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讲 认知语境(2)概要

合集下载

认知语境(2)ppt

认知语境(2)ppt

2018/11/9
16
4. 3. 5 社会心理表征 社会心理表征的形成并不一定要依赖人的直 接经验,语言使用本身在其中就起着至关重 要的作用。安德森做过有关白人对黑人的看 法的意识形态(或社会表征)的社会调查,结 果发现白人几乎千篇一律地认为黑人迷信、 懒惰、逍遥、愚昧和擅长音乐。被调查的人 中间有很多人与黑人几乎没有直接来往,他 们对黑人的这种看法主要来自大众传播媒介。
2018/11/9
1
一个命题总会有这样两个成分:一个 关系和一个以上的论题。例如: (1)小李学英语。 在这一命题中,“小李”是命题的论 题,也就是说论题是命题谈及的话题或主 题,而“学英语”是这一命题的关系,它 对我们所知道的有关小李的全部情况这一 主题作了限制,此时我们就注意到“小李 学英语”这一情况。 在关联理论的理论框架中,语境由一系 列命题组成。这些命题往往是不完整的,一 般需要推理才能得到一个完整的语境。如:
2018/11/9
15
在心理图式对输入信息进行选择、分析、 匹配、拟合形成最佳图式过程中,文化背景 知识不容忽视。可见,交际双方在知识草案 和心理图式方面越是一致,语用推理就越是 省力;反之亦然。因此,在言语交际中要获得 最大的关联性,就必须选择最合适的认知环 境。如: (9)Roy Trenton used to drive a taxi. A short while ago, however, he became a bus driver and has not regretted i3. 3 知识草案 (knowledge script) 知识草案与框架理论都是由明斯基1975年 在其著作《知识框架》(A Framework for Representing Knowledge)中提出的。框 架理论揭示了世界知识结构在人的记忆中 是如何组织的,在话语的释义过程中又是如 何被激活的。知识草案是基本行为单位的 认知结构。昂格尔里(F. Ungerer)和施 米德(H. Schmid)认为“草案是专门为 经常出现的事件序列设计的知识结构”, 具有动态性, 依赖概念, 并以“预料”为基 础。在言语交际过程中, 草案对推理有协 助作用,形成了对话语理解的语境。

英语词汇教学的认知语境研究

英语词汇教学的认知语境研究

英语词汇教学的认知语境研究一、本文概述随着全球化的进程不断加速,英语作为国际交流的通用语言,其重要性日益凸显。

英语词汇教学作为英语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一直是教育者和语言学者关注的焦点。

传统的词汇教学方法往往侧重于词汇的记忆和语法规则的解析,而忽视了词汇在实际语境中的运用和理解。

近年来,认知语境理论在语言学界的兴起,为英语词汇教学提供了新的视角和思路。

本文旨在探讨英语词汇教学的认知语境研究,通过对认知语境理论的深入分析和实践应用的探讨,以期提高英语词汇教学的效果,促进学生的语言综合运用能力的发展。

文章首先将对认知语境理论进行概述,阐述其基本概念、特点及其在英语词汇教学中的适用性。

接着,文章将结合具体的教学实践案例,分析认知语境理论在英语词汇教学中的应用策略和方法。

文章将总结认知语境理论在英语词汇教学中的优势和局限,并提出未来研究的展望。

通过本文的研究,我们期望能够为英语词汇教学提供一种新的理论支撑和实践指导,推动英语词汇教学的创新与发展,为学生的英语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二、认知语境理论概述认知语境理论,作为语言学中的一个重要概念,主要指的是在理解和使用语言过程中,个体所依赖的一系列心理、文化和社会因素。

