串并联电路的特点及规律

串并联电路的特点及规律
串并联电路的特点及规律

串、并联电路的特点及规律

知识要点

一、串联电路的特点:

1、电流:串联电路中各处电流都相等。

I=I1=I2=I3=……In

2、电压:串联电路中总电压等于各部分电路电压之与。

U=U1+U2+U3+……Un

3、电阻:串联电路中总电阻等于各部分电路电阻之与。

R=R1+R2+R3+……Rn

理解:把n段导体串联起来,总电阻比任何一段导体的电阻都大,这相当于增加了导体的长度。

n个相同的电阻R0串联,则总电阻R=nR0 、

4、分压定律:串联电路中各部分电路两端电压与其电阻成正比。

U1/U2=R1/R2 U1:U2:U3:…= R1:R2:R3:…

二、并联电路的特点:

1、电流:并联电路中总电流等于各支路中电流之与。

I=I1+I2+I3+……In

2、电压:文字:并联电路中各支路两端的电压都相等。

U=U1=U2=U3=……Un

3、电阻:并联电路总电阻的倒数等于各支路电阻倒数之与。

1/R=1/R1+1/R2+1/R3+……1/Rn

理解:把n段导体并联起来,总电阻比任何一段导体的电阻都小,这相当于导体的横截面积增大。

特例: n个相同的电阻R0并联,则总电阻R=R0/n、

求两个并联电阻R1、R2的总电阻R=

4、分流定律:并联电路中,流过各支路的电流与其电阻成反比。

I1/I2= R2/R1

(口诀:串联分压,并联分流)

总结:

串联:

电流I=I1=I2

电压U=U1+U2

电阻R=R1+R2

电压与电阻成正比

2

1

U

U

2

1

R

R

U

U

1=

R

R

1

电流I=I1+I2

电压U=U1=U2

电阻

R

1

1

1

R

2

1

R

R1R2

R1+R2

并联:

典型例题

1.两个小电泡L 1与L 2,L 1的阻值为R,L 2的阻值为2R,它们串联起来接入电路中。如果L 1两端的电压为4V ,那么L 2两端的电压为 ( )

A.8V

B.6V

C.4V

D.2V

2.两个小电泡L 1与L 2,L 1的阻值为R,L 2的阻值为2R,它们串联起来接入电路中。如果L 1两端的电压为4V,那么L 2两端的电压为 ( )

A.8V

B.6V

C.4V

D.2V

3.有两个电阻阻值分别为6Ω与9Ω,串联后接到某电源上,那么两电阻中的电流之比为______,两电阻两端的电压之比为______;如果6Ω的电阻两端的电压就是4V,那么9Ω的电阻两端的电压就是____________电源的总电压就是____________,电路的总电阻为______Ω。

4.如图所示,电压U 恒定为8V ,R 1=12Ω。滑动变阻器的滑片P 从一端滑到另一端的过程中,电压表的示数从3V 变到6V,则R 2的阻值为____Ω,滑动变阻器的最大阻值为____Ω。

5.如图所示就是某探究小组测量电阻时所得到的两个定值电阻A 与B 的电流与电压关系的图象,则A 的电阻为_____Ω;若将A 与B 并联接入到电压为15V 的电源两端时,电路中的总电流为______A 。

6.如图所示,电源电压不变,当S 1断开,S 2闭合时,电流表的示数为I 1,当S 1、S 2都 闭合时,电流表的示数I 2,I 1:I 2为4:5,则R 1与R 2的阻值之比为 ( )

A.4:1

B.1:4

C.3:4

D.4:5

7.两盏电灯L 1、L 2并联接入电压为12V 的电路中, 干路中的电流为0.8A,通过L 1的电流为0.6A,则这两盏灯的电阻分别就是 ( )

电压与电阻成反比 21I I =12R R I

I 1=1R R A R 1 R 2 S 1 S 2 · ·

A.60Ω, 20 Ω

B.20Ω,60Ω

C.10Ω,30 Ω

D.80Ω,20Ω

8.图所示的电路中,电压U保持不变,滑动变阻器R0的最大阻值为20Ω,当滑动片P由a端滑到b端时,电压表两次的示数之比为1:5,则电阻R的阻值为 ( )

A.20Ω

B.15Ω

C.10Ω

D.5Ω

9.如图所示的电路,当S断开与闭合时,电流表的两次示数之比就是1∶3,由此可知就是R1∶R2( )

A.1∶3

B.1∶2

C.2∶1

D.3∶1

10.把两个定值电阻R1与R2以某种方式连接在电源上,通过它们的电流之比为2∶1。如果把它们以另一种方式连接在同一电源上,则通过它们电流之比与它们两端电压之比分别为( )

A.1∶2;1∶1

B.1∶1;1∶2

C.2∶1;1∶2

D.2∶1;1∶1

11.如图所示的电路,电源电压保持不变,R2就是最大阻值为l0Ω的滑动变阻器,R1=5Ω,当滑片P由a端滑到b端时,电流表的两次示数之比为( )

A.1:2

B.2:1

C.3:l

D.1:3

12.某一段电路上串联一个4Ω的电阻后,电路中电流变为原来的一半,那么原来电路中的电阻就是________Ω.若要使电路中的电流降低为原来的1/5,则还需要再串联一个________Ω的电阻

