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生代农民工的犯罪与控制

合集下载

新生代农民工的犯罪特征及其成因

新生代农民工的犯罪特征及其成因

浅析新生代农民工的犯罪特征及其成因【摘要】通过分析当前司法实践中新生代农民工犯罪现状与特征;进而,从理论上探讨我国新生代农民工犯罪的内在和外在原因,进一步加以比较分析;为司法实践中有效防控新生代农民工的犯罪问题提供科学的指导,丰富和完善新生代农民工权利保护的理论基础。

【关键词】新生代农民工;城乡二元化;犯罪成因一、新生代农民工的概念1978年改革开放之后,我国逐步取消了限制人口流动的以城乡二元结构为基础的户籍和就业制度,农村剩余劳动力开始涌向城市,根据国家统计局相关统计数据显示:自1978年至2000年,我国农村劳动力累计向非农产业转入1.3亿人,至2010年,总数达到了1.5亿人。

进入21世纪之后,最初进城务工的农民工开始逐渐退出城市,他们的子辈开始取代他们被称为“新生代农民工”。

2010年中央一号文件《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大统筹城乡发展力度进一步夯实农业农村发展基础的若干意见》中明确提出:“采取有针对性的措施,着力解决新生代农民工问题”。

遗憾的是,该文件并没有对“新生代农民工”概念予以确定。

理论界对于“新生代农民工”的概念有着不同的理解。

有学者认为,新生代农民工界定的群体特征是:(1)普遍年龄较小,多在25岁以下;(2)出生于70年代末或80年代初;(3)大多数于90年代外出务工;(4)有着相较而言比较高的受教育水平。

也有学者认为,根据出生年月计算,新生代农民工是指年龄处于16-26周岁,在城市从事非农工作,但户籍仍在农村的人员。

笔者不同意上述学者们的概念界定,新生代农民工的概念界定应当是:出生于1980年之后,16周岁以上的,在城市务工,但户籍仍在农村的人员。

二、新生代农民工的犯罪现状新生代农民工与他们的父辈相比,新生代农民工的犯罪情况更加让人担忧。

根据全国总工会新生代农民工问题课题组发布的《关于新生代农民工问题的研究报告》的调查数据显示,新生代农民工的犯罪率明显高于传统农民工:根据2008年浙江杭州的案卷数据,在农民工犯罪案件中,新生代农民工的犯罪比例高达70%以上;根据广东省监狱调查数据显示,正在服刑的农民工人员中,26周岁以下的新生代农民工占到惊人的90%的比例。

新生代农民工犯罪解析

新生代农民工犯罪解析
科技信息
专题 论 述
的权力观, 要尊重和保障人权。强化程序 意识 、 证据 意识 、 限意识 , 时 正 确处理管理和服务的关系。 要坚决抛弃“ 执法就是专政 、 执法就是管人 、 执法就是 执权 ” 的观念。要坚决克服 “ 官僚 主义 ” “ 、形式主义 ” “ 、工具主 义” “ 、实用 主义” 等顽疾。在执 法观念 上要 实现实质理性 向形式理性的 转变 ; 在侦查模式上要实现从 “ 有罪推定 ” 无罪推定” 向“ 的转变 ; 在证据 的收集 上要从轻信 口供到重证 据的转 变。在治安管理上 , 要实现“ 我为 治安管人 民” 我为人 民管治安” 向“ 的转变。 要 改善公 安机关的执法环境 , 构建新 型警民关系 , 树立警察权威 , 就必须坚持专门机关 与广大群众相结合 的方针 ,就必须得到和依 靠人 民群众 的支持。对人 民群众的态度问题 , 同人 民群众的关系问题 , 是公 安工作 的首要问题。 以说 , 可 构建和谐警 民关系在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 是全 国公安工作的一条主线。构建和谐警 民关系 , 就必须 以解决当前影 响警 民关系的突出问题为切入点 , 内强素质 、 外塑形象 , 着力加强执法 规范化建设 , 积极探索建立新形势下密切警民关系的新机 制, 努力使公 安 民警和人民群众在政治上形成对等平衡的 民主关系 ,在法 律上形成 相互支持的合作关系 , 在感情上形成相互理解的亲情关 系。 参考文献 [] 1 苏力. 《 道路通 向城 市——转型 中国的法治》 . 出版 社 , 0 法律 2 4 0 年 5月 第 1 . 版 [] 2 郑云生. 《 公安 管理创新 导论》中国人 民公安大 学出版社 ,0 5 . 2 0 年1 1月第 1版. [] 3 陈兴 良. 《 刑法的人性基础》中国方正 出版社 ,9 6 . 1 9 年版. [] 4 中央政法委政 法研 究所. 《 社会 主义法治理念调研文集》中国长 . 安 出版社 ,0 6 5月第 1版. 20 年 [] 5 陈兴 良. 社会 危害性理论—— 一个反 思性检 讨 法学研 究,0 0 2 0

