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艺术歌曲在中国的发展
艺术歌曲在中国-精品文档

艺术歌曲在中国一、中国艺术歌曲的产生19世纪末,清政府以梁启超、康有为为代表的中国资产阶级改良派主张学习西方文化,引进西方先进教育体制,开展现代科学教育。
由此,新式学堂纷纷建立并开设乐歌课。
以李叔同、沈心工为代表的这一时期的音乐家们推动着学堂乐歌的开展,同时也从侧面推动了西方文化在中国的发展,促使了我国最早一批留洋音乐家的诞生。
比如萧友梅、赵元任、青主、黄自等。
20世纪20年代是中国艺术歌曲的起步阶段。
留洋音乐家学成归国后,借鉴、运用西洋作曲技法、和声体系对中国艺术歌曲创作做了有益的探索,写出了许多高品质的艺术歌曲。
如萧友梅的《问》、《南飞之雁语》,赵元任的《教我如何不想他》、青主的《大江东去》,黄自的《玫瑰三愿》、《西风的话》等等,为中国艺术歌曲创作的繁荣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二、艺术歌曲在中国的发展及影响1927年萧友梅与蔡元培等人在上海创办中国第一所专业音乐学院―上海国立音乐专(今上海音乐学院),为中国近代音乐教育事业的发展做出了卓越贡献。
期间,黄自应邀担任上海国立音乐专作曲教授,培养了陈田鹤、江定仙、刘雪庵、贺绿汀等众多优秀作曲家。
20世纪30年代的艺术歌曲创作更趋成熟,创作题材多以古诗词和现代诗词为主。
如:青主的《我住长江头》、黄自的《点绛唇?赋登楼》、《花非花》,陈田鹤的《春归何处》、刘雪庵的《春夜洛城闻笛》等。
这些作品以优美的旋律、清新的风格,体现了古诗词的韵律美。
20世纪30年代末,由于抗日战争的爆发,抗日救亡歌曲创作成为主旋律,如贺绿汀的《嘉陵江上》、陈田鹤《巷战歌》、聂耳的《铁蹄下的歌女》、冼星海的《夜半歌声》、刘雪庵的《长城谣》、江定仙的《打杀汉奸》等。
20世纪80年代以后,陆在易的《祖国,慈祥的母亲》、《桥》,朱良镇的《归来的星光》、《两地曲》,徐沛东的《黄河渔娘》等等。
这些歌曲有的表现了强烈的政治倾向,从不同侧面反映了作曲家对社会现实的感受,使艺术创作面向现实生活,从而有浓郁的时代精神,有的是纯艺术的个人情感的抒发。
我国艺术歌曲发展历程精选全文

可编辑修改精选全文完整版我国艺术歌曲发展历程我国艺术歌曲是在新中国成立后逐步形成和发展起来的,经历了不同的历程,具体发展历程如下。
一、初期发展(1949年至1960年)新中国成立后,艺术歌曲迅速兴起。
这一时期,有大量的革命歌曲和民族歌曲诞生,成为新生的中国艺术歌曲的代表。
这些歌曲内容新颖,歌词朴实无华,旋律优美动听,曲调婉转悠扬,表达了人民群众对新生活的热爱和对革命事业的支持。
其中,如《东方红》、《歌唱祖国》、《我的祖国》等歌曲至今仍深受人民喜爱和传唱。
这一时期,我国艺术歌曲进入了一个比较成熟稳定的阶段。
在政治上,社会保持了相对稳定,这为我国艺术歌曲的发展创造了良好的社会环境。
在艺术上,歌曲的形式和内容逐渐多样化,从“大俗小雅”转向“大雅小俗”。
革命歌曲回归到现实题材和人民生活问题的刻画中,如《敖包相会》、《梅花三弄》等。
民族歌曲也从传统的叙事歌曲向表现人民群众生活、感情和情趣的多元化方向发展,如《世上只有妈妈好》、《茉莉花》等,更加贴近人民群众。
在这些歌曲中,以第一个全国文艺工作者代表大会提倡的“革命现实主义、道德现实主义、可亲现实主义”为创作方向。
三、后期发展(1977年至今)改革开放以来,我国艺术歌曲表现形式不断变化,呈现出多元化、国际化、特色化和时代化的趋势。
在形式上,除了传统华彩、田园、山歌等板块以外,广场舞音乐、网络音乐等新的形式也逐渐流行。
