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最新部编版小学三年级语文上册21 大自然的声音 教学设计(含课堂作业及答案)-精选

2019最新部编版小学三年级语文上册21 大自然的声音 教学设计(含课堂作业及答案)-精选
2019最新部编版小学三年级语文上册21 大自然的声音 教学设计(含课堂作业及答案)-精选

21 大自然的声音

【教学目标】

1.认识本课“奏、击”等8个生字,会写“演、奏”等13个生字,认识多音字“呢”。了解拟声词的不同结构,引导学生通过朗读体会不同声音所表示的不同事物。

2.朗读课文,背诵课文第2~3自然段。了解课文的写法特点及叙述的顺序。

3.想象课文中描述过的声音,抓住重点词句感受大自然的美。

【教学重点】

1.学会本课生字及词语,了解拟声词的不同结构,引导学生通过朗读体会不同声音所表示的不同事物,积累拟声词。

2.课文重点是第二至第四自然段,教师要引导学生通过朗读,认识并感受这美妙的声音,然后通过想象,感受大自然的美。

【教学难点】

了解课文描写的方法,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教学课时】2课时

第一课时

【课时目标】

1.认识本课“奏、击”等8个生字,会写“演、奏”等13个生字,认识多音字“呢”。了解拟声词的不同结构,引导学生通过朗读体会不同声音所表示的不同事物。

2.初读课文,理清文章的层次。

【教具准备】

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课堂作业新设计】

一、给加点字选择正确的读音。

音乐.(lè yuè)歌曲.(qū qǔ)

快乐.(lè yuè)弯曲.(qū qǔ)

他呢.(ne ní)散.步(sǎn sàn)呢.喃(ne ní)散.装(sǎn sàn)二、比一比,组词语。

秒()爱()江()喳()妙()受()汇()查()

三、照样子写拟声词。(每小题写四个)

1.淙淙:

2.唧哩哩:

3.叽叽喳喳:

参考答案:

一、yuè qū lè qǔ ne sàn ní sǎn

二、秒表关爱长江叽喳奇妙感受汇合检查

三、1.呼呼哗哗隆隆呜呜

2.扑通通哗啦啦轰隆隆叮铃铃

3.滴滴答答乒乒乓乓哗哗啦啦嘻嘻哈哈

第二课时

【课时目标】

1.朗读课文,背诵课文第2~3自然段。了解课文的描写方法及叙述的顺序,回想课文中描述过的声音,抓住重点词句感受大自然的美。

2.了解课文以清新活泼的笔调介绍了大自然中风的声音、水的声音和动物的声音,体会作者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的同时培养学生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

【教具准备】

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课堂作业新设计】

一、看拼音,写词语。

yǎn zòu fēnɡ qín wēn róu ɡǎn shòu

()()()()jī liè yuè qì qiāo dǎ mínɡ ji

ào

()()()()

二、连一连,读一读。

轻轻柔柔的乐曲

雄壮的海洋大合唱

热闹的山中小曲

轻快的音乐会

波澜壮阔的声音

三、写一写。

大自然的声音真是太美妙了,你们喜欢吗?大自然包罗万象、丰富多彩,

就在我们身边,当你走进大自然,用心灵去感受那些美妙的声音,相信你一定

会有新的发现,模仿课文把你有趣的发现写下来吧。

参考答案:

一、演奏风琴温柔感受激烈乐器敲打鸣叫

二、轻轻柔柔的——声音

雄壮的——乐曲

热闹的——音乐会

轻快的——山中小曲

波澜壮阔的——海洋大合唱

三、示例:植物的声音也是大自然的声音。大家可能要问了,植物怎么能发生呢?的确,植物不能发声,但是你只要细心去观察,去听,就会听见它们也在发声。风吹动树叶的沙沙声;果实落地的扑通声;花随风摇曳的声音。用心去听这些声音。树叶就好像翩翩起舞;果实好像在倾诉“我们熟了”花好像是欢笑着迎接人们,这些声音和动物的声音合成了一段更优美的音乐。

【板书设计】

21 大自然的声音

风手风琴

水打击乐美妙

动物歌手

【课后反思】

成功之处:

在这篇文章的教学中,教师注重指导学生了解这篇文章的写作方法。这篇文章的第一自然段是整篇文章的中心段、总起段。学习完课文后,提出问题:这篇文章哪些段落具体地写了大自然的的声音?学生一下就回答出:第2~4自然段具体地写了风、水、动物的声音。引导学生了解第2~4自然段分别是围绕一句话来写的,这是先总述,后分述的写作方法。教师又继续追问:那课文中的哪一段是概括地写呢?学生很快就发现了第一自然段。教师启发学生思考:第一自然段和第2~4自然段是什么关系?学生想了一下便说:第2~4自然段是围绕第一自然段来写的。教师相机小结并告诉他们,第一段就是这篇文章的中心段,而它又在文章的开头,所以它又叫总起段。

不足之处:要关注课堂的生成。在课堂上,随时会有学生灵光的闪现,如何抓住学生的这些语言,将它们与理解文本很好地结合,这也是在今后的教学中,需要仔细研究和学习的。

备课素材

【教材分析】

《大自然的声音》这篇课文以清新活泼的笔调介绍了大自然中风的声音,水的声音和动物的声音。文章结构严谨,第一自然段概括地说明“大自然中有许多美妙的声音”,作为文章的总起。第二、三、四自然段均以总分的方式构段,用拟人的手法介绍风、水、动物。在第二自然段侧重对比的写法,把微风与狂风带给人的不同感受写得细腻、生动。第三自然段运用了顶针句式。第四自然段则运用了排比的手法,充分展示声音的魅力。课文中有许多优美的句子,在教学过程中,让学生在美读中走进大自然,体会作者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

