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大体积混凝土施工

合集下载

大体积混凝土施工难点及对策研究

大体积混凝土施工难点及对策研究

大体积混凝土施工难点及对策研究在现代建筑工程中,大体积混凝土的应用越来越广泛,如大型基础、大坝、桥梁墩台等。

然而,大体积混凝土施工面临着诸多难点,如果不能妥善处理,可能会导致混凝土出现裂缝、强度不足等质量问题,影响工程的安全性和耐久性。

因此,深入研究大体积混凝土施工的难点及对策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大体积混凝土施工的难点(一)温度控制难度大大体积混凝土由于体积大,水泥水化热释放集中,内部温度升高较快。

如果内外温差过大,会产生温度应力,当温度应力超过混凝土的抗拉强度时,就会导致混凝土开裂。

此外,混凝土浇筑时的气温、混凝土的入模温度等也会影响混凝土内部的温度分布。

(二)混凝土收缩变形混凝土在硬化过程中会发生收缩,大体积混凝土由于体积大,收缩受到的约束较大,容易产生收缩裂缝。

混凝土的收缩包括干燥收缩、化学收缩、自收缩等,其中干燥收缩是最主要的收缩形式。

(三)施工组织难度高大体积混凝土施工量大,浇筑时间长,需要合理安排施工人员、设备和材料,保证施工的连续性。

同时,要协调好混凝土的供应、运输、浇筑、振捣等环节,避免出现施工冷缝。

(四)质量控制要求严大体积混凝土的质量要求较高,不仅要保证混凝土的强度、抗渗性等性能指标,还要控制混凝土的裂缝宽度。

在施工过程中,需要对原材料、配合比、施工工艺等进行严格控制,确保混凝土的质量。

二、大体积混凝土施工的对策(一)优化配合比设计1、选用低水化热水泥优先选用矿渣水泥、粉煤灰水泥等低水化热水泥,减少水泥水化热的产生。

2、降低水泥用量在保证混凝土强度的前提下,尽量减少水泥用量,可通过掺入适量的粉煤灰、矿渣粉等矿物掺合料来替代部分水泥。

3、优化骨料级配选用粒径较大、级配良好的骨料,可减少水泥浆的用量,降低混凝土的收缩。

4、掺入外加剂掺入适量的缓凝剂、减水剂等外加剂,可延缓混凝土的凝结时间,减少水泥水化热的集中释放,提高混凝土的工作性能。

(二)温度控制措施1、埋设冷却水管在混凝土内部埋设冷却水管,通入循环冷却水,带走混凝土内部的热量,降低混凝土内部的温度。

大体积混凝土结构的施工特点

大体积混凝土结构的施工特点

大体积混凝土结构的施工特点在现代建筑工程中,大体积混凝土结构的应用越来越广泛。

大体积混凝土结构通常是指混凝土结构实体最小几何尺寸不小于 1m 的大体量混凝土,或预计会因混凝土中胶凝材料水化引起的温度变化和收缩而导致有害裂缝产生的混凝土结构。

