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面静压气浮轴承的超声速流场特性

合集下载

带有锥形气腔的平面气浮轴承的流场计算分析

带有锥形气腔的平面气浮轴承的流场计算分析
维普资讯
1 4
液压 与 气动
20 0 8年第 1期
带 有锥 形 气 腔 的 平面气 浮轴 承 的流 场计 算 分 析
孙 昂 ,马文 琦 ,王 祖 温
Ca c l to f Ex e n ly Pr s u ie s Lu rc t d l u a i n o t r a l e s rz d Ga b ia e
了理论 上 的研 究。通过通 流 面积和 马赫数 的计算 深入 分析 了随 着气膜 厚度 的 变化 , 承 流场 内压 力的 变化 轴
及 变化 机理 。通过 实验证 明, 轴承 间 隙很 小 时两种 方程 求得 的 压 力值 与 实验 结 果是 一 致 的。但 随着 气膜 在 厚度 的增加 , 用纯黏性 润 滑方程 计算 的偏 差 很 大 , 采 而采 用 N s方程 计 算 的 结果 与 实验 结 果 基 本 一致 。并 . 通过 与环 面节流 的平 面轴 承 的压力 对比 , 明增 大气膜入 口处的 节流 面积 ,可 以增 加轴 承 的质 量流 量 , 高 表 提
作者简介 : 昂(9o _ , , 孙 17 _ ) 女 吉林辽 源人 , 士 , 博 主要从 事流 体传动与控制方面的研究工作 。
[] 陈其纯 . 3 可编程序控制器应用技术[ . M] 北京 : 高等 教育
出 版 社 ,0 3 20 .
[ ] 韩勇 . 6 基于 P C的粉料 包装称 重 系统 [] L J .测量 与设 备 ,
20 . 01
[ ] 张启玲 , 8 何玉安 .P动,20 ( )3 —3 . 0 5 1 : 1 3
维普资讯
20 0 8年第 1期
开发高压重载气浮轴 承奠定理论基础 。
1 流 道结构

静压气体球轴承动态特性的实验研究

静压气体球轴承动态特性的实验研究
Abta t Eq iae tmah maia d lo src : uv ln t e tc lmo e f ̄e u n yr s o s un to o xe n l rs u z d s h rc a e rn q e c e p n ef c in fre tr al p e s r e p e a g sb a g y i i l i wi n e e tc mp n ain wa ul. er s l o a c lt n s o h tfe u n y rs o s h rce itc fts e rn t ih rn o e s t sb i Th e u t fc lu ai h wsta q e c e p n ec a a trsiso etb a ig h o t o r c a g t a ey o p r t g p i t n ru b t n fe u n y,ti n iae h tte fl la s s a sr n o ・ h n e wih v r t fo e ai on sa d pet r ai q e c i sid c td t a h m・o d ma s i to g n n i n o r i
郭 良斌 包
( .武汉科技大学 1

黑龙江 哈尔滨 10 0 ) 5 0 1
湖北武汉 4 0 7 ;2 哈尔滨工业 大学 30 0

摘要: 建立了静压气体球轴承气膜位移- 动态力频响函数的数学模型。 计算结果表明,轴承气膜频响函数的幅相频 ;
f率 特性随 轴承工 作点和 摄动频率的 变化而变 化, 表明气 膜系 统是一个强非 线性系统。 介绍了 特性实验 动 装置的工 作原 { 理 ; 及系 统固 有模态对 测试结果的影响。 测试结果表明, 2 40 z 频段内, 在2 — 0 H 的 当气膜高度不大于7 m时, 用作者 i 0, v 采 i 提出的 静压气体 球轴承 频响函数 计算方法, 准确地讣算出气膜位移・ 可以 动态力 频响函数的幅 频特性。 实验装置尚不 i 具

