。 蜿()蜓()凝() 婉()蜒()疑() 3比一比,组词。 垒()峭() 磊()俏() 4给加点的字选择正确的解释。 ①美好②赞许 无论能不能得到嘉奖 ..,我们都要继续努力。() 今天来到现场的嘉宾 ..都是来自大连的年轻朋友。() 5给加点的字选择正确的解释。 ①聚集②村庄 今年,我们屯子 ..里有六个年轻人报名参军了。() 因为有关云长屯兵 ..在路上,曹操只得收兵回巢了。() 6填空。 (1)长城是我们伟大祖国的(),它体现了我国古代劳动人民的()和()。 (2)这篇文章作者按照从()到(),由()到()的观察顺序写的。7选词填空。 凝聚凝结 (1)万里长城是古代劳动人民用血汗和智慧()成的。 (2)农民的汗水()成一粒粒粮食。

8选词填空。 气势气魄 (1)这样()雄伟的工程,在世界历史上是一个伟大的奇迹。 (2)这座山很有()。 9长城东起__________,西至__________,全长__________公里,所以又称 _______________. 10 作者远看长城,突出了它的__________,近看长城,突出了它的_______________。 11课文第4自然段起__________的作用。 A总结全文 B联想升华 12按要求改写句子。 长城在崇山峻岭之间蜿蜒盘旋。(改写成比喻句) 13按要求改写句子。 这样气魄雄伟的工程,在世界历史上是一个伟大的奇迹。(改为反问句) 阅读天地 八月的燕山,青翠欲滴,长城蜿蜒起伏在山背之上,时隐时现,像一条伏卧在崇山峻岭上的苍龙,翘首欲飞。真是未登上长城,就被它的宏伟的雄姿吸引了。 我随着人流登上长城。站在城楼上,观八达岭群山,只见山峦重叠,巍峨险峻。在这万山丛中,只有这一道关隘可通塞外,过去听过:“居庸之险不在关,而在八达岭。”今日亲临目睹,那里确有“一夫当关,万夫莫开”的气势。 我终于登上了长城的最高点,居高临下,极目远眺,大好河山尽收眼底。长城在叠翠而险峻的山上,迤逦远去,一直伸向远方,与碧空相接,更加显得气势磅礴。现在我看它,不再是翘首欲飞了,而是一条有生命的、探首天际的巨龙,正在翻山越岭向前飞腾! 14短文中有不少字词不会读,不理解,我得请工具书帮忙。 读音解释 关隘():_____________________

人教版小学语文五年级上学期第17课教案

备教材备学生备教程 17、地震中的父与子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认识8个生字,会写11个生字,正确读写、理解词语。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积累文中的佳句;领悟作者抓住人物外貌、 语言、动作进行描写,反映人物思想品质的表达方法。 3.从课文的具体描述中感受父亲对儿子的爱以及儿子从父亲身上 汲取的力量。 过程与方法: 通过朗读课文,合作探究掌握本课知识。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培养学生体会父爱。 教学重难点: 从课文的具体描述中感受父亲对儿子的爱以及儿子从父亲身上 汲取的力量。 课时安排:二课时 粘贴——《语文书》双横线、四方格生字 记录—— 指名—— () () () () () () () ()●指示、指导自学(正式讲读之前1-5周,至少自学3次) 任务、要求:主要是读书——求……印象、兴趣…… 查工具书——求音准(第二次还不会读的字要求“注音”) 写写生字——求印象(一边写一边读) ●调查,个别教(早自习或它时)——做记录: 1,见《语文书》; 2,见《练习册》; 3,见手机或其它 ●预习(正式讲读之前1-2天) 任务、要求:读书——求正确、流利 查工具书——求断词断句基本正确、重点词义略知一二 做《练习册》——求自觉主动认真 (选择T1/2/3……) ?课前观看“大地震视频” ?播放360浏览器“收藏夹”之“五年级课文朗读” 正课第一课时 一、导入——3分钟左右 创设情境,揭示课题 二、读课文——5分钟左右 以中等生、差生为主 三、学习生字新词——5分钟左右

粘贴——《英才教程》-词语解释+近、反义词粘贴——《语文书》课后习题() () () () () () () () () () () () () () () () 重点:普遍有理解困难的 四、讲读课文——22分钟左右 听-说-读-写,注重“双基”,精讲精练 (视具体情况,选择是否利用课件进行教学) 重点训练项目:指导抑扬顿挫、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相机介绍作者、背景 相机指导朗读课文 相机学习课后习题、《练习册》(不少于5~8分钟) 五、练习——5分钟左右 内容:随机选择 正课第二课时 一、回顾,检查,纠正,导入——5分钟左右 二、再读课文——5分钟左右 达到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三、再讲课文——15分钟左右 抓住重点,突破难点 随机作业,提高拓展 选择《练习册》、《长江作业本》重要的讲解 四、独立完成《长江作业本》若干题目,

