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昔洛韦与盐酸伐昔洛韦对儿童水痘临床疗效比较

阿昔洛韦与盐酸伐昔洛韦对儿童水痘临床疗效比较
阿昔洛韦与盐酸伐昔洛韦对儿童水痘临床疗效比较

阿昔洛韦与盐酸伐昔洛韦对儿童水痘临床疗效比较

王世民

【期刊名称】《心理医生》

【年(卷),期】2017(023)009

【摘要】目的:对比分析阿昔洛韦与盐酸伐昔洛韦对儿童水痘临床治疗效果.方法:选择2013年9月—2016年9月在我院进行诊治的儿童水痘患者80例,随机分为阿昔洛韦组与盐酸伐昔洛韦组,每组各40例,分别采用阿昔洛韦与盐酸伐昔洛韦治疗,比较两组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盐酸伐昔洛韦组的有效率为90.00%(36/40),明显高于阿昔洛韦组的67.50%(27/40)(P<0.05).结论:盐酸伐昔洛韦对儿童水痘临床治疗效果明显优于阿昔洛韦,值得应用推广.

【总页数】2页(102-103)

【关键词】阿昔洛韦;盐酸伐昔洛韦;儿童水痘

【作者】王世民

【作者单位】安康市汉滨区第二医院陕西安康 725021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R725.1

【相关文献】

1.盐酸伐昔洛韦与阿昔洛韦对儿童水痘的临床效果及安全性分析 [J], 何珊

2.盐酸伐昔洛韦与阿昔洛韦治疗儿童水痘的疗效比较 [J], 方玉红

3.盐酸伐昔洛韦与阿昔洛韦治疗儿童水痘疗效的临床观察 [J], 林菁; 朱炜春; 谭丽丽; 胡丹

4.盐酸伐昔洛韦与阿昔洛韦治疗儿童水痘疗效的临床观察 [J], 罗新霁

更昔洛韦

更昔洛韦 1.品种简介: 更昔洛韦(丙氧鸟苷,GCV,DHPG)是美国Syntex公司于1988年批准上市的抗疱疹病毒的开糖环鸟苷类似物,其抑制巨细胞病毒(CMW)效果比阿昔洛韦强50倍,作用机制与阿昔洛韦相似,抑制病毒DNA合成与复制,有骨髓毒性,口服吸收差,注射剂于1988年批准上市。 更昔洛韦是FDA批准的第一个治疗巨细胞病毒感染的药物,也是首选药,对巨细胞有较强的抑制作用,但毒性大,限于治疗严重免疫功能并发的巨细胞病毒感染。动物实验有致畸作用且有贫血、神经毒性等不良反应治疗严重免疫功能低下并发的CMV 感染, 有效率可达70%~80%, 但不能治愈, 需维持治疗, 单用易产生耐药性, 故推荐联合用药方案。 CAS号:82410-32-0 结构式: 分子式:C9H13N5O4 分子量:255.23 类别:抗病毒药物 适应症:预防及治疗免疫功能缺陷病人的巨细胞病毒感染,如艾滋病患者,接受化疗的肿瘤患者,使用免疫抑制剂的器官移植病人。 2.市场情况: 抗病毒药物的问世比抗生素晚15~20年,但其发展速度却远远落后于抗生素。自从1977年阿昔洛韦问世后,抗病毒药物市场才真正起步。随着AIDS和病毒性肝炎等疾病在全球迅速蔓延,对治疗药物的需求急剧增加,促进了新药的研制及销售市场的迅速发展。尽管如此,目前上市的抗病毒药物只有20余种,

仅为抗感染药物的十四分之一左右。 近年来,抗病毒类药物逐步发展,现已成为国内外医药市场上令人瞩目的活跃品种之一,抗病毒药物在世界抗感染药物市场中仅次于抗生素,位列第二,其销量连年猛增。据不完全统计,1996年抗病毒药物在世界七大主要药物市场(美、英、法、德、意、西班牙和日本)的销售总额为32.2亿美元,到2000年为71亿美元,2008年超过110亿美元。 抗疱疹病毒药品在抗病毒药品市场中占有重要地位。在抗疱疹病毒药品市场中,目前抗疱疹病毒药物已发展到第三代,更昔洛韦为第二代抗疱疹病毒药物,但是更昔洛韦和阿昔洛韦增速仍很快,其他“洛韦”类药物相对增长较为缓慢,甚至有少数药品呈现出负增长状态。 在国内市场,更昔洛韦是治疗疱疹病毒感染的主要药物,占到抗疱疹病毒药物用药金额的一半以上。更昔洛韦还是目前最广谱的抗DNA病毒药物之一,广泛用于多种抗病毒感染的治疗。 根据华源医药网提供的数据,近年来,更昔洛韦保持较高的市场份额,自2002年起一直名列抗病毒药品市场销售额第二位。 2008年更昔洛韦厂家销售份额 3.竞争品种: 3.1、阿昔洛韦(acyclovir)

阿昔洛韦好还是伐昔洛韦好

阿昔洛韦好还是伐昔洛韦好。阿昔洛韦是生殖器疱疹患者朋友们比较常见的一种治疗药物,那么这种药物的治疗效果如何呢?对于大多数朋友们来说要想彻底治愈这种疾病是比较困难的,那么该病到底能不能彻底治愈呢?有关专家介绍说要想尽早彻底治愈疾病,选择一家正规的专科医院非常关键的,可能很多朋友都不愿意去医院就诊,害怕被别人知道对自己指指点点,下面我们就一起对生殖器疱疹做一些了解,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 生殖器疱疹预防护理措施有哪些呢? 生殖器疱疹预防护理措施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首先,为了减少这种疾病的传播,就应该要避免感染的发生。由于疾病造成患者出现了巨大的创伤,一定要避免感染,尤其是夏天,气温高,出汗多,加上局部的搔抓,很容易出现局部的感染,每天用清水清洗生殖器部位是必要的。当出现局部的感染后,要及时用消毒水清洗局部。 其次,在生殖器疱疹的日常护理过程中,为了能够使治疗的效果更加的突出,还应该要注意卫生。在进行局部的护理的同时,一定要保持清洁和干燥,防止继发感染。龟头包皮部疱疹活动时可用丁字带固定,防止行走时受摩擦而破溃,已破溃糜烂者应少活动。 最后,生殖器疱疹的护理措施除了以上两个方面的内容以外,还包括精神方面的护理。由于该疾病具有反复发作的特点,患者可能会疼痛难忍,易引起病人焦虑、烦躁和恐惧,应耐心给予安慰,注意精神护理。 北京性病生殖健康专科医院是以性病治疗为中心的一家集医疗、保健、教学、科研为一体的生殖健康专业医疗机构,全面担负着京城乃至华北地区人民的性疾病疑难病的诊治任务。自建院以来,其凭借领先的学科优势,依托国家集中的资源优势和国家重点专项基金的扶持,不断加大科研投入力度,旨在为广大民众提供优质诊疗服务,为皮肤性病事业做出了突出贡献,是北京唯一一家治疗性病的生殖健康专科医院。 以上就是关于生殖器疱疹的护理措施进行的介绍,希望能够给大家提供一些帮助。总之为了能够使身体尽快的恢复健康,在日常的生活当中就一定要按照上述所介绍的护理方法来进行。