由于其体积大、结构厚、钢筋密等特点,施工过程中面临着一系列独特的挑战和问题。

下面我们就来详细探讨一下大体积混凝土结构的施工特点。

一、混凝土用量大大体积混凝土结构的一个显著特点就是混凝土用量巨大。

这就意味着在施工过程中需要大量的原材料供应,包括水泥、骨料、粉煤灰、外加剂等。

而且,原材料的质量和性能必须稳定可靠,以保证混凝土的质量均匀一致。

为了满足混凝土的供应需求,通常需要建立大型的混凝土搅拌站,或者选择多个搅拌站同时供应。

在运输过程中,还需要配备足够数量的搅拌车和泵车,以确保混凝土能够及时、连续地浇筑到施工现场。

二、施工技术要求高由于大体积混凝土结构的体积大、厚度厚,混凝土在浇筑和硬化过程中会产生大量的水化热。

如果不能有效地控制水化热的释放和散发,就会导致混凝土内部温度过高,从而产生温度裂缝。

为了控制水化热,施工中通常采用低水化热的水泥品种,如矿渣水泥、粉煤灰水泥等。

同时,还会通过优化混凝土配合比,减少水泥用量,增加骨料用量,掺入适量的粉煤灰和外加剂等措施来降低水化热的产生。

在浇筑过程中,一般采用分层分段浇筑的方法,以利于混凝土的散热。

此外,还会在混凝土内部设置冷却水管,通过循环水来降低混凝土内部的温度。

三、施工组织难度大大体积混凝土结构的施工通常需要多个工种协同作业,包括钢筋工、模板工、混凝土工、测温工等。

而且,施工过程中需要大量的机械设备和工具,如塔吊、泵车、振捣器等。

因此,在施工前需要制定详细的施工组织方案,合理安排施工顺序和进度,确保各个工种和机械设备之间的协调配合。

同时,还需要建立有效的指挥系统和沟通机制,及时解决施工中出现的问题。

四、养护工作重要大体积混凝土结构在浇筑完成后,养护工作至关重要。

浅谈大体积混凝土施工

浅谈大体积混凝土施工

浅谈大体积混凝土施工在现代建筑工程中,大体积混凝土施工是一项至关重要的任务。

大体积混凝土结构通常指的是混凝土实体最小尺寸不小于 1 米的大体量混凝土结构,如大型基础、大坝、桥墩等。

由于其体积大、水泥水化热释放集中、内部温升快等特点,施工过程中如果控制不当,容易产生裂缝等质量问题,从而影响结构的安全性和耐久性。

大体积混凝土施工的特点首先在于混凝土用量巨大。

这就意味着需要大量的原材料供应,包括水泥、骨料、外加剂等,而且运输和浇筑的组织工作也相当复杂。

其次,由于混凝土内部产生的水化热难以迅速散发,导致混凝土内部温度升高,与表面形成较大的温差,从而产生温度应力。

当温度应力超过混凝土的抗拉强度时,就会引发裂缝。

此外,大体积混凝土的施工时间长,对施工过程中的温度监测和控制要求高,以确保混凝土的质量。

在原材料的选择方面,水泥应选用水化热低的品种,如矿渣水泥、粉煤灰水泥等。

这样可以减少水泥水化过程中释放的热量,降低混凝土内部的温升。

骨料应选用级配良好、粒径较大的石子和中粗砂,以减少水泥用量和混凝土的收缩。

外加剂的使用可以改善混凝土的性能,如添加缓凝剂可以延长混凝土的凝结时间,有利于混凝土的浇筑和散热;添加减水剂可以减少用水量,提高混凝土的强度和耐久性。

配合比设计是大体积混凝土施工的关键环节之一。

在满足设计强度和施工要求的前提下,应尽量减少水泥用量,增加粉煤灰、矿粉等掺合料的用量,以降低水化热。

同时,要控制水胶比,保证混凝土的和易性和耐久性。

通过合理的配合比设计,可以有效地减少混凝土的收缩和裂缝的产生。

混凝土的浇筑是大体积混凝土施工的重要环节。

浇筑方案的选择应根据结构特点、混凝土供应能力、施工设备等因素综合考虑。

常见的浇筑方法有分层浇筑、分段浇筑和斜面分层浇筑等。

分层浇筑可以使混凝土的水化热均匀散发,减少温度裂缝的产生;分段浇筑适用于面积较大的结构,可以将结构分成若干段,逐段进行浇筑;斜面分层浇筑则适用于长度较大、厚度较薄的结构。

大体积混凝土的施工方法

大体积混凝土的施工方法

大体积混凝土的施工方法1. 什么是大体积混凝土大体积混凝土,说白了,就是那些量大的混凝土工程。

比如说,像是大坝、桥梁、或者一些大型建筑物的基础,嘿,你想想,光是混凝土的量就让人瞠目结舌,简直就是个小山坡啊!这种混凝土可不能随随便便就施工,得讲究讲究,否则可就真是“贪多嚼不烂”了。

