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林海音小说中平民意识交稿

浅析林海音小说中平民意识交稿
浅析林海音小说中平民意识交稿

摘要

平民意识关注普通百姓的生活、思想,肯定了普通人的价值及其存在的意义,意图引起社会对平民施以人文精神的关怀。林海音出生平民家庭,她是上世纪五六十年代台湾文坛最有实力的女作家之一。林海音选择平民话语叙述的方式进行文学叙事,传达出她独特的审美情趣和价值观念,而对林海音的代表作品《城南旧事》的平民意识进行分析,某种程度上也是进入作家内心的一条通道。因此,本文以《城南旧事》文本为依据,探讨林海音小说的浓郁的平民意识,对于深入研究林海音的小说创作的艺术风格和他个人的生命体验、精神世界以及艺术气质有着非常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学术价值,

也是对林海音小说研究的深化和拓展。

关键词:林海音;城南旧事;平民意识

Abstract

Civilian consciousness on the life of the common people, ideas, affirmation of the value of ordinary people and the meaning of existence,Intention to cause social care to civilians with humanistic spirit. Lin was born in civilian family, she is ShangShi Ji literary world in the fifties and sixties Taiwan one of the most powerful woman writer. Lin choose civilian discourse narration Literary narrative in the form of conveys her unique aesthetic temperament and interest and values, and generation of Lin Table works of "the city" civilian consciousness were analyzed, and the inner part into the writer a channel. Therefore, in this paper, based on the city in the text, explore the rich, Lin novel Civilian consciousness, for further study of Lin's novel creation of artistic style and his personal life experience, spiritual world and artistic temperament has a very important theoretical significance and academic value,is the deepening and development of research on Lin novel

Key words: Lin haiyin; City; Civilian consciousness

目录

1 引言 (1)

2 林海音小说《城南旧事》中的平民意识的表现 (2)

2.1 平民意识塑造纯美的世界 (2)

2.2 平民意识体现生活的本真..................... 错误!未定义书签。

2.3平民意识构建起悲惨的女性世界 (4)

2.4平民意识中的家园思想 (5)

3 林海音小说的平民意识产生的原因 (6)

3.1 林海音的人生经历是其平民意识产生的根源 (6)

3.2 信仰影响林海音的文学创作 (7)

3.3 社会责任历史使命使其创作关注平民生存状态 (7)

4 林海音小说创作中平民意识的意义 (8)

4.1林海音对平民文学的继承和改造 (9)

4.2作品展示林海音的审美理想 (9)

4.3 多维度还原生活的真相 (10)

结语 (11)

致谢 (12)

参考文献 (13)

浅析林海音小说中平民意识

1 引言

意识是人性的本原,平民意识是社会进步发展的产物。古代儒家的“民本”思想是朴素的平民意识体现,“平民”就是普通的百姓,是相对于特权统治阶级的一种阶级身份。平民意识关注普通百姓的生活、思想,肯定了普通人的价值及其存在的意义,倡导人与人之间的平等,这种平等包含思想、交流、生活等各个层面的内容,同时意图引起社会对平民施以人文精神的关怀。平民意识的产生与发展是社会文明进步的表现,是时代发展的主流。

林海音出生平民家庭,她是上世纪五六十年代台湾文坛最有实力的女作家之一。作家根据她7-13岁的生活背景为原型创作了一部带有自传色彩的小说集《城南旧事》。全书由《惠安馆》、《我们看海去》、《兰姨娘》、《驴打滚儿》、《爸爸的花儿落了,我也不再是小孩子》等五个各自独立的故事组成,每个部分各自描写了一个故事。全书透过英子童稚的双眼,包含着作者对普通劳动者的尊敬之情,以深挚的笔触追述了老北京城南的旧事,诉说着人世复杂的情感,可以说书中浸润着林海音深沉的平民意识。林海音选择平民话语叙述的方式进行文学叙事,传达出她独特的审美情趣和价值观念,而对林海音的代表作品《城南旧事》的平民意识进行分析,某种程度上也是进入作家内心的一条通道。林海音《城南旧事》中平民意识呈现出来的北平具有时代特色的生活画卷、她对女性命运的关注和思索、外乡人对故土的眷恋,更能引起读者的思索,让她的作品富有感染力。林海音之所以钟情于北平市民世界的描写和摹写,其根本原因就在于他有着非常强烈的平民意识。正是这种明确而强烈的平民意识,使得林海音笔下的平民形象特征鲜明、栩栩如生,从而丰富了五四以来“人的文学”、“平民文学”的题材和表现领域,也使得林海音笔下的平民世界有别于或高于其他作家的同类作品。

综观前人对林海音及其作品《城南旧事》的关注与研究,可以集中归纳为以下几方面:第一,分析《城南旧事》艺术特色的研究成果较为丰富,较为典型的有:余之《小说<城南旧事>艺术特色赏析》、曹普军《光阴的故事——林海音<城南旧事>解读》等文,这些文章是从作家人生经历、作品人物刻画等方面集中讨论的。第二,童年情绪与儿童视角也是众多学者研究《城南旧事》所关注的一个焦点。学者罗相娟的《以质朴童心感悟人性之美——林海音<城南旧事>的儿童

叙事视角》以及曾欢的《趣味人生的趣味书写——论林海音散文中的两个世界》等文集中研究作品中儿童视角及儿童化语言。第三,受文化乡愁的深刻影响,前人肯定文化与创作的继承和连续,因而多把自传性质的《城南旧事》归结为抒发作家的一己之情。在研究《城南旧事》的文章中,从平民意识角度研究《城南旧事》的论著目前还比较少。

探讨林海音小说的浓郁的平民意识,对于深入研究林海音的小说创作的艺术风格和他个人的生命体验、精神世界以及艺术气质有着非常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学术价值,也是对林海音小说研究的深化和拓展。本文尝试在这些论述的基础上,研究林海音小说《城南旧事》“平民意识”的表现,产生原因及其独特性意义,深入到林海音的精神世界和创作世界,从而希望对全面真实的研究林海音做些帮助,以期对林海音著作的平民意识有更深层次的解读。

2 林海音小说《城南旧事》中的平民意识的表现

2.1 平民意识塑造纯美的世界

随着以“平民意识”为主导思想的现代平民观的提出,许多作家纷纷关注平民的生存状态,并通过创作作品体现平民的生活,平民在文学中的话语权受到越来越多的作家的重视。作家们试图通过描绘普通民众的生活状态,通过平民的眼光,运用平民的思维来关注这个世界,还原生活的本真状态。林海音小说中塑造起一个纯美的世界,这个世界里的人物几乎都来自普通的百姓,对这些普通人生活的描绘,展示其作品的平民意识。

平民是社会最主要的组成部分,平民的生活也最能展示社会生活最本真的状态。在《城南旧事》这部小说中,我们可以平民的生活状态对作家的影响是很大的,作家为了使她所描绘的这个世界更加纯美,特意借助平民儿童英子的独特视角来观察平民的生活状态,真实地反映最底层平民的真实存在。平民儿童与其他出身高贵的儿童不同,由于生活的艰难,他们更早地体会到人生的不易与艰辛。虽然如此,但由于儿童的天性使然,使得平民儿童的世界远比成人的世界来得清澈纯美。

《城南旧事》通过英子这一平民儿童的眼光来描绘老北京平民的生活也显得更为真实。作家在小说中化身为一个平民儿童,通过她的眼睛观察平民世界生活

百态,以平民儿童的口吻讲述平民成人世界的故事,使得作家所构造的这个世界更为清澈纯美。林海音让平民儿童英子来述说故事,用英子充满童稚的眼睛观察世间百态,回忆故乡童年生活的片段。小说描绘了童年生活的各种景和人:悦耳的驼铃、小胡同深处的井窝子、唱匣子、宋妈、兰姨娘等等。透过这些充满着温情而细腻的人和景,作家把一幅美好亲切的童年生活画卷展现在读者的面前。小说以一个平民儿童——小英子的眼光来观察世界,把不同的事件贯穿在英子的成长的过程中。林海音通过平民儿童英子的眼光去观察世界,揭示成人世界的生存景象、表现世界。

在《惠安馆传奇》中,作者这么描绘平民儿童世界单纯的生活“一个破藤箱子里,养了最近买的几只刚孵出来的小鸡,那柔软的小黄绒毛太好玩了,我和妞儿蹲着玩弄箱里的几只小鸡。看小鸡啄米吃,总是吃,总是吃,怎么不停啊!”1这种充满童真的幼稚与单纯可以唤起人们沉睡在记忆中的童年往事。“她摘下来了几朵指甲草上的红花,放在一个小瓷碟里,我们就到房门口儿台阶上坐下来。她用一块冰糖在轻轻地捣那红花。”。在平民成人的世界里,秀贞被当做一个伤风败俗的疯女人,但是在英子眼中,她却是自己的朋友,是一个值得可怜的母亲。“英子,人家都说我得了疯病,你说我是不是疯子?”“不,我只觉得秀贞那么可爱,那么可怜”在英子眼中,秀贞根本不是疯子,她的种种异于成人的举动,只是因为难以控制对爱人和孩子的思念。只有在儿童纯洁的心灵中,我们才能看到的单纯的不带功利性的同情。

当然,小说中同样存在成人平民的一些话语表达,这些是对故事完整性的一种补充。平民儿童与成人的生活紧密相连,过早地体会人间的艰辛让他们能通过眼睛洞悉世间的忧愁和悲惨命运,但由于缺乏人生阅历,他们并不能看穿生活本身,也难以发现忧愁和命运的根源。所以,平民儿童眼中的世界是清澈的,是充满希望的。作家借助平民儿童天真无邪的目光来观察世界的人和事更有助于作家描绘和体现平民世界中人性的真善美。这更利于我们阅读者从作品中发现独特的人性美,感悟她的小说清新自然的风格。由此,林海音通过平民儿童的眼睛,为我们塑造了一个纯美的平民世界。

2.2 平民意识体现生活的本真

生活最真实的状态寓于普通世人平凡的生活之中,林从海音的平民世界中我们可以发现,诗意地理解生活、理解我们身边的一切或美好或丑陋的事物。《城南旧事》作者通过讲述各色平民的人生故事,通过这些故事告诉读者生活最为本真的状态。这也给予了作品更为广阔的艺术空间,要充分感受这个空间带来的美感,我们就需要用一双清澈的眼睛,一颗纯洁的心灵透过作者对平民生活状态的描写去感悟作品对生活最为本真的展示。

