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茶茶多糖提取工艺优化

合集下载

绿茶中儿茶素的提取工艺优化研究

绿茶中儿茶素的提取工艺优化研究

绿茶中儿茶素的提取工艺优化研究作者:师海荣谢林燕来源:《安徽农学通报》2020年第12期摘要:选取放置了12个月的绿茶作为试验材料,采用乙醇溶剂提取法,分别使用过滤、离心2种方法提纯儿茶素。

结果表明:采用离心操作提纯儿茶素的得率是过滤操作的31.3倍;采用离心法进行工艺提取后续操作优化发现,使用60%的乙醇溶液,pH4.0、料液比1∶20、60℃恒温水浴超声提取30min,重复操作1次,提取完成后,在2000r/min条件下离心2次、使用旋转蒸发仪在60℃前提下蒸发15min,最后在60℃的真空干燥箱中干燥24h,儿茶素粗提物的得率高达30.72%。

关键词:儿茶素;工艺优化;离心提取法中图分类号 Q946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7731(2020)12-0096-05Abstract: The experimental materials were green tea which was kept for 12 months. After ethanol solvent extraction, catechins were extracted by filtration and centrifugation respectively.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the yield of catechin was 31.3 times higher than that of filter operation by centrifugal operation. At the same time, the centrifugal method was optimized. It was found that under the condition of using 60% ethanol solution and pH 4.0, the solid-liquid ratio was 1∶20,and the ultrasonic extraction was carried out at 60℃ for 30 min in a constant temperature water bath, and the operation was repeated once. After extraction, the crude catechin extract was obtained by centrifuging twice at 2000 r/min, evaporating at 60℃ for 15min using a rotary evaporator, and finally drying in a vacuum drying oven at 60℃ for 24 h,and the yield of catechin crude extract is as high as 30.72%.Key words: Catechin; Process optimization; Centrifugal extraction茶叶起源于中国,是我国传统文化的象征,也是当今市场上最具有潜力的经济作物之一。

茶多酚、茶多糖和茶氨酸的联合提取工艺研究

茶多酚、茶多糖和茶氨酸的联合提取工艺研究
笔者以日照绿茶为原料,采用单因素实验及正 交实验对各个浸提条件进行优化,通过离子交换树 脂对各成分进行提取分离。
1 实验部分
1. 1 材料与仪器 日照绿茶: 市 售; 732 型 强 酸 型 阳 离 子 交 换 树
脂; 酒石酸钾钠、磷酸氢二钠、磷酸二氢钾、硫酸亚 铁、葡糖糖、浓硫酸、蒽酮、茚三酮、氯化亚锡、乙酸乙 酯均为国产分析纯; L -谷氨酸: 纯度≥98. 5% 。
茶叶中茶多酚、茶多糖、茶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酸提取工艺如图 1 所示。
收稿日期: 2011 - 07 - 20 作者简介: 曹博( 1986 - ) ,男,硕士生,caobo1118@ 163. com; 管从胜( 1958 - ) ,男,博士,教授,研究方向为天然产物的分离,通讯联系人,guancs
@ sdu. edu. cn。
JP -A 型电子天平,太仓市东亚天平仪器有限 公司生产; HHS1-4 型电子恒温水浴锅,北京长安科学 仪器厂生产; SS -300 型三足式离心机,江苏张家港市 南洋机械有限公司生产; TU -1901 双光束紫外可见分 光光度计,北京普析通用仪器有限责任公司生产; JI -1 搅拌器,江苏金坛市金城国胜实验仪器厂生产。 1. 2 工艺路线
Key words: tea polyphenols; tea polysacchadides; theanine; combinated-extraction
茶 叶 中 含 有 多 种 生 物 活 性 物 质,如 茶 多 酚 ( TP) 、茶多糖( TPS) 、茶氨酸等。近来研究发现,茶 多酚 具 有 抗 氧 化、清 除 自 由 基、降 血 压、降 血 脂、防 癌、抗癌等生物活性作用; 茶多糖具有降血糖、抗凝 血、抗血栓、防辐射、增强机体免疫力等多种功效; 而 茶 氨 酸 具 有 舒 缓 神 经、促 进 神 经 生 长 等 保 健 功 能[1 - 5]。目前茶叶消费日趋高档化,大量的中低档 茶叶滞销或积压,而且在单独提取茶多酚、茶多糖或 茶氨酸时,损失了其他有效物质[6 - 9]。而用粗老茶 及低档茶联合提取茶多酚、茶多糖和茶氨酸,可实现 茶叶的综合利用,以期获得更好的经济效益,对促进 茶叶产业的发展将起到重要的推动作用,并且有重 要和深远的意义。

