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生产要素分配的客观依据

按生产要素分配的客观依据
按生产要素分配的客观依据

按生产要素分配的客观依据

有人认为,按生产要素分配的理论依据源于马克思曾经批判过的斯密的“三位一体”公式,即资本创造利息、土地创造地租、劳动创造工资的理论,进而推断按生产要素分配的政策偏离了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我认为,这种观点是片面的。因为只要我们认真体味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中关于所有制与分配的关系、关于所分配的产品的使用价值创造和价值的形成过程,就不难发现马克思早就为按生产要素分配提供了客观的依据。

首先,从整个社会的生产与分配的关系来看,生产要素的所有制关系是按生产要素分配的基础。马克思在《哥达纲领批判》中指出:“消费资料的任何一种分配,都不过是生产条件本身分配的结果”(《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9卷第23页)。这里所说的生产条件本身的分配,是指物质的生产条件(自然资源、生产资料)和人身生产条件(劳动力)的归属,也就是各种生产要素的所有制关系。这就是说,所有制关系与分配关系之间是因果关系,他们是相互依存、相辅

相成的。一方面,所有制关系是形成分配关系的基础。有了所有制关系,即生产要素的分配关系,产品的分配关系也就自然被确定了。生产资料所有权归资本家,资本家必然凭借这种所有权取得利润;劳动力所有权归劳动者,劳动者必然凭借这种所有权取得工资。可见,分配关系是由所有制关系决定的。另一方面,分配关系又是所有制关系的实现。对财产的所有者来说,他之所以要拥有财产,目的是为了得到与这种财产所有权相对应的分配权,也就是要获得一定的所有权收益。马克思在论证剩余价值理论时,并没有否认资本主义条件下新创造的价值要在利润和工资之间进行分配,也没有否认利润要在各类资本之间进行分配,而是认为这种分配恰恰是资本主义所有制关系作用的必然结果。即使在批判“三位一体”公式时,马克思批判的也并不是它现象上所具有的价值分配形式,而是批判古典经济学家错误地把分配的表面现象当成了价值形式的本质。

其次,从创造使用价值的源泉来看,各种生产要素在物质财富生产中的贡献大小也应该是收入分配的客观依据。既然分配是由生产决

定的,分配的对象是一定的使用价值,即物质财富。那么,分配的依据就应该是在创造这些价值的过程中发挥了不可缺少的作用的各种生产要素。这就是说,收入分配的形式应与生产要素在物质财富创造中所做出的贡献相对应而存在。马克思曾经援引英国古典经济学家威廉?配第的一个著名论断:“土地是财富之母,劳动是财富之父”,指

出劳动并不是它所生产的使用价值即物质财富的唯一源泉。马克思在批判拉萨尔的“不折不扣”的劳动所得观点时,也曾指出:“劳动不是一切财富的源泉。自然界和劳动一样也是使用价值的源泉”《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卷第5页)。可见,社会物质财富的创造是各种生产要素综合作用的结果,资本、土地和劳动一样,都是创造物质财富过程中不可缺少的因素,都是物质财富的生产源泉,离开了其中任何一项,物质财富的创造都是不可能的。既然各种生产要素对物质财富的创造都作出了各自的贡献,那么,各种生产要素的报酬,即各种生产要素所有者的收入分配就应该以各种生产要素的贡献大小为依据。

再次,从产品的价值形成来看,价值决定于社会必要劳动时间这

一客观规定也为按生产要素分配提供了理论依据。马克思认为:决定

商品价值的是社会必要劳动时间,而社会必要劳动时间是指“在现有

的社会正常的生产条件下,在社会平均的熟练程度和劳动强度下制造

某种使用价值所需要的劳动时间”《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3卷第53页)。显然,这种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包含着两方面的条件:一是客观的自然物质条件,即现时某一生产部门内大多数生产者所拥有的生

产资料条件和技术装备水平;二是主观的人身生产条件,即劳动者平

均劳动熟练程度和劳动强度。这就是说,生产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

是由一定的物质生产条件和人身劳动条件结合在一起的产物。不仅如此,这种社会必要劳动时间还要随着劳动生产率的变化而变化。而劳

动生产率的变化,马克思认为主要取决于五个因素:一是劳动者的技

术熟练程度,二是科学技术的发展水平及其在生产中的应用程度,三

是生产过程的社会结合形式(包括分工协作、劳动组织、生产管理等),四是生产资料的质量和效能,五是自然条件的优劣。这五个因素依次

为劳动、科学技术、经营管理、资本和土地等各种要素,它们中的任

何一个因素的变化都会引起劳动生产率的变化。可见马克思阐述的价

值决定于社会必要劳动时间这一客观规定,本身就肯定了各种生产要

素在价值形成中所起的作用,进而为按生产要素分配提供了理论依据。

试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按生产要素分配的依据

论文关键词: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按生产要素分配;劳动价值论;三位一体公式

论文摘要: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按生产要素分配的理论依据是“‘三个有利于”标准,其现实依据是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各种客现经济条件。那种认为实行按要素分配是时传统劳动价伎论突破的观.或认为实行按要素分配是照极“三位一体会式”否定劳动价值论的观.点以及按要素分配是依据使用价值论的观点,都是不成立的。

党的十五大报告提出,要把按劳分配与按生产要素分配结合起来,允许和鼓励资本、技术等生产要素参与收益分配。这是我党对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的重大发展。按生产要素分配原则的提出和贯彻执行,对于完善我国社会主义分配制度、优化资源配置、调动各个方面、的积极性以促进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具有极其重大的意义。然而,能否自觉贯彻执行十五大制定的这一重大政策,关键在于对按要素分配的依据能否有一个正确的认识和理解。

生产要素是指进行社会生产经营活动所必须具备的因素和条件,如劳动、土地、资本、技术等。按要素分配是指按照进行物质资料生产时所投人的生产要素的多少进行收益分配的一种原则。按要素分配实质上是按生产要素的所有权分配,是要素所有权在经济上的实现形式。提起按生产要素分配,人们很自然地想到马克思曾批判过的“三位一体公式”,想到资本主义社会的分配方式口我们既然旗帜鲜明地坚持社会主义方向,坚定不移地走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为什么也要实行按要素分配?社会主义条件下的按生产要素分配与资本主义条件下的按生产要素分配有什么区别?对这些根本性问题的回答要求对按要素分配的依据作出正确的揭示。

实行按要素分配是党中央依据我国社会主义经济实际作出的重大战略决策。我国的实际是什么?最大的实际是还处于并在相当长时期内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初级阶段的社会主义是不发达的社会主义。这种不发达,在生产力发展上,表现为总体水平落后,地区发展极不平衡;在所有制结构上,表现为长期实行以公有制为主体的多种所有制形式并存,所有制实现形式,特别是公有制实现形式要多样化;在经济运行方式上,要实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在诸多方面呈现出来的特征以及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要求在收人分配上实行按劳分配与按生产要素分配相结合,允许并鼓励资本、技术等生产要素参与收益分配。

马克思主义认为,一定社会的分配方式取决于该社会的生产力状况及由生产力水平所决定的所有制结构。各个不同的经济主体之所以把生产要素据为己有,决不是单纯地显示其归属关系,而是为了获取满足自身需要的物质利益,即凭借生产要素的所有权或占有权获取经济收益。如果没有得到实现。生产要素的所有者或占有者不仅可以直接利用生产要素进行生产经营活动以获取收益,而且还可以把生产要素委托或转让给他人生产经营,自己凭借单纯的所有权或占有权获取收益。实行按生产要素分配,有利于调动城乡居民及个体经济、私营经济、外资经济、集体经济等众多投资者的积极性,将社会有限的分散的生产要素充分利用起来发展生产,优化资源配置,形成新的生产力。同时,在全民所有制内部,国家代表全体

人民拥有生产资料的所有权,需要凭借所有权获取收益以维护全民的整体利益;企业依其具体的经营权和经营状况,也必须获得一定的经济利益,否则便不利于企业增强活力。

按生产要素分配是市场经济条件下国民收人的基本分配原则,也是市场经济的分配规律。在市场经济条件下,生产条件的分配采取市场配置的方式,与之相适应的产品的分配也必然采取市场分配方式。所谓市场分配方式,就是市场经济的价值分配方式,具体表现为按生产要素分配方式。进行产品或劳务的生产,首先要有生产条件的分配。各生产要素都要作为商品从市场上购买,然后被使用、消耗,在生产经营过程中各自发挥其作用,最后形成产品,再把商品拿到市场上出卖实现其价值。所实现的产品总价值表现为C. Vm,其中C用来补偿生产资料的耗费,V用来支付工资,m按生产要素的所有权分给所有者,具体表现为利润、利息、地租等形式。只要市场经济存在,只要生产要素采取市场配置方式,那么国民收人的分配就必须采取按生产要素分配方式。然而,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与资本主义市场经济各自有着不同的特征一样,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的按生产要素分配与资本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的按生产要素分配也有着诸多不同。一是所有制基础不同。前者建立在以公有制为主体的基础之上,后者建立在私有制基础之上。二是参与分配的主体不同。前者的主体是代表全民利益的国家和公有制经济单位,后者的主体是私人资本家及其集团。三是体现的关系不同。前者体现了国家、集体和个人三者根本利益一致的关系,后者体现了资本家无偿占有工人剩余劳动的剥削关系。四是分配对象不同。前者是对剩余产品价值的分配、必要产品的价值主要是贯彻按劳分配原则。在全社会整体分配格局中、按劳分配占主体地位,按要素分配处于从属地位。后者是对整个国民收人的分配,并且,按资分配占主体地位。五是分配的结果不同。前者有助于逐步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后者则造成贫富两极分化。尽管两者有种种不同,但有一点是共同的,这就是分配的对象都是劳动创造出来的价值,都是所有权在经济利益上的实现。

实行按劳分配与按生产要素分配相结合,能够提高要素使用和资源配置的效率,促进社会生产力更加迅速地向前发展。实行按劳分配能有效调动劳动者劳动的积极性,但光有人的积极性还不够,只有把人的因素和物的因素结合在一起,才能形成现实的生产力。在贯彻按劳分配的同时,实行按生产要素分配,使劳动贡献领得工资,投人资本取得利息、利润,提供土地收取租金、企业家获得经营收人,贡献技术、信息、房产等要素的所有者分别取得相应的报酬或收益,这无疑能在提高劳动者积极性的同时,鼓励资本积累,促使土地使用的节约以及经营管理水平的提高,刺激技术和信息商品化及其水平和质量的提高,引导稀缺资源合理流动和优化配置,提高资源使用和配置效率,使人尽其才,物尽其用,从而促进社会生产力的迅速发展。

在对按要素分配依据的认识上,下述观点是难以成立的。

一种观点认为,“对传统劳动价值论的突破为按生产要素分配奠定了理论基础。”这种观点认为,在当代科学技术迅猛发展,生产自动化程度不断提高的情况下,传统理论的结论用于解释现实情况已经遇到了明显的困难,急需新的拓展。经过理论界的不懈努力,已有许多新的突破。这主要表现在:活劳动并不是创造价值的唯一源泉,物化劳动同样创造新价值,这种物化劳动创造性物化劳动。创造性物化劳动如机器、设备、图纸、软件、生产经营体制等、它们的最大特点就是具有新颖性、先进性、独创性等功能,因而能参与价值增值过程二既然创造性物化劳动的各种要素也参与价值和剩余价值的创造,那么按生产要素分配也就是理所当然的了。

对此,我们在《东岳论丛》1997年第3期《价值的创造与分配》一文中就指出其错误在于:(1)混淆了前后两个劳动过程和物化劳动与活劳动的作用。(2)混淆了产品价值的组成部分与新价值的创造。(3)把生产资料作为不变资本能够带来剩余价值当成生产资料能够创造

剩余价值。总之、价值的实体是劳动,劳动是人所特有的功能,只有人的活劳动才是价值的真正源泉。马克思主义的这一基本原理是任何人任何时候也改变不了的:

当今世界,科技的进步与提高极大地促进了生产力的发展,有力地证明了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著名论断,但它仍然没有改变生产资料在价值形成中的地位与作用,不能以此来否定科学的劳动价值论。其实,马克思正是在生产力迅速发展的基础上,通过对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深人分析,建立了科学的劳动价值论和剩余价值论。马克思指出:“劳动过程的技术条件大大革新了,过去个工人用件价值很少的工具只能加工比较少量的原料,现在l个工人用1台昂贵的机器就能加工一百倍的原料。一但是,这种变动只能改变不变资本和可变资本的量的关系,或者说,只改变总资本分为不变资本部分和可变资本部分的比例,而不影响不变资本和可变资本的区别。”u人们利用先进的生产资料(如电脑、软件等)可以创造或者获得更多的价值,是因为;操作先进设备的劳动是一种复杂劳动,在同样的时间内能够创造更多价值。(2)占有先进生产条件的生产者多获得的价值是由个别劳动与社会必要劳动的差额形成的。这些较多的价值除了来自部门劳动者创造的价值外,还有一部分是从资本有机构成低的生产部门转移过来的。可见,使用先进机器设备能获得超额剩余价值并不是机器设备本身创造价值和剩余价值,超额剩余价值的源泉仍然是劳动者的活劳动。正如马克思所说:”资本通过使用机器而生产的剩余价值,即剩余劳动—无论是绝对剩余劳动或是相对剩余劳动,并非来源于机器代替的劳动力,而是来源于机器使用的劳动力。

在按要素分配的讨论中所出现的“按要素贡献分配”论与上述观点相同,是直接违背科学劳动价值论的。我们认为,与其说除劳动以外的生产要素在价值创造中都作出了一定贡献,倒不如说这些要素分别给各自的所有者作出了“贡献”。