【与文章相关的资料介绍】

拟声词积累

一、动物叫声

咩咩——羊

哞哞——牛

汪汪——狗

笃笃呱呱——青蛙

知了知了——知了

咪咪喵喵——猫

蝈蝈——蝈蝈

唧唧叽叽——小鸡

嗡嗡——蜜蜂

二、各种鸟的叫声

喳喳——喜鹊的叫声。

啁[zhōu]啾[jiū]——鸟叫的声音。

嘤[yīng]嘤——形容鸟叫声。

嘎[gā]嘎——形容大雁等的叫声,也作呷呷,鸭子的叫声。

啾[jiū]啾——形容许多小鸟一齐叫的声音,也形容凄厉的叫声。

鸟儿。

布谷——布谷鸟的叫声

三、风、雨、雷、电、水等自然现象声音

淅淅——用来写轻微的风声、雨声、落叶声等。

淅沥——用来写轻微的风、雨、雪等声音。

呼呼——用来写风声。

汩汩、潺潺、哗、哗啦、哗哗、淙淙——用来写水流动或东西滚动的声音。

四、落地、敲击、拍打、撞击等声音

咚咚——用来写敲鼓和敲门的声音。

噼啪、噼里啪啦——火燃柴的声音

隆隆——用来写剧烈震动的声音,如:雷声隆隆,炮声隆隆。

咕咚——用来写重东西落下或大口喝水的声音。

叮当——用来写金属、瓷器、玉饰等撞击的声音。

铮铮——拟声词,金属撞击所发出的响亮的声音

轧(ya)——拟声词,形容机器开动时发出的声音

锵——拟声词,形容金属相撞击的声音

鼟(teng)——拟声词,形容鼓声

嗵(tong)——拟声词

突突——拟声词,心跳声,摩托车声

课后作业

一、用“√”画出正确的汉字。

演(凑奏)感(爱受)(击缶)败

钢(瑟琴)(敲搞)门(邀激)动

二、先辨字,再组词。

滴场鸣

摘扬呜

三、重点段落品析。

水,也是大自然的音乐家。下雨的时候,他喜欢玩打击乐器。小雨滴敲敲打打,一场热闹的音乐会便开始了。滴滴答答……叮叮咚咚……所有的树林,树林里的每片树叶;所有的房子,房子的屋顶和窗户,都发出不同的声音。当小雨滴汇聚起来,他们便一起唱着歌:小溪淙淙地流向河流,河流潺潺地流向大海,大海哗啦啦地汹涌澎湃。从一首轻快的山中小曲,唱到波澜壮阔的海洋大合唱。

1.这个自然段是围绕哪句话来写的?用“”画出。

2.找出文中表示声音的词语。

四、你还听到过哪些大自然的美妙的声音?写几句。

青蛙是大自然的歌手

参考答案:

一、奏受击琴敲激

二、水滴一场鸣叫摘取扬头呜呼

三、1.水,也是大自然的音乐。

2.滴滴答答叮叮咚咚淙淙潺潺哗啦啦

四、略

人教部编版三年级语文上册第21课《大自然的声音》优质教案

21 大自然的声音 【教学目标】 1.认识本课“奏、击”等8个生字,会写“演、奏”等13个生字,认识多音字“呢”。了解拟声词的不同结构,引导学生通过朗读体会不同声音所表示的不同事物。 2.朗读课文,背诵课文第2~3自然段。了解课文的写法特点及叙述的顺序。 3.想象课文中描述过的声音,抓住重点词句感受大自然的美。 【教学重点】 1.学会本课生字及词语,了解拟声词的不同结构,引导学生通过朗读体会不同声音所表示的不同事物,积累拟声词。 2.课文重点是第二至第四自然段,教师要引导学生通过朗读,认识并感受这美妙的声音,然后通过想象,感受大自然的美。 【教学难点】 了解课文描写的方法,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教学课时】2课时 第一课时 【课时目标】 1.认识本课“奏、击”等8个生字,会写“演、奏”等13个生字,认识多音字“呢”。了解拟声词的不同结构,引导学生通过朗读体会不同声音所表示的不同事物。 2.初读课文,理清文章的层次。 【教具准备】 多媒体课件。

【课堂作业新设计】 一、给加点字选择正确的读音。 音乐.(lè yuè)歌曲.(qū qǔ) 快乐.(lè yuè)弯曲.(qū qǔ) 他呢.(ne ní)散.步(sǎn sàn) 呢.喃(ne ní)散.装(sǎn sàn) 二、比一比,组词语。 秒()爱()江()喳() 妙()受()汇()查() 三、照样子写拟声词。(每小题写四个) 1.淙淙: 2.唧哩哩: 3.叽叽喳喳: 参考答案: 一、yuè qū lè qǔ ne sàn ní sǎn 二、秒表关爱长江叽喳奇妙感受汇合检查 三、1.呼呼哗哗隆隆呜呜 2.扑通通哗啦啦轰隆隆叮铃铃 3.滴滴答答乒乒乓乓哗哗啦啦嘻嘻哈哈 第二课时 【课时目标】 1.朗读课文,背诵课文第2~3自然段。了解课文的描写方法及叙述的顺序,回想课文中描述过的声音,抓住重点词句感受大自然的美。 2.了解课文以清新活泼的笔调介绍了大自然中风的声音、水的声音和动物的声音,

三年级上册语文试题--第21课《大自然的声音》同步练习 人教部编版(含答案)

人教统编版三年级上学期语文第21课《大自然的声音》同步练习 一、基础达标 1.给下列字词选择正确的读音。 妙________(miào miǎo)奏________(zóu cóu) 呢喃________(ni lan nínán)伟________(wěi wéi) 击________(jījū)汇________(fuì huì) 喳________(zhāchá) 2.拼一拼。写词语。 měi miào yǎn zóu tán qín qīng ròu gǎn shóu jī dóng ________ ________ ________ ________ ________ ________ dǎ jīyuè qìdī dāqiāo dǎchòng míng ________ ________ ________ ________ ________ 3.下列词语书写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A. 感受泥喃汇聚 B. 激动淙淙状大 C. 滴答乐器澎湃 D. 番动温柔汹涌 4.比一比,再组词。 爱________ 哭________ 炒________ 击________ 受________ 器________ 妙________ 出________ 5.选词填空 (1)A.激动 B.感动 ①小兰同学想尽办法帮我找到了丢失的课本,我十分()。 ②山区里的小朋友见到我们()万分。 (2)A.热情 B.热烈 C.热闹 ①节日的街道可()了。 ②我们来到电视台,叔叔()地接待我们。 ③校长话音刚落,台下就响起了()的掌声。 6.《大自然的声音》这篇课文介绍了自然中、和,表达了作者之情。() A. 风的声音、雨的声音、昆虫的声音、对大自然的热爱 B. 风的声音、水的声音、动物的声音、对大自然的热爱 C. 风的声音、水的声音、动物的声音、对声音的喜爱 7.判断下列说法是否正确。 (1)《大自然的声音》介绍了大自然中风的声音、水的声音和动物的声音。 (2)大自然中的动物歌手只有鸟儿。 (3)《大自然的声音》这篇文章的中心句是“大自然有许多美妙的声音”。 (4)风的声音给人的感受是相同的。 8.仿一仿,写一写。 本文开头先总写,然后再从几个方面具体地写,请你照样子写一个习作提纲。 总写:大自然有许多美妙的声音。 分写一:风,是大自然的音乐家…… 分写二:水,也是大自然的音乐家…… 分写三:动物是大自然的歌手…… 仿写提纲 总写:春雨过后,大自然是一幅美丽的图画。 分写一:________ 分写二:________ 分写三:________