这些因素共同构成了一个复杂的认知环境,影响着语言的理解和表达。

在英语词汇教学中,认知语境理论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

认知语境理论认为,语言的理解不仅仅是对字面意义的解读,更是一个涉及认知加工、推理和联想的过程。

学习者在接触新词汇时,会根据自己的认知结构和经验,对新词汇进行解释和归类。

这种解释和归类往往受到学习者的文化背景、语言习惯、个人经历等多种因素的影响。

认知语境理论强调语境在词汇理解中的重要作用。

语境不仅包括语言上下文,还包括非语言信息,如情景、文化背景、社会规范等。

在词汇教学中,教师可以通过创造丰富的语境,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词汇的含义和用法。

认知语境理论还关注学习者的个体差异。

不同的学习者具有不同的认知特点和语言水平,因此在词汇教学中,教师应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采用不同的教学策略和方法,以满足学生的个性化需求。

英语听说教学中的认知语境

英语听说教学中的认知语境

英 语 听 说 教 学 中 的 认 知 语 境
王 琴 芳
( 南通职业大学 外语系 , 江苏 南 通 2 60 ) 2 0 7
摘 要: 追溯认 知语 境的发展过程 , 出认知语境 的特点是其动 态性 。在 此基 础上 , 指 结合教 学实际 , 分析如何在
英语视听课上进行语境化教 学 , 出利 用认 知语 境理论来改进 听说 教学质量 , 高学生听说水平 。 提 提 关键词 : 知语 境 ; 认 听说教 学 ; 语境化教 学 中图分类号 :6 2 0 G 4 . 文献标 志码 : A 文章编号 :6 4— 3 1 2 1 ) 6— 15— 3 1 7 6 4 ( 00 0 0 1 0
能力的培养。在我国 , 英语听说教 学主要 是通过 在教室或语 音室播放录音带来 进行 的。这种 教学 模式 多注 重知 识的灌 输, 往往缺乏对学生思维 的锻 炼。而语境 化教学 则可 以让学 生在特定的语境下进行联想 。有鉴 于此 , 我们把认 知语境 的
( me)更是发展 了语境理 论 , Hy s 他把语 境定义 为“ 际的形 交 式和 内容 ” 。
( )i a o snw i pehi ue Uasec au 3 sut n hc sec sdt f ehvc。 ti i h s oi p
u 一‘ HAT C CO m ‘ P I MM U ON” … NI 。
“ 语境” cnet 是语 用学 中的一个重要概念 , 已渗透 (ot ) x 现
境 ” 他提 出语域 由“ 场” f l) “ 旨” t o) 语式 ” , 语 (i d 、 语 e (e r 和“ n ( d )三 个 部 分 组 成。 美 国 的 社 会 语 言 学 家 海 姆 斯 moe

《2024年英语词汇教学的认知语境研究》范文

《2024年英语词汇教学的认知语境研究》范文

《英语词汇教学的认知语境研究》篇一一、引言在语言学习中,词汇的掌握是基础且核心的部分。

尤其在英语学习中,词汇教学更是至关重要。

随着认知语言学的发展,人们开始关注词汇教学与认知语境之间的关系。

本文旨在探讨英语词汇教学的认知语境研究,分析其重要性及如何有效地运用在英语词汇教学中。

二、认知语境理论概述认知语境理论是指人们在理解和使用语言时,大脑中形成的关于语言和现实世界的心理表征。

这一理论强调了语境在语言理解和运用中的重要作用。

在英语词汇教学中,认知语境理论的应用可以帮助教师更好地理解学生的学习过程,从而更有效地进行词汇教学。

三、认知语境与英语词汇教学的关系1. 语境帮助理解词汇含义词汇的含义并非孤立存在,而是与语境紧密相连。

在英语词汇教学中,通过引入具体的语境,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词汇的含义和用法。

例如,通过句子、短文或实际生活场景来解释词汇,使学生能够在真实的语境中理解和运用词汇。

2. 认知语境促进词汇记忆记忆词汇的关键在于将词汇与已知的信息建立联系。

在英语词汇教学中,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将新学的词汇与已有的知识相联系,形成记忆网络。

