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中医健康管理方案

合集下载

儿童中医药健康管理服务技术规范课件

儿童中医药健康管理服务技术规范课件
10
小儿发病特点(三)
“肾常虚”
肾为后天之本,小儿的生长发育,以及骨骼、脑 髓、发、耳、齿等的形体与功能均与肾有着密切 的关系。小儿先天禀受之肾精须赖后天脾胃生化 之气血不断充养,才能逐步充盛;小儿未充之肾 气又常与其迅速生长发育的需求显得不相适应, 因而称“肾常虚”。儿科五迟、五软、解颅、遗尿 、尿频、水肿等肾系疾病在临床上均属常见。
8
小儿发病特点(一)
“肺常不足”
肺本为娇脏,难调而易伤。小儿肺常不足,包括 肺的解剖组织结构未能完善,生理功能活动未能 健全,加之小儿寒温不能自调,家长护养常有失 宜,故形成易患肺系疾病的内因、外因。肺为呼 吸出入之门,主一身之表,六淫外邪犯人,不管 从口鼻而入还是从皮毛而入,均先犯于肺。所以 ,儿科感冒、咳嗽、肺炎喘嗽、哮喘等肺系疾病 占儿科发病率的首位。
35
小儿推拿常用穴位(五)
天河水 【位置】前臂掌侧正中,自腕横纹中点至肘横纹中
点成一直线。 【操作】用食、中二指指腹自腕推向肘称清天河水;
用食、中二指沾水自腕横纹中点处,一起 一落弹打如弹琴状,直至肘横纹中点,同 时一面用口吹气随之,称打马过天河。 【次数】100到300次 【主治】清天河水用于治疗感冒发热;打马过天河 用于烦躁不安、高热等症。
36
小儿推拿常用穴位(六)
六腑 【位置】前臂尺侧边缘,自腕横纹直上至肘横纹成
一直线。 【操作】用拇指面或食、中指面自肘推向腕,称退
六腑。 【次数】100到300次 【主治】用于治疗高热、汗出、大便秘结干燥等实
热病症。若患儿平素大便溏薄、脾虚腹泻 者,本法慎用。
37
小儿推拿常用穴位(七)
推三关为大热之法,退六腑为大凉之法。 两手法可单用亦可合用。 若患儿气虚体弱,畏寒怕冷,可单用推三关,如 高热烦渴、发斑等可单用退六腑。 两穴合用能平衡阴阳,防止大凉大热,免伤正气。 如寒热夹杂,以热为主,则可以退六腑三数,推三 关一数之比推之;若以寒为重,则可以推三关三数, 退六腑一数之比推之。

