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级上册云教版第五册卫生与保健教案

三年级上册云教版第五册卫生与保健教案
三年级上册云教版第五册卫生与保健教案

云教版第五册卫生与保健教案

邵九小学

张克强

一、指导思想

为了更好地贯彻国家,教委制定的九年义务教育教学计划,根据国家教委下发的《中小学健康教育基本要求(试行)》和《中小学健康教育大纲》结合我省实际,云南省教育科学研究院组织,编写了这套小学健康教育教材。

二、教材编排特点

这套教材所设涉到的内容有:人体的主要解剖生理知识,个人卫生习惯与健康、合理营养与健康、常见疾病的预防、意外事故的伤害的预防与简单处理、心理卫生。

三、教学目标

1、让学生初步了解人体的主要生理解剖知识。

2、懂得良好个人卫生习惯与健康的紧密联系。

3、懂得合理、协调的营养与健康的联系。

4、懂得保护环境卫生习惯与健康的紧密联系。

5、掌握常见疾病的预防措施。

四、教学重点

认识常见疾病的预防和措施。

五、教学难点

培养学生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

六、教学具准备:教学配套挂图

课时进度安排

第一课:我们的肺

教学目标:

1、知道人体的呼吸运动是由哪些器官完成,以及呼吸运动的原理。

2、知道保护肺的有效方法。

教学重点:肺的重要性

教学难点:呼吸运动的过程和原理。

教具准备:呼吸系统挂图(或模型),肺泡的结构挂图。

教学方法:观察、谈话

课时安排: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引言:人要维持正常的生活,不仅需要进食,而且需要通过呼吸作用吸入氧气和呼出二氧化碳。这是一般人都知道的常识。关于人人需要呼吸的问题,我们现在就来学习《我们的肺》这一课。

1、提问:人体进行呼吸,首先要在外界环境与肺之间进行气体交换,也就是说,先要进行肺的通气。那么,肺的通气是由人体的哪个系统来完成呢?

(回答:呼吸系统)

2、提问:人体的呼吸系统由哪些器官组成?

观察:请同学们参照课本里“我们的肺”课文中的称述回答。

(回答:由鼻腔、咽、喉、气管、右支气管、右肺、左支气管、左肺组成。)

3、提问:哪些器官统称为上呼吸道?哪些器官统称为下呼吸道?

4、提问:呼吸系统中哪个器官是最主要的?

(回答:肺。)

讲述:肺是呼吸系统的主要器官,是呼吸系统中进行气体交换的场所(在板书的表中肺后填上“——气体交换的场所”)。

5、在呼吸系统挂图旁,出示肺泡的结构挂图。

6、讲述:(边指挂图边讲述)肺位于胸腔内,左右各一个。左右支气管进入左右两肺,形成树枝状的分支。在分支的未端,形成了许多肺泡。同学们注意挂图(指肺泡的结构挂图),在肺泡外面,包绕着连成网状的毛细血管。现在请同学们观察课本前面的彩图九,它所表示的肺泡和肺泡外的毛细血管更清楚。

7、小结:肺泡和毛细血管的壁都很薄,都是由一层上皮细胞构成。这样的结构特点,适于在肺泡与毛细血管内的血液之间进行气体交换。

二、呼吸运动的过程和原理

1、提问:呼吸运动的过程是怎样的?

观察:请同学们观察课文中“呼吸运动时肺的状态”示意图。

2、讲述:肺的通气是指肺与外界环境进行气体交换的过程。肺的通气是怎样引起的呢?这与呼吸运动密切相关。

3、提问:吸气时,胸廓扩大了还是缩小了?呼气时,胸廓扩大了还是缩小了?吸气和呼气与胸廓变化有何关系?

(回答:吸气时,胸廓扩大了;呼气时,胸廓缩小了,吸气和呼气都与胸廓变化有关。)

4、小结:吸气时,胸廓扩大;呼气时,胸廓缩小。这说明吸气和呼气与胸廓有节律的变化有关。

5学生体验:请每位同学把手按在自己的胸部,仔细体验自己在吸气和呼气时胸廓的变化。

三、肺的颜色和保护肺的方法

1、提问:你知道肺是什么颜色的吗?

仔细阅读课文内容后回答。

2、我们应怎样保护我们的肺?

讨论交流后回答。

四、想一想、议一议

板书设计:

第一课我们的肺

鼻腔、咽、喉称为上呼吸道;

气管、右支气管、右肺、左支气管、左肺称为下呼吸道。

第二课:不随地吐痰、擤鼻涕

教学目标:

1、使学生知道随地吐痰、擤鼻涕的不良影响。

2、使学生知道文明地吐痰、擤鼻涕的方法。

教学重难点:使学生知道文明地吐痰、擤鼻涕的重要性。

教学方法:引导、讨论交流

教学准备:相关图片

课时安排: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引入

教师出示相关的不文明行为图片让学生观察后议一议这样做对吗?为什么?由此引出课题。

二、探究原因

引导学生认真读文后回答以下问题:

1、吐痰、流鼻涕、咳嗽、打喷嚏对我们的身体是否有益?

2、随地吐痰、擤鼻涕的不良影响是什么?

三、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身体好

1、说一说有痰时应该怎样做?

2、说一说流鼻涕时应该怎样做?

四、想一想、议一议

引导学生各抒己见

五、实践活动

1、将所学告诉亲朋好友,让他们也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

2、争夺文明监督员:同学们相互监督,帮助他人改掉恶习。板书:

第二课不随地吐痰、擤鼻涕

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身体好

第三课:感冒和流感的预防

教学目标:

1、让学生认识到讲卫生的好处。

2、让学生了解什么是流感。

3、让学生学会如何预防流感。

教学重点:如何预防流感和感冒。

教学难点:感冒、流感的症状表现及预防方法

教学方法:讲述、讨论法

课时安排:1课时

教学过程:

一、课题导入

秋季是呼吸道传染病高发季节之一,学校是人群高密集场所,且学生是抵抗力较弱的群体,因此,流感、麻疹、伤风感冒等呼吸道传染病是比较容易入侵的,所以同学们要做好预防的措施。

二、讲授新课

(一)关于流感的事例通报(2分钟)

1、香港因流感而停课

香港有关部门公布,截止2月24日在香港流感死亡儿童人数增至4人。香港政府宣布全港小学、特殊学校、幼儿园今天起停课两周。

2、深圳发现9宗局部爆发的流感疫情

深圳发现的疫情与香港的不同在于此种病情为乙型流感,尚未出现人员因流感死亡。

(二)从事例中引导学生认识什么是流感?

流感全称为流行性感冒,是流感病毒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具有很强的传染性。流感病毒有甲、乙、丙三型。

(三)流感与普通感冒有什么不同及如何传播的呢?