另一种观点认为、按要素分配源于“三位一体公式”,“鼓吹按要素分配就是承认各种生产要素都创造价值”、而“承认各生产要素创,实际上就是承认各生产要素的所有者都创造价值’叨,就是否定马克思的劳动价值论。这是不赞成按要素分配的一个有代表性的观点。三位一体公式是斯密教条进一步庸俗化的产物。资产阶级古典经济学家亚当·斯密一方面认为生产商品的劳动是商品价值的真实尺度,另一方面又认为“工资、利润和地租,是一切收人一切交换价值的三个根本源泉。”由此推而广之,他断言整个社会商品的价值只分为三种收人(工资、利润和地租),反过来三种收入又构成商品的价值。资产阶级庸俗经济学家萨伊则利用斯密教条进一步宣称资本主义社会“所有生产出来的价值,都是归因于劳动、资本和自然力这三者的作用和协力”,并推出了著名定理:“劳动一工资,土地—地租,资本—利润”。马克思讽刺地把这种分配理论称之为“三位一体公式”。三位一体公式的主要错误在于掩盖了资本主义制度下各种收入的真正源泉,抹杀了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历史性质。这个公式既从理论上否定了劳动价值论,又将资本主义生产过程当作一般的生产过程对待,从而混淆了价值创造与收入分配的关系。因此,马克思深刻指出:“这个公式是符合统治阶级的利益的,因为它宣布统治阶级的收人源泉具有自然的必要性和永恒的合理性,并把这个观点推崇为教条。可以说,三位一体公式是生产当事人(即职能资本家)意识的理论表现。其实,要使资本主义制度下各种收入与之源泉之间有一种内在联系,它必须在“资本—利息;土地所有权(即对土地的私有权,而且是现代的、与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相适应的土地私有权)—地租;雇佣劳动—工资的形式上才是成立的。

需要指出的是,马克思批判资产阶级庸俗经济学家炮制的三位一体公式,是为了揭去蒙在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上的自由、平等、合理的面纱,戳穿其残酷剥削的实质,并不排斥按生产要素分配。恰恰相反,马克思正是从劳动价值论出发,才推导出了按要素所有权分配的分配方式。

科学劳动价值论认为,虽然自然界和劳动都是使用价值的源泉,但唯有人的活劳动才是新价值的源泉。具体劳动创造使用价值,抽象劳动创造价值。商品价值由C十V十m构成。

当m被看作全部预付资本的产物时,即转化为利润P。由竞争造成的资本在不同部门之间自由转移的结果,形成了平均利润率,产生了平均利润,商品的价值随之转化为生产价格。社会产品的分配是:首先补偿生产中消耗的不变资本“C’,接着对新创造的价值V+rn进行分配。相当于劳动力价值“V”的部分归劳动者,剩下的“m”在各个剥削集团之间进行分配。在平均利润率形成之后,利润分成两部分:一部分是平均利润,另一部分是超额利润。平均利润归职能资本家所有,超额利润或以利息形式归货币所有者所有,或以地租的形式归土地所有者所有。本来商品的新价值都是雇佣工人的劳动创造的,但劳动者只获得相当于劳动力价值的工资,剩余价值却在资本主义各个剥削集团之间瓜分了。这就是资本主义社会按生产要素分配的本质。

以上分析说明,三位一体公式并不等于资本主义的分配方式。资产阶级庸俗经济学家编造的三位一体公式把资本主义生产方式装扮成“倒立着的世界”,马克思又把它“颠倒”过来,还这个方式以本来面目,说明资本主义的按生产要素分配实际上是按生产要素的所有权分配。

在社会主义条件下之所以也要实行按生产要素分配,是因为还存在按要素所有权分配的经济条件,符合“三个有利于”标准。但是,社会主义条件下的按要素分配决不是对资本主义按要素分配原封不动的移植,更不是照搬三位一体公式。不过,“贡献论”和“收人自创论”确有照抄照搬之嫌。

还有一种观点认为,“判断分配制度是否合理的依据是“使用价值论”。认为着眼于社会财富的创造来确定我们的分配原则是符合市场经济的发展要求的。按生产要素分配可以在马克思主义经济学中找到依据。马克思主义经济学从来不否定财富是由好几个因素创造的,并不是只有劳动才创造财富,马克思在当时创立他的劳动价值论的时候就明确意识到了价值和使用价值是两个不同的概念。这是赞成按要素分配最具代表性的观点。然而,这种观点也是值得商榷的。

诚然,马克思一向十分重视自然力和其他生产要素在商品生产过程中的重要作用,他曾明确指出:.‘劳动不是一切财富的源泉,自然力和劳动一样也是使用价值(而物质财富本身就是使用价值构成的)源泉。”他批评|“劳动是一切财富和一切文化的源泉”时指出:“这句话只是在它包含着劳动具备了相应对象和资料这层意思的时候才是正确的”。不应当“对那些唯一使这种说法有意义的条件避而不谈。”他肯定了威廉·配第的一句名言:“劳动是时富之父,土地是财富之母”。但是,构成使用价值源泉的自然物质和劳动这两个要素各自发挥着不同的作用。自然物或物化劳动,必须依靠活劳动的推动,才能发挥它的作用,改变自己的形式,成为一种新的使用价值。正如马克思所说:“作为生产资料进人新的操作的一切使用价值,也就丧失它的产品性质,只是作为活劳动的因素起作用。离开人的有创造性的活劳动,新的使用价值不会出现,社会财富不会增加。马克思之所以强调生产的物质条件,其要旨在于提醒人们要意识到现行社会生产条件的分配不合理,要想法改变这种不合理的生产关系和分配关系。

作为社会产品的分配,从表面上看是使用价值即财富的分配,从本质上看是对劳动新加进的价值的分配和占有。马克思明确指出,资本主义的分配关系是“新生产的总价值在不同生产要素的所有者中间进行分配的关系”,即“这个价值的一部分属于或归于劳动力的所有者,另一部分属于或归于资本的所有者,第三部分属于或归于土地所有权的占有者。”。商品是使用价值和价值的统一体,使用价值构成财富的物质内容,价值反映着一定社会生产关系的性质。分析社会分配间题,只讲使用价值的分配而不讲价值的分配,硬是把使用价值与价值分开,是不科学的,是说不清楚的。因此,这种根据经典作家关于自然和劳动都是使用价值源泉的论述从而认定使用价值是实行按要素分配的依据的观点,也是难以成立的。

按劳分配与按生产要素分配的关系

【摘要】公有制要求公平,从而实行按劳分配;而市场条件下要讲求经济效率,不得不按生产要素分配,提高效率。在社会主义条件下必须把二者有机结合起来,才能达到社会主义的目标——共同富裕。【关键词】按劳分配按生产要素分配公有制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一、按劳分配是社会主义公有制经济的基本分配原则

在社会主义社会,个人消费品实行按劳分配的原则,是马克思主义的一条基本原理。按劳分配的内容是:凡是有劳动能力的人,都应该尽自己的能力为社会劳动。社会以劳动作为分配个人消费品的尺度,按照劳动者提供的劳动数量和质量分配个人消费品,等量劳动获取等量报酬,多劳多得,少劳少得,不劳动者不得食。社会主义社会之所以能够实行按劳分配,是因为社会主义生产资料公有制的建立为实行按劳分配提供了前提条件,社会主义生产力的发展为实行按劳分配提供了物质条件。另外,在社会主义社会里,旧的社会分工还没有完全消失,劳动还存在着重大差别,同时劳动还是人们谋生的手段,这些是实行按劳分配的直接原因。按劳分配是人类历史上一种崭新的分配方式,是社会主义公有制在个人消费品上的实现形式,是人类分配关系的一场革命,具有划时代意义。邓小平在社会主义建设的新时期,继承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的按劳分配学说,反对平均主义,强调多劳多得,少劳少得。把国家、集体和个人利益结合起来,调动全体人民的积极性,发展社会主义社会的生产力。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我们必须探讨初级阶段市场经济条件下按劳分配的实现形式。马克思所讲的社会主义按劳分配的设想,是在社会统一占有生产资料和不存在商品货币关系的条件下实行的。而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与马克思设想的条件是有差距的。我们的公有制还不能在全社会范围内实现,公有制还有多种经济形式和实现形式。社会主义经济还是公有制基础上的商品经济,实行的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所以,我们实现按劳分配的原则,同马克思所设想的条件就有很多不同。当前按劳分配是我们现阶段的分配主体,但不是社会唯一的分配原则。我们虽坚持等量劳动领取等量消费品的原则,但还不可能在全社会的公有制经济范围内按统一标准实现,按劳分配还不能以每个劳动者的劳动时间为尺度。我们的按劳分配还必须借助于商品货币形式来实现,还不能象马克思设想的用劳动券去实现。因而,社会主义初级阶段,除实行按劳分配为主体以外,还要多种分配方式并存。

二、按生产要素分配是社会主义发展的重要条件

党的十七大报告指出,深化收入分配制度改革,要"健全劳动、资本、技术、管理等生产要素按贡献参与分配的制度"。这是在党的十六大报告提出的"确立劳动、资本、技术和管理等生产要素按贡献参与分配的原则"基础上的进一步发展。真正领会其中的深刻含义,对于我们从理论和实践的结合上正确把握收入分配制度(即按劳分配和按生产要素分配的关系)具有重要意义。第一,健全劳动、资本、技术、管理等生产要素按贡献参与分配的制度,是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分配原则的不断完善。人类社会的任何生产活动都离不开劳动力、资本、土地和技术等生产要素。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使用这些要素不是无偿的,对每一种要素都必须支付一定的报酬,这种报酬就形成各要素提供者的初次分配收入。所以,生产要素参与分配是市场经济的内在要求。1992年党的十四大确立了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改革方向,多种所有制结构决定了生产要素的多种所有制,在分配上也必须把按劳分配与按生产要素分配结合起来。在党的十四大提出收入分配要"以按劳分配为主体,其他分配方式为补充"的基础上,党的十四届三中全会进一步明确,"允许属于个人的资本等生产要素参与收益分配"。党的十五大提出,"允许和鼓励资本、技术等生产要素参与收益分配"。党的十六大强调,要"确立劳动、资本、技术和管理等生产要素按贡献参与分配的原则,完善

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党的十七大报告提出,"健全劳动、资本、技术、管理等生产要素按贡献参与分配的制度"。把各类生产要素按贡献参与分配由确立原则上升为健全制度,是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的收入分配制度的完善,是经济领域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促进国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的客观要求。第二,健全劳动、资本、技术、管理等生产要素按贡献参与分配的制度,是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客观要求。党的十四大确立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改革方向以来,随着所有制结构的变化,各类生产要素逐步开始以不同形式参与了分配。这些都从分配制度、分配方式上为充分发挥各类生产要素持有者发展生产力和创造社会财富的巨大作用提供了体制条件,客观上也提高了市场配置资源的效率。党的十七大报告在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总的部署中,提出了要从制度上更好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的要求。因此,大力发展各类生产要素市场,完善市场机制决定生产要素价格的制度,使生产要素按贡献参与分配的成熟做法进一步规范化,增强稳定性,在各个领域广泛应用,就会推动资源配置效益最大化成为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重要基础,焕发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强大生机和活力。第三,健全劳动、资本、技术、管理等生产要素按贡献参与分配的制度,是充分发挥科学技术作为第一生产力的作用、增强综合国力的必然要求。进入新世纪新阶段,如何应对新的科技革命的挑战是我们必须应对的重大课题。增强自主创新能力、推进科技进步已成为我国经济发展战略的核心。体制创新是科技创新的基础,必须从体制上特别是分配体制上为创新活动提供有利激励机制,生产要素尤其是技术和管理等要素按贡献参与分配的制度化就是其中的重要举措。第四,健全劳动、资本、技术、管理等生产要素按贡献参与分配的制度,是逐步形成合理的收入分配格局的客观要求。形成中等收入者占多数的收入分配格局,是理顺分配关系、促进社会稳定的需要,也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目标。扩大中等收入者比重,关键是要完善劳动、资本、技术、管理按贡献参与分配的制度,使劳动付出的多少、资本配置效率的高低、技术的先进程度、管理的优劣,能够根据统一市场经济规则,按照对价值形成的贡献大小,获得相应的收益分配。这样,那些劳动付出更多特别是掌握复杂劳动能力的人,掌握一定的资本和先进技术、先进管理经验的人,就会逐步进入中等收入行列,壮大中等收入者队伍,他们创造的社会财富也会大量增加,社会的稳定性也会进一步增强。由此可见,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除了按劳分配,还要按生产要素分配。什么是生产要素?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生产要素包括资本、劳动力、土地、技术和信息等。按生产要素分配就是指资本、劳动力、土地、技术、信息等生产要素的所有者,按其直接或间接投入生产、经营活动的数量和质量、或贡献率获取收益的分配方式。按生产要素参与分配的实质,是生产要素所有权在经济上的实现。对于生产要素的所有者来说,任何生产要素的投入,都会产生相应的收益索取权。如果不能收益,生产要素的所有者宁肯让他的要素闲置,也不会让人无偿使用。所以,生产要素的所有者投入生产要素就应该取得相应的收入。这是现代经济条件下,必须遵循的收入分配原则。随着我国所有制结构的调整,公有制经济实现形式的多样化以及生产要素市场的发展,按生产要素分配将越来越重要。为什么?因为市场经济是以市场作为资源配置的基础性手段,一切生产要素都要通过市场来配置,一切生产要素的使用都要遵循市场经济规律进行有偿使用。我们承认按生产要素分配的合法性,就是为了提高各种生产要素的使用效益。因为只有承认按生产要素分配的合法性,允许生产资料的所有者可以通过直接或间接的投入,从劳动创造的价值中分配到一定的收入,才能鼓励生产要素有效、合理的流动,得到优化配置,提高使用效率。因此党的十五大提出,在按劳分配为总体的前提下,把按劳分配和按生产要素分配结合起来,这是对我国现实分配状况的理论概括,这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必然要求,也是在分配理论上的重大突破。按劳分配是社会主义公有制经济的分配原则。按生产要素的分配是市场经济通行的分配规则,尽管分配的依据不同,但是,我们实行的是社会主义基本制度与市场经济结合在一起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为两种分配原则的结合提供了现实基础。按劳分配和按生产要素分配可以在社会主义市场条件下并行不悖。从全社会范围看,公有制经济内部主要实行按劳分配,非公有制经济则实行按生产要素分配;从公有制经济范围看,在劳动者同时拥有资本、技术等生产要素的场合,他即获得按劳分配收入,也取得生产要素分配收入。所以,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不能以按劳分配排斥按生产要素分配,也不能以按生产要素分配否定按劳分配及其在分配中的地位。要坚持以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制度。