这样不仅有助于学生记忆词汇,还能提高他们的思维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3. 认知语境提高词汇运用能力通过认知语境,学生可以更好地理解词汇的搭配、语体、语域等方面的信息。

这有助于学生在实际运用中更加准确地使用词汇,提高他们的英语表达能力。

四、如何在英语词汇教学中运用认知语境1. 创设真实的语境教师在进行词汇教学时,应尽可能地创设真实的语境,使学生能够在真实的情境中学习和运用词汇。

例如,通过模拟对话、角色扮演、情景剧等方式,让学生在实践中学习和掌握词汇。

2. 引导联想记忆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将新学的词汇与已知的信息建立联系,形成记忆网络。

例如,可以通过同义词、反义词、词根词缀等方式,帮助学生建立词汇之间的联系,形成联想记忆。

3. 注重词汇的语境运用教师在讲解词汇时,应注重其在实际语境中的运用。

《2024年英语词汇教学的认知语境研究》范文

《2024年英语词汇教学的认知语境研究》范文

《英语词汇教学的认知语境研究》篇一一、引言在语言学习中,词汇的掌握是基础且核心的部分。

对于英语学习者来说,词汇的学习不仅是语言知识的积累,更是语言应用能力的体现。

认知语境理论为英语词汇教学提供了新的视角和方法。

本文旨在探讨英语词汇教学的认知语境研究,以期为英语教学提供有益的启示和参考。

二、认知语境理论概述认知语境理论是指个体在认知过程中,依据自身的知识、经验、信念等,对语言符号进行解读和理解的一种心理现象。

在英语词汇教学中,认知语境理论可以帮助教师更好地理解学生的学习过程,从而制定更有效的教学策略。

三、英语词汇教学的认知语境分析1. 词汇意义的多重性英语词汇在不同语境中具有不同的含义。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引导学生关注词汇在不同语境中的运用,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词汇的多种含义。

2. 学生的认知差异学生在认知过程中,由于知识背景、经验、信念等因素的影响,对同一词汇的理解可能存在差异。

教师应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采用多元化的教学方法,满足不同学生的需求。

3. 词汇教学与文化意识的融合词汇不仅仅是语言符号的集合,更是文化的载体。

教师在教授词汇时,应注重培养学生的文化意识,帮助学生理解词汇背后的文化内涵。

四、英语词汇教学的策略与方法1. 情境教学法情境教学法是一种将词汇教学与实际情境相结合的教学方法。

通过创设真实的语言环境,让学生在实践中学习和运用词汇,提高词汇的掌握程度。

2. 联想记忆法联想记忆法是一种通过建立词汇之间的联系,帮助学生记忆和运用词汇的方法。

教师可以引导学生通过联想记忆法,将新学的词汇与已学的词汇进行联系,形成知识网络。

3. 文化意识培养法文化意识培养法是一种注重培养学生文化意识的教学方法。

教师可以通过讲解词汇背后的文化故事、习俗等,帮助学生理解词汇的文化内涵,提高学生对文化的敏感度和鉴赏能力。

五、结论认知语境理论为英语词汇教学提供了新的视角和方法。

通过对英语词汇教学的认知语境分析,我们可以发现,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关注词汇意义的多重性、学生的认知差异以及词汇教学与文化意识的融合。

认知语境与交际过程中的会话理解

认知语境与交际过程中的会话理解

华章Magnificent Writing二○一四年第五期认知语境与交际过程中的会话理解李杨(吉林大学公共外语教育学院,吉林长春130012)[摘要]语境的概念在语言、文化与社会的相互关系中是一个中心概念,是交际行为与我们的文化和即刻情境紧密结合的框架。

认知语境是交际过程中的重要部分,它在交际前没有确定,是交际者在对话过程中对通过交际语言对话语的感受、认知和理解。

所以在交际过程中,要达到最佳的交际效果,交际双方或多方就要对共同的认知语境有明确的把握,这样才能实现交际的最佳效果。

[关键词]语境;认知环境;会话理解;交际效果作者简介:李杨(1989—),女,吉林大学公共外语教育学院硕士,研究方向:现代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