儿童中医管理工作计划

儿童中医管理工作计划

一、前言随着我国中医药事业的蓬勃发展,越来越多的家长开始关注儿童的中医健康管理。

为了更好地发挥中医药在儿童健康管理中的作用,提高儿童的健康水平,特制定本儿童中医管理工作计划。

二、工作目标1. 提高儿童中医健康管理水平,降低儿童常见病、多发病的发生率。

2. 加强儿童中医保健知识普及,提高家长对中医药的认识和信任。

3. 建立健全儿童中医健康管理服务体系,为儿童提供全方位、个性化的中医健康管理服务。

4. 加强儿童中医健康管理工作队伍建设,提高管理人员的专业素质和服务水平。

三、具体措施1. 开展儿童中医保健知识普及活动(1)定期举办儿童中医保健知识讲座,邀请专家为家长讲解儿童常见病的中医防治方法、儿童体质辨识、中药养生等知识。

(2)利用网络、微信公众号等平台,发布儿童中医保健知识,提高家长对中医药的认知。

2. 建立儿童中医健康管理档案(1)对儿童进行体质辨识,根据体质类型制定个性化的中医保健方案。

(2)对儿童进行定期随访,了解儿童生长发育情况,及时发现并处理潜在的健康问题。

3. 加强儿童中医保健服务(1)开展儿童常见病、多发病的中医治疗,如感冒、咳嗽、发热、消化不良等。

(2)推广中医适宜技术,如推拿、拔罐、针灸等,提高儿童免疫力,促进儿童健康成长。

4. 建立儿童中医健康管理团队(1)选拔具有中医专业背景和管理能力的人员,组建儿童中医健康管理团队。

(2)定期对团队成员进行培训,提高其专业素质和服务水平。

5. 加强与家长的沟通与协作(1)定期召开家长会,与家长分享儿童中医保健知识,解答家长疑问。

(2)建立家长微信群,方便家长交流儿童中医保健经验,共同关注儿童健康成长。

四、工作计划实施与监督1. 制定详细的工作计划,明确工作目标、任务和责任分工。

2. 定期召开工作会议,总结工作经验,发现问题并及时解决。

3. 对工作计划实施情况进行监督检查,确保工作质量。

4. 对取得的成绩和经验进行总结推广,不断提高儿童中医健康管理水平。

0~36个月儿童中医药健康管理工作制度

0~36个月儿童中医药健康管理工作制度

0~36个月儿童中医药健康管理工作制度一、工作目标与原则1.目标:通过中医药健康管理,提高0~36个月儿童的整体健康水平,预防和减少儿童常见病和多发病的发生,提高儿童免疫力和抵抗力,促进儿童健康成长。

2.原则:以儿童的健康和安全为首要考虑,倡导家庭与社会共同参与,充分发挥中医药在儿童健康管理中的作用,个性化管理,综合治疗,全面保障儿童身心健康。

二、工作内容和措施1.儿童出生后医疗服务和指导-儿童出生后即接受中医药全程服务,包括新生儿中医健康筛查和健康评估。

-配合医学服务,为家庭提供婴儿喂养、母乳喂养、辅食添加等方面的中医药保健指导。

-针对新生儿出现的常见问题,如黄疸、湿疹等,提供相应的中医药治疗和调理方案。

-提供家庭常备中药方剂和中草药颗粒的指导,以便及时应对常见儿童病情。

2.应对0~36个月儿童常见病和多发病-通过定期健康体检,对儿童的生长发育情况、营养状况、免疫情况等进行监测和评估。

-针对儿童常见病和多发病,如感冒、腹泻、咳嗽等提供中医药治疗措施,减少儿童对抗生素的依赖。

-加强中医药保健知识的宣传和普及,使家长能够辨别常见儿童病症,采用相应的中医药治疗和调理方法。

3.营养与饮食指导-为家长提供儿童饮食营养方案,包括纳入中医药理论,合理搭配食材,增强儿童免疫力。

-对于儿童的特殊饮食问题,如食欲不振、厌食等,提供相应的中药调理方案。

-指导家长如何正确添加辅食,制定科学的喂养计划,避免辅食添加过早或过快导致的问题。

4.保健推拿和按摩-提供儿童营养推拿和按摩服务,促进儿童的正常生长发育,增强免疫力。

-针对儿童常见病和多发病,如便秘、哮喘等,提供相应的推拿和按摩方案,改善病情。

5.家庭中医药自我保健教育-组织家庭中医药健康教育活动,让家长了解中医药保健的重要性和方法。

-通过中医药宣传材料,普及中药知识,提高家庭对常见儿童病症的认识和处理能力。

-建立儿童中医药健康档案,记录儿童的健康情况,及时跟进和评估。

0到36月龄儿童中医药健康管理计划

0到36月龄儿童中医药健康管理计划

0到36月龄儿童中医药健康管理计划中医药保健在儿童健康管理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儿童的生长发育阶段是非常关键的,中医药健康管理计划可以帮助儿童建立健康的体质,提高免疫力,并有效改善各种常见儿童疾病。

本文将介绍从0到36月龄儿童中医药健康管理计划的重要性和功能。

一、中医药对儿童健康的影响1. 儿童很容易受到外界环境的影响,身体脆弱,容易感染疾病。

中医药强调调整体内的阴阳平衡,增强体质,提高抵抗力,降低疾病的发病率。

2. 中医药注重对症治疗,通过中药和针灸等方式,可以有效缓解和治愈许多儿童常见疾病,如感冒、腹泻、哮喘等。

3. 中医药强调个体的整体健康,包括心理、饮食、生活习惯等方面的调节,全面促进儿童身心发展。

二、0到6月龄儿童中医药健康管理计划0到6个月是婴儿的生理发展和免疫系统发育的关键时期。

根据儿童不同的体质和需要,中医药健康管理计划可以包括以下方面:1. 婴儿按摩:按摩可以促进婴儿的血液循环,增强肌肉发育,缓解肠胀气和便秘等问题。

2. 中药调理:根据婴儿的体质和母乳质量,中医师可以开具适合的中药方剂,以增强婴儿的免疫力和消化能力。

3. 饮食调理:中医药健康管理计划中也会提供合理的喂养指导,包括母乳喂养或配方奶粉的选择,辅食的添加等。

三、7到12月龄儿童中医药健康管理计划7到12个月是婴儿开始进食固体食物的时期,中医药健康管理计划可以包括以下方面:1. 饮食调理:根据婴儿的体质和消化能力,中医师会提供合理的膳食指导,包括蔬菜、水果、肉类等营养物质的搭配和食材的选择。

