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虾白斑综合症的防制

合集下载

日本对虾病害防治技术

日本对虾病害防治技术

日本对虾病害防治技术由于日本对虾生长缓慢,对虾养殖成败的关键在于对虾病害的防治,必须坚持“预防为主、综合防治”的原则。

受养殖水体污染、气候变化、苗种质量下降等因素影响,日本对虾病害的种类繁多,常见的有以下几种:1、固着类纤毛虫病症状:固着类纤毛虫病出现在对虾生活的各个时期,附着数量不多时,肉眼看不出症状,危害也不严重。

在宿主蜕皮时就随之蜕掉,但数量很多时,危害就非常严重。

附着的部位是对虾的体表和附肢的甲壳上及成虾的鳃上,甚至眼睛上。

在体表大量附生时,肉眼可见有一层灰黑色绒毛状物。

幼体最常出现在头胸甲的附肢的基部和幼体的尾部,成虾则最常出现在鳃上和头胸甲的附肢上。

患病的成虾或幼体游动缓慢,摄食能力降低,生长发育停止,不能蜕皮,进一步促进了固着类纤毛虫的附着和增殖,引起宿主的大批死亡。

治疗方法:排水20~30厘米,每立方水体用硫酸锌粉0.75~1克每日一次,病情严重时连用2次,36小时补添新鲜海水还原水位,4天后调水、肥水。

2、白斑综合症症状:虾浮于水面,游动缓慢,体色微红。

病虾体表的甲壳上有稍带粉红色的白斑。

白斑的大小和形状不规则。

最容易出现在对虾的头胸甲上,严重者整个头胸甲都变白色,其次是腹部背面和两侧白斑处的甲壳表面无明显变化,只是失去透明性。

预防方法:内服:氟苯尼考3‰、维生素C5‰、维生素E5‰、酵母5‰、红糖10‰,连续5~7天。

注意事项:严禁排灌水,严禁消毒刺激对虾应激,每日投喂饲料减半。

3、蓝体症状:虾体呈蓝色,甲壳薄,脆且易剥落,肌肉混浊不透明。

治疗方法:外用:氯制剂连续消毒2~3次,每日1次,夜间消毒较佳。

内服:免疫增强剂(吉恩三号)+维生素E+维生素C+酵母+红糖,每日1餐,连续7天。

4、红鳃、黑鳃病虾的鳃病主要弧菌含量高,水质恶化,氨氮、硫化氢指标超高。

症状:病虾外观鳃区呈一条条黑色花纹。

镜检时可看到鳃丝局部弥漫性坏死,轻者呈褐色,重者变为黑色,坏死的鳃丝边皱缩。

治疗方法:消毒前排掉水位20%,氯制剂连续消毒3次,每日1次夜间消毒较佳。

对虾白斑综合症的发病觏律及防治方法

对虾白斑综合症的发病觏律及防治方法
H A C C P系统 实 施规 范化 管 理 ,并 做 好 生产 记 录和 技术 总结 。②环境 修 复 。在 养殖过 程 中及 时而 详细 地 进行 水 质 检 测 ,如 果 化 学 指 标 较 大 偏 离 正 常 水
虾体弱 , 失去 弹跳能力 , 体 色淡红 、 暗红或棕红色 ,
漫游 、 伏 边及 贴底 死亡 等 。
5 防 治 方 法
外用 : 第 一 天用 开 胃解 毒金 方 2 0 0 g / ( 6 6 7 m x m)化 水 遍 洒 ,第 二 天用 鱼 虾 病 毒 一 泼 灵 4 0 0 m L /
( 6 6 7 m z ×m)化 水 遍洒 ,第 3天用 六 黄提 取 液 2 5 0 m L / ( 6 6 7 m ×r n ) 化水 遍洒 。 内服 : 1 0 0 k g饲 料 加 金 银 花 口服 液 5 0 0 mL , 病
2 具 体 症 状
发 病前 期 : 症 状 不 明显 , 剥 取 甲壳 , 擦 拭 后 朝 向
阳光细 心 观察 ,可见 少 量针 尖 大 小 的 白色 斑点 , 无 其他 异 常表 现 。
发病 中期 : 虾体变软 , 肌 肉 白浊 , 肠 胃食糜很 少, 挤 压有 黄 色脓 液从 肛 门流 出 , 头胸 甲较 易剥 离 ,
年代大流行 , 造成 巨大经济损失 , 使对虾养殖 蒙受 了前 所 未 有 的 毁灭 性 打 击 。 对 虾 属 甲壳 类 水 产 动
物, 免 疫能 力 低下 , 对 应 激 敏感 , 一旦 发 病治 疗 比较 困难 。先将 对虾 白斑 综合 症 的发 病规 律及 防 治方 法 总结 如下 , 供 养虾 同仁 借鉴 参 考 。

