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课记录

观课记录
观课记录

苏州园林观课记录

1、导入新课:

2、检查预习:

借助工具书和课文注释,给加点的字注音,根据读音写汉字.

xuān xia {轩榭) lín xún ( 嶙峋 )

jiàn shǎng ( 鉴赏 ) zhēn zhuó ( 斟酌 )

池沼( zhǎo )丘壑( ha)镂空( lòu )阑干( lán )模样( mú)借助工具书解释下列词语的意思

因地制宜:根据个地不同的情况制定适宜的办法。

自出心裁:出于自心的创造和裁断。

标本:这里指样本典范。

败笔:写字中写的不好的一笔或绘画中画的不好的部分。

嶙峋:枯瘦的样子。

3.朗读课文,标记段落序号,了解大概内容,感受文章要点。

思考:⑴本文的体裁是什么?⑵文章主要介绍苏州园林的什么特点?⑶从那些方面来具体介绍的?

3、自主合作学习

小组合作,深入探究

(1)课文的第3、4、5、6段内容与第2段是什么关系?你能找出与这些关系照应的句子吗?

(2)课文第7、8、9段分别写了什么内容?与中心有何关系

4、点拨讲解

学习方法指导:抓住事物特征,采用由总到分的说明顺序,增强说明效果。

板书设计

苏州园林

总:概括说明苏州园林的地位及特点

分:具体说明苏州园林的特征讲究亭台轩榭的布局

图画美(总说)讲究假山池沼的配合(分说)大

讲究花草树木的映衬局部

讲究近景远景的层次

角落图画美

门窗图案美(分说)小

屋瓦色彩美细处

总:总结全文

5、布置作业.

运用你从课文中学到的欣赏中国园林的知识,介绍你游玩过的一座园林。

提示:①要注意园林各方面的布局是否妥当适宜,具体景物布置是否自然合理。

②注意抓住特点来写,运用恰当的说明方法和合理的表达方式。

第二课时观课记录

1、情景导入:同学们,通过上节课的学习,我们已经初步感受到了苏州园林的美,这节课我们探究一下本文,用怎么样的语言和手法来介绍苏州园林特征的。

2、自主合作学习:

{1}、(范读开头两段)苏州园林的地位和特征

1、请对出“江南园林甲天下”的下联?(苏州园林甲江南)

2、作者对苏州园林的总体印象是什么?)作者是如何引出苏州园林的?

明确:a、苏州园林是我国各地园林的标本,各地园林或多或少都受到苏州园林的影响。标本地位决定了苏州园林值得鉴赏、不该错过,即:窥苏州园林之一斑,见各地园林之全豹!

b、用作比较的方法,通过与其他地方的园林比较,说明苏州园林是各地园林的标本。

3、(苏园特征)苏州园林的设计理念是什么?(凭什么能成为中国园林的标本?)务必使游览者无论站在哪个点上,眼前总是一幅完美的图画。

4、(操作方法)如何体现出出入画的原则?

为了达到“完美的图画”的目的讲究亭台轩榭的布局,讲究假山池沼的配合,讲究花草树木的映衬,讲究近景远景的层次。

(12-21),把握重点部分脉络。

1、让我们一起走入苏州园林,欣赏下面苏园美景图片,说说在这些苏州园林的图画中你都看到了哪些景物?看后的感觉如何?

2、同学的感受。(学生自由发言,教师适当点评)

明确:有亭台轩榭、有假山池沼、有花草树木、有镂窗廊子……

4、下面请同学们以自己喜欢的方式仔细阅读课文中的三至六段,看看苏州园林在具体设计时是如何体现四个讲究的。

阅读要求:⑴自由读,读准字音,掌握字形

⑵和邻座讨论,尝试画出你认为可以概括各段意思的中心句。

提问:a、四个语段按照什么顺序,各语段间能否互换?

b、布局、配合、映衬和层次用的是否精准?

明确:“亭台轩榭”是园林中的主要建筑,分布范围广,风格类型一致,用“布局”最能说明这类设置的全局性和整体性。“池沼”在园林景色中主要起连通、映照、组织作用,平旷的图景或大小不一、相互关联的若干景点,用“配合”一词最为恰当。“花草树木”美在千姿百态的形态组合和万紫千红的光色辉映,因而用“映衬”。“近景远景”不是园中的单一的、某一类,而是同一方面的景色整体画面,所以说“层次”。可见作者遣词很准确,贴切。(三)详解重点段落,体会文章的语言美和画意美

1、请同学读第三段,思考

⑴苏州园林中亭台轩榭等建筑的布局和其他地方有何不同,为什么要这样?(亭台轩榭等建筑的布局突出自然之趣,决不讲究对称。)

⑵这一自然段写法上有什么特色?明确:作者运用比较和比喻的说明方法,使读者对苏州园林的布局特点有了明确的认识。

2、齐读第四段,试着给语段分层。(精讲)

⑴苏园中是否都有假山和池沼,苏园主人造假山和池沼的原因是什么,遵循的是什么原则? “人道我居城市里,我疑身在万山中”怡情山水、置身山间,让人暂时“忘却”尘世的喧嚣、烦忧!达到“叠山理水,虽由人作,宛自天开”!的效果

⑵引导分析说明层次。明确:首先说明“假山的堆叠”是“一项艺术而不仅是技术”(艺术,指有创造美的方式方法;技术,指生产操作方面的技能),有“自然之趣”,能使游人“只觉得身在山间”。其次写池沼。先抓住关键,说明“大多引用活水”,然后从动静的配合上说明了苏州园林的池沼多姿多彩,各具匠心又有其共同特色。通过对假山池沼的形象说明,让读者对苏州园林的山水既有画意又有诗意的特点留有深刻印象。

⑷池沼的安排有何讲究?

3、指导学习第5自然段。

说明“着眼画意”。第五、六两句举例说明苏州园林树木的画意美。 4、讲析第6自然段(四)、略谈其他段落

1、完成或达到了四个讲究后苏州园林就可以成为处处完美了吗?苏州园林大处十分讲究,是“一幅完美的图画”,小处也“不可忽视”,更进一步说明了苏州园林的“处处入画”。

2、苏州园林各个角落都注意画意美,门和窗简朴而别具匠心。苏州园林的彩绘也“自出心裁”。这几节是紧紧围绕“处处入画”的说明中心来说明的,而且巧妙地照应了第一段中“一切都要为构成完美的图画而存在,决不容许有欠美伤美的败笔”之句。

3、反馈和迁移

1、设计者和匠师们的设计是否达到了预期的完美的图画的效果,你能从文中找到例句证明吗?(从游览者的角度来谈)

2、游览苏州园林有没有最佳观赏角度和观赏时间?谈谈你的看法!