部编版三年级语文上册第21课《大自然的声音》优秀教案

21 大自然的声音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会认7个生字,会写12个生字,掌握多音字“呢”,识记词语。 能力目标: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第2—3自然段。 情感目标:了解课文描写的方法,想象课文中描述的声音,感受大自然的美。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培养学生对大自然的热爱。 教学重点: 1.词语教学中重视象声词的教学,了解象声词的不同结构,引导学生通过朗读体会不同声音所表示的不同事物。 2.通过朗读,想象文中描述的声音,感受大自然的美。 教学难点: 1.对文中总起句,教师应有针对性地指导学生了解句子的内容在段落中的作用。 2.了解课文描写的方法,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教学时数: 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激趣导入 同学们,你们听到了什么?(教师播放一些自然界的声音)你们还想听到哪些奇妙的声音?请到课文中去找一找吧。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自由朗读课文两遍,借助拼音读准字音,把课文读通顺。 2.同桌互读,正音。 3.检查自学生字情况。 4.小组读书比赛。 5.轻声朗读课文,看看课文中介绍了哪几种大自然的声音? (风、水、动物) 三、课堂练习 1.观察字形,说说你的发现。 2.师提示重点字的关键笔画,学生练。

第二课时 一、复习字词,回顾课文 1.游戏:找朋友。 2.读课文,说说课文描绘了大自然哪些美妙的声音? (风、水、动物) 二、精读课文主体感知 1.再读课文,想想你最喜欢大自然的哪种声音,为什么? 2.四人小组讨论,交流读书感受。 3.全班交流。 第2、3、4自然段构段方式相同,可选择学生感兴趣的一个段落重点指导,教师通过引读,分小组读等多种形式朗读,帮助学生体会声音的特点,初步了解这种总分的构段方式。其余两段由扶到放。(注意象声词的读法,边读边想象描绘的意境。) 4.朗读全文,尝试背诵第2、3自然段。 5.在老师的引导下背诵相关段落。 三、拓展。 走进大自然,感受大自然美妙的声音,试着像书上这样记录下来。写一段话。 板书设计: 风 21大自然的声音水美妙 动物 (教学反思参考1)大自然的声音 《大自然的声音》这篇课文结构严谨,第一自然段概括地说明了“大自然中有许多美妙的声音”,作为文章的总起。第二、三、四自然段均以总分的方式构段,介绍了风、水、动物的声音。 因此,我以“大自然有哪些声音”为主线展开教学,在小组汇报时,我有所侧重地引导学生学习第三自然段“水的声音”,抓关键词、重点句进行朗读、体会,然后观察发现“顶针”的句式,“小溪淙淙地流向河流,河流潺潺地流向大海,大海哗啦啦地汹涌澎湃”,当然“顶针”这样的术语不能直接告诉学生,只能让他们

21 大自然的声音 教学反思

21 大自然的声音教学反思 这是一篇浅显易懂、生动有趣的课文。我在教学时,引导学生入境、想象、美读、感悟,让学生真正地走进大自然,体验大自然,发现大自然,激发学生热爱大自然的感情。 大自然的声音真的是美妙无比的。风是大自然的音乐家,在森林里演奏手风琴;水,也是大自然的音乐家,喜欢玩打击乐器;动物也是大自然的歌手,在快乐地歌唱。这些熟悉的声音围绕在我们身边,与我们相伴,作者用诗一般的语言描写这些声音,让这些声音通过语言文字的意象传达给我们与平时听觉上不一样的奇妙感受。文章遣词造句生动,修辞手法多样,是学生品味语言、积累语言的极好材料。 教师在教学中却让孩子们理性地去分析“什么声音美妙,怎样美妙?”一句一句拆开来,揉碎来,那种美妙还能降临孩子心间吗?一句一句单独来看,也能感受到声音的妙处,但是惟有把声音作为一个整体,在这个整体中感受同样是风,同样是水,声音却是那么丰富多彩,变化多端,每一片叶子不同的声音,微风的轻柔,狂风的雄壮……把这些放在一起来用心倾听,细心品味,那份美妙的感受会直击心房,让人流连,让人陶醉。感受的方法是多样的,读是最主要的方法,读出声音的变化,联系生活实际体验感悟也是很重要的方法。 另外在这篇文章的教学中,我还注重指导学生了解这篇文章的写作方法。这篇文章的第一自然段是整篇文章的中心段、总起段。学习完课文后,我提出问题:这篇文章哪些段落具体地写了大自然的声音?学生一下就回答出:2—4自然段具体地写了风、水、动物的声

音。我又继续追问:那课文中的哪一段是概括地写呢?学生很快就发现了第一自然段。我启发学生思考:第一自然段和2—4自然段是什么关系?学生想了一下便说:2—4自然段是围绕第一自然段来写的。 我相继表扬他们很会动脑筋,并告诉他们,第一段就是这篇文章的中心段,而它又是第一段,在文章的开头,所以它又叫总起段。接着我又告诉学生,这篇课文的2—4自然段中还出现了总起句和中心句,看看你们能不能找到。学生的求知欲被激发了,他们积极地读着课文,思考着,一下就找到了中心句、总起句。

部编三年级上《21 大自然的声音》优质课教学设计

21 大自然的声音 【教材分析】 《大自然的声音》这篇课文以清新活泼的笔调介绍了大自然中风的声音,水的声音和动物的声音。文章结构严谨,第一自然段概括地说明“大自然中有许多美妙的声音”,作为文章的总起。第二、三、四自然段均以总分的方式构段,用拟人的手法介绍风、水、动物。在第二自然段侧重对比的写法,把微风与狂风带给人的不同感受写得细腻、生动。第三自然段运用了顶针句式。第四自然段则运用了排比的手法,充分展示声音的魅力。课文中有许多优美的句子,在教学过程中,让学生在美读中走进大自然,体会作者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 【教学目标】 1.认识本课“奏、击”等8个生字,会写“演、奏”等13个生字,认识多音字“呢”。了解拟声词的不同结构,引导学生通过朗读体会不同声音所表示的不同事物。 2.朗读课文,背诵课文第2~3自然段。了解课文的写法特点及叙述的顺序。 3.想象课文中描述过的声音,抓住重点词句感受大自然的美。 【教学重点】 1.学会本课生字及词语,了解拟声词的不同结构,引导学生通过朗读体会不同声音所表示的不同事物,积累拟声词。 2.课文重点是第二至第四自然段,教师要引导学生通过朗读,认识并感受这美妙的声音,然后通过想象,感受大自然的美。 【教学难点】 了解课文描写的方法,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教学课时】2课时 第一课时 【课时目标】 1.认识本课“奏、击”等8个生字,会写“演、奏”等13个生字,认识多音字“呢”。了解拟声词的不同结构,引导学生通过朗读体会不同声音所表示的不同事物。 2.初读课文,理清文章的层次。 【教具准备】

多媒体课件。

【课堂作业新设计】 一、给加点字选择正确的读音。 音乐.(lè yuè)歌曲.(qū qǔ) 快乐.(lè yuè)弯曲.(qū qǔ) 他呢.(ne ní)散.步(sǎn sàn) 呢.喃(ne ní)散.装(sǎn sàn) 二、比一比,组词语。 秒()爱()江()喳()妙()受()汇()查() 三、照样子写拟声词。(每小题写四个) 1.淙淙: 2.唧哩哩: 3.叽叽喳喳: 参考答案: 一、yuè qū lè qǔ ne sàn ní sǎn