更昔洛韦治疗带状疱疹90例临床分析

更昔洛韦治疗带状疱疹90例临床分析 【摘要】目的观察比较更昔洛韦与阿昔洛韦治疗带状疱疹的疗效。方法两组均按常规治疗方案使用炉甘石洗剂、吲哚美辛、重组人干扰素α-2b、维生素 B1、维生素B12治疗,治疗组使用更昔洛韦静脉滴注,两组对照组则使 用阿昔洛韦静脉滴注,连用1周。结果带状疱疹治疗组总有效率为85.7%,对照组总有效率为62.5%,有效率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使用更昔洛韦治疗带状疱疹较阿昔洛韦治疗带状疱疹见效快,可以缩短病程,减少神经痛。 【关键词】更昔洛韦;阿昔洛韦;带状疱疹 带状疱疹是水痘带状疱疹病毒(VZV)引起的急性疱疹性皮肤病[1]。以疱疹、皮肤感觉异常或显著的神经痛为主要表现。部分患者可遗留严重的神经痛或长时间的神经麻痹。需要及时治疗。枣庄矿业集团中心医院皮肤科2007年6月至2008年3月采用更昔洛韦注射液治疗带状疱疹90例,临床效果显著,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全部患者均来自本院2007年6月至2008年3月门诊和住院患者,疗效追踪主要为电话随访及家访。将90例患者随机分成治疗组和对照组,更昔洛韦治疗组42例,男27例,女15例,男∶女为1.8∶1;年龄24~78岁,平均49.8岁;60岁以上28例;病程14~23 d;受侵犯神经:肋间神经29例,三叉神经5例,腰骶神经8例。对照组48例,男30例,女18例,男∶女为1.52∶1;年龄21~75岁,平均45.3岁;病程13~29 d。一般情况:治疗组及对照组患者性别、年龄、病程、累及神经相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治疗方法两组均按常规治疗方案使用炉甘石洗剂、吲哚美辛、重组人干扰素α-2b、维生素B1、维生素B12治疗。抗病毒药物治疗组使用更 昔洛韦(江苏涟水制药有限公司生产),按5 mg/(kg•d),1次/d静脉滴注,连续1周,对照组则使用阿昔洛韦按5 mg/(kg•d), 2次/d,静脉滴注,连续1周。 1.3 疗效判断显效:治疗1周后神经痛消失,疱疹干燥结痂,诸症状消失,病程7~14 d;有效:治疗1周后,疱疹渐干燥,神经痛减轻,诸症状好转,疗程14~21 d;无效:用药1周后疼痛不减轻,疱疹无干燥趋势,其他症状亦不减轻。 1.4 统计学方法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带状疱疹治疗组总有效率为85.7%,对照组总有效率为62.5%,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治疗结果见表1。

伐昔洛韦片说明书

伐昔洛韦片 【药品名称】 通用名称:盐酸伐昔洛韦片 商品名称:盐酸伐昔洛韦片(丽珠威) 英文名称:Valaciclovir Hydrochloride Tablets 拼音全码:YanSuanFaXiLuoWeiPian(LiZhuWei) 【主要成份】该品主要成分为盐酸伐昔洛韦。 【成份】 分子量:C13H20N6O4·HCL 【性状】该品为薄膜衣片,除去薄膜衣后显白色或类白色。 【适应症/功能主治】用于治疗水痘带状疱疹及I型、II型单纯疱疹病毒感染,包括初发和复发的生殖器疱疹病毒感染。本品可用于阿昔洛韦的所有适应症。 【规格型号】 0.15g*6s 【用法用量】口服,一次0.3g,一日2次,饭前空腹服用。带状疱疹连续服药10日。单纯性疱疹连续服药7日。 【不良反应】偶有头晕、头痛、关节痛、恶心、呕吐、腹泻、胃部不适、食欲减退、口渴、白细胞下降、蛋白尿及尿素氮轻度升高、皮肤瘙痒等,长程给药偶见痤疮、失眠、月经紊乱。 【禁忌】对本品及阿昔洛韦过敏者禁用。

【注意事项】 1.对更昔洛韦过敏者也可能对本品过敏。2.脱水或已有肝、肾功能不全者慎用。肾功能不全者在接受本品治疗时,需根据肌酐清除率来校正剂量。3.严重免疫功能缺陷者长期或多次应用本品治疗后可能引起单纯疱疹病毒和带状疱疹病毒对本品耐药。如单纯疱疹患者应用本品后皮损不见改善者应测试单纯疱疹病毒对本品的敏感性。4.随访检查:由于生殖器疱疹患者大多易患子宫颈癌,因此患者至少应一年检查一次,以早期发现。5.一旦疱疹症状与体征出现,应尽早给药。6.服药期间应给予患者充分的水,防止阿昔洛韦在肾小管内沉淀。7.一次血液透析可使阿昔洛韦的血药浓度减低60%,因此血液透析后应补给一次剂量。8.生殖器复发性疱疹感染以间歇短程疗法给药有效。由于动物实验曾发现本品对生育的影响及致突变作用,因此口服剂量与疗程不应超过推荐标准。生殖器复发性疱疹的长程疗法也不应超过6个月。9.本品对单纯疱疹病毒的潜伏感染和复发无明显效果,不能根除病毒。请仔细阅读说明书并遵医嘱使用。 【儿童用药】儿童用药的安全性和有效性尚未确定。 【老年患者用药】由于生理性肾功能的衰退,该品剂量与用药间期需调整。 【孕妇及哺乳期妇女用药】孕妇及哺乳期妇女用药阿昔洛韦能通过胎盘,孕妇用药需权衡利弊。阿昔洛韦在乳汁中的浓度为血药浓度的0.6~4.1倍,哺乳期妇女应慎用。

