类风湿性关节炎可以针灸吗

合集下载

独活寄生汤结合针灸疗法治疗类风湿关节炎的效果及安全性

独活寄生汤结合针灸疗法治疗类风湿关节炎的效果及安全性

香附10 g。

共7剂,水煎服,每日服1剂。

3月12日二诊。

患者瘙痒感有所减轻,仍有胃部胀满感,二便可,舌红苔白,脉弦。

一诊方去香附,加炒麦芽15 g。

共7剂,水煎服,每日服1剂。

3月19日三诊。

患者每次发作的风团数量减少,时有瘙痒感,其胃部胀满的症状有所减轻,二便可,舌红苔白,脉弦。

二诊方基础上加用炒枳壳6 g。

共7剂,水煎服,每日服1剂。

3月26日四诊。

患者风团发作的次数减少,瘙痒感减轻,时食欲不佳,二便可,舌红苔薄白,脉弦。

三诊方基础上加用砂仁6 g。

共14剂,水煎服,每日服1剂。

4月9日五诊。

患者白天病情未发作,夜间时有皮疹出现,其胃胀满的症状明显减轻,二便可,舌红苔薄白,脉弦。

四诊方去炒枳壳,加用首乌藤20 g、牡蛎20 g。

共14剂,水煎服,每日服1剂。

对患者随访3个月,其病情未复发。

按语:患者的病情为慢性荨麻疹急性发作。

对患者进行治疗的原则是疏散外风为主、平息内风为辅。

患者皮损的症状在遇冷及夜间明显发作,其胃部胀满。

说明患者在外风邪久留,耗伤阴血,在内肝失疏泄,脾失健运,肝脾不和,内外合邪而发瘾疹。

对患者进行治疗时采用祛风疏肝、健脾活血之法。

在祛风疏肝止痒汤基础上加用佛手、木瓜、莱菔子等药物,能加强全方健脾之力。

患者脾胃调和,则卫气强固。

患者二诊、三诊、四诊时脾胃不适的症状仍存在,因此为其加用炒麦芽、炒枳壳,以增强全方的健脾之力。

患者四诊时胃胀满的症状减轻,故去四诊方中的炒枳壳,防止辛散伤阴,加用首乌藤、牡蛎,增强全方安神之力。

患者的精神得养,则有利于濡养其肝脏。

综上,风邪得退,肝气得舒,脾健血畅,瘾疹自消。

3.2 病案二杨某,男,28岁,2019年10月7日初诊。

主诉:荨麻疹反复发作近两年。

患者周身时有风团,色红,皮损无固定部位,时起时消,自觉有瘙痒感,遇风加重,平素间断服用盐酸左西替利嗪片,停药后即发作,时有口干,纳可,寐可,二便可。

患者舌红苔薄白,脉弦细。

患者存在皮肤划痕症。

将该患者的病情诊断为慢性荨麻疹稳定期。

类风湿性关节炎的针灸治疗体会

类风湿性关节炎的针灸治疗体会

关键词 :针 灸 :类风 湿性 关 节炎 : 治疗体 会
中 圉 分 类 号 :R2 6 4 1 文献 标识码 B 文 章 编 号 :0 5—0 7 ( 0 2) l一0 0 10 7 920 0 0 3—0 l
1 概 述
类 风 湿 性 关 节 炎 是 一 种 主要 表 现 为 周 围 对 称
部: 阳溪、 池、 门 : 臂 : 池、 井、 泽 肩 阳 神 肘 曲 天 尺
部 : 前 陵、 后 陵 ; 部 : 跳 、 市 : 部 : 鼻 、 肩 肩 髀 环 风 膝 犊 梁 丘 、 阳关 部 : 脉 、 海 、 仑 ) 膝 躁 申 照 昆 。
至少 6周 : 有皮 下结 节 : 手 x线 摄 片改 变 ( ⑤ @ 至 少 有骨质稀疏 和关 节 间隙的狭窄 ) ⑦类 风湿 因子 :
治 疗方法 : . 督脉隔蒜 灸 ; . 灯草灸进行 1沿 2用 痛点的 对证治疗 ; 3体 针治疗 上 , 位取 穴 肾俞、 兼
