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科学院武汉岩土力学研究所综合年鉴. 1958~2008思维导图

中科院武汉植物园游玩攻略

中科院武汉植物园攻略 1、简介 武汉植物园是国家4A级景区、全国科普教育基地,位于武汉市东湖之滨、磨山南麓。距市中心城区约5公里。是集旅游休闲、科普教育、植物研究和物种保存等功能于一体的国家核心植物园。隶属于中国科学院武汉植物研究所,是国家的重点科研基地,主要从引种驯化、遗传育种、繁殖栽培、迁地保护与开发利用等方面进行科学研究,是我国华中地区最大的植物资源收藏中心和中国北亚热带植物研究保护基地。由我国著名植物学家钟心煊、章文才、陈封怀、孙祥钟等教授于1956年开始创建,现已成为国家五大核心植物园之一。 全园占地面积约70公顷,引种栽培保育各类植物7500余种,其中保存珍稀濒危及国家重点保护植物300多种,为华中地区最大的植物种质资源收藏中心和世界知名的科学植物园。园内设有东亚最大的水生植物展示和保育中心、观赏植物区、珍稀植物区、药用植物区、猕猴桃园、树木园、松柏园、竹园、山茶园、牡丹园、杜鹃园、蔷薇园、草花园等10多个各具特色的植物专类园区。新增八大景点,包括景观温室、三峡消涨带植物景观园、科普馆、水森林之窗、水云涧、花径广场、怡思源和岩石园。 2、景点 1)植物科普馆 科普馆是武汉植物园标志性建筑物之一,是以中国古建筑为主色调,集旅游咨询、导游、电子商务、旅游购物、高科技影院、科普展示为一体的科普旅游中心。馆内以探索植物起源为主题,发掘植物的起源和进化。

2)罂粟花铁笼中绽放 中科院武汉植物园是我省唯一的活体罂粟戒毒教育基地,罂粟花花大而艳丽,该园内有大红、桃红、红紫、纯紫、纯白色等颜色的罂粟花,极具观赏性。 3)温室大棚(兰、见血封喉、镇馆之宝——武伦柱、人工瀑布) 作为中国三大核心植物园之一,武汉植物园在改造后,该园植物种类从4000种增加到7500种,温室内的植物就多达1600余种,其中包括1200多种热带雨林、多浆肉质植物及400多种兰花。它的“新成员”一半原产美洲、非洲和地中海。 景观温室除供游客参观之外,还为科研人员提供研究条件。这里的建筑材料全部从法国进口,温度保持在18℃至35℃,设有自动调温湿器、遮光罩及天棚、自动供水设施,只为植物住得更舒适。 作为华中最大景观温室,该温室占地总面积3000平方米,共有热带雨林植物、沙漠植物和热带兰花三个展区。3000多平米热带雨林温室展馆放眼望去, 热带、亚热带风光撩人:山岩陡峭,沙地绵延,瀑布倾泻,植物枝繁叶茂,薄雾缭绕在阴郁丛林的上空,馆内不仅有人工瀑布,参天棕榈,还有浓浓的热带风情。此外,温室内还设有沙漠展示区,其中来自美洲高达5米的武伦柱,尽显沙漠植物本色。