毒宁 1 0 0 0 mL , 高稳 维 生 素 C 、 维生 素 A、 维生素 E 3 0 0 g , 混 合拌 饲 , 每天早 晚各 喂一 次 , 连喂 3 ~ 4天 。

南美白对虾养殖过程中常见的病害及防治措施

南美白对虾养殖过程中常见的病害及防治措施

南美白对虾养殖过程中常见的病害及防治措施南美白对虾是目前国内养殖规模较大的一种虾类,但在养殖过程中常常会遇到各种病害问题。

下面将介绍一些南美白对虾养殖过程中常见的病害及防治措施。

一、白斑病(WSSV)白斑病是目前南美白对虾养殖过程中最严重的病害之一。

病虫体内有大量的病毒颗粒,造成虾体呈现出白色或透明的斑块,虾体表面也会出现黏液。

白斑病可导致虾的生长迟缓、死亡率升高等问题。

防治措施:1. 做好防疫工作,定期检查虾苗的健康状况,如果发现虾苗有异常情况,应及时隔离。

2. 加强水质管理,保持水质清洁。

定期检测水质指标,确保水质符合虾的生长要求。

3. 控制水质温度和盐度,因为白斑病对温度和盐度都有一定的敏感性。

保持水温在29-32摄氏度,盐度维持在25-30ppt。

4. 推荐使用对斑病抵抗力较强的虾种,选购优质的南美白对虾种苗,提高养殖的稳定性。

二、黄头病(YHV)黄头病是南美白对虾养殖中常见的一种病害,主要是由黄头病毒引起。

患病虾体表现为头部呈现明显的黄色,食欲减退,虾体弱,易感染其他病害。

防治措施:1. 加强池塘水质管理,确保水质清洁,定期清理池底淤泥及池壁的附着物,保持良好的生态环境。

2. 做好虾苗的养殖环境,提高虾苗的免疫力。

定期检查虾苗的健康状况,发现异常情况及时隔离。

3. 增加虾类饲料中的营养成分,增加虾体的免疫力,提高抗黄头病的能力。

4. 定期检测水质,及时发现问题并采取相应的措施。

三、烂鳃病(EMS)烂鳃病是近年来新出现的一种对虾病害,主要是由细菌引起。

疾病主要表现为虾的鳃部组织严重坏死,导致虾的呼吸困难,食欲减退甚至死亡。

南美白对虾养殖过程中常见的病害有白斑病、黄头病和烂鳃病等。

养殖户可以通过加强防疫工作、合理管理水质和提高虾体免疫力等措施来预防和控制这些病害的发生,确保养殖业的稳定发展。

南美白对虾常见病害防治

南美白对虾常见病害防治

南美白对虾常见病害防治在人工养殖环境中,对虾都有可能发生四种虾病,即病毒感染症、细菌感染症、立克次氏体感染症和寄生虫感染症。

而南美白对虾主要引起病毒感染种类有桃拉病毒TSV、白斑病毒WSSV等。

以上两种病毒并随着种虾、虾苗进出口突破国界,后患无穷。

而白斑病是现在流行最广的世界性病毒。

我省近几年来南美白对虾的引进和养殖逐步增加,但南美白对虾病害流行也并不乐观,有近70%的养虾地不同程度地开始出现病害。

所以,对南美白对虾的病害要防重于治。

首先是做好白斑病病毒的预防处理工作,主要是通过过滤系统彻底清除敌害生物和病毒的媒介生物,过滤水再经过臭氧水处理机,保证水源不带病菌和病毒,其次是通过适时换水和使用生态制剂稳定水质,调控池水藻相使池水保持有效生物生态平衡,预防细菌和其他疾病发生,有效控制病毒病的暴发。

适时补充足够的营养强化和免疫强化物质,保证对虾自身防御系统发挥作用。

当发生病害时也主要采用抗生素、中草药等对环境无害的药物进行治疗。

南美白对虾养殖开始时,池塘施泼2毫克/升的土霉素于水体中;以后每隔一星期,改施用1-1.5毫克/升的呋喃西林一次,定期在饲料中添加一种甚至多种药物,以增强虾抗病能力,拌饵药有维生素C、E、大蒜素、土霉素、抗病毒元、氯霉素等,对虾池进行科学的管理,使虾池持续保持生物生态平衡,平衡虾池藻相和菌相,有效防治南美白对虾虾病的发生。