3.按劳分配与按生产要素分配的关系

在我国现阶段,实行以按劳分配与按生产要素分配即以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具有客观必然性。由于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生产决定分配,生产力发展状况决定分配方式。所以,从生产力对生产关系的决定作用上看,实行以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制度的原因是:1、这是与我国现阶段生产力发展水平相适应的。2、这是由我国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所有制结构决定的。3、这是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客观要求。这种适应市场经济发展的分配体制,一方面所有者凭借生产要素投入得到的收入被承认,能激励所有者更多地投入的积极性;另一方面还可激励生产要素使用者对经济资源的节约。因为在市场经济中,生产要素被看作是商品,买入生产要素都必须按照市场购买价格支付一定的报酬和代价,这样,就可以形成投入和产生的高效率,促进循环经济的发展。

论生产要素按贡献参与分配与居民收入差距(上)

摘要:生产要素按贡献参与分配的理论依据在于生产要素的所有制(产权)关系,我国现阶段实行生产要素按贡献参与分配是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内在要求,这一分配方式会对居民个人收入差距带来影响。因此在社会主义条件下,应处理好效率与公平的关系,避免收入差距过大。

关键词:生产要素收入分配收入差距对策措施

随着分配制度改革的不断深化,生产要素按贡献参与分配在中国大陆得以有效的实施,并得到党的一系列重要文件的确认。生产要素按贡献参与分配的理论依据是什么?对居民的收入分配会带来什么影响?为何我国现阶段要实行这一分配方式?这些问题理论界尚有不同的见解,本文拟就此谈一谈粗浅的认识。

一、生产要素按贡献分配的理论依据

18世纪末,资产阶级经济学家萨伊从他的效用理论引申出生产三要素论,认为“生产出来的价值,都是归因于劳动、资本和自然力这三者的作用和协力,……除这些外,没有其他因素能生产价值或能扩大人类的财富”,并由此得出劳动得工资、资本得利润、土地得地租的“三位一体”分配公式。对此,马克思进行了深入的批判:

首先,“三位一体”公式掩盖了资本主义制度下各种收入的真正源泉。马克思指出:“三位一体”公式把各种收入的源泉之间发生联系的社会形式抽掉了。每一个源泉都把它的产物当作是它生产出来的东西,直接和它发生联系。这样,利息、地租、工资等就好像是分别由资本、土地、劳动本身直接生产出来的。这就把资本主义制度下各种收入的真正源泉,即生产过程所创造的价值掩盖起来了。其次,“三位一体”公式抹煞了资本主义经济关系的历史

性质。马克思指出:在这个公式中,雇佣劳动被当作一切社会劳动的共同形式,生产资料和土地也都不以任何社会形式为转移的物质生产条件,与劳动合而为一了。这样,一切劳动都表现为雇佣劳动,生产资料本身就天然的是资本,土地会天然地转化为土地所有权。这些劳动条件“在资本主义生产过程中获得的、为一定的历史时代所决定的社会性质,也就成了它们自然的、可以说是永恒的、作为生产过程的要素天生就有的物质性质了。””从而抹煞了资本主义生产的历史性质。最后,“三位一体”公式颠倒了资本主义经济的本质关系。马克思进一步揭示了“三位一体”公式错误的认识论根源——仅仅停留在表面现象上,不去研究经济关系的内在本质。马克思认为,把劳动条件的社会性质歪曲为自然的物质性质,也就把人和人的关系颠倒成为物和物的关系。这种颠倒所产生的拜物教在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中越发厉害地发展起来。于是,由资本主义生产关系所决定的不同收入分配就被当成物质自身带来的。“三位一体”公式就是根据这些被颠倒了的资本主义经济的本质与现象关系制造出来的。

显然,马克思对“三位一体”公式的批判,在于批判资产阶级经济学家的价值源泉问题,即三要素共同创造价值的观点,以及纯粹为资本主义辩护,掩盖资本主义剥削的事实。在马克思看来,生产劳动是创造价值的唯一源泉,非劳动要素作为价值生产的条件,不参与价值创造。然而,值得注意的是,马克思并没有否定在资本主义条件下劳动要素和非劳动要素均参与价值分配这一客观事实,并阐述了这一事实产生与存在的历史必然性和经济条件。

既然马克思深入批判萨伊的“三位一体”公式,否认非劳动要素创造价值,为什么他还肯定非劳动要素在资本主义历史条件下参与收入分配呢?因为在马克思那里,价值的创造与价值的分配是两码事。正如他在分析“劳动—工资”这一公式时所说的:“就劳动形成价值,并体现为商品价值来说,它和这个价值在不同范畴之间的分配无关。”决定分配方式的是生产方式,是生产资料的所有制关系决定分配关系。马克思认为,生产要素的背面不仅表现为分配关系和分配方式,而且分配的结构完全决定于生产的结构。在形式上,参与生产的一定形式决定分配的特定形式,决定参与分配的形式。从消费资料的分配与生产条件的关系来看,消费资料的任何一种分配,都不过是生产条件本身分配的结果。而生产条件的分配,则表现生产方式本身的性质。马克思多次强调:“一定的分配形式是以生产条件的一定的社会性质和生产当事人之间的一定的社会关系为前提的。因此,一定的分配关系只是历史规定的生产关系的表现。”而生产关系的基础是生产资料所有制,说到底是生产资料所有制决定人们在生产中的地位和相互关系,进而决定了他们之间的分配方式和分配关系。就资本主义的分配关系而言,生产资料的资本家所有制是该社会生产关系的基础,其基本特征是资本家拥有物质生产资料,劳动者只有人身的生产要素,即劳动力。资本家按等价交换的原则购买了劳动力、获得其使用权之后,便驱使劳动力与自己拥有的物质资料相结合,进行生产经营。整个生产过程纯粹是资本家所拥有的或所购买的生产要素的结合过程,过程的结果也自然归资本家所有。这种产品的归属关系是公平合理的,因为产品无非是资本家拥有的物质资料与所购买来的劳动力共同作用的结果,而资本家在购买劳动力时已经对劳动力的所有者付出了等价,符合商品经济的社会规范和所有权规律。当然,直接生产过程中的资本家所得到的也不是产品的全部,其中必要产品部分必须以工资形式支付给工人。他是剩余产品的第一个拥有者,但并不是全部剩余产品的最终所有者。由于他还与货币资本家发生借贷关系,与土地所有者存在着租赁关系,货币资本家、土地所有者也必然会凭借其货币所有权和土地所有权参与剩余产品的瓜分。可见,在资本主义社会中,物质的生产以资本和地产的形式掌握在资本家和土地所有者手中,而人民大众则只有人身的生产要素——劳动力。这些生产要素都是生产过程不可或缺的,而它们又分别为不同的所有者所拥有,于是便会产生不同的所有者如资本家、土地所有者、劳动者等参与消费资料分配的情况。

生产方式决定分配方式,生产资料所有制关系决定分配关系的原理,不仅适用于资本主义社会,也适用于其他社会,正如马克思明确指出的:“凡是社会上一部分人享有生产资料

垄断权的地方,劳动者,无论是自由的或不自由的,都必须在维持自身生活所必需的劳动时间以外,追加超额的劳动时间来为生产资料的所有者生产生活资料”。马克思这一从不同社会制度总结出来的基本原理至今并没有过时。不仅适用于分析当代资本主义社会的收入分配,也是研究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收入分配的理论依据之一。

有些人主张把生产要素参与分配的理论依据归结为要素在财富创造中的作用。认为劳动不是财富的唯一源泉,财富的创造是各种生产要素综合作用的结果。离开了各种生产要素在生产过程中所起的作用,消费品的分配便成为无源之水、无本之木。他们还援引了马克思的有关论述加以证明。的确,马克思在《资本论》关于财富生产的论述中,曾引用了英国古典经济学家威廉·配第的一句名言并加以肯定——土地是财富之母,劳动是财富之父。在《哥达纲领批判》中他又再次重申:“劳动不是一切财富的源泉。自然界和劳动一样也是使用价值(而物质财富本来就是由使用价值构成的!)的源泉”。然而,我们认为,马克思的这些论述是关于财富的生产问题,不能作为分配的理论依据。倘若不是这样,势必会颠倒经济过程的本质与现象,把生产关系所决定的收入分配关系颠倒为物与物的关系,把不同的收入分配当成物质要素自身带来的。这不又回到“三位一体”公式上去了吗?综合马克思的分配理论来看,如同价值创造与价值分配是两码事一样,财富的创造与财富的分配也是不能等同的。既不能用财富的创造去规范财富的分配,也不能用财富的分配来解释财富的源泉。财富创造出来后如何分配?只能按生产要素的所有权进行分配。在资本主义社会中,工人凭劳动力所有权取得工资,资本家以资本所有权取得利润,土地所有者以土地所有权取得地租。马克思在说明土地所有者为什么能参与分配时,就明确提出是土地所有权所致:因为土地所有者阶级既不劳动,又不直接剥削工人,甚至不能像生息资本家那样可以找一些道义上的理由,他的作用在于转移剩余价值。

总之,生产要素按贡献参与分配的理论依据是要素的所有权关系或者产权关系。人们的不同物质利益的获得只是相应的一定所有制关系的实现。“劳动力的、资本的和土地的所有权,就是商品这些不同价值组成部分所以会分别属于各自的所有者并把这些价值组成部分转化为他们的收入的原因”。

二、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实施按生产要素分配的必然性

生产要素按贡献参与分配是我国以市场为导向的经济体制改革实践中的经验总结。把它作为我国当前的一种收入分配方式加以实施,不是人们主观意志的产物,而是我国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内在要求和必然趋势。

首先,生产要素按贡献参与分配是与市场经济相适应的分配方式。这一分配方式,其实质就是不同的生产要素所有者依据其所有权参与收入分配。市场经济的最基本前提是,一切产品,包括各种生产要素都是商品。这些生产要素通过市场交易后,便为要素购买者提供一定时间的使用价值,相应地,要素的所有者就会根据有偿转让的原则从购买者那里获得要素的价格——工资、利息、地租等。价格的高低与其他商品一样,由市场机制决定。也正是这些生产要素的市场价格构成要素所有者的收入。例如资本所有者得到利息,土地所有者得到地租,劳动力所有者得到工资等等。而要素所有者的这些收入,本质上就是各种要素所有权在经济上的实现形式。所以,只要生产要素成为商品,作为其前提条件的要素所有权,必然会按照等价交换的原则实现生产要素的价格,于是便形成了生产要素按贡献参与分配这一收入分配的形式。可见,生产要素按贡献参与分配是市场经济带来的,是与市场经济相适应的收入分配方式。

其次,生产要素按贡献参与分配是市场经济优化资源配置的客观要求。市场经济的基本特征就是市场对资源配置起基础性作用,社会资源的配置通过市场机制来调节。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企业生产所需要的各种生产要素,只能在要素市场上通过市场机制的作用进行配置,而生产出来的产品,其价值也只能通过市场机制的作用来实现,进而通过相应的分配方式实

现各要素所有者的经济利益。市场对生产要素的配置,主要是通过供求机制、竞争机制以及风险机制的作用来调节的。这三大机制共同作用于要素价格,进而由市场这只“看不见的手”来调节生产要素的优化配置。例如,作为资本、土地和劳动力等要素商品,其价格的高低只能受制于竞争机制和风险机制的作用,由市场供求关系决定。由此决定的要素价格如同“晴雨表”,直接反映着资源的稀缺程度,从而一方面引导着要素所有者对要素投入的数量与质量,另一方面引导着要素购买者的投资方向和投资规模,形成各种要素的组合比例。就这样,要素的市场价格及其变动,引导着资源的流向;市场机制的作用,调节着资源的优化配置。与此同时,生产要素市场价格的高低,也直接影响着各有关方面的收入分配。它不仅关系到要素所有者凭借其所有权取得收益的多寡,而且关系到各个相关的利益主体之间利益分配的比例。显然,这里资源或要素的配置机制与收入分配机制是交融在一起的。生产要素按贡献参与分配,既是市场经济条件下收入分配的方式,又是市场优化配置资源的反映。

最后,生产要素按贡献参与分配是我国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现实需要。随着以市场为导向的经济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化,市场在我国资源配置中所起的作用不断增大。生产要素按贡献参与分配作为我国现阶段收入分配的一种方式,与按劳分配相结合,取得了明显的成效。其一,基本经济制度中所有制结构的多元化。我国改革开放以来,所有制结构已经由原来的单一结构,转变为现在的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成分经济共同发展的新格局。而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形式共同发展的所有制结构,决定了分配也必须作相应的变革,即再也不能实行单一的按劳分配制度了,而必须实行以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实现收入分配方式的多元化。例如,由于非公有制经济的存在,需要实行按要素分配的方式;在混合所有制形式中,不同的要素所有者也需要实现其产权收益。其二,社会主义经济建设中生产要素来源的多渠道化。我国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由于原有的物质基础薄弱,加上工作中的失误,在发展经济、解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力之间的矛盾时,不可避免地要遇到种种困难,尤其是苦于资本、技术等生产要素的短缺。因此,在加快经济建设过程中,必然要充分利用国内和国外两种资源,多层次、多渠道地筹集资本、技术等生产要素。而资本、技术等生产要素的使用“没有免费的午餐”,它们参与了生产过程,其所有者也必然要参与对生产过程结果的分配,即获得相应的利润或利息作为回报。其三,生产过程中最重要的要素——劳动呈现复杂化。随着科学技术在生产过程中的广泛应用,企业的生产工艺、生产流程呈现复杂化的趋势,与此相应的,复杂劳动在生产过程中所发挥的作用也愈来愈重要。尤其是科技劳动、管理劳动对财富的生产和价值的创造起着倍增的乘数效应,对企业的发展和竞争力的提升起着决定性的作用。而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劳动者的劳动力产权归个人所有。这些复杂劳动的培养和造就是一个长期的过程,需要花费大量的教育投资,对于这些投资者同样需要回报,因此,科技劳动者、管理劳动者凭借其拥有的复杂劳动力所有权参与收入分配,也是市场经济的内在要求和效率原则。其四,让创造社会财富的源泉充分涌流的需要。生产要素按贡献参与分配形成了产权主体多元化体制下调动人们积极性的激励机制。由于各个要素所有者的收入分配与其所投入的要素的数量和质量密切相关。高收入是对要素的高投入和高素质的回报,反过来,高收入又会刺激要素所有者进一步提高要素的素质、加大要素的投入。于是必然导致整个社会生产要素的素质不断提高,生产要素的投入不断增加,要素所有者的收入不断增多,从而有力地促进国民经济的增长和综合收入的提高。可见,生产要素按贡献参与分配所形成的激励机制,可以充分调动各种生产要素所有者的积极性,将尽可能多的人力、物力、财力投入到生产经营领域中去,人尽其才,物尽其用;可以“放手让一切劳动、知识、技术、管理和资本的活力竞相进发,让一切创造社会财富的源泉充分涌流,以造福于人民”。