更昔洛韦与利巴韦林治疗带状疱疹的临床比较

更昔洛韦与利巴韦林治疗带状疱疹的临床比较 发表时间:2013-08-30T09:40:26.717Z 来源:《世界临床医学》2013年第4期供稿作者:马方华 [导读] 带状疱疹是由水痘-带状疱疹病毒感染引起的急性炎症性皮肤病。 马方华 四川省凉山州昭觉县人民医院四川凉山 616150 [摘要]目的:对比分析更昔洛韦和利巴韦林治疗带状疱疹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我院在2010 年1 月至2012 年12 月收治的带状疱疹患者72 例,将所有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更昔洛韦组和利巴韦林组,各36 例患者,更昔洛韦组应用更昔洛韦和生理盐水混合液行静脉滴注,利巴韦林组应用利巴韦林和生理盐水混合液行静脉滴注,并对两组的疗效进行比较。结果:①两组疗效的比较,更昔洛韦组总有效率(88.9%)明显大于利巴韦林组(66.7%),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②对两组治疗后临床症状的比较,更昔洛韦组在止痛时间、止疱时间、结痂时间以及病程时间方面均小于利巴韦林组,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③两组不良反应的比较无明显差异,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更昔洛韦治疗带状疱疹更具疗效,且能快速改善临床症状,安全性高,值得临床推广。 关键词:更昔洛韦;利巴韦林;带状疱疹 带状疱疹是由水痘-带状疱疹病毒(VZV)引起的,以沿单侧周围神经分布的簇集性小水疱为特征,并常伴有明显的神经痛,是皮肤科的一种常见病和多发病。该病的治疗主要以抗病毒和调节机体细胞的免疫功能为主,本文就更昔洛韦和利巴韦林分别治疗带状疱疹的临床疗效进行观察,比较两种药物的临床应用效果。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选取我院在2010 年1 月至2012 年12 月收治的带状疱疹患者72 例,其中男性39 例,女性33 例,年龄在18 岁到74 岁之间,平均年龄(33.6±5.7)岁,平均病程(5.1±1.1)d。受累神经主要包括颅神经受累25 例,颈神经受累19 例,胸神经受累13 例,腰部神经受累9 例,坐骨神经受累___________6 例。将72 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更昔洛韦组和利巴韦林组,各36 例患者,两组患者在性别、年龄、病程以及受累神经等方面均无明显差异,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两组具有可比性。 1.2 病例纳入标准所有患者的病程均在7d 之内;无更昔洛韦和利巴韦林的药物过敏史,在1 周之内未应用其它抗病毒药物,同时排除妊娠期和哺乳期妇女。 1.3方法更昔洛韦组患者给予250mg更昔洛韦和250ml生理盐水的混合液行静脉滴注,每天2 次;利巴韦林组患者给予500~600mg 利巴韦林和250ml生理盐水混合液同样行静脉滴注,每天1 次,两组患者的疗程均为6d,治疗期间,两组患者均停用其它抗病毒药物。 1.4疗效判定标准治愈:临床带状疱疹完全消退,疗效指数100%;显效:皮疹大部分消退,且局部疼痛明显减轻,疗效指数大于60%;有效:皮疹部分消退,局部疼痛有所减轻,疗效指数大于20%;无效:皮疹无消退或甚至加重,局部疼痛也无缓解。总有效率=(治愈+显效) /全部×100%。止痛为疼痛消失;止疱为无新水疱出现,且原有水疱也无增大;结痂为水疱全部干痼。 1.5 统计学方法应用SPSS15.0 系统软件进行资料的统计分析处理,计量数据采用(``x±s)表示,并应用X2 检验,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2 结果 2.1 对两组患者疗效的比较更昔洛韦组治愈25 例,显效7 例,总有效率为88.9%,利巴韦林组治愈17 例,显效6 例,总有效率为66.7%,两组疗效比较,更昔洛韦组总有效率明显大于利巴韦林组,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详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疗效比较 2.2 对两组患者临床症状的比较两组患者在止痛时间、止疱时间、结痂时间以及病程持续时间的比较,更昔洛韦组在这四方面的平均时间均明显短于利巴韦林组,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详见表2。 表2 两组患者临床症状的比较(??x±s,d) 2.3 两组不良反应的比较在治疗期间和治疗后,更昔洛韦均未出现不良反应,利巴韦林组出现1例白细胞减少和1例恶心呕吐的症状,停药1 周后均恢复正常。不良反应的发生率为5.56%,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的比较无明显差异,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3 讨论 带状疱疹是由水痘-带状疱疹病毒感染引起的急性炎症性皮肤病。脱氧核糖核酸病毒,潜伏在脊髓后根神经元中,当机体的抵抗力下降或劳累、感染时,病毒可能会再次生长繁殖,并且沿着神经纤维移至皮肤,使受到侵犯的神经和皮肤产生炎症而形成皮疹,皮疹呈单侧分布水疱,并伴有不同程度的疼痛。临床上传统的治疗药物常采用利巴韦林,利巴韦林是一种广谱抗病毒药物,其在进入被感染的细胞后迅速磷酸化,产生作为病毒合成酶的竞争性抑制剂,可以抑制肌苷单磷酸脱氢酶,从而减少细胞内的鸟苷三磷酸,损害病毒RNA 聚合酶和MRNA 转移酶,进而抑制病毒的复制和传播,但是其不改变病毒的吸附、侵入和脱壳。 更昔洛韦是一种2-脱氧鸟嘌呤核苷酸类似物,其可抑制带状疱疹病毒的复制,作用机理是药物首先被巨细胞病毒编码的蛋白激酶同系物磷酸化成单磷盐酸,再通过细胞激酶进一步化成二磷盐酸和三磷盐酸,从而竞争性的抑制病毒DNA 聚合酶、巨细胞病毒、单纯疱疹病毒和EB 病___________毒,且抑制作用较宿主细胞多聚酶的作用强,并渗入病毒终止病毒DNA 的延长。在不良反应方面,更昔洛韦可引起骨髓抑制使白细胞和血小板的数目减少,但均为可逆性的作用,因此停用后可自行恢复或使用白细胞升高药物重组白细胞集落刺激因子

伐昔洛韦片

立生威?伐昔洛韦片 Valacyclovir Hydrochloride Tablets 新一代高效低毒广谱抗疱疹病毒药物 用于水痘带状疱疹及Ⅰ型、Ⅱ型单纯疱疹病毒感染 初发和复发生殖器疱疹病毒感染有效 疱疹病毒感染易复发,需大剂量长疗程用药治疗 口服吸收好,改善症状快,继发感染少 缩短急性疼痛及后遗神经痛消退时间,改善生活质量 用药次数少,服用方便,依从性好 北京双鹭药业股份有限公司市场部