静压止推气浮轴承动特性的微扰动法研究

静压止推气浮轴承动特性的微扰动法研究

静压止推气浮轴承动特性的微扰动法研究卢志伟;马方杰;刘波;张君安【摘要】为了实现对静压气浮轴承的动特性进行研究,提出并设计了一种具有可变截面积均压槽的静压气浮轴承,结合气浮轴承的力学振动模型采用微扰动法建立了气浮轴承动态控制方程,运用有限差分法对气浮轴承动态控制方程进行了数值求解,得到了气浮轴承的动态刚度和阻尼.计算结果表明:当振动较小时静压止推气浮轴承的动态刚度值与静态刚度值相当,在气膜间隙为5.5 μm左右时,气浮轴承的动、静刚度均达到最佳值;在同一供气压力下,随着气浮轴承气膜间隙的增大,其动阻尼呈非线性减小,气膜间隙对气浮轴承动阻尼系数的影响较大.【期刊名称】《兵工学报》【年(卷),期】2016(037)001【总页数】6页(P149-154)【关键词】机械学;气浮轴承;微扰动;动刚度;动阻尼;有限差分【作者】卢志伟;马方杰;刘波;张君安【作者单位】西安工业大学机电工程学院,陕西西安710032;西安工业大学机电工程学院,陕西西安710032;西安工业大学机电工程学院,陕西西安710032;西安工业大学机电工程学院,陕西西安710032【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TH133.36DOI:10.3969/j.issn.1000-1093.2016.01.022随着精密、超精密技术的发展,对气体静压轴承的刚度、精度及稳定性都提出了更高和更迫切的要求[1-2]。

由于气体的可压缩性,对提高气体静压润滑轴承的气膜刚度带来很大的困难,因此提高气体静压轴承的刚度是气体静压轴承研究领域的难点和热点之一,属于前沿问题[3-4]。

传统的气体静压止推轴承都采用小孔、环面、狭缝等节流阻抗固定的节流器,其承载能力和刚度的提高非常有限。

对气浮轴承刚度进行反馈控制是实现高刚度甚至无穷静刚度的一条有效途径,近十几年来国内外开展了不少这方面的研究,但是在气浮轴承应用方面的进展并不明显[5]。

为使气浮轴承刚度的提高有新突破,根据气膜间隙变化或相应的压力分布变化改变均压槽的截面积,在承载面采用弹性薄板来实现可变截面均压槽的气浮轴承是一种很有应用前景的新型高刚度气浮轴承[6]。

气浮推力轴承支撑平台平衡机制及静特性分析

气浮推力轴承支撑平台平衡机制及静特性分析
t h i c k n e s s . Ai r d y n a mi c l u b ic r a t i o n c o u p l e mo d e l s we r e e s t a b l i s h e d, i n c l u d i n g t h e mo d e l o f t h e a i r i f l m d i s t r i b u t i o n a n d lo f w v e l o c i t y, t h e mo d e l o f t h e p r e s s u r e d i s t ib r u t i o n a n d g a s l f o w, a n d Re y n o l d s e q u a t i o n o f t h e c o mp r e s s i b l e g a s a n d t h e r e l a t i o n o f t h e p r e s s u r e a n d l o a d. T he r e l a t i o n s b e t we e n a i r v i s c o s i t y c o e ic f i e n t s i n t y p i c a l wo r k i n g c o n d i t i o n s , s p e e d a n d l o a d i n g o f
2 0 1 7年 9月
润滑 与密封
LUBRI CAT I ON ENGI NEERI NG
S e p . 2 0 1 7
第4 2卷 第 9期
Vo 1 . 4 2 No . 9
D O I :1 0 . 3 9 6 9 / j . i s s n . 0 2 5 4 — 0 1 5 0 . 2 0 1 7 . 0 9 . 0 0 4