2. 针灸疗法:适当的针灸可以促进婴儿的消化功能,改善食欲不振、腹泻等问题。

3. 中药调理:中医师可以根据婴儿的体质和需要,开具适合的中药方剂,以提高婴儿的免疫力和调节肠胃功能。

四、13到36月龄儿童中医药健康管理计划13到36个月是幼儿的生长发育阶段,中医药健康管理计划可以包括以下方面:1. 食疗调理:根据幼儿的成长需要,中医师可以提供合理的膳食指导,并根据幼儿的体质调节食物的种类和用量,以提高免疫力和增强身体发育。

儿童中医药工作计划

儿童中医药工作计划

儿童中医药工作计划中医药是中华民族的瑰宝,在儿童健康领域具有独特的优势和作用。

为了更好地发挥中医药在儿童健康服务中的特色和优势,提高儿童的健康水平,特制定本儿童中医药工作计划。

一、工作目标1、提高儿童对中医药的认知和接受度,培养儿童养成良好的健康习惯。

2、提升基层医疗机构的儿童中医药服务能力,确保能够提供规范、有效的中医药服务。

3、推广适合儿童的中医药预防保健方法和技术,降低儿童常见疾病的发病率。

4、探索建立具有中医药特色的儿童健康管理模式,为儿童提供全程、全方位的健康服务。

二、工作内容(一)加强儿童中医药健康教育1、编写和制作适合儿童的中医药科普读物、动画、漫画等宣传资料,以生动有趣的形式向儿童传播中医药知识。

2、开展中医药文化进校园活动,通过讲座、体验活动等方式,让儿童亲身感受中医药的魅力。

3、利用家长学校、社区健康讲座等平台,向家长普及儿童中医药保健知识,提高家长对儿童中医药保健的重视程度和运用能力。

(二)提升基层医疗机构儿童中医药服务能力1、加强基层医疗机构中医儿科建设,配备必要的中医诊疗设备和中药饮片。

2、组织开展基层医疗机构儿科医务人员的中医药知识和技能培训,提高其中医药诊疗水平。

3、建立中医儿科医联体或专科联盟,通过上级医院的帮扶和指导,提升基层医疗机构的儿童中医药服务能力。

(三)推广儿童中医药预防保健方法和技术1、推广儿童中医推拿、按摩、艾灸等非药物疗法,用于儿童常见疾病的预防和保健。

2、开展儿童中医体质辨识,根据不同体质制定个性化的中医保健方案。

3、推广儿童中医药食疗方,指导家长合理为儿童安排饮食,调理体质。

(四)探索建立儿童中医药健康管理模式1、将中医药服务纳入儿童健康管理体系,在儿童体检、预防接种等环节中融入中医药服务内容。

2、建立儿童中医药健康档案,记录儿童的中医药诊疗和保健信息,为儿童提供连续的中医药健康服务。

3、加强与妇幼保健机构的合作,共同开展儿童中医药健康管理服务。

儿童中医健康管理工作计划

儿童中医健康管理工作计划

一、前言儿童是国家的未来和希望,关注儿童的健康成长,是全社会共同的责任。

中医学作为我国传统医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独特的治疗方法和丰富的实践经验。

为更好地发挥中医优势,提高儿童健康水平,特制定本工作计划。

二、工作目标1. 提高儿童中医健康管理覆盖率,确保儿童中医保健服务普及到每个家庭。

2. 降低儿童常见病、多发病的发病率,提高儿童身体素质。

3. 培养儿童良好的生活习惯,提高儿童自我保健意识。

4. 加强中医人才队伍建设,提高儿童中医健康管理服务能力。

三、工作措施1. 加强政策宣传与培训(1)利用各类媒体平台,广泛宣传儿童中医保健知识,提高家长对儿童中医保健的认知度和重视程度。

(2)定期举办儿童中医保健培训班,提高医务人员的服务水平。

2. 完善儿童中医保健服务体系(1)建立儿童中医保健门诊,为儿童提供中医诊疗服务。

(2)设立儿童中医保健咨询热线,解答家长关于儿童中医保健的问题。

(3)开展儿童中医保健进校园活动,普及中医保健知识。