流感与普通感冒是两个完全不同的概念。流感是流感病毒引起的呼吸道传染病,而我们平时讲的感冒,多是指普通感冒,俗称“伤风”,其特征是:病因复杂多样,包括多种病毒、支原体和少数细菌等,都可以引起感冒。感冒每次发病可由不同的病原引起,所以有些人一段时间内可以反复多次患感冒,但一次流感流行通常为同一种流感病毒引起,患过流感或注射过流感疫苗的人通常短期内不会反复患流感。在症状方面,流感常表现为严重的呼吸道症状并容易引起一些并发

症,而普通感冒症状轻微,多以咽痛、咳嗽、鼻塞等呼吸道症状为主。普通感冒的病原多达百余种,无法控制疫苗进行特异性的预防;流感可根据引起的流感病毒的种型,注射相应的疫苗得到有效预防。

流感的传染源主要是病人和隐性感染者,流感以空气飞沫直接传播为主,也可通过被病毒污染的物品通过手间接传播。人群对流感普遍易感,病后有一定的免疫力,对同一型的流感免疫力可维持较久,对同一亚型的变种间也有交免疫力,但维持的时间不长。由于流感病毒不断发生变异,故可引起反复感染发病。流感全年均可发病,以冬春季节多风。

(四)流感如何预防?(讨论式讲解)

流感为乙类法定报告的传染病。隔离病人是减少传播的有效途径,隔离期为1周。流行期间尽量少去公共场所,室内注意通风。公共场所可用1%漂白粉澄清液或3%过氧乙酸喷洒,也可用食醋熏蒸。病人的用物可曝晒2小时或煮沸消毒。流感可通过注射疫苗预防,尤其适用于老年、婴幼儿和体弱多病者。流感的预防措施有(讨论后总结):

1、勤开窗户,保持寝室、教室的空气流通。每天通风至少2次,每次不少于20分钟。其次,保持居室的清洁卫生,尽量少开空调。

2、注意防寒保暖并勤晒被褥。

3、注意个人卫生,要勤洗手,常用冷水洗脸,不随地吐痰、不随便擤鼻涕以减少空气飞沫传播流感病毒。

4、加强体育锻炼,积极参加课外活动,提高耐寒能力,增强体质。

5、饮食合理,多吃蔬菜水果,多喝热开水,少吃辛辣油炸食物。

6、劳逸结合,睡眠充足,不要熬夜。

7、若有鼻塞、咽痛、发烧、头痛等上呼吸道症状时,要及早就医。

8、尽量少到人群拥挤的公共场所。

9、学校应加强晨检,发现流感病人要及时隔离和治疗,以减少传染源的存在。

10、及早做好流感疫苗的预防接种工作。

(五)学校针对流感采取的措施

1、领导在大会上动员学生积极行动起来,预防流感;

2、任课教师做好晨检统计;

3、班主任做好学生病因的跟踪;

4、总务科做好消杀后勤工作;

5、全校进行大扫除。

(六)建议同学们应该怎么做

1、注意卫生的保洁;

2、注意宿舍的通风;

3、课后加强锻炼;

4、注意早晚温差变化,做好保暖;

5、感觉身体不适马上就医;

6、多喝水。

三、集体讨论

结合书本第15页想一想、议一议展开。

四、小结:预防流感,注意卫生;流感可怕,但可以预防。

板书:

第三课感冒和流感的预防

预防流感,注意卫生;流感可怕,但可以预防。

第四课:保护嗓子

教学目标:

1、使学生了解“声带”是人体重要的发音器官以及它是如何发声的;

2、认识声带的重要性及如何保护好声带?

教学重点:认识声带所处人体的位置及声带是如何发出声音的。

教学难点:如何教育学生坚持长期不懈的保护好自己的声带。

教学准备:一幅放大的声带结构图

课时安排: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同学们,我们平时唱歌、讲话、读书所发出的声音是从什么地方来的?怎样发出的?为什么发出的声音有高有底呢?这就是我们这一节课要学习的内容。

二、学习新课:

1、请大家摸一摸自己的喉部,当你说话的时候,你的手有什么感觉?不说话,你的手还有感觉吗?大家试一试以后再回答我的问题。学生回答,讨论。教师进行纠正。

2、我们一起来研究一下:喉部里面为什么会震动?为什么有震动就能发声?人的喉部就是喉头,喉头有个疙瘩叫喉结,它是由软骨构成的,在它里面,平铺着两片薄膜,叫声带,俗称嗓子。

一年级上册卫生与保健教案

一年级上册卫生与保健教案 一年级上册 小学一年级上册《卫生与保健》教学进度表 周次教学内容课时安排 1、身体好,学习好一 1课时 2、我们的身体二 1课时 3、人体的内脏三 1课时 4、立行坐卧四 1课时 5、眼五 1课时 6、眼保健操(一) 六 1课时 7、眼保健操(二) 七 1课时 8、耳八 1课时 9、鼻九 1课时 10、口十 1课时 11、牙十一 1课时 12、手的卫生十二 1课时 课题: 1、身体好,学习好教学目标: 让学生认识到一个人只有身体好了学习才会好。教学重难点: 理解坚持锻炼身体好、学习好。 教学时间:1课时 教学过程: 一、板书课题 二、新课教学

1、教师范读课文,让学生思考:一个人不但学习好,还要什么好, 2、齐读课文。 3、指名读课文。 三、巩固练习 1、完成教材第2页“比一比”。 图1:做课间操 图2:随地吐痰 图3:玩弹弓 图4:跳绳 图5:妈妈叫他吃早点,他不吃 2、完成“想一想,议一议”。 四、总结全文 在日常生活中要经常锻炼身体,身体好了学习才会好。 板书设计: 1、身体好,学习好 坚持锻炼身体好、学习好 课题: 2、我们的身体教学目标: 让学生认识到人的身体是由哪些部分组成的。 教学重难点: 理解一个人身躯的结构组合。教学时间:1课时 教学过程: 一、板书课题 二、新课教学 1、教师范读课文,让学生思考:一个人的身体是由哪些部分组成的, 2、板书:头、颈、躯干、四肢

3、指导学生朗读课文。 4、指名学生有感情的朗读课文。三、巩固练习 1、完成教材第5、6页“练一练”。 2、师带读黑板的四部分。 3、让学生摸一摸身体上的这四个部分。 4、指名边摸边说出四个部位。 5、完成“想一想,议一议”。四、总结全文 大家要记住每一人的身体都是由这几个部分组成的,缺少哪一部分都不行。板书设计: 2、我们的身体 头、颈、躯干、四肢 课题: 3、人体的内脏 教学目标: 1、知道人体内脏的位置。 2、知道肠是主要的消化器官。 教学重难点: 人体内脏的每个部位和消化器官。 教学时间:1课时 教学过程: 一、板书课题 二、新课教学 1、教师范读课文,让学生思考:人体的内脏器官都分布在哪里, 2、自由读课文,思考:人体内脏有哪些功能, 3、理解:消化食物的主要场所和大肠有吸收水分的功能。 三、巩固练习

《幼儿卫生与保健》教学大纲

《幼儿卫生与保健》课程教学大纲 一、课程性质和目标: (一)课程性质:《幼儿卫生与保健》是学前教育专业的核心和基础课程之一。《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中提出的五大教育目标中,“儿童的健康”处于首要位置。为了维护和促进幼儿的健康,幼儿教师必须要掌握一定的卫生保健知识和技能。《幼儿卫生与保健》这门课正担负了这样的培养任务。它主要研究学前儿童的生理解剖特点及机体生长发育规律,探究影响其健康成长的各种因素,提出各种卫生保健要求和措施。通过学习,学生掌握有关促进幼儿身心健康的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为做好托幼机构的保教工作打下坚实基础。 本课程内容涉及到人体解剖学、营养学、预防医学、环境卫生学等多个学科领域,是一门综合性较强的学科。它与学前儿童心理学、学前儿童教育学、幼儿园各领域教育活动的指导等学科密切相连,为这些学科的学习提供了科学依据、奠定了学习基础。 (二)课程教学目标: 总目标:学生通过学习《幼儿卫生与保健》,能理解幼儿卫生保健工作的重要性,并形成正确的健康观;能全面掌握幼儿卫生保健工作的基本内容和要求,初步具备从事托幼机构保教工作的能力和技能。 1.知识目标: 获得促进学前儿童保健的相关知识以及了解幼儿园教育过程中的卫生要求,能够运用已掌握的理论知识和相关技能处理学前儿童生活和教育过程中的各种卫生保健问题,将来在实际工作中能够切实作到维护和增进儿童的健康。 2.能力目标: 学生通过学习,能够运用《幼儿卫生与保健》的基本知识,分析和解决幼儿卫生保健工作中存在的各种问题,为将来在实际工作中能切实维护和促进幼儿的健康做好准备。 3.情感目标: 提高对幼儿卫生保健工作的思想认识,关注幼儿良好卫生习惯的养成,提高对幼儿安全保护的重视程度,养成按照保育措施认真工作的态度。