需要指出的是,目前我国实行的生产要素按贡献参与分配与萨伊的“三位一体”公式有着本质的区别。前者以马克思的劳动价值论为基础,坚持价值由活劳动创造,价值创造与价

值分配是不同的两回事,其分配的依据是要素的所有权;而后者则否认劳动价值论,声称劳动、资本、土地共同创造价值,把价值创造与价值分配的关系混为一谈,其分配的依据就是要素本身所创造的价值。

收入差距、分配关系及其政策匹配

摘要:经济活动是人类一切活动的基础,人们在经济活动中所形成的利益关系是人类社会的本质关系;不同经济主体之间的利益差异和矛盾,决定了制度的演进和变革。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收入分配政策经过一系列调整,在彻底打破平均主义大锅饭的同时也出现了利益关系的失衡;分配不公现已成为我国一切宏观经济问题的渊薮。只有加大政府对收入分配的调节力度,才能拉动国内最终需求,实现社会经济的健康发展。

关键词:分配关系,收入差距,效率公平

马克思经济学和西方经济学从不同的视角、沿不同的路径对利益问题进行了研究,但二者一致认为,经济活动是人类一切活动的基础,人们从事经济活动是为了实现自身的经济利益,人们在社会经济活动中形成的所有关系都反映了他们之间的利益关系。因此,利益关系是人类社会的本质关系。不同经济主体之间的利益差异导致利益矛盾和冲突的产生,并推动制度变革,人类社会的变迁正是这种矛盾运动的结果。没有利益和谐就没有社会和谐。

一、分配关系对经济发展的制约

当前,我国收入差距的不断扩大滋生了种种经济社会问题,分配不公已成为我国一切宏观经济问题的渊薮。

(一)分配关系决定有效需求

马克思认为,由资本主义生产关系决定的不公正的收入分配,不仅加剧了社会利益冲突,而且还进一步导致社会消费需求不足和经济危机的爆发。因为资本主义社会的消费主体是雇佣工人,工资总额是社会总消费能力的决定性因素。这种社会消费力既不是取决于绝对生产力,也不是取决于绝对的消费力,而是取决于以对抗性的分配关系为基础的消费力。这种分配关系使社会上大多数人的消费缩小到只能在相当狭小的界限以内变动的最低限度。凯恩斯也说,资本主义经济大危机缺乏效率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收入分配不均。收入分配不均导致有效需求不足,居民消费需求不足,消费品市场供过于求;企业投资需求不足,投资品市场供过于求;市场供过于求,企业被迫缩减生产,减少就业岗位,于是产生非自愿失业现象。琼·罗宾逊还指出,在资本主义经济增长过程中,收入分配不公将导致社会的有效需求不足,使经济陷入衰退。2008年美国金融危机造成的全球经济衰退就是资本主义分配关系长期失衡引发的。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最显著的变化就是收入分配从平均主义盛行到收入差距拉大。目前全国基尼系数最低估计为0.4左右(国家统计局),最高估计为0.5左右(南开大学)。低收入群体逐步扩大,国内消费长期乏力,经济增长不得不越来越依赖于出口。我国进出口总额从1978年的206亿美元发展到2008年的25616亿美元,30年增长了124倍。与此同时,外贸依存度也由1978年的9.74%提高到2008年的58%。这一指标在此前的2004年和2005年最高峰值时曾一度高达70%(程恩富、尹栾玉,2009)。过度依赖对外贸易对于大国经济是极不安全的,2008年美国金融危机对我国经济产生强烈冲击,其根本原因就是在目前的分配体制下,投资的较大一部分不能在国内转化为消费。

(二)分配关系影响产业结构升级

产业结构升级是指经济在更高的层面上寻求新的增长点,没有产业结构升级,经济发展就不会有质的飞跃,而产业结构升级有赖于需求结构升级。需求旺盛的产业会有较快的发展,需求不足的产业将会萎缩。而居民需求结构又是由分配关系决定的。美国的工业革命之所以迅速且成功,很大程度上归因于农业部门的收入在部门内分配较平均。如果最初工人工资水

平过低,导致他们购买不起工业制成品,那么工业部门就不可能获得突飞猛进的发展。由此看来,收入分配公平与否是一国摆脱发展陷阱的重要条件。当前我国低收入人群的收入水平无法与经济发展的速度相匹配,他们的消费能力受到制约,消费欲望无法得到满足,一些低附加值的产品始终存在市场需求,一些落后的产能无法通过自发的消费升级被淘汰,第三产业的发展也因市场容量的限制而受到制约。可以说,我国的收入差距已经钳制了产业结构升级的步伐。

(三)分配关系关乎技术创新

收入水平决定消费者的偏好,这种层级偏好使特定商品的需求水平受到收入分配格局的影响。因此,分配关系直接影响到企业创新产品的销路和企业创新的活力。企业投入多少资源进行创新,取决于创新的回报率有多高。由于企业创新活动所转化出的产品一般具有较高的附加值,因此,产品在开始推向市场时价格都比较高昂,只有少数富人购买。而由于边际效用递减规律的作用,导致边际消费倾向递减,富人的消费需求不能给创新者带来应有的回报。只有当大多数人的收入水平不断提高,能够购买起这种创新产品的人群达到一定规模的时候,创新活动才会获得更多的回报,创新行为才能得到激励。我国当前的收入分配格局已经抑制了创新产品需求的增长速度,收入过于向资本和政府倾斜,劳动收入所占比重偏低,广大低收入群体的消费力难以提升,进而使创新者的回报率难以提高,导致创新动力不足,创新行为减少。有关数据显示,2008年上半年城乡人均可支配收入为8065元,同比增长14.4%,扣除价格因素实际增长6.3%。而从税收情况来看,2007年全国税收合计增长31.3%,2008年上半年同比增长30.5%(李义平,2009)。低收入家庭的消费率高达90%以上,如果分配格局不改变,社会公共服务、社会保障不到位,有限的劳动收入难以增加对创新产品的需求,进而抑制创新行为。而当前的创新行为会影响未来的创新活动。因此,当前的收入差距也会影响未来的技术创新,从而影响经济的长期发展。

二、分配关系严重失衡的现状透视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收入分配政策进行了一系列调整,尤其是从1992年党的十四大报告提出“以按劳分配为主体,其他分配方式为补充,兼顾公平与效率”,到1997年党的十五大提出把按劳分配和按生产要素分配结合起来,标志着我国效率优先型按劳分配制度体系的形成。在这一分配原则的指导下,平均主义大锅饭倾向被打破了,但与此同时也导致分配关系失衡。

(一)城乡收入差距近年来呈现不断扩大趋势

统计数据显示,我国城镇人均可支配收入与农村人均纯收入相比,1985年是1.9倍,到2004年已达到3.2倍。农业部称,2009年农民增收难度进一步增大,2008年城乡居民收入比由上年的3.33:1扩大为3.36:1,绝对差距首次超过1万元。近5年来,农民收入虽然增长很快,5年人均累计增收2000多元,但增长速度仍然落后于城镇居民,致使城乡居民收入比逐年扩大。而从世界各国的经济发展来看,城乡差距都是在不断缩小的。

(二)区域之间的收入差距拉大

在不同地区,由于自然资源禀赋、政策偏好或制度安排不同,使不同地区的人们利用各种条件获取利益的机会和能力出现差异性,从而导致不同地区的居民之间形成收入差距。统计数据表明,2007年我国西部地区居民可支配收入占东部地区的比例,在城镇为66.6%,在农村则为51.72%,西部地区农民可支配收入几乎仅为东部地区的一半。2008年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最高的地区上海(26690元)与最低的地区甘肃(11010元)居民年收入差距为15680元,其收入之比为2.4:1。

(三)不同行业之间职工收入差距过大

在经济转型过程中,不同行业拥有了不同的市场力量和获取利益的能力,因此不同行业之间的效益和职工收入差距迅速拉大。据入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统计,目前,电力、电信、

金融、保险、烟草等行业职工的平均工资是其他行业职工平均工资的2-3倍,如果再加上工资外收入和职工福利待遇的差异,实际收入差距可能在5-10倍(王仁贵,2009),形成了“能力强不如入对行”的局面。

(四)弱势群体与强势群体之间贫富差距日益扩大

占有大量社会资源的强势利益群体凭借其掌控的各种资源优势,根据自身的利益诉求左右政治决策和公共政策;而拥有大量人口的弱势利益群体由于其“权利贫困”,在经济转型中处于不利地位,既无法分享改革开放和经济增长的成果,又必须承担改革的成本。这种权力分配格局使我国近几年的经济转型呈现出贫富差距日益扩大的趋势。

三、处理“效率”与“公平”关系的偏误的症因探讨

从1992年党的十四大提出“以按劳分配为主体,其他分配方式为补充,兼顾公平与效率”的分配原则,到1997年党的十五大提出把按劳分配和按生产要素分配结合起来,我国“效率优先、兼顾公平”的分配原则形成。这一分配原则在消除由于片面理解按劳分配理论而出现的平均主义思想和实践倾向上发挥了积极作用,但同时也带来了一些负面影响。实践中出现了仅以效率的高低作为评判标准的现象。在财富积累过程中出现了不公正、不合理的现象,社会成员之间的收入差距迅速扩大。据此,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提出要“更加注重社会公平,加大调节收入分配的力度”,党的十七大又提出“初次分配和再分配都要处理好效率和公平的关系,再分配更加注重公平”。虽然政策由“兼顾公平”逐步转向“更加注重公平”,但由于一段时期以来受效率优先型政策导向的影响,在某些决策或执行部门中,对于公平原则贯彻落实得不具体、不到位,实践中有意无意地仍向效率倾斜。

(一)片面强调效率优先

在经济学中,效率有两个层次的含义:从微观上看指投入与产出或成本与收益之间的比例关系;从宏观上看指经济运行过程中资源的有效配置。效率源于公平,只有公平竞争、公平分配,才能充分调动各方面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促进效率的提高;同时效率又是实现更加公平的手段,只有提高效率,实现生产要素的优化配置,以较少的投入实现又好又快的产出,才能为最终实现公平分配创造雄厚的物质基础。这既是马克思主义公平、效率统一观,也是经济社会发展的事实。但是,自1992年以来,为了打破我国分配领域长期存在的平均主义大锅饭倾向,分配中采取了片面强调效率优先的政策主张。“效率优先,兼顾公平”的政策宣传虽然为一部分人先富起来奠定了思想基础,对于打破平均主义倾向发挥了积极作用,但这并不意味着它是社会主义的分配规律,它不过是按劳分配规律在特定历史条件下产生的特殊现象,它在发挥积极作用的同时也带来了一些社会负效应。政策说“兼顾公平”,但在具体操作过程中却往往是“不顾公平”,严重削弱了改革的公正性,导致效率与公平双缺失。在初次分配中各生产要素参与分配的比例不合理,劳动报酬所占比重偏低,劳动收入并不真正能够体现其贡献多少:一方面,我国工人的劳动生产率不断提高,中国产品在国际上具有越来越强大的竞争力;另一方面,工人的实际工资并没有与其同比例提高,尽管我国企业以劳动密集型为主,但资本却获取了绝大部分收益。这种资本过于强势的分配关系导致“人对物的支配的人力产权客观本质或规律”,“被彻底异化为物对人的支配的社会经济规律”。这不仅使劳动者的积极性下降具有历史必然性,也使生产资料垄断者的经济活动不可避免地带有历史局限性,进而使经济与社会运行的应有效率难以发挥。“效率优先”的主张割裂了公平与效率的辩证关系,片面强调效率一方,是一种形而上学的观点。其实,在经济发展过程中,公平和效率从来都是一致的,不存在谁优先、谁落后,谁主要、谁次要的问题。在追求高效率的同时绝对不能背离公平正义、共同富裕这一社会主义终极目标。