新生代农民工犯罪问题研究综述

新生代农民工犯罪问题研究综述
指 在监狱 服刑 的人 员 , 以上 两条 均满 足者 即为 新 生代 农 民工罪犯 。
体界定 也是见 仁见 智 。
林 彭 等人① 样 调查 了 上海 市年 龄 在 1 — 6 抽 6 2
周 岁 、来 自外 省 市 且户 籍 在农 村 的服刑 劳 教 人 员 , 明确指 出这部分 服刑 人员在 其 研究 中被 称 并

调 I l l l 查 与 研 究
DI AOCHA YU YAN I JU
中 , 型多样 化 , 类 多系初 犯 和年 龄低 龄 化等 ; 小 许 澜 等人⑧ 的调 研报 道称其 主 要特 点为 以侵财 型犯
罪 比较 多 、智 能型犯罪 比重有所 增加 和犯罪 的团
伙化倾 向更 明显 等个性特征 。
体 界 定 、 生代 农 民工 的犯 罪特 点 、 因、 策 等 方 面 阐述 了各 种 代 表 性观 点 。认 为对 新 生代 农 民工 新 原 对
罪犯 的研 究 , 尚有 待 进 一 步深 入 。
关键词 : 新生代农 民工 犯 罪研究 综述
21 0 0年 1月 3 在 指 导 “ 11 3, 三农 ” 作 的第 工 七个 中央一号文件 《 关于加大 统筹城 乡发展力度

综上 所述 , 者认 为对 新生 代农 民工 罪犯 的 笔 群体 界定 应基 于对 新生 代农 民工 的群 体 界定 , 并
且须 具有 可操作 性 。所 以 , 生代农 民工 应为 2 新 O

新 生 代 农 民 工 罪 犯 的 群 体 界 定
虽 然 中央一 号文件 使用 了 “ 生代农 民工 ” 新
的提 法 , 是 并 未做 出界定 ; 早 于政 府层 面进 但 而 行 的社 会 研究 对 于 “ 生 代农 民工 ” 新 的群体 界 定 也 并不 统一 。因此 , 于新 生代农 民工罪 犯 的群 对

新生代农民工犯罪的原因及其防控

新生代农民工犯罪的原因及其防控

新生代农民工犯罪的原因及其防控作者:毕波来源:《法制博览》2013年第03期【摘要】新生代农民工是新时期城市建设的生力军,他们有着特殊的成长环境,在城市生活中也面临着与他们父辈所不同的挑战。

针对新生代农民工的犯罪问题,应该从改善他0们的境遇出发,以打破城乡二元体制为根本,建立健全社会保障机制,加强对他们的法制教育和职业技能培训,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人生观。

【关键词】新生代农民工;犯罪原因;城乡二元体制2010年1月31日,国务院发布2010年中央一号文件《关于加大统筹城乡发展力度,进一步夯实农业农村发展基础的若干意见》,首次使用“新生代农民工”的提法。