《城南旧事》之所以能同时得到成人和儿童的喜爱,获得读者群体的普遍认可,与其所描写的故事充满着人性的刻画、人生的描述及社会的描写,是一种弥漫着哲思和诗情画意的本真生活有着密切的关系。与其他作家展示平民苦难生活不同的是,林海音通过讲述一个个平民的故事,写出平民生活的艰辛,这种艰辛不会让读者感到压抑的沉重,而是带给读者一个真实又有诗情画意的平民世界。女作家比男作家有着更细腻的情感表达方式,她们的思维与情感更能够帮助他们认真细腻地去感受生活、描绘生活,并把她们所看到、所认识到的生活用文字表达出来。

林海音笔下的平民世界的生活不仅有苦难,也是充满诗意的存在。这种诗意通过童年时代的英子去讲述,借助一颗童心去表达,使得故事显得更加的亲切自然。英子是平民儿童的代表,她的心灵是纯洁美好的,她的生活是无忧快乐的,她的世界还未受到功利思想的污染,她的感情还没有被岁月钝化。林海音所构造的平民世界中我们可以发现,诗意地理解生活、理解我们身边的一切或美好或丑陋的事物,是我们从平民世界生活中得到的最美好的感悟。

2.3平民意识构建起悲惨的女性世界

林海音小说从底层普通女性独特的感受和体验去看待世界,通过描绘底层平民女性的生活更能够充分展现特定时代女性的真实生活。作家本人作为一个女性,带着对平民女性的关切的情怀去塑造底层平民女性人物形象,以女性所特有的心理反映底层平民女性的命运和生存环境等问题,更细致地体察底层平民女性所被人忽视的悲苦感受,展现出女性的无奈和她们充满悲剧色彩的命运。

林海音的《城南旧事》的宋妈、秀贞和兰姨娘是她塑造的三个充满悲剧色彩的女性,通过这两个女性形象,我们可以看到作家在不停地思考着中国妇女的婚姻命运之路。宋妈是那个是上世纪二十年代北方家庭中忠实色仆妇的典型。她为

了生计,到了英子家里当奶妈,希望靠着自己赚钱能养活丈夫和年幼的孩子。由于找了一个不负责任的丈夫,她的付出得不到回报,最终沦为生育的工具,无法超越历史安在女性身上的枷锁。兰姨娘是个苦命、泼辣叛逆的女性,她三岁被卖,十六岁成了妓女,二十岁当了比自己大六十多岁的老头子的小妾。秀贞的命运则更具悲剧色彩,她与大学生相恋并生下孩子,心爱的人不知所踪,孩子也被送人,在对爱人和孩子的思念中,精神失常,最终死在寻找爱人的车轮下。作家把笔下的人物和自己生命的体验相结合,借助小说书写自己对人生、婚姻、家庭的体悟。

2.4平民意识中的家园思想

林海音是台湾乡愁文学的代表作家,她的作品无疑也带着深厚的地方色彩,其作品通过一系列平民朴素的思想之前展示家园意识。北京是林海音的第二故乡,她在那里求学、恋爱、结婚、生子,那里有她一生中最美好的岁月,是她魂牵梦绕的地方。然而,作为一个漂泊的外乡人,对故乡台湾的思念也无时无刻不在他们一家人的生活中体现出来。

在作品中,经常出现这样的表述“我们从前不住在北京,是从一个很远的岛上来的。”,“我想起妈妈说过,我们是从很远很远的家乡来的,那里是个岛,四面都是水,我们坐了大轮船,又坐大火车,才到这个北京来。”。作为一部自传性的小说,幼年的英子实际是作家的化身,英子的话说出了海音内心的声音。即使他们一家在北京生活的时间很长,就连她的父亲也在北京逝世,但北京之于他们就是一个熟悉而陌生的地域,他们一家客居在这里,过着与北京城里其他人一样的生活,但他们的根在遥远的海岛上,他们在北京仅仅是“既然来了,就多住几年”,并没有打算长久在这里扎根。因而在作家30岁的时候,她又带领家人毅然回归到台湾。台湾与北京在文化上有着截然不同的特点。她的父亲和母亲是土生土长的台湾人,在台湾客家文化的熏陶中成长起来,所以即使他们生活在北京,却很难真正地融入到北京的文化中去。北京人秀贞的妈妈称英子为“小南蛮子”,英子的父亲则用“他们这些北仔鬼”来称北京人。彼此之间存在文化的隔阂。

语言根植于母体文化中,是母体文化的一个重要部分,自然而然要受到漂泊作家的关注。台湾的乡愁文学在追踪传统的道德思想的同时,也在追忆带有浓郁地方风情的民俗文化。林海音是一名成长在北京的普通的台湾平民,作为台湾乡

愁文学的代表作家,她的作品无疑也带着深厚的地方色彩,尤其是富有特色的方言的运用,更是这一特点的有力体现。作品中英子的妈妈一直说不好北京话,她把“买一斤猪肉,不要太肥”说成“买一斤租漏,不要太回”,把惠安会馆说成“灰娃管”,把二十念成“二俗”。英子的父亲则把惠安会馆说成了“飞安会馆”,父亲在日常生活中也总是说台湾客家的方言“做唔得!”。在他们这些充满着诙谐的北京话背后潜藏着的是深沉的故园意识。

3 林海音小说的平民意识产生的原因

3.1 林海音的人生经历是其平民意识产生的根源

创作来源于生活,作家的生活经历是其创作素材的来源,也是其审美理想的表现。林海音在写第二故乡北京时带有浓郁的地方民俗民风。林海音平民生活的经历使其创作关注普通大众的生存状态。1918年林海音在日本大坂出生,3岁随父母返回台湾,5岁全家迁居北京南城。30岁时她举家再次返台。地域的变迁带来了不同文化的碰撞,自幼迁徙漂泊的林海音,羁旅漂泊这是一个亘古不变的文学主题,从孔子开始,我们的文人似乎都不能逃脱漂泊的宿命。基于这种原因,中国古代的文人更是表现出对这一主题的独特情怀。在林海音无奈漂泊的人生中,北京是她的第二故乡,她在那里求学、恋爱、结婚、生子,那里有她一生中最美好的岁月,是她魂牵梦绕的地方。在那里,她走过了二十多个春夏秋冬,北京的民俗民风潜移默化地渗入了作者的血脉。老北京的生活琐事、民风民俗、人文景观都由她向人们娓娓道来。比如佛照楼的八珍梅,打糖锣的酸枣面儿、印花人儿、虎坊桥……这些使得心灵的童年永存下来。人是富有感情额动物,面对漂泊,尤其是平民迫于无奈的漂泊,在与亲人天涯海角互相别离的生活中,内心深处总是潜藏了深厚的情怀。正因为如此,林海音就更能理解平民无奈的漂泊之苦,更能感悟平民们为了生活背景离乡的无奈。

一生漂泊的林海音,对于平民林海音生活在北京的平民世界中,她周围的人几乎都是最为普通的平民。她的小说《城南旧事》中的宋妈、兰姨娘都是一直漂泊求生存的平民妇女。宋妈为了生计,从农村漂泊到了英子家里当奶妈,希望以此来养活家人。兰姨娘的人生更是处在不停的苦难的漂泊中,她三岁被卖,十六岁成了妓女,二十岁当了比自己大六十多岁的老头子的小妾。作为一部带有自传

色彩的小说,《城南旧事》里面的宋妈和兰姨娘都是以林海音人生中遇到过的真人为原型进行创作的。正因为有了这些漂泊不定的人生经历,使得林海音在创作《城南旧事》这部小说时,给予了那些与她有着相同的命运的底层平民女性的生活以极大的关切。

3.2 信仰影响林海音的文学创作

作家的信仰会影响其创作。上世纪初期,随着五四新文化运动的不断推进,各种新思潮纷纷涌入中国,并对作家的创作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与古代文人信仰单纯不同,新时达的作家的信仰和追求日趋多样。林海音的父母笃信基督教,这对其信仰产生了影响。基督教的救世信念对林海音产生了较大的影响。《城南旧事》中的平民意识源于基督对平民的关注。如果说林海音漂泊不定的人生经历是其作品中平民意识产生的基础,那么基督教救世情结则把林海音小说中的平民意识提到了更高的境界。

在基督教救世思想的影响下,出生于书香世家的林海音,在成为作家之后,就把基督教的济世救人的教义寄托在她笔下那一群底层平民妇女的身上,把创作的主体定位为那些在精神上受到她极大关注的平民妇女,并以深情的笔触刻画了诸多的受到磨难和迫害的底层平民妇女形象。林海音同情这些妇女的遭遇,描写底层平民女性不幸的家庭和婚姻生活,通过这些反映了底层妇女地位的卑微低下和凄清哀怨的心灵。林海音非常同情这些底层平民女性的不幸遭遇,与其他女权主义作家的激进的做法不同,她以温婉的言语,包含深情的描述表达了对底层平民妇女的关怀。林海音孜孜不懈地追求人性的善,在作品中评判人物的善恶,并把对底层平民妇女的关怀上升到宗教关怀的层面上。我们从林海音的生平经历中不难看出,林海音的思想中,始终浸润着中国文人济世救人的情怀的思想,同时在基督教救世思想的影响下她又对底层平民妇女抱有一种宗教式的同情。这使其人格更为高尚,同时也使其作品中增添了难能可贵的平民意识。正是因为《城南旧事》中所流露出的平民意识,给予了林海音的作品以更长久的艺术生命力。

3.3 社会责任历史使命使其创作关注平民生存状态

作家都有其创作的使命感,这是作品拥有深刻社会意义的源泉。林海音的社会责任使命使其创作时关注平民生活的状态。作为一名著名的女性作家,林海音的小说创作大多数以生活在社会底层的平民女性的生活为题材。她以女性的柔情去刻画底层平民女性的痛苦和悲哀,通过底层平民妇女不幸的人生来反映人生的苍凉。正如台湾著名文学评论家叶石涛所言:“她(林海音)往往能从世界妇女问题的症结,来思考今日台湾妇女的特殊遭遇,深度已达到超越女性的界限”。

综观几千年人类社会的发展史,不难发现,几千年来世界一直处于男权统治之下。话语权掌握在男性手中,这种现象导致了女性自主意识的失落和泯灭,表明对自身性别的自卑和回避已经根植于许多女性的内心深处。随着五四新文化运动在我国的兴起,人道主义思潮在我国得到了发展,男女平等的呼声日益高涨,女性自主意识的重新唤起和发扬就成为一种强大的呼声。这时候,“女性意识”开始崛起。“从女性主体的角度来说,女性意识可以理解为两个层面:一是以女性的眼光洞悉自我,确定自身本质、生命意义及其在社会中的地位;二是从女性的角度出发审视外部世界,并对其加以富于女性生命特色的理解和把握”而在学术研究中,往往因为男性本位的艺术观念或者整体的偏见,在很长的历史时期甚至持续至今,人们总是有意无意地忽视了女性的社会身份,造成了女性社会性别的丧失。女作家们一直做着不懈的努力,努力通过笔下那些生动具体的女性形象,思考和表现她们的生存状态和生命价值,从而来发现自身,确认女性自身的价值。