【精选】部编版四年级上册语文第17课《爬天都峰》基础知识+课文讲解

【精选】部编版四年级上册语文第17课《爬天都峰》基础知识+课文讲解 一、我会写组词 哩:li(还早哩、吃饭哩、上面哩) 级:jí(石级、高级、初级) 链:liàn(铁链、表链、锁链) 颤:chàn(发颤、颤动、颤抖) 攀:pān(攀登、攀岩、攀爬) 猴:hóu(猴子、耍猴、猴急) 鲫:jì(鲫鱼、石鲫、花鲫鱼) 念:niàn(纪念、惦念、想念) 辫:biàn(辫子、小辫儿、草帽辫儿) 呵:hē(呵护、呵气、呵斥) 二、我会认组词 相:xiàng(相片、相机、相貌) 三、多音字 都:dū(首都)dōu(都是) 发:fà(白发)fā(发现) 相:xiàng(照相)xiāng(互相) 四、近义词 五、反义词 六、理解词语 似乎一一好像发颤一一发抖鼓舞一一鼓励 居然一一竟然汲取一一吸取 仰一一俯笔陡一一平坦鼓舞一一打击

奋力——松懈抬头——低头 笔陡:笔直陡峭。 白发苍苍:头发灰白,形容人苍老。 奋力:充分鼓起劲来。 终于:表示经过较长过程最后出现某种情况(多用于希望达到的结果)。 鼓舞:使振作起来,增强信心或勇气。 居然:表示出乎意料;竟然。造句:没想到我居然考了全班第一名。 汲取:吸取。造句:我们互相汲取力量,最终完成了艰巨的任务。 七、句子解析 1.再看看笔陡的石级,石级边上的铁链,似乎是从天上挂下来的,真叫人发颤! 一个“挂”字形象、生动地把天都峰的“陡”体现得淋漓尽致,这样的天都峰,光是看着就让人感到害怕,更别说攀登了。 2.我奋力向峰顶爬去,一会儿攀着铁链上,一会儿手脚并用向上爬,像小猴子一样…… 课文中用“奋力”“一会儿……一会儿……”“攀着铁链”“手脚并用”等词语,既突出了爬天都峰的艰难,又表现了他们不怕困难的勇气。 3.爬呀爬,我和老爷爷,还有爸爸,终于都爬上了天都峰顶。 “终于”表明我们克服重重困难爬上了天都峰顶,体现了我们奋力攀登、勇往直前的精神。 4.爸爸听了,笑着说:“你们这一老一小真有意思,都会从别人身上汲取力量!” 懂得了困难面前,要有战胜困难的勇气和信心;在与人相处的过程中,要善于互相学习、互相鼓励、共同进步的道理。 八、问题归纳 1.读课文,想一想课文写了什么? 本文写了“我”和爸爸在假日里去爬天都峰时遇到一位素不相识的老爷爷,“我”和老爷爷互相鼓励,克服山高路陡的困难,终于一起爬上天都峰的事。 2.在爬天都峰的过程中,“我”的心理发生了怎样的变化?

