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sgearth笔记

osgearth笔记
osgearth笔记

这是个人在学习osgEarth时根据体会或从别的地方看到的做的一个简单整理,有些东东就是官方文档翻译过来的,都是根据自己的需要感觉需要记录下来什么东西就随便记录下来了,也没有个条理,都是用到哪记到哪,别见怪。对个人在初期使用osgEarth时有很多帮助,所以特发上来,希望对大家也有帮助

osgEarth学习笔记

1. 通过earth文件创建图层时,可以指定多个影像数据源和多个高程数据源,数据源的顺序决定渲染顺序,在earth文件中处于最前的在渲染时处于最底层渲染;所以如果有高低精度不同的影响数据或者高程数据,在创建earth文件时要将粗精度的数据放在上方xml节点,高精度的放在其下面的节点;

2. osgEarth自带多种驱动器,不同的驱动器驱动不同的数据源,自己也可以扩展驱动器读取相应的数据;

3. 可以通过profile属性指定数据的投影方式或者数据分页方式以及地理空间延展;osgEarth通过profile创建数据四叉树,每个四叉树节点数据瓦片通过TileKey类来标示;一个地形数据能否正常工作要看创建它的驱动器是否能够创建和对应profile兼容的数据瓦片;比如,如果要生成地球数据,就需要指定global-geodetic 或者global-mercator profile,相应的数据源要能够在这种profile下生成相应的地形数据;

4.通过earth文件,最基本的也是最主要的功能是我们可以指定生成地形的坐标属性(地理坐标或投影坐标)影像数据、高程数据、矢量数据、模型数据、以及缓冲位置,通过这些基本要素就可以轻易生成我们想要的地形;

5. osgEarth只能使用16或32位的高程数据源;

6. 如果直接使用原始的影像、高程以及矢量数据,可以用GDAL驱动器,在这种情况下需要注意几个性能的问题。第一,将数据源预先进行坐标变换,变换为目标地形坐标,否则osgEarth 会对源数据进行坐标投影变换,这将降低数据的加载及处理速度。如果预先已经将数据源进行正确的坐标变换,osgEarth就可以省略这个步骤,从而提高其实时处理速度;第二,预先对影像数据进行瓦片处理,比如tiff格式的影像数据,它是逐行扫描存储的,而osgEarth 是每次读取一个瓦片数据,如果预先对影像数据进行瓦片处理,在动态过程中osgEarth就不需要每次读取整个大块影像数据然后提取其需要的瓦片数据,而可以直接读取相应的瓦片数据即可,这样就大大提高了瓦片数据的读取速度。可以通过gdal_translate工具对影像数据进行瓦片处理;第三,创建金字塔数据集可以使osgEarth读取数据更加高效,可以用gdaladdo 工具创建金字塔数据集;总之,要想提高osgEarth的处理效率,就要预先创建高效的数据瓦片结构,除了用gdal、vpb等工具外,也可以通过osgEarth的数据缓冲机制创建预处理的瓦片数据集。比如我们可以创建一个如下的earth文件将数据缓冲到指定的目录:

c:/data/

c:/osgearth_cache

jpg

这种缓冲方式只能缓冲在执行该文件时浏览过的地形数据,而不能自动缓冲所有的数据,要想自动缓冲所有的数据,就需要用到osgEarth自带的一个工具,osgearth_seed,通过osgearth_seed --max-level 7 将数据全部缓冲到指定位置,通过这种方式缓冲后,我们就拥有了一个完整的TMS数据源,我们可以直接通过文件目录的方式访问该数据源,也可以将该数据源拷贝到我们自己的本地web服务目录下。详情见wiki/DataPreparation。除此之外还可以用MapTiler以及TileCache工具创建瓦片数据源,用它创建的瓦片数据源也可以直接在osgEarth下使用;

7. 可以通过两种方式将osgEarth集成到我们自己的osg应用程序中,第一种就是直接通过earth文件的方式,直接将earth文件读入作为一个osg节点加入场景即可,另外一种方式就是通过osgEarth的API。通过API的方式大体需要以下几个步骤:创建map对象——创建影像数据层——创建高程数据层——将影像数据层以及高程数据层加入到map对象——根据前面创建的map对象创建mapNode节点——将mapNode节点加入到场景;示例见wiki/DevelopersGuide。无论是通过earth文件创建的地形还是通过API创建的地形,我们都可以在运行时对其进行修改,如果是用earth文件创建的地形,需要先找到该earth文件对应的mapNode,通过以上两种方式创建的mapNode,我们可以对地形进行修改操作,如添加新的影像、高程数据,移除特定的影像、高程数据,重新制定影像、高程数据的顺序等;8. 如果我们的地形用的是地心坐标系,可以会碰到当相机距离地面非常近的时候地形被裁减掉的问题,要解决这个问题我们可以通过设置相机的远近裁剪比率或者创建AutoClipPlaneHandler来解决。AutoClipPlaneHandler可以动态监视相机,当相机距离地面很近时动态调整相机的近裁减面;

9. 在地形上放置模型对象时可以使用ObjectPlacer类,通过该类可以直接通过经纬度坐标进行模型的放置操作;

10. osgEarth的目标是能够在osg中开发基于地理信息的应用,能够方便地浏览地理模型数据,能够与开放标准的地理数据兼容;osgEarth渲染地形的模式分为两种:实时在线模式(直接使用原始数据渲染生成)以及离线模式(数据预处理成瓦片数据或地形数据库);

11. osgEarth使用于以下几种情况的应用:快速方便地运行地形地图数据;使用开放标准的地形地图数据,如WMS、TMS、WCS等;通过Web服务的方式集成本地存储的地形地图数据;系统要求以瘦客户端的方式运行;经常处理随着时间改变的数据;集成商业数据;

12. 在使用osgEarth自带的漫游器EarthManipulator时,如果给漫游器设置一个矩阵或者给漫游器设置一个TetherNode然后再解除,然后再移动相机位置,这时计算出的Center会有一个跳跃,然后才正常,造成这个问题的原因是给漫游器设置了参考节点(通过SetNode函数)造成的,设置了参考节点后漫游器要根据参考节点重新计算Center和相机姿态等参数,在以上两种情况发生时,在重新计算Center时出现了偏差,要想避免以上两种情况下造成的移动异常,可以不让相机结合参考节点重新计算Center,即将Pan函数中的recalculateCenter注释掉即可;

13. Map的类型分为geocentric和projected两种类型,即地心方式和投影方式,要建立圆形地球就用geocentric类型,用这种类型如果要制定profile,只有geodetic(WGS84投影)和mercator(墨卡托投影)两种模式;

14. Earth文件详解:

C:/myCache

C:/

jpg

google

300

prog=latlong +ellps=WGS84 +datum=WGS84

-10

20

30

global-geodetic

息,可以用下面的简化方式定义-->

global-mercator

+proj=latlong +a=6800000 +b=6800000

egm96-meters

nearest/bilinear/average/triangulate

true

compile_threads=”2” >

auto/multitexture/texture_array/multipass

10

true

global_geodetic

someURL

0 0 255 200

true

png

true

40

20

/data/

ESRI Shapefile

data/

ESRI Shapefile

french="true"

french="false"

line

.

