软件即服务的三重境界

软件即服务的三重境界
软件即服务的三重境界

软件即服务的三重境界

软件与生俱来就是一种独特的服务。我们见到的许多商业软件,其实是省略了针对企业的细密咨询活动的服务。SaaS服务其实是将原本贴心的服务更加产品化而已,它只能在一些通用的领域得到广泛应用,涉及到企业业务的核心的服务,由软件公司提供的SaaS是无法满足的。

那么,未来,或者说从现在开始,软件这样的服务,到底会有哪些趋势?会呈现出什么样的特征?对软件公司而言,或者是对于用户而言,它到底有什么样的变化?

一、软件须通透业务逻辑

任何一个企业的诞生和发展,都缘于初始的一个朴素理念,或者说是想法、概念。要兑现这个概念,需要一个通道来帮助,这个通道就是商业模式。商业模式面对的是大量的资源与能力的集合,包括许多不可控的东西。不管什么样的商业模式都必须保证闭环的现金流出现,否则只是学术模式或社会模式。

要实现闭环的现金流,就需要一个逻辑对业务进行控制,这样就产生了业务逻辑。事实上这个环节最容易出现问题,甚至是与商业模式对立的问题,通常是短期利益与长期利益冲突。业务流程或者说是业务过程又是保证业务逻辑的,由于业务过程中通常会遇到资源、能力与需求的冲突,我们通常只顾及流程层面而经常忘记逻辑方面是否得到了进化。

随着业务的开展,这种商业模式所决定的业务逻辑被人所认识,然而这样的认识通常又是不知觉的,但是确实是非常重要的。

软件产品如果能在这个方面经受住检查,就可以说明它是通透了企业的业务逻辑,这样在实际的软件服务过程中,用户所提出的新需求,就离开不了“如来佛的手掌心”,在结构上就一定是一些有限的问题。当然这需要软件的构架支持这样的设计。

而企业的管理信息系统,从某种意义上说,就是企业的业务运营操作系统。在结构上与计算机的操作系统不同的是,它是数字信息与模拟信息并存的。软件本来是一个刚性的东西,因为它是通过一系列的规则来做事情的,但是它不能为企业发挥人们所期望的效用,而显示出它的“软”与“弱”,在本质上,是因为相对企业的业务运营实际来说,那是非常的不匹配。

这些匹配往往包含三个方面,软件是否与企业的业务逻辑匹配?软件的业务操作细节是否与企业价值活动的管理精度匹配?软件的架构是否与企业的业务发展匹配,即是否能够面向未来。这几个方面,通常是不容易同步达到的,所以大部分时候,我们会通过二次开发及升级之类的手段来满足。即便如此,在需求满足的及时性与有效性上,用户还是相当不满意的。

二、软件要与用户需求同呼吸

我们听过太多的软件项目失败、软件项目的烂尾、软件项目的不满意。究其根本乃是软件的服务跟不上用户的需求,任何一款软件在设计阶段一定是以可以认知的“完美”为目标的,没有一家软件公司会有意做有毛病的产品面对用户的需求。

软件太“软”,确实是因为服务太软,不是软件公司不愿意提供服务,而是经常会心有余而力不足。软件就是服务,我们所关心的是如何才能让用户得到最有效的服务?

软件是典型的管理支持产业,它受独特的商业逻辑所支配。事实上,大企业的高层管理者们已经在享受“深度支持”,这就是他们周围的各种智囊团(内部和外部的智囊团),但是,这种“支持”的成本太高了,只有少数企业的少数人才能够享用。将“深度支持”这一“贵族”产品“平民化”的唯一方法就是降低支持成本。

而降低成本的方式方法就是“基础工作统一化”—各专家型支持企业将管理方法提炼,成为一些“共享模式”、“共享模型”、“共享标准”,及“模式”、“模型”、“标准”等管理“积木”适应各自企业的搭建方式。这样,管理者就可以在“非专家”型顾问的协助下设计自己的个性化的管理系统(平台软件的完善和推广将很快让每一个企业管理者像使用个人电脑一样在信息系统平台中设计个性化的管理系统)。

在这个支持系统中,每一个“模式”、“模型”、“标准”都带有“出生证”,都能找到它发明人、改进者和其他具有使用经验的人,在需要的时候可以得到他们最专业的帮助。除了畅通的“知识供应链”之外,支持系统中还有基于新一代供应链管理软件的“物质供应链”,可以实现支持网络各成员之间的协调合作,增强信息交流的实时性,创造共享信息库,并用“站台程序”合并各网络成员企

业“重复性”的职能,实现整个供应链中真正的跨企业的无缝合作。

大型的软件公司是完全有能力构造这样的系统的,我们高兴的看到,国内的一些软件公司已经开始着手通过社区以及合作伙伴论坛之类的方式提供这样的支持了。

另外也有一类公司通过开发技术平台,与用户的项目队伍协同进行开发,实际地证明了软件的生产过程就是与用户需求同呼吸的过程。即便是类似专门的服务也会以不高的成本提供,这样的服务模式,我姑且把它称呼为“万氏模式”。深圳时代华信与东经控股集团的内部供应链项目(ISCM)就是这样的模式,2006年两家公司达成意向,借助第三方的技术开发平台,深圳时代华信为东经控股集团开发100%个性化的内部供应链项目,通过努力,这个完全基于因特网的业务操作系统开始投入运行了。

这个系统的核心就是支持,用户的各个角色都可以在业务逻辑的框架内,通过截图解说的方式借助IM、电子邮件及专用远程需求提交通道进行需求提交,时代华信再将需求任务向技术力量进行分解。这样的短距离协同,最长1个小时,最短5分钟就可完成一项任务,并快速部署到用户的系统中,有效地解决了此类问题通常情况下高管理成本的服务方式。同时用户也通过这个支持型服务系统可以自助地获得各种变通的实现目的的方法,迅速地掌握使用技巧。在线应用,在线培训与在线服务都可以最便捷地得到满足。

基于一个行业商业生态系统的、围绕领袖企业核心业务的SaaS服务是未来软件服务的主要模式,也将对软件行业的发展拓展出新的空间。

三、转移软件服务主导权

一个软件公司对应一个单体的用户再有效的服务也是一个“简单再生产”的服务,软件业要与工业相融合,走行业信息化的路子。基于这样的普遍需求与当前的技术条件,尤其是因特网的广泛应用,未来围绕一个行业的领袖企业所操作的核心业务而展开的面向广大客户与合作伙伴的SaaS服务将大行其道!

温州是国际上罕见的产业集群集中的地方。温州的低压电器行业是在1990年前温州全行业面临灭顶之灾之后重新崛起的,成为全球的重要基地,打火机行业也经历了当年反倾销这样的灭顶之灾,赢得了生存空间,为什么没有形成电器这样的局面?现在却是更困难?其他行业又会怎么样?