宏微观岩土力学与岩土技术国际研讨会IS-Shanghai2010在同济

宏微观岩土力学与岩土技术国际研讨会(IS-Shanghai 2010) 在同济大学胜利召开 2010年10月10日至12日,由国际土力学与岩土工程协会(ISSMGE)和中国土木工程学会土力学与岩土工程分会(CISMGE)主办,同济大学和日本山口大学联合承办,上海港湾集团协办的宏微观岩土力学与岩土技术国际研讨会(IS-Shanghai 2010)在同济大学中法中心胜利召开。本次会议得到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光华同济大学土木工程学院基金的资助,以及上海市土木工程学会的大力支持。 本次会议由同济大学常务副校长李永盛教授、同济大学土木工程学院地下建筑与工程系蒋明镜教授和ISSMGE TC105专业委员会主席Malcolm Bolton教授(剑桥大学)分别担任大会组织委员会主席、学术委员会主席和顾问委员会主席。会议筹备工作始自2008年初。自会议一号通知以来,会议得到了国内外岩土力学与岩土工程界诸多知名专家、学者、同行的积极响应和大力支持。会议共收到来自24个国家和地区的422篇论文摘要和246篇论文全文,经过专家严格评审和遴选,SCI检索源期刊《Geotechnique》主题刊(themed issue)收录论文18篇,SCI检索源期刊《Granular Matter》特刊(special issue)收录论文9篇,国际英文期刊《Frontiers of Architecture and Civil Engineering in China》收录论文2篇。会议论文集(上下卷)由荷兰CRC Press公司出版,蒋明镜教授、刘芳博士、Malcolm Bolton教授为论文集主编,共收录会议论文174篇。 2010年10月10日,蒋明镜教授主持了会议开幕式,同济大学常务副校长李永盛教授、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工程与材料科学部水利学科主任李万红教授、ISSMGE TC105专业委员会主席Malcolm Bolton教授、中国土木工程学会土力学与岩土工程分会常务副理事长李广信教授(清华大学)、同济大学土木工程学院院长顾祥林教授出席了开幕式,李永盛教授、Malcolm Bolton教授和李广信教授在大会开幕式上热情洋溢地致辞。 会议期间,180余名与会代表围绕土体宏微观特性、离散元数值模拟方法和岩土工程应用技术三个会议主题,就最新相关研究成果及发展趋势进行了深入交流和探讨。蒋明镜教授(同济大学,中国)、Malcolm Bolton 教授(University of Cambridge,英国)、Kenichi Soga教授(University of Cambridge,英国)、Richard J. Jardine教授(Imperial College,英国)、Stefan Luding教授(Universiteit Twente,荷兰)、Félix Darve教授(Institute National of Polytechnique of Grenoble,法国)、Marte Gutierrez教授(Colorado School of Mines,美国)、Masayuki Hyodo教授(Yamaguchi University,日本)和Matthew Coop教授(City University of Hong Kong,中国香港)受邀为大会作了主题报告。东北大学唐春安教授受邀为大会作了邀请报告。国内专家周创兵教授、蔡袁强教授、郑宏教授、郑刚教授、陈正汉教授、刘松玉教授、王兰民教授、黄茂松教授、叶为民教授、沈水龙教授、刘斯宏教授、宋波教授、韦昌富教授、陈仁朋教授出席了会议并担任会场主席。会

浅谈岩土工程勘察技术

浅谈岩土工程勘察技术 发表时间:2018-05-28T11:38:42.983Z 来源:《基层建设》2018年第3期作者:巨向飞 [导读] 摘要:我国的国土面积很大,不同的岩土工程建设中因为土质的区别,采用的勘探方式就是不同的。 广东省核工业地质局二九三大队 510000 摘要:我国的国土面积很大,不同的岩土工程建设中因为土质的区别,采用的勘探方式就是不同的。我们在进行勘探的时候,需要根据土质的特点和岩土工程的具体情况来选择最适合的勘探方式。勘探关系到了岩土施工的质量和安全。 关键词:岩土;勘察;工程;技术 引言:岩土工程勘察是一种综合性的工程地质调查工作。岩土工程勘察的目的是:运用各种勘察测试手段和方法,对建筑场地进行调查研究,对修建各种建筑物的地质条件和建设对自然地质环境的影响作出分析判断;保证地基和上部结构共同工作时,地基的强度、稳定性以及不致于产生过大沉降变形的措施,分析并提出地基的承载能力;提供基础设计、施工以及必要时进行地基加固所需要的工程地质和岩土工程资料。 一、岩土项目勘察情况简述 (1)工作者的总体素养较低,技术能力有限 我们国家目前拥有许多的岩土项目勘察设计工作者,然而其中绝大部分的人员的技术能力较低,只有很少一部分人员的工作水平能够和国际接轨。除此之外,团队的勘察技术有高有低,影响到工作的顺利开展。目前很多的技术工作者仍旧使用以往的技术,在工作中容易受到很多要素的影响,而且结果也有失精准性,对于施工工作来讲非常不利。对于有关的管理机构来讲,在工作中没有意识到对技术工作者能力培养的重要性,未定期举办培训活动,使得技术工作者的能力得不到提升,在开展勘察活动的时候时常发生不协调问题。同时,在当前时期,在进行勘察工作改造的时候,未合理开展技术交流,未适时的引入国外的优秀工艺。 (2)岩土勘察工作成果质量不高 目前,我们国家绝大部分的岩土项目勘察设计机构已经实现了完全企业化的运作模式,所以在开展运作活动的时候其所需的费用不再由国家调拨,而是自负盈亏。这种运作模式的出现有利有弊,其弊端在于此时企业过于重视利润,忽略了技术和质量两大要素,很显然长此以往必然会导致勘察设计的结果有失精准性,质量得不到提升,最终影响到项目建设工作的开展。具体体现为工作者为了提升效率,通常会加班加点,工作中难免会出现各种失误,加之企业为了获取更多的利润,只能不断缩减工作成本,最终导致质量下降。钻探与取样过程不符合勘察技术标准,同样是为了提高工作效率,在工作期间不重视分层的准确度,甚至还会造成勘测上的疏漏。 (3)勘察技术与勘察质量标准未能符合国际要求 我们国家的勘察技术和西方国家比对来看还是有一定的差距的,具体来讲主要以为我们国家在该方面和西方国家的交流力度较低,缺乏沟通,目前我们国家的勘察技术仅仅是在传统工艺的基础上稍作发展,较为闭塞,对于和西方先进水平国家接轨来讲非常不利。 二、岩土工程勘察与岩土工程勘察技术 岩土工程勘察(GeotechnicalInvestigation)是基于岩土工程不断发展的基础上,依据工程建设需求,应用岩土工程勘察技术对工程项目施工所在场地的地质条件(包括地层结果、岩土性质、土质特征等等)以及环境特征进行勘探、分析与评价的工作。岩土工程勘察工作的有效实施在一定程度上为工程建设项目提供了设计与施工的决定依据,对保证工程建设项目施工与运行的安全与稳定具有重要影响作用,是提升工程整体品质不可或缺的存在。由于岩土工程勘察工作的专业性、技术性、实践性较强,设计的理论知识相对较广,因此岩土工程勘察工作的实施存在一定的难度。加之随着近年来我国土木工程事业的不断发展,对岩土工程勘察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传统单一的岩土工程勘察技术(地层钻探)已经无法满足实际需求。在此背景下,实现综合勘察技术在不同工程项目建设中的科学应用已成为岩土工程勘察工作发展的必然需求,针对工程项目建设要求,实现岩土工程勘察技术的结合应用,如大地电磁场岩性检测技术、工程地质测绘技术、多瞬面波技术、原位测试技术等等,可实现对岩土工程现场地质情况的全方位勘察,为工程项目建设提供全面、真实、准确的勘测结果,提升岩土工程勘察工作质量与效率的同时,也促进了工程项目建设的优化发展。 三、岩土工程勘察技术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1)界面的划分,主要按岩土体和岩石风化程度划分,不良地质体的地质界面,以及地质构造和软弱结构面的判定等。 (2)地质的形态,主要有空洞、不明的地下物体和分布的状况、埋藏的位置深度的确定。 (3)岩土的参数,主要是些难于取到原状岩土样和难于进行室、内外试验的岩土层即风化岩、残积土和粗颗粒土等。 (4)综合能力,主要表现在一部分勘察技术人员缺乏对勘察各专业的野外和室内原始资料的整理、分析、利用的能力,缺乏如何辨别真伪、归纳总结的能力,缺乏建筑、结构设计方面的知识,常造成勘察的目的不明确,所提供的资料不能满足设计的需要。

