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牡丹亭》与《罗密欧与朱丽叶》的比较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牡丹亭》与《罗密欧与朱丽叶》的比较

16世纪末,东西方两位最杰出的戏剧大师——汤显祖与莎士比亚分别完成了世界文学史上讴歌爱情、追求自由的不朽名剧——昆曲经典《牡丹亭》与爱情诗剧《罗密欧与朱丽叶》。两剧创作时间相差只有三年,且各自代表着东西方戏剧文化的光辉成就。两部戏剧无论是在人物形象塑造,抑或主题思想,还是美学形态、表演方式上均体现出中西方文化的独有魅力。四百多年来,这两部巨著经久不衰,至今仍在舞台上盛演,早已超越了时空的限制,成为中西文化艺术标志性符号之一。

两部戏剧作品的女主角形象之比

杜丽娘:毫无疑问,《牡丹亭》中描写得最成功的人物形象是杜丽娘。杜丽娘是一个典型的中国古典美女,作为名门宦族的小姐,她长于深闺,从小接受严格的封建教育,不能稍有越礼出格。在“闺塾” 一场中,她“嫩脸娇羞,老成尊重",矜持温顺的性格展现无遗。然而沉重的思想枷锁慢慢地使这个花季少女越来越苦闷,引发了她对周遭一切的怀疑和不满。及至游园,那暗暗生长的情思终于变得明晰。春天的妩媚的景色激发了她要求身心自由的觉悟。情欲已然苏醒,等待着一次爆发。终于,“惊梦"中她获得了爱情,并在梦中完成与柳梦梅的爱欲交融。苏醒后她更加深了要把梦境变成现实的冲动,“寻梦”正是她反抗性格的进一步的发展。然而梦中幻景,现实难寻。正因梦境不可得,理想不能遂,杜丽娘甘愿选择自我结束这“如花美眷” 般的生命,将自己的一片深情永远留在这梦中的春光里。

但杜丽娘的死只是她抗争之路的另一个开始。杜丽娘她的游魂居然与柳梦梅再续前缘。为情人而死去,也为情人而再生;为理想而牺牲,也为理想而复活。回到现实阳界的她,又要面对父亲对她爱情的百般阻挠。最终杜丽娘在朝堂之上慷慨陈词,感动了皇帝“敕赐团圆”,与柳梦梅成婚。这正是社会、观众对生死至情与人欲合理的肯定与褒扬。

朱丽叶:朱丽叶是文艺复兴时期人文主义者所理想的新女性形象:美丽纯洁,善良温和,忠贞不屈。她的择偶标准是既要自己喜欢,又要符合父母的心意。然而一旦真爱来临,她却陷入命运的捉弄中,她爱上了自己的家族仇人。她忧郁、她担心,但花园幽会后,她不顾家族宿怨的禁忌,大胆地接受罗密欧的爱情,与罗密欧秘密举行婚礼,表现了她“离经叛道"的精神。罗密欧被放逐后,她勇气和机智更是淋漓尽致地展现。面对父母的逼婚,她一方面假意屈从,一方面向求助于神父。对于真爱的无比虔诚,让她接受可能不再醒来的考验,毫不犹豫地服下神父给她的“毒药”。当她从“死亡"中醒来的第一句话是询问自己的“夫君”;当得知罗密欧已死,她又拒绝神父的救助,在爱人身边自尽殉情。可以说,她有如一株出淤泥而不染的水莲花,亭亭玉立而纯洁明净,虽经风霜仍飘散着浓郁的芬芳。

通过以上论述,我们能看到杜丽娘与朱丽叶其实有着很多相通之处。她们出身高贵,杜丽娘是官宦小姐,朱丽叶是贵族千金,美丽动人,并且聪明温柔。她们都有一位爱她们并为她们所爱的男子。但更为重要的是,她们一样都具有强烈的反抗精神和争取爱情自由的决心。当她们的爱得不到家庭、社会认可的时候,她们不惜用生命去抗争,最终赢得了周围人的认可。然而受中西文化背景的影响,两个人物形象之间的差异还是很明显的。

两部戏剧作品艺术理念的殊途同归

虽然《罗密欧与朱丽叶》与《牡丹亭》两部作品的产生并无历史文化渊源。但两者所体现的美学形态,均是古典戏剧美学理论的模式。它们都追求内在的最终的“平衡”、“和谐”,且都以“大团圆”作为结束方式。只不过《罗密欧与朱丽叶》里的“大团圆”方式是反向的。《牡丹亭》则以正向“大团圆”的方式结局。这些都体现了中西方古典戏剧艺术理念的殊途同归。《罗密欧与朱丽叶》体现的西方古典悲剧美学:西方戏剧的兴旺始于古希腊。当时由于戏剧

