依恋理论研究综述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依恋理论研究综述

发展与教育心理学01级研究生田瑞琪010083

摘要依恋理论从上世纪60年代兴起至今,一直是发展心理学研究的重要领域。该文介绍了涉及依恋的

三个主要理论;介绍了依恋的研究阶段;综合了依恋的研究成果:早期依恋的发展阶段、类型、影响因素

和跨文化研究,最近国外成人依恋在认知、情绪和行为三方面的研究进展;分别介绍了早期依恋和成人依

恋的研究方法。

关键词依恋理论研究阶段早期依恋的研究成果成人依恋的研究成果研究方法

依恋(attachment),是指个人与某一特定个体的长久持续的强烈的情感关系。有狭义和广义依恋之分,狭义依恋指母婴依恋,广义依恋除了母婴依恋之外,还包括儿童依恋、青少年依恋以及各种类型的成人依恋。

1.依恋理论

1.1精神分析理论

精神分析理论非常重视人早期同父母形成的亲密关系,他们把依恋看成早期儿童对能够

满足其生理需要,提供快乐与舒适的父母形成的一种情感关系。在弗洛伊德看来,这种关系

是在婴儿先天的自我关注或自恋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因为抚养者满足了婴儿的需要,特别

是使婴儿吮吸的愿望得到满足,婴儿逐渐开始依恋那些抚养、照顾和保护他们的人。相对与

早期精神分析而言,新精神分析学派更强调人的社会性存在。艾里克森认为,在以基本信任

感的确立为发展任务的第一年,母亲因能提供营养及满足儿童的需要而在儿童生活中占有主

要地位,成为儿童的依恋对象。在此意义上,这种对母亲的依恋实质上是儿童对现实世界信

任感的集中体现。

精神分析在一定程度上揭示了依恋的情感内涵,触及了依恋的本质;从需要的意义上讨

论了依恋的建立与发展,并以儿童需要的满足与否作为依恋确立、发展与转移的内在依据,

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而把依恋的发生发展与特定阶段的基本任务相联系,对有关研究与教

