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言文翻译六字法

合集下载

1@高考文言文:翻译技巧(六字翻译法)

1@高考文言文:翻译技巧(六字翻译法)

抓关键词句,洞悉得分点
找出关键词语、特 殊句式,准确翻译
要有采点得分 的意识,洞悉 命题者想考你 什么
关键词句不落实, 就会徒劳无功
总 结
文言语句重直译, 把握大意斟词句, 人名地名不必译, 古义现代词语替。 倒装成分位置移, 被动省略译规律, 碰见虚词因句译, 领会语气重流利。
四、古代诗文阅读及名句默写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0-13题。 村落嫁娶图记 (明)顾彦夫 某岁春二月,予从事京师锦衣。周君出所谓村落图示予, 观其色,若甚爱者。请曰:“君必为我记之。”申请再三, 遂置巾笥以归。 归之岁向尽矣,尚未知是图之委曲也。有毕生者,世家 江北,备谙村落者也。工丹青,造予,予以此图质之,曰: “子之知画,犹吾之知书,敢问妇女而跨牛,何也?”曰: “此农家所嫁女也,不能具肩舆,以牛代行也。一苍头牵牛 而行,重其女,不使自控也。跨牛质矣。”“乃复有一苍头 持盖以护之,何也?”曰:“昏礼宜昏。”于昏矣,农家苦 灯烛之费,送迎以旦昼,用盖以蔽日也,亦重之也。一妪逼 牛耳以行,一翁于牛后徐徐随之,父母送其女者也。一老翁 杖而立,一老妪门而望。一童子稍长,携其幼,指而语之。 凡容色皆若郗嘘洒泣者,伤离别也。牛之前四人以鼓吹,从 事迎而导之者也。道旁二驴,次第行,骑之者,村妓也。尾 其驴
㈣调
调整语序。文言文中一些特殊句式:如宾 语前置、定语后置、状语后置、主谓倒 装等,要按照现代汉语的语法规范调整 语序。
宾语前置 ⒈夫晋,何厌之有? ⒉竹床一,坐以之;木榻一,卧以之。 定语后置、状语后置
㈤补:补出文句中省略了的内容(主语、
谓语、宾语、介词等)
例:
( 你) ⒈沛公谓张良曰:“ 度我至军中,公乃入。” (省略主语)
• 一位妇人牵着牛耳朵走,一位中年男子在牛身后慢慢地跟 着,这是父母送他们的女儿出嫁。一位老翁拄着拐杖站着, 一位老妇人倚门眺望。一个儿童年龄稍微大一点,牵着一 个年龄比他小的,指指点点的说话。他们的脸色都是好像 唏嘘流泪,这是在为离别而悲伤啊。牛前面四个人在吹喇 叭,担任的是迎接引导新娘的差事。 • 道旁二驴,次第行,骑之者,村妓也。尾其驴以掖筝琶者, 村妓之二仆也。又其股坐于小车之旁者,车人也。一皆邂 逅而回眄者也。去其林少许,将复经一林,二童子踊跃以 报。一妇人自篱而出,臂一儿,又一儿牵其裳以行。亩间 有二农夫,既锄且止,是皆见其事而谈笑者也。” • 路旁有两头驴,一前一后地走着,骑驴的是农村的歌妓, 跟在驴后腋下夹着筝和琵琶的,是歌妓的两个仆人。还有 侧着大腿坐在小车一侧的,是拉车人。这些人全都是邂逅 出嫁队伍而回头看热闹的。离开树林不远,将又经过一座 树林,两个儿童蹦蹦跳跳地去报信。一个妇人从篱笆里出 来,手臂里抱着一个小孩,又有一个小孩牵着她的衣裳走 路。田间有两个农夫,手把锄头停止了锄地,这都是看到 有人出嫁而说说笑笑的人。”

07 找准三大得分点,巧解翻译六字诀——文言文翻译题,满分攻略

07 找准三大得分点,巧解翻译六字诀——文言文翻译题,满分攻略

【2025高考一轮复习考点专题精讲】第二部分古代诗文阅读文言文阅读找准三大得分点,巧解翻译六字诀——文言文翻译题满分攻略教学目标掌握文言句子翻译题的解题技巧与方法教学重点依据两原则,掌握翻译“六方法”教学难点掌握答题方法,熟练准确解答此类题目教学过程【文言翻译·考势微解】“理解并翻译文中的句子”,就是在理解文言文句子的基础上将其翻译成现代汉语。