...

...

/data/

256

\data\terrain

32

10

默认是 flat类型 -->

0

/data/

line

true

80

Earth文件的完整示例见文件

15. 注意,earth文件名不能有”-”横线

最新计算机网络考研笔记

一、概述 1. 计算机网络最重要的功能 连通性:计算机网络使上网用户之间都可以交换信息 共享性:资源共享(信息共享,软件共享,硬件共享) 2. 因特网概述 网络:由若干节点和连接这些节点的链路组成 互联网:网络的网络 网络把很多计算机连在一起,因特网把很多网络连在一起 发展的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由单个网络ARPANET向互联网发展的过程 第二阶段:建成了三级结构的因特网 第三阶段:逐渐形成了多层次ISP(Internet Service Provider)结构的因特网 因特网的标准化 因特网草案 建议标准 草案标准 因特网标准 3. 因特网的组成 边缘部分:所有连接在因特网上的主机组成,这部分是用户直接使用的 端系统(主机)进程之间通信的方式 客户/服务器(C/S)方式 客户是服务请求方,服务器是服务提供方 对等连接(P2P)方式 通信时并不区分哪一个是服务请求方还是服务提供方 核心部分:由大量网络和连接网络的路由器组成,为边缘部分提供服务的路由器:是实现分组交换的关键,转发收到的分组 电路交换:建立连接-通话-释放连接,线路的传输效率低 分组交换:采用存储-转发技术 报文:要发送的整块数据 首部(包头):报文划分成更小的数据块,数据块前面加上的必要的控制信息 分组(包):首部 + 数据段 优点:高效,灵活,迅速,可靠 问题:一定的时延,必须携带的控制信息也造成一定的开销主机:为用户进行信息处理的 4. 计算机网络的类型 计算机网络的定义:一些相互连接的,自治的计算机的集合 不同作用范围: 广域网(Wide Area Network) 城域网(Metropolitan Area Network) 局域网(Local Area Network) 个人区域网(Personal Area Network) 不同使用者:

大学 物理化学 笔记总结

第一章 物理化学的定义,相变化(物质在熔点沸点间的转化) 物理化学的基本组成:1化学热力学(方向限度)2化学动力学(速率与机理)3结构化学 物理化学的研究方法、热力学方法、动力学方法、量子力学方法 系统、环境的定义。系统的分类:开放系统,封闭系统,隔离系统 系统的性质:强度性(不可加),广延性(可加)。系统的状态 状态函数及其性质:1单值函数2仅取决于始末态3全微分性质。 热力学能、热和功的定义 热分:潜热,显热。功分:膨胀功、非膨胀功。 热力学第一定律的两类表述:1第一类永动机不可制成。2封闭体系:能量可从一种形式转变为另一种形式,但转变过程中能量保持不变。、 恒容热、恒压热,焓的定义。PV U H def +≡ 恒容热:①封闭系统② W f =0 ③W e =0 恒压热:①封闭系统②W f =0 ③d p =0 理想气体的热力学能和焓是温度的函数。 C, C V , C V ,m , C P , C P,m 的定义。 △u =n C V ,m (T 2-T 1) △H=n C P,m (T 2-T 1) C V ,m =a+bT+cT 2+…/ a+bT -1+cT -2 +… 单原子分子C V ,m = 23R C P ,m =25R 双原子分子C V ,m =25R C P ,m =2 7R γ单= 35 γ双=5 7 C P,m - C V ,m =R R=8.3145J ·mol -1·k -1 可逆过程定义及特点:①阻力与动力相差很小量②完成一个循环无任何功和热交换③膨胀过程系统对环境做最大功,压缩过程环境对系统做最小功 可逆过程完成一个循环 △u=0 ∑=0W ∑=0Q W 、 Q 、△u 、△H 的计算 ①等容过程:W =0 Q =△u △u=n C V ,m (T 2-T 1) △H=n C P,m (T 2-T 1) ②等压过程:W =-Pe(V 2-V 1) Q=△H △u=n C V ,m (T 2-T 1) △H=n C P ,m (T 2-T 1) ③等温过程:W=-nRTln 1 2V V Q=-W △u=△H=0 ④绝热可逆过程:W=n C V ,m (T 2-T 1) /?? ? ???? ?-??? ? ??--1112111γγv v v p Q=0 △u=n C V ,m (T 2-T 1) △H=n C P ,m (T 2-T 1) 21p p =(12v v )γ 21T T =(12v v )1-γ 21T T =(2 1p p ) γ γ1 - 相变化过程中△H 及△u 的计算△u=△H-P △V=△H-nRT 见书1-10 化学计量系数ν 化学反应进度??= B νB n ?(必与指定的化学反应方程对应) 化学反应热效应定义, 盖斯定律:一个化学反应,不管是一步完成或是经数步完成,反应的总标准摩尔焓变是相同的,即盖斯定律。 标准摩尔反应焓变:)(H m T r θ ?= ∑B B θν m H (B ,,β T ) 化学反应θ m H r ?的计算:1 )(H m T r θ ?= ∑?B B θν m f H (B ,,β T ) θ m f H ?:在温度为T ,