电器行业是早先被动联合的,同时突破了温州老板“宁做小鸡头”的心理底线,面对共同的灾难,没有办法。对早先的电器生态系统按照领袖企业的意志进行了重组,既而通过信息系统连接,形成了现在的局面。国外巨头之所以与“大企业”合作。本质上是看好了“电器生态系统”。信息化是附着于这个生态系统的工具,是温州新生产方式诞生的摇篮。仔细观察这些在用的软件,我们会发现基于供应链管理的和单体企业管理的是可以分离的。这恰是未来温州软件业的发展重点—将单体企业的软件与供应链/供应网软件进行分离。

而打火机行业在共同面临问题之后没有这样做,现在遇到了问题。同样类型的是鞋行业,虽然有武林门的两场大火,但是行业还是没有得到类似电器行业的那样融合,没有那样的秩序,“老大”还是太多,这样该行业面对其他经济体的这个行业的竞争就显得被动。这不是一个单一的洗牌问题,而是在这个区域经济范围内,行业内的利益如何再分配的问题。

一个经济体与另外一个经济体的竞争,体现在速度、力度和厚度上,速度就是需求满足的速度要快,自然依靠许多基本工;力度是文化、品牌和技术进步,需要一个“大国”的气度来慢慢涵养,这是每天关心是否能够有饭吃的小企业无法承担的;厚度就是供应网络的纵深,温州的主要行业都有非常厚实的供应网络的纵深,但是资源被中小利益群所分化,沦为普通价格战的机器,委实可惜!

从这几个行业的情况来看,每个行业都需要一个“商业操作系统”,借以整治行业之秩序,营造更多更好的竞争力,在行业链条的每个环节上都能做到精致管理。这需要一大批有远见、有耐心的管理软件项目人员深入其中,与有远见的企业家、政治家一起来缔造。

有领袖企业打头,广大用户和供应商、合作伙伴就构成了更敏捷的商业生态系统。事实上的网络联结加上基于因特网的联结,必将诞生出一个崭新的生产方式来。这个生产方式同时是聚焦在大家共享一套系统,进行一定经济秩序的运营,SaaS的提供者将由软件公司转移到行业的领袖企业!

如果说温州存在着“第三次创业”的话,那就是在全国率先完成工业化与信息化融合的使命,将温州模式向前再推一步,演化出基于福特流水线生产方式、丰田精益生产方式之第三代的“和谐生产方式”来。

逐步增加供应网络管理的比重,与当前温州人在全球的投资、市场网络优势

一起,增加对其他经济体的控制力。当然首先是增强本地各个行业的融合程度,然后逐步降低本地制造在整个经济贡献中的比重,将温州建设成为商业智慧之都,资本之都,经济体总部之都。将落后生产力彻底淘汰!

以温州为例,我们可以基于这样的假设进行进一步的假设,可以看到一个工业化与信息化在一个新的境界的融合,或许对于有兴趣的人士有一定的启发。

首先,着力行业公共服务平台建设,物色领袖企业构造类似正泰、美邦那样的信息系统,可以覆盖行业的。集中并吸纳软件资源为这些系统服务,同时开发或者改造适合单体企业应用的系统,与公共平台“主干”系统衔接。倾注政府在工业化与信息化融合方面的智力、财力资源,进行培植。这个过程是放大再分蘖的过程,是为了从供应网和单体企业抽取行业需求的需要。

其次,专注行业应用,鼓励创建各种专业的行业应用开发与集成公司,为公共服务平台、领袖企业控制的信息系统、单体企业的信息系统提供生态化支持,这样可以诞生出一大批的“插件”公司。

然后,将融合了温州产业智慧的“插件”依托领袖企业(1个行业不只是1家),对外扩张。基于对商业操作系统的设计,政府出台鼓励做应用型研发的机构按照温州版本的支持目录进行“插件”研究和开发。

最后,伴随着领袖企业对外的高强度渗透与扩张,进一步融合全国、全球的应用软件资源为这些领袖企业所代表的商业生态系统服务。

回头看一下软件就是服务的三重境界:第一重:软件体现用户逻辑;第二重:软件生产就是软件服务,与用户需求过程贴合;第三重:软件服务主导权将从软件公司转移到行业的领袖企业。

写到这里,这个假设已经超越了一般的软件就是服务的研究范畴,将软件行业与传统产业的深度融合话题以及软件企业的真切地位话题,然而这不正是一个我们都必须正面面对的服务吗?

理想课堂的三重境界读后感

阅读实践,向教学开一朵自己的花 ——《理想课堂的三重境界》读后感 马春丽 老僧三十年前见山是山见水是水。及至后来,亲见知识,有个入处,见山不是山见水不是水。而今的个修歇处,以前见山是山见水是水。——[唐]青原惟信禅师 古今之成大事业、大学问者,必经过三种之境界:“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此第一境也。“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此第二境也。“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此第三境也。——王国维《人间词话》 ——题记 阅读《理想课堂的三重境界》最喜欢前言中的那一句:放弃漫步,练习舞步——用新教育有效教学框架约束自己、规范自己,以期达到教育的自由之境,即从心所欲而不逾矩。 有幸拜读了干国祥老师的《理想课堂的三重境界》,读其书,如听其课,其语文课堂,有如坐看行云流水之闲适惬意,又如雷霆万钧般敲醒我几乎沉睡的灵魂,听生命开花的声音,听生命欢唱的声音,仿佛这不是课堂,而是大自然的一幅幅画卷在孩子们的心灵慢慢舒展,一切都那么自然、和谐,润物无声,水到渠成。干老师深厚的文学积淀,对教材的把握、挖掘、拓展,对课堂的驾驭、对学生的引领,让我叹服。 一、理想课堂的三重境界 我们老师听课时往往会看到这样的课堂:课上老师激情饱满,学生小手如林,兴趣盎然,一节课的教学就在这样的氛围下落下帷幕。这样的课堂成了老师和学生共同的才艺展示会,那么像这样的课堂是不是理想的课堂呢?这种课堂只能称之为流于形式的表演课。而怎样的课堂才是理想的课堂呢?干国祥老师的《理想课堂的三重境界》给出了自己的回答——它以扎实的教育理论为根基,以深厚的文化底蕴为养料,以大量真实的课堂教学案例为土壤,提出理想课堂的三重境界:第一重境界是落实“有效教学框架”规定的教学内容,即通过“有效教学框架”

词语教学的三重境界

词语教学的三重境界 ——郑俊红 一、词语教学的现状 1、从教师教学情况分析: 如:《小虾》的教学片断: 师:请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课文。 师:我发现有些词语比较难读 (课件出示:大缸、漏过、空隙、撒落、甚至、青苔、竹荫、钳子、立即、一副、搏斗、猛烈、小卵)。请大家齐读一遍。 (学生齐读词语) 师:快来读读,课文对小虾的哪些描写最能吸引你?边读课文边找出来。 这个教学片断,大家不难看出,教师在教学《小虾》的初读环节时,只是让学生齐读一遍词语便过了,不少中高年的语文教师认为,小学生到了中高年级已经初步具备了自学的能力;词语完全可以交给学生去自学,无须在课堂上浪费时间。于是,像这样忽略词语教学的现象出现。甚至有的老师还避过词语教学直奔文本讲解,又或是一读音、二记形、三解词老调重弹。这可是当今偶有的词语教学现状,这样的词语教学,只会让学生觉得索然无味。 2、从学生的习作水平分析:从学生在作文中我们也会看到大量词语使用不当的现象。 3、从学生的考试情况分析:每次单元考,学生在“看拼音写词语”、“选词填空”、“按要求写词语”等题目上,正确率是85%左右,错误的原因大多是写出错字、别字,又或是个别学生对词语理解存在问题,以致于无法正确使用词语。可见,学生对词语的理解和感悟、积累和运用是存在着问题。 二、词语教学的反思 看到这一系列的现象,我们不禁反思:为何经过几年的学习,我们的学生对词语的掌握会是如此不扎实?怎么办?语文教学的实践

