车架设计手册

车架设计手册
车架设计手册

车架设计手册

1,范围

本手册适用于客车底盘非承载式及半承载式车架的设计。

2 引用标准

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标准的引用而成为本标准的条款。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的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标准,然而,鼓励根据本标准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标准。

GB1958-80 形状和位置公差检测规定

GB1184-80 形状和位置公差

GB3323-87 钢熔化焊对接接头射线照相焊缝质量分级

3 符号、代号、术语及其定义

车架:汽车承载的基体,支撑着发动机、离合器、变速器、转向器、非承载式(或半承载式)车身等所有簧上质量的有关机件,承受着传给它的各种力和力矩。

纵梁:车架总成中主要承载元件,也是车架中最大的加工件,其形状应力求简单。纵梁沿全长方向多取平直且断面不变或少变,以简化工艺。有时也采取中间断面高、两边较低来保证纵梁各

断面应力接近

横梁:横梁将左右纵梁连在一起,构成完整的车架总成,保证车架有足够的扭转刚度,限制其变形和降低某些部位的应力。有的横梁还需作为发动机、散热器以及悬架系统的紧固点。

4 设计准则

4.1应满足的安全、环保和其它法规要求及国际惯例

车架总成在正常使用条件下,纵梁等主要零件在使用期内不应有严重变形和开裂。

4.2 应满足的功能要求及应达到的性能要求

车架应有足够的弯曲刚度,以使装在其上的有关机构之间的相对位置在汽车行驶过程中保持不变并使车身的变形量最小;车架也应有足够的强度,以保证其有足够的可靠性和寿命,

4.3 设计输入、输出要求

设计输入为设计任务书及底盘总布置图;

设计输出为车架总成图及相关分总成及零件图。

4.4设计过程的节点控制要求

车架总成要负责控制校核如下内容:

1)协调发动机及其附件在车架纵梁上的安装孔及牛腿安装孔;

2)横梁位置与底盘分总成(油箱、电瓶)及车身结构(前、中、后门、侧围立柱)的匹配;

3)协调制动管路、暖风管路、电线束、油路等管线在车架中的分布及穿线管;

4)校核底盘各总成间的运动干涉,相关总成的装缷空间(如缓速器、传动轴)。

5 布置要求

客车车架在设计过程中不但要考虑各总成零部件的合理布置以及其方便维修性、可靠性和工艺性, 还要充分考虑最大限度地满足车身对底盘的特殊要求, 如纵梁的结构、横梁和外支架(牛腿) 的位置及连接方式、行李箱大小、地板高度和通道宽度、驾驶区及座椅布置、车门数量和位置等。对同样型号的客车底盘, 不同的用户对车架的要求不尽相同, 甚至有较大的差异。

6 结构设计要求

6.1模块化设计要求

1) 由设计任务书及底盘总布置确定车架基本结构(三段式、直大梁1)和基本参数(轴距、前悬、

后悬及前后纵梁开档、纵梁截面);

2) 由动力总成中发动机布置确定纵梁上发动机悬置安装孔位置;由冷却系总成布置确定水箱牛腿及风扇牛腿安装位置;由进气系总成布置确定空滤器支架安装位置;由排气系总成确定消声器支架安装位置;由空调总成确定压缩机牛腿安装位置;

3) 由前、后悬架总成布置确定前、后悬钢板支架位置、减震器、缓冲块安装位置或空气弹簧支架安装位置、推力杆支架安装位置、稳定杆支架安装位置等;

4) 由转向系总成布置确定方向机安装位置、 中间垂臂支架安装位置或角转向器支架安装位置;

5) 由车身总布置确定车架各牛腿安装位置;

注: 1注: 26.2标准化结构、零部件

6.2.1纵梁结构及强度设计

常用的措施如下:

一、提高弯曲强度

1, 2, 3, 1, 较小;

2, 在偏心载荷较大处设置横梁,并根据载荷大小及分散情况确定连接强度和宽度;

3, 将悬置点布置在横梁的弯曲中心上;

4, 当偏心载荷较大且偏离横梁较远时,可采用K 形梁,或将该段纵梁形成封闭断面;

5, 当偏心载荷较大且分散时,应采用封闭断面梁,横梁间距也应缩小;

6, 选用较大的断面;

7, 限制制造扭曲度,减小装配应力;

三、提高整体扭转强度

1, 不使纵梁断面过大,在纵梁大断面处、横梁采用腹板连接;

2, 翼缘连接的横梁不宜间距太近;

四、减小应力集中及疲劳敏感

1, 尽可能减小翼缘上的孔(特别是高应力区),严禁在翼缘上打大孔;

2, 注意外形的变化,避免出现波纹区或受拉严重变薄;

3, 注意加强端部的形状及连接,避免刚度突变;

4,避免在槽形梁的翼缘边缘处施焊,尤忌短焊缝和“点”焊;

5,必要时可采用铰孔或冲压边缘修磨,以提高某些薄弱部位的疲劳强度;

五、减小失稳

1,在受压翼缘和厚度的比值不宜过大(常在12左右);

2,在容易失稳处加焊撑板;

3,在容易出现波纹处限制其平整度;

六、局部强度加强

1,采用较大的板厚;

2,在集中力较大处将纵、横梁局部贴加强板,必要时再将加强板压成肋或翻边;

3,加大支架紧固面尺寸,增多紧固件数量,并尽量使力作用点接近腹板的上、下侧。

6.2.2横梁结构及强度设计

在车架结构设计中,处理纵梁局部扭转的结构设计是最为重要的方面。其关键在于足够的横梁弯曲刚度、合理的连接设计,以及横梁在纵梁上的正确布置。横梁将左、右纵梁联接在一起构成一个完整的框架,以限制其变形和改善某些部位的应力,有的横梁还同时作为发动机、散热器、以及悬架系统等的紧固点,这些都是在结构设计中的主要依据。横梁断面形状及连接形式如下图示:

6.2.3后钢板弹簧前支架及副簧前支架结纵梁的局部扭转

图2 横梁断面及连接形式

一、采用槽形横梁

采用槽形横梁及大连接板(见图2a),使主簧支架通过纵梁和连接板紧固在一起。这种结构的优点是:

a.连接板尺寸大,可以更加接近副簧支架,使其得到一定的支撑,同时亦可布置较多的紧固件,以提高连接强度;

b.弹簧支架的载荷可通过连接板直接传到横梁上,连接板对纵梁腹板也有较大的加强作用;

c.槽形截面弯曲刚度极大,可使纵梁扭角减至很小;

d.由于两端有连接板加强,横梁可适当减薄;

也有将槽形横梁的两端加宽而直接和纵梁上、下翼缘连接的(见图2c),这样可以省去连接板,由于材料利用率的制约,连接宽度有限,容易出现紧固件损坏及横梁开裂等问题,往往不如上述结构可靠。但当不用副簧时,则较适用。这种结构的优点是结构简单、质量轻。

为了折衷以上两个方案,可以槽形横梁的上下方各采用一个连接板(见图2b),或仅在其下方采用一个连接板。

二、采鳄鱼式横梁

鳄鱼式横梁通常由帽形截面在其两端加接头构成,如下图3示:

(a)翼缘连接(b)腹板连接

图3

这种横梁的优点是:

a.有较大的连接宽度,使主、副簧支架都可得到支撑;

b.截面高度较低,可以让开下部空间,使某些汽车的传动轴自由穿过;

c.可用矩形胚料直接压制;

鳄鱼式横梁的不足之处是:其弯曲刚度不如槽形横梁大,车架扭转时纵梁的应力偏大。因此,有些车将翼缘连接改为腹板连接。

鳄鱼式横梁也可由两个帽形截面组成封闭的箱形截面,其扭转刚度极大,弯曲刚度比上一种也大。

三、采用圆管横梁

通过法兰盘与弹簧支架及给纵梁连接在一起(见图2e),或直接穿过纵梁腹板和弹簧支架相连。

这种结构的优点是:

a.弹簧支架的扭转载荷可以直接传到横梁上;

b.对纵梁的约束小,故在该节点处车架扭转应力较低;

c.扭转刚度较大。

这种横梁的不足之处是:横梁的弯曲刚度不如槽形横梁;其连接宽度较小,不利于对副簧支架的支撑(当不采用副簧时即无此问题)

四、采用帽形截面横梁

有些车上采用大截面帽形梁(见图2d),可以得到较大的连接宽度和弯刚度,但用料较多,成本较高。

6.2.4后钢板弹簧后支架及副长后支架对纵梁的扭转

多采用槽形截面横梁,将两端加宽,直接和纵梁翼面相连(见图2c),由于后支架的受力支架,纵梁截面一般也比较小些。尤其当弹簧后端采用吊环结构时,两支架通常紧靠在一起,故使用中较少损坏。也有采用带连接板的槽形横梁的。

6.2.5前簧前支架对纵梁的局部扭转

在横梁设计和布置时,还需考虑发动机前悬置的设计情况。如悬置点支撑在横梁中部且较低时,采用“Z”形横梁较易实现(见图2f),如悬置点布置在左、右托架上,可优先考虑槽形横梁。