元 以补 肾 扶 本 : 筋会 阳 陵 泉 、 会 绝 骨 、 会 大 杼 髓 骨 取 之 以调 理 筋 骨 。 其 他 穴 位 可 随症 加 减 。 ( 、 指 腕
3体 针 : . 肾俞 、 元 、 池、 关 曲 阳陵 泉 、 鼻 、 犊 阳
池。
使用规 则 : 1日 1次 . 0日为 1疗 程 . 法 1 1 治
以 使病 情 暂 时 缓 解 和 恢 复 某 些 大 关 节 的 功 能 , 但
却不能阻 止病情 的 发 展 . 并且 会 给 病人 带来 极 大
的痛苦 。总之 . 代医学 对此无 有效 的治疗方 法。 现
祖 国医学认 为此病属 痹证 . 由于 风、 湿 、 是 寒、 热等外邪侵袭 人体 . 闭阻 经络 , 气血 运行 不畅所致 的. 以肌 肉、 筋骨 、 节发 生酸痛 、 关 麻木 、 着、 重 曲伸 不利 . 甚或关 节肿 大 灼 热等 为 主要 临 床表 现 的病

针灸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的疗效及护理体会

针灸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的疗效及护理体会
[ ] 全国第二届颈椎病专题座谈会 纪要 .颈椎病专题座 谈会拟 1
尼莫地平 方法 , 治疗 前积分 一治疗后 积分 ) 治疗 前积 即( /
分 .0 % , 10 以百 分数 表 示 :
痊愈 : 颈部疼痛消失。尼莫地平积分 /8 % >5
显效 : 部 疼 痛 明 显 减 轻 。尼莫 地 平 积 分 ≥5 % , 颈 0
1 一 般 资 料
治 前 治 疗 后
N 平均 积分 5 平均积分 N 平均积分 N 平均积分 / 1 / / /
3 /0±2 03 1/ 5± 02 4 3/ 0 4±1 1/ 0±2 01 72 3 / 5± 71 3 / 7± 32 /5±2 32 ±2 /1
穴, 施灸 2 mn 1 0 i, 次/日。
疗 程 :O次 为 一 疗 程 , 续 治疗 2个 疗 程 。 1 连 4 治 疗 效 果
调督脉经气 , 达到祛 风活 血通络 之功 , 配合 盒灸治疗 以增
强疗 效。点按手法 有疏 通经 络、 气活血 之功 , 行 可使 颈部 组织温度升高 、 代谢过程加快 , 善颈部营养 , 改 促进血液循 环, 解除颈部肌 肉痉挛 , 促进局部 水肿、 充血 和炎症渗 出的
关 键 词 : 风 湿 性 ; 节 炎 ; 灸 ; 理 类 关 针 护
中图分类号 :5 3 2 文献标识码 : 文章编号 :0 2—10 (0 0 0 07 0 R 9 .2 B 10 18 2 1 ) 2— 0 6— 2
收 稿 日期 :0 9— 4—0 20 0 7
第 2期
鲍 安 珍 , 晓 辉 .针 灸 治 疗 类 风 湿性 关 节 炎 的 疗 效及 护理 体会 屠
不通 , 血 运行 不 畅 , 骨 肌 肉 失 于 气 血 的 温 煦 和濡 养 而 气 筋

针灸疗法治疗类风湿关节炎的研究进展

针灸疗法治疗类风湿关节炎的研究进展

中国疗养医学2021年第30卷第2期Chin J C onval es cent M ed ,Feb.2021,V ol .30,N o.2针灸疗法治疗类风湿关节炎的研究进展张政蒙兴文张世俊郑武燕【摘要】类风湿关节炎(r heum atoi cl ar t hr i t i s ,R A )是以慢性对称性多关节炎为主要表现的一种全身性疾病。