“新生代农民工”,主要是指80后、90后,这批人在目前1.5亿的农民工里占到60%。

他们对农业、农村、土地并不熟悉,他们渴望融入城市社会,而城市在很多方面还没有完全做好接纳他们的准备。

[1]一、新生代农民工犯罪特征新生代农民工生长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环境中,受过一定程度的教育,相较于第一代农民工来说,思想较为活跃,也更敢想敢拼。

但是,他们的吃苦耐劳精神不如父辈,对物质的期望程度却日益提高。

新生代农民工自身的特征使得这一群体在实施违法犯罪的活动中也有规律可循。

(一)犯罪类型多样化,以侵财类犯罪为主犯罪类型的多样化,体现了新生代农民工所实施的犯罪活动涉及范围之广,其中财产犯罪占很大比例。

由于新生代农民工年龄较轻,一般没有养家的负担,大多养成了过度的消费观,甚至浪费、攀比。

超前的消费观和较低工资之间强烈的反差,使得他们中一些法律观念淡薄的人最终走上了犯罪道路。

(二)犯罪手段恶劣,暴力性强从犯罪手段来看,新生代农民工倾向于使用暴力实现犯罪目的,90%以上的被告人在犯罪过程中使用威胁、恐吓、殴打、限制人身自由等暴力手段,多发生故意伤害、故意杀人、强奸、绑架、抢劫、抢夺、敲诈勒索等类型的犯罪。

[2](三)犯罪方式的团伙化新生代农民工的犯罪活动中,很大一部分是多人共同犯罪,犯罪团伙的具体形成或是由于血缘关系或是由于地缘关系。

新生代农民工的犯罪及预防探析

新生代农民工的犯罪及预防探析

外界不 良因素的刺激和诱惑 , 极易走上犯罪道路 。 新生代农 民工的犯罪 , 多数 与其受教育 阶段 的畸
形成长过程有关 。由此 , 学校和家庭教育的缺失 、
康不佳 , 容易走上犯罪道路 。在“ 留不下的城市”
和“ 回不去的乡村” 之间 , 越来越多 的新生代农 民 工偏离了人 生航 向, 迷失 在犯罪 的丛林里 。新生
中共郑州市委党校 学报 2 1 年 第 1期 ( 01 总第 19期) 0 Ju a o t atShoo P hnzo uip o mte o121(u 19 or l fh Pr col f CZeghuM n i ̄Cm ie . , 1Sm, ) n e y C e tN 0 0

1 学校和家庭教 育的缺失、 . 管理 的疏漏 , 使得 农民工子女成为犯罪的潜在主体。由于户籍制度
的限制 , 民工 子女无法像城市孩子一样按 户籍 农 选择就读学校 , 通常只能上一些农 民工子弟学校 。
这些学校 的硬件设施及教学质量与其他正规学校
足, 得到社会的认 同。调查显示 , 新生代农 民工大
何振 忠: 生代农 民工 的犯罪及预 防探析 新
法学研 究
能力也较强 。然而 ,他们的综合素质和竞争能力
二 、 生代农 民工 犯罪 的预 防 新
远不及同龄 的城市青少年 ,这就容易产生心理落 差 ,造成 自卑感 和逆 反性 ,以致走 上犯罪道路 。
美国社会学家戴维 ・ 马茨 阿提 出的 “ 漂移理论 ” 认为 ,大多数少年犯罪人是一些漂移者 ,他们既
为总检出率为 2 .5 ;行 为问题 与 自我概念显 5 % 著正 相关 ,其 中行 为 因子 分裂 样、抑郁 、攻击
性 、违纪与 自我概念总分 的相关程度 极其显著 。