6.2.6前簧后支架对纵梁的扭转

由于空间限制,横梁必须有较大的弯度,这只有采用帽形截面才便于制造。但其两端和纵梁连接的部分一般要复杂一些,其形式较多,现列出几种车型所采用的结构,如图k~图n所示。

此横梁的设计难点还在于如何处理好与发动机悬置的关系,有时还需处理好与驾驶室悬置的关系。这有赖于车型设计、有关专业设计与车架设计的良好配合。在有些车上把发动机悬置布置在横梁上,并使横梁与弹簧支架对正,驾驶室悬置则布置上悬臂极小的托架上,或布置在另一横梁上(如下图4示)。从纵梁局部扭转看,这的确是比较好的结构方案,但往往难以实现。发动机悬置和弹簧支架错开一定距离的情况,仍不少见。

图4 发动机及驾驶室悬置横梁

由于发动机尺寸过大或方便维修的需要,有时该处不设置横梁,而另将该段纵梁部分形成封闭截面,或在其后部采用“K”形横梁,将其沿纵梁向前延伸到弹簧支架处,并使该段纵梁形成封闭截面,以大大提高其抗扭能力。但在制造上是很麻烦的,在大量生产时较难接受。

平衡悬架结构

在这种情况下,纵梁局部扭转载荷极为集中,约为单轴上钢板弹簧一端载荷的4倍。故一般都采用由两根槽形梁组成的“工”字梁,并在其上、下面设置尺寸很大的连接板和纵梁翼缘连接。这样的结构,其垂直和水平方向的弯曲刚度及强度都很大,不仅可以有效的制约纵梁局部扭转,也为推力杆支架提供了可靠的支撑。但车架扭转时,该处的应力将大大提高。为此有些车上将翼缘连接改腹板连接(见图2g),或翼缘腹板综合连接。大连接板的采用使车架抵抗平行四边形变形的能力大为增强。

螺旋弹簧独立悬架结构

在这种情况下,纵梁局部扭转载荷也很大,为钢板弹簧一端载荷的2倍,故横梁截面也应很大。常为箱形(前悬架)、帽形、管形和“Z”形(后悬架)。

其它常见结构

除弹簧支架以外,纵梁其它部位的局部扭转载荷一般较小,横梁的弯曲刚度和连接刚度都可以小一些,常见的结构如图2h~图2j等。

6.2.7设计要点

车架受力复杂,纵梁和横梁截面形状和连接方式各式各样, 要设计出结构合理、可靠实用的客车底盘车架, 除通过理论计算和有限元分析外, 还应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1) 充分考虑各总成零部件的总布置要求, 最大限度地满足车身对底盘的要求。

2) 大客车车架纵梁和横梁应尽量采用抗弯强度大的槽形截面16MnL 汽车用大梁1, 根据不同的要求和布置需要,截面尺寸可不尽相同。

3) 横梁与纵梁的连接结构是大客车车架设计考虑的重要方面,包括: ①横梁与纵梁的上下翼面连接。该型式提高了纵梁的抗扭刚度, 但易产生约束扭转, 造成纵梁翼面出现较大的应力。由于客车车架与车身共同承载,因此可以采用。②横梁与纵梁的腹板连接。该型式连接刚度差, 必须相应加强车架刚度, 大客车车架不适合使用。③横梁与纵梁的腹板和下翼面同时连接。该型式具有前两种型式柔性抗扭和刚性抗弯的综合特点, 是大客车车架横梁和纵梁最好的连接型式。

4) 横梁与纵梁连接时, 横梁端部具有最大的应力, 为避免局部区域出现过大的连接负荷应力, 应通过加宽断面以尽可能增大连接区。

5) 为提高车架抗弯曲刚度, 承受更大的载荷, 在直大梁搭接处及三段式的前中后连接处必须焊接加强板。加强板的厚度不能大于纵梁厚度, 且材质相同。面积较大时, 应采取塞焊、铆接或者螺栓连接+ 周边断续焊。

6) 悬架为高负荷区, 在钢板弹簧支架传力处应有加强横梁, 或采用用加筋板、箱状件加强而构成的受剪结构,且该处纵梁不能对接。

a)纵梁滚轧后,不允许出现裂纹;

b)纵梁冲压时产生的裂纹在距离两端400mm范围,其长度不超过200mm,在纵梁其他部位的

长度不超过100mm,且不多于四处,裂纹处允许用电弧补焊,并要打磨平光,焊缝之间的

距离不小于300mm(纵向裂纹)。

c)两端头折弯时,如有长度不大于5mm的裂纹,允许不补焊。

d)纵梁采用冲压制造时,应无起皱和边缘冲裁不齐的现象。

6禁止使用手工热切割方法加工纵梁上的孔,纵梁只允许冷校止。

7装配组孔的位置度

7. 材料选用要求

纵梁如采用槽钢,则材料为WL510/16MnL;如采用异型钢管,则材料采用WL510;

纵梁加强板采用与纵梁相同材料,但壁厚不大于纵梁壁厚。

横梁材料一般采用16MnL、WL510、Q235A

8. 性能设计要求

车架应有足够的强度和刚度,在正常使用条件下不允许出现纵梁开裂损坏。

9设计计算

客车具有扭转柔性明显的承载系统,其车架的计算任务是:

确定汽车以满载在不平度很小(对称加载)的平坦路面上以需考虑动载荷的足够高的车速行驶时车架元件的应力。

确定汽车以满载低速行驶于坏路面且当轴荷分配较小载荷的那个桥的一个车轮滚上30cm高的凸包时车架元件的应力。

为了不仅评价车架的总柔性及作用在车架上的应力,而且要弄清变形和应力突变处的危险断面以及它们沿车架长度的变化情况,则应对通过特征点(横梁联接处、纵梁断面高及宽的变化处、加载点等)

的一系统横向平面处的车架挠度、扭转角和应力进行计算。计算结果最好能用沿车架长度绘出挠度、转角和应力图表达出来。

为了简化计算,可将车架看作平面结构,而纵、横梁则以杆件代替,纵横联接处的交角认为是刚性的,且认为代替车架元件的杆件在两结点(或特征点)实间的全长上的惯性矩不变,并取为该元件惯性矩的平均值。

最简单的梯形车架的计算,是在对称载荷(弯曲)作用下求简化为简单梁的纵梁的挠度和应力。

在反对称载荷(扭转)作用下,由两根纵梁和若干根横梁组成的车架是一个静不定系统。用材料力学教程给出的一些方法求解这一静不定系统各元件的应力和变形计算十分复杂、工作量很大。然而如果

G—材料的剪切弹性模量,Mpa;

Jk—车架元件横断面的极惯性矩,mm4;

因此,作用在车架各元件上的扭矩Tk与该元件的扭转刚度GJkk成正比,故有TⅠ::…:TⅤ:T1 :T2 :…:T4 =JkⅠ:JkⅡ:…:JkⅤ:Jk1 :Jk2:…:Jk4 式(2) 式中TⅠ,TⅡ,…—横梁Ⅰ,Ⅱ,…所受的扭矩;

JkⅠ,JkⅡ,…—横梁Ⅰ,Ⅱ,…横断面的极惯性矩;

T1,T2,…—纵梁在Ⅰ,Ⅱ和Ⅱ,Ⅲ,…横梁间所受的力矩;

Jk1,Jk2,…—纵梁在Ⅰ,Ⅱ和Ⅱ,Ⅲ,…横梁间断面的极惯性矩;

如果将车架由对称面处切开(见下图),则切掉的一半对尚存的一半的作用相当于在切口横断面上作用着扭矩TⅠ,TⅡ﹕,…TⅤ﹕和横向力QⅠ,QⅡ,…QⅤ,对最右边的横梁Ⅰ取力矩的平衡方程

式,则有:

将以上各式代入式(3),经整理后得:

k

RLJ

支点的支承反力为Rff ,Rfr ;后钢板弹

簧的支承反力为Rrf ,Rrr ,则:

fr ff f R R R +=

rr rf r R R R +=

r

f n R R F F F F +=++++...321 式(6) r

r f f n n l R l R l F F F F +=++++...321 式中 F1,F2,…Fn —作用在纵梁上集中静载荷,N ;

l1,l2,…ln —各载荷F1,F2,…Fn 的作用点距车架前端的距离,mm ;

lf ,lr ,—前、后轮距车架前端的距离,mm ;

由下列二式可求出Rf ,Rr :

f

r n n r n f l l l F l F l F l F F F R -+++-+++=)

...()...(221121

f r n n f n r l l l F l F l F l F F F R -+++-+++=)

...()...(221121 式(7) 如果前、后轮均装在其弹簧的正中间,则:

f fr ff R R R 21=

=

r rr rf R R R 21== 式(8) 求得这些集中静载荷F1,F2,…Fn ,Rf ,Rr 以及这些力的作用点的位置l1,l2,…ln ,则可计算纵梁在各力作用点的弯矩并绘出纵梁的弯矩图。例如:在F5力作用点处的弯矩为:

)()()()()()(554543532521515fr fr ff ff l l R l l R l l F l l F l l F l l F M -----+-+-+-= 式(9) 考虑到路面不平度引起的冲击和振动等靠造成的动载荷,可对纵梁的最大弯矩Mmax 乘以动载荷系数kd 并取kd=2.5~4.0,轿车取小值,越野车取大值。如果再考虑车架多为疲劳损伤,且取疲劳安全系数n=1.15~1.40,则可求得动载荷 下的最大弯矩为:

max max M nk M d d = 式(10)

则弯曲应力可按下式求得:

W M dmzx

w =σ 式(11)

式中W —纵梁在计算断面处的弯曲截面系数,对于槽形断面的纵梁

6)6(th b h W +=

式(12)

式中 h —槽形断面的腹板高;

[]212')(4)(4x l c c a x L x R M e s f x ---+-= 显然,最大弯矩就发生在这一段梁内。可用上式中的弯矩)('x f M x =求导数并令其为零的方法求

出最大弯矩发生的位置x ,即:

0)(2)(21'=+--+-=c l x c G a x L G R dx dM e s f x 由此求得:

)()(21c G L G c c l G L a G R x e s e s f +??????-+?-= 式(15)

式(16)

式(17)

将上式代入式(15),即可求出纵梁承受的最大弯矩m ax M 。如果再考虑到动载荷系数0.4~5.2=d k 及疲劳安全系数0.4~15.1=n ,并将它们代入式(10)及式(11),则可求出纵梁的最大弯曲应力。

按式(11)求得的弯曲应力不应大于纵梁材料的疲劳极限1-σ。对于16Mn 钢板,1-σ=220~260Mpa 。 当纵梁受力变形时,翼缘可能会受力破裂,为此可按薄板理论进行校核,由于临界应力为:

MPa b

t u E cr 350)(14.022≤-=σ 式中 E---材料的弹性模量,对低碳钢和16Mn 钢:E=2.06X105Mpa ;

u---泊松比,对低碳钢和16Mn 钢,取u=0.290;

t---纵梁断面的厚度;

b---纵梁槽形断面的翼缘宽度。

将E ,u 代入式(18),得:

b ≤16t

为了保证整车及有关机件的正常工作,对纵梁的最大挠度应予以限制。这就要对纵梁的弯曲刚度进行校核。如果把纵梁看成是支承跨度l 为轴距的简支梁,根据材料力学给出的截面惯性矩为J 的简支梁

在其跨度l 的中间承受集中载荷P 时,挠度f 与刚度EJ 的关系式EJ Pl f 483=可知EJ

P l J 483=。根据德国对各种汽车车架的实验结果表明,当轴距l 的单位为m ,J 的单位为cm 2

,为使纵梁在满载时的挠度在

容许值以内,则应使3l J ≥12,或应使312l J ≥。大多数的汽车的3l J 值在20~30间,日本的一些平头载货汽车甚至达到了58.3。对车架扭转刚度GJ 的校核,可按式(1)进行。

另外,随着现代计算机软、硬件技术的发展,车架作为一个大型复杂结构对其进行有限元分析计算已广为应用。有限元的基本思路就是将复杂的结构视为由简单的基本的有限单元所组成,是一种离散化数值的计算方法,借助于矩阵方法与计算机技术相结合,可以进行复杂结构的应力分析。

车架的有限元分析包括有车架计算的静态有限元法及车架计算的动态有限元法,在本手册中不具体论述。

10 设计评审要求

10.1评审的时机和方法

在车架图纸完成后由底盘及车身相关设计人员参加对车架图纸的评审。

10.2评审的项目和依据

评审的项目有以下内容:

● 车架的结构是否合理,车架的强度是否能够满足;

● 发动机及其附件在车架纵梁上的安装孔及牛腿安装孔是否合理,有无削弱车架强度;

● 横梁位置与底盘分总成(油箱、电瓶)及车身结构(前、中、后门、侧围立柱)是否匹配; ● 制动管路、暖风管路、电线束、油路等管线在车架中的走向是否合理及穿线管是否合适; ● 底盘各总成间是否可能有运动干涉,相关总成(如缓速器、传动轴)的装缷空间是否足够。 ● 零部件设计是否能满足车架的工艺性,方便维修性、可靠性。

11装车质量特性

11.1验收的质量特性项目和试验规范

组成车架及支架总成的所有零件,应按规定程序所批准的图纸技术文件制造,并经检查合格后方可装配。

式(18)

车架对角线偏差按照图纸要求进行,在任意X坐标2000mm范围内检查,对角线长度之差不大于5mm。

对应的左、右钢板弹簧支架孔的同轴度公差为Ф1.0mm,按GB1958-80中“5-1”条款检测。

车架总成宽度偏差在横梁处检查为±1mm,在两横梁间检查为±2mm。

车架纵梁腹板对车架下平面的垂直度公差不大于1.7mm(在平板上测量)。

车架左右纵梁下(上)平面应在同一平面上,其平面度误差不大于5mm,在两横梁处平面度公差不大于2mm(在平板上测量)。

11.2接收和拒收的准则

车架关键部件(前后纵梁等)的加工及安装尺寸应严格符合图纸要求;

车架横梁及牛腿的加工及安装尺寸应在图纸要求的公差范围内;

车架总成中横梁及牛腿连接螺栓拧紧力矩必须达到图纸及工艺要求,螺栓强度级别为10.9级,螺母强度级别为10级,所有连接用螺栓的拧紧力矩符合标准QC/T518-1999。

车架总成中焊接部件不允许有漏焊、虚焊等焊接缺陷。焊缝质量按GB3323-87要求。

12设计输出图样和文件的明细

输出图样包括有:车架总成图、车架前段总成图、车架后段总成图、车架中段总成图(三段式桁架总成图)、牛腿安装总成图、纵梁零件图、横梁零件图及相关支架加强板零件图。

13制图要求

二维图纸为采用AutoCAD软件的*.dwg格式图纸,三维图纸为采用CATIA软件的*.CATPart、*.CATProduct、*.CATDrawing格式图纸。制图要求如下:

图样清晰,视图完整,尺寸齐全,公差合适,技术要求明确。

《汽车车身结构与设计》基本知识点

《汽车车身结构与设计》 1、车身主要包括哪些部分?答:一般说,车身包括白车身及其附件。白车身通常是指已 经装焊好但未喷涂油漆的白皮车身,主要是车身结构件和覆盖件的焊接总成,并包括前后板制件与车门。但不包括车身附属设备及装饰等 2、车身有哪些承载形式?答:非承载式、半承载式、承载式 3、非承载式(有车架式)车身:货车、采用货车底盘改装的大客车、专用汽车以及大部 分高级轿车都采用非承载式车身,装有单独的车架,车身通过多个橡胶垫安装在车架上,橡胶垫则起到减振作用。非承载车身的优点:①除了轮胎与悬架系统对整车的缓冲吸振作用外,挠性橡胶垫还可以起到辅助缓冲、适当吸收车架的扭转变形和降低噪声的作用,既延长了车身的使用寿命,又提高了舒适性。②底盘和车身可以分开装配,然后总装在一起,这样既可简化装配工艺,又便于组织专业化协作。③由于车架作为整车的基础,这样便于汽车上各总成和部件安装,同时也易于更改车型和改装成其他用途车辆,货车和专用车以及非专业厂生产的大客车之所以保留有车架,其主要原因也基于此。④发生碰撞事故时,车架对车身起到一定的保护作用。非承载车身的缺点: ①由于计算设计时不考虑车身承载,故必须保证车架有足够的强度和刚度,从而导致 自重增加。②由于车身和底盘之间装有车架,使整车高度增加。③车架是汽车上最大而且质量最大的零件,所以必须具备有大型的压床以及焊接、工夹具和检验等一系列较复杂昂贵的制造设备。 4、什么是承载式车身(无车架式)?答:没有车架,车身直接安装在底盘上,主要是 为了减轻汽车的自重以及使车身结构合理化。承载式车身结构的缺点在于由于没有车架,传动的噪音和振动直接传给车身,降低了乘坐的舒适性,因此必须大量采用防振、隔音材料,成本和重量都会有所增加;改型比较困难。 5、汽车生产的“三化”是指什么?答:汽车生产的“三化”是指汽车产品系列化、零部件通用 化、以及零件设计标准化。 6、什么是工程设计?答:汽车工程设计一般需要 3 年以上,而从生产准备到大量投产时 间更长。其中车身的设计所需的周期最长。车身设计首先是按 1:1 的比例进行内部模型和外部模型的设计及实物制作。其次则是车身试验,包括强度试验、风洞试验、振动噪音试验和撞车试验等。 7、轿车底盘有哪三种布置形式?答:轿车底盘有三种布置形式:a:发动机前置,后轮驱 动;b:发动机前置,前轮驱动;c:发动机后置,后轮驱动。 8、什么是汽车驾驶员眼椭圆?答:汽车驾驶员眼椭圆是驾驶员以正常驾驶姿势坐在座椅 上时其眼睛位置在车身中的统计分布图形。 9、什么是 H 点答: H点是人体身躯与大腿的交接点。