部编版五年级上册语文第十七课《松鼠》课文原文、知识点及练习题

部编版五年级上册语文第十七课《松鼠》课文原文、知识点及练习题 【篇一】部编版五年级上册语文第十七课《松鼠》课文原文 松鼠是一种漂亮的小动物,乖巧,驯良,很讨人喜欢。它们虽然有时也捕捉鸟雀,却不是肉食动物,常吃的是杏仁、榛子、榉实和橡栗。它们面容清秀,眼睛闪 闪发光,身体矫健,四肢轻快,非常敏捷,非常机警。玲珑的小面孔,衬上一条帽缨 形的美丽尾巴,显得格外漂亮。尾巴老是翘起来,一直翘到头上,自己就躲在尾巴 底下歇凉。它们常常直竖着身子坐着,像人们用手一样,用前爪往嘴里送东西吃。 可以说,松鼠最不像四足兽了。 松鼠不躲藏在地底下,经常在高处活动,像飞鸟一样住在树顶上,满树林里跑, 从这棵树跳到那棵树。它们在树上做窝,摘果实,喝露水。只有树被风刮得太厉害了,才到地上来。在平原地区是很少看到松鼠的。它们不接近人的住宅,也不待在 小树丛里,只喜欢住在高大的老树上。在晴朗的夏夜,可以听到松鼠在树上跳着叫着,互相追逐。它们好像很怕强烈的日光,白天躲在窝里歇凉,晚上出来奔跑、玩耍、吃东西。 松鼠不爱下水。有人说,松鼠横渡溪流的时候,用块树皮当作船,用自己的尾 巴当作帆和舵。松鼠不像山鼠那样,一到冬天就蛰伏不动。它们是十分警觉的,只 要有人触动一下松鼠所在的大树,它们就从树上的窝里跑出来躲到树枝底下,或者 逃到别的树上去。松鼠在秋天拾榛子,塞到老树空心的缝隙里,塞得满满的,留到 冬天吃。在冬天,它们也常用爪子把雪扒开,在雪下面找榛子。松鼠轻快极了,总 是小跳着前进,有时也连蹦带跑。它们的爪子是那样锐利,动作是那样敏捷,一棵 很光滑的高树,一忽儿就爬上去了。松鼠的叫声很响亮,比黄鼠狼的叫声还要尖些。要是被惹恼了,它还会发出一种很不高兴的叫声。 松鼠的窝通常搭在树枝分杈的地方,又干净又暖和。它们搭窝的时候,先搬些 小木片,错杂着放在一起,再用些干苔藓编扎起来,然后把苔藓挤紧,踏平,使那建 筑物足够宽敞,足够坚实。这样,它们可以带着儿女住在里面,既舒适又安全。窝 口朝上,端端正正,很狭窄,勉强可以进出。窝口有一个圆锥形的盖,把整个窝遮蔽 起来,下雨时雨水向四周流去,不会落在窝里。 松鼠通常胎生三四个。小松鼠的毛是灰褐色的,过了冬就换毛,新换的毛比脱 落的毛颜色深些。它们用爪子和牙齿梳理全身的毛,身上总是光光溜溜、干干净 净的。 ____________

(完整word版)小学四年级上册语文口语交际练习题

语文口语交际练习题 1、李军在上学路上因帮助一个走失的小孩寻找他的爸爸妈妈,迟到了。对于老师的查问,李军既不能表现自己,又不想受到老师的批评,他该怎么说才能达到以上的目的,又显得自然得体呢? 1、(回答:对不起!老师:我不是无故迟到的,我有不得已的原因,请老师相信我,我自认不愧为您的学生!) 2、快期末考试了,你正在看世界杯球赛直播时,妈妈发现了,告诉你现在不能看,你会怎样和妈妈沟通呢? 2、(回答:妈妈,学习也要劳逸结合,看一会儿球赛能帮我放松情绪和头脑,我看会球赛,放松一下,等下就马上去学习,可以吗?) 3、我发现一颗小树苗倒了。一向顽皮的我忙蹲下来把手伸向小树苗。值日老师批评我我把小树苗弄倒了,不爱护校园花草树木,我忙解释道: 3、(回答:老师,我没有把小树苗弄倒,我是看见它倒了,所以想把它扶起来,您要相信我!) 4、小A:“喂!书我看完了,还给你!” 小B:“又把我的新书弄脏了,以后再也不借书给你!” 为了避免引发同学间的矛盾,请你为他们重新设计以上的对话:小A:“_谢谢你的书,我看完了。” 小B:不客气,希望你能够保护我的书,下次还可以问我借的。” 5、假如你获得了全国小学生"新世纪杯"作文比赛一等奖,有人向你祝贺,请根据不同语体要求,作出表示谦虚、上进的回答。①使人感到亲切而易于接受的口语体()②庄重、严肃的正规语 ()③含蓄、富有文采的书面语 ()④幽默、诙谐的口语体 ()的人,谢谢大家,谢谢!) 5、(答案:1.谢谢大家的关注,首先我要感谢我的指导老师,这个奖的背后是她孜孜不倦的指导和帮助;其次感谢我的家人和同学一直默默的支持着我,让我有充足的动力;最后感谢新世纪杯主办方给我颁这个奖项,谢谢大家,谢谢!2.一分耕耘一分收获,我的努力没有白费。 3.大奖年年发,今天来我家,拿到一等奖,抱走幸福花 4.感谢大家,感谢我的老师,感谢一直支持我的人,谢谢大家,谢谢 6、一位同学考砸了,作为他的老师,你会说:作为他的家长,你会说:作为他的朋友,你会说: 6、答:(他的老师:加油!加把劲!你能行!他的家长:孩子,继续努力,落后是一时的……作为他的朋友,你会说:有压力才有动力,我们一起努力!)