在内容上,歌曲的主题和风格更加偏向现代化、都市化、情感化,如《今天你要嫁给我》、《心太软》、《半壶纱》等。
这些歌曲的特点往往是轻快流畅、歌词简洁明快、时尚又耐听。
总的来说,我国艺术歌曲的发展历程中,不仅反映了时代的变迁和社会巨变的影响,也反映了音乐形式和内容的演变和升级,展现了我国音乐艺术发展的历程和特点,以及我国音乐文化的创造力和活力。
中国艺术歌曲的传承发展

中国艺术歌曲的传承发展一、中国艺术歌曲的起源与发展中国艺术歌曲的历史可以追溯到古代的吟诵文学和音乐形式。
早在唐宋时期,中国就有了以诗歌为基础的歌曲形式,如诗经、乐府诗等,这些作品在当时已经开始在广泛流传,并影响了后世的音乐发展。
而随着时间的推移,中国艺术歌曲的形式不断演变和发展,逐渐形成了以古典音乐为基础的各种曲种和风格。
在明清时期,中国古典音乐经历了一段繁荣的时期,形成了以琵琶、古筝、二胡等乐器为主的音乐传统。
各种戏曲音乐和器乐曲目如《西皮》、《京剧》、《评剧》等,为中国古典音乐的发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这些曲目不仅在表现形式上具有独特的特点,而且在音乐手法和表演技巧上也有着深厚的历史积淀,为后人创作和演绎中国艺术歌曲提供了丰富的经验和资源。
到了民国时期,中国古典音乐经历了一次革命性的变革,产生了以“新声乐”为代表的新型音乐形式。
新声乐融合了中国传统音乐和西方音乐元素,吸收了现代洋乐、流行音乐等多种音乐风格,形成了独具特色的中国艺术歌曲。
杰出的作曲家和音乐家如聂耳、郭文景、刘铁夫等,为中国音乐的发展做出了卓越的贡献,他们的作品如《东方红》、《茉莉花》等,被视为中国音乐史上的经典之作。
二、中国艺术歌曲的传承与创新中国艺术歌曲作为中国音乐文化的一部分,一直以来都受到广泛的关注和推崇。
在当代,中国艺术歌曲依然具有着自己的特色和魅力,有着丰富的表达方式和风格,反映了不同历史时期和地域文化的特点。
同时,随着社会的不断变革和音乐技术的发展,中国艺术歌曲也在不断地传承和创新之中。
中国艺术歌曲在传承方面,一直以来都注重对传统曲目和风格的保护和推广。
通过各种音乐节目、演出和比赛,传统曲目如《渔舟唱晚》、《二泉映月》等,得到了更广泛的传唱和认可。
同时,一些传统音乐团体和音乐学院也开设了古典音乐专业,培养了一大批优秀的音乐人才,为中国艺术歌曲的传承注入了新的活力和动力。
在创新方面,中国艺术歌曲也不断寻求突破和创新,不断探索新的音乐风格和表现形式。
浅谈中国艺术歌曲的发展历程

浅谈中国艺术歌曲的发展历程盛夏摘要:中国的艺术歌曲在20世纪20年代开始流行,与新文化运动的发展密切相关。
20世纪20-40年代是中国艺术歌曲发展的第一个重要时期,具有重要的研究价值。
本文研究了中国艺术歌曲的历史发展和中国艺术歌曲的特点为论点。
通过文章的阐述,对学习中国艺术歌曲的同学有更好的帮助。
关键词:中国艺术歌曲;艺术特征;历史发展艺术歌曲的名称起源于18世纪后期,德国起源于19世纪。
鉴于当时欧洲文学的发展已进入浪漫主义时期,作曲家对音乐艺术的要求应自然而简单地反映人们的思想和情感。
为了更好地将它们与民间歌曲区分开来,作曲家们使用了一些艺术性很强的著名诗歌来创作歌词,从而产生了最早的艺术歌曲。
胡忠刚先生在《声乐教材库第五卷》的注释《教学概论》中写道:“艺术歌曲的诗词意义深刻,格外高雅,音乐的构思精细和织体、调性布局严谨,伴奏部分有深刻的描写,渲染作用,词、旋律、伴奏有机地融为一体,五线谱记谱,常用钢琴伴奏演唱,是音乐会演唱的主要声乐体裁。