告诉我们,关键词语理解得越充分,课文理解就越深刻,学生掌握得越牢固,学习成绩就越理想。因此,词语教学是语文教学的关键与基础,中高年级更应该重视词语教学。那么名家的眼中词语教学又是什么? 1、名家眼中的“词语教学”。 苏霍姆林斯基认为:儿童最初是通过词语来认识世界。让词在儿童的意识里活起来,欢蹦乱跳,使词成为儿童掌握知识的工具。 薛法根认为:词语只有在具体的语言环境中,在具体的故事情节中才具有丰富而恰当的含义,才有生命的活力,才是有血有肉的。 叶圣陶老先生曾经指出:语文就是语言文字。因此,理解和运用语言是语文课的主要任务,也是衡量课堂教学是不是语文课的主要标尺。 三、词语教学的三重境界 既然词语教学如此不容忽视,那么,中高年级如何进行有效的词语教学呢?我认为可以沉入词语教学的三重境界,第一重境界就是老师教学的境界。 老师在进行词语教学让学生理解词语是要讲究方法与策略。词语教学方法与策略可以说是琳琅满目。如:还原语境法、区别比较法、操作演示法、适度追问法、联系上下文理解法、借助词典理解法等等, (一)、还原语境——词语教学的唯美境界。 虽然词语教学的方法有很多,但是教学要因课而异,采用不同的教学方法。这些教学方法要遵循学生的认知规律、思维特点,词语教学更有效的。今天,我着重给大家介绍还原语境法。 ★1、营造情境,感受意境美。 在语文教学中,有许多富有描述性的词语,它们具有很强的表现力,能够营造出震憾人的情感语境。在教学中,教师要善于挖掘这些词语,营造情境,使学生融入词语所描绘的情境之中,在感悟中感受到词语的意境美。 如:王崧舟老师教学《二泉映月》时,让学生去细心体会“一泓清泉”、“静影沉璧”两个词。 师:你看,你看,在泉水当中,你看到了什么?看啊:一泓清泉,静影沉璧。你闭上眼睛看:一泓清泉,静影沉璧。看到了吗?看到了吗?你看到了吗?

文本解读的三重境界

文本解读的三重境界 浙江省台州市实验小学赵永攀 著名特级教师,中国小语教学的新生代人物孙双金老师在谈对文本解读的重要性时首先提出,“上好语文课,解读文本是第一步”,不但要解读文本的“字面意”,更要体味文本的“字中意,字外意”。也有人认为文本的解读大体上是一个“由一般性阅读、细读到解读(即批评性阅读)组成的相互联系、逐步深入的过程”。由此,笔者想到宋代禅宗大师提出参禅的三重境界:参禅之初,看山是山,看水是水;禅有悟时,看山不是山,看水不是水;禅中彻悟,看山仍是山,看水仍是水。解读文本的过程不也正是如此吗? 看山是山,看水是水 “看山是山,看水是水”是指一个人最初对事物的认识。人家告诉他这是山,他就认识了山;告诉他这是水,他就认识了水。对于解读文本,我们也必须经历这样一个过程。抛开一切参考资料的束缚,潜心会文,反复诵读,读懂文章的内容,读出文章的情感,读出自己对文本的独特体验。 一、紧扣文章题目。 题目是文章的“眼睛”。文章的题目往往与文本的内容有十分密切的关系。有的点明的文章的主要内容,有的暗示了文章的中心思想。从文章的题目入手可以大致推测一下文本的内容,这样就能较快的进入文本的内容的解读,为深层次地解读奠定良好的基础。我自己在多年的语文教学中一直从题目入手,也让学生学会分析文本的题目,从中感知文本的初步内容或文本的基本思路。这也是敲开文本之门的第一步。 例如在六年级课本中有一篇课文是《将相和》。从这个题目中我们可以解读出以下内容:1、这是一篇历史题材的故事;2、将是武官,相是文官;3、“和”是和好的意思,既然现在和好了,那么他们之前一定有过矛盾。从中也可以产生以下几个问题:1、“将”“相”分别是谁?2、造成将相不和的原因是什么?他们又是怎样和好的?简单的三个字,可以使我们得到解读文本的第一手材料。我们也可以循着这个思路去指导学生解读题目。 二、反复诵读文本。 特级教师于永正曾说:“课前,老师得先和文本对话,即钻研教材。只有把教材把握好了,才能和学生交流。我备课没有什么决窍,只是翻来覆去地诵读、默想,当读出自己的理解、情感,读出文章的妙处,读出自己的惊喜时,我便走进课堂。”的确,读书是教师感悟文本的重要途径,只有通过反复诵读才能发现课文的内涵所在。 中国古代有一种读书方法,叫“素读”。这种方法是不追求讲解的精深透彻,完全按照作者的思路来,把作者的思想吃透,在反复的朗读中自悟自得。叶圣陶先生也曾说:“作者思有路,遵路识斯真”。这里的“真”首先就是作者在文章中欲要传达的思想或创作意图,这里的“路”就是文章中作者的行文思路,亦即文章的脉络。一篇文章,我们除了站在作者的角度朗读之外,还应该站在编者的角度去朗读。编者编写小学教材时,遵循了儿童的认知特点和儿童的心理发展规律,是经过精心编排的。我们在朗读时要考虑编者编排此文的意图,把握文本的重难点。

内训师修炼的三重境界

内训师修炼的三重境界 一般而言,企业内训师要成为一个真正优秀的“师者”,需要三重境界的修炼。即,企业讲师、企业教练和企业牧师。第一重境界:做一个优秀的企业讲师(Training) 企业讲师训练是企业内训师实现从讲师到牧师跨越的起点 和基础。企业讲师更多的任务是培训(Training),而培训的核心内容是通过讲师对学员进行知识、方法等内容的传授与训练,以使学员掌握解决问题的方法(对事)。 因此,企业讲师主要以传递知识,讲授方法和技术为主。一般由公司从业务骨干中选拔培养,讲授自己的专业或专业的相关领域。通常的修炼课程是TTT(Training to trainer),侧重于讲师演讲与呈现技巧、授课方法、课程开发等方面的训练。 企业讲师是企业内训师队伍中的核心骨干力量。根据凯洛格内部讲师的胜任能力模型,内部讲师又可以分为初中高三级: 其中,初级讲师的核心能力要求侧重于讲师的演讲能力和呈现技巧,以重点讲授知识、技能等类课程为主。如,产品知识、商务礼仪、现场(5S)管理等。 中级讲师的核心能力要求则侧重于讲师感染力塑造、课程设计、课程开发与二次开发等方面能力的提升,以重点讲授企业文化、管理技能、素质训练等类课程为主,并能够对外部

课程或公司标准化课程重新解构后进行二次开发,以内化为更符合公司实际需要的有效课程。 高级讲师的核心能力要求是讲师的魅力塑造与思维拓展能 力的提升与训练。高级讲师以重点讲授思维拓展、管理方法等类课程为主。更重要的是,能够作为某一领域的专家带领学员针对某一课题进行研讨和训练。 第二重境界:从企业讲师(Training)到企业教练(Coaching)什么是企业教练?何谓“教练技术(Coaching Technology)”? 教练的提法最早由英文Coach翻译过来,Coach在英文里是马车的意思,马车不能告诉当事人去哪里?但当事人可以告诉马车你要去哪里,马车可以协助你到那里。因此,一个好的企业教练就是通过与学员(被教练者)建立一个相互信任的关系,协助学员订立目标,激励学员在工作业绩和日常生活中都力争最佳,将学员优点发挥到高峰,并获得非凡成就,而不是将焦点集中在修改缺点上。教练技术核心内容是以人为本。即,教练以中立的身份用技巧反映学员的心态,使对方洞悉自己,并就其表现的有效性给予直接的回应,令对方及时调整心态、清晰目标以最佳状态去创造成果。其目的是有效地将人力资源转化为生产力。这也是内部讲师要修炼的第二重境界。 要实现从企业讲师到企业教练的转变,需要进行四个方面的