10.如图所示的电路中,电源电压U保持不变,电流表A1示数与电流表A2示数之比为3:2,若R1=6Ω,则R2应为_________Ω

13.如图所示的电路中,A、B两点间的电压就是6V,电阻R1=4Ω,电阻R1两端的电压就是2V,求:R1中的电流强度与电阻R2。

14.如图所示的电路中R1=5Ω,当开关S闭合时,I=0.6A,I1=0.4A,求R2的电阻值。

串并联电路中电流的规律

1.将灯L1、L2串联在某电路中,发现灯L2比灯L1亮很多,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通过L2的电流比L1大 B.通过L2的电流比L1小 C.通过两灯的电流一样大 D.无法比较通过两灯的电流大小 2.如图所示,在探究并联电路的电流关系时,小明把阻值不等的两个灯泡接入电路中,用电流表测出通过A、B、C三点的电路分别为I A、I B、I C.关于它们之间大小关系,正确的是() A.I A=I B=I C B.I A=I B+I C C.I A>I B=I C D.I A<I B<I C 3.如图所示,当开关S闭合时,关于三个电流表A1、A2和A3的读数,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电流表A1的读数等于通过灯泡L1中的电流 B.电流表A2的读数等于通过灯泡L2和L3的电流之和C.电流表A1的读数一定等于A2和A3的读数之和D.三个电流表的读数相等 4.小明利用如图所示的电路检验并联电路干路电流是否等于各支路电流之和,其中有一根导线接错了,接错的是() A.导线1 B.导线2 C.导线3 D.导线4 5.如图所示的电路中,当开关闭合时,甲电流表的示数为0.6A,乙电流表的示数为0.2A,则下列判断正确是() A.通过灯L1的电流为0.6A B.通过灯L1的电流为0.4A C.通过电路总电流为0.8 A D.通过灯L2的电流为0.4 A 6.用同种材料制成两段长度相等,横截面积不同的圆柱形导体,A比B的横截面积大,如图所示,将它们串联在电路中,通过的电流关系是() A.I A>I B B.I A<I B C.I A=I B D.无法确定 7.如图所示的电路中,当开关S、S1、S2都闭合时,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L1、L3串联发光,L2不发光,电流表测量通过L1的电流 B.L1、L2并联发光,L3不发光,电流表测量通过L2的电流 C.L2、L3串联发光,L1不发光,电流表示数为零D.三灯都发光,电流表测通过L3的电流 8.在探究电路的电流规律实验时用了图所示的电路,在图所示的电路中,A1的示数为1.2A,A2的示数如图所示,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通过L2的电流为2.5A B.通过L1的电流为1.2A C.通过L2的电流为1.2A D.通过L1的电流为0.7A 9.小明在“探究串联电路电流特点”时,他应选择两个规格的(填“相同”或“不相同”)小灯泡的.小明在连接电路时把一只开关和两只小灯泡连接后,刚把线路两端接到电源两极,两灯就亮了,他在实验操作中的不当之处是:. 10.如图所示是一种LED手电筒,它用两节干电池做电源,由5个LED并联组成,每只LED的额定电流为15mA,则这种LED手电筒正常工作时的总电流 为A.

初中九年级物理串并联电路的特点总结

串并联电路的特点总结 并联电路是使在构成并联的电路元件间电流有一条以上的相互独立通路。串联电路用电器首尾依次连接在电路中,电路只有一条路径。 一、串联和并联的口诀 1.串联口诀:首尾相连,串成一串。头尾相连,逐个顺次连接。 电流:串联电路中各处电流都相等。 电压:串联电路中总电压等于各部分电路电压之和。 电阻:串联电路中总电阻等于各部分电路电阻之和。 分压定律:串联电路中各部分电路两端电压与其电阻成正比。 2.并联口诀:头连头,尾连尾。头头相连,并列连接在两点之间。 电流:并联电路中总电流等于各支路中电流之和。 电压:并联电路中各支路两端的电压都相等。 电阻:并联电路总电阻的倒数等于各支路电阻倒数之和。 分流定律:并联电路中,流过各支路的电流与其电阻成反比。 二、并联电路的特点 1、并联电路中总电流等于各支路中电流之和。 2、并联电路中各支路两端的电压都相等。 3、并联电路总电阻的倒数等于各支路电阻倒数之和。 4、并联电路中,流过各支路的电流与其电阻成反比。

三、串联电路的特点 1、串联电路中各处电流都相等。 2、串联电路中总电压等于各部分电路电压之和。 3、串联电路中总电阻等于各部分电路电阻之和。 4、串联电路中各部分电路两端电压与其电阻成正比。

电流流向法(这种方法是识别串、并联电路常用的方法)当闭合开关后,让电流从电源的正极出发(在电路图中电流方向用箭头标出),沿电路向前移动,电路无分叉,即电流只沿一条路径,通过所有元件或用电器到达电源负极,这些用电器即为串联;如果电路出现分支,即电流的路径有两条或两条以上,每条支路上只有一个用电器,则这几个用电器为并联,且可找到 “分流点”和“合流点”。 例1 试判断图1、图2中灯的连接方式。 解析:图1中电流从正极流向负极只有一条通路,故甲、乙两灯为串联。在图2中,电流从电源的正极流向负极有两条路径,A为分流点,B为合流点,故丙、丁两只灯为并联。 二、“节点法”(电路图中几条相交的连接点叫做节点)

串并联电路特点总结

串联电路 电路特点:一条路,一处断处处段。 开关作用:各处作用一样控制整个电路。 电流:各处电流相等I =I1=I2I1:I2=1:1 电压:电源电压等于各用电器两端电压之和:U =U1+U2 电阻:总电阻等于各用电器电阻之和:R总=R1+R2 若有n个阻值相同的电阻串联则:R总=n R 电阻特点:串联电阻相当于增加了导体的长度,总电阻越串越大,大于任何一个用电器电阻; 电功率:电路中总功率等于各用电器电功率之和P总=P1+P2 电功:电路中总功等于各用电器消耗电功之和W总=W1+W2 电热:电路中总电热等于各用电器产生电热之和Q总=Q1+Q2 比例关系:串联电阻起分压作用,电阻越大分得的电压越高,R1:R2=U1:U2=P1:P2=W1:W2=Q1:Q2 R串>R1>R2>R并(R1>R2) 并联电路 电路特点:多条路,分干路和支路,各支路互不影响 开关作用:干路开关控制整个电路,支路开关控制它所在的支路 电流:干路电流等于各支路电流之和I干=I1+I2 电压:电源电压与各支路电压相等U =U1=U2U1:U2=1:1 电阻:总电阻的倒数等于各分电阻倒数之和1 / R总=1 / R1+1 / R2 若仅有两个电阻并联则:R总=R1R2 / (R1+R2) 若有n个阻值相同的电阻并联则:R总=R / n 电阻特点:并联总电阻相当于增加了导体的横截面积,总电阻越并越小,小于任何一个分电阻 电功率:电路中总功率等于各用电器电功率之和P总=P1+P2 电功:电路中总功等于各用电器消耗电功之和W总=W1+W2 电热:电路中总电热等于各用电器产生电热之和Q总=Q1+Q2 比例关系:并联电阻起分流作用,电阻越大分得电流越小,R2:R1=I1:I2=P1:P2=W1:W2=Q1:Q2 重要公式 欧姆定律:导体中的电流,(当电阻一定时)与导体两端的电压成正比,(当电压一定时)与导体的电阻成反比。 I =U / R U =I R R =U / I 电功率:电功率表示电流做功快慢的物理量; P =W / t =U I =I2 R =U2 /R P实=(U2实/ U2额)P额 U实>U额,P实>P额用电器超负荷工作,不正常; U实=U额,P实=P额用电器正常工作; U实<U额,P实<P额用电器不能正常工作 灯泡的亮暗于灯泡的实际功率有关,实际功率越大,灯泡越亮; (若两小灯泡串联电阻大的灯泡亮;若两小灯泡并联电阻小的灯泡亮;)电功:W =U I t =P t =I2 Rt =U2 t/R =U Q (Q为电荷量) 电热:电流通过导体所产生的热,与通过导体电流的二次方成正比,与导体的电阻成正比,与通电时间成正比;W =Q =I2 Rt =U I t =P t =U2 t/R =U Q (Q为电荷量) 纯电阻电路中适用