临床针对R A 不局限传统的药物治疗,常配合外科手术、中医汤剂、针灸、传统藏药等综合治疗。

其中,针灸治疗属于传统中医疗法,临床结合患者的中医体质,选择合适针灸方式和配穴,可缓解R A 患者的临床症状。

本文就目前研究浅谈针灸疗法治疗R A 的应用价值及相关作用机制。

【关键词】类风湿关节炎;针灸;温针;艾灸类风湿关节炎(r heum atoi cl ar t hr i t i s ,R A )属于难治性的慢性疾病,以慢性、对称性、多关节炎为主,造成以滑膜炎为基础的关节病变,甚至关节肿痛,晚期可引起关节强直、畸形和功能严重受损。

临床治疗常采用非甾体抗炎药、糖皮质激素、植物药制剂等药物治疗,或包括关节置换和滑膜切除手术等外科手术治疗。

在一定程度上能够缓解临床症状,但长期使用药物治疗会引起部分患者严重的肝肾损伤、肠胃反应等,造成患者依从性下降,难以坚持长期规律治疗。

针灸属于传统中医疗法,通过刺激人体穴位,调理气血和脏腑的功能,可有效治愈功能性疾病,配合治疗呼吸系统、胃肠系统、颈椎、腰椎、肩周炎、骨关节炎等疾病,可以缓解疼痛,改善患者临床症状。

目前,针灸治疗已逐步应用于R A 的治疗,临床取得了一定的疗效,本文将浅谈针灸治疗R A 的相关作用机制及应用价值。

1R A 病因及治疗现状现代医学至今无法明确R A 病因,但一般认为是感染后引起的自体免疫反应,造成以滑膜炎为基础的关节强直、畸形和功能严重受损等[1-2]。

西医治疗原则以抗炎镇痛为主,首选非甾体抗炎药、糖皮质激素等,结合外科手术等治疗方式,在疾病发作期间可快速有效缓解患者疼痛的临床症状,但长期服用药物常会造成患者严重的胃肠道反应或肝肾损伤,导致患者无法长期坚持规律服药,疾病反复发作[3]。

针灸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112例疗效观察

针灸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112例疗效观察
adt n teprme r o e m t datri,sc st d ro t o n, e it on , onn in s d io , aa t f h u a i r is u ha n e i u t slj n u t m ri s f es i h e s r o ht e jn c lo c g tf d rtn mengi s e g n o t A crs eema e l i poe f rt a e t ntet a e t ua o , a r t nt a dji S soe,w r r dy m r d a e r t n i h r t n i p r h nV k v t e m em
2 C e guU i r t o T M, i unC egu 6 0 7 , hn ) . h nd nv sy f C Sc a hnd 10 5 C i e i h a
[ bt c] bet e T be e t l i lt r et fc o auuc r A s at O jcv : o os v h cn a h a u c eet f cpnt e& m x utn i r i r e ic e p i f u oi so n b i
[ 中图分 类号] 5 3 2 R 9 .2
[ 文献标志码 ] A来自针 灸 治 疗 类 风 湿 性 关 节 炎 l2例 疗 效 观 察 1
钟 祖健 任 玉 兰 ,
(. 1成都 市 中西 医结合 医院 , 四川 成 都
60 1 ;. 10 72 成都 中医药大学 , 四川 成都
60 7 ) 105
g o p. Th o m e s gv n a u un t r & mo iu to h r p n hel t rwa ie r ly Chie e p tnt ru ef r rwa i e c p cu e xb sin t e a y a d t a t sg v n o al e n s ae

类风湿关节炎的中医辨证论治

类风湿关节炎的中医辨证论治

类风湿关节炎的中医辨证论治类风湿关节炎是一种常见的慢性自身免疫性疾病,临床上表现为关节疼痛、红肿、僵硬和功能障碍,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

中医认为,类风湿关节炎的发病主要与风寒湿邪侵袭关节引起的气滞、血瘀、痰浊和肝肾亏虚等因素有关。

在中医治疗上,应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进行辨证论治,以达到疏风散寒、活血化瘀、化湿通络、益肝肾等治疗目的。