一位女性作家,当然会以女性的感官去审视自己的生活、生命和情感经历。林海音通过这部带有自传性质的小说,关注身边平民女性的感情和生活,表达底层平民女性的心声,并借此来传达她对于近现代女性生存处境的诸多层面的思考,作品中充满了对于底层平民女性命运的深切关注。“五四”新文化思想中带来了社会变革的思潮,女性意识由此崛起并影响了一批从这个时代成长起来的女性作家,她们创作了大量的反映底层平民女性命运和生活状态的小说,底层平民女性的人生经验和人生命运得到了极大关注。带着对关怀底层妇女,批判男权话语社会对女性压迫的作家使命感,林海音运用女性特有的柔情去讲述底层平民妇女悲惨的生活,塑造了一个个鲜活的苦难的底层平民女性形象,使她的作品中真实地流露出她对女性的真情的关怀和对女性命运的思索。

4 林海音小说创作中平民意识的意义

4.1林海音对平民文学的继承和改造

文学的发展是一个继承和发扬的过程。中国文化对平民生活的关注古已有之,孟子朴素的民本思想到封建社会与民休息的政策,都是平民思想的一种萌芽。尽管如此,封建时代的文人们并未具有平民意识,他们关注平民的生活最终目的也是为了稳固封建统治,带有封建贵族文化的色彩。五四新文化运动之后,中国的文学创作开始真正关注平民的生活状态,平民文学由此开始进入文学视野。五四运动以来所提出的平民文学的口号,是为了与传统的文言贵族文学区别开来的,通俗的、能体现普通大众的生活与感情的文学样式。五四新文化运动之后,在平民文学思潮的指引下,老舍、鲁迅、、冰心、周作人的作家纷纷进行平民文学的创作,并留下了大量的具有深远的影响力的平民文学作品。林海音深受五四新思想和这个时代的作家创作的影响,她的小说《城南旧事》所展现的平民意识可以说是对中国平民文学的继承和改造。

林海音出生于书香世家,又深受五四思潮的影响,她的《城南旧事》所体现出来的平民意识是对五四以来提倡的平民文学的继承。《城南旧事》中所描写的是普通的底层平民妇女群像的生活,这契合了平民文学关注平民生活与情感的主体思想。林海音创作的思想基础来源于五四以来的女性解放思潮,虽然她以比较委婉的方式去描绘底层平民妇女的生活面貌,但她的创作仍然离不开五四平民文学思潮的滋养,林海音的《城南旧事》中同样体现着平民文学创作的使命和意识。但同时她的《城南旧事》在描写平民妇女不幸的生活,也是对平民文学的改造。与其他平民文学作家人物的丰富多样不同的是,林海音笔下的主要人物几乎都是生活不幸平民妇女,但与其他女性作家激进的反男权思想不同的是,林海音对女性的关注以及对男性、对社会的批判都选择了较为温和的方式,通过描绘传统家庭中女性所扮演的角色来表现她们的命运悲剧。这样是书写可以说是对平民文学的改造。

4.2作品展示林海音的审美理想

作家的创作往往寄予着他本人的审美情怀。中国现代作家深受欧美理想主义思潮的影响,他们努力在作品中展示自己理想中的世界与人物。林海音来自平民,其小说带有明显的自传色彩。她通过理想的平民世界表达自己独特的什么理想。

作品作为融入了作家审美情感的文字载体,往往在叙事中溶进了作家对人生、对人类命运的思索,这些正是作家独特审美情趣的真是表达。

作家的创作往往寄予着他本人的审美情怀。作家的审美理想通过作品中人物的视角得以体现。《城南旧事》是一部带有自传性质的小说。作者通过儿童英子的眼光回忆了她曾经生活多年的北平城南的那意义段难忘的往事。“童年快乐地终结使童年成为成年人发自内心的宗教情绪,追忆童梦则成为童年人寻找精神家园的基本内容之一”儿童平民叙述故事成为作家表达这一审美理想的有效载体。平民儿童小说所书写的童年记忆,成长经验等带有作家更多的生命体悟和情感回忆,融入了作家最真实的情感。作家的父母是台湾人,由日本迁居北京,漂泊的人生积淀着深厚的故园情怀。北京是作家的第二故乡,但作家与传统的北京居民还是有距离的作家通过平民儿童纯真的眼光描写最真实的平民生活的状态,表达这种源于生命本能的感情,真挚而可靠。

再者,作为一名在传统的书香门第家庭中成长起来,而又接受过五四新思想熏陶的女性作家,林海音的作品表达出关注女性人生命运的主题。传统的女性观对作家的影响是很大的,虽然她的作品中透露出对女性的关注和对女性命运的思索,这些思索是有局限性的,依旧把对女性的关注限定在男权的范围内。但不管怎样,作家对女性的悲悯情怀,体现了作家独特的女性审美理想。这种理想在《城南旧事》这部作品中,作家描绘了平民世界中女性悲惨的生活状态,通过对女性悲惨命运的关注得到了表达。

总之,作品作为融入了作家审美情感的文字载体,往往在叙事中溶进了作家对人生、对人类命运的思索,这些正是作家独特审美情趣的真是表达。平民意识的运用,更有利于全方位表达作家的审美理想。

4.3 多维度还原生活的真相

文学作品来源于生活本身,文学作品中的生活场景是现实生活折射。作家在描绘文学作品中的生活场景,塑造人物形象的生时候,往往把他们人生真实的生活经历融入作品中。从某种程度上说,文学作品的生活场景是现实生活的折射。林海音的小说《城南旧事》描绘了上世纪二十年代北京社会的生活画卷,这些画卷的依据是作家童年生活过得北京城的原型。作品中描绘的那些人和景,没有一个不是作家这段真实生活的写照。为了更真实地描绘这段真实的生活,林海音以

平民世界的生活来展示生活中最本真的存在,通过遥远海岛移居北平的小女孩英子的眼睛,考量着北京城的生活图景,通过宋妈、秀贞、兰姨娘等几个底层妇女反映了那个时代妇女的生活现状,全方位,真实地展现了时代在劳动人民身上留下的生活痕迹,力求最真实地折射生活的真相。

吸引读者、引起读者的情感共鸣是衡量一部作品成功的标准。那些能够真实体现人类某一阶段生活感悟的作品更能引起读者的共鸣。因而,作家在进行问学创作的时候,也会注意到作品的真实性问题。平民意识的运用成为作家展现作品这一特性的有效手法。一部文学作品如果能从平民的角度去关注生活,往往更能从多个方面,多维度全方位呈现作品的逼真性。《城南旧事》这部作品在这一点上是成功的。由于作家在作品中描绘的二是年代老北京的真实的生活画卷,描绘了儿童生活的世界,展示女性悲惨的生活,抒写外乡人心中永不磨灭的家园意识,作家在平民意识的指导下,通过充满着诗情画意的笔触,勾起人们对那段难忘的童年生活最真实的回忆。引起人们对于旧时代女性命运的思索。童年情怀和悲悯情怀是人类的最朴实真挚的情感,拥有了这两种情感的作品,读起来给人的感觉更真实,更可靠,更能带给读者真实的感悟。

结语

林海音的小说中呈现出来的北平具有时代特色的生活画卷、她对女性命运的关注和思索、外乡人对故园的眷恋,更能引起读者的思索,让她的作品富有感染力。在一部文学作品中,作家心中的思想意识往往通过所叙述的故事作为载体,不露痕迹地传达出作家的身份和情怀,赋予作品更强的渗透力和感染力。因而,作家的创作意识蕴含着作家内心的情感,尤其是平民意识更体现出作家对普通民众生活的关注,对他们命运的关怀与思考。对作家创作意识的研究,也成为通向作家心灵的一条通道。杨义先生指出:“从作家作品所流露出的意识,揣摩作者心灵深处的光斑,情结合疤痕,乃是进入作品生命本体的重要途径”。林海音选择以平民世界为载体,以平民的生活去体现艺术世界的真实,传达出她独特的审美情趣和价值观念,而对林海音的代表作品《城南旧事》的平民意识的运用进行分析,某种程度上也是进入作家内心的一条通道。林海音《城南旧事》通过平民意识所呈现出来的北平具有时代特色的生活画卷、她对女性命运的关注和思索、外乡人对故园的眷恋,更能引起读者的思索,让她的作品富有感染力。

致谢

这次论文的写作,我最想感谢的是我的指导老师老师。我以前从未写过正式的毕业论文,对论文写作可以说是一窍不通。从不知道开题怎么写,到最终论文的完成,都始终给予我细心的指导和不懈的支持,对于写作中遇到的细节问题,也都悉心地给予指导,反复的给我批阅并提供有用的信息,在此请接受我诚挚的谢意和真诚的祝福,谢谢您老师!

参考文献

[1] 吴晓东,倪文尖,罗岗.现代小说研究的诗学视域 [J],中国现代小说研究丛刊,1999(1):第67页.

[2] 林海音,林海音经典作品集 [M].北京:当代世界出版社,(2001):259

[3] 杨义.中国叙事学.北京:人民出版社1997年版.第123页.

[4] 汤锐.儿童文学本体论.南江:江苏少年儿童出版社,2008.第58页.

[5] 陶咏白.女肖像:是文化的主体,还是文化的宠物?批评的时代[M].南宁:广西美术出版社,2007.

[6] 乔以钢.论中国女性文学的思想内涵[J].南开学报(哲社版),2001,(4).

[7] 叶石涛.台湾乡土文学论集[M].远景出版事业有限公司.1979年版72页.

[8] 夏祖丽.从城南走来———林海音传[M].北京:三联书店.2003.第216页.

[9] 林海音,林海音研究论文集 [M],北京:台海出版社,2001:252.

