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兰花文化

合集下载

兰,文人顶礼膜拜的花

兰,文人顶礼膜拜的花

兰,文人顶礼膜拜的花兰,文人顶礼膜拜的花兰花生长于幽谷之中,不求闻达,却能以其幽香感化世界。

这,不正是君子的品格吗?有人说,兰是文人的花。

的确,中国的文人,十之八九对兰花都是顶礼摩拜的。

这不能不说是和大儒孔夫子的言论有关。

“芝兰生于深谷,不以无人而不芳;君子修道之德,不为困穷而改节。

”“与善人居,如入芝兰之室,久而不闻其香,即与之化矣;与不善人居,如人鲍鱼之肆,久而不闻其一臭,亦与之比矣。

丹之所藏者赤;漆之所藏者黑。

是以君于必慎其所处者焉。

”(见《孔子家语》)生长于幽岩绝壑中,抱芳守节,独立不倚,不求闻达,无求于它物,反之,怀此馨香之质,慎独之志,必能感化他事他物,有如春风化雨、润物无声一般。

孔夫子因此将兰花与君子联系起来,主张君子立身处世,应与兰花为伍,向兰花看齐,在道德修养上修炼出坚贞不二、澹泊明志的高风亮节。

对深深浸润于中国的传统思想和文化的莘莘学子来说,又有什么人不愿意追效君子的兰花风范呢!兰有君子之德,人们更径直号兰为君子。

丹青手爱将梅、兰、竹、菊并列,如明黄凤池辑有《梅竹兰菊四谱》,清王概编有《芥子园画谱·梅兰竹菊四谱》等,被画界称之为四君子画。

兰含青孕碧,葱秀峭健,霜临见杀,其性不变,娟洁清芬,自尊自爱,不随流俗,不媚世态,其贞姿高韵,成为画家们寄托情志的最佳题材之一;当国家积弱遭辱时期,兰更是成了爱国者表达民族气节的喻体和象征。

宋末元初诗人、画家郑所南为示不忘宋室之意,画兰常露根无土,曾云:“土为蕃人夺,忍著耶!”是谓“露根兰”,以抒发对故国思念的耿耿情怀。

明清之际僧人石涛,号苦瓜和尚,擅写兰竹怪石。

在一幅《露兰风竹图》中,他将亡国的隐痛化作笔意纵横,以清风比作大清,画兰、竹遭到“清”风的摧残,却芳心无改,劲节不折,隐晦曲折地吐露了自己不可移易的心志。

在植物分类学上,兰为兰科兰属多年生常绿草本植物,其叶如带如剑,花三萼而小,花色多为淡绿,并无惊人之貌;又由于在生态习性上喜阴翳暖润,生长于山间林下较隐蔽的地方,“与萧艾杂处”,“与众草为伍”,所以人们敢说,要不是它的花香气不凡,决不会闯下如此大的名头,至今或仍沉埋于深山空谷中,被视为普通草芥而已,这不是没有可能的。

兰花的看法和文化含义

兰花的看法和文化含义

兰花的看法和文化含义
兰花在中国文化中有着重要的地位和深远的文化含义,被公认为高雅、清雅、吉祥和文人墨客的象征。

以下是兰花的一些常见看法和文化含义:
1. 高雅与清雅:兰花的形态婀娜多姿,花朵清新脱俗,散发出淡雅的香气,所以被认为是高雅之花。

它被人们视为品格高尚、气质出众的象征。

2. 吉祥与美好:兰花因为其花朵结构的特殊之处,很多人认为它象征着独特的吉祥。

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兰花被视为吉祥和幸福的象征,常被人们用来寓意美好的愿望和祝福。

3. 文人墨客的象征:兰花在文人墨客中被广泛喜爱和崇拜。

它被视为文化修养的象征,常常赋予了文人墨客独立自由、高雅脱俗的品质,被用来抒发文人士大夫的情怀和情操。

4. 忍耐与坚韧:兰花生长繁衍的环境苛刻,对水土要求极高,因此兰花被视为忍耐与坚韧的象征。

人们常常用兰花的精神代表坚韧不拔、积极向上、迎难而上的精神。

总的来说,兰花在中国文化中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和文化含义,不仅是一种美丽的植物,更是人们心目中高雅、吉祥、美好和坚韧品质的象征。