一、立生威?(盐酸伐昔洛韦片)简介 泛昔洛韦最早由英国开发上市,是第一个在美国获准用于面唇疱疹和生殖器疱疹的口服药品,也是减轻带状疱疹后神经痛惟一的药物。 泛昔洛韦作为抗疱疹病毒类药物,口服后吸收完全,生物利用度高,可广泛用于单纯性Ⅰ型、Ⅱ型疱疹病毒(HSV-1、HSV-2);水痘、带状疱疹病毒(VZV)的治疗,临床上还可抑制乙肝病毒(HBV)、SARS病毒和E-B病毒的复制,从而成为令人瞩目的药物。 二、立生威的作用机制 本品是阿昔洛韦的前体药物,口服后吸收迅速并在体内很快转化为阿昔洛韦,其抗病毒作用为阿昔洛韦所发挥,阿昔洛韦进入疱疹感染细胞之后,与脱氧核苷竞争病毒胸腺嘧啶激酶或细胞激酶,药物被磷酸化成活化型无环鸟苷三磷酸酯,作为病毒复制的底物与脱氧鸟嘌呤三磷酸酯竞争病毒DNA多聚酶,从而抑制了病毒DNA合成,显示抗病毒作用。 三、立生威在治疗疱疹病毒感染中的作用 伐昔洛韦能迅速控制疱疹病毒感染症状,显著降低生殖器疱疹的复发;对HSV-Ⅰ和HSV-Ⅱ病毒感染的治疗指数分别比阿昔洛韦高42.91%和30.13%。临床广泛用于HSV-Ⅰ、HSV-Ⅱ、VZV、CMV等病毒引起的感染,如原发和复发生殖器疱疹、尖锐湿疣等性传播疾病。并且临床应用安全可靠,LD50>1.51g/kg,无静滴阿昔洛韦的肾脏毒性,对人体基本无毒副作用。服用方便,每天用药两次,依从性高。 四、立生威的临床应用 1、规格与包装 150mg*12片,400盒/件。 2、适应症 (1)单纯疱疹病毒感染:用于生殖器疱疹病毒感染初发和复发病例,对反复发作病例口服本品用作预防。 (2)带状疱疹:用于免疫功能正常者带状疱疹和免疫缺陷者轻症病例的治疗。 (3)免疫缺陷者水痘的治疗。 3、适用科室:皮肤科、泌尿科、妇科、性病中心、移植科。 4、用法用量: 口服,一次0.3g(2片),一日2次,饭前空腹服用。 带状疱疹连续服药10日。单纯性疱疹连续服药7日。 5、各种疾病用法用量 (1)首发性生殖器疱疹:口服阿昔洛韦200mg,每日5次,连服7d。 (2)复发性生殖器疱疹:口服阿昔洛韦200mg,每日5次;或800mg 每日2次,连服5d;若在刚开始出现症状时即开始治疗,部分患者可不出现典型症状。复发频繁时,可口服阿昔洛韦200mg,每日3次,连续服用6个月-12个月。 (3)免疫受抑制患者:对HIV感染者的生殖器疱疹,每次400mg口服,每日3次-5次。若病情严重,可选静脉滴注,每8h/次,直至痊愈。

更昔洛韦与阿昔洛韦治疗带状疱疹的临床及安全性对比分析

更昔洛韦与阿昔洛韦治疗带状疱疹的临床及安全性对比分析 发表时间:2018-02-05T16:09:00.280Z 来源:《航空军医》2017年28期作者:向彩星曾小红曹永千 [导读] 同选择阿昔洛韦药物进行比较,选择更昔洛韦药物对带状疱疹患者施治。 (澧县人民医院湖南澧县 415500) 摘要:目的探讨在开展带状疱疹治疗工作期间,观察分别选择更昔洛韦以及阿昔洛韦药物施治后获得的临床效果以及表现出的用药安全性。方法选择我院2015年12月~2017年08月收治的52例带状疱疹患者作为实验对象;由数字奇偶法对所有带状疱疹患者展开随机分组;对照组(26例):开展带状疱疹疾病治疗工作期间,选择阿昔洛韦药物完成治疗;观察组(26例):开展带状疱疹疾病治疗工作期间,选择更昔洛韦药物完成治疗;最终就两组带状疱疹患者的病症治疗总有效率、止疱时间、平均止痛时间、结痂时间以及用药安全性等展开比较。结果同对照组带状疱疹患者病症治疗总有效率(65.38%)加以对比,观察组带状疱疹患者结果(96.15%)提高程度极为明显(P<0.05);同对照组带状疱疹患者止疱时间、平均止痛时间与结痂时间等加以对比,观察组带状疱疹患者结果改善程度极为明显(P<0.05)。同对照组带状疱疹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7.69%)加以对比,观察组带状疱疹患者结果(3.85%)未呈现出明显差异(P>0.05)。结论同选择阿昔洛韦药物进行比较,选择更昔洛韦药物对带状疱疹患者施治,于带状疱疹疗效提高、止疱时间缩短、平均止痛时间缩短与结痂时间缩短几方面可以获得明显效果,从而为带状疱疹预后能力以及生活能力的提高充分确保。 关键词:更昔洛韦;阿昔洛韦;带状疱疹 作为急性感染性皮肤病其中之一,带状疱疹疾病的出现,表现出的影响程度以及传染程度均较为显著。当前对于带状疱疹患者在研究治疗方案期间,以抗病毒药物的应用较为普遍,以往主要选择阿昔洛韦药物加以施治,但是药物在应用后,患者往往需要长时间症状才能够有所缓解[1]。本文将明确最佳药物取代阿昔洛韦药物,对带状疱疹患者施治作为研究目的,以此说明更昔洛韦药物的临床应用价值。 1、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我院2015年12月~2017年08月收治的52例带状疱疹患者作为实验对象;由数字奇偶法对所有带状疱疹患者展开随机分组;对照组(26例):男20例,女6例;年龄分布范围为20岁~31岁,平均年龄为(25.93±1.25)岁;病程分布范围为4天~15天,平均病程为(6.95±1.25)天;观察组(26例):男21例,女5例;年龄分布范围为21岁~32岁,平均年龄为(25.96±1.29)岁;病程分布范围为5天~16天,平均病程为(6.99±1.03)天;对两组带状疱疹患者的年龄展开对比,结果呈现出无显著性差异(P>0.05)。 1.2 方法 对照组:开展带状疱疹疾病治疗工作期间,选择阿昔洛韦药物完成治疗;观察组:开展带状疱疹疾病治疗工作期间,选择更昔洛韦药物完成治疗;对于对照组阿昔洛韦药物,以5毫克/千克的用药剂量对带状疱疹患者展开静脉滴注工作,保证1次/8小时的滴注频率[2]。对于观察组阿昔洛韦药物,以250毫克的用药剂量对带状疱疹患者展开静脉滴注工作,保证2次/天的滴注频率[3]。 1.3 疗效判断标准 痊愈:施治后的带状疱疹患者,表现出的皮疹症状以及疼痛症状均消失;显效:施治后的带状疱疹患者,表现出的皮疹症状以及疼痛症状均明显缓解;有效:施治后的带状疱疹患者,表现出的皮疹症状以及疼痛症状均获得缓解;无效:施治后的带状疱疹患者,表现出的皮疹症状以及疼痛症状均未获得缓解[4]。 1.4 观察指标 就两组带状疱疹患者的病症治疗总有效率、止疱时间、平均止痛时间、结痂时间以及用药安全性等展开观察对比。 1.5 统计学方法 通过统计学软件SPSS20.0对所有带状疱疹患者用药治疗结果展开统计学分析,计数资料(疱疹用药疗效)组间比较以%形式完成X2检验,计量资料(止疱时间等)组间比较以形式完成t检验,以P<0.05为差异显著,统计学意义显著。 2.结果 2.1 疱疹用药总有效率对比 同对照组带状疱疹患者病症治疗总有效率(65.38%)加以对比,观察组带状疱疹患者结果(96.15%)提高程度极为明显(P<0.05),见表1。