要是施工不当,混凝土就会开裂、变形,那时候可就哭都来不及啊。

2. 大体积混凝土的施工准备2.1 材料的选择首先,咱们得挑选合适的材料。

混凝土的配比可不是随便搅和的,得精挑细选。

比如,水泥、沙子、石子这些主角,得保证质量上乘。

就像做饭一样,材料的好坏直接影响到最后的味道!再者,还得添加一些外加剂,增强混凝土的性能,防止它“喝醉”后出现问题。

2.2 施工设备接着,设备的准备也马虎不得。

要是缺了什么好设备,施工起来就会跟捉襟见肘一样。

比如,搅拌机、泵车、振动器等,都是不可或缺的好帮手。

你想想,没有搅拌机,咱们可得用手搅,试问有谁能坚持得住?所以,设备一定要齐全,才不会让人“手忙脚乱”。

3. 施工过程中的注意事项3.1 控制温度说到施工过程,温度控制可是个关键点。

大体积混凝土在浇筑时,热量释放可不少,尤其在夏天,真是让人“热锅上的蚂蚁”。

这时候,咱们就得采取一些降温措施,比如用冰水搅拌混凝土,或者用遮阳网遮住施工现场,避免太阳的暴晒。

可别小看这些措施,要是混凝土温度过高,开裂可就不是闹着玩的了!3.2 养护工作再说说养护,这可真是“事半功倍”的好方法。

浇筑完后,混凝土需要适当的湿润环境,才能保证强度和韧性。

就像植物需要水一样,混凝土也不能干渴!一般来说,养护时间至少得7天,期间得定时喷水,确保它不“缺水”。

有些地方干燥得厉害,甚至可以用湿麻袋盖着,像给混凝土“盖被子”一样,温暖又贴心。

4. 总结说到底,大体积混凝土的施工可不是“玩票”那么简单,得认真对待,处处留心。

从材料选择到施工设备,再到施工过程中的温度和养护,每一步都得细心谨慎。

大体积混凝土施工的浅析

大体积混凝土施工的浅析

大体积混凝土施工的浅析在现代建筑工程中,大体积混凝土的应用越来越广泛。

大体积混凝土结构厚实、混凝土量大、工程条件复杂,施工技术要求高,水泥水化热释放比较集中,内部升温比较快,混凝土内外温差较大时,会使混凝土产生温度裂缝,影响结构安全和正常使用。

因此,大体积混凝土施工是建筑施工中的一个重要环节,需要我们认真对待。

一、大体积混凝土的定义及特点大体积混凝土是指混凝土结构物实体最小几何尺寸不小于 1m 的大体量混凝土,或预计会因混凝土中胶凝材料水化引起的温度变化和收缩而导致有害裂缝产生的混凝土。

大体积混凝土具有以下特点:1、混凝土量大:大体积混凝土的体积通常较大,需要大量的混凝土原材料。

2、结构厚实:其结构厚度较大,这使得混凝土内部的热量难以散发,容易产生温度应力。

3、施工技术要求高:施工过程中需要采取一系列措施来控制混凝土的温度、防止裂缝的产生。

4、水泥水化热大:水泥在水化过程中会释放出大量的热量,导致混凝土内部温度升高。

二、大体积混凝土施工中的问题1、温度裂缝由于大体积混凝土水泥用量多,水泥水化释放的热量大,在混凝土内部产生较高的温度。

而混凝土表面散热较快,形成较大的内外温差,使混凝土内部产生压应力,表面产生拉应力。

当拉应力超过混凝土的抗拉强度时,混凝土表面就会产生裂缝。

2、收缩裂缝混凝土在硬化过程中会发生体积收缩,如果收缩受到约束,就会产生收缩裂缝。

大体积混凝土由于体积大,收缩受到的约束也较大,容易产生收缩裂缝。

3、施工冷缝如果混凝土浇筑过程中,间隔时间过长,先浇筑的混凝土已经初凝,而后浇筑的混凝土在初凝的混凝土表面继续浇筑,就会形成施工冷缝,影响混凝土的整体性和抗渗性。