武汉游玩攻略

除了火车站不要搭理那些人,直接去找车站。 1、黄鹤楼公园:黄鹤楼位于武昌蛇山之巅,自古与湖南岳阳楼,江西滕王阁并称为“江南三大名楼”。该楼始建于三国时期吴黄武二年,传说是为了军事目的而建。不登此楼可以说不算真正到过武汉。全楼各层布置有大型壁画、楹联、文物等,楼外铸铜黄鹤造型、胜像宝塔、牌坊、轩廊、亭阁等一批辅助建筑,将主楼烘托得更加壮丽。黄鹤楼就不要去了,在下面拍个照就可以了。 门票价格:80元 开放时间:07:00~18:30 2、东湖风景区:来武汉旅游,东湖是必到之处。东湖湖面辽阔,加上沿湖陆地风景区,面积达80余平方公里,是杭州西湖面积的六倍。东湖湖面烟波浩淼,碧水粼粼,水鸟翻飞,游船如织,湖岸曲折,港叉交错,历来也是国家领导来汉喜欢的去处。 门票 听涛景区试行免费 磨山景区60元/人 落雁景区10元/人 马鞍山城市森林保护区10元/人 3、湖北省博物馆:湖北省博物馆地处风景秀丽的武昌东湖之滨,占地面积9100平方米,是湖北省文物及标本的主要收藏、宣传和研究机构。湖北省博物馆中,收藏了20多万件历史文物,其中一级文物400余件,主要有:战国时期的越王勾剑,被誉为越王青铜剑之首;战国时期的曾侯乙编钟,编钟共65件,总重2500多公斤;战国时期的曾侯乙编磬,上面刻有乐律文字。且全是真品。 参观时间:9:00—17:00(15:30停止入场),星期一闭馆(国家法定节假日除外)。 票价:基本陈列免费,但每半个小时放500人入场,每天限制参观人数为5000人(上午限制3500人,下午限制1500人)。 4、武汉九峰森林动物园 武汉九峰森林动物园是湖北省林业科学研究院与桂林雄森熊虎山庄等几家单位投资1.8亿元人民币合资兴建的大型森林动物园。建于九峰国家森林公园内,地处武汉城区东郊,距市中心12公里,交通便利。自2004年开园以来发展到现在,已是一个集动物饲养、繁殖、观赏、科研、森林休闲、游乐、餐饮、住宿等为一体的综合性旅游景点。被市旅游局评为武汉市科教游定点接待单位。门票 武汉九峰动物园成人票 60 元,不过在下面网站预订只需48元,优惠人群门票40.,下面网站预订只要36元门票包含看动物,两场大型动物演出,亲子园,快乐向前冲以及森林休闲项目。另猛兽观赏车(10元/人)为自费项目表演时间 梦幻剧场:每天10:00 14:20熊虎盛会:每天11:00 15:30