车架系统设计指南-奇瑞

编制日期:05. 11.29 编者:祁殿渠版次:02 第 1 页共 1 页 奇瑞汽车有限公司 底盘部设计指南 编制: 审核: 批准:

编制日期:05. 11.29 编者:祁殿渠版次:02 第 2 页共 2 页 1、车架的主要功能: 车架是整个汽车的基体,汽车上绝大多数部件和总成都是通过车架来固定其位置的。如:发动机、传动系统、悬架、转向、驾驶室、货箱和有关操纵机构。车架的功用是支撑连接汽车的各零部件,并承受来自车 内外的各种载荷。 2、车架的类型: 2.1 主要类型 目前,汽车车架的结构形式基本上有三种:边梁式车架、中梁式车架(或称脊骨式车架)和综合式车架。其中以边梁式车架应用最广。 边梁式车架由两根位于两边的纵梁和若干根横梁组成,用铆接法或焊接法将纵梁与横梁连接成坚固的刚性构架。公司的P11的车架就属于此类型,如下图1。通常用低合金钢板冲压而成,断面形状一般为槽形,也有的做成Z字形或箱形断面。其结构特点是便于安装驾驶室、车厢及一些特种装备和布置其它总成,有利于改装变型车和发展多品种汽车。被广泛采用在载货汽车,皮卡和大多数的越野汽车上。近代轿车为了保证良好的整车性能,尽量降低中心和有利于前后悬架的布置,把结构需要放在第一位,兼顾车架加工工艺性,所以车架形状设计的比较复杂而实用。 图1 P11车架 中梁式车架只有一根位于中央贯穿前后的纵梁,因此亦称为脊骨式车架,中梁的断面可以做成管型或箱型。

编制日期:05. 11.29 编者:祁殿渠版次:02 第 3 页共 3 页这种结构的车架有较大的扭转刚度。使车轮有较大的运动空间,便于布置等优点因此被采用在某些轿车和货车上。 综合式车架比较复杂,应用比较广,一般轿车上使用。 2.2奇瑞车架的主要结构件 车架主要有以下结构形式: 1.箱横梁和发动机支撑梁 横梁总成支撑发动机、水箱、保证车身的扭转刚度,如图1 发动机支撑梁和水箱横梁均有钢板冲压焊接而成,发动机支撑梁为封闭断面。 发动机支撑梁与车身连接处通常装有橡胶缓冲块。 材料:支撑梁上下体材料常采用为SAPH440其它BH340 表面处理为电泳。 图2 A11横梁 2.副车架 副车架带控制臂总成承受前轴载荷、支撑车身、动力总成、转向机、前悬挂、制动器等 副车架、控制臂均为钢板冲压焊接而成为封闭断面,如图3。 控制臂与副车架连接处采用橡胶衬套,起到改善行驶性能和舒适性。 材料:副车架上下体材料为常采用SAPH370其它为SPHE、SPHC表面处理为电泳

悬架设计指南

设计指南(弹簧、稳定杆) 不管悬架的类型如何演变,从结构功能而言,它都是有弹性元件、减振装置和导向机构三部分组成。 一 弹性元件 弹性元件主要作用是传递车轮或车桥与车架或车身之间的垂直载荷,并依靠其变形来吸收能量,达到缓冲的目的。在现用的弹性元件中主要有三种;(1)钢板弹簧,(2)扭杆弹簧,(3)螺旋弹簧。 钢板弹簧设计 板弹簧具有结构简单,制造、维修方便;除作为弹性元件外,还兼起导向和传递侧向、纵向力和力矩的作用;在车架或车身上两点支承,受力合理;可实现变刚度,应用广泛。 (一) 钢板弹簧布置方案 1.1钢板弹簧在整车上布置 (1) 横置;这种布置方式必须设置附加的导向传力装置,使结构复杂,质量加大,只在少数轻、微车上应用。 (2) 纵置;这种布置方式的钢板弹簧能传递各种力和力矩,结构简单,在汽车上得到广泛应用。 1.2 纵置钢板弹簧布置 (1) 对称式;钢板弹簧中部在车轴(车桥)上的固定中心至钢板弹簧两端卷耳中 心之间的距离相等,多数汽车上采用对称式钢板弹簧。 (2) 非对称式;由于整车布置原因,或者钢板弹簧在汽车上的安装位置不动,又 要改变轴距或通过变化轴荷分配的目的时,采用非对称式钢板弹簧。 (二)钢板弹簧主要参数确定 初始条件:1G ~满载静止时汽车前轴(桥)负荷 2G ~满载静止时汽车后轴(桥)负荷 1U G ~前簧下部分荷重 2U G ~后簧下部分荷重 1W F =(G 1-G 1U )/2 ~前单个钢板弹簧载荷 2W F =(G 2-G 2U )/2 ~后单个钢板弹簧载荷 c f ~悬架的静挠度; d f -悬架的动挠度

1L ~汽车轴距; 1、 满载弧高a f 满载弧高指钢板弹簧装在车轴(车桥)上,汽车满载时钢板弹簧主片上表面与两端(不包括卷耳孔半径)连线间的最大高度差。a f 用来保证汽车具有给定的高度。当a f =0时,钢板弹簧在对称位置上工作。为在车架高度已确定时得到足够的动挠度,常取a f = 10~20mm 。 2、 钢板弹簧长度L 的确定 L —指弹簧伸直后两卷耳中心间的距离 (1)钢板弹簧长度对整车影响 当L 增加时:能显著降低弹簧应力,提高使用寿命; 降低弹簧刚度,改善汽车平顺性; 在垂直刚度C 给定的条件下,明显增加钢板弹簧纵向角刚度; 减少车轮扭转力矩所引起的弹簧变形; 原则上在总布置可能的条件下,尽可能将钢板弹簧取长些。 (2)钢板弹簧长度确定 钢板弹簧一般跟据经验确定; 轿车: L =(0.40~0.55)轴距 货车前悬架: L =(0.26~0.35)轴距 后悬架: L =(0.35~0.45)轴距 3、断面尺寸及片数确定 (1)宽度b 的确定 有关钢板弹簧的刚度、强度等,可按等截面简支梁的计算公式计算,但需引入挠度增大系数δ加以修正。因此,可根据修正后的简支梁公式计算钢板弹簧所需的总惯性矩J 0。对称式钢板弹簧 0J =[(L-ks )3c δ]/48E (1) s -U 形螺栓中心距; k -U 形螺栓加紧后无效长度系数(刚性加紧,k=0.5,挠性加紧,k=0); c -钢板弹簧垂直刚度(N/mm ),c=F W /f c ; δ-挠度增大系数(先确定与主片等长的重叠片数1n ,再估计一个总片数0n ,求得η=n 1/n 0,然后用δ=1.5/[1.04(1+0.5η)]初定δ;

小车车架设计说明书

毕业设计 说明书 题目名称:小车车架设计 院系名称:机械工程系焊接及自动化班级:焊接11.1班 学生姓名: 指导教师:韩天判 2013年6月7日

摘要 本设计课题是关于小型车的车架设计。所设计的车架结构形式是前后等宽的边梁式车架,其中纵梁和横梁的截面形状都采用槽型,纵梁与横梁通过焊接连接。说明书详细阐明了小型汽车的方案论证:车架的设计要求、车架结构的确定、车架宽度的确定、车架纵梁形式的确定、车架横梁形式的确定、车架纵梁与横梁连接形式的确定、车架的受载分析。 关键词:小车、车架、设计