茶多酚提取工艺的研究

茶多酚提取工艺的研究

茶多酚提取工艺的研究
茶多酚提取工艺的研究是关于茶叶中多酚的提取和分离过程的研究。

茶多酚是茶叶中的重要活性成分,具有抗氧化、抗炎、抗癌等多种生物活性,因此对茶多酚的提取工艺进行研究具有重要的科学和应用价值。

茶多酚的提取工艺研究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
1. 提取溶剂的选择:茶叶中的茶多酚是一种多酚类化合物,可以通过不同的溶剂进行提取。

常用的提取溶剂包括水、乙醇、甲醇等。

研究人员需要通过比较不同溶剂的提取效果和茶多酚的质量来选择最适合的提取溶剂。

2. 提取条件的优化:提取条件包括提取时间、提取温度、提取浓度等。

研究人员需要通过实验来确定最佳的提取条件,以提高提取效率和茶多酚的质量。

3. 提取方法的改良:常用的茶多酚提取方法包括水煮法、浸提法、超声波提取法、微波辅助提取法等。

研究人员可以结合不同的提取方法,改良提取工艺,以提高提取效率和茶多酚的质量。

4. 提取工艺的创新:茶多酚提取工艺的研究还包括对新的提取方法和新的技术的探索和应用。

例如,近年来,一些新的提取技术,如超临界流体提取技术、离子液体提取技术等在茶多酚提取中得到了一定的应用和研究。

茶多酚的提取工艺研究的目标是通过选择合适的提取方法和优化提取条件,提高茶多酚的提取效率和质量,为茶叶的加工利用和茶多酚的应用研究提供科学依据。

同时,茶多酚提取工艺的研究还可以为茶叶产业的发展和茶叶生产的提高提供技术支撑。

绿茶多酚的膜法提取纯化工艺研究及5ta生产线设计

绿茶多酚的膜法提取纯化工艺研究及5ta生产线设计

绿茶多酚的膜法提取纯化工艺研究及5t/a生产线设计茶多酚是从茶末及粗老茶叶中提取分离获得的一种天然抗氧化剂,具有明显的抗衰老,清除人体过剩自由基,去脂减肥等作用,已广泛应用于食品、药品、精细化工等多个领域。

但目前制备茶多酚常用的有机溶剂提取、金属离子沉淀、树脂吸附分离等方法,对目标产物的提取分离效果均不尽理想。

采用膜分离技术对浸提茶汁中的果胶、蛋白质等大分子物质进行脱除,不仅可以减轻后续的精制分离的压力,而且能够大幅度减少乙酸乙酯的用量,提高产品的质量和安全性。

本文以绿茶茶末为原料,水为溶剂浸提茶汁;以膜通量、茶汁化学成分、茶汁色差为指标,采用微滤-超滤技术进行浸提后茶汤中茶多酚的提取纯化效果研究,通过不同膜孔径、操作压力、温度等操作参数影响的考察,获得膜分离茶多酚的较优条件;对脱除果胶、蛋白质等多种大分子物质后的膜透过液,采用乙酸乙酯进行分离,萃取相经真空浓缩、水相反萃取、冷冻干燥得到高品质的茶多酚制品。

同时,在试验研究的基础上进行了5t/a茶多酚生产线设计。

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依据单因素试验考察结果,通过正交试验优化得到茶汁最佳浸提条件为:茶末粒度30目,浸提温度90℃,时间20min,液料比为25:1。

在此条件下,浸提3次,茶多酚浸提率可达到25.95%。

(2)采用微滤-超滤技术对茶汁粗提液进行分离纯化,结果表明截留分子量为30,50,100kDa的膜芯对茶汁的分离效果均优于截留分子量为5kDa和8kDa的两种膜芯;综合考虑膜通量、茶汁化学成分和茶汁色差,超滤膜分离的较优组合参数为:采用聚醚砜(PES)膜,截留分子量为50kDa,操作压力为0.4MPa,温度25℃。