3、“鱼戏莲叶间”和“荷动知鱼散”这两句诗意境上有何不同,你更喜欢哪句?)文章结尾叶老说“可以说的不止以上这些”的确,苏州园林值得我们了解的还有很多很多,介绍苏州园林的方法和思路也不会只有本文的一种。它要我们亲身去体验、用心去品味、执画笔来描绘、写文章来赞美……

4、小结。

5、作业。

怎样写听课评课记录

怎样写听课评课记录 发布者:罗乐发布时间: 2011-7-8 10:52:22 听课与评课是教学和教研活动的重要内容之一。为提高听、评课的质量,促进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化和教学质量的进一步提高,促进教师业务水平和整体素质的进一步提高,特制定本办法。 一、听课前的准备 1、阅读教学大纲,了解所听学科的地位、作用及教学目的、要求。 2、查阅《学期授课计划》,了解所听课程的进度和基本内容。 3、浏览教材,了解教材编写体例,弄清新旧知识、技能的内在联系,熟知所听课的教学内容的重点、难点及教学目标。 4、依据教学大纲,在大脑中确定课型,设计课堂的基本结构,为评课提供参照体系。 5、根据听课目的(研讨性、检查性、指导性等),确定侧重点,以便针对授课教师的业务层次和水平进行评议、指导及提出不同要求。 二、课中的听与看 (一)听——做好听课记录 听课记录是重要的教学资料,是教学指导与评价的依据。它应全面、具体、详细地记录以下主要内容: 1、情境创设。课前教师与学生的情感沟通,课堂教学氛围的创设,学习气氛的形成及教师与学生所进入的“教”与“学”的状态等。 2、教师的点拨与引导。点拨与引导的问题可以是教学内容研讨方面的,也可以是突出重点、突破难点方面的。 3、师生的双边活动。教师的“教”是如何促进学生的“学”的,“教”是否为“学”服务(详见下面“看”的内容)。 4、教法选择。教师运用了哪些教学方法,具体效果如何。 5、学法运用。学生运用了哪些学习方法,具体效果如何。 6、练习设计。不是简单地使用教材上的练习题,而是从学生的实际出发,教师自己设计具有针对性的练习题。 7、教学反馈。学生对教师教学效果的反馈,包括课堂上的应答反应,以此体现三维目标的实现,即知识、技能的获得,过程、方法的掌握,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发展等。 8、课堂的亮点与失误。“亮点”即成功之处、创新之处;“失误”即缺点、不足之处,可以是知识方面的,也可以是教法方面的。 9、听课者的评析与建议。针对上述内容作出简要评析,并对失误提出相应建议。 10、归纳小结。依据教育教学理论,对课堂教学过程中的优缺点给与综合性整体评价,即指出优点在于体现了什么教学理念,依据什么教学原理等;同时,指出缺点与不足,怎样改可能效果更好,依据什么等。 (二)看——注重师生的双边活动 “看”与“听”是同时进行的,它们都是为评课作准备的。看,既要看教师的教,又要看学生的学。 1、教师的教。主要关注以下四个维度: (1)组织能力。包括教学内容的组织、教学语言的组织、教学活动的组织等,核心是教学活动的组织能力。 (2)调控能力。看教师能否根据课堂教学的进展情况与出现的问题,采取有效措施,调整教学环节,保证课堂教学任务的顺利完成。

观课评课记录

观课、评课记录 观课时间:4月1号第三节课 观课人员:刘玉合,杨培俭,张先武,郭丽敏,赵杰 观课地点:八年级11班 评课时间:4月1号第六节课 评课人员:刘玉合,杨培俭,张先武,郭丽敏,赵杰 评课地点:办公楼四楼小会议室 评课内容: 刘玉合:整节课,可以说是化繁为简、重点突出、条理清晰、层次分明。通过解决情境引入,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学会发现、构建直角三角形,从而利用勾股定理解决实际问题。两个例题层次分明,第一个例题让学生自主探究,第二个例题先独立思考,再合作交流。而且每个问题解决完后,都让学生思考它是一个怎样的数学问题。让学生感受到每一个实际问题都可以转化为数学问题,为后面总结方法做了铺垫。不足之处:勾股定理的两个作用是(1)在直角三角形中,已知任意两边求第三边的长.(2)在直角三角形中,已知一边及另两边的大小关系,求出未知的边.本节课讲的是勾股定理的应用,而本节课的例题只涉及第一个作用,没有涉及第二个作用,这样就不全面,所以最好补充一个这样的题目,从而总结出勾股定理的两个作用。 杨培俭:本节课的优点是:明确目标,创设情境激发兴趣。实践交流,循循善诱突破难点。 关注细节,培养学生良好习惯。不足之处:一是要注重板书和板画,板书要脉络清晰,能体现本节课的重难点,板画时要规范,不随手画图。二是课堂小结时如果能让学生多谈点感受可能效果会更好。三是教师规范了解题格式,是否可以板书做个示范,并要求学生落实到位? 张先武:本节课的亮点是:学案设计简洁,到位,有梯度。语言简炼,重点突出。非重点处,惜时如金,重点处,浓墨重彩。教师功底扎实,能站在高处,指导学生学习,发散。对本节课的建议是:部分设计要调低难度,搭设桥梁。要针对学情。解题过程的书写教学重视得不够。我观察有部分好的学生会做,但都直接写在图上,解题过程不知怎么下笔。解题过程的书写直接影响中考成绩,所以我建议从初一年级起,要手把手教,要带着学生写解题过程。并且严格要求,每天的学案收上来,检查,督促学生写好。不积细流,无以成江河。小细节的处理上,还可以再精益求精。

观课议课记录表1

观课议课主题:教学情境的创设观课议课记录量表

本人评析意见:教师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的知识背景出发,创设有意义、有价值的数学问题情境,向学生提供充分从事数学活动和交流的时空。在学生充分观察、对比三只钟面异同点,充分讨论交流的基础上再作蜻蜓点水似地引拨小结,使学生在自主探索的情境中自己体验领悟到认识钟表的方法。这种课堂情境的创设生动有效,值得学习借鉴。 在以往的教学中,我们总是在听课时追求面面俱到,各个教学环节都认真听、认真记、认真评,然而听课评课看似全面,实际上重点不突出。那么如何更具针对性的解决教学问题?在新课程改革的过程中,提出了新的观念——观课议课。这看似只是换了个词语,实际上更强

