带钢跑偏的因素

合集下载

冷轧活套带钢跑偏原因分析及改进措施

冷轧活套带钢跑偏原因分析及改进措施

《装备维修技术》2020年第18期—133—冷轧活套带钢跑偏原因分析及改进措施边 谢(唐山钢铁集团有限责任公司检修分公司,河北 唐山 063000)前言根据活套结构形式的不同,分为立式活套和卧式活套,活套功能精度的好坏直接影响带钢在活套塔内的跑偏情况,对产线速度的发挥和稳定运行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

1跑偏现象及原因分析1.1活套车及轨道偏差 活套车轨道相当于基准,理论上两侧轨道水平、相对标高及平行度没有误差,在2m 测量长度内取三点,水平(平直度不超过2mm)轨道表面光滑,不能有明显缺陷(凸起、坑凹),轨道接缝处平缓偏差不大于2mm,两侧轨道平行度误差不超过2mm,两侧轨道相对标高不大于3mm。

由于轨道安装过程中未达到技术要求,或使用过程中基础下沉、轨道磨损变形,固定螺栓松动,位置偏差造成活套车运行时跑偏。

活套车车轮、侧导轮磨损(不等径),车轮与轨道中心偏移,侧导轮与轨道间隙不对称,导致活套车歪斜和啃轨。

1.2摆动门精度偏差 活套摆动门用于支撑活套存储带钢,安装在生产线的两侧,由活套车的连锁滑道驱动打开或关闭。

需要调整摆动门3°角。

摆动门打开状态(活套车中心线距离摆动门撞轮中心线)1050mm,摆动门关闭状态(活套车中心线距离摆动门撞轮中心线)1734mm,摆动门撞轮打开状态至关闭状态行程684mm,两侧摆动门处于关闭状态时,理论上处于同一水平线,在2m 测量长度内取四点,平直度误差不超过5mm,相对标高不超过5mm。

无论是摆动门托辊3°角还是摆动门位置偏差,都会对带钢在活套运行时产生跑偏。

1.3辊系磨损及安装不准确 活套内辊系包括Ф1200×2100mm 活套车转向辊,辊身衬聚氨酯邵氏硬度85±5,单侧衬胶层厚度20mm。

ф300×2100mm 活套车立式托辊,辊身衬聚氨酯邵氏硬度85±5,单侧衬胶层厚度20mm。

Ф150×1000mm 摆动门托辊,辊身衬聚氨酯邵氏硬度85±5,单侧衬胶层厚度12.5mm。

冷轧cpc系统带钢跑偏的处理

冷轧cpc系统带钢跑偏的处理

冷轧CPC系统带钢跑偏的处理是一个复杂的问题,需要综合考虑多种因素,包括设备状态、工艺参数、操作方法等。

以下是对此问题的1500字回答:一、跑偏原因1. 设备状态:轧机调整不良,导致带钢在轧制过程中无法保持稳定的位置;导板或纠偏装置调整不当,无法正确控制带钢走向;纠偏装置机械故障,如传动机构、调节螺母等出现磨损或变形。