三年级卫生与健康优秀教案

三年级卫生与健康教案 第一课:团结友爱、尊敬师长 教案目标:让学生懂得人与人之间要团结友爱,要尊敬老师。 重点:掌握团结友爱的重要意义。 难点:坚持礼貌行为,培养使用礼貌用语的习惯。 教案过程 小实验:拿一根小竹子,请一个同学折断。然后再拿一大把相同的竹子让他折,折不断。为什么一根竹子容易折断,一把竹子不容易折断呢?这就是竹子“团结”起来的结果。 说明:团结就是力量的道理。 1、一个班级,如果团结有利于大家的生活,学习也有利于使成员性格健全,心理健康,有利于良好的思想品德的养成。否则,会出现互相争吵甚至打架。 2、礼貌,体现在语言和行动上。 (1)礼貌用语:“您好”、“早上好”、“谢谢”、“麻烦你了”、“对不起”、“请”、“再见”等。例如:不小心碰了别人,应说声“对不起”。别人帮了自己,应当说“谢谢”。 (2)行动上: ①自己学习成绩比别人好,不要趾高气扬,沾沾自喜。 ②有同学犯了错误,不要幸灾乐祸、冷嘲热讽。 思考? 你能掌握日常礼貌用语吗? 第二课:人体的结构 一、教案目标: 让学生了解人体结构,为学习其他涉及人体生理的课程打下基础。 二、重点:人体各部分结构的位置。 三、难点:各部分结构的名称和具体功能。 四、教案过程: 请一位学生指出人体结构中头部、颈部、躯干、四肢四个部他。 各部分结构及功能: 头部:包括头颅和颜面。颅骨内有脑子,通过神经指挥和协调人体和一切活动。颜面长有眼、耳、口、鼻、分别负责视觉、听觉、进食和味觉、呼吸和嗅觉。 颈部:由颈椎、肌肉和肌腱、血管、神经组成,是躯干支撑头部的支柱,也是心脏和肺向脑供血、供氧和食物,空气进入胃及肺的通道。 躯干:由脊柱支撑。躯干前面上部称为胸部,下部称为腹部、躯干后面上部称为背部,下部称为腰部。心脏负责全身血液循环,肺负责肌体的氧气与二氧化碳交换。胃肠负责食物消化、营养吸收和粪便排泄。 肝脏有制泌、贮存、排泄尿液、胰腺分泌液。 四肢:包括上肢和下肢,上肢就是手,包括胳膊、前臂和手掌,负责劳动;下肢就是脚,包括大腿,小腿和脚掌,负责行走和支持整个身躯。 思考:人体分为哪两大部分? 第三课:保护视力 一、教案目标: 让学生了解视力的概念和保护视力的具体方法。 二、重点:

卫生与保健一年级下册教案

马龙县通泉第二小学卫生与保健教案一年级第二册

课题:1、刷牙 教学目标: 让学生学会正确的刷牙方法。 教学重难点: 理解坚持天天刷牙身体好。 教学时间:1课时 教学过程: 一、板书课题 二、新课教学 1、教师范读课文,让学生思考:刷牙有什么好处? 2、齐读课文。 3、指名读课文。 三、巩固练习 1、正确的刷牙方法是: (1)上排牙齿向下刷,下排牙齿向上刷。 (2)用同样的方法清刷每颗牙齿的里面。 (3)将牙刷平放,清刷咀嚼食物的齿面。 2、完成第4、5页“想一想,议一议”。 四、总结全文 板书设计:1、刷牙 正确的刷牙方法是: (1)上排牙齿向下刷,下排牙齿向上刷。 (2)用同样的方法清刷每颗牙齿的里面。 (3)将牙刷平放,清刷咀嚼食物的齿面。

课题:2、养成个人卫生好习惯 教学目标: 让学生认识到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对与身体健康很重要。 教学重难点: 从小养成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 教学时间:1课时 教学过程: 一、板书课题 二、新课教学 1、教师范读课文,让学生思考:洗脸、洗脚队我们的身体有什么好处? 2、板书课题。 3、指导学生朗读课文。 4、指名学生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三、巩固练习 1、完成教材第8页“想一想,议一议”。 2、完成教材第9页“比一比。” 四、总结全文 大家要记住我们应该从小养成“四勤”的好习惯。 板书设计:2、养成个人卫生好习惯 养成个人卫生好习惯要做到: (1)早晚洗脸,睡前洗脚,勤洗头、洗澡。 (2)勤换衣服,勤剪指甲,勤理发的好习惯。

课题:3、天天锻炼身体好 教学目标: 科学的体育锻炼能促进儿童的生长、发育,增强体质。 教学重难点: 进行体育锻炼要注意服装和运动鞋。 教学时间:1课时 教学过程: 一、板书课题 二、新课教学 1、教师范读课文,让学生思考:进行体育锻炼时要注意些什么? 2、自由读课文,思考:运动前和运动后要注意些什么? 3、指导学生朗读课文。 4、运动前要做准备活动,结束后还应做整理运动。 5、指名学生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三、巩固练习 完成教材第13页“想一想,议一议”。 四、总结全文 同学们,你们一定要记住;饭后和剧烈运动后不要立即运动。 板书设计:3、天天锻炼身体好 (1)进行体育锻炼要注意:穿适合运动项目的服装和运动鞋。 (2)运动前做好准备活动,结束后还应做整理运动。 (3)剧烈运动后,不宜马上大量饮水或吃冷食,也不要马上去游泳或洗冷水浴。 (4)饭后不要立即运动。

(完整版)《学前儿童卫生与保健》试题集(含答案)

学前儿童卫生与保健》试题集 一、名词解释 1、骨龄:根据儿童少年的骨骼发育程度同骨发育标准进行比较求得的发育年龄。 2、暴怒发作:当学前儿童个人的要求未能得到满足时,常出现大声哭闹、尖叫、自残等发泄怒气的过激行为。 3、动力定型:动力定型是指一种由固定程序的条件作用建立的暂时联系系统,即条件反射系统。它是巴甫洛夫学说中的一个概念。在这一种系统内各个条件刺激按严格的序列和时间呈现,即用一系列刺激的定型形式获得这种系统中的每个刺激的确切而不变的效果,最后的结果就是在大脑皮质的活动中建立的一种动力定型。 4、镶嵌式活动:学习时、大脑皮层只有相应部位的细胞处于兴奋状态,而其它部分则处于抑制转态,形成了兴奋区的抑制区,出现了镶嵌式活动方式。因此,教学中注意力劳动和脑力劳动轮换。 5、一日生活制度:幼儿进园必须做到十大环节(晨检、进班、体育活动、培养与训练、大小便、穿衣盥洗、进餐、午睡、游戏、离园) 6、斜视:指人在注视某一物体时,两眼的黑眼球位置不对称,视轴出现明显的偏斜,两属眼外疾病,可分为共同性斜视和麻痹性斜视两大类。 7、维生素D缺乏性佝偻病:主要由于体内维生素D 不足引起钙、磷代谢失常,钙盐不能正常地沉积,导致骨骼改变为特征的慢性、全身性、营养不良性疾病。 8、指压止血法:用手或手掌等将出血的血管上端用力压向贴邻的骨骼上,以阻断血流,达到暂时止血的目的。 9、物理消毒法:是利用高温、紫外线照射、稀释等方法杀灭或减少致病病原体的方法,它是简单易行,较为有效的消毒方法。 10、预防接种证制度:在办儿童出生后1 个月内,其监护人员应到儿童居住地承担预防接种工作的接种单行为其办理预防接种证。 11、膝外翻:以两下肢自然伸直或站立时,两膝能相碰,两足内踝分离而不能靠拢为主要表现的畸形疾病。 12、等级评价法:将个体儿童的发育数值和标准的均值及标准差相比较,以此来评价个体儿童发育状况的一种方法。 单项选择题 1. 结构相似和功能相关的细胞与细胞间质集合而成(A )。 A.组织B. 系统C. 器官D. 皮肤2.下列不适于结缔组织的是( D )。 A .脂肪组织B. 血液C. 肌腱D. 皮肤3.人体生命活动最基本的特征是( B )。 A.适应性B. 新陈代谢C. 生长发育D. 生殖 4. 人体结构和机能的最基本单位是(A )。 A. 细胞 B. 组织 C. 器官 D. 系统 5. 婴幼儿大脑对葡萄糖有特殊的依赖,因此,学前儿童每餐的膳食中应摄入一定量的(A ),以满足脑组织代谢所需要的能量。 A. 碳水化合物 B. 蛋白质 C. 脂肪 D. 维生素