下面我们就来详细了解一下中医对类风湿关节炎的辨证论治。

一、辨证1.寒湿偏盛型特点:患者关节肿痛,疼痛剧烈,且多以手、腕、膝关节为主,疼痛部位较局限,且伴有寒凝、肿胀、关节活动受限,身体不适,舌苔白腻,脉沉紧。

治法:祛风散寒、祛湿利湿。

选用温阳祛寒药物,如制附片、独活、防风等进行治疗。

2.湿热夹蒸型特点:患者全身疼痛,关节肿胀红热,疼痛剧烈,舌质红苔黄腻,脉数有力。

治法:清热除湿、活血化瘀。

中药方可选用黄芪、白术、赤芍、炮麦芽、地丁等药物进行治疗。

4.痰浊阻络型特点:患者肢体麻木、重肿、关节疼痛,舌苔腻厚,脉濡缓。

治法:祛痰通络、化浊利湿。

中药方可选用海藻、海藻藻、半夏、陈皮等药物进行治疗。

二、治疗1.中药治疗(1)温经理气、化湿通络选用草乌、细辛、防风、桂枝等药物清散肝风,祛风散寒,疏通经络,活血化瘀,温经理气,化湿通络,以消除痰浊、湿气,达到止痛、消肿的目的。

(2)活血化瘀、益气活血选用当归、川芎、白芍、灵芝、黄芪、人参等药物活血化瘀,益气健脾,以改善气血循环,促进新陈代谢,增强机体的免疫力和抗病能力。

(3)清热除湿、益肝肾选用黄芩、黄连、知母、白术、山药、桑椹等药物清热除湿、益肝肾,以清肝热、益肝肾、除湿利水,调节机体的内环境,增强侵抗能力。

2.针灸治疗(1)主治穴位:风池、大椎、肩髃、阳陵泉等穴位。

(2)调理经络:选取合适的穴位进行针灸刺激,以舒缓患者的肌肉疼痛,恢复受损的关节功能,增强体质,改善免疫功能。

3.推拿按摩根据患者的具体症状,选择适当的推拿按摩手法,以促进血液循环,舒缓疼痛,增强机体的抗病能力。

蒙药贴敷联合针灸辅治类风湿性关节炎临床观察

蒙药贴敷联合针灸辅治类风湿性关节炎临床观察

蒙药贴敷联合针灸辅治类风湿性关节炎临床观察摘要:目的:分析对于类风湿性关节炎患者联合应用蒙药贴敷及针灸疗法的治疗效果。

方法:对照组应用蒙药贴敷治疗,观察组联合应用蒙药贴敷及针灸治疗。

结果:治疗总有效率观察组94.87%,对照组79.49% ,P<0.05;治疗前2组关节压痛数、晨僵时间对比P>0.05,治疗后关节压痛数、晨僵时间观察组较同期对照组减少或缩短P<0.05。

结论:对于类风湿性关节炎患者合用蒙药贴敷及针灸疗法可获得确切疗效,能够有效减少患者的关节压痛数及缩短其晨僵时间,并可显著提升治疗效果。

关键词:类风湿性关节炎;蒙药贴敷;针灸疗法;疗效类风湿性关节炎是以患者侵蚀性关节炎为典型症状表现的自身免疫性疾病,患者可出现关节晨僵、疼痛以及肿胀等情况,并可伴随不同程度的功能障碍,若未能妥善给予治疗随着病情进展可引起关节畸形甚至功能丧失,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

该疾病的病因复杂,如自身免疫、寒冷潮湿环境、家族遗传、长期吸烟以及病原菌感染等,患者的病理基础在于滑膜炎症,随病情进展可进一步扩展至肌腱等其他结缔组织,进一步侵蚀患者的关节软骨以及骨组织,使得关节受损严重,对其关节功能造成不良影响,患者可出现严重的活动受限[1]。