(3)对超滤透过液采用乙酸乙酯进行萃取,获得的较优萃取条件为:乙酸乙酯与茶汁的体积比为1.2:1,在常温下间隙搅拌萃取80min;对萃取相分别进行真空浓缩、水相反萃取及冷冻干燥后,最终得到的茶多酚制品颜色微黄、粉体颗粒松散均一、溶解性好,纯度、得率分别大于92%和7.6%。

五指山绿茶茶多糖的提取与含量测定

五指山绿茶茶多糖的提取与含量测定

五指山绿茶茶多糖的提取与含量测定作者:缑鸿达陈丽珍任芯王春良翟锐锐来源:《科技资讯》2015年第27期摘要:目的研究五指山绿茶茶多糖的提取工艺与含量测定方法。

方法茶多糖含量测定采用蒽酮-硫酸法;采用水浸提法,以茶多糖提取得率为指标进行正交试验设计,考察对茶多糖提取得率的影响因素。

结果多糖含量测定的线性回归方程为C=6.637 6A-7.249 89,r=0.999 1,线性范围为10.040~100.40μg/mL。

最佳提取工艺为加入15倍量的水,90 ℃提取3次,每次180 min。

结论为五指山绿茶提供了稳定可行的茶多糖提取工艺,准确可靠的茶多糖含量测定方法。

关键词:五指山绿茶茶多糖提取含量测定中图分类号:S571.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791(2015)09(c)-0255-02五指山绿茶,由于长年生长于云雾里,清香持久,醇香甘甜,养肺润喉,提神醒脑,去除疲劳,防止感冒、解毒通肠等功效。

茶多糖(Tea Polysaccharides,TPS)是茶叶中一类与蛋白质结合在一起的酸性多糖或酸性糖蛋白,随原料的老嫩、茶树品种、采摘季节与制作工艺的不同有所差别,一般老叶比嫩叶含量高。

现代药理研究表明,茶多糖具有降血糖、防治糖尿病、降血脂、防治心血管疾病等多种功能,同时在抗氧化和增强人体非特异性免疫功能等作用也较显著,是一种很有开发前景的天然资源[1-2]。

为了对茶叶中有效成分进行提取进行综合开发利用,并将其应用到食品、医药等多种领域。

因此,在茶叶中分离并提取茶多粮,提高产品的质量,茶叶是一种传统的天然生物资源将其进行综合利用是具有重要意义的。

该实验着重研究探讨了影响茶叶中茶多糖提取得率的多种因素,优选出最佳提取工艺条件,以期为茶叶资源的深度加工和应用提供一定的科学参考。

1 材料与方法1.1 试验材料1.1.1 供试原料绿茶(市购于海南五指山市茶叶市场)。

将茶叶在40 ℃烘箱中干燥,用粉碎机粉碎后过60目筛,得到茶叶细粉末,密封保存备用。

响应面法优化超临界CO_2提取茶籽多糖的工艺研究

响应面法优化超临界CO_2提取茶籽多糖的工艺研究
第 2 卷第 5 4 期 21 年 l 00 O月






学 报
NO. 、o.4 5 ,1 2 Oc. t 20 0 1
J un lo e ia gi ei go n s iest s o r a fCh m c l En ne rn fChieeUnv rie i
关键词:超临界 c 2 o ;3 Q 2 .2 文献标识码 :A
Optm i a i n o pe c jia i z to fSu r r tc lCO2 r c i n Pr c s ft l s c rdef o Te Ext a to o e so Po y ac ha i r m a he
t as e o y a c r ie Th u d ai o mu aWa b an db r s o e s ra ea ly i t e h ed o e e d p l s c ha d . e q a r tcf r l s o t ie y e p ns u f c na ssbewe n t eyil f t ee ta td ta s e o y a c r ie a dt ef u a a t r . e l e ra dq d a i r o mea deha O h x ce e e d p l s c ha d n h o rp mee s Th i a n ua r tct m ft t n l r r n e i n c n e tai n h u d a i em fp e s r d t e it r ci n bewe n tme a d pr su e ha e sg i c n o c nr to .t e q a r tct r o r s u e a h ne a to t e i n n e s r v i nf a t i