兰花的文化意蕴探微

兰花的文化意蕴探微

兰花的文化意蕴探微兰花是中国传统文化中的重要象征之一,被誉为“凌霄之客”,是高雅、清秀、朴素之象征。

兰花因其清雅高洁的气质和不屈不挠的精神,成为中国文艺、书法、园林、服饰等领域的灵感源泉和创作素材。

本文将深入探讨兰花的文化意蕴。

一、兰花的历史渊源兰花是一种有着悠久历史和深厚文化底蕴的花卉,早在五千多年前的新石器时代,我国的祖先就开始对兰花进行繁殖、栽培和赏析。

光武中兴、汉魏兴隆时期,兰花更是兴盛一时,金戈铁马之间,士人精英、达官贵族争相栽培、养护此花,更为兰花热潮的兴起增添了浓厚的文化气息。

在光棍花中,“兰”字起初是指兰草类植物,兰草乃是野生的,兰草意味着秀雅、高洁。

据《说文解字》记载:“草之美者,有兰、芷、菫、芙之属。

” 后来兰草被驯养出许多名贵的品种,如蝴蝶兰、文心兰、蜻蜓兰、鸽蕉兰等,其中蝴蝶兰尤其被公认为兰花之王。

二、兰花的寓意和象征意义兰花的高洁风范和高雅文化内涵使其成为了中华文明的代表之一。

兰花因其开花不显眼,花期长,花香浓郁,给人一种高雅清新之感,也正因为这样,引得很多文人雅士爱慕和崇拜。

在中国文化概念中,兰花被赋予了许多美好的寓意。

1、高尚君子的品格在中国文学、神秘主义、书法、园林、艺术等方面,兰花被视为高贵、纯洁、清丽、朴素的象征。

在传统文化中,兰花是中国君子精神的象徵,代表着高尚、纯洁、谦逊、含蓄、清华、雅致的品格。

不仅如此,兰花也具有不屈不挠、坚贞不屈的精神内涵,这一点是山清水秀、温润如玉的鲤鱼所不具备的。

2、敬老爱幼、和谐相处兰花的一大寓意和象征意义是敬老爱幼和谐相处。

在园林中种植兰花,是希望人与自然和谐相处,在传递人与人之间应该如何相处的理念中,也有许多与兰花相关的故事。

例如:在《梅花三弄》中的一个情节中,一个老太太在正在行走的人群中,看到小虫子爬过一条马路时遭到了轮流碾压,她非常生气,马上就把这条小虫子交给了邻居几个小孩,告诉他们要好好保护这条小虫子,一直到它安全回到家里。

兰花文化概括

兰花文化概括

兰花文化归纳【篇一:兰花文化归纳】国画兰花中国的兰文化自赏兰开始已有 2000 多年的历史,古代对兰的尊崇,表现着中国传统美学特点,历代文人墨客吟咏赞叹兰花的俯拾皆是,不单指兰优雅形态更在于它幽静芳香。

兰外形简短素雅、叶形修长柔嫩,花姿优美、素净清香,拥有“色清、气清、神清、韵清”气质,又曰君子兰,说明兰花是与君子是靠近的,文人独爱种兰、赏兰、咏兰、画兰、写兰,有着挥之不去的兰花情节。