部编版三年级语文上册第21课《大自然的声音》课文预习和知识点总结

第21课《大自然的声音》 知识点 我会写: 妙miào(绝妙、奇妙、美妙) 演yǎn(表演、演奏、演讲) 奏zòu(演奏、奏乐、伴奏) 琴qín(手风琴、钢琴、电子琴) 柔róu(柔和、柔软、刚柔相济) 感gǎn(感受、感想、感动) 受shòu(感受、接受、受宠若惊) 激jī(激动、激昂、刺激) 击jī(击打、击鼓、击败) 器qì(乐器、武器、服务器) 滴dī(雨滴、滴落、一滴水) 敲qiāo(敲鼓、敲门、敲敲打打) 鸣míng(虫鸣、鸣叫、鸣谢)

我会认: 呢ní(呢喃、呢绒、呢喃细语) 喃nán(喃喃、呢喃、喃喃自语) 伟wěi(雄伟、伟大、丰功伟绩) 汇huì(汇聚、汇集、融会贯通) 喳zhā(叽叽喳喳) 多音字: 曲qǔ(歌曲)qū(弯曲) 乐yuè(音乐)lè(快乐) 近义词: 美妙一一奇妙感受一一感觉温柔一一温和激动一一兴奋热闹一一喧闹汇聚一一聚集 反义词: 温柔一一粗暴雄伟一一渺小热闹一一安静

轻快一一笨重汹涌澎湃一一风平浪静 理解词语: 美妙:美好,奇妙。 微风拂过:微弱的风轻轻地吹过。 呢喃:小声说话的声音。 威力:强大的使人畏惧的力量。 汇聚:聚集。 潺潺:形容溪水、泉水等流动的声音。 汹涌澎湃:形容水势很大,波浪互相撞击,发出巨响。也比喻声势浩大。 波澜壮阔:原形容水面辽阔。现比喻声势雄壮或规模巨大。 句子解析: 1.风,是大自然的音乐家,他会在森林里演奏他的手风琴。当他翻动树叶,树叶便像歌手一样,唱出各种不同的歌曲。

“音乐家”“演奏”“翻动”,作者把风当成人来写,写出了风在树林吹动树叶的样子、声音,给人以生动形象之感。 2.不一样的树叶,有不一样的声音;不一样的季节,有不一样的音乐。当微风拂过,那声音轻轻柔柔的,好像呢喃细语,让人感受到大自然的温柔;当狂风吹起,整座森林都激动起来,合奏出一首雄壮的乐曲,那声音充满力量,令人感受到大自然的威力。 “微风拂面”“狂风吹起”,作者采用对比的手法,将不同大小的风的声音特点形象的描摹出来。“呢喃细语”和“雄伟的乐曲”,给人身临其境的感觉。“温柔”“拂面”的微风多像一首摇篮曲,“激动”“合奏”的狂风又像豪迈激昂的进行曲呀。 3.当小雨滴汇聚起来,他们便一起唱着歌:小溪淙淙地流向河流,河流潺潺地流向大海,大海哗啦啦地汹涌澎湃。 “淙淙”“潺潺”“哗啦啦”三个拟声词对雨水由少到多逐渐汇聚,由缓到急的流动声音的描摹非常生动。 4.动物也是大自然的歌手。走在公园里,听听树上叽叽喳喳的鸟叫;坐在一棵树下,听听唧哩哩唧哩哩的虫鸣;在水塘边散步,听听蝈蝈的歌唱。 这一句将树上、树下、水塘边常听到的声音进行描摹,让人感觉到大自然的音乐无处不在,处处美妙。

部编版三年级上学期语文第七单元第21课《大自然的声音》同步课时练习(II)卷

部编版三年级上学期语文第七单元第21课《大自然的声音》同步课时练习(II)卷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 小朋友,带上你一段时间的学习成果,一起来做个自我检测吧,相信你一定是最棒的! 一、基础运用 (共4题;共5分) 1. (1分)看拼音,写词语。 qín shēng qiāo jīgǎn dòng chì bǎng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jī dòng shuǐ dīdǒu dòng xī yǐn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 (1分)在横线上填上恰当的词语。 ________的音乐会________的山中小曲________的乐曲________的呢喃细语________的声音________的鸟叫________的大合唱________的虫鸣 3. (1分)写一写。 大自然的声音真是太美妙了,你们喜欢吗?大自然包罗万象、丰富多彩,就在我们身边,当你走进大自然,用心灵去感受那些美妙的声音,相信你一定会有新的发现,模仿课文把你有趣的发现写下来吧。 4. (2分)按要求改写句子。 ①声音充满力量,令人感受到大自然的威力。(改为反问句) ②雨滴敲敲打打,一场热闹的音乐会便开始了。(仿写一个拟人句) 二、阅读理解 (共2题;共8分) 5. (3分)课外阅读。 大自然的声音 每当闲暇时,我便会回味在森林公园感受到的音乐篇章,陶醉在那奇妙的天籁中。

境中漫游,有一种羽化登仙的感觉。溪水流到细处,“叮咚”之声不绝于耳,又如一串风铃在摇曳撞击…… 在山林中行走,风将绿油油的树叶当成千万个琴键,一阵吹拂,万键齐鸣,奏响一首高雅的“管弦乐交响曲”,真是大自然的欢快赞歌啊!树林里,还不时地传出一阵阵簌簌的声音,原来是可爱的小猴子,它们挂在树枝上,吱吱叫着。每一只猴子的叫声都不一样,小猴的声音又细又高,大猴的声音又低又沉,此起彼伏,相互应和,似纵情歌唱,又似细语倾诉。 在小溪边戏水,你会听见“叽吱、叽吱”几声叫,那又是什么?啊,是那在溪边嬉戏的一群水鸟。只见那对大鸟吐出一串串音符,一高一低地唱和着,好像在歌唱幸福的生活,又似在赞颂这美好的家园。 远处,有人对着崖壁大喊,回声如涟漪般荡漾开去,渐行渐远,跨过高山,飘向大海。多奇妙啊,这边的呐喊,到了那边变成了娓娓细语。 真想再次游走山林,听悦耳动听的交响乐,听大自然的美妙乐章。 (1)文中画线的句子是一个________句,把________比作________和________。 (2)文中作者写到的大自然的声音包括____。(多选) A . 流水声 B . 风吹树叶声 C . 猿猴鸣叫声 D . 水鸟戏水声 (3)找出与文中画横线句子相照应的句子,写在下面。 ________ (4)大自然就在我们身边,当你走进大自然,你还会听到哪些声音呢?试着写一写吧! ________,是大自然的________,________。 6. (5分)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大自然的声音 每当闲暇时,我便会回味在森林公园感受到的音乐篇章,陶醉在那奇妙的天籁中。