(考研复试)计算机网络笔记

1:三网:电信网,有线电视网,计算机网 2:网络的功能:连通性,共享 3:网络发展3阶段:arpanet,三级结构因特网(围绕六个大型计算机中心建设的计算机网络,主干网,地区网,校园网),多层次ISP因特网。 4:因特网从工作方式上:边缘部分(用户直接使用),核心部分(联通和交换作用)。边缘部分的的各个主机的程序直接运行的通信方式主要有C/S客户服务器和P2P对等方式。客户:主动向服务器发起通信,不需要特殊的硬件和很复杂的操作系统。服务器一直运行等待客户程序。P2P就是两个主机不分服务器和客户机,只要建立连接就可以通信。核心部分向边缘部分提供连通性。 5:电路交换:电话机用,主叫和被叫之间建立一个连接,一直占用端到端的资源,建立连接,通话,释放链接,传输效率低,适合传送大量的数据以淡化连接时间 分组交换:采用存储转发技术,划分为等长的数据段,加上首部,首部中包含源地址,目的地址,序号等,各个分组通过不同的物理链路到达目的地,不先建立连接就可以向其他主机发送分组,高效,灵活,迅速,可靠。缺点:控制信息造成开销, 报文交换:整个报文为单位,存储转发。 6:广域网,城域网,局域网,个人局域网

7:性能指标:速率带宽(两点之间能通过的最高数据率)吞吐量时延(发送时延,传播时延,处理时延,排队时延)时延带宽积往返时间RTT 利用率 8:协议三要素:语法(数据和控制信息的格式)语义(需要发出何种信息,何种响应,完成何种动作)同步(事件实现顺序的说明) 9:分层的好处: (1)各层之间独立,某层不需要下层的实现,只需要知道借口。 (2)灵活性好,某一层发生变化,只要接口不变,其他层不改变 (3)结构上分开,各层采用最合适的技术实现。 (4)易于实现和维护 通常各层要完成的功能:差错控制,流量控制,分段和重装,复用分用,连接建立和释放。 10;OSI七层,TCP/IP 4层 11:应用层:直接为用户的应用进程提供服务。 表示层:为不同的进程的通信提供一种公共语言,并定义交换数据的表示形式。 会话层:维护两个会话实体之间的连接。 运输层:负责向两个进程之间的通信服务。有传输控制协议TCP 用户数据报UDP,一个主机有多个进程,所以有复

社会工作者初级实务重点笔记整理版

社会工作者初级实务重点笔记整理版 第一章社会工作实务的通用过程 第一节接案 一、接案的步骤及核心技巧(考点一、重点) (一)接案前的准备 1.什么是接案 “接案”是社会工作助人活动的开端,是社会工作者与潜在服务对象开始接触,了解其需要,帮助其逐渐成为服务对象并接受社会工作服务的过程.它的目标是要与服务对象建立一个良好的专业关系,为后续的预估和介入打下良好的工作基础 步骤或任务:p1★★★ 1、了解服务对象的求助原因和求助过程; 2、初步评估服务对象的问题; 3、决定是否接案; 4、订立初步协议。 2.了解服务对象的来源和类型 (1)了解服务对象的来源★:①主动求助者②由他人介绍或机构转介来的③外展 (2)认定服务对象的类型★:①自愿型服务对象②非自愿型服务对象 (3)现有服务对象与潜在服务对象★ (4)了解服务对象的求助过程★(自我解决——自然助人网络——社会工作者) 3.做好会谈的准备并拟定初次会谈提纲★ (1)服务对象资料的准备 (2)拟定初次面谈的提纲①介绍自己和自己的专长。②简要说明本次会谈的目的和内容、双方的角色和责任。③介绍机构的功能和服务、相关政策(如保密原则)和工作过程。④征求服务对象对会谈安排的意见,了解对机构和社会工作者的期望。⑤询问服务对象是否有需要紧急处理的事情,以便提供及时的协助。 (二)会谈 1.会谈的目的和会谈场所的安排 接案会谈的目的在于了解服务对象最关心的事项是什么,以便达成助人目标。 2.会谈的主要任务★★★ (1)界定服务对象的问题(2)澄清角色期望和义务(3)激励并促进服务对象进入角色(4)促进和诱导服务对象态度和行为的改变(5)达成初步协议 (6)决定工作进程:①终结服务②转介其他服务⑧进入下一个助人阶段 3.会谈的技巧 (1)主动介绍自己 (2)沟通:治疗性沟通,①提供支持;②减轻服务对象因求助带来内心的焦虑;③协助服务对象建立对自己和解决自己问题正确想法;

OSGEARTH + VS2010 安装

一、准备工作 下载: https://www.360docs.net/doc/bf9391560.html,/wiki/Downloads 1. CURL (curl-7.21.7.tar.gz): http://curl.haxx.se/download.html 2. GDAL(gdal-1.8.0.tar.gz): https://www.360docs.net/doc/bf9391560.html,/gdal/wiki/DownloadSource 3. GEOS(geos-3.2.2.tar.bz2):https://www.360docs.net/doc/bf9391560.html,/geos/ 4. Expat(expat-win32bin-2.0.1.exe): code: https://www.360docs.net/doc/bf9391560.html,/projects/expat/ exe文件:https://www.360docs.net/doc/bf9391560.html,/eaglezhao/expat-win32bin-2.0.1.rar 5. libzip(libzip-windows.zip): code:http://nih.at/libzip/ 编译好的包供下载: vs2008: https://www.360docs.net/doc/bf9391560.html,/trac/osgearth/raw-attachment/wiki/Downloads/libzip-windows.zip vs2010: https://www.360docs.net/doc/bf9391560.html,/eaglezhao/libzip(vs10).rar 6. OSGEARTH(SVN上下载):svn: https://www.360docs.net/doc/bf9391560.html,/gwaldron/osgearth.git(目前最新版是osgearth 2.0) 二、安装 1. CURL 使用CMAKE进行配置: 生成.sln后编译即可 编译好后将目录下的include/curl下文件拷到E:\OSG\3rdparty\include\curl ,进行覆盖编译好后将目录下的lib下的libcurl.dll文件拷到E:\OSG\3rdparty\bin ,进行