地质类国际著名期刊

国际著名岩土力学、工程地质学报(期刊)索引 1.《Engineering Geology》——An International Journal, Elsevier ------------《工程地质》——国际学报 2.《The Quarterly Journal of Engineering Geology》,U.K. ---------------------《工程地质季刊学报》 3.《News Journal, International Society for Rock Mechanics》 -----------《国际岩石力学学会信息学报》 4.《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Rock Mechanics and Mining Sciences》 ---------《国际岩石力学与矿业科学学报》(包括岩土力学文摘) 5.《Rock Mechanics and Rock Engineering》----------《岩石力学与岩石工程》 6.《Felsbau》[G.] -------《岩石力学》,奥地利地质力学学会(AGG)主办 7. Geomechnik and Tunnelbau (G.)——Geomechanics and Tunnellin -------《地质力学与隧道工程》——奥地利地质力学学会(ACC)主办 8.《GEOTECHNIGUE》-----------《岩土力学》,英国土木工程师学会ICE主办 9.《Journal of Geotechnical & Geoenvironmental Engineering》(formerly Journal of Geotechnical Engineering) -----------岩土工程与环境岩土工程学报》,改版前称《岩土工程学报》,美国土木工程师学会ASCE主办。 10.《Canadian Geotechnical Journal》--------------《加拿大岩土工程学报》——由加拿大国家研究委员会出刊 11.《ASTM Geotechnical Testing Journal》——American Society for Testing and Materials (ASTM)------------《美国试验与材料学会岩土工程试验学报》 12. 《Computers & Geosciences》——An Official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the International Association for Mathematical Geology (IAMG) ------------------------------《计算机和地球科学》——国际计算地质协会学报 13.《International Journal for Numerical and Analytical Methods in Geomechanics》---------------------------《国际岩土力学数值与解析方法学报》 14.《International Journal for Numerical Methods in Engineering》-----------《国际工程数值方法学报》 15. 《Acta Geologica Sinica》——Journal of the Geological Society of China-------------------------------《中国地质学报》——中国地质学会学报 16. 《Earth Science》——Journal of China University of Geoscience--------------------------------《地球科学》,中国地质大学学报 17.《Science in China》, Series D, Earth Sciences-------------------《中国科学》 D 系列—地球科学 18. 《Chinese Science Bulletin》------------------------------------------------《科学通报》 19.《Geotimes——The Magazine of Geoscience News and Trends(A Publication of the American Geological Institute》 ----《地学时代——地球科学信息与发展趋势杂志》,(美国地质研究院刊物) 20.《Journal of the Geological Society》,UK----------------------------------《地质学会学报》英国 21.《Journal of Structural Geology》--------------------------------------------《构造地质学报》

岩土工程勘察报告审查要点

岩土工程勘察报告审查要点 (一)为指导建筑式程施工图设计文件审查工作,根据《建设工程质量管理条例》和《建设式程设计管理条例》,特制定建筑工程施工图设计文件(以下简称施工图)审查要点。 (二)本要点供施工图审查机构进行建筑工 程、市政工程勘察文件的技术性审查时参考使用。 (三)建设单位报审的资料应包括以下内容: 1 、经政府有关部门批准的作为勘察依据的文件及附件; 2 、岩土工程勘察文件(详勘阶段),必要时应附原始资料及计算书; 3 、审查需要提供的其它资料。 (四)勘察文件技术审查要点包括以下内容: 1 、是否符合《工程建设强制性条文》和其它有关工程建设强制性标准; 2 、提供的参数、结论与建议是否存在安全隐患; 3 、是否符合公众利益; 4 、是否达到勘察文件深度规定的要求; 5 、是否符合经政府有关部门批准的作为

(五)本要点所涉及标准内容以现行规范规程内容为准。 (六)各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建设行政主管部门可根据本地的具体情况,对本要点做出必要的补充规定。 审查内容与要求 1 强制性条文:《工程建 设强制性条文》 中有关勘察和地基基础方面的强制性条文(具体条款略)是否严格执行 2 相关责任及签章:勘察单位的资格是否具备;勘察文件《包括勘察报告、独立完成的专题报千及试验报告等)公章是否有效,勘察文件单位责任人、勘察项目责任人以及各类图表、原始记录人签章是否齐全、有效。3勘察依据 3 . 1 工程建设标准:选用的规范、规程是否有 效、宀 完备,是否适用于本工程。工程勘察主要 相关标准: 《岩土工程勘察规范》 (G B5 0021 -20 01 )