一年级上册卫生与保健教案

一年级上册《卫生与保健》教学计划 学校教育要树立“健康第一”的思想。新形势下如何针对少年儿童成长的特点,加强学生的体育、卫生健康教育,培养学生强壮的体格、较强的活动能力、健康的生理和心理、勇敢顽强的毅力、艰苦奋斗和团结合作的精神,使他们更加适应现代社会的需要,是小学阶段的体育和健康教育迫切需要解决的新课题、新任务。因而本着科学、全面、可比、可行性原则,制定本计划。 一、指导思想 学校健康教育是学校系统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培养学生的各种有益于自身、社会和全民族健康的行为和习惯,提高卫生科学知识水平,从而达到预防和减少儿童少年某些常见病和多发病,尽可能避免意外伤亡事故,增强体质,促进身心发育,为一生的健康奠定基础, 二、健康教育的任务: 1、提高学生卫生知识水平; 2、降低学校常见病的发病率; 3、提高生长发育水平; 4、促进儿童少年心理健康发展、预防心理卫生问题; 5、改善学生对待个人公共卫生的态度; 6、培养学生的自我保健能力。 三、健康教育的目的:

1、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保证学生们具有旺盛的精力、愉快的心情投入学习,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积极参加体育锻炼,增强体质。 2、培养学生正确的饮食和卫生习惯。注意饮食卫生,吃好早餐,一日三餐,定时定量,不偏食,让学生知道暴饮暴食的危害。 3、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由浅入深,循序渐进,达到教材要求,提高健康教育课的效果。 四、健康教育的内容: 1、通过课堂内外的教育,向学生传授卫生科学知识,培养学生生活自理能力、个人清洁习惯,使他们自幼养成讲卫生、爱清洁、维护环境的良好品德。 2、培养学生有规律的生活作息制度,养成早睡早起、定时定量进食,既不偏食、挑食、也不过量进食。懂得环境污染对人体的危害,自觉地保护环境,并懂得预防接种的好处,自觉接受预防接种。 总之,加强学生的体育、卫生健康教育,培养学生强壮的体格、健康的生理和心里、勇敢顽强的毅力、艰苦奋斗、团结合作的精神,是学校教师的职责;学校体育、卫生工作,必须抓紧抓好,使学生不仅能学到知识,而且身心健康,体格健壮。

三年级上册卫生健康教案

三年级上册卫生健康教案 教师:王宏芳 1、不乱吃零食 教学目标: 1、使学生了解乱吃零食、贪吃冷饮的害处。 2、教育学生养成良好的卫生饮食习惯。 重点难点: 让学生理解为什么不能乱吃零食。 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谈话,引出课题。 1、小朋友,我们都知道,一日有三餐,,那除了一日三餐外,你平常还吃其他零星小吃吗? 2、除正餐以外的零星小吃我们叫它零食。板书:零食。 3、那你们平常都吃些什么零食呢?为什么喜欢吃?跟你的同桌说说。 指名学生交流回答。 4、其实呀,吃零食也是有学问的,小朋友可不能随便乱吃零食,乱吃零食害处可多了,今天这一课我们就一起来学习 板书:不乱吃零食。 二、讲授新课。 1、指名学生起来说说,乱吃零食有什么不好?

2、出示课文第二段,仔细读一读,小组同学讨论一下:乱吃零食有什么不好? ①、小朋友胃的特点。(出示挂图) ②、经常吃零食对小朋友的胃有什么害处? (护士做实验) ③、消化不良有哪些症状? ④、消化不良对人体有什么影响? ⑤、多吃冷饮有什么不好? 3、进一步让学生体会乱吃零食的不好。 出示一些不宜多吃的零食: ①、烧烤肉串。(图)(分析原因) ②、各种蜜饯。(图)(分析原因) ③、糖果、巧克力。(图)(分析原因) ④、各种冷饮。(图)(分析原因) 4、让学生深入了解乱吃零食的不好。 ①、看电视吃零食吃出胆结石。 ②、多吃零食可能有损视力。 5、完成书第4页。你曾经因为吃多了零食而引起下列不良反映吗?发生过的在括号里打对。 6、零食的学问。推荐各种有益健康的零食。 各种水果。 牛奶。

谷类制品。如:饼干、面包等。 b) 儿童吃零食有秘诀。 ①、路边的零食不要买。 ②、进食零食后要饮少量清水,防止蛀牙。 ③零食分量要适可而止,切忌整天频密进食。 ④吃零食时亦要定时定量,有规律地在两顿正餐之间吃。 c)完成书第4页。判断下列说法正确与否。 7、小结: 学了这课,你有什么想法?今后有什么打算? 8、课后作业: 完成书第3页调查表。 平时互相检查吃零食的情况。 2、预防细菌性痢疾 教学要求: 1、使学生知道食用了被病菌、病毒污染的事物和水后会感染细菌性痢疾等疾病。 2、使学生了解细菌性痢疾的主要症状和预防方法。 3、教育学生注意饮食的清洁卫生。 重点难点; 使学生了解细菌性痢疾的主要症状和预防方法。

学前儿童卫生与保健

《学前儿童卫生与保健》 第一章学前儿童的解剖生理与卫生保健 重点内容: 学前儿童呼吸系统 第二章学前儿童生长发育与评价 重点内容: 胎儿期、新生儿期、婴儿期的分期时间与主要特点生长发育的一般规律,尤其是对“身体各系统的生长发育不平衡,但不统一协调”的理解 生长发育评价中最重要和常用的形态指标(身高、体重)及其测量要点 等级评价法 骨龄 第三章学前儿童心理卫生 重点内容: 学前儿童心理健康的标准 学前儿童心理健康教育的途径 学前儿童心理保健措施(社会环境、健康教育、健康服务三个方面) 夜惊、暴怒发作、遗尿症等的特点 第四章学前儿童营养卫生 重点内容: 学前儿童碳水化合物的需求特点 蛋白质、碳水化合物、铁、碘、锌、各种维生素的食物来源 常见维生素和矿物质的功能 学前儿童水的需求特点 学前儿童合理膳食的要求 托幼机构膳食制度建立的两个方面(合理安排餐次和间隔,科学分配每餐营养和食物数量)常见食物中毒的预防措施(肉毒杆菌中毒、大肠杆菌中毒、发芽土豆、四季豆、生豆浆)第五章学前儿童生活与教育过程卫生 重点内容: 知道什么是优势法则、始动调节、动力定型、镶嵌式活动、保护性抑制及启示 学前儿童的用脑卫生 如何根据大脑皮层活动规律安排学期、周和日活动 幼儿园生活制度及制定依据 幼儿园一日生活