计算机网络技术笔记整理

全国计算机三级网络技术考试笔记整理 第一章计算机基础知识 1、计算机的发展阶段:经历了以下5个阶段(它们是并行关系):大型机阶段(经历四小阶段它们是取代关系)、小型机阶段、微型机阶段、客户机/服务器阶段(对等网络与非对等网络的概念)和互联网阶段(Arpanet是在1983年第一个使用TCP/IP协议的。在1991年6月我国第一条与国际互联网连接的专线建成它从中国科学院高能物理研究所接到美国斯坦福大学的直线加速器中心。在1994年实现4大主干网互连(中国公用计算机互联网Chinanet、中国科学技术网 Cstnet、中国教育和科研计算机网 Cernet、中国金桥信息网 ChinaGBN)) 2、计算机种类: 按照传统的分类方法:计算机可以分为6大类:大型主机、小型计算机、个人计算机、工作站、巨型计算机、小 巨型机。 按照现实的分类方法:计算机可以分为5大类:服务器、工作站、台式机、笔记本、手持设备。 3、计算机的公共配置:CPU、内存(RAM)、高速缓存(Cache)、硬盘、光驱、显示器(CRT、LCD)、操作系统(OS) 4、计算机的指标:位数指CPU寄存器中能够保存数据的位数、速度(MIPS、MFLOPS)指CPU每秒钟处理的指令数通常用主频来表示CPU的处理速度、容量(B、KB、MB、GB、TB)、数据传输率(Bps)、版本和可靠性(MTBF、 MTTR)。 5、计算机的应用领域:科学计算、事务处理、过程控制、辅助工程、人工智能、网络应用。(补充实例) 6、计算机系统的组成:硬件系统具有原子特性(芯片、板卡、设备、网络)与软件系统具有比特特性。且它们具有 同步性。 7、奔腾芯片的技术特点: 奔腾32位芯片,主要用于台式机和笔记本,奔腾采用了RISC和CISC技术(技术特点 10个请看书P8) 8、安腾芯片的技术特点:安腾是64位芯片,主要用于服务器和工作站。安腾采用简明并行指令计算(EPIC)技 术 9、主机板与插卡的组成: (1) 主机板简称主板(mainboard)或母板(motherboard)。由5部分组成(CPU、存储器、总线、插槽和电源)与 主板的分类

小组工作

小组工作概论 第一章小组工作概述 第一节小组工作的涵义 第二节小组工作的功能和类型 第三节小组工作的发展历史 第一节小组工作的涵义 一、什么是小组【了解】 小组是:团结,友爱、互相帮助,明确的分工,不要超过10人,彼此分享,互相信任,积极热情,活力奔放,思维创新,良好的沟通,理解,宽容,接纳,听从组长指挥 交流,互动,有归属感,共同成长,有责任的,可以共同完成任务,通过小组解决问题,自由自在的,坦诚,尊重,充分挖潜组员的潜能 小组的定义 小组是有组织,有秩序,有一定目标,彼此互相依存,有归属感和认同感,并持续互动的二人或以上的结合体。 二、什么是小组工作【掌握】 1、小组工作的定义: 海伦.诺森(Helen Northern): 小组工作将小组及当做过程也当做手段,他通过小组成员的支持,改善他们的态度、人际关系节气实际应付生存环境的能力。这种方法强调小组过程以及小组动力去影响案主的态度和行为。 2、小组工作的特征: 小组是由组员和工作者组成的专业关系体系(专业关系VS人际关系) 小组工作是在互动过程中,通过小组动力影响组员的态度和行为 影响小组发展的所有可能因素 小组工作既是过程,也是方法和手段 小组工作有明确的目标 第二节小组的功能和类型 一、小组工作功能 1、克莱恩【了解】 康复能力建立、矫正社会化、预防、社会行动、问题解决、社会价值 2、本教材的观点【掌握】 对组员:有助于个人学习群体经验(发挥预防、治疗和发展的功能) 对小组:有助于建立合作的团队精神与和谐的人际关系,达到组员和小组的成长 对社会:有助于改变社会政策、社会制度和社会结构的改变 二、小组工作的类型 按小组的形成:组成小组/自然小组 按组员的参与:自愿小组/非自愿小组 按成员的联系:基本小组/次层小组 按小组的结构:正是小组/非正式小组 暗组员的界限:封闭小组/开放小组

生物化学笔记(完整版)

第一章绪论 一、生物化学的的概念: 生物化学(biochemistry)是利用化学的原理与方法去探讨生命的一门科学,它是介于化学、生物学及物理学之间的一门边缘学科。 二、生物化学的发展: 1.叙述生物化学阶段:是生物化学发展的萌芽阶段,其主要的工作是分析和研究生物体的组成成分以及生物体的分泌物和排泄物。 2.动态生物化学阶段:是生物化学蓬勃发展的时期。就在这一时期,人们基本上弄清了生物体内各种主要化学物质的代谢途径。 3.分子生物学阶段:这一阶段的主要研究工作就是探讨各种生物大分子的结构与其功能之间的关系。 三、生物化学研究的主要方面: 1.生物体的物质组成:高等生物体主要由蛋白质、核酸、糖类、脂类以及水、无机盐等组成,此外还含有一些低分子物质。 2.物质代谢:物质代谢的基本过程主要包括三大步骤:消化、吸收→中间代谢→排泄。其中,中间代谢过程是在细胞内进行的,最为复杂的化学变化过程,它包括合成代谢,分解代谢,物质互变,代谢调控,能量代谢几方面的内容。 3.细胞信号转导:细胞内存在多条信号转导途径,而这些途径之间通过一定的方式方式相互交织在一起,从而构成了非常复杂的信号转导网络,调控细胞的代谢、生理活动及生长分化。 4.生物分子的结构与功能:通过对生物大分子结构的理解,揭示结构与功能之间的关系。 5.遗传与繁殖:对生物体遗传与繁殖的分子机制的研究,也是现代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研究的一个重要内容。 第二章蛋白质的结构与功能 一、氨基酸: 1.结构特点:氨基酸(amino acid)是蛋白质分子的基本组成单位。构成天然蛋白质分子的氨基酸约有20种,除脯氨酸为α-亚氨基酸、甘氨酸不含手性碳原子外,其余氨基酸均为L-α-氨基酸。 2.分类:根据氨基酸的R基团的极性大小可将氨基酸分为四类:①非极性中性氨基酸(8种);②极性中性氨基酸(7种);③酸性氨基酸(Glu和Asp);④碱性氨基酸(Lys、Arg和His)。 二、肽键与肽链: 肽键(peptide bond)是指由一分子氨基酸的α-羧基与另一分子氨基酸的α-氨基经脱水而形成的共价键(-CO -NH-)。氨基酸分子在参与形成肽键之后,由于脱水而结构不完整,称为氨基酸残基。每条多肽链都有两端:即自由氨基端(N端)与自由羧基端(C端),肽链的方向是N端→C端。 三、肽键平面(肽单位): 肽键具有部分双键的性质,不能自由旋转;组成肽键的四个原子及其相邻的两个α碳原子处在同一个平面上,为刚性平面结构,称为肽键平面。 四、蛋白质的分子结构:

(完整版)计算机网络(复习笔记)

计算机网络 第一章概论 Internet :指当前全球最大的、开放的、有众多网络相互连接而成的 特定计算机网路,它采用TCP/IP协议族。 1、因特网:从硬件和软件方面来说:数以百万计的互联的计算设备(主机= 端系统,通信链路communication link,运行网络应用);从分布式应用提供服务的联网基础设施:通信基础设施使能分布式应用,提供给应用 通信服务。 2、协议:定义了在两个或多个通信实体之间交换的报文格式和次序,以及 在报文传输和 / 或接受或其他事件方面所采取的动作。一组控制数据通信

的规则。 3、网络组成:网络边缘(应用与主机)、网络核心(路由器,网络的网络), 接入网。 4、网络边缘:面向连接服务——TCP( transmission Control protocol ):可靠 的,有序的字节流数据传送(丢包:确认和重传),采用流控制(发送方 不能过载接收方),拥塞控制(当网络拥塞时发送方“降低发送速率”)。 5、网络边缘:无连接服务——UDP( User Data protocol )用户数据报协议,无 连接,不可靠的数据传送,无流控,无拥塞控制。 6、网络核心:电路交换( circuit switching )和分组交换( packet switching )。 7、电路交换:为“呼叫”预留端到端资源,在电路交换网络中,沿着端系统 通信路径,为端系统之间通信所提供的资源在(缓存、链路传输速率) 在通信会话期间会被预留。(非共享)。将链路带宽划分为“片”,FDM 和TDM。 8、 FDM( frequency-division multiplexing )频分多路复用,该链路在连接期 间为每条连接专用一个频段。TDM(time-division multiplexing )时分多路复用,时间被划分为固定区间的帧,并且每帧又被划分为固定数量的时 隙,一个时隙可用于传输该连接。 9、分组交换(统计多路复用statistical multiplexing ):每个端到端数据划分为 分组,分组交换使用按需的方式分配链路。 10、分组交换与电路交换的对比:分组交换允许更多的用户使用网络;

小组工作笔记(周军版)

第一讲小组工作概述 第一节小组工作的涵义 个案工作 小组工作 社区工作 一、小组的定义 小组是有组织、有秩序、彼此相互依存、有归属感和认同感,并持续互动的两人以上的结合体。 案例讨论:一节火车车厢的乘客是小组吗? 二、小组的特征 1.包括两个以上的人 2.形成关系 3.有共同的目标和利益 4.成员间相互影响 5.有成员地位和角色的演变 6.成员有归属感 7.小组有发展的过程与阶段 8.有规范准则等社会控制 9.有小组的文化与气氛 三、小组工作的定义 工作者按照既定的目标、协助小组成员通过小组过程和小组动力,进行分享、分担及相互支持,从而改善他们的态度、人际关系和适应实际生存环境的能力,帮助组员解决问题和发展潜能。 思考问题:小组活动就是游戏吗? 四、小组工作的特征 1.小组工作是由工作者和组员组成的关系体系。 包含两种关系:一是工作者和组员的关系,二是组员和组员之间的关系。 注意:小组工作不是“个案工作的集合” 2.小组在互动过程中产生动力,带来改变 3.小组工作既是过程也是组员改变的方法的和手段。 4.小组工作都有明确的目标。 五、小组的效益 1.经济效益:可节省时间和人力,符合经济原则 2.小组具有不同的信息来源及多元的观点,为问题的了解、讨论与解决提供了丰富的参考意见。 3.小组成员可在互动中增进对自己及他人的了解。 4.小组能产生共同感受或经验。 5.回馈功能:小组提供给成员接受回馈的机会,小组中他人的建议、反应和看法都很有价值。 6.小组可提供“身临其境”的学习机会。 7.小组是真实生活的实验室。 六、小组的负面影响。

1.由于小组人多,容易产生冲突和竞争,如果处理不当,会对成员造成伤害。 2.组员在小组中过度袒露自己,造成伤害。 3.有些组员会在小组的压力下,做出不愿做的事或顺从大多数人的意见。 4.有些组员会对小组产生过度依赖。 5.有时在小组中解决问题比由个人来解决花费更长的时间。 6.小组成员彼此影响可能会产生消极作用。 第二节小组工作的功能 一、康复:指针对有问题的组员,帮助其在情绪、行为、态度和价值观等方面恢复到原来状态的过程。 二、能力建立:指组员透过教育和技能培训提升意识和自信心,为组员的个人成长和能力提高创造一个良好的环境。 例如:青少年野外拓展训练营 三、矫正:指协助违反社会秩序、道德规范或侵犯他人利益的“问题”组员,在小组工作中改变的过程,学习并巩 固符合社会规范的行为和价值。 例如:在矫治机构中“偏差青少年行为矫治小组” 四、社会化:指协助组员学习社会规范和人际关系技巧的过程。 例如:青少年人际关系成长小组 五、预防:对可能发生的困难做预测,在小组的经验分享和学习中,通过组员之间的互动,学习到可能会发生的困 难的解决方法。 例如:大学新任入学适应小组退休职工生活适应小组外地来京打工人员成长小组 六、社会行动:鼓励组员参加社会运动,使个人学会领导、服从、参与、决策等方法,并承担社会责任。调动组员 参加社会活动,促进社区环境的改变,甚至社会政策的改变。 例如:香港自闭症儿童家长小组争取患者的权益 七、问题解决:协助组员发现自己的问题,通过小组互动和民主决策,找到问题解决的途径。 例如:“空椅子”小组活动 八、社会价值:鼓励组员通过参加社会行动和组员间的互相帮助获得一种成就感和自我实现感,体现组员的社会价 值。 第三节小组工作的类型(不同类型小组的概念解释请见书) 一、按小组的形成 1.组成小组:通过外部的影响和干预而组建起来 例如:任务小组工作委员会兴趣小组 2.自然小组: 例如家庭朋辈小组街头玩伴群体 二、按照组员参与 1.自愿小组:组员主动、自愿参加小组 例如:志愿者小组大学生人际交往技巧训练小组 2.非自愿小组: 例如:矫治机构中用于成员转变个人行为的治疗性小组如戒毒小组 三、按成员间的关系 1.基本小组 例如:家庭小型的成长小组 2.次层小组 例如:同事成员之间相互联系少 四、按小组的结构 1.正式小组 具有正式的结构,组员有确定的角色和地位 例如:任务小组行动小组教育小组 2.非正式小组 例如:街头或者社区玩伴