部编版四年级上册语文第17课《麻雀》课文原文、知识点及练习题

部编版四年级上册语文第17课《麻雀》课文原文、知识点 及练习题 原文 我打猎回来,走在林荫路上。猎狗跑在我的前面: 突然,我的猎狗放慢脚步,悄悄地向前走,好像嗅到了前面有什么野物。 凤猛烈地摇撼着路旁的白桦树。我顺着林荫路望去,看见一只小麻雀呆呆地站在地上,无可奈何地拍打着小翅膀。它嘴角嫩黄,头上长着绒毛,分明是刚出生不久,从巢里掉下来的。 猎狗慢慢地走近小麻雀,嗅了嗅,张开大嘴,露出锋利的牙齿。突然,一只老麻雀从一棵树上飞下来,像一块石头似的落在猎狗面前。它扎煞起全身的羽毛,绝望地尖叫着。 老麻雀用自己的身躯掩护着小麻雀,想拯救自己的幼儿。可是因为紧张,它浑身发抖了,发出嘶哑的声音。它呆立着不动,准备着一场搏斗。在它看来,猎狗是个多么庞大的怪物啊!可是它不能安然地站在高高的没有危险的树枝上,一种强大的力量使它飞了下来。 猎狗愣住了,它可能没料到老麻雀会有这么大的勇气,慢慢地,慢慢地向后退。 我急忙唤回我的猎狗,带着它走开了。 知识点 **【字词学习】**

字:跑、嗅、拍、嫩、愣、唤 词:打猎、摇撼、摇撼、绒毛、锋利、身躯、拯救、搏斗、勇气**【重点句子】** 1.风猛烈地摇撼着路旁的梧桐树。我顺着林阴路望去,看见一只小麻雀呆呆地站在地上,无可奈何地拍打着小翅膀。它嘴角嫩黄,头上长着绒毛,分明是刚出生不久,从巢里掉下来的。 2.猎狗慢慢地走近小麻雀,嗅了嗅,张开大嘴,露出锋利的牙齿。突然,一只老麻雀从一棵树上飞下来,像一块石头似的落在猎狗面前。它扎煞起全身的羽毛,绝望地尖叫着。 3.老麻雀用自己的身躯掩护着小麻雀,想拯救自己的幼儿。可是因为紧张,它浑身发抖,发出嘶哑的声音。它呆立着不动,准备着一场搏斗。在它看来,猎狗是个多么庞大的怪物哇!可是它不能安然地站在高高的没有危险的树枝上,一种强大的力量使它飞了下来。 4.猎狗愣住了,它可能没料到老麻雀会有这么大的勇气,慢慢地,慢慢地向后退。 **【主要内容】** 《麻雀》主要说明了老麻雀的母爱。老麻雀不管自己危险不危险,还是有一种力量让它勇敢地落在小麻雀面前保护它。作者的心被老麻雀的母爱感动了,猎狗也是一样,它也被麻雀的母爱震撼而退却了。 练习题及答案 一、看拼音写词语。

部编版五年级上册第17课《松鼠》图文讲解+练习

部编版五年级上册第17课《松鼠》图文讲解+练习 知识点 生字组词: 鼠:松鼠老鼠田鼠鼠目寸光胆小如鼠 秀:清秀秀丽优秀眉清目秀山明水秀 玲:小巧玲珑玲玲盈耳 珑:玲珑活泼玲珑剔透 歇:歇息歇脚停歇歇业歇斯底里 窝:鸡窝狼窝窝藏窝火酒窝安乐窝 滑:光滑滑雪滑冰圆滑油腔滑调 拾:拾取拾物捡拾拾荒拾金不昧 狭:狭窄狭隘狭小狭义狭路相逢 勉:勉强勉励勤勉共勉勉为其难 梳:梳理梳头梳子梳妆木梳梳辫子 多音字:

翘:qiào翘起来qiáo翘首 露:lù露水lòu露马脚 塞:sāi塞子sài塞外sè堵塞 扎:zā包扎zhā扎针zhá挣扎 形近字: 鼠(松鼠)舅(舅舅) 玲(玲珑)铃(铃铛) 拾(拾取)给(给力) 滑(滑倒)猾(狡猾) 狭(狭小)侠(大侠) 梳(梳头)流(流动) 词语解释: 乖巧:(言行等)合人心意;讨人喜欢。也指机灵。造句:爷爷养的小花猫非常乖巧。 驯良:和顺善良。造句:梅花鹿性情驯良,温顺可爱。 矫健:强壮有力。造句:战士们迈着矫健的步伐穿过广场。