各环节卫生(入园、如厕、睡眠、户外活动) 体育锻炼的卫生原则 基本动作练习的核心任务和注意事项 空气浴 第六章学前儿童常见疾病的预防与护理 重点内容: 儿童正常体温熟悉测体温、滴眼药、滴鼻药、物理降温的基本方法和原则 水痘、麻疹、风疹、手足口病、腮腺炎、猩红热的基本区分 常见传染病和非传染病的区分 手足口病的护理、预防 湿疹、斜视、维生素D缺乏性佝偻病、锌缺乏症的基本特点 第七章学前儿童意外事故的预防与急救 重点内容:急救原则止血方法骨折急救法的原则摔伤处理切割伤的处理烫伤的处理烧伤的处理呼吸道异物的预防和处理中暑的处理鼻出血的处理烫伤处理、中暑、鼻出血、骨折急救法的原则应熟悉具体步骤。 第八章幼儿园卫生保健制度建设 重点内容: 晨检 物理消毒法、化学消毒法的种类 预防接种、加强免疫幼儿园预防接种制度幼儿园隔离制度膝内翻、膝外翻第九章幼儿园建筑与设备卫生 重点内容: 幼儿园桌椅、儿童床、玩具的卫生要求 第十章学前特殊儿童的养护卫生 盲童的养护卫生聋童的养护卫生超常儿童的心理发展特点 一.名词解释(每小题3分,共18分) 名词解释多为针对选择题的考核,大体知道即可1.等级评价法2.骨龄3.暴怒发作 二.简答题(简要回答下列各题,每小题5分,共50分) 1.简述学前儿童皮肤的特点。 2.简述学前儿童眼睛特点和用眼卫生。 3.如何理解身体各系统的生长发育不平衡?选择 4.简述学前儿童心理健康的标准和心理健康教育的途径。有可能论述 5.简述碳水化合物的食物来源,以及学前儿童对碳水化合物的需求特点。 7.简述学前儿童合理膳食的要求。 8.如何为学前儿童如厕创设良好的物质和心理环境。 9.简述学前儿童体育锻炼的卫生原则。 三.论述题(每小题8分,共32分) 1.学前儿童呼吸系统有什么特点?举例说明应如何做好学前儿童呼吸系统的卫生保健工作? 2.学前儿童神经系统有何特点?举例说明应如何做好学前儿童神经系统的卫生保健工作?3.学前儿童运动系统有何特点?举例说明应如何做好学前儿童运动系统的卫生保健工作?4.试述如何根据大脑皮层活动规律安排幼儿园的学期、周和日活动? 6—10章综合练习(100分) 一.名词解释(每小题3分,共18分)——选择题!!! 1.斜视2.维生素D缺乏性佝偻病3.指压止血法4.物理消毒法5.预防接种证制

一年级第一册卫生与保健教案

一年级卫生与保健教学计划 一、学情分析: 一年级学生年龄较小、活泼好动,注意力易分散,自控能力差,行为习惯有待加强培养。特别是卫生习惯教差,经过一学期的培养,不少学生在卫生方面有了一定的进步,但部分学生还需教师正确的引导,督促。特别是在生活自理方面,通过学生平时卫生反映出学生的这方面还需加强。通过学习本教材,改善学生的不好习惯,培养学生良好的生活习惯,加强卫生与保健方面的知识。 二、教材分析: 一年级教材涉及刷牙、个人习惯与健康、环境卫生与健康、写字姿势、使用电器的卫生等,在教学过程中注重学生的动手与实践相结合,以促进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注重学科内容与学生生活实际相结合,使学生学生从教材所学知识应用到实践中。 三、教学措施: 1、以情导入,以趣启智,寓教于乐,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和自主性。 2、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采用探究式、讨论式或交谈式方法教学。 3、建立互助学习小组,同学间相互学习,相互帮助,共同提高。 4、让学生学会反思,通过学习,使学生总结自己的优点与不足,使所学的健康知识与生活相结合。 四、进度表:第一周:1.身体好,学习好第二周:2.我们的身体 第三周:3.人体的内脏第四周:4.立行坐卧 第五周:5.眼第六周:6.眼保健操

一年级卫生与保健教案 (上学期1——6课) 课题: 1、身体好,学习好 教学目标:让学生认识到一个人只有身体好了学习才会好。教学重教学难点:理解坚持锻炼身体好、学习好。 教学时间:1 课时 教学过程: 一、板书课题 二、新课教学 1、教师范读课文,让学生思考:一个人不但学习好,还要什么好? 2、齐读课文。 3、指名读课文。 三、巩固练习 1、完成教材第 2 页“比一比”。 图 1:做课间操、图 2:随地吐痰、图 3:玩弹弓、图 4:跳绳图 5:妈妈叫他吃早点,他不吃。 2、完成“想一想,议一议”。 四、总结全文 在日常生活中要经常锻炼身体,身体好了学习才会好。 板书设计: 1.身体好,学习好 坚持锻炼身体好、学习好

小学三年级《卫生与保健》学科考查方案

小学三年级《卫生与保健》学科考查方案 学校教育要树立“健康第一”的思想。 新形势下如何针对少年儿童成长的特点,加强学生的卫生健康教育,培养学生健康的生理和心理、勇敢顽强的毅力、艰苦奋斗和团结合作的精神,使他们更加适应现代社会的需要,是小学阶段的卫生与健康教育迫切需要解决的新课题、新任务。因而本着科学、全面、可比、可行性原则,制定本计划。 一、指导思想 学校卫生与保健教育是学校系统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培养学生的各种有益于自身、社会和全民族健康的行为和习惯,提高卫生科学知识水平,从而达到预防和减少儿童少年某些常见病和多发病,尽可能避免意外伤亡事故,增强体质,促进身心发育,为一生的健康奠定基础, 二、学校卫生与保健教育的任务: 1、提高学生卫生知识水平; 2、降低学校常见病的发病率; 3、提高生长发育水平; 4、促进儿童少年心理健康发展、预防心理卫生问题;

5、改善学生对待个人公共卫生的态度; 6、培养学生的自我保健能力。 三、学校健康教育的目的: 1、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保证学生们具有旺盛的精力、愉快的心情投入 学习,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积极参加体育锻炼,增强体质。 2、培养学生正确的饮食和卫生习惯。注意饮食卫生,吃好早餐,一日三餐,定时定量,不偏食,让学生知道暴饮暴食的危害。 3、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由浅入深,循序渐进,达到教材要求,提高健康教育课的效果。 四、三年级卫生与保健考查的内容:平时成绩(30分),和期末成绩(70分),平时成绩+期末成绩=综合成绩 (一)、平时成绩(30分)注:男女一样 根据学生的平时表现,进行打分。表现优秀:25---30分表现良好:20---25分表现一般:15---20分(二)、期末成绩(70%分) 根据学生卷面考试,进行打分期末成绩=卷面成绩×0.7