物理化学笔记公式c超强

热力学第一定律 功:δW =δW e +δW f (1) 膨胀功 δW e =p 外dV 膨胀功为正,压缩功为负。 (2) 非膨胀功δW f =xdy 非膨胀功为广义力乘以广义位移。 如δW (机械功)=fdL ,δW (电功)=EdQ ,δW (表面功)=rdA 。 热 Q :体系吸热为正,放热为负。 热力学第一定律: △U =Q +W =Q —W e =Q —p 外dV (δW f =0) 焓 H =U +pV 理想气体的内能和焓只是温度的单值函数。 热容 C =δQ/dT (1) 等压热容:C p =δQ p /dT = (?H/?T )p (2) 等容热容:C v =δQ v /dT = (?U/?T )v 理想气体ΔU,ΔH 的计算: 对理想气体的简单状态变化过程:定温过程:Δ U =0; Δ H =0 变温过程: 对理想气体, 状态变化时 dH=dU+d(PV) 若理想气体的摩尔热容没有给出,常温下有: 理想气体绝热可逆过程方程式: 标准态: 气体的标准态:在任一温度T 、标准压力 P 下的纯理想气体状态; 液体(或固体)的标准态:在任一温度T 、标准压力下的纯液体或纯固体状态。 标准态不规定温度,每个温度都有一个标准态。 摩尔反应焓:单位反应进度(ξ=1mol)的反应焓变Δr H m 。 标准摩尔生成焓:一定温度下由热力学稳定单质生成化学计量数 νB=1的物质B 的标准摩尔反应焓,称为物质B 在该温度下的标准摩尔生成焓。用 表示 (没有规定温度,一般298.15 K 时的数据有表可查) 标准摩尔燃烧焓:一定温度下, 1mol 物质 B 与氧气进行完全燃烧反应,生成规定的燃烧产物时的标准摩尔反应焓,称为B 在该温度下的标准摩尔燃烧焓。用 表示.单位:J mol-1 为可逆过程中体积功的基本计算公式,只能适用于可逆过程。计算可逆过程的体积功时,须先求出体系的 p~V 关系式,然后代入积分。 ? -=21d V V V p W 2 112ln ln p p nRT V V nRT W -=-=适用于理想气体定温可逆过程。 V V dU C dT nC dT V,m ==p p p dH C dT nC dT ,m ==体系的热力学能、焓的变化可由该二式求得 2,2 ,'p p C a bT cT C a bT c T -=++=++m m 热容与温度的关系: a,b,c.c ′是经验常数,可在物化手册上查到, 使用这些公式时要注意适用的温度范围。 适用于:理想气体的任何变温过程(无化学反应、无相变化、只是单纯的PVT 变化)。 ??==?1212d d m ,T T T T V V T nC T C U ?? ==?121 2 d d m ,T T T T p p T nC T C H T C U T T V d 2 1 ? =?? =?21d T T p T C H p,m V,m nC dT =nC dT +nRdT 0W '=,2112V m R C T V T V ????= ? ? ????m V m p C R C R V V p p T T ,,211212???? ??=???? ??=???? ??,m ,m p V C C R -=()f m ΔH B

osgearth,个人笔记

智能指针使用: osg::Geode* geode=new osg::Geode;//新建Geode指针 osg::ref_ptrgeodePtr=geode;//构造一个新的ref_ptr对象,并将Geode指针分配给它。新建Geode对象geode的引用计数值变为1 Osg::ref_ptr geode1=new osg::Geode;//实现上述两句功能,不会产生内存泄露,当ref_ptr的生命周期结束时会自动释放引用对象 结论:①osg中新创建的场景对象建议使用ref_ptr进行内存的分配和管理 ②对于不使用ref_ptr的对象,引用计数值将变的没有意义,并且它无法自动从场景中卸载 ③新建对象作为函数结果返回时,建议使用realease()传递,并尽快引入到别的场景对象中 叶节点Geode 1、OSG 定义了osg::Drawable 类,用于保存要渲染的数据。Drawable 是一个无法直接实例化的虚基类。 OSG 核心库从Drawable 派生出三个子类:①osg::DrawPixels,封装了glDrawPixels()的相关功能;②osg::ShapeDrawable,提供了一些已经定义好的几何体的使用接口,如圆柱体和球;③osg::Geometry。setVertexArray() ,setColorArray() ,setNormalArray()用户程序可以使用它们来指定顶点数组,颜色,以及法线数据。setVertexArray()和setNormalArray()均使用一个Vec3Array 指针作为输入参数,而setColorArray()使用一个Vec4Array 指针。 官方OSG四个程序: 1 osgViewer模型查看工具 osgViewer是这四个程序当中用的最多的OSG程序,代码也非常入门与浅显易懂,在开始->运行->CMD中就可以直接启动osgViewer,因为path中添加了它的路径。下面来看一下osgViewer的功能,如表2.1 表2.1 osgViewer的功能表 命令:注意有的双杠功能 --image 读取纹理文件,比如:osgViewer --image Images/skymap.jpg --dem 以高程图的形式渲染一个镜像/DEM 比如osgViewer --dem a.img -h或--help 命令行参数功能帮助 --help-env 所有可用的环境变量帮助 --help-keys 所有可用键帮助 --help-all 展示所有帮助信息 --SingleThreaded 为viewer选择单线程模式 --CullDrawThreadPerContext 为viewer选择CullDrawThreadPerContext线程模式 --DrawThreadPerContext 为viewer选择DrawThreadPerContext线程模式 --CullThreadPerCameraDrawThreadPerContext 为viewer选择—CullThreadPerCameraDrawThreadPerContext线程模式

计算机网络(复习笔记)