茶叶多糖的纯化工艺

茶叶多糖的纯化工艺

茶叶多糖的纯化工艺王黎明;夏文水【摘要】较系统地研究了茶叶粗多糖的初步纯化工艺.脱蛋白工艺中,三氯乙酸易降解茶多糖,Sevag法效果较好,而且以处理3次为好.比较大孔吸附树脂DM130、S8、HPD500、HZ801、AB8、NKA2和聚酰胺对茶多糖的脱色效果,结果表明聚酰胺的脱色效果和多糖保留率相对都较高,而且聚酰胺动态脱色效果比静态好.进一步脱色工艺中,DEAE-纤维素柱脱色效果好,但得率低,而且柱材料不能再生,而用Sephadex G50柱不仅效果好,柱材料还可以再生.因此,茶多糖初步纯化工艺可首先用Sevag法脱蛋白,然后用聚酰胺柱脱色,再用Sephadex G50进一步脱色,这样多糖的纯度可达到89%.【期刊名称】《食品研究与开发》【年(卷),期】2012(033)011【总页数】5页(P53-57)【关键词】茶多糖;初步纯化;工艺【作者】王黎明;夏文水【作者单位】无锡商业职业技术学院,江苏无锡214153;江南大学,江苏无锡214036【正文语种】中文近年,茶多糖因具有较多的生理保健功能,引起了很多研究者的兴趣,特别是从粗老茶中提取茶多糖,既可以开发保健食品,也可以综合利用资源,成本低、价值高。

但是茶多糖的提取纯化过程中,初步纯化工艺是个较难处理的工艺过程。

如果方法选择得当,纯化效果好,速度快,成本低;反之,则效果差,速度慢,成本高。

虽然纯步纯化工艺已有许多报道,但多数是就某个方面的纯化工艺。

倪德江等报道,Sevag法脱蛋白的效果主要在前三次,不同茶类,蛋白质的去除率不同[1]。

陈海霞等则用聚酰胺吸附法脱除茶多糖中水溶性色素[2]。

也有很多报道用氧化法,即用H2O2作氧化剂将色素氧化成无色物质。

黄桂宽等用40%和60%的乙醇分级沉淀茶多糖,干燥后分别得浅黄色和灰白色两种多糖TP-1和TP-2,得率分别为2.8%和0.7%,总糖含量分别为48.24%和57.71%,其中TP-1为中性杂多糖[3]。

茶多糖分离纯化

茶多糖分离纯化

Company Logo
不同茶类TPS中单糖组成 不同茶类TPS中单糖组成 TPS 招钰等(2007) 溶剂提取, 溶剂提取,离子交换层析
Company Logo
不同提取工艺获得的TPS单糖组成及多糖含量 不同提取工艺获得的TPS单糖组成及多糖含量 TPS
绿茶(周小玲 绿茶 周小玲) 周小玲
Company Logo
Add Your Company Slogan
茶多糖的提取纯化及其生物活性 研究进展
LOGO

茶属于山茶科, 茶属于山茶科,为 常绿灌木或小乔木植物, 常绿灌木或小乔木植物, 植株高达1-6米 植株高达 米。茶树 喜欢湿润的气候。 喜欢湿润的气候。 陆羽《茶经》 陆羽《茶经》云: 茶之饮在于解毒、 “茶之饮在于解毒、消 清心、益思、 食、清心、益思、少睡 眠”。
Company Logo
除色素
金属络合法:采用一些重金属铁和铜、铅等沉淀茶多糖, 金属络合法:采用一些重金属铁和铜、铅等沉淀茶多糖, 从而使茶多糖和一部分色素相分离, 从而使茶多糖和一部分色素相分离,然后再用阴离子交换 树脂分解络合物。 树脂分解络合物。 氧化法:常采用H202,虽有一定的脱色作用,但对茶多糖 氧化法:常采用 虽有一定的脱色作用, 有降解。 有降解。 离子交换法:在溶液中色素分子带负电荷,可用弱碱性阴 离子交换法:在溶液中色素分子带负电荷,可用弱碱性阴 离子树脂( 纤维素) 离子树脂(DEAE纤维素)吸附色素,还兼分离的作用。 纤维素 吸附色素,还兼分离的作用。 物理吸附法:常用活性炭、大孔吸附树脂作为吸附剂。 物理吸附法:常用活性炭、大孔吸附树脂作为吸附剂。大 作为吸附剂 孔吸附树脂是一类有机高聚物吸附剂, 孔吸附树脂是一类有机高聚物吸附剂,具有大孔网状结构 和较大的比表面积, 和较大的比表面积,可通过物理吸附从水溶液中选择性的 吸附有机物,作用条件比较温和。 吸附有机物,作用条件比较温和。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