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生代农民工犯罪初探
社会资本视阈下我国新生代农民工政治参与的路径初探

第 5期
黄 河科 技 大 学 学报
J OURNAL OF HUANGHE S &T UNI VERST IY
21 0 1年 9月
S p. 01 e 2 1
V0 . 3 No 5 1 1 .
社 会 资本 视 阈下我 国新 生代农 民工 政 治 参 与 的路径 初 探
①
新生代农 民工是指 18 90年以后 出生 、0世纪 9 2 0年代 中后期开始进 入城 市打工的农民工 , 也称二代农民工 。
孙 可敬 , 傅
琼: 社会 资本 视 阈 下我 国新 生代 农 民 工政 治参 与 的路 径 初探
7 5
境需要等原 因逐 步退 出城市劳动力 市场 , 生代农 民 新 工 已逐步成为 我 国农 民工 的主力 和未来 社 会 的产业 工人大军 。他 们 的政 治 参 与 , 系到 我 国经 济发展 、 关 民主政治 的实 现及 公 民社会 的建 构 。新 生 代农 民工
政治参与 的网络机制 。 社会 资本 视阈下我国新生代农 民工政 治参 与
一
社会 资本是社会 中各个实体 内部 、 实体之 间关 系的集 合; 社会实体 内部 及社 会实 体之 问是 通 过信任 、 网络
和规范来协调与指导 的 ; 社会 实体 是社会 结构 中必不 可少 的组成部分 。
定社会 资本 的。此 定义是 目前 研究 社会 资本 的学 者
关联机制 和整 体 系统 , 如一 盘散 沙 , 犹 这对 于新 生代
农 民工政治参与 的实际效果并不 明显 。 由此 , 笔者从 新生代农 民工 自身需求 和行为选择 出发 , 通过新 生代
所普遍采用 的。笔 者在借 鉴科 尔曼 和普 特南 等人 观
新生代农民工犯罪特点及原因分析

新生代农民工犯罪特点及原因分析[摘要]新生代农民工队伍不断壮大, 目前已成为影响我国社会和谐发展的重要问题之一。
由于社会、经济、心理等方面的因素, 产生了新生代农民工这一新型犯罪群体,针对这些原因,本文从心理教育、职业培训、司法政策三个方面提出预防这一群体犯罪的对策。
[关键词]新生代农民工;犯罪特征;原因;对策2010 年1 月31 日,中央一号文件《关于加大统筹城乡发展力度进一步夯实农业农村发展基础的若干意见》中,首次使用了“新生代农民工”的提法。
新生代农民工是指1980年、1990年后出生的,登记为农村户籍而在城镇就业的农民工群体。
中国社科院在2011年2月24日发布的法治蓝皮书中称,2010年新生代农民工已近亿人口,占农民工总数的60%,其中新生代农民工犯罪案件约占全国城市刑事案件的三分之一,由此可见,这个庞大的群体既是我国工农业生产的生力军,又是刑事犯罪高发的高危群体。
一、新生代农民工的犯罪特点(一)过半犯罪属侵财型,暴力倾向凸显据统计,2010年北京顺义法院前10个月受理的刑事案件中,超过一半的新生代农民工犯罪都属侵财型犯罪,其中尤以盗窃居多,占到犯罪总人数的36%。
犯罪手段多采用暴力方式达到侵占财产的目的,杀人、绑架、伤害致死甚至持枪作案等典型暴力案件较突出。
(二)案件多为团伙作案、流窜作案据统计资料, 新生代农民工犯罪中有79.3%是团伙作案,在这些团伙中,朋友关系的占到55.9%,老乡占到17.9%,同学占到17.3%,利用关系人脉特点突出。
(三)大多为初犯,再犯率上升有关资料显示,第一次犯罪的新生代农民工占到88.3%,多次犯罪的占到11.2%,由此可见,新生代农民工以初犯为主,随着时间的推移,多次犯罪的数量渐渐攀升,虽然总数不大,但是不可小视。