1 绪论 1.1概述 汽车车架是整个汽车的基体,是将汽车的主要总成和部件连接成汽车整体的金属构架,对于这种金属构架式车架,生产厂家在生产设计时应考虑结构合理,生产工艺规范,要采取一切切实可行的措施消除工艺缺陷,保证它在各种复杂的受力情况下不至于被破坏。 车架作为汽车的承载基体,为货车、中型及以下的客车、中高级和高级轿车所采用,支撑着发动机离合器、变速器、转向器、非承载式车身和货箱等所有簧上质量的有关机件,承受着传给它的各种力和力矩。为此,车架应有足够的弯曲刚度,以使装在其上的有关机构之间的相对位置在汽车行驶过程中保持不变并使车身的变形最小;车架也应有足够的强度,以保证其有足够的可靠性与寿命,纵梁等主要零件在使用期内不应有严重变形和开裂。车架刚度不足会引起振动和噪声,也使汽车的乘坐舒适性、操纵稳定性及某些机件的可靠性下降。 本说明书只是叙述非承载式车身结构形式中单独的车架系统。承载式汽车,前、后悬架装置,发动机及变速器等传动系部件施加的作用力均由车架承受,所以,车架总成的刚性、强度及振动特性等几乎完全决定了车辆整体的强度、刚度和振动特性。设计时在确保车架总成性能的同时,还应对车架性能和匹配性进行认真的研究。车架结构很多都是用电弧焊焊接而成,容易产生焊接变形。在设计方面对精度有要求的部位不得出现集中焊接,或者从部件结构方面下工夫,尽量确保各个总成的精度。另外,与其他焊接方法相对比,采用电弧焊的话,后端部容易出现比较大的缺口,出现应力集中现象。所以,应对接头位置和焊接端部进行处理。 车架受力状态极为复杂。汽车静止时,它在悬架系统的支撑下,承受着汽车各部件及载荷的重力,引起纵梁的弯曲和偏心扭转(局部扭转)。如汽车所处的路面不平,车架还将呈现整体扭转。汽车行驶时,载荷和汽车各部件的自身质量及其工作载荷(如驱动力、制动力和转向力等)将使车架各部件承受着不同方向、不同程度和随机变化的动载荷,车架的弯曲、偏心扭转和整体扭转将更严重,同时还会出现侧弯、菱形倾向,以及各种弯曲和扭转振动。同时,有些装置件还可能使车架产生较大的装置载荷。 随着计算机技术的发展,在产品开发阶段,对车架静应力、刚度、振动模态以至动应力和碰撞安全等已可进行有限元分析,对其轻量化、使用寿命,以及振动和噪声特性也可以做出初步判断,为缩短产品开发周期创造了有利条件。

整车布置设计规范(修改稿)

整车总布置设计规范 1.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整车总布置设计的原则、规定及应满足的有关法规等。 本标准适用于公司新产品开发时的整车总布置设计。 2.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标准的引用而成为本标准的条款。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的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本标准,然而,鼓励根据本标准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标准。 QC/T490-2000:主图板 QC/T576-1999:轿车尺寸标注编码 GB/T17867-1999:轿车手操纵件、指示器及信号装置的位置 GB14167-1993:安全带固定点 GB11556-1994 :A、区 GB11565-1989:B区 GB11562-1994:前方视野 GB/T13053-1991:脚踏板 SAEJ 1100:头部空间、上下左方便性 3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标准。 3.1整车总布置 明示所有总成的硬点、关键的参数的布置图 3.2设计硬点 轮距、轴距、总长、总宽、造型风格、油泥模型表面或造型面、人体模型尺寸、人机工程校核的控制要求、底盘等与车身相关零部件对车身的控制点线面及控制结构,都称为设计硬点。 4.整车总布置图上应确定的参数 4.1整车的外廓尺寸; 4.2轴距和前、后轮距; 4.3前悬和后悬长度;

4.4发动机、前轮的布置关系; 4.5轮胎型号、静力半径和滚动半径、负载能力; 4.6车箱内长及外廓尺寸; 4.7前轮接地点至前簧座的距离; 4.8前簧中心距; 4.9后簧中心距; 4.10车架前部和后部外宽; 4.11车架纵梁外形尺寸及横梁位置; 4.12前簧作用长度; 4.13后簧作用长度; 5.参数确定原则及设计的一般程序 5.1参数确定原则 以设计任务书和标杆样车为基准,按设计任务书上规定的或标杆样车上测定的参数进行总布置,如确实不能满足的,需提出经上级领导批准后方能更改。 5.2设计的一般程序 1)总布置设计人员在接到新车型的开发任务后,首先要进行整车构思,并参与市场调研和样车分析,在此基础上制定出总的设计原则和明确设计目标; 2)各专业所建立标杆样车的3D数模,并提供给整车布置人员; 3)总布置设计人员将各专业所提供的数模装配好; 4)对各总成的匹配和布置关系等进行分析,明确它们的优点和不足; 5)各专业所建立拟采用的总成的数模,不提供总布置人员; 6)总布置人员对新的数模进行分析,并提出可行性的建议; 7)对方案进行评审; 8)评审后对各总成进行修改或开发; 6.主要尺寸参数的确定

车架设计指南

上汽集团奇瑞汽车有限公司 奇瑞汽车有限公司 底盘部设计指南 编制: 审核: 批准:

上汽集团奇瑞汽车有限公司 1、架的主要功能: 车架是整个汽车的基体,汽车上绝大多数部件和总成都是通过车架来固定其位置的。如:发动机、传动系统、悬架、转向、驾驶室、货箱和有关操纵机构。车架的功用是支撑连接汽车的各零部件,并承受来自车内外的各种载荷。 2、车架的类型: 2.1 主要类型 目前,汽车车架的结构形式基本上有三种:边梁式车架、中梁式车架(或称脊骨式车架)和综合式车架。其中以边梁式车架应用最广。 边梁式车架由两根位于两边的纵梁和若干根横梁组成,用铆接法或焊接法将纵梁与横梁连接成坚固的刚性构架。通常用低合金钢板冲压而成,断面形状一般为槽形,也有的做成Z字形或箱形断面。其结构特点是便于安装驾驶室、车厢及一些特种装备和布置其它总成,有利于改装变型车和发展多品种汽车。被广泛采用在载货汽车和大多数的特种汽车上。近代轿车为了保证良好的整车性能,尽量降低中心和有利于前后悬架的布置,把结构需要放在第一位,兼顾车架加工工艺性,所以车架形状设计的比较复杂而实用。 中梁式车架只有一根位于中央贯穿前后的纵梁,因此亦称为脊骨式车架,中梁的断面可以做成管型或箱型。这种结构的车架有较大的扭转刚度。使车轮有较大的运动空间,便于布置等优点因此被采用在某些轿车和货车上。 综合式车架比较复杂,应用比较广,一般轿车上使用。 2.2车架的几种结构 车架主要有以下结构形式: 1.箱横梁和发动机支撑梁 横梁总成支撑发动机、水箱、保证车身的扭转刚度 发动机支撑梁和水箱横梁均有钢板冲压焊接而成,发动机支撑梁为封闭断面。 发动机支撑梁与车身连接处通常装有橡胶缓冲块。 材料:支撑梁上下体材料常采用为SAPH440其它BH340 表面处理为电泳。

车架设计指南

奇瑞汽车有限公司底盘部设计指南 编制: 审核: 批准:

1、架的主要功能: 车架是整个汽车的基体,汽车上绝大多数部件和总成都是通过车架来固定其位置的。如:发动机、传动系统、悬架、转向、驾驶室、货箱和有关操纵机构。车架的功用是支撑连接汽车的各零部件,并承受来自车内外的各种载荷。 2、车架的类型: 主要类型 目前,汽车车架的结构形式基本上有三种:边梁式车架、中梁式车架(或称脊骨式车架)和综合式车架。其中以边梁式车架应用最广。 边梁式车架由两根位于两边的纵梁和若干根横梁组成,用铆接法或焊接法将纵梁与横梁连接成坚固的刚性构架。通常用低合金钢板冲压而成,断面形状一般为槽形,也有的做成Z字形或箱形断面。其结构特点是便于安装驾驶室、车厢及一些特种装备和布置其它总成,有利于改装变型车和发展多品种汽车。被广泛采用在载货汽车和大多数的特种汽车上。近代轿车为了保证良好的整车性能,尽量降低中心和有利于前后悬架的布置,把结构需要放在第一位,兼顾车架加工工艺性,所以车架形状设计的比较复杂而实用。 中梁式车架只有一根位于中央贯穿前后的纵梁,因此亦称为脊骨式车架,中梁的断面可以做成管型或箱型。这种结构的车架有较大的扭转刚度。使车轮有较大的运动空间,便于布置等优点因此被采用在某些轿车和货车上。 综合式车架比较复杂,应用比较广,一般轿车上使用。 车架的几种结构 车架主要有以下结构形式: 1.箱横梁和发动机支撑梁 横梁总成支撑发动机、水箱、保证车身的扭转刚度 发动机支撑梁和水箱横梁均有钢板冲压焊接而成,发动机支撑梁为封闭断面。 发动机支撑梁与车身连接处通常装有橡胶缓冲块。

材料:支撑梁上下体材料常采用为SAPH440其它BH340 表面处理为电泳。 2.车架 副车架带控制臂总成承受前轴载荷、支撑车身、动力总成、转向机、前悬挂、制动器等 副车架、控制臂均为钢板冲压焊接而成为封闭断面。 控制臂与副车架连接处采用橡胶衬套,起到改善行驶性能和舒适性。 材料:副车架上下体材料为常采用SAPH370(370为抗拉强度)其它为SPHE、SPHC,表面处理为电泳 3、纵梁 发动机纵梁总成支撑动力总成 1、动机纵梁总成均由钢板冲压焊接而成,为封闭断面。