伐昔洛韦治疗带状疱疹疗效观察

伐昔洛韦治疗带状疱疹疗效观察 发表时间:2019-05-23T11:33:38.860Z 来源:《医药前沿》2019年8期作者:侯占桃[导读] 结论:在带状疱疹的治疗过程中,伐昔洛韦能够获得更佳疗效。 (大同市第二人民医院皮肤科山西大同 037006) 【摘要】目的:观察带状疱疹患者采用伐昔洛韦治疗的疗效。方法:收集带状疱疹患者80例,按随机法将其分为两组,治疗组(伐昔洛韦组)40例,对照组(阿昔洛韦组)40例,对比两组临床疗效。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97.5%,对照组总有效率82.5%。两组疗效经显著性检验差异显著(χ2=9.46,P﹤0.05)。结论:在带状疱疹的治疗过程中,伐昔洛韦能够获得更佳疗效。 【关键词】带状疱疹;伐昔洛韦;阿昔洛韦;疗效【中图分类号】R752.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1752(2019)08-0088-02 带状疱疹属于病毒感染性皮肤病,主要为水痘带状疱疹病毒,其发病与病毒感染及细胞自身的免疫功能降低有着极大关系[1]。患者病情发生多以带状呈现,对于患者正常生活产生一定程度的影响,严重者还会伴随全身不适、食欲不振等情况,因此及时的干预治疗对于改善患者预后十分关键[2]。在本次研究中,给予带状疱疹患者伐昔洛韦治疗,报道如下。 1.资料和方法 1.1 一般资料选取2018年1-10月,我院带状疱疹患者共80例,通过随机序号法分为对照组(40例)和观察组(40例),其中,对照组男21例,女19例;年龄在18.5岁~73.5岁,平均年龄为(46.25±3.26)岁。观察组男22例,女18例;年龄在19.5岁~74.5岁,平均年龄为(45.98± 2.13)岁。两组一般资料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 1.2 治疗方法治疗组每日2次口服伐昔洛韦,剂量为300mg,疗程10天,对照组每日5次口服阿昔洛韦,剂量为200mg,疗程10天,用药期间均辅以维生素B1片20mg,每日3次口服,维生素B12片50ug,每日3次口服,并观察记录疗效。 1.3 观察方法根据症状和体征,如红斑、水疱、疼痛、烧灼感的轻重程度进行评分:重度大于12分,中度6~12分,轻度小于6分。在治疗开始后的第2天、第3天、第5天、第7天、第10天以及第14天观察以下指标并记录:﹙1﹚止疱时间;﹛2﹜疼痛减轻时间;﹙3﹚结痂时间;﹙4﹚止痛时间;﹙5﹚皮损痊愈时间。 1.4 判断标准疗效指数:(治疗前评分-治疗后评分)/治疗前评分×100%。痊愈为局部痒痛感消失,皮损完全消退,疗效指数大于90%;显效为局部痒痛感明显减轻,皮损几乎消退,疗效指数在60%~89%;有效为局部痒痛感减轻,疗效指数30%~59%;无效为皮损加重或者小部分消退,局部痒痛感仍然存在,疗效指数小于30%。 1.5 统计学分析数据采用SPSS20.0统计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计数资料采用率(%)表示,进行χ2检验,计量资料采用(x-±s)表示,进行t检验,P <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7.5%,显著高于对照组的82.5%,结果有显著性差异(P<0.05),见表。表两组患者有效率比较(例) 80例患者中有5例出现轻度恶心.上腹不适等胃肠道不良反应,其中伐昔洛韦组2例,阿昔洛韦组3例。但患者均能耐受,不影响继续治疗。治疗组和对照组分别有16例和14例进行了治疗前后的实验室检查,治疗组有2例丙氨酸转移酶(GTP)轻度升高,对照组有5例GTP升高。 3.讨论 伐昔洛韦属于阿昔洛韦的1-缬氨酸酯,其水溶性好,生物利用度超过了60%,明显高于阿昔洛韦,(阿昔洛韦口服吸收差,15%~30%由胃肠道吸收)进餐不影响其生物利用度。口服后能够迅速水解为阿昔洛韦,血浆中测不出伐昔洛韦,但阿昔洛韦的血药浓度很高,比口服阿昔洛韦的血药浓度要高3~5倍。由于快速分解为阿昔洛韦,本药的半衰期少于30分钟,而肾功能正常者阿昔洛韦的半衰期约3小时。值得注意的是,伐昔洛韦能够在短时间内转化为阿昔洛韦,其代谢产物并不会蓄积在患者体内,故较阿昔洛韦显效快,又因其对肾脏的毒副作用轻,故在临床剂量范围内,伐昔洛韦具有较高的安全性。从临床疗效来看,治疗带状疱疹的总有效率与阿昔洛韦相比,疗效更加令人满意。另外,伐昔洛韦的用药次数少,药物用量也较低,因此不仅降低了多次大剂量使用阿昔洛韦可能发生的毒副反应和耐药现象,还减少了阿昔洛韦每日5次服用的不便,患者的接受度更高。综上,在带状疱疹患者的治疗过程中,伐昔洛韦具有疗效高、起效快、副作用少、安全性大、用药方便等特点,很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成人水痘采用更昔洛韦和阿昔洛韦治疗的效果研究分析