影响巨大且定型程度比较高,出现了亚里士多德的《诗学》这一戏剧理论总结著作。《诗学》重点研究了诗体的戏剧,即悲剧和喜剧,同时树立了西方戏剧古典美学形态的标准,影响巨大。美学形态用通俗的话说就是美学思想的基调。古典美学形态,即在自给自足的、封闭的农业经济基础上形成的一种美学形态。它以“中和”、“和谐"为特征。在戏剧中的表现,于东方就是民间津津乐道的大团圆式结局,即“善恶终有报"、“有情人终成眷属";于西方就是古典悲剧理论的大团圆式结局,即“性格决定命运”、、“同归于尽”、“好人上天堂,坏人下地狱”。《罗密欧与朱丽叶》中所蕴含的正是这种传统西方古典悲剧美学。

《牡丹亭》体现的中国传统戏曲美学理论:中国的戏剧表演历史相当漫长,但除戏曲之外的戏剧形式十分孱弱,也没有太多理论研究与总结。汤显祖的《玉茗堂文集》正是一部重点阐述演戏的理论著作。与西方以《诗学》为代表的古典戏剧美学相比,中国的戏曲美学理论,有着自己的一些特点,但本质上还是殊途同归。这些都非常明显的体现在《牡丹亭》的创作表演中。

其一,戏曲并不仅仅是消遣娱乐的工具,还应具有一定的社会功用。很多明清戏曲理论家都曾提到,戏曲与诗歌一脉相承。时至今日,我们依然为杜丽娘为爱抗争精神之决绝而感动不已。我们可以注意到,西方戏剧理论极其重视戏剧的社会功用。莎士比亚在文艺复兴时期的一系列作品更是如此。与《牡丹亭》相比,《罗密欧与朱丽叶》的反对封建思想、呼唤人性解放、爱情自由的社会功用及社会影响如出一辙。

其二,中国戏曲“情与景、物与我、虚与实”相结合,人、景、情浑然相融。与《罗密欧与朱丽叶》强调模仿舞台布景逼真、演员表现真实可信相比,《牡丹亭》在模仿客观的“景”的同时,更突出表达主观真切的“情"。毫无疑问《牡丹亭》的内容结构有坚实的现实基础,也描绘不少客观景象。然而相较于西方莎士比亚戏剧描写的纯粹的物象,汤显祖笔下的客观景象更加洋溢着情感。作者的情感倾向、价值判断均可通过角色眼中的景象表现出来。这样的戏曲景象便是情景的统一。

其三,中国戏曲的情节模式一般是初始和谐、矛盾产生、化解矛盾、最终和谐,也即所谓的“大团圆”。中国戏曲也有悲喜剧之分,但两者归根溯源,仍无法脱出大团圆、和谐的套路。《牡丹亭》虽然在当时唱出了爱情反抗理性的最强音,是中国戏曲中戏剧性比较强的一出戏,但仍然无法突破大团圆模式,最终的结局仍是皆大欢喜的和谐收场。杜丽娘游园之前的生活,平静之中又略有涟漪,在《闺塾》一折中杜丽娘闹学堂,是对师父的不满,也有一定对封建家庭的反抗的情绪。矛盾双方既是对立的,又不是势不两立的生死对立,所以在外界的调和下——皇帝赐婚——最终皆大欢喜。

综上所述,《牡丹亭》的所体现出的美学形态与《罗密欧与朱丽叶》所代表的西方古典戏剧形态是基本一致的,它们都是以“和谐”、“平衡”、“大团圆”为情节结构。只不过《罗密欧与朱丽叶》里的“大团圆”方式是对立双方的“同归于尽”——男女主人公的身死,也让封建世仇、封建家长专制的权威化成泡影。这也可以称之为“反向的平衡、大团圆”。而在《牡丹亭》等中国古典戏曲里则很少有这种“反向大团圆”的模式,一般靠“中庸伦理”来平和冲突,用“善有善报,恶有恶报”、“皆大欢喜”来作为“大团圆”的结局。这也许可以称之为“正向大团圆"。当然这也许是“艺术的真实”,也许是无奈中的自我麻醉与逃避。总之不管是正向还是反向,它们追求最终的“和谐”、“平衡”是殊途同归的。这些都是中西方古典美学形态的体现,也是由两部作品产生的经济、社会基础所决定。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