3. 优化儿童中医保健服务内容(1)针对儿童常见病、多发病,制定中医保健方案,如感冒、咳嗽、腹泻等。

(2)开展儿童中医保健特色项目,如推拿、拔罐、针灸等。

(3)针对儿童生长发育特点,提供中医养生保健指导。

4. 加强儿童中医保健档案管理(1)建立儿童中医保健档案,记录儿童健康状况、诊疗过程等。

(2)定期对儿童中医保健档案进行整理、分析,为儿童健康管理提供依据。

5. 加强中医人才队伍建设(1)选拔优秀中医人才,从事儿童中医保健工作。

(2)鼓励医务人员参加儿童中医保健相关培训,提高业务水平。

四、工作进度安排1. 第一阶段(1-3个月):完成政策宣传、培训、体系建设等工作。

2. 第二阶段(4-6个月):开展儿童中医保健门诊、咨询热线、进校园等活动。

3. 第三阶段(7-9个月):优化儿童中医保健服务内容,完善档案管理。

4. 第四阶段(10-12个月):总结经验,完善工作计划,持续改进儿童中医保健工作。

儿童中医药管理工作计划

儿童中医药管理工作计划

一、工作背景儿童是国家的未来和民族的希望,关注儿童健康,特别是中医药健康,对于提高儿童体质、预防疾病具有重要意义。

为贯彻落实国家关于中医药健康管理的相关政策和要求,结合我单位实际情况,特制定本工作计划。

二、工作目标1. 提高儿童中医药健康管理水平,降低儿童常见病、多发病的发生率。

2. 增强儿童体质,提高儿童健康素养。

3. 推广中医药文化,让更多家庭了解和认可中医药在儿童健康管理中的作用。

三、工作内容1. 建立儿童中医药健康管理档案(1)对0-6岁儿童进行登记,建立中医药健康管理档案。

(2)定期收集、整理儿童中医药健康管理资料,确保档案完整、准确。

2. 开展儿童中医药健康教育活动(1)举办中医药知识讲座,普及中医药养生保健知识。

(2)开展中医药健康宣传活动,提高家长对中医药的认识和接受度。

(3)鼓励儿童参与中医药实践活动,如制作香囊、学习推拿等。

3. 提供儿童中医药保健服务(1)针对儿童常见病、多发病,开展中医药保健服务,如推拿、针灸、拔罐等。

(2)根据儿童体质特点,制定个性化中医药保健方案,指导家长进行家庭中医药保健。

(3)加强与基层医疗机构合作,共同开展儿童中医药保健服务。

4. 加强中医药健康管理队伍建设(1)组织中医药健康管理技术人员培训,提高其业务水平。

(2)加强与中医药院校、科研机构的合作,引进先进技术和人才。

(3)建立中医药健康管理专家团队,为儿童提供专业指导。

四、工作措施1. 加强组织领导,成立儿童中医药健康管理领导小组,明确责任分工。

2. 加大资金投入,确保儿童中医药健康管理工作的顺利开展。

3. 加强宣传推广,提高社会对儿童中医药健康管理的关注度和参与度。

4. 定期开展督导检查,确保工作计划落实到位。

五、工作期限本工作计划自发布之日起实施,有效期至2023年12月31日。

六、预期效果通过实施本工作计划,预计在一年内,儿童中医药健康管理水平将得到明显提高,儿童体质得到增强,中医药文化得到广泛传播。

0~36个月儿童中医药健康管理工作制度

0~36个月儿童中医药健康管理工作制度

0~36个月儿童中医药健康管理工作制度0~36个月儿童是成长过程中最为脆弱的阶段,他们的身体和免疫系统尚未完全发育成熟,容易受到各种疾病的侵袭。

因此,在中医药健康管理方面,对0~36个月儿童进行有效的预防和保健非常重要。

为此,建立一套完善的工作制度,确保对这一群体的全面关爱和健康管理,是十分必要的。

一、健康管理团队建设为保障0~36个月儿童的健康管理工作有效开展,需建立专业的健康管理团队。

团队成员包括中医医生、护士、保健师等专业人员,他们应具备中医药相关知识和技能,能够为儿童提供全方位的健康管理服务。