新生代农民工犯罪及其预防对策

新生代农民工犯罪及其预防对策
对 社会攻 击性 的群 体犯罪 。
( ) 罪 手 段 智 能化 三 犯
究人群 对社会 现象 的一致特 性 ( 包括 身份 、 位 、 地 利益和 归属 ) 的
共识及 其对 社会关 系的影 响。 学者从社 会认 同的角度 认 为, 有 新
新生代 农 民工 的整体文化 程度相 对较高, 对外 界信息的接受
1 新 生代农 民工 的人 口学特 征 。根据我 国第 五次人 口普 查 .
新 生代农 民工 犯罪呈 现愈 益明 的 团伙作 案特征 ,主要包
的数据 , 有学者 从人 口社会学 的角度 , 为新生 代农 民工具有 以 认 括 : 1地 域性 。地域 性是指 犯罪 团伙成 员主要 是由来 自同一地 ()
在 生代农 民工对制度性 身份的认可 在减{ , 民身份被赋 予 丁更 多 能 力和对新 鲜事物 的学 习和接 纳能 力明 显较 强 。 实施犯 罪时 。 ;农 对
方面 , 新生 代农 民工的受 教育程度 明 显高于老 一代农 民工 , 女性 外来人 员和犯 罪分 子 , 由于 集居 在同一 社区 , 相互 认识 , 相互 影
农 民工 的受教 育水平 普遍 偏低 :新生代 农 民工外 出时问 明 显较 响 , 逐渐 形成犯 罪团 伙 。() 众性 。从众性 是指 新生代农 民工 4从 短 , 省流动 的比例较高 , 内流动 的比例较 低, 山省份 和流入 犯 人 员在周 围人 员的影 响下 , 体产生 的一种随 大流 的、 其 跨 省 流 个 与
对 于什么 是 “ 新生代 农 民工” 没有 具体 的界定 。一 般认 为, 在我 国, 所谓新 生代 农 民工 , 是指 J 8 年 以后 出生的 、6周岁 以上 的 90 l 从农 村进入城 镇务 工的青 年农 民工 。目前 , 生代农 民工 的人数 新

新生代农民工犯罪的控制与预防

新生代农民工犯罪的控制与预防
21 0 2年 1月
湖北 警官 学 院学报
J u a f Hu i o r lo be n Unie st l e v riyof Poi c
J n. 01 a2 2
第 1 总 第 14 期 2 期
No. S rNo. 2 1 e. 14
新 生 代 农 民工 犯 罪 的控 制 与预 防
降低 , 至失灵。 甚 因此 , 生 代 农 民工 犯 罪 问题 产 生 的 原 因 新 及 应 对 策 略 开始 成 为 人们 关注 的 焦 点 。特 别 是 在 2 1 0 0年
传 统的农 民工大 多有着强烈 的土地情 结, 往往渴望将 来 回到家乡重新耕种 自己的土地 , 但是新生代农 民工大多 是从学校毕业就直接进城务工或从小跟 随父母来 到城 市 , 他们对 土地的依赖情 结淡漠 , 甚至对农业生产有着本能 的 排 斥。他们渴望在城 市里永久居 留, 取得城市户 口成为真 正的城 市市民, 他们迫切地想融入到城市 中并得到城市 的
王英才, 刘 帅 , 俊岭 王
( 中国人 民公安大学 , 北京 10 3 ) 0 0 8
【 摘
要 】 生 代农 民工 的 出现给 社 会发 展 注入 了新 鲜血 液 , 这 一群 体 的 出现 也 引发 了一 系列 的社 会 治安 问 新 但
题 , 重影 响 了社 会 的稳 定 。 严 因此 , 社 会 和公 安机 关两 个 角度 分析 新 生代 农 民 工的犯 罪 问题 、 索控 制和 预 防新 生 从 探
间, 总数 达 一 亿左 右 的 新 生 代 农 民工 已经 成 为 农 民 工 的 主 体 ” 新 生 代 农 民工 的 出现 , 得 农 民工 由传 统 的 亦 工 亦 。 使 农 形 式 向全 职 非 农 形 式 转 变 , 由追求 谋 生 向追 求平 等及 与