诗词歌赋(唐)李白孤兰生幽园,众草共芜没。

虽照阳春晖,复悲高秋月。

飞霜早淅沥,绿艳恐休歇。

若无清风吹,香气为谁发。

广群芳谱(清)刘灏兰生深谷无人识,客种东轩遗我香。

知有清芬能解秽,更怜细叶巧凌霜。

根便密石秋芳早,丛倚修筠午荫凉。

欲遗蘼芜共堂下,眼前长见楚词章。

广群芳谱(清)刘灏泣露光偏乱,含风影自斜。

俗人那解此,看叶胜看花。

咏兰(元)余同麓手培兰蕊两三栽,日暖风和次序开。

坐久不知香在室,推窗时有蝶飞来。

忧如铜瓶见露苗,疏花冷淡澹含娇。

湘江清泪滴春潮,岂居心心同婉娈。

并没有叶叶助风标,断肠一集是离骚。

咏兰(现代)朱德越秀公园花木林,百花齐放各争春。

唯有兰花香正好,一时名贵五羊城。

幽兰(唐)崔涂幽植众宁知,芳香只暗持。

自无君子佩,未是国香衰。

白露沾长早,春风每到迟。

不如当路草,芬馥欲何为!兰花(宋)杨万里雪径偷开碧浅花,冰根乱吐小红芽。

生无桃李春风面,名在山林处士家。

政坐国香到朝市,不容霜节老云霞。

江篱圃蕙非吾耦,付与骚人定等差。

身在千山顶上头,突岩深缝妙香稠。

非无脚下浮云闹,来不相知去不留。

今世咏兰诗古风〔湖州〕姚丹萍不与瑶草争宠 ,,但求清风常逢;愿将芳香遍播,了结满腔热中。

兰花余亚飞路旁草簇有兰花,不露英姿不显华;待到清香熏肺腑,始知卉苑隐奇葩。

名人与兰孔子咏兰孔子十分喜爱兰花,因为他特别重视个人思想质量的涵养,在兰花身上寄望了深切的感情,在三国魏人王肃所采集编纂的《孔子家语》一书中,记录了孔子颂兰的一段美谈。

“孔子曰:‘吾死以后,则商也日趋,赐也日损。

兰花的文化意蕴探微

兰花的文化意蕴探微

兰花的文化意蕴探微一、历史渊源在古代,兰花是宫廷贵族喜爱的花卉之一,曾经被列入“四季花”之一的夏季代表花卉。

唐代诗人孟郊曾有诗云:“荷兰色如昨日翁,水绿风轻独自容。

”这句诗中写道的“荷兰”即指兰花,可见兰花在古代就有着不少的文学赞美。

兰花也是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一部分,它不仅仅是一种花卉,更是一种文化的象征。

在古代,兰花被赋予了崇高的品德和精神内涵,成为了一种具有特殊意义的文化符号。

二、诗词中的兰花在中国古代文学中,兰花常常被诗人们赞美、描写,成为古代文人笔下的佳话。

兰花在诗词中被赞美为高雅、清洁的象征。

唐代诗人刘禹锡有诗云:“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

”这句诗中形象地描绘了兰花的高洁品质,她虽生长在泥泞之中,却能保持着自己的纯洁和高雅,不受污染。

清代文学家袁枚的《赋得兰花》更是将兰花赞美得淋漓尽致:“兰芷清幽,英香万里;荐碧之姿,鉴明月之宜。

”这些诗句将兰花描绘成一种清幽、高洁、香静的形象,展示了兰花高尚的品质和文化意蕴。

兰花在诗词中也常常被运用为修身齐家治国的典型,成为古代文人表现高尚品质的象征。

《雪涛集》中有“兰麝两平香自尊,翡翠森然何有言?此是我家飘卷习,谁知拥鳞能治尊。

”这首诗中将兰花和麝香相提并论,赞美其高贵清雅的品性,并以此表达了作者对高尚品质的追求。

在中国传统绘画中,兰花也常常成为画家们的创作对象。

兰花在中国画中的地位可以用“一只瓷杯六幅花”来概括:瓷是指瓷器,是一种高贵的工艺品;杯是指杯盏,是宴席上常用的器皿;花是指花卉,是为了在宴席上美化环境。

其中兰花作为画家创作的对象,从一定程度上体现了兰花在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地位。