(一)病毒性疾病1、对虾白斑综合病(wssv)对虾白斑综合病(wssv)为全球对虾危害最大的病毒,毒力极强,污染宿主后致死率高达90—100%。

对虾一般污染后48小时出现白斑,4天内死亡率达100%。

每年因此全球养殖对虾产量减产一半,损失几百亿人民币。

该病1994—1995年在泰国、印度、朝鲜、日本及太平洋沿岸国家酿成暴发性流行病。

1996年,由于病毒性虾病暴发,斯里兰卡80%以上养虾场频于绝产。

该病自1998年首次在台湾暴发以来,随后从福建沿海蔓延到黄海和日本海对虾养殖水域,并逐年导致养殖对虾暴发性、毁灭性死亡,其疫情至今尚未得到有效控制。

虾类常见疾病及治疗方案

虾类常见疾病及治疗方案

虾类常见疾病一:对虾白斑综合症对虾白斑综合症是由白斑综合症杆状病毒复合体引发的一种综合性病症流行情况白斑病全国各地都流行,病程急,一般虾池发病后2-3天,最多也不过7天可使全池虾死亡。

危害性极大。

病虾小者体长4厘米,大者7-8厘米以上。

白斑病主要是水平传播,经口感染。

病症及病理变化病虾一般是停止摄食,空胃,行动迟钝,离群,很快死。

病虾体色往往轻度变红或暗红或红棕色,部分虾体的体色也不会改变。

病情严重的虾体较软,白色斑点扩大甚至连成片状。

有严重者全身都有白斑。

头胸甲很容易剥离。

病虾的肝胰脏肿大、糜烂。

电180--3712--8119诊断镜检头胸甲白斑清晰可见防治预防:(1)彻底清塘,生石灰25ppm(2)防治苗种带毒,避免购买疫区种苗(3)定期泼洒Em8调水王300ml/亩·米或Em6浓缩原液250ml/亩·米,每15天泼洒一次治疗(1)全池泼洒五黄精华液200ml/亩·米(2)同时内服参福康+高能免疫VC+高效免疫多糖+正大肽白金连用4天二、桃拉病毒病桃拉综合症病毒流行特点:主要感染南美白对虾,主要发生在虾的蜕皮期,主要是水平传播。

症状:甲壳变软,身体从尾扇开始发红,发红部位逐渐前推,病虾不变软,病情后期身体出现黑斑。

肝胰脏水肿,发白。

防治:预防:(1)彻底清塘,采用强氯精5-10ppm浓度或生石灰25ppm(2)防治苗种带毒,避免购买疫区种苗,(3)定期泼洒Em8调水王300ml/亩·米或Em6浓缩原液250ml/亩·米,每15天泼洒一次治疗:(1)全池泼洒五黄精华液200ml/亩·米或水产保护神250ml/亩·米或安底福100ml/亩·米拌饵投喂(2)同时内服参福康+高能免疫VC+高效免疫多糖+正大肽白金连用4天三、红体病应激性红体应激性红体常发生于高温多雨的夏季。