(二)公平原则贯彻落实不到位

“公平就其社会意义而言,它是一切社会规范的灵魂,是一切舆论载体的核心,是一切

思想政治工作的道义基础,是一切效率的社会依托,是一切抑扬社会效能的杠杆,是一切捍卫社会利益的法庭”。有史以来,公平一直是人类孜孜以求的崇高目标,“人类社会发展的历史就是一部追求公平的史诗:从原始社会到奴隶社会,到封建社会,再到资本主义社会和社会主义社会,始作俑者都是不公平。”自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以来,我国分配政策一再强调公平,但是居民收入差距却在继续拉大。究其根本原因在于某些决策部门或执行部门在实践中对于公平原则贯彻落实得不具体、不到位,没有致力于健全市场机制和维护法律的尊严,对于劳动贡献的大小也没有科学、合理的衡量标准,具体决策中没有切实渗透对弱势群体的关怀,没有对基于力量博弈的市场所潜含的不公正进行纠正。一些企业主在生产活动中廉价而大量地使用了原本属于全体人民的资源,同时又由于其严重的外部负效应而产生了大量的社会成本,攫取了高额利润而并没有承担其应该承担的那些成本;在资产归全民所有的企业和国家控股企业中,全部产品价值是由劳动工人创造的,而企业负责人却参照私营企业分配劳动报酬,处于企业最高层的管理人员的收入往往是普通员工的几百倍;一些垄断国有企业长期获得垄断高额利润却较少向国家分红,公众则长期负担着垄断的社会成本;以户籍制度为核心的二元经济体制和农村公共设施的匮乏,直接拉开了城乡居民在收入和享受公共服务方面的差距。从收入分配公平与否来看,收入是一连串的事情,包含起点、过程、结果整个流程,其中起点和过程的公平相对于结果的公平更加重要,如果起点、过程不公平会直接导致结果不公平。我国经济转型期出现的各种利益冲突,在很大程度上就是由起点和过程中权利、机会分配不均造成的。因此,要化解当前的利益冲突,就必须做到使人人共享权力和规则,让每一个社会成员都具有平等地参与市场竞争和获取收入的机会、权利。机会和权利平等不仅是社会公平正义的重要体现,也是市场经济的内在要求,只有当每一个经济主体都能平等地参与市场竞争时,才能实现资源最优配置。“效率优先,兼顾公平”的策略是针对我国传统体制下的结果平等优先的分配弊端提出的,有其时代性和历史合理性。但目前结果不平等已经成为较严峻的经济社会问题,分配策略必须根据发展变化了的形势及时进行调整,要从注重打破平均主义大锅饭转变到注重获取财富的起点、过程的公正性、合法性上来。

四、切实贯彻合理的收入分配政策的对策选择

我国收入分配政策虽然经由“兼顾公平”逐步转向“更加注重公平”,但是,由于一段时期以来效率优先型的政策导向使初次分配中公平长期被忽视,二次分配对于公平又兼顾不到位。因此,政府需要在今后的工作中弥补其不足,矫正“兼顾公平”的分配政策产生的负效应,加快现行分配政策的贯彻与落实,加大调节收入分配的力度,努力缓解地区之间、社会成员之间收入差距过大的趋势,切实保证公平的实现。

(一)规范初次分配秩序

初次分配的公平是整个社会分配公平的基础,政府在初次分配领域要充分发挥其职能,堵塞初次分配的不合理漏洞,确立机会均等、平等竞争的机制和环境。我国居民收入差距不断扩大,在很大程度上是由于人们对公共财富和公共产品的占有和使用的机会不平等造成的,而腐败和垄断是机会不平等的主要表现。目前我国国民收入的一部分变成了灰色收入,“寻租性腐败、地下经济腐败、公共投资与公共支出性腐败所造成的各类经济损失,平均每年占GDP的13.2%~16.8%”(晏扬,2009)。一些高收入就是通过不公平竞争或非法手段获取的,不仅不能对效率增长起推动作用,相反会使人们产生不满情绪,降低工作热情,抑制创造力的发挥,使效率增长后继乏力。我国尚处在体制转型时期,市场机制不健全,市场规则的形成大大落后于市场化的进程,使得现行的许多政策没有得到真正的贯彻落实。因此,要纠正当前的分配扭曲问题,必须从源头上抓起,进一步深化经济体制改革,打破行业垄断,治理市场的无序和混乱,建立以法律为根本保障的市场经济秩序,实现在公平基础上的高效率。

(二)提高劳动报酬在要素收入分配中的比例

古典主义后期穆勒就指出,经济学以及经济学家在不同时期所面临的任务是不同的,在世界上的落后地区,经济上增加生产是重要的;而在进步国家中,所需要的是一种较好的分配制度。在我国物质资料已经较为丰富的今天,社会福利的改进需要转移到分配这一层面上来。多年来我国分配政策的偏误,造成初次分配中资本和某些要素所得偏高,劳动报酬所得偏低。1978-2006年的28年间,我国GDP年均增长9.7%,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和农民人均纯收入年均增长仅7%(刑京锁,2009)。国民收入分配过于向政府和企业利润倾斜。“资本收益约占我国GDP的40%,,而劳动工资收入仅占21%;相反,西方发达国家的工资收入一般占到GDP的50%以上,高的甚至达到60%。再如,日本在经济快速增长时期,其工资的增长速度比美国快70%,到1980年已与美国持平,这一段路程大概用了30年的时间。然而,尽管从1978年到2004年,中国经济也高速增长了近30年,但工资却只有美国的1/20、日本的1/24。”马克思在分析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的形成时曾经指出,资本家一方面提高剩余价值率,一方面尽可能地压低工人的工资,但他们没有想到工人既是生产者,又是消费者,当生产了大量的商品,而消费者的消费能力又有限时,相对过剩的危机爆发了。马克思所讲的虽然是资本主义的情况,但实际上揭示了任何市场经济的一般规律。因此,在我国经济转型过程中,要扭转不合理的经济增长结构,使消费需求成为经济增长的第一推动力量,必须增加劳动收入在初次分配中所占比例。

(三)增强税收调控职能

通过税收对收入分配进行有效调控,是当今许多国家防止贫富差距过大的成功经验。调节居民收入的各税种中,调节能力最强的是个人所得税,其次是财产类税种。然而我国个税的征收标准、征收办法以及最终效果,并没有很好地实现缩小收入差距、体现社会公平的基本目标。国家统计局公布2009年上半年城镇人均收入为2400元,如此看来,2000元起征的个人所得税几乎成了人头税。而强势群体的收入、财产不透明,往往可以有效地避税和逃税,使得个税调节收入差距的功能大大被削弱。目前个人所得税在我国税收总额中所占的比重还不到7%,占GDP的比重仅为1%左右,这一比重不仅远低于发达国家,而且也低于许多发展中国家。我国增值税比重大大高于所得税比重,而且个税属分类所得税,不是综合所得税,以个人而不是以家庭为单位征收,不能体现个人经济负担的不同,这也显失公平。因此,个人所得税应把高收入群体列为重点税控对象,建立个人收入与纳税档案,加强对收入来源监管,对偷税漏税加大惩罚力度。此外,还要在进一步完善个人所得税的基础上,适时开征遗产税等税种,加大对财富的调节力度。

(四)建立完善的社会保障体系

我国居民收入差距过大问题的出现与我国再分配中社会保障体系不完善密切相关,目前社会保障覆盖不均,保障程度低,保障资金缺口大。政府要努力健全以社会保险、社会救助、社会福利、社会慈善为主要内容的社会保障体系,逐步建立全国统一的、均匀覆盖所有社会成员的社会保障制度。当前要突出解决好医疗、失业和养老保障问题,特别要建立和完善对弱势群体的社会保障制度,在政策落实中切实渗透对弱势者的关怀,以纠正基于力量博弈的市场竞争所潜含的不公平。此外还要加大社会救助和社会福利投入,保证保障性收入分配及时到位。

2008年美国爆发的波及全球的金融危机再一次警示:收入分配问题绝不仅仅是个公平与否的问题,它更是一个国家经济能否持续、平稳、较快发展的问题。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为了规避外来危机,收入分配有必要向劳动者和弱势群体转移,以拉动国内最终需求,这既是实现国民经济均衡发展的基本前提,也是保证宏观经济健康运行的重要条件。

试论按生产要素分配理论的必要性及其现实意义

【论文摘要】按生产要素分配符合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必然要求。把按劳分配和按生产要素分配结合起来,这对于丰富、完善社会主义分配制度,促进经济的发展必将起着积极的推动作用。

按生产要素分配是在党的十四届三中全会上第一次提出的.标志着我国分配制度改革触及新的领域。党的十五大对此又有重大突破:一是提出分配制度改革要把“按劳分配制度与按要素分配制度结合起来:二是提出允许和鼓励资本.技术等生产要素参与收益分配”。******在党的十五大报告中指出.坚持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制度把按劳分配和按生产要素分配结合起来.允许和鼓励资本.技术等生产要素参与收益分配从而提出了社会主义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新的分配理论。这对于丰富、充实.完善社会主义分配制度促进经济的发展必将起着积极的推动作用。

一、按生产要素分配并没有否定马克思主义劳动价值论

马克思主义劳动价值论的核心在于揭示了人类的抽象劳动是创造商品价值的源泉和实体。马克思从商品的两个因素即使用价值和价值出发,创造性地提出了劳动的二重性学说.从而科学地揭示了两种财富的源泉。一种是使用价值财富.其创造的源泉包括具体劳动与物质资源两个方面另一种是价值财富.即体现一定生产关系的价值财富,其源泉和实体就是惟一的人类抽象劳动.它是一定的体力和脑力的结晶。所谓劳动是创造价值的惟一源泉,指的正是后一种概念,它和前一种概念并不矛盾。

论按生产要素贡献分配的涵义、源流与实现条件(一)

论按生产要素贡献分配的涵义、源流与实现条件(一) 论文关键词]按生产要素贡献分配涵义实现条件论文摘要]本文认为生产要素按贡献参与分配中的贡献是在产权清晰的基础上,由市场自己衡量的合法要素创造的财富;按生产要素贡献分配符合当前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需要;公正的法治环境、自由竞争市场和抑制分利行为有助于按生产要素贡献分配的实现。按生产要素贡献分配是社会文明发展的必然趋势,而社会公平正义的基础是经济公平,经济公平的关键是分配公平,故按生产要素贡献分配又是实现社会公平正义的必然选择。因之,研究按生产要素贡献分配的涵义、历史源流与实现条件很有必要。 一、按生产要素贡献分配的涵义分析 劳动、资本、技术和管理等生产要素按贡献参与分配的原则是十六大报告明确提出的。针对“生产要素按贡献参与分配”的提法,经济学界纷纷给出自己的解释。如赖德胜(2003)、许成安、王家新(2007)认为要素按贡献参与分配就是按生产要素的边际产出给予报酬。该观点的意义在于指出贡献的衡量是由市场进行的,而不是由国家统一筹划。但是,按生产要素边际产出分配的前提条件是要素市场是完全竞争的,且各要素可以相互替代,这一理想状况往往难于满足。卫兴华(2003)、逄锦聚(2003)则认为生产要素按贡献参与分配是指按生产要素在生产财富即使用价值中的贡献分配。此观点坚持了马克思的劳动价值论,认为活劳动之外的生产要素没有创造价值,它们只是创造了使用价值并按此贡献分配,但对于没有创造价值的非劳动要素占有劳动创造的剩余价值是否是剥削的问题,尚需进一步研究与阐释。周为民、陆宁(2002)认为按要素贡献分配实际上是按劳分配的表现形式。按劳分配不能成为拥有自主财产权利的劳动者直接的、具体的分配方式,只能通过市场的作用,在现象和形态上转化为按要素贡献分配的方式,因此其他要素的贡献也是劳动贡献的体现,按要素分配所反映的不是剥削关系。综合参考以上解释,本文认为十六大关于生产要素按贡献参与分配中“贡献”两字是不能用其他文字替代,如果有的话,在十六大报告或其后续阐述文件必然出现。“贡献”是广义的,如果市场是完善的,可以按边际产出给予报酬;如果要素所创造的使用价值可以衡量,可以按照使用价值分配;如果要素的贡献可以还原为劳动的贡献,也可以采用原来的按劳分配。按要素贡献分配的说法应有以下的涵义: (一)贡献的大小是在产权清晰的基础上,由市场自己衡量的。中央提出按要素贡献分配的意思并不是要越俎代庖,替各微观单位制定衡量贡献的标准并监督执行,而仅仅是指导性的原则。实际上每个人的贡献千差万别,不可能制定统一的评估标准,在操作上只能由微观单位自己衡量所属要素贡献的大小,微观单位本身的贡献则由市场来衡量。因此,宏观理论工作者大可不必费心研究如何度量生产要素在社会财富形成中的贡献,因为这一问题是企业家或者管理学家研究的问题,宏观理论工作者应关心如何建立良好的环境来保证客观公正的度量得以实现。基于此,贡献是边际产出,使用价值还是劳动直接或间接创造的价值,应该由市场自己决定。有的贡献的衡量是非常主观的,如某个科研人员的技术创新成果的贡献有多大,往往由企业管理层的主观意志决定的,没有严格的边际产出计算过程,也没有对凝结在创新行为上的抽象劳动时间的精确估计。管理层对贡献的衡量不会仅考虑使用价值而不考虑价值,否则随手提供空气和水的人也应给予报酬。至于企业管理层主观的分配决策是否正确,市场会给出检验结果。在分配问题上,仅有抽象的理论是不够的,必须有可以实行的具体方式。 (二)分配的依据是要素的贡献,而不是要素的所有权。拥有要素并不意味着可以获得报酬,必须将要素投入生产,使得要素的作用在市场上实现后,变成贡献才可以参与分配。存放在保险箱中的资金是不能获得报酬的,拥有创新天赋但不进行任何科研活动的人也不能获得报酬。所有要素必须先付出、有效益(有贡献)才有报酬。 (三)劳动、资本、技术和管理等都是合法合理的收益分配参与者。报告中的“等”字应涵盖

第八章 生产要素与收入分配理论(习题及标准答案)

第八章生产要素与收入分配理论(习题及答案)

————————————————————————————————作者:————————————————————————————————日期: 2

第八章生产要素与收入分配理论 一. 判断题 1 如果一个竞争性厂商最后雇佣的那个工人所创造的产值大于其雇佣的全部工人的平均 产值,它一定没有实现最大利润。( ) 2净现值是项目未来收益之现值与机会成本之差,净现值为正意味着投资收益大于机会成本,为负意味着投资收益小于机会成本。()3 垄断厂商雇佣的工人获得与他们要素边际产值相同的工资率,因此他们获得的工资也与 他们对产出的贡献的价值相等。()4 如果男女工人具有相同的生产力,那么不会有厂商以不同的工资率雇佣他们,因为以低 工资工人取代高工资工人总是有利可图的。() 5 厂商存在经济利润,则其要素存在经济地租。() 6 在完全竞争的要素市场上,利润最大化要素使用原则是要素价格等于要素边际产值: ()7 如果一个厂商使用唯一可变要素劳动与不变要素一起生产产品,如果产品市场是完 全竞争的,而该厂商均衡状态下工人的边际产量等于平均产量,则它必然是亏损的? () 8 生产要素的供给与产品的供给具有相同的特点。() 9 森林、矿藏、河流等自然资源不是生产要素。()11 若某商品是A、B、C三种要素的产物,在保持A和B不变的前提下,增加1单位A使产量增加了2个单位,那么这2单位产量是这1单位A生产出来的。()12厂商对生产要素的需求取决于生产要素的边际收益。()13 假如用某种生产要素所生产的商品的需求增加了,对这种生产要素的需求曲线将向右方向移动。() 14 假如厂商使用先进的机器设备以取代劳动,劳动的需求曲线将向右方移动。() 15 如果一个完全竞争的厂商最后雇佣的那个工人所创造的产值大于其雇佣的全体工人的平均产值,它一定没有实现最大的利润。()16 把单个消费者的需求曲线水平加总,就可得到产品的市场需求曲线。要素的市场需求曲