1、语境与认知环境语境即言语环境,它包括语言因素,也包括非语言因素。

上下文、时间、空间、情景、对象、话语前提等与语词使用有关的都是语境因素。

从语境研究的历史现状来看,各门不同的学科以及不同的学术流派关于语境的定义及其基本内容并不完全相同。

语境这一概念最早由波兰人类学家B.Malinowski在1923年提出来的。

他区分出两类语境:一是“情景语境”;一是“文化语境”。

也可以说分为“语言性语境”和“非语言性语境”。

语境这一概念最早由波兰人类学家B.Malinowski在1923年提出来的。

他区分出两类语境:一是“情景语境”;一是“文化语境”。

也可以说分为“语言性语境”和“非语言性语境”。

语言性语境指的是交际过程中某一话语结构表达某种特定意义时所依赖的各种表现为言辞的上下文,它既包括书面语中的上下文,也包括口语中的前言后语;非语言性语境指的是交流过程中某一话语结构表达某种特定意义时所依赖的各种主客观因素,包括时间、地点、场合、话题、交际者的身份、地位、心理背景、文化背景、交际目的、交际方式、交际内容所涉及的对象以及各种与话语结构同时出现的非语言符号(如姿势、手势)等。

认知环境是关联理论的基本概念和核心概念。

gutt对认知语境的定义

gutt对认知语境的定义

gutt对认知语境的定义1.引言1.1 概述在语言学和语言哲学领域,研究者们一直对于认知语境的概念和定义进行深入探讨。

认知语境是指我们理解和解释语言的背景和环境,它包括人们的知识、信仰、价值观、经验和情境等因素。

在近年来的研究中,Gutt提出了对认知语境的新的定义和理解。

根据Gutt的观点,认知语境在语言交流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它直接影响着语言的理解和解释过程。

Gutt认为,我们理解和解释语句时,需要将其放置在特定的认知语境中,才能得到准确的含义。

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我们经常遇到不同的语境,这些语境可以是我们所处的环境,也可以是我们的经验和知识背景。

比如,当我们在谈论体育比赛时,我们会使用与体育相关的词汇和表达方式,而在职场中我们可能会使用与工作相关的专业术语。

这些不同的认知语境帮助我们理解和解释语言的意义。

Gutt的定义提供了一种新的视角来理解认知语境对语言交流的重要性。

他的研究对于我们更深入地理解语言的运作机制和语言理解过程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探讨Gutt对认知语境的定义,并探讨其与语言交流的关系。

通过对Gutt研究的概述和分析,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和应用认知语境的概念。

在文章的后续部分,我们将进一步探讨Gutt的定义对未来研究的影响以及对相关领域可能产生的启发和贡献。

1.2 文章结构本文将按照以下结构进行阐述:第一部分是引言部分,其中包括概述、文章结构和目的三个小节。

在概述中,将简要介绍论文的研究背景和相关的研究现状。

文章结构部分将详细说明本文的组织结构,以便读者可以清楚地了解文章的逻辑顺序。

目的部分将明确本文的研究目的,即探讨关于Gutt对认知语境的定义的问题。

第二部分是正文部分,分为两个小节。

第一个小节是关于Gutt的定义。

其中,将解释Gutt概念,介绍Gutt的背景和相关理论。

接着,将探讨Gutt与认知语境之间的关系,重点分析Gutt对认知语境的定义以及其作用。

在第二个小节中,将详细探讨认知语境的定义,包括其概念和作用。

《2024年英语词汇教学的认知语境研究》范文

《2024年英语词汇教学的认知语境研究》范文

《英语词汇教学的认知语境研究》篇一一、引言在语言教学中,词汇教学一直被视为至关重要的环节。

而随着认知科学的发展,认知语境在英语词汇教学中的作用日益凸显。

本文旨在深入探讨认知语境在英语词汇教学中的重要性,分析其在教学实践中的应用,以期为英语词汇教学提供新的思路和方法。

二、认知语境理论概述认知语境理论认为,语境不仅仅是语言使用的环境背景,还包括个体对语言知识的理解、记忆和运用等认知过程。

在英语词汇教学中,认知语境涵盖了学生的学习背景、心理认知、文化背景等多个方面。

这一理论强调了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主动性和参与性,认为学生应通过自身认知语境的构建,积极理解和运用英语词汇。