2. 工艺参数:轧制力、压下量、轧制速度等参数设置不合理,可能导致带钢在轧制过程中产生偏移。

3. 操作方法:操作人员调整设备或工艺参数的方法不正确,或者操作过程中出现失误,都可能导致带钢跑偏。

4. 环境因素:环境温度、湿度、气压等变化,可能影响纠偏装置的工作精度,从而导致带钢跑偏。

二、处理方法1. 检查设备状态:定期对轧机进行调整,确保带钢在轧制过程中能够保持稳定的位置;定期检查导板和纠偏装置,确保其调整正确且工作正常。

2. 调整工艺参数:根据生产需求和带钢质量要求,合理调整轧制力和其它工艺参数,确保带钢在轧制过程中能够保持正确的形状和位置。

3. 优化操作方法:操作人员应定期参加培训,提高自身的专业技能和操作水平;在操作过程中,应严格按照操作规程进行,避免因个人失误导致带钢跑偏。

4. 预防性维护:定期对纠偏装置进行维护保养,确保其工作精度和工作效率;对于磨损严重的部件应及时更换,避免因机械故障导致带钢跑偏。

5. 反馈与调整:如果发现带钢跑偏,应及时采取措施进行纠正。

可以通过调整轧制力、压下量、纠偏装置的参数等方式进行纠正。

同时,应收集跑偏的数据,分析跑偏的原因,并采取相应的措施进行预防和纠正。

6. 设备更新换代:随着技术的发展,一些新的设备和技术可能能够更有效地解决带钢跑偏的问题。

可以考虑引进新的设备和技术,以提高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

7. 监控与管理:可以通过信息化手段,建立生产过程的监控和管理系统,实时监测生产过程中的各种参数和状态,及时发现和解决生产过程中的问题。

同时,应加强生产管理,提高操作人员的责任心和专业技能,确保生产过程的稳定和产品质量的一致性。

镀锌机组炉内带钢跑偏

镀锌机组炉内带钢跑偏

5
8.1-8.26 1#卷取前夹送辊操作侧水平高度上调4mm且使 用18丝
700
108
84
6
8.12-8.26 1#卷取前夹送辊操作侧水平高度上调4mm、
1219、
使用18丝且试验弯辊
206
27
20
7 1250
9.2-9.17白班调整入口中心线,往操侧移10mm
426 70 60
10 12.89% 1.37% 14.27% 24 12.00% 3.43% 15.43% 7 9.71% 3.40% 13.11% 10 14.08% 2.35% 16.43%
14
五、总结
5.1、炉内跑偏
①上、下调整1#卷取前夹送辊高度,未见效果; ②使用18丝辊、中心线往操侧调10mm,未见效果; ③调整5#机架弯辊,有改善,但不明显; ④乳化液改造后、1#夹送辊高度为水平位置、使用15丝辊,有较大改善,达到历史最低水平; ⑤2#浪严重卷,容易导致炉内跑偏 ⑥2#、3#上机的工作辊是弧平辊之后,未见改善,炉内跑偏率反而大幅上升。
试验卷(镀锌机检修前),数据有限
3
6.17-7.8 1#卷取前夹送辊操作侧水平高度下调4mm 271 22 20
2
7.38%
0.74%
8.12%
试验卷(镀锌机检修后),下调1#卷取前夹送辊 4mm,有降低,有可能与镀锌机组检修有关
4
7.8-7.31 1#卷取前夹送辊操作侧水平高度上调4mm 729 104 94
1 0.995
0.99 0.985
1 4 7 10 13 16 19 22 25 28 31 34 37 40 43 46 49 52 55 58
图4 1#、2#卷取机料板宽厚度分布

带钢在退火炉内的跑偏原因分析

带钢在退火炉内的跑偏原因分析

一、退火炉跑偏:要分析跑偏,必须先对带钢在炉内的受力情况进行分析。

因为带钢在炉内的跑偏肯定是因为受力——受到沿宽度方向的主动力。

带钢在炉内受到的力有:张力(F1)、重力(F2)、热应力(F5)。

其中,张力、重力都是沿带钢长度方向进行的,后续将其合力称为力F。

而热应力的方向是没有规则的,但是会对F力产生一定的影响。

1、张力、重力合力F对跑偏的影响;1)板型为理想状态时:带钢在退火炉是不会跑偏的,因为带钢只受F1、F2的力,且受F1的作用大一些;2)来料存在单边浪、单边下塌时:由于板型问题,带钢受到的F力不会垂直于辊面,而是与辊面形成一个夹角(@),而F3=sin@F。

因此,如果夹角变大,F3就会增大,从而导致带钢沿着F3力的方向跑偏。

而角@的大小为入炉带钢板型下塌、单边浪的严重程度。

通过与现场的结合,入炉带钢厚度在1.4—1.8mm之间的带钢,带钢往传动侧跑偏严重。

而2.0mm以上的带钢传动侧跑偏依然存在,但是程度没有1.4—1.8mm的严重。

2、热应力对跑偏的影响;1)为什么3#圆盘辊处带钢向传动侧、操作侧跑偏?3#圆盘辊开始,退火炉温度达到带钢退火状态(即带钢开始产生热应力);而此时入炉带钢存在双边浪、单边下塌、单边浪等浪形,导致带钢两边产生不均匀的热应力,带钢宽度方向上受力不均匀,因此从3#圆盘辊开始就存在跑偏,而且呈现传动侧、操作侧都跑偏的现象。