症状:养虾水体中各种理化因子(水温、盐度、pH值、氨氮及亚硝酸盐等)突变时,南美白对虾出现触须变红、尾扇尖部变红等。

南美白对虾养殖过程中主要病害及防治措施

南美白对虾养殖过程中主要病害及防治措施

() 1发病症状 桃拉综合症 又称红体病 .由桃拉病毒 引 起。 该病的暴发有以下规律 : 一是通常在气 温 骤升或骤降时出现 :二是养殖对虾 的发病 时 间约在 3 ~ o天 : O6 三是 发病的对虾规 格在 5 ~ 9m; c 四是发 病虾池 水 色浓 , 明度低 , 透 仅在 2c 以 内 , H值 高 于 9 0m p 。氨 氮 含 量 则 在
喂 5 ,第一天药量加倍 。或在饲料 中加入 天 l 3 %~ %的大黄片投 喂 , 有较好疗效 。⑤ 腐皮 病。 病鳝 初期体 表出现大小不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的红斑 , 腹部
两侧有点状充血发炎 , 游动无力 , 病情严重时 表皮点状溃烂 , 体表有形状不规则小洞 , 并感
染 内脏 而死亡 。 防治该病 , 可每立方米水体用 5 lm ~ O L鳝病灵 , 全池泼洒 , 连用 3天 : 也可每 立方米水体用 2 g五倍 子煎水全池泼洒 , 连用
南 美自对虾养殖过程 中
对虾 白斑综合症 目前尚无有效的治疗药 物, 应当坚持“ 以防为主 、 科学饲养管理” 的原
{萋
箔囊施l
则,从 改善养 殖环境 、增强虾体抵抗能力人 手, 提倡健康养殖 。第 一 . 放苗之前应彻底清
淤整池 、 曝晒消毒 , 切断该 病毒的水平 传播 : 第二, 要投 放健康 、 无病 的虾 苗 . 断病 毒 的 切 垂直感染途径 ; 三 . 第 不直接投喂海产鲜活饵
o 闰雪松
南美 白对虾具有抗病能力强 .生 长速 度 快, 对水环境变化的抗逆能力强 。 对饵料要 求 低等优点 , 但随着养殖时间 的推移 , 的优 良 它 品性也在慢慢退化 . 养殖过程 中病 害频 发 , 主 要病害有以下几种。 病 毒 性 疾病

南美白对虾白斑病如何防治

南美白对虾白斑病如何防治

南美白对虾白斑病如何防治
南美白对虾白斑病的发生跟水体或者对虾肠道中微生物群落有很大的关系,今天农业百科网小编就来说说南美白对虾白斑病如何防治,供从事养虾的朋友们参考。

一、南美白对虾白斑病的病原和症状
病原为wssv病毒。

病虾反应迟钝,不摄食,空胃;病虾甲壳上有白色的圆点,以头胸甲处最为显著,严重者白点连成白斑。

病虾鳃丝发黄,肝胰腺肿大,糜烂,通常在几天内便可发生大量死亡,若水质稳定营养全面,则可维持1个月左右,死亡进程随着体长的增加而缩短,即大虾死亡速度高于小虾。

二、南美白对虾白斑病流行规律
天气闷热、连续阴天、暴雨、虾池中浮游植物大量死亡、池水变
清及底质恶化均易发生此病,发病适宜温度为24~28°C,在淡水虾方面主要危害南美白对虾。

三、南美白对虾白斑病防治方法
①每10天左右采用枯草芽孢杆菌0.25g/L及过氧化酰胺0.5g/L 全池泼洒,彻底改良水质及底质环境。

②每10天投喂含有中草药及抗菌药的饵料1~2次。

③在每千克饲料内添加穿心莲、辣蓼、大青叶、葫芦茶(等份比例)10~15g及中鱼尼考0.5~1.0g。

四、南美白对虾白斑病治疗技术
①全池连续2天泼洒二溴海因复合消毒剂。

②喂服中草药复合制剂。

对虾病毒净,每千克饲料内添加该药10g,连续投喂5~7天,每天2次。

南美白对虾白斑综合症的预防与治疗方法

南美白对虾白斑综合症的预防与治疗方法
一、 基本操作
做好对虾白斑综合症的预 防工作是提高和保证对虾增产、 增效的重要措施之一, 在现有养 殖注重高密度 、 高产出、 高效益 的特点下, 防病尤为重要。我公 司多年来的实践证明, 只有贯彻 “ 全面预 防, 积极治疗” 的方针, 采取“ 无病先防, 有病早治” 的原 则才能达到减少或避免白斑综合症发生的目的。在搞 好池塘水质的前提下, 还应做好以下工作。 1、 定期投喂甘草药饵 ,并适当添加水产用 Vc , VB 钙片等。 io、 ①每星期用甘草煮水浸饵定期投喂三次。 按照2%的比例使用甘草煮水拌料, 长期投喂。 ②月初、 月中、 月尾连续添加维生素喂养对虾。 各以 1- 2% 的比 。
例取VC、 维生素VB 和钙片研磨后与饲料均匀混合, ,。
月投喂 3- 6 天。 2、 定期换水, 泼洒预防药物。 养殖前期少换水或不 换水, 中后期或每月换水, 或半月换水, 或每周换水, 视 池水情况而定, 然每次换水, 均需在 20cm 以上, 换水
,池塘清理 我公司对虾养殖池塘为普通高位土 、 塘, 面积约40 亩, 塘均面积 5- 8 亩, 养殖前一般按照常 规方法对池塘进行清理:池塘轮空即放干水晒塘, 养殖 前半个月左右即开始清整、 修补池塘, 铲除周边杂物和 池底淤泥,进人少量水润底后使用漂白粉等含氯制剂 消毒池塘, 4d 后进人净水。 32、 池塘培水 使用复合肥或绿肥肥水, 也可以使 用肥水王、 利生素、 绿源等成品肥水素肥水。肥水的目 的是培养虾池的浮游生物作为基础饵料, 肥水中将无 机、 有机与微生物三者结合起来, 这样不仅肥水快、 持 效久, 且可通过有益微生物控制有害细雨菌的生长繁 殖, 营造良 好的水环境。 3、 选择种苗 公司 选择苗种一般遵循下列原则① 个体粗壮、 匀称、 体型长、 大小均匀,出苗时应达到 0.7cm 以上规格;②肌肉饱满、 透明、 无白带, 活力强、 逆游畅快 、 对外界刺激反映灵敏;③体表光洁、 无附着 物, 腹节较长, 第一触角常靠拢, 尾扇、 第二触须能开合 自 如;④肠胃 饱满, 肠润滑, 中 鳃部正常无杂色、 杂物。 4、苗种放养 当 池水达到理想水质后即可放苗。 放苗时注意事项:①放养温差不能大于 5cC, 29 一般 C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也可采取 P R法、酶联免疫法和基因核酸探针 C
使用发病池塘排 出的污水而感染 ,或池塘上空和水
边鸟类 、 蛙类吃掉后感染未发病池塘等。 臼斑 病也 常 弓发 弧l I 使病虾死亡更加迅速 ,