人教版九年级物理16.2《串、并联电路中电压的规律》教案(优质)

第二节串、并联电路中电压的规律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学会正确将电压表接入串、并联电路,并能画出相应的电路图。 2.学会正确使用电压表测量串、并联电路的电压。 3.会分析实验数据,归纳总结出串、并联电路各自电压的规律。 过程与方法 在探究串并联电路电压规律的过程中,体验科学探究的方法,科学研究的步骤。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养成实事求是、尊重自然规律的科学态度,体会交流合作的喜悦。 【教学重难点】 重点:探究串联、并联电路中电压的规律。 难点:学生自主设计实验、如何观察,如何分析,得出结论。 【教学准备】或【实验准备】 教师用:多媒体课件、2.5V的小灯泡2只、3.8V的小灯泡1只,开关1只、电源、导线若干、电压表。 学生用:2.5V的小灯泡2只、3.8V的小灯泡1只、开关1只、电源、导线若干、电池三节。 提问:同样接在家庭电路中,为什么电灯、电

不同规格的两灯泡串联。闭合开关,两灯都能发光吗?发光亮度一样吗? 【提出问题】那么,两个或两个以上用电器组成的串联电路中,各用电器两端的电压与电源两端电压有什么关系? 【类比水压】 【设计实验】 为了证明自己的观点,如何设计实验方案?(①你认为这个实验如何进行?②你能设计这个实验的电路图吗?请把你设计的电路图画下来。③如如何设计实验表格?) 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进行讨论,并利用手中的器材设计实验证明自己的观点。

L 1、L 2 连接电路。 将电压表的两端分别连到A与B、B与C、A与 ,将测量的数据填入设计的改变两个小灯泡的规格,重做上述实验。

【总结】串联电池组两端的电压等于每节电池两端电压之和。 【练一练】 下图所示的测量电路中,闭合开关后电压表 一个用电器工作时,要求电源电压是

串、并联电路的特点及规律知识讲解

串、并联电路的特点及规律 一、 串联电路的特点: 1、 电流:串联电路中各处电流都相等 。 1=1 i =12=13= In 2、 电压:串联电路中总电压等于各部分电路电压之和。 U=U+U 2+U 3+……Un 3、 电阻:串联电路中总电阻等于各部分电路电阻之和 。 R=R+R 2+R 3+ Rn 理解:把n 段导体串联起来,总电阻比任何一段导体的电阻都 大,这相当于增加了导体的 长 度。 n 个相同的电阻F 0串联,则总电阻 R=nR . 4、 分压定律: 串联电路中各部分电路两端电压与其电阻成正比 。 U l /U 2=R/R 2 U 1:U 2:U 3:…=R l :R 2:R 3:… 二、 并联电路的特点: 1、 电流: 并联电路中总电流等于各支路中电流之和 。 1=1 i +l 2+13+ In 2、 电压:文字: 并联电路中各支路两端的电压都相等。 U=U=L 2=Us= Un 3、 电阻:并联电路总电阻的倒数等于各支路电阻倒数之和。 1/R=1/R I + 1/R 2+1/R 3+……1/Rn 理解:把n 段导体并联起来,总电阻比任何一段导体的电阻都 小,这相当于导体的横截面积 增大。 特例:n 个相同的电阻 R )并联,则总电阻 R=R/n . 求两个并联电阻 R 、R z 的总电阻R= R 1R ! R 计R 2 4、 分流定律:并联电路中,流过各支路的电流与其电阻成反比 。 I 1/I 2= R 2/R 1 (口诀:串联分压,并联分流) 总结: 串联: —— —U\―? —Ui ? ■ -------- U -------------- ?

串并联电路的规律总结

电路图 电流表达式I=I1=I2I= I1+I2 文字串联电路中电流处处相等并联电路中干路中的电流等于各支路中 的电流之和 电压表达式 文字串联电路两端的总电压等于各部分 电路两段的电压之和 并联电路中各支路两端的电压相等 电阻表达式 文字串联电路的总电阻等于各串联电阻 之和并联电路总电阻的倒数等于各并联电阻的倒数之和 n个阻值均为r的电阻串联,则其总电阻为:R=nr n个阻值均为r的电阻并联,则其总电阻为:R= 电压 与 电流 分配关系表达式 文字串联电路中,各个电阻分得的电压 与各电阻的阻值成正比,电阻大其 两端的电压也高。 并联电路中,各支路中的电流与它们的 电阻的阻值成反比,哪条支路上的电阻 大,通过它的电流就小。 其它比例 电功率关系表达式 文字串联电路中,各个用电器的电功率 与其电阻的阻值成正比,电阻大其 电功率也大 并联电路中,各个用电器的电功率与其 电阻的阻值成反比,电阻大其电功率小 P总表达式 P总=P1+P2 P总文字不论串联电路还是并联电路,总功率都等于各用电器功率之和。 电功关系表达式 文字串联电路中,电流通过各电阻所做 的功与其电阻成正比。 并联电路中,电流通过各电阻所做的功 与其电阻成反比。 W总表达式 W总文字不论是串联电路还是并联电路,电流所做的总功都等于各部分用电器电流所做功之和。 电热关系表达式 文字串联电路中,电流通过各部分导体 产生的热量与其电阻成正比。 并联电路中,各支路电流产生的热量与 其电阻成反比。 Q总表达式 Q总文字串联电路和并联电路中,产生的总热量都等于各导体产生的热量之和。