三、认知语境与英语词汇教学的关系1. 学生认知语境的差异:学生在年龄、性别、文化背景、学习习惯等方面存在差异,这些差异影响着他们对英语词汇的理解和记忆。

因此,教师应根据学生的认知语境,采用多样化的教学方法,以满足不同学生的需求。

2. 词汇意义的多样性:英语词汇具有丰富的意义和用法,这要求学生不仅掌握词汇的基本含义,还要理解其在不同语境中的运用。

认知语境的引入,有助于学生更好地理解和运用英语词汇。

3. 词汇教学的互动性:认知语境强调学生的主动性和参与性,要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注重与学生互动,引导学生积极参与词汇学习,提高词汇运用的能力。

四、认知语境在英语词汇教学中的应用1. 结合学生认知背景:教师应了解学生的年龄、性别、文化背景等,根据学生的认知背景设计教学活动,如通过文化对比帮助学生理解英语词汇的内涵。

2. 运用多种教学方法:教师应采用多种教学方法,如情境教学、任务型教学等,引导学生通过实际运用理解词汇的意义和用法。

3. 强调互动与反馈:教师应注重与学生互动,及时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和问题,给予针对性的指导和反馈。

同时,学生之间的互动也有助于构建良好的学习氛围,提高词汇学习的效果。

五、实践案例分析以一篇关于“environment”的英语教学为例,教师可以结合学生的认知语境进行讲解。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8/11/20
2
一个命题总会有这样两个成分:一个 关系和一个以上的论题。例如: (1)小李学英语。 在这一命题中,“小李”是命题的论 题,也就是说论题是命题谈及的话题或主 题,而“学英语”是这一命题的关系,它 对我们所知道的有关小李的全部情况这一 主题作了限制,此时我们就注意到“小李 学英语”这一情况。 在关联理论的理论框架中,语境由一系 列命题组成。这些命题往往是不完整的,一 般需要推理才能得到一个完整的语境。如:
2018/11/20
7
4. 3. 3 知识草案 (knowledge script) 知识草案与框架理论都是由明斯基1975年 在其著作《知识框架》(A Framework for Representing Knowledge)中提出的。框 架理论揭示了世界知识结构在人的记忆中 是如何组织的,在话语的释义过程中又是如 何被激活的。知识草案是基本行为单位的 认知结构。昂格尔里(F. Ungerer)和施 米德(H. Schmid)认为“草案是专门为 经常出现的事件序列设计的知识结构”, 具有动态性, 依赖概念, 并以“预料”为基 础。在言语交际过程中, 草案对推理有协 助作用,形成了对话语理解的语境。
2018/11/20 10
“basketball team”的知识草案: 篮球运动员 身手敏捷 动作灵活 个头高 合作精神…… 一个篮球运动员应具备身手敏捷、动作灵活、 个头高、合作精神等等素质条件。而篮球运动 员“个头高”这一点作为世界现象经验化的结 果已储存在人脑中,这层关系一经激活就能协助 交际者实施恰当的推理,即:Tom is tall.
2018/11/20 12
(7) John: Let’s go to Professor Smith’s lecture. Mary: His lecture is always boring. 虽然史密斯教授的这次讲座可能不象以前所开的 讲座那样单调乏味,而是生动、有趣的,但是 Mary的知识结构(心理图式)已有了这样的信息, 即史密斯教授的讲座是无聊的,这信息可能是 Mary的亲身体验得来的、也可能是从其它渠道获 取的,致使Mary坚持认为史密斯教授的这次讲座 无异于往常。因此,该话语的语境含义是“Mary 不打算和John一起去参加史密斯教授的讲座”。
2018/11/20
4