调教研文化的构建。一个“观”字提醒我们课堂观察要围绕一个问题全面收集课堂信息,一个“议”字把教师作为专业主体的地位突显出来。以《0~10的认识和加减法》为例,以往的听课主要看教师的表现,看教师是否让学生掌握了加减法则,完成了教学任务,以此评价一堂课的好坏。而观课强调的是用多种感官及辅助工具收集课堂信息,在这节课中,从师生的语言行为、课堂情境、师生状态等方面围绕观课议课主题展开,比如老师不急于让学生说出数之间的关系,而是让学生想象,将翘翘板和数学问题结合,形象生动,课堂气氛也变得活跃。而在议课的过程中,让各位老师围绕共同的话题平等交流,在综合全面分析课堂信息的基础上,指出教学的主要优点和不足;议课强调集中话题,超越现象,深入对话,议出更多的教学可能性供教师自主选择。比如让各位老师提出,”如果我来上这一课,我会怎样”的话题。有老师提出在《0~10的认识和加减法》这一课中,一年级小学生的经验和思维能力有限,不能让学生强行记忆,否则碰到类似题目,下次可能就不会了。只有注意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建立数学和生活之间的联系,引发学生思考,才能让思维得到发展。 总的来说,观课议课是参与者相互提供教学信息,共同收集和感受课堂信息,在充分拥有信息的基础上,围绕共同关心的问题进行对话和反思,是对听课评课的深入和发展,促进了课堂文化的改进和教研文化的重建。

记录表格格式

记录表格格式 受控状态: 分发号:

目录 1.质量管理体系文件更改单(表CX4231) (5) 2.管理评审报告(表CX5611-1) (6) 3.评审组成员签字表(表5611-2) (7) 4.设备购置申请单(表CX6311-1) (8) 5.设备维修、三保验收单(表CX6311-2) (9) 6.工艺装备设计申请单表(CX6312-1) (10) 7.(工艺装备加工申请单表CX6312-2) (11) 8. 工艺装备验收单(表CX6312-3) (12) 9.工艺装备周期检验单(表CX6312-4) (13) 10.工艺装备返修单(表CX6312-5) (14) 11.工艺装备报废单(表CX6312-6) (15) 12.吊具周期检验单(表CX6312-7) (16) 13.过程(4M1E)监督检查记录(表CX6411-1) (17) 14.质量信息传递表(表CX6511-1) (18) 15.车间月质量考核报表(表CX6511-2) (19) 16.合同评审报告(表CX7211-1) (20) 17.合同更改记录(表CX7211-2) (21) 18.合同评审会签单(表CX7211-3) (22) 19.合同评审组成员签字表(表CX7211-4) (23) 20.首件鉴定目录表(表CX7382-1) (24) 21.首件生产总结(表CX7382-2) (25) 22.首件检验总结(表CX7382-3) (27) 23.首件鉴定证书(表CX7382-4) (29) 24.鉴定组成员签字表(表CX7382-5) (30) 25.采购产品检验请托单(表CX7411-1) (31)

二年级语文听课评课记录

二年级语文听课评课记录 ××× 时间:2009-4-22 听课学校及班级:××小学二(4)班 课题:18鸟岛 执教:××× 教学过程: 一、揭示课题板书课题:“18鸟岛” 二、组织学生观看录像(对鸟岛的初步认识、整体感知) 三、学习课文内容 (一)学习第一自然段 1、指名读第一自然段 了解鸟岛在什么地方? 2、学习第二自然段 生:轻声读第二自然段 师引导理解“陆续”并说一句话 师:这些鸟是来干什么?(生答) (课件出示)片段,第二自然段,反复品读,悟出“鸟多”(板) 3、学习第三自然段(课件出示片段) 全班齐读,学生分句,逐句学习 引导学生理解“密密麻麻、一个挨着一个”(请几个学生到台上演示) 悟出“窝多”“蛋多”(板) 4、学习最后一个自然段 (1)指名读,教师再范读的同时让学生带着问题闭上眼睛想象(如果你来到小岛上会遇到什么有趣的事或糟糕的事?) (2)指名说 四、课堂延伸,实践拓展 1、师扮不文明的游客,生有礼貌的劝说;

小学教师听课记录精选一小学语文听课记录教学 一、导入新课: 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齐读课题)

二、复习旧知: 1、这些词语还认识吗?(钓鱼、从未见过、允许、遵守规定、铭刻) 2、回忆课文写了什么?你能这些词语说出来吗?(学生回答,教师板书“钓鱼”、“放鱼”) 三、进入新课: 第一板块: 1、由学生的回答开始,教师:钓鱼和放鱼的孩子的现在的情况吗? 2、引导读课文一到四小节: A、(出示课件:汤姆——美国著名建筑设计师。他设计的作品多次获得国际大奖,日前……)他在接受采访时他对父亲让他放掉……表示感谢)我们就来看看这位设计师…… B、引导读读课文一到四小节。学生读课文。(要求自由读) 3、读书交流:一到四小节,你读懂了什么?(学生踊跃) 1) 课文写…… 2) 我感受到这里景色很美; 3)你知道涟漪是什么意思(教师不经意的随便问),我们把“涟漪”可以读得再美一些,齐读“涟漪”这一句; 4)我读懂了他们高兴:两个感叹号。 5) 我读懂了他们钓到的鱼很大:弧形(读出“大”来),还有谁知道这条鱼很大?(大家伙)而且是大鲈鱼。 6) 引导读:“哇!一条他从未见过的大鲈鱼”(三人) 7) 此时,传来了爸爸的声音。我们来读读课文中爸爸的语言。(学生读书) A. 出示课件:父子的对话:爸爸:“孩子,你必须把这条鱼放掉!”“为什么?”汤姆很不情愿地嚷起来。 B. 引导学生朗读这些话语:A、分角色;B、抓重点词语; C. 汤姆为什么要很不情愿地嚷起来? D. 汤姆不肯放鱼的原因是什么?(听课疑问:孩子们,别人回答问题时,你静

坐井观天听课评课记录

《坐井观天》听课评课记录 《坐井观天》是一篇非常有趣的寓言。它以短小、简单、浅显的故事表达了一个深刻的道理。小鸟从天上飞来,说天很大;青蛙坐在井底,说天很小。王艳敏老师在教学中注重加强朗读和发展学生思维,引导学生通过认识和感受故事中的生动形象理解课文内容,领会成语的意思。 一、以疑引读,读中释疑 在导入环节,王老师从“说说你知道的成语”着手,引出“坐井观天”并板书,在板书时提醒学生注意“观”字最后一笔的写法,并让学生说说“观”的意思,最后引导学生质疑“坐井观天”的意思,使学生带着疑问进入初读。这样的读,是有重点有目的的。 然后就是释疑了,教师通过直观、形象的图画帮助学生理解“井沿”即井口的边,并让学生张贴小鸟和青蛙各在井的什么位置;让学生联系生活实际,理解“大话”就是“吹牛”;联系句子和上下文,通过读,找小鸟说的话:“飞了一百多里,口渴了,下来找点水喝。”理解“无边无际”就是“非常大,大得没有边际”,并扩展思维,除了天无边无际,哪些事物也能说无边无际:沙漠、宇宙、大地、草原……教师再因势利导,指导学生有感情地读出小鸟赞叹天很“大”的语气。学生通过质疑引读,在思考后自己解开了心中的疑问,思维得到了较好的锻炼。 二、重视语言文字的训练 这次语文研训活动的主题是“课内外书面作业的有效设计与实施”。在教学中,王老师巧妙设计了两次小练笔,巩固并综合运用了在课堂上学习的语言文字。 如,在学习了“无边无际”一词后,出示沙漠、草原等的画面,让学生用“______无边无际的,大得很哪!”的句式说一说,不仅进行了语言拓展,更是在语言训练中进行了有效的朗读训练,学生读好了小鸟口中天的“大”。再如,跳出井口后的青蛙看到了什么会说些什么让学生用“青蛙听了小鸟的话,真的跳出了井口,它一下子惊呆了,看见____________,于是对小鸟说____________,小鸟说____________。”的句式说一说,这样的说话训练不仅巩固了课文中所学的知识,而且通过语言文字的运用,使学生把知识转化为能力。