2)为什么到5#圆盘辊处带钢跑偏最严重?原因一,一开始带钢就从3#圆盘辊处跑偏,到5#圆盘辊处没有被纠过来导致。

原因二,5#原盘辊带钢已经达到完全退火态(薄料),单边下塌或单边浪呈现恶化态势,而单边下塌或单边浪严重,就导致夹角@增大,导致带钢往传动跑偏;而此时因带钢退火完全,热应力已经消除。

3)急速冷却时热应力最大,但是空冷段却没有跑偏?原因一,空冷段辊子之间的间距比加热段小,造成此时的张力相对比加热段大,因此热应力的作用相对与张力较小,及主动力是张力,而不是热应力;原因二,此时带钢经过退火,严重的单变浪、双边浪等情况稍微减缓,夹角@相对较小,F3的作用力减小,主动力还是张力。

冷轧硅钢连退机组带钢跑偏分析与处理措施

冷轧硅钢连退机组带钢跑偏分析与处理措施

冷轧硅钢连退机组带钢跑偏分析与处理措施
一、引言
冷轧硅钢是一种重要的功能性金属材料,广泛应用于电力工业和电子产业。

在冷轧硅
钢的生产过程中,连退机组是一个重要的设备,用于生产带钢。

在连退机组的生产过程中,带钢跑偏是一个常见的问题,会严重影响带钢的质量和生产效率。

本文将对冷轧硅钢连退
机组带钢跑偏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应的处理措施。

二、带钢跑偏的原因分析
1. 机器故障:连退机组本身存在机器故障,例如辊子磨损、轴承松动等,都会导致
带钢跑偏。

2. 材料问题:带钢本身的材料质量问题,例如表面不平整、厚度不均匀等,会导致
带钢在生产过程中产生偏移。

3. 润滑问题:连退机组的润滑不良或润滑油质量低劣,会导致带钢在生产过程中摩
擦力增大,产生跑偏现象。

4. 控制系统问题:连退机组的控制系统故障,例如传感器失灵、控制信号不稳定等,都会导致带钢跑偏。

5. 操作不当:操作工不熟练或不按照操作规程操作,也会导致带钢跑偏。

三、带钢跑偏的处理措施
1. 定期维护:定期对连退机组进行维护保养,及时更换磨损的零部件,保证机器的
正常运转。

2. 优化材料质量:加强对带钢原材料的质量检查,严格控制带钢的表面质量和厚度
精度,避免因材料问题导致带钢跑偏。

3. 加强润滑管理:定期检查润滑系统的工作情况,及时更换润滑油,确保润滑系统
的正常运转。

5. 做好操作培训:加强对操作工的培训,提高操作工的技能水平和操作规程的遵守度,避免因操作不当导致带钢跑偏。

酸轧入口活套带钢跑偏原因分析控制措施

酸轧入口活套带钢跑偏原因分析控制措施

酸轧入口活套带钢跑偏的原因分析及控制措施摘要:带钢跑偏是连续生产线上比较常见的现象,跑偏不仅会造成带材缺陷、减少成材率而且还会影响机组的生产能力,甚至对设备造成损害。

引起带钢跑偏的因素很多,要在数量上精确确定机组带钢的跑偏量和跑偏方向很困难。

随着工艺参数、来料情况及机组设备状态的变化,带钢的跑偏也随之变化。

文中分析我冷轧薄板厂酸轧线在生产过程中带钢跑偏的问题,同时提出了相应的控制措施。

关键词:带钢跑偏调整纠偏1、引言冷轧板厂酸洗连轧机组通过入口段的焊机将前后两卷带钢连接起来,使得生产线的带钢可以连续运行,但是从入口的开卷机到出口的卷取机,全长约有1000多米,途中要经过各种设备,很容易发生带钢跑偏现象。