”1中国艺术歌曲的起源与发展脉络继封建统治阶段的“洋务运动”失败后,在“维新变法”的影响下,在梁启超等人强调音乐对思想的启蒙和对国民的巨大作用的影响下,“今日不从事教育则以,苟从事教育,则歌词一科,实为学校中万不可缺者”,当时全国广泛在学校开设“乐歌”,这一时期的这以文化现象史称“学堂乐歌”。
学堂乐歌在我国迅速兴起,为我国艺术歌曲的创作和发展奠定了重要的基础。
准确地说,我国艺术歌曲兴起于20世纪20年代,它与新文化运动的发展有着密切的联系。
在五四运动的影响下,肖友梅、赵元任等一批海外归来的有志之士为在中国创造新的音乐文化做了巨大努力。
在创作西方歌曲时尝试使用西方作曲技术创作中国风格的歌曲。
例如萧友梅的作曲《问》,赵元仁的作曲《教我如何想念他》,《卖布谣》。
等随着艺术歌曲音乐的事业发展,30年代初,黄自作曲《玫瑰三愿》、《春思曲》、江定仙作曲《春晓》等一系列的艺术歌曲较好地体现出我国的民族文化与民族精神。
论近现代中国艺术歌曲及其演唱

论近现代中国艺术歌曲及其演唱引言艺术歌曲是一种以歌曲形式表达情感、思想和审美体验的音乐形式。
近现代中国艺术歌曲是中国音乐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代表着当代中国的音乐风貌和审美趣味。
本文将探讨近现代中国艺术歌曲的发展历程、演唱特点及其在当代音乐中的地位。
一、近现代中国艺术歌曲的发展历程近现代中国艺术歌曲的发展可以追溯到20世纪初。
早期的艺术歌曲主要受到西方音乐的影响,歌曲的形式多样,包括古典音乐、民歌以及戏剧音乐等。
随着中国音乐的现代化进程,艺术歌曲逐渐走向独立和成熟。
到了20世纪50年代,中国音乐进入社会主义时期,艺术歌曲成为宣传革命理念和社会主义价值观的重要工具。
这一时期的艺术歌曲注重歌词的内容,歌曲的表达形式更加热情和奔放。
20世纪80年代以来,中国社会经济的改革开放使艺术歌曲的风格和内容发生了较大变化。
从传统的宣传性歌曲到更加注重个体情感表达和审美追求的歌曲,中国艺术歌曲逐渐走向了多样化和个性化的发展道路。
二、近现代中国艺术歌曲的演唱特点近现代中国艺术歌曲的演唱特点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 情感表达近现代中国艺术歌曲强调情感表达,通过音乐和歌词传递出歌手的情感体验。
无论是悲伤、快乐还是爱情,歌手都通过声音的表达来传递出真实的情感,使听众能够感同身受。
2. 技巧要求艺术歌曲对演唱者的音乐技巧要求较高。
艺术歌曲的音域广泛,需要演唱者具备较高的音程掌握和音色变化能力。
饱满而富有感染力的嗓音、准确的音准和丰富的情感表达是艺术歌曲演唱的核心要素。
3. 语言表达艺术歌曲在歌词的选择和表达上有独特的要求。
歌词通常是以文学性强的词句来表达情感和主题。
演唱者需要准确理解歌词的含义,通过声音的方式来准确传达出歌曲的内涵和情感。
4. 舞台表演近现代中国艺术歌曲的演唱往往伴随着舞台表演。
演唱者通过舞台形象的塑造、舞蹈和舞美等元素来增强艺术歌曲的表现力。
舞台表演的细节处理和情感的展示也是艺术歌曲演唱的重要一环。
三、近现代中国艺术歌曲在当代音乐中的地位近现代中国艺术歌曲作为中国音乐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当代音乐中具有重要的地位和作用。
中国艺术歌曲的起源及发展历程

中国艺术歌曲的起源及发展历程中国艺术歌曲的起源和发展历程相对较为复杂,涵盖了多个历史时期和文化影响。
以下是中国艺术歌曲的主要发展阶段:
1.民间艺术歌曲(古代):中国的艺术歌曲可以追溯到古代。
在中国的不同地区,有各种不同的民间歌曲形式,包括山歌、儿歌、田园歌曲等。
这些歌曲常常反映了当时社会、文化和生活的方方面面。