马克思主义的社会和谐思想 测试答案

测试成绩:100.0分。恭喜您顺利通过考试!单选题 1. 下列哪个不是指日常用语中人自身的和谐: √ A和气生财 B和衷共济 C家和万事兴 D心平气和 正确答案: C 2. 小康社会有哪些特点: √ A财产私有 B生活宽裕,上下有序 C社会理智文明 D以上都正确 正确答案: D 3. 公正即和谐的思想是谁提出的: √ A梁启超 B柏拉图 C孙中山 D毛泽东 正确答案: B 4. 谁进行了空想社会主义的的实验: √ A欧文 B傅立叶 C柏拉图 D以上都不对 正确答案: A

5. 马克思和恩格斯和谐社会的基本内容包括: √ A揭示了社会的本质、发展的动力和发展的规律 B阐明了未来和谐社会产生的必然性、基本条件和基本特征 C揭示了社会系统内部各种要素的普遍联系和相互转化的规律 D以上都包括 正确答案: D 6. 马克思所说的社会的基本结构包括: √ A经济基础 B上层建筑 C意识形态 D以上都包括 正确答案: D 7. 资本主义社会的矛盾主要有: √ A生产资料由私人占有 B社会两极分化,贫富不均 C人发展的异化,畸形发展 D以上都包括 正确答案: D 8. 资本主义社会里,变革资本主义旧制度、创建新社会的主体力量是: √ A无产阶级 B劳动人民 C以上都包括 D以上都不对 正确答案: C 9. 未来和谐社会的最高境界是: √ A没有贫富差距

B自由人的联合体 C没有战争 D以上都不对 正确答案: B 10. 马克思恩格斯辨证唯物主义思想揭示了: √ A社会结构中的各种关系间辨证关系 B人与社会、自然之间的辨证关系 C人自身发展的各种辨证关系 D以上都包括 正确答案: D 11. 馬斯洛提出人的基本需要包括: √ A生理需要、安全需要 B社会归属需要、尊重的需要 C自我实现的需要 D以上都包括 正确答案: D 12. 自由全面的发展内涵有: √ A人们的能力和潜能充分发挥 B人的各种需要不断得到满足 C人的社会关系日益丰富 D以上都包括 正确答案: D 13. 中国共产党处理与各党派之间的基本方针不正确的是: √ A和谐相处 B互相监督

《理想课堂的三重境界》学习心得

《理想课堂的三重境界》学习心得 在学校安排的教科研活动月期间,我认真学习了干国祥老师的《理想课堂的三重境界》一书,收获颇丰。使我充分领悟到了理想课堂的三重境界以及如何打造理想课堂。 理想的课堂,简单的说就是最大可能地促进、实现学生每个个体的学习,这是有效教学的追求,也是将课堂的注意力从教师的教转变到学生的学的关键所在。它包括三重境界:第一重境界:落实有效教学框架;第二重境界:发掘知识的内在魅力;第三重境界:知识、生活与生命的共鸣。 众所周知,课堂是师生共享的人生体验,是师生共度的生命旅程。课堂教学是实施素质教育,培养创新型人才,实现学校内涵发展的主渠道,是打造学校核心竞争力的关键。那么如何打造理想的课堂呢? 一、真正认识师生角色的正确定位。 教育是唤醒与点燃,教育是服务与引导,课堂上教师要教给学生终身学习的方法(不仅教给学生知识,更要教给学生学知识的方法)即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 既然课堂是师生的,那么理想课堂就必须是师生互动的课堂,就必须真正认识师生角色的正确定位。有人把教师和学生之间的关系比喻成电脑和U盘的教师“高速USB接口在课堂上教师面对的是学生,如果教师不了解学生,就很难

找到把知识和技能教授给学生的“高速USB接口”,因此,有没有学生的真心配合,能不能读懂学生,几乎就是你课堂教学的成败关键。 教师在课堂上的角色就不是单纯的给与者,而应该是获取方法的引导者。教师因学生的存在而存在,教师是课堂上学生学习的仆人,是为学生学习服务的。教师的主要作用就是“点燃学生心中的火炬,使其自己燃烧起来”,让学生由被动学习变为主动学习。 二、根据学情设计教学。 课堂并不是证明教师优秀,而是帮助学生变得更加优秀。因此教法如何设计取决于教师能否把握住学生的兴趣点,从学生的兴趣点出发,设计学生喜欢的学习方式,学生学习的兴趣自然高,学习效率也就高了。课堂上教师要不断观察学生的学习状态,发现学生累了或不感兴趣,思维不活跃了,要及时调整自己的教学方式和内容;课堂上要明确学生的学习在哪里出现了障碍、在哪里需要拓展、在哪里需要升华时,教师才有针对性地加以扼要的补充、精当的点拨。 三、设计好问题导学 解决问题是技术性的,而解决问题则是革命性的。课堂并不是讲授学科知识,而是帮助学生学习学科知识,所以课堂上能否提出适合学生的问题是一节课成功与否的关键。问题的设计要有兴趣,能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不能单纯的就课本问题出几道题。好的问题

社会和谐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属性

社会和谐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属性 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指出:“社会和谐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属性”。这一论断是对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思想的重大理论创新,是我们党对社会主义本质认识的深化和发展,表明我们党对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规律的认识达到了一个新的高度。深刻领会这一论断的科学内涵,对于全面把握党中央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战略思想,自觉推进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建设实践,具有重大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社会和谐”,是人类对未来理想社会的美好追求。我国历史上就产生过不少有关社会和谐的思想。比如,孔子说过“和为贵”;墨子提出了“兼相爱”、“爱无差”的理想社会方案;孟子描绘了“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的社会状态。在西方,古希腊思想家就我做出了“和谐即最美”的界定。19世纪的空想社会主义者则对未来的和谐社会作过大量的描绘。1948年,马克思恩格斯在《共产党宣言》中对圣西门、傅立叶、欧文等空想社会主义者的著作和有关主张给予了肯定,明确指出“提倡社会和谐”是“它们关于未来社会的积极的主张”。 中国共产党在领导人民建设社会主义的历史进程中,始终注意把社会和谐同社会主义的本质规定联系起来进行思考和探索。建国后不久,毛泽东同志曾明确提出要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充分调动建设社会主义的积极因素,最大限度地化消极因素为积极因素,认为这是社会主义社会必须牢牢把握的政治生活主题。改革开放新时期,邓小平同志在总结国内外社会主义实践的历史经验教训的基础上,创造性地提出了社会主义本质论,明确指出:“社会主义的本质,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这实际上就把实现社会和谐纳入了社会主义本质的范畴。江泽民同志在2001年的“七一”重要讲话中,结合新的实践明确提出,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是马克思主义关于建设社会主义新社会的本质要求”。这为我们党从社会主义本质的层面思考社会和谐问题进一步打开了视野。按照唯物史观,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与实现社会和谐是互为一体的。马克思指出,人的本质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人的全面发展,说到底就是人的社会关系的全面发展。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一定意义上就是不断健全、完善和优化人的社会关系。社会和谐的程度越高,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的关系越趋于合理,促进人的全面发展这一社会主义新社会的本质要求就体现得越充分。可见,“社会和谐”是科学社会主义的题中应有之义,“社会和谐”的理念和目标,是科学社会主义的本质规定,是社会主义文明发展的更高境界和奋斗目标。 从重视社会和谐到明确提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反映了我党对社会主义本质的新认识新发展。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的进程中,邓小平科学地回答和揭示了社会主义的本质,“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在邓小平理论指导下,我们党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实践中,敏锐而又深刻地把握和认识“社会和谐”与“和谐社会”的重大课题。实践在发展,认识在深化。在新形势下,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作出的关于社会和谐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本质属性的重大判断,与我们党以往形成的关于社会主义本质的认识成果是一脉相承的,同时又在继承前人的基础上作出了新的理论创造。这个重大判断,反映了新世纪新阶段我们党治国理政的核心理念,不仅丰富了我们党关于社会主义本质的理论,而且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提供了强大的理论武器。 社会和谐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属性,这个重大判断符合我们党立党为公、执政为