三、大体积混凝土施工的准备工作1、材料准备(1)水泥:应选用水化热较低的水泥,如矿渣水泥、粉煤灰水泥等。

(2)骨料:粗骨料宜选用粒径较大、级配良好的石子;细骨料宜选用中砂。

(3)掺合料:可适量掺入粉煤灰、矿渣粉等掺合料,以降低水泥用量,减少水化热。

大体积混凝土施工经验总结

大体积混凝土施工经验总结

大体积混凝土施工经验总结在建筑工程领域,大体积混凝土施工是一项具有挑战性的任务。

由于混凝土体积大,水泥水化热释放集中,内部温升快,容易产生温度裂缝,从而影响结构的安全性和耐久性。

因此,在施工过程中需要采取一系列有效的技术措施和管理手段,以确保大体积混凝土的施工质量。

下面,我将结合自己的实践经验,对大体积混凝土施工进行总结。

一、工程概况以我参与的某个大型商业综合体项目为例,其基础底板为大体积混凝土结构,混凝土强度等级为 C40,抗渗等级为 P8,底板厚度为 25 米,面积约为 3000 平方米。

由于该工程地处繁华地段,施工场地狭小,周边环境复杂,给大体积混凝土施工带来了很大的难度。

二、施工准备(一)技术准备在施工前,我们组织了技术人员对施工图纸进行会审,制定了详细的施工方案,并对施工人员进行了技术交底。

同时,我们还委托有资质的检测单位对混凝土配合比进行了优化设计,以减少水泥用量,降低水化热。

(二)材料准备1、水泥:选用水化热较低的矿渣硅酸盐水泥,其强度等级为 425 级。

2、骨料:粗骨料选用粒径为 5~315mm 的连续级配碎石,含泥量不大于 1%;细骨料选用中砂,含泥量不大于 3%。

3、掺和料:掺入适量的粉煤灰和矿粉,以减少水泥用量,改善混凝土的和易性和可泵性。

4、外加剂:选用缓凝型高效减水剂,以延长混凝土的初凝时间,便于施工操作。

(三)现场准备1、清理施工现场,保证场地平整、坚实,排水畅通。

2、安装混凝土输送泵和布料杆,调试好设备的性能。

3、准备好足够的振捣设备和工具,如插入式振捣棒、平板振捣器等。

三、混凝土浇筑(一)浇筑方法根据工程特点和现场条件,我们采用了分层分段浇筑的方法,每层浇筑厚度控制在 500mm 左右,分段长度控制在 20~30m 之间。

浇筑时,从一端开始,逐渐推进,避免出现冷缝。

(二)振捣要求振捣时,振捣棒要快插慢拔,插点要均匀排列,逐点移动,顺序进行,不得遗漏,做到均匀振实。

浅谈建筑工程大体积混凝土浇筑施工技术

浅谈建筑工程大体积混凝土浇筑施工技术

浅谈建筑工程大体积混凝土浇筑施工技术引言: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以及信息技术的进步,高层建筑和混凝土结构的发展,在大体积混凝土浇筑施工过程中,施工技术控制的一个重点就是混凝土裂缝问题。

为了防止裂缝的产生,在施工过程中施工单位应结合工程的实际情况,结合工程的施工特点,根据产生裂缝的原因,采取相关的预防措施和补救措施,在其萌芽阶段做好相应的防治措施,并添加适量的外加剂由此提高混凝土的力学性能和耐久性,从而确保工程的施工质量,推动建筑工程的发展。

1施工过程中大体积混凝土的基本内容混凝土是一种复合材料,大体积混凝土体积较大,结构断面较厚,通常要求在80cm以上。

广泛运用于大型建筑的施工环节开展过程之中.因为混凝土容易遭受外界因素的影响而产生相应的变化,所以在工程实施开展过程中要严格控制好混凝土的配比,科学补充适量额外化学添加剂,使其发挥积极的辅助作用。

但如果匹配比例不得当,会影响混凝土的使用功能效果。

要积极提高混凝土的使用效能,延长使用寿命;这不仅仅是依靠优化混凝土技术的运用手段就可以有效地实现的,在保障建筑工程质量的具体要求下,需要保证连续性浇筑的实施,还必须落实好必要的后期防护工程,有关部门进行实时的维护工作,及时解决出现的问题;在多方面共同的力量下才能有效地保障建筑工程的质量,更好地呈现建筑工程的整体效果。

2大体积混凝土浇筑质量问题的成因2.1水泥的水化热反应水泥的水化热是一种化学反应,水泥中含有的某种物质在凝固的时候与砂浆中的水分发生反应进而放热,水化热反应包含了水解反应、结晶化反应等,很难通过技术手段来终止水化热的过程。