(四)犯罪低龄化,幼年多为留守儿童广州大学人权研究中心副主任谢建社披露了基于广东三大监狱新生代农民工犯罪调查的最新数据:农民工罪犯中九成以上在26岁以下,约近80%的罪犯在幼年时期被留守农村无人看管,成为留守儿童。
新生代农民工犯罪的原因及其防控

新生代农民工犯罪的原因及其防控作者:毕波来源:《法制博览》2013年第03期【摘要】新生代农民工是新时期城市建设的生力军,他们有着特殊的成长环境,在城市生活中也面临着与他们父辈所不同的挑战。
针对新生代农民工的犯罪问题,应该从改善他0们的境遇出发,以打破城乡二元体制为根本,建立健全社会保障机制,加强对他们的法制教育和职业技能培训,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人生观。
【关键词】新生代农民工;犯罪原因;城乡二元体制2010年1月31日,国务院发布2010年中央一号文件《关于加大统筹城乡发展力度,进一步夯实农业农村发展基础的若干意见》,首次使用“新生代农民工”的提法。
“新生代农民工”,主要是指80后、90后,这批人在目前1.5亿的农民工里占到60%。
他们对农业、农村、土地并不熟悉,他们渴望融入城市社会,而城市在很多方面还没有完全做好接纳他们的准备。
[1]一、新生代农民工犯罪特征新生代农民工生长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环境中,受过一定程度的教育,相较于第一代农民工来说,思想较为活跃,也更敢想敢拼。
但是,他们的吃苦耐劳精神不如父辈,对物质的期望程度却日益提高。
新生代农民工自身的特征使得这一群体在实施违法犯罪的活动中也有规律可循。
(一)犯罪类型多样化,以侵财类犯罪为主犯罪类型的多样化,体现了新生代农民工所实施的犯罪活动涉及范围之广,其中财产犯罪占很大比例。
由于新生代农民工年龄较轻,一般没有养家的负担,大多养成了过度的消费观,甚至浪费、攀比。
超前的消费观和较低工资之间强烈的反差,使得他们中一些法律观念淡薄的人最终走上了犯罪道路。
(二)犯罪手段恶劣,暴力性强从犯罪手段来看,新生代农民工倾向于使用暴力实现犯罪目的,90%以上的被告人在犯罪过程中使用威胁、恐吓、殴打、限制人身自由等暴力手段,多发生故意伤害、故意杀人、强奸、绑架、抢劫、抢夺、敲诈勒索等类型的犯罪。
[2](三)犯罪方式的团伙化新生代农民工的犯罪活动中,很大一部分是多人共同犯罪,犯罪团伙的具体形成或是由于血缘关系或是由于地缘关系。
新生代农民工犯罪问题探究_轨迹_进路及未来选项_谢棋君

网络出版时间:2014-09-17 11:31网络出版地址:/kcms/doi/10.13583/ki.issn1004-3780.2014.05.011.html新生代农民工犯罪问题探究:轨迹、进路及未来选项DOI:10.13583/ki.issn1004-3780.2014.05.011新生代农民工犯罪问题探究:轨迹、进路及未来选项谢棋君摘要:代际更替的加速,使新生代农民工与老一代农民工在城乡间的流动上,呈现分明的相向迁移态势。
但由于在特殊的成长历程与外在诸多不利因素的交织影响下,新生代农民工进入城市后暴露出严重的“不适应症候”,“成问题化”的犯罪随之愈演愈烈,这些无疑冲击了城市公共安全服务正常供给状态以及正处于急速转型的中国社会。
历时性地检视与沉淀现阶段新生代农民工犯罪的学术成果,可为拓宽与延展该领域的研究夯实一定的基础。
关键词:新生代农民工;犯罪问题;轨迹;进路;未来选项中图分类号:C913.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3780(2014)05-0073-07一、研究的缘起据国家统计局发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2013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全国农民工总量达到26,894万人,比上年增长2.4%。