小学数学观课议课案例

小学数学观课议课案例 到这个题目,也许老师们会产生疑问:什么是观课议课?它与传统的听课评课有何不同?怎样实施观课议课?今天,我就和老师们来共同学习。 什么是观课议课?我们先从新课标对评价的定义来看,新课标对评价的定义是:促进学生的终身发展和教师的专业发展。新理念下的有效评课不仅仅是对课堂过程与结果的价值判断,更重要的是通过评课促进学生充分发挥其主观能动性,积极参与到课堂学习中,同时引导教师对课堂教学活动进行深入的观察研究、分析思考,从而更好地调控课堂进程,改善自己的教学行为,保证教学活动有效顺利地开展。新课程理念下的评课必须改传统一味评论老师的教学设计、方法、教态、语言等内容,采用一种观课、议课的方式进行,由以往对一节课单纯的成功或失败的价值判断转变为效益研究,由讲听对立到讲听合作,由工作任务到研究课题,由自然听看到专业观察。这样的评课,是保证课堂教学改革成果得以推动的有利因素之一,是能够使听课者、授课者双方获益的有效方式。新理念下的评课最终目标是开展研究,促进发展,也是实现课堂改革、学生发展、教师自身提高的需要。因此,听课、评课的概念已悄然演变成“观课”、“议课”。 在传统的听课中,听课者主要是跟踪信息流,捕捉知识点,因此主要手段是“听”。而现代课堂正由“教知识”向“教学法”转变,教师的主要作用已经不是讲解知识,而是实施教学双方交往互动活动的组织,除了要“听”信息的传输外,还要“看”师生的活动,因此,“观课”的理念应运而生。 至于“评课”,我们可以从“评”字的意思来看。什么是评?评就是评论、批评、评判。评课,可以理解为就是对一个教师的课进行价值高低、是非、优劣的判定。而“议”是议论、评说,含有共同协商讨论的意思。“议课”就是对一个教师的课进行协商、讨论,发表各自的意见。协商产生的意见不担负评判教师教学好坏的职责。老师们可以敞开心扉,谈自己的感受,谈设计者的预设目标,谈获得的实际效果,谈事后的处理技巧。可以谈教师课堂上的各种行为与教师的能力细节,谈他的课堂设计及其他可能存在的设计。 由“听课评课”到“观课议课”是课堂教学变革的需要。1、观课议课是一种平等民主的教学研究文化。教师参与的课堂观察是一种合作行为。课堂观察需要教师间的合作,要由既彼此分工又相互合作的团队来完成。教师借助于合作共同体探究,并且开展专业对话和自我反思,促使合作共同体的每一位成员都得到应有的发展,有助于学校合作文化的形成。2、观课议课是一种积极参与研究的工作方式。教师的日常生活,是一种“专业学习”,也是“合作学习”。观课和上课具有同等重要的地位,“他山之玉,可以攻石”。课堂观察不仅是促进教师专业发展的主要途径,更致力于改变教师的生活态度和工作方式。从接受到参与,从被动到主动,彼此互助,共同进步。3、观课议课是一种探究课堂教学的主要方法。教师参与的课堂观察是有系统、有计划的观察活动。教师在具体实践中经历了课前交流、课中观察、课后分析这三个环节。课前交流,合理分工,确定观察对象,明确观察点;课中合作观察,运用观察量表记录观察情况;课后调整观察资料,处理观察数据,进行理性分析。这种方法不是孤立地看待教学行为,而是通过现象观察、对话研讨等方式对观念、行为、效果等进行整体研究,它的出发点和归宿点都是基于学生课堂学习的改善。在这个过程中,教师也不断地得到改进和提高。

听课评课记录 (5)

听课评课记录 时间:20xx.9.29 地点:二年级教室 参加人:白秀荣苏红艳杨莹张宇高艳吴桂荣 主讲人:宋丽娟 课题:(语文)欢庆 活动程序: 一、主讲教师讲课(详见听课记录) 二、教室反思课堂教学 三、听课教师评课 白秀荣:1、导入好,学生看图听配乐朗诵,激发学生兴趣,很快进入学习状态,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 2、体现学生主体,尊重学生,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 合作交流能力,培养学生的自信心。 3、识字教学方法得当,音、形、义的教学,帮助学生掌 握识字方法,写字指导到位。 不足:1、字义的理解,如果能放在具体的语言环境中,放在句子中,放在文中的理解会更好。 2、小组比赛,没评结果,如能评一评,会起到更好的效 果。

时间:20xx.9.30 地点:四年级教室 参加人:白秀荣苏红艳张宇张亦第孙美慧高艳吴桂荣主讲人:杨莹 学科:语文 课题:题西林壁 程序:1、讲课 2、反思 3、评课 白秀荣: 1、诗一般的语言引入,让学生在欣赏优美画面的同时也在欣赏优美的语言。营造了良好的学习氛围,学生兴趣高涨。 2、理解诗句的同时联系学生生活实际,达到德育教育的目的(怎么看清事,怎么评价人) 3、培养学生良好的思维品质,拓展思维,拓宽知识面 4、帮助学生掌握学习诗句的方法:读、理解、背、默写 建议:读诵让学生互评,什么地方读得好,什么地方读的不好,谁能读的更好,这样更具有挑战性,也培养学生倾听、评价、补充能力。 孙美慧:意境优美、注重细节、由浅入深;配乐优美,知识讲解同时育人方法独特,有些问题难度较大,放低问题高度。张宇:环节衔接优美;学生语言表达完整。

赵静:默写,如果先让学生抄写一遍再默写,会写的更准确。苏红艳:阅读古诗文的学习方法很重要,本节课教师遵循学生认知规律,帮助学生掌握科学的学习方法,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随堂听课评课记录