法, 检测对虾活体携带或感染 白斑病病毒情况 , 做到 尽早预防或采取正确的防治处理方法 。
盐) 等进行池塘消毒 , 杀灭抑制水体中病原微生物 的 繁殖 。饲料中添加维生素 C 生物酶添加剂等提高虾 、 体的免疫力 , 改善其肠 胃的微循环 ; 同时添加抗菌药 物控制虾体 内病原微生物的繁殖。 发病虾池要采用 “ 高能氧” 全池泼洒 , 其用量为 每亩 ( 6 平方米 ) 67 水体泼洒 0 ~ .千克 , 小时后 .1 5 0 2 采用 “ 强克 11 进行全池泼洒 , 0” 用量为每亩水体泼 洒 1 克 , 2天 再 次 泼 洒 “ 克 11 用 量 同前 , 千 第 强 0 ”, 第3 天泼洒二溴海因 ,其用量为每亩水体泼洒 1 千 克( 注意 每 次泼 洒 消毒 剂 需 开 动增 氧机 , 尤其 是 泼洒 “ 克 11 后 更 须如 此 ) 第 6天起 全池 泼洒 “ 强 0” 。 益水
虾 免疫 力 , 高抗 病 力 , 对虾 迅 速 健康 生 长 。具 体 提 使 合 芽孢 杆 菌 、 合 菌 、 化菌 、 光 硝 反硝 化 菌 、 化 菌等 有 硫
养殖原则是前期壮苗 , 中期防病 , 期营养强化 , 后 全
程 的病 害防 治 。
益菌群组成 ) “ 、 高能氧”( 固体双氧水 ) 等保持水体
口 水 产 养 殖
对 虾 白 斑 综 合 症 的 防 制
张维军 王晋 蜀 , 申华 荣 2
(. 1 山西省 长治 市动 物卫 生监督 所 060 ,. 4002山西省 潞城 市畜牧兽 医局 070 ) 450
对虾白斑病是 由白斑综合症杆状病毒复合体 引 发的急性 、 综合性病症 的传染病 , 以甲壳上有明显 白 斑, 肝胰脏肿大 , 来势快 , 感染率高 , 死亡快 , 危害性 极大为特征 。白斑病毒 ( he ptydo e i s w i o s rm r , ts n vu WS V) 目前 已成为海 、 S 病 淡水养殖对虾危害最严重 的病毒病 , 一旦发病可能出现对虾暴发性死亡 , 给广 大养殖者造成惨重损失。所以及早发现, 积极采取措 施治疗该病是养殖对虾成败的关键 。
措施能有效降低发病率 ,对对虾早期白斑病 的确切 诊 断至 关重要 。
斑点 , 数量不多 , 不易观察到 , 可将病虾甲壳剥离后 , 对着光线可见白点, 可初步确诊为白斑病 。中晚期白 斑病 白斑大且连成片 , 严重 的全身 甲壳都有白斑, 胃 内空无 食物 , 头胸 甲容 易剥离 。 镜检所见 , 有的病虾 甲壳上有点状白斑 , 白斑有 2层、 层和 4 3 层之分 ,形状如同不规则 的大小鱼鳞 片重叠 , 中间 1 层小而深 , 此为轻者 , 此类病虾头胸 甲易剥离 , 病虾已出现零星死亡。 的病虾甲壳上呈 有
2流行病学
世界上所有的养殖对虾种类均是 白斑病病毒 的 宿主。中国对虾 、 日本对虾、 长毛对虾、 短沟对虾 、 刀 额对虾 、 南美 白对虾 、 墨吉对虾和斑节对虾的糠虾期 幼体到成虾等都能因感染而患病 ,甚至病重造成死 亡。对虾白斑病病程急 , 短则 2 3 , ~ 天 长则 l 星期可 使全池虾死亡 , 养殖对虾发生 白斑病以前 , 虾塘内往