其中,外出农民工16,610万人,增长1.7%。
[1]但这一人口群体的年龄结构已发生重大变化,“80后”“90后”的新生代农民工,正取代其父辈而成为城市产业工人的生力军。
到目前为止,新生代农民工已达到12,528万人,占农民工总量的46.6%,[2]且仍在不断扩大。
但由于特殊的成长经历与外在诸多不利因素的交织袭扰,该群体的反社会倾向与“成问题化”犯罪行为愈演愈烈,这给城市公共安全服务以及正处于急速转型的中国社会带来了空前的压力。
如何消解和防治这一群体的犯罪行为,已成为学界、舆论乃至政府部门的研究旨趣。
是故,检视嬗变轨迹、解析研究进路、探讨未来选项,将是对现阶段新生代农民工犯罪研究成果的沉淀和对客观现实的有力回应。
“新生代农民工”犯罪及其预防对策

“新生代农民工”犯罪及其预防对策作者:杨玉民来源:《中国集体经济》2011年第05期摘要:文章概述了新生代外来工概况与基本特征;通过对“新生代外来工”的犯罪特点及原因进行深入调查研究,提出了一系列对策建议来切实关注“新生代外来工”及预防“新生代农民工”犯罪。
关键词:农民工;新生代农民工;犯罪我国改革开放30年多来,农民工既是改革开放的受益者,又是身份社会的受害者。
由于农民工一直作为中国城市边缘化的特殊群体而工作和生活着,他们的基本权利和合法权益没有得到充分而有效的保障,许多农民工的生存境况令人堪忧。
“第二代农民工”也称“新生代农民工”生于80年代,于90年代末或新世纪初进入城市。
作为一个群体已经出现:他们与农村渐行渐远,在城市中游荡漂泊,而渗透于城市生活的“显歧视”和“潜歧视”,正日益加剧他们的“底层化意识”,尤其是“新生代农民工”犯罪率正呈上升趋势,在一定程度上也已经成为监狱押犯增长的主要因素。
怎样减少和预防新生代农民工犯罪,维护社会的和谐稳定已成为一个摆在我们面前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
一、“新生代农民工”的概念与基本特征(一)何谓“新生代农民工”“新生代农民工”(也称“新生代外来工”),主要是指“80后”、“90后”,这批人目前在农民工外出打工的1.5亿人里面占到60%,大约1个亿。
他们出生以后就上学,上完学以后就进城打工,相对来讲,对农业、农村、土地、农民等不是那么熟悉。
另一方面,他们渴望进入、融入城市社会,而我们在很多方面还没有完全做好接纳他们的准备。
“新生代外来工”年龄为18岁-30岁,以“三高一低”为特征:受教育程度高,职业期望值高,物质和精神享受要求高;工作耐受力低。
年龄集中在22岁-29岁之间。
他们中有九成人是童年时曾被称为家中“小太阳”、“小皇帝”的“80后”。
(二)“新生代农民工”的特征1、“新生代农民工”占外出农民工的六成以上,在经济社会发展中日益发挥主力军的作用。
据国家统计局公布的数据:2009年,全国农民工总量为2.3亿人,外出农民工数量为1.5亿人,其中,16岁-30岁的占61.6%。
新生代农民工犯罪的成因与治理

当前 , 由于教 育资源 的分 配不 均 , 针 对农 民工子 女 的教育 质量 不 高 。从 输 出 地 角度 看 , 学 校 一 方 面
过于 注重 升学 率 和学 校 名誉 , 对 一 些 学 习 成 绩 较 差
当前 , 我 国正处 于社 会转 型期 , 社 会 结 构 发 生 着
由于城乡二元结构的存在使城市与农村长期处于分割状态导致农村的文化习俗和价值观念与城市有着明显的差别新生代农民工来到城市后在试图进入城市社会关系网络的过程中大多都遭到了冷遇甚至排斥这些来自城市的排斥使得新生代农民工基本上生活在自己的圈子里而与城市居民的交往仅限于生产生活方面必要的偶然联系感情上的交往很少同时也使得他们生活在城市渴望拥有但却没有归属感