尽管在生产线上共设有9套cpc纠偏装置,可以自动对带钢进行纠偏,但在实际运行中发现,活套内的带钢常常跑偏严重,无法通过纠偏装置进行纠正,迫使生产线不得不降低速度,甚至停机,严重影响了生产产量、产品质量和设备安全,为此需要对带钢的跑偏现象进行分析,并采取有效的方法予以控制。

2、带钢跑偏的主要影响因素带钢在连续作业生产线上,主要与各种辊子接触,从力的角度来说,假如带钢受到的横向扰动力不能克服带钢和辊子的横向静摩擦力时,带钢是不会跑偏的,假如带钢受到的横向扰动力能够克服带钢和辊子的横向静摩擦力,带钢将偏离原来的运动中心线,发生跑偏,直到横向扰动力又小于横向静摩擦力,带钢停止跑偏,在新的中心线上继续运动。

从带钢的张力分析着手分析带钢跑偏的原因,当带钢的张力分布发生变化,张力的合力与带钢的几何中心不能重合,这时带钢相当于对辊子施加了一个力矩m。

由于辊子是轴向固定的,辊子对带钢有一个反力矩,使得带钢产生了偏移趋势。

2.1带钢板形的影响。

板形对钢带运行的影响,主要是浪形的影响。

钢带的浪形大体分为单侧边浪、双侧边浪、中浪、单侧1/4浪、双侧1/4浪等五种形态,其与辊子的接触与受力也有5种不同的形态。

钢带的运动中,板形主要影响受力的对称性。

冷轧热镀锌带钢炉内跑偏因素分析及控制

冷轧热镀锌带钢炉内跑偏因素分析及控制

冷轧热镀锌带钢炉内跑偏因素分析及控制摘要:带钢炉内跑偏不但会对产品质量和生产产量造成影响,还可能会因带钢刮蹭炉墙衬板而造成严重的停车事故。

文中对带钢炉内跑偏的主要影响因素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带钢炉内跑偏的主要控制措施,旨在为冷轧生产实践提供参考依据。

关键词:热镀锌;带钢;炉内跑偏;因素1前言在冷轧连续退火及连续热镀锌生产线中,带钢跑偏是日常生产中常见的故障,其中带钢在炉内发生跑偏后常会造成不良后果,严重时会引发炉内断带事故,并造成停车。

带钢发生跑偏后,为防止停车,生产线不得不降速运行,而速度不稳定会导致退火温度波动,从而影响产品质量。

跑偏严重时,纠偏框架达到极限位置,触发停车,或为防止刮蹭炉墙主动停车,停车直接影响产量。

跑偏严重、纠偏装置未能及时反应或纠偏能力不足时,带钢会刮蹭炉墙衬板,导致断带。

2带钢炉内跑偏的主要影响因素在冷轧热镀锌生产过程中,引发带钢在退火炉内跑偏的因素有很多,并且通常多为多种因素综合影响。

因此,在对带钢跑偏原因进行分析时要对实际生产情况进行综合考虑,并对每一种可能因素进行校验、分析。

2.1炉体安装精度的影响炉体在设计、制造及安装时,应充分考虑热膨胀对炉体精度的影响,并提前预留合适的热膨胀量。

在炉子的实际安装过程中,安装及校验均是在冷态下进行的,当炉子温度升至工作温度时,预留的热膨胀量使得炉体的位置精度符合热态下的设计精度要求。

但若热膨胀预留量不合理,就会使得热态下炉体精度不够,炉内辊子的水平度及相对于生产线中心线的垂直度降低,最终便会导致带钢在炉内发生跑偏现象。

2.2来料板形质量的影响冷轧板原料板形质量较低是造成带钢炉内跑偏的主要因素之一,但并不是所有的板形质量缺陷均会导致跑偏。

不对称的板形质量缺陷(如单侧边浪、单侧1/4浪等)均会引起带钢炉内跑偏,而中浪、两侧对称边浪、两侧1/4浪等对称质量缺陷不会引起带钢跑偏。

此外,不对称的两侧边浪及两侧1/4浪同样会引起带钢跑偏。

2.3带钢温度的影响为了对带钢进行有效纠偏,炉内辊子通常带有一定凸度,在带钢张力的作用下,利用带钢在运行过程中的“爬坡”原理,使带钢保持在辊子中心线位置,从而实现纠偏。