新生代农民工权益保护与犯罪预防研究报告

新生代农民工权益保护与犯罪预防研究报告

地 打工 ,本 人 留在 老家 ) 的 占 2 . 28 %,曾经 是 流动
握第一手的信息和资料。在问卷调查中, 共计发放调
查问卷 5 0 50份 ,回收 5 4 26份 ,回收率为 9 . 49 %。深
入个 案访谈 新生农 民工 和新生代农 民工罪犯 2 0人。 0 在 本 报 告 中 ,新 生 代 农 民工 是 指 1 8 90年 以后
时间大约为 3 天 ,7. . 5 46 %的休息 时间是在 4天 ( 含)
以下 ;3 . 7 %表示 休 息 时间 没有 达 到 自己闲 暇 的需 4
要 。从 加班态 度看 ,5 I 83 %的新生 代农 民工赞 同 “ 不
从职业类型看 , 新生代农 民工主要是 以普通员
工和一般性服务人员为主。其 中, 普通打工者 ( 流
水 线作 业工 人 、文员 、辅 助性 工勤人 员 、工矿 企 业 打工 者 等) 占 4 . ,服 务 行业 人 员 占 2 . 40 % 62 %。从 工作 变换 看 ,7 .%的 新 生 代 农 民工 更换 过 工 作 , 1 8
从受教育程度看 ,新生代农 民工 的平 均受教 育程
务行业人员 ,更换工作频繁
度相对较高,高中以上学历程度的合计达 7. 0 %,其 7 中,高 中 ( 中专 、中技)的占 4 . 0 %,大专毕业 占 7
1. 7 %,本科 以上学历 的 占 1 . 2 2 %。初 中毕 业及 以下 7
江 、山东 、河南 、北京 5 省市 ,对新 生代农 民工权 个 益保 护与犯罪预防 问题进行深入调研 。
本次调查采用参与观察 、问卷调查 和个案访谈 的 方法 ,课题组深入广东省 D市的企业 和社 区进行为期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二)犯罪具有突出的群体性、流动性特征。 很少有农民单独出来打工的, 聚在一起往往的都是同村、同 乡、同县人,在一个工地上的民工一般都操着同种乡音。 我国农民 工带有明显的经济性、亲缘性和选择性。 经济性是指我国的农民工 是以经济利益趋向为主导的迁移性人群, 其离乡外出主要是为了 务工谋利,以改善自身和后代的生活境况。 亲缘性是指农民工外出 群体往往是以亲戚、朋友和同乡为联系纽带的人群,互相之间带有 较大的社会关联性,带有整体的群体特性。 选择性是指农民工的迁 移地是他们自主选择的。
城市排斥与歧视的同时, 新生代农民工对城市主流群体的不良印 象也在加深,并且以一种不满情绪和报复行为宣泄出来。 群体间、 阶层间的文化冲突将直接造成行为规范的冲突, 而行为规范冲突 的一方必然是犯罪。
(五)大众传媒影响了犯罪的手段 与传统农民工不同, 而新生代农民工像城市居民甚至像大学 生一样,有能力、有机会、有空间自由接触各种社会文化。 一是对传 播文化内容的接触和学习。 在这一过程中,新生代农民工通过各种 传媒吸收新的生活、消费和文化意识,新生的意识又慢慢驱赶传统 的文化习惯,在两种意识的接触和更替中,后者不断被冲击、动摇, 而社会却又不能提供明朗的价值观念和生活观念。 二是对传播技 术的习得和使用。 传播载体的设计、生成和应用,以及传播内容的 发射、吸收和再传播,皆赖于一定的技术和程式方能完成。 二、预防新生代农民工犯罪的社会控制措施 (一)全面落实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各项措施,为建立科学有效 的农民工犯罪预防体系奠定理论基础。 不能孤立地就农民工犯罪现象而研究农民工犯罪问题, 要加 强综合性研究, 把农民工犯罪问题放在一个更大的社会背景中进 行宏观的考察和分析。 在很大程度上可以说,预防农民工犯罪的主 体,应该是农民工自身。 然而如何才能做到这一点,迄今为止尚未 见到有深入的研究。 如此等等,都需要我们大力加强对农民工犯罪 的实证研究,只有真正把握这类犯罪的规律,才能做到准确认识和 合理预防农民工犯罪。 (二)打破城乡二元结构,建立政府引导就业机制和统一的社 会保障机制。 按照德国学者李斯特“最好的社会政策就是最好的刑事政策” 的观点。 预防农民工犯罪的治本之举应当是从社会结构和社会政 策着眼。 首先,要打破城乡二元化结构,建立城乡一体化的社会构 造和全国统一的社会保障机制、 减少农民工在城市工作期间农村 身份的限制性规定等。 