对于类风湿性关节炎患者的治疗手段较多,如药物口服、药物贴敷以及针灸疗法等,以下将分析对类风湿性关节炎患者通过联合应用蒙药贴敷及针灸疗法的治疗价值。

1资料以及方法1.1临床资料抽取2020年1月~2021年9月本院78例类风湿性关节炎患者,随机数字表法分组,观察组:39例,男20例/女19例:年龄32~75岁,均值为(51.6±1.5)岁;患病时间为5个月~6年,均值(2.3±0.6)年。

对照组:39例,男21例/女18例:年龄31~76岁,均值为(51.7±1.3)岁;患病时间为4个月~6年,均值(2.4±0.5)年。

2组各项基础资料具备可比性P>0.05。

针灸综合疗法治疗类风湿关节炎120例

针灸综合疗法治疗类风湿关节炎120例
针刺得气后 , 补平泻行针 , 平 留针 3 ri 右 。 每 日 1 , 次 留 0 n左 a 次 每
针 3 mn 0 i。
2 2 艾 灸 法 .
笔者选 取关 元 、 海 、 气 足三 里、 肝俞 、 脾俞 、 肾俞 为 主 穴 , 关 元、 气海为任脉经穴 , 足三 里为强壮要穴 , 取其 补益气血 之功效 ; 肝俞 、 脾俞 、 肾俞 为肝脾 肾之 背俞穴 , 以补肝 温 肾 , 脾祛 湿 ; 健 再 配合关节病变 的局部穴位 , 以运行气 血 , 经活络 , 通 诸穴 合用 , 达 到标本 同治 的效 果 。本 临床观 察应用 针灸 综合 疗法 治疗 本病 ,
因子 阳性 , 作 期 血沉 增 快 。X线 片 可 见 骨 质 疏 松 改 变 , 关 节 发 或
骨面侵蚀成半脱位或脱位 , 以及骨强直 , 节面融合等 。 关
1 3 纳入 标 准 .
类风湿关节炎是一种 自身免疫疾病 , 因 目前 尚未 明确 , 病 西 医治疗多采 用抗炎镇痛药物 , 激素类药物 配合免疫 抑制剂 , 往往 有较大的副作用 ; 手术治疗术后 复发率 较高 J 。该 病属 中医“ 痹 症” 范畴 , 由于肝肾亏虚 , 血不 足 , 多 气 外感 风寒湿 注 于经络 , 流 于关节 , 使气血痹阻所致 。《 问 - 素 痹症 》 : 风寒湿三气杂 至 , 云 “ 合而为痹 。 治 以补 益肝 肾, 风 除湿 , 阳散寒 为 治疗 本病 之 ” 祛 温
陈某 , ,6岁 。20 女 6 0 7年 3月初诊 , 主诉 : 身关节游走性疼 全
痛1 , 年 加重 2月。入 院时四肢关 节疼痛 剧烈 , 肿胀 , 能屈伸 , 不
遇寒加重 , 伴晨 僵。患者 面色 淡 白, 体瘦 , 纳少 , 食 心烦 易 怒 , 小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类风湿性关节炎可以针灸吗
文章目录*一、类风湿性关节炎可以针灸吗*二、如何预防类风湿关节炎*三、类风湿关节炎的危害
类风湿性关节炎可以针灸吗1、类风湿性关节炎可以针灸吗类风湿性关节炎这个疾病的发生主要是以小关节疼痛为临床症状表现,针灸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疼痛的疗效还是非常不错的,临床上选用局部疼痛点来进行针刺,或者是由专业临床大夫来进行穴位配伍,通过通经活络以及活血化瘀,调补气血等来达到阴阳平衡,气血疏通,减轻疼痛目的,除此之外针灸对于类风湿性关节炎疾病除了可以减轻疼痛症状之外,还能够提高患者免疫力,减少药物带来的副作用。

2、类风湿关节炎的症状
2.1、不规律性发热:风湿性关节炎出现之前会出现不规则的发热现象,不会出现寒颤现象,用抗生素治疗无效,同时还会出现血沉快,如系统性红斑狼疮、急性嗜中性发热性皮病、成人斯帝尔病、脂膜炎等均可以发热为首发风湿性关节炎的症状。