试论岩土工程勘察技术

试论岩土工程勘察技术 摘要:现今,岩土工程勘察是工程建设当中至关重要的一个过程,其勘察成果 的质量直接影响着整个建筑物的工程安全和工程造价。岩土工程勘察是工程建设 的基础,直接影响后续建设环节的顺利进行,直接关系到建筑工程质量、投资效 益和使用安全。切实保证工程勘察质量,是提高建筑工程质量水平的重要保障。 因此,如何做好岩土工程勘察工作是人们关注的主要问题,本文就岩土工程勘察 技术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岩土工程;勘察技术 引言:岩土工程勘察是一种综合性的工程地质调查工作。研究的对象是岩体 和土体,岩体在其形成和存在的整个地质历史过程中,经受了各种复杂的地质作用,因而有着复杂的结构和地应力场环境。而不同地区的不同类型的岩体,由于 经历的地质作用过程不同,其工程性质往往具有很大的差别。岩土工程勘察的目 的是运用各种勘察测试手段和方法,对建筑场地进行调查研究,对修建各种建筑 物的地质条件和建设对自然地质环境的影响作出分析判断,保证地基和上部结构 共同工作时,地基的强度、稳定性以及不致于产生过大沉降变形的措施,分析并 提出地基的承载能力,提供基础设计、施工以及必要时进行地基加固所需要的工 程地质和岩土工程资料。 一、岩土工程勘察的目的 为了查明拟建场地的地质情况并为设计、施工提供地质勘察成果及各项岩土 工程参数,运用各种勘察测试手段和方法,对建筑场地进行调查研究,分析判断 修建各种工程建筑物的地质条件以及建设对自然地质环境的影响;研究地基和上 部结构共同工作时,保证地基强度、稳定性以及不致产生过大沉降变形的措施, 分析并提出地基的承载能力;提供基础设计、施工以及必要时进行地基加固所需 要的工程地质和岩土工程资料。 二、.岩土工程勘察技术 2.1工程地质测绘 工程地质测绘是岩土工程勘察的基础工作,一般在勘察的初期阶段进行。目 的是查明地形、地貌特征及其地层、构造、不良地质作用的关系,划分地貌单元;岩土的年代、成因、性质、厚度和分布,对岩层要鉴定其风化程度,对土层区分 新近沉积土和各种特殊性土。在地形地貌和地质条件较复杂的场地,必须进行工 程地质测绘;但对地形平坦、地质条件简单且较狭小的场地,则可采用调查代替 工程地质测绘。工程地质测绘是认识场地工程地质条件最经济、最有效的方法, 高质量的测绘工作能相当准确地推断地下地质情况,起到有效地指导其他勘察方 法的作用。 2.2勘探和取样 目前,岩土工程勘探工作主要包括钻探、物探和坑探等方法,根据岩土的不 同情况,要采取不同的勘探方法,这些勘探方法主要作用于对地下地质条件的取 样和测试。其中物探主要是属于一种间接的方法,它的主要优点就是能钻井和探 测光,且此种方法经济又快速,能够让工程地质人员及时的推断和了解地质条件,因此,这种方法较多使用在测绘工作当中,它可以用在钻探工作之前或者辅助工 作中。除此之外,钻探是岩图勘察中必不可少的一种手段,它可以根据勘探的要 求来选择不同的钻井方法,当钻探方法都无法确定的地质条件的时候,就应该使 用坑探。由于勘探工程需要使用机械和电力设备,而且勘探的周期和时间较长,