其次,政府要对农民工在城市就业实行宏观 调控和合理引导,避免因信息不对称造成的盲目和无序流动状态, 政府职能部门应及时统计和发布用人信息, 有意识的积极引导和 帮助农民工在城市就业。 三是要大力开展职业培训,免费对那些缺 乏专业技能以及尚未找到工作的农民工进行有针对性的岗位技能 培训,以提高他们的就业能力和就业机会。 四是对进城尚未找到工 作的和失业的农民工,政府要提供社会保障,给予救济补助,使他 们的基本生活能得到保障,做到“衣食足而知荣辱”,从而减少农民 工因生活所迫而实施犯罪的诱因。 五是要大力表扬农民工对城市
表 4 月池村党员年龄结构、文化结构比较
三、提高安仁县农村基层民主建设水平的对策 (一)加强组织建设和党内基层民主建设,配强村支两委班子 一是要建立健全的选任机制,采取“内举、外调、下派、回请、公 选”和“两推一选”等办法,从回乡知青、退役军人、企业骨干、致富 能手中选拔优秀人才任职。 二是要要充分发挥县委党校和县乡农广校的阵地功能, 开展 教育培训。 三是结合农村扶贫工作,通过扎实开展“三学三提高”活动,努 力提高村干部的综合素质,增强他们的依法自治能力。 (二) 加强教育,增强干部群众的民主意识与法制观念 1、加强群众民主政治的主体教育和民主意识教育 加强宣传教育力度, 从思想观念上解决农村基层民主建设发 展不平衡的问题。 发展不平衡,主要是思想认识上有差距。 因此,要 继续广泛深入地组织广大农村干部群众学习、 宣传中央关于农村 基层民主建设的文件。 利用农闲或夜晚的时间,开群众大会,对皇 权观念、宗法观念、等级观念、迷信观念、依附观念、草民观念、人治 观念等加以批驳。 充分利用老党员、离退休回乡干部、退伍军人和 回乡学子的政治优势,组建农村民主义务宣传队,宣传党在农村的
关键词:新生代农民工 犯罪 控制 Key words:the migrant workers of Cenozoic, Crime, conformity 作 者 简 介 : 扈 晓 芹 (1979-), 女 , 山 西 太 原 人 , 太 原 科 技 大 学 法 学 院 教 师 , 中 国 法 学 会 犯 罪 学 研 究 会 会 员 , 研 究 方 向 : 犯 罪 学、环境资源法学。
【中图分类号】C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7069(2009)-06-0006-02
一、新生代农民工犯罪的主要特点 (一)犯罪具有鲜明的城乡流动后观念不适应的时代特征。 新生代农民工犯罪不同于一般意义上的流动人口犯罪, 流动 人口的范畴更多的是人口学和社会学范畴。 我国的新生代农民工 犯罪现象, 主要反映的是农村人口与城市工作生活环境相矛盾的 社会关系,只有揭示农民在其务工的城镇犯罪的这种特殊性质,才 能正确认识当前农民工犯罪的实际情况。 犯罪人员中,文盲、小学 文化、初中文化的人员较多,其中绝大多数初中尚未毕业。 由于文 化水平不高,导致职业技能差,谋生望有余而收入不足的矛盾,使他 们在物欲主义面前出现消费价值的认同紊乱,与市场的活跃、消费 品的丰富相对,他们却因劳动力市场中的机会的减少、竞争的加剧 或其他社会刺激而无法自由享受消费生活, 这种情况可能使他们 产生一种强烈的相对剥夺意识, 到最后产生希望采用非法手段来 维持理想生活的意愿。
Abstract:The social status of migrant workers of Cenozoic, neither the traditional sense about the rural farmers who are engaged in agricultural production, nor is it the traditional sense of the urban workers, but a new group: large quantities, complex structure, ever-expanding .There is an independent social nature and significance of a new social class. It is clearly With Chinese