随堂听课评课记录 听课、评课是教学研究的有效手段。在倡导大力开展校本教学研究的今天,大力开展听课评课活动、研究并改进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尤其显得重要。以下是随堂听课评课记录,欢迎阅读。 一、复习导入。 1、师:小朋友,想去梅花山看梅花吗?先来读一读该课的词语,读对了词语,咱们就去看梅花。 2、(课件出示生字词) “开火车”读生词,齐读生词。 二、精读课文。 1、过渡:现在,就让咱们跟随小作者去看梅花吧。 2、学习第一自然段。 ⑴出示课文的第一自然段。(出示课件) 红笔标出:“盛开的梅花,你挨着我,我挨着你,像蓝天下的片片彩云,那一朵一朵的梅花,晶莹透亮,散发出淡淡的清香。” 指名读句子。 自由读。(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边读边想) 【评:在教学过程中教予学生读书的方法,引导学生变机械的阅读为思考性的阅读】 ⑵小朋友,你们读了这句话想到了什么?说说看。 指名说。师生交流:(出示课件) ①盛开的梅花,你挨着我,我挨着你,像蓝天下的片片彩云。

“盛开”完全开放,“你挨着我,我挨着你”是说花非常之多之密,“像蓝天下的片片彩云”是说花儿色彩绚丽,开遍山坡。 ②“那一朵一朵的梅花,晶莹透亮,“散发出淡淡的清香”。 “晶莹透亮”写出梅花的光亮可爱,“散发出淡淡的清香”写出梅花的香味雅而不俗,沁人心脾。联想到那首王安石的《梅花》:遥知不是雪,为暗香有来。“暗香”就是指这淡淡的清香。 教师根据学生的回答,用红笔标出“片片”、“清香”、“淡淡”、“彩云”、“晶莹特亮”、“挨着”。 【评:充分发挥学生在课堂上的主体性。学生生动化的语言,教师机智地引导,让学生从文本对话中再现生动形象的梅花山画面,“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每个学生在自己的眼中构建了一个美丽的梅花山,更好地辅助学生理解课文,读好课文。】 ⑶指导朗读 ①师:小朋友们想象中的梅花上可真是美不胜收阿!让我们一起去看看吧! (播放配音录像) 【评:先在文本对话中引发学生的思考,进行自我艺术世界的构建,再给学生以视觉的冲击,完善艺术世界的构建,使学生更好地理解课文。】 ②“盛开的梅花,你挨着我,我挨着你,像蓝天下的片片彩云”。(出示课件) 梅花多吗?美吗?

小学语文评课重点学习的记录标准表格格.doc

执教 教师 评价 项目 教学目标确定 (8 分 ) 教学内容组织(20 分) 教 学 实 施 (40 分) 游集小学语文评课记录表 教学 执教执教 内容 年级日期 得 评价要点分值小计 分 符合二期课程标准的要求,符合认知规律和班级学生实际 4 教学设计关注学生情感与态度,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 4 准确把握教材的内容结构,体现教学内容的科学性、准确 5 和逻辑性。 注重知识的内在联系,内容呈现方式有利于学生学习 5 教学容量合理,准确无误地挖掘教材内涵,实现情感与态 5 度,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的同步提高。 以教材为基本线索,合理利用生活资源,做好教学内容适 5 当延伸。 课堂教学程序安排恰当,时间分配合理,环节过渡自然, 5 学生自主学习得到充分体现。 创设合理适时的情境,学生有浓厚的学习兴趣,积极主动 5 地投入到学习活动中去。 有一定的自主学习的时间和空间,学生能在不断的交流、 5 合作和对话中,经历知识形成的过程,不断地对知识进行 体验和探究。 关注每个学生的发展,分层教学,分类指导,重学生对问 5 题的不同理解。 结合课题研究,注重教法的研究和学法的指导,注重学生 5 能力和素养的培养。 科学安排课堂练习,练习内容既有针对性、层次性和挑战 5 性。练习的形式适度发散,具有开放性。

教师积极评价学生的学习过程,激发学生的主体意识,使 5 学生获得成功体验,有利于促进学生的发展。 综合使用学具、教具、现代教育技术等各种教学媒体,实 5 效性强,做到媒体与学科教学内容的有机整合。 学生学生思维活跃,学得轻松愉快,全体学生得到较好发展。 6 状态善于思考,勇于提出问题,有独到见解和感受。 6 (18 分)学生对知识技能的掌握符合课标的要求,学习成效好。 6 仪表端庄,充满激情,举止得当; 2 教 2 态度和蔼,师生平等相处,尊重、爱护每一个学生。 师 3 教学方法和手段使用恰当,突出引导性和启发性;实验操素 作规范,媒体使用熟练。 养 (10 分) 基本功扎实,语言规范准确,生动形象,逻辑严谨,板书 3 布局合理,重点突出;课堂应变、调控能力强。 个性与特教学在某些方面有突出的特色(如灵活的教学机智、教师 色( 4 分) 4 的感召力、练习设计、教学方法、手段的运用艺术等。) 不合格合格良好优秀 总体评价 (59 分以下)(60 分 ~ 79 分)(80 分 ~ 89 分)(90 分以上 ) 评价人

加几听课评课记录

加几听课评课记录 This manuscript was revised by the office on December 10, 2020.

《9加几》听课评课记录 1、教师能面向全体学生,利用微课程激发学生的深层思考和情感投入,鼓励学生大胆质疑、独立思考,引导学生用自己的语言阐明自己的观点和想法。能按照课程标准和教学内容的体系进行有序教学,完成知识、技能等基础性目标,同时还要注意学生发展性目标的实现。 2、教学是教师与学生交往互动的过程。教师能有意识地营造民主、平等、和谐的课堂氛围。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能科学合理地进行分工合作,会倾听别人的意见,能够自由表达自己的观点,遇到困难能与其他同学合作、交流,共同解决问题。 3、《9加几》是20以内进位加法的第一课,它是在学生掌握了10以内的加减法、10加几的口算加法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同时它又是以后学习20以内进位加法的重要基础。本节课的重点是让学生在运用多种方法计算9加几时,体会到“凑十法”的优势,并能掌握凑十法的过程。这一节的内容是通过观看微课程视频,直观理解凑十的过程,掌握凑十法,从而突破本节课的难点。 4、教师能有效改变课程实施过于强调接受学习、死记硬背和机械训练的现状,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的学习方式。.教师能够有效地组织和引导学生开展以探究为特征的研究性学习,使接受与探究相辅相成,学生的学习境界更高,学习效果更好。 5、教师能合理组织学生自主学习、合作探究,对学生的即时评价具有发展性和激励性。教师从学生熟悉的校园运动会入手,使学生感