迟子建小说中的悲剧意识分析

迟子建小说中的悲剧意识分析 在创作中一直坚持着悲剧意识的写作,这使得她的小说富有极大的感染力,感动了越来越多的人来关注她的小说。本文就是从死亡意识、苦难意识来解读其小说人物命运,通过对小说结局的分,了解迟子建对悲剧意识的超越——活着,人只有坚韧的活着才能超越苦难。 一篇小说的情节设置能最直观体现作者的艺术思想。迟子建的悲剧意识在其小说人物的命运设置上,有非常清晰的体现。这些人物的命运几乎是与生俱来的。人物不断的经历命运的嘲弄,生命的死亡,灾难一个接一个的压过来,而作家从来不给他们留一个“光明的尾巴”,来一个大团圆的结局。小说里那无常的命运,能很清晰的传达出作家对于生活的悲剧性认识。 一、死亡意识 德国历史学家斯宾格勒曾经指出:“死亡,是每一个诞生在光线中的人的共同命运。”然而“死的意义不在于它是一个实在的死,而在于它震动了终有一死的人的心智,使人对自己应该认识和思考什么有所醒悟”有人做过这样的统计,四卷本《迟子建文集》收录小说39篇,直接写到死亡的竟有29篇之多。虽然很多作家都热衷于探讨死亡本身的含义,但是迟子建说,“我写过的死亡都是漫不经心的,并不是刻意的设计,因为它往往是日常生活中的突然遭遇,而生活遭遇本身就是艺术的。祖父和父亲去世时对我有一种深刻的影响,有特别心痛的感觉。有人说死亡是随时降临的,不是谁能把握的生比死艰难,死是速战速决的,而生则是非常惨烈的过程”。对于一个人是怎么死的,死时的心理状态怎么样,她并不感兴趣,她的兴趣总在发生死亡事件之后,活着的人是怎样克服痛苦继续活下去。在设置人物命运障碍时,死亡情节之所以受到作家多次的青睐,在于作家内心最大的痛苦来自于亲爱的人的死亡。在她眼里,死亡是一种遭遇,一种失去,是人痛苦的最高级别。只有在人生最大的痛苦面前,才能激发出人最宝贵或者最真实的状态。作家在《死亡的气息》中说童年“从那时起我便知道人活着有多么糟糕,因为死亡是随时都可能发生的事情。它同人吃饭一样简单”。所以,她写了那么多的死亡,真正想表达的却是活着,活着比死亡更有难度。 《白雪的墓园》中父亲死去,关于他的死,着笔寥寥,然而他死后,却给家人带来无尽的痛苦与思念,并激发了生者坚强活着的意志;《百雀林》中周明瓦爷爷与母亲的去世,特别是他母亲的去世显出生命的荒诞与无奈,带给周明瓦一生的孤独感与残缺感,造成了他一生的悲剧;《一匹马两个人》老太婆的非自然死亡,让人扼腕,由此引发了老头和那匹马生活的重大变故……死亡之所以是最能体现人类悲剧的,在于死亡是人类最大的痛苦,而这种痛苦往往通过他者的死亡激发出来。迟子建正是通过人物面对他者死亡时呈现出的状态,揭示人类的普遍性。 迟小说的里的死亡极少寿终正寝的安详,往往都是非正常死亡,甚至是死得离奇与荒诞。各种死法都有,体现出生命的脆弱,往往连死来临之前连恐惧都来不及,多半是一种突然而至的血腥。作家对于亲人死亡的体验的深刻性,

试论张爱玲小说的悲剧意识

试论张爱玲小说的悲剧意识 200803级汉语言文学专业 甘肃省电大武威电大分校赵静 摘要: 张爱玲的小说创作以对生存悲剧的苍凉书写,传达了对个体生命的生存寂寞、生存痛苦、生存恐怖的深刻感悟和对生命悲剧性的理性认知,并由此标示出一种苍凉悲怆的审美风格。张爱玲笔下的人物是在生命中苦苦挣扎着,但终不免一个悲剧性的命运。她对小说故事性的高度重视,摆脱了当时主流意识形态和启蒙话语强加在小说身上的重荷,体现了对小说这种文体的充分尊重。本文就从张爱玲小说悲剧意识表现的几个着眼点:情爱关系、人性的探索、人生的体验、悲观忧伤的结局,以及悲剧意识根源进行阐述,力指导现实的人少生私寡欲,少谋个人私利,多贡献于社会。 关键词: 张爱玲小说悲剧意识 张爱玲(1917---1995),河北丰润人,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具有自己独特艺术风格并带有传奇色彩的作家。其小说创作是现代文学的巨大收获。其文学成就创造了写实小说的新高,形成了与众不同的艺术风格,是一位具有文学史意义的作家。由于张爱玲的童年家庭的不幸和她对这个家庭的憎恨又使她的作品的整体染上一种深沉的孤独感和被遗弃感以及清醒的没落感,她笔下的那些女性大多是悲剧性人物。 张爱玲是个彻底的悲观主义者,她在其作品中刻画了一个个实实在在的人物,其中女性人物占了绝大多数,这些女人的命运无一不是悲剧性的。她为女性文学掀开了女性心狱充满疮痍的一角,由此构成了她小说的苍凉、婉哀、惨伤的风格。这种风格的形成与张爱玲独特的人生经历所形成的独特精神个性、人生观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不平凡的没落贵族家世以及当时的社会现实使她过早地经历了人生的大喜和大悲,喧闹和孤寂,铸成了她悲观的作家气质。使她对人生既

林海音作品中旧式女性的悲剧命运

林海音作品中旧式女性的悲剧命运 汉语言文学倪娟娟 内容摘要:林海音的《城南旧事》中椿树胡同的“疯女人”秀贞。《烛》中贤良的瘫痪的启福太太。《金鲤鱼的百裥裙》中想要鲤鱼跳龙门的金鲤鱼。无论她们是什么身份,她们的生命都没能脱离一个词——悲剧。 关键词:旧式女性,悲剧命运 林海音的很多小说里的中心人物都是各种各样的女性。这类作品多以女性、爱情、婚姻、为中心,叙述她们的悲苦,对命运的无奈与抗争。她致力于刻画女性的贤惠、温柔、善良的美德,表现了她们遭受的心灵的桎梏。笔者看的几篇小说中的女性几乎都没能脱离悲剧命运。她们殊途同归的悲剧性命运,让笔者在读完小说后,陷于悲伤之中难以自拔。 一“疯女人”秀贞 秀贞是《城南旧事》里的《惠安馆》中的女主人公,是一个梳着油松大辫子的大姑娘,她总是倚着门墙站着,她的脸白得发青,鼻子尖有点红,大概是冷风吹冻的,尖尖的下巴,两片薄嘴唇紧紧地闭着,愣愣地看来来往往过路的人。人们见到她总是躲避着,每次只要秀贞站在门口,宋妈或者妈就会赶快捏紧英子的手,轻轻说“疯子!”然后就擦着墙边走过去,如果英子回头再张望一下,她们就会用力拉英子的胳膊加以制止。而在英子眼里,梳着油松大辫子的秀贞就像张家李家的姑娘一样,并无什么异样。实际上,“疯子”秀贞,她其实并不是真疯,只不过是深深地陷入幻觉之中而不能自拔。英子问她思康几点钟回家时候,她说:“快了。走了有个把月了。”!思康临走的时候许下的,回他老家卖田卖地,过一个月就回来明媒正娶地娶她。而她一等就等了六年。秀贞的爱情是一个不折不扣的悲剧。两个异乡人在交往中产生了恋情,但他的家乡是那个有办法的都到海外谋生去了,穷得尽吃白薯,“去的人吃出眼泪来”的惠安,他说舍不得让秀贞这个北边人去吃那个苦头儿。他说:“你是个孝女,我也是个孝子,万一我母亲扣住了我,不许我再到北京来了呢?”作为孝子的思康不仅要侍奉贫苦中的老母,也舍不得让秀贞这个北边人去吃那个苦头儿;这就为悲剧埋下了伏笔。善良而痴情的秀贞没有把自己怀孕的事告诉思康,她说:“千山万水,去一趟也不容易。我要告诉他我有了,不也让他惦记着?”她坚信思康会回来,可是,思康却杳无音信,她生下一个女孩,女孩却又被父母亲扔掉,于是,在双重打击下,秀贞疯了。她满眼都是女儿的身影,满口都是她的小桂子,她为女儿做衣服,想象她样子。她说:“我们小桂子也该上学了。我养点蚕,吐了丝,好给小桂子装墨盒用。”她心中盛满对恋人的爱意,恋人思康明明早已离去,她却劝他吃饭,为他赶走并不存在的苍蝇,疼惜“他病得不轻”,对着空床,却说“睡着了”,为怕吵着他,就轻手轻脚地走路,还特地关照她妈,要把裤子晾在墙边,以免思康出来进去“不合适”。她始终抱着期待在等着她的爱人和女儿,她始终相信她的思康会回来娶她,她的小桂子会回家叫她一声妈。她等在这儿是在等着女儿回家,然后带着女儿去找她爸爸。最后,在英子的帮助下她们母女团聚了,为了追寻恋人,一家团聚,秀贞与她失而复得的女儿在大雨中双双惨死于火车轮下,死后还被不明真相的人们冠上“骗子”的恶名。《惠安馆》中的秀贞对恋人的痴情和对女儿的慈爱,全是通过她时而清醒、时而痴呆的言谈动作表现出来的。这些表面看来是疯女人的语言和动作,实际上是一个痴情女子对恋人的思念,对女儿的深切地爱意。她清楚记得与思康相识相恋和分别时的情景,也能准确地说出自己生孩子

论白先勇小说中人物的精神困境

硕士学位论文 M.D.Thesis 论白先勇小说中人物的精神困境 Bai Xianyong in the spirit of the plight of people 王芳 Wang Fang

摘要 通观白先勇的小说,可以明显地觉察到一种浓郁的伤感气氛深隐其中。他总是在讲述一个又一个悲惨的故事,构建了一个充满心灵痛苦的“悲惨世界”。白先勇始终坚持把创作目光投向个体生命,尽管其小说视野随着作家经历的变化而变化,小说的创作技巧也在不断地向前探索,然而他的创作却存在一个不变的因子——“对人类心灵痛苦的执著书写”,这种文学信念上的坚持并没有造成其创作上的单调重复,反而构画了一幅幅丰富多彩的生命图景。这种独特的书写方式背后,隐含着的是他对人的精神困境的困惑和无奈认知。白先勇是自觉运用精神分析的方法进行创作的作家,其小说中经常出现对人物的性本能的描写,及对人物内心深处潜意识的深度挖掘。笔者尝试从心理分析的角度探讨人物难以言说的痛苦,除绪论和结论,本论文共有三章: 第一章,按照时间顺序梳理白先勇的小说创作。将其创作历程分为两个阶段:赴美前与赴美后。虽然其小说视野随着时间而不断变化发展,审美探索上也在更进一步,然而其创作存在一个不变的因子——“对人类心灵痛苦的执着书写”。归纳出其小说中人物的三种精神困境:欲求之阻,丧失之痛,孤独之苦。简述其表现,并探究其成因。 第二章,人物面对各自的精神困境所采取的逾越方式。或努力抗争,或漠然放弃或走向另一个极端——毁灭他人与自我毁灭。最终的结局都不免黯然。 第三章,人物逾越这些困境的失败结局,向我们昭示了人的需求与人类文明存在着不可调和的矛盾,人物的悲剧命运是必然的。白先勇的小说,在对这一矛盾的深入骨髓的揭示之下,可以令人感到其潜在的主观态度,即深广的悲悯情怀,他正是将这种悲悯情怀毫不吝惜地注入到其作品中去,从而完成了对人物的精神困境的客观冷静而又宽容慈悲的关照。 关键词:白先勇人物形象精神困境逾越方式悲悯情怀