学前教育专业《幼儿卫生与保健》核心课程标准

学前教育专业《幼儿卫生与保健》核心课程标准 第一部分前言 《幼儿卫生与保健》是学前教育专业的一门专业基础课程,研究学幼儿生理解剖特点和生长发育规律,维护和增进幼儿身体健康,促进幼儿正常发育的一门科学。它是中等职业学校学前教育专业的专业基础课程。本课程是学习“幼儿心理学”、“幼儿教育学”、“幼儿园教育活动设计与实践”等课程的基础。 《幼儿卫生与保健》课程标准的制定,在课程的性质、基本理念、课程目标、课程实施建议等几部分作了科学、详细明确的阐述,使这门课程教学更加规范,工作中便于检查、监督。本课程的设计是以就业为导向,以服务幼儿教育行业为宗旨,以幼儿教育活动为中心,以幼儿教育工作任务分析为引导、以培养学生职业能力为主体,同时进行了相关知识的拓展。 一、课程性质 《幼儿卫生与保健》课程作为中职学前教育专业学生的专业课程,是幼儿教师和幼儿园管理者必备的基础性强、应用范国广的教学和实践指导性课程,是《幼儿教育学》、《幼儿心理学》的前沿课程。 (一)幼儿卫生保健工作是幼儿园教育中重要的环节 坚持保育和教育相结合,是我国托幼所教育工作的基本原则,幼儿卫生保健工作成为是幼儿园教育中必不可少的重要环节。有效地对学前儿童进行保育和教育是幼儿教师必须具备的职业核心能力。《幼儿卫生与保健》课程旨在培养学前教育专业学生的保育工作能力,使之具备促进学前儿童正常发育,维护和増进婴幼儿身心健康的知识、能力和职业素养。 (二)是学前教育专业学生成为合格幼儿园教师的基本准备 通过该课程内容的学习,要求学前教育专业的学生具备促进学前儿童正常发育,维护和增进婴幼儿身心健康的知识、能力和职业素养。

能分析幼儿实际生活中的卫生现象,采取正确的措施保证幼儿的健康,同时提高自身的卫生水平,为成为一名合格的幼儿园教师做好准备。 (三)是学前教育专业学生的必修课程和基础课程 通过学习《幼儿卫生与保健》,学生能全面掌握婴幼儿生理解剖特点以及身体发展的规律,系统了解婴幼儿常见心理卫生问题及教育对策,掌握营养学基础知识,了解托幼机构的膳食管理,熟悉教育环境创设及教育过程中的卫生要求,了解婴幼儿常见疾病的有关知识及基本急救措施,能够对幼儿的身心发展进行科学的评价。因此,是学前教育专业学生的必修课程和基础课程 二、课程的基本理念 (一)全面提高学前教育专业学生实践能力 本课程学习会遵循理论联系实际的原则,在掌握基本知识的基础上掌握一定的技能,结合见习和实习活动,丰富感性知识,以加深对理性知识的理解。 (二)注重提升学前教育专业学生的学科知识 本课程会充分利用现代教育技术,配合实物教学、多媒体课件教学、数字化教学等手段,因材施教。教学中采用讲授法、分组讨论法、启发式教学、分层次教学等教学方法,增强学生本学科知识的理解与应用能力。 (三)不断关注学生学习过程中的个性发展 充分关注学生的个性差异,发挥评价的导向、激励作用。重视多元化评价,在学生知识评价的基础上,体现对学生学习态度和自主学习能力的评价。 三、课程设计思路 学前教育专业《幼儿卫生与保健》课程课时设计如下: 学习总时间为两学期,每学期周课时为2节;每学期教学时间分配为20周,共计40周,总学时数为80节。 第二部分课程目标

一年级卫生与保健总结

2012年秋季学期一年级卫生与保健教学工作总结 学校健康教育是利用学校教育,使儿童获得卫生知识,转变卫生态度,产生卫生行为,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促进身心健康,为终身健康奠定良好的基础教育。我根据《学校卫生工作条例》及“学校健康教育评价方案(试行)”的要求,结合本地实际情况,认真贯彻落实,以全面贯彻落实教育方针,促进学校健康教育工作的发展,不断增强广大学生的健康知识,提高学生的健康水平。具体做了如下工作: 1、狠抓健康知识教育,确保每周上健康教育课,开课率为100%,做到有课本、有教师、有计划、有教案、有课时、有考核、有等第。这是传授健康知识的基础阵地,是面向全体学生的基础性教育,做到在欢快的、激进的气氛中让学生自觉地接受知识,理解并掌握知识,从而建立健康的理念。 另外,定期或不定期地组织健康知识讲座,选择一些常用的、有难度的卫生知识,进一步强化传授,或根据季节性的变化,有目的地进行季节病的预防宣传,如流感、腮腺炎、肠炎等。 2、加强健康教育课管理 ①教材和教具:教材做到1体现“中小学生健康教育基本要求”的八项内容,2教育内容(文字、插图)无概念错误,3课文深度和文字质量符合教学规律(3项)。配备好教具,包括挂图、模型、幻灯片及其它类型的健康教育用具。 ②教学计划:每个年级都有完整的健康教育教学计划,并做到教学进度、教学内容与计划一致。 ③教案:包括课时、课题、教学目的、教学重点、教学难点、教具、教学内容及过程、教学小结等8项主要内容;教案书写力求做到无概念错误、整洁、简练等3项主要内容。 ④、授课质量:要求授课教师做到概念清楚、启发式教学、语言生动、理论联系实际、板书工整等5项。 3、硬件实施到位:采光照明与黑板、课桌椅、饮水与洗漱设施、厕所设施、教学用房与宿舍等均对照评价标准进行添置、改善。 4、培养学生良好的卫生行为。 知识教育是基础,让学生建立健康的卫生行为是关键,平时班主任及任课教

三年级卫生与健康全册教案讲解

第一课:团结友爱、尊敬师长 一、教学目标:让学生懂得人及人之间要团结友爱,要尊敬老师。 二、重点:掌握团结友爱的重要意义。 三、难点:坚持礼貌行为,培养使用礼貌用语的习惯。 四、教学过程 小实验:拿一根小竹子,请一个同学折断。然后再拿一大把相同的竹子让他折,折不断。为什么一根竹子容易折断,一把竹子不容易折断呢?这就是竹子“团结”起来的结果。 说明:团结就是力量的道理。 1、一个班级,如果团结有利于大家的生活,学习也有利于使成员性格健全,心理健康,有利于良好的思想品德的养成。否则,会出现互相争吵甚至打架。 2、礼貌,体现在语言和行动上。 (1礼貌用语:“您好” 、“早上好” 、“谢谢” 、“麻烦你 了” 、“对不起” 、“请” 、“再见”等。 例如:不小心碰了别人,应说声“对不起” 。别人帮了自己,应当说“谢谢” 。 (2行动上: ①自己学习成绩比别人好,不要趾高气扬,沾沾自喜。 ②有同学犯了错误,不要幸灾乐祸、冷嘲热讽。 思考?

你能掌握日常礼貌用语吗? 第二课:人体的结构 一、教学目标: 让学生了解人体结构,为学习其他涉及人体生理的课程打下基础。 二、重点:人体各部分结构的位置。 三、难点:各部分结构的名称和具体功能。 四、教学过程: 请一位学生指出人体结构中头部、颈部、躯干、四肢四个部他。各部分结构及功能: 头部:包括头颅和颜面。颅骨内有脑子,通过神经指挥和协调人体和一切活动。颜面长有眼、耳、口、鼻、分别负责视觉、听觉、进食和味觉、呼吸和嗅觉。 颈部:由颈椎、肌肉和肌腱、血管、神经组成,是躯干支撑头部的支柱,也是心脏和肺向脑供血、供氧和食物,空气进入胃及肺的通道。 躯干:由脊柱支撑。躯干前面上部称为胸部,下部称为腹部、躯干后面上部称为背部,下部称为腰部。心脏负责全身血液循环,肺负责肌体的氧气及二氧化碳交换。胃肠负责食物消化、营养吸收和粪便排泄。 肝脏有制泌、贮存、排泄尿液、胰腺分泌液。 四肢:包括上肢和下肢,上肢就是手,包括胳膊、前臂和手掌, 负责劳动;下肢就是脚,包括大腿,小腿和脚掌,负责行走和支持整个身躯。 思考:人体分为哪两大部分?