4.3.2框架理论(frame theory) 计算机科学家明斯基(M. Minsky) 1975年在他的著作《知识框架》(A framework for Representing Knowledge) 中提出了框架理论,把以资料结构(data structure)形式贮存于记忆中的知识称为 框架(frame) ,它代表典型的情景。之后, 菲尔莫尔(J. Fillmore)将框架这一概念 引入语言学研究领域中并将其定义为 “认知结构……, 其知识是词语表达概念 的先决条件。”
2018/11/20
8
人们可以用知识草案来构建对已经 发生过的事件的理解。草案是具有动态 性的图式,是一种固定的认知单元,在特定 的情景中经过经验式的排列组合,可以形 成规模更大的情景单元或行为心理图式。 使用草案可以构建所发生事件的内容。 知识草案是真实世界的状态、事件或行 为的典型结构概念化或经验化的结果。
2018/11/20
9
在日常言语交际中,话语省略是经常 发生的。话语中所省略的某些信息, 以及两个话语之间的认知空位,我们 可以从知识草案中提取有关的内容 通过语境补充方法加以弥补,使话语 形成一个有意义的整体概念,便于 我们对话语的理解。例如: (4)A: Is Tom tall? B: He used to be on the school basketball team.
2018/11/20 5
明斯基说,我们的知识以数据结构 形式贮存在记忆中, 称为“框架”,它代 表典型的情景。这些典型情景以下面的 方式使用:“在遇到新的情景时,或对当前 问题的看法做出改变时,我们必须从自己 的记忆中筛选出一个结构,即框架。这是 一种必要时可以改变细节以适应现状的 记忆框架。” 明斯基揭示了世界的知识 结构在人的记忆中是如何组织的,在话语 的理解过程中又是如何被激的。框架 理论实际上是知识再现的一种方式。
2018/11/20 3
(2)Peter:Would you drive a Mercedes? Mary:I wouldn't drive ANY expensive car. 这里显然有一个暗含(implicated)前提: “Mercedes is an expensive car.” 从理论上讲, Peter在推理Mary的回答时, 需要先做以下推理以补全语境: (3)Mercedes is an expensive car. Mary will not drive an expensive car. She will not drive a Mercedes.
第六讲 认知语境(2)
高登亮
4.3认知语境构成因素及理论基础
4. 3. 1 命题 (proposition) “一个命题可以当作是一个由可能世界组 成的集合,这个集合的元素有这样一个特 点:表达了该命题的那个句子在其中指谓 的值为真。”认知心理学也将一个命题看 作是陈述性知识的最小单位,即一个命题 大致与我们头脑中的一个概念相当。由此 可见,命题是基本的语用认知单元。
2018/11/20 6
泰勒(R.Taylor)把框架当作“联接 一个语言形式所涉及的多个认知域和知 识网络”。例如,“学生框架”的认知域为: 1.每一个到学校通过课堂获取知识的人; 2.遵守学校的规章制度,出席规定的每 一节课,完成教师布置的作业;3.完成 一定的课程或学分,获取一定的文凭;4. 交纳一定的费用。学生就是相对于这样 的框架的一类人。。
2018/11/20
11
4.3.4心理图式 (psychological schema) 图式(schema) 在英文中原意为“图解”、 “概略”之意,最初是康德提出的一个哲 学概念。20 世纪初,心理学家们把它引入 了心理学的研究并成为认知心理学研究 的一个重要方面。认知心理学认为,图式 是交际者已有的知识结构,这个知识结构 对于交际者认识新信息发挥着重要作用。 在认知过程中,交际者只有把新信息与已 有的相关知识联系起来才能理解话语, 这就是认知语境制约话语理解的结果。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