兰花在绘画中往往以素雅的笔墨和淡雅的色彩来表现。

清代著名画家石涛的《兰花图》就擅长以淡雅的线条勾勒出兰花的形态,退却了繁琐,尽显兰花的高洁清雅之气。

兰花在绘画中也往往与文人墨客的情怀联系在一起。

明代画家文征明的《四兽图》中,画家以兰花为背景,配以瑞兽,不仅使兰花得到了更多的文化意蕴表达,也展现了文人墨客的风雅之气。

兰花的意象与传统文化

兰花的意象与传统文化

兰花的意象与传统文化
兰花是中国传统文化中非常重要的花朵之一,它与中国古代文人雅士
及文化中的其他象征物一起构成了中国传统文化的独特韵味。

兰花在中国
文化中具有深厚的意义与象征,代表着高尚、洁净、雅致、坚贞等美好品质。

兰花的意象和传统文化密不可分,下面将从兰花的历史渊源、文人雅
士对兰花的推崇、兰花在古代文人作品中的表达等方面进行探讨。

首先,兰花的历史渊源非常悠久,可以追溯到4000年前的中国新石
器时代。

兰花在中国古代文化中被认为是四象征植物之一,与菊花、梅花、竹子共同组成了“四君子”。

传说中,兰花是由神仙吸吮天上的清露而生,具有神秘的起源。

而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兰花更被视为君子的象征,被称
为“君子兰”。

兰花被公认为一种纯洁高雅的花卉,它的色彩淡雅,香气
清新,寓意纯洁而高贵的品质。

总之,兰花作为中国传统文化中的重要象征物之一,具有悠久的历史
渊源和深厚的文化内涵。

文人雅士对兰花的推崇以及兰花在古代文学中的
表达,进一步丰富了兰花的意象与传统文化的内涵。

兰花象征着高尚、洁净、雅致、坚贞等美好品质,代表了中国传统文化中对高尚品格和追求卓
越精神的崇拜。

因此,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兰花的意象与传统文化是密不
可分的。

兰花的特点和精神是什么

兰花的特点和精神是什么

兰花的特点和精神是什么兰花的特点和精神是什么1、特点:兰花肉质根,怕涝,浇水干透浇透,见干见湿比较好,比较耐阴,放室内明亮处就可以,喜湿润叶片经常喷喷磷酸二氢钾,可以促进植物开花。

2、象征意义:以自古以来人们就把兰花视为高洁、典雅、爱国和坚贞不渝的象征.兰花象征高尚。

兰花风姿素雅,花容端庄,幽香清远,历来作为高尚人格的象征。

怎样分兰花几种兰花中国兰花主要为春兰、蕙兰、建兰、寒兰、墨兰五大类,对兰花品种的鉴别主要奉行三看叶形,花苞,开品。

1、春兰。

根肉质、白色。

春兰的叶片硬而且很粗糙叶边的锯齿很明显2、蕙兰。

根肉质、淡黄色,叶线形,比春兰直立而粗长,叶缘粗糙。

花淡黄色,唇瓣绿白色,具红紫斑点。

3、建兰。

叶子较大较宽。

花有绿色到浅绿色,有暗紫色的纹理。

建兰和春兰非常相像,但你知悉观察你会发现建兰的叶子的锯齿没有春兰那么明显,建兰的叶子也明显比春兰少很多。

4、寒兰。

寒兰和墨兰有点相像,但仔细观察他们还是有明显的区别。

寒兰叶脉比墨兰透明,寒兰的叶脉在叶背上比较突出,而墨兰的叶脉不透明且淡绿色。

寒兰叶甲比较紧密、不开叉。

5、墨兰。

叶子非常光滑,叶尖部位非常尖,花瓣多具紫褐条纹。

墨兰最明显的区别就是一般情况下它的花瓣颜色都带有墨色,颜色比较深,他得一根花茎可以开很多朵花。

兰花有什么品种兰花的品种很繁多,主要常见的有春兰、建兰、墨兰、寒兰、蕙兰、蝴蝶兰,它们的花期不同,花朵、叶片各不一样,具有自身的特点。

除了这几种之外,还有素心兰、莲瓣兰、大根兰、卡特兰等。

兰花:附生或地生草本,叶数枚至多枚,通常生于假鳞茎基部或下部节上,二列,带状或罕有倒披针形至狭椭圆形,基部一般有宽阔的鞘并围抱假鳞茎,有关节。

总状花序具数花或多花,颜色有白、纯白、白绿、黄绿、淡黄、淡黄褐、黄、红、青、紫。

兰花在古代被称为什么花兰花被称为花中君子最多,在古代文人中常把诗文之美喻为“兰章”,把友谊之真喻为“兰交”,把良友喻为“兰客”。

兰花具有清雅淡素、不与群芳争艳的花;有清馨幽远的香,被誉为“香祖”、“国香”、“天下第一香”,迄今为止,世界上尚未发现天然植物香料和人工合成香料中,有任何香味超过兰花者;有刚柔并济、婀娜多姿、四季常青的叶,被郑板桥赞为:“风虽狂,叶不伤;品既雅,花亦香。