文言文翻译,以直译为主,要求做到“信”“达”“雅”。

“理解”包括三个层次:一是能读通、读懂并领会某一句子在文中的意思;二是能理解句子内部以及分句间的逻辑关系;三是能理解句子的内涵和深层含意。

要做好文言文翻译题,需注意翻译的重点和翻译的方法。

【文言翻译·真题体验】【2024年文言文翻译题】(2024年新高考1卷)13. 把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愿得自当一队,到兰干山南以分单于兵,毋令专乡贰师军。

(2)李陵曰“思一得当以报汉”,愧苏武而为之辞也。

其背逆也,固非迁之所得而文焉者也。

【答案】(1)我愿意亲自率领一支队伍,到兰干山南面去分散单于的兵力,不让他全力对付贰师将军的军队。

(2)李陵说“我是想找一个适当的机会来报答汉朝”,只不过是见到苏武义举感到惭愧而找的借口。

他的背叛,本来就不是司马迁所能文饰的。

【解析】得分点:(1)“当”,主持,引申为率领;“专”,专门,可意译为“全力”;“乡”,同“向”,朝着某个方向前进,引申为对付。

(2)“得当”,适当的机会;“愧”,感到惭愧;“文”,文饰,掩饰。

(2024年新高考2卷)13.把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吾求公数岁,公辟逃我,今公何自从吾儿游乎?(2)却军还众,不犯魏境者,贤干木之操,高魏文之礼也。

【答案】:(1)我访求先生们好几年了,先生们都逃避我,现在先生们为何自愿跟随我儿交游呢?(2)撤回军队,不去侵犯魏国领土,是因为秦军尊重段干木操行贤良,推崇魏文侯的礼义。

文言文翻译六字法

文言文翻译六字法

• “补”,就是增补。
• (1)变单音词为双音词;
• (2)补出省略句中的省略成分;
• (3)补出省略了的语句。
• 注意:补出省略的成分或语句,要加括号。
• 例如:①大王(施)加(恩)惠

②君与俱来【与”后省略了宾语“之 】

③及郡下,诣太守,说如此【告诉(无意
中误入桃花源)这件事】
• “换”,就是替换。用现代词汇替换古 代词汇。
• “留”,就是保留。凡是古今意义相同的词, 以及古代的人名、地名、物名、书名、官 名、国号、年号、度量衡单位等,翻译时 可保留不变。
• 例如:博陵崔州平——博陵的崔州平。

九百人屯大泽乡——九百人驻扎在大泽乡
• “删”,就是删除。删掉无须译出的文言虚 词。
• 例如: “沛公之参乘樊哙者也”--沛公 的侍卫樊哙。“者也”是语尾助词,不译。
例如:把“吾、余、予”等换成“我”。
把"尔、汝"等换成"你"。
• “调”就是调整。把古汉语倒装句调整为现 代汉语句式。主谓倒装句、宾语前置句、 介宾后置句、定语后置句等翻译时一般应 调整语序,以便符合现代汉语表达习惯。
• 例如:祭以尉首(以尉首祭)—— Nhomakorabea都尉 的人头祭祀(天地)。
• "变",就是变通。在忠实于原文的基础上, 活泽有关文字。如"波澜不惊",可活泽成" (湖面)风平浪静"。

文言文翻译之六字诀 课件(30张ppt)

文言文翻译之六字诀 课件(30张ppt)

留、删、换
忠于原文,一一对应,不遗不漏, 不多不少。
补、调、变
明白通顺,合乎现代汉语的表达 习惯,没有语病。
第一诀 留
文言文里的有些词语,可以照录,不必翻译。
文言文翻译之六字诀 课件(30张ppt)
第一诀 留
1
保留国号、帝号、年号、官名、地名、 人名、器物名等专有名词
公输盘为楚造云梯之械。 (《公输》)
文言文翻译之六字诀 课件(30张ppt)
第五诀 调
调整与现代汉语不同的语序,使符合现代汉语的习惯。
文言文翻译之六字诀 课件(30张ppt)
文言文翻译之六字诀 课件(30张ppt)
第五诀 调
1 调整宾语前置、定语后置、状语后置等句式语序。
沛公安在?(《鸿门宴》)
译作:沛公在哪里?把前置的宾语“安”调 整到动词“在”之后。
吾闻而愈悲。(《捕蛇者说》)
其中“吾”换成“我”;“闻”换成 “听到”;“愈”换成“更加”; “悲” 换成“悲痛”。
文言文翻译之六字诀 课件(30张ppt)
文言文翻译之六字诀 课件(30张ppt)
第三诀 换
2 用本字换通假字。
旦日不可不蚤自来谢项王。 (《鸿门宴》)
用本字“早” 换通假字“蚤”
文言文翻译之六字诀 课件(30张ppt)
“两尉”译成“两个军官”。
文言文翻译之六字诀 课件(30张ppt)
文言文翻译之六字诀 课件(30张ppt)
第四诀 补
4 增补语句。
十年春,齐师伐我。公将战,曹刿请见。(《曹刿
论战》)
译成:鲁庄公十年的春天,齐国派大军来攻打 鲁国。庄公将要出兵抗战,曹刿听到这消息, 要求面见庄公。
文言文翻译之六字诀 课件(30张ppt)