计算机网络 第一章 概论 Internet :指当前全球最大的、开放的、有众多网络相互连接而成的特定计算机网路,它采用TCP/IP 协议族。 1、 因特网:从硬件和软件方面来说:数以百万计的互联的计算设备(主机= 端系统,通信链路communication link ,运行网络应用);从分布式应用提供服务的联网基础设施:通信基础设施使能分布式应用,提供给应用通信服务。 2、 协议:定义了在两个或多个通信实体之间交换的报文格式和次序,以及 在报文传输和/或接受或其他事件方面所采取的动作。 一组控制数据通信

的规则。 3、网络组成:网络边缘(应用与主机)、网络核心(路由器,网络的网络), 接入网。 4、网络边缘:面向连接服务——TCP(transmission Control protocol):可靠 的,有序的字节流数据传送(丢包:确认和重传),采用流控制(发送方不能过载接收方),拥塞控制(当网络拥塞时发送方“降低发送速率”)。 5、网络边缘:无连接服务——UDP(User Data protocol)用户数据报协议, 无连接,不可靠的数据传送,无流控,无拥塞控制。 6、网络核心:电路交换(circuit switching)和分组交换(packet switching)。 7、电路交换:为“呼叫”预留端到端资源,在电路交换网络中,沿着端系统 通信路径,为端系统之间通信所提供的资源在(缓存、链路传输速率)在通信会话期间会被预留。(非共享)。将链路带宽划分为“片”,FDM和TDM。 8、FDM(frequency-division multiplexing)频分多路复用,该链路在连接期 间为每条连接专用一个频段。TDM(time-division multiplexing)时分多路复用,时间被划分为固定区间的帧,并且每帧又被划分为固定数量的时隙,一个时隙可用于传输该连接。 9、分组交换(统计多路复用statistical multiplexing):每个端到端数据划分 为分组,分组交换使用按需的方式分配链路。 10、分组交换与电路交换的对比:分组交换允许更多的用户使用网络;

(整理)中科院大学固体表面物理化学笔记——Jeveels.

1.Introduction ?表界面的分类:气-液;气-固;液-液;液-固;固-固 ?表面浓度 ?分散度 ?表面形貌非均匀性 原因:由于固体表面原子的组成、排列、振动状态和体相原子的不同,由于悬挂键导致的化学性质活泼,以及周期性的势场中断导致的表面电子状态差异,固体表面形成很多导致表面形貌非均匀性的元素。 ?位错密度 ?表面粗糙度: ?原矢

?米勒指数(miller index) ?晶面间距d hkl ? ? ?表面自由能 ?减小表面能的方法 ?表面原子重排机理 1:表面弛豫作用

2:表面相转变 3:吸附对纯净底物表面结构的影响 层间距的变化;重组的表面结构的变化;吸附原子可以诱导表面重组 内外表面 内表面:多孔或多层材料,孔内或层间的表面 比表面积:单位质量材料的表面积;用BET方法测量 2.固体表面性质简介 固体表面的性质 结构特征:不同的位置有不同的性质 表面运动:气体分子表面撞击速度蟺; 表面扩散系数(爱因斯坦方程): 外延生长原子的运动流程:a沉积/吸附在平台上-deposition;b沉积在原子岛上;c平台上扩散-diffusion;d脱附-desorption;e成核-nucleation;f交互扩散-interdifusion;g 粘附在平台上-attachment;h从平台上脱离-detachment;i:粘附在台阶上 化学性质:表面浓度依赖于气体分子撞击速度R 相界面(Gibbs界面) 表面热力学函数 其他类推:S,G,G s 比表面自由能与温度的关系 ; ; Van der Waals and Guggenheim Equation:

这是个人在学习osgEarth时根据体会或从别的地方看到的做

这是个人在学习osgEarth时根据体会或从别的地方看到的做的一个简单整理,有些东东就是官方文档翻译过来的,都是根据自己的需要感觉需要记录下来什么东西就随便记录下来了,也没有个条理,都是用到哪记到哪,别见怪。对个人在初期使用osgEarth时有很多帮助,所以特发上来,希望对大家也有帮助osgEarth学习笔记1. 通过earth文件创建图层时,可以指定多个影像数据源和多个高程数据源,数据源的顺序决定渲染顺序,在earth文件中处于最前的在渲染时处于最底层渲染;所以如果有高低精度不同的影响数据或者高程数据,在创建earth 文件时要将粗精度的数据放在上方xml节点,高精度的放在其下面的节点;2. osgEarth自带多种驱动器,不同的驱动器驱动不同的数据源,自己也可以扩展驱动器读取相应的数据; 3. 可以通过profile属性指定数据的投影方式或者数据分页方式以及地理空间延展;osgEarth通过profile创建数据四叉树,每个四叉树节点数据瓦片通过TileKey类来标示;一个地形数据能否正常工作要看创建它的驱动器是否能够创建和对应profile兼容的数据瓦片;比如,如果要生成地球数据,就需要指定global-geodetic 或者global-mercator profile,相应的数据源要能够在这种profile下生成相应的地形数据; 4. 通过earth文件,最基本的也是最主要的功能是我们可以指定生成地形的坐标属性(地理坐标或投影坐标)影像数据、高程数据、矢量数据、模型数据、以及缓冲位置,通过这些基本要

素就可以轻易生成我们想要的地形;5. osgEarth只能使用16或32位的高程数据源;6. 如果直接使用原始的影像、高程以及矢量数据,可以用GDAL驱动器,在这种情况下需要注意几个性能的问题。第一,将数据源预先进行坐标变换,变换为目标地形坐标,否则osgEarth会对源数据进行坐标投影变换,这将降低数据的加载及处理速度。如果预先已经将数据源进行正确的坐标变换,osgEarth就可以省略这个步骤,从而提高其实时处理速度;第二,预先对影像数据进行瓦片处理,比如tiff格式的影像数据,它是逐行扫描存储的,而osgEarth是每次读取一个瓦片数据,如果预先对影像数据进行瓦片处理,在动态过程中osgEarth就不需要每次读取整个大块影像数据然后提取其需要的瓦片数据,而可以直接读取相应的瓦片数据即可,这样就大大提高了瓦片数据的读取速度。可以通过gdal_translate 工具对影像数据进行瓦片处理;第三,创建金字塔数据集可以使osgEarth读取数据更加高效,可以用gdaladdo工具创建金字塔数据集;总之,要想提高osgEarth的处理效率,就要预先创建高效的数据瓦片结构,除了用gdal、vpb等工具外,也可以通过osgEarth的数据缓冲机制创建预处理的瓦片数据集。比如我们可以创建一个如下的earth文件将数据缓冲到指定的目录:map name=bluemarble type=geocentric version=2 !--Add a reference to the image -- image name=bluemarble