林海音的故事林海音的故事林海音简介

林海音的故事-林海音的故事林海音 简介 爸爸的花儿落了分析 课文研讨 一、整体把握 本文节选自林海音的小说《城南旧事》的最后一部分,原题为“爸爸的花儿落了,我已不再是小孩子”。从本文题目就可以看出,这一部分实际上写主人公经历了那么多人生世事,在爸爸去世之时,终于体会到自己已经长大了,不再是小孩子了。 这篇文章是随着主人公起伏的思潮而记叙下来的,所以文章采用插叙手法,时而写眼前的事,时而又回忆往事,

使文章显得波澜起伏,跌宕有致。当然,作者每次忆述往事,都是由眼前的事引发的。文章开篇用衣襟上的粉红色夹竹桃,引出前一天去医院探望爸爸时的情形;通过忆述探病时爸爸说的一番话,特别是嘱咐她不要迟到,引出六年前因赖床不起受爸爸惩罚以及自己以后上学从不迟到的情形;这时,礼堂的钟声响了,想到爸爸不会来了,她思潮起伏,想到爸爸的病和因病而不能料理花儿,于是又忆起爸爸爱花的情形;还没有想完,韩主任已经讲话了,我们也唱起了骊歌,由此想到很多人盼望自己长大,进而回忆起爸爸要她闯练,让她到东交民巷正金银行汇款给在日本的陈叔叔的经过;最后写毕业典礼回来,看着满院零落的花儿,听到老高的话,她清醒地意识到爸爸的花儿落了,自己已经长大了。这里有现实,有回忆,用现实引出回忆,其中很多回忆又与爸爸的话语有直接联系,内容丰富而不拖沓,事件交错而不零乱。

本文重点写爸爸对自己的深情和盼望自己长大、懂事的情感,写得深沉,含而不露。爸爸严厉但不失爱心,这就是文中重点写到的赖床迟到事件。有一天,下大雨,她因赖床不起而受到爸爸惩罚。爸爸狠狠地打了她一顿,仍然坚持要她上学,不过拿了五大枚铜板,破例让她坐洋车去上学。她上学时忘了穿上花夹袄,爸爸拿着送到学校去,还给了她两个铜板。事情不大,却充分表现出爸爸是十分爱她的,这在她幼小的心灵中激起了阵阵涟漪,使她在以后的生活学习中能够处处严格要求自己。爸爸时时盼望着孩子长大,鼓励女儿:无论什么困难的事,只要硬着头皮去做,就闯过去了。 文章以“爸爸的花儿落了”为题,一方面实指夹竹桃的败落,一方面象征天性爱花的爸爸离开人世。与题目相映,文章多处写到花,如开头由衣襟上的夹竹桃引出爸爸生病住院,结尾用“垂落的夹竹桃”回应前文,点出爸爸已不在人

论张爱玲小说的悲剧意识 二稿修改

前言 张爱玲是一个具有强烈悲剧意识的作家,她直面残酷的生活,将目光投注于在痛苦和困难中挣扎的人们,讲述这些苦难灵魂的悲剧生活,展示出一幕幕震撼的人生悲剧。张爱玲对时代、文明、人生的悲观认识,使她的作品具有一种荒凉感和虚无感。从而散发出浓厚的悲剧意识,呈现出一种苍凉的美学风格。张爱玲的这种独特的美学风格和创作意识值得我们探究。 一浮世的悲歌 (一)、不可逃离的悲剧命运 张爱玲的小说充满了强烈的悲剧意识。在她的小说中,人的生存欲望与现实困境的悲剧性冲突是其小说的基本冲突。张爱玲从自己的生存状况出发,从童年、亲情、恋爱、婚姻生活等切身的感受中探索个体的生存状况,她的人生观和生命的悲剧感就渗透在她对个体在荒凉世界里的生存状况的描绘。她以一种逼近本质的直觉,揭示个体生命的悲剧性,传达她对一个时代的生存体验:人的生存欲望和现实困境之间有着不可磨灭的矛盾,人注定要成为被征服者,在最终结局面前,人类的一切努力都毫无意义,终究要归于沉寂。“总之,生命是残酷的”,[1]没有悲壮,只有无奈的堕落和苍凉。张爱玲认为,人生永远无法完满,只有委屈和难堪的生存,痛苦才是人生的永恒主题。在她看来,人生与现实困境的矛盾是不可避免的,由不得自己做主。“人生恐怕就是这样罢,生命即是麻烦,怕麻烦,不如死了好。麻烦刚刚完了,人也完了。”[2]这种将人生看作麻烦,麻烦与生命同生同灭的感悟,就是张爱玲创作的出发点,她在《论写作》一文中谈到:“是个故事,就得有点戏剧性。戏剧就是冲突,就是磨难,就是麻烦。”[3]张爱玲透过现代人的生存困境、情感体验、精神状态,从司空见惯的生活中挖掘出其中的悲剧内容。 1.鲜明的悲剧个体 张爱玲的创作大多是描写普通人的平庸生活,“他们是这时代的广大的负荷者”,在难堪的生存中“有挣扎,有焦虑,有慌乱,有冒险”。[4]张爱玲认为这才是生命真正的图案,他们在日常生活中不自觉地沉沦,在荒凉的胁迫中表现出对自我生命意义的困惑,以及对虚妄无妄的生活困境的屈服是人类荒凉的生存景况的呈现。张爱玲在人物的塑造方面,往往赋予这些角色鲜活的生命力和强烈的生存欲望和意志,他们大多想凭借着自己的努力在这个平庸无为的世界里抓住些什么,或是爱情,或是理想,或是平凡稳定的生活。但最终的结果往往得到更多的痛苦,一步一步地看着自己所追求的走向幻灭。如《沉香屑·第一炉香》中的葛薇龙,本是一名普通的小女子,一位单纯的中学生,为了学业,她向自己的姑妈求助;

林海音简介

林海音简介 林海音,女,(1918~2001)原名林含英,小名英子,原籍台湾省苗栗县,父母曾东渡日本经商。林海音于1918年3月18日生于日本大阪,不久即返台,当时台湾已被日本帝国主义侵占,其父林焕文不甘在日寇铁蹄下生活,举家迁居北京,林海音即在北京长大。曾先后就读于北京城南厂甸小学、北京新闻专科学校,毕业后任《世界日报》记者。不久与报社同事夏承楹结婚。1948年8月同丈夫带着三个孩子回到故乡台湾,任《国语日报》编辑。1953年主编《联合报》副刊,开始文艺创作,并兼任《文星》杂志编辑和世界新闻学校教员,1967年创办《纯文学杂志》,以后又经营纯文学出版社。林海音的创作是丰厚的。迄今为止,已出版十八本书。散文集《窗》(与何凡合作)、《两地》、《做客美国》、《芸窗夜读》、《剪影话文坛》、《一家之主》、《家住书坊边》,散文小说合集《冬青树》;短篇小说集《烛心》、《婚姻的故事》、《城南旧事》、《绿藻与咸蛋》;长篇小说《春风》、《晓云》、《孟珠的旅程》;广播剧集《薇薇的周记》、《林海音自选集》、《林海音童话集》;编选《中国近代作家与作品》,此外,还有许多文学评论、散文等,散见于台湾报刊。其中,《窃读记》被选为小学五年级上册课文。 林海音生平 林海音自幼在北京读书,长大后曾就读于女师,后进北京世界新闻专科学校。毕业后,即进北京《世界日报》当记者,还曾当过编辑、图书馆馆员。这些职业提供了广泛的机会,使她能较深入地了解旧北京的社会风貌,为后来的小说创作提供了许多素材。她的成名之作小说《城南旧事》即取材于这段生活。1948年林海音同丈夫回到台湾后,即被刚创刊不久的《国语日报》聘为编辑。1951年《联合日报》创刊,她被任为《联合日报》副刊主编,她的丈夫为主笔。这一时期,她特别注意扶植和支持台湾的本土作家。如当时钟理和的稿子经常被退,林海音却常常使他的稿子重见天日。钟理和死后,林海音还替他出版了他的第一本书《雨》,接着他的长篇小说《笠山农场》也在《联合日报》副刊上连载了。在主编《联合日报》副刊时,林海音刊登了一首名叫《船》的诗,内容是叙述有一艘船在大海里飘了很久,最后飘到一个孤岛上,金银财宝慢慢用完了,于是陷在困苦之中。台湾当局认为这是影射蒋介石到台湾后的生活状况,把作者抓了起来,林海音也因此不能再编副刊了。林海音的创作是丰厚的。 1957午《文星杂志》创刊,林海音任编辑,同时又担任世界新闻学校教员。1967年她创办和主编了《纯文学》月刊,直到1972年《纯文学》停刊后,她又独立负责纯文学出版社,出版《纯文学丛书》。 1976年11月4日,中文报业协会第九届年会在香港富丽华酒店开幕,林海音以台湾代表团团员的身份出席,并发表演讲。她后期从事儿童文学。 林海音生活情趣广泛,不计牺牲,勇挑重担,慷慨助人,这些性格特点,可以说是承袭于父辈而发展于自身。由于父亲早逝,面对生活和社会的重压,林海音对社会的认识较之同龄人更成熟更深刻,所有这些都构成了她创作小说的动力和源泉。在北京时,林海音已开始了文学创作。1948年回到台湾后初期的一段时间,她撰写了一些杂文和散文,大约是在1951年,林海音才真正走上作家的道路。她的作品十分丰富,包括小说、散文、杂文、评论、儿童读物等多种体裁,而以小说创作为主。 林海音作为台湾老一代的作家,对台湾文学事业的贡献集中表现在小说创作、培育新人和兴办刊物三个方面。关于兴办刊物,前面我们已经讲过,她除了担任新创办刊物的编辑外,还亲自创办《纯文学》月刊达五年之久,并以选择作品质量高而享誉文坛,推荐并发表了许多优秀作家的作品。后来又创办纯文学出版社,其宗旨与《纯文学》月刊相似,选书认真,