电路图 电流表达式I 文字并 等 电压表达式 文字并 电 电阻表达式 文字并 于 n个阻值均为r的电阻串联,则其总电阻为:n个阻值均为r的电阻并联,则其总电 阻为:R= n 联 电压 与 电流 分配关系表达式 文字并 流 反 大其它比例 电功率关系表达式 文字并 电 反P总表达式 P总文字 电功关系表达式 文字并 阻 比W总表达式 W总文字 电热关系表达式 文字并 生W总表达式

《串、并联电路中电流的规律》练习题

第十五章电流和电路 《串、并联电路中电流的规律》同步试题 一、选择题 1.如图1所示的电路中,电流表测量的是() 图1 A.通过灯L1的电流 B.通过灯L2的电流 C.通过灯L1和灯L2的电流之和 D.电源供给电路的电流 答案:B 解析:本题考查电路识别及学生使用电流表进行测量的基本能力。这是一个并联电路,电流表与L2串联,测量的是L2支路的电流。可以利用断路的方法来判断电流表测量对象,即如果把电流表断开,分析电路中哪个用电器不工作,则电流表测量的就是这个用电器的电流。变式.如图2所示的电路中,能测出灯L1中电流的电路图是() 图2 答案:C 解析:本题考查了电流表的使用,电流表要和被测量的用电器串联,并且要让电流从电流表的正接线柱流入,负接线柱流出。 2.有一家庭装饰用的小彩灯上串联着20只小灯泡,如果电源插头处的电流为200mA,那么通过每只小灯泡的电流是() A.10mA B.0.02A C.0.2A D.100mA 答案:C 解析:家庭装饰用的小彩灯之间是串联的,根据串联电路中电流的特点,电流处处相等,所以每个小灯泡的电流均相等,等于插头处的电流。 变式.两盏电灯与电源、开关组成一个正确的电路,闭合开关后,用电流表测得两盏灯中的电流相等,则两灯的连接方式为() A.一定是串联B.一定是并联C.可能是串联,也可能是并联 答案:C

解析:根据串联和并联电路的特点,串联电路中电流处处相等,并联电路中干路电流等于各支路电流之和。串联电路中两盏灯的电流相等,但在并联电路中,如果各支路用电器的规格相同,则两支路中的电流也相等。所以不能仅仅根据用电器的电流相等来判断用电器的连接方式。 变式.在探究串联电路中的电流时,某同学用电流表分别测出图3中a、b、c三处的电流大小。若要进一步探究a、b、c三处的电流大小有什么关系,则他下一步的操作应该是() 图3 A.将电源两极对调,再次测量a、b、c三处的电流 B.改变开关S的位置,再次测量a、b、c三处的电流 C.将图中两只灯泡位置对调,再次测量a、b、c三处的电流 D.换用不同规格的灯泡,再次测量a、b、c三处的电流 答案:D 解析:本题考查了探究串联电路中电流特点的实验过程,在本实验中要通过多次实验来总结出串联电路的电流特点。多次实验是使实验结论更具有普遍性,即在不同用电器组成的串联电路中都具有的特点,所以在实验中需要更换不同的用电器进行多次实验。 3.几位同学在测A点电流时,出现了如图4中甲、乙所示的两个现象,针对这两个现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图4 A.甲同学所选电流表的量程太大了 B.乙同学所选的电流表的量程太小了 C.乙同学测C点电流,一定要把电流表量程接0~0.6A D.甲同学要测B点电流大小,要把电流表负接线柱接到灯泡L2左侧接线柱 答案:D 解析:本题考查了电流表的使用及并联电路电流的特点。电流表接在A点,测的是灯L1的电流,B点测的是灯L2的电流,C点测的是电路中的总电流。甲同学使用的电流表正负接线柱接反了,乙同学使用的电流表量程选择太大了。由图可以看出乙同学测量的A点的电流小于0.6A,但灯L2的电流大小不知道,所以C点电流可能大于0.6A,也可能小于0.6A,所以电流表的量程无法确定。D选项中测B点电流要求正负接线柱不能接反,可以在图中画出电流方向确定电流表的正负接线柱。

(完整word版)串并联电路的教案

第四节、串联电路和并联电路 一、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进一步学习电路的串联和并联,理解串、并联电路的电压关系、电流关系和电阻关系,并能运用其解决有关关问题。 2、掌握电组的串并联的计算 (二)过程与方法 通过分压电阻和分流电阻阻值的计算,培养学生应用所学物理知识解决 实际问题的能力。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本节课的教学活动,要培养学生的应用意识,引导学生关心实际问题,有志于把所学物理知识应用到实际中去。 三、重点与难点: 重点:教学重点是串、并联电路的规律。 难点:难点是串并联的计算 四教学方法 教授法类比法 五课时安排 1课时 六、教学过程: (一)引入新课 初中我们已经学习过简单的串联电路和并联电路;同学们回忆初中有关这方面的知识 (二)新课教学 1串并联电路的认识 (1)什么是电路的串联? 把几个导体元件依次首尾相连的方式 (2)什么是电路的并联? 把几个元件的一端连在一起另一端也连在一起,然后把两端接入电路的方式 2 串并联电路的特点电流 (1)串联电路: 串联电路各处的电流相同 I=I1=I2=I3 (2)并联电路:

并联电路的总电流等于各支路的电流之和 I=I 1+I 2+I 3 3、电压特点 (1)串联电路: R 1 R 2 R 3 串联电路两端的总电压等于各部分电路电压之和 U=U 1+U 2+U 3 (2)并联电路: 并联电路中各支路两端的电压相等。 U=U 1=U 2=U 3 4电阻特点 (1)串联电路: R1 R2 R3 R 1 12U U U =+12U U U I I I =+1212U U U I I I ∴=+12 R R R =+