敏捷:(动作、思路等)迅速而灵敏。造句:他虽然很胖,动作却很敏捷。 蛰伏:动物冬眠,潜伏起来不食不动。 警觉:对危险或情况变化的敏锐感觉。造句:这只小狗十分警觉,一有动静就会叫个不停。 锐利:(刃锋等)尖而快。造句:在敌人面前他勇敢地亮出了锐利的匕首。 宽敞:宽阔:宽大。 勉强:将就;凑合。 反义词: 漂亮——丑陋喜欢——讨厌 敏捷——笨拙躲藏——暴露 宽敞——狭窄坚实——松软 近义词: 漂亮——美丽喜欢——喜爱 矫健——强健警觉——警惕 躲藏——躲避强烈——剧烈 锐利——尖锐狭窄——狭小

词语搭配: 面容(清秀)身体(矫健) 四肢(轻快) (玲珑)的面孔 (晴朗)的夏夜(强烈)的日光 课文主题: 本文以生动传神的描写及准确而简练的说明,介绍了松鼠漂亮的外形、驯良的性格和乖巧的行为,突出表现了松鼠讨人喜爱的特点,表达了作者对松鼠的喜爱之情。 课内问题: 1.默读课文,把从课文中获得的有关松鼠的信息分条写下来。 答:(1)外形特征——漂亮。松鼠面容清秀,眼睛闪闪发光,身体矫健,四肢轻快,尾巴上翘。 (2)性格特征——驯良。松鼠有固定的活动范围和自己的活动时间,不打扰人们的生活。 (3)行为特征——乖巧。松鼠聪明有智慧,行动轻快敏捷。松鼠搭窝时精心考究,搭出的窝既坚实又舒适。 (4)生活习性——洁净。松鼠会用爪子和牙齿梳理全身的毛,身上总是光光溜溜、干干净净的。

四年级语文上册17课《》长城》

小学四年级语文上册《长城》教学设计 刘连英 2017年5月6日 教学目标: 1.认识长城是古代劳动人民血汗和智慧的结晶,是世界建筑史上的伟大奇迹,激发民族自豪感。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通过朗读体会长城的雄伟气势。 3.了解长城长、高大坚固、气势雄伟等特点,感受作者对祖国的热爱之情及对古代劳动人民的赞叹之情。 4.学习由远及近,由整体到部分,从不同观察点观察事物的方法,在观察的基础上想象。 教学重、难点: 1、学习作者的观察和表达方法。 2、图文结合,在阅读中理解长城的高大坚固,感受长城的雄伟气势,体会作者表达的思想感情,激发学生的民族自豪感。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 课时分配:2课时 教学步骤: 第二课时 一、复习 1.这节课,我们继续来学习《长城》。读课题,全班读。 2.出示长城彩图,复习课文主要内容。 3.复习生字词,解释崇山峻岭、蜿蜒盘旋等词语。 二、精读课文 (一)远看长城

现在我们就先站得远一点,高一点,看看长城是什么样子的?再看第一幅图。 1.观察图画,先用自己的话讲。再指名读课文的相关句子。(像一条长龙) 2.出示文字:远看长城,像一条长龙,在崇山峻岭之间蜿蜒盘旋。从东头的山海关到西头的嘉峪关,有一万三千多里。 3.这一自然段写出了长城的什么特点?你是如何体会出来的?(抓住“长龙”“一万三千多里”等词语体会。) “蜿蜒盘旋”是什么意思?请同学们看看书上第一幅远看长城图,用手势表示出来。 4.作者用什么方法写出了长城的长?(打比方、列数字) 把长城比喻成长龙,突出了长城的什么特点?(长、大、弯)这样写有什么好处?(这个比喻把静态的长城写活了) 列出数字“一万三千里”对说明长城的长有何好处?(表达更准确、让人更信服) 5.指导朗读:请同学们朗读第一自然段,看看你能不能读出长城的雄伟气势? (二)近看长城 出示:从北京出发,不过几十公里就来到长城脚下。这一段长城修筑在八达岭上,高大坚固,是用巨大的条石和城砖筑成的。城墙顶上铺着方砖,十分平整,像很宽的马路,五六匹马可以并行。城墙外沿有两米多高的成排的,垛子上有方形的瞭望口和射口,供瞭望和射击用。城墙顶上,每隔三百多米就有一座方形的,是屯兵的堡垒。打仗的时候,城台之间可以互相呼应。 1.明确观察点:这是在哪里看长城?(近看长城) 你从哪儿知道的?(从北京出发,不过几十公里就来到长城脚下。)对应着课本上哪一幅插图? 2.请同学们自由读第2自然段,看看这一段写出了长城的什么特点?(高大坚固) 3.长城的结构(设计)到底如何?请同学们再读课文,参考书上第二幅图,给我们介绍一下。(瞭望口、射口、齿形墙总称“垛口”。) 4.我找个同学当小导游,边看长城近景图边给大家介绍。听了他的讲述,我们对长城有了更深的了解。 小结:可见长城的设计十分巧妙,特别在军事防御上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你觉得设计和建造长城的这些古代劳动人民怎么样?(聪明、聪慧等) 5.指导朗读。