歧途 。当前 , 由新 生 代农 民工 参 与 或 实施 的犯 罪 活
动不 断发 生 , 直 接影 响 到社会 安定 与 团结 , 新 生代 农 民工犯 罪 问题 已经 成为一 个 亟待解 决 的社会 问题 。
一
、
新 生 代 农 民 工 犯 罪 的 成 因 解 析
( 一) 社会 原 因是造成 新 生代农 民工犯 罪 的深层
中共 青 岛 市委 党校 青 岛行政 学院 学报
3 0 U R N A L o F P A R T Y S 0 t - DO L 0 FC P . C . Q I I f , D t 0 J C I D ^ L O O M M I T T E E
2 0 1 5年 第 4期
2 0 1 5年 第 4期
No 4. 2 O1 5
顾, 把 他们推 向社 会 ; 另一方面 , 学 校 对学 生 的教 育 重智 轻德 , 由此 造成 不 少 新生 代 农 民工 的法 律 意 识 淡薄 , 走 向城 市 后 自我 控 制 能 力不 强 。从 输 入 地 角 度看 , 输入地 针对 外 来 人 口子 女 的教 育 系统 还 极 不 完善 , 师资力 量 薄弱 , 课 程不 规范 , 管理 混乱 , 不少 外 来人 口的子女 缺乏 有效 的监 护 和 引导 , 不仅 很 难 完 成学 业而且 还拉 帮 结伙 、 寻 衅 滋事 、 打架斗殴 , 成 为 潜在 的违法 犯 罪后备军 。
浅析新生代农民工违法犯罪频发的原因及对策

告。报 告数 据显示 , 2 0 0 8 年 度和 2 0 0 9年度 , 扬州三 成 的刑事案 人数所 占比重最大 , 甚 至有 的还 未满 1 6周 岁, 且多 为男性 。 0 件 犯 是新 生代 农民工 。 无 独有 偶 , 随后 的一个 月里 , 全国各 地市 中级法 院 陆续公 布
、
新生 代 农 民工 违法 犯罪 的现状
新生代 农 民工 , 是指 那些 出生于 8 0 后, 年龄 通常 处于 l 6 . 3 O
周岁 的在异 地 务工 , 但却 仍保有 农村 户籍 的所有 人 的总称 。 0 他 分类 中 , 新 生代农 民工 违法犯 罪都 占相 当 比重 , 而 且这 一 比例呈 们诞 生于现代 城 乡二元化 、 信息、 制度 多样 化的背景 下 , 在 生存就 上 升趋势 。 据此, 根 据 国家统计 局和 相关法 院审 理新 生代农 民工 业, 交往 以及 生活环 境方面 较 旧时农 民工提 出更 高要求 。 因此 他 违 法犯罪 相关 数据 显示 , 新生代 农 民工违法 犯罪 具有 以下特 点 : 们与 旧时农 民工 实则是一种 传承与 被传承 , 发展与 变革并进 的关
由于市场 竞争 激 烈, 就 业压 力 巨大 、 加入 农 民工队伍 的人 数 不断增 多 , 导致 农 民工 的就业压 力 、 生存 压 力不断 增强 。根据 国
底, 扬州市 中级法 院发布 了一份 以新生代农 民工 犯罪为主 题 的报 家统 计局相关 数据 显示 , 新生代农 民工犯罪 时年龄 2 O - 2 8 周 岁的
( 四) 暴 力犯罪 , 团伙 性犯 罪趋 势增 强
新 生代农 民工 主要 来源 于乡村 , 乡土风 情 , 乡村 观念 比较 深 厚 。他 们常 常聚居 在 同一个 地方 , 出入于 同一个 场所 , 因此 常常
未成年“新生代农民工”犯罪分析及预防对策

一
样漂在 城里 , 受 教育 的权利也 未得 到充分保 障 , 有 的人 没有 条