车架设计手册汇总

车架设计手册汇总 Company Document number:WUUT-WUUY-WBBGB-BWYTT-1982GT

车架设计手册1,范围 本手册适用于客车底盘非承载式及半承载式车架的设计。 2 引用标准 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标准的引用而成为本标准的条款。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的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标准,然而,鼓励根据本标准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标准。 GB1958-80 形状和位置公差检测规定 GB1184-80 形状和位置公差 GB3323-87 钢熔化焊对接接头射线照相焊缝质量分级 3 符号、代号、术语及其定义 车架:汽车承载的基体,支撑着发动机、离合器、变速器、转向器、非承载式(或半承载式)车身等所有簧上质量的有关机件,承受着传给它的各种力和力矩。 纵梁:车架总成中主要承载元件,也是车架中最大的加工件,其形状应力求简单。纵梁沿全长方向多取平直且断面不变或少变,以简化工艺。有时也采取中间断面高、两边较低来保 证纵梁各断面应力接近 横梁:横梁将左右纵梁连在一起,构成完整的车架总成,保证车架有足够的扭转刚度,限制其变形和降低某些部位的应力。有的横梁还需作为发动机、散热器以及悬架系统的紧固 点。 4 设计准则 应满足的安全、环保和其它法规要求及国际惯例 车架总成在正常使用条件下,纵梁等主要零件在使用期内不应有严重变形和开裂。 应满足的功能要求及应达到的性能要求 车架应有足够的弯曲刚度,以使装在其上的有关机构之间的相对位置在汽车行驶过程中保持不变并使车身的变形量最小;车架也应有足够的强度,以保证其有足够的可靠性和寿命, 设计输入、输出要求 设计输入为设计任务书及底盘总布置图; 设计输出为车架总成图及相关分总成及零件图。 设计过程的节点控制要求 车架总成要负责控制校核如下内容: 1)协调发动机及其附件在车架纵梁上的安装孔及牛腿安装孔; 2)横梁位置与底盘分总成(油箱、电瓶)及车身结构(前、中、后门、侧围立柱)的匹配; 3)协调制动管路、暖风管路、电线束、油路等管线在车架中的分布及穿线管; 4)校核底盘各总成间的运动干涉,相关总成的装缷空间(如缓速器、传动轴)。 5 布置要求

车架电泳线线技术要求

车架以及底盘小件以及薄板件电泳线技术要求 甲方(需方): 乙方(供方): 乙方向甲方提供车架、底盘小件以及薄板件电泳线设备 1 台(台套),由乙方进行设备的设计、制造、安装、调试,验收合格后一次性交付甲方使用。为确保项目质量,需满足如下要求: 一、技术要求 1、项目总体要求 1.1涂装工件名称:车架以及底盘小件以及薄板件; 1.2零件最大组挂尺寸:长12米*宽1.1米*高1.6米, 1.3最大重量:1500KG 1.4动力来源:电、压缩空气、天然气; 1.3生产纲领: 车架产量50000台/年,底盘小件和薄板件25000挂/年; 1.4工作制度: 工作制度:每年300天,每天工作20个小时,三班制; 生产节拍:4.8分钟/件 1.5工艺过程: 工艺温度:预脱脂、脱脂温度不低于45℃;磷化温度为35~45℃;电泳温度为28~32℃; 电泳烘干工件表面温度为180℃以上,其余工序常温。

(以上处理方式厂家可按照投标方的最优方案来制定)(每个工位有几个工作点根据工艺平面图确定) 1.6输送方式: 空中输送部分单独招标、地面输送包含在电泳线内 1.7作业点:每个工位有几个工作点根据工艺平面图确定 1.8厂房参数:210×18,厂房高度: 13米 1.9能源: 动力电: 380 V三相 50HZ 照明电: 220 V单相 50HZ 自来水:2~3 Kg/cm2(以实际情况为准) 压缩空气:5~6 Kg/cm2(以实际情况为准) 加热源:天然气 1.10有在著名工程机械单位或者汽车行业设计和建设大型阴极电泳涂装线的工程案例,且所承制的单个涂装线项目规模不小于1000万(出具合同证明); 2、项目内容 2.1项目工作流程 1)工件在上件点上件; 2)工件经前处理、电泳; 3)电泳后转挂至地面链,进入电泳烘房进行烘烤、强冷; 2.2分项工程

轻型货车车架设计讲解

汽车车身结构与设计 课程设计 题目轻型货车车架设计 班级M11车辆工程 姓名刘符利 学号 1121111015 指导教师智淑亚 2014年12

摘要 本设计课题是关于轻型载货汽车的车架设计。所设计的车架结构形式是前后等宽的边梁式车架,其中纵梁和横梁的截面形状都采用槽型,纵梁与横梁通过焊接连接。本说明书涉及了现阶段载货汽车技术的发展趋势,以及国内外载货汽车车架的发展状。 关键词:轻型货车、车架、设计

1 绪论 1.1概述 汽车车架是整个汽车的基体,是将汽车的主要总成和部件连接成汽车整体的金属构架,对于这种金属构架式车架,生产厂家在生产设计时应考虑结构合理,生产工艺规范,要采取一切切实可行的措施消除工艺缺陷,保证它在各种复杂的受力情况下不至于被破坏。 车架作为汽车的承载基体,为货车、中型及以下的客车、中高级和高级轿车所采用,支撑着发动机离合器、变速器、转向器、非承载式车身和货箱等所有簧上质量的有关机件,承受着传给它的各种力和力矩。为此,车架应有足够的弯曲刚度,以使装在其上的有关机构之间的相对位置在汽车行驶过程中保持不变并使车身的变形最小;车架也应有足够的强度,以保证其有足够的可靠性与寿命,纵梁等主要零件在使用期内不应有严重变形和开裂。车架刚度不足会引起振动和噪声,也使汽车的乘坐舒适性、操纵稳定性及某些机件的可靠性下降。 本说明书只是叙述非承载式车身结构形式中单独的车架系统。承载式汽车,前、后悬架装置,发动机及变速器等传动系部件施加的作用力均由车架承受,所以,车架总成的刚性、强度及振动特性等几乎完全决定了车辆整体的强度、刚度和振动特性。设计时在确保车架总成性能的同时,还应对车架性能和匹配性进行认真的研究。车架结构很多都是用电弧焊焊接而成,容易产生焊接变形。在设计方面对精度有要求的部位不得出现集中焊接,或者从部件结构方面下工夫,尽量确保各个总成的精度。另外,与其他焊接方法相对比,采用电弧焊的话,后端部容易出现比较大的缺口,出现应力集中现象。所以,应对接头位置和焊接端部进行处理。 车架受力状态极为复杂。汽车静止时,它在悬架系统的支撑下,承受着汽车各部件及载荷的重力,引起纵梁的弯曲和偏心扭转。如汽车所处的路面不平,车架还将呈现整体扭转。汽车行驶时,载荷和汽车各部件的自身质量及其工作载荷(如驱动力、制动力和转向力等)将使车架各部件承受着不同方向、不同程度和随机变化的动载荷,车架的弯曲、偏心扭转和整体扭转将更严重,同时还会出现侧弯、菱形倾向,以及各种弯曲和扭转振动。同时,有些装置件还可能使车架产生较大的装置载荷。 随着计算机技术的发展,在产品开发阶段,对车架静应力、刚度、振动模态以至动应力和碰撞安全等已可进行有限元分析,对其轻量化、使用寿命,以及振

悬置设计指南

1 发动机悬置系统的设计指南

1.1 悬置系统的设计意义及目标简介 现代汽车发动机无一不是采用弹性支承安装的,这在汽车行业称之为“悬置”,在力学及振动工程中则是个隔振问题。如果不用中间弹性元件而直接将发动机刚性地固紧在汽车车架(底盘)上,则当汽车在不平坦的路面上行驶时将导致机身由于车架的变形、冲击而损坏;而当汽车在平坦光滑的路面上行使时来自发动机的振动将导致车架、车身产生令人厌恶的结构噪声。此外弹性悬置还能补偿在发动机安装及运动过程中由车架变形导致的相对位置的不精确。 由此可知,悬置系统的设计目标值: 1) 能在所有工况下承受动、静载荷,并使发动机总成在所有方向上的位移处于可接受的范围内,不与底盘上的其它零部件发生干涉; 2) 能充分地隔离由发动机产生的振动向车架及驾驶室的传递,降低振动噪声; 3) 能充分地隔离由于地面不平产生的通过悬置而传向发动机的振动,降低振动噪声; 4) 保证发动机机体与飞轮壳的连接弯矩不超过发动机厂家的允许值。

1.2 悬置系统的布置方式选择 每个隔振器(悬置系统)不论其结构形状如何都可以看作由三个相互垂直的弹簧组成,按照这三个弹簧的刚度轴线和参考坐标轴线间的相对位置关系,悬置系统弹性支承的布置可以有常见的三种不同方式: 1) 平置式。这是常用的、传统的布置方式,其特征是布局简单、安装容易。在这种布置方式中,每个弹性支承的三个相互垂直的刚度轴各自对应地平行于所选取的参考坐标轴。 2) 斜置式。这是一种目前汽车发动机中用得最多的布置方式。在这种布置方式中,每个弹性支承的三个相互垂直的刚度轴相对于参考坐标轴的布置是:除一个轴平行于参考坐标外,其他两个轴分别与参考坐标轴有一夹角。一般斜置式的弹性支承都是成对地对称布置于垂向纵剖面的两侧,但每对之间的夹角可以不同,坐标位置也可任意。这种布置方式的最大优点是:它既有较强的横向刚度,又有足够的横摇柔度,因此特别适用于象汽车发动机这样既要求有较大的横向稳定性,又要求有较低的横摇固有频率以隔离由不均匀扭矩引起的横摇振动。此外,它还可以通过斜置角度、布置位置以及隔振器两个方向上的刚度比等适当配合来达到横向——横摇解耦的目的,这是平置式较难做到的。 3) 会聚式。这种布置方式的特点是弹性支承的所有隔振器的主要刚度轴均会聚相交于同一点。除了有良好的稳定性外它最大的优点是可以通过调节倾斜角度和布置坐标的关系来获得六种完全独立的