国际著名岩土工程SCI期刊中英文简介

1. Canadian Geotechnical Journal 加拿大岩土工程学报 1963年开始出版,世界上发行量最大的三家岩土工程学术期刊之一,以刊登有关基础、隧道、水坝、边坡问题精彩文章及相关学科的新技术、新发展而闻名月刊SCI期刊ISSN : 1208-6010 主编:Dr. Ian Moore, Queen's University http://pubs.nrc-cnrc.gc.ca/rp-ps ... de=cgj&lang=eng https://www.360docs.net/doc/c015198748.html,/ehost/d ... #db=aph&jid=35H Published since 1963, this monthly journal features articles, notes, and discussions related to new developments in geotechnical and geoenvironmental engineering, and applied sciences. The topics of papers written by researchers, theoreticians, and engineers/scientists active in industry include soil and rock mechanics, material properties and fundamental behaviour, site characterization, foundations, excavations, tunnels, dams and embankments, slopes, landslides, geological and rock engineering, ground improvement, hydrogeology and contaminant hydrogeology, geochemistry, waste management, geosynthetics, offshore engineering, ice, frozen ground and northern engineering, risk and reliability applications, and physical and numerical modelling. Papers on actual case records from practice are encouraged and frequently featured. 2. Geotechnical Engineering, Proceedings of ICE 岩土工程 https://www.360docs.net/doc/c015198748.html,/journals/ 英国土木工程师协会(ICE)主办,集中了岩土工程实践中的所有方面内容,包括工程实例、工程设计讨论、计算机辅助设计等SCI期刊双月刊影响因子(2006): 0.286 ISSN 1353-2618 (Print) ISSN 1751-8563 (Online) Geotechnical Engineering covers all aspects of geotechnical engineering including tunnelling, foundations, retaining walls, embankments, diaphragm walls, piling, subsidence, soil mechanics and geoenvironmental engineering. Presented in the form of reports, design discussions, methodologies and case records it forms an invaluable reference work, highlighting projects which are interesting and innovative. Geotechnical Engineering publishes six issues per year. 3. Géotechnique, Proceedings of ICE 土工 国际著名的有关土力学、岩石力学、工程地质、环境岩土工程的岩土技术期刊,每期只刊登几篇文章,都是鸿篇巨著。英文版或法文版。SCI 期刊影响因子Impact factor (2005): 1.203 Established for almost 60 years, Géotechnique is ICE's world-leading geotechnics journal, publishing the cream of the international community's output on all aspects of geotechnical engineering Subject coverage: Géotechnique provides access to rigorously refereed, current, innovative and authoritative research and practical papers, across the fields of soil and rock mechanics, engineering geology and environmental geotechnics. Géotechnique is published ten times per year: February–June, August–December. Indexed by SCI, Current Contents, Compendex, Geo Abstracts, Elsevier Science Direct, Citeseer and others. 4. Journal of Geotechnical and Geoenvironmental Engineering (ASCE) 岩土及环境岩土学报 美国土木工程师协会(ASCE)主办的杂志之一,以土力学及基础工程方面的内容为主,主题偏向于工程应用。月刊,属于SCI检索期刊ISSN: 1090-0241 Editor: Jonathan P. Stewart, Ph.D., P.E.,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Los Angeles https://www.360docs.net/doc/c015198748.html,/journals/ge ... nmental/default.htm The Journal of Geotechnical and Geoenvironmental Engineering covers the broad area of practice known as geotechnical engineering. Papers are welcomed on topics such as foundations, retaining structures, soil dynamics, engineering behavior of soil and rock, site characterization, slope stability, dams, rock engineering, earthquake engineering, environmental geotechnics, geosynthetics, computer modeling, groundwater monitoring and restoration, and coastal and geotechnical ocean engineering. Authors are also encouraged to submit papers on new and emerging topics within the general discipline of geotechnical engineering. Theoretical papers are welcomed, but there