静压止推气体轴承性能分析

静压止推气体轴承性能分析
计算流体力学在 20 世纪 80 年代取得了重大进展。在高速可压缩流动方面,基于 总变差减小(Total Variation Diminishing,TVD)与矢通量分裂(Flux VectorSplitting)、通 量差分分裂(Flux Difference Splitting)等方法的高精致格式 (High Resolution Scheme)终 于较好地解决了流体力学的一大难题——跨、超音速计 算的激波精确捕获。而采用传 统的人工黏性方法的 Jameson 格式等在这方面也取得 很大的成功。多重网格与残差光 顺(Residual Smoothing)等加速收敛技术有效地减少了三维流动模拟的巨大计算工 作 量。而在低速不可压流动方面,利用人工可压缩性方法与压力校正法等对纳维尔-斯 托克斯方程组的直接求解取代了局限性很大的流函数-涡量法等传统解法,从而也促 进 CFD 技术向流体传热、多相流、燃烧与化学反应流等领域迅速扩展与深入。这些 进展为通用 CFD 软件的发展奠定了良好的理论基础。 计算流体力学按照求解的方程可以分为两大类,一类是求解传统的 NS 方程。另 一 类是近一二十年发展起来的方法。这类方法直接求解波耳兹曼方程,NS 方程可以 看作是波耳兹曼方程在一定条件下进行统计平均的结果。波耳兹曼方程在微观尺度上 按照概率统计的方法描述了流体微团的运动。这类方法的优势是,在低于 0.3 马赫数 以下的计算中可以达到非常高的计算精度,所以被广泛的应用于汽车领域。但是,在 超过 0.3 马赫数的问题中,其本身的理论基础不是十分成熟,限制了其在航空航天领 域的应用。本文还是求解传统的 NS 方程。对于 NS 方程常用的离散方法有限体积法 (FVM)、有限元素法(FEM)、有限差分法(FDM)和谱方法等等。
计算流体力学和相关的计算传热学,计算燃烧学的原理是用数值方法求解非线性 联立的质量、能量、组分、动量和自定义的标量的微分方程组,求解结果能预报流动、 传热、传质、燃烧等过程的细节,并成为过程装置优化和放大定量设计的有力工具。 计算流体力学的基本特征是数值模拟和计算机实验,它从基本物理定理出发,在很大 程度上替代了耗资巨大的流体动力学实验设备,在科学研究和工程技术中产生巨大的 影响。不但如此,计算流体力学还能够处理一些实验和理论分析都难以解决的问题。 NASA 曾经研究一种新型飞机(Aerospace Plane),这种飞机将以 20 倍音速以上的速度 飞行。因为这样的马赫数远远超过现在风洞的能力,所以无法使用风洞实验满足研究

静压球面气体轴承工作特性数值分析

静压球面气体轴承工作特性数值分析

静压球面气体轴承工作特性数值分析
张珂;刘大鹏
【期刊名称】《润滑与密封》
【年(卷),期】2024(49)6
【摘要】针对传统的主控雷诺方程推导过程中使用的连续性方程在静压气体轴承
的节流孔处并不适用的问题,对雷诺方程进行修正。

基于保角变换方法、牛顿迭代法、有限差分法和松弛迭代法对轴承气膜流场区域修正雷诺方程进行计算,得到在
不同供气压力下节流孔分布锥顶角处气膜压力沿周向的分布,分析供气压力、径向
偏心率和节流孔直径对静压球面气体轴承径向承载力、轴向承载力和耗气量的影响。

结果表明:静压球面气体轴承的径向和轴向承载力受到静压效应和动压效应的耦合
影响;供气压力越大,径向和轴向承载力越大,耗气量量越大;径向偏心越大,径向和轴
向承载力越大,径向偏心率对耗气量影响很小;节流孔直径越大,径向承载力、轴向承载力和耗气量越大。

【总页数】8页(P169-176)
【作者】张珂;刘大鹏
【作者单位】上海应用技术大学机械工程学院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TH133
【相关文献】
1.球面螺旋槽动静压气体轴承动态特性分析
2.静压径向气体轴承静态特性数值分析
3.基于CFD的球面动静压气体轴承稳态性能及动态特性分析
4.单节流孔静压球面气体轴承动态特性的有限元分析
5.单供气孔静压球面气体轴承特性分析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高速气浮静压轴承节流孔孔径的设计