而水泥成分在与水反应的时候散发出的热量,会造成混凝土结构本身的温度不断提升,如果混凝土结构的体积较大,其内部热量就更加难以散失,形成内外温度的应力差。

在水化反应不断进行、混凝土结构持续凝结的过程中,水化反应产生的热量开始传导到混凝土外层,与混凝土外层降温收缩产生的应力互相作用,在这种应力大于混凝土具备的强度的时候,水化热反应最终会使混凝土结构发生开裂。

浅谈大体积混凝土施工技术

浅谈大体积混凝土施工技术

浅谈大体积混凝土施工技术在现代建筑工程中,大体积混凝土的应用越来越广泛。

大体积混凝土结构厚实、混凝土量大,施工技术要求高。

如果施工不当,容易出现裂缝等质量问题,影响结构的安全性和耐久性。

接下来,让我们一起深入探讨大体积混凝土施工技术。

一、大体积混凝土的定义及特点大体积混凝土,通常是指混凝土结构物实体最小几何尺寸不小于1m 的大体量混凝土,或预计会因混凝土中胶凝材料水化引起的温度变化和收缩而导致有害裂缝产生的混凝土。

大体积混凝土具有以下显著特点:首先,混凝土用量大。

这意味着需要大量的原材料供应和搅拌、运输、浇筑设备,施工组织难度较大。

其次,结构厚实。

这使得混凝土内部的水化热不易散发,容易产生较大的温度应力,从而导致混凝土裂缝。

再者,施工技术要求高。

需要在施工过程中采取有效的措施来控制温度、防止裂缝,并保证混凝土的强度和耐久性。

二、大体积混凝土施工前的准备工作(一)原材料的选择1、水泥:应优先选用低水化热的水泥品种,如矿渣硅酸盐水泥、粉煤灰硅酸盐水泥等,以减少水化热的产生。

2、骨料:粗骨料应选用粒径较大、级配良好的石子,细骨料宜采用中砂,以减少水泥用量和混凝土的收缩。

3、掺合料:适量掺入粉煤灰、矿渣粉等掺合料,可以降低水泥用量,改善混凝土的和易性,减少水化热。

4、外加剂:根据需要添加缓凝剂、减水剂等外加剂,以延长混凝土的凝结时间,提高混凝土的工作性能。

(二)配合比设计通过试验确定合理的配合比,在满足设计强度和施工要求的前提下,尽量减少水泥用量,降低水灰比,提高混凝土的抗裂性能。

(三)施工方案的制定制定详细的施工方案,包括混凝土的浇筑顺序、分层厚度、振捣方式、养护措施、温度监测方案等。

(四)现场准备清理施工现场,确保施工道路畅通,布置好混凝土输送泵和布料杆,准备好足够的振捣设备和养护材料。

三、大体积混凝土的浇筑(一)浇筑方法大体积混凝土的浇筑方法主要有分层浇筑法、分段浇筑法和斜面分层浇筑法。

分层浇筑法是将混凝土分层浇筑,每层厚度一般为 300500mm ;分段浇筑法是将混凝土分成若干段进行浇筑;斜面分层浇筑法适用于结构长度超过厚度三倍的情况,从浇筑层下端开始,逐渐上移。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浅谈大体积混凝土施工
本文从大体积混凝土的界定着手,介绍了大体积混凝土施工的施工工艺,阐述了大体积混凝土的施工技术。

【标签】大体积混凝土;材料选择;配合比;浇筑;养护
1 大体积混凝土的概念
大体积混凝土指混凝土结构实体最小尺寸大于1 m或等于1m,或预计会因水泥水化热引起混凝土施工时必须采取相应的技术措施妥善处理水化热引起的混凝土内外温度差过大时导致裂缝的混凝土。

随着生产技术和生产力的不断提高,建设领域的逐渐扩大,大体积混凝土逐渐应用于大型钢筋混凝土结构。

大体积混凝土结构在土木工程中常见,如工业建筑中的设备基础;在高层建筑中地下室底板;各类结构的厚大桩承台或基础底板等。

大体积混凝土结构的表面系数比较小,水泥水化热释放比较集中,内部温升比较快,混凝土内外温差较大时,会使混凝土产生温度裂缝,影响结构安全和正常使用,所以必须从根本上分析它,来确保工程的质量。