浅谈国兰的香色韵

浅谈国兰的香色韵
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国兰还具有特殊 的寓意,如“梅兰竹菊”四君子中的 “兰”,代表着高洁、清雅、淡泊名 利等品质。
在古代文学中,国兰经常被用来比喻 君子、雅士等高尚人格。
在现代社会,国兰还被赋予了新的文 化内涵,如代表着友谊、团结、和平 等意义。
02
国兰的品种与分类
国兰的品种特点
品种丰富
国兰拥有众多品种,如春兰、蕙 兰、建兰、墨兰等,每个品种都
03
叶色
国兰的叶子也有着独特的色彩,翠绿的叶子与花朵相互映衬,形成优美
的画面。同时,叶子的色彩也是鉴别品种的重要依据之一。
国兰的韵味鉴赏
01 02 03
神韵
国兰的韵味是其独特的魅力之一。欣赏国兰时,不仅要看 其形态和色彩,还要关注其神韵。例如,有的品种看起来 非常高雅,有的则显得庄重肃穆,这些神韵使得国兰更加 具有艺术价值。
业发展带来更大的潜力。
创新与研发
在保持传统的基础上,需要加强国兰新品 种的研发和创新,以满足市场的不同需求 ,提高国兰的产业价值和竞争力。
加强国际交流与合作
通过加强国际交流与合作,可以引进国外 优秀的兰花品种和先进技术,促进国兰产 业的国际化发展。
THANK YOU
3
石斛兰
花朵形态各异,色彩丰富,具有较高的药用价值 。
蕙兰的品种与特点
翠萼
花瓣翠绿,花萼深紫红色,色彩对比鲜明。
金蕙
花瓣金黄色,花萼浅绿色,色彩优雅。
送春
花瓣白色,花萼浅绿色,花朵大而优美。
建兰的品种与特点
龙岩素心
花朵白色,香气浓郁, 叶片修长,形态优雅。
铁骨素心
花朵浅绿色,香气浓郁 ,叶片刚劲有力,形态 古朴。
国兰文化的推广途径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浅谈兰花文化
摘要:兰花,超凡脱俗,气质高雅。

它的姿、色、香、韵俱佳,是中国十大名贵花卉之一。

古往今来,不知有多少人被它所陶醉,所倾倒。

人们爱兰,寻兰,种兰,咏兰,画兰,创造了辉煌绚丽的兰花文化。

关键词:兰花文化价值
兰花是大自然的杰作,素有“君子之花”、“空谷佳人”的雅喻。

中国兰文化渊远流长,具有深厚的文化积淀,历代仁人志士以兰喻志、以兰抒情、以兰赋墨,在赏兰品兰的过程中悟出了一种融华夏的道德修养、人文哲理之妙谛,因而,兰有国香、人格之花、民族之花的美称。

兰花文化是特定的社会个体、社会团体在不同的历史人文背景、地理条件、经济基础、社会阶层等综合因素下,在接触兰花的过程中,通过自身体会和总结而得到的审美哲学和意识形态。

它是在客观条件下,对兰花及其相关事物的主观体会。

人类认识兰花的漫长过程,也是兰文化从起始到发展的过程。

广义的兰文化是指人类与兰花相关的一切活动,具体来说,是指人类在采兰、养兰、赏兰过程中,特别是在赏兰过程中所形成的一整套价值取向。

一般而言,西方国家是从兰花的形体上开始认识兰的,洋兰种类繁多,花色缤纷艳丽,花形千变万化,花形、花色、花瓣质地、花序是其欣赏的焦点。

而东方兰文化以中华兰文化最为源远流长,它还孕育了日本兰文化和韩国兰文化,形成了独具东方特色的兰文化。

自孔子、屈原以来,各代文人雅士多有以养兰、赏兰、咏兰抒情言志者,他们以兰喻人,以君子、志士仁人比德于兰,他们将中华民族的优秀品德、高尚情操、崇高气节不断融入到兰文化之中。