幼儿园卫生保健及安全知识

一.幼儿视觉系统的正常发育要注意哪些方面? 答:1.培养正确的姿势:幼儿看书时坐姿要端正,桌椅高度的比例要适当,眼睛与书本应保持1尺距离。用眼时间不宜过长,教育幼儿不要躺着看书,不能在走路或乘车时看书; 2.注意科学采光:不要让幼儿在阳光直射或过暗的地方看书。当幼儿画画、写字、阅读时,柔和的光线应来自左上方,以免造成暗影而影响视力; 3.加强安全教育,预防斜视:对幼儿要加强安全教育,不玩可能伤害眼睛的物品,如小刀、剪子、竹签、弹弓等。不撒沙子,不燃鞭炮。定期为幼儿调换座位,以防斜视。此外,还要定期检查力,对视力不足0.8(即国际表4.8)者,要及时查明原因,予以矫治。要积极开展有利于培养和发展幼儿辨色力的活动; 4.培养良好的卫生习惯,教育幼儿不要用揉眼睛,不用他人的毛巾和手帕,手绢要经常洗,预防沙眼和结膜炎。 二.急性肠炎的临床特点是什么? 答:1.一年四季都可以发病,但以夏季(5~8月)发病率最高。 2.致病菌主要以大肠杆菌为主。 3.临床症状:起病较急,大便次数增多,有腥臭味,多呈黄绿色蛋花汤样或水样,有粘液,可伴发热、腹痛、呕吐。 三. 秋季腹泻的预防要点是什么? 答:1.要有良好的生活习惯,把好“病从口入”关。2.受凉受热,饮食不当,过食冷饮,暴饮暴食都也可导致消化功能紊乱而患肠道疾病。3.消灭蟑螂和苍蝇,防止食物污染。

一. 鼻出血的防治要点是什么? 答:1.鼻出血时不要让孩子仰卧,最好的办法是压迫止血。压迫止血大约只需要2-3分钟时间,鼻部放冰袋冷敷。 2.经常出鼻血的孩子,应治疗有关疾病,还可在干燥季节或平时用涂油的办法预防鼻出血。即用石蜡油、甘油、甘油棉签涂鼻。尤其是鼻中隔部位,这是预防鼻腔出血的好方法。如果出血量多,用上述办法无效,应及时到医院就诊。检查是否有其他疾病存在。 二、鼻出血的处理方法? 答:1.用冷水毛巾或毛巾内包冰块放在前额部,用消毒棉球蘸1%的麻黄素或0.5%的肾上腺素塞进出血侧鼻腔,再用手捏紧两侧鼻翼,让儿童用口呼吸,数分钟即可止血。 2.不要让儿童头后仰,避免血液流入气管引起窒息。 三. 蛔虫病的临床表现是什么? 肠道蛔虫常引起反复发作的上腹部或脐周腹痛。由于虫体的机械性刺激及其分泌的毒物和代谢产物可引起消化道功能紊乱和异性蛋白反应,如纳差、恶心、呕吐、腹泻和荨麻疹。儿童严重感染者,可引起营养不良,精神不安,失眠、磨牙、夜惊等。 四、蛔虫病的防治要点是什么? 答:1.服用驱虫药治疗病儿和带虫者。2.加强粪便管理。3.加强健康教育,广泛宣传蛔虫病的危害性和防治常识,做好饮食卫生和个人卫生,不吃生冷和不洁的食物,养成饭前便后洗手、勤剪指甲、不吸吮手指、不随地大小便等卫生习惯。

一年级上册卫生及保健教案

《卫生与保健》教案一年级上册 草铺小学 刘春梅

小学一年级上册《卫生与保健》教学进度表

课题:1、身体好,学习好 教学目标: 让学生认识到一个人只有身体好了学习才会好。 教学重难点: 理解坚持锻炼身体好、学习好。 教学时间:1课时 教学过程: 一、板书课题 二、新课教学 1、教师范读课文,让学生思考:一个人不但学习好,还要什么好? 2、齐读课文。 3、指名读课文。 三、巩固练习 1、完成教材第2页“比一比”。 图1:做课间操 图2:随地吐痰 图3:玩弹弓 图4:跳绳 图5:妈妈叫他吃早点,他不吃 2、完成“想一想,议一议”。 四、总结全文 在日常生活中要经常锻炼身体,身体好了学习才会好。 板书设计:1、身体好,学习好

坚持锻炼身体好、学习好 课题:2、我们的身体 教学目标: 让学生认识到人的身体是由哪些部分组成的。 教学重难点: 理解一个人身躯的结构组合。 教学时间:1课时 教学过程: 一、板书课题 二、新课教学 1、教师范读课文,让学生思考:一个人的身体是由哪些部分组成的? 2、板书:头、颈、躯干、四肢 3、指导学生朗读课文。 4、指名学生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三、巩固练习 1、完成教材第5、6页“练一练”。 2、师带读黑板的四部分。 3、让学生摸一摸身体上的这四个部分。 4、指名边摸边说出四个部位。 5、完成“想一想,议一议”。 四、总结全文 大家要记住每一人的身体都是由这几个部分组成的,缺少哪一部分都不行。板书设计:2、我们的身体 头、颈、躯干、四肢

课题:3、人体的内脏 教学目标: 1、知道人体内脏的位置。 2、知道肠是主要的消化器官。 教学重难点: 人体内脏的每个部位和消化器官。 教学时间:1课时 教学过程: 一、板书课题 二、新课教学 1、教师范读课文,让学生思考:人体的内脏器官都分布在哪里? 2、自由读课文,思考:人体内脏有哪些功能? 3、理解:消化食物的主要场所和大肠有吸收水分的功能。 三、巩固练习 1、对照课文插图,在自己身体上指一指肠胃所在的部位。 2、让学生指一指内脏的肺、心、肝、肠、胃所在的部位。 四、总结全文 同学们,你们一定要记牢每个人的内脏有肺、心、肝、肠、胃在什么地方。板书设计:3、人体的内脏 每个人的内脏有肺、心、肝、肠、胃