21.《大自然的声音》 优秀教案 -第一课时

第21课《大自然的声音》第一课时 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第2~3自然段。 2.会认“妙、奏”等8个生字,会规范书写“妙、演、奏”等13个生字。正确读写“美妙、演奏”等词语,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3.了解拟声词的不同结构,引导学生通过朗读体会不同声音所表示的不同事物。 4.感受大自然的美体会作者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的同时培养学生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 5.让学生通过细致观察、体验、聆听大自然的声音,培养学生丰富的想象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6.读懂课文内容,了解课文的描写方法及叙述的顺序,回想课文中描述过的声音,抓住重点词句感受大自然的美。 7.了解课文以清新活泼的笔调介绍了大自然中风的声音、水的声音和动物的声音,感受大自然的美体会作者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的同时培养学生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 【教学重点】 1.识字、写字。

2.在有感情朗读课文的基础上整体感知课文主要内容。 3.读懂课文内容,了解课文的描写方法及叙述的顺序,回想课文中描述过的声音,抓住重点词句感受大自然的美。 【教学难点】 1.在有感情朗读课文的基础上整体感知课文主要内容。 2.感受大自然的美体会作者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的同时培养学生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 【课时安排】 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新课 1.播放音乐:大自然的声音 2.同学们,你们听到了什么? 预设:鸟叫声、水流声、下雨声等 3.小结:今天,就让我们走进大自然,走进课文语言文字中去感受那来自大自然的美妙声音! 4.板书课题:21、大自然的声音。 齐读课题 二、识字解词 1.学生自读课文。 (课件出示)提出要求: (1)不认识的字可以看拼音,或者请教老师和同学。

2018新人教版部编本三年级上册第21课大自然的声音教学实录

2018新人教版部编本三年级上册语文《大自然的声音》教学实录 师:上节课,我们一起走进了大自然,听到了很多美妙的声音,今天让我们再一次走进大自然,去欣赏一 场特殊的音乐会吧!你们知道是什么吗? 生:大自然的声音 师:不过,想去参加音乐会,欣赏美妙的音乐,我们需要带上一群词语伙伴。 (出示:词语卡片) 师:能叫出他们的名字吗?赶快跟他们打个招呼吧! (全班齐读——小老师带读——开火车读)师:我们带着词语伙伴出发啦! (四名同学分别朗读课文1—4自然段)师:请其他同学认真听,边听边思考,大自然中有哪些美妙的声音?并在书上用自己喜欢的符号做上记号。 师:你们听到了哪些美妙的声音? 生:“风、水、动物”的声音。(教师相机板书)

师:那么风是怎样给大自然带来了美妙的声音的呢?我们一起来学习第二自然段。我们一起齐读第二自 然段,边读边思考,第二自然段是围绕哪一句来写的? 生:风,是大自然的音乐家,他会在森林里演奏他的手风琴。 师:我们把这一句称作这一段的中心句。 师:谁来说说,这句话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 生:拟人。 师:把谁当成什么人来写? 生:把风当成了音乐家? 师:风被作者称为了音乐家,可想而知,音乐家肯定能演奏出各种各样美妙的声音。那么从文中我们知道了 风这位大自然的音乐家是用什么演奏出美妙的音乐的呢? 生:手风琴。 师:我们一起接着往下看,他用手风琴为我们演奏了哪些美妙的音乐? 师:当他翻动树叶时—— 生:树叶变像歌手一样,唱出各种不同的歌曲。

师:是啊,他唱出各种不同的歌曲,或许他唱出了欢快的歌曲,或许他又唱出了沉重的歌曲,又或许 他唱出了轻柔的歌曲,他怎么会唱出这么多不同风格的歌曲呢? 生:因为“不一样的树叶,有不一样的声音;不一样的季节,有不一样的声音。” 师:确实,树叶有大小各异,形状也都不一样,风吹起不同大小,不同形状的树叶当然会发出不同的声音。 让我们一起想象一下,风刮起一片大树叶时,可能发出什么样的声音? 生:(模拟声音) 师:那么风刮起一片小树叶又可能发出怎样的声音呢? 生:(模拟) 师:春天,夏天,秋天,冬天,不同的季节,风又给我们带来不同的声音。想象一下,春天的时候,风是 什么样的呢? 生:温柔的。 生:轻轻的。 师:春天的风柔柔的,像妈妈的手,很轻很轻;再想象一下寒冷的冬天的风吹起来是什么样的声音?

《大自然的声音》优质课教学设计教案部编版

第21课《大自然的声音》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第2~3自然段。 2.会认“妙、奏”等8个生字,会规范书写“妙、演、奏”等13个生字。正确读写“美妙、演奏”等词语,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3.了解拟声词的不同结构,引导学生通过朗读体会不同声音所表示的不同事物。 4.感受大自然的美体会作者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的同时培养学生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 5.让学生通过细致观察、体验、聆听大自然的声音,培养学生丰富的想象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6.读懂课文内容,了解课文的描写方法及叙述的顺序,回想课文中描述过的声音,抓住重点词句感受大自然的美。 7.了解课文以清新活泼的笔调介绍了大自然中风的声音、水的声音和动物的声音,感受大自然的美体会作者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的同时培养学生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 【教学重点】

1.识字、写字。 2.在有感情朗读课文的基础上整体感知课文主要内容。 3.读懂课文内容,了解课文的描写方法及叙述的顺序,回想课文中描述过的声音,抓住重点词句感受大自然的美。 【教学难点】 1.在有感情朗读课文的基础上整体感知课文主要内容。 2.感受大自然的美体会作者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的同时培养学生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 【课时安排】 2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1.播放音乐:大自然的声音 2.同学们,你们听到了什么? 预设:鸟叫声、水流声、下雨声等 3.小结:今天,就让我们走进大自然,走进课文语言文字中去感受那来自大自然的美妙声音! 4.板书课题:21、大自然的声音。 齐读课题 二、识字解词 1.学生自读课文。