岩土工程勘察技术研究

岩土工程勘察技术研究 发表时间:2018-12-14T10:03:46.273Z 来源:《防护工程》2018年第26期作者:江俊 [导读] 岩土工程勘察这项工作具有综合性的特点。岩土工程勘察的最终目的就是借助多种多样的勘察测试手段来调查研究建筑场地 江西省地质工程(集团)公司 摘要:岩土工程勘察这项工作具有综合性的特点。岩土工程勘察的最终目的就是借助多种多样的勘察测试手段来调查研究建筑场地,还要准确分析、科学的判断修建不同建筑物的地质条件以及当地的自然环境,通过这样做可以确保地基与上部结构共同进行,还可以保证地基的稳定性。 关键词:岩土工程勘察技术方法 岩土工程勘察技术是一门综合性的科学技术,主要建立在地质学、岩土力学、测试技术和现代信息技术等基础学科上。 一、岩土工程勘察中存在的主要技术问题 勘察技术与工程专业,是培养具备地质学、应用地球物理学等方面的基本知识,能在资源勘查、工程勘察、管理等单位从事各类资源勘查与评价、管理及工程勘察、设计、施工与监理等方面工作的高级工程技术人才。我国工程地质勘察专业经过近二十年的努力,已实现了向岩土工程勘察方向发展,技术人员的知识得到了更新换代,岩土工程技术不管从勘探手段、测试设备、试验仪器、计算机技术的应用还是技术人员知识的广度和深度都有了很大的提高。但是,应该看到随着我国经济改革的进一步深入,勘察市场竞争越来越激烈。不少勘察单位由于种种原因不愿意购置先进设备,低价中标使许多勘察单位不愿意采用先进手段和先进设备。近年来,勘察技术进步有停滞不前的趋势。许多与工程密切相关的课题得不到解决。根据现行《岩土工程勘察规范》要提供准确、合理、经济的岩土工程勘察报告的任务,认为在岩土工程勘察中存在的技术问题很多,主要有: 1、界面划分问题:不同岩土体和岩石风化程度的界面划分,地质构造和软弱结构面的判定,以及不良地质体的地质界面等; 2、地质形态问题:不明地下物体、空洞及其分布形态、埋藏位置和埋藏深度的确定; 3、岩土参数问题:岩土设计参数(承载力、变形指标等)难于确定; 4、综合能力问题:部分勘察技术人员对勘察野外和室内原始资料的整理、分析、利用的能力不够强,缺乏如何辨别真伪、归纳总结的能力,缺乏建筑、结构设计方面的知识,常造成勘察的目的性不明确,所提供的资料不能满足需要; 5、技术素质问题:勘察技术人员碰到重大项目和复杂工程时束手无策,不能采用合适的技术方法和手段去解决所碰到的技术难题。 二、岩土工程勘察技术 1、工程地质测绘技术 在岩土工程勘察过程中,工程地质测绘是一项基础工作。通常情况下,在勘察的初期阶段要开展工程地质测绘这项工作。开展工程地质测绘这项工作的目的在于准确了解当地的地形、了解当地的地貌特征、当地的地层、地质构造以及不良地质作用间的关系,以此可以准确的划分地貌单元。在工程地质测绘工作中,还要了解岩土的成因、岩土的分布情况、岩土的实际厚度、岩土的风化程度。对于那些地质条件较为复杂的场地,必须要开展工程地质测绘;然而对于那些地质条件较为简单的场地,有时候工程地质测绘可以被调查所取代。要想准确认识、了解工程地质的实际条件,那么最为有效的一个方法就是工程地质测绘。高质量的工程地质测绘工作可以准确了解到地质的实际情况,还可以合理的指导勘察方法。 2、勘探和取样技术 现阶段,钻探、物探、坑探等方法成为岩土工程勘探工作中经常用到的方法。通常情况下,由于岩土的实际情况不同,那么所采取的勘探方法是不同的。在取样地下地质条件、测试地下地质条件的时候往往会运用这些勘探方法。 在岩土勘察过程中,钻探是一种非常重要的手段,其往往会将勘探的实际要求作为参考资料来选择钻井方法。如果所选择的钻探方法不能了解到地质条件的时候,并且该钻探方法会受到某一些条件的限制,因此在选择钻探技术的时候,事先要做好调查工作,还要分析地质条件,从而可以选择出合适的、科学的钻探方法。只有选择了合适的钻探方法,那么可以减少在勘探中的失误,还可以促使岩土工程勘探的实际效率得以提高。 物探这种方法具有间接性,该方法的优点在于能钻井、探测光。再加上这种方法比较便捷,工程地质人员可以在最短的时间内掌握了当前的地质条件,所以在测绘工作中经常会用到物探这种方法。一般在钻探工作之前,物探起着辅助性的作用。 3、数字化勘察技术 在数字化的大环境下,传统的勘察方法逐步过渡到数字化勘察。数字化勘察法是时代发展的产物。数字化勘察技术在实际工程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具体表现如下:1、数字化建模方法。现阶段,数字表面模型法是建模过程中经常采用的一种方法,此种方法可以切实表现出地面的起伏情况。数字表面模型法的基本内容是准确将工程地质体外表面情况表示出来,换句话来说依据相关的规则来将同属性的点连接起来,从而构成了网状曲面片,进一步还可以将整个地质体的空间属性确定下来。离散的测点资料是表明模型法数据的主要来源。其中测点的几何特征数据、属性特征数据成为该数据的组成部分,然后借助数据来对地质体界面进行分析。地形建模方法往往以该地域的DEM 数据为参考资料,然后借助叠加遥感影像来显示三维地形。在投影变换正射影响时,往往会用到地质三维数字化这一重要技术。2、数字化岩土勘察工程数据库系统。岩土工程勘察中包括了一些原始数据,具体来说这些原始数据包括了地理信息方面的非空间数据、地理信息方面的空间数据。然而基础地理数据、岩土工程勘察数据是原始数据的主要来源。由于各个建筑场地的地质信息是不同的,因此最终得出的数据也是不同的。 三、岩土勘察工程技术发展的趋势 在岩土取样技术方面,岩土取样技术的标准化、工程地质钻探技术的标准化、混凝土灌注桩取心技术等值得进一步发展和完善;在原位测试技术新进展上,用原位测试确定土工参数、非破损探测技术的发展都有了长足发展;在地基处理新技术方面,老方法不断翻新,新方法层出不穷。目前常用的方法有CFG桩、砂石桩与低强度混凝土组合型复合地基、夯坑基础、超载预压加固软土、劈裂注浆等。这些技术的发展都是岩土工程勘察技术发展的主要内容。相信我国市场将逐步完善,国内国际两大市场将逐渐融合。例如我国众多知名大企业在