二、健康管理服务内容1.体格检查:定期对0~36个月儿童进行全面的体格检查,包括测量身高、体重、头围等指标,观察皮肤、四肢、头颅等部位是否有异常。

及时发现问题,进行处理和跟踪。

2.营养管理:制定科学合理的饮食营养方案,确保儿童获得全面均衡的营养,提高免疫力和抵抗力。

3.中药保健:根据儿童体质和季节变化,开展中药调理、点穴按摩等保健服务,增强体质,预防疾病。

4.预防接种:及时给0~36个月儿童进行疫苗接种,建立健康档案,进行跟踪管理,杜绝传染病的传播。

5.定期健康教育:为家长提供关于婴幼儿健康管理的知识和技能培训,指导其正确照顾和护理儿童,提高自我保健意识。

6.健康干预:对有疾病或缺陷的儿童进行个性化的干预,通过中医药疗法进行治疗,提高康复速度和效果。

三、健康管理工作流程1.儿童登记:对0~36个月儿童进行登记,建立健康档案,包括个人信息、体格指标、疫苗接种记录等内容。

2.定期体检:根据儿童年龄和健康状况制定定期体检计划,确保每个儿童都能得到及时的体格检查和评估。

3.健康评估:根据体检结果进行健康评估,分析儿童的健康状况,给出合理的健康管理建议和措施。

4.健康管理方案制定:根据儿童的实际情况和需求,制定个性化的健康管理方案,包括饮食、运动、康复等方面的指导和措施。

5.健康管理跟踪:对儿童的健康管理方案进行跟踪和评估,及时调整和改进措施,确保健康管理工作的有效实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界头铺中心卫生院儿童中医健康管理方案
(2014年)
一、目的意义
儿童保健,是根据儿童生长发育特点,通过卫生、健康、体格锻炼和教育方面的指导,以增强体质,保证儿童正常发育、健康成长。

中医具有非常丰富的儿童养生保健方法和经验,做好儿童中医保健工作,对于提高中华民族的素质和健康水平,促进人类文明和繁衍昌盛,以及人类的进步等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

根据《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规范(2011版)》的要求,制定本指导方案。

二、工作目标
普及中医关于儿童的日常保健知识;倡导科学育儿;运用中医药保健方法如食疗、小儿推拿等降低儿童多发病、常见病发病率,它既起到了防病治病的作用,还解决了小儿服药难的问题。

加强儿童保健,提高疾病的防治水平。

三、工作内容
1、发挥中医药传统优势针对儿童生理与心理特点进行保健指导;
2、针对儿童不同年龄阶段的生长发育特点,开展中医药育儿保健、疾病康复服务;
3、运用中医药医疗方法对儿童常见病、多发病进行治疗,提高儿童健康水平。

四、实施方案
根据不同年龄的小儿在形体、生理、病理方面的不同特点,采取不同的日常保健方法,本方案只提出普遍性的儿童保健方
法。

(一)饮食调养指导
1、工作重点:
提倡母乳喂养和科学喂养,正如《小儿病源方论〃养子调摄》说:“养子若要无病,在乎摄养调和。

吃热、吃软、吃少,则不病;吃冷、吃硬、吃多,则生病”。

宣传不同年龄段儿童的科学喂养方法及合理饮食结构。

2、具体措施:
(1)通过发放中医食疗药膳配方、健康处方、宣传单,开设儿童保健主题讲座等方式,使家长能根据儿童不同的年龄段进行正确的饮食喂养方法。

比如婴儿期以母乳或牛乳为主;
(2)普及科学膳食、中医饮食保健知识宣传,提高儿童家长对饮食科学性和重要性的认识,纠正“儿童多吃,身体胖,就是健康”等有关饮食的错误观念;
(3)针对不同年龄段的儿童进行饮食保健指导及食疗药膳方法,提高免疫力,避免疾病的发生。