简论生产要素及其构成(一)

简论生产要素及其构成(一) 【摘要】近年来,财务学上关于要素资本理论的研究发展迅速,但其中所涉及的最根本概念——生产要素的研究却相对较弱。笔者认为:生产要素应从生产和要素两个基础概念出发去定义,并将之表述为构成生产经营活动的必要组成部分。笔者以此为基础,提出生产要素构成的八元论,即生产要素应包括生产环境、劳动者、劳动手段、劳动对象、生产经营技术、信息、生产时间和结构关系。 【关键词】生产要素;要素构成;要素资本 一、生产要素的概念 最先明确提出生产要素的学者可能是法国经济学家萨伊,他在1803年就指出:“事实已经证明,所生产出来的价值,都是归因于劳动、资本和自然力这三者的作用和协力,其中以能耕种的土地为最重要因素但不是惟一因素。除这些外,没有其他因素能生产价值或能扩大人类的财富”。但是,他并没有明确给出生产要素的定义。 通常关于生产要素的定义是:为进行生产和服务活动而投入的各种经济资源。如《辞海》中定义,生产要素是“指可用于生产的社会资源,一般包括土地、劳动和资金(资本),有时也包括企业家的才能”。《简明不列颠百科全书》中定义,“生产要素指用于商品和劳务生产的经济资源”。吴声功认为生产要素是指进入生产过程并最终发挥作用的各种资源,主要包括:劳动、劳动力、资本、知识、经营管理、科学技术等。桂昭明认为,生产要素就是可用于生产的社会资源,主要是指生产经营活动中发挥作用的劳动者、劳动工具、原材料、能源、资金、技术、专利、信息、管理、教育资源等。 但也有一些学者将生产要素定义为进行生产的基本因素。如张志武指出,所谓生产要素就是指人类进行物质资料生产所需要和使用的各种具有相对特殊功能的基本因素。具体来说,生产要素主要是指生产经营活动中发挥作用的劳动者、劳动工具、原材料、能源、资金、技术、专利、信息、管理、教育等等。马洪则称:“生产要素是指物质资料生产所必须具备的基本因素或条件”。 其实,理解生产要素这一概念,应从“生产”和“要素”的含义出发。根据《辞海》的定义,生产是“指由一定生产关系联系起来的人们利用劳动工具改变劳动对象以适合自己需要的过程”。可见,生产包括各种获得人们需要的事物的过程,如物质财富的生产、精神财富的生产;同时,生产不仅包括财富的制造过程,也包括财富的流通与营销过程。故此,笔者认为:生产(或称生产经营活动)是指劳动者群体在一定的环境中将自身和劳动手段与劳动对象按照一定的联系和技术手段有机组织起来所进行的社会财富形成和流通的过程。按照陈炳昭等的观点,要素是指“事物构成的必要因素”,而因素是指“事物构成的因素或决定事物的原因或条件”。这里的因素一词出现循环定义。而进一步查询有:“要”是指“重大的、主要的”,“素”是指“事物的基本成分”。综合上述的概念,笔者定义:生产要素是指构成生产经营活动的必要组成部分。也就是说,每一项生产要素都是进行生产经营活动的不可缺少的基础条件,缺少了任何一项则生产经营活动就不能有效进行,各项生产要素合起来就构成了社会生产经营活动的整体。 二、生产要素构成的现有观点 (一)生产要素二元论 一般认为,配第虽然并没有明确提出生产要素的概念,但其名言“土地为财富之母,而劳动则为财富之父和能动的要素”表明,配第实际上已经提出了“生产要素二元论”,即生产要素包括土地和劳动。 其后,出生于爱尔兰的法国经济学家理查德·坎蒂隆追随了配第的“生产要素二元论”,他也认定“土地是所有财富由以产生的源泉或质料。人的劳动是生产它的形式:财富自身不是别的,只是维持生活,方便生活和使生活富裕的资料。” 真正持有二元论的较著名的人物是奥地利经济学家庞巴维克。庞巴维克否认资本是可以与劳

要素分配理论

浅析要素分配理论 【摘要】按生产要素分配是我国国民分配方式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按劳分配的必要补充和完善。按生产要素分配在我国国民分配的比重越来越大,地位越来越高。熟悉和理解按生产要素分配理论,有利于我们更好的利用和完善按生产要素分配理和加深对社会主义制度的理解。 【关键词】要素分配按劳分配收入分配产权 按要素分配的内涵 按要素分配是指在市场经济条件下,生产要素的使用者根据各种生产要素 在生产经营过程中发挥的贡献的大小,按照一定比例,对生产要素的所有者支付相应的报酬的一种分配方式。它是生产要素私人所有制在经济上的实现,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与多种所有制形式并存相适应,按生产要素分配对于促进资源的合理配置,推动生产力的发展具有积极作用。 按要素分配的主要形式 按资本要素分配 从目前看,居民的按资本要素分配主要包括以下具体形式:一是将资金用于银行储蓄,获取利息收入:二是将资金用于购买各种债券、股票等有价证券,获取利润、红利、股息以及有价证券买卖收入;三是将资金以独资、合资等形式从事实业投资以获取投资利润;四是将自有房产、车辆等出租获取租金收入。 按劳动力要素分配 即劳动者依据自己的劳动力状况获取要素报酬。按劳动力要素分配主要是按劳动力价值分配,而劳动力价值又是由生产与再生产这一劳动力的社会平均费用决定的,因而它有一个底线,即不能低到影响劳动力的生产与再生产。世界各国普遍的做法是对市场上劳动力价值货币表现的价格即工资进行最低立法保障。按技术要素分配 指技术要素所有者将自己所拥有的技术投入生产经营活动并据此取得报酬。在我国,按技术要素分配主要包括以专利权的形式获得专利收益和以技术入股的形式获取利润分红两个方面。在当今知识经济时代,大力提倡并鼓励按生产要素分配,对于我国发展高科技产业具有重要的意义。

论马克思按生产要素分配理论及其现实意义

第27卷第3期 唐山师范学院学报 2005年5月 Vol. 27 No.3 Journal of Tangshan Teachers College May 2005 ────────── 收稿日期:2004-12-16 论马克思按生产要素分配理论及其现实意义 刘炳福 (青岛海军潜艇学院 政教室,山东 青岛 260071) 摘 要:马克思在批判萨伊的“三位一体”公式和“斯密教条”的错误时,阐述了自己的按生产要素分配理论。马克思的按生产要素分配是指在劳动创造价值的基础上,生产要素所有者凭借生产要素所有权参与劳动创造新价值的分配;而萨伊的按生产要素分配是指生产要素所有者凭借生产要素共同创造价值的基础上,参加价值的分配。马克思所阐述的按生产要素分配含义及其性质对于我国建立和完善多种分配格局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 关键词:马克思;斯密教条;三位一体公式;按生产要素分配 中图分类号:F01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115(2005)03-0045-04 一 马克思在批判萨伊的“三位一体公式”和“斯密教条”错误时,阐述了自己的按生产要素分配理论。亚当·斯密提出的“工资、利润和地租,是一切收入的三个原始源泉,也是一切交换价值的三个原始源泉。”[1](P47)其中“工资、利润和地租是一切交换价值的三个原始源泉”被称为“斯密教条”。萨伊的按生产要素分配即“三位一体公式”在“斯密教条”的基础上指出:“生产物的价值发生于劳动、资本和自然力量的共同作用中,只有这三要素才能创造价值和新的 财富。” [2](P715) 也就是说,萨伊的按生产要素分配是指建立在生产要素共同创造价值的基础上,劳动——工资,土地——地租,资本——利润。对此马克思认为: 1.斯密的工资、利润、地租是一切交换价值的三个原始源泉和萨伊的这三要素共同创造价值的观点是不对的,其原因在于:否定劳动价值论,即否定了劳动是创造价值的唯一源泉,土地和资本是创造价值的物质条件。第一、旧价值的转移和新价值的创造是由劳动二重性决定的。马克思指出:“工人并不是在同一时间内劳动两次:一次由自己的劳动把价值加到棉花上;另一次保存棉花的旧价值,或者说,把他所加工的棉花和使用纱锭的价值转移到产品棉纱上。他只是由于加进新价值而保存了旧价值。但是,把新价值加到劳动对象上和把旧价值保存在产品中,是工人在同一劳动时间内达到的两种完全不同的结果(虽然工人在同一劳动时间内只劳动一次),因此,这样结果的二重性只能用他的劳动本身的二重性来解释。在同一时间内,劳动就一种属性来说必然创造价值,就另一属性来说必然保存或转移价 值。” [3](P225) 第二、生产资料价值的转移是以本身原有的价值量为限,不会使原有价值量增殖。马克思指出:“生产资料只有在劳动过程中丧失掉存在于旧的使用价值形态的价值,才把价值转移到新形态的产品上。它们在劳动过程中所丧失的最大限度的价值量,显然是以它们进入劳动过程时原有的价值量为限,或者说,是以生产它们自身所必要的劳动时间为限。因此,生产资料加到产品上的价值不可能大于它们在 自己参加的劳动过程之外所具有价值。” [3](P232) 第三、新价值即劳动力价值和剩余价值是由劳动创造的。马克思指出:“劳动通过它的有目的的形式把生产资料的价值转移到产品上并保存下来的时候,它的运动的每时每刻都形成追加价值,形成新价值。”[3](P235)这样,“劳动力发挥作用的结果,不仅在生产出劳动力自身的价值,而且生产出一个超额价值。”[3](P190)这个超额价值就是剩余价值。同时,马克思认为:“在工资构成交换价值的原始源泉,同样是不正确的,虽然工资,或者确切些说,劳动能力的不断出卖,也构成工人的收入的源泉。创造价值的是工人的劳动,而不是工人的工资。工资只不过是已经存在的价值,或者从整个生产来看,只不过是工人创造的价值中由工人自己占有的那一部分。但是这种占有并不创造价值。因此,工人的工资增减,但并不影响他们生产的商品价值。”[4](P75)根据上述马克思的观点可以得出:价值不是由生产要素共同创造的,而是由劳动创造的。所以,亚当·斯密和萨伊的按生产要素分配以生产要素共同创造价值作为理论基础,也是错误的。 2.斯密和萨伊的利润、地租和工资是收入的源泉是对的。马克思指出:“对资本家、土地所有者和工人来说,表现为他们各自特有的收入(利润、地租和工资)的三个不同的源泉。它们从下述意义上讲确实是收入的源泉:对资本家

生产要素市场理论生产要素市场理论-练习题

生产要素市场理论-练习题 一、单选 1、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在生产要素市场上,需求者是消费者 B、生产者对生产要素的需求量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消费者对产品的需求量 C、生产要素市场的生产者和消费者的行为共同决定价格,并以此过程调节资源的有效配置。 D、由于生产要素是联合需求,各生产要素之间存在互补性,同时,也存在一定程度的替代性。 2、某服装厂原有100人,总成本100万元,新招10人后,产量增加300件,每增加一件衣服的成本价为100元,每件衣服出厂价格为200元。则服装厂的边际收益产品是(),边际要素成本是()。 A、30,3000 B、6000,3000 C、3000,3000 D、30,6000 3、在生产者利润最大化的条件下,生产者使用要素的原则是( )。 A、边际要素成本等于最大收益产品 B、边际物质产品等于边际产品价值 C、边际要素产品等于平均收益产品 D、边际要素成本等于边际收益产品 4、在劳动的供给问题上,消费者的效用来自劳动的()。 A、劳动和闲暇 B、需求和供给 C、供给和收入 D、收入和闲暇 5、劳动供给曲线是一条()。 A、水平直线 B、垂直线 C、后弯曲线 D、向上倾斜的曲线 6、土地的供给曲线是一条() A、水平直线 B、垂直线 C、后弯曲线 D、向上倾斜的曲线 7、在完全竞争市场上,生产者面临的要素供给曲线是一条() A、水平线 B、垂直线 C、后弯曲线 D、向上倾斜的曲线 8、劳动的供给原则是() A、劳动的边际效用等于闲暇的边际效用 B、劳动的边际效用等于闲暇的边际成本 C、劳动的边际收益等于闲暇的边际成本 D、劳动的边际成本等于闲暇的边际收益 9、工资增加的替代效应是指,由于工资上升,收入增加,消费者用劳动替代闲暇,劳动供给() A、不变 B、增加 C、减少 D、无法确定 10、工资增加的收入效应表现为劳动供给的()。 A、不变 B、增加 C、减少 D、无法确定 二、多选 1、生产者对生产要素的需求是一种( )。 A.引致需求 B.派生需求 C.联合需求 D.复合需求 E、直接需求 2、我们可以用()来解释劳动供给曲线为何后弯。 A、收入效应 B、替代效应 C、挤出效应 D、财富效应 E、利率效应 3、下列关于生产要素市场的供给曲线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劳动的供给曲线是后弯曲线 B.土地的供给曲线是一条垂直线 C.资本的供给在短期内是后弯曲线 D.资本的供给在长期内是垂直线 E.完全竞争生产者的边际要素成本曲线及平均成本曲线与要素供给曲线重合 4、关于生产要素市场的理论的说法,正确的有()