人教版四年级语文上册练习题(课课练)试卷

1 、观潮学生姓名 一、注意带点字的读音,把( )里不正确的音节划去。 闷(mēn man)雷涨(zhǎng znàng)潮飞奔(bēn ban)而来 恢复(hù fù ) 踮(diǎn diàn)着脚风号(háo hào)浪吼 二、. 看拼音写词语 lǒng zhào kuān ku?bēn t?ng yī jiù ()()() () huī fùchàn d?ng shuǐtiān xiāng jiē () ()() qí t?u bìng jìn r?n shēng dǐng fai ()( )、 三、判断正误,对的在( )里打“√”,错的打“X”。 1.“鼎”字第一个笔画是“丨’。( ) 2.“鼎”字用部首查字法,查“目”部。( ) 3。“鼎沸”的意思是“喧闹、杂乱”。 ( ) 4、“鼎立’和“鼎力”读音和意思相同。( ) 四、在( )里填上合适的字,再按要求作答。 山( )地( ) ( )天( )地七( )八( ) 若( )若( ) 风( )浪( ) 东( )西( ) 以上填的字构成近义词的有: 五、读下面的句子,找出比喻句,在( )里打“√”表示。

1.从远处传来隆隆的响声,好像闷雷滚动。 ( ) 2.浪潮的声音如同山崩地裂。() 3.浪潮的声音很响,好像大地都被震得颤动起来。( ) 4.江潮还没有来,海塘大堤上早已人山人海。( ) 5.浪潮越来越近,犹如千万匹白色战马齐头并进,浩浩荡荡地飞奔而来。 ( ) 六、找出()中与带点词语意思相近的词,并画上“”。 1.农历八月十八是一年—.度.(一次一回一日)的观潮日。 2.宽阔 .. ( 宽敞宽广辽阔 ) 的钱塘江横卧在眼前。 3.江面上依旧 .. ( 依然仍然果然 ) 风号浪吼。’ 4.那声音如同 .. ( 犹如相同宛如 ) 山崩地裂。 5.顿时 .. ( 一时霎时一刹那间 ) 人声鼎沸。 6、过了好久 .. ( 许久很久不久 ) ,钱塘之江才恢复了平静。 七、在《观潮》中,你最喜欢哪个壮观的景象? 写出相关的句子。 你最喜欢的壮观景象是: 八、阅读短文,回答问题。 复活节岛面积不大,只有120平方公里,整个岛呈三角形,四周礁石蜜布。在一些巨石砌起来 的石墙残迹后面,矗立着几百尊巨大的半身石像。这些石像的脸大约有7米长,脖子2米长,身高约 20米,最轻的大约有30吨,最重的估计有八九十吨,整齐地排烈在千米多高的长方石座上,远远望去,就像一根根冲天而立的石柱。这些石像都是用块火山岩雕成的。它们有着长长的脸、高高的鼻子、深深的眼眶、长长的耳朵和噘着的嘴。有的头上还戴着一顶用红色岩石做成的帽子,几米高的园柱形 石帽子,还可以脱卸下来。石像身上雕刻着许多人像、禽鸟的花纹。它们的脸对着波涛 汹涌的大海,长长的双手放在肚子上,昂首遥望,好像在期待着什么。除了岛的南端外,岛上其他地 方还有几百尊这样的石像,人们把这些石像叫作毛阿伊斯石像。令人惊奇的不只是石像奇特的模样和 巨大的身躯,更令人费解的是它们的“身世”。 1.找出短文中三个写错的字,把正确的字写在 ( ) 2.读了这篇短文,你最大的感受是什么?请用《观潮》文中一个词语来说明。这个词语 是( )。 3.照例子,在( )里填上合适的词。 例一 ( 张 )嘴