成人水痘采用更昔洛韦和阿昔洛韦治疗的效果研究分析 发表时间:2015-06-24T13:23:45.000Z 来源:《世界复合医学》2015年第5期供稿作者:王隋 [导读] 成人水痘具有病情重,疱疹分布全身症状重的特点。对成人水痘的治疗多应用抗病毒制剂,能缩短病程,促进病情的快速愈合。 王隋 贵州省贵阳市公共卫生救治中心贵州贵阳 550000 【摘要】目的:分析成人水痘采用更昔洛韦和阿昔洛韦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2012年3月至2014年12月我院收治的200例成人水痘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把200例患者均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给予更昔洛韦治疗,观察组给予更昔洛韦治疗,对比两组患者退热时间和皮疹结痂时间。结果:观察组的退热时间短于对照组,对比差异明显(P<0.05);观察组与对照组疱疹结痂时间无明显差异(P> 0.05)。结论:观察组应用更昔洛韦治疗退热时间短于对照组,退热效果良好,建议临床推广应用。 【关键词】成人水痘;更昔洛韦;阿昔洛韦;效果 【中图分类号】R972+.9【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276-7808(2015)-05-183-01 成人水痘具有病情重,疱疹分布全身症状重的特点。对成人水痘的治疗多应用抗病毒制剂,能缩短病程,促进病情的快速愈合。常用抗病毒药物是阿昔洛韦与更昔洛韦。在临床用药上选择药物和剂量多由医生主观决定,并没有统一的用药标准,所以,很多患者的疾病病程与住院费出现很大差异[1]。本次研究中,选择2012年3月至2014年12月我院收治的200例成人水痘患者作为研究对象,经过对比研究,为临床治疗选择抗病毒用药提供准确的参考依据,现将研究结果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择2012年3月至2014年12月我院收治的200例成人水痘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所选200例患者均有典型水痘皮疹、发热等症状,且患者体温在38~40℃。其中男性158例,女性42例;患者年龄18~45岁,平均年龄(28.5±4.2)岁;把200例患者均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两组患者性别、年龄等一般资料进行组间对比,无显著差异,具有可比性(P>0.05)。 1.2方法 两组患者均应用常规退热和局部对症治疗,若合并细菌感染,要给予抗菌药物对症治疗。对照组给予阿昔洛韦治疗,应用10mg?kg-1配合0.9%氯化钠注射液为患者进行静脉滴注;观察组给予更昔洛韦治疗,应用更昔洛韦10mg?kg-1配合0.9%氯化钠注射液为患者进行静脉滴注。 两组患者均以7d作为一个疗程治疗。 1.3观察指标 观察并记录两组患者给予药物治疗后的退热时间、结痂时间及用药后出现的不良反应。 1.4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7.0软件进行数据统计分析,以卡方检验计数资料,以P<0.05检验差异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两组患者用药后退热时间与结痂时间对比 观察组退热时间(1.79±0.68)d,对照组退热时间(2.15±0.69)d,观察组的退热时间短于对照组,对比差异明显(P<0.05);观察组结痂时间(6.71±1.78)d,对照组结痂时间(6.72±1.79)d,观察组与对照组疱疹结痂时间对比无明显差异(P>0.05),见表1。 表1:两组患者用药后退热时间与结痂时间对比(d) 注:与对照组相比,退热时间P<0.05,结痂时间P>0.05 2.2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对比 观察组出现1例恶心、呕吐和1例白细胞减少,对照组出现2例恶心呕吐和1例白细胞减少,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对比无明显差异。 3 结论 水痘属于呼吸道传染病,潜伏期在12~20d,平均潜伏期为14d。水痘具有发病急伴随发热症状的特点。从患者头皮开始到躯干,在患者皮肤黏膜处会逐批分布斑丘疹与水疱、结痂,成人水痘病程在2~3周,一旦患病痊愈以后,就会终身免疫,多年后如果受到感染发病会表现出带状疱疹[2]。 更昔洛韦属于人工合成核苷类的广谱抗病毒药物,可以抑制人体的巨细胞病毒,带状疱疹病毒等病毒复制。而阿昔洛韦分子结构和更昔洛韦极为相近,抗病毒的作用却不及更昔洛韦效果好,对人体内的活化也不及更昔洛韦,在黄邀研究中也证明了这一点[3]。 更昔洛韦与阿昔洛韦都是无环鸟苷类制剂,对病毒抑制是通过两种方式完成,一种是对病毒DHA复制进行直接干扰,与DNA链结合在一起,中断DNA链延伸,实现抗病毒作用。更昔洛韦比阿昔洛韦抗病毒效果要快5倍以上,对疱疹病毒干扰效果,更昔洛韦要比阿昔洛韦高50倍以上。更昔洛韦进入人体可以由血脑屏障进入到房水,以尿液形式进行排出[4]。有研究显示,更昔洛韦治疗水痘、疱疹等症,疗效明显优于阿昔洛韦,有些患者应用更洛洛韦治疗后有减少血小板情况,不过,更昔洛韦治疗周期短,而且剂量小,不会对患儿身体健康产生影响,更昔洛韦用于治疗具有极佳耐受性[5]。 本次研究中,观察组应用更昔洛韦的退热时间为(1.79±0.68)d,明显短于对照组应用阿昔洛韦的(2.15±0.69)d,两组对比差异明显(P<0.05);而观察组与对照组疱疹结痂时间分别为(6.71±1.78)d和(6.72±1.79)d,两组对比,无明显差异(P>0.05)。通过本次研究证明了,应用更昔洛韦可以使患者更快退热,效果优于阿昔洛韦,治疗后,两组患者结痂时间无差异,表明了,应用更昔洛韦只能缩短患者热程,却不能缩短结痂时间。对更昔洛韦与阿昔洛韦这两种药物应用剂量进一步研究发现,增加药物剂量却无法增加疗效,但是,增加药物应用剂量会增加副反反应,也会增加患者的费用,所以,多选择低剂量用药治疗。更昔洛韦每日应用5mg/kg,而阿昔洛韦每日应用10mg/kg。研究发现,在患者住院2d内应用更昔洛韦退热效果更好,可见,要及早应用抗病毒药物能取得理想的疗效。