《大自然的声音》教案

21 大自然的声音 教学目标 1.会认“妙、奏、呢”等8个字,会写“妙、演”等13个字。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大自然的美妙。背诵第2—3自然段。 3.了解课文总分的构段方式,说一说课文写了大自然的哪些声音。 4.学习用总分的构段方式写一写“美妙的声音”,并和同学交流交流。 重点难点 重点:通过朗读,想象文中描述的声音,感受大自然的美。 难点:学习用总分的构段方式写话。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学会本课生字。 2.整体感知课文,学习课文第一、二自然段。 教学过程 一、激发兴趣,引入情境 1.同学们,这是一个生机盎然的大自然!有花、有草、还有蝴蝶、小鸟等动植物,这是看到的。大自然里还能听到什么呢?你们可要听仔细啦!(看大屏幕,播放大自然的声音)同学们可真会倾听。大自然里除了刚才听到的声音外,还有哪些声音呢?今天,就让我们走进大自然,走进课文语言文字中去感受那来自大自然的美妙声音!请看老师板书课题。 2.板书课题。齐读课题。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请同学们翻开书88页,自由地朗读课文,注意把字音读准,把课文读通顺。 2.检查反馈: (1)要去参加大自然的音乐会,听那美妙的声音得带上这群小伙伴。认识他们吗?自由读一读。 演奏温柔激动雄伟打击汇聚 呢喃细语汹涌澎湃波澜壮阔敲敲打打 淙淙潺潺哗啦啦唧哩哩滴滴答答叮叮咚咚叽叽喳喳 (2)先看第一行,谁愿意读?(评:你不仅字音读得准,而且声音非常响亮。)还有谁能像他这样读一遍?全班一起读一遍。 (3)再看第二行词,谁来读?(评:他的字音读得很准,尤其是“呢喃”鼻音读得很准。)全班一起读“呢喃细语”。 师:你们看,呢喃这两个字都是什么旁?表示与什么有关?怎样说话才是呢喃细语呢?我们去听听。(课件)两只小鸟挨在一起,轻轻的、柔柔的说话,这就是“呢喃细语”,全体女生读。 师:再来看这四个字,都是什么旁?说明什么?(水多)我们去看看。(课件)海浪猛烈地拍打着礁石,声势如此浩大,真是“汹涌澎湃”,全体男生读。全班一起把这些词连贯地读一遍。 (4)这些词谁会读?来,请这一大组的同学读。这些词虽然形式不同,但它们都是表示声音的词,我们把它叫做——象声词。这些象声词读起来可有节奏了,声音听起来美妙极了(老师范读),请全体女生带着男生读。 3.现在字音读准了,让我们把这些小伙伴带入到文中,请同学们用自己喜欢的方式朗读课文,看你知道了什么?(随机板书:风水动物)

人教版三年级语文上册21《大自然的声音》教案设计

21大自然的声音 教案设计 设计说明 《语文课程标准》强调: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语文应以读为本,阅读是学生个性化的行为,要珍视学生独特的感受和理解。《大自然的声音》这篇课文以清新活泼的笔调介绍了大自然中风的声音、水的声音和动物的声音。教学中以“大自然中这些声音真是太美妙了”贯穿始终,重点指导学生朗读课文,抓住描写声音的词,边读边展开丰富的想象,并采用多种方式引导学生有感情地读,使学生在读中产生自己独特的感受、体验和理解,感受风声的美妙,水声的有趣,动物声的快乐,培养学生的语感。同时,创设情境,学生能够在情境中感知,在朗读中走进大自然,体会到大自然声音的美妙,与文本产生共鸣,体会作者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 课前准备 教师准备:制作多媒体课件以及字卡、词卡。 学生准备:预习课文,完成预学案作业。感受生活中其他美妙的声音。 课时安排 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激发兴趣,引入情境 1.激趣:同学们,我们生活在一个美丽的大自然中,我们能看到小花、小草、小鸟、小鱼等有趣的动植物,在美丽的大自然里还能听到什么呢?你们可要听仔细啦! (看大屏幕,播放大自然的各种声音,学生回答。) 2.导入:同学们可真会倾听。大自然里除了刚才听到的声音,还有哪些有趣的声音呢?今天,就让我们走进大自然,走进课文去感受那来自大自然的美妙声音吧! 3.板书课题。齐读课题。

设计意图:利用多媒体播放大自然中的各种声音,让学生猜听到的声音,可以激发学生对大自然有更多的兴趣,从而引入学习内容,比较符合学生的心理特点。 二、初读课文,识字知意 1.请同学们自由朗读课文,注意把生字字音读准,把课文读通顺,读流利。(学生自由朗读课文,教师巡视了解情况。) 2.检查学生自学课文的情况。 (1)如果我们要去参加大自然的音乐会,听那些美妙的声音,得带上这群小伙伴。你们认识它们吗?自由读一读。 呢喃雄伟打击乐器汇聚叽叽喳喳 美妙演奏手风琴温柔感受 激动滴滴答答敲敲打打虫鸣 (2)先看第一行的词语,谁愿意读?(评:你不仅字音读得准,而且声音非常响亮。)还有谁能像他这样读一遍?全班一起读一遍。 再看第二、三行的词语,谁来读?(评:他的字音读得很准,很有节奏感。)全班一起读。像“敲敲打打”这样的词语,我们叫它AABB式词语,你还知道哪些这种形式的词语?(开开心心、高高兴兴、快快乐乐。)课件展示一些AABB 式的词语,全班齐读。 (3)这些词语大家掌握得不错,我们一起来做一个“大小声”的游戏吧。老师大声读你们就小声读,老师小声读你们就大声读。 (4)现在字音读准了,我们把这些小伙伴带到文中,请同学们用自己喜欢的方式朗读课文,看看你知道了什么。(学生分自然段朗读课文,教师和学生互相点评朗读的情况,随机板书:风水动物) 3.大家真会读书。文中写了大自然中的风、水、动物都能发出各种美妙的声音。其实课文的第1自然段就概括了全文的所有内容,齐读第1自然段。(板书:美妙) 设计意图:词语教学是第二学段十分重要的内容,要重点引导学生会读会写,对一些重点易错字要通过形象生动的方式加强记忆,激发识字认字的兴趣。另外,

21 大自然的声音 课堂实录

21 大自然的声音教学实录 师:人人都渴望生活在有微风的吹拂、有花儿的芬芳、有小溪的流淌、有动物的奔跑的大自然怀抱中,今天我们要学习一篇与大自然声音有关的课文。既然与声音有关,那么我想请同学们把课本放到一边,闭上眼睛…… 师:请大家仔细听老师朗读课文,边听边想课文中都讲到了哪些声音,然后选出一种你最喜欢的声音谈谈你联想到什么,大家说好不好。 生:好! 教师范读课文《大自然的声音》) 师:“大自然有许多美妙的声音。风,是大自然的音乐家,他会在森林里演奏他的手风琴……当微风拂过,那声音轻轻柔柔的……当狂风吹起,整座森林都激动起来,合奏出一首雄壮的乐曲……” 师:轮到你们了,请同学们睁开眼睛,来说说自己最喜欢的大自然的声音是……。 生1:我喜欢雨水的声音。 师:很好,能描述一下你听到的雨水的声音吗? 生1:雨滴敲敲打打,好像打击乐器!、 生2:我也喜欢雨水的声音,他们落在树叶、房顶、窗户上发出滴滴答答、叮叮咚咚各种不同的声音,好像在唱一首欢快的歌!师:不错,有的说像打击乐,有的说像欢乐的歌,还有吗? 生3:老师,我喜欢鸟儿的叫声,他们在公园里叽叽喳喳,飞来飞去,他们的声音让沉闷的森林变得热闹非凡。 生4:还有风的声音,微风轻轻柔柔好像呢喃细语,狂风充满力量,好像雄壮的乐曲让整个森林激动无比……。 师:说得真好,看来大家刚才都听得很认真。 师:大自然包罗万象、丰富多彩,如果我们现在走进大自然中去,还会听到什么、美妙的声音呢?请大家展开想象的翅膀,把你听到的声音说一说吧。 生:有雷公公发怒的声音----轰隆轰隆 生:有冰雹打在屋顶上的声音----叮叮当当 生:还有蚊子的声音----嗡嗡翁。(学生们哄堂大笑)