受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数学就在我们身边。整个教学过程,都是由学生自己提出问题,再探索出解决问题方法。教师不仅让学生在这个自主学习的活动中主动、积极表现自我,同时也注意用激励的语言评价学生的学习过程,让学生获得一种积极的情感体验,树立学好数学的信心。 6.学生能够自学的内容,教师让学生自学;学生能够自己表达的,教师鼓励学生去表达;学生自己能做的,教师放手让学生去做。课堂上学生动起来了,课堂气氛活跃起来了,小组讨论、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也用起来了。让学生在活动中学习数学,重视学生学习的过程,让学生亲自体验知识的形成和发展,这是《标准》中提倡的新理念。《9加几》一课的教学中,教师在小组内让同学交流,然后各组汇报。学生们有的用点数、还有的用接着数的方法、也有的用凑十法等多种计算方法,通过获得丰富的感知,发现多种解决问题的方法。在学生的汇报中我们看到,由于留给学生充分发表想法的时间与空间,学生的思维是生动活泼的,提出了多种9加几的计算方法,这些算法都是学生在动手操作、自主探索、合作交流中动脑思考获得的,有些还非常具有创造性。另外,学生通过动手操作,从直观上了解“凑十法”的算理,并通过叙述计算过程,内化为计算方法,掌握“凑十法”的计算方法,体验“凑十法”的思维过程。

音乐课听课记录及评课

音乐课听课记录及评课.txt不相信永远,不拥有期待,不需要诺言当你不能再拥有的时候,唯一可以做的,就是令自己不要忘记。王子之所以能口奂酉星目垂美人是因为王子用心了我能口奂酉星什么怎样定听课记录? ------------------------------------------------------------------------ 音乐课听课评课 [ 20xx-6-8 15:57:00 | By: 郎洁 ] 6月3日王夏娟长大要当宇航员 王老师的特点,将动作融入音乐中,是我非常喜欢的,我也经常为了帮助小朋友记忆,会给歌曲配上一些简单易做的动作,学生都非常喜欢。王老师通过问小朋友将来要做什么来导入新课《长大要当宇航员》自然,在发现小朋友有个节奏没唱好时,没有直接的说出错在哪,而是让小朋友自己来发现,这样小朋友更容易记住自己犯的错,并会一直提醒自己,这个方法很好,以后我也来用用,看来英语和音乐还是有些互通之处的!! 6月4日徐琴华金孔雀轻轻跳 金孔雀轻轻的跳,在徐老师的柔声细语中,在杨丽萍唯美的孔雀舞的带领下,了解了傣族的民族文化,了解了葫芦丝,一步步的进入歌曲,学生不仅可以学会长这首歌,还知道了很多其他知识。徐老师在学生唱歌时的感情上花了一点心思,是的有感情的唱歌才能将这首歌演绎的完美。 武当路小学古东霞 20xx年6月10日去东风小学听了两节音乐生本研讨课受益匪浅,感触颇多。两位老师的授课,各具特色,亮点纷呈。她们设计精巧,语言精练。无论是在知识结构,授课方式上都充分体现了以生为本的新型音乐教育理念。为学生提供了感受音乐、表现音乐、创造音乐的广阔空间。切实做到了“让学生在音乐中感受美、学习美、创造美”。两位老师的基本功扎实。在她们的音乐课中无论是教师的表演,还是教师的语言、教态都显示了一个音乐教师扎实的音乐素养。评课如下: 李兵老师的《芦笛》一课让我耳目一新,给我的整体感觉是:课上的自然,流畅,巧妙。课中闪现了很多的优点:导入巧妙,教学方法灵活多变,教学材料运用得当,教态自然,语态亲切,教学基本功好,活动组织得当有效等等。这堂课也使我感触颇多:一堂好课教师的肢体语言是很重要的,尤其是作为一名音乐教师,肢体语言要做到美、有号召力、能够起到带动学生的作用,能够起到示范的作用。我觉得李老师就做的非常。 音乐课听课评课

观课评课记录

听课记录 题目:武术基本功串联 一、开始部分: 课堂常规 二、准备部分: 游戏:“斗鸡” 展示图片,学生上场展示,宣布比赛规则;组内先对抗,选拔优胜者,然后各组优胜者对抗,胜者将获得这堂课的“奖励卡”。游戏时注意安全,游戏后的评价。 三、教学部分: 1、进行武术动作专门性的练习: (1)基本手型游戏:拳、掌、勾。 (2)基本步型并步、开立步、弓步、马步 2、展示李小龙图片,引出本节课的主题,武术基本功串联。 3、分组,划分场地,提出自主学习、合作交流的要求,教师指导学习。 4、教师讲解示范。 5、学生自主练习,注意安全,教师巡回指导。 6、拳王争霸赛。每组选出一名代表上场展示自学成果。 7、教师评价。 三、结束部分: 1、太极拳放松 2、教师评价 3、布置作业 4、收回器材 评课稿 在这堂课中,充分体现了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的融合统一,使学生在一种轻松的愉悦的心情下掌握所要学习的本领。 通过“斗鸡”游戏,激起学生学习的乐趣,通过剪刀石头布的衍生转换成拳掌勾游戏,让学生灵活学习,教师的动作示范不仅是给了学生一种直观的视觉感受,而且促使学生在欣赏的同时

不知不觉中掌握不同的步行和手势的变换。每一位学生均能够主动地进行学习尝试、探索不同的姿势变换,使原本枯燥乏味的练习充满了比赛的激情,教师不失时机地对学生的动作加以正确的规范要求,学生也能够较好的接受和理解。通过完成任务的方式,使学生学会自主学习,合作探讨,相互交流。 教师对李小龙照片的展示和讲解,更使学生对武术的由来有了更深一步的认识,知道经常习武可以起到强身健体的作用。武术的教学在课堂教学中采用的示范教学法,示范是武术教学中最易被学生接受的方法,示范在直观教学中占主导地位,它可以使学生了解所有动作的形象、结构、要领和方法。张老师正确而优美的示范动作不仅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更激发学生习武的自觉性和积极性,虽然只是简单的几个动作,可是学生的学习的积极性却被调动了起来,不是跟着老师被动的掌握动作的组合,而是充满激情的学做武术动作。集体随口令学完后再请学生自己参与表演,更给了学生自我展示的天地,让学生在看的同时体验武术的那种精气神给人所带来的那种蓬勃的感召力。最后集体的巩固和提高,更坚定学武能增强体质的信念。 总的看来,张老师的这节课是成功的,充分体现了教师主导学生的主体作用,课堂气氛活跃,达到了较为理想的效果。