四年级语文上册练习题 课课练

1 观潮 一、注意带点字的读音,把( )里不正确的音节划去。 闷(mēn m6n)雷涨(zhǎng znàng)潮飞奔(bēn bèn)而来恢复(hù fù ) 踮(diǎn diàn)着脚风号(háo hào)浪吼 二、判断正误,对的在( )里打“√”,错的打“X”。 1.“鼎”字第一个笔画是“/’。 ( ) 2.“鼎”字用部首查字法,查“目”部。 ( ) 3。“鼎沸”的意思是“喧闹、杂乱”。 ( ) l“鼎立’和“鼎力”读音和意思相同。 ( ) 三、在( )里填上合适的字,再按要求作答。 山( )地( ) ( )天( )地七( )八( ) 若( )若( ) 风( )浪( ) 东( )西( ) 以上填的字构成近义词的 有:。 四、读下面的句子,找出比喻句,在( )里打“√”表示。 1.从远处传来隆隆的响声,好像闷雷滚动。 ( ) 2.浪潮的声音如同山崩地裂。() 3.浪潮的声音很响,好像大地都被震得颤动起来。 ( ) 4.江潮还没有来,海塘大堤上早已人山人海。 ( ) 5.浪潮越来越近,犹如千万匹白色战马齐头并进,浩浩荡荡地飞奔而来。 ( ) 五、找出()中与带点词语意思相近的词,并画上“”。 1.农历八月十八是一年—.度.(一次一回一日)的观潮日。 2.宽阔 .. ( 宽敞宽广辽阔 ) 的钱塘江横卧在眼前。 3.江面上依旧 .. ( 依然仍然果然 ) 风号浪吼。’ 4.那声音如同 .. ( 犹如相同宛如 ) 山崩地裂。 5.顿时 .. ( 一时霎时一刹那间 ) 人声鼎沸。 6。过了好久 .. ( 许久很久不久 ) ,钱塘之江才恢复了平静。

第二课时 快乐晋阶 在《中,你最喜欢哪个壮观的景象? 写出相关的句子,并说说你喜欢的原因。 你最喜欢欢的壮观景象是: 你喜欢的原因是: 生活拓展 阅读短文,回答问题。 复活节岛面积不大,只有120平方公里,整个岛呈三角形,四周礁石蜜布。在一些巨石砌起来的石墙残迹后面,矗立着几百尊巨大的半身石像。这些石像的脸大约有7米长,脖子2米长,身高约20米,最轻的大约有30吨,最重的估计有八九十吨,整齐地排烈在千米多高的长方石座上,远远望去,就像一根根冲天而立的石柱。这些石像都是用块火山岩雕成的。它们有着长长的脸、高高的鼻子、深深的眼眶、长长的耳朵和噘着的嘴。有的头上还戴着一顶用红色岩石做成的帽子,几米高的园柱形石帽子,还可以脱卸下来。石像身上雕刻着许多人像、禽鸟的花纹。它们的脸对着波涛 汹涌的大海,长长的双手放在肚子上,昂首遥望,好像在期待着什么。除了岛的南端外,岛上其他地方还有几百尊这样的石像,人们把这些石像叫作毛阿伊斯石像。令人惊奇的不只是石像奇特的模样和巨大的身躯,更令人费解的是它们的“身世”。 1.找出短文中三个写错的字,把正确的字写在( )里。 ①( ) ②( ) ③( ) 2.读了这篇短文,你最大的感受是什么?请用《观潮》文中一个词语来说明。 这个词语是( )。 3.照例子,在( )里填上合适的词。 例一 ( 张 )嘴 一 ( ) 帽子一 ( ) 石像一 ( ) 眼睛一 ( ) 海岛 一 ( ) 花纹一 ( ) 礁石一 ( ) 石墙一 ( ) 火山 4.这篇短文主要介绍了石像 这几个方面的特点。 5.你认为这些巨大的石像是怎么来的?说说你的看法,再写下来。

小学语文四年级上册第17课

小学语文四年级上册第17课《长城》导学案 井边学刘子瑞 教学目标 1、学习本课的生字、新词。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通过看图和理解课文,认识长城(changcheng)是我国古代劳动人民血汗和智慧的结晶,是世界历史上的伟大奇迹,激发学生的民族自豪感。 4、学习由远及近,由整体到部分的观察方法,学习在观察中展开联想。 教学重、难点 1.在阅读中理解长城的高大坚固,感受长城的气势雄伟,体会作者表达的思想感情。 2.展开想象,体会作者所表达的思想感情是教学难点。 第一课时 一、出示课题,导入新课 1.激发兴趣:长城是我国古代的宏伟建筑,是人类文明史上的一个伟大奇迹。它以雄伟的气魄、悠久的历史著称于世,吸引着无数的中外游客。同学们是不是也想去长城旅游呢?今天就请大家跟着老师一起走进课文《长城》,让我们共同领略长城的雄伟。板书:17长城。 2、读题。初步了解学生对长城的认识程度。 3.引导看图,谈谈看后的感受。 4.老师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引导学生进一步学习的欲望。 二、初读课文,检查生字 1、请同学自由朗读课文,要求:标自然段、画出课文里带拼音的生字。 2、检查文本中带拼音的生字:齐读、指生读。 3、请同学提出自己读不准或不理解的其他生字、词。 三、学习第一自然段 远看长城,它像一条长龙,在崇山峻岭之间蜿蜒盘旋。从东头的山海关到西头的嘉峪关,有一万三千多里。 1、指读第一自然段。 ①说说作者是在哪里观察长城的?(远处看) ②长城的特点是什么?(长) 2、又读第一自然段。 ①说说书中是用哪些词语来描写的长城的?(崇山峻岭蜿蜒盘旋) ②理解词语 崇山峻岭:山高而陡。形容长城所处的地理环境险要。 蜿蜒盘旋:本课中指长城犹如长龙在崇山峻岭中曲折行走。 3、再读第一自然段,感受长城的长。(万里长城万里长) 四、学习第二自然段 1、自由读第二段, ①说说作者是在哪里观察长城的?长城脚下(近处) ②长城的特点是什么?(高大坚固) 2、指生读第二自然段,理解垛子、了望口、射口 垛子:城墙顶上外侧建筑的两米多高的齿形墙。 了望口:齿形墙凹下去的部分。