2 施工准备工作
2.1 施工材料选择
2.1.1 水泥的选择:水泥的水化热较高,易引起大体积混凝土内部温度过高,从而产生内部压力,导致混凝土开裂,因此,针对大体积混凝土,应尽量减少水泥用量选用适量的水泥用量,并应采用水化热较低的矿渣硅酸盐水泥、粉煤灰硅酸盐水泥、火山灰质硅酸盐水泥等。

2.1.2 粗骨料的选择:粗骨料的选择不仅要符合相关的标准,同时也要满足结构密实且具有较大强度的特点。

大体积混凝土,粗骨料应采用碎石,粒径在5-40mm之间,含泥量要小于1%,并优先选用连续级配好的碎石,这样可以确保混凝土的和易性及强度,减少混凝土的温升。

2.1.3 细骨料的选择:采用中、粗砂,细度模数宜在2.6~2.9之间,含泥量不大于3%。

选用粒径较大的中、粗砂拌制的混凝土比采用细砂拌制的混凝土可减少用水量10%左右,同时相应减少水泥用量,使水泥水化热减少,降低混凝土温升,并可减少混凝土收缩。

2.1.4 外加剂的选择:为了满足混凝土的和易性和减缓水泥早期水化热发热量的要求,宜在混凝土中掺入适量的缓凝型减水剂。

此外,可加入微膨胀剂,它通过水泥水化过程中产生膨胀水化物——水化硫铝酸钙,使混凝土产生适度膨胀。

具有填充孔隙,切断连通毛细孔道的应用,从而提高抗渗性能和抗裂缝性能。

2.1.5 掺合料的选择:宜采用粉煤灰、矿渣粉等。

掺入粉煤灰后能有效降低每立方米混凝土中的水泥用量,可大大改善混凝土的工作性和可泵性,可明显地降低混凝土水化热,从而提高混凝土抗裂缝性能。

采用粉煤灰作掺合料必须控制粉煤灰粒度组成、烧失量和掺量,以保证混凝土的质量。

2.2 混凝土配合比
大体积混凝土配合比设计中不仅要满足强度和耐久性方面要求,而且还要满足经济性方面的要求。

混凝土配合比是混凝土质量控制的关键因素, 它直接影响着混凝土施工的难易, 影响着混凝土工程的内在质量及外观, 影响着混凝土的成本, 因此必须对混凝土的配合比进行优化。

2.2.1 混凝土配合比设计时尽量利用混凝土60d或90d的后期强度,以满足减少水泥用量和水化热的要求。

但必须征得设计单位的同意和满足施工荷载的要求。

2.2.2 在保证施工的前提下,尽可能地采用较小的坍落度,这既可以有效地降低混凝土的放热量,又有利于避免混凝土的离析。

2.2.3 确定单位用水量, 选择水灰比。

为减少水泥所带来的水化热量,应在强度允许的范围内尽量减少水灰比;
2.2.4 根据现场实际情况,测定砂、石含水率,对试验室配合比进行修正,确定施工配合比。

2.2.5 优化混凝上配合比,掺加外加料和外加剂。

可减少水泥用量,改善混凝土的粘塑性,还可降低水化热,延迟水化热释放速度。

3 混凝土的浇筑
混凝土的浇筑流程如下:浇筑材料准备—混凝土运输—混凝土浇筑—混凝土振捣—找平—后续养护。

浇筑时应控制混凝土入模温度,加强措施使混凝土密实,减少混凝土的收缩变形等。

浇筑时除应满足每一处混凝土在初凝以前就被上一层新混凝土覆盖并捣实完毕外,还应考虑结构大小、钢筋疏密、混凝土供应情况以及水化热等因素的影响,常采用的方法有以下几种:
3.1 全面分层:即在第一层全面浇筑完毕后,再回头浇筑第二层,此时应保证第一层混凝土还未初凝,如此逐层连续浇筑,直至完工为止。