大自然的声音教案

21.大自然的声音 教学要求: 1、学会10个生字及相关词语,认识5个字。 2、朗读课文背诵自己喜欢的部分。 3、了解课文描写的方法,想象课文中描述的声音,感受大自然的美。 4、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培养学生对大自然的热爱。 教学重点:词语教学中重视象声词的教学,了解象声词的不同结构,引导学生通过朗读体会不同 声音所表示的不同事物并理解体会大自然美妙的声音。课文重点是领会先概括后具体的段落结构,教学时间:两课时学会模仿进行片段练习。教学难点:领会写法并学习写作中心句为开头 的片段。 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指导学习生字词,并引导把握全文的结构。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二、自由读课文,划出生字词,学习生字词 三、读通课文,读通句子。将不明白的地方画下来。 说说全文围绕哪一句话写的?围绕这句话写了哪些声音?了解文章结构:总分结构。 第二课时: 一、播放课件,导入谈话: 你们听到了哪些声音?多么和谐美妙的田园之歌,多么令人向往的大自然的怀抱。大自然都有哪些美妙的声音呢?让我们走进课文一起去聆听吧! 2、复习:全文围绕大自然有许多美妙的声音,写了哪些声音? (风、水、动物) 二、指导学习第二自然段 1、读句子,想象画面,理解“风是大自然的音乐家,他会在森林里演奏他的手风琴。” 师:为什么说风是大自然的音乐家? 生:…… 师:出示画面,理解“不一样的树叶……” 出示课件,仿照句式说话:当春风轻轻拂过柳树梢,沙沙沙,你仿佛听到 ____________.。当秋风吹落梧桐叶,唰唰唰,你仿佛听到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当北风呼啸,携着雪花在空中飞舞,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师:春风拂面,“沾衣欲湿杏花雨,吹面不寒杨柳风”;夏风习习“夏日草木薰,万物自欣欣”;秋分瑟瑟“解落三秋叶,能开二月花”;北风呼啸“千里黄云白日曛,北风吹雁雪纷纷”。 2、分组朗读,分角色朗读:当微风……当狂风……(板书:微风狂风) 3、指导读,并填空第二自然段。 4、配乐朗读,激发朗读兴趣,背诵第一段。 5、说说这一段的修辞手法。这段话运用了哪些修辞手法?你从哪些句子看出来?

部编版三年级上册第21课《大自然的声音》同步练习

同步练习2 八、课内阅读。 风,是大自然的音乐家,他会在森林里演奏他的手风琴。当他翻动树叶,树叶便像歌手一样,唱出各种不同的歌曲。不一样的________,有不一样的________;不一样________,有不一样的________。当微风拂过,那声音轻轻柔柔的,好像呢喃细语,让人感受到大自然的温柔;当狂风吹起,整座森林都激动起来,合奏出一首雄壮的乐曲,那声音充满力量,令人感受到大自然的威力。 1.把选文内容补充完整。 2.选文介绍的是大自然________的声音。 3.选文向我们介绍了两种声音,当________拂过,发出的声音是轻柔的,当________吹起,合奏出雄壮的乐曲。 4.选文的中心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选文的中心句就是文段中总结性的语句,一般在段落的开头或结尾,仔细阅读文段,分析一下,看看开头是总结性的语句,还是结尾是总结性的语句。 九、课外阅读。 大自然的声音 每当闲暇时,我便会回味在森林公园感受到的音乐篇章,陶醉在那奇妙的天籁中。 步入山林,处处可闻溪水的哗哗流动声,好似一首奇妙的歌谣,又像一首婉转的古曲。随着水声,人仿佛在仙境中漫游,有一种羽化登仙的感觉。溪水流到细处,“叮咚”之声不绝于耳,又如一串风铃在摇曳撞击…… 在山林中行走,风将绿油油的树叶当成千万个琴键,一阵吹拂,万键齐鸣,奏响一首高雅的“管弦乐交响曲”,真是大自然的欢快赞歌啊!树林里,还不时地传出一阵阵簌簌的声音,原来是可爱的小猴子,它们挂在树枝上,吱吱叫着。每一只猴子的叫声都不一样,小猴的声音又细又高,大猴的声音又低又沉,此起彼伏,相互应和,似纵情歌唱,又似细语倾诉。 在小溪边戏水,你会听见“叽吱、叽吱”几声叫,那又是什么?啊,是那在溪边嬉戏的一群水鸟。只见那对大鸟吐出一串串音符,一高一低地唱和着,好像在歌唱幸福的生活,又似在赞颂这美好的家园。 远处,有人对着崖壁大喊,回声如涟漪般荡漾开去,渐行渐远,跨过高山,飘向大海。多奇妙啊,这边的呐喊,到了那边变成了娓娓细语。 真想再次游走山林,听悦耳动听的交响乐,听大自然的美妙乐章。 1.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是一个________句,把__________________比作________________和 __________________。 2.文中作者写到的大自然的声音包括( )。(多选) A.流水声 B.风吹树叶声 C.猿猴鸣叫声 D.水鸟戏水声 3.找出与文中画横线句子相照应的句子,写在下面。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十、妙笔生花。 大自然就在我们身边,当你走进大自然,你还会听到哪些声音呢?试着写一写吧!

21.《大自然的声音》 优秀教案 第二课时

第21课《大自然的声音》第二课时 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第2~3自然段。 2.会认“妙、奏”等8个生字,会规范书写“妙、演、奏”等13个生字。正确读写“美妙、演奏”等词语,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3.了解拟声词的不同结构,引导学生通过朗读体会不同声音所表示的不同事物。 4.感受大自然的美体会作者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的同时培养学生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 5.让学生通过细致观察、体验、聆听大自然的声音,培养学生丰富的想象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6.读懂课文内容,了解课文的描写方法及叙述的顺序,回想课文中描述过的声音,抓住重点词句感受大自然的美。 7.了解课文以清新活泼的笔调介绍了大自然中风的声音、水的声音和动物的声音,感受大自然的美体会作者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的同时培养学生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 【教学重点】 1.识字、写字。 2.在有感情朗读课文的基础上整体感知课文主要内容。 3.读懂课文内容,了解课文的描写方法及叙述的顺序,回想课文中描述过的声音,抓住重点词句感受大自然的美。 【教学难点】 1.在有感情朗读课文的基础上整体感知课文主要内容。 2.感受大自然的美体会作者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的同时培养学生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 【课时安排】 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二课时 导入新课 复习检查,巩固生字: 1、上一节课,我们学习了《大自然的声音》,再来看一下这些字词认识了吗? 美妙演奏翻动歌曲拂过温柔 狂风合奏雄壮乐曲威力打击 热闹窗户雨滴汇聚小溪轻快 散步淙淙潺潺哗啦啦唧哩哩 滴滴答答叮叮咚咚叽叽喳喳轻轻柔柔 敲敲打打呢喃细语汹涌澎湃波澜壮阔 2.谈话导入:上节课我们初读了课文,知道大自然有许多美妙的声音,大自然中这些声音怎么美妙呢?让我们走进大自然,用心去聆听吧。今天,我们继续学习《大自然的声音》。 板书:21、大自然的声音 二、品读感悟 (一)学习第一自然段 1.出示第一自然段: 大自然有许多美妙的声音。 2.总起句 3.齐读第一自然段。 (二)学习第二自然段:风的声音 1.自由读读课文第二自然段,思考:你找到了大自然哪些美妙的声音?这些声音怎么美妙呢?