(二)预防接种指导
1、工作重点:
督促家长建立儿童预防接种证和预防接种卡等儿童预防接种档案。

2、具体措施:
儿童时期,尤其是婴儿时期脏腑娇嫩,卫外不固,易于发生脾胃疾病、肺系疾病和时行疾病。

对各种传染病都有较高的易感性,必须切实按照我国卫生部制订的全国计划免疫工作条例规定的免疫程序,为0-6岁儿童完成预防接种的基础免疫。

(三)生长发育指导
1、工作重点:
宣传不同年龄段儿童发育的特点及保健方法,协助儿保人员做好儿童健康体检,并做好中医服务记录。

2、具体措施:
(1)通过发放各种宣传册、宣传单,开设主题讲座等方式,运用中医方法干预儿童阶段生长发育。

(2)让家长对儿童各阶段生长发育特点正确了解,自觉运用中医保健方法预防常见病、传染病。

(3)如新生儿期可指导母亲为小儿创造适宜的环境,用干甘草3克浓煎去渣,以消毒纱布卷蘸药汁,令小儿频频吸吮,以解百毒;婴儿期除了要指导母亲对小儿的合理喂养、睡眠、清洁卫生和开发智力外,还可用按摩疗法,如:推坎宫、开天门以疏风解表、开窍醒脑、镇静安神等;幼儿期对周围事物接触范围增多,但识别危险的能力尚差,容易发生意外伤害和中毒等。

注意断奶时的合理喂养,否则易致吐泻、疳症,做好小儿急性传染病预防保健工作;儿童期要教育孩子加强体育锻炼、讲文明礼貌,讲社会公德,不看凶杀、恐怖片等以利德、智、体、美全面发展。

(4)建立儿童健康档案,定期开展儿童健康体检服务。

(5)定期监测生长发育情况,针对儿童的不同生长发育阶段合理安排小儿生活,培养良好的生活习惯,如睡眠、饮食、卫生等,进行体格锻炼和户外活动。

(6)普及科学的中医防病保健知识来提高免疫力,避免小儿疾病的发生。

(四)起居活动指导
1、工作重点:
根据不同年龄段的儿童,进行生活起居、体育锻炼、意外伤害预防与处理等指导。

2、具体措施:
(1)通过发放各种宣传册、宣传单,开设主题讲座等方式,针对儿童生活起居开展中医保健指导。

(2)培养良好的睡眠习惯:每天保证睡眠时间,以夜间睡觉为主,早睡早起,日间午休1次约1.5-2.5小时。

具体睡眠时间应因年龄不同而不同。

(3)培养其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

从2岁开应始培养儿童睡
前及晨起漱口刷牙,逐渐教孩子学会自己洗手洗脚、穿脱衣服,正确使用餐具和独立进餐。

(4)安排适合不同年龄特点的锻炼项目,如成人牵着行走、游戏玩耍、跳绳、跳舞、踢毽子、做保健操等活动和锻炼。

要保证每天有一定时间的户外活动,接受日光照射,呼吸新鲜空气。

(5)关于衣着保暖,古人有头要凉、背要暖、腹要暖、足要暖等说法,以及“若要小儿安,三分饥和寒”等经验,可资护养参照。

(五)疾病与防治
1、工作重点:
运用中医中药的方式来预防儿童常见病,多发病的发生,让家长对儿童常见病,多发病的基本知识和预防措施能正确了解。

2、具体措施:
(1)在疾病的预防方面,运用中草药来预防儿童的季节性时令疾病,如对流行性感冒、小儿腹泻、夏季中暑等进行疾病的早预防,用中药熏蒸的方式来对儿童房间进行消毒等。

(2)开展“冬病夏治”、“三伏灸”、“重阳灸”等预防保健方法,防止儿童冬季易发基本的复发。

(3)在疾病的治疗方面,运用中医药对儿童的常见病、多发病进行治疗,如小儿腹泻、小儿肺炎、腮腺炎等进行中医药的治疗。

(六)健康宣教
1、工作重点:
通过开展健康咨询、专题讲座、让家长掌握一些中医的基本保健技能,能够运用在各年龄阶段儿童的家庭保健。

2、具体措施:
开展专题的中医儿童保健培训,让家长了解、掌握不同年龄阶段儿童的中医日常保健方法,在中医师指导下能够运用中医基本保健按摩手法、捏脊疗法、饮食药膳、情志调适、运动功法体质调养等养生保健活动对儿童进行日常保健。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