characteristics that Crime about a new generation of migrant workers. The primary problem of crime of building a harmonious society of great significance due to countries which the world's most populous in the modernization, urbanization and the process of information technology. Crime of the new generation of migrant workers was been study rationally, it should be based on the actual conditions of China, Success and carry forward the "Seeking truth from facts". For example, strengthen the evidence and systematic research.
(上接第 5 页)
图 2 安仁县村支两委成员文化结构图
从总体上看,该县村级班子存在职数偏多、年龄偏大、文化偏 低、后续乏人的状况。 一是职数偏多。 村平 4.8 人,最多的清溪村有 9 人 ,最 少 的 也 有 3 人 ;二 是 年 龄 偏 大 。 村 班 子 基 本 上 是 以 40-50 岁 的 为 主 体 ,同 时 50 岁 以 上 的 也 占 了 10%强 ,特 别 是 党 员 年 龄 严 重老化,多数是文革前入党的。 以牌楼乡月池村支部为例(见表 4) [3],由 于 文 化 程 度 低 ,他 们 对 新 生 事 物 、现 代 科 技 的 认 识 和 推 广 都 有很大的困难。 四是后继乏人。
-6-
法制经纬
政治
建设所起的积极作用和做出的重大贡献, 大力宣扬农民工的正面 形象,坚决反对故意歪曲和丑化农民工的宣传报道,有意识的从消 极的防范、惩治农民工犯罪向尊重他们的人格、关心他们的切身利 益和满足他们的实际需要转变。
(三)坚持“以人为本”的理念,改善农民工在城市的生存状态。 农民工越深入地融入到所生活、工作的城市,受到的待遇越公 平、合理,他们就越能给所在城市带来安宁、和谐与发展。 为此,一 是要在全社会树立起城市人与农民工一起共建和谐家园的观念。 二是按照“以人为本”的理念,给予农民工以人文关怀,切实解决他 们作为一个“人”的正常需要。 农民工精神、文化娱乐活动匮乏;此 外,农民工大多夫妻分居,由此造成的“性饥渴”和“性压抑”也已成 为社会关注的话题。 对此,政府和企业要提供适合于农民工需求的 公共服务和公共文化、娱乐设施,开展形式多样的文化娱乐活动, 繁荣农民工的业余文化生活, 使他们在繁忙的劳作后也能够获得 精神的满足和愉悦; 三是法律援助机构应更多的向城市农民工伸 出法律援助之手,无偿为他们提供法律咨询和法律帮助,这既有利 于提高他们的法律意识和法治观念, 也有利于及时通过法律途径
解决劳资纠纷,维护农民工的合法权益,防止矛盾激化演变成刑事 犯罪。
三、结语 解决和遏制新生代农民工犯罪问题,从根本上而言,依赖于社 会经济的发展,实现城乡一体化,使农民工正常融入社会都市生活。 此外,还要因势利导,积极帮助广大农民调整产业结构,发展农村经 济,积极教育、引导农民通过诚实劳动走向富裕。 但就目前农民工的 高发案率出发,应当积极调动全社会的力量采取一些对策,有效遏 制农民工犯罪现象。 让我们新生代的农民工在中国的工业化、城市 化和现代化的进程中扮演着现代文明创造者的新主人翁形象。 参考文献: [1] 《犯 罪 社 会 学 》,宋 浩 波 著 ,中 国 人 民 公 安 大 学 出 版 社 2005 年 2 月第 1 版。 [2] 《“压 力 型 ”农 民 流 动 :一 个 新 的 解 释 模 式 》,《中 国 农 村 研 究》,徐增阳 2001 年卷。 [3] 《城 市 犯 罪 治 理 与 稳 定 机 制 研 究 》,宋 浩 波 著 ,中 国 人 民 公 安大学出版社 2003 年出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