卫生与保健三年级上册教案

马龙县通泉第二小学卫生与保健教案三年级第五册 第一课:我们的肺

教学目标: 1、知道人体的呼吸运动是由哪些器官完成,以及呼吸运动的原理。 2、知道保护肺的有效方法。 教学重点:肺的重要性 教学难点:呼吸运动的过程和原理。 教具准备:呼吸系统挂图(或模型),肺泡的结构挂图。 教学方法:观察、谈话 课时安排: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引言:人要维持正常的生活,不仅需要进食,而且需要通过呼吸作用吸入氧气和呼出二氧化碳。这是一般人都知道的常识。关于人人需要呼吸的问题,我们现在就来学习《我们的肺》这一课。 1、提问:人体进行呼吸,首先要在外界环境与肺之间进行气体交换,也就是说,先要进行肺的通气。那么,肺的通气是由人体的哪个系统来完成呢? (回答:呼吸系统) 2、提问:人体的呼吸系统由哪些器官组成? 观察:请同学们参照课本里“我们的肺”课文中的称述回答。 (回答:由鼻腔、咽、喉、气管、右支气管、右肺、左支气管、左肺组成。) 3、提问:哪些器官统称为上呼吸道?哪些器官统称为下呼吸道? 4、提问:呼吸系统中哪个器官是最主要的? (回答:肺。) 讲述:肺是呼吸系统的主要器官,是呼吸系统中进行气体交换的场所(在板书的表中肺后填上“——气体交换的场所”)。 5、在呼吸系统挂图旁,出示肺泡的结构挂图。 6、讲述:(边指挂图边讲述)肺位于胸腔内,左右各一个。左右支气管进入左右两肺,形成树枝状的分支。在分支的未端,形成了许多肺泡。同学们注意挂图(指肺泡的结构挂图),在肺泡外面,包绕着连成网状的毛细血管。现在请同学们观察课本前面的彩图九,它所表示的肺泡和肺泡外的毛细血管更清楚。 7、小结:肺泡和毛细血管的壁都很薄,都是由一层上皮细胞构成。这样的结构特点,适于在肺泡与毛细血管内的血液之间进行气体交换。 二、呼吸运动的过程和原理 1、提问:呼吸运动的过程是怎样的? 观察:请同学们观察课文中“呼吸运动时肺的状态”示意图。 2、讲述:肺的通气是指肺与外界环境进行气体交换的过程。肺的通气是怎样引起的呢?这与呼吸运动密切相关。 3、提问:吸气时,胸廓扩大了还是缩小了?呼气时,胸廓扩大了还是缩小了?吸气和呼气与胸廓变化有何关系? (回答:吸气时,胸廓扩大了;呼气时,胸廓缩小了,吸气和呼气都与胸廓变化有关。)4、小结:吸气时,胸廓扩大;呼气时,胸廓缩小。这说明吸气和呼气与胸廓有节律的变化有关。 5学生体验:请每位同学把手按在自己的胸部,仔细体验自己在吸气和呼气时胸廓的变化。 三、肺的颜色和保护肺的方法 1、提问:你知道肺是什么颜色的吗? 仔细阅读课文内容后回答。 2、我们应怎样保护我们的肺? 讨论交流后回答。 四、想一想、议一议

一年级卫生与保健教学工作总结

一年级卫生与保健教学工作总结 学校卫生保健教育是学校工作不可缺少的重要部分之一,是确保学生健康成长的重要环节。在本学期里,我们坚持以预防为主,治疗为辅,防治相结合的原则,进一步开展常见病多发病的防治工作,使学生身体素质明显提高,促进了健康教育的开展。总结一下本学期卫生保健的教学工作: 1.教学卫生保健 学生的学习活动主要是通过课堂进行的。因此,课堂教学中的卫生保健工作在学校卫生保健工作中占有重要的地位。注意教学中的卫生不懂的题目,不仅关系到学生的生长发育,而且也直接影响着教学的质量。 教学卫生主要是指学生的用脑卫生和用眼卫生。人脑的潜在力量是很是大的,但必需科学用脑才能发挥其作用。特别是小学生的大脑正处在发育成熟阶段,易于兴奋,也易于疲劳。如果违背大脑活动规律,让学生大脑长时间处于紧张状态,就会孕育发生过度疲劳现象,轻者注意力不集中,思维迟钝,头昏脑胀,重者会导致兴奋与抑制机能紊乱,头疼掉眠,精力委靡不振作,记忆力和注意力减退,继续往前出现神经衰弱,严重损害学生健康,使学生学业成绩下降,甚至不能再坚持学习。所以,在教学中一定要预防和降服学生负担过重的现象。 学生的用眼卫生也应该引起充分注意。如果学生的视力遭到损害,近者会给学生的学习带来困难,影响学生的阅读效果和记忆程度,影响学生观察力的提高,使学生智力发展遭到限制;远则会给学生将来的工作造成困难,使之不能从事某些专业工作,限制他的才能的发挥,对社会主义建设也是一个损掉。造成学生视力减退的原因很多,但主要原因之一是不注意用眼卫生。如看书时间持续过长,看书、写字的姿势不正确,光线不足,印刷品、桌凳不符等。因此,学校要在可能的条件下提高教室的照明度,给差别年级的学生配备差别型号的课桌椅,同时要教育学生注意用眼卫生,不要长时间看书,不要在光线不足的地方看书,看书写字时眼睛和书本要有30厘米的距离,要经常做眼保健操等。 2.个人卫生保健 学生个人饮食日常生活卫生也是学校卫生保健工作的一项重要内容。大部分数小学生都住在家里,做好个人卫生的关键在家庭。学校除同家长配合好外,也应向学生提出合理的卫生要求和须要的指导。如要定时饮食,饭前饭后要洗手,不在马路上吃东西,不边吃边玩,不贪食,不喝生水,不吃腐烂水果,生吃瓜果要洗净或消毒等,尤其要注意降服学生吃零食等坏习惯。要教育学生保持身体的清洁。每天睡觉之前、起床以后要洗脸刷牙,要经常剪指甲,有条件的要经常洗澡。身体的清洁卫生可清除细菌的寄生条件,预防疾病。 3.环境卫生 学校是学生主要的活动场所,要么断美化绿化校园,搞好学校修建设备的清洁卫生,做到教室、阅览室、宿舍、厕所、饭厅、运动场以及劳动场所和其它设

《幼儿卫生与保健》课程教学大纲

《幼儿卫生与保健》课程教学大纲 课程编码: 课程名称:幼儿卫生与保健 适用专业:幼儿教育专业 教学课时:72 学分:4学分 一、课程性质与任务 学前教育的发展已越来越重视对学前儿童的健康照顾,幼儿卫生保健已成为幼儿园保教人员必须掌握的一项技能。本教材以实习生佳佳在幼儿园实习过程中的所见所闻为线索,设计了职前培训和轮岗实习两篇十个模块的内容,包括了幼儿解剖生理特点,幼儿生长发育规律,幼儿心理卫生及其与教育、生活环境之间的相互关系,提出增进幼儿健康、促进幼儿正常生长发育的卫生要求和保健措施,为幼儿进一步发展打下良好的基础。本课程要求学生掌握相关的理论、知识和技能操作,为今后从事幼儿园卫生保健及教学工作奠定基础。 二、课程内容和要求 模块一幼儿生理特点和卫生保健 教学内容:了解奇妙的人体,包括:运动系统;呼吸系统;消化系统;泌尿系统;生殖系统;循环系统;神经系统;内分泌系统;皮肤;感觉器官;实训综合任务。 教学要求:通过的学习,了解学前儿童八大系统及皮肤和感觉器官的组成、

功能和特点,掌握学前儿童各系统及皮肤和感觉器官的卫生保健方法。 模块二学前儿童生长发育 教学内容:学前儿童生长发育概述;学前儿童生长发育的规律;影响学前儿童生长发育的因素;学前儿童身体生长发育的测量;实训综合任务。 教学要求:通过本模块的学习,了解生长、发育的概念以及儿童年龄阶段的划分,掌握学前儿童生长发育的规律,理解影响学前儿童生长发育的因素,能正确测量儿童身高、体重、胸围、头围等形态指标,能根据健康检查做出简单的评价。 模块三幼儿膳食与营养 教学内容:幼儿的营养需求;学前儿童的膳食;综合实训任务。 教学要求:通过本模块的学习,系统地掌握维持学前儿童生命活动的能量和六大营养素,了解各类营养素的生理功能及食物来源,了解在配置学前儿童膳食时应注意的食品营养价值和卫生问题,知道学前儿童对能量及各类营养素的需要量,并能掌握培养学前儿童良好的饮食习惯的技能。 模块四微生物基础知识与消毒隔离 教学内容:微生物基础知识;清洁与消毒;托幼机构隔离与发生传染病后的消毒;综合实训任务。 教学要求:通过模块的学习,知道微生物基础知识,理解清洁和消毒的重要意义。同时掌握幼儿园保教人员清洁、消毒幼儿园环境以及物品的技能。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