而兰花以其独特的幽香,亭亭玉立、刚柔兼具的形姿,征服着亿万人的心。

她给人以高雅、纯洁、美好的精神享受。

兰花生于深山,隐于幽谷不以无人而不芳,她象征着处困厄而不改其志的大德君子、临危而不移其情的志士仁人。

纵观中华儒、释、道文化源流,虽然旨趣各有不同,但在爱兰方面绝无分歧,因此兰文化传承了中华儒、释、道三大文化脉络之精髓,而今已成为浩瀚中华文化中的一颗璀璨明珠。

北宋大文学家黄庭坚曾说:“士之才德盖一国,则曰国士。

女之色盖一国,则曰国色。

兰之香盖一国,则曰国香”。

大文豪苏轼咏兰曰:“春兰如美人,不采羞自献。

时闻风露香,蓬艾深不见。

丹青写真色,欲补《离骚》传”。

清人郑燮有诗曰:“晓风含露不曾干,谁插晶瓶一箭兰。

好似杨妃新浴罢,薄罗裙系怯君看”。

与其他花卉相比,唯兰花四季能花,并独具幽香;唯兰花品种繁多,其叶艺、花艺高深莫测,带给人们以无穷的追求和乐趣。

随着社会历史不断的向前发展,社会物质财富也在不断的积累,人们的精神财富也在不断地充实提高,兰文化也越来越引起人们的注意和认可。

人们把对兰花美感的追求,用文化的方式从自身的社会中反映出来,借兰花的魅力,抒发自己的情怀,并把兰文化与做人的情操、做人的道德标准联系在一起。

如今,兰文化已经渗入我们生活的方方面面,给予人类之生活价值、精神价值,乃至道德培养价值。

与此同时,兰花文化也不断发展,日益丰富起来。

人们喜欢兰花,并不仅仅是因为兰具有的那些自然的生物属性,且因为兰的绰约多姿,使人产生了美感。

这种美感意识越来越强烈,越越深刻,就发展成为对兰的审美鉴赏。

兰花特殊的怡人之美日益显现出他的审美价值,满足人的精神需求,孕育奠定了其在人类社会中的经济价值和文化价值的灵魂地位。

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兰文化是传统文化中的一颗璀璨明珠。

兰与高尚品德修养相融和,从而使兰有更深刻文化内涵。

古人贵兰,将兰花比作人格化身,有国香、香祖、王者香、人格之花、民族之花的比喻,而且渗到人们精神世界里,世代承沿,形成具有多元文化特征的
兰文化体系。

把兰花推上王位则是春秋末期的孔子。

孔夫子称“兰当为王者香”,对兰美德推崇备至。

比孔子稍晚一点的越王勾践在渚山种兰花以示明志。

中国兰花文化历史悠久,文化涵蕴深厚,与中华民族文化紧紧相连,是几千来中华民族文化的凝练。

兰花的高贵脱俗、秀丽多姿和阵阵幽香引得历代诗人墨客常为之吟诵绘画。

我国古籍有关兰蕙的文字记载距今已有两千多年的历史,最早的可见于《诗经》。

孔子曾赞兰花“芝兰生于幽谷,不以无人而不芳”并誉之为“王者之香”。

伟大的爱国诗人屈原更是在《离骚》中以兰花比拟品格的高洁:“绿叶兮素枝,芳菲菲兮袭余”、“余既滋兰之九畹兮,又树蕙之百亩”。

这些名句被广泛地袭用、传播,并在儒家的各种典籍中被广泛地作典故引用。

正是历代文人们的借物抒情、借物言志,给兰这种植物披上了独具人类情志的色彩,使兰成为一个具有一定的理想内容、感情色彩的文化观念,成为一个色彩绚烂的文化符号。

朱德说过:“一个国家文明不文明,要从各方面看。

物质生活丰富了,还有要丰富的文化生活。

好的摆设,也是文明的一个方向。

如果兰花进入寻常百姓家,这时的文明就更可观了。

”如今社会发展已经进入了二十一世纪,中国兰文化的构筑,在牵动了多学科、多门类、多层次、多部门和多行业后,兰的内涵美、品性美、神韵美、情操美亦逐渐融进了人们的意识生活,养兰、赏兰、品兰、咏兰的队伍迅速扩大,相信在不久的将来,中国兰文化所折射出的光芒,不仅可看到人类文化历史的内涵在丰富,而且亦体现了人类迈向文化社会的希望。

参考文献
[2] 梁莉.《兰花》[M].延边大学出版社.2002年04月第一版:P11~15
[3] 徐碧玉.《兰花》[M].浙江科学技术出版社.2000年03月第一版:P18~22
[2)周建忠.兰文化[M).中国农业出版社,2001
2。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