采用这种方案,适用于结构的平面尺寸一般不宜太大,施工时从短边开始,沿长边推进比较合适。

必要时可分成两段,从中间向两端或从两端向中间同时进行浇筑。

3.2 分段分层:混凝土浇筑时,先从底层开始,浇筑至一定距离后浇筑第二层,如此依次向前浇筑其他各层。

由于总的层数较多,所以浇筑到顶后,第一层末端的混凝土还未初凝,又可以从第二段依次分层浇筑。

这种方案适用于单位时间内要
求供应的混凝土较少,不象第一种方案那样集中。

这种方案适用于结构物厚度不太大而面积或长度较大的工程。

3.3 斜面分层:要求斜面的坡度不大于1/3,适用于结构的长度大大超过厚度3倍的情况。

混凝土浇筑层下端开始逐渐上移。

混凝土的振捣也要适用斜面分层浇筑工艺,一般在每个斜面层的上、下各布置一道振动器。

上面的一道布置在混凝土卸料处,保证上部混凝土的捣实;下面的一道振动器布置在近坡脚处,确保下部混凝土密實。

随着混凝土浇筑的向前推进,振动器也相应跟上。

4 混凝土的后期养护
降低大体积混凝土块体内外温度差和减慢降温速度来达到降低块体自约束应力和提高混凝土抗拉强度,以承受外约束应力时的抗裂能力,对混凝土的养护是非常重要的。

4.1 混凝土的温控:为防止大体积混凝土内外温差过多而产生温度裂缝,在混凝土浇筑完毕后,应及时对混凝土采用保温措施。

在浇捣混凝土后及时采用塑料薄膜进行覆盖,并浇水进行湿润。

在混凝土内预埋测温点,设置测温点,配备了专门的测温人员,按时对测量温度进行记录,混凝土的内部温度与表面温度之间温差应控制在25℃以内。

4.2 混凝土的养护:混凝土的养护在大体积混凝土施工过程中起着关键性的作用,因此必须要予以足够的重视,为保证混凝土具有适宜的温度及湿度,在混凝土找平之后,紧密覆盖塑料膜,并在塑料膜外面覆盖保温材料,在塑料膜下预设补水管道,间距保持为10米一根,并沿长度间隔每一米开设一补水孔,对养护中的混凝土及时测量其湿度情况,水分不足时立刻打开补水管道,对于一些重点保温对象,如柱、墙插筋部位,要严密进行覆盖,防止其温差过大或出现冷桥现象。

在混凝土浇筑完成一天内,不允许任何人踩踏混凝土。

混凝土表面温度与外界温差小于15度时即可将保温层及塑料膜揿掉,以便于混凝土散热。

在养护的整个过程中,为防止混凝土因高温而破坏,特采用钢管循环水体系装置进行降温,每隔2米设置一根通水钢管。

当混凝土温度过高时,即采用在钢管的一头加快钢管的水循环,流入的水温可根据混凝土的温度进行确定,这样,即可在短时间内完成混凝土的养护工作,加快混凝土施工进度。

5 结束语
大体积混凝土施工的要点就在于对裂缝的控制,合理选择施工材料及对混凝土配合比进行优化是保证其强度及减免裂缝的一个前提,笔者总结出做好大体积混凝土施工的要点如下:
5.1 在保证混凝土强度的条件下,合理的选择掺合料及缓凝减水剂,尽量减少混凝土的水泥用量,减少混凝土的温差裂缝。

5.2 在混凝土浇筑过程及振捣过程中,必须保证分段混凝土在初凝时间内连
续的浇筑,振捣须覆盖整个混凝土浇筑坡面,确保混凝土振捣密实。

5.3 在混凝土养护方法的选择上,必须根据施工现场的环境及气候,选取合理的养护方法。

5.4 在混凝土养护过程中,要对混凝土的温度及湿度进行及时的监控,尽可能延长拆模及浇水养护的时间,确保混凝土在适宜的温度及湿度下顺利达到设计强度。

参考文献
[1]张承志商品混凝土
[2]曹蔚卿浅述大体积混凝土裂缝控制《山西建筑》
[3]李继业混凝土配制实用技术手册。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