从萨伊“三位一体”公式到马歇尔生产要素理论演进的现实分析

从萨伊“三位一体”公式到马歇尔生产要素理论演进的现实分析 摘要:法国经济学家萨伊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正式提出了有名的“三位一体”公式:劳动应得到工资,资本应得到利润,土地应得到地租。英国经济学家马歇尔在萨伊“三位一体”公式的基础上,提出了所谓的“四位一体”公式,他把“企业家才能”追加到了前三种生产要素之中,认为企业家才应获得企业利润。本文从萨伊的“三位一体”公式入手,阐述了生产要素理论的发展,分析了现阶段四大生产要素的不同作用。 关键词:“三位一体”公式时差利息论边际生产分配论作用 资产阶级经济学家竭力赞扬萨伊,把萨伊称为亚当·斯密学说在欧洲大陆的继承和普及者。实际上,萨伊只是庸俗化了亚当·斯密的学说,他摒弃了亚当·斯密学说体系中的科学成份,扩展了其中的庸俗因素。经济学发展至今,关于生产要素的理论更加丰富,也更加科学。因此,为了认清现代资产阶级经济学分配理论的实质,必须分析萨伊分配理论的形成及其历史演变。 一、理论概述 生产要素,是指人类从事生产活动所必需的一切投入品。自从威廉·配第的“土地是财富之母,劳动是财富之父”名言开始,各流派经济学家便把生产要素纳入各自的研究范围。后来的亚当·斯密、大卫·李嘉图都认为基于土地、劳动和资本在生产中发挥不可缺少的作用,要素所有者获得相应报酬。法国经济学家萨伊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正式提出了有名的“三位一体”公式:劳动应得到工资,资本应得到利润,土地应得到地租。英国经济学家马歇尔在萨伊“三位一体”公式的基础上,提出了所谓的“四位一体”公式,他把“企业家才能”追加到了前三种生产要素之中,认为企业家才应获得企业利润。 “三位一体”公式是萨伊分配理论的精髓,现代资产阶级经济学的工资论、利润论、利息论大都与之骨肉相连,都是从那里吸取、发展而来的。因此要想认识现代资产阶级有关经济理论的实质,必须分析萨伊的“三位一体”分配论及其演变。 (一)萨伊分配理论的形成和实质 18世纪末,随着资本主义的发展,法国社会阶级矛盾进一步激化。在思想界,空想社会主义学说代表劳动人民的利益,提出用新的社会方式代替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在这种情况下,萨伊为替资产阶级剥削辩护,以他的生产三要素论为基础,提出了“劳动—工资,资本—利息,土地—地租”的“三位一体”分配理论。他说劳动、资本、土地三个要素在生产过程中共同进行“生产性服务”生产了产品,因此报酬主要相应地分配给三个要素的所有者:工人得到工资,资本家得到利息,地主得到地租。“三位一体”公式是萨伊抛弃资产阶级古典政治经济学分配论中的科学成份,吸取加工其中的庸俗因素而形成的,在理论上,根本没有什么新东西。在工资问题上,萨伊依照生产三要素论断言:劳动由于和资本、土地一起参加了价值和收入的创造,所以劳动这一要素的相应收入即工资,是工人的全部报酬。在利润问题上,抓住平均利润分为

谈按劳分配与按生产要素分配教程文件

谈按劳分配与按生产 要素分配

谈按劳分配与按生产要素分配 十五大提出了坚持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制度”,把按劳分配和按生产要素分配结合起来”,允许和鼓励资本、技术等生产要素参与收益分配”的新的分配理论。这对于丰富、充实、完善社会主义分配制度,促进经济的发展必将起着积极的推动作用。 按劳分配与按生产要素分配这两种分配方式是既有紧密联系、互相渗透,又有区别的辩证统一关系。这里首先必须明确的是,按生产要素分配是指各种生产要素在生产过程中做出贡献之后参与收益分配,而不是指生产条件即生产要素本身的分配。这是两种性质不同的问题,不能混为一谈,十五大报告讲的正是前者而不是后者。 两种分配方式的相互联系、互相渗透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 1 )在 一定领域或范围内,两种分配方式同时并存,密不可分。如在农村大包干中,按劳分配与按产分配、按股分红并存;国有企业的经营管理者的管理才能也是生产要素,在他的收入中既有按劳分配,也有按管理才能分配等等。(2)按生产要素分配从内涵上看,它包括按劳分配。因为生产要素中包括劳动力、资 本、技术、房地产、知识、信息、专利、商标、管理才能、信誉等等。而劳动力要素参与收益分配又有两种情况,一是在公有制经济中实行按劳分配;二是在非公有制经济中实行按劳动力价值分配。按劳分配与按劳动要素分配是不能等同的。显而易见,按劳分配只是按生产要素分配形式之一。( 3 )两种分配 方式的作用与目的都是一致的,都是为了调动劳动者的积极性。 当前在这两种分配方式的关系上有几种观点值得商榷。其一是两种分配方式等同论。有的观点认为,从性质上看,按生产要素分配就是按劳分

论按生产要素分配与劳动价值论的关系

摘要:价值创造和价值分配是两个不同性质的问题。生产要素所有权是价值分配的决定因素,用价值分配来否定劳动是价值的唯一源泉,是对劳动价值理论认识的退化。劳动价值论与按生产要素分配并不矛盾,劳动价值论与按生产要素分配是指导理论与具体分配方式的关系。 关键词:价值创造,生产要素,分配,价值实现 随着中国改革的深入,收入分配结构与方式不断变化,非劳动生产要素收入合理性问题引发了近年来新一轮劳动价值论论战的高潮。这一论战的实质在于劳动价值论面临着经济学说史上的第三大难题,即如何解释劳动价值一元论与收入分配多元论或非劳动要素收入合理性之间的表面矛盾。本文就这一问题进行讨论。 一、我国经济理论界对价值创造和价值分配问题的争论及意义 当前,我国经济理论界对劳动与劳动价值论的讨论,很大程度上是由价值实现尤其是价值分配过程中的现实问题引起的。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使价值实现和价值分配的方式发生了深刻变化,特别是在分配领域中,出现了很多新情况和新问题。对这一问题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劳动价值论与按劳分配、按生产要素分配的关系的讨论中。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大致形成以下代表性的观点: 第一种是以苏星教授发表在《中国社会科学》上的《劳动价值论一元论》为代表的。苏星强调要坚持马克思的劳动价值论一元论,批评了谷书堂在其主编的《社会主义经济学通论》中把社会主义制度下的工资、利息和利润说成是根据劳动、资本、土地等生产要素在价值形成中所作的贡献而给予的相应报酬,并把它确立为社会主义分配原则的观点,认为这不符合实际,是混淆了社会主义分配原则和非社会主义分配原则的本质区别。而且赞成“马克思所说的另一种意义上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只是与价值的实现有关而与价值决定无关。”的观点。 第二种是谷书堂、柳欣提出的新劳动价值论一元论。认为传统的劳动价值论一元论已不能解释现实生活中的价值决定,需要在其基础上扩大劳动的外延,加入资本、土地等非劳动生产要素及技术变动下的利益关系,扩展劳动这一概念的外延,把使用价值的生产或劳动生产率加进来,把劳动定义为,生产一定量的使用价值所体现或支出的劳动量=劳动时间×劳动生产率,从而推论出“价值与劳动生产率成正比”,而不是成反比的关系。一旦扩展了劳动这一概念的外延,劳动价值论就能解释更广阔范围的问题。 第三种是何炼成教授发表在《中国社会科学》上的《也谈劳动价值论一元论》为代表的。针对苏、谷之争,他认为两派观点各有偏颇之处。苏星一派的观点否认第二种含义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也参与价值决定,只有物质生产部门的劳动才创造价值的观点是不符合实际的。而谷书堂教授提出的“价值与劳动生产率成正比”以及非生产劳动要素也创造价值的观点也是错误的。他认为,两种含义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共同决定价值,反对非劳动生产要素也创造价值的观点,应当是两种含义的生产劳动(物质生产劳动和生产劳务与精神产品的劳动)共同创造价值。后来,他在《劳动·价值·分配三论新解》一文中谈到非劳动生产要素分配的理论依据时,认为这些要素虽然不是价值创造和剩余价值的源泉,但却是重要条件,没有它们就不能形成新的价值和剩余价值。 第四种有代表性的观点是钱伯海教授1997年在中国经济出版社出版的《社会劳动价值论》中提出的社会劳动价值论。他认为,社会劳动创造价值。社会劳动是指第一、二、三产业劳动的总和。这一观点是从国民经济新的核算体系的角度来论证的。钱伯海认为,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大力发展第三产业,并建立了以第三产业为核算范围的国民经济新核算体系,对比传统的物质生产范围,无疑是一个巨大的变化。社会劳动创造价值与第三产业理论是同一内容的不同表述。在国民经济新的核算体系中,第三产业的产值被包括在gdp中,而传统的劳动价值论无法容纳第三产业理论。认为商品的价值是一定量社会劳动在商品中的凝结,产值是

(完整word版)高鸿业,微观经济学,第七版,课后答案,西方经济学18第八章生产要素价格的决定

第八章生产要素价格的决定 第一部分教材配套习题本习题详解 一、简答题 说明生产要素理论在微观经济学中的地位。 1 . 解答:第一,从商品的角度分析,微观经济学可以分为“产品”的理论和“要素”的理论两个部分,前者讨论产品的价格和数量的决定,后者讨论要素的价格和数量的决定。 第二,产品的理论和要素的理论是相互联系的。特别是,产品理论离不开要素理论,否则就不完全。这是因为,首先,在推导产品需求曲线时,假定消费者的收入水平为既定,但并未说明收入水平是如何决定的;其次,在推导产品供给曲线时,假定生产要素的价格为既定,但并未说明要素价格是如何决定的。上述两点不完全性可以概括为缺乏对要素价格和使用量决定的解释。为了弥补这个不足,需要研究生产要素市场。因此,要素理论可以看成是产品理论的自然延伸和发展。 第三,在西方经济学中,产品的理论通常被看成是“价值”理论,要素理论通常被看成是“分配”理论。产品理论加上要素理论,或者,价值理论加上分配理论,这样才构成了整个微观经济学的一个相对完整的体系。 2.试述完全竞争厂商及市场在存在和不存在行业调整情况下的要素需求曲线。 解答:第一,在完全竞争条件下,厂商对要素的需求曲线向右下方倾斜,即随着要素价格的下降,厂商对要素的需求量将增加。 第二,在完全竞争市场,如果不考虑某厂商所在行业中其他厂商的调整,则该厂商的要素需求曲线就恰好与其边际产品价值曲线重合。这是一条向右下方倾斜的曲线。随着要素价格的下降,各厂商对要素的需求量将增加。 由于不存在行业调整,完全竞争厂商的要素需求曲线与边际产品价值曲线重合,市场的要素需求曲线就是市场上所有要素的边际产品价值曲线的简单加总。 第三,完全竞争市场厂商要素需求若存在行业调整,那么,要素价格的变化引起所有其他厂商的要素需求量和要素使用量及产量的变动。在完全竞争条件下,单个厂商产量变化不会影响产品价格,但全体厂商的产量变动将改变产品的市场价格。产品价格使厂商n的边际产品价值曲线发生改变,从而厂商n的要素需求曲线也不再等于其边际产品价值曲线。这是因为随着要素价格的变化,如果整个行业所有厂商都调整自己的要素使用量从而都改变自己的产量,则产品的市场价格即会发生变化。产品价格的变化会反过来使每一个厂商的边际产品价值曲线发生变化。于是,厂商的要素需求曲线将不再等于其边际产品价值曲

按劳分配和按生产要素分配的关系

论按劳分配与按生产要素分配的关系 收入分配理论是一般价格理论的一种特例。工资不过是劳动的价格,生产要素的价格是由不同要求的供给和需求之间的相互作用所决定的,就像商品的价格是商品的供给和需求决定的。 根据萨缪尔森的《微观经济学》中的论述:“分配理论的基本观点是对各种要素产品的需求来自每种要素通过其边际产品所产生的收入”。 马克思按劳分配,是以全社会共同占用生产资料为前提,每个社会成员除了自己的劳动,谁也不能向社会提供其他任何东西,生产资料直接归社会所有,商品和商品生产已经消失,个人劳动和社会劳动的矛盾就消失了,在进行一定量的扣除之后,按劳动的贡献在劳动者之间分配。 按生产要素分配指的是生产要素所有者凭借要素所有权,从生产要素所有者那里获得报酬的经济行为。它包括三层含义参与分配的主体是要素所有者,依据是要素所有权;分配的客体是各种生产要素共同作用创造出来的价值;分配的衡量标准,这涉及到按生产要素的质量、数量还是贡献的大小进行分配。因此,按生产要素分配的内在依据是生产要素的所有权,其直接表现和标准时生产要素的数量和质量以及生产要素贡献的大小。 生产要素包括劳动力、资本、技术、土地管理、技术等。 在杨老师的著作里对于他们的关系是这样描述的:“如果说,‘生产要素’中包括劳动力,而‘按生产要素分配’却不包括按劳分配,这在逻辑上怎么讲得通呢”由此可知,杨老师认为按生产要素分配包括按劳分配。对此,我有一个疑问,按劳动力分配时按劳分配吗?不是的话,又怎么样能说按生产要素分配包括按劳分配呢。 到底按劳动力分配是按劳分配吗? 先说第一个问题.按劳分配时按劳动价值分配?资产阶级古典经济学家不了解劳动和劳动力的区别,结果导致了劳动工资理论的矛盾和混乱,导致了他们理论的破产。马克思把劳动和劳动力分开来,解决了古典政治经济学家所没有解决的矛盾,建立了科学的工资论和剩余价值理论。劳动力价值与劳动力的使用,即劳动创造的价值也是不同的。劳动力价值是个既定的量,由生产和再生产劳动力商品所需要的生活资料价值决定,是以私有制为基础的资本主义经济的特定范畴,而劳动力的使用,即劳动创造价值是一个可变的量,由生产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和劳动生产水平共同决定,是商品——经济的一般范畴,在进行各项扣除后,他是个人消费品按劳分配的对象。不能因为“在商品经济条件下,抽象劳动表现为价值”就把按劳分配与按劳动力价值相等同。另外,按劳动力价值的前提条件是劳动力成为商品,按劳分配就不会出现这个状况。在国有企业中,劳动力无法成为商品,劳动者的工资不是劳动力的价值,那么在公有制经济中,按劳动力分配就失去了存在的前提和依据。而按劳分配确实存在于国企中。 另一个问题,按劳分配是按劳动力使用价值分配吗? 首先,劳动力使用价值既是一个特定历史范畴,又是一个永恒的范畴。作为特定的历史范畴,它与价值一起构成商品的二因素。既然按劳分配不能与按劳动力价值分配相等同,也就不能与按劳动力使用价值分配相等同。作为永恒的范畴,劳动力的使用价值就是劳动者的劳动能力。劳动能力在生产过程中的使用,即劳动,但劳动并不是它所生产的使用价值即物质财富的唯一源泉,因为它还要依靠自然力的帮助才能生产出物质财富来,无论哪种情况,劳动力使用价值发挥作用都是以对物质资料的占有为前提的。不能抽象物质资料,及其所有制来空谈按劳动力使用价值分配;其次,劳动力的使用价值是一个难以计量的东西,不同的需求造成对使用价值的需求量重要性的不同,既然这样,又怎样去按劳动力使用价值分配。最后,劳动力的使用价值本身就是劳动的物化,从而就是价值的创造。劳动力的使用价值只是一种劳动能力,劳动能力在实际发挥作用之前不是劳动,更没有物化为价值。在此情况下,