带钢跑偏分析

带钢跑偏分析

1、带钢主动,辊子被动,辊子受力分析;辊子对带钢有与F1相反的作用力F1’,如果F1’能克服辊子对带钢的横向静摩擦力,带钢就能在F1’作用下移到新的位置,直到带钢与辊子垂直,称为“辊效应”:板带运行过程总是力图保持和进入辊子轴线夹角为90゜;
卷取时向松的一侧滑动;
2、带钢主动,辊子被动,带钢张力分布不均匀,张力合力与带钢几何中心线不重合,带钢相当于对辊子施加了一个逆向力矩M,则辊子对带钢施加一个顺时针力矩,使得带钢左移,直到带钢张力分布均匀为止;
3、锥辊:带钢主动,辊子被动,带钢朝辊子大端跑偏;
4、压力不均:夹送辊主动,带钢被动,带钢朝开口度大的一侧跑偏;
5、辊子安装不水平,带钢一侧松一侧紧,张力不均,朝辊面低的一侧跑偏;。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带钢跑偏的因素:
一、设备原因
1、卷径测量装置故障;
2、压上缸两边压力差大,导致带钢两侧张力不一致而产生跑偏;
3、自动对中故障,通常可见的是EMG失效。

检查EMG伺服液压系
统,调节控制模块,重新标定灯具。

检查横移液压缸,是否发生松动。

4,许多都是由于辊子安装的水平度,平行度及垂直度等发生变化引起带钢跑偏。

5,辊子的磨损也会导致带钢张力不均而发生跑偏。

6,轧辊磨削的圆锥度及使用中不均匀磨损会造成跑偏。

7,轴承座装配间隙过大及压靠故障造成的位置偏差过大也会跑偏。

8,长期没换辊,轧辊磨损大也会跑偏。

9,轧辊冷却不均匀也会引起跑偏。

10,压辊压力不一致也会跑偏。

11,侧导板位置出现故障引起跑偏。

12,.发生在穿带时的头部跑偏或甩尾时的尾部跑偏,
13,轧机机械设备(开卷机、导板、压紧辊、牌坊、卷取机等)安装时水平精度不高,会造成跑偏。

14,左右卷取机不在水平线上。

二、来料原因
1,来料的板形不好,楔形严重及单边大浪,带钢的拱形、镰刀弯等也会导致带钢跑偏。

2,
三、工艺原因
1,主要是开卷张力过小;
2,第一道次压下量过大;
3,辊型曲线不合理;
4,弯辊、窜辊策略不正确;
5,张力、压力的波动;
6,压下量分配不合理诱发跑偏;
7,由于控制系统原因,压力波动太大也会引起跑偏;
8,厚度波动大,AGC在控制厚度时候带钢在辊缝处跑偏。

四、操作原因
1,在带钢穿带过程中,带钢一些轻微的摆动是常有的事,操作工及时调整是可以纠正的;然而由于操作不熟练或责任心不强,不及时调
整也会跑偏。

五、附注:
1,在穿带和甩尾过程中要注意,是由于来料厚薄不均、操作不熟练、轧辊用旧、电气原因等造成的。

(穿带时的轻微跑偏,可及时调整偏摆来消除;严重的跑偏,需在机架前剪断带钢,找出跑偏原因,可能原因是机台出现生产故障,维护好了再重新穿带;脱尾时发现带尾跑偏,应立即停车,根据情况抬起压下螺丝使带钢通过情况严重时应将起剪断)。

2,对连轧机,原料方面特别要注意焊缝处前后板凸度、宽度一致性和
剪切切斜。

在设备方面要注意矫直机(酸轧联合)、焊机前后对中装置、切头剪、张力辊组、全线的控制辊。

在焊缝处适当提高轧制速度和在轧制过程中保持张力稳定对控制跑偏很重要。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