评课议课记录范文

评课议课记录范文 观课议课活动实录 课前交流: 一、作课人作课前预设说明 课题:分数能否化成有限小数的规律 作课人:商国辉 时间:5、18 关注点:学生的思维真正地参与到知识的形成之中。预设及说明 (一)课始激趣,创数参与 1请学生说一个分子是1的真分数。 2把真分数化成小数,(不能化成有限小数的得数保留3位小数。) 3跟据分数化成小数的结果,你感觉到上面的分数可分为哪几类? 预设目的:数学课程标准中强调:从学生已有的经验出发,让学 生自己说数,从说的过程就引导学生参与到学习之中。研究分子是1的真分数,是为了将低本节课的难度,让学生研究什么?为什么要研究分母作准备。 (二):定向探究参与 1、刚才这些真分数有的能化成有限小数,有的不能化成有限小数,你想,一个真分数能否化成有限小数和分数的什么有关? 2、否化成有限小数和分母有着怎样的关系? 3、探究。(可能出现奇偶数、质合数方面的猜测) 4、汇报总结。

5、验证与推广。 刚才我们研究的分数分子都是1,这个规律对于分子不是1的分 数是否有用呢?判断下列分数是否化成有限小数: 总结:规律也同样适用于分母不是1的分数。 6、典型例能否化成有限小数为什么?强调:必须是最简分数。 7、为什么分母中除了2和5以外没有其它的质因数的数就能化成有限小数?预设目的:本阶段从分子为1的真分数中猜测规律,验证规律,然后再推广到一般的规律,最后再到典型的分数中。主要是渗透从特殊到一般再到特殊的认识规律的思想方法,让学生在参与探究的同时掌握科学的学习方法。 (三)、巩固成果,课尾余趣 1、判断 因为30=2×3×5,所以不能化成有限小数。 因为30=2×3×5,所以不能化成有限小数。 2、作业:下面的分数,哪些能化成有限小数,哪些有能化成有限小数? 3、给同学或父母讲一讲今 二、准备观课教师交流: 常亚歌:让学生参与到知识的形成之中,你准备采取哪些方式让 学生的思维真正地参与到学习中去? 商国辉:学生只有思维的参与,才能算得上是真正的参与。这节课,我根据我班学生的情况(年级中成绩不太理想的学生集中的班级),

记录表格大全

目录 记录一览表 (1) 文件发放/回收记录 (2) 文件销毁清单 (3) 修改通知单 (5) 受控文件清单 (6) 文件借阅复制记录 (7) 文件归档登记表 (8) 外来文件登记表 (9) 管理评审计划 (11) 管理评审报告 (12) 管理评审记录(首页) (14) 纠正和预防措施处理单 (17) 培训申请表 (20) 培训记录表 (21) 年度培训计划 (22) 培训考核记录 (23) 内部联系单 (24) 年度审核计划 (26) 内部审核计划 (28) 内部检查表 (29) 不合格项报告 (30) 内部质量管理体系审核报告 (32) 内审会议签到表 (33) 年度质量检查表 (34) 季度质量检查表 (36) 固定资产实物台账 (38) 固定资产购置申请表 (40) 固定资产购置清单 (42) 固定资产转移申请单 (43) 固定资产借用登记表 (49) 固定资产出售申请表 (51)

车辆借用申请表 (54) 固定资产维修、保养记录 (55) 车辆档案登记表 (57) 车辆保养、维修申请表 (58) 办公设备盘点表 (60) 中船重工物资贸易集团武汉有限公司用车申请单 (62) 车辆离汉备案表 (63) 安全防火检查记录 (64) 合同执行情况统计表 (66) 专题会会议纪要 (68) 中船重工物资贸易集团武汉有限公司用印单 (69) 发文稿纸 (70) 公司办公会决议督办事项落实反馈表 (72) 公司办公会决议督办整改事项落实反馈表 (73) 公司办公会决议督办、落实反馈表登记 (75) 供方质量保证能力调查表 (77) 供方评审记录 (78) 合格供方名单 (80) 合格供方档案 (81) 岗位能力确认表 (83) 传真及电话记录 (84) 审评号: (85) 公司签订合同(协议)申报表 (85) 采购及销售合同(格式合同) (87) 合同执行情况统计表 (88) 销售过程跟踪表 (90) 部门合同申报记录汇总台账 (92) 合同变更情况表 (94) 合同诉讼情况表 (96) 合同违约记录表 (98) 合同执行小结表 (100) 公司出库单 (102)

观课议课记录量表

观课议课记录量表

听课教师: 听课议课是学校领导了解教学、指导教学,教师之间相互学习,探讨新的教学方法,提高课堂教学水平的重要方法之一。我就我校观课议课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一、观课 1、听课准备 (1)学识准备 熟悉课程标准,充分把握教材。按课程标准应做到4个弄清:①弄清教学目的任务;②弄清教学建议;③弄清规定的知识体系;④弄清限定的知识范围和深度。 (2)心理准备:听课要做到诚心、虚心、专心、细心、公心; (3)情况准备:要了解听课班级学生的基本情况,如学生学习基础,智力和班级管理情况;要了解任课教师有关情况,如学识水平,工作态度、教学经历等。 2、听课要领 (1)全身心投入:听课者要想获得理想的听课效果,要保持注意力的高度集中,全身心地投入。 (2)掌握观察要领:一节课成功与否,不仅仅在于教师讲了多少;更在学生学会了多少。所以听课应从单一听教师的“讲”变为同时看学生的“学”,做到既听又看,听看结合,注重观察。有人把听课又说成看课,这是有一定道理的。 3、听课记录:一是教学实录;二是教学评点。而在记录本上的体现,左边是实录,右边是评点。 二、议课: 议课是一种说服的艺术。说服,就是求和谐、求愉快、求发展。说服是一种技巧,说服是一种智慧。善于说服别人,首先应善于说服自己。充分尊重别人,是说服别人的心理基础;以理服人,是让人心悦诚服的保证。 1、评课原则 (1)实事求是的原则:要坦率诚恳,要本着公正、实事求是的态度,实话实说是体现评课者责任心的问题,也是给执教者学习的机会,切不可敷衍了事,那样对不起同事的劳动。 (2)针对性原则:评课不宜面面俱到,应就执教者的主要目标进行评述,问题要集中明确,

观课评课记录

观课评课记录 公司内部档案编码:[OPPTR-OPPT28-OPPTL98-OPPNN08]

观课、评课记录 观课时间:4月1号第三节课 观课人员:刘玉合,杨培俭,张先武,郭丽敏,赵杰 观课地点:八年级11班 评课时间:4月1号第六节课 评课人员:刘玉合,杨培俭,张先武,郭丽敏,赵杰 评课地点:办公楼四楼小会议室 评课内容: 刘玉合:整节课,可以说是化繁为简、重点突出、条理清晰、层次分明。通过解决情境引入,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学会发现、构建直角三角形,从而利用勾股定理解决实际问题。两个例题层次分明,第一个例题让学生自主探究,第二个例题先独立思考,再合作交流。而且每个问题解决完后,都让学生思考它是一个怎样的数学问题。让学生感受到每一个实际问题都可以转化为数学问题,为后面总结方法做了铺垫。不足之处:勾股定理的两个作用是(1)在直角三角形中,已知任意两边求第三边的长.(2)在直角三角形中,已知一边及另两边的大小关系,求出未知的边.本节课讲的是勾股定理的应用,而本节课的例题只涉及第一个作用,没有涉及第二个作用,这样就不全面,所以最好补充一个这样的题目,从而总结出勾股定理的两个作用。 杨培俭:本节课的优点是:明确目标,创设情境激发兴趣。实践交流,循循善诱突破难点。