课堂教学的三项任务和三重境界

课堂教学的三项任务和三重境界 任何教师在课堂中都要实现三项任务,与这三项任务相对应的是课堂教学的三重境界。 教师在课堂上的第一项任务是提供信息(Informing)。在当代网络社会,这个任务可以说是越来越轻了,也可以说是越来越重了。一方面,相对于过去,现在利用各种各样的检索手段找书找资料很容易。另一方面,不仅教师找资料容易,学生找资料也很容易,甚至更容易,因为他们获取信息的手段可能比教师还要多一些。所以从这点来讲,教师在课堂上要完成提供信息这项任务就相对越来越难了。在课堂上教师说错一个数字或说错一个年份,学生都可以在手机上查证并很快就能发现。历来以知识的权威性为基础的师道尊严,受到了严峻考验。 教师在课堂上的第二项任务是加深印象(Impressing)。与三十年前相比,加深印象可以说更容易了,因为现在教师在课堂上可以运用的技术手段要比以前多,如视频演示、虚拟现实、演讲术、传播学等。但从另一个角度说,现在在课堂上要想加深印象,其实又更难了。因为现在学生的兴趣点要比我们这一代读书时多得多,他们注意力容易被分散。因为能激活他们兴趣点的事情实在是太多了。这样在上课的时候,如何让学生专注地听讲而不是看手机、浏览网页、偷偷进行在线对话对教师是一个大考验。 教师在课堂上的第三项任务是激发灵感(Inspiring)。让学生不仅获得信息、记牢知识,而且可以探索创造,在当代社会的技术条件下,这个任务其实更困难了,因为“激发灵感”这种工作,本来就不像“提供信息”和“加深印象”这两种工作那样与技术条件关联密切。孔夫子和苏格拉底既不用视频演示,也不用虚拟现实,但他们对学生灵感的激发,两千多年来给世界带来了深远的影响。 根据笔者的体会和观察,教师在课堂上要完成这三项任务,最重要的条件是活生生的教师本人。站在学生面前的教师,不仅要向学生呈现一系列结论,而且也要向他们展示得出这些结论的过程。学生通过对这个过程的了解,不仅获得了信息(what),而且得到了证据(why),同时也学到了方法(how),甚至更新了自我(who)。这个过程不应该只是教师单方面的展示,而应该是由教师带领着学生一起参与的。教师在课堂上不仅只对学生说话,而且与学生一起对话,而

人教部编七年级上册语文 第6单元 第19课 《皇帝的新装》文本解读的三重境界

《皇帝的新装》文本解读的三重境界 《皇帝的新装》是19世纪丹麦著名的童话大师安徒生初期创作的童话作品,写于1837年,是他最著名的童话之一。《皇帝的新装》是安徒生从中世纪西班牙的一个民间故事移植过来的。它最早见于14世纪堂·曼纽埃索的《卢卡诺伯爵》的第七章,说的是一个国王被人整治的故事,篇名即《赤身裸体的国王》。故事梗概是这样的: 从前有三个流氓来见一位国王,说他们是织布的能工巧匠。他们特别会织一种料子,这料子人人都能看得见,只要他有一个世人公认的父亲,他又真是这个父亲的儿子。但谁要不是他想像中的父亲的儿子,那他就看不见。这使国王大为喜欢,因为他以为借着这种纺织品的帮助,可以知道自己的王国里,哪些人是法定父亲的儿子,哪些人不是。这样,他便能调整王国中的许多事情。因为在摩尔如果他们不是父亲真正的儿子,便不能继承他们父亲的遗产。于是他下令召那三人进宫来工作。三人告诉国王,确保不搞欺骗,可以把他们锁在皇宫里,直到织完那段料子。这使国王非常高兴。国王由于对新布的“图案”和“色彩”什么也看不出,被一种死亡般的恐怖震惊了,因为他相信他不可能是他认作父亲的那位国王的儿子。他穿上了那看不见的衣服,骑着马在城中巡游,亏他运气好,那时正是夏天。最后是一位照管御骑而自身又不担心损失什么的黑人走到国王跟前,说出了真话。 大约在我四年级的时候,那还是七十年代中期,一个文化贫瘠的年代,一个外来文化匮乏的年代,也不知道怎样的来源,我知道了这个故事,从此,改变了我在班级中地位,下课后,小伙伴们都围着我,听我讲《皇帝的新装》,但我似乎很难完整讲述,或许故事情节对于一个10岁左右的孩子,是过于曲折了些,为了敷衍小朋友,我说,明天继续吧。 第二天,小朋友就缠着我继续,他们甚至认为我故意“卖关子”,于是向我行贿,大概是草稿纸之类的,那年月草稿纸十分稀缺,有的用作业本没有用完的最后几张纸、有的是作业本的封面,更多是家长花8分钱买一张白纸,裁成32开的样

企业管理的三重境界

企业管理的三重境界 企业管理的三重境界: 从“无”到“有”,再从“有”到“无”。 第一重境界:“无” 此时的“无”,是真正的“无”,无产阶层,创业者面临的是“一片荒无”的景象,无资金,无订单,无优势,无人气,无管理……就象大多数初涉职场的“草根”,无房,无车,无钱的“三无青年”。 对于大多数创业者来说,创业初期真是太多的辛酸与无奈,“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的无限惆怅与感慨。 创业初期,企业在创业初期最大的挑战就是“预防企业倒闭的风险”,根不谈不上管理,也请不起专业的管理人才,管理团队的创建更是难上加难。销售、技术、财务、生产、质量、物流、人事等都由创业者(老板)自己担任,甚至集总经理、基层干部、采购员、业务员、杂工等多种职位于一身,真可谓是“能者多劳,劳而无功,事倍功半”,顾此失彼,压力重重,蹒跚学步,负重前行。 对于一个优秀的创业者来说明,在外在物质真“无”的阶段,优秀的创业者的精神世界是最富有的,具备坚忍不拔的意志,远见卓识的战略眼光,勇于创新的技术,废寝忘食的工作,耐得住寂寞与清贫,远离繁华与喧嚣。 第二重境界:“有” 此时的“有”,是真“有”。经过几年甚至更多长时间的打拼,企业开始进入快速发展阶段,事业如日中天,有订单,有资金,有技术,