阿昔洛韦与泛昔洛韦治疗带状疱疹临床疗效分析

阿昔洛韦与泛昔洛韦治疗带状疱疹临床疗效分析【摘要】目的:探讨阿昔洛韦与泛昔洛韦治疗带状疱疹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7例带状疱疹患者分为两组,观察组34例给予泛昔洛韦片治疗,对照组33例给予阿昔洛韦治疗。结果:观察组、对照组总有效率分别为97.06%、75.76%,两组总有效率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结痂、疼痛、止疱及脱痂等的缓解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两组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与阿昔洛韦相比,泛昔洛韦治疗带状疱疹的疗效更明显,症状缓解时间短,不良反应少,值得推广。 【关键词】带状疱疹;阿昔洛韦;泛昔洛韦;临床疗效 带状疱疹是医院常见的皮肤病,属于群集性水疱。患者皮疹位置处常出现明显的疼痛感,对其日常生活和工作均造成严重的影响。在带状疱疹治疗中,阿昔洛韦及泛昔洛韦发挥着重要的作用,相比于阿昔洛韦,泛昔洛韦的治疗效果较佳,临床疗效较高,更值得在临床医学中推广应用。我院在带状疱疹治疗中,分两组给予阿昔洛韦及泛昔洛韦治疗,其中泛昔洛韦的疗效更明显,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2011年11月-2013年3月我院收治的67例带状疱疹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其分为两组。观察组:34例,男19例,女15例;年龄21-81岁,平均(45.17±8.49)岁;病程0.5-15d,平均(6.11±1.62)d;皮损位置:下肢1例,上肢13例,臀部1例,胸背部8例,头颈部2例,腰背部9例。对照组:33例,男20例,女13例;年龄22-83岁,平均(46.20±7.93)岁;病程0.5-14d,平均(6.07±1.57)d;皮损位置:下肢2例,上肢11例,臀部1例,胸背部7例,头颈部2例,腰背部10例。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无明显差异(P>0.05)。1.2治疗方法 两组患者均给予常规治疗,即于皮损部位涂上适量的炉甘石洗剂,同时应用维生素B12与B1。观察组34例在此基础上加以应用泛昔洛韦片,即选择泛昔洛韦片(由丽珠集团丽珠制药厂制造)0.25g,温水送服,每日2次,需持续服用

盐酸伐昔洛韦的合成路线

Valacyclovir 盐酸伐昔洛韦的合成路线 制药工程一班 刘金贵 3010207301

Valacyclovir 一中文名:维德思,盐酸伐昔洛韦,盐酸万乃洛韦 二化学名称为:L-缬氨酸-2-(6-氧代-2-氨基-1,6-二氢- 9H -嘌呤-9-基)甲氧基乙基酯盐酸盐 三化学结构式(如下图) 分子式C13-H20-N6-O4 分子量324.342 四药代动力学 本品口服进入人体后迅速分解为L-缬氨酸和阿昔洛韦,前者在体内参与正常生理生化代谢,后者在被疱疹病毒感染的细胞中,血中阿昔洛韦达峰时间为0.88~1.75小时。口服生物利用度为67±13%,是阿昔洛韦的3~5倍。药物进入体内后广泛分布,可分布至多种组织中,其中胃、小肠、肾、肝、淋巴结和皮肤组织中浓度最高,脑组织中的浓度最低。药物在体内全部转化为阿昔洛韦,代谢物主要从尿中排除,其中阿昔洛韦占46%~59%,8-羟基-9-鸟嘌呤占25%~30%,9-羟基甲氧基鸟嘌呤占11%~12%。阿昔洛韦原形为单相消除,血消除半衰期(t1/2β)为2.86±0.39小时。 五药理毒理 药理作用:伐昔洛韦是一特异性疱疹病毒抑制剂,为阿昔洛韦(嘌呤核苷类似物)的L-缬氨酸酯。伐昔洛韦在体内可能是通过伐昔洛韦水解酶迅

速几乎完全转化为阿昔洛韦和缬氨酸。阿昔洛韦在体外具有抑制单纯疱疹病毒(HSV)Ⅰ型和Ⅱ型、水痘带状疱疹病毒(VZV)、巨细胞病毒(CMV)、Epstein-Barr病毒(EBV)和人类疱疹病毒6(HHV-6)的作用。 病毒的胸苷激酶使其磷酸化,成为单磷酸化合物,再由细胞激酶磷酸化变成二磷酸和三磷酸化合物。三磷酸化合物是抗病毒的活性物质,可抑制病毒的DNA聚合酶,终止其DNA合成,显示抗病毒效力。由于本品是ACV 的氨基酸酯,没有游离羟基提供给磷酸化,因而在未转化为ACV之前,并无抗病毒活性,这一点使其不象其它前体药物如地昔洛韦(desciclovir)等另外增加对细胞的毒性。有人在Vero细胞体外抗病毒模型中观察到,包括VACV在内的阿昔洛韦的氨基酸酯对单纯疱疹病毒Ⅰ型(HSV-1)有一定抑制作用,IC50值0.84~10.5μmol/L,其中,VACV0.84μmol/L,ACV0.1μmol/L[4]。用小白鼠制备HSV-1或HSV-2感染病理模型,使用VACV治疗,同时ACV作对照。结果证明VACV的药效优于ACV,且对HSV-1和HSV-2的敏感性相似,且用药越及时,病毒感染量越少,效果越好。 对HSV,VZV,和EBV,该酶为病毒胸苷激酶(TK),它仅存在于被病毒感染的细胞内。巨细胞病毒磷酸化的选择性,至少部分是通过磷酸转移酶基因产物UL97来实现。因此,阿昔洛韦的选择性与病毒的特异性酶的活化有关。进一步的磷酸化过程是通过细胞激酶来完成(从单磷酸盐转化为三磷酸盐)。阿昔洛韦三磷酸盐完全抑制病毒DNA多聚酶并渗入到DNA链中导致强制性链中止,中断DNA合成,从而阻止病毒复制。 对单独接受阿昔洛韦治疗或预防患者的大量临床监测表明,在免疫功能健全的患者中罕见病毒对阿昔洛韦的敏感性降低;这种情况仅在严重免疫抑制的病人,如实体器官和骨髓移植患者、病人接受抗肿瘤化疗以及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感染者中偶见。 毒理研究:遗传毒性:伐昔洛韦的Ames试验、人淋巴细胞体外细胞遗传学试验、大鼠细胞遗传学试验和未代谢活化条件下的小鼠淋巴瘤细胞试验结果均为阴性,而有代谢活化的小鼠淋巴瘤细胞试验中伐昔洛韦出现轻微致突变性。六不良反应