论池莉小说的女性意识

论池莉小说的女性意识 池莉初登文坛就被誉为“新写实小说”的代表作家,这使人们对她的小说形成了一种误读,忽略了女性意识在其作品中自然的潜性的显现。其实,女性意识一开始就蕴含于池莉的作品之中,从母性意识的展示与体现到爱情婚姻情感意识的定位,从与男性抗衡的女性自我意识的觉醒到消解两性激烈的对立,其女性意识经历了由隐到显、由粗到细、由疏到密,逐渐成熟和完善的过程。 标签:池莉小说;女性意识;逐渐成熟 长期以来,我们对池莉小说形成了一种误读,我们忽略了池莉的女性意识在其作品中自然的潜性的显现。实际上,女性意识一开始就蕴含于池莉的作品之中,只不过它被“新写实”“平民意识”的光环所遮掩,而不为人们注意罢了。 一、“母爱”与“审母”——母性意识的展示与体现 “母亲”这个伟大的称谓,常常是文学作品中无私、慈爱、完美的代名词。传统小说中歌颂、赞美母亲,池莉的小说也发扬了这种传统,如母性体验,就是她初期小说创作经常表现的重要主题。在池莉的很多作品中都体现了女人做母亲的种种烦恼和幸福。无论是《太阳出世》还是《一冬无雪》,都详细地描写了女性从怀孕、生产到抚育孩子长大的一系列过程,其深刻用意在于表现母性,赞颂母性。 然而在池莉的小说中,同时也存在着“审母意识”。她笔下的母亲首先是现实生活中活生生的人,她们既有无与伦比的母爱和奉献精神,同时也有无法掩饰的缺憾和局限之处。她们与以往文学作品中所描述的那种温柔细腻、纯洁善良的完美母亲有很大的差异。 《你是一条河》就是“撕裂”母亲神话的一篇力作。村镇女子辣辣,丈夫早逝,30岁的她拖着8个孩子,却在那毁灭一切的自然灾害和政治灾害中顽强地活了下来,无论有多大的苦难、多重的打击,也无论她的孩子们是多么良莠不齐,她都以十足的母性,张开羽翼保护自己的孩子,为了孩子她奉献了一个母亲所能付出的一切。 但辣辣也有很多缺点,她的无知、蛮横和愚昧,导致了女儿冬儿的一去不回、儿子福子的夭折和贵子的后天弱智以及其他子女先后出现的偏差。她用不被世人理解,也不被儿女接受的粗暴方式养育着儿女。当辛勤劳作仍不能维持生存时,她不惜和几个男人发生肉体关系,用自己的身体交换食物;尽管数落了盗窃的儿子,但还是收下了窃得的40元钱。作品最后,辣辣亲手毒死了精神失常的大儿子得屋,这一切都与“善良”的母亲形象格格不入。池莉在写这个人物时,并不回避其庸俗、粗鄙和丑陋的一面,她所有的行为既不温和也不宽厚,只是毫无美感的粗俗。这与以往文学作品中所描述的那种温柔细腻、纯洁善良的完美母亲有很大的差异,她的母爱完全是通过殴打与斥骂体现的。这虽不是对母性的全盘否定,

浅谈明清小说的悲剧意识

浅谈明清小说的悲剧意识 谈到明清小说的悲剧意识,首先我们得了解其繁荣及其如此繁荣的原因。已进入封建社会晚期的明清时期,小说观念的进化及之前的创造实践为大批小说家们累积丰富的经验,对日益丰富的明清社会生活、不断丛生的社会弊端加以反映的任务,已不是传统诗文所能担负。 因此小说取得了于传统诗文在文学中同等的地位,成为明清文学创作的中心和主流,可以说明清小说的题材范围比过去任何时候都要丰富,艺术手法也相当之成熟全面。 以中国四大名著之一《红楼梦》为例,《红楼梦》一经面世,便在文坛上引起了爆炸式的轰动,不但拥有众多读者,更引起文人们竞相点评这一部惊人之作,最后总括着《红楼梦》中众多的头绪和线索的,是一种深刻的悲剧意识。 《红楼梦》是我国古代小说的巅峰之作。知人论世,曹雪芹出生于一个与清皇室有着密切关系的贵族世家中,其曾祖在其父亲共三代四人,前后任江宁织造六十年。康熙皇帝六次南巡,四次驻跸曹家。康熙死后,曹家被卷入皇室内争,两次被抄家,其家族从此一败涂地。曹雪芹的一生,恰好与曹家盛极而衰的经历重叠。他少年时代在南京有过一段富贵繁华的生活,懂事后即目睹家族巨变,生活每况愈下,在穷愁潦倒之中,四十多岁就去世了。可以说,亲身经历为曹雪芹创造《红楼梦》提供了必要的生活基础。 《红楼梦》的表层是一个哀怨动人的爱情故事:宝玉与黛玉相爱,但由于家长的横加干预,结果黛玉含恨而死;宝玉看穿了一切,“悬崖撒手”,出家做和尚去了;而宝钗在取得家长的恩准,好不容易得到了“宝二奶奶”的身份后,最终也成了这场不成功的婚姻的殉葬品。这是一个多重线索的爱情婚姻悲剧,但它绝非一般意义上的才子佳人故事,因为曹雪芹在广阔的社会背景下展示了这场悲剧产生的原因。 一、社会悲剧 宝黛爱情悲剧首先是社会悲剧,这体现在家长为宝玉择配的条件上。由于贾府走向衰亡,子孙一代不如一代,家长便把光宗耀祖的希望寄托在宝玉身上,对他的婚姻大事也一直十分关注。家长在黛玉和宝钗两人中最后选定了宝钗,原因是: 第一,从精神思想上说,只有宝钗可以使宝玉走上封建主义正道; 第二,从性格能力上说,宝刹“稳重和平”,善于调解矛盾,在“不干己事不开口,一问摇头三不知”的圆滑中,又有着处理家务的实际才干,可以化解家族内部的重重矛盾; 第三,从身体条件说,宝钗的“肌肤丰泽”远胜于黛玉的体弱多病,何况黛玉的病情加剧的原因,实在令家长头疼; 第四,从对男女之情的态度来看,黛玉不善于掩饰自己对宝玉的感情,宝钗却能“大理上不错”,表面上不做任何违背封建礼数的事。 这四个方面归结起来,实质就是对封建制度是顺从还是叛逆的问题,贾府虽然面临着衰亡,但家长们决不允许带有叛逆色彩的爱情萌生和发展,他们无情地摧残了宝黛间的爱情,制造了悲剧。 二、性格悲剧: 宝黛爱情悲剧又是性格悲剧,因为悲剧的不可避免性,在相当大的程度上是由宝黛两人性格上的弱点造成的。宝玉和黛玉既是封建家族的叛逆者,优势贵族公子小姐。这种双重身份决定了他们行为的不一致:一方面,他们对传统的“男尊女卑”观念不以为然,对功名富贵和与之紧密相连的圣贤经传、忠孝节义的道德规范嗤之以鼻,他们反对封建等级制度,向往着人际的平等和个性的自由;另一方面,他们往往不自觉地流露出贵族后代的优越感,他们的言行实际仍然在相当大的程度上为贵族子女的身份所左右。这样,作为叛逆者的宝黛反对封建制度和伦理道德,为作为贵族公子小姐的他们却又不可能离开贾府生活一天;作为叛逆者的宝黛敢于心心相印地互吐衷肠,作为贵族公子小姐的他们(特别是黛玉)却在思想深处信守着封建道德观念,仍然希望通

张爱玲小说的悲剧意蕴

目录 中文摘要 (1) 英文摘要 (1) 一、引言 (2) 二、张爱玲小说中的悲剧意识及其体现 (2) (一)苍凉的艺术风格 (2) 1、意象表现 (3) 2、氛围表现 (3) (二)悲剧性的主题内容,人物和结局 (4) 1、爱情的悲剧性 (4) 2、亲情的悲剧性 (6) 三、张爱玲小说悲剧意识形成的原因 (9) (一)社会原因 (9) (二)家庭原因 (9) (三)个人情感原因 (10) 注释 (11) 参考文献 (13)

绵延不尽的苍凉—论张爱玲小说的悲剧意识 摘要:张爱玲是一个具有强烈悲剧意识的作家,她勇于直面残酷的现实生活,将敏锐的目光投注在痛苦和困难中挣扎的人们,讲述这些苦难生灵的悲剧生活,展示出一幕幕震撼的人生悲剧。张爱玲对时代、文明、人生的悲观认识,使她的作品具有一种苍凉感和虚无感,从而散发出浓郁的悲剧意识,呈现出一种苍凉的美学风格。 本文立足于文学研究,从女性的视角,运用文献研究、归纳演绎、综合分析等研究方法,从整体的眼光纵览张爱玲小说的创作,全面梳理、剖析和阐释张爱玲小说中所呈现的悲剧意识,追溯张爱玲小说中悲剧意识形成的原因。 第一部分主要叙述张爱玲小说悲剧意识的具体体现。张爱玲的悲剧意识体现在对人性的探索中,她冷冷的撕开生命外表的华美,露出人性深处的自私、阴暗、虚伪和孤独。通过独特的艺术技巧,利用意象表现和氛围表现,建构起一种苍凉的艺术格调,再加上主题、人物以及结局悲剧性的叙述和描写,逐步形成她小说的悲剧意识。 第二部分主要探究张爱玲小说悲剧意识形成的原因,主要从社会,家庭以及个人这三个角度简略剖析。张爱玲所处的时代背景的动荡,父母感情的破裂,家族亲人的爱恨情仇,以及自己与胡兰成的感情的破裂,这一切的经历使其在创作上更加倾向悲凉。 本文力图通过这两个大的方面来了解张爱玲,把握其小说创作的悲剧意识。 关键词:苍凉悲剧意识小说张爱玲 Not the desolate stretch of Eileen Chang's novels--the tragedy of consciousness Abstract:Eileen Chang is a writer who has a strong tragedy consciousness and has a brave courage to face the cruel reality and life .Her keen eyes with pain and difficulty tell us the the suffering of the people and the tragedy of the lives, showing the scenes of life tragedyies. This article based on the study of literature,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women by using the literature research, inducing deduction, comprehensive analysis and other methods to overciew zhang ai-ling's novels. Comprehensive analysis and interpretation comb make zhang ai-ling's novels with a consciousness of tragedy, tracing her novels of the causes of