2 . 从 犯罪类 型看 , 侵 财型犯 罪居多 。2 0 1 0年 以来 该院所 审 件进入 当地 学校学 习, 有些能够 入学也 大都是进入 教学资源相对 查起诉 的未成年“ 新生代农 民工” 所涉及 的罪名 中, 盗窃 、 抢劫 、 抢 较差 的民工子弟学校 , 导致“ 新 生代农 民工” 无法接 受全面 的教育
了“ 新 生代农 民工” 的提 法 。 “ 新生代 农 民工 ” 是指 1 9 8 0 年 以后 出 是青 少年犯罪 , 实施 的抢劫 、 强奸等 犯罪所 占 比例较 大, 由于这些 生的进 城务 工农 民, 目前大 约 1 亿 人。 随着 第一代农 民工 的逐渐 犯罪 暴 力明显 , 犯罪 的严 重性 、 危害性 凸显 。 如该 院 2 0 1 1 年 审结
的地 方 , 很多 外来务 工人员 纷纷涌入 福建省长 乐市 务工 , 给 当地 人, 维护 在厂 女工权益 。
经济 作 出了重大 贡献 。但我 们也看 到外来 务工人 员特 别是未 成
5 . 从犯 罪原 因看 , 不甘 贫穷不 愿吃苦 现象 明显 。 一 些新 生代
年“ 新 生代农 民工” 犯罪 势头较 为 明显 。本文 以福建省 长乐 市检 农 民工 并不仅仅是 为了糊 口而 出门打 工, 更多 的是为 了追逐 自己
察 院为例 , 通过 对该 院近 几年来未成 年“ 新生代农 民工” 犯罪 案件 的城 市梦 。 他们 中, 大多数 人虽然 生在农 村 , 但 几乎 从不干农 活 ,
的分析 , 力 求找寻 预防与 降低未 成年 “ 新生 代农 民工” 犯罪 的对 不像 父辈 那样能 吃苦耐 劳 。这 些从 小就接 受到 外界信 息的农 民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二 、新生 代农 民工 犯罪 的原 因
( )社 会原 因 一
衡 ,或 是对 城市物 质需 求的 畸形 心 理 ,部 分 新 生代 农 民 工将 抢 劫 、抢夺 、盗 窃 、绑 架等犯 罪做 为 发 财致 富的 手段 ,以此 获取 财物供 个人 挥霍 ,满足 自己虚荣心 理 的畸形 需求 。 ( )结伙 犯 罪成 为犯罪 常 态 二
要 的 原 因 ,家 庭 原 因和 个人 原 因也 不 容 忽视 ,因 此 其 防 控 措 施 应 从 社 会 制 度 入 手 ,改 革 户 籍 制 度 和保 障 制 度 ,加 大 对 职 业 教 育 的 投入 ,营 造新 生代 农 民工 融 入 社 会 的 良好 氛 围 , 最 大 限度 地 减 少
抢 劫过程 中 ,对犯 罪 后果 的顾 虑要 轻 于第 一代 农 民工 的心 理 负 担 ,使 用暴力 的几 率更 高 ,在作案 过程 中经常 夹 杂着 “ 泄 愤 ”情 绪 ,滥用暴 力 ,远远 超 出作 案 需要 。
一
、
新生代 农 民工犯 罪 的现 状和 特 点
新 生代 农 民工 是 相 对第 一代 农 民 工 而 言 的 ,一 般 指 2 0 世纪 8 O年代 以后 出生 、户 籍在 农 村 ,进 入 城 市 以谋 生 和 发 展 为 目标 的农村外 出务 工青 年 。新 生代 农 民工犯 罪 不仅 数 量 高发 ,而且 与传统 的农 民工犯 罪相 比呈 现 出 自己的特 点。
满情绪 ,走上 违法 犯罪 的道 路 。
( ) 家庭 原 因 二
[ 收稿 日期】2 1 0- 8 00—1 0 [ 作者简介]郑震 ( 9 3一) 18 ,男 ,中国人 民公安大学宪法 与行 政法专业 硕士研 究生 。王金 安 ( 96一) 18 ,男 ,
中 国人 民公 安大 学犯 罪 学 硕 士 研 究 生 。
21 00年第 4期
武 汉公 安干部学 院学报
2 1 N .4 00 o
新 生 代 农 民工 犯 罪 初 探
郑 震 ,王金安 10 3 ) 0 0 8 ( 中国人 民公安 大学,北京