汽车设计-车身前副车架安装点设计规范模板

汽车设计- 车身前副车架安装点设计规范模板XXXX发布

1 范围 本规范规定了车身前副车架安装点设计要点及其判断标准等。 本规范适用于新开发的M1类和N1类汽车车身前副车架安装点设计。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 11566-2009 乘用车外部凸出物》 《GB/T19234-2003 乘用车尺寸代码》 《GB/T 709-2006 热轧钢板和钢带的尺寸、外形、重量及允许偏差》 《GB/T 710-2008 优质碳素结构钢热轧薄钢板和钢带》 《GB/T4780-2000 汽车车身术语》 《整车车身设计公差与装配尺寸链分析》 《螺栓连接的装配质量控制》 3 术语和定义 3.1 车身结构 3.1.1车身结构是各个零件的安装载体。 3.2 副车架 3.2.1副车架最早的应用原因是可以降低发动机舱传递到驾驶室的振动和噪音。副车架与车身的连接点就如同发动机悬置一样。通常一个副车架总成需要由四个悬置点与车身连接,这样既能保证其连接刚度,又能有很好的震动隔绝效果。副车架能分5级减小震动的传入,对副车架来说,在性能上主要目的是减小路面震动的传入,以及提高悬挂系统的连接刚度,因此装有副车架的车驾驶起来会感觉底盘非常扎实,非常紧凑。而副车架悬置软硬度的设定也面临着像悬挂调校一样的一个不可规避的矛盾。所以工程师们在设计和匹配副车架时通常会针对车型的定位和用途选择合适刚度的橡胶衬垫。由于来自发动机和悬挂的一部分震动会先到达副车架然后再传到车身,经过副车架的衰减后振动噪声会有明显改善。副车架发展到今天,可以简化多车型的研发步骤。这是因为悬挂、稳定杆、转向机等底盘零件都可以预先安装在一起,形成一个所谓的超级模块,然后再一起安装到车身上。 3.3前副车架安装点 3.3.1前副车架安装点指安装在车身的安装孔中心线与安装面下平面交点的位置(XYZ 坐标)及装配孔公称尺寸。 4 车身前副车架安装点技术要求 4.1车身安装硬点要求公差控制在±1.5mm范围内; 4.2前副车架与车身安装平面间的平度要求控制在±0.5mm范围内; 4.3车身安装硬点所采用的带法兰面的螺母或者螺纹管要求能够承受的扭矩≥160N.m; 4.4车身前副车架安装点强度由CAE部门依据安装点所选材料及车辆工况分析确定; 4.5车身前副车架安装点刚度要求达到5000N/mm—10000N/mm。 5 车身前副车架安装点设计要点

车架轻量化设计

摘要 本田节能赛车车架是赛车的重要组成部分,车架承载着赛车所有的零部件及总成。赛车在进行比赛时,来自赛道的全部载荷将传递给车架,所以强度、刚度在车架的设计、制作过程中扮演着重要角色。利用 solidworks 软件平台对赛车车架进行三维建模,结合有限元原理,在计算机上运用 ANSYS软件组建基于管状单元的车架分析模型,并且对其进行简化;运用有限元分析软件对车架结构进行满载工况下进行下进行强度刚度分析,得到车架结构,并通过试验验证建立的车架结构有限元模型是正确的;利用有限元分析结果,改进车架结构设计,在确保其强度、刚度的前提条件下,减少车架材料的使用,降低车架结构的质量;最后,运用有限元分析软件对改进优化后的最新的车架结构分析,结果显示车架结构改进设计是合理的、安全的,满足设计要求。 关键词:车架;轻量化;优化;仿真 ABSTRACT Honda energy-saving car frame is an important part of the car frame, car carrying all parts and assemblies. The car in the game, all of the load from the track will be passed to the frame, so the strength and stiffness of the frame design, in the production process plays an important role. Three dimensional modeling of car frame using SolidWorks software platform, combined with the principle of finite element method, using the ANSYS software in the computer analysis model on the formation of tubular frame based on the element, and it is simplified; using finite element analysis software of frame structure under the condition of full load stiffness strength analysis, get the frame structure, frame finite element the structure model and verify the correctness; using the finite element analysis results, the improved frame structure design,in order to ensure the strength and stiffness of the premise, to reduce the use of frame materials, reduce the quality of the frame structure; finally, by the analysis of the frame structure of the latest improved finite element analysis software, the results show that the frame structure design is reasonable and safe, meet the requirements of design. Key Words:Frame;lightweight;optimization;Simulation 1 绪论 1.1 背景 当前能源危机已经越来越显现,而与之同时汽车的节能减排已经成为了社会热点问 题之一。 现如今世界石油消耗量逐年增加,全球从1970年的23亿吨提升到了2006年的35亿 吨。虽然从我们得知的消息—所探明的石油储量一直在递增。但以现阶段原油的消耗速度来看,到 21 世纪中叶的时候,地球石油资源就会接近枯竭,这已成为我们不得不面对的一个现实性问题。海外的许多发达国家在 20 世纪中期的时候就已开始进行了战略调整,他们那时已经意识到凭借传统石化资源类似推动经济增长的这种模式已经走到了尽头,我们需要寻求一种新的能源来解决未来这种可

汽车车架设计指南

目录 第三章车架 1 车架的主要功能 (3) 2 车架的类型 (3) 2.1 主要类型 (3) 2.2 车架的主要结构件 (4) 3 车架的功能设计要求 (8) 4 车架的设计和计算 (8) 4.1 车架的主要载荷 (8) 4.2 车架的主要设计内容 (9) 4.3 车架的设计计算举例 (10) 5 车架的工艺介绍 (12) 5.1 副车架的制造 (12) 5.2 总成检验 (13) 5.3 质量保证 (13) 5.4 生产技术新动向 (13) 6 车架常用材料的选择 (14)

第三章车架

1 车架的主要功能 车架是整个汽车的基体,汽车上绝大多数部件和总成都是通过车架来固定其位置的。如:发动机、传动系统、悬架、转向、驾驶室、货箱和有关操纵机构。车架的功用是支撑连接汽车的各零部件,并承受来自车内外的各种载荷,是整改底盘的骨架。 2 车架的类型 2.1 主要类型 目前,汽车车架的结构形式基本上有三种:边梁式车架、中梁式车架(或称脊骨式车架)和综合式车架。其中以边梁式车架应用最广。 边梁式车架由两根位于两边的纵梁和若干根横梁组成,用铆接法或焊接法将纵梁与横梁连接成坚固的刚性构架。下图的车架就属于此类型,如下图1。通常用低合金钢板冲压而成,断面形状一般为槽形,也有的做成Z字形或箱形断面。其结构特点是便于安装驾驶室、车厢及一些特种装备和布置其它总成,有利于改装变型车和发展多品种汽车。被广泛采用在载货汽车,皮卡和大多数的越野汽车上。近代轿车为了保证良好的整车性能,尽量降低中心和有利于前后悬架的布置,把结构需要放在第一位,兼顾车架加工工艺性,所以车架形状设计的比较复杂而实用。 图1车架 中梁式车架只有一根位于中央贯穿前后的纵梁,因此亦称为脊骨式车架,中梁的断面可以做成管型或箱型。

悬架用减振器设计指南设计

悬架用减振器设计指南 一、功用、结构: 1、功用 减振器是产生阻尼力的主要元件,其作用是迅速衰减汽车的振动,改善汽车的行驶平顺性,增强车轮和地面的附着力.另外,减振器能够降低车身部分的动载荷,延长汽车的使用寿命.目前在汽车上广泛使用的减振器主要是筒式液力减振器,其结构可分为双筒式,单筒充气式和双筒充气式三种. 导向机构的作用是传递力和力矩,同时兼起导向作用.在汽车的行驶过程当中,能够控制车轮的运动轨迹。 汽车悬架系统中弹性元件的作用是使车辆在行驶时由于不平路面产生的 振动得到缓冲,减少车身的加速度从而减少有关零件的动负荷和动应力。如 果只有弹性元件,则汽车在受到一次冲击后振动会持续下去。但汽车是在连 续不平的路面上行驶的,由于连续不平产生的连续冲击必然使汽车振动加剧, 甚至发生共振,反而使车身的动负荷增加。所以悬架中的阻尼必须与弹性元 件特性相匹配。 2、产品结构定义 ①减振器总成一般由:防尘罩、油封、导向座、阀系、储油缸筒、工作缸筒、活塞杆构成。 ②奇瑞现有的减振器总成形式:

二、设计目的及要求: 1、相关术语 *减振器 利用液体在流经阻尼孔时孔壁与油液间的摩擦和液体分子间的摩擦形成对振动的阻尼力,将振动能量转化为热能,进而达到衰减汽车振动,改善汽车行驶平顺性,提高汽车的操纵性和稳定性的一种装置。 *阻尼特性 减振器在规定的行程和试验频率下,作相对简谐运动,其阻力(F)与位移(S)的关系为阻尼特性。在多种速度下所构成的曲线(F-S)称示功图。 *速度特性 减振器在规定的行程和试验频率下,作相对简谐运动,其阻力(F)与速度(V)的关系为速度特性。在多种速度下所构成的曲线(F-V)称速度特性图。 *温度特性 减振器在规定速度下,并在多种温度的条件下,所测得的阻力(F)随温度(t)的变化关系为温度特性。其所构成的曲线(F-t)称温度特性图。 *耐久特性 减振器在规定的工况下,在规定的运转次数后,其特性的变化称为耐久特性。 *气体反弹力 对于充气减振器,活塞杆从最大极限长度位置下压到减振器行程中心时,气体作用于活塞杆上的力为气体反弹力。 *摩擦力

车架结构设计-0

大学生方程式赛车车架结构设计 1、方程式赛车车架结构综述 1.1 方程式赛车车架的功用与要求 1.1.1 车架的功用 大学生方程式赛车车架作为赛车的承载基本是赛车的主要承载构件,其功用是支撑车身各主要总成的安装机体,同时承受这些总成的重力以及其传给车架的各种力和力矩,因此,车架应有足够的弯曲强度,以使装在其上的有关机构之间的相对位置在汽车行驶过程中保持不变并使车身变形量较小:车架也应有足够的强度,以保证其具有足够的可靠性和寿命,车架主要零件在使用期内不应有严重变形或者开裂。同时在保证强度、刚度的前提下车架的自身质量应尽可能小,以较少整车质量从被动安全性考虑车架应具有吸收撞击能力的特点,此外,车架设计时,还要考虑大学生方程式赛车技术规范中的要求。 1.1.2车架的要求 (1) 车架应满足中国大学生方程式汽车大赛车规则(2016)的要求。 1) 方程式赛车车架应有足够的强度,保证赛车在比赛期间的转弯、制动等各种工况下赛车的零部件不会因受力过大而失效。 2) 保证赛车车架的刚度,包括扭转刚度和抗弯刚度,车架保证赛车正常使用。另一方面,车架具有一定的柔度,即但车架弯曲扰度(扭转刚度)不宜过大,避免变形过大影响车架上总成的正常配合和各零部件的过早损坏。 3) 车架的整体质量应尽可能的小,有效的降低赛车的整备质量,同时结构简单,便于制造。 4) 赛车还需要适合从第5 百分位的女性到第95 百分位的男性车手驾驶。 5) 车架要有一定的韧性。 (2) 方程式赛车车架的结构设计要求 1) 赛车的车架被主环和前环分成三部分。 2) 从侧视图来看,主环斜撑在主环侧倾的一边,在下端通过三角形结构回到主环底部,从而提高车架的稳定性。前环斜撑延伸到脚部之前,保护脚部。 3) 车架的最前端是前隔板,设计为平面结构,能够吸能缓冲的结构,纵向安装在平而中部,一起保护脚部和腿部。

车架的改造与副车架的设计

车架的改装 主车架是汽车底盘上各总成及专用工作装置安装的基础,改装时受到的影响最大,因此,要特别引起注意。 主车架是受载荷很大的部件,除承受整车静载荷外,还要受到车辆行驶时的动载荷,为了保持主车架的强度和刚度,原则上不允许在主车架纵梁上钻孔和焊接,应尽量使用车架上原有的孔。如果安装专用设备或其它附件,不得不在车架上钻孔或焊接时.应避免在高应力区钻孔或焊接。主车架纵梁的高应力区在轴距之间纵梁的下冀面和后悬的上冀面处。因为这些部位纵梁应力较大,钻孔容易产生应力集中。 对于主车架纵梁高应力区以外的其余地方需要钻孔或焊接时,应注意以下事项: 1)尽量减小孔径,增加孔间距离,对钻孔的位置和孔径规范,应满足图和表的要求。 主车架钻孔的孔径和孔间 距 2)在纵梁翼面高应力区外的其它部位钻孔,只能在中心处钻一个孔,如图所示。 3)在纵梁的边、角区域亦禁止钻孔或焊接,所示的区域即为不允许钻孔和焊接加的部位。因为在这些部位进行钻孔或焊接,极易引起车架早期开裂。 主车架纵梁禁止钻孔区主车架纵梁禁止焊接区 4)严禁将车架纵梁或横梁的男面加工成缺口形状。 本课题中由于主车架与副车架之间的连接选用止推连接板形式,故主车架不用考虑钻孔,只需考虑焊接的位置得当。 主车架的加长设计 因专用汽车法布置的需要,对主车架有时要进行加长。例如厢式零担货物运输车和轻泡货物运输车,若用普通汽车底盘改装.则需要将轴距加大,改装长货厢来提高运输效率,此时要将车架在其中部断开后再加长。也有将车架后悬部分加长的改装设计。 车架加长部分应尽量采用与原车架纵梁尺寸规格一样、性能相同的材料。车架的加长部分与车架的连接一般采用焊接。首先在纵梁腹板处,按与纵梁轴线成夹角45。或90。的方向把纵梁断开,然后把切口断面加工成坡口形状,如图3-4所示。最后将加部分与车架纵梁对接起来。为了获得v型焊缝对接接头的最佳强度,防止焊缝起点出现焊接缺陷,应朱用引弧焊法或退弧焊法。焊接时应根据纵梁的材料选择合适的焊条型号、直径及焊接

车架受力分析基础

车架受力分析基础 一、对车架整车的受力要求 二、车架的受力情况具体分析 三、车架的结构分析 1.车架的基本结构形式 2.车架宽度的确定 3.纵梁的形式、主参数的选择 4.车架的横梁及结构形式 5.车架的连接方式及特点 6.载货车辆采用铆接车架的优点 四、车架的计算 1.简单强度计算分析 2.简单刚度计算分析 3.CAE综合分析 五、附表 2000年7月1日

一、整车对车架的要求 车架是整车各总成的安装基体,对它有以下要求: 1.有足够的强度。要求受复杂的各种载荷而不破坏。要有足够的疲劳强度,在大修里程内不发生疲劳破坏。 2.要有足够的弯曲刚度。保证整车在复杂的受力条件下,固定在车架上的各总成不会因车架的变形而早期损坏或失去正常工作能力。 3.要有足够的扭转刚度。当汽车行使在不平的路面上时,为了保证汽车对路面不平度的适应性,提高汽车的平顺性和通过能力,要求车架具有合适的扭转刚度。对载货汽车,具体要求如下:3.1车架前端到驾驶室后围这一段车架的扭转刚度较高,因为这一段装有前悬架和方向机,如刚度弱而使车架产生扭转变形,势必会影响转向几何特性而导致操纵稳定性变坏。对独立悬架的车型这一点很重要。 3.2包括后悬架在内的车架后部一段的扭转刚度也应较高,防止由于车架产生变形而影响轴转向,侧倾稳定性等。 3.3驾驶室后围到驾驶室前吊耳以前部分车架的刚度应低一些,前后的刚度较高,而大部分的变形都集中在车架中部,还可防止因应力集中而造成局部损坏现象。 4.尽量减轻质量,按等强度要求设计。 二、车架的受力情况分析 1.垂直静载荷: 车身、车架的自重、装在车架上个总成的载重和有效载荷(乘员和货物),该载荷使车架产生弯曲变形。 2.对称垂直动载荷: 车辆在水平道路上高速行使时产生,其值取决于垂直静载荷和加速度,使车架产生弯曲变形。 3.斜对称动载荷 在不平道路上行使时产生的。前后车轮不在同一平面上,车架和车身一起歪斜,使车架发生扭转变形。其大小与道路情况,车身、车架及车架的刚度有关。 4.其它载荷 4.1汽车加速和减速时,轴荷重新分配引起垂直载荷。 4.2汽车转弯时产生的侧向力。 4.3一前轮撞在凸包上,车架水平方向上产生箭切变形。 4.4装在车架上总成(方向机、发动机、减振器)产生的作用反力。 4.5载荷作用线不通过纵梁的弯曲中心(油箱、悬架)而使纵梁产生局部受扭。 因此车架的受力是一复杂的空间力系,纵梁和横梁截面形状和连接的多变多样,使车架的受载更复杂化。车架CAE分析时一轮悬空这种极限工况,即解除一个车轮的约束,分析车架弯扭组合情况下的最大应力。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