文言文翻译六字诀

文言文翻译六字诀

解析:①重点是把“是”“岁”“雨”“阳”“有”等词 解 释 为 “ 这 ”“ 年 ”“ 下 雨 ”“ 南 面 ”“ 丰 ” 。 ② 重 点 是 把 “以”“适”“名”解释为“因而”“刚好”“命名”。
答案:①这年的春天,在岐山的南面随雨落下了麦子,经 过占卜,那卦辞说是丰年。
②愁闷的人因而喜悦,患病的人因而痊愈,我的亭子也刚 好在这个时候落成,我就用它(喜雨)命名我的亭子。
二、运用 字诀,确保译文字字落实、文通句顺 通过从 3 处着眼,找到了命题点后,接下来就是动手翻 译的过程,先直译,确保字字落实;直译不畅再意译。翻译 时,注意运用“6 字诀”,防范“6 失误”。
6 字诀之(一)

“留”即保留文言文中的一些基本词汇和专有名词。包括: ①在现代汉语中仍常用的成语或习惯用语,一般人都能够理解, 可以保留不译(译了,反而显得不通顺),如“劳苦而功高如此, 未有封侯之赏”(《鸿门宴》),“劳苦功高”这个成语就可以保 留不译;②朝代、年号、谥号、庙号、人名、爵位名、书名、 地名、官职名、器物名、度量衡等专有名词,也可保留不译。
人不是能开玩笑的,我反而遭到羞辱了。”
6 字诀之(二)

“换”:①将文言词换成现代汉语词,②将古汉语的单音 节词换成现代汉语的双音节词,③将古今异义词换成古代汉语 的意思,④将通假字换成本字,⑤将活用的词换成活用后的词 等。翻译要彻底到位,以防文白混杂,不伦不类。
阅读下面一段文言文,把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注意运用替换法)
中“甚矣,汝之不惠”,应翻译为“你也太不聪明了”。④宾语
前置句,翻译时要将宾语移到动词或介词之后。
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注意运用调序法) 齐晋相与战。平阿①之余子②亡戟得矛,却而去,不自快。谓 路人曰:“亡戟得矛,可以归乎?”路之人曰:“①戟亦兵也, 矛亦兵也,去兵得兵,何为不可以归?”去行,心犹不自快,遇 高唐③之孤④叔无孙,当其马前,曰:“今者战,亡戟得矛,可以 归乎?”叔无孙曰:“矛非戟也,戟非矛也,亡戟得矛,岂亢责 也哉?”平阿之余子曰:“嘻!”还反战。趋,尚及之。遂战而 死。②叔无孙曰:“吾闻之,君子济人于患,必离其难。”疾驱 而从之,亦死而不反。令此将众,亦必不北矣。令此处人主之旁, 亦必死义矣。今死矣而无大功,其任小也。