《21 大自然的声音》优质教案三套(含教学反思)

《21 大自然的声音》教案(一) 【教学目标】: 1.会认7个生字,会写13个生字,掌握多音字“呢”,识记词语。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第2—3自然段。 3.了解课文描写的方法,想象课文中描述的声音,感受大自然的美。 4.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培养学生对大自然的热爱。 【教学重点】: 1.词语教学中重视象声词的教学,了解象声词的不同结构,引导学生通过朗读体会不同声音所表示的不同事物。 2.通过朗读,想象文中描述的声音,感受大自然的美。 【教学难点】: 了解课文描写的方法,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培养学生对大自然的热爱。 【教学准备】:生字卡片、生词卡、音乐。 【教学时数】: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激趣导入 (教师播放一些自然界的声音) 1.请同学们闭上眼睛静静地听这些声音。 2.听完后交流,你都听到了哪些声音? 3.师:这些都是来自大自然的声音,这节课我们一起学习——大自然的声音。(板书课题)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自由朗读课文两遍,借助拼音读准字音,把课文读通顺。 2.同桌互读,正音。 3.检查自学生字情况。 4.小组读书比赛。 5.轻声朗读课文,看看课文中介绍了哪几种大自然的声音?

(风、水、动物) 三、课堂练习 1.观察字形,说说你的发现。 2.师提示重点字的关键笔画,学生练。 第二课时 一、创设情境,复习导入 1.上节课我们交了一个新朋友——大自然,他的家族里有许多无师自通的音乐家和歌手。今天,他想带大家一起去欣赏一场特殊的音乐会。你们知道是什么吗? 【板书课题:大自然的声音(齐读)】 2.不过,大自然说,要去参加音乐会,听那美丽的声音得带上这群小伙伴。(出示词语卡片)还认识他们吗? 3.开火车读词语:小火车开起来,带上这群小伙伴,跟着大自然快乐出发吧。 二、入境想象,美读感悟 1.师:小火车开得真快呀,我们顺利到站了。请同学们默读2—4自然段,看看有哪些音乐家和歌手参加了这场音乐会?(生默读、思考,在书上用自己喜欢的符号做上记号。) 2.师:有谁参加了音乐会?你们听到了哪些美妙的声音?(生:风、水、动物的声音。师相机板书) 3.小组交流:大自然的声音怎么美妙呢?谁来说说? 【师依照学生的自主选择,选择其中一个自然段相机引导学生入境想象,美读感悟。剩下的段落放手让学生自主学习。】 4.风的声音(大胆想象,美读感悟) (1)指名读画出的句子。(出示、指名读:“当微风拂过……大自然的威力。”)说说你为什么这样读?(师指导读,读时注意微风的轻柔,读得轻缓;狂风的雄壮读得急、猛,感受风声的美妙。)再指2—3名学生有感情地朗读。 (2)师:读得真好,让我们聆听了音乐会的风之曲,再让我们一起感受一下吧。女生读描写微风的部分,男生读描写狂风的部分。(教师适时用手势画出朗读朗读节奏和声音的高低起伏。)

21大自然的声音 教学设计

21.《大自然的声音》 教学目标: 1.会认“奏、伟”等7个生字;会写“演、奏”等12个生字。 2.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培养学生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 3.有感情的朗读课文,背诵2-3自然段;了解课文的描写方法(叙述的顺序),想象课文中描述过的声音,感受大自然的美。 教学准备: 有关风、水、动物的资料、词语、句子幻灯片,水流、森林声音录音,小鸟、小虫和蝈蝈头饰。 第一课时 一、听音乐,开课 1.请同学们闭上眼睛静静地听听这些声音。(播放大自然的音乐) 2.听完后交流:你都听到了哪些声音? 这些都是来自大自然的声音,这节课老师要和大家一起学习第21课《大自然的声音》 导入语:同学们,这是一个生机盎然的大自然!有花、有草、还有蝴蝶、小鸟等动植物,这是看到的。大自然里还能听到什么呢?你们可要听仔细啦!(看大屏幕,播放大自然的声音)同学们可真会倾听。大自然里除了刚才听到的声音外,还有哪些声音呢?今天,就让我们走进大自然,走进课文语言文字中去感受那来自大自然的美妙声音! 二、板书课文题目 过渡语:这节课让我们一起学习《大自然的声音》。板书课文题目。 三、自学生字新词,试读课文,了解文章大意。 1.大自然的声音多么美妙!大家肯定想亲自去走一趟,转一转。请你自己试着读课文,遇到不认识的生字根据注音拼读一下,读不通顺的地方反复多读几遍。 2.学生试读。 3.指名分自然段朗读。 教师相机出示每小节中带生字的新词,正音、巩固。学生感到陌生的词语也该提示。 第一自然段:美妙

第二自然段:演奏(zòu)翻(fān)动呢喃(nínán)细语雄(xióng)伟第三自然段:打击(jī)汇聚(huìjù)汹涌澎湃(xiōngyǒngpéngpài)波澜(lán)壮阔(kuò) 第四自然段:叽叽喳喳(zhā) 散步蝈蝈(guōguo) 4.检查自学情况 (板书生字)在自学生字时,你有哪些困难?(在字音、字型、字义等方面的困难) (1)会认字 提示:奏:声母是z,不是zh; 阔:读四声,不读第二声,也不能只读里边部分; 喳:声母是zh,不是ch, 也不能只读右边部分。 点拨:联系生活,学习“汇、喳”。 (2):会写字 观察生字结构: (1)“演、滴、场、鸣”都属于“左窄右宽”; (2)“柔”上面不要写成“予”不要忘记还有一撇; (3)“器”中间不要少一点; (4)“受”下面是“又”字; (5)“琴”下面没有一点。 5.对于课文主要内容,教师根据学生回答情况灵活纠正指导。 请同学们轻轻翻开书37页,自由地朗读课文,注意把生字字音读准,把课文读通顺、读流利。 6.检查反馈: (1)要去参加大自然的音乐会,听那美妙的声音得带上这群小伙伴。认识他们吗?自由读一读。 演奏温柔雄壮充满威力呢喃细语汹涌澎湃波澜壮阔敲敲打打淙淙潺潺哗啦啦唧哩哩滴滴答答叮叮咚咚叽叽喳喳(2)先看第一行,谁愿意读? (评:你不仅字音读得准,而且声音非常响亮。)还有谁能像他这样读一遍?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