育实践具有现实的指导意义。

不过总的来说,精神分析的依恋理论过分强调儿童生理需要满足的意义,过分看中喂养

与口腔经验在依恋形成中的决定作用,而忽视了其他交往经验与抚养方式对于依恋形成的影响,割裂了儿童早期经验的完整性。精神分析的理论建立在解释之上,不具有可操作性,无

法进行实验研究和验正。

1. 2 学习理论

学习理论虽然也把喂养看作依恋确定的主要决定因素,但它摒弃了本能力量在儿童早期

亲子关系中的绝对支配地位,而注重在观察实验的基础上突出亲子双方社会经验的相互作用。

早期学习理论认为,依恋是与母亲之间基于相互强化与报偿而建立起来的双向社会关系。学习理论假设,人有着强烈的本能需求,而主要驱力来自普遍存在基本生理需要,如饥

渴和安全等。婴儿只有通过建立与他人的社会联系来满足这些需要,才可以缓解由这些驱力

带来的紧张感。而最初的时期中,担当喂养者角色的母亲正好满足了婴儿的需要,母亲就成

为婴儿依恋的最初的对象。同时,婴儿的行为又形成了对母亲抚养行为的报偿与强化,使之

获得精神上的报偿,从而促使特定养育行为的重复出现,母亲对儿童的依恋就这样产生和被

强化了。

与早期学习理论相比,社会学习理论更注重依恋的社会发展性。它倾向于把依恋的形成

看作儿童对于社会刺激敏感的生物机能与成人有意识的社会行为有机整和的产物。另外,社

会模型、社会支持与直接指导在依恋形成过程中也具有重要作用。

相对于精神分析理论而言,学习理论阐述了依恋建立和发展的外部机制;重视亲自互动

的经验对依恋确立的决定性影响,更加突出了依恋现象的社会本质。然而,学习理论却依然

缺乏对依恋形成发展的内部机制、依恋性质的差异及具体影响因素也缺乏论述。

1.3习性学理论

习性学说是目前影响最大、综合性最强的一种依恋理论体系。鲍尔比在习性学的基础上

整合了精神分析理论、信息加工理论于控制论,创立了自己的依恋学说。它系统的论述了依

恋产生的生物基础、依恋的阶段性发展及其内部机制,还对依恋的主要特征进行了分析。

习性学家认为,依恋是物种普遍存在的现象。习性说的创立人之一劳伦茨描述了鸟类动

物的“印刻”现象,而鲍尔比在劳伦茨研究的基础上,指出依恋的形成有着深刻的生物根源。人类婴儿对于抚养者的依恋是长期生物进化的结果,是基因所保留下来的人类进化和生存方

式的信息,或者说是人类在面对可能的威胁和意识到的危险时所采取的必然的、本能的反应

方式。

真正的依恋要在儿童生命的特定时期才能产生。鲍尔比认为,儿童的依恋是呈阶段性发

展的,是其行为的组织性、目的性、适应性日益发展和成熟的过程。儿童从最初的依恋期,

依次经历依恋关系建立期、依恋关系明确期等阶段,最终在2周岁与特点个体建立起目标协

调的伙伴关系。此外,儿童的依恋是指向某些特点个体的。这些内容以及对该理论的评价,

我都将在以后的篇幅里详细论述。

2.依恋研究的成果

依恋理论自上世纪50年代由鲍尔比(Bowlby)提出,60年代兴起至今,已经历了三个阶段的发展:第一阶段从50年代至70年代中期,是依恋概念的提出和理论构架建立阶段;第二阶段从70年代中期至80年代中期,倾向于制定测量依恋的各种工具,探讨影响母婴依恋风格形成的因素,并研究了依恋类型的跨文化分布。这个时期依恋的研究成为西方儿童社会化过程研究中最活跃的领域。第三阶段从80年代中期到现在,研究重点从婴儿依恋转移到青少年依恋和成人依恋的各种类型上。主要研究依恋与别的心理过程的相互关系和依恋的神经心理机制,早期依恋关系对其他社会关系的影响以及精神病理学的依恋等等。这时期的研究已突破儿童发展心理学的领域,广泛地涉及到心理学的其他领域,如人格、情绪、神经生理等等。

在本文中,笔者并不打算以依恋理论研究的时期为维度,每个时期都涉及到心理学研究的不同领域,这样无法显示出依恋现象的本质特征。笔者欲从年龄角度进行阐述,因为其中蕴涵了一个理论假设——“性向假设”,也就是儿童早期的依恋性质可以预测以后行为的发展。研究者们对该问题还存在分歧,将依恋研究按早期依恋和成人依恋划分就可以较少地涉及这一分歧。

2.1早期依恋研究的成果

1早期依恋的发展阶段

鲍尔比(1969)依据儿童行为的组织性、变通性与目的性发展的情况,把儿童依恋的产

生与发展过程分为前依恋期、依恋关系建立期、依恋关系明确期和目标调节的伙伴关系4

个阶段,不同阶段儿童依恋具有不同的行为特征。

第一阶段:(出生至8—12周)前依恋期:这时期儿童对任务不加区别,表现出信号行为。

这些信号行为包括:出生后的哭叫、吮吸、依附、定向等反应;几个星期后,是微笑、咿呀

语反应;几个月是爬行、走步反应等。虽然还不会识别某一个特定的人,但已会向人表现出

信号行为,这种行为易激发母亲的母性行为。母亲就会花更多的时间和婴儿呆在一起。

第二阶段:(12周至6个月)依恋关系建立期:对特定人物进行定位和表现信号行为阶段。

对其他人仍是友好的,但对母亲或起母亲作用的人的反应越来越频繁,表现出自发的喜悦之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