浅谈按劳分配与按生产要素分配的认识

浅谈对按劳分配与按生产要素分配的认识 摘要:2013年中国的基尼系数为0.474,说明收入差距已经超过0.4的警戒线,社会不公在中国的形势进一步加强,很多人认为导致收入差距的主要原因在于分配方式出现了错误,应该对按劳分配与按生产要素的分配方式进行调整来缓解收入差距的问题,本文通过简单的介绍按劳分配与按生产要素分配的基本含义以及分配方式的合理性,来加强对我国现行分配方式的认识,从而更好地认识收入分配不均的原因。 关键字:按劳分配、按生产要素分配、收入差距、必要性 党的十四大上提出:“坚持按劳分配为主体,其他分配方式为补充,兼顾效率与公平。”紧接着在党的十五大上提出“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制度,把按劳分配和按生产要素结合起来的。”这是我国分配方式上的重大变革也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大发展和马克思主义的重大创新。并且在十六大上又进一步确认按生产要素分配的合理性,进一步确立生产要素按贡献参与收入分配的原则,进一步完善了我国现行的按劳分配与按生产要素相结合的分配制度。这三次大会都在发展和完善按劳分配与按生产要素分配相结合的分配制度,说明我国现行的分配制度是适合我国的国情,是适合生产力发展的。它必将推动我国生产力的极大解放与发展,推动我国经济和社会的发展与进步。 一、按劳分配与按生产要素分配的基本内容与条件 (一)按劳分配的基本内容与条件 按劳分配是在社会主义公有制条件下对新创造的价值进行分配实际上也就是对个人消费品的分配,在社会主义经济中个人消费品的分配是按照个人对社会的贡献也就是个人提供给社会的劳动数量和劳动质量来进行分配的。从劳动的数量来讲,谁工作的时间长并且劳动繁重,谁的收入也就高。从劳动的质量来讲,谁劳动的复杂程度高,谁完成的劳动质量好,谁的收入也就也高。总的来说,多劳多得,少劳少得,不劳动者不得。 我们都知道并不是所有的劳动者都能参与分配,因为按劳分配是承认劳动是有差别的,它也就承认了劳动力这一重要生产要素的个人产权。当然并不是公开承认的而是实际上承认的。也就是说按劳分配默认劳动者有不相同的个人天赋,因而也就默认不相同的劳动能力是每个劳动者的天然特权,分配原则的贯彻正是以实际上承认劳动力要素的个人产权为基本前提的。①因此只有拥有劳动产权的人才能参与分配而被剥夺劳动产权的人,即使参与了生产也不能参与分配。也就是说劳动的产权是按劳分配的基本条件,没有劳动产权的劳动者即使参与生产也

[VIP专享]第八章 生产要素与收入分配理论(习题及答案)

第八章生产要素与收入分配理论 一. 判断题 1 如果一个竞争性厂商最后雇佣的那个工人所创造的产值大于其雇佣的全部工人的平均 产值,它一定没有实现最大利润。( ) 2净现值是项目未来收益之现值与机会成本之差,净现值为正意味着投资收益大于机会成本,为负意味着投资收益小于机会成本。() 3 垄断厂商雇佣的工人获得与他们要素边际产值相同的工资率,因此他们获得的工资也 与他们对产出的贡献的价值相等。 () 4 如果男女工人具有相同的生产力,那么不会有厂商以不同的工资率雇佣他们,因为以 低工资工人取代高工资工人总是有利可图的。() 5 厂商存在经济利润,则其要素存在经济地租。( ) 6 在完全竞争的要素市场上,利润最大化要素使用原则是要素价格等于要素边际产值: ( ) 7 如果一个厂商使用唯一可变要素劳动与不变要素一起生产产品,如果产品市场是完 全竞争的,而该厂商均衡状态下工人的边际产量等于平均产量,则它必然是亏损的? () 8 生产要素的供给与产品的供给具有相同的特点。() 9 森林、矿藏、河流等自然资源不是生产要素。() 11 若某商品是A、B、C三种要素的产物,在保持A和B不变的前提下,增加1单位A使产量增加了2个单位,那么这2单位产量是这1单位A生产出来的。()

12厂商对生产要素的需求取决于生产要素的边际收益。() 13 假如用某种生产要素所生产的商品的需求增加了,对这种生产要素的需求曲线将向右方向移动。() 14 假如厂商使用先进的机器设备以取代劳动,劳动的需求曲线将向右方移动。() 15 如果一个完全竞争的厂商最后雇佣的那个工人所创造的产值大于其雇佣的全体工人的平均产值,它一定没有实现最大的利润。() 16 把单个消费者的需求曲线水平加总,就可得到产品的市场需求曲线。要素的市场需求曲线也可以如此直接求得。() 17即使劳动的边际物质产品保持不变,一个垄断厂商对劳动的需求曲线仍然是向下倾斜的。() 18 工资的变化会带来两种效应:替代效应和收入效应。替代效应与收入效应是完全相反的。当替代效应大于收入效应时,工资率的增加会导致劳动量供应的增加,这时劳动的供给曲线向右上倾斜。 () 19 各种贷款之间的利率差别,主要是由期限和风险决定的。() 20 利率变动的效应分为两部分:一部分为替代效应,利率上升,替代效应趋于鼓励储蓄;另一部分为收入效应,收入效应趋于减少储蓄。() 21 租金与准租金的区别在于:前者指长期内供给数量固定不变的要素价格,后者指短期内供给固定数量不变的要素价格。 ()

按生产要素分配与劳动价值论

按生产要素分配与劳动价值论 摘要:马克思的劳动价值理论是在政治经济学的发展中形成的科学的价值理论,是人类几个世纪以来对商品经济关系探索和研究的思想结晶。按生产要素分配是商品经济的必然产物。它的提出是由我国现阶段即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存在的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决定的;按生产要素分配是对劳动价值论的深化和发展。坚持把按劳分配与按生产要素分配相结合,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 关键词:劳动价值论;按生产要素分配;按劳分配;剩余价值马克思的劳动价值论认为:具体劳动创造使用价值,抽象劳动创造价值。也即是说,自然界和人类劳动都是使用价值的源泉,但只有人类劳动是价值的唯一源泉。马克思从未否认过物质生产要素在社会财富创造中的作用。反而对它们的作用很重视。他在《资本论》中曾引用古典经济学鼻祖威廉·配第的名言:“劳动是财富之父,土地是财富之母。”而在《哥达纲领批判》一文中,又明确指出:“劳动不是一切财富的源泉,自然界同人类劳动一样也是使用价值的源泉。”可见,商品生产一方面是使用价值的生产,另一方面是价值的创造,即抽象劳动的凝结。不明白这一点就不可能搞清楚马克思的劳动价值论。 一、社会主义条件下,对马克思劳动价值论的认识

社会主义劳动的性质。在资本主义社会,工人的劳动是雇佣劳动。劳动者成了被资本家剥削、奴役的工具。他们没有人身自由。劳动是他们生活的第一需要。而在社会主义社会,劳动并不是人们生活的第一需要,劳动是一项光荣并受尊重的事业。劳动最光荣的口号已被喊过成千上万遍了。并且,社会主义条件下的劳动者是生产资料的所有者,摆脱了劳动与资本的对立。劳动不再具有雇佣劳动的性质,劳动者也不再是为资本所有者创造剩余价值的奴隶。而是生产的主人、财富的占有者和享用者。 因此,社会主义社会与历史上以往的任何一种社会制度相比,是劳动者的天堂,在这里劳动不再是资本家对雇佣工人的剥削,劳动者不再是资本家的奴隶。 二、按生产要素分配提出的背景和必然性 我们探讨社会主义的劳动和劳动价值论,目的是为了进一步推进我国分配制度的改革。众所周知,现阶段我国的分配制度是: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制度并存。按劳分配与按生产要素分配相结合,这不仅符合我国国情的实际,而且符合经济体制的要求。这种分配制度的主体是按劳分配,它是针对所谓的不劳而获,纯粹剥削劳动人民的资本主义“按资分配”制度,针对小农经济思想的平均主义制度以及空想社会主义的按需分配主张而形成的。而“按生产要素分配”则主要来源于20年来中国改革开放的实践。在确认我国仍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把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当作经济体制改革的基本方向,并把对外开放作为一项长期的基本国策之后,就必须承认商品经济、

按生产要素分配的客观依据

按生产要素分配的客观依据 有人认为,按生产要素分配的理论依据源于马克思曾经批判过的斯密的“三位一体”公式,即资本创造利息、土地创造地租、劳动创造工资的理论,进而推断按生产要素分配的政策偏离了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我认为,这种观点是片面的。因为只要我们认真体味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中关于所有制与分配的关系、关于所分配的产品的使用价值创造和价值的形成过程,就不难发现马克思早就为按生产要素分配提供了客观的依据。 首先,从整个社会的生产与分配的关系来看,生产要素的所有制关系是按生产要素分配的基础。马克思在《哥达纲领批判》中指出:“消费资料的任何一种分配,都不过是生产条件本身分配的结果”(《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9卷第23页)。这里所说的生产条件本身的分配,是指物质的生产条件(自然资源、生产资料)和人身生产条件(劳动力)的归属,也就是各种生产要素的所有制关系。这就是说,所有制关系与分配关系之间是因果关系,他们是相互依存、相辅

相成的。一方面,所有制关系是形成分配关系的基础。有了所有制关系,即生产要素的分配关系,产品的分配关系也就自然被确定了。生产资料所有权归资本家,资本家必然凭借这种所有权取得利润;劳动力所有权归劳动者,劳动者必然凭借这种所有权取得工资。可见,分配关系是由所有制关系决定的。另一方面,分配关系又是所有制关系的实现。对财产的所有者来说,他之所以要拥有财产,目的是为了得到与这种财产所有权相对应的分配权,也就是要获得一定的所有权收益。马克思在论证剩余价值理论时,并没有否认资本主义条件下新创造的价值要在利润和工资之间进行分配,也没有否认利润要在各类资本之间进行分配,而是认为这种分配恰恰是资本主义所有制关系作用的必然结果。即使在批判“三位一体”公式时,马克思批判的也并不是它现象上所具有的价值分配形式,而是批判古典经济学家错误地把分配的表面现象当成了价值形式的本质。 其次,从创造使用价值的源泉来看,各种生产要素在物质财富生产中的贡献大小也应该是收入分配的客观依据。既然分配是由生产决

第七章 生产要素理论 答案

第七章生产要素定价理论 生产要素的定价理论是经济学中分配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生产要素的价格对于消费者来说是收入,对于生产者来说是生产成本,因而要素价格直接影响消费者行为和厂商的行为,要素市场直接与产品市场相联系,所以本章的内容要与前面所讲的消费者行为理论和厂商理论及市场理论结合起来学习。 本章主要从生产要素的需求入手,来分析生产要素需求的特性、需求原则和需求曲线。本章论证对生产要素需求的特点,厂商对要素需求的原则及要素需求曲线,说明边际生产力理论是要素收入分配的理论基础。本章还研究生产要素的供给原则,分析不同要素供给的不同特点以及对均衡价格决定的影响。 本章重点: (1)边际生产力的有关重要概念,如边际收益产量、边际产品价值及其与边际产量的区别,边际收益产量曲线与厂商对要素需求曲线的关系。 (2)产品市场、要素市场均为完全竞争条件下,要素的均衡价格的决定。 (3)向后弯曲的劳动供给曲线。 (4)工资、地租、利息、利润的决定。 习题: 1、名词解释 引致需求、边际生产力、边际产品价值、边际收益产量、边际要素成本、工资、利息、准地租、经济租 2、单项选择题 (1)生产要素的需求是一种(D )。 A.派生需求B.引致需求 C.最终产品需求D.A,B两者 (2)如果厂商处于完全竞争的产品市场中,且生产要素中惟有L是可变要素,则该厂商对要素L的需求曲线可由(C )推出。 A.MP L曲线B.MFC L曲线 C.VMP L曲线D.以上均不正确 (3)生产要素的需求曲线之所以向右下方倾斜,是因为(A)。 A.要素的边际收益产量递减B.要素生产的产品的边际效用递减 C.要素参加生产的规模报酬递减D.以上均不正确 (4)完全竞争产品市场与不完全竞争产品市场两种条件下的生产要素的需求曲线相比较( A )。 A.前者比后者平坦B.前者比后者陡峭 C.前者与后者重合D.无法确定 (5)工资率上升所引起的替代效应是指( C )。 A.工作同样长的时间可以得到更多的收入 B.工作较短的时间也可以得到更多的收入 C.工人宁愿工作更长的时间,用收入带来的效用替代闲暇的效用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