关注细节,培养学生良好习惯。不足之处:一是要注重板书和板画,板书要脉络清晰,能体现本节课的重难点,板画时要规范,不随手画图。二是课堂小结时如果能让学生多谈点感受可能效果会更好。三是教师规范了解题格式,是否可以板书做个示范,并要求学生落实到位? 张先武:本节课的亮点是:学案设计简洁,到位,有梯度。语言简炼,重点突出。非重点处,惜时如金,重点处,浓墨重彩。教师功底扎实,能站在高处,指导学生学习,发散。对本节课的建议是:部分设计要调低难度,搭设桥梁。要针对学情。解题过程的书写教学重视得不够。我观察有部分好的学生会做,但都直接写在图上,解题过程不知怎么下笔。解题过程的书写直接影响中考成绩,所以我建议从初一年级起,要手把手教,要带着学生写解题过程。并且严格要求,每天的学案收上来,检查,督促学生写好。不积细流,无以成江河。小细节的处理上,还可以再精益求精。 赵杰:整堂课体现了教师良好的专业素养,思路清晰,目标明确,过程流畅。是一堂值得我学习的好课!我认为基础练习讲完后,还可以向学生指明这道题给出了一种测量不能直接到达的两点之间距离的一种方法。 郭丽敏:我认为这堂课设计凸显智慧,教师在随意中透着严谨,在细节中彰显功底,是一节值得肯定、值得我学习、借鉴的好课。本堂课需改进的地方:1、课堂活跃性有待加强。?2、课堂上要给学生提问和质疑的空间。?3、教师感染学生的能力要加强。

小学英语观课评课稿共篇

篇一:评八里小学英语课评课稿 评八里小学英语课评课稿 三元桥小学朱琳玲 第一次听八里中心小学的乔老师的英语课,感触颇深。 乔老师执教的这节英语课思路非常清晰,从free talk中自然导入本课的课题,由学生熟 知的节日引入新学节日,从熟悉的节日所做的事,再引导学生学习诸如“visit friends”等一类新学的动词词组,乔老师并没有单纯地说教,而是通过各式图片从视觉方面着手,刺激学生 的感官,根据心理学研究,人对初次接触的材料会具有很深的印象。这样,学生对于每个节日的 风俗习惯就能够灵活掌握了。 她还通过游戏让学生猜相关的节日,进一步巩固新学词句,游戏中所提供的key words, 也为接下来所教授的新句型提供了可说的材料。有点不足之处可能还有一些节日的风俗有点相似,给学生猜带来了一定难度,毕竟是新授单词最好还是要多呈现和挖掘该节日相关特征。另外,个人觉得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调动的可能还不够,也可能学生到了高年级参与性,学习英语 的积极性明显低于中低年级的同学,这就要求我们老师要想方设法多方位刺激学生的思维,让 学生成为课堂真正的主人。很多学生都能说的很好,这主要和老师夯实基础密不可分。乔老师 在整个教学过程中,都很注重学生语音语调的培养,让学生不断模仿自己的读音,学生整堂课 听的也很认真,课堂小练笔,学生完成的情况还不错,但发现留给学生思考的时间可能有点短。主要是所填内容确实比较多,再加上毕竟是新授课很多同学对相关知识掌握的还不是很牢靠, 乔老师这节课的许多操练形式非常丰富多样,值得我好好学习。 在乔老师课上学生学习英语的积极性和热情被完全调动起来,这样的课堂氛围更体现出新 课程标准提出的和谐和民主,让孩子们快乐学英语。 每次听课都觉得自己成长不少,收益良多,希望自己能够多和其他老师取长补短,不断积 累经验上好以后的每一节英语课。 篇二:小学英语教师评课稿 小学三年级英语课观课稿 宋林平老师的这节课非常成功,是我们学习的典范。 这节课亮点很多,听了这节课,我受益匪浅。开篇儿歌的朗读,不仅可以激发学生的兴趣,还可以培养学生的语感和对单词的熟悉程度。让学生迅速地进入英语学习的氛围。而且儿歌的 训练还为后面单词的操练做了很好的铺垫,通过熟悉的儿歌操练单词,学生朗朗上口,印象深刻,兴趣也很浓。 宋老师很注重难点的分解,将难点在各个环节中各个击破,以及前后知识之间的联系。如:dinner is ready.这句话有两个生词,一下子教下来学生肯定很难接受,宋老师就在开始的时候,通过课堂常用语are you ready?将ready输入,学生对于ready一词的发音已经不成问题。dinner is ready.这句话也就容易多了。再如chopsticks一词是一个合成词,对于高年级学生来讲这都是一个难点,何况是三年级的小朋友,但是宋老师却巧妙的将儿歌four,five,six,pick up sticks.拿出来。 sticks学生已经很熟悉,并且会有恍然大悟的感觉,不仅教 会了学生学习的方法,也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儿歌。起到一个相辅相成的作用。对于我们听课 老师来讲,除了耳目一新,佩服他的设计之外,也从中学到了很多。 宋老师的每一步教学总是问后面的教学做铺垫的,儿歌是这样,句型也是如此。如:她复 习了句型:what can you see?让学生进一步熟悉这个句型,为后面单词的引出和操练做了一 个很好的铺垫。give me____.这个句型,她则通过食物激发学生的兴趣,同时也给学生创造了 运用语言的环境,培养了学生运用语言的能力,给我们充分展现了情境教学的魅力。这一点在 其他单词的教学上也有很好的体现,所以说宋老师的课除了让学生学会知识之外,更重要的是 提升学生运用知识的能力。 宋老师的媒体做得也很棒,put_____ in the _____. put_____ on the____.这一句型对 于三年级的小朋友来讲还是很难的,宋老师则通过生动的媒体,化解了这一难点,同过盘子和 碗两件物品,将不同的东西放进去,盘子用on,碗用in,媒体的演示一目了然,同时也大大激发了学生的表现欲望。让学生不仅能说而且会用。 总之宋老师的这节课容量还是比较大的,但是由于她善于分解难点,因此学生的反应还是 不错的,学生都愿意讲,愿意说,学习的欲望很浓。这节课环环相扣,层层递进,尤其注重学 生运用知识的能力的培养。在听课的过程中,我不断惊叹,惊叹她设计的巧妙,惊叹原来他之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