更昔洛韦,Ganciclovir

更昔洛韦 药物背景和历史和所治疗疾病(15%),药物与其靶标关系分析和药物作用机理(25%),以往药物合成方法(25%),药物代谢和前药和药物转运(10%) 背景 疱疹病毒分为单纯疱疹、带状疱疹、巨细胞病毒(CMV)和E- B病毒,该类病毒在人体中可形成潜伏感染,引起不同组织疾病,在一定的环境下反复发作。The herpes virus is divided into herpes simplex,herpes zoster,cytomegalovirus(CMV)and E-B virus,the type of virus in the body can cause latent infection,give rise to different tissue disease,repeated episodes in certain circumstances. 母体被CMV感染会导致先天性的胎儿畸形;当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与巨细胞病毒混合感染时,会产生视网膜炎、脑炎、局部性肺炎、肝炎、胃溃疡和皮肤损伤,严重影响人体健康。CMV infection can cause congenital fetal malformations;When mixed infections of human immunodeficiency virus (HIV)and cytomegalovirus occur to a body, there will be retinitis,encephalitis,localized pneumonia,hepatitis B, stomach ulcers,and skin damage, which seriously impact on human health. CMV经常能在病人器官移植过程中被检查到,是这些病人产生并发症和死亡的重要原因。CMV的感染和发病导致病人的住院期延长以及医疗及护理费用增。因此迫切需要治疗抗巨细胞病毒的药物。 1抗巨细胞病毒药物的国内外发展动态 更昔洛韦是一个鸟嘌呤核苷衍生物,该药在CMV感染的细胞中能选择性地阻断病毒复制,是第一个对人类巨细胞病毒有效的药物,它不仅能抑制所有疱疹类病毒,而且也能阻断EB病毒引起的正常带状淋巴细胞的病变。更昔洛韦的批准上市提供了减慢巨细胞病毒疾病进展速率的治疗方法,特别是患有晚期HIV疾病病人的CMV视网膜炎,同时对需进行器官移植的病人来说,无疑也是一个福音。其主要适应症包括: ①免疫功能低下或缺陷者(包括艾滋病患者)发生的巨细胞病毒感染,如巨细胞病毒视网膜炎、巨细胞病毒肺炎、巨细胞病毒肝炎或出血性胃肠道炎、全身性或中枢神经系统的巨细胞病毒感染等; ②预防和治疗发生于接受器官移植者或白血病化疗后的巨细胞病感染。更昔洛韦亦被用于新生儿及婴儿的先天性巨细胞病毒病。其对单纯疱疹病毒的作用优于阿昔洛韦,对经阿昔洛韦治疗无效的疱疹性脑炎、顽固性生殖器疱疹及尖锐湿疣,可考虑作为替代用药。临床上亦用于乙型肝炎的治疗。更昔洛韦是美国Syntex公司开发的高效、低毒、选择性强的病毒抑制剂,对人体6种疱疹病毒感染均有很强的抑制活性,是美国FDA批准的第一个治疗CMV感染的药物。2002年更昔洛韦片剂获得我国FDA的批准,现已上市。 白细胞及血小板减少最常见,少见的有贫血,发热,皮疹,肝功能异常,浮肿,感染,乏力。心律失常,高/低血压。思维异常或恶梦,共济失调,昏迷,头昏,头痛,紧张,感觉障碍,精神病,嗜睡,震颤。恶心,呕吐,腹泻,胃肠道出血,腹痛。嗜曙红细胞增多,低血糖。呼吸困难。脱发,瘙痒,荨麻疹。血尿及尿素氮升高。有巨细胞病毒感染性视网膜炎的艾滋病患者可出现视网膜剥离。注射处可见感染,疼痛,静脉炎。 作用机理 靶标:病毒DNA聚合酶 更昔洛韦,化学名9- [(1,3- 二羟基- 2- 丙氧基)甲基]鸟嘌呤,商品名:Cymevene,Cytovene、赛美维、丽科卫,代号:DHPG、GCV,结构式为:更昔洛韦在体内可抑制疱疹病毒的复制,包括单纯疱

阿昔洛韦

阿昔洛韦 一产品基本信息 (一)药学信息 1 产品名称 通用名:阿昔洛韦 英文名:Aciclovir或Acyclovir 商品名:苏维乐,Zovirax;可包,Virless 别名:无环鸟苷 2 产品化学信息 分子式:C8H11N5O3 分子量:225.21 CAS号:59277-89-3 化学名:9-(2-羟乙氧甲基)鸟嘌呤 或乙氨基-1,9-二氧-9-(2-羟乙氧基)甲基-6H-鸟嘌呤-6-酮。 结构式: 3 药物类别抗病毒类,一种合成的嘌呤核苷类似物。 4 适应症 1.单纯疱疹病毒感染:口服用于生殖疱疹病毒感染初发和复发病例;对反复发作病例口服本品用作预防。注射剂用于免疫缺陷者。初发和复发性粘膜皮肤感染的治疗以及反复发作病例的预防;也用于单纯疱疹性脑炎治疗。 2.带状疱疹:口服用于免疫功能正常者带疱疹和免疫缺陷者轻症病例的治疗。注射剂用于免疫缺陷者严重带疱疹病人的治疗。 3.免疫缺陷者水痘的治疗。 4.局部用于单纯疱疹病毒所致的早期生殖疱疹感染和免疫缺陷者自限性粘膜皮肤单纯疱疹的初治和复发病例。 5.用其钠盐治疗急性视网膜坏死。 核苷酸类抗病毒药,用于治疗: ①单纯疱疹性角膜炎;②单疱疹;③带疱疹;④用其钠盐治疗急性视网膜坏死。主要用于单纯疱疹病毒及带状疱疹病毒引起的浅、深层角膜炎。 5 剂型规格 阿昔洛韦片:200mg,400mg,800mg; 阿昔洛韦分散片:100mg,200mg; 阿昔洛韦咀嚼片:400mg,800mg; 阿昔洛韦缓释片:200mg,400mg; 阿昔洛韦胶囊:200mg; 阿昔洛韦滴眼液:8ml:8mg, 5ml:5mg; 阿昔洛韦软膏:3%; 阿昔洛韦乳膏:3%,5%;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