[ 摘
要 ] 新生代 农民工犯罪以生存型和掠财型并存的侵财犯 罪为主 ,结伙犯 罪成 为常态 ,犯罪手段 日益 复 杂 ,且暴 力性 严重。造成新生代农民工犯罪的原因是 多方 面的 ,社会 中相 关制度 的缺位是 最为 主
其犯 罪 因素 。
[ 键 词 ] 新 生代 农 民 工 ;心 理 失 衡 ;犯 罪 ;户 籍 制 度 关 [ 中图分类号 】 D 1 97 [ 文献标识码 】A [ 文章编号 ]17 9 9 (0 0 4— 0 0— 2 6 2- 3 0 2 1 )0 0 3 0
代农 民 工犯罪 的手段 日趋 复杂 和专业 化 。 ( )犯 罪过程 中夹杂 “ 四 泄愤 ” 情节 ,暴 力倾 向严 重 与传 统农 民工犯 罪相 比,新 生 代农 民工犯 罪 的暴 力性 更 加严 重 。新 生代农 民工犯 罪多 采取 抢 劫 、绑架 手 段 ,并且 在
( 一) 生存 型犯 罪与掠 财 型犯 罪并存 ,并 向掠财 型发展
部 分新 生代农 民工 由于失 业 游荡 于 社会 ,并迫 于 生计 铤 而走 险进行 犯罪 以维持 生存 。但 与 此 同时 ,越 来越 多 的新 生 代农 民工 犯 罪 呈 现 出 掠 财性 特 点 ,或 是 对 贫 富 差 距 的 不 平
新生代 农 民工其 年龄 大 都 集 中在 l 8岁 一 5岁 之 间 ,年 2 龄相 仿 ,并 且共 同 的经历使 彼 此有 很高 的认 同感 ,一 人 的犯
罪意 图往 往会得 到 多人 的附和 ,由此也 使得 结 伙犯 罪 成 为新
1 .户 籍制度 的 缺 失 。 目前 我 国 城 乡二 元 结 构 户籍 制 度 的不平等 导致 新生代 农 民工对 自身 身份 认 同上 失衡 。身在 城 市 而仍被 定位 为农 民 ,遭 到排 斥 ,成 为城 市 中 的 “ 缘 人 ” 边 。 “ 人们 受社 会排 斥后 ,会 诱 发 不 同程 度 的认 同 危机 和 心理 危 机 ,当这 种危 机 达 到一 定 程 度 时 就 会 导 致 极 端 的反 社 会 行
为。 其次 ,户籍 制度 的不 平 等 导 致 了 以 户籍 制 度 为依 托 的 ” 社 会福 利 、社 会保 障的 不公平 。长期 的尴 尬使 他 们产 生仇 恨
生代 农 民工犯 罪的 常态 。 ( ) 手段 日趋 复杂 三 由于新 生代 农 民工接 受新 生事 物 较快 ,与 传 统 的农 民工 犯 罪不 同 ,其 犯罪 手段更加 多 样 化和 复杂 化 ,借 助 现代 通讯 技术 十 分普遍 ,尤 其是互联 网和手 机 。有 的作 案 时模 仿 电影 或者 已有 案件 的作 案手 法 ,还 有 的 利用 聊天 软 件 、论 坛 、贴
吧 、博 客等 网络资 源进行作 案 技 巧 的交 流和 学 罪 的重 要诱 因 。
2 .职业教育制度 的缺失。新生代农民工普遍缺乏职业
技 能素 质 ,职 业 岗位处 在社 会 最低 端 ,使 其 难 以改 变经 济状
况 和社 会地 位 ,从 而对 未来 信 心动 摇 ,容易 产 生对社 会 的 不
1 .家庭 教育 的不 足 。人 的社 会 化进 程 是 从 家庭 开 始 的 , 新生 代农 民 工 大都 在 贫 困 线 附 近 挣 扎 ,缺 乏 必 要 的 家 庭 教 育 ,使社会 化进 程受 阻 ,产 生心 理 问 题 隐患 。 而且 ,新 生 代
这些 将会 极大 地鼓舞 新 生代 农 民工 ,使其 看 到 未来 的 希 望 和前景 ,工 作就会 有 目标 ,也 将更 加 努 力 。如此 一 来 ,他 们会 自觉 地抵 制不 良思想 的 侵蚀 ,不 会轻 易 丢弃 目标走 上 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