城南旧事林海音

城南旧事林海音 篇一:城南旧事林海音 林海音《城南旧事》好段摘抄《城南旧事》是著名台湾女作家林海音以七岁到十三岁的生活为背景的一部自传体短篇小说集,1960年出版。全书透过英子童稚的双眼,看大人世界的喜怒哀乐、悲欢离合,淡淡的哀愁与沉沉的想念,感染了一代又一代读者,可视作她的代表作。导演吴贻弓根据小说改编的同名电影也获得了巨大成功,还获得了中国电影金鸡奖等多项大奖,感动了一代又一代人。 《城南旧事》中的好句好段: 1、小驴大概是饿了,它在地上卧着,忽然仰起脖子一声高叫,多么难听~黄板牙儿过去打开了一袋子干草,他看见吃的,一翻滚,站起来,小蹄子把爸爸重在花池子边的玉花给踩到了两三棵。驴子吃上甘草子,鼻子一抽一抽的,大黄牙齿露着。 2、小妹妹这时从妈妈的身上挣脱下来,她刚会走路,就喜欢我领她。我用跳舞的步子带着她走,小妹妹高兴死啦~咯咯地笑,我嘴里又念着我们看海去,念一句,跳一步舞,这样跳到门口。宋妈刚吃过饭,用她那银耳挖子在剔牙,每剔一下,就啧啧 1 地吸着气,要剔好大的功夫;仿佛她的牙很重要~小妹妹抱住她的腿,她才把耳挖子在身上抹了抹,插到她的髻儿上去。 3、秀贞没有说什么,吸溜着鼻涕站起来。天气暖和了,她也不穿缚腿棉裤了,现在穿的是一条肥肥的散腿裤。她的腿很瘦吗,怎么风一吹那裤子,显得那么晃荡。她混身都瘦的,刚才蹲下来伏在我的胸前时,我看那块后脊背,平板儿似的。 4、站在骆驼的前面,看它们吃草料咀嚼的样子:那样丑的脸,那样长的牙,那样安静的态度,它们咀嚼的时候,上牙和下牙交错地磨来磨去,大鼻孔里冒着热气,白沫子沾满在胡须上。我看得呆了,自己的牙齿也动起来。 5、这时,我的辫子梳好了,追了宋妈去买菜,她在前面走,我在

浅谈白先勇小说的女性悲剧意识

浅谈白先勇小说的女性悲剧意识 摘要:白先勇的小说,以擅长刻画女性形象而蜚声海内外。其中,关注女性命运,尤其是表现在历史场合中女性心灵深处的痛楚与伤感,是白先勇小说创作的突出倾向。白先勇以他独特的叙事方式,将时代的变幻与动荡在女性的生活起伏中表现出来,唱出了一曲曲凄婉的女性命运的悲歌。 关键词:白先勇;小说;女性形象 作为台湾第四代作家,自先勇在文坛上素有短篇小说“奇才”的盛誉。他的一系列小说,在女性形象塑造方面具有独到的审美特性。著名的文学史家夏志清先生曾评价说,在艺术成就上可与白先勇的小说相比或者能超越他的成就的“从鲁迅到张爱玲也不过五六人”[1]。的确,白先勇在短篇小说创作领域所取得的成就,已经得到海内外学界的普遍认可。作家兼评论家欧阳子女士认为,“白先勇才气纵横”,写出来的作品“差不多都非常成功”[2]。在白先勇“非常成功”的小说中,关注女性,尤其是表现在历史场合中女性心灵深处的痛楚与伤感,是一个突出倾向。从他的第一篇小说《金大奶奶》到早期代表作《玉卿嫂》,从《永远的尹雪艳》到《谪仙记》,从《香港——一九六O》到《秋思》,从《一把青》再到《游园惊梦》??在这些短篇佳作中,主人公均是女性。“他写女人,远比写男人,更细腻、更生动。”[2]白先勇短篇小说创作的成功,准确地说是和他笔下女性形象的塑造成功密不可分的。他“从写小说之初就没有迷失,干净利落地几步就跨到了艺术堂奥最深致的部位,直奔人物形象,直取人生真味”[3]。尤其是他的叙事方式将描写外部客观世界和自我肯定、自我怀疑、自我认同、自我否定结合起来,以感性的平叙压倒理性的分析,把时代的变幻与动荡在女性的生活起伏中表现出来,并以真挚的情感、细腻的笔触,多方位地揭示出人性的深刻性与丰富性、复杂性与矛盾性,在情感与理性、伦理与道德诸多关系中对人性进行艺术的重构,唱出了一曲曲凄婉的女性命运的悲歌。 白先勇的小说创作,从一开始就表现出对女性命运的极大关注。1958年9月,白先勇在台湾大学外文系夏济安教授主编的《文学杂志》上发表的第一篇小说《金大奶奶》,就显露出了其擅长刻画女性的卓越才情,体现出他对妇女命运题材的关注和探讨。作品中的金大奶奶曾经有过两次婚姻,第一次婚姻葬送了她的青春,第二次婚姻葬送了她的性命。在她还不是“金大奶奶”的时候,她“嫁过人”。“夫家有钱得很”,男人却“一向有痨病,没有几年就死去了”。如果说,在这一次的婚姻悲剧中,更多地呈现为客观社会外围的原因的话,那么,在接下来的遭遇中,则明显地带有她自身的主观因素了。新寡之后,她名下的财产引起了歹人的觊觎。一个比她小十岁,住在她家对面的金大先生“天天跑来金大奶奶家中瞎混,混来混去,就把金大奶奶骗上了”。金大奶奶当时三十出头了,又经过第一次婚姻失意的历练,按说,她应该对生活有所领悟才对。但是,她还是被对方“满面的潇洒神态”和“一嘴巴的油腔滑调”蒙蔽了头脑,错误地嫁给了金大,从而在追求爱情的路上再一次迷失了方向。金大先生等到把“田产首饰”拿到手后,就“完全变了一个人,对她不是骂就是打”。最后,金大奶奶服毒药,死在了金大先生讨小妾的喜宴上。 白先勇对女性悲剧命运的探讨,还体现在其塑造的一系列嫁入豪门却又极为不幸的女性身上。古诗中有“铜雀春深锁二乔”、“侯门深似海”的句子。嫁入豪门的女子由于远离了世俗烟尘,她们的生活和命运历来都笼罩着神秘的面纱。这些豪门贵妇的生存状态、情感

林海音的故事

林海音的故事 英子进入福州人办的私立春明女中就读。进入春明,除了住在南城方便外,还有一个原因是特别优待福建学生,一般学生的学费要二十五元,福建学生只要缴十八元。 南城是京剧演艺人员住的地方,所以一些京剧、话剧或演电影的子女都进入这所学校就读,像著名老生余叔岩的两个女儿余慧文、余慧清就和英子同班,也是好友,他们的功课棒极了。余家生活保守,余叔岩不许孩子听戏的。著名的话剧、电影演员白杨(学生时代叫杨 君莉)比英子低一班,那时白杨圆圆的脸庞,白皙的皮肤,明眸皓齿,笑容甜美。还有比她低好几班的、后来成为名伶的言慧珠,也都是春明的学生。 今年八十五岁的吴金玉在北京回忆道:“刚上春明时,林含英(英子)给人的感觉是不爱说话,静静的,也许她那时候刚失去父亲。那时她就很喜欢文艺了,有一次上课,只见她一个人把头压得低低的,默默地掉眼泪,原来她在看《红楼梦》。那时候女孩子是不准看《红楼梦》、《西厢记》之类的小说的,怕学坏了。” 渐渐地,含英从丧父的失落中走出来,她交了一些好朋友,余家姐妹、吴金玉、万德芬、傅增、吴允贞、李菊同等,白天一起上课,放了学回到家,想起还有什么事儿没说,就再写信。含英常让会馆里的长班把信送到同学家,妈妈笑她:“不是刚才见的面吗?怎么这会儿又有事儿要说了,不能等到明天上学再说啊?” 路北的北新书局和路南的现代书局,是含英上中学后吸收新文艺的地方。现代书局是施蛰存等人办的,含英为自己订了一本《现代》杂志。她去看书的时候喜欢跟书店的店员谈谈什么小说、新诗的,觉得自己挺有点文艺气质的。爸爸不在了,妈妈整天在家弄孩子,她又上无兄姐,读什么书、上什么学校,含英都得自己做主。 那时北京的学生话剧已经很盛行,有一次她和白杨被选为学校代表,参加一个学生话剧的组织会议。那时白杨和姐姐住在宣武门外,含英从南柳巷走一条西草厂出西口到宣外大街去找白杨一道去。开会回来白杨送了她两张小照片。可惜白杨在春明念了一年就离开了。念初三的时候,北平国立艺专戏剧系的同学排演《茶花女》,找上了她这个初中小女生轧一角,饰演茶花女的女仆纳宁娜。含英念小学时,就在附小图书室借过林琴南译的小仲马的《茶花女轶事》,她迫不及待地到琉璃厂的几家书店去找剧本,果然在北新书局找到了刘半农译的。回到家,她连饭都顾不得吃,就捧着《茶花女》看。她拿腔拿调地念着纳宁娜的台词,有时也试着别人的台词。妹妹们站在玻璃窗外看着她笑,妈妈也笑骂她:“在发疯!” 每个星期有三个晚上,要到导演也是名戏剧家余上沅先生家排戏。余家在城的另一头,每次含英下课回家,匆匆扒两口饭,就一个人坐上洋车,直奔余导演的家。洋车一路摇晃着,小小的她坐在车上,心里涨得满满的兴奋情绪,一路背着台词儿。那时已是深秋,她看着路边的落叶在秋风中吹起,心中有种异样的感觉,好像在经历另一种人生。