有人气,有管理…..总之,当初期盼已久的梦想基本实现。 企业在第二重境界“有”的核心是企业的规范化管理和标准化管理,才能确保企业基业长青,确保企业持续健康发展。 有些企业表象上看似“有”,实则还是停留在真“无”的第一重境界,主要体现在以下“无”的状态: 1、无明确的工作目标; 2、无严谨的工作计划; 3、无系统的运作流程; 4、无具体的管理标准。 工作目标:财务指标,非财务指标(绩效指标/KPI指标)。 工作计划:年度经营规划,月度工作计划,周工作计划,日计划(日排程)。 运作流程:企业运营的价值连接流程(输入与输出),运营流程,生产运作流程,质量管控流程,物流体系流程,人力资源模块流程,产品开发流程等等。 管理标准:员工手册,管理规定,岗位说明书,作业指导书,工艺卡等等。 有管无理:为管理而管理,企业管理流于形式,企业内部资源(人、财、物等)没有有效利用,企业管理效率低,管理效果差。 关于企业管理的理论真可谓包罗万象,汗牛充栋,智者见智,仁者见人仁。 有些人认为,管理的越规范,企业就死得更快;还有些人认为,

《理想课堂的三重境界》的读后感

《理想课堂的三重境界》的读后感 古今之成大事业、大学问者,必经过三种之境界:“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此第一境也。“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此第二境也。“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此第三境也。——王国维《人间词话》 ——题记 阅读《理想课堂的三重境界》最喜欢前言中的那一句:放弃漫步,练习舞步——用新教育有效教学框架约束自己、规范自己,以期达到教育的自由之境,即从心所欲而不逾矩。 有幸拜读了干国祥老师的《理想课堂的三重境界》,读其书,如听其课,其语文课堂,有如坐看行云流水之闲适惬意,又如雷霆万钧般敲醒我几乎沉睡的灵魂,听生命开花的声音,听生命欢唱的声音,仿佛这不是课堂,而是大自然的一幅幅画卷在孩子们的心灵慢慢舒展,一切都那么自然、和谐,润物无声,水到渠成。干老师深厚的文学积淀,对教材的把握、挖掘、拓展,对课堂的驾驭、对学生的引领,让我叹服。 我们老师听课时往往会看到这样的课堂:课上老师激情饱满,学生小手如林,兴趣盎然,一节课的教学就在这样的氛围下落下帷幕。这样的课堂成了老师和学生共同的才艺展

示会,那么像这样的课堂是不是理想的课堂呢?这种课堂只能称之为流于形式的表演课。而怎样的课堂才是理想的课堂呢?干国祥老师的《理想课堂的三重境界》给出了自己的回答——它以扎实的教育理论为根基,以深厚的文化底蕴为养料,以大量真实的课堂教学案例为土壤,提出理想课堂的三重境界:第一重境界是落实“有效教学框架”规定的教学内容,即通过“有效教学框架”表格,将课堂教学过程细化成若干步骤,具体到每一分钟师生同步该做什么,怎么做,让师生有条不紊,循序渐进。第二重境界是发掘知识的内在魅力,是学生重现探索知识的神奇过程。第三重境界是实现课堂知识、师生生活与生命的深刻共鸣。 1、实现三重境界的基础——有效的教学框架 教学框架体现了教什么和写什么,怎么教和怎么学的两大教学元素,是一个既能帮助我们有针对性地描述课堂,又能帮助我们反思课堂、讨论课堂的基本结构模型,它的作用是让所有参与课堂的人——教学双方都有一个统一体系可参照,所要实现的,是一个极为远大的理想:让教学扎实、有效、有生命活动。它将课堂教学清晰地划定为若干板块,并在每一大板块及核心部分的不同小板块叙述后,注上本板块的要解决的目标序号及可能所需时间。让每一分钟都有所计划,都不被老师随意的、漫不经心的讲解所取代。最影响我的是“左手教,右手学”的教学板块,真正体现了课堂大

第三课 道德是人生发展、社会和谐的重要条件

第三课道德是人生发展、社会和谐的重要条件 学习目的和要求: 1、认知 了解道德的特点和分类,理解公民基本道德规范以及家庭美德、社会公德的主要内容,理解加强个人品德修养的重要意义。 2、情感态度观念 认同道德基本规范,以遵守道德为荣、以违背道德为耻,认同加强个人品德修养是人生的必修课。 3、运用 自觉践行公民道德基本规范,做有道德的人。 教学重点: 1、公民基本道德规范 2、社会公德基本规范的主要内容 3、加强个人品德修养是人生的必修课 4、良好道德促进人生发展 5、高尚道德推进社会和谐 教学难点:

1、家庭美德基本规范的主要内容 2、良好道德促进人生发展 3、高尚道德推进社会和谐 教学方法: 启发式讲解、讨论法、阅读分析法、案例分析法等结合并用。 教学时间安排: 2课时。 教学主要内容: 一、恪守道德规范加强道德修养 (一)我国公民的基本道德规范 社会生活离不开道德。道德以善恶为判断标准,以社会舆论、内心信念和传统习俗等来维系。道德的内容因时代的不同会有所变化。 团结友善、勤俭自强、敬业奉献。公民基本道德规范,既是对中国优良道德传统和中国革命道德传统的继承与弘扬,又体现了新的时代条件下对道德建设的新要求。

维护祖国的独立和统一、尊严和荣誉,为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国家做力所能及的贡献;要求我们自觉遵守国家法律,依法行使公民权利和履行公民义务。 场所,能够讲文明、懂礼貌、守规则,行为得体;讲诚实、守信用。诚心待人,诚信处事。。 与人为善、友好相处、互相帮助。 活作风,发扬自力更生、奋发图强、开拓创新、积极进取的精神。 职守,精益求精,克己奉公,造福社会。 倡导为人民服务的道德观,就要把为人民服务的思想贯穿于各种具体道德规范之中。在为人民服务中,包含了“我为人人,人人为我”的思想。

文本解读技能

现代文文本解读技能 吴景松 现代文阅读是中学语文教师最基本的能力,也是语文教学的重头戏。文本解读能力是语文素养中最重要的能力之一。高水平的文本解读技能必须建立在深厚的学识积累、广泛的阅读经验、缜密的思维水平、强烈的感悟能力以及健康的阅读心理的基础上。恰当的运用阅读技巧,有助于我们准确、深入的解读文本,提高阅读的效益。 一、文本解读技能在现代文阅读中的作用 现代文阅读有三个境界:读懂、读深、读透。这三个境界层层深入,完整地体现了阅读的层级和规律。合理的运用阅读技巧,有助于正确的、富有个性的解读文本,实现阅读价值,领悟到阅读的旨趣,达到理想的阅读境界。 1、读懂。文本是运用某种语言文字写成的文稿,作者借用文本表达自己的思想感情、对事物的看法或介绍某些知识等。文本一经形成,就具有其客观意义,具有其语言形式所承载的客观内涵。因此,阅读必须把文本所承载的信息及其承载的方式弄懂,读懂也就成了阅读最基本的要求。 2、读深。文本中的语言是对社会生活的模拟符号,是社会生活的物态化的反映和表现。文本本身不是社会生活,不是物质,语言具有间接性。尤其是文学作品的语言,具有含蓄性,富有隐含信息。所谓读深,就是要透过语言符号系统的表层,发掘出文本深层的本质性含义和隐含信息,实现读者阅读状态与文本状态的同质同构。 3、读透。“读透”与“读深”具有相似性,但又有很大的不同。“读深”侧重于理解、感悟文本本身的信息,包括明示信息和隐含信息。而“读透”则要求读出文本之外的信息,所谓“言外之意”、“物外之象”、“画外之音”,也是司空图所说的“超以像外,得其环中”;“读透”还要求读者在阅读中读出自我,读出更广、更深层次的含义来。“读透”又有三种境界—— (1)透彻领悟。这是一种与“读深”相近似的境界,就是把文本信息彻底、深透的把握住,并有自己的感悟和符合情理的思考。 (2)力透纸背。所谓“力透纸背”,就是要深刻的领悟文本的潜台词,作者含蓄地隐藏在字底下的意思,以及作者尚未感悟、意识到的东西。“力透纸背”