病虾、 死虾及被污染的水源和饲料为传染源 。主 要是水平 传播 , 口感染 , 经 病虾该病经 口传染 , 健康
虾摄食病虾 , 故一般大虾先死。即由病虾把带毒的 粪便排入水体中 , 污染 了水体或饵料 , 健康 的虾吞食 后也被感染 , 或健康 的虾吞食病虾 、 死虾后感染 , 或
多层礼花对外喷射状 , 中间有眼点 , 的接近穿通 严重 甲壳 , 此类病虾已经出现批量死亡。
的相 对 稳 定 , 用 二溴 海 因 、 强 克 1 1 超 碘 季 氨 采 “ 0 ”(
抽样检测 , 严格消毒 , 加强管理 , 做到心 中有数 。 在发病高峰期来临之前 ,采取必要措施能有效降低 发病 率 。一 是利 用 对 虾 白斑 病病 毒 检 测 技 术对 养 殖 对虾进行抽样检测 , 制定防治措施 ; 二是对养殖水体 进行严格消毒 , 或使用生物制剂改善养殖水质 , 减少 病害发生 ;三是加强养殖管理 ,科学选择饲料和投
4 病理变化
病虾体色往往轻度变红或暗红或红棕色 ,部分 虾体的体色也不会改变。发病初期可在头胸 甲上见 到针尖样大小 白色斑点 , 数量不是很多 , 需注意观察
1病 原
对虾 白斑综合症 的病原为白斑综合症杆状病毒 复合体 , 主要有皮下及造血组织坏死杆状病毒、 本 日 对虾杆状病毒、系统性外胚层和中胚层杆状病毒及 白斑杆状病毒等 。病毒粒子为杆状 , l 有 层囊膜和 2
淡且有糜烂现象 , 血凝时间长 , 甚至不会产生血凝。
5 诊断
如果发现塘 内脊尾白虾死亡 , 时间又恰好在 5 月, 即应警惕对虾是否传染上白斑病。 早期 白斑病在头胸 甲上可见到针尖样大小 白色
往有少量脊尾 白虾 ( 白虾 ) 水 巡边 , 然后死亡 , 国 我 从南到北都有这种现象发生 。浙江地区中国对虾流 行白斑病在每年 5 月中旬至 6 月上旬 , 本对虾、 日 南 美 白对 虾 稍晚些 。在发 病 高峰期 来临 之前 , 取必 要 采
死亡率也更大。 发病前势 值在 l 天中的变化甚至

理化因子变化较大 ,H p 0 ,水体 的透明度较 . 5
6 预 防 立足于强 化营养 , 提高虾体 的免疫力 , 增强机体 抗病能力 , 缩短养殖周期。营养全面的饲料可增强对
养殖技术顾 问 2 1. 0 04
水 产 养 殖
层 蛋 白衣壳 , 包含 双链 D A。 N
才能见到, 并且可见对虾肠 胃还充满食物 , 头胸甲不
易剥离 。 病情严重的虾体较软, 白色斑点扩大甚至连 成片状 , 有严重者全身都有白斑 , 有部分虾伴有肌肉 发 白,肠 胃没有食物 ,用手挤压甚至能挤 出黄色液 体, 头胸 甲很容易剥离 。病虾的肝胰脏肿大 , 颜色变
小, 有机物的耗氧量较大。
3 临床 症状
养殖对虾发生白斑病 以前 ,虾塘 内往往有少量
脊尾 白虾( 白虾) 水 巡边 , 然后死亡 , 病虾感染初期摄 食量减少或停止摄食 , 在池边缓慢游动 , 行动迟钝 ,
体弱 , 弹跳无力 , 漫游 于水面或伏 在池边 , 或在池底 不动, 很快 死亡 。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