中国植物园

中国植物园 沈阳树木园 解说:沈阳树木园,位于沈阳南运河带状公园的中段,它是我国植物学家刘慎愕和王战,55年创建的。当时叫沈阳植物园,后来因为这里主要是开展北方地带性树种的研究工作为主,在1977年,更名为沈阳树木园。 何兴元(中科院沈阳树木园园长):沈阳树木园呢,它是主要以收集东北地带性树种为主,另一个特点是属于处在大城市,一个大城市里面,所以它在改善环境方面,城市绿岛效应,这方面有它的优越性。另外及植物园起到科普作用,在城市中间,方便游人和学生前往。 解说:沈阳树木园,地处北温带,是中国科学院植物园中最北的一个。占地五公顷,树木园的任务是引种驯化国内外主要的树种,同时还围绕杨柳科、松科和非豆科固氮树种系统研究。沈阳树木园的建园,是按照自然配置,仿照自然群落,栽培每一个植物,主要是以东北地带性树种为植物园的骨架树种。经过40年的生长,和自然更新,如今以蔚然成林,形成具有多层次的森林层落。树木园引种栽培了国内外桥灌木500余种,其中国外树木50余种,国家级重点保护树木25种,尤其是东北地区受到威胁的濒危植物有60余种。东北绣线梅、刺秋等稀有树种以保存在树木园内。园内建有濒危植物区、水杉区等10余个展区。其中园中的展览温室,收集保存和热带、亚热带植物450余种。为了增加植物园的植物物种,沈阳树木园都与20个国家和地区的植物园建立了种子交换和业务联系。这些国家都与沈阳树木园,处于同纬度上,这样有利于植物的引种成功。沈阳树木园被誉为大城市中的小森林,经过40多年的建设,树木园以成为沈阳城中的绿洲。周围钢筋水泥的楼房与树木园森林的外貌,形成了强烈的对比,这里以成为具有科学内涵的生态公园。 华西亚高山植物园 解说:华西亚高山植物园,位于四川省都江堰地区是中国科学院1988年建立的。植物园占地有100余公顷,主要从事具有横断山区域形式的杜鹃花树和报春花树等珍惜濒危植物的保存和研究。 庄平(中科院华西亚高山植物园园长):后来为什么我们决

国际著名岩土类SCI期刊中英文简介

之前tangzhichengok 虫子发过一个【分享】岩土领域内几个SCI期刊,连接如下:https://www.360docs.net/doc/c015198748.html,/bbs/viewthread.php?tid=1754221 我稍微做点补充吧! 国际著名岩土类SCI期刊中英文简介 转载请注明原出处:临峰山庄 https://www.360docs.net/doc/c015198748.html, 详细介绍 1. Canadian Geotechnical Journal 加拿大岩土工程杂志,1963年开始出版,世界上发行量最大的三家岩土工程学术期刊之一,以刊登有关基础、隧道、水坝、边坡问题精彩文章及相关学科的新技术、新发展而闻名月刊SCI期刊 主编:Dr. Ian Moore, Queen's University http://pubs.nrc-cnrc.gc.ca/rp-ps ... de=cgj&lang=eng https://www.360docs.net/doc/c015198748.html,/ehost/d ... #db=aph&jid=35H monthly ISSN : 1208-6010 影响因子Impact factor: 0.542 NATL RESEARCH COUNCIL CANADA, RESEARCH JOURNALS,MONTREAL RD, OTTAWA, CANADA, K1A 0R6 Published since 1963, this monthly journal features articles, notes, and discussions related to new developments in geotechnical and geoenvironmental engineering, and applied sciences. The topics of papers written by researchers, theoreticians, and engineers/scientists active in industry include soil and rock mechanics, material properties and fundamental behaviour, site characterization, foundations, excavations, tunnels, dams and embankments, slopes, landslides, geological and rock engineering, ground improvement, hydrogeology and contaminant hydrogeology, geochemistry, waste management, geosynthetics, offshore engineering, ice, frozen ground and northern engineering, risk and reliability applications, and physical and numerical modelling. Papers on actual case records from practice are encouraged and frequently featured. 更多资讯请上https://www.360docs.net/doc/c015198748.html,浏览 2. Geotechnical Engineering, Proceedings of ICE https://www.360docs.net/doc/c015198748.html,/journals/ 英国土木工程师协会(ICE)主办,集中了岩土工程实践中的所有方面内容,包括工程实例、工程设计讨论、计算机辅助设计等SCI期刊双月刊影响因子(2006): 0.286 Geotechnical Engineering covers all aspects of geotechnical engineering including tunnelling, foundations, retaining walls, embankments, diaphragm walls, piling, subsidence, soil mechanics and geoenvironmental engineering. Presented in the form of reports, design discussions, methodologies and case records it forms an invaluable reference work, highlighting projects which are interesting and innovative. Geotechnical Engineering publishes six issues per year. ISSN 1353-2618 (Print) ISSN 1751-8563 (Online) Impact Factor (2006): 0.286 3. Géotechnique, Proceedings of ICE 国际著名的有关土力学、岩石力学、工程地质、环境岩土工程的岩土技术期刊,每期只刊登几篇文章,都是鸿篇巨著。英文版或法文版。SCI 期刊影响因子Impact factor (2005):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