文本解读三境界

【专题名称】初中语文教与学 【专题号】G351 【复印期号】2011年03期 【原文出处】《中学语文教学参考》(西安)2010年10期第21~22页 【作者简介】汪昌友、吴晟民,湖北宜都市陆城一中。 【关键词】EEUU 一般意义的文本解读属于“纯个人”解读(曲解和误解都无所谓)。作为教材的文本解读与一般意义的文本解读存在着本质的区别,因为教材承载着更多的公众教化功能,包括文字层面、文学层面、文化层面、文明层面等,涵盖主体个性和社会共性两个维度,同时义不容辞地调和着个性与共性的和谐共处。 因此,作为教材的文本解读不仅要发散思维,彰显多元解读(诸多可能的信息组),而且要基于核心价值做聚焦性思维,凸显主题解读(特殊示意的一组)。既要克服肤浅的多元的盲视,又要避免过度诠释的洞见。 笔者就课堂中的文本解读进行长期观察,借用邵雍《观物外篇》中“以目观物见物之形;以心观物见物之情;以理观物见物之性”之说,把当下的文本解读状态归结为三种境界。 第一境界:以目观物,盲人摸象 以目观物,往往只是浮光掠影,课堂观察表现为“浅”。经常以两种态势呈现:一是罗列文本中“诸多可能的信息组”。如关于《春酒》,师生共同解读出下列元素——风俗美、人情美、童真童趣、母爱、民风民俗。在整个解读过程中,没有“观大略”,只有“局域打探”。笔者感觉学生就如盲人摸象一般,文本的各个元素如“柱”,如“墙”,如“扇”……在此基础上,老师强加给学生“琦君笔下的‘春酒’已不仅仅是春酒,而是那久久不能忘怀的故乡的风俗美,人情美,春酒是记忆中家乡的味道,是作者思乡情结的寄托,是生生不息的民族根”。课堂中的解读“质壁分离”。 二是布陈各种题材的“物质性”。教材解读如“水果拼盘”,一般只停滞在“色泽、形状”层面,“香、味”层面都不曾品味,更不曾深究其来龙去脉、身价、声誉等。如《端午的鸭蛋》,教师引领学生对其“色美”“味美”“形美”进行了解读。除此之外,老师还让学生明白,作者对鸭蛋不仅从正面进行了直接的描绘,还采用了不露痕迹的侧面烘托的写作手法。至此,物质层面上的鸭蛋就从语言的朗读、鉴赏及表达的技巧等三方面进行了解读。类似这样的解读就是“以目观物”。 第二境界:以心观物,按图索骥 以心观物就是主观先行,或基于情感定位之后的解读,或纯粹凭借自己喜好随意解读。课堂观察表现为“偏”。笔者曾经观察一位老师的课堂《罗布泊,消逝的仙湖》。媒体呈现的视觉冲击,如泣如诉的背景音乐,执教老师的演讲:我震撼于罗布泊前后的巨大反差,几乎拍案而起,“一定要追查罪魁祸首!”遗憾的是,执教老师此刻脱口而出:“人类啊是这个悲剧的制造者。”当时我就写下了这样一句感想:“没有庭审的决断。”追查凶手的过程应该有严肃的态度、严谨的思辨、严密的逻辑,有了这样的解读准备,引领学生探寻“悲剧的根源”才能够心服口服,入心入髓。 我们解读文本往往有“按图索骥”的陋习。把“文本”“教参”当作“图”,亦步亦趋地寻“骥”(主题)。用这种方法解读文本呈现两种现象:其一,有些教师长期以来备课只读教参,根本没有先读文本的习惯。“教参是鸦片”(叶圣陶),让不少教师形成了思维的惰性,对文本缺乏独立的有深度的思考。其二,以教师的身份功利性地肢解文本,仅仅就文本的文字符号机械解读。 笔者曾在全国优质课观摩中注意到这样一个细节,一位老师对胡适先生《我的母亲》这样解读:角度一:母亲;角度二:后母;角度三:婆婆;角度四:妇人。当从角度四解读时,(选文为“我家五叔是个无正业的浪人,有一天在烟馆里发牢骚,说我母亲家中有事总请某人帮忙,大概总有什么好处给他……”)强调母亲面对侮辱有刚气。这没有错,但是不应该把“寡妇”解读为“妇人”!虽然两者都是女人,但是我们细细品位,就会发现“寡妇”的生存比“妇人”艰难。一方面,“寡妇”孤苦无助,办事难度大;另一方面,“寡妇”处境艰难,“寡妇门前是非多”。这样一改,令母亲的刚气品质褪色不少。第三境界:以理观物,一叶知秋 林语堂说:“真正有益的读书,便是引领我们进到这个沉思境界的读书,而不是单单去知道一些事实经过的读书。”因此,最有效的文本解读应该是以理观物。 我们不妨用钱钟书在《中国诗与中国画》中的一个比方来解释“以理观物”,即“好比从飞沙、麦浪、波纹里看出了风的姿态”。文本呈现的往往是“飞沙、麦浪、波纹”,这些都是表象,而且浅显直白,无需在这个“学生已知”的疆域左冲右突。文本解读强调“准度”“深度”“广度”,应该聚焦在“从飞沙、麦浪、波纹里看出了风的姿态”。如何做到这一点,我以为一定要做到“知人论世”与“与时俱进”并重。前者强调文本历史意义的解读,后者强调现实意义的解读。 “知人论世”地解读文本,已经达成共识并且行之有效,在此不再熬述。由于社会生活的日新月异,核心价值观也悄然变脸,所以对于文本解读强调“与时俱进”迫在眉睫。 经典是安静的,它必须等到一个好的读者才能复活。“好的读者”不仅是“知人论世”的读者,更应该是“与时俱进”的读者。理由有二:其一,“文本作者的意图是当代人不可能‘客观’地完全再现的,文本的‘原义’也是不可能完全恢复的。读者和作者之间的‘时间间距’是不可能克服的,也是不应当克服的。理解是从文本中接受有意义的东西,并把它们‘解释’成自己理解世界的方式。所以,理解文本是一个创造的过程。”(德国哲学家伽达默尔)这个创造过程,无法回避读者当下的时代背景。其二,“文本的解读是以理解、解释和建构文本的意义为目的。在解读中就必然使读者与作者以文本为媒介发生心灵碰撞和灵魂的问答。”(德国哲学家胡塞尔)在这个“碰撞”和“问答”的过程中,也无法回避读者当下的时代背景。 如何做到与时俱进地解读呢?笔者通过课堂观察发现有三种尝试行之有效。