探究串并联电路电压的规律 教学设计

《探究串、并联电路电压的规律》教学设计 一、教材及学情分析 “探究串联、并联电路中电压的规律”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物理》九年级第十六章第二节,这节课在本章及整个电学部分都具有重要地位,它是进一步学习电学其它物理概念(如电阻、电功)的基础,是掌握电学中的物理规律(如欧姆定律等)、认识电学中的物理现象必不可少的知识;本节课的学生实验──用电压表测电压,是电学中最基本的技能之一;实验中关于串联、并联电路的电压关系,是进行电路分析的基本根据。可见,本节在整个电学中,处于基础地位。本节课的目标有两个:在技能方面是练习用电压表测电压,在知识方面是研究串、并联电路中的电压关系。这是一节探索性实验课,让学生自主实验、观察记录,自行分析,归纳总结得出结论。学生对探索性实验有浓厚的兴趣,这种方式能激发学生的创造性思维活动有利于提高认知能力和实验能力,但由于学生的探究能力尚不够成熟,引导培养学生探究能力是本节课的难点。二、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1 )探究串联、并联电路中电压的规律。1 ( )练习连接电路和使用电压表的技能。( 2 )会利用串联、并联电路电压规律解题。(3 .过程与方法 2 )通过探究串联、并联电路电压的关系,体验科学探究的过程,领会科学研究的方法。1 ()能运用实验法、数据分析法归纳总结物理规律。2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3 )利用生动有趣的实验,激发学生自主探究的欲望。(1 )培养学生严谨的科学态度与协作精神。2( )培养学生爱科学、用科学的意识。3 ( 三、教学资源 本节课为学生分组探究实验。每组的器材有:电压表1只、规格不同的小灯泡2只(有两个组是规格只)、电源、开关、导线若干等。2相同的小灯泡. 只,实只、电源、开关、导线若干,大苹果11只、规格不同的小灯泡2 教师演示用的器材:电压表物投影及配套设备等。四、教学设计思路 为充分体现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作用,使教学过程真正成为学生的学习过程,既学到知识, 又培养学生的探索能力和协作精神,本节课采用问题解决教学模式和探究式学习模式。即先创设情景,提出问题,由学生猜想,把问题具体化,由学生分组进行探究解决问题,再通过交流与合作总结实验结论,最后进行梳理反思,增强对知识的理解并活化知识。五、教学过程 教学反思教学程序教师活动学生活动大部分学生会认学生认真观察电路的连接方式并(利用实物投影)请同学们观察演示为电流相等所以板的电路是如何连接?电流有什么回答问题。灯的发光亮度相特点?同,而意料之外学生积极思考并说出自己的想的实验现象会大法。若闭合开关,两灯都能发光吗?发光大激发学生的学亮度一样吗习兴趣,课堂创设情学生思考会想到可能是电压不氛活跃师闭合开关和同学们一起观察灯的缘故并提出问题为什么两灯引入新发光情况教师对学生的:和电流的规律发光情况会不一样学生:猜想结果要有充样,电压可能是相等的的前瞻性。学老师引出本节实验据学生的回答的猜想会是丰猜探究的问题串联电路电压会有什:由于灯的亮度不同,多彩的关系联时电压不相等 …猜培养学生形成采用小组式教学。学生讨论,.请同学们讨论,做这个实验我学思维的方法需要哪些实验器材?它们

初中物理:串联电路和并联电路的特点总结

初中物理:串联电路和并联电路的特点总结 知识点总结 1、串联电路和并联电路中的电流关系: 串联电路中各处电流都相等:I=I1=I2=I3=……In 并联电路中总电流等于各支路中电流之和:I=I1+I2+I3+……In 2、串联电路和并联电路中的电压关系: 串联电路中总电压等于各部分电路电压之和:U=U1+U2+U3+……Un 并联电路中各支路两端的电压都相等:U=U1=U2=U3=……Un 3、串联电路和并联电路的等效电阻: 串联电路中总电阻等于各部分电路电阻之和:R=R1+R2+R3+……Rn 并联电路总电阻的倒数等于各支路电阻倒数之和: 常见考法 本知识是电学的重点,年年必考。属于考试水平中理解层次的知识点有:串、并联电路中的电流关系、串、并联电路中的电压关系、串、并联电路的等效电阻。这部分经常出现在综合性较高的计算题中。 误区提醒 并联电路像河流,分了干路分支流,干路开关全控制,支路电器独立行。 串联等流电压分,并联分流电压等;串联灯亮电阻大,并联灯亮小电阻。 【典型例题】 例析: 如图所示,电源电压保持不变,当开关S闭合,滑动变阻器的滑片P向右滑动时,电压表()

A. V1示数增大,V2的示数增大 B. V1示数减小,V2的示数增大 C. V1示数减小,V2的示数减小 D. V1示数增大,V2的示数减小 解析: 分析电路中电压的变化,还是考查对公式U=IR的理解.在串联电路中,由于R的变化,引起I的变化,从而引起某个电阻两端电压的变化。从图中看:R1和R2串联,V1测的是R1两端电压U1,V2测的是变阻器两端的电压U2,画出便于分析的图进一步分析可知,滑片P向右移动,变阻器电阻增大,根据I=u/R,总电压不变,总电阻变大,电流I减小.致使U1的变化:U1=I R1,其中R1不变,I减小,U1减小。 U2的变化:U2=U-U1,U不变,U1减小,U2增大。 答案:B 初中物理:串联电路和并联电路的特点总结

串并联电路的电流规律知识讲解(基础)

串、并联电路的电流规律(基础) ( 7)实验结论:串联电路的电流规律 I A =I B =I C 要点诠释: 1、分析测量结果可知,在忽略误差的情况下,无论灯泡的规格是否一样,通过它们的电流都是相等的, 所以猜想 ( 2)正确。 2、实验的方法是“归纳法” ,实验过程中全部测量完一次后,再更换不同规格的灯泡再次测量,避免实 验存在偶然 性,使实验结论具有普遍性。 要点二、并联电路中电流规律 【学习目标】 1. 设计、组装探究串、并联电路电流规律的电路图、实物图; 2. 分析实验数据,归纳总结出串、并联电路中电流的规律; 3. 会利用串、并联电路中电流规律的应用; 4. 练习使用电流表,会读有电流表的电路图。 【要点梳理】 要点 一、串联电路的电流规律 1、提出问题: 串联电路中各点的电流有什么关系? 2、猜想或假设: 你认为串联电路中各点电流可能有怎样的关系?(要有猜想依据) ( 1) 不相等,经过用电器后,能量不断地在消耗,所以会减小; (2)由于串联电路的电流只有一条通路,故 A 、 B 、 C 三点的电流大小相同。 3、设计实验: ( 1)实验器材:干电池、开关、几个规格不同的灯泡、电流表、若干导线。 ( 2)【高清课堂: 《电流》】电路图: 3) 4) 5) 6) A 点的电流 I A /A B 点的电流 I B /A C 点的电流 I C /A 灯泡 L 1、 L 2串联 实验步骤:根据电路图连接电路,并进行测量。 把测量数据记录在表格中。 换上另外两个规格不同的灯泡,再次测量各点的电流,看看是否还有同样的关系。 实验表格:

1、提出问题:并联电路中各点的电流有什么关系? 2、猜想或假设:你认为并联电路中各点电流可能有怎样的关系?(要有猜想依据) 3、设计实验: 3)根据电路图连接电路,并进行测量。 4)把测量数据记录在设计的表格中。 5)换上另外两个规格不同的小灯泡,再次测量各点的电流,看看是否还有同样的关系。 6)实验表格: A点电流I A/A B点电流I B/A C点电流I C/A 灯泡L1、L2并联 (7)实验结论:并联电路的电流规律I A=I B+I C。 要点诠释: 1、测量每一个支路的电流值时,一定要把另一个支路也接入电路中,在实验过程中,应选择几组不同规格的几组灯泡进行实验,通过几组实验归纳总结出并联电路的电流规律,而不能只测量一次,目的也是避免偶然性,使得出的结论具有普遍性。 2、并联电路的电流规律是干路电流等于各支路电流之和,但是支路之间的电流并不一定平分干路的电流。 【典型例题】 类型一、串联电路中的电流规律 1. 如图所示,有a 和b两段导体连在一起,a 的横截面积是b的1/10, 当把导体接入电路中后,若通过a的电流为,则通过b 的电流为() D. 无法确定 【答案】A 【解析】虽然a、b 两段导体的横截面积不同,但是两段导体是串联的,只要是串联着的导体,接入电路中时通过的电流必然相等,故本题应选A。 【总结升华】题目考察了串联电路中的电流规律。串联电路中电流处处相等,与用电器的规格,导体的横截面积等均无关系。 举一反三: 1)实验器材:两节干电池、开关、几个规格不同的灯泡、电流表、若干导线。 2)电路图:

串并联电路的电流、电压、电阻总结练习题

一、对欧姆定律的认识 1.欧姆定律是对同一段电路而言.在前面我们学到的串、并联电路中电流、电压的关系实际上是对不同段电路,而欧姆定律中三个物理量均是对应同一时刻的同一导体,具有“同一性”.即是说,只有是同一段电路中的电压、电流、电阻,三者才满足欧姆定律的关系. 2.关于对欧姆定律公式本身及其相关变形的理解. (1)I=U/R 是欧姆定律公式,它本身就反映出了同一导体中电流与电压成正比,与电阻成反比的关系. (2)U=IR是上述公式的变形,它仅表示一个.导体两端的电压可由电流与电阻的乘积来求得.绝非意味着电压随电流(或电阻)的增大而增大,从而与电流(或电阻)成正比关系.实际情况是电压与电阻的大小共同决定电流,而电压大小与电阻大小无关.即电压与电流之间有一个因果关系,电压是因,电流是果,在表述时这种因果关系不能颠倒. (3)R=U/I………..伏安法的依据,仍是一个变形式.它仅表示一个电阻的阻值大小可以由该电阻两端的电压和流过它的电流的比值来确定,并不意味电阻与电压成正比,与电流成反比.实际情况是,电阻的大小早就由导体的材料、长度、横截面积决定了,接入电路中后,即使两端电压升高,其阻值也不会随之成正比地升高,而是仍保持原来值,只是流经其中的电流将增大. (4)R=△U/△I表明了一个电阻的阻值大小还可以用电压变化量和电流变化量的比值来表示 1、R=U/I的物理意义是() A.加在导体两端的电压越大,导体的电阻越大 B.导体中的电流强度越大,导体的电阻越小 C.导体的电阻跟电压成正比,跟电流强度成反比 D.导体的电阻等于导体两端的电压与通过导体的电流强度之比值 2、某同学在探究“电流跟电压、电阻的关系”时,下列结论与如图所示图象相符的是() A.电阻一定时,电流随着电压的增大而增大 B.电阻一定时,电压随着电流的增大而增大 C.电压一定时,电流随着电阻的增大而减小 D.电压一定时,电阻随着电流的增大而减小 3、两个用电器,第一个电阻是R,第二个电阻是2R,把它们串联起来接入电路中,如果第一个电阻两端的电压是4伏,那么第二个电阻两端的电压为() A.2伏 B.8伏 C.4伏 D.6伏 4、两个完全相同的小灯泡并联在电路中,若加在小灯泡上的电压是7.1V,通过两个小灯泡的总电流是1.42A,则小灯泡的电阻是() A.10Ω B.5Ω C.0.5Ω D.0.1Ω 5、两只定值电阻,甲标有“10Ω 1A”,乙标有“15Ω 0.6A”, 把它们串联起来,两端允许加上的最高电压是() A.10伏 B.15伏 C.19伏 D.25伏 6、如图所示,通过灯泡L1、L2中的电流分别为0.2A和 0.3,电源电压保持不变,L1的电阻为15Ω,则干路电流为 A,电源电压是 V,L2的电阻为Ω. 7、现有两个电阻串联在电路中,已知R1:R2=3:2,如果电路两端的电压为15V,那么,R1两端的电压将是() A.6V B.5V C.9V D.10V 8、如图所示,开关闭合后小灯泡L1两端的电压是3V,L2的 电阻是12Ω,电源电压是9V,则L1的电阻是() A.6Ω B.9Ω C.12Ω D.24Ω 二、电阻的串联和并联 1.电阻串联 串联电路的总电阻等于各串联电阻之和,即R=R1+R2+R3… (1)特殊情况: a.当n个阻值为R0的电阻串联时,电阻关系可简化为R=nR0 b.当只有两个电阻串联时:R=R1+R2 (2)对公式的理解. 该公式反映出了串联电路的总电阻大于任何一个分电阻.这是由于电阻串联后,相当于增加了导体的长度.从 12 12 ...... U U U I R R R === 中可看出:串联电路中电压分配与电阻成正比.(正比分压) 2.电阻的并联 并联电路的总电阻的倒数,等于各并联电阻的倒数和,即12 1111 ...... n R R R R =+++(1)特殊情况:a.当n个电阻均为R0,则上式化简为R=R0/n.当两个电阻并联时,上式可写为 12 12 R R R R R = + (2)对公式的理解. 因此两电阻并联后,其并联总电阻小于任一个分电阻.这是由于电阻并联后,等效于增大了导体的横截面积,从而使总电阻减小.由此可想像,当电路两端电压一定时,并入电路的电阻越多,并联总电阻就越小,并联总电流就越大.在实际生活中,当我们使用的用电器越多时,干路电流就越大,线路负荷就越重.