浅析白先勇小说的悲剧意识

浅析白先勇小说的悲剧意识 上海外国语大学 唐忆荣 摘要:朱光潜先生曾说:“悲剧感是崇高感的一种形式”。作为一种崇高的审美形式,悲剧将现实生活里的挣扎,矛盾,痛苦,纠葛用用一种饱含关切的方式表达出来。古今中外,众多优秀的文学家,都曾将这种悲剧意识和悲悯的情怀融入小说的创作当中。白先勇也是其中之一。他的小说描写了各式各样的悲剧,而贯穿始终的精神主线是他对人物命运的怜惜与关怀。他用个人生命的悲剧诠释历史的悲剧,反映苍凉的时代底色下个人无法掌控自身命运的痛苦与无奈。 1.当悲剧意识遇上文学创作 在人类产生之初,初民们受困于残酷严苛的自然环境,汹涌袭来的洪水猛兽让他们的生命脆弱如薄纸,生老病死的冰冷与无奈逼迫人们质疑本我的存在价值和思考魂灵的最终归所。可以说,悲悯生命的忧患意识伴随着生命的产生便一同产生了。而在这之后,人类文明一步步发展,人们又面对着不同阶级,不同利益团体,和不同文明之间的冲击与挑战。大量的生命因为战争而流离失所,因为疾病的肆虐而饱受折磨。人类在产生发展的历程当中,始终面对着无法预知的威胁;生与死,灵魂与肉体的矛盾注定了悲剧意识与人类同在。 而当文学最初作为一种传达感情的载体存在时,便脱不开这种固有的悲剧意识。古希腊神话里,俄狄浦斯杀父娶母而不自知;普罗米修斯盗取天火后被罚在山顶遭受猛禽啄食内脏的苦楚;赫拉克勒斯立下十二件功绩,却被轻信谎言的妻子毒死。同样的,中国古代的神话里也有这样的故事:鲧盗取天帝的神土堵塞洪水,治水失败被天帝杀死;精卫溺亡于东海,死后化为神鸟投石悲鸣;夸父追日,道渴而死······人们将现实生活中的无奈注入文学作品里,借神话故事表达自己置身于自然强大力量中的举步维艰。 随后涌现的作家们将悲剧意识与文学创作结合得更为纯熟和彻底。无论是莎士比亚笔下的《李尔王》《哈姆雷特》《罗密欧与朱丽叶》,还是汤显祖的《牡丹亭》,关汉卿的《窦娥冤》,纪君祥的《赵氏孤儿》,读来无不叫人垂思泣下。当人类文明发展到这一时期,作家们讨论的就不仅仅是简单的生存问题,他们转而将眼光投向个体的生活状态,借人物悲惨的命运表达理想生活与现实情况间的不可调和,反映时代浪潮里人们的无可奈何和身不由己。悲剧意识在这一时期的文学作品里不仅体现为感知生命之苦,更融合了浓浓的人文关怀,思考该以

张爱玲小说悲剧意识探索

张爱玲小说悲剧意识探索 摘要:现代作家张爱玲的小说,弥漫着浓厚的悲剧色彩。她的作品有着悲剧的主题思想,多以悲剧爱情故事为题材,张爱玲善于运用苍凉的语言和独特的意象渲染悲凉的小说氛围,从而形成了苍凉的艺术风格。张爱玲的悲剧创作意识源于她的家庭变故和感情受挫。她在小说中,塑造的悲剧女性形象有三种:一种是受封建枷锁束缚的女性,一种是物欲与道德挤压下灵魂扭曲的女性,另一种则是由于自身性格缺陷和软弱酿成悲剧的女性。 关键词:张爱玲;小说;悲剧意识 一、苍凉的艺术风格 张爱玲的小说是“一个美丽而苍凉的手势”,“她的作品有着淡漠的贫血和感伤的情调”[1]P39。胡兰成说:“张爱玲先生的散文与小说,如果拿颜色来比方,则其明亮面是银紫色的,其阴暗面是月下的青灰色” 。[2] P15张爱玲的小说,刻画了一个个残酷而悲凉的人物形象,苍凉是小说的底色,作品始终弥漫着浓厚的悲剧色彩。这种苍凉的艺术风格[1]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弥漫浓厚悲剧色彩的主题思想 张爱玲是专写“她的时代的阴暗一面”的高手。她说:“如果我常用的字眼是荒凉,那是因为思想背景里有这种惘惘的威胁。”[2] P16她的威胁来自于生活,张爱玲是一个敏感的人,她善于窥探社会,把握世情,因此揭露人性成了小说的主题。她笔下这些揭露人性为主题的小说,必然成为悲剧小说。 2.以悲剧爱情和婚姻故事为选材 张爱玲认为:“男女之情乃人之大欲,作为生命过程的重大现象,负载着深刻的人性内容,揭示着人生的真谛。”[3]P83张爱玲是窥探社会矛盾的小说家,她乐于立足于平凡的生活中,选择世俗的恋情和婚姻作为小说选材。《金锁记》中的曹七巧是封建婚姻制度下的悲剧人物,她编织过美丽的爱情梦,却为求金钱迫嫁,无爱的婚姻扭曲了她的灵魂,她戴着“黄金的枷锁”劈杀了几个人,儿女的幸福也被她亲手毁掉,张爱玲就是以这样的爱情悲剧为题材,揭示社会生活和人性的世俗面。 二、悲剧意识形成的深刻原因 1.家庭经历的影响 缺失的母爱、后母的虐待、父亲的狂暴,让她深深体会到人生的阴暗与悲哀,也逐渐孵化出张爱玲孤僻和冷淡的性格。“这使她产生出对人生的否定情绪和浓郁的悲观气质,张爱玲因家庭中的不幸,使她成为一个十分沉默的人,不说话,懒惰,不交朋友,不活动,精神长期萎靡不振”。[4] P179父母的不幸婚姻,引发

浅谈张爱玲小说悲剧意识的成因

浅谈张爱玲小说悲剧意识的成因 摘要:张爱玲的作品中弥漫着浓郁的悲剧色彩,人们了解她的作品,但对于她作品中悲剧创作色彩的成因了解得却很少。本文主要从张爱玲家庭经历的变故,感情的受挫以及动荡现实环境的影响三方面探讨了张爱玲小说悲剧创作色彩的成因。 关键词:张爱玲小说悲剧成因 张爱玲是现代文学史上一位富有传奇色彩的女作家,也是一个彻底的悲观主义者,她的作品中弥漫着浓厚的悲剧色彩。张爱玲小说中的代表作几乎全是悲剧,她以独特的视角挖掘人物悲剧命运的成因。强烈,明晰而独特的悲剧意识始终贯穿于她的小说中,而她复杂的心理世界以及她孤僻的性格,则是形成她独特的悲剧创作观的主要因素。本文主要从三个方面阐述了张爱玲小说悲剧意识的成因。 一.家庭经历的影响 张爱玲1920年出生于上海,她的祖辈,家庭门第曾颇显赫。祖父张佩纶是“清流派”主要人物,官至督察院左副都御史,一度颇得朝廷重用,祖母是晚清重臣李鸿章之女。张爱玲的父亲张廷重是典型的遗少,旧习气极深,性情又坏,在张爱玲周岁之后便瞒着家人在外面养了一房姨太太,他没给张爱玲留下多少父爱。母亲黄逸梵是清末南京长江水师提督黄军门的女儿,崇尚西方文化,美丽而有才华,与小姑几度赴法留学,是一个新式女性,但她的美丽与才华似乎又造成了失误——她过于注重了自我而忽略了应当给儿女的母爱。张廷重夫妻的结合因为彼此的文化崇尚、性情追求的差异而最终破裂,张爱玲的生活阴云密布,最后因与后母不和而被父亲毒打囚禁达半年之久。“父亲扬言要用手枪打死我,我暂时被监禁在空房里。我生在里面的这座房屋忽然变成生疏了,像月光底下的,黑影中现出青白的粉墙,片面的,癫狂的。”(《私语》)。 父母的思想文化素质,行为方式,生活习惯以及兴趣爱好,潜移默化中都影响着作家个性和创作风格的形成,张爱玲自幼生活在这样的氛围中,目睹家庭由兴盛到衰败、腐朽、破裂的景况,亲身感受到人间的无情、生活的哀伤和家庭的束缚与冷酷。“她是一个没有得到真正的爱,无论是父爱还是母爱,也不懂得怎么去爱他人的女孩,世事教给她更多的是自爱

林海音自传体小说:《城南旧事》

林海音自传体小说:《城南旧事》 2013年2月21日zhy发表评论8463人阅读《城南旧事》是中国著名女作家林海音创作的回忆记事小说。林海音以其六岁到十三岁的童年生活为背景,创作了这部自传体短篇小说集《城南旧事》,并于1960年初版。作品透过英子童稚的双眼,观看着大人世界里的悲欢离合、喜怒哀乐。书中那淡淡的哀愁与沉沉的相思,感染了一代又一代读者,使这部文学作品大获成功并经久不衰。以《城南旧事》改编而成的同名电影获得了“中国电影金鸡奖”等多项大奖,成为了中国当代电影中的经典作品。 《城南旧事》的作者林海音原籍在台湾苗栗县头份镇,原名林含英,小名英子,于1918年出生于日本大阪,3岁时随父母返回台湾,5岁来到北京,住在城南一座四合院里。林海音在北平度过了她的童年时光和青春岁月,在北平送走了自己英年早逝的父亲,在北平嫁为人妻。直到1948年,林海音带着妈妈、孩子和丈夫何凡举家返回台湾。林海音对自己成长的北京古城具有很深的感情,于是创作出了经典代表作《城南旧事》,以纪念自己童年的似水流年。 在二十世纪二十年代的北平城南的一座四合院里,住着英子温暖和睦的一家。林海音以温婉的文笔、超逸的风格,从天真善良的英子的角度描写出了古城北京形形色色的人和事,道尽了人世间复杂的情感,展现了旧北京的社会风貌。看着大人们的美好愿望总是与社会现实存在着巨大的反差,英子童真弱小的心灵也越发显得孱弱。《城南

旧事》字里行间都缠绕着悲剧色彩,让文章显得丰富厚重,令人触目,发人深省。 充满自然、怀旧基调的《城南旧事》曾被评为亚洲周刊“二十世纪中文小说一百强”,是《百年百部中国儿童文学经典书系》之一。文中那淡淡的忧伤、浓浓的诗意,让一代又一代人深受感染。《城南旧事》通过看似狭小的故事描写,反映了当时北京的整个历史面貌,有着极强的社会意义,不愧是林海音独步文坛多年的经典文学作品。 “长亭外,古道边,芳草碧连天。晚风拂柳笛声残,夕阳山外山。天之涯,地之角,知交半零落。一瓢浊酒尽余欢,今宵别梦寒。” 《城南旧事》是一部安静的小说,一部关于成长的寓言。当英子爸爸的花儿落下的时候,她已不再是小孩子……童年就这样远去,因为,这就是成长…… 《爱的艺术》——关于爱的心灵哲学 2013年2月20日zhy发表评论5450人阅读“问世间情为何物?直教人生死相许。” 千百年来,爱情两字,折磨了无数人也幸福了不少人。人人都想和心上人“在天愿做比翼鸟,在地愿为连理枝” ,做一对“只羡鸳鸯不羡仙”的神仙眷侣,可世间却有无数“为伊消得人憔悴”的痴情可怜种。爱情,究竟是什么,究竟拥有何等魔力,才能让天下人如飞蛾扑火般奔向它的怀抱?《爱的艺术》是德裔美籍心理学家和哲学家艾里希·弗洛姆最著名的文学作品,也是当代爱的艺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