2.近现代艺术歌曲(19世纪末至20世纪初):在19世纪末和20世纪初,中国开始受到西方音乐的影响,特别是欧洲古典音乐和民间音乐。
一些中国作曲家开始创作受西方音乐启发的艺术歌曲。
这一时期标志着中国艺术歌曲的现代化起步。
3.上海歌曲和流行音乐(20世纪20年代-40年代):上海歌曲是中国20世纪20年代至40年代的一种流行音乐形式,融合了中国传统元素和西方音乐。
这个时期的歌曲广受欢迎,代表了中国音乐的现代化和国际化。
4.社会主义时期(1949年后):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中国的音乐受到政治和社会的影响。
社会主义时期的艺术歌曲通常强调社会主义思想和道德价值观。
这个时期诞生了许多政治和革命歌曲,以及表现社会主义建设的歌曲。
5.改革开放以后(20世纪80年代至今):自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的音乐场景发生了巨大变化。
中国艺术歌曲越来越多地受到国际音乐的影响,包括流行、摇滚、爵士、民谣等。
中国现代艺术歌曲具有多样性,吸纳了各种不同的音乐风格和文化元素。
中国艺术歌曲的发展历程丰富多彩,反映了中国社会、文化和政治的演变。
从传统的民间歌曲到现代的流行音乐,中国的艺术歌曲一
直在不断发展和创新,为中国音乐界的繁荣作出了巨大贡献。
我国艺术歌曲发展历程

我国艺术歌曲发展历程艺术歌曲,作为一种音乐艺术形式,在中国的发展经历了几个阶段。
从20世纪初期开始,中国的艺术歌曲经历了从萌芽到成熟的过程,这个过程与中国的社会历史背景紧密相连。
以下是对中国艺术歌曲发展历程的详细阐述。
一、20世纪初期至中叶:萌芽与初步发展在20世纪初期,随着新文化运动的兴起,中国的知识分子开始关注西方音乐文化,并将其引入中国。
在这个时期,一些中国的音乐家开始尝试创作具有中国元素的艺术歌曲。
这些歌曲大多以中国传统诗词为歌词,结合西方音乐的作曲技巧,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
例如,赵元任的《教我如何不想他》就是在这个时期创作的。
这首歌曲以中国传统的诗词为歌词,通过西方的音乐技巧,表达了对中国传统文化和现代西方文化的融合。
这个时期的其他代表作品还包括黄自的《玫瑰三愿》和《春思曲》等。
二、20世纪中叶至70年代:成熟与繁荣随着新中国的成立,中国的艺术歌曲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阶段。
这个时期的特点是强调民族风格和地方特色,同时注重表现人民的情感和思想。
许多作曲家开始将中国民族音乐的元素融入到他们的艺术歌曲中,这使得这些歌曲具有了强烈的中国特色。
这个时期的代表作品有《牧歌》、《渔光曲》等。
这些歌曲以中国传统的诗词为歌词,结合了民族音乐的元素和现代音乐技巧,成为了中国艺术歌曲的经典之作。
三、20世纪70年代至90年代:多元化和创新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中国的艺术歌曲在70年代至90年代进入了另一个新的发展阶段。
这个时期的特点是多元化和创新。
许多作曲家开始尝试在他们的艺术歌曲中融入更多的元素和技巧,这使得这些歌曲具有了更加丰富的内涵和表现力。
这个时期的代表作品有《乡愁》、《祖国,我永远热爱你》等。
这些歌曲不仅具有高度的艺术价值,同时也反映了中国人民对祖国和家乡的深深热爱。
四、21世纪初至今:新的探索和挑战进入21世纪以后,中国的艺术歌曲在新的社会历史背景下继续发展。