串并联电路的特点及规律

串、并联电路的特点及规律 一、串联电路的特点: 1、电流:串联电路中各处电流都相等。 I=I 1=I 2=I 3=……In 2、电压:串联电路中总电压等于各部分电路电压之和。 U=U 1+U 2+U 3+……Un 3、电阻:串联电路中总电阻等于各部分电路电阻之和。 R=R 1+R 2+R 3+……Rn 理解:把n 段导体串联起来,总电阻比任何一段导体的电阻都大,这相当于增加了导体的长度。 n 个相同的电阻R 0串联,则总电阻R=nR 0 . 4、分压定律:串联电路中各部分电路两端电压与其电阻成正比。 U 1/U 2=R 1/R 2 U 1:U 2:U 3:…= R 1:R 2:R 3:… 二、并联电路的特点: 1、电流:并联电路中总电流等于各支路中电流之和。 I=I 1+I 2+I 3+……In 2、电压:文字:并联电路中各支路两端的电压都相等。 U=U 1=U 2=U 3=……Un 3、电阻:并联电路总电阻的倒数等于各支路电阻倒数之和。 1/R=1/R 1+1/R 2+1/R 3+……1/Rn 理解:把n 段导体并联起来,总电阻比任何一段导体的电阻都小,这相当于导体的横截面积增大。 特例: n 个相同的电阻R 0并联,则总电阻R=R 0/n . 求两个并联电阻R 1、R 2的总电阻R= 4、分流定律:并联电路中,流过各支路的电流与其电阻成反比。 I 1/I 2= R 2/R 1 (口诀:串联分压,并联分流) 总结: 串联: 并联: 1.两个小电泡L 1和L 2,L 1的阻值为 R ,L 2的阻值为2R ,它们串联起来接 入电路中。如果L 1两端的电压为4V , 那么L 2两端的电压为 ( ) A .8V B .6V C .4V D .2V 2.两个小电泡L 1和L 2,L 1的阻值为R ,L 2的阻值为2R ,它们串联起来接入电路中。如果L 1两端的电压为4V ,那么L 2两端的电压为 ( ) A .8V B .6V C .4V D .2V R 1R 2 R 1+R 2

串并联电路电流电压的规律

1.下图中电压表测量谁的电压 2.如图1所示:现有两只灯泡它们既可以串联也可以并联,那么在串联时三个圆圈中该填入何种电 表符号,在并联时,又该填入什么电表符号? (1)串联时,A 是 ,B 是 ,C 是 ,通过L1的电流为0.2A,则电流表的读数为 A ,通过L2的电流为 ,电源电压为6V ,L2两端电压为 1.5V ,则L1两端电压为 。 (2)并联时,A 是 ,B 是 ,C 是 ,干路电流为1.2A ,通过L1的电流为0.4A ,则通过通过L2的电流为 ,电源电压为6V ,则L2两端电压为 ,则L1 两端电压为 。 3.如图2所示的电路中,把圆圈所代表的电表填入其电路符号。 5.如图(a )所示,当开关S 闭合时,两只电流表的示数分别由(b )、(c)两图读得,则电灯L 1中的电流是( ) A.0.8A B.0.16A C.0.52A D.1.28A 6.如图甲所示的电路图,将图乙中的实物用铅笔画线按图甲所示连接起来.如果电流表 的示 数为0.9A ,电流表的示数为0.5A ,通过灯 L 1和L 2的电流各是多大? 7.如图甲所示是用电流表测量电流的实物连接图,请按要求回答: (1)在方框乙中画出与甲对应的电路图; (2)如果电流表的示数如图丙所示,则电流表测出的电流是________A ; (3)如果要用电流表测通过L 1 和L 2 的总电流,且只允许移动一根导线,在图甲中需要移动的导线上打上“×”,并在原图中画出正确的接线. 8.在图3-甲所示的电路中,合上开关S ,电流表A 1、A 2的示数如图乙所示,则灯L 1中的电流为__________A ,灯L 2中的电流为___________A 。 9.小丽在“电流表测量电流”的实验中按照如图a 所示的电路图组成电路,接通开关S 后,电流表A 1、A 2的指针位置如图b 所示,则电流表A 1的读数应是______A ,灯L 1中的电流是______A . 10在如图甲所示的电路中,当闭合开关后,两个电流表指针偏转均为图乙所示,则电阻R1和R2中的电流分别为( ) A .1.2A,0.22A B .0.98A,0.22A C .0.96A,0.24A D .0.24A,1.2A 11.如图所示的电路中,闭合开关S ,已知电源电压为6V ,L 1两端的电压为2V ,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电压表的示数为2V B .电压表的示数为4V C .电压表的示数为6V D .电压表的示数为10V 图1 图3

串并联电路中电流规律

串并联电路中电流的规律 知识梳理 一、电流的符号、单位及换算: 1、电流(I ):单位时间内通过导体横截面的电荷量,t Q I 2、单位:安(培) 1A =1C/s 1A =1000mA 1mA =1000μA 二、电流表: 1、电流表的图形符号: 2、电流表的使用规则: ①与被测用电器串联; ②必须使电流从正接线柱流入,负接线柱流出; ③被测电流不得超过电流表量程; ④不允许把电流表直接接在电源两极。 3、电流表的读数: 常用电流表有两个量程,读取数据应先确认所使用的量程和分度值再读数 三、串并联电路中电流的特点: 在串联电路中,各处的电流都相等,即I =I 1=I 2=…=I n 在并联电路中,干路中的电流等于各支路中的电流之和,即I =I 1+I 2+…+I n 1、串联电路中,电流相等的原因:首先,串联电路各处电流相等是通过实验而得出的科学结论。其次,电路中产生电流时,导体内部各处的自由电荷都要产生定向移动。由于串联电路中电流通过的路径只有一条,没有分支,故各处电流大小相同。 2、并联电路中,干路电流等于各支路电流之和的原因:首先,并联电路中,干路电流等于各支路电流之和是通过实验而得出的科学结论。其次,当电路中产生电流时,导体内部各处的自由电荷都要产生定向移动。在并联电路之中,干路上电流通过的路径只有一条,支路上电流有分支,故干路电流等于各支路电流之和。 判断: ①通过导体横截面的电荷越多,电荷量越大,则电流越大( ) ②电流在电路中总是从正极流向负极,所以越靠近正极电流越大( ) ③电流表接入电路时,为保证不超量程,尽量选用较大量程接入电路( ) ④电流表接入电路时,在保证安全的前提下,尽量选用小量程接入电路( ) ⑤电流表接入电路时,“0.6”和“3”两个接线柱可以同时接入电路( ) ⑥电流表直接接在用电器两端一定会被烧坏( ) ⑦并联电路中干路电流等于通过每一条支路的电流之和( ) 基础巩固:

《串并联电路中电流的规律》教学设计

15.5《串、并联电路中电流的规律》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i ?会正确使用电流表测量串联电路和并联电路中的电流; 2.知道串联和并联电路中的电流规律; 3?会运用串联和并联电路的电流规律解决简单的问题。 (二)过程与方法 在探究串联、并联电路的电流规律的过程中,体验科学研究的步骤、科学探究的方法和态度。 (三)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通过实验探究串、并联电路中电流的特点,增强动手实验的能力,形成勇于探索的精神。 二、教学重难点 电流是电路中一个重要的物理量,无论从知识内容还是技能训练上,在初中电学中都起到了承上启下的重要作用。前面已经学习过电路和电流,以及串联和并联电路的特点,本节内容既是对电流表使用的巩固,同时也是对不同电路中电流的更深层次的认识。结合前面的电流表的使用,使用电流表测出不同电路中的电流,总结出串联和并联电路中的电流规律。此规律是一个重要的规律,是学习欧姆定律及电功率的必备知识。所以通过实验探究并总结出串联和并联电路中的电流规律是本节教学的重点。本节除了对串、并联电路中的电流规律这一知识有具体的要求,同时也对获取这个知识的科学探究过程有较高的要求。通过实验测量串联和并联电路中的电流,既要能熟练使用电流表,还要分析实验数据,找出串联和并联电路中电流的规律,所以能正确连接电路,正确使用电流表和对实验数据的分析总结是本节教学的难点。 重点:通过实验探究并总结出串联、并联电路中的电流规律; 难点:能正确连接电路,能正确使用电流表和对实验数据的分析总结。 三、教学策略

先复习电流表的使用方法,要把电流表与被测的用电器串联,并且电流表分别接在用电器的两侧测出的电流是相等的。根据此现象提出问题,如果把两只灯泡串联,把电流表分别接在某一用电器的两侧,电流相等,如果把电流表接到另一用电器两侧,其大小是否相等呢?学生设计实验,画出实验电路图,把电流表分别接在电路中不同位置,比较电流的大小。学生通过自主实验,测出电路中不同位置电流,比较得出串联电路中电流的关系。为了防止实验数据的偶然性,需要换用不同的灯泡进行多次实验。在探究并联电路中的电流规律时的过程与串联电路中的探究过程相似。通过学生自己设计电路图,自己连接电路,巩固电流表的使用方法,学会使用电流表测不同电路中的电流,提高动手实验的能力。通过分析实验数据,总结出不同电路中电流的规律,提高数据处理的能力。在实验中提醒学生除了观察电流的示数外,还可以注意灯泡的亮度及其与电流的关系等,为后面的学习埋下伏笔。 四、教学资源准备 多媒体课件整合网络,演示和学生分组器材:电池组、开关、导线若干、灯泡4个(规格不同)、电流表等。 五、教学过程

串并联电路的电流规律知识讲解(基础)

串、并联电路的电流规律(基础) 【学习目标】 1.设计、组装探究串、并联电路电流规律的电路图、实物图; 2.分析实验数据,归纳总结出串、并联电路中电流的规律; 3.会利用串、并联电路中电流规律的应用; 4.练习使用电流表,会读有电流表的电路图。 【要点梳理】 要点一、串联电路的电流规律 1、提出问题:串联电路中各点的电流有什么关系? 2、猜想或假设:你认为串联电路中各点电流可能有怎样的关系?(要有猜想依据) (1)不相等,经过用电器后,能量不断地在消耗,所以会减小; (2)由于串联电路的电流只有一条通路,故A、B、C三点的电流大小相同。 3、设计实验: (1)实验器材:干电池、开关、几个规格不同的灯泡、电流表、若干导线。 (2)【高清课堂:《电流》】电路图: (3)实验步骤:根据电路图连接电路,并进行测量。 (4)把测量数据记录在表格中。 (5)换上另外两个规格不同的灯泡,再次测量各点的电流,看看是否还有同样的关系。 (6 A点的电流I A/A B点的电流I B/A C点的电流I C/A 灯泡L1、L2串联 … (7)实验结论:串联电路的电流规律I A=I B=I C 要点诠释: 1、分析测量结果可知,在忽略误差的情况下,无论灯泡的规格是否一样,通过它们的电流都是相等的,所以猜想(2)正确。 2、实验的方法是“归纳法”,实验过程中全部测量完一次后,再更换不同规格的灯泡再次测量,避免实验存在偶然性,使实验结论具有普遍性。 要点二、并联电路中电流规律

1、提出问题:并联电路中各点的电流有什么关系? 2、猜想或假设:你认为并联电路中各点电流可能有怎样的关系?(要有猜想依据) 3、设计实验: (1)实验器材:两节干电池、开关、几个规格不同的灯泡、电流表、若干导线。 (2)电路图: (3)根据电路图连接电路,并进行测量。 (4)把测量数据记录在设计的表格中。 (5)换上另外两个规格不同的小灯泡,再次测量各点的电流,看看是否还有同样的关系。 (6)实验表格: A点电流I A/A B点电流I B/A C点电流I C/A 灯泡L1、L2并联 … (7)实验结论:并联电路的电流规律I A=I B+I C。 要点诠释: 1、测量每一个支路的电流值时,一定要把另一个支路也接入电路中,在实验过程中,应选择几组不同规格的几组灯泡进行实验,通过几组实验归纳总结出并联电路的电流规律,而不能只测量一次,目的也是避免偶然性,使得出的结论具有普遍性。 2、并联电路的电流规律是干路电流等于各支路电流之和,但是支路之间的电流并不一定平分干路的电流。 【典型例题】 类型一、串联电路中的电流规律 1.如图所示,有a和b两段导体连在一起,a的横截面积是b的1/10,当把导体接入电路中后,若通过a的电流为,则通过b的电流为() D.无法确定 【答案】A 【解析】虽然a、b两段导体的横截面积不同,但是两段导体是串联的,只要是串联着的导体,接入电路中时通过的电流必然相等,故本题应选A。 【总结升华】题目考察了串联电路中的电流规律。串联电路中电流处处相等,与用电器的规格,导体的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