部编版小学五年级上册语文第17课《松鼠》课文原文及教案

部编版小学五年级上册语文第17课《松鼠》课文原文 及教案 松鼠是一种漂亮的小动物,乖巧,驯良,很讨人喜欢。它们虽然 有时也捕捉鸟雀,却不是肉食动物,常吃的是杏仁、榛子、榉实和橡栗。它们面容清秀,眼睛闪闪发光,身体矫健,四肢轻快,非常敏捷,非常机警。玲珑的小面孔,衬上一条帽缨形的美丽尾巴,显得格外漂亮。尾巴老是翘起来,一直翘到头上,自己就躲在尾巴底下歇凉。它 们常常直竖着身子坐着,像人们用手一样,用前爪往嘴里送东西吃。 能够说,松鼠最不像四足兽了。 松鼠不躲藏在地底下,经常在高处活动,像飞鸟一样住在树顶上,满树林里跑,从这棵树跳到那棵树。它们在树上做窝,摘果实,喝露水。只有树被风刮得太厉害了,才到地上来。在平原地区是很少看到 松鼠的。它们不接近人的住宅,也不待在小树丛里,只喜欢住在高大 的老树上。在晴朗的夏夜,能够听到松鼠在树上跳着叫着,互相追逐。它们好像很怕强烈的日光,白天躲在窝里歇凉,晚上出来奔跑、玩耍、吃东西。 松鼠不爱下水。有人说,松鼠横渡溪流的时候,用块树皮当作船,用自己的尾巴当作帆和舵。松鼠不像山鼠那样,一到冬天就蛰伏不动。它们是十分警觉的,只要有人触动一下松鼠所在的大树,它们就从树 上的窝里跑出来躲到树枝底下,或者逃到别的树上去。松鼠在秋天拾 榛子,塞到老树空心的缝隙里,塞得满满的,留到冬天吃。在冬天, 它们也常用爪子把雪扒开,在雪下面找榛子。松鼠轻快极了,总是小 跳着前进,有时也连蹦带跑。它们的爪子是那样锐利,动作是那样敏捷,一棵很光滑的高树,一忽儿就爬上去了。松鼠的叫声很响亮,比 黄鼠狼的叫声还要尖些。要是被惹恼了,它还会发出一种很不高兴的 叫声。

松鼠的窝通常搭在树枝分杈的地方,又干净又暖和。它们搭窝的 时候,先搬些小木片,错杂着放在一起,再用些干苔藓编扎起来,然 后把苔藓挤紧,踏平,使那建筑物充足宽敞,充足坚实。这样,它们 能够带着儿女住在里面,既舒适又安全。窝口朝上,端端正正,很狭窄,勉强能够进出。窝口有一个圆锥形的盖,把整个窝遮蔽起来,下 雨时雨水向四周流去,不会落在窝里。 松鼠通常胎生三四个。小松鼠的毛是灰褐色的,过了冬就换毛, 新换的毛比脱落的毛颜色深些。它们用爪子和牙齿梳理全身的毛,身 上总是光光溜溜、干干净净的。 ____________ 本文作者是法国的布封,译者任典,选作课文时有改动。 【篇二】部编版小学五年级上册语文第17课《松鼠》教案 教学目标 1.理解“栗、矫”等13个生字,会写“鼠、仁”等13个生字。 掌握“乖巧、清秀”等词语。 2.阅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了解松鼠的外形特点和生活习性, 把握重点词句的意思,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3.感受课文中准确的说明和生动、形象、细致的描写,积累语言。学习作者在描写事物时既能抓住特点,又言之有序的方法。 教学重点 1.学会本课的生字。掌握“乖巧、清秀”等词语。 2.阅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把握重点词句的含义。 3.学习作者在描写事物时既能抓住特点,又言之有序的方法。 教学难点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