社会工作考试笔记

社会工作考试笔记 第一章 1、社会工作的定义:以利他主义为指导,以科学的知识为基础,用科学的助人方法进行专业的助人活动,其本质是科学的助人活动。 2、社会工作的构成要素:工作对象,服务的提供者,目标,手段,社会工作的价值观。 3、学科性质:科学性、客观性、综合性。 4、社会工作的特点:服务性、客观性、补救性和发展性、批判性和建设性。(本质上是服务性) 5、社会工作的服务对象和领域:基本对象(弱势群体) 领域:(1)社会保障社会工作(运用社会工作方法,将社会政策转化为社会服务)。 (2)社会福利社会工作(是社会工作中最广泛的一项内容,主要包括老年人、儿童、残疾人、妇女的福利等)。 (3)医疗社会工作(各个医院诊所所提供的社会服务,公共卫生设施,心理卫生机构和精神病防治所提供的社会服务)(4)司法矫正社会工作(对违法犯罪失足者以及家属提供的社会服务,主要通过教育改造和劳动改造来实施)。 (5)城市社区服务(通过建立系统完整的社会服务网络,为社区居民提供物质和精神生活的各种福利和服务)。 (6)农村社会工作(农村社会救济、福利、计划生育、养老保险)。

(7)学校社会工作(通过专业性的服务,帮助学生发掘潜在的聪明才智,促进学生的正常的成长,改善学习环境,完善教育功能)。 (8)军事社会工作(是指在军人、军人家属、部队所在社区中为搞好社区建设和军人退役后的安置所开展的工作)。 6、社会工作的种类: (1)按社工的任务分:改善人们的物质生活和协调人们之间的相互关系两大类。 (2)按服务对象年龄分:儿童、青少年、老年社会工作。 (3)按社工所面对的问题:解决贫困、失业、残疾、犯罪、吸毒、家庭纠纷等进行的工作。 (4)按社工所要达到的目标:治疗性、预防性、发展性社会工作。(5)按照运用的方法:直接和间接的社会工作。 直接的社会工作是直接面对服务对象而进行的工作(包括个案、小组、社区社会工作)。 间接的社会工作是通过中介手段对服务对象进行帮助的工作(包括社会工作研究、行政)。 7、社会工作的功能:对社会对象的功能(治疗功能、促进人的发展) 对社会的功能(推进社会公平、促进社会整合) 第二章 8、结合济贫法案的内容分析其对待社工的影响 9、慈善组织会社(确立了服务到个人的思想,进一步推进了济贫工

中科院—中科大《物理化学》考研笔记

2004年中科院—中科大《物理化学》考研笔记 2004年中科院—中科大《物理化学》考研笔记 第一章热力学第一定律 二、热力学平衡 n 如果体系中各状态函数均不随时间而变化,我们称体系处于 热力学平衡状态。严格意义上的热力学平衡状态应当同时具备三个平衡: 2. 机械平衡: n 体系的各部分之间没有不平衡力的存在,即体系各处压力相同。 §2、热力学第一定律 n 对于宏观体系而言,能量守恒原理即热力学第一定律。 n 热力学第一定律的表述方法很多,但都是说明一个问题 ¾ 能量守恒。 例如:一种表述为: n “第一类永动机不可能存在的” n 不供给能量而可连续不断产生能量的机器叫第一类永动机。 一、热和功 热和功产生的条件: n 与体系所进行的状态变化过程相联系,没有状态的变化过程就没有热和功的产生。 符号表示: n 功W:体系对环境作功为正值,反之为负值。 n 热Q:体系吸热Q为正值,反之Q为负值。 二、热力学第一定律的数学表达式 DU = Q-W (封闭体系) ?如果体系状态只发生一无限小量的变化,则上式可写为: dU = dQ-dW (封闭体系) 例1:设有一电热丝浸于水中,通以电流,如果按下列几种情况作为体系,试问DU、Q、W的正、负 号或零。 (a)以电热丝为体系; (b)以电热丝和水为体系; (c)以电热丝、水、电源和绝热层为体系; (d)以电热丝、电源为体系。 解答: DU Q W (a) + -- (b) + -- (c) 0 0 0

(d)-- 0 三、膨胀功(体积功):We n 功的概念通常以环境作为参照系来理解,微量体积功dWe可用P外×dV表示: dWe = P外×dV 式中P外为环境加在体系上的外压,即环境压力P环。 n 不同过程膨胀功: u (1)向真空膨胀 We = P外×DV = 0 u (2)体系在恒定外压的情况下膨胀 We = P外× DV u (3)在整个膨胀过程中,始终保持外压P外比体系压 力P小一个无限小的量 dP 此时,P外= P-dP,体系的体积功: W e =∫V1V2 P外·dV =∫V1V2 (P-dP)dV = ∫V1V2 P dV 此处略去二级无限小量dP·dV,数学上是合理的;即可用体系压力P代替P外。 n 封闭、理气、恒温可逆膨胀功: We = ∫V1V2 P外·dV = ∫V1V2 P·dV = ∫V1V2 nRT/V dV = nRT∫V1V2 dV/V = nRT ln (V2 /V1) = n RT ln (P1/P2) n *上述三种膨胀过程,体积功不同。 四、可逆相变及其膨胀功 对于可逆蒸发过程: We = ò P外dV = ò PdV = P DV 若蒸气为理想气体,则: We = P× nRT/P = nRT (n:蒸发液体mol数) *此式也适用于固体的可逆升华。 五、恒容和恒压下的热量(交换) n Qv = ?U (封闭体系、 Wf =0 、恒容过程) n Q P = ?H (封闭体系、 Wf =0 、恒压过程) 六、理想气体的内能(U)和焓(H) (U/V)T > 0 (实际气体) (U/P)T < 0 (实际气体) ( U/V )T = 0 (理想气体) ( U/P )T = 0 (理想气体) U = U ( T ) (理想气体) H = H ( T ) (理想气体)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