这个时期的特点是新的探索和挑战。
许多年轻的作曲家开始在他们的作品中融入更多的现代元素和技巧,这使得这些歌曲具有了更加鲜明的个性和时代感。
中国艺术歌曲的起源及发展历程

■ 陈星中国艺术歌曲的起源及发展历程摘要:中国艺术歌曲是在中西方音乐文化的多次交融中逐步发展起来的,它的发展经历了很长时间的洗礼和磨练。
艺术歌曲是在抒情歌曲的基础上产生并发展的,所以只有正确地理解艺术歌曲的风格特征,推动我国艺术歌曲的创作发展,才能使艺术歌曲的风格更加的民族化,更具有时代性等特征。
艺术歌曲主要来源于诗歌,逻辑比较严谨、个性鲜明、伴奏也是比较讲究的,伴奏是艺术歌曲的重要组成部分,旋律部分是这首歌曲的关键,无论是词曲作者都倾注了很高的精力。
中国艺术歌曲在我国已有近百年的历史,到今天取得了一定的学术效果,深受观众的喜爱。
它具有优美的旋律、活泼的音乐语言与诗歌语言浑然于一体等特点,使它们更加拥有华贵的气质。
关键词:起源;艺术歌曲;音乐创作及其发展1中国艺术歌曲的起源艺术歌曲源于欧洲国家,是在抒情歌曲的基础上产生的。
到了20世纪20年代艺术歌曲走进了中国并使人们逐渐认识和使用,对于中国来讲艺术歌曲是借鉴过来的新元素,“艺术歌曲”做为一种外来的声乐艺术体裁,有其独特的审美特征,形式结构特点和重诗情表现的音乐风格。
艺术歌曲在中国的发展以新中国的成立为例,可分为两个时期。
“五四新文化运动”以后,艺术歌曲转入中国之初就在很高的起点上得到了发展。
以萧友梅、吴梦非等为代表的一些音乐家,在那时期各国倡导美育思想的影响下,在各地组建了一些新型乐团,这就为音乐创作做了很好的铺垫。
冼星海、聂耳之后,以更加广泛的题材,谱写了大量的艺术歌曲。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艺术歌曲作品不断的发展。
作曲家施光南、徐沛东、谷建芬等创造了《吐鲁番的葡萄熟了》、《我像雪花天上来》、《我们是黄河泰山》等众多脍炙人口的艺术歌曲。
艺术歌曲在中国创作起步较晚,一大批作曲家先后写下了很多经典的艺术歌曲。
艺术歌曲的曲调多由作曲家精心谱曲与伴奏,所以每一首艺术歌曲听起来旋律非常优美、包涵着一种诗意意境能使人深陷其中,不能自拔。
艺术歌曲不同于其他歌曲,是因为它的歌词来源于诗歌,篇幅较短、内容含蓄。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矿产资源开发利用方案编写内容要求及审查大纲
矿产资源开发利用方案编写内容要求及《矿产资源开发利用方案》审查大纲一、概述
㈠矿区位置、隶属关系和企业性质。
如为改扩建矿山, 应说明矿山现状、
特点及存在的主要问题。
㈡编制依据
(1简述项目前期工作进展情况及与有关方面对项目的意向性协议情况。
(2 列出开发利用方案编制所依据的主要基础性资料的名称。
如经储量管理部门认定的矿区地质勘探报告、选矿试验报告、加工利用试验报告、工程地质初评资料、矿区水文资料和供水资料等。
对改、扩建矿山应有生产实际资料, 如矿山总平面现状图、矿床开拓系统图、采场现状图和主要采选设备清单等。
二、矿产品需求现状和预测
㈠该矿产在国内需求情况和市场供应情况
1、矿产品现状及加工利用趋向。
2、国内近、远期的需求量及主要销向预测。
㈡产品价格分析
1、国内矿产品价格现状。
2、矿产品价格稳定性及变化趋势。
三、矿产资源概况
㈠矿区总体概况
1、矿区总体规划情况。
2、矿区矿产资源概况。
3、该设计与矿区总体开发的关系。
㈡该设计项目的资源概况
1、矿床地质及构造特征。
2、矿床开采技术条件及水文地质条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