《理想课堂的三重境界》优秀学生读后感

《理想课堂的三重境界》优秀学生读后感干国祥老师在书中提出了有效教学框架的理念。什么是“有效教学框架”?这是必须首先弄清楚的问题。 新教育有效教学框架,是新教育实验构筑理想课堂项目组在综合多门学科教学理论基础上,将最为重要的教学元素,经过反复提炼、修改、实践确定出的一个“理想课堂教学基础模型”。这样的框架它要实现的是一个远大的理想:让教学扎实、有效、有生命力。它的框架主体由下面几部分组成: 1.教材及教材解读。 2.确定教学目标。 3.有明确方向的预习。 4.严谨的教学板块。 5.对课堂上学生个体学习的预设与规定。 6.教学反思。 从上可见,“有效教学框架”其实更像是一个完整的研课过程,它将教学过程细化成了若干的步骤。从具体的表述中,我们也能感觉到这样的一个框架是科学的,是否有效,我想还应该针对不同班级的学生来设计并实施教学。只有对学生有效的,我们才可以说教学是有效的。“学的质量”是衡量一节课或者教学框架是否有效的标准。 在《理想课堂的三重境界》一书中,点击最高的词是“知识”——发掘知识的内在魅力;重现探索知识的神奇过程;知识、生活与生命共鸣。苏霍姆林斯基在《给教师的建议》一书中也强调让知识活起

来,而不是变成不能移动的重物。——遗憾的'是,我们有时候不得不碰上这样一种事实:学生在学习,在掌握知识,然而在实质上却没有精神生活。我的理解是,知识不是客观的存在,不应该窄化为认知层面。一个好的教师需带领学生去实实在在地亲历习得知识的过程,这个过程中有感动,有心动,有顿悟,有思辨,有挑战,有困惑。这一切,缘于教师高度的专业自觉、深厚的专业素养及高超的专业能力。反思自已的学习经历,很少有积极的精神活动,常常是机械地记忆理解。于是,很多的知识成为无用的货物,直至渐渐遗忘。 课堂是教育的中心,作为一名教师,要有自己的理想课堂 1、理想课堂第一重境界是:落实有效教育框架,为课堂奠定一个坚实的基础。朱永新认为:这成为新教育人进行课堂框架研究的起点。“我们希望这个框架,可以成为我们理解课堂的一个工具。”朱永新还认为:这个框架分为教学目标、预习作业、个体学生学习清单和教学板块。“预习”被朱永新称为这个框架的一大特色,我认为预习可以分为两类,一类普适性的,比如所有的阅读教学中对于教材的自由朗读,扫清生字词的障碍;第二类是针对具体的某一篇文章的。第一类预习内容可以形成常规,不需要单独布置,第二类需要在预习时,具体布置。 2、理想课堂第二重境界是:发掘知识这一伟大事物内在的魅力。 朱永新所讲的“知识”,不能理解为静态的写在书本上的知识,而要视为一个动词、一个有待重新发现的事物奥秘,以及发现这种奥秘的方法和过程。朱永新认为:优秀的课堂教学,就是要重现这一神

执行力的三种境界和三个层次

执行力一直以来是企业界广泛关注的焦点问题,无论是国际大公司还是国内民营企业,无论是生产型企业或是服务型企业。在企业界,我们时常通过报刊媒体可以了解到很多企业宏伟的蓝图、激奋的愿景、庞大的规划、创新的思路最终没能很好地得以实现,其中一个重要原因就是该企业的组织执行力出现重大偏差。因此,一个企业是否能够持续稳健发展离不开高效的组织执行力。 而做为企业的中高层管理者其所具备的执行力境界、其所创导或引导的执行力组织氛围直接关乎所在企业的长远发展,甚至可以讲起到生死攸关的关键作用。因为中高层管理者在组织架构中起到承上启下的功能,具有中流砥柱般的存在价值,其能否很好的领悟领会公司领导者的战略意图,并转化和分解成阶段性工作任务和目标,最后有效组织实施达成,就是其执行力强弱好坏的最终表现。 执行力的三种境界 做为中高层管理人员,其所具备的执行力应有三种境界,分别是“做正确的事情”、“把事情做正确”、“把事情做圆满”。每一种境界都需要中高层管理人员应具备一定的知识、技能、管理能力以及见识、经验等来支撑,而且要求越来越高,相对应的就是对企业发展的贡献越来越大。如果中高层管理人员执行力的境界不高或不好,直接结果就是劳命伤财耽误时间,从而给企业发展带来阻碍,甚至危机。 首先,做正确的事情。这是中高层管理人员执行力最基本的要求,也是首要达到的境界。做正确的事情,就是要求在开始做时,工作的方向导向就把握得很到位,做出来的工作规划计划没有偏差和失误,否则就会造成差之毫厘,缪之千里,后面做得再正确也是徒劳,反而损害更大。举个简单比方:本来要去北京,结果我等却往广州方向前往,这是南辕北辙;其实经费有限制,我等却谋划头等舱机票,这是异想天开;近期正遇高铁瘫痪,我等按之前惯例执意选择高铁出行,这叫自以为是,都属于没有做正确的事情。 因此,做为中高管理人员,做正确的事情就需要认真研究分析公司领导者的战略构想和意图,把握其中的重点和要点,并根据现实条件和状况,结合现有的资源和能力,拟定出可行性方案和计划。 其次,把事情做正确。这是中高管理人员执行力的第二个境界,也是最容易出现各种各样问题的阶段。把事情做正确,就是按照既定的工作计划和方案,有条不紊、循序渐进的组织实施,逐一实现各个阶段性任务和目标。举个简单比方:要去北京到中央电视台上节目,我等也拟定出可行性出行计划,可是一出门就有人走失找不见、到了北京只会人家听不懂的宁波话、迷路却找不见也买不到北京地图、路上分开打几辆的士人员又走散、不断有人要找厕所耽误很多时间、背包被偷没了通讯工具、开销出现超支……结果就是没把事做好,错过节目录制时间,无功而返。 因此,做为中高管理人员,把事情做正确需要在既定的工作规划基础上,进行人员的组织分工、必需的训练和宣导、必备资源的整合和备选、阶段性回顾和总结、因地制宜进行优化调整、必要的评估和奖惩等。 第三,把事情做圆满。这是中高管理人员执行力的最高境界,也是任何企业都最期望和需要的,同时也是要求最高。把事情做圆满,简而言之就是自动自发、没有任何借口、善始善终,能够基于现实的状况和条件,灵活整合和运用现有的资源,把现有的能力发挥至极致,锁定目标,不达目标誓不罢休。如同电影《斯巴达300勇士》:影片中展现最深刻的就是强大的执行力,国王列奥尼达在腹背受敌的情况下,命令希腊联军的主力迅速撤退,以保存实力。自己亲率300名斯巴达士兵面对潮水般汹涌而至的50万强大的波斯敌人奋勇迎战,一不恐惧、二不怯战,在不成功则成仁的精神感召下,他们用长矛猛刺,把长矛都折断了,又拔出佩剑劈砍,把佩剑都砍断了,斯巴达的勇士们杀退了敌人四次猛烈的进攻,最后斯巴达300勇士全部壮烈牺牲,用鲜血唤醒了世人,并将此精神永传后世。柳传志称联想为“斯巴达方阵”,王石称“万科要成为斯巴达加雅典的企业”,任正非号召华为学习“亮剑”精神,这些就并非偶然。 因此,做为中高管理人员,把事情做圆满一定是以身作则、身先士卒,明确既定的工作任务和目标并形成共识,有效选配和组织训练有素的员工,充分整合和积蓄必要的资源和能力,竭力发挥每个员工的所长,并灵活有效地组织实施,在过程把控的基础上以结果为工作导向。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