2.2、疼痛:关节疼痛是最常见的风湿性关节炎的症状,全身关节都有可能发生疼痛,但是肢体和躯干部位的疼痛和可能引起内脏和神经系统的病变。

2.3、皮肤黏膜症状:皮肌炎、干燥综合症、白赛病、脂膜炎等会出现皮疹、口腔溃疡、皮肤溃疡、网状青紫、眼部症状等风湿性关节炎的症状。

2.4、雷诺氏征:指端会遇冷或情绪变化时会发白,然后转变成紫色,最后转变成红色并伴有麻木、疼痛和严重的皮肤溃疡,
可见于类风湿性关节炎、系统性红斑狼疮、混合性结缔组织病。

2.5、肌肉疼痛:肌肉也会出现疼痛症状,而且还可能出现肌无力、肌酶升高、肌源性损害等,如系统性红斑狼疮、混合性结缔组织病、皮肌炎等。

3、类风湿关节炎的病因
3.1、细菌因素
细菌感染也是引起类风湿的原因,因为细菌感染,会导致无
菌性关节炎。

并且在动物实验中证实,死结核杆菌会导致佐剂性关节炎。

此外,病毒、免疫学异常也会引发类风湿疾病。

3.2、遗传因素
类风湿的产生与遗传因素有关,调差中发现,一些家庭中,有比较高的类风湿发病率,且有研究发现,人类的白细胞抗原,和类风湿性因子阳性患者有关。

因此,认为类风湿的产生与遗传相关。

3.3、环境因素
环境因素,是引起类风湿的一个重要原因。

通常在寒冷、潮湿的环境中,很容易患类风湿疾病。

另外,精神创伤、外伤以及营养不良,也会导致发生类风湿。

如何预防类风湿关节炎1、保持正常的心理状态
有一些患者是由于精神受刺激,过度悲伤,心情压抑等而诱
发类风湿关节炎的,而在患了类风湿关节炎之后,情绪的波动又
往往使病情加重。

这些都提示精神(或心理)因素对本病有一定的影响。

2、注意劳逸结合
过度劳累,正气损,风寒湿邪可乘虚而入。

临床上,有些类风湿性关节炎患者的病情虽然基本控制,处于疾病恢复期,往往由
于劳累而重新加重或复发,所以要劳逸结合,活动与休息要适度。

3、注意劳逸结合
饮食有节、起居有常,劳逸结合是强身保健的主要措施。

临床上,有些类风湿性关节炎患者的病情虽然基本控制,处于疾病
恢复期,往往由于劳累而重新加重或复发,所以要劳逸结合,活动与休息要适度。

4、加强锻炼,增强身体素质
经常参加体育锻炼,如保健体操、练气功、太极拳、做广播体操、散步等,大有好处。

凡坚持体育锻炼的人,身体就强壮,抗病能力强,很少患病,其抗御风寒湿邪侵袭的能力比一般没经过
体育锻炼者强得多。

5、避免风寒湿邪侵袭
要防止受寒、淋雨和受潮,关节处要注意保暖,不穿湿衣、湿鞋、湿袜等。

夏季暑热,不要贪凉受露,暴饮冷饮等。

秋季气候干
燥,但秋风送爽,天气转凉,要防止受风寒侵袭。

冬季寒风刺骨,注意保暖是最重要的。

类风湿关节炎的危害1、类风湿关节炎可引发肾病;类风湿关节炎出现肾功能障碍,多与长期使用抗类风湿约和非甾体消炎镇痛约有关,虽然进展缓慢,但可导致肾功能衰竭。

2、类风湿可造成不同程度的残废;类风湿患者因为关节肿痛和运动受限,所以关节附近的肌肉容易僵硬和萎缩,可造成不同程度的残废,甚至对患者的心里造成极大的伤害。

3、类风湿关节炎可引发心脏病;类风湿关节炎并发心包炎可高20%~50%,少数还形成类风湿结节,多数无症状,往往在心脏超声检查时发现,但也有引起左心衰竭的可能。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