文言文翻译六字诀

文言文翻译六字诀

文言文翻译六字诀
文言文翻译技巧六字诀:对、换、留、删、补、调。

“对”,对译。

文言文中单音词较多,翻译时要把单音词译成以改词为语素的现代汉语双音词。

“换”替换。

是文言文忠有些单音词不能对译成改词为语素的双音词时,就要换上一个确切的词来翻译。

或是把通假字换成本字。

“留”,保留。

有的文言文词语不用翻译。

古今词义相同的词语,如“山、水、牛、羊”等,人名、地名、朝代名、年号、官名、书名、器物名、度量衡单位等,都可以保留在译文中。

“删”,删除不译。

指的是有些文言文虚词,在剧中只起语法作用,无实在意义,翻译时可以删去不译。

“补”,补充。

在文言文中数词往往直接放在动词或名词前,不用量词,翻译成现代汉语时应把量词补充进去,或是文言文省略句子成分现象,翻译时要补充完整。

“调”调整。

文言文有和现代汉语的语序、词序不同的,翻译时要对原文语序进行调整,使其符合现代汉语的语法习惯。

文言文翻译六字方法教案

文言文翻译六字方法教案

一、教学目标1. 理解文言文翻译的基本原则和方法。

2. 掌握“留、删、补、换、调、贯”六字翻译法。

3. 提高学生翻译文言文的能力,增强阅读文言文的理解和欣赏水平。

二、教学内容1. 文言文翻译的基本原则。

2. “留、删、补、换、调、贯”六字翻译法。

3. 实例分析及练习。

三、教学步骤第一课时一、导入1. 提问:同学们,在学习文言文时,遇到翻译难题,你们通常如何解决?2. 引出主题:今天,我们将学习一种有效的文言文翻译方法——“留、删、补、换、调、贯”六字法。

二、讲授新课1. 文言文翻译的基本原则:- 忠实原文,不随意增删。

- 译文通顺,符合现代汉语语法规范。

- 尊重原文风格,保持文言文特色。

2. “留、删、补、换、调、贯”六字翻译法:- 留:保留原文中的专有名词、地理名、人名等。

- 删:删除无实际意义的虚词。

- 补:补充省略的成分,使句子完整。

- 换:用现代汉语中的词语替换文言文中的古汉语词汇。

- 调:调整句子结构,使译文符合现代汉语语法规范。

- 贯串:将文中的句子连贯起来,使译文通顺。

三、实例分析1. 分析典型文言文句子,引导学生运用六字法进行翻译。

2. 学生分组讨论,对句子进行翻译,教师点评。

第二课时一、复习导入1. 回顾上节课所学内容,提问:同学们,你们还记得文言文翻译的六字法吗?2. 引出主题:今天,我们将通过练习进一步巩固所学知识。

二、课堂练习1. 教师出示文言文段落,要求学生运用六字法进行翻译。

2. 学生独立完成翻译,教师巡视指导。

3. 学生展示翻译成果,教师点评并总结。

三、课堂小结1. 总结本节课所学内容,强调“留、删、补、换、调、贯”六字法的重要性。

2. 鼓励学生在今后的学习中,多运用此方法,提高文言文翻译能力。

四、作业布置1. 预习课文,运用六字法翻译课文中的文言文句子。

2. 收集生活中常见的文言文,尝试运用六字法进行翻译。

五、教学反思1. 教师根据学生课堂表现,调整教学策略,确保学生掌握文言文翻译方法。

文言文六字翻译

文言文六字翻译

一、修身齐家修身,即修养自身之德行。

君子之道,首在修身。

古人云:“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

”君子以修身为本,进而齐家、治国、平天下。

修身之道,在于克己复礼,遵道守德。

克己,即克制私欲,不贪图名利;复礼,即恢复周礼,遵循礼法。

君子修身,当以仁义礼智信为准则,养浩然之气,以正己正人。

齐家,即管理家庭。

君子以仁爱之心,关爱家人,使家庭和睦。

家庭和睦,国家才能安定。

齐家之道,在于教子有方,慈孝为本。

教子有方,使子女成才;慈孝为本,使家庭充满温情。

君子齐家,当以孝悌忠信礼义廉耻为要,营造和谐之家。

二、治国安邦治国,即治理国家。

君子治国,以民为本,以德治国。

治国之道,在于选拔贤能,任人唯贤。

古人云:“天下兴亡,匹夫有责。

”君子以天下为己任,为国家繁荣昌盛而努力。

治国之道,还需明察秋毫,严于律己,宽以待人。

治国者,当以仁义礼智信为根本,以民心为天心,以民利为大利。

安邦,即安定国家。

君子安邦,以民为重,以和为贵。

安邦之道,在于调和矛盾,消除纷争。

君子安邦,当以德政为要,以法治为辅,以和为贵。

治国安邦,还需注重民生,发展经济,提高人民生活水平。

君子治国安邦,当以民为本,以和为贵,以德治国。

三、平天下平天下,即使天下太平。

君子平天下,以民为念,以和为贵。

平天下之道,在于消除战乱,实现和平。

君子平天下,当以德服人,以仁义为本,以礼法为辅。

平天下,还需注重文化传承,弘扬民族精神,促进世界和平。

总之,古之君子,以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为己任。

修身之道,在于克己复礼,遵道守德;齐家之道,在于教子有方,慈孝为本;治国之道,在于选拔贤能,任人唯贤;安邦之道,在于调和矛盾,消除纷争;平天下之道,在于消除战乱,实现和平。

君子之德行,当以仁义礼智信为准则,以民心为天心,以民利为大利。

如此,方能成就一番伟业,为后世子孙造福。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