高速气浮静压轴承节流孔孔径的设计

高速气浮静压轴承节流孔孔径的设计
张俊红;郭军华
【期刊名称】《机械设计》
【年(卷),期】2004()z1
【摘要】在分析一类高速气浮轴承工作原理的基础上,建立其轴径轴承的静态承载力模型,并据此分析出轴承间隙中气体流量、压强与节流孔孔径间的相互关系,以及在低速运转下受离心力作用的轴径中心运动轨迹.最后,通过模拟仿真并考虑实际工况给出了轴承间隙和节流孔孔径两个关键尺寸.此举为高速气浮轴承的国产化奠定了一个良好的基础.
【总页数】3页(P183-185)
【关键词】气浮轴承;结构设计;转子-轴承系统
【作者】张俊红;郭军华
【作者单位】天津大学,机械工程学院,天津,300072 天津大学,机械工程学院,天津,300072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TH122
【相关文献】
1.高速气浮静压轴承的结构设计 [J], 张俊红;孙少军;郭军华
2.小孔节流空气静压止推轴承节流孔出口流场特性研究∗ [J], 赵晓龙;董皓;方舟;张君安
3.双面薄膜反馈节流径向静压轴承及小孔节流推力静压轴承的设计与计算 [J], 李恩祥
4.节流孔分布对矩形止推气浮静压轴承承载力的影响 [J], 庄泽伟;尹自强;姚建华;孟松涛
5.用于微型涡轮机的节流孔式静压气浮轴承实验 [J], 黄国平;王跃;梁德旺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静压空气平面轴承特性与节流器间距关系的仿真研究

静压空气平面轴承特性与节流器间距关系的仿真研究
中 图分 类 号 :2 1T I V 1 ;H17 文 献标 志码 : A 文 章 编 号 :6 1 8 5 (0 0 0 0 6 0 17 — 7 5 2 1 )4— 0 2— 6
S m u a i n Re e r h o t l to s i e we n Orfc pa i nd i l to s a c n he Rea i n h p b t e i e S cng a i t a a t rs i s o a d Ae o t tc Be r g he Ch r c e i tc fFl tPa r sa i a i n
CHEN ig ,YANG o ,CHEN HAN n Ga— e Ta Li, Bi
( .Sho nom t nE gne n S u ws U i rt c nea dTcn l y 1 colfI r ai n ier g, o t e nv syo i c n ehoo , o f o i h t e i fS e g
流量 、 气膜压力分布 、 速度分布等 , 为优化节流器 间距提供 了依据。采用 P v 和 H x Weg opr ae e/ deC oe 方法划分阵列的 几何模型得到非均匀 体网格 , 然后 基于三维双精度标准 k—s 黏性湍流两方程模型实现了计算 流体力学仿真 。仿真 结果表明 : 在一定范围内增大节流器 间距 , 气膜静压力平均值减小但气膜承载力增大 , 增速逐步减缓 ; 节流器间距 的 调整不影 响阵列 的质量流量 ; 随着节流器间距的增加 , 气膜压力从最 大值 向环境大气压 递减的速度变小 , 气体平均 出 口速度按 比例减小 , 气体速度死 区的面积增 大。 关键词 : 压空气平面轴承 ; 静 节流器 间距 ; 计算流体力学 ; 气膜分布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矿产资源开发利用方案编写内容要求及审查大纲
矿产资源开发利用方案编写内容要求及《矿产资源开发利用方案》审查大纲一、概述
㈠矿区位置、隶属关系和企业性质。

如为改扩建矿山, 应说明矿山现状、
特点及存在的主要问题。

㈡编制依据
(1简述项目前期工作进展情况及与有关方面对项目的意向性协议情况。

(2 列出开发利用方案编制所依据的主要基础性资料的名称。

如经储量管理部门认定的矿区地质勘探报告、选矿试验报告、加工利用试验报告、工程地质初评资料、矿区水文资料和供水资料等。

对改、扩建矿山应有生产实际资料, 如矿山总平面现状图、矿床开拓系统图、采场现状图和主要采选设备清单等。

二、矿产品需求现状和预测
㈠该矿产在国内需求情况和市场供应情况
1、矿产品现状及加工利用趋向。

2、国内近、远期的需求量及主要销向预测。

㈡产品价格分析
1、国内矿产品价格现状。

2、矿产品价格稳定性及变化趋势。

三、矿产资源概况
㈠矿区总体概况
1、矿区总体规划情况。

2、矿区矿产资源概况。

3、该设计与矿区总体开发的关系。

㈡该设计项目的资源概况
1、矿床地质及构造特征。

2、矿床开采技术条件及水文地质条件。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